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融风险

2024-05-08

宏观金融风险(共12篇)

宏观金融风险 篇1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项创新型金融业务, 其宏观风险防范一直是金融监管当局和各大商业银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银监会在最近刚刚公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对当前金融机构创新出的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准则、市场准入、风险管理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因此, 系统地分析和考察衍生金融工具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宏观风险防范问题, 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

衍生金融工具一般按基础工具的类别, 可以划分为基于利率工具、外汇工具和股指期货工具。从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看, 根本原因在于能满足各种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衍生金融工具一般对经济和金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 我们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也很明确, 即是规避风险。这就说明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

第一, 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 但是现代衍生金融工具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 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 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的功能, 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 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 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 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 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第三, 提高宏观经济运行效率。一般而言, 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 降低筹资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减少信息不对称, 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 提高定价效率等。

最后, 进一步拓展金融机构服务范围,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 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 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0000亿美元, 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己占总收入的40%至60%。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类

我们知道, 与传统的金融工具不同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一般会有许多风险, 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另外有时还会面临法律风险。由于采用的具体工具不同, 在交易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也不尽相同。其中, 有的工具面临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 有的工具则就可能来自于信用风险。通常依照人为控制的难易程度, 我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有技术上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它的防范一般主要是通过各银行完善内控制度来实现, 如前后台的分离, 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之问的分离, 各种交易都应有规范的程序, 对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做定期的检查和控制等等。在2002年著名的巴林银行破产案例, 就是由于交易的前后台没有分开, 对交易员的监督不健全, 致使内控出现巨大漏洞。所以,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并加强监督, 操作风险也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第二,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方面大家都比较熟悉, 它通常会给各国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进而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 衍生工具交易也一样, 对信用风险控制不到位也会带来很大损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要考虑交易对手的守信额度, 要根据交易对手的资金状况、偿债能力、资信评级等, 确定守信额度, 所以这些都是在守信管理的要求下进行的, 以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由于市场的波动造成的。它的防范对银行技能、相关支持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知道, 利率是资金的机会成本, 汇率、股票和商品的价格皆离不开利率。当前, 建立在利率、汇率基础上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 随着基础工具的风险的产生而产生, 发展而发展, 最终因其消失而消失。

第四,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由于衍生工具中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受到法律的认可, 同时所遇到的交易对手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等等。由于各国或地区法律环境不同, 这都会导致操作方式和依据的惯例也会有所不同。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现状及其发展

近30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催生出的必然产物。然而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的。这使得国家对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态度慎之又慎。相应地, 我国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也相对单调, 范围也十分有限。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加快发展金融市场, 尤其是大力培育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下, 金融衍生品市场始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 就应该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从宏观方面来看,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 也已经发展成为GD P总量超过300000亿人民币的经济体, 其规模为我国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企业作为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 已经意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对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规避风险也有很大的需求。近年来, 国际黄金、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市场价格变动剧烈, 利率、汇率的频繁波动也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商品价格、汇率、利率风险, 已经成为广大企业重要共识。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 对外经济交往的规模会进一步迅速扩大, 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强, 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更多、更直接的国际市场风险, 对规避市场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如商品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远期外汇交易等, 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另一方面, 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也会引发整个市场对汇率、利率衍生工具以及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的需求。

四、衍生金融工具宏观风险防范措施

日前, 我国银行业的衍生业务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在市场化改革和现货市场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同时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因此, 以下几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 一定要形成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这其中包括形成市场规则的稳定性、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市场运作的规范性等等。这是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基本条件, 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加强金融监管, 并做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等来实现。

第二, 加强会员管理制度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会员进行资产控制, 看其是否拥有与交易相适应的可用流动资金数额。对所有会员实行保证金管理, 在会员与客户之间形成较为合理的双重程序, 并增强结算保证能力。

第三, 进一步建立健全结算制度。通过结算机构直接介入交易, 从整体上充分发挥结算系统的机制功能。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保证金每日结算有效运作, 而且可以防止损失累积, 做到控制风险, 并能够及时发现运营和业务上的漏洞。

第四, 及时完善信息披露。不断改进信息披露规则, 提高有关会计和信用评估等信息的透明度, 减少信息不对称, 可以使市场参与者有效地对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监控。

第五, 不断地加强监管制度建设。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本身又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复杂性, 同时涉及标的资产自身风险及交易对乎违约风险, 这更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制定提出了考验。而目, 金融衍生交易大多需要进入国际市场, 市场规模更大, 不确定性更强, 需要有高度统一的国际化监管体制。

最后, 建立合理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方面, 国内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应参考国际惯例进行调整。另一方面, 各大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基于会计标准的资金业务绩效考核系统, 这也是内部运作的关键问题。

此外, 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一定要按照国际惯例去做, 尽量避免因政治因素和宏观政策需要而对市场运作进行不恰当的干预, 避免使各大商业银行额外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也可消除市场对监管的权威性和监管能力的怀疑,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监管形象。

摘要:近30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催生出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加快发展金融市场, 尤其是大力培育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本文在系统地分析和考察衍生金融工具产生发展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其宏观风险防范应从金融衍生市场机制形成、会员管理体制、资金结算制度、交易规则、监管规则及运行机制等六个方面去努力。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去做, 只有这样才能在宏观风险上做到有效防范和应对。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程晓, 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研究 [J], 金融研究, 2009 (1) , 12-13.

[2]、张荣, 金融风险防范与对策 [J], 中国财政观察, 2008 (9) , 28-30.

[3]、许永滨,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10 (2) , 12-22.

宏观金融风险 篇2

货币银行学:易纲的《货币银行学》、黄达《金融学》、李健《金融学》、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学:姜波克《国际金融学》。清华:易纲《货币银行学》、李健《金融学》、姜波克《国际金融学》; 人大:黄达《金融学》; 央财:李健《金融学》;

贸大: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易纲《货币银行学》逻辑特别清晰,但是出书时间较早,内容较旧; 黄达《金融学》,全而广 李健《金融学》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 学习方法:

看书、听课、做题 课程框架: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包括货币和银行,主要是货币,银行是产生货币的地方。货币、利率(货币的价格)、银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学: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

货币的定义、形式、职能、制度、分层 定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从商品中抽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西方经济学家观点:人们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普遍接受性),凯恩斯进一步将普遍接受性发展为了流动性。

流动性分为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在这我们只讲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单位资产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损失的大小,通俗来讲,即资产的变现能力。举例:流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现金、借记卡(背后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股票、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意义:

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流通市场;二级市场为一级市场提供流动性。货币的形式:

实物货币(贝壳、石头、盐等)> 金属货币 > 纸币 > 电子货币 货币不是金银,而金银天然是货币

货币的四个性质:价值高、易储存、易分割、易携带;

纸币是否有价值,如果纸币没有价值,那么为什么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

纸币有价值,但价值非常小,远小于代表价值;纸币是由政府信用作为支撑,由政府依靠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流通。因而纸币具有普遍接受性;而央行可以根据市场纸币流通量控制纸币的

充当货币的条件:普遍接受性和币值稳定性。知识点:金属货币的自动蓄水池机制。金属货币的自动蓄水池机制是由金属本的一些性质决定的,金属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高、易分割、易储藏和易携带的特性。金属货币自动蓄水池机器的前提条件是,金属货币可以自由的融化,铸造。

在一个市场,假设货币黄金突然增加,则货币黄金就会贬值,1g的货币黄金原来能购买1g的商品黄金,现在1g的货币黄金只能购买0.9g的商品黄金,那我就能把1g的货币黄金融化,做成0.9g的商品黄金,到市场去卖换取1g的货币黄金,净赚0.1g的货币黄金。反之亦然。即市场上货币黄金贬值时,货币黄金就会转化成商品黄金,以维持货币黄金的币值稳定。反之亦然。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两大只能:交易媒介和贮藏手段 交易媒介: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不需要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价值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且必须有十足的价值。赎买赎买货币执行的时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产生的原因: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思考:如何从货币发挥交易媒介职能角度判断中国古代商业相比西方是否更发达? 提示:相比西方使用金更多,中国古代使用铜和银更多: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4、货币制度:国家对一系列货币问题的安排(1)、包括币材、货币的法偿能力、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发行准备制度。

英国没钱发国债,把资产阶级和国家绑在一起;中国没钱就发货币,把全国人民和国家绑在一起。(2)、国家本位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度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度和复本位制度,主要区别是政府是否规定金银比价。在双本位制度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称为“格雷欣法则”。即在双本位制度下,当金(或者银)的市价低于官价时,金(或者银)被称为劣币,人们就会更倾向于使用劣币来交易,从而使良币从市场(流通领域)消失,称为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度又分为,金币本位制度,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区别:金币本位制度,四个自由,自由融化、铸造、兑换、输出入国境。金块本位制度,四个自由均不存在,银行券达到一定额度才可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度,1银行券,2不能兑换黄金3职能兑换实行金币或者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4、国际储备黄金、外汇

5、纸币无法兑换黄金,可兑换外汇(3)、国际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是双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

特里芬两难,美元信心和清偿力的矛盾。牙买加体系最重要的是黄金的非货币或

5、货币的分层(1)、便于调控,便于检测(2)、内容 中国的货币分层

M0: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银行体系内外的现金用途不同,银行体系内的现金主要用于应付客户日常提款,银行体系外的现金主要用于购买产品和劳务

MI:M0和单位的活期存款和单位的协定存款

单位是指非金融机构和机关团体(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协定存款(余额宝一般存为协定存款)M2:M1和准货币

准货币包括单位的协定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其他存款90%以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和信托存款 美国

宏观金融风险 篇3

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是指市场参与者不能履约从而引起其他参与者也不能履约,或者系统性事件冲击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发生锁链反应并诱发金融危机的风险。目前我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风险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蔓延。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界线已相当模糊、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开放、资金流动和市场运作等方面联系不断加强,增加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之间的关联度和敏感性。一个国家的金融波动会通过外国投资者在本国市场上投资行为的改变,传送到本国市场,这就是所谓的“溢出效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市场规模较小,产品流动性较差,金融产品单一,溢出效应的影响更加明显。

