大学生发展模型

2024-07-17

大学生发展模型(共12篇)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1

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具有学科和人才双优势,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 是未来科技战场上的主力军, 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是高校亟须解决的一项任务。被企业界广泛运用的“团队”运作模式适应了科学研究和变化的要求, 因此, 大学生高效率团队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更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大学生科研团队的特征

大学生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 由为数不多的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组成的群体。大学生科研团队除了具有团队共同特点之外, 还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 大学生科研团队一般是按“课题制”组建的课外研究团队, 该科研团队是为了解决一个相对独立、内容较单一、周期一般较短、规模不大的研究项目而组建的。第二, 大学生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应是带有创新性的应用性研究, 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观察问题敏锐和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是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的一大优势。第三, 大学生科研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比较熟悉, 或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良好合作的基础和经历, 大学生科研团队一般由在校大学生组成, 成员间的了解和熟悉能使团队较快地对研究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 缩短了成员之间的磨合期。第四, 大学生科研团队一般要求有2~3名的核心成员;同时, 科研团队成员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 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从结构上保证了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

2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主要影响因素

以影响大学生科研成果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 通过访谈法 (高校科技实践部负责人) 、个例分析法 (我们对获得“挑战杯”国赛银奖的一支团队进行详细的访谈) , 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和细分, 得出影响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因素很多, 如研究课题、自身素质、老师指导等, 另外, 大学生科研的组成形式是团队形式, 那么团队就是我们的研究重心和核心, 团队组成, 团队领导能力、凝聚力、执行力, 能力互补, 以及对团队的认知就成了我们的研究方向。这些因素的变动影响了大学生科研的效率, 用一个简单的函数表达式研究, 概括为:

F=k (X1, X2, X3, X4…)

其中F为效率, k是系数关系 (不一定是线性关系) , X是变量, 我们基于这些变量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及数据的搜集, 以问卷对比分析法 (问卷的发放对象为“××”211高校中近一年进行过科研活动的团队, 将问卷数据中获奖与未获奖团队进行对比分析, 差异最明显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 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 最终得到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3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资源分配比率 (模型一)

对于团队来说每个关键方面都应该投入100%的精力去建设, 但资源是有限的,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去分配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得到结果如下:

注:①原始数据代表这些获奖团队认为该项素质重要性所占的比例。②资源是指从团队组成来看, 有限的时间、精力的分配情况。

4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成长理论模型 (模型二)

大学生科研团队生命周期大致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团队组建阶段、团队发展稳定阶段和团队科研结束阶段。

根据以上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 可以得出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

A、团队建设初期的凝聚力。团队在初期之所以有凝聚力, 而不是从0开始, 是因为通过统计发现, 团队在选择成员时会倾向于熟悉的人, 所选择核心成员之间的友谊便是初期凝聚力的基础。影响该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为目标的明确性 (激励团队成员方面) 以及对团队的认同感。B、该阶段主要是团队成员磨合期, 是科研的准备阶段, 彼此了解对方的能力及对方, 加强之间的友谊。同时团队队长尽可能地完善团队目标, 具体详细又有激励性, 在该阶段还要为科研争取资源, 使团队在资源方面充裕。其中影响关键因素为目标明确性和能力互补。C、科研准备完毕, 在科研进行时效率应该维持在一个恒定的高度, 该高度主要是由能力互补因素决定的, 而维持主要是领导力因素, 为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靠合理的分工来提高效率, 靠沟通来完成彼此的合作, 尽可能减少内耗。D、科研完毕阶段。在该阶段, 科研完成, 团队生命结束, 但是我们以团队的凝聚力来衡量, 那么凝聚力是仍然存在的, 存在的基础就是成员之间的友谊。E、领导能力的作用。领导能力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 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只有团队队长进行目标控制, 使每个人都向着目标前进, 团队才会产出强大的战斗力!

5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建设发展模型的应用及建议

第一阶段——组建阶段:

在该阶段, 大多数人参加科研活动的动机是锻炼实践能力, 而以取得科研成果为目标的人只有少数;作为大学生科研团队, 在科研方面的重要性偏低, 学院和学校如果是想提高大学生科研水平, 可以适当的在科研加分方面予以激励。在目标明确性方面, 只有三分之一的团队目标明确, 超过半数没有意识到科研团队目标的重要性, 或根本没有目标。因此在团队目标上一定要引起所有团队的注意, 目标不仅明确, 还要细分, 以使团队向着一个方向前进。能力互补, 一定要联系选择成员来看, 因为团队成员对于团队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通过调查发现, 团队在选择团队成员时, 多是一次完成的, 并且多是选择熟悉的人和服从力强的人, 即为感性的组合而非理性自合,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力求打造完美团队, 所有的团队成员在能力互补上一定要是完整的。

第二阶段——发展稳定阶段:

在该阶段, 团队进入高速发展, 效率维持稳定且应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那么最核心的一个因素就是团队领导力的控制, 而拥有比较出色领导力的团队占少数, 大多数团队的领导力都是一般。对此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学校在科研立项前给团队队长一个适当的培训, 可能会使大学生科研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该阶段, 团队的沟通能力也是关键, 但是只有少数团队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 而大多数团队只是进行较好的沟通, 也就是说我们大学生团队在该方面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同时任务分工和团队执行也是团队效率的重要体现因素, 人尽其能, 只有良好的执行才能把团队的科研构想转变成现实。而我们通过数据发现, 只有少数的团队分工是十分明确有效的, 多数的团队分工只能说较好。在执行力方面, 完全执行和能够执行的占大多数, 两者进行关联, 我们发现团队成员的素质和团队意识也是可以进步的, 这个数据并不能使我们满意而就此止步。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

在该阶段, 科研结束, 我们需要衡量科研得失, 进行经验总结。我们发现能够完成目标的团队比例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 完成目标即为获得相关的嘉奖, 在调查中, 了解到参赛团队的获奖情况大概在40%, 而有60%的团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说明大学生科研的团队目标多元化, 不只是为了获奖而努力的, 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时通过科研活动, 团队成员之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满足了自己的交际需要, 这在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科研活动的意义和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大学中有很多的学生抽出宝贵的学习时间来参加科研, 由于团队目标不明确, 团队效率不高, 最终既没有起到锻炼效果, 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如果该模型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 会切实解决大学生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团队效率, 提高整个高校的科研水平, 进而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进一步讲, 大学生在团队中形成的合作精神、交流方法对于自身有着深远意义。

摘要: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建设发展模型旨在研究大学生在建设团队、团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尽力解决团队中出现的内耗问题, 提高团队效率。然后针对各个阶段成长特征及体现出来的问题, 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发展模型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2

本文作者:刘海燕、刘晓民、魏加华、田坤、陈文磊 单位: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咨询工程有限公司

国内外组件化流域集成技术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流域模型的组件根据模型的求解方式分为3类,分别是前处理组件、计算引擎组件、后处理组件。其中,前处理组件为模型的计算准备提供功能支持,后处理组件为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提供功能支持,计算引擎组件是集成模型系统的核心。目前,国内外很多流域集成模型或者模型集成系统均采用了组件化方法,下面对国内外的典型流域集成模型/系统加以评述。

1国外组件化流域集成技术的发展

国际上较为知名的流域集成模型包括:丹麦水文研究所开发的MIKESHE和MIKEBASIN等系列软件、美国农业部开发的SWAT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多种集成模型、美国环保署开发的平台式系统BASINS、美国地质调查局在MODFLOW基础上发展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GSFLOW、美国水文工程中心的HEC-HMS模型、美国BrighamYoung大学环境模型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专业水文模拟处理软件WMS模型系统、英国Wallingford公司所研发的InfoWorksRS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ParFlow等。下面主要介绍其中6种模型。

MIKEBASIN模型。MIKEBASIN是一个基于ArcGIS®的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工具,在流域(区域)尺度基础上,解决水量的优化配置、用水户连接、水库调度规则及水质模拟等问题的综合性水资源数学模型软件,分NAM(降雨径流)和MIKEBA2SIN(水资源配置)两个模块[11212]。MIKEBASIN采用COM/.NET编程功能,提供二次开发及扩展空间,具有综合性与可移植性的特点,通用性强,适于大、小流域和行政区域各种复杂条件水资源问题研究。该软件基于GIS平台,建模快速,数据前处理灵活,后处理以多种形式直观表达,易于分析、统计等。

MIKESHE模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水文模拟系统和进行大范围陆地水循环研究的有力工具,MIKESHE侧重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问题分析、规划和管理。该模型软件包含了模拟坡面漫流、非饱和流、溶质输移、农业设施、总蒸发等数值模块。MIKESHE将水文循环的各物理过程分别独立模型模拟,通过多模型之间的数据交换来模拟各水文循环过程。模型软件采用组件式结构,将每一个子过程分别设计成一个软件模块,每一模块仅执行一个子过程的计算。子模块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耦合或者叠加。同时,MIKESHE模型软件具有标准的OpenMI(OpenModelInterface,开放式模型接口)接口,为该模型软件与其他模型集成提供了标准接口[13]。MIKESHE模型软件具有高度灵活性、通用性以及简单操作性。但是,该软件过于庞大和复杂,不易掌握和运用,尤其是整个安装过程较为复杂,良好使用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较高[14215]。

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模型。SWAT模型是一个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该模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利用VisualBasic并结合GRASS和ArcView进行开发,整合了ARS(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和SWRRB模型(SimulatorforWaterRe2sourcesinRuralBasins)的特征,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思路[16217]。该模型模拟的各环节都有对应的子功能模块,模型运行采用命令行代码结构来控制相关模块的调用,命令行的控制由一个包含命令和代码的特定格式配置文件完成。SWAT模型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集成调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8219]。(1)SWAT模型采用与GIS软件紧密集成的方式,模拟过程中的前处理(空间离散化、空间参数化)、运行及调试均以扩展模块方式在GIS环境下实现,因此如果需要将其作为定量评价工具集成到特定的流域管理系统中,那么就意味着同时需要集成整个GIS软件系统,所以集成效率低且浪费资源。(2)由于SWAT模型的空间运行单元采用多层次组织,模型运行需要的基础数据结构复杂,类型多样,所以要想单独开发模型运行的前处理模块,实现的难度较大。

InfoWorksRS模型。InfoWorksRS(河流系统软件)主要用于河网及明渠等的水动力学模型计算。它前处理集成了两种GIS组件,即MapInfo公司的MapX和Esri公司的Mapobject,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InfoWorksRS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既支持单用户应用,也可支持工作组多用户应用[20221]。该软件在应用中对数据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相对于国内现在较为滞后和不太规范的水文基础数据库而言,软件在应用和推广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WMS(WatershedModelingSystem)模型。WMS(专业水文模拟处理软件系统),以通用的数据接口集成了HEC、NFF、TR220、TR255、RationalMethod和HSPF大量的传统集总式水文模型和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ssha,能够提供流域内水文所有过程的模拟。WMS并内嵌了完整的GIS工具,可以实现流域描绘和各种GIS功能分析[22]。目前该软件已被引入国内,并在部分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HEC2HMS模型。HEC2HMS(水文模型系统是美国水文工程中心降雨径流模型),模型主要由C,C++和Fortran语言混编而成[23225]。该HEC-HMS模型具有模块化的结构,研究者可以依据所研究流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产流和汇流方案进行分布式、半分布式或集总式模拟。组件化技术在国外研究的流域集成模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国外的流域集成模型的发展。我国也引进了其中一些模型并在流域管理方面应用。但是,如上所述,这些集成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是完全适应我国的.流域管理,在应用时,也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适应应用的环境。

