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风险包括(精选9篇)
金融市场风险包括 篇1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专门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外汇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
离岸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的国际化与经营自由、先进的结算方法和独特的利率体系。
信用风险是离岸金融市场的首要风险,即交易一方或双方因某种因素而未履行合约中的义务而给对方带来的经济损失,即资金的贷方因某种因素不能还本付息,造成资金借方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非居民性的特征导致离岸金融市场存在信用风险。鉴于离岸金融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离岸金融机构很难对非居民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交易方的道德水平、所借资金的规模、交易方的运营情况和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都会影响信用风险的发生。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的风险。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利率、汇率等波动体现。当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外资会抽逃,导致本币汇率下降。为了应对资金外逃,金融当局提高市场利率,增加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给经济金融的运行造成巨大冲击。
关于流动性风险的概念,银监会将其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岸金融机构的现金支支付能力较低;另一种是离岸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等机构的转账需求。
金融市场风险包括 篇2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的流通和资本的运作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20世纪70年代时, 以石油危机的出现为导火线, 整个资本主义陷入了“滞涨”危机, 这种危机甚至让国家的干预政策都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便由此產生了。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就应运而生。
那么, 什么是开放的金融市场呢?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市场的开放是指个体的单一的金融市场融入整体的, 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的过程。比如,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商业银行的出现, 证券市场的运营, 期货市场的发展等一系列的措施, 让我国金融业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广义的金融市场的开放是指双向的流动, 它包括了货币资本的流动, 证券资本的流动以及借贷资本的跨国流动。除了短期的货币资本, 证券资本自由化流动外, 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借贷, 或者和国外商业银行借款等活动都是金融市场开放的表现方式。
二、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成因
虽然金融市场的开放是让国家经济跟国际接轨的必要步骤, 但是,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在金融市场的开放过程中获得好处。拉美,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苦不堪言。如墨西哥在1994年时爆发的金融危机, 巴西在1999年产生的金融动荡。
有开放必然有风险, 反观拉美国家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失败的例子, 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1. 市场开放不加控制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刚出现新自由主义时, 欧美等一些强国利用贷款等附加条件, 向拉美国家推销“金融自由”, “贸易自由”, “税收改革”等一系列的华盛顿共识。在短时期内的确拉动了拉美国家的飞速发展。但可惜的是拉美国家的政府机构没有好好利用这次机会, 做好市场的内部控制与监控, 对市场放任自流。最终便导致了债务危机, 有了第一个‘失去的十年’。
2. 国际资本家的私有化企业制度控制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命脉。
由于这些资本家并不希望拉美国家富有, 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人为地将拉美国家拉入泥潭。这样, 失业人员骤增, 让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 那些资本的投资都是投向不动产和金融业的, 对生产性投资极少。
3. 过度的政府举债让国家经济在沉重的利息下难以发展。
自从拉美在上世纪80年代爆发危机以来,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而造成的。因此, 拉美国家便做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 例如限制进口, 鼓励出口;对公共开支压缩, 促进了口;鼓励农业生产, 调整金融政策, 实行能源多样化等。但是, 从现在来看, 这些措施都只是延长偿债期而已, 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仍然是过渡时期。因此, 如何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 将我国金融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中, 如何趋利避害, 新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的规划是刻不容缓的。
三、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
为使我国金融市场尽快融入国际市场中, 我们需要从拉美国家的失败例子中总结教训, 借鉴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成功经验, 并以此为基础, 对现行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对不良债务进行妥善解决, 从而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
1. 对不良贷款的解决。
不良贷款可分为三种。一是由于政策调整而造成的不良贷款, 这个可通过债务重组的方案来解决;二是由于经营不善而造成的不良贷款。政府要考虑到经营不善的因由。若只是由于短期的资金不足而无法按时还贷, 那就需综合各方面因素, 分析报告的条件下注入启动资金, 以便企业能够度过短暂危机。但若是企业内部已无法因为注入资金而继续生存, 就要考虑是否以资抵债, 将现有的实物, 资产变卖, 迅速变现还贷;三是由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不良贷款, 这就要让上方领导协助清收了。总之, 不同的例子不同的解决方案。若是由于信用差而造成的不良贷款, 就要诉诸法律了。
2. 要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 强化执法能力。
自从加入WTO以后, 我国在遵守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同时, 更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让相关企业做到有法可依。并加大执行力度, 提高法律的权威和强制性。对各个金融机构的审核, 评定都要有章可循。更要不断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员工素质,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金融队伍。
3. 对信贷的操作规程要规范。
在对企业放款时, 要符合“三性”原则。在担保方面, 要选择信用良好的担保公司, 尽量用现有财产, 有价证券作抵押。还要提高企业法定人的法律意识, 密切关注企业的改制方向, 以防止企业逃债, 赖债。
4.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
不同的社会应有不同的金融体制。我国是社会主义的社会, 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而对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体系, 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一定不能生搬它们现有的模式。在开放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逐步完善。并要努力提高各金融机构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机制, 使其能在金融风暴到来之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另外, 财务制度要透明化, 这样便可以有效监管银行, 使其稳健经营。
四、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金融市场便与国际的金融市场息息相关了。如何在风云莫测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做到有效融合, 并能在其发生金融危机时及时进行防范和化解, 这就需要有健全的金融体系, 因此, 需要加快完善金融体系的脚步, 毕竟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全局的。