(二)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扩张。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动态作用,可以放大实体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引起或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一方面,金融体系风险本质上具有内生特征,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扩张时,风险认知能力下降、资产价格激增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过度膨胀,而萎缩时则反之。因此,金融系统具有潜在的倾向使金融持续、显著地偏离长期均衡,即金融失衡。另一方面,大量研究显示,目前的金融制度和机制设计本身会加剧金融行为的顺周期性,如信用评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

(三)金融市场缺乏异质性。金融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前提是金融市场行为异质性,即市场参与者众多,并且有不同目标和稳定的预期。但事实上,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市场参与者行为往往是趋同的,即行为同质性。同质性不仅会使金融系统缺乏收敛性和抵消性,加剧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而且可能导致风险暴露于相同或类似资产,金融机构难以覆盖风险敞口,产生连锁反应。

(四)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创新一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它通过把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承受意愿而且有能力管理风险的合适投资者,增强了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推动实体经济有效增长。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市场盲目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在金融创新过度的情况下,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产品供给的障碍,导致大量风险跨机构转移,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再加上金融创新的杠杆性逐渐加强,使得系统性风险随之成倍放大,并在金融体系中不断传递,极易波及到实体领域,造成动荡甚至是危机。

二、宏观审慎对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

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特征是传染性和风险溢出性,正因如此,单一的机构微观监管无法解决系统性风险的外部效应,相比之下,宏观审慎从整体金融体系入手,考虑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关注系统性风险的积聚程度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传导,最终合理判断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和发展趋势,可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

(一)宏观审慎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关注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金融失衡和共同风险敞口,能夠有针对性地采取审慎措施,确保金融体系有能力承受金融失衡的释放,抵御外部冲击。

(二)宏观审慎有利于加强金融业的逆周期监管。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行为有限理性和短期性会放大顺周期效应,推动经济金融泡沫的形成与扩大,导致风险不断积聚。宏观审慎管理通过逆周期监管手段,有利于从整体上审视金融业存在的顺周期问题,约束经济扩张时期系统性风险的累积,限制经济衰退时期金融困境的处置成本,从而减轻顺周期效应,促进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三)宏观审慎有利于强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我国各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发展,但在政策出台、力度把握上还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协调,弱化了政策效果。而宏观审慎着眼于整体监管,有利于从全局上统筹兼顾各方的利害关系,促进宏观政策的协调出台和执行。

三、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问题

当前实施宏观审慎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是反周期操作对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是典型的反周期操作的宏观审慎工具。金融机构只有在经济繁荣时期计提充足的损失准备,在经济萧条时期才能拥有更大的缓冲余地。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虽然不能结束繁荣衰退周期,但将有助于减少幅度。但是,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会影响杠杆率,会限制金融机构的利润,对金融业的经营产生冲击。

二是宏观审慎规则与工具的复杂性。宏观审慎监管效果需要通过相关工具的实施才能完全发挥,而现有的宏观审慎工具并不多,大部分仍在研究当中。宏观审慎规则的具体实施是一个过程,规则的制定和工具的设计,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而且初期困难和成本都比较大,在具体运作时对各部门、机构的交流和协调也有较高的要求。

三是宏观审慎的政策差异可能导致监管套利。监管套利是指金融机构利用监管政策之间的矛盾进行套利行为。目前,全球都处在金融改革进程之中,虽然强调国际监管合作,但实际上由于国情差异,国与国之间很难完全沟通,部分全球化标准在制定时也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忽略了一些国家的市场情况和相应需求。因此,各国政府宏观审慎政策的差异性有可能会导致监管套利行为的发生。监管套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监管政策的漏洞,但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引起热钱流动,降低金融监管的效率。

四、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建议

伴随全球金融加快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快速膨胀,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宏观审慎的监管主体。宏观审慎的监管主体首先应该具备独立性、透明性和可信性;其次需要能够覆盖宏观全局,协调各部门的共同发展;最后还要拥有及时处理单个机构或部门问题的能力。综合以上考虑,中央银行是最符合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在当前的金融监管格局下,明确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的优势和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二)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减少金融机构的相互关联度,增加金融主体的异质性,促进支付结算平台、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二是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进金融组织机构的发展,丰富融资手段;三是促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避免个别机构和个别领域的风险敞口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系统性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提高对金融体系风险动态变化的跟踪能力,从宏观角度上对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及风险水平进行审慎分析和评估,并强化对高风险和重点风险的快速识别和及时预警能力。

(三)促进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宏观审慎监管需要获得微观审慎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微观机构也需要获得宏观审慎形势以提升应变能力。只有宏观监管部门与其他各机构和部门充分协调与沟通,才能够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中央银行不仅要与金融监管机构定期传递以文字形式反映的各类信息,还应该向金融监管机构通报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微观机构也要予以配合,并及时、定期报送本部门所监管机构的现场、非现场监管信息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分析报告。

(四)加强政策配合和部门协调。由于系统性风险本身十分复杂,单纯依靠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难以完全应对,为保证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实际实施效果,其他相关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协调配合不可或缺。一是从整体上强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顺周期经济运行中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宏观政策重心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扩大消费和保障民生。二是在分业监管格局下,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预测和判断,强化对金融业务特别是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业务的规范和监管,努力促进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真正充分实现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有效化解和处置系统性风险。

宏观金融风险 篇4

2008年到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事实虽然已成为历史, 但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使国际金融界达成了共识: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口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必须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其实, “宏观审慎”一词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被提出,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前身库克委员会提到, 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机构的风险监管, 就会失去确保金融稳定层面的监管任务, 因而要从金融体系整体进行监管。2010年以来,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从巴塞尔协议Ⅲ到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方案的推出, 使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2011年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制度框架, 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但受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长久性等因素的影响, 建立适于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还需要长期的探索。

二、现阶段中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 政府作为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总指挥, 其政策和制度风险是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也是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顺周期性风险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金融机构为地方政府服务, 使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由于我国财政体制尚不完善, 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 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地方政府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为缓解资金压力, 地方政府诉诸商业银行的大量信贷资金支持, 不断扩大负债, 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高负债将偿债风险转嫁给金融体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以各级地方政府以土地、股权、国债等资产为担保, 吸收外来资金支持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而创设的资本流动平台。2008年金融危机后,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不断加大, 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其偿债风险也为金融体系埋下了隐患。

第三, 现行汇率制度影响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 促使资产价格大幅上升, 加大了通货膨胀风险。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 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导致顺差加速积累, 使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面临“双顺差”的压力。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 中央银行需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以购买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 致使货币市场失去平衡, 通货膨胀持续升温。

第四, 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扭曲, 对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可能会加大长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长期以来, 为维持高投资回报率和经济增长,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控制土地、资源、能源的低价格水平, 使得资源要素的价格远远偏离市场价格决定机制的真实水平。随着对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的推进, 资源的稀缺性日渐反映到成本价格的提升上, 加大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不断加大, 受土地资源供给的限制, 房地产价格一度呈现大幅上涨趋势。地方政府以抬高土地出让金来增加财政收入,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飙升。房地产投资的高杠杆性和泡沫化势必会加大金融系统性风险, 阻碍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中国宏观审慎监管

(一) 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探索和实践

国际金融危机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使人们认识到宏观审慎监管在防范和治理金融系统性风险上的重要性。顺应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潮流, 我国也开始走上了探索如何建立适于我国实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新道路。

首先, 在对宏观审慎的分析和评估方面, 各个监管机构采取一系列经济分析方法, 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例如, 从2005年起,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定期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体系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银监会也从2006年起按季度向金融机构发布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 增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2007年12月, 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 以此判断高风险行业的风险状况。

其次, 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 中国不仅要着重考虑对“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金融机构的保护问题, 还要顾及对小企业和劣势金融机构的扶持和救助。但是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 正如2005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的, 中国金融稳定不追求金融机构的“零倒闭”, 而是要建立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优胜劣汰机制。近几年, 中国监管部门着重于对金融机构的资本数量和质量进行监控。监管部门要求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其核心资本要达到一定规模, 次级债也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最后, 在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监管方面,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也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 包括实施动态损失拨备制度、制定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及动态贷款价格比率等。动态损失拨备制度作为一种未雨绸缪的机制, 可以弥补经济危机时期的损失, 弱化经济周期的冲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显示, 截至2011年年底,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达到278.1%。逆周期的资本缓冲也是缓解经济下行周期资本困境的一项有力措施, 2008年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所有银行提取2%的留存资本缓冲。到2009年, 又要求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商业银行再次增加0.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二) 当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 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相抵触, 缺少中心协调机制。

目前, 我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 以一行三会为主体, 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督和管制。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突然爆发充分暴露了分业监管的弊端, 也说明了严重落后于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国际大趋势的分业监管体制可能无法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更有利的监管。而且, 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框架缺少一个中心协调机制, 各个监管机构有可能在权利和利益分配上各持己见, 造成内部矛盾、冲突。而中心协调机制的确立将有助于各监管部门遵循同一目标, 在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提高监管效率。

第二, 制定适合的宏观审慎规则和监管工具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随着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推行, 传统的微观审慎工具可能不再适用于宏观审慎监管, 这就需要研究和创造新型监管工具。而新型工具的引入又可能带来新的规则和标准, 并且这些规则的范围和深度都会给监管部门施加相当大的压力。除此之外, 制定适合的宏观审慎规则和监管工具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由于专业化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人力、物力和技术的投入都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需要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

第三, 监管套利的影响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监管套利是指市场主体利用制度间的差异性或制度内部的不一致性, 为降低成本或获取利润而设计的一系列交易。监管套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部分监管漏洞, 但也会加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一些金融机构利用套利机制规避金融监管, 从事高风险的金融活动, 因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监管套利不仅存在于国内各监管机构之间, 而且能够利用国内外宏观审慎政策的差异将风险传递到其他国家。况且,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授权不明, 涉及面窄, 缺乏详细违规处罚措施, 还不能构成对宏观审慎监管实施的强有力支撑。

