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精选8篇)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 篇1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但却永远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梦想,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就两岸和平发展而言,大陆强调和平发展,国民党主张和平发展,陈水扁也曾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为何无法两岸实现和平发展?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力的历史使命。过去多次出现改变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机会,但在对时局把握与形势判断的失误,两岸错过了多次难得的历史机会。两岸应吸取教训,把握历史机遇,共创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建立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或签署和平协议,成为目前两岸的共同主张与目标,但却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工程,是需要经过艰苦、长期努力才能达成的政治目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容与机制十分广泛,就其重点而言,应包括如下几点。一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合作与经济整合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利益机制。缺乏经济上合作的经济利益,不会有长久的两岸和平发展。二政治互信的建立与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岸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没有上述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改善,无法建立两岸和平架构。三是结束敌对状态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在法律层面上改变内战延续的军事对立状态。其中涉及所谓大陆对台导弹部署问题与台湾对外军事采购问题,是必须认真对待与解决的两大难点。四是文化领域的全面交流,共同发展中华文明。五是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或和平协议的签署。
两岸和平发展的障碍与困难。最大的障碍来自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挑战。坚持台湾独立的民进党是台湾一个大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对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有很大牵制作用。特别是国民党执政期间两岸建立起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岛内政党再次轮替后,面临不承认这一机制、继续推动“法理独立”活动的挑战与危险,就可能宣告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破产,两岸可能会重新陷入统独斗争的危机之中。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难题。其次是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矛盾与斗争以及台湾国际空间的安排问题。这一问题复杂,直接考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架构的建立。
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和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或过度性安排,而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目标与结果。统一(和平统一或非和平统一)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中国完全崛起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台湾问题不解决,两岸没有统一,就不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与中国的真正崛起。
这里提出了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问题是何种关系的问题?两者有何不同?这是需要认真回答的重大政治与历史命题。本来在台海之间,只有台湾问题,没有两岸关系问题(80年代末以前还不曾出现“两岸关系”这一概念),只有台湾问题的武力与和平统一问题,不存在两岸关系发展问题,而且台湾问题是国共之间的问题。但台湾问题发展演变到今天,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共之间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使命演变为两岸之间的问题。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之上是“搁置争议”与承认“九二共识”,并得以恢复两会协商,甚至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但没有解决争议(两岸争议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或统独问题),没有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在和平发展过程中迟早会面临这一无法回避的终极性问题。
两岸关系本身如何解读?也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两岸关系是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关系的法律表述,意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是“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民进党的政治定位即两岸为“一边一国”关系),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的关系(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一中各表”下的“九二共识”,实为“一中两国”关系)?大陆的定位则是国家主体与特殊地区的关系,即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的关系或台湾与大陆关系,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可见,如何定义涉及到对一个中国的认同与两岸事实分裂的界定等重大问题。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价值判断。和平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目标与重要价值,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人类一直在追求和平),但不是终级目标与终级价值,和平统一才是终极目标与终极价值。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直接实际价值。同样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也包含了更为复杂的内容,是两岸和平共处、和平统一还是和平分裂?
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在台湾民主选举政治下,不再将追求国家的统一作为政党政治目标与施政方向,而是一切以维持执政权与选举为核心,在这样的考虑下,对两岸关系政策的思维就有了与过去很大不同与变化。总体上是,“经济开放,政治保守”;将两岸关系发展与台湾在国际上不被孤立相联系,甚至作为前提;将“中华民国命运”与台湾相连结,而不是将台湾命运与中国统一相连结;“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作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而非真正实现“两岸双赢”;“不统、不独、不武”成为两岸与政治关系发展的最高原则,回避了台湾前途这一核心问题。
尽管如此,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形势出现新的重大变化。除了表面的高层互动与恢复协商谈判等外,发生五个重要策略性变化:一是“九二共识”取代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两岸对话的基础;二是中华民族取代国家统一成为新的共识;三是“搁置争议”与“互不否定”找到两岸关系改善的连接点;四是务实成为突破两岸关系困难的关键。
在两岸共同尊重与认同中华民族这一旗帜下,在两岸统一之前的长期过度时期内,在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框架建构过程中,“反独”、“遏独”、“化独”依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A.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意识形态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多方利益的复杂历史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独有的开放眼界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做出大胆但合理的设想。并且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B.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应该在自己的本学科内刻苦钻研,勤奋进取。同时不止局限于本专业,要以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扩展知识面,在通才与专才之间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以知识武装自己,并在社会上让自己所学转化为社会财富,增强国力。以强大的国力向台湾证明中国模式一样可行。
C.通过网络等媒介加强与台湾同龄人,尤其是学生群体的交流。尽力消除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误解,在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向他们传递友好且多元的信息。这可能使对岸年轻人看到国内未来发展的潜力无限。
D.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且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以自己优秀的言行让台湾人民感受到当代内地大学生的风采。提高两岸同意的信心。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社会现象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过于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物质上的过度追求使一些大学生迷失自我。价值与利益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的不断改变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偏向于个人价值而非社会价值,物质利益与个人追求在这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里显得尤为重要,而随之在精神文化追求的弱化使得这一部分大学生过于注重自身利益,而轻视甚至无视集体利益以满足一己之私。
(二)道德观偏离,缺乏社会公德