摘要:在当今社会, 随着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网络的发展, 全球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已紧密联系起来。改革開放以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经济实力增强, 开放金融市场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但只要开放就有风险, 我们要取利去弊, 防范风险。本文从金融市场的开放定义, 开放存在的风险成因出发, 在制度及实践上寻找相应的化解对策, 以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关键词:金融市场,开放,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梁伟杰, 何旭东.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风险防范[J].云南:时代金融, 2013 (5) :313-314
[2]董丹, 浅析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J].北京市:中国市场, 2014 (31) :113-114
金融市场化的风险不可不防 篇3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原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2007年辞去该职位;是一位以“敢言”著称的学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有新意或最为重要的精神,就是确立了今后中国经济运行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国内金融市场来说,就是要让市场对价格机制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利率与汇率是金融市场的价格,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就成了金融市场改革最为重要的任务。
但是,对于一个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来说,金融作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央行市场化改革所承担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为,对于这些改革,其改革程度应该有多深,企业承受能力在哪里,金融市场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央行所面临的是一系列的不确定,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来进行。
回顾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所发生的事情,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率改革与汇率改革严重不平衡,使得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更为扭曲。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自下而上突破央行利率管制,而汇率改革则止步不前,从而使国内外投资者利用这种机制套利的情况十分严重。
3月15日,央行宣布从4月17日开始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波幅。这次人民币汇率浮动波幅的扩大,与最近的人民币贬值无关。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或波动,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正常现象。但从长期趋势来看,人民币仍然处于升值的区间。因为,就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来说,人民币既不存在单边升值的理由,也不存在短期贬值的根据。在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会围绕着当前均衡价格上下波动。
在当前的条件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是无法形成均衡价格的。一方面,在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货币汇率的价格形成,既有基本面的经济因素,更有许多非理性的心理政治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货币与另一货币兑换,要找到均衡价格,根本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人民币与外币不可自由兑换。如果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那么人民币汇率就无法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决定其价格。人民币汇率价格,更多是从国家利益来考虑来调整,而不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也就是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波幅,只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是稳定在一个基本价格上。
第二,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债务危机开始出现。面对不断出现的企业债务危机,央行是出手相救,还是容许烂债企业违约、打破以往逢死必救的定律?以往,国人面临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都会等央行来托底(人为地防止企业债务违约的发生)。这样做,短期内能营造平和气氛,但实际上会累积信用风险,变相鼓励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激励市场资金错误流向,最后导致金融市场更大的系统性风险甚至于金融危机。
目前,央行的态度是,对于企业债务违约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以此来有效地配置资源。而风险的价格,就体现在利率之中,体现在企业对其行为的自负盈亏上。企业市场行为决策判断错误就得承担责任,就得破产倒闭。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金融市场自己承担风险的主体,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并减弱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才能通过金融资源的配置,来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企业破产可能产生严重的蝴蝶效应,并由此引发国内房地产市场崩盘、金融市场银行危机或地方性的金融危机等。央行的容忍度可以到哪个程度?这才是央行当前所面临的难题。
金融市场风险包括 篇4
[ 09-06-01 16:29:00 ]
作者:于洋 隋学礼
编辑:studa2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贷”**产生的原因,揭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隐忧,就如何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意见。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金融市场;风险权重
本世纪初,美国政府为扭转经济的不景气,防止经济衰退,采取低利率及减税等措施,大力发展信贷业务,使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促使银行及金融机构对“次级信用”人借出大笔贷款,有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供给者甚至以降低门槛为手段大力挖掘消费者的购房能力,拓宽自身盈利空间。2006年以后,随着美国国内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为避免通货膨胀,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水平。利率的上升加大了借款者的成本,导致浮动抵押贷款违约率提高,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次级贷款比重出现大幅攀升,美国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率创近10年新高。违约率的大幅提高拉响了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的危机警报,随着大量借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次贷”**迅速爆发和升级,并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场。
一、美国“次贷”**产生的原因
导致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主要根源是放贷冲动、风险集中释放以及监管缺位。
(一)放贷冲动。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同时,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据统计,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之间,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从而留下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随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