四、加强我国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几点建议

在国内和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形势的双重压力下, 建立健全我国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的不利因素, 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 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更大的系统性监管职能, 建立以央行为首的中心协调机制。

近几年来, 我国不仅面临着国内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加剧的风险, 还受到国外热钱大量流入引起币值波动、资产价格泡沫累积的威胁。当前形势表明, 我国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任务艰巨, 而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和监管金融活动的中国人民银行需要承担更大的职责。因此, 应赋予央行广泛的监管权力, 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根据宏观审慎要求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 协调各部门共同发展, 并及时处理单个机构或部门出现的问题, 从而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 加强各大监管机构的交流和沟通, 建立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

由于金融投资主体、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业务交叉性突出, 出现资金流动性加强, 业务联系更加紧密的特点。若各个机构只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而不考虑相关主体的利益和联系, 势必会加快风险传递速度, 扩大风险波及范围, 从而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因此, 加强各大监管机构的交流与沟通,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当前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建立宏观信息共享机制方面, 要联合各大监管机构、财政部门、发改委及被监管机构等部门,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进行数据与信息共享, 并对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合理、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此外, 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风险预警机制, 确立风险预警阀值, 也有利于阻止风险的进一步恶化。

第三, 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

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监管政策, 还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在调控经济的同时, 也对提高监管效力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 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控制资产价格泡沫;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房地产交易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利息税等税率, 减少资产价格泡沫积累, 从而起到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

第四, 创新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扩大宏观审慎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需要监管工具的支持, 这也是应对金融体系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手段。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宏观审慎要求, 应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完善逆周期的金融机构资本金、降低高杠杆率。例如, 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扩大留存资本以推动银行建立超额资本;对于银行金融机构, 可以对其总杠杆率设定上限, 为资本数量和质量设定相应标准和严格限制衍生品等高风险金融工具交易。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专业人才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应吸引国内外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建立一流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第五, 积极推动国内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 加强国际间监管的合作。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际间实物资本和虚拟资本的传递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风险的流动。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会牵动全球整个金融系统链条, 影响他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为加强全球金融机构的国际监管合作, G20提议以各国现有的监管架构为基础,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在推进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进程中, 应不断提高监管标准和监管质量, 与国际监管机构进行互动和交流, 以此来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但是, 监管体制的改革应建立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 使其循序渐进发展, 而不是光有骨架没有血肉。

参考文献

[1]陈亮.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在我国的适用[J].企业导报, 2011 (04) .

[2]王振中.建立适合中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J].中国金融, 2010 (13) .

[3]黄亭亭.宏观审慎监管操作框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4]彭刚, 苗永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11) .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EB/OL].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Page/110007.html, 2012-04-24.

[6]沈庆劼.监管套利:中国金融套利的主要模式[J].人文杂志, 2010 (05) .

[7]薛建波, 刘兰设, 刘长霞, 李玉.宏观审慎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由之路[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6) .

宏观金融风险 篇5

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热,并引发了原材料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避免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2004年我国进行了一场以“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题的宏观调控。本文不仅分析了这次宏观调控的原因及2003-2004年经济过热的原因,此外还分析了此轮宏观调控的效果。

关键字:宏观调控 经济过热 “软着路”

一、2004年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瓶颈环节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问题。

(一)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3年之后再次出现了投资高速增长和开发区热,2004年前两个月的城镇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3.0%,1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43.0%,全国各类开发区的总数达到6000多个。为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过热”,2004年,国家在项目审批,土地控制,贷款限制、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等方面制定了十几项新政策,对投资进行调控。国家发改委2004年9月17日宣布:此次全国共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0600个,总投资规模172744亿元。国土资源部在2004年12月底宣布:全国共核减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总数的70%;压缩规划面积249万公顷,占全部开发区规划面积的65%;退还农民耕种面积26.17万公顷。会同有关部委清查81962个新上项目用地,涉及土地面积79.26万公顷;清查出违法占用土地项目7184个,涉及土地面积3.65万公顷;对停建、暂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项的7077个项目,分别采取了停止办理用地手续、停止后续供地、停止发放土地证、收回土地等处臵措施。并对一批涉案干部给予了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罚。在2003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

上,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310万吨。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十分严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如果过度集中,给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以钢材为例,当市场需求急骤增大,钢材价格大幅上升,大量低水平投资受到高盈利的强烈刺激,就会以比高水平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果需求增长过快过大,以至于普通正常技术的生产能力增长都难以应付时,就会有大量不合格的低劣投资蜂拥而入。

(二)2003年的第四季度,GDP的增长出现了几乎两位数的高水平,全年达到了9.3%。紧接着,在2004年第一季度达到9.7%的高位,达到或者超出了参照值。2004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4月,CPI涨幅再度提高,比2003年同月上涨3.8%,创下7年以来新高。另外,根据统计,2004年第一季内地通货膨胀现象有逐渐升温的倾向,而达到2.8%的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说明了2004年的经济情势已经逐渐有失控的迹象而不容乐观,部分行业过热现象已经愈发严重。

(三)2004年第一季的外贸资料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急剧恶化。2004年中国第一季外贸资料显示进出口总额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亿美元,增长34.1%;进口1241亿美元,增长42.3%。进出口相抵,逆差84.3亿美元,为多年罕见。而导致逆差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所导致。而且中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进口原料取代国内原料、进口税率下调的因素也恶化了贸易赤字。此外,我国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度

增长,200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2002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增长40.8%。但是,2004年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9.2%。2004年1季度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额为365亿美元,这一季度的成长已是去年全年的1/3,而且同比也多增加69亿美元。

二、2003-2004年中国经济过热的直接原因分析

第一,中国经济过热现象来源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国经济与其它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现象特别严重,例如目前饱受批评的钢铁和水泥业。这些行业基本上是不计市场销售表现,竞相投资增产,造成资金和资源的错误配臵。举例而言,2004年头两个月的30个制造业中,投资增幅超过一倍的有16个行业。其中水泥行业全国共有4,800多家,数目超过其它国家同类企业,但75%的工厂仍然使用落后的工艺生产。另外,2003年投资增长近一倍的钢铁业,今年头两个月的成长率由高达1.726倍,成长速度惊人。根据估计,2005年年底的钢铁产量将达3.3亿吨,但是同样的需求要到2010年才能达到。

第二,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盲目乱投资现象严重。根据资料显示,由1998-2001年,银行体系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以平均每年61.6%的速度增长,而对企业债权增长平均是每年10.4%,也就是社会信用总量是向政府倾斜,而且在2003年以后,银行对政府的授信基本上也是失控的。今年头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53%,增幅超过去年同期一倍,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今年头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仅增加12.1%,但地方投资项目的增长却高达64.9%。过度投资现象屡禁不止。我们以天津市为例,该市将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基础建设作为未来几年天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5年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2004年1月12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46.7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城市

基础设施投资额263.7亿元,增长34.2%;房地产投资211.4亿元,增长20.2%;工业投资382.5亿元,增长23.5%。这个成长率看似激动人心,但却是用银行的信贷所堆出来的,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几大国有银行就合计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总额竟然高达1100亿元的银行信贷。

三、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热,并引发了原材料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避免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2004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4年以来继续推进和完善金融调控:第一、1月1日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较大程度上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导向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的自主权;第二、3月以来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第三、提高再贷款利率0.62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0.27个百分点;第四、在去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后,4月11日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很快就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总体看,宏观调控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已取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回落到合理区间,2004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8.7%。总体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已回落到合理区间,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二)2004年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7%,增幅比3月份回落了8.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较明显;贷款增速下降明显;新开工项目得到初步控制;中国市场上钢材和电解

铝价格终于大幅下跌;4月份中国贸易逆差从3月份的5.4亿美元扩大到22.6亿美元;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1%,已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滑落。2004年5月份当月的投资增长幅度下降为18.5%,上半年,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1季度回落14.4个百分点。前3个季度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7.7%,比上半年又回落0.9个百分点, 低于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 2004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6.6%,比2003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稳定增长,支付能力充足.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3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5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964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6289亿元,居民户存款稳定性增强。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3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564亿元。2004年1至4月份,过快的货币信贷增长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一些基本矛盾仍然客观存在,货币信贷增长仍高于预期目标。

(四)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年外汇各项存款比上年增加44亿美元,同比多增加60亿美元。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5.25%,超额储备率较高,支付能力较为充足。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200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2067亿美元,同比多增89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五)200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货币市场利率走低。全年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除1月份受春节因素、4月份受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较高外,全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07%,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88%,比去年同期低0.29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基本平稳。

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使得经济和投资增速下降,企业盈利增长甚至出现明显放缓的局面,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收稿日期:2009-10-18

作者简介:汪冰(1964-),女,安徽舒城人,炮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世界经济带着2008年的伤痛走过了2009年的大半时光,在过去的1年里,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各种救援方案,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始终没能阻挡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地蔓延的步伐。本文着重探讨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递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很深重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发端于美国,美国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工人失业人数增加。企业纷纷减产、裁员;工人失业,穷人队伍在迅速扩大,两极分化加剧,劳资矛盾尖锐。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美国共减少260万职位,跌幅为1945年以来最高;而失业率飙升至16年以来的新高至7.2%。危机后来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日本实体经济遭受打击,因为日本多年来一直对出口依赖较大;美国和欧洲等世界主要市场的消费支出大幅度萎缩,这对高度依赖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日本经济造成严重打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日本经济下滑甚至面临比美国更严重。欧盟金融机构遭到重创,如英国、瑞士、德国、冰岛、荷兰、比利时均有重量级银行在危机中蒙受巨大损失;汇丰银行控股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富通银行等等一大批欧洲金融机构均因所持美国次级债价值严重缩水而出现巨额亏损;还有一些银行破产或不得不接受政府救援。特别是冰岛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国家面临“破产”危险。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韩国等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无一幸免。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约2.5%的增长率,大大低于过去4年中的35%~4%的增长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09年全球增长率为0.5%,而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出现0.3%的负增长。2009年6月22号,世界银行在韩国首尔发布了名为《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全球复苏路线图》的报告,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全球GDP将负增长2.9%,比四月份预计的负增长1.7%更为悲观,同时将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从2.1%下调到了12%,远低于去年的5.9%。那么,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能否幸免于难呢?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通常是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这四大经济指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第一,就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而言,我国这些年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出口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30%左右,即国内生产的三分之一以上靠国际市场维持,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所以我国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

