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控制

2024-09-02

金融风险控制(共12篇)

金融风险控制 篇1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种类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因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发的技术性风险, 另一种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

(一) 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

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需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才能够开展, 其风险也就存在于网络技术方面, 比如说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因此,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也就成了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技术风险。互联网传递信息故障、黑客对金融网站的攻击、电脑病毒的入侵等都能使互联网金融网络系统遭受瘫痪的打击。

技术选择风险。互联网金融技术解决方案的正确选择是互联网金融业务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如果所选的方案本身存在设计方面的缺陷或是在操作时存在失误, 就会触发其技术选择风险。技术选择风险大多产生于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 也可能因为落后的技术导致。

(二) 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

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双方有一方在合同到期时不履行其义务就会导致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一切业务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开展的。这种虚拟性的服务方式使得业务开展的双方可以在不同地点不见面就能发声联系, 这使双方的身份以及业务开展的真实性的验证难度增加了很多。增大了在身份确认、信用评级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增加了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因没有足额的流动资金满足客户随时随地对现金的需求而导致的风险。风险的测量主要考虑电子货币的规模和余额。因为电子货币是在现有实际货币的前提下发行的, 是一种虚拟的数字化了的交易媒介。客户在收到这种虚拟的货币后, 并没有完成最终的支付, 还要等收到等额的在现实社会中流通的实际货币才称得上完成了交易。这就需要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即互联网金融机构满足流动性要求。

支付和结算风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成为可能, 甚至产生了国际化的支付和结算系统, 突破了传统金融的地点限制;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 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体也逐步扩大, 这也使得其经营业务环境具有很大的地域开放性, 从而大大增加了支付和结算风险。

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各种产品层出不穷, 因此总是缺少对其的监管或监管立法模糊不清。目前的相关立法也主要聚焦于传统金融业务, 缺乏有关互联网和金融业相结合的配套法律法规。因此, 如果签订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合同就很可能陷入不必要的纠纷, 增加了交易成本, 甚至会影响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

一是并存性。即传统金融风险与新兴金融风险并存,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甚至能改变金融的功能和本质, 传统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仍然存在。同时, 互联网金融又有可能有新的风险相伴而生, 这样互联网金融风险是传统风险与新兴风险并存。

二是多样性。因为互联网金融内涵丰富类型较多, 而且呈现不断成长发展新兴业态, 其风险的类别和内含也呈多样性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反风险的增强, 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

三是虚拟性。网络经济互联网金融都有虚拟性的特点, 金融业本来就具有虚拟经济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交易又几乎全部在网上进行, 交易的虚拟化更加突出, 其风险也在虚拟化中发生, 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隐含性, 这也给治理增加了难度。

四是速发性。互联网金融风险可能会迅速发生, 其业务具有远程快速发生完成的特点, 资金运转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支付结算更加快捷, 因而其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也越大, 一旦出现了失误, 回旋余地很小, 补救成本却相当大。

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

这里讨论的是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控制方法:技术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一) 互联网金融技术性风险的控制方法

一是改进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环境。加大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安全保障投入, 提高整个计算机系统的防入侵、防病毒能力;在网络方面应用身份验证和分级授权等安全注册登录方式, 并且对非法用户加以限制以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

二是加强数据管理。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纳入到整个金融体系发展规划中, 视其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使互联网金融系统内相互协调, 提升对各项风险的检测水平;通过数字证书的办法为其业务主体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三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开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降低技术风险, 应着力开发一些新型的防攻击防病毒能力强的技术手段。

(二)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控制方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建立征信平台。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 第一要务是大力推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征信平台, 实现全社会信用信息, 比如主体的履约能力, 交易记录等的收集、匹配和数据化。建立一个全社会通用的信用查询和调用体系。做到互联网金融机构能根据该征信平台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并通过一定的专业化征信数据降低信用违约风险。

创新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监管方法和力度应适应它的发展, 针对它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对现有法规进行完善、创新。形成既有专业分工又能够统一治理的机制。

培育信息公开透明, 保护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金融市场环境。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透明度主要在于实现财务数据和风险信息的强制披露。另外, 向消费者进行知识教育, 使消费者能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不同之处, 增强其对新兴金融模式的风险认识。

(三)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控制方法

首先, 正当收集和保护信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收集客户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得到客户信息后要给予适当保护。根据2007年公安部颁发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按照信息系统破坏后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成五个等级, 并对信息系统的不同安全等级进行分级保护管理。从业人员应熟知相关法律法规, 在安全程度达标的平台上操作。只有这样, 当计算机网络系统被破坏导致信息泄露时,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免违法责任。

其次, 要强制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规章适度。面对正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各产品领域, 国家法律制定显然不能紧跟其步伐。因此, 将行业章程对该行业的有效规范强制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律规章制度作为社会自生规则也应该发挥其规范价值。

此外, 监管机构应适当的宽容。中国近几十年来长期压制民间的金融发展, 如果继续之前的政策, 互联网金融会发展的很缓慢。监管者应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间找到平衡点。以前中国金融业依靠政策保护现象严重, 形成了高度垄断的金融市场环境, 行业内竞争不充分, 传统金融机构获取了暴利, 这些问题并没有促使法律得到有效调整。垄断带来的负面结果之一就是能够给小微企业和普通人提供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水准都很低端。不可否认, 互联网金融以其普惠、分享、便捷等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点, 在整个金融系统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 监管机构在打击那些触犯法律法规的从业机构或从业者时, 也应鼓励和支持金融行业的创新以维持积极正当的竞争秩序。

(四)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控制的方法

限制金融风险敞口。金融风险敞口限制能使金融风险暴露限定在某一规范水平, 减小因风险发生导致金融机构破产的可能性, 以实现分散金融风险达到稳定的目的。该限制能减少结算头寸时的挤兑效应, 此方法已经应用到了银行业。随着金融市场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交叉日益明显, 大额的金融资产也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机构间流通转移。这种限制方法也适用到了互联网金融机构。

降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杠杆率。杠杆率能从侧面反映出其还款能力。杠杆率越高则表明一定的资本金所承受的风险暴露越大, 即该互联网金融机构无法履行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补充资本金或减小风险暴露以使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与规模相匹配, 能够对系统性风险起到预防作用, 亦能减轻系统性崩溃的扩散造成的后果, 从而促进互联额金融机构的目标额得到稳步实现。

参考文献

[1]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01) :11-12.

[2]董亮, 李博.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 2013, (10) :19-21.

[3]叶冰.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 2012, (10) :139-140.

[4]谢凯, 黄丹.金融信息化与网络金融相关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2) :54-56.

[5]罗宁.互联网金融不得不说的风险[N].第一财经日报, 2014, (05) .

[6]王占军.互联网金融及风险防范的国际借鉴[J].金融博览, 2013, (09) :56.

[7]新平.互联网金融在成长中面临的几重风险[N].上海证券报, 2013, (F12) .

[8]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3.

[9]罗明雄.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J].搜狐证券, 2014..