(二)风险集中释放。2003年以来,美国政府为保持经济稳步发展,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积极减税。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复苏导致住房需求增加。一些次级抵押贷款提供者为拓展自身盈利空间,采取猎杀放贷的手段,没有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详细信息,以“低门槛、低首付、低担保、低要求”向各类人群发放次级抵押贷款,房地产市场出现供求两旺、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房价大幅上涨,抵押消费迅速增长。同时,一些按揭经纪人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为多挣佣金,利用家访、电话、邮寄资料、电子邮件、互联网弹出广告等各种方式,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包括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等等,诱骗消费者上钩,而“咬钩”的受害者往往是弱势群体中最弱势的。由于次级房贷放款中存在的种种不良行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的繁荣,房产市场也出现泡沫,加之近年来美国的货币紧缩、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及利率升高增加了可浮动利率房贷的利息支出等因素,使低端房贷消费者还贷压力不断加大,违约率不断上升。瑞银国际(UBS)的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违约率高达10.5%,是优惠级贷款市场的七倍。由于违约率不断攀升,提供购房信贷和住房抵押消费贷款的各类金融机构大都陷入困境,不良资产激增,抵押品赎回权丧失率上升,资金周转紧张。
(三)金融机构监管缺位。美国在次级抵押贷款的监管上是缺位的并长期不作为。其一,对风险估计不足,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2004年2月,当时的美联储主席在对全国信用社的一次演讲中说:“如果贷款机构提供比传统固定利率更好的另类房贷产品,美国消费者可能会从中获益。”从演讲中看出,当时美联储领导层似乎在鼓励开发并使用可调整利率房贷,而今天正是这类贷款坏账,导致众多借款人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其二,金融管理层自相矛盾,一面加息,一面鼓励房贷。早在2004年春天,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始关注贷款标准放松的问题。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3%。另一边却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利率房贷。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造就了当前席卷数百万美国住房所有者的大风暴。其三,监管手段滞后。2005年5月,媒体开始报道,经济学家对新增房贷的风险发出警告。同年6月,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他本人也担心新型房贷产品泛滥。但金融监管部门从2005年12月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旨在遏制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直到危机爆发前四个月,即2007年3月初,金融监管部门才同意将指引中的保护措施衍生到那些更为脆弱的贷款人。
二、美国“次贷”**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启示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过热。在这方面,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毫不逊色”。在我国,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这样一个观念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大行其道几年,而且即使到现在,除银监会及央行这样的监管机构有所察觉之外,房地产市场、商业银行对此仍无动于衷,“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仍然是房地产市场主流意见。但实际上,当美国打破这种神话时,居民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就暴露无遗。这种资产的优质性就会受到严重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说,“次贷”**对中国有一定启示。
(一)金融市场的盲目扩张将可能导致收益与风险相背离。目前,国内银行基本上是国有银行或国有股份占主要比重的银行。这些银行为自身短期效益,往往采取盲目扩张住房按揭的做法。它们不仅放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者进入市场的条件,也不严格遵守银监会的相关指引,甚至采取各种方式规避这种指引,如,加按揭、转按揭等。这些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导致房产贷款总量不断增加。截至2006年末,我国个人商业房贷余额已达2.3万亿元。国家会计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曾估算按揭贷款的违约风险:对照香港20年的经验,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贷款人偿还能力下降等三大因素诱发的房贷违约率可能超过18%,房贷违约很容易转换成未来几年内的银行坏账。银监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国内部分省市的房贷不良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假房贷”、“假按揭”案件也相当突出。同时,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大。而许多商业银行却一直相信房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涨不跌,争相抢食房贷“蛋糕”。但我国房地产价格到底有多大“泡沫”?一旦市场信心丧失,泡沫在顷刻间就会破裂,房屋价格便迅速下跌。这样,很可能会导致收益与风险相背离,危机就可能爆发。
(二)“信用等级”制度不健全将导致房贷市场存在隐患。从住房按揭的对象看,我国按揭贷款者中的大部分人连“次级信用”都不及。这几年,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几乎都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既然人人都能从银行获得住房按揭贷款,那么住房按揭贷款者基本上没有信用等级可分。甚至不少人利用假信用,从银行套取大量贷款炒作房地产。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不好,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这种没有信用的人不会暴露出来,因为过高的房价会把这些潜在风险完全掩盖起来。但如果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必然暴露出来。
[ 09-06-01 16:29:00 ]
作者:于洋 隋学礼
编辑:studa20
(三)风险权重聚集在银行体系将导致化解风险的能力不强。一方面,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程度较低,其不良信用贷款的风险基本聚集在银行体系内。我国正经历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阶段,住房抵押贷款的低风险特性,使银行在信贷资产结构调整中特别垂青于住房抵押贷款,而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正是造成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信贷的增长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以房价收入比来度量,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无疑也越来越具有美国式次级抵押贷款的特征,只不过银行迫于监管的压力仍要求一定的首付比例,这似乎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借款者违约的风险。但随着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已越来越大。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的利率,借款人的偿付压力增大,也越来越难以预测未来偿付现金支出的变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准备不足,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又相对较低,这使商业银行一旦被暴露在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面前时,其应对能力就会相当脆弱。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一旦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暴露,就会对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提醒我们,越是在市场繁荣的时期,越应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如果房价出现向下逆转的趋势,这些聚集在银行的风险就可能爆发出来。
三、对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次贷”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重视房贷等风险,提高应对房贷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应考虑以下几点措施:
(一)科学看待和运用金融创新,稳妥地推进信贷市场的发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蕴涵着大量的金融创新。通过创新,一方面贷款机构进一步挖掘客户资源、拓展还款方式,有效分散和转移了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使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日趋活跃,美国经济稳定增长。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共性现象突出,信贷资产占较大份额,风险多集中于银行体系内,风险释放方式单一。这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加以解决。因此,银行监管部门应积极鼓励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应把加快金融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纳入董事会的重要职责,认真对待、科学安排,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对房地产信贷证券化,有效分散、转移我国银行业承担的大量风险,改善资产结构。在创新产品过程中,要切实防范金融创新风险。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创新过程中,要借鉴国外防范风险的经验,注意多方面的风险,警惕金融创新可能产生的“绑架效应”,着力做好防范风险的制度准备、人才准备和技术准备。还要加强金融创新制度建设。“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如监管制度的缺失、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等。而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往往是系统性的,破坏力极强且不易扭转。因此,要重视市场制度建设,把商业银行审慎经营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杜绝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的非审慎经营行为的发生。监管部门应重视对金融创新的制度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机构的监管,防范局部风险向系统性风险转化。
(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和体制,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环节都存在监管缺失,这对我国是一个重要借鉴。首先,在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主的基础上,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具体说,就是要针对不同监管事项实施不同的监管原则。在市场准入及退出事项的审批中,对执照的颁发、内控制度等方面都应制定明确的规则,以规制监管为主。其次,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监管。银监会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提示。银行不能放松借贷标准,严格“三查”,严防假按揭和虚假贷款,加强对银行房地产贷款的监管力度。再次,要加强基础信息研究,提高监管的精确性。在银行体系内要加快做好低端的、基础性的工作,对贷款的风险、信用状况、违约率等方面的信息要非常精确。只有完全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市场调研策划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篇5
序言主要介绍调查项目的基本情况,通常包括扉页、目录和简介。
1、扉页
扉页一般占一页,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调查报告的题目
(2)委托进行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
(3)执行该市场调查项目的单位名称
(4)市场调查项目负责人的姓名及单位
(5)市场调查报告完成日期。
2、目录
如果调查报告的内容、页数较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应当使用目录或索引形式列出报告所分的主要章节和附录,并注明标题、有关章节号码及页码,一般来说,目录的篇幅不宜超过一页。
3、简介
简介主要阐述课题的基本情况,它是按照市场调查课题的顺序将问题展开,并阐述对调查的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做出结论、提出建议的原则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地说明调查的由来和委托调查的原因。
第二,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人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对所用方法要进行简短叙述,并说明选用方法的原因。例如,是用抽样调查法还是用典型调查法,是用实地调查法还是文案调查法,这些一般是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另外,在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如指数平滑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都应作简要说明。如果部分内容很多,应有详细的工作技术报告加以说明补充,附在市场调查报告的最后部分的附件中。
二、摘要
摘要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市场调查结果做概括介绍,包括市场容量、被产品与竞争对手的竞争情况、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优缺点、竞争对手的销售策略、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的对比、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等,目的在于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快速了解市场调查的基本结果,从而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摘要是市场调查报告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但在有些调查报告中经常被忽略。无论什么原因,忽略摘要部分都有损于调查报告的价值。
三、正文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到引出的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还应当有可供市场活动的决策者进行独立思考的全部调查结果和必要的市场信息,以及对这些情况和内容的分析评论。
正文一般应包括对调查方法的说明、介绍调查结果、提出结论与建议三个部分。
1、调查方法
对调查方法的说明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地区。说明调查是在哪个区域内进行的,以及选择该区域的理由。
(2)调查对象。说明是从什么样的对象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通常指产品的销售对象或潜在的目标市场。
(3)样本容量。选取的样本总数,以及确定样本容量是考虑的因素。
(4)样本的结构。根据什么样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抽取后样本结构如何,是否具有代表性。
(5)资料收集的方法。是拦截访问还是电话访问,是观察法还是实验法等。
(6)实施过程及问题处理。调查如何实施,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等。
(7)访问员介绍。对访问员的资格、条件以及训练情况也须做简略的介绍。
(8)资料处理方法及工具。用什么样的工具、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
(9)访问完成情况。介绍访问完成率,说明未完成部分及访问无效的原因。对调查结果的介绍要尽量简洁,把方法及采用原因说清楚即可。
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是将调查所得以及经过统计分析的数据报告出来。调查结果要与预定的调查目的相吻合,一般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产品的市场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2)被访者对产品和广告的反应
(3)产品的目标市场结构及特点
(4)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及特点
(5)价格、包装和广告等因素对销售的影响等。
市场调查结果的描述形式通常是表格或图形,调研人员必须对图表中的数据资料所隐含的趋势、关系或规律加以客观的描述。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研究前所提出的问题做明确的答复。建议则是针对调查获得的结论对该企业产品及其营销方式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另外,应提出多种方案,供有关人员选择。同时,最好说明可能需要支付的费用,并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和该企业产品的销售做出合理的预测。
结论部分有时可与调查结果合并为一个部分,这要视调查规模的大小而定。一般而言,如果调查规模小,内容也比较简单,就可以将结论和调查结果合并在一起。如果规模比较大,内容多,则应分开写。
建议最好是正面的、肯定的,即说明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以获得成功,或者要处理哪些已经存在的问题。
(六)附件
附件是指调查报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没有提及,但与正文有关必须附加说明的部分。它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说明。每一份附件都应该按顺序标上编号。附件中一般包括:
(1)访问提纲
(2)调查问卷
(3)抽样有关细节的补充说明
(4)工作进度安排
(5)原始资料的来源
金融市场的风险值测量及动态分析 篇6
基于核估计的历史模拟法是标准历史模拟法的改进, 它给出了可以评估VaR精度的标准误差信息, 即VAR准确性下降的原因——模型原因或市场条件变化原因, 并克服了样本容量选取困难等缺。其本质是对标准历史模拟法中直方图的推广, 给出平滑形式的概率密度估计。
