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2024-10-20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共13篇)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1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维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将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现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管理

各卫生室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定期交流信息,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医院感染办公室将定期对从事收集、贮存医疗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安全防护、医疗废物识别、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收集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此我院设下以下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组长:王本友

副组长:石庆东

成员:罗炎、陈浩、梁棱、唐才科、雷珊、周萍等及各村卫生室为成员。

二、统一管理,严格交接登记

及时收集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类别管理。院内各相关科室由科室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到院医用垃圾室,并由医院指定专人负责分类检查,同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交接登记内容应齐全,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领发、使用情况应严格进行登记、管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三、定期检测

由医院检验科每半年对相关科室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由院感办上报、存档。严格工作制度,定岗、定人、定职责,严防事故发生。院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及具体负责人不定期对院感工作进行检查及督导,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加强监督检查,科学实施考核,落实好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及时查纠发现问题,防止医疗废物流失、被盗、倒卖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各项措施落在实处。

长坝乡卫生院

2011年03月17日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2

关键词:医疗废物,产污系数,农村医疗机构

目前我国医疗废弃物管理体系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产污系数不明,特别是县级及以下农村医疗机构,尚无这方面报道。为此,本文对浙江省桐庐县2001年以来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产污系数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桐庐县卫生信息网》中获取有关桐庐县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机构、医疗床位数、实际使用率及门诊人次数等数据。

1.2 资料处理

资料经过核对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进行统计,Cox-Stuart检验进行趋势检验。

1.3 研究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疗废物分类目录》[1],要求全县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目录》进行分类,严禁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收集;并要求所有的医疗废物均采用带有WHO公布的“生物危害”标记的黄色塑料袋包装,并投入黄色塑料转运箱后才可进行院内转运、院内存放以及院外运输等。

1.3.1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医疗单位,因其医院的性质不同,服务的对象及诊治的病种上差异,将医院划分为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医疗机构进行分类计算其产污系数。

1.3.2 参照WHO公布的数据[2],凡拥有病床的医院,医疗废物排放(产生)量的系数单位为:kg/床/日;该计算产污系数时不再考虑门诊人次数。凡不设病床的医疗机构,以门诊就医人次数为统计单位,其产污系数计算单位为:kg/10人。进行分类计算其产污系数。

1.3.3 本研究时间自2001年(乡镇医疗机构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止,所有被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不含污水、生活垃圾)统一回收、称量登记、统计分析;并统计各医院全年床位的实际使用率及门诊人次。

2 结果

2.1 医疗卫生机构构成

桐庐县共有县级医疗机构5家,乡镇医疗机构13家,村卫生室、个体医疗机构等220家。本研究对所有的乡镇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共计18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家,乡镇街道级医疗结构13家,其它医疗机构因医疗废物处理未正常开展,不在本次调查范围。

2.2 医疗废物排放量

桐庐县辖区内13个乡镇的18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均实行医疗废物统一上门收集。其中县级医疗机构自2001年开始收集医疗废物,乡镇医疗机构2001-2003年仅部分单位开始收集,自2004年开始全面收集,产污量从2001年的5.15T逐年上升,2004年上升到较高水平,2006年达132.93T(表1)。Cox-Stuart趋势检验,P=0.125,尚不能认为桐庐县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排污量有上升趋势。

在县级医院中,排污量分别为第一医院占45.12%、第二医院占20.93%、中医院占14.60%、妇保院占12.74%、杭州富春医院占6.61%。

2.3 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产污系数

县级医院的产污系数2001年时仅为0.04Kg/床/日,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后达到了较高水平,2006年达到了0.61Kg/床/日;而乡镇医院由于2004年后才全面开始收集医疗废物,所以从2004年开始计算,由于街道、乡镇卫生院基本不设病床,采用每10名患者为计算单位,到2006年已达到了0.66 Kg/10人(表2、图1)。

3 讨论

3.1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污系数的研究目的:①为国家或一个地区行政部门(如省、市、自治区等),在制定医疗废物宏观管理的方针中,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②为尚未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地区,确定集中处置企业建设规模提供参考;③为已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地区,确定以单位产生量来额定处置费用提供参考;④为相关的监督部门开展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提供定量的执法依据;⑤为医疗卫生机构,确定医疗废物处置的配套基础建设规模与人员数量提供参考;⑥为国家、地区间的医疗废物单位产生量比对研究提供数据。