金融风险控制 篇2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风险有以下几类:

(一)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格变动包括利率、汇率、股票、债券行情变动等。管理市场风险,要的是要及时、准确地评估市场价值,随后计算总敞口额度,严格交易程序,模拟在市场崩溃或流动性引发价格剧烈震荡情况下交易者的承受能力,即所谓“ 压力测试”。

(二)信用风险。即交易合约的对方无力履行义务的风险。与市场风险一样,控制信用风险也是要测定和估算衍生商品的敞口头寸,并使敞口头寸与所确定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额度相匹配,然后可以像传统信贷业务一样,控制和减少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的风险。 一是市场业务量不足或无法获得市场价格而造成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由于用户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无法在市场上出现逆势时按要求追回保证金而造成的金流动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实现降低风险。

(四)运作风险。即人为因素或交易、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失误蒙受亏损的风险,它们本质上均属于管理问题。因此重点应放在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素质,提高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效率,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职责分开,以确保风险处在可控制及可承受的范围。

(五)法律风险。指因合约在法律上的缺陷或无法履行导致损失的风险。在管理中,首先应保证一批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专家参与交易法规的制定。另外,应尽量改善内部风险管理, 增强交易透明度和披露要求,强化安全的结算制度以控制法律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来看, 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因为标的资产的未来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还受到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投资者或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以及人为操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另外, 合约双力的信息披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如有关会计处理方法、衍生产品真实质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约中得到充分披露, 而合约双力在合约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二) 从宏观层面上看,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 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全有效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这些都会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扭曲资本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进入实体部门, 转化为实物投资, 另一部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 成为虚拟资本, 并没有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 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而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

(三) 从微观层面上看, 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 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 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为完善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形成会计视角风险监控体系的整合,笔者认为, 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框架应包含几个方面:

(一) 建立企业总体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管理战略。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风险管理总体战略必须首先同会计控制技术的风险量化、风险预测、风险的披露相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会计视角整合。会计视角的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不同品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类型、量化某一时点的在风险头寸以及风险调整后的损益。

(二) 建立企业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业务流程

会计视角风险监控业务流程是确保企业内部的所有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都在被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业务流程包含以下几个程序:1.识别风险。这是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会计视角下的定性分析部分, 非常重要但常被企业忽视。2.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判断企业的某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管理战略和避险业务从风险调整的角度看是否相宜。3. 规范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操作规程。4.对风险头寸量化和控制。会计视角的风险测量和控制是会计核算技术风险监控系统的基础部分。因为会计视角的风险量化承担着定量风险和判断风险程度是否和设定的风险偏好相适应, 而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则是诸如设定权限和防止越权行为等措施的基础。

(三) 建立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企业会计视角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体系。良好的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微观体系, 应在现有的会计内控制度基础上, 建立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内控规则和业务指南, 增加相关的内控条目。包括

1.明确内控体系中的风险信息传输系统规定经办人员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前应提交的说明文件, 特别是避险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因经济实质的避险交易不一定符合现行会计准则中规定的避险会计规范, 为避免企业因无法适用避险会计从而使企业会计报表造成大幅度波动, 应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被避险项目的相关资料及避险策略资料。

2.建立内控体系中的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应承担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避险有效性的后续评估职责。会计人员应在会计期中或会计报表日向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头寸量化信息、公允价值计量的依据、特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避险有效性的后续评估。 财务部门还要将风险头寸按公允价值计量, 并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压力试验, 进行整体综合考虑。

3.完善内控体系中预警模型和预警指标体系

会计人员应熟悉企业每一衍生金融工具品种、每一衍生金融工具作业部门、衍生金融工具险别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针对不同品种、部门、险别的避险措施, 提供早期警告讯号,指导作业部门。

4.建立衍生金融工具内控体系中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企业无论出于避险目的还是投机目的,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时, 会计人员都应按每种主要风险设置总的限额。这些限额应与企业的总体风险计量依据相一致, 并尽可能与企业其他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同类风险综合起来考虑。而且, 限额体系还应与资金实力相一致, 使企业管理层能控制风险暴露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 [J]. 经济评论,, ( 3) .

[2] 叶永刚,黄河.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03).

[3] 张爱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研究[J].特区经济, ,(1).

[4] 唐.M. 钱斯. 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M].中信出版社, 2004.

[5] 张爱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研究[ J] . 特区经济, 2006,( 1) : 66- 67。

[6] 谌林. 关于金融衍生国内工具的会计计量[ J] . 经济师, 2006, ( 3) :201- 202.

[7] 王学慧. 试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 J] .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 3) : 51- 52.

秦晓:金融危机凸显风险控制价值 篇3

比如这次金融危机,就有很多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处于极度的风险中乃至倒闭。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这次金融危机严重的时候,连国际银行间都互相不敢进行拆借,资金不敢流出自己的体系,担心自己的安全。而银行一旦出现危机,会给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们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应该获得的重要启示,正是它凸显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特别是风险控制的价值。

一个好的董事结构能够为董事会决策建立良好的基础,在决定重大问题包括风险管控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各人的能力、素质和经验。现在的招行董事会有18名董事,其中9名股权董事、6名独立董事、3名管理层董事。股权董事来自前四大股东,即招商局、中远、中海、中交建,这四家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担任股权董事的都是董事长、总裁或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都有非常丰富的管理以及金融、财务方面的经验。独立董事的结构也比较合理,6名独立董事有3名财会方面的专家,有2名金融、管理方面的专家,1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律师。管理层董事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包括曾经做过金融监管的经验以及多年的经营商业银行的经验。

招行的董事绝大多数(包括我)都是兼职的,主要通过会议研究决定一些重大的事项,董事会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在于战略决策,抓大事、抓方向、抓战略,发挥科学决策机制。比如,董事会在2004年确定了非常重要的经营指导思想,就是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或叫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05—2007年均衡增长方案,对银行的业务、收入的结构、风险控制、不良资产、资本的消耗等提出了一系列指标要求,由管理层组织实施。经过这几年,均衡增长方案的实施确实对招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结构的调整、盈利的稳健性、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等等。我这里不细说了,大家可以看看招行最近几年的年报。这是董事会决策在公司治理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也是招行做得比较好的。6个委员会除了战略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外,其他的都是由独立董事做委员会的主任,而且成员中独立董事占了大多数,5名中占了3名,都达到了一半以上。这种结构为专门委员会的运作、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打下基础。现在我们的重要议案都要先经过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审议通过以后才能提交到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比较多的时间专门研究议案,能多做一些反复调研。专门委员会按照现在的政策是没有决策的权利,但是他有否定议案的权利,如果这个议案没有通过专门委员会是提不到董事会上的。当然现在也要探讨效率,要不要给专门委员会一定的决策权利。

在专门委员会中,风险管理委员会是根据银行特点而要求设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的次数是比较多的,2008年召开了5次会议。现在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招行争取在2010年底成为中国首批被银监会批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银行之一。为此,我们成立了独立的、专门的、超越部门层面的机构,并任命1名副行长亲自作为该机构负责人,专门从美国金融界引进多名风险计量技术专家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切实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但是风险管理确实是非常复杂,有很多的内容。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管层下面也有很多的职能机构,他们都负有管理风险的责任。招行的风险管理的原则,一是稳健,二是理性,三是主动,四是全员。

2008年,招行董事会决策了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是纽约分行开业,二是并购永隆银行。

在纽约开分行显示了我们在积极走出去,纽约分行的设立可以使我们在国际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纽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进一步了解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学习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并购永隆银行体现了我们在稳健经营基础上的积极国际化。招行并购永隆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进行的,我们正在经历华尔街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国内外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经历了非常大的跌宕起伏,虽然现在市场形势与签合同时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只是价格的变化,招行并购永隆的战略意义始终没有改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招行也不例外。我们的很多客户已经在国外,有的这几年正不断走出去,所以招行走出去也是必然趋势。通过并购加快国际化步伐,是必然选择。招行进军香港是国际化发展的第一站,如果在香港能够适应,将来在香港以外的地区也能够很好地适应。