所谓的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知识文化与人文素养本应在社会中起到表率与示范作用,然而部分大学生虽受到了科学文化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却严重缺失,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给大学生群体甚至社会群体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道德缺失的行为不仅仅影响集体利益,也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这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同样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三)仅关注自身理想实现而缺乏社会理想精神
部分大学生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在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强化的个人意识,个人意识成为这一部分学生奋斗的唯一标准,而将社会理想与需求置之度外。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简析
(一)网络文化的变革与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应的,互联网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最为频繁的群体,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与深入,西方文化也更多地影响到学生群体。部分大学生在吸取西方文化时,不加批判地吸收一些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观点,使得对西方文化产生错误的理解与判断。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在这个社会中互相碰撞、互相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失去对本真事物与思想的判断,造成这部分大学生思想的偏激、理想的动摇、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
在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间,市场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市场经济调节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也调节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鼓励自有、平等、竞争,而这却使部分人产生了个体本位观、金钱至上观等错误观念。这些错误观念也体现在当代大学生中。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缺失
当今社会下的大学生群体主要生于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使得家长容易宠溺子女,从而造成这一代大学生将以自我为中心看为一种常态,而致使社会责任感缺失。同时,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常将教育功利化、分数唯一化,许多必要的德育教育被学校所忽视。学校教育中缺少德育这一环,而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形态。
三、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的对策探究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我国的价值导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理想与政治要求。高等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以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作用
网络文化尽管会在一些方面对人们造成负面影响,但当今社会仍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迅速、广泛的传播功能。加强大学生对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道德意识,并通过网络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重视高校与家庭的道德教育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仍很重要。因而增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势在必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德育教育均应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根本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与模范,才能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简而言之,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建立良好的道德标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有必要且亟需实行的。不仅对每个大学生个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是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2009(2).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 篇3
面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已经从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空间。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和热情。但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上网过程当中,一些不健康的、黄色的、灰色的、黑色的不规范、不道德的东西不知不觉地侵蚀和毒害他们的灵魂和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大学生为何对网络情有独钟
互联网的出现,使全世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揭开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的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面对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九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将近1.37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而这其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上网群体。
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如此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关键在于网络本身积极健康的一面。在互联网上,大学生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快速地收集和了解信息,快速低成本地与他人联络,学习知识更加方便广泛。另一个方面,缓解压抑和苦闷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项针对北京15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者中有65.1%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寂寞无聊时上网,18.4%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的最主要的收获是“使自己的压抑、苦闷得到缓解”。
网络和大学生之间似乎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亲和力,这种特殊的“网络情结”,有其一定的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学生性格的多样性和网络的虚拟性
大学生处在青年期,处在这一“可塑”时期的大学生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他们渴望展现自我,去了解存在于自身周围的现实世界。然而与现实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离,限定了自我拓展的能力,但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空间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网络就像伸入现实社会的管道,紧紧地将二者联系了起来。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这个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与再现。在不同窗口之间的交流和信息获取,从而也就实现了与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这种交流与沟通极易受到其载体——网络方面的负面影响,从而偏离原始初衷甚至与之违背,最后“身陷网络而不能自拔”。
2.大学生内心的脆弱性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
大学生内心世界情感复杂但极其脆弱,他们多思且易感到空虚,心理结构相当稚嫩,而网络上空前巨大的信息量弥补了这一“鸿沟”。然而,网络上充溢着种种复杂的信息,特别是大量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充满着危险性。这些复杂的信息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造成自我价值取向的偏离,久而久之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闭锁性和网络的开放性
人的一生中都是处在角色扮演的环境中,这种扮演具有强制性的性质,无法全盘解脱。我们常说:“一个人终生在角色扮演中度过,却从来不知道最真实的自己,或从来无法活出真正的自己。”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扮演的角色则只限制在子女、学生、朋友等比较狭窄的范围内,而如今网络带来新契机,于是这种情况将会改观。
大学生心理上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外在世界的多样性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构建起心理的自我防线,人为地筑造“防御壁垒”。但网络创造的开放性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所创造的巨大空间,为其提供了多样同时又是多变的角色。这些不同角色的扮演和角色的不可知性,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防御机制。
4.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网络的隐匿性
大学生处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时期,由于成人社会对于其成长存在滞后性导致他们过多或过高地给其确定行为规范。一种强烈的被尊重、被理解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情绪日益膨胀,而网络恰恰满足了他们宣泄的欲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途径。借助于在网络上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等不希望公之于众的信息的匿名,他们可发表平日不敢发表的言论,扮演平常不敢扮演的角色。暂时的“身份丧失”给他们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这有助于一部分大学生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可以让其虚拟尝试新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但它的不足在于会使其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