本研究正是围绕上述六个方面展开的,为政府部门制订环保战略决策,为职能部门制订本地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规划、投资、收费与行政督查,为医疗机构制订内部计划以及医疗废物领域中的科学研究等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

3.2 本研究结果表明,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污系数的变化与国家相关政策有密切关联,2003年前各单位对该项工作不十分重视,医疗废弃物的集中处理未正常开展,由于SARS疫情暴发以后,国务院、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相继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10余部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使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县县乡二级医院医疗废物得到集中处理,医疗机构产污系数逐年增高。

根据WHO于199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即使在高收入的国家中,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废物排放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大型医院废物产量为:4.1 kg/床/日~8.7 kg/床/日;一般医院为:2.1 kg/床/日~4.2 kg/床/日;地区医院为:0.5 kg/床/日~1.8 kg/床/日;而初级卫生保健中心仅为:0.05 kg/床/日~0.2 kg/床/日。而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废物的排放量差异则更大,北美地区为:7.0 kg/床/日~10.0 kg/床/日;西欧国家为:3.0 kg/床/日~6.0 kg/床/日;拉丁美洲为:3 kg/床/日;东亚高收入国家为:2.5 kg/床/日~4.0 kg/床/日;东亚中等收入国家为:1.8 kg/床/日~2.2 kg/床/日;东欧国家为:1.4 kg/床/日~2.0 kg/床/日;地中海东部为:1.3 kg/床/日~3.0 kg/床/日。

国内部分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余春华等(2002年)报道[3],武汉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排放系数为(0.60±0.18)kg/床/日。钟声浩等(2002年)报道[4],上海市区不完全调查显示,住院部的废物产生量为:0.5kg/床/日~1.0 kg/床/日,门诊部为每人次0.03 kg/床/日~0.05 kg/床/日,并估算上海市平均日产生医疗废物为35T~60T。杨芸等(2004年)报道[5],广东省的日医疗废物排放量为72.6T,其中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医疗废物排放量为0.8T/日。

本次研究显示,桐庐县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污系数2006年县级医院达到0.61Kg/床/日,乡镇医院达到了0.66Kg/10人,接近杭州市2001-2002年市级医院的水平[6]。已接近WHO公布的高收入国家的地区医院的产量(0.5 kg/床/日~1.8 kg/床/日);与上海市(0.5 kg/床/日~1.0 kg/床/日)与武汉市的排量(0.60±0.18)kg/床/日)相近。

3.3 调查显示,县一院、二院作为县一级主要医院,由于病人集中、承担的医疗任务重,其产污量也较多,一院的产污量占县级医院产污量的45.12%;而乡镇医疗机构由于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广泛使用,产污量也逐年上升;个体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数量众多,分布面广,医疗废物的处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并结合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加以规范,使农村的医疗废物尽快落实集中处理,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减少环境压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通知[M].卫医发[2003]287号.

[2]A.Pruess,E.Giroult,P.Rushbrook.Safe management ofwastes from health-care activities[J].World HealthOrganization,Geneva,Switzerland,1999.

[3]余春华,谭晓东.对武汉市医疗垃圾处理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6):19-22.

[4]钟声浩,王强,邓华龙.上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8):485-487.

[5]杨芸,张革红.医疗废物的研究现状及处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5B):856-858.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0

我院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拥有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在医疗废物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然而,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2009年1月开始我院领导与院感科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法规,对照标准,查找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层层落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概念区分不清:医院废物与医疗废物概念混淆,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与一些医院的实习生。不知道医院废物是属于无危害垃圾。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害性的废物。

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分为5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感染性废物中混有药物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中混有损伤性废物,非感染性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如输液袋外包装,药物包装盒等医疗垃圾属于非感染性垃圾,都混入黄色垃圾袋内。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患者使用过沾有血液的中单、棉签、棉球及医务人员的口罩与帽子等混入生活垃圾容器内,还有个别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混入治疗室的黄色医疗垃圾筒内。

医院废物暂存库房管理不到位:库房无专人管理,位置安排不合理,面积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照明设施,没有水龙头及地下排污水条件,没有防鼠、防蚊、防盗等设施,也没有各种消毒、洗手等必备设施与条件。

制度制定不够全面: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缺少重视,制度制定不够健全,管理与检查的力度不够。

缺少培训: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学习培训不到位,各科处理医疗废物及管理暂存库房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是医院从农村招进来,年龄偏大,对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流程不清楚,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个别勤杂工把一些医疗废物如橡胶手套等私自出卖。