招行与永隆整合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绩,内保外贷、国际结算、高端零售客户的转介、信用卡商户资源的共享、集中采购这几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无论是招行还是永隆的客户,都体会到了两行联动与协同带来的巨大好处。

金融风险控制 篇4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是指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带来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经营金融衍生产品和经营传统的金融产品一样, 也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但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复杂性和表外性, 其风险特征和传统金融产品有所不同。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实践表明, 只要遵循谨慎经营的原则,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可以得到管理和控制。

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不间断的动态积极管理, 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风险识别 (确定风险源) 、风险衡量 (衡量总风险) 和风险监控 (控制净风险)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与丰富的数据积累以及先进实用的风险计量模型是分不开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对上述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计量, 基于V a R和其他风险统计计量的模型是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衡量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认为风险控制就是消除风险避免损失, 但是, 风险管理只是金融机构活动的一部分, 金融机构的活动还包括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则要承担风险获得收益, 金融机构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因而风险管理应该尽量降低公司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风险, 而增加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将风险管理纳入其全面管理的范围内。

一、完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基础金融工具的发行人违约, 没有如期履行全部义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典型的信用风险事件是交易对手破产。一般来说, 场外交易 (O T C市场) 的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比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大。因为在交易所内交易的是标准化交易合同, 交易对象由结算公司承担, 结算公司确立的一整套制度, 如保证金制度、盯市策略等, 大大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信用风险。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 信用风险比较大。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第一大风险, 但相对比较容易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额 (最大的可能损失额) 不同于传统的 (或基础) 金融产品。传统产品, 如贷款、债券和现金交易, 交易对手交换的是合同的全部金额或本金, 其信用风险额等于本金。所以传统产品的信用风险也就是本金风险。而大部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不交换本金 (一些外汇合同除外) , 其信用风险额远远低于交易的本金, 通常不到本金的2%。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对手违约后, 只能以新的合同来替代, 所以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等于合同的替代成本。

金融衍生产品合同的信用风险额并不固定, 它随着决定合同价值的基本变量而波动。如在以固定利率支付和浮动利率支付的利率互换合同中, 如果合同期内利率上升, 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其互换合同的价值上升, 支付浮动利率的一方其互换合同的价值就会下降。

在对信用风险评估时, 需要了解两个问题:如果交易对手即时违约, 如何确定替代该合同的成本;如果交易对手在将来的某个时点违约, 预期替代成本是多少。前者的计算比较简单,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采用衡量到市价法计算。后者的计算相对难一些。交易商通常用蒙特卡罗 (M o n t e Carlo) 或历史模拟法或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估算。一般要对基础产品和变量的波动性及其波动对金融衍生产品合同价值的效应进行模型分析, 然后衡量潜在成本的预期风险即平均风险和最大或最坏情况下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提醒人们, 由于数据限制和模型的适用性, 信用风险模型不是市场风险模型的简单延伸。信用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积累和模型建设。巴塞尔委员会1999年《信用风险管理原则》针对信用风险管理在5个方面 (建立适宜的信用风险环境、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下经营、保持适当的信用管理、信用衡量和监控、对信用风险的足够控制和监控人的职责等) 提出了1 7条原则。

衡量O T C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时还要注意两点:如果交易双方签订有双边冲抵协议 (close-out netting agreement) , 则信用风险额是冲抵后的净值;如果交易双方签订有降低信用风险的双边抵押协议, 则持有抵押物的一方信用风险将因此降低。

根据标准普尔公司的研究 (Tanya Azarchs, 1997) , 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所有风险中最大的风险, 但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没有银行经营表内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大。因为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 银行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都是投资级, 高于一般信贷客户的平均等级。美国大型银行在其年度报告中显示, 95%以上交易对手评级都是投资级, 标准普尔发现交易对手的平均评级是“A”。此外, 不同类型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不同。根据标准普尔公司的实证研究, 股票和商品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较大, 利率类合同普遍比货币类合同信用风险小。利率合同中, 利率互换信用风险最大, 期权次之, 远期信用风险最小, 这可能是因为国际上远期利率合同的期限通常很短。交易所交易的产品, 如期货的信用风险最小。

二、加强市场风险的衡量与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 和其他金融产品一样, 是指随着市场变化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变化是指利率工具、股票和货币市价波动水平的不利变化。市场风险是仅次于信用风险的第二大风险。

金融机构经营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只一种, 通常是一个产品组合, 因而要在产品组合风险净值的基础上管理市场风险。一个交易商的产品组合通常包括许多相互抵消的头寸,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组合的总体风险水平, 剩下要进行套保的风险就大大减少了。金融机构在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实践中, 开发了一些衡量市场风险的模型和方法, 如J.P.Morgan开发的Riskmetrics。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计算市场风险的方法是Va R (valueat-risk, 即在一定时间范围一定价格变化下头寸或组合的最大潜在损失) 。

对两类基本的金融衍生产品——远期类和期权类产品的市场风险要区别分析和管理。远期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比较简单, 风险控制和管理也比较容易。远期类产品通常没有大的凸性风险, 其主导风险是全价风险, 因此对远期类产品只需进行相对静态的套保。而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包含的风险却复杂得多, 而且, 期权价格和其基础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非连续的, 即期权对基础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性随着基本产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期权和基础产品之间关系的动态性要求风险经理对期权类产品进行动态套保,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价格的变化随时对基础产品头寸进行调整。动态套保风险较大, 成本较高。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等重要, 但相对难以衡量。比起信用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程度取决于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意向和决策决定着市场风险的保留程度, 是全部抵消风险还是保留一定的风险头寸。管理信息系统也很重要, 它显示着本企业经营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头寸的情况。如果金融市场足够发达, 市场上存在足够用于冲抵的金融工具, 从理论上说, 金融机构可以将所有的市场风险进行冲抵。利率上升时升值的合同可以用利率下降时升值的合同或证券进行套保或匹配。拥有大规模销售网络和熟悉市场供求状况的大交易商通常可以签订互相抵消头寸的金融衍生合同, 交易商还可以用表内交易, 如用政府债券来进行套保。但是, 现实中头寸的抵消并不完全, 或者存在时滞。通常存在基差风险或期限的不匹配, 这样在某些市场条件下两种工具不会出现方向相反金额相同的变化。未完全套保的头寸潜在风险很大, 而且市场风险外部人很难衡量。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以及衡量市场风险模型的复杂性, 对市场风险的公开信息披露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喜的是, 国外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商一般遵循谨慎的经营原则, 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 很少有明显的投机行为。

三、加强内控建设, 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在金融衍生产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问题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产生于日常的操作和工作流程。传统的证券和信贷业务中也存在操作风险。但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操作风险格外重视。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很多。操作风险可能由于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造成, 如执行出错、簿记错误、结算错误、合同错误等;也可能由于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而造成, 如超过限额交易、不当交易、欺诈、洗钱、关键人员出错等;还可能由于系统出现问题, 如计算机程序错误、模型或方法错误、衡量到市价出错、管理信息有误、I T系统出错、通讯出错等等。一些最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杂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的数学模型。如果这些模型本身的有关说明和建立模型的假设基础不正确或未能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使用这些模型的机构将可能遭受较大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 金融机构对电子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 潜在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大量的交易操作依靠计算机进行, 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 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实践中, 一些操作风险就是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人员越权操作或错误判断市场行情而引起的。如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就是因为交易员利森越权违规交易日经2 2 5股指期货造成巨额亏损;2001年英国联合爱尔兰银行在美国的巨额损失也是因为其交易员违规操作造成的。