2国内组件化流域集成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一些集成模型/集成系统也应用了组件技术进行模型集成。雷晓辉等[26]开发了基于开源GIS软件MapWindow的模型软件系统MWEasyDHM。该系统集成前处理、模型计算、参数识别、统计分析、结果展示等功能,是一个低成本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软件系统,整个平台的开发语言包括:C++,C#,VB.Net和Fortran等。该模拟模型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集成多种产汇流计算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陈秀万等[27]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UML、ATLCOM、ArcEngine、OpenGL等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动态响应单元的组件化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DRUMS(ADynamicalResponseUnitsbasedDistributedHydrologicalModelSys2tem)。DRUMS为多尺度下水文模型库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实现框架。该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灵活的扩展性,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不同的专业领域应用。禹雪中等[28]根据淮河流域洪水特征和水系构成,分析了水文学与水力学模型在洪水过程、洪水要素和空间范围方面的集成方式,采用了数据-模型-应用3层结构的总体集成框架,通过模型应用过程的模块化处理和数据有效交换,建立了集模拟、率定和预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计算平台。

黄河数学模拟系统V1.0采用基于.NET的3层架构进行组织,同时考虑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等产品实现与J2EE等架构的有效集成,同时利用COM组件和设置公共接口,有效地耦合各类数学模型,实现数学模型与GIS的集成,基本解决了各类模型前后处理和可视化的问题。但是,目前的系统属于单机软件,对使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29]。夏润亮[30]等在黄河数学模拟系统V1.0基础上,基于ArcGISServer开发了分布式数学模型公共后处理平台,以Web服务方式耦合发布各类图层数据,可便捷地在线展示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同时利用VTK组件实现了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动态渲染,把复杂的数字表现形式转化成为便于领导决策的可视化动态表现形式,将传统面向科研人员的单机数学模型后处理系统,转向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网络发布平台。周振红等[31]将Fortran计算程序做成动态链接库,采用组件化编程的方式解决数据传输与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组件的水力数值模拟可视化系统。水利部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32]研制了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基础平台(WaterWM),该平台对水文产汇流模型、水量水质模拟模型等采用COM组件技术进行了模块封装,可快速完成各种一维水量水质模拟分析计算。魏锋等[33]采用C/S结构开发黄河小花间分布式模型洪水预报系统,并使用COM组件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分离的开发策略,有效解决了不同语言混合编程的问题。文献[34237]应用组件和WebService技术及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对模块进行封装并发布服务,形成洪水预报模型组件库,其组件化过程见图1。

首先,根据洪水预报模型的计算过程进行组件化拆分;然后,运用组件技术、WebService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组件封装技术将划分好的模块封装洪水预报模型组件;第三,对封装后的组件存入组件库,用户定制组件库中的组件并将其在可视化界面中搭建洪水预报模型;最后对系统进行构建。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模型组件化后需将这些组件集成在一起,为将这些模型更好地集成,2005年欧洲的Open2MI系统提出了开放式模型接口(OpenModelInterface)和模型组件(ModelComponent)的概念。在这个标准框架下的各种软件之间有共同的接口协议。因此在这个标准的平台上,各种模型可以以组件形式相互耦合组成一个模型系统,可以多方位考察整个流域的模拟问题[38]。目前,全球数十家水环境系统模型软件供应商都把自己软件计算引擎不同程度地接入了OpenMI标准接口,成为OpenMI兼容软件[39242]。但是,OpenMI标准需要彻底改变数学模型的计算和逻辑过程,对原模型改动很大,而且需要模型开发者熟悉C#编程语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OpenMI的各模型组件间通过请求数据形成一种/链式0计算过程,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模型组件在计算,不符合计算机发展要求模型计算并行化的趋势。郭延祥[43244]等针对OpenMI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将普通模型变为模型组件方法,该方法不受模型的网格划分方法、模拟对象、模型开发语言和操作系统的限制;仅在原模型的时间循环中插入过程函数即可,对原模型改动很小;便于实现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该模型方法为通过组合简单模型来模拟复杂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3国内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通用性与灵活性较差,普适性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系统架构设计致使模型集成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开发效率都较低,同时,我国早期的涉水模型大部分是针对一个功能模块对应一个或者有限个用户,也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对同一问题进行着低水平的重复开发,模型有很多,但是普适性有待提高。

(2)不同来源的兼容数学模型兼容性较差,组件化程度不够,模型接口不开放,模型平台标准化不足。

(3)大多数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采取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编程,将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由很多的子程序和函数组成,这种模型的模型程序缺点较多,如代码管理不方便、复用性差、系统图形化用户界面(GUI)程度低等。

(4)模型主要面向科学研究,并非针对具体的流域管理进行设计,很难直接应用于流域管理业务中。

(5)开发出的模拟模型的表达与求解复杂性以及模型参数的设置和率定的困难性,对于非专业人员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模型的发展与应用不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

(6)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系统日益注重与GIS进行集成,各类遥感观测为模型系统提供了高分辨率输入,但是现有模型大多数没有使用遥感数据以及进一步同化遥感数据,降低了模型数据分析与决策的能力。这些均使得我国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系统的研制比较落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使用方便,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强的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流域模拟模型集成技术研究展望

流域模拟模型集成系统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系统工程,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总体上还不成熟。以云计算、Web210为标志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为研究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的水利数学模型平台带了良好的契机[45246]。根据目前流域模拟模型集成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各种数学模型开发成易于集成的标准组件既是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数学模型应用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研究各类模型的信息交互、传输方式、集成结构、参数管理、协同调用、输出结果等内容,将模型组件化并建立流域模型组件库,集成化软件组件的公共开放环境。通过标准数据接口整合各类异构模型组件,以开放式建模接口标准和通用组件架构模式,搭建开放、开源的模拟平台,使预报结果更加丰富。

(2)随着云计算、Web2.0的发展,研究不同要素、不同过程模型在云中集成所涉及的技术难点和模型结构、数据接口等具体问题,构建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流域模拟模型平台成为水利数学模型平台开发的最新趋势。

环球模型发展和经典产品 篇3

火柴盒的起源和发展

说火柴盒模型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莱斯利·史密斯(Leslle Smlth)和罗德尼·史密斯(Rodney Smlth)在1 947年合伙开办的企业——“莱斯尼产品”(LesneyProducts)。Lesney的前三个字母取自莱斯利的名字,后三个则来自罗德尼的名字,后文都简称为莱斯尼。随后约翰·威廉·奥戴尔(John willim Odell)加入了莱斯尼。奥戴尔也被称为杰克·奥戴尔,他是火柴盒的真正“生父”。这三人奠定了后来火柴盒模型的基础。

莱斯尼成立之初只是生产一些工业产品,慢慢过渡到生产小玩具。1953年开始生产有比例的玩具——他们的1/75系列玩具车。也是在这一年,他们和代理商Moko一起注册了“Matchbox”火柴盒商标。火柴盒名字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当时火柴盒模型小到可以装入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盒子里。这时候火柴盒小车的价格很便宜,迅速占领了小男孩们的钱包,企业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期。

1972年,莱斯尼涉足塑料静态拼装比例模型,用“火柴盒”商标推出19种飞机模型,产品编号以PK开头加数字组成。这批PK系列产品采用上下开的天地盒,虽然背后标着1973年发售,但却在1972年小批量进入市场。1973年1月,火柴盒这批小飞机正式在布莱顿玩具展上亮相,它们的零件分布在两块板件上,有各自不同的颜色。这种上色的板件特别吸引小孩和初学者,因为即使做好的模型不上色,看起来也不会很单调。这种板件分色的风格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火柴盒产品的特色之一。当然,板件分色也遭到部分模型爱好者的批评,不过火柴盒也提供了简单上色和较为完善的两种上色说明供初级玩家和发烧友们选择,想上色的模型爱好者完全可以自行上色。此外板件中还有透明的座舱盖和一个透明的小支架,可以把模型做成飞行状态。制作说明书以图片为主、容易看懂。火柴盒模型一般都提供了两种涂装的水贴,玩家可以选作自己喜欢的涂装。包装盒封绘Matchbox商标前有个紫色的方块,方块内是紫红色的圆圈,因此这批两块板件的小飞机模型被称为紫色系列。

这批产品中PK—1“愤怒”、PK—3 P—12E等都受到了好评,到现在也是火柴盒爱好者手上的珍品。PK—5阿尔法喷气教练机、PK—9 AH—1眼镜蛇模型等比较差。当时阿尔法喷气教练机还停留在原型机阶段,没正式定型,这盒模型纯粹是莱斯尼的抢鲜产品,大有骗钱的嫌疑。莱斯尼给这批产品的定价是23便士,实际上市是的价格是19便士,走薄利多销模式。而当时英国市场上主要的模型品牌中Alrflx的同类模型价格为25便士,Frog(这个牌子现在已经倒闭)为21便士。

1973年年底,莱斯尼向市场发售了他们的第20种拼装模型——编号为PK—20的1/72比例幻影ⅢC战斗机,前面的19种模型也再次投放市场。莱斯尼把这批模型的包装盒更换成侧开,背面还开了一个窗口,可以看到里面的板件。虽然笔者不喜欢这种容易丢零件的侧开包装盒,但是它却成为火柴盒中小盒模型的标准包装,一直延用到环球停产,甚至后来利华再版的火柴盒模型也有部分采用这样的包装盒。包装盒的开启方式也是1972年版和1973年版最主要的区别。

尽管模型圈里对这批产品褒贬不一,但由于制作简单,小朋友们也非常容易上手,这些产品上市后受到市场的好评。莱斯尼抓住机遇,在1974年推出了三块板件(也是三色板件)的1/72中盒飞机(橙色系列,编号PK—1XX)和两块板件的1/76战车(紫色系列,编号PK—7X)。这批战车的一大卖点是有场景地台,玩家可以做出很漂亮的模型场景。制作场景模型在今天也是高手们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域,新手很难做好。所以这批带场景地台的模型成为新手玩场景的一个极好的入门石。1974年,莱斯尼发售了火柴盒的第一本塑料模型目录,或者叫年鉴。1975年,1/32的蓝色系列汽车模型面市……几年时间里,莱斯尼逐渐把PK系列产品扩展到战车、军舰、兵人、民用车、摩托以及科幻题材上,比例也涵盖1/76、1/72、1/48、1/32等多个比例。拳头产品合金车系列不但顶住对手美泰(Mattel)公司风火轮(Hotwheels)系列玩具车产品的压力,还发展的更为壮大,此外莱斯尼还进入到玩偶市场。随着规模的扩大,莱斯尼在哈克尼、罗奇福德、瑞利、彼得伯勒、清福德等地都开设了加工工厂。

1978年8月,莱斯尼收购了美国模型厂AMT。这次收购不仅仅是AMT的模型,还有他们的销售渠道。收购完成后,莱斯尼在美国用AMT商标发售火柴盒产品,在欧洲则用Matchbox—AMT的商标发售AMT的产品。

在美国市场,火柴盒的封绘受到媒体反应过度的批评。媒体一是认为封绘上的战斗场面过于暴力和血腥,其实这些封绘和好莱坞的电影比起来只能算小儿科。另一个则是封绘忠实的表现了历史——二战德军装备上的标志,特别是战机垂尾上的“卍”字,被媒体认为有鼓吹纳粹的嫌疑。于是火柴盒被迫开始修改封绘,在新发售的模型中陆续做了相应的变化。10多年后,这股妖风吹到了中国,环球由于早早更换了封绘,躲过一劫。而其他品牌的模型则损失惨重。

火柴盒易主和环球时代的到来

在1980年代初,莱斯尼的麻烦还不仅仅是封绘的问题。莱斯尼在经历英国经济萧条、工厂火灾和一系列失败的收购之后,终于在1982年6月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资产重组后的公司改名叫——火柴盒玩具有限公司,并在当年9月卖给了香港环球玩具公司(Unlversal Toys)。

nlc202309010117

环球公司买下火柴盒后把生产厂搬到了澳门,大量更换了PK系列产品的包装盒封绘,形成现在这种底部带黑条风格的封绘。还把“莱斯尼产品(LesneyProducts)”一词从很多Matchbox模型版件上去除掉。1983年,AMT从火柴盒剥离,卖给了Ertl。