第二、就物价变化幅度方面而言,居民消费价格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8、9、10三个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6%、4.0%,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月报,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下降1.6%,PPI下降4.5%;8月份CPI同比下降1.2%,连续7个月实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9%。这是CPI自2002年以来的首度告负。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称,CPI、PPI双双下降,使得潜在通缩压力逐步显性化。

第三、就就业人数增减而言,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2009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第四、就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方面而言,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2008年12月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下降,延续了11月开始的负增长趋势。

从以上四个数据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对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改变,我国仍处在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形势是好的,基本判断是“稳中有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

三、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转变

(一)宏观经济调控首要任务的变化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两防”,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6月底,为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变为“一保一控”。2008年10月底、11月初,鉴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迅速下滑,通货膨胀已经不太严重,部分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跌,有的跌幅还很明显,CPI增势也大大放缓。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样,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

(二)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变化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及时作出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向积极财政政策转变,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向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转变,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有:一是增加政府投资。大幅度增加投资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08年11月9日,国务院及时召开会议决定推出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简称为国十条。安排了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重点是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类,简称“铁、公、机”。我国的铁路发展近些年相对比较慢,因此把铁路放在第一位。最近我国已有若干铁路线开工建设。这一类投资规模最大,拟投资1.8万亿元,占45%。二是增加居民消费。消费需求不足是我们国家的老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早就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更需要利用倒逼机制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步伐。第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二,解决好收入分配。第三,搞好社会保障。第四,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市场,提高农民消费需求。三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减税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增加家庭和企业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近期我们已经提高了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免征了存

款利息税;降低住房交易税;投资于公共设施的营业税免3年;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政策等减税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一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四是降低存贷款利率。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是现在各国的普遍做法,目前,欧美等国都已逐步进入零利率时代。我国在2008年第四季度连续多次降息。五是扩大商业贷款规模。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今年的新增贷款定在了5万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根据近10年来的经验数据看,每新增10元贷款,就可带动投资增加55元以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65元左右。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信贷结构大概是4∶4∶2,即40%政府项目 + 40%票据贴现 + 20%企业需求。各家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府导向的一些大项目上,如国务院已经出台的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运输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因为这些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需要资金多,风险不大。

(三)宏观经济调控重点的变化

根据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为:第一是扩内需,第二是调结构,第三是重改革,第四是促民生。首先,宏观经济要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这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扩大内需。其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到40%,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64%达20多个百分点。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以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低效益向集约型“三低一高”——比较低的投入、比较低的消耗、比较低的污染创造比较高的效益转变。

所以,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政府除了采取救急的措施外,还要有长远的考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GDP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涨幅4%左右。这个目标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是有坚定的信心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宏观金融风险 篇7

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 经济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面逐渐扩大, 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财政政策, 立足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以优化经济结构, 增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 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居民收入, 刺激消费为突破口, 全面发挥财政在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转移支付等多种财政政策和手段,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正确处理好“取”和“予”的关系, 在经济低迷、内需不足、消费萎缩的形势下, 要注重“放水养鱼”, 藏富于民, 同时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 扩大政府投资, 增加公共支出, 提高公共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水平。支出结构要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公共消费需求、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 增加国内需求。

结合税制改革, 实行减税政策, 增加出口退税,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促使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重振雄风。制订和完善税收政策, 实行结构性减税, 促使产业升级换代。支持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税率, 鼓励企业出口创汇。通过增值税转型改革, 减轻纳税人负担, 以进一步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优化支出结构,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增加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提高低收入家庭、离退休人员、农民和广大无固定职业者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加大对农业投入, 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提高农民收入, 刺激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 扩大社会保障享受面, 提高养老、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消除民众后顾之忧, 促进提高消费需求。

宏观金融风险 篇8

关键词:河南,宏观金融,风险研究,金融风险,资产负债表

宏观金融风险是由于信用风险以及部门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异常波动导致的资产负债表层面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风险,是国民经济金融整体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将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密切联系起来,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将金融系统作为联系宏观经济的枢纽,来分析说明金融风险的大小、传导以及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河南金融运行现状

1.农村金融运行情况

2008-2013 年,河南省农村新型机构大幅增加,从2008 年的2 家增加到2013 年的187 家,资产总额从2008 年的2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411 亿元。与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新型机构增加明显,说明河南省在农村金融方面有较大的发展。2013 年村镇银行加快发展,新增12 家,实现18 市全覆盖。2008 年,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15.82 亿元,增长12.8%,2013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32.12 亿元,较年初增长15.9%。显示出河南农村金融资源大幅增长的良好迹象。

2.传统银行业发展状况

2013 年全年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净利润1257 亿元,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较上年减少13 亿元,下降到0.35 个百分点。传统银行业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增长幅度为18.8%,比2007 年下降了2.4 个百分点,且盈利也有所下降,2009 年情况好转,资产增幅回升,增幅达23.9%,说明河南省储蓄存款则大幅回流,说明河南经济出现回暖,城镇居民储蓄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分流明显,而企业则由于生产运营状况有所改善,使得存款大幅增加。截至2013 年末全省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591.7 亿元,增长17.58%,各项贷款余额23511.41 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的总体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3.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河南省的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由2008 的61 家增加到2013 年的95 家,股票总市值也由2008 年1827.23 亿元上涨到2013年2992.47 亿元,可见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已经得到较好恢复,这将归结于市场回暖等多种因素,证券公司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利润大幅增加。截至2013 年末,河南省的9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行股票97 只,募集资金总额达1831.32 亿元。年末,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2992.47 亿元。2005-2013 年河南省的证券化率呈现波动趋势,并且幅度较大。截至2013 年末,河南省共有证券营业部208家,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48 亿元,净利润80.3 亿元,增长9.6%。证券投资人427.52 万人,增长6.5%。股票交易总额18586.2 亿元,增长46.51%。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法的宏观金融风险实证研究

1.河南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河南金融部门由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等行业组成,银行业包括国家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证券业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编制的河南省金融部门2006-2013 年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表1 所示

单位:亿元

注: 河南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仅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2.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错配分析

根据上文中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我们提取河南省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风险表,如表2 所示

单位:亿元

对于金融部门而言,若存贷比低可以增加金融部门的风险抵抗能力,但降低了金融部门的盈利水平;若存贷比高可以增加金融部门的盈利,却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发的挤兑风险甚至危机。从图2-2 可以看出2006-2013 年河南省银行业存贷款规模均稳定增长,存贷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 年的0.745 降至2013 年0.625,除2007 年以外,均低于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0.75,银行支付能力相对充足,存贷比又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河南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并不明显。

3.金融部门期限错配风险分析

期限错配风险分析主要研究金融部门资产的流动能力。根据长期贷款收益高、风险高、流动性低的特点和短期贷款收益低、风险低,流动性高的特点,如何合理的设定短期贷款与长期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率,从而控制金融部门的流动性风险一直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单位:亿元

如图1 所示河南的贷款总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在2003-2008 年间总体上保持着增长,2009 年以前,短期贷款多于中长期贷款,2009-2011年短期贷款少于中长期,到2012 年以后,短期贷款又多余中长期贷款。 然而河南省中长期贷款占比自2006-2011 年不断上升,在2011 年达到49.6%,而在2012-2013 年又有微幅下降,这意味着河南金融部门的资产流动性有所上升但是因为中长期贷款接近50%,所以在面临突发性的经济波动时,仍然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并可能遭受一定损失。

从表2 来看,2006-2013 年间,河南居民储蓄在总体上呈现强劲增长趋势。其中定期存款占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2006 年的68%,下降到2013 年的52.8%,在2008 年略有上升,这是因为在2008 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持观望态度,导致定期存款比率回升,居民储蓄较快增长,2009 年受经济政策的刺激,资本市场发生回暖,定期存款减少,居民储蓄活期化趋势明显。因此河南省期限错配风险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银行的资金来源有偏向短期性的居民储蓄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潜在的期限错配风险。

4.金融部门货币错配风险分析

货币错配风险分析的主要着眼点在于金融部门的本外币存贷结构,看其是否存在货币错配风险,运用相关数据构建如表4 所示。

单位:亿元

如图2 所示,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增长较快,2006-2013 年河南省的外币存款和外币贷款总体上都呈增长趋势,2013 年河南省的外币贷款和外币存款增幅较快,这主要归结于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及河南省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从外币存贷比来看,2006-2011 年,河南省的存贷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 年的0.76 上升到2011 年的1.05,在2012 年外币存贷比开始下降,到2013 年,外币存贷比为0.76,仍然高于国际规定的0.75的安全上限,而过高的外币存贷比会导致河南省金融部门的汇兑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货币错配风险显著。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使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本区域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从而做到事前预防,事发控制,事后弥补。

2.完善金融业自身发展,保持金融稳定

河南区域银行结构单一,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垄断地位,竞争不充分,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要在河南省内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并促进银行业内部的竞争,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河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和完善河南场外股票交易市场,在现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改变上市公司行业集中的现状。

4.加强信贷监管,降低货币错配风险

建立货币错配风险预警体系,以达到监测金融机构风险,合理调控河南利用外资的规模,有效保持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保证区域内资源供求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5.完善金融体制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建立并完善适合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加速金融改革、建立与中部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和发展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的迫切要求。

6.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控制风险中求发展

要大力提高产业深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托中部崛起优势,在资源幵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借助产业链延伸,扩大产能。

7.加强民间借贷监管,化解民间借贷内部矛盾

明确不同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保护民间借贷的权益和防范借贷风险,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融资作用,实现对传统民间借贷金融活动的引导、规范、提升和替代。