由于操作风险范围很广, 其风险具有发生频率低、损失额大的特点, 所以对操作风险的衡量比较困难。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尚未成熟。一些机构往往使用一些替代方法, 如现金流的规模、固定成本等。由于衡量操作风险很困难, 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就突显重要。操作风险主要依靠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来防范。内部控制的类型因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建立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对交易员的交易活动和头寸进行严格的人员和系统控制;对参与交易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2) 制定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政策, 对信用控制和管理报告进行详细的规定; (3) 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的独立性; (4)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 (5) 建立良好的后台支持系统, 包括对交易的确认、支付和会计处理等。

四、完善制度建设, 防范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法规或合同等方面原因而导致合同无效或不能履行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尽管金融机构在传统的贷款和其他金融交易中也存在类似的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风险更为突出。这与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快、交易过程较复杂有关。

造成合同无效或不能履行的原因很多, 如合同条款不适、交易对手法律行为能力不够、法规模糊等。OTC市场交易双方签订的主协议或补充主协议的抵押协议可能由于交易对手或签约人无权或未经授权签订, 即越权签订而造成协议无效;合同格式、条款不符合当地法律标准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OTC交易可能违背有些行政区的相关法律或按照有关法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必须在交易所进行而造成合同无效。即使双方签订的合同构成了对双方有效、合法、有约束力的要件, 但合同的一些内容仍可能无效。如主合同下的冲抵协议可能由于交易对手破产, 而破产方的代理方可能被允许“拣樱桃” (c h e r r ypick) 而遭受损失;抵押协议的抵押物接受方可能因为拿不到抵押物而遭受损失, 或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不能立即清算抵押物而遭受损失。在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初期, 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金融衍生产品合同与既定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不相适应。场外市场使用抵押品带来的法律风险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

防范法律风险, 要求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人员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衍生产品和相关业务, 使用标准化的合同和条款 (如I S D A的标准合同)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衍生产品。此外应该强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外部监管。立法者、监管者应该在如下方面努力: (1) 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和法规, 消除立法和管理方面的不确定性。 (2) 和金融衍生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交易商和最终用户充分合作和沟通, 确立有效的的合同格式;明确参与者, 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基金公司和其他机构签订合同的能力;明晰双边抵消安排和抵押安排在破产时的有效性和多边抵消安排在破产时的有效性;明确金融衍生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行性等。 (3) 统一和规范税收和会计标准, 制定详细的会计和报表原则, 并力求和国际惯例接轨。 (4) 加强国际合作。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还具有流动性风险, 它是指由于到期的资金或抵押物需求 (按照抵押协议可能要求进一步提供抵押物) 太大而无法满足时导致的损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果存在托管方 (如按照抵押协议, 抵押物由第三方托管) , 则还存在托管风险, 它是指由于托管人破产、疏忽或欺骗行为而造成托管物损失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风险, 交易双方也应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管理。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研究的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以惊人的速度出现,随之也给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与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吸取实践工作中的教训,正确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全方位地构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

一、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风险有以下几类:

(一)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格变动包括利率、汇率、 股票、债券行情变动等。管理市场风险,要的是要及时、准确地评估市场价值,随后计算总敞口额度,严格交易程序,模拟在市场崩溃或流动性引发价格剧烈震荡情况下交易者的承受能力,即所谓“ 压力测试”。

(二)信用风险。即交易合约的对方无力履行义务的风险。与市场风险一样,控制信用风险也是要测定和估算衍生商品的敞口头寸,并使敞口头寸与所确定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额度相匹配,然后可以像传统信贷业务一样,控制和减少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的风险。 一是市场业务量不足或无法获得市场价格而造成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由于用户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无法在市场上出现逆势时按要求追回保证金而造成的金流动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实现降低风险。

(四)运作风险。即人为因素或交易、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失误蒙受亏损的风险,它们本质上均属于管理问题。因此重点应放在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素质,提高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效率,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职责分开,以确保风险处在可控制及可承受的范围。

(五)法律风险。指因合约在法律上的缺陷或无法履行导致损失的风险。在管理中,首先应保证一批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专家参与交易法规的制定。另外,应尽量改善内部风险管理, 增强交易透明度和披露要求,强化安全的结算制度以控制法律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来看, 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因为标的资产的未来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还受到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投资者或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以及人为操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另外, 合约双力的信息披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如有关会计处理方法、衍生产品真实质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约中得到充分披露, 而合约双力在合约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二) 从宏观层面上看,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 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全有效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这些都会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扭曲资本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进入实体部门, 转化为实物投资, 另一部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 成为虚拟资本, 并没有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 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而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

(三) 从微观层面上看, 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 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 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为完善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形成会计视角风险监控体系的整合,笔者认为, 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框架应包含几个方面:

(一) 建立企业总体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管理战略。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风险管理总体战略必须首先同会计控制技术的风险量化、风险预测、风险的披露相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会计视角整合。会计视角的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不同品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类型、量化某一时点的在风险头寸以及风险调整后的损益。

(二) 建立企业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业务流程

会计视角风险监控业务流程是确保企业内部的所有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都在被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业务流程包含以下几个程序:1.识别风险。这是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会计视角下的定性分析部分, 非常重要但常被企业忽视。2.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判断企业的某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管理战略和避险业务从风险调整的角度看是否相宜。3. 规范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操作规程。4.对风险头寸量化和控制。会计视角的风险测量和控制是会计核算技术风险监控系统的基础部分。因为会计视角的风险量化承担着定量风险和判断风险程度是否和设定的风险偏好相适应, 而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则是诸如设定权限和防止越权行为等措施的基础。

(三) 建立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企业会计视角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体系。良好的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微观体系, 应在现有的会计内控制度基础上, 建立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内控规则和业务指南, 增加相关的内控条目。包括

1.明确内控体系中的风险信息传输系统规定经办人员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前应提交的说明文件, 特别是避险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因经济实质的避险交易不一定符合现行会计准则中规定的避险会计规范, 为避免企业因无法适用避险会计从而使企业会计报表造成大幅度波动, 应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被避险项目的相关资料及避险策略资料。

2.建立内控体系中的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应承担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避险有效性的后续评估职责。会计人员应在会计期中或会计报表日向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头寸量化信息、公允价值计量的依据、特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避险有效性的后续评估。 财务部门还要将风险头寸按公允价值计量, 并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压力试验, 进行整体综合考虑。

多元金融时代的风险成本控制 篇6

高风险成本使得许多企业的实际效率隐含价值为负数,即效率隐含回报低于风险成本:上市公司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为10.8%,资本成本为16.3%,效率隐含价值为-5.5%;而我们重点关注的50家公司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为15.4%,平均资本成本为17.9%,效率隐含价值为2.5%。

效率隐含价值为负数,意味着企业在长期中将失去股权融资空间,包括公开市场的股票融资空间和私募市场的基金融资空间,而股权融资空间的丧失最终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增长:A股市场地产企业过去五年的总融资额相当于期初(2006年初)总资产的59%,相当于期初归属母公司权益资本金的1.6倍,上述股权融资空间又推动企业极限发展速度提升50~100%。未来,多元金融空间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股票市场融资和其他融资渠道,而多元金融空间的创造要求回报率高于风险成本。所以从长期看,财务安全的企业扩张速度并不一定慢。所谓扩张速度与风险成本的权衡,其实是短期扩张速度与长期扩张速度的权衡。

风险成本的历史痕迹

效率隐含回报是对企业安全回报的度量。实际中,一些企业为提升扩张速度、提高净资产回报率(ROE),会选择提高财务杠杆、突破安全底线。结果,在扩张速度和ROE提升的同时风险成本上升更快。