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Beta系数的时变性已经有很多文献讨论过, 尽管单因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经历近20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就刻画预期收益率的截面特性而言, 多因素模型被证明比其更符合经验数据。国外Swhwert and Seguin利用单因素模型得到时变的Beta值, 他们发现均值调整收益与公司规模有关, 若考虑到收益误差的异方差性, 相关性更加明显。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若要求出某种股票在均衡情况下的收益, 必须了解其风险指标, 即Beta系数值。如果根据该种股票收益和市场组合收益的历史数据, 则我们就可以由如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it+ai+βirmt+εi (其中rit和rmt分别是第i支股票收益率和市场组合收益率) 求出Beta值。通常根据Beta的值可以将证券进行分类, 我们将贝塔值大于1的证券称为进取型证券, 在牛市时, 这样的证券价格上升速度比整个市场价格上升更快, 而在熊市中, 比整个市场的证券价格上升也更迅速;若贝塔值小于1, 我们称其为保守型证券, 其收益波动的幅度小于整个市场收益波动的幅度;若贝塔值等于1的证券成为中性证券, 就平均值而言他们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 CAPM的一个突出优点在于, 它能够以无风险利率加风险益价的简单方式来估计出特定的股票 (股票组合) 一个时期的预期回报率。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Beta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表现出相当的不稳定性。如果股票的系统风险增加, Beta也会增加, 如果系统风险降低, 则贝塔值将减少。另外, 公司的财务和运营决策也会改变公司股票的Beta值, 因此要保持其值不变和稳定, 是不可能的, 用带时变性的参数模型来改进单一的CAPM是合理的。为此, 本文主要对CAPM模型进行改进, 考虑Beta的时变性和随机性。
2 模型及算法理论介绍
(1) 金融市场风险值 (VAR) 测量的算法理论过程。
本文选取高斯核即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作为损益的概率密度估计。概率密度函数的核估计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 n是样本容量, h是窗宽, undefined。
根据核估计窗宽最佳选择理论:h过大会引起过度平滑, 偏误较大, 但是估计的方差却好。而h过小会引起光滑不足, 方差过大, 但是偏误却好。因此窗宽的选取应兼顾偏误和估计量方差, 具体说h选取应该使误差平方的期望值达到最小, 即极小化:
undefined
可以证明在一般正则条件下, 上式极小化的任何h取值一定与undefined成正比。比例因子依赖于数据的真实分布。通过计算的最佳窗宽为:
undefined, 其中n是样本容量, σ是样本标准差;
(2) 根据高斯核密度估计计算市场风险值
由核密度估计算, 第j次序统计量的密度函数,
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
其均值就是市场风险值, 从估计的标准误差, 可以给出市场风险值的置信区间。
3 金融市场风险动态分析
假若时变系数B满足如下方程:
Bt=MtBt-1+ηt (1)
再由CAPM模型方程:
rit-rft=Bt (rMt-rft) +εt (2)
我们称方程 (1) 为状态方程, 方程 (2) 为观测方程, 其中Mt为状态转移矩阵, Bt是状态变量, 商业证券月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差Rit=rit-rft作为观测变量, 综合指数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之差RMt=rMt-rft为观测矩阵, ηt和εt分别为输入白噪声, 观侧白噪声。
3.1 模型假设
(1) εt是零均值, 方差为σ2的相互独立的正态变量。ηt是均值为零, 协方差阵为σ2P=V的相互独立的k元正态变量;
(2) RMt不存在自相关性。
(3) Rm0与εt, η不相关, 且ERM0=μ, covRM0=ρ0
时变系统的Kalman滤波器:
undefined
要运用以上kalman滤波器, 首先要估计参数σ2, V, M。对观测方程两边取观测值R (0) , R (1) , …….R (t-1) 的条件期望并由假设 (3) 有:Ri (t/t-1) =RM (t) B (t/t-1) , 与观测方程作差得:
Ri (t) -Ri (t/t-1) =RM (t) [B (t) -B (t/t-1) ]+ε (t) =Ri (t) -RM (t) B (t/t-1)
由假设 (1) 知εt≈N (0, σ2) 。则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基于观测值的对数似然函数:
lnL=C (常数) undefined
且由上kalman滤波器知B (t/t-1) =f (Mt, V, σ2) ;
分别对σ2, V, M求偏导, 可得关于σ2, V, M的三元三次方程, 可得参数σ2, V, M的极大似然估计。
3.2 实证分析
选取上海证券市场1991年1月至2004年7月商业板块月收益作为分析对象和综合指数月收益为市场收益的162个数据为样本。在95%和99%置信度下分别得到上海股票综合指数的市场风险值及置信区间, 结果 (程序见附录) 如下表二:
时变系统的Kalman滤波器得到时变参数Beta的时变估计 (程序见附录) , 数据结果 (见附录) 。图形如下:
B (t) 的平均值是Mb=0.51850935186693。根据分类商业类证券可认为是保守型证券,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贝塔值并不稳定, 而是随时间无规律摆动。
参考文献
[1]戴晓凤, 晏艳阳.现代投资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互联网金融热带动风险管控市场 篇7
费埃哲日前宣布,有11家中国P2P、小微贷行业的企业已与该公司签约,采用其最新发布的费埃哲信贷评分决策云平台服务。
这些公司包括宜信公司、有利网、搜易贷、合力贷、人人聚财、阳光保险、安润金融、网信理财、信用宝,以及战略渠道合作伙伴好贷网。它们将成为费埃哲信贷评分决策云平台服务的首批客户。另外,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也与费埃哲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小微贷已成为火爆的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底,有1500多家P2P网络平台在运营,全年成交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运营不当,2014年倒闭和面临严重问题的P2P平台也高达275家。这一切都催生了对风险管控的旺盛需求。
费埃哲今年2月份推出的信贷评分决策云平台正是一项用于风险管控的云服务。它把费埃哲著名的评分系统放到云端,功能强大且操作便捷,P2P公司及小微贷机构无需承担高昂费用即可借助该平台来实现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该平台刚一推出就受了市场的欢迎。据公开数据统计,上述11家签约公司所代表的网贷交易金额已超过620亿元人民币(约合100亿美元) ,接近整个网贷市场的30%,市场对风险管理的旺盛需求可见一斑。
金融市场风险包括 篇8
日前,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农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未来从O2O、B2C、B2B、数据应用、物理网点二次转型等五个领域突入,其中包括移动开放平台、垂直商务平台的建立,现有的E商管家电商服务平台从封闭性平台改造到开放性平台等。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 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 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 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有消息称,农行已经开发名为“磐云平台”的开放平台,并配以名为“贴心贷”、“省心付”等产品。
“该平台还在测试阶段,至于何时推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农业银行的人士表示称。
五个突破口
在最近的一轮组织架构变革中,如其他几家大行一样,互联网金融业务也是农业银行着力突出的部分。
据了解,在组织架构上,农业银行成立了网络金融部,专门负责推进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截至目前,其与电子银行部并列存在。
“目前处于过渡时期,网络金融部和电子银行部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过渡之后,网络金融部必会有所调整。”上述接近农业银行的人士称。
据理财周报记者获悉,目前,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与策略的制定并不在网络金融部,而在于“领导小组”。
早在2013年6月份,农业银行就开始筹划互联网金融的跟进与创新。当时,农业银行专门成立了名为“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的机构,而在机构下有创新领导小组、创新实验基地和创新志愿者三级机构。
2013年业绩发布会上,副行长李振江也表示,农业银行早有准备,并成立互联网金融推进领导小组,李振江担任组长。该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负责互联网金融的规划制定和创新产品的研发。
对于新成立的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来说,互联网金融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不过,农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蓝图目前也逐渐清晰。
在农业银行互联网战略中,O2O平台、B2C平台、B2B平台的搭建必不可少。
“在O2O领域,农行重点建立自己的移动性开放平台,以账户和移动支付为切入点,围绕客户的线上线下生活场景,打造移动社交、商务或生活应用的入口,吸引第三方公司嵌入农行金融服务的应用范围,来增强用户的黏性。”李振江介绍称。
E商管家是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存在的B2B平台。随着农业银行互联网战略的推进,E商管家也将由封闭变为开放,为产业链和商业链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电商金融服务。