职业防护不够重视:各科废物处理人员与暂存库房管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在收集医疗废物与处理医疗废物时没有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医院发放的防护用品不足,如洗手液、胶鞋等。

管理对策

领导重视:医院加大投入,与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处理公司签定合同,使用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要求的各种包装容器,如防刺破的带盖利器盒,各种型号的黄色废物袋,黄色脚踏医疗废物桶、黄色医疗废物周转箱等,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健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医疗废物处理流程、防护措施、各种警示标识及监督考核等,各部門负责人与专职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工作制度的落实。

暂存库房的设置:库房位置应远离医院医疗区与生活区。应有严密防鼠、防蚊、防盗设施,地基保证不受雨水冲击和浸泡,排污水管道通畅。具备良好照明设施和通风条件,每天用紫外线灯管对暂存库房进行空气消毒。库房内废物按医疗废物五大类分别放入周转箱内,相应位置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交接记录要齐全,签名要完整。

加强学习与培训:对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加强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工作中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正确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等现象的发生。

加强废物运送人员的防护:医院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围裙、胶鞋和一次性眼罩等。

严格目标责任制:与临床各科签定医疗废物管理目标责任书,指定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不定期抽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4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根据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等相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修订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一、由医院办公室、临床科室负责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二、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中,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院内用密封容器按固定线路进行运送,不能污染环境。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应请环保部门及时运走,如无法及时运走的生活垃圾,必须置密封容器中存放。

三、治疗室内的废物筒应加盖或置存放柜内,分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利器盒等。未被污染的废弃物(如药品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以当作生活垃圾处置。敷料、棉签等放置黄色垃圾袋、玻璃安瓿、玻璃器皿、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等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锐器盒中,小心处理以免损伤。放射性废物置红色垃圾袋中。

四、临床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置黄色垃圾袋中,当装满3/4时扎紧袋口后放入专用医疗废物暂存容器中,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应防渗漏,外表面粘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标签。科室内的医院废物暂存地应粘贴医疗废物标志。

五、废弃后的注射器与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注射器与输血器等应放入利器盒内,定时由保洁公司的专职人员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减少工作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六、清洁人员收医疗废物时,应记录,临床科室签名认可。科室收集总量应与运出医院的总量进行核对,以免流失。

七、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便盆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八、病原体的培养基、菌种等高危废弃物,应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九、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垃圾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各类废物不得取出。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十一、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如不慎将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中,那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十二、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固定线路、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能污染环境。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十三、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登记各部门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袋数),并请该部门人员确认。医疗废物装箱时,箱外要标明袋数,并加以登记。

十四、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如工作衣、手套等。应及时清运,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指定暂存地。

十五、医院集中存放医疗废物的房间必须上锁,避免流失。

十六、垃圾房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外墙粘贴有明显的医疗废弃物警示标识、“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和医疗垃圾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储存容器应绝对密闭,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有上下水、洗手等设施。

十七、废弃的麻醉、精神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十八、任何人不得将医疗废物自行外运、外卖,医疗废物每天由广州市无害化处置中心回收、焚烧,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十九、发生医疗废物处理事故后,按照医院制定的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处置,在24小时内上报县卫生局和环保局;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可能传染病传播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2、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我院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制定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3、制定针对不同工种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4、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处理日常工作落实情况。

5、管理医疗废物档案资料。

6、分析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并组织解决。临床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以下工作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院内运输管理规定

一、运送人员每天下午4时30分从各科室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从高楼层到低楼层的路线从楼梯走道送至垃圾贮存间,并锁好门窗。

二、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垃圾贮存房。

三、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四、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五、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六、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L)对运送工具(推车及容器)进行擦拭或浸泡,运用医疗废物的专用车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四)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管理规定

一、在一楼垃圾专用房间暂时贮存医疗废物,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加盖、上锁,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二、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四、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L)对垃圾房的墙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喷洒防蚊蝇、防蟑螂药物。

五、设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交接工作要求

一、运送人员收集各科医疗废物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科室实行登记记录。禁止工作人员及清洁工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三、运送人员将医疗废物交于指定的垃圾处理公司时应进行交接点数,详细记录重量、袋数、时间并双方签名。

四、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六)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要求

一、为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并上报院感科。

三、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进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七)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一、立即报告院办。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三、组织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的区域和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六、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卫生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5

为了规范医务室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污染事故的发生,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 从事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按照本制度,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工作。服从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及监控部门的统一管理。