在香港,那些曾经出现过资金缺口的地产企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值BETA普遍在2倍以上,有些甚至高达2.2倍,由此推算的股权资本成本较市场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达到20%以上,净资产价值(NAV)折价50%以上。而且,即使企业当前财务状况改善了,历史的“痕迹”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高风险的形象会保留在市场记忆中,使高资本成本、高折价的现象持续数年时间。

论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篇7

1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 1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内涵

基于贸易融资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与其具有相似之处。所谓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基于真实发生的贸易,以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为开端,针对供应链上的资金流,银行利用各种管理和控制手段来进行合理调配,并对监管、筛选和共享物流信息,从而将融资服务提供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金融模式。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合理配置其产品的走向就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供应链金融就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效率,银行针对供应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核心企业,来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运作过程。

1. 2 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第一,供应链金融体系能够改变供应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资金失衡问题,从而帮助各方企业有效分析并整理其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解决各方一直以来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第二,根据供应链上的应收、应付账款以及现金和存货情况,银行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并加入银行信用,进而增强企业的商业信用,帮助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加强协作,最终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并实现其稳定发展; 第三,银行为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从而能够构建真正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使得所有企业各取所需,增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能力。

2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2. 1 基于存货融资的风险分析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存货所有权,而且在企业整个资产中,存货占有很大份额。那么如果存在闲置的存货,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个资产的使用情况。当前存货融资方式被我国很多企业所采用,银行会根据企业抵押的货物量来进行放贷额的考虑。因此,如果银行得到虚假提单的话,整个供应链上就会出现一种提单风险。而这种模式下风险是由存货引起的,金融风险会受到存货价格、数量以及质量的影响。

2. 2 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分析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产品转为现金的时间被应收账款所拉长,从而使得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但是同时,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这样一来也就相应增加了账款的风险。另外,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应收账款融资的质押融资业务也就有了很大风险。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成因主要是应收账款质量恶化、金额降低,以及借款人的欺诈行为。

2. 3 基于预付账款融资的风险分析

由于供应链金融在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存货不足、供不应求以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因此对于预付账款,我国很多企业都将资金集中于此。此外,基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企业产品还要对其退款政策、货源充足情况、运输在途风险以及发货时间准确和及时情况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当由生产商将商品交付给购买者时,商品的价格很可能会和预期价格不一致,从而带来一定的价格风险; 当银行授信其预付账款贸易时,虽然双方签订了授信合同,但是当时并没有产生真正的贸易行为,从而存有较大的贸易风险。再加上,当银行发放贷款之后,上游企业因各种原因,如信息交流不畅等并没有及时发货或出现发货错误的情况,这些都会给整个供应链金融带来一定风险。

3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3. 1 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控制体系

3. 1. 1 银行贷前风险防范

在进行放贷之前,银行认真评估其授信企业的风险,综合衡量和考虑其风险成因和风险系数,这是最初和最有效的风险防范环节。因此银行应当综合考虑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企业文化差异的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因素,从而努力提高从源头实现自我控制以及识别风险的能力,为供应链提供一个较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另外,还要培养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控制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3. 1. 2 做好贷中实时风险监控

加强贷中风险监控,在供应链金融授信风险防范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节。一般情况下,信贷业务产生之后,银行就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的具体情况。而当贷款放出之后,银行就没有了直接控制资金的权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整个供应链企业金融运行过程中,银行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且银行在贷后进行持续监督管理的活动也因信息不对称以及其地位的变化出现一定的难度。如果根据信贷业务运行周期来划分时限,那么信贷决策时间就会缩短,相应就会延长业务发生到账款收回的时间。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对风险信号的发现和处理能力,就能够有效保障信贷资金安全,有效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

3. 1. 3 建立健全贷后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尽早、及时发现并确定风险来源、范围、程度以及风险趋势,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针对特定的经济主体来做延续性、系统化的监测,从而能够提出预防和处理风险的方法体系,这就是所谓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预警机制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具有很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高风险搜索准确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帮助银行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另外其风险分析技术也能够随之不断提高和完善。由于在供应链的金融运作过程中,风险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供应链的上下游相关企业如果存在金融风险,那么就会影响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因此根据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这种特点,银行必须加大对风险预警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贷后风险预警机制,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3. 2 不断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3. 2. 1 对供应链内控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

供应链融资在内部控制原则上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对企业的管理评价以及资产信用审核方面。如果仅仅通过简单分离这些审核过程,其并不能实现对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金融风险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供应链要想降低这一方面的风险,必须设立一个特定的,且经过授权的部门,专门针对授信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实施双重核查管理。另外,要建立一个定期的审核制度,专门针对一些循环贷款产品进行监督和管理。

3. 2. 2 对风险转移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风险转移技术包括外包操作环节风险转移和风险保险两种类型。国外供应链方面的操作风险很大部分都是采用保险形式来进行风险转移,但是在我国国内对于这种风险转移方式还没有推广。因此,在供应链物流管理环节上,应当加大对类似风险转移渠道的构建,保险公司同时要支持推出相关业务。另外,银行还可以通过与第三方物流进行有效合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成本。

3. 2. 3 促进供应链信息中心的建立

对于供应链的操作流程来说,建立信息中心能够将其全部集中到中心系统中去,而根据相关要求,信息中心的业务操作人员要收集并汇总企业的相关信息,另外还要监督和管理企业的相关信息。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促进供应链操作过程的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而且还增加了操作流程的透明性,从而使得供应链金融运转对于操作人员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供应链信息中心的建立对于错误纠正能力以及风险预警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3. 2. 4 不断改进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银行应当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成因并对症下药。为了使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供应链业务发展的需求,可以对金融产品、服务的监督和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革新,有效降低业务流程上的风险。

3. 3 加大对供应链现金流的控制力度

3. 3. 1 对金融产品进行科学选取

从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特点以及现金的走向和回收等来看,如果能够有效控制供应链现金流循环过程,就能够实现对其金融风险的防范。例如,可以通过制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或者对付款人、付款账号进行指定的办法来加大对风险的防范力度。另外,作为限制性条款,这些控制方式都可以在审批意见中进行明确,从而加大对整个业务流程的有效监督。

3. 3. 2 对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严格规范

对于现金回流的有效保障,可以通过在协议签署相关约定以及在合同中签订相关条款来进行控制; 另外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于出示的相关合同、发票以及证明等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核查; 还可以给企业设定保证金账户,从而最大力度的管理和监督现金流。

3. 3. 3 加大对供应链财务报表的关注力度

供应链现金流向可以通过连续性的财务报表体现出来,因此贸易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其资金以及资产负债情况都能够通过相应的财务报表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如果加大对企业应收、应付账款以及销售情况、存货情况和资金流动情况的监控和管理,也就能够实现对现金流的控制和监督,从而有效防范现金流方面的风险。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模式逐渐由内部纵向一体化转变为供应链上下游深度合作来发展,不断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供应链金融也就由此产生。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供应链金融逐渐发展成为金融机构中的一个新领域,且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但是在供应链金融运作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如果不注意对其严加防范和控制,就会给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大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白瑞.中小企业融资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朱广印.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J].物流技术,2014(7).

[3]文慧,邓爱民,李红,等.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可视化控制[J].物流技术,2015(4).

