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

2024-10-20

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精选8篇)

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 篇1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依法妥善审理非金融机构

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苏高法审委[2009]45号

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

为了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非金融机构借贷合同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司法应对措施》的规定精神,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我院审判委员会于2009年8月21日第20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依法妥善审理非金融机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现予印发,供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参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院反映。

二○○九年十二月四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依法妥善审理

非金融机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09年8月21日[09]第20次全体会议讨论

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司法应对措施》的规定精神,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依法妥善审理非金融机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如下意见:

一、当前形势下审理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则

1、保护合法借贷行为,畅通融资渠道。人民法院在审理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护合理合法的民间借贷和企业融资行为,依法支持金融创新,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制裁非法借贷行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要积极履行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司法职责,注意甄别以各种合法形式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防止少数企业或个人利用当前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的机会规避金融监管、牟取非法利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

3、本意见所称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

4、下列民间借贷行为无效:

(1)以“标会”等形式向不特定多数人非法筹集资金的行为;

(2)以向他人出借资金牟利为业的“地下钱庄”等从事的借贷行为;

(3)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借贷行为。

民间借贷行为涉嫌集资诈骗、非法设立金融机构等犯罪行为的,按照《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和非法金融机构取缔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法惩处非法集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处理。

5、非金融企业开展的下列借贷行为有效:

(1)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募集资金的;

(2)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向特定的自然人进行的临时性小额借款;

(3)企业非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临时向自然人提供的小额借款。

6、借贷合同当事人既约定借款利息又约定违约金的,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进行调整后的违约金与利息之和不得超过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

7、借贷合同虽然约定应当支付利息,但未约定利息标准或约定不明的,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仅约定借款期限内利息而未约定逾期利息的,如约定的借款利息低于或等于同期银行逾期利息计算标准,根据出借人的主张,可按同期银行逾期利息标准计算逾期利息;如约定的借款利息高于同期银行逾期利息计算标准,且没有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则按照约定的借款利息标准计算逾期利息。

8、出借人与借款人约定的借款利息计算标准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高利贷”行为,对超过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借款人已经偿还的款项中包含超过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的,根据借款人的主张,超过部分可冲抵本金。

9、借贷合同中约定分期还款,当事人在还款时明确是偿还利息或本金的,应按其还款意思认定;在还款时没有明确的,应先冲抵利息,后冲抵本金。

三、经批准开展借贷业务的非金融企业所涉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

10、依法设立的典当企业依据《典当管理办法》签订的以房地产、财产权利、动产为其向债务人出借款项设定质押、抵押担保的典当合同,应当认定为借贷合同性质。

11、典当企业出借款项未依法设定抵押或者质押的,其性质属于违反《典当管理办法》关于典当企业“不得从事信用贷款”规定的非法金融活动,借贷合同应当

认定无效,借款人应当返还借款本金和孳息,孳息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但因抵押登记机构未及时办理登记、城市建设规划调整等非因当事人过错原因导致典当企业未依法取得抵押权、质押权的除外。

借款人仅向典当企业提供保证担保的,借贷合同和保证合同均应当认定无效。

12、典当企业主张典当合同约定的利息及综合费的,应予保护,但超过《典当管理办法》规定范围的除外。典当企业主张借款期限届满后的利息及综合费的,对于两项合计数额超过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的部分不予保护。典当企业主张合同违约金,借款人请求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依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处理。

13、经依法批准开展借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具有一定金融性质的非金融企业在批准的范围内签订的借贷合同应认定有效。由此产生的纠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没有相应规定的,参照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处理。

四、企业之间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

14、企业将自有资金出借给其他企业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所急需资金的,孳息按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15、企业将从金融机构获取的信贷资金出借给其他企业以及存在其他违反国家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行为的,人民法院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处理。

16、未经依法批准从事借贷活动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非金融企业签订的借贷合同,人民法院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处理。

17、企业之间或其关联企业之间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买方”向“卖方”交付“货款”,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再由“卖方”向“买方”购回同一标的物,双方无交付与接受标的物的意思表示和行为的,应当认定为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并认定合同无效,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照本意见第14、15条的规定处理。

五、借贷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证据判断

18、人民法院审查借据本金数额的真实性应综合全案证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借据记载的借款数额包含利息的做法是否是当地民间借贷市场的普遍习惯;债权人能否合理说明借款发生的具体情况;陈述内容是否存在矛盾;债权人是否曾有类似的交易前例;庭审言辞辩论的情况是否导致对债权人陈述的合理怀疑等。

19、出借人以借据主张债权,借款人抗辩称借据载明的借款金额包含利息或仅为利息,且提供的证据足以使法官对借据载明的本金数额产生合理怀疑的,可以确定由出借人就借据本金数额的真实性承担举证责任。

六、借贷合同纠纷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处理

20、在借贷合同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或一方当事人以案件涉嫌集资诈骗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为由提出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抗辩理由不足或缺乏依据,而当事人坚持其抗辩主张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侦查机关报案;侦查机关立案受理的,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民事案件的起诉并将案件移送侦查机关;侦查机关不予立案侦查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21、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涉嫌集资诈骗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应当向侦查机关移送案件。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应裁定驳回民事案件的起诉;侦查机关不予立案侦查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22、借贷合同纠纷案件审结后发现涉嫌犯罪且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的,应当中止执行,等待刑事犯罪案件侦查与追赃结果。生效判决中包括不应当保护的非法高息的,应当依法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23、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过程中,发现破产企业存在非法集资行为的,对涉嫌非法集资部分移送有关机关处理。有关机关最终认定的非法集资金额,应当根据《非法金融机构与非法金融活动取缔办法》等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在进入破产财产分配阶段时列入第三顺序清偿。

七、附则

24、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本院以前作出的规定与本意见有抵触的,以本意见为准。实施过程中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依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 篇2

