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精选9篇)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1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2008年3月,台湾地区大选结束,马英九当选“总统”,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台湾地区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个新契机的来临。尽管如此,两岸关系仍然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主权之争仍无共识,两岸和平协议至今尚未签订,台湾人民对大陆疑虑仍存,岛内“台独”势力仍有市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碍因素仍有很多,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
1982年,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 “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容许主权和领土分割。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致力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发展。近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实施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政策基石,以两岸“和平发展”为主轴,以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理性、务实地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实现的对台方略。自2008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2008年12月15日,在台湾基隆港举行两岸海运直航首航仪式。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三通”梦想基本实现,两岸关系“更上一层楼”,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崭新局面。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在这六点意见的指导下,两岸关系取得了新的全面发展:两岸沟通平台多样化,双方互信逐渐增强;两岸交流全面化,和平发展酝酿新突破;海峡两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同时,马英九的大陆政策总体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且,两岸同胞感情在进一步融洽,心灵上的距离在拉近。大多数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乐见台海局势稳定,支持马英九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不认同民进党采行对抗性的大陆政策。在新形势下,两岸同胞对改善两岸发展、促进交流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摸索的途中仍然是曲折崎岖。在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良性循环趋势、岛内民意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等有利形势下,我们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还面临一系列变数。首先,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民进党在陈水扁倒台后,仍然没有放弃“台独”分裂立场,打着“维护台湾主权”的旗号,反对国民党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全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其次,两岸政治互信不足制约两岸关系的纵深发展。目前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事务与协商,都是民众最关切、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互信不足,很难达成一致的共识,损害了两岸人民的利益。并且,短期内两岸在军事互信机制或和平协议上达成协议仍然很艰难。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再次,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仍有较深疑虑,对两岸关系重大政治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李登辉和陈水扁在台执政20年,利用行政权力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广为散布“台独”思想,在台湾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外,两岸长期隔绝,人民长期受“反共”教育和“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最后,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不会轻易改变。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直奉行“以台制华”战略,维持两岸关系“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现状,以获取战略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反对大陆对台动武,一方面又不断向台出售武器。美国的这些对台政策,严重影响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现在,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迎来了崭新的局面,是60年来最好的时机。海峡两岸应把握目前出现的难得历史机遇, 积极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展望未来,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我们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充满憧憬与信心。尽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阻力和挑战,但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趋势不可逆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讲逐步建立和完善,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高瞻远瞩,两岸的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第一,两岸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两岸合作互惠互利,经济发展飞速提升。当前大陆积极推动两岸经济朝正常化方向发展,经济互动将成为两岸交往的重头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建构了一座座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第二,两岸将会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文化教育交流,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将深入展开,陆生赴台、承认大陆学历将逐步落实,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将迈入新台阶。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第三,两岸的政治性议题逐步开展。两岸将来的发展必定会触碰政治性问题,这些政治性议题都受到了不同方面的阻碍。两岸将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不变,努力解决双方在政治上的争端,争取取得双赢的效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们仍然会一步一步去实施,争取早日取得祖国统一。
两岸的开放交流日益频繁,增加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交往,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情谊,向祖国的统一发展迈进了一大步。随着交往合作的深入,分歧时难免的,争论也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大方向和大趋势,抓住机遇,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创造条件。国共两党曾经都为民族的独立和救亡,放下甚至屏弃一党一己之恩怨,曾两次携手合作。而今,在我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新道路上,国共两党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和现实的责任。国家民族完全统一和民主均富自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和最大民意。为此,两岸必须共同努力,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往的制度化、机制化进程,共同建构新的共同历史记忆。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加入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队伍中来,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分享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共同成就两岸盛世。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2