物流金融业务风险控制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物流金融,流程观,风险控制

1 引言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促进了物流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1999年中国物资储运与银行联手开发了第一笔存货质押模式的物流金融业务后已经与十几家金融机构合作;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试点开展存活融资业务, 2006年深发展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此后, 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开展了物流金融业务。

然而, 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中, 金融机构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损失屡屡出现。以中储为例, 仅从其审计报告就可以看出, 2012年由于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而导致账面上或有损失1.55亿, 约占净利润4.11亿的37.71%, 2011年的5024万元, 占净利润4.09亿元的12.28%, 2010年的3778万元, 占净利润2.88亿元的13.12%。由此,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可见一斑, 风险控制方案亟需完善以降低业务主体的损失。

2 业务流程观概述

综合Michael Hammer与James A.Champy, T.H.达文波特, A.L.斯切尔, H.J.约瀚逊等对业务流程的定义, 得出业务流程的概念: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限定有严格的先后顺序, 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 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进行转手交接成为可能。活动与活动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可以有较大的跨度。而狭义的业务流程则认为它仅仅是与客户价值的满足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

业务流程对于企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企业关键业务的一种描述;更在于对企业的业务运营有着指导意义, 这种意义体现在对资源的优化、对企业组织机构的优化以及对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改变。这种优化的目的实际也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争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 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

3.1 内涵外延

邹小芃最早提出物流金融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 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地运动, 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 它伴随着物流产业地发展而产生, 属于物流企业服务的高级阶段, 此概念的提出基本确立了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和方向。

在对金融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后发现,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对物流金融的理解: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利用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与物流监管服务, 依据供应链而开展的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的金融活动。广义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供应链活动中, 通过开发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 有效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地运动, 在物流过程中产生价值增值的融资活动。狭义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利用贷款、承兑汇票等多种信用工具为生产商及其上游经销商、下游经销商和最终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资金汇划、信息查询等为一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2 运作模式

依据金融机构不同的参与程度,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分为:资本流通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与金融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 协助中小企业融资, 提高企业运作效。此模式包括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两种方案;资产流通模式:第三方物流自身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及良好的信誉的前提下, 通过资产经营的方式, 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物流、流通、加工等集成服务。该模式包括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反向担保等方案;综合模式:资本流通模式与资产流通方式的结合,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较高的要求, 典型的案例如UPS。

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程度划分为:中介模式, 即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 物流企业受托提供对质押物的验收、价值评估、仓储保管、货款流向监管及质押物的拍卖等中介服务, 只收取物流服务费, 不承担其他的风险及损失;担保模式, 即第三方物流处于核心位置, 在中介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信用贷款配额的分配、提供信用担保的职能, 同时承担贷款资金损失的风险, 此种模式有效调动物流企业的积极性, 简化了贷款程序, 降低了操作成本;自营模式, 即第三方物流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本实力同时提供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 节约客户的存货持有成本,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按提供融资服务的主体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物流企业以产业主导和商业银行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模式, 并以UPS和深发展银行为例分析了两个模式的运作特点及在我国国情下开展的限制因素, 得出结论两种模式都需要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按金融在现代物流的业务内容, 将物流金融分为物流结算金融模式:代收贷款业务、垫付货款业务承兑汇票业务;物流仓单金融模式:融通仓模式、多物流中心仓单模式及反向担保模式;物流授信金融模式;综合运作模式。

4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

4.1 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归类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来源于以下两方面:物流系统构成要素内部缺乏敏捷性造成的内部脆弱性, 来自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包括资源配置、运输条件、预测准确度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多方面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外部脆弱性。尹海丹在对运作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对风险来源进行了细化, 认为业务的风险来源包括:担保的有效性、货物监管的有效性、货物信息的准确性、风险转移、动产的流动性、仓单的真实性、参与主体的信用状况。Barsky对物流金融与传统融资业务进行对比, 认为还应考虑到业务流程风险、环境风险、组织结构风险、人员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

对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归类大致如下:

以银行为风险承担主体, 将风险分为三大类:银行操作风险, 包括信息系统及技术的保障、人员专业素质;借贷企业资信风险, 包括质押物、借贷企业财务状况、借贷企业的信誉状况、借贷企业成长潜力;物流企业监管风险, 包括经营实力和技术实力。

按参与业务的主体分类, 包耀东和张悟移将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细化为物流企业风险因素、融资企业资信状况、质押货物产生的风险、安全风险、物流金融运营状况。

根据供应链金融风险是否可控, 李毅学将其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 将系统风险归纳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供应链系统风险;将非系统风险归纳为信用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强调风险评估中应遵守“主体加债项, 并侧重于债项”的重要原则, 注重评估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4.2 风险控制研究

(1) 共同设计契约。

周学农引入“双方共同决定市场”的思想, 在分析供应链上商业银行、融资需求方及制造商的基础上, 建立了由制造商作为先行决策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并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得出结论“双方共同决定市场”的机制是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市场机制。然而作者假设信息对称, 使得该模型只适用于假设的完全信息。

(2) 流程管理。

李毅学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研究了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 构建有效的战略控制系统与日常运营风险控制系统。他将日常运营风险控制按业务流程 (图) 进行分别处理。

(3) 风险定价。

王勇等将“公平偏好”加入到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中, 并对比是否考虑“公平偏好”因素来研究激励问题, 得出结论金融机构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固定报酬多于传统模型中最优固定支付时, 第三方物流会更加努力, 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更高的收益。

袁光珮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和收益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两种情景下构建了数学模型, 提供了物流企业参与该业务程度的最优选择及所应采取的措施。

李娟等引入存货质押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并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业务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 认为试图减少融资企业的不还款概率, 在监督融资企业的同时, 更应该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督。

李毅学等假定违约外生给定, 综合考虑了银行的风险偏好, 质押商品的预期收益率和价格波动率, 贷款周期和盯市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利用VaR方法研究了标准存货及股票质押 (静态质押) 业务的贷款价值比率。

(4) 以具体的运作模式为例的风险控制研究。

褚静騉以仓单质押模式为例, 从银行角度分析物流金融风险, 建议银行应该重视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融资企业的选择, 并且建立共赢的银企合作模式、建立一体化的监控系统以减少三方的摩擦、优化三方合作, 确定合适的质押率使风险与收益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张璟以授信融资模式为例, 首次利用可拓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物流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提出授信融资模式下参与主体可以共同实施的策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运用各种风险度量方法对主体间的风险控制防范实施智能化的管理, 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协调主体间的关系。

弯红地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为例, 利用博弈树建立道德风险模型分析, 得出结论银行可否及时收款取决于供应链的稳定性、核心企业的还款意愿、核心企业与贷款企业的合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5) 风险防范措施。

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发, 一方面要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一方面要完善贷款政策等各种相关政策完善物流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加强对出质人的信用审查, 加强自身的评估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合理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 加强第三方物流的软硬件建设;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 应该加强信息共享, 有效沟通, 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5.1 系统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关于物流金融业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及风险评价的探讨, 而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较少。虽然有不少学者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定价有深入研究, 但是模型的独特适用性不强。另外, 目前缺乏以流程管理为视角的风险控制研究。

5.2 缺乏实证研究

金融风险控制 篇9

年报称, 随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 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入融合是大势所趋。以互联网支付、众筹融资、P2P借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种类多样, 形态各异, 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有所增加。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 业务边界模糊。主要表现为:P2P借贷平台从事金融业务, 但现有法律规则难以明确界定其金融属性并进行有效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 进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带, 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

二是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 资金存管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P2P借贷平台会产生大量资金沉淀, 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的风险。近两年来先后发生了“淘金贷”、“优易网”等一些P2P平台的卷款跑路和倒闭事件, 给放贷人造成了资金损失, 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三是风险控制不健全, 可能引发经营风险。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 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 也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 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不注重内部管理, 信息安全保护水平较低, 存在客户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供应链金融创新风险控制探讨 篇10