1984年,上海玩具进出口公司、香港环球玩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上投实业公司、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合资成立了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合作时间20年,在国内生产火柴盒系列产品。火柴盒进入了环球时代。在80年代,上海环球只生产了火柴盒的合金汽车等产品,1990年才开始生产PK系列塑料拼装模型。这一年,火柴盒开始引进别的厂商的模具,这些产品有些也在国内生产销售,比如1/144的Do—x水上飞机和PK—8XX系列的4种民航客机。而从日本引进的大潼模型(Otakl,当时已经被有井模型Arll收购)的4种1/48的战斗机模型则没有在国内出现过。

就PK系列而言,上海环球并没有生产莱斯尼时代所有的产品,而且套材中没有了透明的支架(据说1982年莱斯尼破产后就不再提供支架),多了一支牙膏样小胶水。早期上海环球的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内销很少,1991年前后才在国内大量上市销售。也很有可能是在1990年生产PK系列模型的时候就开始内销,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这时候一些内销的模型说明书还是英文,没有换成中文。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环球模型走进了国内众多模友的世界。

1991年,太空玩具公司(Tyco Toyslnc)收购了环球一火柴盒。1996年后,太空公司又把火柴盒卖给了莱斯尼昔日的老对手美泰公司。这些收购对上海环球没有明显的影响,工厂继续生产着,但是产品的质量却在下降。环球后期生产的部分产品板件改用同一种颜色的塑料生产,比如PK—122 F—16,包装盒侧面的英文“三色板件”字样被一张中文的“单色”小标签盖住。包装盒印刷偏色,比如PK—128美洲虎教练机。水贴换成了转印纸,比如PK—46 OH—58D……由于模具的过度使用,笔者感觉这时候生产的模型板件的锐度、组合度也在下降。

1999年左右,上海环球停止生产PK系列,好友地场卫打听到当年生产的最后两个型号的模型是PK—121 A—10和PK—122 F—16。2004年,合资合同到期,虽然美泰公司有继续合作的意向,可惜爱建股份和中银信托这两家国内的股东没有继续合作的意向,上海环球终于在运营20年后关闭。

利华和火柴盒产品

80年代中期,德国模型厂利华(Revell,国内也有翻译成“威望”的)在欧洲代理火柴盒的PK系列拼装模型,这批产品的包装盒背面印着利华的信息。1991年太空玩具收购环球一火柴盒的时候,利华获得了火柴盒商标和模具的使用权。一来补充了利华的产品线,二来借助火柴盒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玩具批发商渠道推广自己的产品。利华在欧洲市场再版部分火柴盒的塑料拼装模型时重新制作了模型盒子,绘制了新封绘,编号也从PK—XXX改成符合利华自己体系的40XXX。部分模型还更换了涂装,比如编号为40061的神秘IV.A型战斗机模型(火柴盒编号PK—47)1998年再版时涂装改成了法国空军和印度空军。利华还把很多其他厂商的模型套材也用火柴盒的商标发行。比如在1995年发售的编号40147的Ho—229A—1模型,实际上是土耳其模型厂——PM的模型版件。发售于1994年编号40180的1/721V号突击炮(国内爱好者也有称其Ⅳ号坦克歼击车的)实际上是多年前老摩根的模具,利华委托韩国Ace模型重新生产了板件,再自己印制了说明书和水贴,用火柴盒的商标上市发售。这些利华加进来的火柴盒模型并没有得到收藏火柴盒模型爱好者的青睐,好友地场卫直接就说过他不承认这些是火柴盒的模型。

1992年开始,部分火柴盒的板件直接用利华的商标发售,这部分情况暂时不明。大约从1999年开始,利华生产的火柴盒产品正式改用利华的商标。

如上文所说。一些利华的产品,在国内也被上海环球也用火柴盒的商标生产销售。比如国内玩家常见编号为PK—4411的1/72 F—15A战斗机模型,就是利华的版件,而且利华的产品编号就是04411。此外PK—4561 F/A—18A“大黄蜂”战斗机、5050“普林茨·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5433幽灵海盗船等模型也是利华的板件,5050和5433的编号上甚至没有用“PK”。利华和火柴盒产品的关系比较复杂,篇幅所限,本文不再多言。

火柴盒的经典模型

这20年时间,上海环球生产了很多火柴盒的经典模型。这些产品多少到现在都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外形、细节、组合度等都没法和现在新出的模型相比较,但还是有很多产品是值得收藏。火柴盒最有特色的产品就是那些英国飞机,很多型号独此一家,别无他号。比如说编号为PK—30的“院长”教练机,这款教练机太没有名气,如果不是环球模型,估计国内可能只有少数航空专家才知道它。

再比如说PK—507 SA 330“美洲豹”直升机模型,这盒1/32的模型1 980年面世,虽然同样存在缺少细节等问题,但32年匆匆过去,世上再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出过这个比例的“美洲豹”直升机。利华1993年再版了这盒模型,稍后又在这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浮筒以及小雷达整流罩等零件,发售了德军使用的BGS(德语“边界巡逻”的缩写)型“美洲豹”。由于题材特殊,发行量很少。无论是火柴盒还是利华版的“美洲豹”,在国内市面上极难看到。前几天逛国外模型网站,提到利华今年要再版这套“美洲豹”,喜欢的朋友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哦。

另一种情况就是原型机。在1970年代,很多新飞机刚制造出原型机,还没正式交付,火柴盒就推出了相应的尝鲜模型套材。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阿尔法喷气”教练机以及后来发售的“鹰”式教练机、F—14A“雄猫”战斗机(这个是A型的早期型)、A—10攻击机、“山猫”直升机等。这些飞机的正式服役型号和原型机外型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他模型厂一般都出正式服役型号,如果你想制作原型机,那么火柴盒是个不错的选择。

nlc202309010117

虽然环球生产的火柴盒战舰模型品质相对其他厂家的产品来说不算很好,但是火柴盒的PK—901“花”级却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佳作。1/72的“花”级护卫舰是1979年发售,属于金色系列,是第一个真正的大比例塑料拼装军舰模型。现在舰船市场还是1/350和1/700为主流,虽然也有厂商发售过1/72或者1/35的船模,但是都是扫雷艇这类的小船,所以1/72的“花”级护卫舰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个体积庞大的模型。这盒“花”级的套材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自然比较落后,不过没有厂商洗牌,她依然是唯一的选择。套材中有1000多个零件,制作出来一定很精美。据说她还可以被改为无线遥控动力船模!这盒巨大的花级模型价格自然也比较昂贵,和火柴盒以往的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不同,不过它在国外的销售不错。后来利华再版了这盒模型,而且还发售了同样比例的花级曾经的对手——德国二战的VⅡ型u艇。笔者的个人主页——环球模型站当年转载了一篇国外爱好者写的利华版开盒报告,这些年来这个页面每天都有10多个国外来的访问量,几年累计下来居然排在环球站所有模型简介浏览量的首位。可见这盒模型在国外多么受追捧。花级唯一可惜的是没在国内生产。估计当年环球厂考虑到在那个国人普遍还不富裕的年代,能买这昂贵花级的人很少很少,没啥销路。国内的爱好者现在只能在网上重金和国外的爱好者竞价。

封绘

说到环球模型不得不说下它的封绘。封绘就是模型包装盒上的绘图,好的封绘往往能带动一盒模型的销量。火柴盒DK系列产品飞机和战船的封绘多数都是一位名叫罗伊·哈克斯利(Roy Huxley)的画家绘制的。哈克斯利并未在艺术学校深造,他直接到绘画工作室工作,成为一名自由画家。他相信画家必须对他的主题了如指掌,为火柴盒工作期间绘制了大量的现实风格的封绘作品。这些作品广泛的受到模型杂志、模型爱好者、航空爱好者等的好评。笔者的第一盒环球模型——PK—52海鹞的包装盒就是因为封绘非常漂亮而保留至今,同时期买的其他牌子的模型盒子多数都在模型做好后丢掉了。

战车和兵人的封绘则多是由道格·波斯特(Doug Post)绘制。今年利华再版的火柴盒日本兵人(产品号02528)和澳新兵人(产品号02529)封绘就很糟糕,在网上被众多模型爱好者吐槽,认为远不如波斯特当年所绘制的。

1982年以前发售的火柴盒模型一般都有两个封绘——发售当年的早期版和1982年版。个人而言,本人更喜欢早期版本的封绘,因为都会表现丰富的场景和对应的历史小故事。1979年开始,由于前文所述的美国媒体带来的麻烦,陆续更改了封绘,后来在1982年再版的时候全部统一成现在的黑底边风格。

我们以PK—17 Bf—109E这盒模型的封绘变化为例来看这段历史。1973年的封绘完整的表现出一个战斗故事:1941年6月14日晚20点15分,在北非利比亚拉比耶地区上空,德国空军非洲军团的3架Bf—109战斗机攻击了3架巡逻中的南非空军飓风战斗机。德军9号机击落一架飓风后回望正在激战中的队友。最终这场空战德军方面以瑞德利奇和施耐德各自击落一架飓风而胜利。封绘上的Bf—1。g战斗机垂尾上有卍字,因为历史上的二战德军军机就是这样。1979年版的封绘抹掉了背景中格斗的战机和被击落的飓风残骸,只剩下寂寞的沙漠,天空也变白了,看着像白天,底下的说明文字和垂尾的字也被去除。1982年版的封绘统一成现在的风格外,还在79年版的基础上,再次改了背景,还给沙漠添了一条河流……很好的一副航空作品就这样被一些无知的媒体毁了。

环球的模友们

随着生活的各种压力,当年玩环球模型的模友们长大以后,有些人中途退出了模型圈,有些人克服困难还在坚持制作,有些人则在制作模型的时候享受快乐,有些人去了模型厂制造模型套材……无论哪种状态,环球模型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个美好孩童时光永远留着心中。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好友Chenly75的《MATCHBOX历史学》、胜利者的书摘连载《1973—2000,火柴盒模型的故事》和小布的《上海环球的死亡》,并感谢地场卫提供的部分资料并纠正了文中错误。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4

据不完全统计,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体系中, 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约占17%, 人文素质培育体系约占25%, 专业技能培育体系约占58%。因此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技能教育, 但大部分的在校生却不清楚自己最擅长何种技能, 更不清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由此, 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岗位识别的职业发展规划概念模型。

2岗位技能分布图

为了培养切合社会和相应行业人才的需要, 各高校在进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进行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和校企专家论证, 已经是大家不约而同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 确定专业岗位群和基于岗位的技能群, 是进行课程设置时的首要参考。下图是高职计算机专业, 一张仅供参考的岗位技能分布图。每个专业在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很多, 针对学校定位、学生层次和社会需求规划适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工作岗位是后面进行课程设置的关键开始点, 侧重用技能培养的职业院校应该将工作岗位侧重于技术岗位, 而非研究岗位。

在完成了专业岗位群设置后, 我们需要根据市场调研, 并经过专家论证和多次研讨后, 制定每个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即基于工作岗位的技能群。

3课程技能分布图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基于岗位的技能群, 对专业中的所有技能点找到可以培养对应技能的课程清单, 并尽量保证课程之间的技能点不交叉, 有必要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课程整合, 如课程-技能分布图中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课程和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可以整合为一门课程。

关于每门课程的周学时和总学时可以参考所设课程的技能点个数和每个技能点的难易程度;另外, 开课学期的问题要遵循学生技能由简到难的原则进行。

4技能评级标准

很多高校教师都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或案例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最关键是寻找项目或案例, 其实课程技能群中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的项目或案例是以技能点为参照的。

另外, 为了检验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 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有必要制定每个技能的等级和标准, 这种标准有时很难把握, 特别是专业技能点, 不像文字录入那样以录入速度作为评级标准那样简单, 但是我们可以以类似优、良、中、合格等级模式进行评定。