弗洛伊德曾说,压抑和宣泄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梦是宣泄的地方,而如今网络的虚拟空间取代了梦的地位,不难想象宣泄的管道变宽了,而大学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契机。
5.大学生自制力的缺乏与网络磁性“习瘾”力的存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面对极具磁性的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没有足够自制力的大学生,往往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这突出表现在:把网吧变“聊吧”;沉溺于网络游戏;逃避现实;人际关系淡化;依赖、迷恋网络等,轻者荒废学业,重者家破人亡。上网成瘾(也称“因特网”中毒)在大学生中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大学生迷恋互联网有其一定的自身因素,但也有一定特殊的社会背景
1.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健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感到精神压抑;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大学生也不例外,面对日益物欲化的社会,一些人格弱点随之浮现,诸多心理疾患也日渐暴露出来,而同时代的网络似乎成了心灵的“避风港”。
2.高校心理咨询和网络建设工作的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然而,到目前为止不少学校尚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没有及时地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网络心理疾病进行引导,导致其长期沉湎于虚幻的网络中,最终不能自拔。同时,高校有关网络建设也存在不足。高校网站不仅是高校的一个形象,也是知识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集散地,更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出口。然而,目前存在的现状是很多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网民的积极教育和正确引导,从而使其陷入了种种不必要的误区。
3.家庭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健康人格方面的培养。同时家长对网络知识的匮乏,也限制了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监督和引导。
四、要正确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尝试
1.进行网络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及其发展,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上网和学习、生活的关系,把握上网的时间和频次。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判别能力和防护能力,从而抵制各种不良信息与错误思潮的干扰和侵蚀,加强自身防御的主动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创建良好的网上环境
目前校园网络建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挂几个网页,我们应借助于多种渠道增加网上较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增强高校网站中的文化品位,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移。同时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黄色及其他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腐蚀学生的心灵,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
3.学校和学生经常性沟通,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
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所需所想,并给予其精神上的关怀、理解和安慰。同时,班主任及相关老师(如辅导员)应经常“下寝室”,及时正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种种思想问题。
4.开展以网络活动为主体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上网行为
以学生为主体,经常性地开展一系列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如开展网页制作和创办电子刊物等)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正确地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摘取知识果实,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使网络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发展个性、开拓创新的园地。
五、结束语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与远景 篇4
·
在两岸双方和海内外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两岸制度化协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沟通与交流渠道日益多元,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教交流迈向新层次新水平;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生效,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对于增进同胞亲情、繁荣两岸经济,维护战略机遇期、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美日“以台制华”战略没有改变、“台独”分裂势力干扰依然存在,岛内政局和民意走势复杂、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的大背景下,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可能呈现“和平发展格局不变、复杂变数影响增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政治对话难以突破”的态势。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2009年,两岸关系全面改善。2010年,在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指导下,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基本精神,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扎实推进两岸协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大力推动惠台政策,切实造福两岸同胞。两岸关系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稳步调迈进,呈现“两岸交流全面化、发展步调平稳化、两岸合作制度化、两岸互利协调化”等特征。1.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两岸双方坚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立场。一条康庄大道。”
国共两党高层互动机制不断深化。2010年7月10日至11日:国共两党在广州共同主办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22项共同建议,为ECFA签署后两岸进一步协商相关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关系由陈水扁时期的激烈对抗转向大幅缓和,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胡锦涛在APEC会议期间会见连战时提出,对于台湾涉外事务,“应经过两岸沟通协商”;
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
正是由于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才能克服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干扰破坏,成功化解两岸之间的一些摩擦和不快,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保持良好势头。2.两岸制度化商谈取得重大突破
两岸协商制度化,是两岸关系正常稳定的最具体表现,是为两岸交流构建基础的重要工程,而两会协商成果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表现与推动力。3.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
第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在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上迈出历史性步伐,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2010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尤其是ECFA签署及大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之全国台企联谊会在北京成立“马上办中心”,为台商排忧解难,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相对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增速放缓或下滑情况,2010年台商投资项目及金额大幅增长,均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
第四,两岸贸易快速增长。4.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
长期以来,大陆高度重视文教交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两岸同胞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
第一,两岸文教交流领域拓宽,规模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交流的专业性、组织性、机制性不断,如两岸共同成立客家文化研究院、民间法律办公室,共同举办国学论坛、智库论大学校长论坛,共同举办神农文化祭、抗战电影展、简体图书交易会、农博会、妇家山歌大赛、旅博会等。
第二,两岸文教交流层级不断提升。2010年9月2日至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以中华联谊会名誉会长身份在台展开“文化之旅”,创下两岸恢复交流23年来大陆文化界访台最高层级纪录。
第三,两岸教育双向交流得到深化。大陆首度开放台湾“顶标级”学生入学,为就读大陆一流高校开启了大门。
5.两岸社会交流加深,人员往来频繁
两岸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两岸执政党出台了一系列方便交流交往的务实政策,极大地推进了两岸社会交流。ECFA签署和生效后,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为两岸社会交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大陆33个机场和台湾8个机场成为两岸直航点,直航航班增至每周370班,极大地方便了两岸民众往来。一年来,两岸社会与人员往来呈现“规模扩大、层级提高、领域增多、渠道拓展、快速平稳”等发展态势。6.两岸军事互信展开积极探索