但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的消费内需还不足。近10 年来,我国的投资率由35% 上升到40% 以上,消费率由62% 下降到48% ,投资增加,消费下行,消费内需不足。投资快速增加的同时,投资效益明显下降,过去投1 块钱产出3 块钱,而现在投1 块钱只产出1 块5。第二个问题是产能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 我国35 个行业有21 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 。我国的太阳能产品产量占世界的80% ; 多晶硅的世界产能是20 万吨,我国就占9 万吨; 我国的钢铁产能是9. 7 亿吨,市场的需求是6. 7 亿吨,过剩3 亿吨; 水泥全世界的产量我国占了60% ,30 亿吨。世界的警戒线是人均1 吨,我国是人均2. 3 吨。总体而言,我国产能严重过剩。三是政府债务严重。债务总量现在还有争议,有的说20 万亿元,专家研究说28 万亿元,不管20 万亿还是28 万亿,有一个数字是可靠的,有3 个省、99 个市、145 个县、3400 个镇债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00%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小打小闹不行,必须得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我国长期发展积累的这些问题。

谈到改革,这是全世界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国外的大智库、政府组织专门的专家来研究我国的三中全会决定。我国三中全会的决定在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那么怎么来理解? 我觉得和我国蓬勃向上的发展、欣欣向荣的国力有直接联系。因为国外研究和我们的不一样,它是研究你怎么垮台,而不是研究你怎么有活力。美国、日本不是研究你怎么有活力,而是研究你这个决定最后产生什么负面作用。我们研究这个决定,是研究怎么产生正能量。为什么说这个决定很重要? 就是因为全世界的改革就中国成功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不改革就死路一条,事实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你改错了是死路一条,不改革也是死路一条,所以必须得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那么对三中全会决定怎么概括和理解? 第一个是三中全会决定主题鲜明。全面改革是主题,层次清楚,六个紧紧围绕。另外保障有力,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中央改革领导小组; 二是安全保障,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际国内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三是时间保证,2020 年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另外,外国认为决定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明确。不仅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还要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个是方向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的专利,坚持这个方向不动摇。第三个是出发点、落脚点明确。增强人民福祉,体现了以民为本,这个外国予以高度评价。

第一,经济改革。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经济方面的改革取得重大成功,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两个都重要,一个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两个毫不动摇,对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壮大,对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两个神圣不可侵犯,公有制经济神圣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也神圣不可侵犯。那么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打破垄断,鼓励形成混合所有制。过去讲,国家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了突破,无论是国有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还是民营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中,互相参股,可以国有企业控股,也可以民营企业控股,这为多种所有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这是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金融改革。我国金融改革是相当重的一个任务,上海自贸区提出可以把资本项目放开,可以办民营银行,所以金融改革力度很大。我国金融体系、金融市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它的重大缺陷就是剥夺了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权利。企业和居民有什么金融权利?企业和居民形成的金融买方市场,这种权利在计划经济下被剥夺了。居民存款要选择利率最高的银行,那么我们利率都是一致的,没有高低,是固定的。企业贷款要选择贷款利率最低的银行,我们贷款利率也是固定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不是随着市场信号而浮动的。市场信号不发挥作用,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是说市场信号利率的变化而是在存款规模的总量、贷款规模的总量变化,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是买方市场说了算而是卖方市场说了算,你爱存不存,爱贷不贷。改革就是要恢复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权利,要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允许民间资本办银行。利率要随市场浮动,居民和企业有选择的权利。那么你经营不好,国有银行利率不发生变化,利率低,储户不去你那儿存款,你没有存款就没有贷款,就没有存贷差,就没有效益,那你就破产。改革要允许银行经营不善,要有破产退出机制,银行破产后居民存款怎么办? 要建立存款保险机制。经营不善的银行要破产,要形成买方金融市场。我国金融改革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股票不是圈钱的,要变成投资者盈利的平台,现在的股票都赔钱,87% 是赔钱的,赚钱的只是13% 。所以说要改变股市成为圈钱的机器,要变成投资者盈利的平台,特别是社会的散户,对违规的、披露虚假信息、搞老鼠仓的要严厉打击。另外将审批制改为备案注册制。

要发展债券市场,我国债券总量占GDP的比重是45% ,美国是174% ,英国是114% ,所以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很落后,要鼓励其发展。

也要发展保险,我国保险金额占GDP比重是3. 7% ,美国是14% ,要发展各类的保险机构,推出更多的保险产品。

还要发展期货,我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1993 年的水平,美国1993 年有78 个期货品种,我国现在才26个,相当于美国1958 年的水平,印度还有60 个期货品种,因此应鼓励发展期货。

另外要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产品,美国大量印钞票,为什么不通货膨胀? 它有2000 个金融衍生品,把印的钞票除了转移到国外的部分,国内的金融衍生品给吸收了,给居民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见,我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过少。

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美国是先利率、汇率市场化,然后资本项目放开; 日本是先资本项目放开,然后利率、汇率市场化; 英国是先汇率放开,然后是资本项目放开,最后是利率放开; 法国是先利率放开,然后资本项目放开,最后是汇率放开。这四种模式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和借鉴性,所以说资本项目放开、利率放开、汇率放开,完全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决定,没有先后顺序,不像我们国内有些专家还讲出个顺序来。所以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放开、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改革要紧密结合。