二. 医疗废物实行全程化安全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交接制度。

三. 医疗废物要分类收集,置于防渗漏、方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及容器内。任何个人不准转让买卖,流失医疗废物;不准在非指定地点堆放、倾倒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四. 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暂时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避免阳光直射。

五. 执行国家卫生部、环保总局共同制定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的规定。

上海市医疗废物管理卫生规范 篇6

(沪卫监督[2007]6号)

各区县卫生局,浦东新区社发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血液中心,市医疗急救中心,市临床检验中心,市级医疗机构,上海市康环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规范本市医疗废物的卫生管理,防止因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引起疾病发生、传播和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已经2007年4月2日上海市卫生局第5次局务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四月九日

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明确医疗废物卫生管理有关工作要求,防止因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引起疾病发生、传播和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上海市医疗废物处理环境污染防治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以下统称医疗卫生机构)和取得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以下简称集中处置单位)。

第三条 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的卫生安全履行管理职责。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内部处置流程所涉及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医疗废物管理的部门责任人,对本部门医疗废物的卫生安全履行管理职责。

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等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和管理履行相应的职责。

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本岗位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履行相应的职责。

第五条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血液中心应当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承担本单位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的监控职责。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县)采供血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民办医疗机构、护理院(站)中设有20张以上(含20张)床位的,应当设置专职人员承担本单位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的监控职责。

一级医疗机构、民办医疗机构、护理院(站)中设置20张以下床位的,及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卫生站、村卫生室(所)应当设置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的监控职责。

医疗卫生机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应当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履行监控职责,并做好对本单位高危险医疗废物压力蒸汽灭菌、部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地点的物体及医疗废物转运工具等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有关工作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消毒效果监测要求》(附件1)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交接等工作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督查和考核、奖惩规定等。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内容包括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质量指标、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方案和注意事项等。

设有2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应当标有本单位设置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分布情况示意图及相关文字说明。

第七条 设置家庭病床和医疗服务点(站)的医疗机构,按照“谁设置,谁负责”的原则,负责相关诊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第三章 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要求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医疗废物收集和交接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一)各医疗岗位每次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本岗位医务人员负责移送到本部门设置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按医疗废物不同类别分别置放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二)各部门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的人员将已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按规定要求交接给本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

(三)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按照本单位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各部门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转运到本单位指定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并将转运的医疗废物交接给本单位负责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人员;

(四)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人员将本单位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交接给经环保部门许可的集中处置单位的收集人员。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收集医疗废物使用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应当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凡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如卫生巾、尿布等),均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输液器)和医疗用品(如手套、压舌板、吸痰管等)使用后,均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

传染病医院、传染病病房、传染病留观病房、传染病门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第十条 医疗废物中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由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人在产生地点经压力蒸汽灭菌或用化学消毒剂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的管理要求收集处理。

第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对废弃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和毁形处理,但本规范第三条规定的废弃药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设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

(一)医疗废物产生较多的门、急诊应当在各自的门、急诊单独设置分类收集点;医疗废物产生较少的门、急诊,可按照距离最近原则,同层楼面合并设置分类收集点;传染病门诊在各自的门诊单独设置分类收集点;

(二)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手术室等医技部门应当单独设置分类收集点,医疗废物产生较少的其他科室的分类收集点可参照前款医疗废物产生较少的门、急诊要求设置;

(三)普通病房以同层楼面按病区为单位设置分类收集点;传染病病房应当按同种传染病病区为单位设置分类收集点。

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卫生站、村卫生室(所)等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可与暂时贮存场所合并设置,但应当符合本规范规定的相关要求。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内各部门设置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相对独立,设有相应的分隔设施且易于管理;

(二)方便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

(三)有标明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和有关文字说明;

(四)放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的盛器应当为脚踏开启的封闭硬质盛器。

第十四条 医务人员因连续工作不能及时将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送到部门设置的分类收集点的,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处置:

(一)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临时分别置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专用包装袋应当置于硬质盛器中。

(二)工作岗位产生较多的损伤性医疗废物可直接置于利器盒内;工作岗位产生较少的损伤性医疗废物,可临时置于硬质盛器中。

(三)工作完毕应当及时将医疗废物送到部门设置的分类收集点,临时收集在硬质盛器中的损伤性废物置于利器盒中。

第十五条 在家庭病床和医疗服务点诊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在每次诊疗活动结束后,由开展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处置:

(一)感染性废物置于专用包装袋内并封口,系上中文标签,置于专用盛器中,损伤性废物临时置于硬质盛器中并加盖;