2010年,大陆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岸可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的讲话精神,与岛内有关机构、团体,人士积极沟通。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岸军事交流主要以两岸退役将领为主,他们以参访、学术研讨会、黄埔校友联谊等方式进行交流。台湾前“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许历农率领由23位退役将领组成的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前“国防部副部长”王文燮率领退役将领参访团来大陆展开交流,为两岸各界大交流增添了新的内涵。其中,4月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是迄今来大陆访问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退役将领团。5月10日,“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台湾举行,这是两岸黄埔校友首次在台举办大型聚会,也是迄今两岸规模最大的军事将领交流。两岸退役将领交流互访逐步升温,双方就加强军事文化交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共同维护海洋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岛内外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向。
二、ECFA的签署是重要的里程碑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两会恢复协商后的第五次两会负责人会谈,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附件。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重要突破,是两岸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将对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对岛内政经发展格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ECFA的商签经过10次内部沟通、3次专家工作商谈。2011年1月6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在两会架构正式成立,由双方指定的代表组成,负责处理与ECFA相关的事宜。
第一,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0年9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纽约访问时表示,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和ECFA签署、生效,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中的两件大事。第二,为台湾经济再次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马英九表示,ECFA是台湾全球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除了促进国际化、完成制度化、避免边缘化,也显示两岸和平繁荣已可以摸得到。萧万长认为ECFA是台湾“30多年来最有成果的一次”,充分肯定ECFA具有平衡台湾产业结构、强化岛内区域均衡、创造就业机会、照顾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江丙坤认为,ECFA“打通了台湾经济的任督二脉”,为台湾经济“创造未来十年的发展机制”。《联合报》社论指出,ECFA将启动台湾加入WTO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工程,是台湾经济再次起飞的关键时刻。2.ECFA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根据ECFA规定,两岸双方于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根据早收清单,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2年内分3阶段调降关税至零。在货物贸易方面,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在服务贸易方面,大陆将向台湾进一步开放会计等11个服务部门,台湾将向大陆开放研究与开发,会展等9个服务行业。
3.ECFA有利于繁荣两岸经济,促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第一,有助台湾经济复苏与发展,提升竞争力。ECFA签署后,美国知名智库皮特森国际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指出,ECFA拉抬台湾经济的作用非常明显,台湾GDP在2020年可增加4.5%;若不签,将仅增0.8%。
第二,有利于两岸经济整合,促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ECFA的签署,有助于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增进两岸贸易与投资关系;有助于两岸更合理地加强产业布局,更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使两岸在提升各自竞争力基础上,更好地携手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有助于两岸降低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的成本,让两岸同胞享受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为两岸同胞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两岸通过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维护和拓展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有助于台湾逐渐摆脱美、日牵制,使台湾经济逐渐回归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
第三,有助于削弱“台独”社会基础,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大陆在ECFA签署过程中释放善意,主动让利,将提升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与认同。有利于两岸同胞化解敌意、增进情感、加强认同,有利于削弱“台独”势力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ECFA的签署本身就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推动两岸政治对话累积互信、营造氛围。
三、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有利条件不断累积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大陆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战略机遇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是30年来国际格局演变、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途。近3年的实践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与两岸繁荣稳定,维护了战略机遇期,促使岛内民意和政治格局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调整,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累积了有利条件。1.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一,和解和平、平等协商、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主流价值深入岛内民心两岸同胞认同,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为两岸同胞共享。第二,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国共两党、赞成和平发展的两岸同胞已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稳定力量更加强大。第三,“台独”势力在进一步扩张的动能下降,岛内“法理台独”的社会基础收到遏制和削弱,民进党务实调整两岸政策的有压力增大。第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正稳步推进。第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了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2.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有利条件加快累积
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经济架构初现雏形。随着ECFA后续协商的推进,BCFA的不断完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经济架构将最终建立。
第一,马当局抛弃李登辉、陈水扁的“台独”、对抗路线,放弃“联美日制中国”策略,推行务实的大陆政策。马当局采取“和中友日亲美”策略,虽然继续强化台湾与美、日的实质关系,但台湾不再扮演“反中马前卒”的角色,其作为“美日台同盟”关键支点的作用显著下降。2010年马英九多次强调,要加强两岸和解,台湾不与大陆对抗。
第二,两岸意识形态对抗、武力对抗的程度不断降低,军事冲突的危险性明显下降,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态势进一步深化,美、日将日本“周边有事”扩大为“台湾有事”、联合介入台海问题的正当性削弱。当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美、日仍将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第三,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两岸经济加速整合,两岸共同利益不断增加,两岸政治和社会互信不断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视开始下降,削弱了“美日台同盟”的经济、社会基础。
四、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复杂变数仍存
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近3年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强。
1.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强
第一,中美实力差距相对缩小。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明显增强。中国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的话语权相对加大,而美国对台湾及台湾问题的影响力相对削弱。
第二,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大陆对台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大陆秉持“信心、诚心、耐心、创新”,从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高度,与时俱进调整对台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地推动两岸关系,造福两岸同胞。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的六点意见成为当前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大陆推出一系列惠台政策,尤其是2010年提出“让利说”,都是大陆领导人对台工作自信和务实的表现。