第三,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若手中没有货币,有效需求不足怎么能够消费? 扩大消费要解决收入的问题。收入的增长要跟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的提高要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改革开放35 年,我国人均收入增长7. 4% ,GDP年均增长9. 8% ,GDP的增长高于人均收入增长2. 4 个百分点。近10 年来,城市居民收入增长1. 8 倍,GDP增长3. 6 倍,财政收入增长4. 5 倍,就是说居民收入的增长低于GDP增长,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可见,国富、民富不同步,增长幅度不协调。前10 年城乡收入的差距是1: 2. 2,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1: 3. 3。邓小平同志讲如果不能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改革就是失败,所以说收入分配差距要缩小。一是提高初次分配劳动收入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收入的比重占40% ,国外占60% 。二是在二次分配中,通过税收,然后交给财政,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公共服务,增加居民的福利,间接增加居民收入。我国工薪所得税收入最高个税税率是45% ,财产收入最高税率是20% ,说明那些富翁、土豪财产收入的税率太低,要提高。三是收入要透明化,要建立收入透明的社会信息网,官员财产要申报。四是要有财产收入,不仅富豪有财产收入,普通的居民也要增加财产收入。在我国有财产收入的人群只占10% ,财产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仅为2% ,而国外财产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是40% ,有财产收入的人群比重高达90% ,所以要鼓励居民有财产性收入,包括股票、债券、理财、存款。要增加财产收入,包括农民也应有财产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房产贷款抵押、入股分红等。那么当农民有财产收入时再进城就不是无产者,而是以有产者身份进入城市的。社会主义要研究怎么把无产者变成有产者,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有个经典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什么叫共同富裕? 既有劳动收入,又有财产收入,都变成有产者,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向新社会目标前进,社会主义得到巩固,共产主义得到实现。

除了居民的收入,还有城乡一体化。当前,世界有两大亮点,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他说中国经济出现问题,他没有看到城镇化,而西方国家就说,世界两大亮点,中国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我国城镇化率为52. 57% ,离70% ~ 80% 的目标还很远,所以说要大力推进中国的城镇化。那么中国城镇化的目标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于城镇化会议,公安部有一个解释,户籍制度改革要和三中全会决定吻合。为什么要吻合? 三中全会决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包括什么?包括生产资料、货币资本、劳动力流动,户籍制度改革本身没有体现这个精神,还是那套老话,小城镇放开、中等城市适度放开、大城市限制、特大城市禁止。现在还这么讲,说明没有跟上形势,城镇化不是让户籍制度搞得越来越神秘、越来越严格,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户籍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取消户籍制度,要市场还要户籍制度干什么? 户籍制度越严格,市场就不能发挥作用。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户籍制度就要取消,要实行身份证制度,身份证制度就是在城市工作这段时间内要享受这个城市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这个城市的福利待遇,不是根据户口而是根据工作的时间长短。现在改革户籍制度方案和三中全会之前的说法没什么两样,其实是在三中全会决定之前就已形成的文件,所以没有解放思想。

劳动力流动还有一个新的说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根据你的身份证,你在这儿工作半年以上时间,就应该享受这个城市的福利,而不是根据有没有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出现不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户籍制度本身就阻碍了劳动力流动,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没有体现社会公平。外国的城镇化没有户籍制度,就是身份证。那么在身份证制度下,怎么做好城市的管理,这是要研究的内容。李克强总理和中央领导都讲了,我国的城镇化是要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以说要根据三中全会的要求调整,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想法上。劳动力的流动要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来设定改革方案,不能脱离三中全会的决定。

另一个,农民要进城,要有住房,保障性住房怎么解决? 工作怎么安排? 子女上学,学校能不能容纳? 生病之后,医院能不能给安排? 这是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要考虑的,不是说小城市放开、中等城市适度放开、大城市禁止、特大城市不允许,这几句话太旧了,没有跟上形势。

再就是房价问题。我国房价在70 个城市中有69 个价格往上涨,一个往下降,就是温州。房价上涨什么原因? 要找到原因。商品房价格应该谁管? 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应该由市场管。政府管什么?政府要管公益性住房,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非要在那儿限价,那能行吗? 市场价格政府是限制不住的。政府应该把公益性的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管好,带有政府补贴性质。商品房要按市场价格,政府要管可以,但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要通过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比如给你规定两套房子,你说消费不够,要扩大消费,买第三套,收你消费税。你买完之后,一看房价上涨,你说我要发财,可以,你可以卖,收你增值税。你买了第三套房子,也不消费,也不出售,在那儿闲置,收你浪费资源税,三种税就解决了。很简单的问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政府管什么? 就是管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廉租房、保障性住房要保证收入分配透明化,收入多少钱、什么标准,收入低的住廉租房,收入提高后要把房子退出来还给政府,给下一个排队的。但这种廉租房的退出机制、收入分配的透明机制,收入提高以后不退房的检查机制目前我国仍不完善。我国自有产权房比重是80% ,美国自有产权房的比重是69% ,德国、法国是60% ,日本是55% 。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人均收入比发达国家低,为什么自有产权房的比重又比发达国家高,这就是我国房价为什么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什么? 就是因为虽然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收入低,但是为什么能够买得起房? 就是因为双方父母老人的支持。老张家能够买商品房结婚,老王家绝不示弱,双方老人倾尽终生积蓄,支持子女买商品房。个人收入低,是整个家族来买这个房子,这就产生了刚需。所以这种刚需的出现,以四个老人的全部积蓄支持子女购房,这种特有的形式在外国不具备。中国就一个子女,双方老人支持,所以收入低没有影响购房。所以我国自有产权房的比重超过美国。所以有一个导向,不鼓励年轻人买新房,可以买二手房、租房子,收入提高以后,再买商品房,不要啃老,把老人啃光。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还有一个怎么发展二手房市场、怎么合理导向的问题。