(二)当日能将医疗废物带回医疗机构的,直接交本单位负责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人员处置,临时收集的损伤性废物应当及时置于利器盒中;当日不能带回处置的,应当要求病人或病人家属待诊疗活动结束后,将涉及的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置于专用包装袋和硬质盛器中,封口或加盖后暂时贮存于病人家中的安全处,次日由负责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并按要求取回处置。不得交由病人或病人家属自行处置。

第十六条 救护车、流动采血车、献血屋内应当设置医疗废物暂时贮存专用盛器。对救护活动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先分别置于专用包装袋内和硬质盛器中,再暂存于车内设置的专用盛器;对采血活动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先分别置于专用包装袋内和利器盒中,再暂存于车(屋)内设置的专用盛器。

救护车上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应当由随车救护人员交接给救护病人送达的医疗机构急诊室处置,救护车交接的损伤性废物,应当及时置于利器盒中;流动采血车、献血屋每天工作完毕后,由专人于当日将暂存的医疗废物交接给所属的采供血机构处置。

救护车、流动采血车、献血屋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转交前应当封口并系上中文标签。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各部门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的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工作:

(一)每天预先将无破损、无渗漏和无其他缺陷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置放在收集点的相应位置;

(二)在医疗废物收集过程中,应当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混合或交叉收集,专用包装袋有无破损或渗漏。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并向有关部门责任人进行反馈;

(三)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达到专用包装袋或容器的3/4时,应当将专用包装袋或容器严密封口,系上中文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医疗废物产生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备注等;

(四)医疗废物每次转运后,对医疗废物收集点和使用的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洗,并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的消毒方法》(附件2)的规定;

(五)做好医疗废物转运交接工作。

第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的人员将已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转交给转运人员时,应当填写医疗废物交接单(附件3),交接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医疗废物来源或产生部门;

(二)医疗废物类别及包装袋(盒)数量;

(三)医疗废物重量;

(四)交接时间、地点;

(五)交接时需说明的情况。

交接单填写后应当由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交接单一式三份,医疗废物产生部门、暂时贮存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各保存一份,保存时间3年以上。

救护车、流动采血车、献血屋内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交接单制度按照上述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转运应当使用专用工具(包括运送车和盛器),专用转运工具应当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外表面须印(喷)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废物转运的人员,在将医疗废物装入转运专用工具前应当做好以下检查工作:

(一)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否使用专用包装袋、利器盒;

(二)检查每个医疗废物包装袋、利器盒上是否标有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三)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

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向部门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提出改正要求,经改正符合要求后方可转运。

第二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内转运医疗废物的时间和路线应当相对固定。转运路线应当以人流物流最少或较偏僻为原则。转运时间应当避开诊疗高峰时段。转运过程中转运者不得离开转运车。医疗废物应当转运到指定的暂时贮存场所。

第二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专人在每天转运医疗废物工作结束后在指定地点及时对转运工具进行消毒和清洗,并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名称和浓度等。

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的消毒方法》(附件2)的规定。

不得使用未经消毒和清洗的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第二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及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

门诊部等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相对固定的医疗废物专用暂时贮存设备(柜、箱)。

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卫生站、村卫生室(所)等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可使用密闭周转箱暂时贮存医疗废物。

第二十四条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和下列要求:

(一)选址应当距食品加工区10米以上。因条件限制选址靠近生活垃圾存放场所、人员活动区和医疗区的,应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设有各自的通道;

(二)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上锁,暂时贮存设备应当固定,不易移动;

(三)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密闭,墙面、地面平整,不得存在洞穴或缝隙,可开启的窗应当安装铁栅栏和纱窗,出入门安装自动关闭纱门;

第二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和处置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将医疗废物交接给暂时储存和管理人员时应当称重,并填写医疗废物交接单,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类别、袋或盒件数、重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交接单保存时间3年以上。

(二)不得在非暂时贮存场所堆放或存放医疗废物;不得将医疗废物自行运出本单位;不得接受非本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严禁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贮存时间超过时限集中处置单位仍未前来收集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环保部门报告。

(四)无关人员未经同意不得出入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严禁在暂时贮存场所内进行与医疗废物管理、处置无关的活动。

(五)病理性医疗废物应当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低温或者防腐条件下暂时贮存。低温贮存要求参照国家环保总局《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执行。