5学生技能分布图

学期结束后, 我们也可以以学年为单位或在学生学完所有技能课程后进行, 根据学生所学课程及及格情况, 统计学生所学所有技能, 查看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当然, 尽量这种统计工作在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 因为后面需要根据学生技能等级分布图, 分析学生的个人岗位匹配程度, 以便实时给学生提供个人专业发展方向。

6学生技能等级分布图

上面的工作都是以专业、课程和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那么其实本模型的实际价值是为学生服务的, 下面两项工作都是以单个学生开展的。学生技能分布图体现了学生所获技能, 但是学生所获技能等级是多少, 需要参考每个学期每门课程对学生每项技能等级的鉴定结果。如某学年学生通过技能分布图所示。

7学生个人岗位匹配图

尽量在每学期末开展此项工作, 根据学生获得的技能等级情况, 算出某个学生每项技能的技能等级百分比, 那么某个岗位的匹配比例, 则是根据岗位技能点里所有技能点的平均等级比例。如学生个人岗位匹配图示例中, 描述了某个学生所有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 并且网页开发人员的匹配比例达到了92%, 广告制作人员的匹配比例达到了74%, 是学生专业发展或参加就业的两个职业方向。

另外, 学生个人岗位匹配图仅供学生参考, 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职业发展方向, 因为其中的数据也许会跟学生进行课程技能考核时, 当场发挥水平不同有所出入;每个技能点在某个岗位中的重要程度也不同, 不能一概用平均的算法进行;更重要的是每个岗位在社会上的冷热程度也有很大出入, 如岗位冷热程度对比图。

8结论

本文所设计的职业发展规划模型, 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育体系, 不涉及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和人文素质培育体系。

在确立了基于岗位的技能群和基于技能的课程群后, 制定每门实践课程的技能等级标准, 在每学期末, 对学生进行数字化的技能等级鉴定, 统计学生的岗位贴近度, 为学生提供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建议, 从而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 帮助其找到有利于发挥专业特长的职业岗位。

摘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 努力实现人职匹配, 创造人生价值。本文所提出的职业发展规划概念模型, 以高职计算机专业为例, 依次绘制了岗位技能分布图、课程技能分布图、技能评级标准、学生技能分布图、学生技能等级分布图、学生个人岗位匹配图, 这种基于数字量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体系, 强调了技能达标的过程监控和岗位分析, 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规划,岗位技能,课程技能,技能评级,岗位匹配

参考文献

[1]薛蓉艳.“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D].长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3 (05) .

[2]李大勇.“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7 (05) .

[3]周祥龙.“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05) .

[4]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12 (03) .

探讨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发展论文 篇5

0引言

从第一个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一“瀑布模型”的产生到现在,人们陆续推出了许多软件开发过程模型11。这些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还会发展吗?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如何发展?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动软件工程理论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研讨。

1对几个典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分析

下面分析几个典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产生情况,通过分析,既可以看到它们的内容又可以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可以从整体上看到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发展的大致过程,在此基础上思考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产生和发展问题。

1.1瀑布模型的产生情况

早期的软件开发活动带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征,非常不规范,随意性很强,人们错误地认为软件就是程序,对程序之外的数据和相关的文档材料没有给予重视,对编写程序之外的软件开发活动(如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维护等等)没有给予重视,结果出现了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有:开发成本急剧上升、开发进度一再拖延、软件难以维护甚至无法维护、软件质量无法保证、开发出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等等。为了摆脱软件危机,人们开始研究软件开发方法,1968年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主要思路是将人类从事各种工程项目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1970年瀑布模型被推出。

计划到开发成功、交删,再到废弃不用,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瀑布模型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将软件过程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软件开发活动按顺序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每个阶段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每个阶段的结果经审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瀑布模型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要求每个阶段提交的产品必须经过专家的仔细验证。这样,软件质量得到了保证。由于各阶段提交了规范的文档,软件维护变得容易一些。瀑布模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是文档驱动的模型。

瀑布模型的推出,是人们为了摆脱软件危机迈出的重要的一步。按照瀑布模型去进行软件开发活动,克服了开发中的个体随意性和不规范倾向,使软件开发有章可循,有效地遏制了日益蔓延的软件危机。

1.2快速原型化模型的产生情况

按照瀑布模型开发软件,虽然很有效,但灵活性不强,因为瀑布模型是按阶段顺序来操作的,必须在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由于在开发早期用户的需求往往是模糊的,或由于某些原因用户的需求要发生变化,导致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无法结束,造成下一阶段的概要设计工作无法进行。这时如果继续采用瀑布模型进行软件开发活动,显然不妥,因此为了解决这类软件开发问题,必须构建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快速原型化模型被推出。

人们认识未知的事物,往往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完善”的规律去做,经过反复多次的迭代式的实践和认识过程,达到基本了解事物情况的目的。快速原型化模型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软件开发活动,首先快速建立一个能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请用户在计算机上试用,通过试用,用户提出修改意见;开发人员按照用户意见快速地修改原型系统,然后再让用户试用;然后开发人员按照用户意见再去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原型系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为止。

采用快速原型化模型进行开发活动,有效地解决了用户需求模糊不清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问题。可以认为快速原型化模型是对瀑布模型的补充和完善,瀑布模型是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软件开发活动,将用户需求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实际上是将用户需求简单化了,这种理想状态实际很难找到。快速原型化模型是从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软件开发活动,符合客观型化模型的这种观点。

1.3增量模型的产生情况

采用瀑布模型或采用快速原型化模型来开发软件时,是按照模型规定的开发过程,完成各开发环节的所有任务,得到一个完整的软件,将其提交给用户。面对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软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这样开发存在很多问题。当你将一个大的.完整产品提交给用户后,用户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个新产品,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个新产品,给工作中应用该产品带来不便;这个产品完整提交后,用户再去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就没有意义了。这样,使开发风险加大,使开发时间增长,使用户满意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增量模型被推出。

人们解决大问题时,往往是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其中有一个小问题是核心的关键问题)将这些小问题分别给予解决(对于核心的关键问题首先给予解决),那么大问题也就被解决了。一般来说,分解出的每个小问题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每个小问题与其它每个小问题联系不紧密,这样,既可以一个接着一个地顺序去解决每个小问题,也可以同时去解决多个小问题。增量模型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将一个大的软件分解为一系列较小的“增量”,每个增量分别进行开发,通常开发的第一个增量是软件的核心部分,实现软件的基本需求。向用户一个增量接着一个增量地分批提交软件产品。采用增量模型,用户从拿到第一个增量时开始,就可以学习和熟悉软件,通过使用来评价软件及提出修改意见;开发人员根据用户对已经提交的增量的反馈,可以改进软件产品。这样,提交所有增量后,软件产品就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也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1.4螺旋模型的产生情况

软件开发从始到终都存在着风险,项目规模越大、软件越复杂,开发该项目所冒的风险就越大。并且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一旦风险变为现实,就会造成损失,甚至产生恶性后果。因此,如何识别风险、预测风险、驾驭风险,将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消除或减少,是软件开发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螺旋模型之前所提出的各种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都没有强调“风险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螺旋模型被推出。

其实人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风险。如果存在风险,那么一定要想办法去消除,否则成功希望渺茫。螺旋模型是在结合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化模型的发框架上,带有瀑布模型的系统性、顺序性和“边开发,边评审”的特点。螺旋模型也是一种迭代模型,每一次迭代均可采用快速原型化模型方法,每一次迭代均作风险分析。螺旋模型由若干个螺旋周期组成,每一周期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四个阶段,当项目按顺时针方向沿螺旋线移动时,每迭代一次,螺旋线就前进一个周期,软件开发又前进一个层次,系统又生成一个新版本(即构造一个新的原型,这个新原型是在风险被排除后得到的),当迭代过程进行到用户允许或可接受的范围时,迭代结束。

螺旋模型的推出,强化了人们的风险意识。通过使用原型来降低风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螺旋模型集成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化模型的优点,又有自身的特点,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1.5构件组装模型的产生情况

面向对象技术出现之前所提出的各种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一般很少考虑“软件构件”的重复使用问题,即使编程时重复使用了一些库函数,量也不大,并且粒度小。因此,软件开发的任何一项工作基本是从头开始做,完整地做到尾。这样开发的缺点是成本高、时间长,当然出错的可能性也大。这里的“软件构件”一般指源代码,现在将需求规格说明、用户界面、软件体系结构等等也作为“软件构件”。人们考虑:如果在开发新软件时,能大量地重复使用已经开发过的软件中的内容,开发时间和成本不就降低了吗?又由于已经开发过的软件经过了严格的测试,重复使用这些内容在质量上当然是有保证的。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为这个想法开辟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构件组装模型被推出。

重复使用的思想早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了,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重复使用各种零部件来组装生产新产品。在软件生产中,由于每个软件与其它软件都不同,在面向对象技术出现之前,重复使用难度比较大。面向对象技术将数据和操作该数据的算法封装在一起,做成一个个的“类”,将一个或多个相关“类”组合成一个“软件构件”,在某领域内使用过的所有“软件构件”被放到一个“软件构件库”中,这样为重复使用打下了基础,构件组装模型就是通过重复使用“软件构件库”中的软件构件来进行软件开发。使用构件组装模型开发软件时,根据被开发软件的目标和开发方案,选取软件构件库中的软件构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版本。

构件组装模型的推出,使前人的劳动成果被有效地利用了起来。按此模型进行开发活动,可以节省时现,使软件开发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

1.6几个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产生情况小结

从以上分析几个典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产生情况可以看出: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出现,是人们为了消除软件危机、使软件开发活动有序化和规范化、高效率地得到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而不断研究总结的结果,每一种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出现,都为当时软件开发遇到的某一类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从而丰富了软件工程的内容,推动了软件工程理论向前发展。

2.促使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发展的主要因素

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还会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通过上面的分析过程和深入的思考,可以得出促使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

第一,客观世界的情况在变化,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用计算机处理。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有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无法胜任,因此需要推出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回顾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许多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为了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推出的。例如快速原型化模型是针对用户需求不完整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而推出的。例如螺旋模型是针对风险控制问题而推出的。例如文献[5]所介绍的建立在面向Agent技术上的Gaia模型,是针对现有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在开发复杂分布软件系统时常常遇到困难而推出的。例如文献[6]所介绍的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软件过程模型,是针对软件过程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问题而推出的。

第二,人们希望软件开发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速度更快,因此人们不会满足现状,势必要研究并推出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例如构件组装模型的推出,就是人们不满足现状、遵循“重复使用”的思想所推出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再如文献[7]所介绍轻载(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中的XP模型(极限编程),也是人们不满足现状,针对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按照新的理念所推出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以上两个主要因素显然会长期存在,因此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必然还要发展。

3.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如何发展

既然还会有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被推出,就是说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还要发展,因此人们要思考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根据对软件开发过间.降低成本,软件质量也有紙构件组装模型的出程模型有关情况的分析研究,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可以

按以下三个方向去发展:

第一,可以通过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扩充、综合去发展。

结合新问题的内容,针对现有模型存在的适用面窄、考虑问题欠周到等情况,可以通过改进和扩充某个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内容而得到一个新模型,或者通过综合运用几种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内容而得到一个新模型。如文献[8]介绍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充的结果。再如增量模型,是综合运用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化模型的结果。再如文献[9]介绍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综合运用瀑布模型和构件组装模型的结果。再如文献[10]介绍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综合运用构件组装模型和并行过程模型的结果。

第二,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可以遵循新的思维方式去发展。

现有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每一个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瀑布模型是所有采用线性思维方式模型的典型代表,快速原型化模型是所有采用反复循环迭代思维方式模型的典型代表。遵循新的思维方式去发展,就是说,新建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应该是新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即按照新的想法去组织软件开发活动。例如XP模型(极限编程)就是按照新的思维方式去发展起来的。从Agent具有自主性、反应性、社会性等角度看,各种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都是按照新的思维方式发展起来的。