关于当前的宏观形势与改革任务 篇3

从全球看,国际经济格局仍在深刻调整,经济复苏之路曲折缓慢,特别是英国脱欧和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给全球经济带来大量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个特点是,经济复苏不及预期。IMF去年10月以来三次下调今年全球增长预期,最新预期增长3.1%。主要经济体增速仍在低位徘徊,巴西、俄罗斯仍未走出衰退;今年国际贸易增长1.7%,连续五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这是几十年没有发生的情况;联合国贸发组织预计,今年跨国投资下降10%—15%。第二个特点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分化,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空间有限。欧盟、日本等国实施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并未明显促进消费和提升通胀率,今年采取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国家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以上。随着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加快,美联储年内加息则是大概率事件,而新兴经济体持续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的压力。第三个特点是,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发达经济体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WTO报告,2015年10月至今年6月,20国集团实施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21项。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都将改变全球贸易和投资一体化、劳动力流动和移民等重要制度安排,使全球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更为困难。此外,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金融市场敏感震荡,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恐怖袭击频发等都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从国内看,中国政府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为了解决经济增速变化、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寻找平稳健康发展的答案。在供给发力、需求加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作用下,今年前10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年初预计的经济社会主要目标有望完成,为“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稳”。一是经济下行的趋势缓中趨稳。GDP增长连续三个季度6.7%;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都比上半年略有回升;就业和物价形势也比较稳,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4.98%,CPI上涨2.0%;以美元计价的外贸进出口下降7.5%,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几个先行指标也有所改善。PPI结束了54个月的下降态势,9月上涨0.1%,10月上涨1.2%;1—10月发电量增加4.2%,10月增7.1%;货运量增长3.5%;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4%,其中三季度增长12.5%。

二是结构调整稳中有进。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5%和10.1%。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54.1%。坚持创新发展驱动,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量分别增长84%、33%和17.9%。全国新登记企业增长28.9%。

三是开放型经济稳步提升。“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已累计与43个国家和国际贸易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协议。在全国范围实施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新设辽宁等7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正在由货物出口大国发展为对外投资大国,今年1—9月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1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3%。人民币10月1日正式被纳入SDR货币篮子,增强了全球储备货币的稳定性。G20峰会成功召开,中国主导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理念赢得广泛共识。

同时中国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巩固,稳中承压,进中有难。一是稳增长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受到制约,1—10月仅增长2.9%,10月回升到5.9%。二是经济走势分化严重,地区平衡发展难。区域间经济、产业、房地产等分化严重,需要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和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房地产和资产泡沫限制货币进一步扩张,实体经济困难与资金脱实向虚矛盾交织,金融、债务潜在风险上升。

总的来看,上述困难和问题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还在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冲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应该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总需求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支撑动力依然不足,经济企稳趋好的可持续性不强,持续惯性回落的风险仍然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任重道远。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阶段特征,以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以结构优化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长期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深化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

在去产能方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用3—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的目标。中央财政设立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推动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前三季度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的80%以上。

在去杠杆方面,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途径,平稳有序地降低企业杠杆率。

在去库存方面,通过降房贷首付比例、降低交易环节税负、完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等,推动房地产库存压力大的城市激活有效住房需求,商品房待售面积已连续6个月减少。

在降成本方面,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取消减免一批政府性基金。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5年以来5次降息,累计降低利率1.25个百分点;4次降准,一次定向降准,释放了流动性。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社保缴费,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前8个月企业财务成本下降6.2%,其中利息支出下降8.3%。

在补短板方面,脱贫攻坚、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软硬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建设加快,农业、水利、生态、教育、卫生等领域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改革,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机制、新动能。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带来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调整期,增速从2010年的10.4%一路下行到今年的6.7%。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需求刺激政策,增发货币、降息降准、增加公共投资,但传统增长动力正在衰退,需求侧调控政策的效應不断递减,高投资、高消耗、高出口拉动经济的旧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既有国际因素、周期性因素,也有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因素,而供给侧的最大问题,正是制度供给不足,束缚了实体经济的创新动力,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不断降低。为了保持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改革为根本手段,清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合理配置的体制障碍,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可持续的增长动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近期的结构性改革是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但其远期的目标则应是按目标导向的原则,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加快建立更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任务要避免行政化、部门化、碎片化的倾向,坚持依靠市场、靠创新、靠竞争的力量。另一方面,要不忘初心,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市场化改革决不能放松,如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体制、土地制度、社会保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改革必须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快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破除一切行政垄断,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界定中央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打通“三块地”改革试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等。这类目标导向的改革必须尽快取得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 篇4

原因

一、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二、外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

总体而言,外贸形势的持续回暖有赖于全球经济恢复和调整的步伐,2010年的外贸总额难以达到2008年的水平,外贸仍将处在低水平复苏的状态。

三、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

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超过2009年,我们预计2010年社会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7%-18%,但由于物价涨幅的提高,消费实际增长将会略低于2009年,实际增速约为13%-16%。

四、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得到明确,但根据对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的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名松实紧”逐步渐进的退出,在调控效果上逐步回归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收紧,2010年货币政策仍然相当宽松。

五、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

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 篇5

2003年开始的此轮金融宏观调控,体现了调控时间的前瞻性,调控对象的区别性、调控手段的规范性、调控力度的适度性和调控结果的有效性,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效率,降低宏观调控成本,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金融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总体分析,我省经济金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不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继续正确执行适当的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影响到下一阶段我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出现经济下滑局面。

(一)工业品需求增速回落,上游产业增长受到抑制全国煤炭产量继续大幅增加,煤炭价格仍然高位运行,但增幅已经明显趋缓。与2005年GDP预期增速8%相比,今年国内煤炭需求增长将首次低于GDP增速。据统计,截止2004年年底,山西省煤炭产量、出口量、省际间净调出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5%、50%和70%,煤炭作为全国主要能源品种以及我省主要产业,煤炭业的发展关系全局。据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五月份我省煤炭价格出现小幅回落迹象,在监测的22项煤炭规格品中,6项价格有所下调,价格下调的规格品占监测样本总量的27.27。同时,由于存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焦炭价格呈惯性攀升走势。但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市场成本高限的约束,煤、焦价格已经走到了历史高位,面临下降的威胁。电力方面,由于新增装机容量较多,南方各省雨水充沛,水电增长较快,全国电力消费增长趋缓,今年电煤订货数量大于实际需求,随着电煤合同兑现率的提高,电煤供需紧张局面将趋缓。从我省看,1-5月份,拉闸限电37804次,同比减少51%,消除夏季用电高峰等季节因素,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