8.强化支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开发出新金融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规模,增加直接融资。

参考文献

[1]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7-119

[2]于尚艳.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54-56

[3]傅伯言,李洪,等.江西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1996(4):18-22

[4]陈丽杰,侯云哲.区域金融风险研究[J].企业导报,2013(5):160

[5]石润,潘焕学.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策略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4(11):4-7

宏观金融风险 篇9

关键词:国际金融,焦点回顾,风险提示

一、引言

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 实际上延续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几个焦点问题。而经历了宏观经济起伏、金融市场稳定与动荡交织的趋向, 整个国际金融的复杂性持续扩大、矛盾面也急剧扩张。未来几年, 全球金融危机预警形势更加严峻。对于这些国际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 我国需要更务实与真实的判断。进入2013年上半年, 全球金融风险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 金融危机或继续恶化。本文将基于对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测分析, 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尤其对国际金融风险进行透视。

二、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回顾与反思

2012年, 国际金融市场焦点话题不断出现, 题材炒作十分明显, 一些机构对于经济形势判断的失误也十分严重, 金融市场预期的混乱日益突出。

一是欧债危机引发的欧元前途的复杂性及欧元救助方案的错位。目前学界对于欧债危机的定义过于简单化和短期化, 没有反应危机的历史过程。2011年以来的欧债危机进入2012年在处理中反反复复, 没有从根本上解除障碍。一些关键问题上并未有新的突破, 欧洲经济再度陷入二次衰退的危险仍然普遍存在。欧洲债务问题处理在财政盈余不具备甚至财政超标的前提下, 财政救助无法解决问题。欧洲债务问题的处理关键仍在于经济发展以获得财政来源。当前欧洲债务利用的方式是反循环, 容易激化和恶化问题。同时, 进一步连接欧元以价值挑战美元, 欧元又将面临空心化问题。当前, 欧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但欧元汇率难现贬值、扩大升值。

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判断误区带来预期判断的错觉。2012年,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国际金融市场的聚焦点。不过, 美联储货币政策分析与论证出现偏差导致了全球经济从乐观转向悲观, 全球经济悲观氛围加重, 失业率担忧扩大, 欧洲经济衰退加重, 日本经济反复性扩大, 发展中国家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减慢。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围绕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关注, 世界经济上半年较乐观, 下半年较悲观。在我国, 当前宏观经济不稳定, 货币政策方向难以定夺, 未来应全面、深入评价这种对策特殊性和远见性。

三是流动性需求的进一步膨胀。当前, 全球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结果和对全球的示范, 资金周转过度存在。对我国而言, 流动性过剩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实际上, 流动性是交易的难易程度, 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 流动性过剩是一种货币现象, 当代市场在流动性过剩形势下, 投资者对货币的需求直接拉动价格高涨引发通胀。因此, 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 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对经济的作用。同时, 2012年全年, 国际黄金价格受制美联储政策收缩凸起。美联储结构的调整和资产储备的变化抑制黄金价格上涨。全球股市方面, 股价高涨与下跌两极分化, 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凸显全球化的竞争力。美股年内的涨势十分突出, 进一步推高纳指上涨和带动标普信息技术类股指数上扬。

三、上年度国际金融的分析角度与导向错行

首先, 2012年最值得发丝的市场预期是强势美元反弹预期的简单化, 而实际的结果与预期差异巨大, 美元升值有限、贬值突出, 并未真实反映和理解美元货币的诉求和汇率。全年美元贬值特色十分明显, 并未达到市场多数预期的结果。因此, 改变汇率观察的理论十分重要。对美元判断和理解的误区使得传统理论的经济基础决定汇率在现代经济中存在较大的不适用性, 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 市场需要观察和总结新的思路。

其次, 危机定论的短期化。2012年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雷曼兄弟的申请破产告知结

束, 开始偿还债务。美国跨国公司的特殊性超越世界, 新型跨国公司的模式在美国本土只是架构, 主板在海外。金融危机的变异值得思考。同时, 近年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全球跨国公司呈现萎缩, 美国跨国公司在强大。

四、对2013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的预期

第一,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货币危机可能持续。2013年, 美元贬值可能进一步扩大, 亚洲乃至新兴市场货币的风险会加大。在产业准备不足的前提下, 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经济缺少竞争优势, 而伴随货币升值的挑战与压力, 经济问题泡沫及出口行业的风险可能导致货币市场失控和结构低效危机, 对经济的良性增长和不利。实际上, 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不足、效率不足都可能引起危机因素的形成, 不利于自身经济发展。欧元上升将是未来半年的主要焦点。我国人民币风险加大, 贬值的防范十分重要, 但全球股市将会与汇率反向运行, 进一步高涨将是必然。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将面临挑战, 价格分化凸起。

第二, 欧元风险问题。2013年是欧元的关键年。一方面, 欧元核心成员国的分歧与分化凸显, 直接打击欧元区的合作。希腊问题的恶化将继续, 欧元被规划和分化将会值得关注。另一方面, 欧元区经济不支持性不利于政策协调, 但目前看来, 欧元危机可能不会发生, 但风险将不可避免。

第三, 流动性问题。2013年全球流动性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技术囤积和策略累积将会加剧价格上涨的动力, 加大通胀压力。政策失控动荡和危机可能显现。

总体来看,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面临诸多风险, 需要审慎和深入观察, 金融危机将难以避免, 控制力的挑战将凸显市场本质与品质、主导与被动的差异性。2013年的国际金融不轻松, 难以轻松。

参考文献

[1]夏斌, 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2020[M].人民出版社2011年

[2]张晓晶.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未来[J].经济学动态, 2009年第12期

宏观金融风险 篇10

(一) 微观审慎监管

在金融危机之前的监管主要是基于微观审慎视角的, 这次的金融危机反映出其具有很多监管不充分之处。

对于银行的传统微观审慎监管是基于以下逻辑的:银行利用不会令其遭遇撤资的政府担保存款来融资, 此时损失由纳税人来承担, 这使银行经理倾向于承担过量风险。资本管制的目标就是促使银行能够将损失内部化, 从而保护存款保险积极并且减轻道德风险。因此, 如果存款承保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到一个低水平时, 微观审慎管制即发挥了作用。

但是微观审慎监管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管理者利用微观审慎原则引导出现问题的银行恢复其资本比率时, 管理者并不在意银行是通过分子还是分母调整——即筹集新资本还是缩减资产。

当我们考虑的是单个因为特定原因陷入困境的银行时, 这样对调整方式并不在意的监管是合理的。如果此银行选择缩减它的资产, 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买入。事实上, 这样的资产缩减可以视为是优胜劣汰, 市场份额由弱势机构转移到强势机构。然而, 如果大部分金融系统都陷入困境, 大量机构同时进行资产缩减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危害。

(二) 宏观审慎原则

简单来说, 宏观审慎方法是:当多家金融机构受到冲击时, 控制由过量的资产负债表缩减带来的社会成本。

当进行宏观审慎监管时, 需要明白两个问题。第一, 多家金融机构同时缩减资产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是什么?第二, 为什么金融机构不将这些成本内部化?或者说, 为什么当其所持股票贬值时, 为什么它们更愿意减持资产而不是筹集新资本?为什么它们不事前建立充足的资本缓冲, 这样不用进行筹资或者减持资产?

大规模的资产减持有两个主要的影响:信用紧缩和廉价出售。如果银行通过削减新贷款来减少资产, 则企业由于信用更昂贵而减少投资和雇佣数量, 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大多数银行没有减持资产而是抛出同种低流动性证券, 这些证券的价格会大幅度下降, 这就是被Shleifer和Vishny称为“fire sale”的廉价出售行为。而且, 廉价出售效应和信用紧缩效用是紧密联系的 (Diamond and Rajan, 2009;Shleifer and Vishny, 2010;Stein, 2010a) , 廉价出售的实际成本也表现为未来信用紧缩的加剧。

当经济危机开始出现时, 资金由于“债务积压” (Myers, 1977) 会出现流动缓慢的现象。一旦当银行陷入巨大的困境并且其债务价值受损, 即使是为了具有正的净现值的投资对象, 银行也不愿意筹集新资本。这是因为其创造的大部分价值都被优先债权人所占有。在出现债务积压问题的情况下, 银行考虑到股东的利益, 更倾向于通过缩减资产来调整资本率, 即使筹集新资本更有利于社会利益。

总体来说, 基于fire-sale和credit-crunch的模型显示金融机构有以下强烈的倾向:第一, 当危机出现时, 银行更愿意缩减资产而不是再融资;第二, 银行在危机发生前持有资金缓冲不足, 因此提高了危机发生和系统性的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可能性。因此, 宏观审慎管制的目标在于平衡这两种倾向。

二、宏观审慎管制的工具

有两种方法可以阻止银行缩减资产:第一, 银行可以筹集新资本来弥补损失;第二, 银行可以降低资本/资产比率。宏观审慎工具都是通过这两方面来进行调整的。

(一) 随时间变化的资本要求

防止资产负债表缩水可以直观地通过制定随时间变化的资本要求, 银行被要求在经济繁荣时期保持比经济衰退时期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在这样的规则下, 银行可以在出现困难时通过减少缓冲资金来继续运营, 而且面临较少的资产减持压力。Kashyap and Stein (2004) 认为当政策制定者意在将福利函数最大化时, 随时间变化的资本要求是一个优选方案。

设计此机制有一个难题, 当经济萧条时, 监管情况下的资本要求对银行的约束力并不强。当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大时, 市场通过拒绝融资于实力不强的机构而给银行以更大的考验。所以, 为了达到有意义的时变资本率, 经济繁荣时管制的最小资本率必须在实质上超过经济衰退时市场赋予的标准。IMF (2010) 估计美国银行从2007年到2010年的累计信用损失大概是资产的7%, 如果经济萧条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市场标准是8%, 那么在经济繁荣时期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的最小标准应该是15%。