关键词:条件分析,经济预测,结构调整,资源,革新
未来,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 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 未来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 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经济条件分析
中国和平发展的外围条件基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 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 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 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 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其次,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一方面, 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 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 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 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未来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首先, 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近年来, 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次, 我国的外债偿债率, 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再者, 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但也要看到, 未来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 都将逐步增强。
二、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未来总需求的变化将呈温和走高的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回暖, 外贸出口的状况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 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从目前情况分析, 未来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 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未来全球经济将增长3.1%。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金融市场风险降低, 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 “未来必定通胀”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 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 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 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 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 导致了货币扩张。
但是, 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 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 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 我们认为, 未来不会出现严重通胀。未来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三、未来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通胀问题与资产泡沫
自2006年起, 中国人民币升值, 股市大涨, 物价上扬, 资产泡沫就成为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关注的重点, 也是专家研究的对象, 毕竟有日本在八九十年代的教训。
现在这种状况又开始加速。自08年底新一轮自于政府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所带来的, 国内投资消费的扩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今天当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通胀, 日益严重的资产泡沫, 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风险的时候, 我们被迫调整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2. 结构问题
结构问题是制约中国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产值占GDP总量小, 吸收劳动力比率小, 发展水平低等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升级。发达国家三产比重都在60%以上, 而中国只有四成,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 外向型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明显。经济增长必须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矛盾丛生。温总理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温暖”,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和谐的毒瘤。随着改革的深化,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必须得以改观。
3. 资源问题与技术革新
我国必须从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长。同时必须加强对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和控制,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过去三十年, 中国经济高增长怎么来的?靠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从而实现经济的高增长, 今天资源价格不断上涨, 如果我们再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 很显然难以维继, 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更加关注,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当中, 每一个国家都要承担责任等一系列变化, 都说明我们继续坚持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难以维继, 未来我们应该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长。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劳动经济;农村劳动力;城镇化建设;非公有制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7-0116-02
近年来,农民在我国城镇人口,特别是城镇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中比例的上升,一方面使得我国的劳务市场得到了良好发展,另一方面也有效带动了劳动经济的发展,这使得劳动经济在地区社会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因此,加强对当前形势下劳动经济现状的分析力度,并掌握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的各类因素,对于促进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形势下劳动经济的现状分析
1.1 劳动经济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农业人均占地面积难以满足全部农民生产、生活的切实需求,加之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用使得我国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农民从传统的手工农业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寻求更为有效的利益获取行使。
因此,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人口纷纷进入城镇寻求发展机会,以求获得更好的生活。据国家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城镇农民工在城镇劳动人口中的比例已达到20.3%。可见,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大幅促进了我国劳动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1.2 劳动经济成长及发展原因