从国际市场看,今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减势明显,国际煤炭贸易量迅猛增加。专家预测2005年国际煤炭交易资源约7.9亿吨,需求在7~8亿吨左右,主要产煤国家纷纷大幅度增加煤炭产量,同时受石油供应能力与价格大幅度变动影响,国际煤炭交易价格呈冲高后回落趋势。1-5月,我省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增幅下降近3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以矿产品、焦炭、金属镁等原材料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有所回落,对我省出口造成影响。

(二)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企业贷款积极性受到影响

1-5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1月份的35.5%下降至1-5月份的18.8%,与全国水平及2004年水平相比呈陡峭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1-2月实现增加值144.5亿元,同比增长20.6,较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1-5月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46.7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从所有制来看,外商港澳台企业工业增加值不断提升,1-5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比去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而我省倚重行业的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1-4月,地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105.1亿元,同比增长37.9,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和税金151.8亿元,同比增长36,较去年同期下降45.6个百分点。

当前地方工业企业利润和税金增幅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大;二是上游原材料产品推动价格上涨趋势显著,利润向上游集中特征明显;三是受市场影响,如煤炭企业受产品市场供求趋缓影响,重点企业经济效益增速有所放缓,钢铁企业受市场影响,经济效益出现波动,长钢、宏阳钢铁实现利润明显下降,新大钢铁大幅增亏。从全国来看,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9个百分点,同时,贷增长速度持续走低。我省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5月份贷款同比增速8.06%,低于同期我省GDP12.6%的增速,其中工业贷款同比少增16.6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同比少增48.9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股市走势分析 篇6

(2008-12-24 13:10:14)

“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在目前的A股市场上还在初级阶段,长久以来股市和实体经济的脱节是我国A股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不过可喜这个动作就表明国家已经开始逐步的把实体经济注入股市,从而加大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的相关性,这将决定未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呈现“四落两升”特点。“四落”即GDP、工业、净出口、投资(实际投资增长率)增幅均明显回落;“两升”即消费增幅上升和物价明显攀升。四大因素影响导致经济增长出现“拐点”性变化。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放慢,这些政策的作用今年明显显现;三是内生需求增长放慢,主要是房价长期过快增长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升抑制了需求增长,投资增长的拐点显现。四是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经济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当9月份美国金融危机井喷之后,全球经济几乎瞬间陷入衰退,中国也无例外的加入这场抵抗衰退、促经济增长、加大内需的战役中。国务院11月9日最新出台的4万亿扩大内需政策,具体包括10大措施。加大内需对GDP从今年开始,我国经济由繁荣期开始进入调整期,估计这种态势将持续两至三年左右时间。

一、固定资产投资

宏观上看,随着更加积极宽松的财政货币措施的陆续出台,影响当前经济增长的矛盾和问题将会逐步化解,中国经济仍能够在平稳较快的通道内运行,影响股市的经济下滑的趋势将得以抑制,一批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也将得到改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得到金融政策的扶持也将逐步走出困境,增值税的改型也彻底改正了原先重复交税的问题,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良性循环。对股市的贡献有着长远的意义。

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189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47073亿元,增长21.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918亿元,增长24.6%。

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732亿元、50759亿元和60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8%、30.0%和24.3%。

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773亿元,同比增长41.0%;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6979亿元,增长16.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1936亿元,增长34.4%;铁路运输业投资2222亿元,增长39.8%;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3537亿元,增长48.6%;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041亿元,增长31.4%;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949亿元,增长43.0%。

国务院新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其中4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农村的基本农居房。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即农村公路、电网、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建设。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倾向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方面又倾向于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四,加快地

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二、物价(CPI)

目前CPI的上涨对股市的影响甚微,逐渐被股市消化。

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 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4.5%,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101117亿元,增长10.5%,回落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8714亿元,增长10.3%,回落2.4个百分点。

1-10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7%。其中,城市上涨6.4%,农村上涨

7.3%;食品类价格上涨16.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9%,衣着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7%,居住类价格上涨6.7%。

三、扩大内需

针对内需增长面临的压力,明年要重点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要采取适当措施稳定住房和汽车消费,避免这两大消费热点出现过度下滑。努力扩大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尤其是旅游消费成本,如降低旅游景点门票费,降低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水平。

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本轮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均是由于改革滞后所导致的,实践证明,用宏观调控的办法解决需要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的问题只治标不治本,而且效率较低。因此,要利用明年国际国内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我国财税、金融、收入分配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只有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才能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尤其是明年国际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调,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快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

今年以来,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对国内外宏观经济下滑风险的担忧是重要原因。随着一系列保增长举措的推出,将逐渐改变投资者对经济下滑风险的预期,进而稳定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目前A股的市盈率在13倍左右,股价对宏观经济的风险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反映。对于很多行业和个股而言,长期投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

四、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在稳健的前提下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松动措施。如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及社区医疗等薄弱环节及弱势群体的支出,尤其要加大对灾后重建以及中西部县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保以及就业的支出。要加大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在东北成功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政策应该尽快向全国推广;要通过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加大对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支持力度;对创新型企业和一些小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政策;为了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和保持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建议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同时提高税率水平,这样也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适度稳定增长。今年信贷规模预计增长14.5%,明年信贷增长应保持在16%以上,并应取消按季控制信贷规模,根据经济增长变化需要适时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必要时可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

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两高一资”行业则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分析 篇7

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 经济回落的速度放缓

我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达到反危机政策刺激下快速回升的短期高点 (11.9%) 之后, 二季度出现预料之中的回调, GDP当季同比增长10.3%, 比上季下降1.6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也下降;7月份多数指标回落速度放缓。

工业增加值增速6月份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 7月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回落速度是放缓的。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6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 回落都不大。