(二) 更高质量的资本

传统意义上, 管理者最注重的资本指标是一级资本占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一级资本包括普通权益和优先股, 因此当衡量是否满足资本管制要求时, 权益和优先股用同样的方式来计量。从微观审慎的角度来看, 这样很合理。如果只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导致存款保险承保者遭受损失, 只要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持有者的清偿权在存款承保人之后即可。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 许多投资者和监管者开始讨论银行的资本质量问题, 并且讨论了普通股是如何在资本质量上优于优先股的。尽管从微观审慎的角度来看两者是没有分别的, 但是从更注重动态、全局的宏观审慎角度来看, 两者的区别对待是很自然合理的。普通股之所以在再筹资过程中比优先股的质量更高, 是因为它的清偿地位次于优先股, 这样会更少受到债务积压问题的影响。

当处于困境中的银行面对快速融资的目标时, 监管者应该要求资本要求中的大多数都为普通权益。

(三) 对债务期限的管制

从近期的金融危机中, 监管者意识到没有足够重视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之间的差异。尽管被政府保险的存款在危机开始时不容易被挤兑, 但是对于大规模资金来说不尽然。事实上, 大规模资金的挤兑——拒绝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的债务人延缓贷款偿还——在北岩银行、雷曼兄弟等的破产中起了重要作用 (Shin, 2009;Gorton and Metrick, 2010;Duffie, 2010) 。

监管金融机构对于短期负债的使用是基于以下两个观点的:第一, 短期债务债权人在挤兑时比同量的长期债务能给银行带来更大的冲击。第二, 在存在市场范围的廉价出售时, 对债务期限的选择具有外部性作用。当一家银行选择短期负债来进行大部分的融资时, 它没能在金融危机中将其内部化, 无法对短期负债延缓偿付会促使银行变卖资产, 这种廉价出售会对持有同样资产的机构产生负面效应, 间接增加了其成本。

宏观审慎监管方法主要涉及在经济繁荣时期提高对金融机构的资本要求。如果从一个长期、平稳发展的角度来看,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资本要求可能会对贷款的成本产生长期的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很小。

三、金融改革

2010年9月, 巴塞尔委员会在Basel III中针对银行监管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强调了金融机构保持较多资本及更高质量的资本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 Basel III也同样重视。它将普通权益量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重从2%提高到7%。尽管这个比重应该更高, 但是Basel III的要求表明其正向正确的方向探索。

资本金政策的主要不足是实施的过程很缓慢, 预计到2019年1月新的资本要求才能完全有效,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 如果要求银行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高的资本率要求, 银行会通过缩减资产负债表而不是筹集新的外部资本来实现, 这样又会导致长远的信用紧缩。在过渡阶段, 监管机构应该强制要求银行筹集新的美元股票权益, 同时不能给它们进行缩减资产的选择。美国于2009年进行的压力测试表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如果将其应用在过渡期间会使资本要求落实的更快而且对信用供给的负面影响很小。

我们同样讨论时变资本要求的有效性。Basel委员会提出一个位于0到2.5%之间的逆周期缓冲, 具体的数量则针对各国不同情况给出。Basel委员会在报告中给出:“逆周期缓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更有效的宏观审慎目标, 即在信贷增长过量的时期保护银行部门, 对于任何银行来说, 这种缓冲的生效条件是由整个系统范围的风险增加导致了过量的信贷增长。”这条规定在大体方向上是正确的, 但是如何具体衡量“信贷增长过量时期”,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Basel III中的某些改革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比如, 对于债务期限问题, Basel委员会引入了“net stable funding ratio”测试, 要求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包含一定量的长期融资, 并且其中应有期限超过一年的权益和负债。然而, 关于这条规则的设计和校准的细节问题还没有完全落实, 从2012年开始“观察期”直到2018年才正式引入这条标准。可以说委员会的确认识到了债务期限管制的重要性, 但是具体的执行还需要很长一段路。

最后, 在Dodd-Frank法案和Basel III中都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弱点——没有全面地认真对待影子银行系统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 如果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 金融监管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护由政府保险的储蓄, 而是减轻在整个金融系统内由过量短期借贷引起的廉价出售和信用紧缩效应。

尽管对银行较高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可以帮助其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 但是考虑到金融服务领域竞争的激烈性, 这很容易使金融中介将其一部分份额转入影子银行领域。比如, 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贷款被证券化, 并且这部分证券会被大部分高杠杆率的投资者持有 (比如对冲基金) , 这些投资者不受针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如果这样, 受监管的银行也许更安全, 但是整个金融系统则不尽然。

为了确保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就必须确保政策的制定能涉及到各个领域, 避免导致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后果。因此应该在管理影子银行部门和其他金融系统部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且需要各种各样的特定工具。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监管的执行程度。在美国和欧洲, 宏观审慎已经被分别授权予FSOC和European System Risk Board。这两个机构都由许多监管部门组成, 其是否能有效执行或者引起权限之争还是个待解的问题。不过在判断监管系统是否存在不足上, 这些委员会会起关键作用并能合理地进行处理, 就像在影子银行问题上。

参考文献

[1]Diamond, Douglas W., and Raghuram G.Rajan, 2009, “Fear of Fire Sales and the Credit Freeze, ”University of ChicagoWorking Paper

[2]Gorton, Gary B., 2010, Slapped by the Invisible Hand:The Panic of 200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Gorton, Gary B., and Andrew Metrick, 2010“, Securi-tized Banking and the Run on Repo”, Yale ICF Working Paper09-14

[4]Kashyap, Anil K, and Jeremy C.Stein, 2004, “CyclicalImplications of the Basel-II Capital Standards, ” (with AnilKashyap) ,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Economic Perspec-tives, 28 Q1, 18-31

宏观金融风险 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宏观经济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ew tendency i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macro-control policies,and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tential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y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ata.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macroeconomy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03-04

近期陆续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数据表明,一方面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带动了银行信贷持续5个月的高速增长,与这些经济刺激政策直接相关行业的统计数据在明显改善,表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出口部门的情况仍在持续恶化,加工制造企业的盈利也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如何来看待当前的形势,就成为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G20峰会后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向

4月2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伦敦闭幕。胡锦涛主席应邀出席会议并且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引起国内外非常广泛的关注。在此次会议上,不同的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争论,有三个方面的议题是争论的焦点:

(一)短期内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不易

从全世界来看,如何进一步抑制金融危机加剧,防止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出现恶化状况,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作用,同时在这些国际组织里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是G20峰会争论的焦点。

在G20峰会召开的前夕,王岐山副总理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分别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内在缺陷就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在这一体系下所导致的金融监管缺失和全球经济失衡。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衰退,这种体制的脆弱性日益显著。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1944年达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依然由西方七国为主导,其中美国占有17%的投票权,同时拥有唯一的否决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IMF的利益和责任显然十分不平衡。而全球经济失衡是因为美国经济的高消费模式产生了过多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及过高的负债率和金融市场杠杆率。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储蓄率过高,全世界外汇储备2008年底为6.9万亿美元,亚洲就占4万多亿美元,中国近2万亿美元。在这种体制和经济格局下,当美国遇到经济危机时,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稀释、缓解其内部的困境。在过去的一年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膨胀了2-3倍,更严重的是其资产方持有的是大量的垃圾资产。由于美元承担着国际货币的职能,美国实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持有美元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调整的成本。因此,中国提出应当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美元本位制,是强调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责任,其背景意义很明显,就是如何增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里的话语权,降低个别国家对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的主导和操纵风险。

然而,短期内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实行起来并不容易。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对于巩固美国的金融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直接的,仅从美国向全世界发行美元所获得的巨额铸币税收入来看,它也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国际储备主导货币的地位。如果真像我们说的要依托IMF发行非主权货币,实际份额怎么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呢?最直接的分配方法就是按照GDP占比,这样实际上更强化了美国的地位,美国现在有17%的投票权,如果按GDP分配它要占20%以上,而中国的地位仅有轻微的上升,所以即使依托IMF发行非主权货币,可能还是一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导的货币体系。从现实的角度讲,中国只能逐步、渐进地在现有格局下增强话语权。此次G20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IMF的资金规模从2500亿增长到7500亿美元,在增加的5000亿美元中中国注资了400亿美元,接下来预计话语权会不断提高。

从长期来看,要逐步改变这个体系,需要发展中国家国力的不断增强。首先,我们当前应该做的是在现有的格局内积极争取增大发言权,并积极发展对中国有利的、降低对美元依赖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近期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4月8日通过的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五个地区试行以人民币计价。对这一措施,目前大家将比较多的注意力放在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等方面,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对美元计价贸易的依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起步。随着试点的逐步被接受,这将成为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其次,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没有被本国的金融市场所吸收,所以导致储蓄流出,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本土市场的不发达。例如,我国金融资源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现象,就我国保险业而言,资金来源长期化,而资金运用却是短期化的。而商业银行大量的资金来源是短期资金,但却出现越来越多的长期运用,这都反映了中国本土融资市场不发达。所以,我国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渠道多样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因此,现有国际体系的改进短期内可能有难度,但是应积极增大中国的发言权,同时不能忽视人民币国际化试点的推进,这是中国在当前的国际体制下应采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进

此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放松和经济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下的监管不到位,助推了金融市场泡沫的形成。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这使金融机构可以很容易地逃避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同时,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下,金融衍生品被各国视为表外业务,对其监管较为宽松,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约束等监管手段难以对跨国的衍生品交易进行监管,出现了巨大的监管空白地带,进一步助推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步伐。