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有几类说法,尚无一致意见。本文综合不同文献的看法,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界定为: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等合作的方式,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方案,由金融机构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将资金有效、灵活地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一种融资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经过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迫切需要进行创新。供应链金融创新的理论依据是以最有效率的方案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资金约束问题,不仅仅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变革,而是在供应链管理中,以实现对供应链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为目标,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发挥其巨大作用。在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两种主要模式: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模式;二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该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创新了一步。

二、供应链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创新空间有限

目前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供应链条上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担保而给链条上的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但能够进入这种链条的且符合银行要求的中小企业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业务创新空间有限。所以有必要把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业务区别开来,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服务和针对性的融资解决方案。

(二)模式创新缺乏动力

前文提到的两种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虽然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是这两种业务需要银行从事一些非日常业务与非专业范畴的工作,使银行失去动力。即便采用第二种模式,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PL)也很难让银行省心。并且,目前流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新收益不会太多,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为此,需要加大银行业务创新,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和盈利模式,使银行的收益跟付出对等,促使银行大力拓展全面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另外,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为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中介公司,能够提供集物流、信息、商务和资金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联系银行和生产、供应、销售之间的融资职能。

(三)技术创新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相对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要求已经显得相对滞后,如供应链管理数据库等难以实现需要的功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等无法做到实时监控,也难以提供各方面查询和防意外功能。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现在较为可行的解决思路是依托物联网将产、供、销连接起来,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信息系统,为供应链金融创新整合技术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四)组织创新急待突破

目前的供应链融资组织形式主要由银行和核心集团性企业为主体。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控制的要求更高了。首先,供应链融资比传统的贸易融资风险更大。供应链融资不仅看重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且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其次,作为抵押的存货等中间产品,市场价值难以评估。致使金融资源向核心集团性企业积聚,随之风险也更加聚集,极容易导致大企业经营困难,进而殃及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形成系统性风险。所以,目前的组织形式需要进行突破。对银行来说,可以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行事业部制,将供应链金融业务整体或部分外包,同时加强全面的风险管理。

(五)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制度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基础。我国银行的分业经营体制,导致其难以为供应链管理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大多仅能围绕大企业开展业务,广大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而我国法律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业务权限有严格控制,物流公司也受到限制,不能通过以自有资金作为企业垫付款的方式来融通资金,使得无论哪一种供应链金融模式都难以行得通。所以,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争取实现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允许诸如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服务公司的存在,且允许银行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这样的公司,逐步形成这样的中介行业,要实现这个目的,最主要的是法律法规等的修订。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在间接融资范围内,很少有通过供应链金融手段实现直接融资的情况发生。可以考虑通过供应链金融方式,由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对融到的资金用途进行限定,通过一系列的合同设定,分配给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采用联合发债的方式,组成发债联盟,在债券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然后将融到的资金按约定分配给中小企业。这其中,核心企业的作用非常巨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本文认为,通过供应链金融进行直接融资,是未来可以考虑的创新方向。

三、供应链金融创新风险分析

(一)来自银行的风险

银行在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针对单个企业,面临的主要是单个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将注意力放在整个供应链上,将单个企业放在整个供应链中考察,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进行综合授信面临的是产业链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行为风险等。银行自身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设计者,可能存在各种设计失误,如授信额度过大、合同签署不当、风险敞口过大、流程设计过于复杂等。另外,银行内部人员作弊、欺诈等行为、能力不匹配、操纵失误给等也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二)来自其他参与主体的风险

一是来自供应链上企业的风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的放大,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巨大。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的供应链意识,也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即使开展供应链金融也大多没有对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实行标准管理,尤其中小企业很可能财务状况更不佳。二是来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还不成熟,其本身的运作也存在风险。

(三)来自法律与政策方面的风险

从立法的角度看,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国法制也存在不健全的弱点。如对哪些资产可以作为质押物等未作规定,也未明确质押物的清偿顺序。从司法的角度看,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会增加供应链金融的成本,而且不是每条法律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落实,尤其是在我国法制不健全的大背景下。

(四)来自信息传递失真的风险

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存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前两者在传递的过程中基本能保持原貌,而由于信息的特殊性,以及牛鞭效应的存在,信息会失真。如有的企业在面临选择时会过于注重或者只管自己的利益,这样甚至会伤害到别的企业的利益。供应链系统越复杂,参与方越多,参与人员越多信息失真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信息失真可能使供应链上企业错误决策,也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判断,给供应链金融活动带来风险。

(五)来自中介机构的风险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更何况是跟金钱打交道的供应链金融领域。供应链金融免不了要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的参与,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对供应链金融开展有重要意义。如果采用供应链金融手段进行直接融资,由于参与方众多,市场风险更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风险将更加难以控制。

四、供应链金融创新风险控制

(一)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好的法律环境能对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主体商业银行等的权利进行保护,为其业务开展提供保障。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时间尚短,相关法律还不完善,故需在立法上进行改变,如改变《物权法》在动产抵押方面规定有些笼统、公示性差和登记部门多等不足,并陆续出台配套法律法规。在司法上严格执行,尤其做好风险管理法规的落实,追究违规人员的责任,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另外,应辅以行规、道德教育和其他综合措施等手段弥补法律的缺陷。

(二)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

银行作为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最重要参与主体和资金提供者,其应发挥更大作用。首先,要强化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内控机制建设。对内部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做好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的发生。其次,银行应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态,在不同的个体、组织和要素之间寻求到整合的机会和综合效益,然后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和专业能力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设计和组织中,实现最大效益。再次,银行要能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通过风险分析,把优质的中小企业纳入供应链金融企业行列,拒绝风险大中小企业参与,并且要持续跟踪,及时发现风险,对中小企业建立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最后,要打造供应链金融操作平台。按地区、城市等对供应链金融的集中操作平台进行分层次设置,以保证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尽快获取规模效益。另外,银行应提升供应链金融专业能力。由于这项业务还比较新,行业和公司跨度大,对动产及货权质押的测控也比较困难,而且在供应链融资创新中可能存在契约设计漏洞等问题,这都会加大借款人对风险进行判断的难度,所以,银行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提高供应链金融的专业运作能力。

(三)跟踪评价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

除了商业银行,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现行供应链金融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营状况对供应链金融成败生死攸关。所以银行应对其财务状况、核心竞争力、市占率、客户满意度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应帮助核心企业把供应链上的不合格中小企业及时剔除,做到尽可能早地发现风险,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四)保证信息流流畅、真实传递

首先,各主体要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失真而带来的错误判断,为此要做到时刻关注市场风云变幻,及时掌握各种质押物等的市场价值数据,实时更新决策。其次,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本部分第一点中谈到政府在法律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而在这里,本文认为政府可以出面构建统一的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将工商、税务、海关等相关部门登记的信息,有选择地共享给商业银行等主体。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掌握的信息及时与商业银行等主体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传递中的失误,也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五)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在多环节、多通道的供应链这个复杂系统中很容易发生,而且其杀伤力极大。为此要建立预警及应急系统,设定指标临界值,当预警系统中某项指标达到预警标准时,立即启动应急系统,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应变措施和工作流程对紧急、突发的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六)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文化建设

论我国物流金融风险的控制措施 篇11

一、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信用体系

中央银行应建立准确的信息平台,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扩大信用体系的覆盖面,只有这样,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有据可依,同时,这也可以对融资企业起到很好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参与物流金融的各方利用中央银行搭建的信息平台,能够对融资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做到公开信息,有利于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时监控,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由于内外欺诈带来的操作风险,同时防范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信用风险,这样的做法还可以降低监管的成本。