(二) 回升向好转向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同比增长率一季度二季度7月份

GDP11.9%10.3%上半年11.1%

工业增加值19.6%15.9%13.4%

全社会投资25.6%24.8%1-7月份24.9%

消费品零售17.9%18.5%17.9%

出口28.7%40.9%38.1%

进口64.6%44.2%22.7%

CPI 2.2%2.9%3.3%

我国今年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 不仅仅是去年基数逐季抬高的滞后影响, 也是我国政府主动把握总量刺激政策力度和加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 促使我国经济从危机应急状态尽快向运行正常化方向发展的结果。我国开始进入由政策刺激的快速回升期逐步向自主增长主导的稳定增长期过渡。

初步分析, 当前增速回落大体有三分之二是去年基数的影响, 三分之一是政府主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结果。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能耗强度一季度的不正常反弹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不规范运作等短期突出问题和经济回升中粗放型增长势头卷土重来的结构性矛盾,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政策, 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在4-7月份得到较好落实并取得积极成效。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几个两难选择

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 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不少, 在未来宏观调控政策选择方面, 两难选择问题增多。

(一) 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 对“十二五”的发展格局影响较大

2006—2009年累计单位GDP能耗降幅达15.69%。今年一季度高耗能行业生产加快导致万元GDP能耗反弹3.2%, 4-5月份工业用电量增幅分别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7.8和5个百分点。

今年是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万元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的决战之年。要如期完成目标, 下半年的节能任务相当艰巨。

1. 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

当前, 部分地方对高耗能行业的投资热情居高不下, 前6个月有色金属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然很高, 有些地方“十二五”时期仍然规划建设许多高耗能投资项目。从高耗能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动向看, 未来我国二氧化碳减排任务非常艰巨。

2009年9月,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 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同年12月,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 到2020年,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任务压力也很大。

2.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

针对一季度情况,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 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电解铝33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箱、造纸53万吨。国务院5月通知指出, 要确保落后产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二是“国十条”给房地产降温带动产业链下游相关产业降温。三是取消406种产品出口退税, 发出高载能产品限制出口的重要政策信息导向。四是取消对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五是停止部分行业新增产能投资项目审批、核准。

3. 高载能行业6-7月份减速已经扭转节能形势

5、6月份, 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 分别比上月减缓2.1和4个百分点, 并带动工业用电量增速放缓。5月份, 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3%, 增速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14%, 增速较上月下降6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量为2223亿千瓦时, 环比5月份下滑了0.8%。6月份, 钢铁、有色、化工等生产增速连续放缓, 带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13.6%) 比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

2010年上半年, 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1.2%,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以此测算, 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 下半年价格趋势

1. 连续出现各种极端天气, 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目前, 我国几乎所有工业制成品供过于求, 唯有农产品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 自然灾害对个别农产品的影响会导致其价格大幅波动。

今年以来, 我国先后出现了西南大旱、北方低温、南方暴雨等极端异常天气, 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粮食稳产难度加大。农产品价格呈现出结构性上涨。近期棉花、小麦、大蒜、绿豆等价格涨幅较大, 给农产品价格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2.7月份可能是全年CPI的最高点

7月份, CPI同比增长3.3%, 环比上涨0.4%。在7月份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中, 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形成的, 新涨价因素1.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在70%左右。国际小麦等粮食的减产, 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刺激, 工资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但8月份翘尾因素1.7个百分点, 9月份1.3个百分点, 下半年翘尾影响逐步减弱。

3. 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下行的因素很多

第一, 经济增长速度适当的回调。上半年重工业增长19.4%, 轻工业增长13.6%。7月份, 重工业增长13.3%, 轻工业增长13.5%, 预示工业还会减速。第二, 非常重视从货币源头管理通胀预期, 7月末M2增长17.6%, 比上个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 接近全年目标。第三, 先行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7月份比6月份回落了1.6个百分点,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类价格回落了2.3个百分点, 它们对CPI的传导压力明显缓解。第四, 6月份,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首次出现下降, 7月份环比持平。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

4. 国际上对价格趋势分歧很大

国际避险资金持两种态度:一种是通缩派, 选择美国国债;一种是通胀派, 选择黄金等投资品种。目前通缩与通胀尚难定论。这是现在股市、期货市场趋向不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方向可选择。既没有大牛市的基础, 也没有大熊市的基础, 小幅震荡是年内特征。

最近, 俄罗斯停止出口粮食使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波动, 但国际粮食库存处于高位, 不支持粮食价格大幅持续上涨。

(三) 货币政策乃至宏观经济政策方向选择两难

1. 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 必须警惕预料之外的减速因素

下半年, 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基数抬高、库存回补趋于结束等因素会导致经济增速出现预料之中的放缓。同时, 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 必须警惕预料之外的减速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出台经济刺激政策, 并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 这次国际联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行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和企业出于通货膨胀预期而回补库存是推动世界经济大幅回升的两大动力。

政策刺激和库存回补能带来经济回升, 但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使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 世界经济不会在旧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实现复苏, 要真正出现实质性的经济复苏必须有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来带动。

目前经济学界根据统计规律归纳总结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以下四种长、中、短期波动。

第一种是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兴替为主要波动机理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目前, 世界上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是上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刺激“红利”已经退潮, 新一轮科技革命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世界经济正处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下降阶段。

第二种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一种与房屋建筑、房地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周期, 这种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 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 也称建筑业周期。众所周知, 各国刚刚经历了一轮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金融危机, 我国房地产从1999年房改后也经历了连续11年的建筑周期上升期, 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可能要经历“库兹涅茨”周期的调整期。

第三种是以企业固定设备更新投资和投资收益率波动为主要机理的为期约10年的朱格拉周期。目前, 世界上传统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 新兴战略性产业没有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 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新兴产业设备投资机会还没有出现, 世界经济正处于朱格拉周期下降阶段, 今年上半年和明年还不会出现世界性企业新一轮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高潮。