虽然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与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密不可分,但归根结底,劳动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近年来的增速放缓而导致的。
1.2.1 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农业是我国的基础经济产业,故而其本身的发展是推动劳动经济得以成长和农民工出现及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对我国所实施二元结构体制进行分析可知,城乡所采用的户籍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方法具有较大差异,加之极为有限的耕地面积难以满足大量农村人口的致富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闲置。而当农业税被取消后,农业生产的成本却居高不低,使得农业领域的投入、产出难成正比,加之农产品价格长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也并不具备足够的提升空间,使得农业并造成农业总体效益的下降,这便增加了农村地区依靠农业实现致富的难度。在此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而多数农民进入城镇既是其谋生的基本手段,又是其增加自身经济收入的必然选择,由此,为劳动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2 乡镇企业增速放缓
乡镇企业的增速放缓进而难以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通常,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越佳,农民所获得收入则会越高,但对我国而言,乡镇企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企业建成的起点较低,加之经验不足和技术落后等特点,使得部分乡镇企业逐渐被社会经济淘汰,在降低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迫使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推动了劳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当前形势下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2.1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本身是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对城市企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掌握和精通,在增加了农民工融入城市各个行业难度的同时,也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此外,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投资于创业意识并不强,进而对劳动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产生了严重影响。
2.2 经济与政治制度环境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受到其自身素质、地理位置、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纯依靠城市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不现实,虽然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但由于城镇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进而对农村劳动力向除农业外的其他产业的转移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从整体上制约了农民工收入的增长。
在制度环境方面,由于我国实施的是二元化的城乡结构体制,从而在人民群众当中形成了城市以工业发展为主、农村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思维定式,加之城乡之间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法和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由于部分地区对农民工的排挤,又再次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度,从而制约了劳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部分地区为了解决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禁止农民工进入当地就业;还有部分地区利用经济手段对其所雇佣的农民工进行不正当的处罚,迫使农民工离职,从而造成了地区农民大量回流的情况发生。
综上,农民工自身问题以及经济、制度环境等已成为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 进一步促进劳动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国内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的正确转移是确保城镇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劳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将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带动地区劳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合理增加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和政策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同时,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开展城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在使农民清楚认识到城镇化建设益处的同时,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进而扩大城镇规模,从整体上提高各地区城镇化的建设水平,并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部转移。
3.2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是推动劳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劳动经济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的发展方向为非农产业,而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私营经济在劳动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而这正是发展劳动经济的根本内容。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强对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在对非农产业进行持续关注的基础上,加强对其投入力度,从而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双重保障,从整体上提高非公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水平,妥善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达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劳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3.3 深化制度改革
深化相关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增加农民收入的外部保障。由前文可知,当前城乡户籍制度与资源配置制度均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在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劳动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也必须对以上述两种制度为主的城乡制度进行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利益并促进城镇化建设。
首先,需要加强对城乡分离制度的改革。通过对当前的城乡户籍制度的利弊进行系统分析,在结合地区人口实际构成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城乡户籍的改革管理措施,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相关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提高城乡人口的管理效率。其次,加强地区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同城镇相比,农村在卫生、医疗、教育、教学等基础设施方面仍然较为落后,从而导致资源配置难以达到不平衡,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农村资源的投入力度,同时,还需建立起城市非农产业中农村劳动力资源获得方法的有关制度,全面促进劳动经济的发展。
3.4 加强农村地区劳务输出