第三,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可以借助新技术和新工具去发展。

任何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和工具基础之上,技术和工具的进步对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新技术和新工具出现后,传统的开发方式势必要被改变,所以说新技术和新工具会推动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更新发展。如构件组装模型、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就是在面向对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再如RUP[12]模型,就是在UML这个开发工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 结束语

肉鸡产业发展预测模型建构 篇6

关键词:产业发展预测模型模型建构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很多产业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需求不足的转变,遭遇过市场的反复和价格大起大落,产业在挣扎中浴火重生,预测预警的需求高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波浪式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但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闲置,供需矛盾交叉显现,价格大幅波动,急需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理论和方法。

对于产业预测预警的需求一是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波折后的必然反映,二是产业波折影响较大,如粮食安全的提出,房地产预警体系的建立等,畜牧产业在走向规模化饲养的历程中,产业预测预警的需求不断高涨。

本文关注肉鸡产业,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多年来肉鸡产业发展历程,结合经济学有关理论,总结产业发展预测规律,提出了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多年发展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和参数设计,初步建立了肉鸡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理论体系,为编制肉鸡产业发展预测信息系统提供了保障。

一、模型构建依据

经济学理论是产业发展实践的抽象和总结,也是指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预测的基本依据。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模型遵循经济学有关理论,跟踪产业发展历程,结合產业生产、流通和消费实际,作出合理安排。

经济学理论有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供给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均衡理论、博弈理论,最优化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产业组织理论,货币理论,市场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等。

该肉鸡产业预测模型是直接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通过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间联动关系,构建定量化、递推、逐步逼近产业发展实际的科研成果。模型建构基于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效益分析范式,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市场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也要在预测模型中得到体现。

二、模型基本形式

基本预测公式,P*Q=a*b+c

a为基期购买的货币支出,为价格与数量的乘积。b为经济发展、通过膨胀等因素形成肉鸡购买的货币支出变化,c为消费倾向、预期改变等因素形成的货币支出额变化,P为肉鸡价格,Q为肉鸡交易数量。

模型预测基于预测者的信息输入,结合数据库信息验证和数据交换,基于因素递进、时间递推、因素分析和过程控制等方法,既考虑预测者的输入数据,形成新的预测信息库;又基于预测数据库信息。

三、模型预测过程

1、初始价格的输入,输入预测基期价格,作为报告期价格。

2、成本及加成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因年度,时间调整,根据历史资料设定范围。均衡价格,结合市场价格,决定利润水平。

2、根据报告期价格确定报告期数量,报告期数量及利润决定下一期数量,下一期数量影响成本。

3、报告期数量决定下一期价格,进行迭代发展。

4、价格高,下一期数量缓慢上升,价格低,下一期数量快速下降。根据均衡理论和蛛网模型,形成一个动态均衡过程,均衡时间根据实际调整。

四、模型完善

基础模型形式预测可忽略a变化,下一年度b计入a迭代,无事件可忽略c;根据输入价格、成本信息,通过模型迭代递推,输出预测成果。价格决定数量,数量决定成本,成本决定利润,利润决定数量,数量决定价格,依次迭代。

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利润主要来自b和c, a作为消费基础,是总消费的一个比例,也可看做基期行业总价值,在预测中不断更新,进行迭代,本质是购买该产品的货币总量,主要是用来确定价格数量关系。 c的调整,在下一个报告期,计入a,进行迭代。

基本模型形式是市场的高度抽象,预测成果相对粗略。比较精确的预测需要不断完善和细化数量影响价格和养殖成本;成本和利润影响养殖数量;数量和肉鸡货币支出影响价格这一体系的各种数量关系,经验模型,联动机制。既要考虑政策、资金、预期的作用,又要根据包括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环境事件、替代肉品价格变化等的影响和冲击。

供给能力短期内是生产潜能及其利用率,中期可根据基期数量,结合利润情况调整,长期是利润和风险的函数,是新增生产能力的结果。影响因素除成本和价格外,宏观经济影响b,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影响c,包括替代品价格,消费偏好改变,预期,政策等。

本文以肉鸡产业为例,肉鸡产业包括种苗、饲养、深加工和营销等几个方面。肉鸡饲养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肉鸡生产产量变化快。饲养数量减少快,大幅增加不易,价格表现为激烈波动的情景多。价格低,资源闲置和浪费,价格高,生产能力相对不足,存量生产能力对于提高生产水平,还是一个制约。其中波动最大的是饲养量。

肉鸡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模型完善过程,一是注重预测周期,生产周期和价格周期均衡过程,争取尽量结合市场实际。二是不断完善因素间联动机制,细化和定量化因素作用的数量关系。三是市场购买力波动的影响因素,偏好差异,市场周期变化,其他影响市场购买的因素。其他家禽产业的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结合生产实际,产业特点,深入研究,不断细化影响因素,

五、 结论

肉鸡产业预测模型构建基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引入了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蛛网模型和成本效益分析范式;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理论、经济周期和增长理论等。预测模型基于经济学理论,考虑了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产业预测模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模型设置基于预测人的身份及其掌握相应信息作为预测起点,以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作为预测依据,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科学地定量和定性分析因素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实际情况决定的预期变化考虑,预测模型反映了肉鸡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突出了预期的作用。

预测方式科学,预测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不断逼近市场实际,通过不断增加因素和因素作用规律,不断完善预测系统的科学性,并得到历史数据的支持,修正了有关参数。多次的预测,全面细致地刻画了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向。

本预测系统符合产业生产实际,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模型通过软件实现,建立肉鸡产业预测信息系统,得到可历史数据的验证。预测模型对于市场具有较好地预测作用。模型一方面充分利用预测者的信息和产业数据库信息,另一方面,预测依据肉鸡生产实际。肉鸡产业预测过程,充分考虑到肉鸡产业生产实际,预测周期基于生产周

期,考虑了产业预测的时间尺度。

参考文献:

[1]顾云飞.当前肉鸡生产形势分析与后市预测.家禽科学,2014.1.

[2]张瑞荣.肉鸡产品价格预测模型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3.5.

[3]王济民.肉鸡价格的变动规律及其短期预测.行业大会会刊,2013.

[4]郑运虎.三种预测模型的比较与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4.7.

[5]何超.综合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系统开发研究.计算机工程与技术,2014.7.

[6]宫桂芬.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兽医导刊,2014.6.

[7]宋敏训.山东省肉鸡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家禽科学,2014.6.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7

一、我国职业发展课程评估现状及研究综述

(一) 我国职业发展教育课程评估的现状

我国的就业指导从1989年重新启动至今已逾2012年。2007年, 国家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此后, 在该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指导理念,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内职业发展教育的本土化探索。但是, 由于课程开设时间不长, 尚处于从“随意不一”逐步向系统化、标准化转变的过渡阶段, 因此, 在课程效果评估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 我国职业发展课程评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有效的课程评估标准

课程评估应主要对课程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价。职业发展课程的实施应与课程价值达成统一, 课程构成各要素之间关系要达到平衡。【3】当前, 我国高校的职业发展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 把职业发展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标准。而职业发展教育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殊性, 它更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甚至人生的良好发展, 强调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 用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这门课程好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我国职业发展课程评估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几乎没有参与评价, 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职业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具有显效长期性和效果难以衡量等特征, 只有在具体的就业过程和职业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 因此, 仅以教师为评价主体, 以考试或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显然不能达到培养目标。

3、评估处于停滞状态

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发展课程评估仍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核心,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论文报告等为依据给学生打分, 把评估结果放在单一的时间点上, 缺乏对评估结果的动态分析和有效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任何课程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完善的。职业发展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反馈就无法对课程的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这对课程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 我国职业发展课程评估体系研究综述

课程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职业发展教育的教学质量, 发挥课程的教学时效性,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并达到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近年来,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问题以及师资方面, 对该课程教学评估的研究则甚少。仅有个别学者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评估体系提出过自己的构想。例如, 郭玉琼提出, 课程评价体系应是一个双循环系统, 要从课程的目标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4】高洁静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尝试, 把真实性评价运用到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评价中。【5】陈静、柯玲提出职业发展课程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坚持评价过程立体性、评价对象多面性原则, 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6】闵晓阳认为, 高校的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总体上是由就业支持、就业工作实施系统等六大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7】雷育胜、王坤钟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信息服务、就业指导、供需策划、就业绩效等几个方面构建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8】王攀、王旭辉等人主张用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价模式, 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四个维度编制“高校就业工作质量评价问卷”。【9】

这些研究大多从高校就业工作的角度出发, 阐述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评估的原则、角度以及步骤, 而对课程本身的评估却较少, 也没有提出完整的课程评估模式。可见, 课程评估模型的缺失是当前我国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一个缺口, 只有加强对其研究, 才能发挥其诊断、监测作用。但目前, 对于该课程来说, 国内外没有可以直接应用的评估模型, 需要借鉴其它学科、行业的经验才能构建。

二、柯氏评估模型概述

教育与培训有着天然的联系, 从外延上看, 教育的概念涵盖了培训。教育和培训都以课程为载体, 达到传授知识、技能、观点及态度的目的。可见, 存在于社会机构中的培训与存在于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有诸多相通之处。另外, 培训评估的核心是对培训课程本身的评估, 包括对课程的需求、内容、形式、效果的评估, 本质上也是一种课程评估, 只是评估主体和对象有所不同——企业培训评估面对的是培训师和企业员工, 而高校课程评估面对的是教师和学生。因此, 培训评估模型在高校课程评估中理应有所启发。

目前, 在企业培训评估界应用最广泛、最为人熟知的评估模型是柯克帕特里克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它由唐·柯克帕特里克于1976年提出, 后经研究者不断完善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型架构, 简称柯氏评估模型。【10】

(一) 基本内容

柯氏模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前两层的评估是在学员受训期间, 即返回工作岗位之前进行的, 而后两层评估则是在学员培训之后进行的。【11】

反应层评估的是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 包括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及对培训内容、方法等的反应。学习评估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着眼于学习效果的度量, 即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上的收获。评估方法可以是考试、模拟、技能练习、角色扮演, 也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行为评估则主要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 以及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最后, 结果评估是判断培训能否给组织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它可以通过多种指标得以体现, 例如, 销售额、投资回报率等, 进而判断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

(二) 柯氏评估模型的改进

以上四个层次是柯氏评估模型的主体框架, 之后, 菲利普斯对其进行了改进, 在结果层之后又增加了投资回报率, 尝试将培训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收益和回报, 从而构成了五层次评估模型。【12】但考虑到将结果直接转换为货币值, 其难度较大, 詹姆斯·D·柯克帕特里克引入了“期望回报率” (Return on Expectations, ROE) 的概念, 即衡量培训的实际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培训前由组织高层确定的期望效果。【13】这一概念的引入, 一方面使得结果层评估有更为明确的标准, 实施起来更加方便;另一方面, 上级参与了培训目标的制定, 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性和培训部门作为利润创造者的地位。

三、柯氏评估模型应用的可行性

一种模型跨学科领域的应用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柯氏模型在企业培训领域的成功应用对高校教育领域是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需要从教育与培训的联系、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分析。

(一) 教育与培训的联系

古人云:“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广义上说,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以促进下一代成长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个体精神上的升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14】而“培训”则是组织提供给员工有利于其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活动。【15】显然, 从“教育”和“培训”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广义的教育包含培训, 培训可视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和培训的定义有所交叉, 都蕴含了“培养”的涵义;二者的内容须是有益的、良性的且都需要进行评价。因此, 从理论上说, 在培训界适用的评估模型, 对教育界也可以借鉴。柯氏模型作为企业培训的经典模型, 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评估模型的构建也有所启发。