第四种最短的周期是以存货调整为主要机理的一种40个月 (3—4年) 左右的基钦周期。“去库存化”和“库存回补”往往会造成市场需求 (特别是投机性需求) 的大幅波动, 从而引起经济增速的大幅波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已经经历了一轮“去库存化”和“库存回补”的短周期波动, 去年下半年开始“库存回补”基钦周期的上升期也已经结束。

从以上四种周期规模看, 世界经济正在结束各国政府联手救市政策带来的经济快速回升“药效期”, 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可能处于四种周期下降期的重叠阶段。

2. 外需在四季度可能明显减弱

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导致部分发达国家主权债务规模急剧上升。希腊等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凸显, 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公共债务危机可能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困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欧洲债务危机给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 全球各经济体大都面临着巨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压力, 被迫执行紧缩财政的计划, 将导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从而影响到我国外需回升势头。

3. 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节能减排、房地产市场调控、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等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向好、优化结构的政策, 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

如何兼顾解决短期突出矛盾和推进中长期结构优化问题, 给宏观调控决策提出许多两难选择的难题。

(四)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前高后低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库存回补阶段基本结束、上年同期基数抬高等因素作用下, 我国经济增速继续稳步回调。初步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9.5%左右;四个季度分别为11.9%、10.3%、9.2%、8.3%。

任何一个国家危机后刺激政策退出或者不再加码都会有短期的“阵痛”, 出现一定程度的同比、环比减速很正常, 反而是刺激政策依赖症带来的高速增长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一揽子计划总体力度不减的同时, 对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局部政策微调是与加大对民间投资鼓励政策和新兴战略性产业支持政策同时推出, 中央对短期突出问题和长期结构性矛盾的解决都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我国不存在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政策被迫过早退出的经济风险, 因此, 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真正的“后低”出现要有心理准备。

(五) 适当降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值

考虑到危机后低碳化发展的世界投资潮流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硬约束, 大家必须适当降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值, 我国主动将经济增速减缓到一个可承受的适当水平, 比依靠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推动的高增长更有利于平稳健康发展, 更有利于掌握经济主动权。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碳关税”制度推出前我国“十二五”前期经济大起, 一旦西方国家推出“碳关税”制度就出现“十二五”后期大落的被动局面。

(六) 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一时期, 硬要与经济周期性规律对抗去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 政策代价过大, 顺势减速并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是明智之举。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把握, 可考虑当前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 不要急于退出刺激政策以守住速度底线, 今年下半年增长速度略低于上半年, 明年略低于今年但不低于8%是应该可以接受的。

三、稳定总量政策和优化调结构政策是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佳组合

2010年中国经济不冷不热, 没有通货膨胀, 也没有通货紧缩, 总量政策没有必要做大的调整, 稳定政策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一) 政策稳定要求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能变, 一揽子计划落实的力度不能减, 调结构转方式的工作不能松。

稳定政策要求落实政策必须全面、平衡。宏观政策要加强协调, 区分轻重缓急, 防止政策效应过度叠加;防止各行其是, 自觉维护调控政策的统一性。货币政策既要保持金融对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支持力度, 又不能为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价格走势决定负利率水平将逐步缩小, 近期没有必要加息, 完全可以通过数量型工具实现M2增长17%和新增贷款7.5万亿的目标。稳速度必须在有保有控的加减法中才能实现。

(二) 下半年做好三个加法

一是要对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从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增加合理供给, 为未来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奠定基础。增加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要是房地产调控的两个方面, 要全面落实。2010年4月15日,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度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全国拟供应住房用地18.5亿平米, 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2.4亿平米, 占比13.2%, 棚户区改造住房用地3.7亿平米, 占比19.8%, 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8亿平米, 三类住房用地合计占比76.6%。

2010年5月19日,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在北京签定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以确保完成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根据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 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要加快出台。“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不仅包含了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也将成为重头, 还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和重大政策举措。

统计显示, 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总量绝对规模保持逐年上升, 但是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9%, 而2009年则只占7.8%。而压住目前不断升高的能源消费总量, 可行的方法主要还是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现有的技术, 提高产能利用率,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用能产业。按照初步测算, 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 到2015年, 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有望达到11%左右。由于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增长, 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会从2009年的70%以上下降到63%左右。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 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 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 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把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节能环保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以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我国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和技术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方兴未艾, 显示出蓬勃生机。据估算, 未来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可达4万亿元。比如, 我国高效电机技术水平已经较高, 但绝大多数用于出口, 如果对国内低效电机进行全面改造, 每年可以节约1500亿度电, 得到750亿元的节电效益, 还可以形成1000亿元左右的增加值。

两高一资行业要定性为内需产业,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从附加值由低到高逐步收紧出口政策, 产能与内需规模相近, 不能将能耗污染留在中国, 企业不管环境和能耗到国际市场挣钱。资源价格政策、资源税政策、出口关税政策调整, 不给国外“碳关税”借口。

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1.民间投资的鼓励政策要出台细则来落实到各行业和各方面。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文, 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财政部等20多个部门分别承担相关任务。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九大领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了40项工作任务, 每项具体任务少则有一到数个部门负责, 多则十几个部门。2.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通知》明确指出,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 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 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

当前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篇8

首先,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其中第1季度增长9.9%,第2季度当季增长6.7%,累计增长8.2%,第3季度当季增长9.1%,累计增长8.5%,前3个季度的GDP增长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6个百分点,是近年以来最高的增长速度。为什么经济能够这么高?我想首先是国内需求增长加快,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月~9月份增长30.5%,比去年同期加快了8.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按照现行的统计,更新改造的投资增长49.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5%,继续呈现一种旺盛的发展势头。国债投资进一步向重点领域倾斜,今年一共发行14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安排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就达到320个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设投资的接近100个亿,环境保护和生态投入100多个亿,用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东北老工业技术改造等等也达到了200个亿,这对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投资结构的优化起了重要作用。