劳动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依靠城市农民工的成功就业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外,还需从农村地区劳务输出的角度予以考虑,通过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从而增加农村地区的劳务输出,以确保在促进劳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宣传力度,并给予其适当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增加农村地区的劳务输出,改变传统且单一的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实现农民工在城镇与农村的双向转移。其次,对于回乡创业的农村劳动力,政府应联合城镇部分企业对其进行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理念以及营销策略方面的系统培训,在使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其回流后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针对部分带有地区特色劳务市场,还的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密切关注,在做好本地区各项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劳务合作,全面带动地区劳动经济的发展。
4 结 语
本文以劳动经济作为主要对象,通过对促进我国劳动经济成长与发展的原因进行说明,并结合农村劳动力、经济与政治制度环境等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以及深化制度改革和加强农村地区劳务输出等方面对促进我国劳动经济发展的相关办法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经济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劳动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劳动经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在稳步提高农民工收入的同时,促进劳动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建武.略论国有企业提高劳动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经济师,2014,(12).
[2] 罗润东,沈君,徐丹丹.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前沿文献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4,(5).
[3] 周亮亮.和谐·民生·劳动经济——论劳动经济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1,(21).
[4] 蒋晓光,张诚.21世纪劳动经济学科建设构想[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23).
[5] 张世民.浅谈对劳动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
[6] 刘安长.当前经济形势对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4
[摘要]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银监会提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此形势下,银行信贷工作也需及时转变观念,寻求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核心思想,然后系统论述银行信贷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并规划系统的建设举措。
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警示,如何降低信贷风险,建立科学的信贷体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银监会也对信贷风险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颁布管理办法,力求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提出
在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银监会提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目的在于促进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调整与完善,推动银行信贷业务规范发展,防止信贷被挪用,特别是进入楼市和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强调从流程上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控,严格限制不良贷款;而对优质的贷款业务,银监会持鼓励态度。这说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正在向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
二、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依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信贷风险防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创新。
(一)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存在风险惯性
原先商业银行对贷款业务的审批遵循“三查”流程,即贷款前调查,贷款时审查,贷款后检查。虽然这是银行提供贷款的工作基础,但仅以“三查”完成贷款审核,在流程上过于简单,并会造成工作漏洞。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规定,对固贷、流贷和个贷的需求,银行应较原先的审贷标准加以细化,达到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风险惯性的影响。所谓风险惯性,就是在传统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银行采取“三查”流程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或是资金回笼速度慢等问题。如果信贷业务审批的流程不能改革,那么这种风险以及损失的增加是持续性的,无法得到根本扭转。这就要求银行用新的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工作的严格性、严谨性,过滤不良信贷。
(二)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挤占优质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主要是用于楼市和股市,泡沫经济的风险一旦发生,银行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以前,银行在吸纳信贷业务时,经常希望与大型企业或集团展开合作,主要是考虑到大客户的经营背景、还款能力、合作前景。这些信贷资金被挪用的同时,也直接挤占了优质信贷业务的比例。目前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有很多优质企业客户存在贷款需求,并且企业从事的经营项目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指导,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只是此类潜在优质客户受信贷资金挪用的影响,与银行信贷合作中还需从贷款政策、审批流程上进一步对接,这也是银行加强信贷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三)信贷风险控制需要相关行业联动
由于商业银行每年会产生一定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在流动资产信贷方面更难于控制。所以在固贷、流贷和个贷的审批工作中,银行会寻求与担保公司的合作。例如,个人客户在贷款购车时,往往都需要经过担保公司的审核。这说明单纯依靠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并不能绝对杜绝风险的发生,但通过与相关行业的联动,能够起到降低风险或风险共担的效果。从当前的金融形势来看,银行无论是降低信贷风险还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应积极建立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加速践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
三、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举措
针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为更好地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工作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加大对审批环节的改革,实行传统与新型信贷业务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信贷风险,发展优质信贷模式。
(一)改革传统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
对于传统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是改革审批流程。将贷款审批、合同订立、贷款发放、贷款使用、贷后管理等工作重新调整,使银行各个相关部门都参与到流程的修改工作当中,便于银行追踪管理。
(二)以信贷转型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
为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商业银行应大力开拓新型优质信贷服务,扶植优质实体经济发展,调整信贷资金的占比。