第三,岛内“遏独促和”的主流民意和力量明显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岛内政局和民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价值成为岛内主流民意,得到越来越多岛内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第四,涉台国际环境总体上保持稳定,“一个中国”的国际框架更加巩固。国际社会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舆论氛围更趋浓厚,台湾关切的一些涉外事务经由两岸务实沟通、在不损害“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得到妥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美、日等国际势力插手两岸事务的空间。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容忽视
尽管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两岸关系发展总体上局限于经济、民生、文教层面,两岸政治对话没有实质进展。应该客观看到,受台湾地区领导人、民意代表选举的周期性影响,影响两岸关系的根本性因素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美国、日本等西方反华势力蓄意干扰,以及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还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美、日“以台制华”战略的破坏力不能低估。美国、日本是影响台湾问题和平解决最主要的国际因素。美国虽在多种场合表示“乐见两岸和平发展”,对两岸经济、文教等事务性、民间性、经济性交流干涉较少,但极力阻挠两岸在政治、安全与军事层面发展关系,阻挠两岸举行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并以提升对台军售质量、强化美台军事关系、提升对台沟通层级、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支持民进党等“台独”势力为杠杆,甚至赤裸裸地要求台当局将两岸协商的情节和深度“充分告知美国”,不断给马当局施压,挑拨两岸关系,控制、遏制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与速度,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造新的障碍。2010年初,美国曾以海地救灾为由,允许台湾军用运输机在美国本土军事基地过境加油,创台湾军机在美国本土过境的先例。1月,美国国务院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与抗议,宣布向我国台湾地区出售价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日本右翼担心马英九“亲中离日”将使“美日在台海地区的存在越来越单薄”,忧心未来中国“领导区域经济”、两岸经济一体化后,日本插手台海问题的空间所剩无几,因而拉拢李登辉、蔡英文等“台独”势力重要人物,支持岛内“台独”势力举办ECFA公投,加强台日经济文化关系,增强台湾对日依赖。年内,台日高层接触频繁,尤其是麻生太郎、安倍晋
三、森喜朗三位日本前首相相继访台,创下先例。
马当局推行“和中友日亲美”的策略,其两岸政策开放的节奏、范围与深度必然受到美日强力干预。2009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马当局在两岸政治谈判问题上的立场明显倒退,与美国的干扰密不可分。2010年以来,美国加大介入亚洲的力度,强化在亚洲的影响,未来必将进一步强化美台关系,加强对台军售,干涉马当局两岸政策,这无疑加大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
第二,民进党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应高度警惕。民进党等“台独”势力始终是岛内反对、阻挠和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变数。2008年民进党下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体制内以“立法院”为舞台,阻挠“立法院”修改有关两岸政策开放的法律条款,体制外多次发动“呛马反中”游行,强烈抵制两岸协商与交流合作,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0年,民进党大张旗鼓地反对两岸签署ECFA、反对修法开放陆生赴台。
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台湾主流民意越来越强烈的支持,民进党被迫在“五都”选举中淡化两岸议题和族群议题,未来调整两岸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可能对两岸政策进行策略调整,塑造“务实处理两岸关系、保持两岸稳定的政党形象”:骗取中间选民选票。但受“台独基本教义派”和选民结构强力牵制,民进党不可能放弃“台独”路线。民进党内”急独”势力组织化初步形成,将对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形成极大的牵制,也将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不小的阻力。
此外,民进党虽然失去执政权,但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没有根本破坏,基本盘依然较稳。经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系列“立委”补选、2009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以及2010年的“五都”选举,民进党基本盘基本回笼。特别是“五都”选举,民进党稳住台南、高雄,进一步强化了“北蓝南绿”的政治结构,强化了两党政治格局。在两党轮流执政成为常态、“去中趋台”民意走势末变,尤其是美日等反华势力明里暗中支持下,一旦时机成熟:民进党仍可能东山再起,将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重大隐忧。为此,要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削弱“台独”势力社会基础,同时要加强与民进党务实人士的交流,促进民进党两岸政策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型。
第三,岛内民意走势的复杂性要审慎应对。台当局、岛内多家知名媒体的民调显示,虽然岛内民众普遍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对两岸统一的主张并不积极。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一旦牵涉到统一议题、认同议题,岛内民众在“台独”势力的误导下有可能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迫使台当局调整两岸政策。
3.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争取台湾民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我们必须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充分准备。
第一,在转变岛内民意、加强中国认同的过程中,要防止急躁冒进坚定不移地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坚持不懈地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谨慎处理因认同分歧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防止其被“台独”势力所利用。
第二,继续加强对台湾中南部民众交流力度,增强中南部民众对大陆的了解。第三,加强两岸文教和社会交流,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塑造两岸共同价值,扭转两岸交流“物质化”倾向。注重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共同价值、共同认知、共同记忆,淡化台湾主体意识中与中国认同相对抗的成分。
第四,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要妥善解决。相对于两岸长期隔绝与紧张对峙,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较快发展势头。不过,两岸关系改善的时间还不长,和平发展的格局才初步形成,实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两岸两会协商在攸关共同利益较容易的部分逐步达成协议后,将进入利益冲突较大的“困难”领域,矛盾纷争可能越来越多。经济、民生议题的协商完成后,将逐步走向复杂敏感的“政治、军事”领域,两会协商谈判的难度更大。
4.努力增强两岸同胞促进和平发展的信心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注重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避免两岸关系停滞甚至逆转,必须增强两岸同胞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
第一,以务实立场推动政策创新,以中华民族发展的大格局聚同化异,以耐心与智慧来处理政治、军事等敏感问题,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进一步巩固政治基础,增进政治互信,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继续加强经济、社会、文教交流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进民众情感,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第四,马当局大陆政策的既定方向不会改变,但其保守性可能更加突出。
从“五都”选举结果看,马当局的大陆政策得到岛内民众特别是中北部民众认同,但在南部还需要加强。
五、两岸关系将继续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局面
从上述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难以根本扭转,朝和平统一方向演进的趋势不会改变。2011年、2012年是台湾敏感的选举年,蓝绿阵营将围绕2012年“总统”和“立委”选举展开激烈缠斗。受诸多因素影响,两岸关系将进入巩固与盘整期,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局面,但发展速度可能有所减缓;两岸经贸交流将迅猛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两岸文教交流将不断深化,但两岸政治对话难以取得突破。
1.两岸制度化协商有可能在新的领域取得实质进展
大陆仍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不断巩固两岸政治互信,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制度化协商,推动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迈向机制化、制度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大陆在推动ECFA后续协商的同时,将把推动两岸文化、教育、新闻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与制度化,作为2011年对台工作的重点之一 2.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将呈现崭新格局