对于农业银行来说,B2C领域的规划更具农业银行特色。据李振江透露,农业银行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探讨在三农金融领域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的可行性。
未来,农业银行将结合移动终端的使用,打造集农产品直销、农资的采购、农民的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化社区。据了解,在数据应用方面,农业银行已经开始打造大数据服务平台。目前,农业银行已经专门成立了管理信息中心。该中心除了满足传统的统计职能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农业银行的数据进行挖掘,更好的为产品设计、营销、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进行服务。
“我们想提出网点二次转型的观点,逐步将网点从产品中心、服务中心和利润中心转型成为信息和管理渠道的交汇点,成为数据挖掘的信息来源中心。同时,转型成为交互式体验的中心。”李振江表示。
“磐云平台”测试中
按照农业银行的战略构想,移动金融开放平台的建立将是其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步。
2014年1月7日,农业银行曾在广州召开了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布会。会上,农业银行正式向外界推出了新一代移动金融开放平台,该平台囊括了以“绿色”为概念的移动金融、理财服务、支付、安全认证等四类应用。
其中,移动类应用包括了掌上银行iPad版、WP版和微信版。理财类的应用包含了集交易、营销、服务、互动和生活于一体的金融专营店和自动理财服务两大功能。该移动金融平台所对应的支付应用包括了商付通、农付通、家付通、易付通和壁挂简易式自助服务终端等五类。
除了形成上述多个支付工具,农业银行同时建立了K宝、K令、K码多种认证方式。
截至2013年末,掌上银行上网用户总数达8297万户,年交易金额1.5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3万亿元;掌上银行短信客户达到1.97亿户,年消息发送量达93.6亿条。
“一站式理财服务将是农行互联网金融的重点之一,通过金融超市店、金融精品店、金融直营店在内的综合性财富管理平台打通线上理财通道,实现服务咨询、产品推介、投资决策、购买赎回于一体。”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农业银行的另一条主线则是个人网银产品的创新,线下线上业务协同成为其2013年的主旋律,并于去年多次升级了个人网银系统板本。截至2013年末,个人网银注册客户总数达11088万户,全年个人网银交易金额达92.8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7.8%。
尽管如此,在外界看来,农业银行要想真正与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各方竞争,仅仅依靠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各类工具产品的整合还不够,更需要一个带有彻底互联网思维和模式的网络金融平台。
有消息称,农业银行已开发出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磐云平台”,即将推出以“贴心贷”、“省心付”为基础的系列产品,且正与上百家中小微企业合作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试验,为其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一位接近农业银行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该平台还在测试阶段,至于何时推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田原)今年是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快的一年,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互联网创新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副局长兼互联网金融推进办公室主任张秀萍在接受人民金融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技术打开了过去由于成本和风险制约而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和蓝海市场,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渠道。
人民金融:
1、今年是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快的一年,是改革之年,创新之年,作为全国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哪些领域布局?如何看待互联网创新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张秀萍: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各种支付方式、各种宝宝横空出世,曾引起新兴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交锋。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这种交锋在今年4月突然停止了,双方回到各自的阵营做各自的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监管层的频频表态引起了社会层面对创新的思考,面对互联网金融日益理性。金融是经营风险的,也是依附实体经济的。因此,金融的创新必须立足于风险的防范,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既不能转嫁风险,尤其是不能向客户转嫁风险,也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做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浪潮中快速觉醒。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方式,加速了金融脱媒,包括资金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和客户脱媒,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渠道体系、服务体系和数据体系。尤其是互联网文化,客观上唤醒了全民的理财意识,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了用户对体验的诉求,对传统金融机构在维系客户,维持存、贷、汇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是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对新兴机构还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机遇大于挑战。互联网技术打开了过去由于成本和风险制约而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和蓝海市场,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渠道。如何将数据利用好,将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好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近一年来,传统金融机构最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上,作为信用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相对健全的传统金融机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主动寻求自身变革,包括业务模式、经营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革,将能更好的平衡风险和效益,也更加能成为服务客户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农业银行在2013年6月就将互联网金融作为经营转型的战略部署进行推进。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了互联网金融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职推进办公室,负责全行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在业务层面上,立足于便捷用户体验和服务实体经济,一方面继续加大传统电子渠道的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业务的网络化,另一方面研发了面向开放互联网用户和实体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围绕互联网生态,重点打造面向全网用户的集便捷支付结算、网络信贷、投融资中介、缴费理财和消费购物为一体的纯线上全业态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数据的积累并通过数据获取价值。这个平台近期将会推出,命名为“磐云平台”,它将代表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品牌,寓意是运行如磐石般坚强可靠,客户服务和体验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在运营层面,目前我行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参照互联网企业的运作模式,加快推进专业化运作团队的建设,力争打造一支覆盖前、中、后台,业务和技术一体化,集“市场需求、产品研发、业务管理和运营保障”四位一体的专职团队,构建迭代式研发、矩阵式管理的机制,以确保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对产品和体验的迭代改进,以及对客户服务的持续跟踪。
人民金融:据了解,贵行也在加快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蓝图,例如建立了自己的移动金融开放平台,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平台的特点及优势?