(三)与保金融领域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防范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还应注意联动优势的发挥,以降低固贷、流贷、个贷产生的风险。借助银行在金融领域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运用各自的审核机制,分别对借款人进行审核,达到双重保障的风险控制。
四、总结
形势与政策:当前大国关系新变化 篇5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工作1501 郝子凡 1520030122 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是牵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后各国关系呈现出新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存、局部冲突与动荡仍存,世界各国关系虽然看似风平浪静,然而却深藏着风风雨雨。国际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一切都建立在维护各国利益的基础之上。当前大国关系主要指的就是美俄关系、中美关系、欧美关系以及中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态势:美俄关系在历经曲折发展后重新走向较量,中美在相互适应中积极探索双方互利的合作关系,同时欧美盟友重新获得合作动力,而中俄关系也迎来较为缓和的时期。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断扩大贸易、发展生产,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在借助内部改革和外部良好机遇的有利条件下,很快提高了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
从不久前的G7峰会来看,其走向与面临的问题无疑折射出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一是G7峰会影响力下降,凸显西方发达国家整体实力削弱与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近年来,G7峰会的落寞与新兴大国快速崛起形成了深刻的比照。冷战结束初期,G7曾囊括了世界前三大经济体,这7个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曾一度超过50%。然而时过境迁,2014年主要新兴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发达国家;其中,中印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跃居全球第一和第三位。也是在2014年,由于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全面激化,G8峰会将俄罗斯排斥在外,重新变为G7集团。由此可以看出,未来俄罗斯与西方集团博弈仍将持续升温,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变量。三是面对此起彼伏的各种国际热点,本次G7峰会仍旧应对乏术、力不从心。反恐是本次G7峰会重点讨论的议题。中东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今年年初以来欧洲国家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再次引发了西方国家的高度担忧。本次次G7峰会专门将反恐议题放在首日,但并未能就打击伊斯兰等议题提出具体方案,仅再次重申联合应对恐怖威胁的决心。
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都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状态,但目前来看,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合作互利方向发展的。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来看,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尤其是在奥巴马上台后,中美两国关系明显更加缓和,因为金融危机的阴霾笼罩,加之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美国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危机,不得不依靠中国的借贷以缓解燃眉之急。2015年9月份,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的一次重大变化。新型大国关系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意在破解历史上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这一难题,亦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的重大外交理念,清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基本国策,选择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旗帜;与此同时,捍卫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这两点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支柱。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要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度难关。顾总体看来,当前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走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演变,相互合作、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正成为日后大国关系的主要演变方向。美苏冷战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都主张合作互利实现共赢,一方面带动了世界各大国关系的友好合作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过去的一超多强或者单极格局正在走向解体。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正推动着国际体系关系的新变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正实现突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国际政治安全体系酝酿重要变化,随着国际关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改革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呼声越来也大;国际规则竞争日益激烈,新兴发展中国家不断追求权益的平衡;区域和跨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不同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不断加强。
当前两岸形势新进展的认识 篇6
学号 XX 班级 XX 姓名XX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爱国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两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展,台海局势开始进入结构性变化阶段。结构性变化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两岸民众福祉,也符合两岸人民的期待。概括起来说,台海局势的结构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两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过几十年发展,两岸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局面。特别是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等相关文件的签署,以及未来ECFA的讨论和签署,都将推动两岸经济进一步整合。
二是两岸民众心理距离更加接近。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扩大,两岸人民之间的敌意逐渐被化解。民众对和平发展的认同是两岸能够实现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在台湾重建统一动力的重要基础。
三是两岸的社会整合加速。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加,两岸一日生活圈形成的速度加快,两岸关系已经由开始经济整合向社会整合过渡。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定居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不断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当地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随着台湾对大陆居民入台限制的放开,同样的情况也会在海峡对岸出现。
四是两岸生命共同体加速形成。两岸之间的隔阂逐步化解,联结逐步加强,命运休戚与共。一个横跨海峡两岸的生命共同体已经隐然成型。