因ECFA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两岸“经合会”成立和大陆“十二五”规划实施,两岸经济关系将更为密切。两岸金融合作、产业合作等有望实现新突破。台商对大陆投资将继续向内地或中西部地区转移。因台当局开放幅度小、限制多,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仍将以市场布局与策略性投资为主,大规模投资仍然难以实现。两岸贸易额将持续增加,规模将持续扩大。在台湾经济呈现“无感复苏”、中南部地区经济疲软、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大陆仍可能通过不同规格的采购团赴台采购,使更多基层民众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更直接地获取利益。
3.两岸社会大交流将再创新纪录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 篇5
首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持续改善与发展,两会制度化协商持续进行,全面直接“三通”的实现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使两岸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和平红利日渐扩大。即使是绿色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大陆对台湾外销商品表现的大方态度,的确说服不少南台湾选民重新考虑是否应转向支持马英九”。事实表明,没有人可以对和平说“不”,没有人能够拒绝协商,也没有人愿意关上两岸交流合作、互利互惠的大门。
其次是民进党首次被迫改变选战主轴。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由于大多数台湾民众支持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民进党不得不改变在过去历次选举中均以负面炒作两岸议题为主轴的传统战法,被迫改打民生议题,试图以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为核心来主导选战;并且不得不包装“台独”主张,散布“民进党上台无害论”,以骗取选票。
第三,尤为重要的是,“九二共识”在选战中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成为马英九获胜的不二法宝。“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次“大选”中,马英九坚持以“九二共识”为竞选重要主轴,朝野各方围绕“九二共识”展开激烈攻防,政界、学界、企业界人士相继加入。岛内这次关于“九二共识”的大辩论,彰显了坚持“九二共识”的现实意义,彰显了两岸关系发展必须要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础。这一辩论过程是深化对“九二共识”认识的过程,也是扩大“九二共识”在岛内民意基础的过程。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显示,岛内在大陆政策方向上进行了一轮整合,这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 篇6
当今,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要求大学生尽快成才。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能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责任的履行。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经济和社会能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批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战略思想,知识广博且具有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现代意识的决策领导人才。高校应该是这种人才的摇篮和培训基地。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各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在当代,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所以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一直不断;据笔者观察,现有资料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对缺失,这种论断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但2008年以来,在中国先后遭受的南方特大雪灾,藏独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挠,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冲突与灾难面前,我们发现,在祖国利益受到侵犯,在我国同胞遭受苦难时,大学生们都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并凭借自身的力量表现出了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责任是对承担一定角色的人所应当担负的任务、职责、使命等方面的规定。人所承担的角色不同,责任也就不同,责任总是与人的角色紧密相连。大学生的责任就是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他们行为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起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的一种理论形式。大学生尚未走向社会,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所以大学生的责任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或者说是向未来敞开的责任,因而大学生的责任更多地所表达的就是国家、社会对大学生一种社会使命或历史任务的期许和引导。从伦
理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生应当从如下维度来关注自己行为的价值取向:关心国事、关心民生、关心家庭、关爱自身、关心自然。
多难兴邦,面对今年的种种**或灾难,当代大学生们展现了可贵的爱国情怀和人性光辉;常言道:时穷节乃现,患难见真情;当代大学生们在事关祖国利益、民族忧患的重大际遇时刻,所迸发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此次的调查结果正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们的主流精神风貌是崇尚自我却并不极端唯我,张扬个性也同时尊重规则,追求时尚也并不否定传统;只不过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让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远大于理想主义色彩。
如今,大学生的责任现状表现为三个方面:责任意识淡化、人生价值错位、道德缺失、行为失范。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个人只要权利,不要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89.3%的学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为自己”,在人生奋斗目标上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淡漠已渐成必然,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第一、“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消极,情感萎顿、空虚,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第二、“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第三、“无意义”。有些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阴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严重者则走上出家乃至轻生的道路。
二、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调整和变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主体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无私奉献或奉献与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的享受,淡化了社会责任和集
体观念。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需要,更有甚者以牺牲集体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更多的大学生表现为关注自身发展和现时利益,如获得奖学金、困难补助、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等,而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大学生中对物质生活和个人需要过分看重,对精神生活和集体事业普遍冷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缺乏远大志向,学习目的功利化,在就业选择时,以单位所在地、经济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条件。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权利强调所得,而忽视责任忽视奉献,他们不再赞赏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视为等价。捞党票,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就业;当学生干部,是为了给自己积聚资本;获得奖学金,只认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愿从社会、集体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体、社会对自己负责,奉行利己主义;而不讲奉献、不愿为他人、群体、社会负责,没有履行自己责任、义务的自觉意识。四是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约有占大学生总人数
6.5%的学生暴露出的首先是个体的感情冷漠、极端自私,责任意识淡漠。
三、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一是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文明的倾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二是表现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四、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物、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与异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学术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混文凭、信奉“60分万岁”,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之中;考试舞弊、科研造假、抄袭论文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声誉和发展。三是就业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一切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如少数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在职业选择上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条件艰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成绩单。四是网络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之中,废寝忘食,甚至忘记上课、考试,导致学业荒废。五是竞争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竞争风范甚至无视校纪校规。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缺失,对社会义务和责任存在一种淡漠态度,一方面导致自我评价降低,缺乏信心、勇气,学习自觉性差,不要求上进;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信任度降低,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质量纷纷提出质疑,纷纷批评大学毕业生在高校没有学会做人,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会合作,欠缺团队精神;缺少学习的动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