(二) 理论可行性

从理论上说, 柯氏评估模型不仅关注学员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关心学员技能及行为的改变以及对组织及社会的贡献, 其理念正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 因此, 其推广具有可行性。具体而言, 柯氏评估模型的四个层级可交叉重叠应用到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中。反应层要求对学员进行培训满意度调查, 这与高校亟需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不谋而合;学习层关注学员知识的增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这与当前我国职业发展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考试或报告形式是吻合的;行为层注重考查学员的行为转化率, 提高学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恰恰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核心目标;结果层要求用各种指标、比率来证明培训的必要性和价值性,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而就业率则可以作为衡量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的显性指标。

(三) 实践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上来讲, 按照教育部发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设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育部规定了3种组合方式, 即开设一门可以覆盖整个大学阶段的统一课程;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三门课程。【16】柯氏评估模型的四个层次可以应用到每门课程评估中。例如,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后上交职业规划书, 这属于学习层评估;学生参加实习、社会实践是行为层评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可作为结果层评估的参考;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则属于反应层评估。事实上, 细分到每门课上, 还可以有各自的评估层次。例如, “就业指导课”既可以设计反应层评估的调查活动, 也可以通过笔试考察学生就业知识、面试礼仪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可以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也可以跟踪学生的面试通过率、跳槽率等。

从评估支持力度上来讲, 政府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高校鼓励学生参加有益于就业能力提高的实践活动, 也鼓励教师改善课程设置, 创新教学方式, 这对教学评估带来了方便。因此, 柯氏评估模型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评估具有实践可行性。

综上, 从教育与培训的内在联系、柯氏模型的理念与内在维度、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在四个层次上的评估等方面, 对柯氏模型应用于职业发展课程评估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从而论证了其应用的合理性。那么, 如何更巧妙、合理的加以应用, 需对模型本身进行建设性改造, 提出具体策略。

四、应用策略

课程评估是确保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面向的是身心都未发展成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与职业社会相关的知识、经验、态度等, 与其它课程相比, 更具实践性和现实性, 力求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因此, 较之企业的培训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较之传统的高校课程, 也具有一些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 由于职业发展课程本身的现实性, 使得其课程设置必须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 考察大学生对职业发展教育的需求点, 这就要在柯氏模型中增加需求层。第二, 就业力是考察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就业力的提高很难直接表现为可观察到的行为改变, 高校也不可能持续跟踪每一位学生就业行为, 因此, 要通过间接考察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加以弥补, 将柯氏模型中的“行为层”和“结果层”合并为“实践层”。第三, 既然职业发展课程的量化效果难以直接衡量, 那么以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期望效果为目标也不失为一种“曲线”策略, 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管理者的参与度。这就要在柯氏模型四层次上增加一个“期望回报率”层。

由此, 对柯氏评估模型进行改造后, 可构建出一套适用于职业发展课程评估的五层次模型, 包括需求层、反应层、学习层、实践层和期望回报率层。

(一) 需求层评估

这一层评估是柯氏评估模型所缺少的, 但却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需求层评估是课程实施前对所制定的课程计划的评估。在企业培训中, 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的重要依据, 其准确性和合理性将对培训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满足大学生的培养需求才是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直接目的和价值所在, 调查大学生希望得到怎样的教育, 希望上什么形式的课是教师在设计课程时的重要参考。据张晓梦对河南某高校的职业发展课程调查显示, 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依次是:面试技巧、性格职业匹配、用人单位理念、职业素养、职业心理辅导, 还有学生主动提出应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就业知识, 如行业前景等。【17】这些需求点如果不通过实际调研, 仅靠授课教师闭门造车是想不出来的, 造成人、财、物资源浪费的同时, 国家投入再多的资金也难出效果。因此, 以课程需求分析入手来保证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很有必要。这也符合当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

由此设计的职业发展课程评估模型的第一个层次便是需求层。需求层的评估对象是学生。在课程实施前对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课程需求调查, 尽管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经费, 但是却有“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效。同时, 这也提高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前和实施中不能闭门造车、“不闻窗外事”, 而应广泛听取学生意见, 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 不断修正和完善课程设置, 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评估的内容是考察学生对职业发展课程的真实需求和期望与当前课程方案的契合度、一致性, 从而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需求层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访谈法等。评估时间安排在课程开始前或课程进行中。评估单位则是教师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

(二) 反应层评估

反应层评估主要是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职业发展相关课程的主观感受。评估对象不仅包括学生, 还包括授课教师。学生从切身体会和自身实际需求出发, 表达对课程的认可程度,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教师也应表达对该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估内容因评估对象而异。学生评估, 可从教学环境、内容、形式及任课教师评价四个维度进行, 每个维度可继续细化;教师评估则从课程内容、教学支持、学生兴趣、教学方法等维度进行, 每个维度也可以继续细分。在评估方法上, 可选择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综合座谈会等。评估时间可选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评估单位是高校就业主管部门。

(三) 学习层评估

学习层评估是对大学生实际掌握的有关职业世界的信息、职业生涯知识以及就业技能的评估, 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内容可以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制定。例如,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包括职业生涯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生涯规划书等;“职业素养提升课”包括职业素养、时间管理、情商修炼等;“就业指导课”包括就业认知、就业信息的运用、求职技巧与礼仪等。除此之外, 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创业课程, 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要考察学生对创业程序、创业素质等认识。在评估方式上, 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知识性内容可以采用封闭式笔试;专业技能性内容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就业态度和观念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评估时间不仅在课程结束时, 也应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对评估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 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 确保评估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开发。

(四) 实践层评估

实践层评估实际上是柯氏评估模型中的行为层和结果层的综合。由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很难直接表现为可观察到的行为的改变或数据的支撑, 与企业培训不同, 高校不可能全方位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实践或就业行为。另外, 在企业培训中, 可以通过关注销售额、离职率、生产率等指标进行结果评估。在对学生的评估中, 虽然可以通过就业率、学生入职后一段时间的跳槽率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来侧面反映高校职业发展课程的效果, 但由于多因多果和统计的难度, 因此不能充分反映课程效果。鉴于此, 可将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合并为实践层。

实践层评估考察学生在各种就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包括行为的改变、态度的转变、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及其取得的成果。评估内容主要是学生参加的就业相关实践活动, 如就业创业大赛、专业实习等;学生的课堂表现, 如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等;学生就业心理、择业态度的变化;毕业生优秀企业就业率、用人单位的反馈等。评估方法主要运用实践或实习日志、任务项目法、360度评估、访谈法、观察法、用人单位调查法等。评估时间安排在课程中和课程结束后的半年到一年内。实践层评估的难度最大, 学校应尽量通过多种渠道, 采取多种措施适时跟踪学生离校后的就业状况并反馈到课程改进中。评估单位是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就业主管部门。

(五) 期望回报率评估

期望回报率是在教学设计之前, 由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和教师参与确定课程教学应有的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衡量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最初的期望。设置这一层评估的目的一方面在于, 从结果出发, 以此制定课程教学的目标, 在具体价值被创造出来就有确切预判, 有利于课程教学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不易偏离正常轨道;另一方面在于提高学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参与率, 提高就业部门和教师的责任意识。此外, 期望回报率的设置还有助于借助强有力的证据链证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对学生就业率的提高的突出贡献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评估内容主要是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对本课程期望达到的效果以及前几个层次获得的评估信息。评估方法可以是数据统计分析报告。评估时间比较灵活, 可以是在每一层评估结束后, 也可以是在以上四个层次评估都结束后。

五、结语

课程评估是改进课程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评估还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体系, 尤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估模型, 因此, 很难根据统一标准、原则, 运用统一的程序对课程的可用性、实效性、全面性进行考察。对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者来说, 没有数据、没有评估报告, 要说服上级领导加大对该课程的投入和重视也显得很无力。对于一线授课教师来说, 没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 没有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没有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要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是难上加难。而本该受益的大学生也会收获甚少。这些对我国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虽然目前在职业发展教育界不存在统一的评估模型, 但是可以借鉴其它学科领域的评估模型并加以改造。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时间序列,ARIMAX模型,ARIMA模型

随着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中国学龄人口已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点在历年中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上已有表现。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的缩减必将导致高校学生人数的减少, 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将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 随之而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减少, 也会使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新的格局。作为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策略的参考, 建立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发展趋势的数学模型, 科学地探寻其发展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1985~2010年我国高中在校学生与高校在校学生数据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两者之间的ARIMAX模型。使用EG两步法, 以SAS软件为辅助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并对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 模型简捷, 拟合情况良好。之后, 利用该模型对2012~2019年中国高校在校学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ARIMAX模型简介

1976年, Cox与Jenkins采用带输入变量的ARIMA模型为平稳多元序列建模。模型的结构为:

模型 (1) 被称为动态回归模型, 简记为ARIMAX模型[1]。式中, Φi (B) , Θi (B) 分别为残差序列自回归系数多项式和移动平均系数多项式;{at}为零均值白噪声序列。为避免虚假回归的问题, 模型 (1) 中要求输入变量{x1t}, {x2t}, …{xkt}与响应变量{yt}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1] (简称EG检验) 的一般步骤为:步骤1, 建立响应序列与输入序列之间的回归模型。步骤2, 对回归残差序列进行{εt}平稳性检验。

二、ARIMAX模型的建立

选取了1985年~2010年的中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为响应序列{yt}, 对应年份的高中在校学生人数为输入变量序列{xt}, 使用EG两步法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建立两者的回归模型。利用SAS软件, 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回归模型为:yt=-488.1299+0.9395xt+εt (2)

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 (ADF) 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类型1延迟1阶和2阶的检验结果, 类型2延迟1阶的检验结果, 可以以95%以上的把握断定残差序列平稳, 即可以以95%以上的把握认为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序列对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序列有协整关系, 可以建立两者的ARIMAX模型。根据SAS软件输出的输入序列{xt}与响应序列{yt}的协相关图, 考虑对这两个序列进行同期建模。此时得到的回归模型即模型 (2) 。进一步考虑模型 (2) 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性, 经试验, 确定使用ARMA (2, 1) 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结合模型 (2) , 输入序列与响应序列的ARIMAX模型可构建为:

使用SAS软件对模型 (3) 的残差序列{at}作白噪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各延迟阶数下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P值都大于0.05, 所以该模型是显著有效的。

进一步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对每个参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根据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 模型的每个参数在0.0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 根据输出的估计值可得模型为:

此即最终模型。该模型表明,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随着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有一个长期固定的线性趋势, 高中在校学生人数每增加1万人,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平均增加0.9万人。同时它还受到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随机波动序列具有短期的自相关性。

三、序列预测

为预测未来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需要获得输入序列{xt}的新值。为此, 对{xt}拟合ARIMA (1, 2, 0) 模型:, 将{xt}的预测新值输入模型 (4) , 可以得到序列{yt}未来10期的预测值与模型的拟合效果图。

由图1可以看出, 模型 (4) 对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序列的拟合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而由预测结果显示,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在未来5~7年有下降趋势, 但在2018年后又将缓慢回升。

根据ARIMAX模型 (4) 的拟合图 (图1) 与预测结果 (表4) , 对中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发展趋势可作出如下推断:高校在校生人数在2011年已达到顶峰, 之后开始下降, 到2017年降至最低, 之后有回升趋势;2012~2017年,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以平均每年76.2万人的速度减少;2017年与2010年相比, 学生人数约减少19.6%;2017~2020年,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以平均每年84.4万人的速度增加, 但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如同2011年的顶峰值。

参考文献

[1]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11-231.