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 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大陆要采取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制度,坚定不移的执行有利、有益、有力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政策,无论台湾内部发生怎样不利于两岸统一的突发事件,在任何环境下,也不要以影响,甚至牺牲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政策为代价。两岸和平统一本质上取决于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信任和信心。中国大陆在与台湾社会各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沟通及交往的过程中,让台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及支持两岸统一的政治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使台湾社会始终保持现有管制和生活方式、方法不变,就必然能赢得台湾社会及民众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信任和信心。在台湾社会及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遇到内外困难、问题和风险时,两岸应视为“反独促统”的机会,要不分蓝绿均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台湾政府和相关责任人感受到中国大陆的善意和信任,让台湾民众切实享受到两岸深入交流和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台湾社会各界关心的民生困难、军事威胁和参与国际交流的问题中国大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予以妥善解决。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7
一、中位选民理论简介
中位选民理论源于全体选民对公共物品的理性投票选择。如(图1)所示,X轴代表一经济体内公共物品的数量,Y轴代表选民的效用。社会中不同的选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数量各不相同。图中每一条曲线代表其中一个选民的效用,曲线的顶点代表该选民的效用达到最大。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选民,政府要平衡不同选民对于不同数量公共物品的需求,从而决定需要提供多少数量的公共物品。而由中位选民理论可知,位于中间位置的选民V4最终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参考点。在V4这一点,政府把整体选民的效用损失降低到最小,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左右两端不同选民的利益,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形成一种均衡的状态,而V4则代表着该经济体对于公共物品支出的最优偏好。
二、中位选民理论与两国间产业合作模型
(一)封闭经济体模型的构建
依据中位选民理论,视处于中间位置的投票人V4为整个社会效用的代表,整个国家选民的效用简化为中位选民V4的效用。同时,在中位选民理论原有的坐标意义基础上,对横纵坐标给予新的经济含义。其中:横轴代表一国的研发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比值越高意味着该国的整体研发水平则越高,产品技术含量越高,经济更发达,其曲线就越靠右;反之,一国的整体研发水平越低,其曲线就越靠近原点,说明该国产品技术含量更低,经济较为落后。纵轴代表该国的资本和劳动比。一国的资本劳动比率越高,意味着该国的资本投入较多,而劳动力的投入相对较少,经济较为发达,曲线越高。依据中位选民理论,该国选民的效用水平也越高;反之,若一国资本投入相对较少,而劳动力的投入相对较多,其曲线就较低,该国选民的总体效用水平也较低。
如(图2)曲线X所示,当该国的研发水平为R0时,曲线达到顶点T,意味着整体选民的效用达到最大化,从T点往左或往右都会产生整体选民效用的损失。
在T点左方,资本劳动比随着研发水平的增加而增高,这说明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那么,在这种情形下,资本要素在经济生产中较劳动力要素占有优势。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市场中资本要素的价格上升,而劳动力要素价格下降。因此,社会中拥有资本的选民占有优势。同理,在T点右方,资本劳动比随着研发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说明资本增加的速度慢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劳动力要素在整个经济生产中较资本要素占有优势。市场中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将上升,而资本要素价格将下降。
(二)两国间产业合作模型
在两国的贸易和投资交往中,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应充分发挥自己相对占优的要素进行投资生产。(图2)的曲线A和B描述了结合中位选民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而发展出的两国间产业合作模型。
如(图2)A、B曲线所示,假设A、B为两个贸易往来国且研发水平差距较大。其中,B国研发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值高于A国,此时B国的曲线位于A国的右侧,A、B两国的顶点分别对应RT1和RT2的研发水平。简单起见,假设两国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的比值相等,即两国的曲线形状及顶点高度相同。
根据中位选民理论,A国的选民希望两国间的产业合作越靠近T1点越好,此时该国选民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同时,B国选民却希望两国间的产业合作达到T2点,从而实现本国选民效用最大化。在RT1点左侧,B国选民的效用为负值;在RT2点右侧,A国选民的效用为负值,因而两国产业合作范围要从RT1和RT2之间的区域中进行选择。模型中,A国右侧的曲线达到RC2点时与X轴相交,此时说明其资本劳动比为零,即A国选民在此点的效用为零。从RC2点往右,没有人愿意进行效用为负的产业合作,因此,|RC2 RT2|的区域为A国选民为了保证效用为正而拒绝与B国进行产业合作的拒绝域。相应地,|RT1 RC1|的区域为B国选民为了保证其效用为正而拒绝与A国进行产业合作的拒绝域。因此,A、B两国间产业合作的范围为|RC1 RC2|之间的区域。
A、B两国的曲线相交于E点。在|RC1 RE|的合作区域内,A国的曲线位于本国曲线的右侧,A国的劳动力要素相对丰饶;B国的曲线位于本国曲线的左侧,B国的资本要素相对充裕。两国发挥自己的充裕要素进行合作,从而实现共赢。在|RC1 RE|的区域中,A国曲线高于B国曲线。根据中位选民原理,A国拥有劳动力相对充裕的选民的效用要大于B国拥有资本相对充裕的选民的效用。因此,在两国的产业合作中,A国提供的劳动力较B国提供的资本更占优势,此时两国间合作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支柱;同理,在|RE RC2|的合作区域内,B国的曲线高于A国曲线,说明B国拥有资本的选民的效用大于A国的拥有劳动力选民的效用。因此,在两国的产业合作中,B国所提供的资本要素比A国所提供的劳动力要素更占优势,此时,两国间的合作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支柱。
如果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研发水平差距较小,则B国拒绝域的边界有可能在A国顶点T1的左侧,或A国拒绝域的边界在B国顶点T2的右侧,如(图2)曲线A’和B’所示。如果合作区域在|RC1’RT1’|范围内,两国均以资本要素丰饶为优势,而A’国的曲线高于B’国,则A’国的资本要素优势更为明显。此时,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合作中,B’国不会以自己的劣势与A国的优势竞争,即不会选择与比自身资本要素水平高的A’国合作,降低本国选民的效用,因此|RC1’RT1’|的区域为产业合作中B’国的拒绝域。同理,|RT1’RC2’|的区域则为A’国的拒绝域。因此,若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其产业合作的区域为|RT1’RT2’|的范围。
三、对台海两岸产业合作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的数据显示,2006年,大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09998亿元,就业人口76400万人。台湾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5700亿元(按2006年平均汇率换算),全省就业人口1052万人。通过计算,中国大陆的资本劳动比为14398,而台湾省的资本劳动比为54175。台湾省的资本劳动比值大约为大陆的3.76倍,即台湾省曲线的顶点应高于大陆的曲线顶点。
2005年,大陆科研经费投入950.4亿元,仅占GDP的0.5%,而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相关数据,台湾2005年科研经费投入为711.4亿元,占台湾总收入的比重为2.5%,约为大陆的5倍。台湾的科研水平远远高于大陆,在模型中呈现出大陆曲线在左,台湾曲线在右的模式,如(图2)的曲线A、B所示。
在模型中,除去两岸的拒绝域|RT1 RC1|和|RC2RT2|,大陆和台湾的理论合作区域为|RC1 RC2|。此范围位于大陆曲线的右侧,台湾曲线的左侧,说明在两岸产业合作中大陆倾向于提供劳动力要素,而台湾则倾向于提供资本要素。这同时也解释了长期来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活动十分活跃的部分原因,即台商运用其相对丰饶的资本要素,结合大陆廉价的劳动力,进行以制造业加工为主体的产业合作。
同时,在|RC1 RE|的区域内,大陆曲线高于台湾曲线,依据两国间产业合作模型,两岸的产业合作中劳动力要素较资本要素更占优势,即大陆的劳动力受益较多,效用较高,而台湾资本受益相对较少,效用较低。由于台湾受益相对较少,因此在权衡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平衡时,台湾当局更倾向于牺牲这部分效用。反映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中国大陆的劳动力不满足于在本地向台资企业提供劳务,还希望到台湾去提供劳务。同时,由于产业合作中资本的比重有限,对于台资企业的资本优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出于保护台湾产业利益和防止内地劳动力大量涌入台湾对台湾劳动力造成冲击的目的,台湾当地政府以政治的手段阻碍两岸人员的自由往来,迟迟未实现“两岸三通”。因此,|RC1 RE|的区域成为两岸产业合作中新的拒绝域,是两岸产业合作中的效用损失。