正是由于意识到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所以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责任是和谐社会的“ 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 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完善的人格,而且还需要具有群体意识,具有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逐步成熟的开始。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这是每一位高校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责任感培养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贾谊在个体品德修养方法上强调要明确“品善之体”。所谓“品善之体”,即使人向善,必须知善的标准,要使人避恶,也必须知恶的标准,不明白孰是孰非,行动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责任是具有广泛的政治、社会、道德内涵的,认识到责任就是一种义务,每个公民都有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并要求他们对自身的所做所为承担行为责任。如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
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公德、保卫祖国、依法纳税、以及劳动义务、受教育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等等,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去认识,去体悟,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
二、要善于挖掘校园生活的育人功能,发挥体验教育的重要作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温家宝总理在回忆母校时说“了解人民,热爱人民,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认识和体会,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他学生时代的 地质生活体验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人民的接触和交流。野外地质生活让他经常看到老乡为了换一毛钱买酱油,买醋,让孩子拿一个鸡蛋上山来卖给地质队,他因此知道群众不容易。他总结说,母校给了他专业知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与人民的感情。就学生的情感培育而言,体验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为直接和有效。大学生长期在“ 象牙塔”里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有机会拥抱鲜活的社会生活。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中,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并使之日常生活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要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项德育调查表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其强弱与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目前,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因为“ 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其次要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想他们之所想,解决他们之所需,注意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理性思考,独立思考。最后要努力形成一种新的观念、体制和机制,让教育者的成就感主要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 经师易求,人师难遇”。因此,对学生政工干部的考核应该有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应该充分反映他们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地关注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付出和创造。
四、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环境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说理论学习是显性教育的话,环境氛围的熏陶则是隐性教育。昔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今有家长花钱择校,无非都是为子女选择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空间。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愈来愈多,也使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紧密,学生一方面在聆听着家长的教诲,接受着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也在经受着社会的洗礼。因此,责任教育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通力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环境,这也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 篇7
1.1 概念
所谓责任意识教育, 就是以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和责任认识水平为主要内容, 涵盖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能力等一系列内容的教育活动, 主要是为了培养人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激励能力[1]。
1.2 责任意识内涵
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2]: (1) 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2) 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3) 对家庭负责的意识; (4) 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 (5) 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 对当代青少年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已经由原来的同质社会变成了异质的多元社会,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露, 这些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大多数学生由于思想上的片面性, 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使其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容易偏激。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 出现一些“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崇外”以及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使一些学生没有对自身行为负责的意识, 公德意识差。表现为:言行举止粗俗、缺乏文明礼貌、随意污染环境、损害公共财产、开具假证明材料骗取困难补助等。因此, 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后备人才资源, 对其进行责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 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因此,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意义重大。
2.2 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责任感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个责任感缺乏的学生, 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劳动能力, 而且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必然不屑于纪律的约束, 极易成为降低群体劳动效率的涣散要素。相反, 一个责任感强烈的学生, 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从各项纪律规定, 而且其专业技能也会因责任感的驱使, 在社会劳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优化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 正是一种责任的培养, 也只有更好的塑造了大学生本身内在的责任意识, 才会使他们更好地去掌握知识, 更好地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使大学生本身能够全面发展。
3 对策
3.1 责任情感的培养
学校教育不仅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播知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更重要的也是学生主体通过获取知识、体验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知识系统和内在道德能力系统的过程, 形成自身成熟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实践过程。同时将责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给予大学生进行自主进行选择和判断的自由, 而且这种自由度越大, 责任感就越强。因为自由选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承担责任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责任教育的过程中, 应给予大学生一定的自主和自由,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从而也为自己的需求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出责任情感和责任习惯来。