张秀萍:移动金融开放平台是农行互联网金融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这个平台不仅关注移动端的服务入口、操作流程和人机交互问题,还重点关注了移动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例如TSM可信服务管理和SE安全终端建设。
目前平台还在研发之中,我们希望从顶层设计开始,对业务和终端设备两个层面进行管理,不仅要解决当前金融服务在移动端的快速应用问题,还要解决制约当前移动金融服务推广的统一认证和终端安全问题,通过同业间TSM网络的对接,构建一个应用可管理、流程可协同、用户可信任的移动金融开放服务体系,打造农行移动金融生态环境,并为未来大数据经营奠定基础。按照设计方案,这个平台将采用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开放体系架构,面向内部机构、用户和外部商户、客户以及开发者,由总行提供统一的公共平台,支持各分行和外部应用开发者开展特色业务,这将使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具有统一的IT支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架构。在保持分行业务灵活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科技部门的业务支撑力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在应用层面,该平台将融入地理位置信息、商户优惠促销信息等线下元素,重点围绕生活消费场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以移动钱包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产品流程和用户体验,因此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感受到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的存在,都能享受到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带来的便捷流畅的体验。
在基础层面,该平台将重点构建新的安全认证方式和安全技术手段,统筹解决用户便捷性与安全的体验,同时该平台将接入人民银行、银联以及同业安全可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不仅为农行移动金融业务的交易安全提供保障,还为快速扩大业务流量提供手段。这对于提升农业银行快速响应移动场景建设能力、终端自主可控能力、市场渗透能力、行业协作能力,以及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市场形象、夯实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民金融:从2月底开始,四大行已经先后下调第三方快捷支付的额度限制。有人说这凸显了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您怎么理解二者的关系?
张秀萍:总体来看,双方是一种竞合关系。第三方支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支付前端的流程和流量问题,也为银行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拓展了场景。同时,银行负责完成第三方支付最后的资金清算,因此在线上支付领域,二者各有所长和分工,合作是主流。当然,双方的竞争也是存在的,但竞争会促进我们服务的提升,价格的下降。
无论是监管层,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用户,都期望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用户资金转移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但客观来讲,为追求用户体验,第三方支付机构降低了在资金转移安全认证方面的要求,近年来用户资金盗刷的支付案件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在快捷支付中尤其突出,因为快捷支付的安全认证完全不在银行。在这个背景下,银行针对快捷支付的性质和风险程度合理设置交易限额,只是对用户资金安全的负责,与双方间的竞争无关,快捷支付额度的下调并不会对用户的日常缴费支付和消费购物产生影响,用户大额支付的通道依然存在,也不会影响用户使用,并且未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安全措施的改进,这个额度提升的空间也始终存在。我们期望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有更多、更安全的合作。用户也必将从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局面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人民金融:贵行推出了“E商管家”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的经验?