相应地,在|RE RC2|区域,产业合作中资本要素所占的比重大于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对于台资企业有利。长期以来台商大量涌入大陆投资建厂,拓展集团化经营,已从之前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拓展到了山东、东北、华北,甚至西北等地区。虽然大陆在|RE RC2|区域内的产业合作中受益相对较小,但对于拥有如此庞大人口且经济正在腾飞起步阶段的内地来说,此种产业合作仍十分重要。同时,出于一定程度上政治因素的考虑,大陆也会支持两岸在此区域内的合作。
四、台海两岸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巩固并进一步加强“两岸三通”,扩大政策合作域
上文所述,|RC1 RE|区域是当前台湾方面为保护自身利益,防止大陆劳动力冲击的拒绝域。然而,在该区域内,虽然大陆获益相对较多,但两岸的产业合作效用均为正。日前,随着两岸间政治关系的融合和经贸往来的不断加强,两岸“三通”已初步形成。两岸应携手进一步巩固成果,打通|RC1 RE|的“人为”拒绝域,拓展双方合作领域,实现产业合作新的增长点。
(二)提高大陆研发水平,缩小两地研发差距
扩大两岸间的合作区域就要缩小拒绝域的范围,增加合作区域的范围,即使C1点向左移动或使C2点向右移动。显然,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方法是将台湾的曲线向左移动或将大陆的曲线向右移动。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降低研发水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要加大科研投资,提高整个社会的研发水平。如(图4)所示,假设大陆增加科研投入使曲线向右移动|RT1 RT2|的距离。相应地,大陆曲线拒绝域的临界点也由RC2移动到RC2*。此时,RC2*临界点位于RC2点的右侧,两地新的产业合作范围|RC1RC2*|要大于原有的合作范围|RC1 RC2|。因此,大陆应进一步加大对于科研经费的投入,缩小两地研发差距,扩大两岸间的产业合作范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大陆科研经费投入1020.3亿元,仅占GDP的0.48%,比2005年的0.51%略有下降,说明2006年大陆的曲线(ML)与2005年相比在水平方向上几乎没有移动,甚至还向左移动,这对于两岸间产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高外资实际利用率,增加大陆曲线的高度
除了将大陆曲线向右移动外,还可以运用其高度的变化来对两岸间的产业合作进行调整。如(图4)所示,假设将大陆的曲线抬高,其顶点由原来的T1移动到现在的T1*,意味着在T1*点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T1点的资本劳动比。此时大陆和台湾两地的产业合作拒绝域的临界点并没有变化,C1*和C1处在同一研发水平RC1处。但随着大陆曲线的增高,在同一研发水平下,两岸产业合作中大陆提供的劳动力要素所占的比重较以前有所上升,大陆选民的效用水平提高。
据统计,2007年,中国大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3.7万亿元,就业人口总数为7.76亿人,该年度资本劳动比为17684.5,高于2006年的14397.7。大陆曲线纵向变高使得大陆在两岸合作中较以前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因此,大陆应继续鼓励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流入,并提高外资的实际利用效率。同时,台湾“副总统”萧万长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也表示,鼓励中资企业投资台湾。因此,在未来两岸的产业合作中,大陆和台湾应建立共同的产业合作区,除相互投资外,吸引区域外经济体对该区域的投资,提高资本实际使用率,从而促进两岸曲线的同时增高,实现两岸共赢。
综上所述,随着两岸政治的融合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台海两岸间的产业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向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在未来的几年中,极有可能出现大陆与台湾间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迅猛发展的局面,大陆和台湾都应把握此次机会,综合运用各种政策促进两岸的产业合作。
参考文献
[1] 宋世方.中位选民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形成[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2] Merrill, Samuel Ⅲ; Grofman, Bernard, A Unified Theory of Voting: Directional and proximity Spatial Mode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521662222.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8
关键词: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府指引
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时渔业、纺织业、工业等就有所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随着市委十届八次审议通过《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福州新区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未来,在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福州新区被寄予新的期待。作为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的主要区域,福州新区所处位置是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其区域轮廓日益清晰。作为寸土寸金的东南沿海省会城市,福州要想做大经济总量,势必要依靠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划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打造产业的“升级版”。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高效务实的产学研体系,向技术创新,向人才资本要效益。
一、产学研
(一)产学研的含义
产学研指的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相互融合,将各自的优势汇集在一起开展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一种新的优势。通常情况下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为科技创新技术的供给者,企业为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转化地。两者相辅相成,从研发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品产业化,市场反映,再进入新一轮研发创新,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助力的创新价值链。
(二)产学研的合作模式
目前福州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主要有“项目合作”、“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项目合作”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就某个项目进行研发,前者发挥科研优势,后者则利用产业化方面丰富的经验,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进行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是指高校院所的科研设备、研发平台以及人才资源服务于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人才培养”则具有双向性,指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走进高校院所进行专业深造,或者高校院所的科研人才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近一步缩短研发与生产的差距。福州市自九十年代初就着力于产学研工作的开展。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助力,政府扶持的产学研协调创新格局。
二、高校科研院所
(一)高校科研院所在产学研中的优势
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是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研发平台,企业自身往往缺乏这样完善的研发体系。因此,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设备以及各类实验室、研发中心向企业开放,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在榕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情况