3.2 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 不但要通过理论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使其意识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还要通过为其创造实践条件, 使理论学习融入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培养其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对于受过资助的贫困生, 学校可以举办资助人与受助者的座谈会, 鼓励学生以写感谢信等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让他们学会感恩和关爱, 并将这份关爱传承下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加强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习得。孔子说:“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说得也是这个意思。因此, 在责任教育中,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用自己的高度责任心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摘要:本文在明确责任意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 指出了对当代青少年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责任意识,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旭华.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6) :137—138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 篇8
题
目:
习近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院系名称: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电子商务1302班
学生姓名:
黄恩杰
学
号:
20131705021
52015年12月12日
习近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摘要: 从2013年上任首访俄罗斯,出席金砖峰会,访问非洲三国, 中美元首庄园会晤,……;到2014年出访7次,足迹遍布亚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的18个国家;再到今年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万隆会议、APEC峰会等)并应邀对举办国进行国事访问,到访问英国。在这3年中,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舞台上的每一系列精彩亮相,都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富进取的姿态,展示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外交新理念、新思维、新风范。
关键词:战略布局 战略理念 新型大国关系 周边关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时代,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迅猛崛起,导致世界力量强弱对比的改变,必然会引发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强烈反应。中国是否会像西方大国崛起那样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同时,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怎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外交之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科学地判断时代潮流的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以战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视野应国际因素的变化,拓展创新,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面对国内外关于外交走向的疑问,总书记给予了回答:从“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下两个大国”到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真、实、亲、诚”到“亲、诚、惠、容”,从“两路一廊”到“跨非合作”,他向世界奏响了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想交织共鸣的恢弘篇章。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刚一就任,就频繁的开展外交活动,反映出我国在外交策略上全面战略布局的构思。
一是全面铺开,凸显重点。习近平的外交活动,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各个领域,但轻重缓急思路清晰,突出大国和周边两大重点。首先是着力运筹大国关系,实质性地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其次在巩固和加强周边关系方面,密切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二是点面结合,精心设计。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同命运共患难的伙伴,也是存身立世的重要基础。我国一向十分重视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足迹遍布亚、非、拉和大洋洲的众多发展中国家。
三是多双结合,相互促动。习主席出席金砖国家、20国集团、上合组织等会议。一方面通过多边平台开展广泛双边活动,既发挥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又增进了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借参加双边活动的机会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是主动开拓,讲究实效。习主席的全部外事活动,都体现出主动的精神和务实的原则,贯穿着实事求是的风貌。第一,向世界有效地昭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第二,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具体倡议,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态度和立场。第三,大力开展经济外交,推动经贸合作,取得众多实质成果。
习近平主张: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中国有必要展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外交思想,外交理念,就是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各国所面临的诸多国际问题进行中国的思考,发出中国的声音,提出中国的方案,贡献中国的智慧,探索中国的路径,明示中国的作用,展现中国的担当。总之,习近平的外交理念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坚持和平发展
第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习近平明确地表示: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第二,筑“梦”与共。正如他所言: “中国梦是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第三,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他明确主张: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倡导合作共赢
第一,合作共赢有利于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指出: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是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第二,力主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各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对每一种文化、每一种文明都理当予以尊重。第三,推进互联互通。,习近平所提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与他所推动的互联互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第一,中国必须有所担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必须有所担当。第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国与大国之间理当“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四、发出中国好声音
习近平一向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示与对外传播工作。中国要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完全有必要搞好对外传播工作,增进自己的美誉度与认同度,提升自己的话语权,贡献自己的正能量,同时,在下面两个方面也颇有建树:第一,秉持“新义利观”。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已将其“新义利观”广泛地落实在中国与包括周边国理论聚焦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双边与多边交往之中。第二,提出“周边外交新理念”习近平所提出的亲、诚、惠、容四字“周边外交新理念”,是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指导方针。
相信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外交事业上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瞬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3.28. [2]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4.07.10.
【浅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推荐阅读: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07-18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07-26
浅谈海峡两岸关系论文12-15
论两岸关系发展前景06-06
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展望10-22
形势与政策论文——两岸关系10-23
两岸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纵深影响10-06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05-12
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12-18
浅谈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文档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