经历了这次百年不遇的危机和动荡,国际上对金融监管方面的反思也相当强烈。目前有几个趋势需要引起关注:首先,分业经营重新开始成为主流。回顾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演变历程,1929-1933年美国的大萧条后,各界进行了系统反思和总结,其中一个结论就是混业经营使大量的银行资金流入股市,一旦股市大幅下跌,就会直接损伤银行,导致美国有20%以上的银行倒闭。1934年,美国制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切断了银行和证劵之间的资金流动渠道,进行分业经营。随后在分业经营的银行与欧洲多元化的银行的竞争中,美国的银行遇到了挑战。因此又逐步恢复为混业,促进多元化经营,并于1999年制订《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取消了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限制,使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包括次贷证券在内的大量衍生品被推向市场。经历了这一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又重新开始反思,为什么诸多大型银行的运营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混业经营下金融风险的迅速传递,因此为了进行风险隔离、防止风险传染,分业经营可能将重新开始成为主流。其次,跨领域国际合作的综合监管成为趋势。许多金融创新跨越了国界和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金融风险往往在这些领域交叉出现,所以只有跨领域国际合作的综合监管才能及时甄别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第三,原本存在监管分歧的领域开始形成共识。例如,美国原本反对监管对冲基金,因为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是在美国注册,或者是由美国人主导的。而现在相关机构开始加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调整会计准则等等。因此,随着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化,很多监管方面的转变会逐步地显现出来。

(三)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一步实施

关于各国是否要增加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美国和欧洲的分歧是非常大的。美元是世界主要货币,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把国际货币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就是发行美元。但是,由于欧元的国际主导地位有限,欧洲不能大量发行欧元,同时它能使用的财政政策幅度也很有限,因为加入欧盟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因此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不会相同,加之欧洲历史上就有国有化的传统,欧洲的政策措施就是适度的降息,适度的刺激,加上银行的国有化。

综上所述,这一次G20峰会上,各个国家在这几个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着争议。但是从短期来看,最恐慌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经济会复苏,但是在目前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之前,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二、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政策重点应当从危机应急转向可持续的经济复苏

综合各种经济数据判断,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应当是这一轮周期的阶段性底部。随着政府积极的财政刺激政策的到位,以及从2008年11月份以来的高速信贷投放,迅速启动的城市化投资进程,使得2009年很可能即将迎来一个十分强劲的总需求的恢复过程,可能首先是环比的迅速改善,随后是同比的迅速改善。大的政策重点,应当从危机应对为重点的应急政策,转向可持续的复苏,推动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2009年8%左右的GDP增长目标的实现几乎没有悬念

首先,从整体上,与美国相比我国有较强的负债能力,即“再杠杆化”。一方面,据测算2007年美国华尔街主要银行的杠杆比例是88倍,而我国几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左右,这意味着资本放大倍数的最大值是10,远低于美国银行的杠杆率。另一方面,美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过度负债,其非金融部门总负债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高峰时期达350%,而中国的情况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从政府角度来说,表面上看今年我国的赤字预算是9500亿元,创历史上新高,但实际上,赤字占GDP的比重在安全线之内,国债占GDP的比重2008年仅为18%,2009年也只有22%左右,而美国2008年底大概是60%左右,经过大量地发行美元大约上升到90%左右,日本国债占GDP的比重更高达130%。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策空间是非常大的。从居民角度来讲,2008年中国居民的储蓄规模为21.5万亿元,而所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按揭等共计3万多亿元。企业也是一样,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后,企业的负债率为70%多,经过10年的发展,2008年底只有59%。因此,从整体上,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有比较强的负债能力。

其次,大规模信贷投放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显著。信贷投放自2008年11月以来迅速增长,2009年1季度新增贷款4.58万亿,已接近全年计划指标。这样大力度的信贷投放在短期内是否是恰当而且必要的呢?可以与1997-1998年的情况进行一个比较:第一,1998年出口占GDP的比重为18%,2008年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8%,所以当前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是更大的。第二,1998年刚刚开始房改,是牛市的起点,2008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调整。第三,1998年出问题的是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欧美市场订单没有什么变化,而现在是欧美市场出了问题,2008年的经济危机比1998年的冲击大。所以1998年我国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8年末改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已经初步显示了效果,2009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8.6%,3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2.4%,显示出经济增长的后劲。

第三,巨额外汇储备和充足的储蓄可支持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种流出去的储蓄,也就是说中国有充足的储蓄,但是没有用在国内。我们运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低。那么,应当如何把海外的储蓄用到中国国内呢?我们认为,应当利用国际资源价格比较低的时机,加大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增加资源、设备的进口。这将是一个重大转换,从外需主导的经济转变成内需主导的经济,把中国的储蓄用在国内。而且,中国目前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城市化,有些特定产业,如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围绕着城市化投资增长而发展是定局。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现有的经济运行版图。

(二)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低谷已出现

2007年底中国和全世界都有很强的通货膨胀预期,2008年2月中国南方的雨雪灾害,把中国的CPI推到10年来最高点,此后CPI一直增长。2008年2月之后通货膨胀预期使国内的企业家普遍加大了原材料的库存,从年初到奥运会召开的8、9月份,全国37个行业中有34个行业的库存达到了历史的高点,也就是说从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家高价购买了大量原材料,错误地判断了宏观经济周期的趋势。奥运之后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国内企业在10月份之后大幅压缩库存,与2008年上半年大幅增加库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压缩时期,整个产业链需求突然大幅下降,这是改革开放30年少见的甚至是没有碰到过的情况。4万亿资金刺激计划之所以会快速推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决策者感到宏观经济情况严重恶化,急需进行调整。但实际上,就像2008年上半年库存增加夸大了经济过热的程度,2008年4季度压缩库存夸大了经济恶化的程度。根据基钦周期,企业库存调整的周期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但是现在企业的反应明显加快,库存调整大概两个季度后基本告一段落,也就是说,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会出现恢复的迹象。因为库存已经被调整的很低,订单就开始不断增加。再加上强大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信贷投放,2009年第二—四季度,环比数据将有非常大的改善,接着将是同比数据的强势恢复。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根据1-3月份的静态数据,2009年8%的GDP增长目标几乎没有悬念。第二,从GDP的增长速度来看,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可能是这一轮周期的阶段性低谷。

三、中国经济需要防范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防止经济的二次探底。这一轮的经济复苏是由政府投资带动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典型的应急反应,目的是为防止经济危机冲击下GDP过快的回落。但是,一旦局面稳定下来之后,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力度不可能长期持续,因此在经济稳定以后面临的问题将是企业和民间的社会投资怎样在政府投资带动下跟进。否则,在政府投资力度减弱之后,如果没有社会投资跟进,就会有在2010年初或第二季度二次探底的可能性。1998—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曾出现类似的情况,1998年通过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刺激,拉动经济反弹,但1999年社会投资没有跟进,结果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后来通过房改吸引了社会投资,才带动经济走出低谷。因此,现在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确保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跟进。

第二,要关注过剩产能的消化问题。有些行业和产业的产能过剩和调整是必然的,把资源投向产能过剩的产业,不会促进这些产业的整合和过剩产能的消化,可能延缓经济的复苏。产能过剩的消化既可能表现为整合并购,也可能还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资产。目前看,在有保有压方面,一些地方强调保的多,强调压的少,制约了过剩产能的消化。

第三,要关注就业问题。现在我国有2000万左右的返乡农民工,61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要靠广大的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来吸收就业。但享受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多为垄断性的国有大企业,而这些大型企业又不能创造太多的就业机会。这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投资结构、生产结构和增长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大量吸收就业的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可以考虑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进入限制,参照入世条款,给予民营资本平等待遇,并在形势稳定下来后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第四,要关注促进消费增长的问题。扩大内需主要靠消费,1998年我国靠大规模投资带动了经济,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十年中,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降了10个百分点,现在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只有38%,是世界上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怎样防止大规模的融资抑制消费,这是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第五,企业盈利可能出现困难,宏观经济好转和微观经济困难可能同时出现。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推动了宏观形势的好转,但并不一定带来广大企业盈利的状况。就目前来说,得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银行信贷支持的行业情况在好转,但加工制造、出口行业的情况仍在恶化;大型垄断企业情况在好转,但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状况还在恶化。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第六,防止银行信贷投放大起大落。如果继续保持2009年1-3月的高速信贷投放,会加大未来回落的风险,也会带来未来的通胀风险。根据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每次持续6-12个月的高速信贷投放都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1992-1993年就是如此。从2008年11月份到现在,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已经持续了5个月。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依赖政府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人还在观望,所以使得大规模信贷投放到经济过热的时滞长一些。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宏观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当进行节奏调整。

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研究 篇12

由于宏观审慎监管从概念的提出到走入实践运用时间较短, 对宏观审慎监管的认识存在不足, 从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 (CGFS) 进行的“中央银行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问卷来看, 大部分国家央行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理解较宽泛。一部分央行认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以及专门作用于系统重要金融机构的政策工具, 一部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中引入微观审慎监管工具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还有一部分中央银行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货币政策引入到宏观审慎政策措施中。

宏观审慎监管可从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两个方面防范风险, 纵向维度监管是指在时间维度上防范风险的累积, 可以通过逆周期资本监管来缓释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横向维度监管是指在空间维度上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重点是维护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并配合定性的制度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1 纵向维度监管工具

由于风险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 也会表现出周期性波动且具备顺周期性, 化解顺周期性, 特别是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为的顺周期性, 就成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关注重点。为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对信贷和机构资本带来的冲击,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具有逆风向而动的特点。逆周期表现在实际操作中, 可在经济上升期, 信贷规模扩张时, 增加准备金计提作为缓冲, 在经济下行期, 降低准备金计提, 扩大信贷投放, 从而在整个周期中, 在上升期控制风险积累, 在下行期, 为经济复苏提供资金支持, 从而可降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对经济周波动的冲击。在具体的监管工具的设置上, 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留存资本缓冲

留存资本缓冲是指银行为抵御经济下行可能产生的损失, 在压力情形之外, 持有高于最低资本要求的超额资本。此次“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 淋漓尽致地暴露出了银行损失会严重蚕食资本的严峻事实。当银行出现大面积的贷款损失时, 银行难以从资本市场筹集到资金, 面对数量有限的资金, 银行就会出现惜贷的现象, 资本实力弱而又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被排除在贷款门槛之外, 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恶化。而在经济向好的年份增加一定比例的缓冲资本, 虽然起不到根本性的趋势作用, 但是至少可以让银行在差的年份中, 挺过最糟糕的时段, 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 防止出现“银行出现大面积损失———紧缩信贷———损失进一步加剧———进一步紧缩信贷”的恶性循环, 同时还可降低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由于增强单家机构的稳健性又是留存资本缓冲的首要目标, 所以使留存资本缓冲成为兼具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政策工具。