近年来在榕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十分重视,各高校科研院所陆续出台相关举措,鼓励专家走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与企业开展的各类校企对接活动,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实现成果产业化。例如福建省农科院开展的“双百行动”、中科院物构所开展的“海西研究院专家福州企业行”及其他高校开展的各类成果推介会等活动,既为专家的学术成果提供良好的转化平台,也推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三、政府在产学研中发挥的作用
(一)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产学研是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资源整合的行为。把服务型政府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近年来,各级政府充分意识到产学研的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以福州市为例,政府充分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平台,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交流对接平台,推介先进成果、征集企业需求,努力寻求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效对接,为产学研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提升合作层次
鼓励省、部属的高校、科研单位与我市企业在进行合作的同时,逐步从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转向解决产业化、共性和关键化的问题,使产学研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逐步形成“以建立市校战略合作为框架、以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以服务地方产业经济为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福州市政府还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福州大学等10国内知名高校签订了框架协议等,逐步形成“官产学研”常态化合作机制。
(三)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探索柔性引智之路
柔性引智是解决当前高端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只有集聚人才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从而向高端产业集群发展。近年来福州市出台了《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在榕创业和建立人才资源高地的决定》、《福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榕工作的若干规定》、《福州市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2010年福州市政府出台的《福州市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若干规定》是探索柔性引智的一次尝试。截至2014年10月福州市已促成院士工作站32家,专家站160家,联合企事业单位开展了649个科技项目研发。
四、政府在扶持产学研中亟待完善之处
(一)改进产学研资金扶持方式,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
政府应对目前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整合,特别就一些重中之重项目予以集中性补助,重点扶持,而不是“撒胡椒面”式的简单补助,让扶持资金看得见成效。就福州市而言,目前市发改委、经委、科技局等职能部门每年均对产学研设立了相关的扶持资金,但各行业、各部门申报、审批、验收程序不尽相同,且资金分配上存在“点多量少”的情况,企业科技创新往往面临投资大、周期长等实际困难。
(二)应加大小微企业帮扶力度
现行的扶持政策中,往往向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企业倾斜。这就造成经营状况好、上缴税收多的大型企业获得补助的机会、金额多。一些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在创业初期,虽然项目前景好、创新性强,但因研发投入大,税收、产值少,无法获得相关补助。
五、结语
当前,在福州新区、自贸区福州片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多重利好的经济形势下,作为福建省会中心城市,应当坚持把高校科研院所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发挥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江.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模式的博弈分析[D].重庆大学,2009.
[2]罗肖肖.面向产学研合作的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D].浙江大学,2010.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篇9
论文题目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学院名称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学生姓名
李丹
学生学号
20121004031 任课教师
陆墨姼
论文成绩
教务处 制
2015 年 07月 03日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连年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并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而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要想再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并且未来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逐渐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渐减少。因此,今后我们需要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初步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300万人左右,与2014年基本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
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1)自我角色转换
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
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
(3)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4)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
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 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三、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稳定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1、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2、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不仅仅是企业给员工制造机会,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当今时代,是一个瞬间万变的年代。培训这一个名词已然成为了一个必要,是企业充实员工能力的重要装备。大学生,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他们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3、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 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2)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
(3)要有创新能力。
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好人脉,金脉,知脉这三脉,毕业生才能具备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能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4)培养责任意识。
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5)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10-24
当前饲料行业发展形势06-06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国际安全形势08-24
台海局势05-29
台海危机分析09-23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展望11-06
当前的金融形势07-02
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09-05
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