二、利用物流风险基金或金融衍生产品分散、转移风险

银行可以了解每项融资业务的多少、规模,并依一定的比例收取补偿金,可以作为物流风险基金。一旦在物流业务中产生风险损失,赔偿时就可以利用这些风险基金,从而将企业逃避责任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或物流企业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即建立担保池或应收账款资产池等,制定风险的分散、转移机制,促使物流金融资产证券化,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分散或转移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减少信贷损失。另外,物流企业可以扩大保险的对象,例如,要把物流产业的各项环节都纳入保险对象范围内,降低物流金融风险时,就可以投保物流综合责任险。

三、建立健全的金融机构体制和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来源,并且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中,银行尚未制立出科学完整的规范程序,现在有关的信贷业务,程序相当繁琐,从而复杂的手续降低了办理业务的效率。和外国金融机构对比,我国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还很落后,在紧急解决风险和跟踪客户服务上有很多不足。除此之外,我国企业信用情况很不好,即使第三方物流公司已将物流金融业务引进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过因为还没创建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有很多漏洞,所以在信用,质押,担保保险制度以及风险监管和设计贷款工具上都有明显缺点,回收贷款风险还是很高。融资和物流企业以及银行,都要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优化物流金融业务。

因此,我们应该:第一,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应体制,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对物流金融服务严格的监管都是尤为重要的。科学的定价机制和风险的预警系统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会选取资信状况良好的融资企业给其做担保,成立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有足够的质押物质押率。第三物流企业的职员要加强诚信思想,尽可能降低道德以及操作方面会产生的风险,并要尽快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得到专业的培训。

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仓库存贮法案( us Warehousing Act of 1916)是美国政府在1916年出台的法规,而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系列和仓单质押有关的系统规则。22个欧盟成员国中的国家,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促进下,颁布了和动产担保相关的法规。欧盟正侧重于接纳美国和加拿大方式的动产担保制度,另外创建统一的登记动产担保权机制。但质物所有权问题是我国物流金融业务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物权法》在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行。即使这部法律拓展了能进行担保的财产范围,不过部分条例在具体业务实施中还不合适。在融资时,各个主体中都存在货物的所有权,因为有关法律法规还有缺陷,各方权责有所重叠,所以很可能出现所有权纠纷。除此之外,法律风险还在物流金融对质押物的优先受偿权中存在。在物流金融业务中银行得到的质押权和浮动抵押的抵押权也许会有矛盾。《物权法》中明确提出,浮动抵押能在企业中进行,即企业抵押的对象可以是已有的和未来的生产设施,产品以及半成品。这些货物被企业对外抵押后,在日常生产运营活动中,还是能够处分抵押物。经法律流程对浮动抵押登记后,在抗衡第三人效力时,抵押权人就具有活动优先受偿权的优势。即要是企业用浮动抵押方式将质押物对外抵押,而且按照法律规定加以登记,抵押权才会有效力。抵押权有效后会比质权受偿优先。质押物在此状况下,无法发挥实际的担保作用。银行为防止由于质押物已对外抵押造成的法律风险,在接纳质押时,要关注调查质押物上有没有其他担保方式存在,另外在开展业务中,也要关注采用方法预防质权的优先性遭受破坏。

民营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控制探析 篇12

一、民营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控制流程

信用风险控制涵盖了前期评估到减少担保损失再到利用转移机制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其流程具体包括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第一,事前防范,它侧重选择客户。民营金融机构应专门建立信用体系,合理评估客户的信用,从而决定是否为客户提供信用。在销售信用之前,要初步筛选客户,将交易价值较小、风险较大的客户排除掉,并通过民营金融机构的内外部渠道对不确定风险的、有潜力的客户广泛开展资信调查工作,从而保证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统一建立管理制度,合理收集、使用、维护客户的信用信息;建立客户数据库,评价、分析客户以往的信用及财务报表。第二,事中控制,它侧重科学决策。民营金融机构应以业务人员收集的信息、销售建议、外部渠道等为基础总结客户资信调查,并专门安排部门、人员分析客户信用,给出信用决策,包括客户在信用周期内的贷款跟踪查询、信用情况监督、信用限额调整等。第三,事后监督,它侧重加大监控力度。具体包括监控客户账款,落实客户贷款的偿还、催收等工作,从而转移风险。民营金融机构还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债务担保进行贷款融资,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1]。

二、有效控制民营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保障性措施

(一)基于客户需求设计产品

民营金融机构存在普遍的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创新设计明显不足。但金融创新可增强民营金融机构在整个经济发展环节的作用,并在各个经济领域渗透,从而使民营金融机构与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民营金融机构要想做到商业化经营,必须转换一成不变的融资方式,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更多新的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从而不断创新信用风险控制措施,兼顾增加目标客户率、确保贷款质量的二元发展目标,这也是促进民营金融机构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核心力量[2]。在设计、销售金融产品的整个过程,民营金融机构均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控制信用风险提供基本动力,这是民营金融机构分散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最佳措施。

(二)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

全面贯彻信贷业务操作流程是民营金融机构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民营金融机构安全经营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合规经营。合规经营要求民营金融机构严格依据业务操作规则开展信贷业务,从最有可能产生信用风险的源头进行管理和防范,针对控制信用风险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民营金融机构还应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尤其是存在于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等问题,应加强信息披露,扩大信息披露的覆盖面,保证能有序进行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一方面,民营金融机构要定期公示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风险控制政策等;另一方面,民营金融机构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质量标准、程序等,并建立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提高交易的流动性、透明度,促使交易双方获得丰富的、可靠的信息资源,从而顺利达成协议,控制信用风险。

(三)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民营企业不管是在资金还是抵押品上都相对缺乏,民营金融机构需针对区域条件设计一套与实际相符的信用评级标准,内容可与普通商业银行类似,只是要注意调整具体的衡量标准。民营金融机构应加大调查客户信用的力度,坚持完善客户信用档案,逐步建立起严密的内部征信体系;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及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民营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技术,尽可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发生信用风险;在借贷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要评定信用风险,将优质客户筛选出来,并及时将潜在信用风险排除,做好事前防范工作,从而提高客户的贷款偿还率;针对贷款审批专门设置与贷款发放部门保持相互独立的信用风险控制部门,并落实贷后监测工作,跟踪客户的贷款动态。从长远看,民营金融机构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能促进信息透明度,促进形成全国性征信系统,从而共享客户资源,提高客户贷款违约的社会成本,加大处罚失信行为的力度,激励、约束客户的贷款偿还义务,从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四)提高信贷队伍整体素质

信贷员是民营金融机构发展贷款业务的核心力量,是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执行主体,而专业技能娴熟、工作经验丰富的信贷员能在信息的传递、收集等过程发挥显著优势,提高贷款决策效率[3]。为有效控制民营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提高信贷队伍的专业化素质。信贷员在面对客户提出的较大规模贷款申请时不但要分析客户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还要分析其现金流量及敏感性;在面对非正式客户的贷款申请时则要注重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所处社会环境,从而丰富信贷员知识结构、强化业务学习,促使他们运用新技能、新知识控制贷款发放环节的信用风险。

三、结语

控制民营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信用风险存在客观必然性,但它同时也是可测的、可防范和控制的,只要民营金融机构在发展实践中强调对信用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信用风险,就能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晶.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研讨[J].科技视界,2015(16):175.

[2]仇晓光.金融风险中民营金融机构退出机制规范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11):260-262.

上一篇:基层岗位下一篇:课堂导入与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