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论文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风险防范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1.1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分“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它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次级贷款,指的就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以所购房屋为抵押的住房贷款。
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风靡一时。2005年至2006年,随着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但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并未因此而停住脚步。放贷机构为了竞争,不断放松放款条件,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与此同时,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贷款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配以相应的担保和升级,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次级抵押贷款证券,被美国的金融机构做到了全世界,危机发生,全球就为美国的次级债买单。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危机就发生了。危机一旦发生,就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使得危机愈演愈烈。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到2007年爆发,至今已经经历了4次大的冲击波。第一波冲击始于2007年8月份。当时危机开始集中显现,大批与次级住房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第二波冲击始于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银行被迫联手干预。第三波冲击发生于2008年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本点。第四波冲击发生于2008年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美联储拟注资250亿美元。第五波冲击发生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破产最终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监管缺失是本次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监管缺失使一些国家的金融失去监管,使金融杠杆不适当的放宽放大。
监管松弛和内部管理松弛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监管松弛表现为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管理层缺乏及时全面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动向和真实信息的有效制度安排及措施手段,缺乏对有关从业人员行为的有效约束,奖罚不明,渠道不畅。金融监管松弛的例子有很多。2008年12月15日,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麦道夫一直向其客户承诺每月约1%的投资回报,无论大环境如何他从未亏过。据估算,投资者们损失可能高达500亿美元。受害者名单却越拉越长,既有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众多银行和机构的投资者,也有为数不少的对冲基金,学校、慈善基金,甚至还有许多和他同为犹太裔的富翁。全球多家著名金融机构损失惨重。随着越来越多的案情细节浮出水面,美国公众的情绪从震惊演变为愤怒——在麦道夫涉嫌欺诈的二十年时间里,监管部门都干什么去了?!金融作家Gunther Karger已经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总检察长投诉,要求调查该委员会主席考克斯和其他委员是否履行了各自的职责。震惊全球的麦道夫案**还未平息,美国又一起“大规模商业欺诈案”浮出水面。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以涉嫌“大规模商业欺诈”指控得州的亿万富翁、斯坦福金融集团的董事长艾伦·斯坦福及其旗下3家企业欺诈80亿美元。多年前,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曾发现美国得州大亨斯坦福集团涉及重大证券违法行为,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即将发生大问题的信号,但监管机构每次都让该公司缴相对小额罚款了事。近期,英国版麦道夫—一名外汇交易商涉嫌欺诈4000万英镑被捕。这是英国第一次因信贷紧缩而引发的大型案件。金融监管缺失状况从上述典型案例可见一班。加强金融监管的思路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相当庞杂,本文主要从家监管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加强金融监管的思路。
3.1 金融监管目标要以安全优先,兼顾效率
金融安全,在更学术的层面上被称之为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发挥其配置资源、分散风险以及清算支付的功能,而其在出现各种冲击以及结构性变化时,依然能够发挥其基本功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100多年前,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货币经济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金额维持推动力。没有金融就没有现代经济。它的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未来。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是现代银行经营的三个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现代银行在其业务活动中,应注重兼顾协调,通过资产和负债的综合管理来实现三者的要求。在金融实践中,金融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安全性摆在首位,这是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这次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业的警示。
3.2 金融监管主体要加强合作,提高监管效率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型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主体出现了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央银抓们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则由政府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驶管理只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政府的专门机构进行。近年来,一些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
在监管机构分离,渐趋专业化的同时,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就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从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来看,微观层面上金融机构的稳健并不足以确保这个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业务方面的交叉发展也使得针对特定类型金融机构所实施的监管效力被不断削弱。所有这些,都要求对监管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整合,将其纳入到同意的体系当中,或者在保持专业监管机构独立的情况下,建立不同监管机构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的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以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
3.3 依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活动,提升金融监管水平
为了对金融机构监管,每个国家都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制定出了一系列兼容监管法规作为金融监管的依据。就西方国家而言,其金融监管依据是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协议和核心原则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们对稳定金融体系具有很大作用,成为全球通用的银行监管文献。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的资本协议已经那个越来越滞后于风险监管需要。2004年6月,在经过长达6年的的制定期后,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巴塞尔协议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或巴塞尔协议Ⅱ)。新资本协议反引发了现代景荣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反应了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活动的游戏规则。例如,审慎合理的风险承担、科学准确的风险衡量、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科学合理的资本配置和风险敏感的资本监管框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针对银行的经营活动面临的诸多风险提供了风险敏感性更强的监管框架;为金融业管理金融风险设定了资本标准;鼓励商业银行在防控风险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资本金收益。在这一系列措施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资本要求不仅仅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挂钩,而且还与其他实质性风险联系起来(比如支柱1下面的操作风险以及支柱2下面的利率风险等)。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界的“游戏规则。目前,很多国家还不具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条件。随着新资本协议在美国等十国集团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该行列。该协议将在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规范,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完整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的约束,、以及全球银行体系的稳健经营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3.4 对金融创新产品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监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造就了大量新的金融业务:可变利率存单、金融期货合约、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使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速膨胀,金融期权、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派生型、杠杆性、虚拟性、高风险型使金融监管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高风险化。
二战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非金融机构。目前,非金融机构在发达国际中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现在机构类型日趋多样化,发展迅猛,并且其资产和负债规模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领域日益拓宽,在金融创新、资产重组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因此,从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高风险考虑,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济影响和货币供给方面考虑,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应不得不重视和加强对对金融创新产品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监管。
3.5 金融监管当局应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其他合作,提升防范国际
金融危机的能力
国家和区域性监管机构应加强国际合。一是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及其产品透明度;二是国家和区域性监管机构在遵循一致性原则基础上制定规章以及其他措施;三是监管机构加强同金融市场所有层面的协调和合作,其中包括跨国境的资本流动;四是监管者和其它相关当局应当在防范危机、加强管理和应对措施上加强合作;五是发展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积极探讨必要十一的增加呢国际或作与协调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国际资源提升防范过金融危机的能力,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欧盟建议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9年2月25日
[2]2009年2月27日,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在伦敦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电视主持人罗伯特·佩斯顿(Robert peston)的专访
[3]《通力合作共度时艰》胡锦涛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的讲话 2008年11月15日
[4]《金融理论研究》主编:王国刚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年4月
【金融市场风险包括】推荐阅读:
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08-07
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11-09
金融市场金融监管08-09
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与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区别05-11
农村金融市场06-18
金融市场体系06-23
电力金融市场08-19
金融市场改革09-23
金融市场概论07-16
衍生金融市场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