当银行达到最低资本要求, 而未达到留存资本缓冲时, 可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 如果不行, 就必须通过强制性利润分配弥补资本, 银行可通过减少收益分配方式重建资本缓冲, 当资本水平约接近最低资本要求, 即银行留存资本越低, 利润的留存比率越高, 以补充资本。

1.2 逆周期资本缓冲

为了确保银行宏观金融环境运行的稳健, 银行部门的资本要求要结合宏观金融环境因素变化, 据此巴塞尔协议Ⅲ还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与留存资本缓冲一样, 逆周期资本缓冲同样是为降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熨平经济周期的过度波动而设立的;但是与留存资本缓冲不同的是, 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中的资本计提比例不是固定不变, 而是可以根据信贷扩张而做出动态的调整。其核心思想是将信贷/GDP指标 (即GAP) 转化为逆周期资本计提比例:在整个经济信贷规模过度增长时, 金融机构提高额外资本计提比例, 确保经济下行期有足够的资本使用。根据西班牙使用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经验以及众多学者对世界主要金融大国的实证分析发现, 信贷/GDP指标比纯粹的GDP增长率更有针对性, 更能有效的预测金融危机。

关于逆周期缓冲资本的具体操作过程, 巴塞尔委员会的建议如下: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信贷/GDP的长期趋势值的偏离度, 并设定偏离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大于最高值 (10%) , 则取最高值, 小于最低值 (2%) , 则无需计提, 介于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 则随偏离度线性变化。

巴塞尔委员只是建议引入逆周期资本缓冲, 具体实施或者不实施可由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管者有必要保持目标的单纯性, 并对公众阐释指标的真正涵义;二是其实施机制应有较强的灵活性, 把规则行事和相机行事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对于国际银行集团而言, 该指标的设定应因国而异, 根据东道国的周期差异, 制定不同的逆周期资本要求。

1.3 其他纵向维度监管工具

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已通过各国实践检验成为重要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除此之外, 巴塞尔委员会及相关学者还提出了动态杠杆率、前瞻性拔备制度以及期限错配监管等监管工具。

(1) 逆周期的动态杠杆率限制。

杠杆率是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或这一比率的倒数, 它是兼具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目标的监管工具。根据历史经验, 在经济发热阶段, 高资产价值伴随过高的杠杆率, 在经济过冷阶段, 则出现低资产价值下的低杠杆率, 适度限制杠杆率, 有利于防止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过度膨胀或冷缩,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扩散。对于杠杆率的限制, 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对杠杆率的计算法则, 即分子分母的内容范畴, 巴塞尔委员会建议在对总资本和有形普通股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后, 按照新的资本定义的一级资本作为杠杆率的分子, 而将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总额作为杠杆率的分母计算。二是杠杆率本身的最低监管标准, 结合新资本协议的净扣规则以及动态处理设定一个杠杆率的下限, 从而缓解其顺周期性。

(2) 会计准则中的动态拔备制度。

为控制信贷业务风险, 银行业的会计准则要求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但该项制度却对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即该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也存在顺周期性。而宏观审慎监管部分是基于此提出来的, 拥有缓解这种顺周期性监管工具。有鉴于此,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2009) 提出了前瞻性的动态拨备制度, 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期损失测算模型, 从而可以损失为发生之前, 在预期损失基础上进行计提拨备, 优化了之前的已发生损失基础上的计提拨备。动态拨备制度, 在经济上行期, 要求银行多计提贷款损失拨备,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经济下行期, 降低对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 释放更多的信贷资金, 西班牙已经率先实行了此种拨备制度。

该动态拨备制度贷款潜在损失的计算, 历史数据是其基础,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其支撑, 获取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动态拨备制度的关键。从目前各国金融监管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来看, 建立标准化的动态拨备制度还需较长时间。

(3) 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监管。

从时间维度的角度来看,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不仅存在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隐患, 期限错配集中到一个时点时, 还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发生概率, 同时这种错配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好的阶段, 错配的风险被弱化和掩盖了, 一旦经济下行, 期限错配的风险就会集中爆发出来。缓解顺周期性的方法可从资本流动性和融资估计两个角度分析, 在资本流动性方面, 可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适当性地调整银行资本要求, 在上行期提高流动性水平, 在下行期可适当降低流动性水平。Perroti&Suarez (2009) 还建议通过建立银行期限错配程度计算指标, 动态调整银行资本流动性要求。根据这个指标来随时间调整银行流动性资本要求。在融资估价方面, 应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Brunnermeier等 (2009) 将未来现金流折成现值作为融资估值基础, 从而对银行的长期融资渠道产生激励, 化解短期行为, 最终缓解银行的变现压力。

2 横向维度监管工具

对于横向维度, 系统性风险表现为空间分布与集聚, 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 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测量和防范。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已成为金融监管当局和学界公认的逆周期监管工具。除此之外, 宏观审慎横线监管工具还有:金融机构保险制度、审慎性薪酬激励机制等都可以发挥一定的监管作用。

2.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工具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金融体系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不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 金融行业经营信用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系统相关性, 对于一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影响可能在经济周期的任何时候都会存在, 应根据个体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调整审慎工具 (Borio, 2003;Acharya&Richardson, 2009) 。宏观审慎横线维度监管焦点是关于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布, 而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影响和共同风险敞口。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对系统风险的贡献较大, 应接受与其风险程度相匹配的监管要求, 可从两个角度入手, 一是降低破产概率, 二是降低系统相关性。首先, 根据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对系统风险的贡献度, 增加一项与其相应的附加资本要求 (Brunnermeier et al., 2009;Squam Lake, 2009) 。这样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 也可降低了金融机构系统范围损失。其次, 由于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系统相关性差异, 可将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宏观审慎监管种类相匹配, 使其监管更具有针对性。一种思路是根据风险溢出效应, 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分为四类, 然后结合相对应的监管方式实行宏观审慎监管。

此外, 通过增加SIFIs额外流动性资本要求, 可为贷款人流动性提供保险, 使银行间的关键贷款人对流动性冲击承受力增强, 提高了流动性。Wagner (2009) 提出了差异性的资本要求, 有较高专业程度的金融机构降低资本要求, 相反, 对专业化程度低、与他机构经营雷同的金融机构提高资本要求, 以激励金融体系的多样化。

关于降低系统相关性, 可采取隔离手段降低业务之间的相关度, 美国的沃尔克规则是通过约束银行自营交易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来降低系统相关性的。Kay (2009) 认为要降低危机时期关键银行业务的传染性, 应将自营交易和核心支付活动与银行的其他业务相隔离。

2.2 其他横向维度监管措施

从机制上来看, 金融机构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在监管体系之外, 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保障性和审慎性的监管制度来完善监管体系, 促使金融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是金融机构审慎性薪酬激励机制。金融机构的薪酬激励机制加剧了金融部门的顺周期性, 目前世界上大多金融机构的薪酬制度采取的是与利润挂钩, 而未考虑中长期风险, 导致效益好的时候大量支付奖金, 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抗风险资本, 也是对金融机构冒险的鼓励, 大型金融企业的这种薪酬机制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所以金融机构应执行稳健的薪酬分红政策, 短期利润分配和中长期风险相结合, 将利润薪酬奖励与业绩和经营风险相挂钩, 降低顺周期性, 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资本累积能力, 促进金融机构的薪酬管理规范化, 以应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时推行薪酬管理的公开透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以及薪酬的延期支付制度。

二是金融机构保险制度。金融保险制度可以化解系统性风险压力, 缓解危机深化, 可以对资本损失和流动性购买保险。Kashyap et al. (2008) 认为:购买金融资本保险优于加收银行资本, 银行可以在面对危机时获得支付, 可弥补银行总资本的不足。Acharya and Richardson认为:应市场机制和监管相结合, 银行从私人部门购买保险, 银行受到市场机制约束, 可更准确对风险定价, 在面对危机时, 可将保险公司的赔付和政府的救助基金相结合, 既可增加化解危机的能力, 又可约束银行的道德风险。Perotti and Surez (2009) 的观点认为, 银行应向监管部门支付流动性保险费用, 流动性保险费用的大小由其在短期批发融资中负债大小以及期限长短加权决定。

3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运用

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在化解系统性风险方面有较大优势, 可以通过逆周期资本监管应对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 逆周期监管要求资本监管标准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调整, 从资本数量的标准来看, 在经济上行期, 金融机构需要多计提资本以储蓄实力应对可能的经济危机。在经济下行期, 则采取放松监管标准, 使金融机构释放更多资本刺激投资, 加快经济复苏。从资本质量的标准来看, 在经济上行期, 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 在经济下行期, 则降低核心资本充足率, 并且适当扩大资本范畴, 允许附属资本以弥补金融机构资本。我国对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运用, 还处于起步阶段, 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监管提前预防、最大限度覆盖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资本的思想。

扩展宏观审慎监管政策, 可将目前银行实行的动态拨备制度扩展到整个金融领域, 对整个金融行业实行相应的资本监管要求, 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有效监管。动态拨备计提拨备使用的统计模型是以长期预期贷款损失作为拨备计提的基础依据, 可以约束信贷的盲目扩张, 缓和经济周期波动冲击。

自“次贷危机”后, 巴塞尔委员会及各国政府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相应改革, 制定出了新的银行资本充足率, 这些相应的监管思路值得中国监管部门学习, 中国监管者们也可以在中国推行逆周期监管和动态拨备制度, 完善中国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 并逐步推行到整个金融行业。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有赖于数据质量的高低, 建立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的搜集、处理与分析工作, 准确、及时和全面汇总和分析宏观金融形势。以此为基础, 不断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而且简便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参考文献

[1]郭田勇.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问题[J].西部论丛, 2010, (5) .

[2]陈雨露, 马勇.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工具与相关制度安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3) :5.

上一篇:组织观念下一篇:造价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