居民消费由于受到非典型肺炎的影响曾一度放慢,但其后很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月份当月分别增长了9.8%和9.9%,前3季度累计增长了8.6%,住房、汽车、电信等消费热点促进了居民消费的消费力量。全国商品房的销售达到3736亿元,增长41.4%,限额以外批发零售贸易汽车零售额增长77.5%,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74%,同时,年初居民消费价格也扭转了从2001年11月份以来的负增长或者下降趋势,前3季度累计上升0.7%,食品、服务、居住价格分别是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分别上涨2.2、2.3和1.8个百分点。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大幅度增加。前3季度财政收入16312亿元,同比增长22.5%,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728亿元,同比增长49%,其实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增长60.8%,他的增长率要快于一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在全部39个工业行业中有37个行业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工业产销情况也衔接比较好,产销率达到97.6%。

第二,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种植结构在进一步调整,棉花的面积增长的比较多,油料和蔬菜面积分别增长4.3%和3%,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粮食产品中的优质的专用的农产品生产继续扩大及夏收优质专用小麦和油菜籽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4%和68%,比上年比重又有所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化的形势也比较明显,东北地区专用的玉米、大豆面积已经占全国48%和64%,冀、鲁、豫三省优质小麦面积占全国52%,农业产业化经营也进一步的发展,订单农业继续扩大,在经济增长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也是呈现了一种快速增长态势。

前3季度规模以上的工业增长值增长16.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化工、冶金等5个行业贡献达到8.4个百分点,通讯设备、卫星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的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加。那么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供应不足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电设备、环保设备、金属机床产品增幅都在38%以上,和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汽车产品1月~9月份生产326万辆,同比增长35.7%,轿车产量已经达到144万辆,超过去年全年的产量。能源生产还是保持较快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其中原煤增长16.8%,发电量增加15.6%,煤炭价格有所上涨。

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非常顺利,青藏铁路已从格尔木铺轨到可可西里,贵州至广州,三峡第一条送出线路和北部通道二期工程现在已经投产,西气东输控制性工程,南京、长江和盐水关、黄河水道贯通,为年底向上海输气奠定了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今年对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应该来说是力度最大的一年,人才开发力度也开始加大,今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关于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做出了加快体制创新和改革,全面使老工业基地结构升级,推进资源型结构转型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项工作已经开始起动,将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一、二千万人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打下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国有经济的调整和国有经济改造的积极推进,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加快重组,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明显增强,今年以来集体和个体投资同比加快了9.6个百分点,集体和私营出口增长了近80%和79.3%,那么对出口的贡献率超过了25%。

第三,各项改革有序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应该来说是顺利的推进,省级机构的改革也在进一步的展开,行政审批的事项继续减少,在去年减少789项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取消了406项,同时将82项审批交给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来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的管理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实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制度,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配套的实施办法。

金融监管也进一步加强,设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型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实现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分设,证券业、保险业监督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务院专门下发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陆续展开,条件成熟的地方已经对农业特产税不再单独征收,改为征收农业税,有些地方包括安徽省在内还对农民直接补贴进行了试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今年也开始起步。制定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方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又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这就是说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决定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健全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讲决定的贯彻落实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强大的体制保证。

第四,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了进展。去年我们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今年前3个季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达到6063亿美元,增长36.2%,其中出口增长32.3%,在整个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1.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等于58.4%,服装、鞋类等传统型产品出口也进一步扩大,分别增长24.7%和15.6%,进口2986亿美元,增长40.5%,进口的速度要高于我们出口的速度。一些重要商品进口增长较高,主要是原油、成品油、钢材和汽车的进口量分别增长29.8%、54.5%、48.7%和47.6%,棉花、大豆增幅进口也比较快。

今年我们还认真的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在外商投资的图书、报刊分销开办旅行社合作办学设立合资外贸公司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进一步扩宽外商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进度进一步加快,资金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带动外资的增长,前3季度合同利用外资79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402亿美元,增长11%,在这个过程中大陆与内地香港和澳门也关于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做了安排,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技术等方面合作提供又一个广阔的空间。

今年以来国内企业走出去也取得了进展,新批准投资设立境外非金融类企业有355家,中方协议金额是3亿美金,同比增长了48.5%和68.1%,境外投资主要方向是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的开发以及轻纺、电子等项目等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到9月底对外承包工程的营业额达到81亿美元,增长28.4%,对外劳务营业额也增长8.1%,到9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3839亿美元,比去年增加975亿元。

第五,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前3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9%和3.8%,今年的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额增加的比较快,已经增加13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的要多增3441亿元,中央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正在逐步的落实,8月份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1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国务院再就业工作布局联席会议,进一步协调全国再就业工作。国家今年专门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中央在继续对地方提供100亿元的企业职工下岗基本生活保障费基础上,安排了就业专项资金,又达到接近50亿元,到9月底新增就业岗位650万个,安排了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350万人,其中40岁~50岁大龄就业人员98万人,到目前为止是793万人,登记率为4.2%。

针对部分行业和个体经营受非典影响,今年困难收入下降的问题,国家及时税费减免,稳定就业等方面政策,并将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到9月底全国有2180万城镇居民得到了低保的保障,比去年底增加115万人。一直在2180万人~2183万人浮动,近年来看资金投入大,但是人数仅增加155万人。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人员乞讨办法,各地在城市特困群体的医疗、住房、救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截止9月底养老保险人数达到医疗保险人员达到1.0432亿人,失业人员达到1.0189亿人,比去年增长1032万人和7万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也在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工作还是在稳步的推进。

第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科教文卫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首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的完成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方面完成的又一大壮举。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带动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科技和国防的实力,激励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特别要指出的是今年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进行全面部署,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正在逐步形成,国家继续推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起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试点示范项目,对西部地区以资助贫困地区困难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大,今年专门安排了国债资金,用于全国的疾病防治和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同时加强乡镇的卫生院、妇幼保健医院等农村卫生医疗设施的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上一篇: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下一篇:“跳蚤书市”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