[2]汪远征, 徐雅静.多元平稳时间序列ARIMAX模型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 2007, (9) :132-135.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9

本文以钻石体系模型为工具, 针对新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判, 以期为相关建设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一、钻石体系模型及其适用性

1. 理论提出背景。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 (Porter, 1990) 在继承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 一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源于该国的主导产业, 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比较优势理论不同, 波特对政府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政府要积极地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 以确保要素能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这意味着政府在贸易壁垒、定价等方面应该尽量不干预, 而在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 但不可限制竞争或者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由企业内部决定的, 而是源于企业之外, 即来源于企业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政府和企业在国家生产力提升上应该相互依赖, 积极对话, 清除障碍, 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共同创造合适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钻石体系模型 (见图1) 。

钻石体系模型解释了国家如何能在某个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他认为,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 此外, 还有两个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 其中前四个是内生决定因素, 后两个是外生决定因素。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 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并构成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波特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着重讨论了某一国家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各种条件。该理论的实质在于: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先天要素是否丰裕, 而在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完善的创新机制, 企业是否拥有进取精神。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合作日益频繁, 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 固有的比较优势不会对增强国际竞争优势产生很大的障碍。

波特提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虽然定位于国家层次, 但其钻石体系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区域、州、城市的竞争优势分析。

2. 钻石体系模型的要素分析。

(1) 生产要素。波特提出了两种生产要素分类方式:第一种分类方式是将它们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 或只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 它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与半技术人工、融资等。高级要素是需要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 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 (如电脑科学家和工程师) 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要比初级生产要素高很多。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生产要素的专业化程度分成通用要素和专用要素。通用要素包括公路系统、融资、受过大学教育而且上进心强的员工, 他们可以被用在任何一种产业上。而专用要素则限制在技术型人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定义更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波特认为,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仅靠初级要素难以长久维持, 必须不断发展高级要素, 使之持续升级和专业化。 (2) 需求条件。波特认为需求条件是产业冲刺的动力。这里的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波特认为, 本国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 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是影响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一个国家的上下游产业、辅助行业应该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等方式保持联系, 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上游产业的产品有效率, 有助于下游产业提高效率;上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有助于下游产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 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它们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 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各个国家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 各个国家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 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同, 适合一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该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 (5) 机遇。机遇是辅助性要素。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的事件或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因为它会打破原有的状态, 提供新的竞争空间。当然, 各国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来获得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还要取决于各种其他的因素, 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 (6) 政府。政府是与机遇同样重要的辅助性要素, 政府行为和政策对一国的产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波特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 他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中的重要作用。

3. 钻石体系用于我国大学科技园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波特提出, 其钻石体系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区域、州、城市的竞争优势分析。钻石体系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的需求, 为我们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学为依托, 利用大学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 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家为主要功能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是企业孵化器,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依靠它所依托的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设备, 凭借园区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不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现在正面临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 我国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大学科技园凭借其优越的环境优势, 积极孵化和转化高科技成果, 迅速凸现出大学科技园在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

钻石体系能够培育企业竞争力, 大学科技园是企业孵化器, 能够培育企业竞争力的钻石体系应该也能有利于企业的孵化成功及发展, 因此钻石体系可以作为大学科技园环境分析的理论工具。

二、基于钻石体系的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的环境分析

1. 生产要素。

(1) 人力资源。高教园区位于芜湖高新区北部, 内有7所高等院校, 芜湖职教园区位于芜湖高新区东南部, 高教园区、职教园区与高新区连成一片, 每年新增5万余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充分保证了园区内企业生产和发展所需的人才。 (2) 资本资源。截至2008年底, 已有172家企业落户高新区, 正式投入生产企业120余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1亿元, 2008年, 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截至2008年底, 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设计利用内资43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146.8亿元。 (3) 基础设施与研发机构。弋江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境内自然环境优美, 与芜湖市城市商业中心——中山路步行街紧密相连, 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 拥有奥体公园、国际会展中心、高教园区以及高品位的现代化住宅康居小区, 是芜湖市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型, 最适宜发展创业和居住的新城区。芜湖高新区水、电、燃气、排污等设施齐全, 公用设施收费较为低廉。园区内交通方便, 目前已开通16、26、36、37、44、48等公交线路。建有蓝领公寓等生活服务设施, 在高新区1公里范围内还拥有“中央城”、“碧桂园”等高档住宅区, 可满足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居住、生活、休闲需求。

此外, 区内有国家级科研中心1个, 国际火炬计划项目7个, 省级企业科研中心3个, 市级企业科研中心2个, 高技术企业34家。

2. 需求条件。

长三角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 产业集聚高, 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影响力, 对芜湖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对各产业的发展需求很大。资料显示, 2008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GDP由2007年的4.6万亿元增长到5.4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17.96%。近5年, 芜湖市实际利用内资1129亿元, 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达669亿元, 占59.2%。2008年, 芜湖市新增投资300万元以上的省外1390个项目中, 来自于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项目有1088个, 占项目总数的78.3%;实际到位资金235亿元, 占到位资金总额的63.4%。

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芜湖在奇瑞、美的、海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 坚持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 不断完善产业链, 降低企业的配套成本。重点扶持六大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节能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特种电缆、生物制药产业。其中以海螺川崎工程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7.2亿元, 以中集瑞江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业实现产值14.2亿元。同时规划打造一个占地1200亩的芜湖 (国际) 模具城。目前, 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发展目标中, 重点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为四大产业, 以打造民族品牌汽车为中心。

4. 园区战略。

总体来说, 大力实施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 其核心就是“双轮驱动模式”, 即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两大驱动力, 通过自我发展和外部引进, 推动园区发展, 实现对整个芜湖地区、乃至皖南地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支撑战略。产业战略坚持“特色、高端和集群思想”。以发展为第一主线, 推动第一产业转型及第二产业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文化创意产业。 (2) 空间疏导战略。空间疏导战略坚持“专业、集约和联动的思想”。科技园区在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基础上, 交通网络便捷, 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已经形成了空间布局合理, 服务功能配套, 生态环境友好的和谐戈江。 (3) 文化引领战略。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形动力。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具体来说, 就要做到重朔“徽商文化”内涵, 注入创新创意创业新内涵,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内涵、培育文化产业龙头, 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实现“文化新区”向“文化强区”转变。 (4) 保障战略。简单来说, 做好管理体制、土地、资金、品牌和招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一是设立独立的高新区管委会, 给予高新区充分的授权, 从管理体制上保障高新区快速建设和发展;其二是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建立土地退出机制;其三是积极扩展园区融资渠道;其四是朔造戈江大学科技园“新车都”品牌, 加强园区品牌推广度;其五是扩展招商渠道, 加大招商力度。

5. 政府。

现在市、区两级政府都树立了把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中部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宏伟目标。戈江区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定位, 即“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以人文环境为依托, 以现代高新产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主要支撑, 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四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 同时戈江区政府还提出了“文化戈江、时尚戈江和实力戈江的形象定位策略”。

6. 机遇。

从大的方面讲, 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 产业集聚度高, 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影响力, 对芜湖拉动作用明显;其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 为芜湖高新区加快产业集聚、实现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供了良好契机;其三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安徽省重要战略, 为戈江大学科技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带来了历史机遇;其四是国家高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突出作用, 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队伍不断壮大。

三、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

1. 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优势。

优势1:芜湖市经济发展迅速, 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前提。统计资料表明, 近五年芜湖GDP平均增速为15.2%。2008年, GDP达749.65亿元, 比上年增长15.8%, 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芜湖工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芜湖被列为成功开拓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 在《2009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 芜湖位列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城市第10名, 国内城市第8名。优势2:芜湖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临江近海, 交通发达, 资源丰富, 为大学科技园发展提供了区位优势。优势3:奇瑞的带动使汽车及零部件成为高新区的龙头产业, 新能源汽车将在高新区大放异彩。优势4:芜湖市科教资源集中分布在高新区周边地区, 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

大学科技园北部的高教园区聚集了芜湖市绝大部分教育资源, 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南校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 还有数家高校和研究所, 距离大学科技园仅有半小时车程。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这些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发展创业孵化功能。

2. 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科技园经济基础薄弱, 和其他高科技园相比总量有待提高。据统计, 2008年大学科技园工业总产值59.26亿元, 虽然比2007年28.72亿元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其中位于大学科技园管辖范围之外的海螺集团占了近半数的比重;在芜湖市范围内, 大学科技园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在全市的影响力还不够。 (2) 工业比重过大, 为生产服务的高端业态发育不足。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向工业制造业严重倾斜, 高端服务功能缺失。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 科技园101家规模以上企业绝大比重为工业制造业, 服务业比重很小, 不足5%, 而且服务业仍以传统的餐饮、贸易等功能为主, 而科技创新发挥所需要的科技咨询、中介、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没有发展起来。 (3) 园区产业以低端制造为主, 企业整体自主创新实力较弱, 创新创业体系尚未形成。 (4) 缺乏高效、有力的管理机制,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目前科技园处于“一次创业”阶段, 实行的“园区和行政区合一”的管理机制, 在发展理念上还停留在“以区”的滚动发展理念。

根本问题:园区传统发展模式印记厚重, 与国家对大学科技园的要求差距较大, 需要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型。

3. 大学科技园建设对戈江区、芜湖市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

大学科技园是我国最近几年建立的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增长极阶段, 主要是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初步发展阶段。在该阶段, 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通过它所引发的建设投资, 以及财政税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是新产业区阶段, 是大学科技园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该阶段, 大学科技园自身运作机制逐渐健全, 同区域经济的结合日趋密切,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区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这种影响可能比单纯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政税收更为重要。大学科技园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作用在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大学和当地企业的合作, 由大学出项目和技术, 当地企业出设备和投资, 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 从而使企业的原有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大学科技园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后向联系, 即和当地企业建立供应关系, 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学科技园孵化成功的企业出园后一般还将厂址设在当地, 这些企业会成为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企业, 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学科技园区的企业文化同当地的企业文化相互交融, 从而为当地创造出新的产业文化;大学科技园自身大量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当地企业工作, 这也给当地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4. 芜湖市、弋江区两级政府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结合前面环境分析, 我们提出戈江区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的总的原则、思路与策略。

总原则与方针:产业发展过程要严格遵循“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五高”原则, 严把项目入驻关, 严格控制土地、做到集约和节约并举, 严格遵循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

发展思路:要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安徽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难得机遇, 以推动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己任, 以自主创新为重要手段, 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 围绕奇瑞、海螺等龙头企业, 加速产业集聚进程, 形成以汽车和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主导并融合发展, 以文化创意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总策略: (1) 园区产业规划的调整。核心区内不再考虑入驻低端制造业, 对不符合五高原则 (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 的企业要调整出核心区。 (2) 以“三元参与理论”为总指导,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充分利用安徽省及全国的科研资源, 提升大学科技园科技和人才水平, 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 以龙头企业的牵引效应来延伸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引效应来延伸产业链, 形成上下游间的合作;同时, 经济培养本土科技含量高, 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小巨人”。 (4) 以专项资金、政策做大做强四大重点产业。对于大学科技园重点发展的汽车和零部件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 在适当时机出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政策加以做大做强, 并形成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阳剑兰, 马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外部环境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 2005 (3)

[2].王松海, 成良斌.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环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2)

[3].潘苏, 王小绪, 吴树山.论环境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1 (6)

[4].曾斌, 侯天伟.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环境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月刊, 2003 (6)

[5].潘正祥.创新性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建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1)

[6].孙华林.论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人文环境[J].东北大学学报, 2002 (2)

[7].许合先.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及其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9)

[8].范旭, 韩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问题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4)

[9].芜湖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9.9

虚拟企业发展模型探索 篇10

虚拟企业这个概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正式提出后, 理论界一直争议颇多。就其定义而言, 也是各家论述不一。其主要观点有:

1. 虚拟企业是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服务为中心, 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 广泛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以合作协议、外包、战略联盟、特许经营或许可, 甚至以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

2. 虚拟企业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把人员、资产、创意动态联系在一起的新型的组织形式。

3. 虚拟企业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完全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4. 虚拟企业是指一些独立的经济实体组织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 以信息网络为技术基础, 借助外部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网络企业组织。

从上述定义看, 主要都是从虚拟组织的形式上进行描述, 很少涉及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不能从理论研究方面给与说明, 亦不能对构建虚拟虚拟组织的实践给与指导。

本人认为虚拟企业的定义为:核心企业通过有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源控制有大量有形资源而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形成的动态、松散、无边界的企业联盟。

二、虚拟企业实践背景

管理理论的出现必定滞后于管理实践, 一般发展过程是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理论。那么, 在虚拟企业、虚拟经营、虚拟战略等虚拟管理理论尚未成熟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从源头开始探索这个问题, 即从管理实践中找出规律。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创业企业在生存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自发形成了一些企业模式, 有传统的, 亦有非传统的。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 幸存并壮大的那些企业, 必定有它们的道理存在。其中那些创业初期无自有资源、无后台背景的那些所谓“草根”企业, 尤其应该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在草根企业中, 最杰出的代表有两个, 一个是“美特斯邦威”, 一个是“谭木匠”。美特斯邦威集团由董事长周成建于1995年创办, 投入5 0万元资金, 自创洋味十足的“美特斯邦威”品牌, 业务外包, 逐步发展, 迅速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和特色的休闲服饰企业, 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谭木匠集团由董事长谭传华同期创办,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民间传统的木制梳子, 创立品牌“谭木匠”, 业务外包, 年销售额上亿元。分析这两家企业, 其经营的产品大相径庭, 但是在创业初期, 两个企业都缺乏资金, 没有技术实力, 更没有什么官方背景和垄断资源, 是同时期创业的草根企业的典型代表。

三、虚拟企业创业模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虚拟企业在形成初期, 组织起虚拟企业的那个核心企业并无核心资源, 然而通过协调和控制手段,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形成最初的松散联盟。本人称之为“糖葫芦模型”, 见图1。即那些联盟前有各种资源的企业为“山楂”, 虽有有形资源, 但无活力和竞争力。那个核心企业没有多少资源, 就像一根小木棍。但是这根小木棍把那些山楂穿起来后, 就有了很大的价值, 实现了1+1﹥2的整体效应和协调效应。在此“糖葫芦模型”中, 起最大作用的不是那些山楂, 而是那个小木棍。因为作为发起者的小木棍事实是这串山楂的核心, 充当着盟主的角色。它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山楂的表现随时更换山楂, 形成新的“糖葫芦”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那么, 作为盟主的小木棍用什么手段来控制那些作为随从的山楂呢, 除了前期的市场远见、策划手段和信息不对称优势外, 要达到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让山楂为令是从, 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上述两企业均采用名牌战略, 使山楂自愿受到小木棍的控制。当然, 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 比如特有技术、设计能力、信息手段等, 这样就实现了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有效控制, “糖葫芦”型发展模式就在盟主小木棍的主导下形成了。

四、虚拟企业壮大模型

随着“糖葫芦模型”虚拟企业的发展壮大, 更多的随从企业加入这个松散的联盟组织, 尤其是目标市场的扩大, 顾客、随从企业在地域和空间上的分布越来越广, 核心企业对随从企业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和控制就变的越来越重要。显然, 这时候, 核心企业要想作为一根小木棍把山楂穿起来, 就变的不容易, 这样就进入了虚拟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本人称之为“渔网模型”, 见图2。

在此模型中, 盟主企业自身也随着虚拟企业的壮大而壮大, 已经拥有了大量有形资源, 但是不表示它就要完全靠自有资源去发展。恰恰相反,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目标市场的扩大, 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必然出现, 这时候更需要更多更大更强的随从企业加入虚拟企业, 来应对新的挑战, 创造新的辉煌。

这时候, 对随从企业的挑选、控制, 对市场变化的探知、应对, 就成为盟主企业的工作要点。这就要求盟主企业必须做到两点:

1. 继续保持发展强大的无形资源, 如技术能力、设计能力、品牌优势、标准制定、市场把握等,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随从企业加入。

2. 发展现代化的通讯手段, 这样才能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应对, 对随从企业能及时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 真正形成无边界组织。

上图中企业间连线, 既表示控制链, 说明了无形资源对有型资源的控制。也表示信息沟通链, 由现代化的沟通工具构成, 如办公电话、手机、互连网、ERP等。

这样, 庞大、结实、实用的渔网就形成了, 可以在市场的大海里有效捕鱼。而且盟主企业可以随时根据鱼 (目标市场) 的大小通过增减随从企业调整网 (虚拟企业) 的大小, 达到投入最小而获利最大的结果, 机动灵活的把虚拟企业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五、结束语

本人提出虚拟企业新定义以及虚拟企业发展模型, 是希望能给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壮大提供一些思路, 为虚拟管理理论作些探索。构建虚拟企业来进行扩张, 在今后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 将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叶小玲等:关于虚拟企业的企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3月下旬刊)

[2]徐世伟:草根企业的虚拟经营与信息化建设[J].经济管理2007, (12)

[3]GEORGANTZASN C.V irtual enterprise networks the fifth element of corporate]J].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2001, 20 (3) 171~188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11

关键字: 钻石模型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

对于物流的概念国内外并不统一,各国的标准也不同。就目前来看,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它们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

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区域地理环境中,聚集着功能不同的企业,依靠地理和区域经济优势,将运输、仓储、货物进口、物流加工与配送及新型处理有机集成,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分析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认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市场需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四个方面因素,见图1。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环境、交通环境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波特“钻石模型”中产业环境是指产业中竞争的性质和该产业中所具有的潜在利润。产业环境只对处于某一特定产业内的企业以及与该产业存在业务关系的企业发生影响。因此,好的物流产业氛围能够产生大量的物流需求,吸引物流企业的加入,引起区域物流产业集聚。

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环节之一,交通便利对提高企业运输效率和减少运输费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所在的区域最容易产生物流产业集聚。

此外,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策是保障。政府需要提出适合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如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等,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市场需求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是由于市场中对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时市场中顾客对服务的要求更高,促使分工更细化,导致产业间各个企业进行合作与分工,促进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

3、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設施对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证物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可以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聚集到一起共享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

4、企业因素

大规模和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往往更专业、更有效率,并且这些企业与区域内的其他产业中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它们会将自己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服务费用较低的中小企业,并且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需求,吸引中小企业在该区域的集中,从而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

图1物流产业集群模型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通过产业集群,企业可以分享因区位集中而创造的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资源共享效益,获得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创新优势。

1、资源优势。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物流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为集群内的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资源;其次,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物流企业集群可以共享区域内的信息资源。最后,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改变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集群内物流企业从事于自身的优势环节,形成专门的运输、仓储、加工、装卸等服务企业。

2、成本优势。企业通过共享物流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等,克服了单个企业在公共资源使用方面的不经济现象,并利用地理接近的优势,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交流交易费用。

3、市场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物流产业集群可以使企业间更加相互了解和熟悉。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使得后来进入的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来的企业,先进来的企业更加努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4、创新优势。物流产业集群内融合了众多的企业、客户、人力资源等,并且能够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积累效应,有利于企业的创新。通过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一样,物流产业集群也发挥着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本文根据迈尔克?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并分析其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物流产业集群提供一点理论工具。

参考文献:

[1]迈尔克?波特著. 刘宁,高登第和李明轩.竞争论[M]. 中信出版社2009:184—196

大学生发展模型 篇12

关键词:工程造价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建筑工程,成本

引言

工程造价估算作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项目, 也是招投标时制定标底的根据, 它的准确性对项目的投资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对项目投标的竞争力也起着影响作用。所以, 针对工程估算方法与估算模型的研究, 国内、国外学者都有着一定的研究。

1 工程造价估算模型的发展

美国和英国是在工程造价管理和估算模型方面起步最早, 也是发展得最完善的国家, 经过对相关信息的研究, 我们可以将工程造价模型分为以下三代:

1.1 第一代模型

第一代模型大概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 其特征比较明显, 按照单位面积造价估算。代表之一有英国“工程造价信息服务部” (BCIS) 创建的造价估算数学模型, 该模型是在完成的工程数据中, 挑选与之非常相似的一个, 对其基础部分、主体部分、内装修部分、外部工作部分、设备安装部分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做估算。计算简单是这种模型的优势, 无论一个项目有多么大, 仅仅是几个部分就可以计算完成。它的劣势是灵活性比较差, 准确度取决于和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的类似程度, 工程的准确度随类似程度的提高而越发精准。

1.2 第二代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代模型, 主要的特点是回归分析。第二代模型以为, 任意的两个工程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所以, 仅仅是用某一个已经完成的工程的资料作为参考是不合适的, 而对用户来说又难以适合地给出各类调整系数。以这种观点为基础, 1974年, 英国的Kouskoulas和Koehn提出了回归方程, 即

式中, C指的是单位平米造价估计, v1指的是地区指数, 从v1之中可以分析出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每年官方会给出统计数目;v2指的是全国价格指数, 每年官方会将这一部分数字公布出来;v3指的是为建筑类型, 其可以将各种建筑物间成本比例表示出;v4是高度指数, 一般是用层高来衡量;v5是质量指数, 通常为以下表现情况:一、雇佣工人与使用的材料的质量;二、楼房的用途;三、设计的水准;四、构件的种类和质量。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原因基本上都是定性的, 所以, Kouskoulas会采用等级系数的表现方法达到这种定量化目的, 让建设单位以打分的方式来进行描述;v6是技术指数, 重点显示因为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新材料所产生的成本变化。

1.3 第三代模型

第三代模型在1980年出现, 主要分为两种:

1)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模拟模型。从模型的基础上来看, 工程造价受到的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的性质, 不应该对于一个定值开展研究;而是应该计算现实造价在某个范围的几率是多少。按照这种思维, 运用计算机进行施工模拟。给各个分工程, 提出可能的造价先验概率, 之后使计算机随机产生。将这个随机数代入下面的分项工程, 结合工程之前给出的先验概率, 再产生一个随机数。这些随机数就能够代表一个单项工程的实际造价。直到所有工程都模拟完毕, 以上的造价综合起来, 就可以视为总造价。这样模型的优点就有所体现, 即在大量资料的工作准备之上, 使结果估计更符合客观实际。

2) 通过人工智能和知识库技术的使用, 研发工程造价估算系统, 依靠专家协助, 对工程造价开展估算。估算专家的经验决定了这个方法的准确度, 此外对专家还要要求经常更新知识库。

2 人工神经网络估算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近些年分工智能科学发展的一个分支, 经过证实, 它不但可以用在识别语言、自动控制等领域, 而且还可以用在预测、评价等等其它的方面, 其准确度高于回归模型是显而易见的。这篇文章使用神经网络开展工程造价估算, 也是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的一个领域。

根据BP算法, 建立适合的神经网络学习系统, 所有工程造价的估算系统由四个板块组成, 包括样本录入模块、样本学习模块、误差分析和造价估算模块。

3 基于D F N N的建设工程成本估算

3.1 确定影响的原因

在框架中, 对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式, 我们可以分析出来影响造价的原因, 展开计算。通常,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 若将其看做变量, 那么就会使计算量增大, 从而降低测算的精确度。而对工程造价在真正意义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 是它最重要的原因。倘若忽略了重要原因, 那么就会影响测算的精度。

3.2 动态模糊估算模型

基本的估算方法是在对相似工程叙述时, 可以利用模糊数学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神经网络, 将使用的模糊工程特点当做网络输入值, 以信息扩散的形式进行, 将工程里出现的单方造价看作网络目标, 展开网络训练, 把这个工程里的特点数值带入训练网络, 得到一个与工程相关的单方造价估算值。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基础, 估价模型表现的思想使用手机之前, 各种特殊的工程造价, 对材料和特征进行研究, 这可以看做是一项训练, 之后展开神经网络相关训练, 实现由空间工程特征转变到估算材料之上, 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映射过程, 该映射具备高度非线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 对复杂工程造价进行表达。将模型进行分类处理的话, 可概括为输入预处理模块、神经网络模块和输出处理模块三种, 最需要注重的是神经网路模块。

4 结语

上一篇:徽派建筑元素下一篇:探索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