(六)医疗废物每次清运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场所和设备、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污水应当排入医疗卫生机构污水处理系统。每次消毒和清洗后应当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消毒方法》(附件2)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将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转移给集中处置单位时应当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交接制度。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由集中处置单位提供,交接时双方填写后签名确认,按照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时间3年以上。

第四章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第二十七条 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清运工作。

集中处置单位的收集人员在收集医疗废物时,发现医疗废物包装或标识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要求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改正。拒不改正的,应当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 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应当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医疗废物应当置于周转箱内使用专用车辆运送;

(二)车辆应当标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

(三)车厢内体应当光滑平整易于清洁和消毒;

(四)车厢底部应当设有防液体渗漏装置;

(五)车辆行驶时应当锁闭车厢门,严防丢失、遗撒医疗废物,不得中途丢弃和取出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运送途中发现有渗漏或遗撒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清除渗漏、遗撒的医疗废物,对被污染的地面或物品进行消毒。

医疗废物每次运送完毕后,应当及时对运送车辆和医疗废物周转箱进行消毒和清洗,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消毒方法》(附件2)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医疗废物中转站的设置除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外,还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采取防盗和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并设有冷藏设施。

每次医疗废物清出后,应当对贮存设施和中转站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消毒方法》(附件2)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的规定。

第三十条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应当符合以下卫生要求:

(一)焚烧处置场所不得带入或存放与处置无关的物品和个人生活用品;

(二)焚烧作业时,应当使医疗废物处于完好包装状态;

(三)焚烧完毕后,应当对有关设备、容器及场所进行消毒和清洗,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消毒方法》(附件2)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的规定;

(四)医疗废物处置设备维修、维护前应当做好消毒和清洗工作,并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对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消毒清洗运送车辆、周转箱、暂时贮存设施、处置现场地面的污水)应当经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消毒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方可排放。

第五章 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

第三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一)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事故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三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单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简要经过;

(二)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型、数量,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

(三)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四)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第三十四条 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配合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临时控制措施,暂停导致或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作业。

第三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单位发生因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导致人员死亡或健康损害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六章 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第三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工作人员及开展家庭病床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内容包括: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三)医疗废物各处置环节的工作方法、流程、质量指标、职业卫生防护、注意事项等;

(四)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三十七条 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人员在接触或处置医疗废物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自身卫生防护工作:

(一)应当穿戴工作衣、帽、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进行近距离操作或可能有液体溅出时应当佩戴护目眼镜。

(二)每次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按规定对污染防护用品和手进行消毒和清洗。

(三)防护用品有破损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换。

(四)当卫生防护用品在操作中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及时对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

第三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人员健康检查,并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学科研(教学)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和其他产生医疗废物的机构的医疗废物卫生管理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十条 本规范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利器盒: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示规定》要求的盛装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用针头、缝合针、手术刀、解剖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损伤性废物的专用硬质器盒。

(二)专用容器: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示规定》要求的专用于医疗废物周转的容器。

(三)硬质盛器:暂时存放损伤性废物的防刺破的器具。

第四十一条 本规范由上海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附件:1.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消毒效果监测要求

2.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的消毒方法

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交接单(样式)

附件1:

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消毒效果监测要求

一、监测项目

(一)高危险医疗废物压力蒸汽灭菌

(二)部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地点的物体

(三)医疗废物转运工具

(四)与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有关的设施设备

二、监测要求、方法和评定标准

(一)高危险医疗废物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采用化学法、生物法监测。化学法使用化学指示胶带每锅每包进行,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其颜色变化情况判定灭菌是否合格;生物法使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每月监测一次,将其制成的菌片置于被灭菌物品的中心位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投入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其培养基颜色变化情况判定灭菌是否合格。

(二)监测项目中

(二)、(三)、(四)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规定进行,判定标准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

三、消毒效果监测情况和有关书面资料保管不少于3年。

附件2:

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物品的消毒方法

1.运送车辆、周转箱(桶)、贮存设施及其他有关的物品表面、环境消毒:使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2000 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60分钟后洗净。

2.地面消毒:使用500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或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拖地。

3.仪器设备消毒:使用0.2%过氧乙酸、500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

4.防护用品消毒:耐热的用品可使用流通蒸汽消毒20-30分钟或用压力蒸汽121℃作用20-30分钟,耐湿的用品(包括防护眼镜)使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5.手与皮肤消毒:使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6.污水处理: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消毒方法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

附件3: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交接单(样式)

┌────────────────────┬───────────────────┐│医疗废物来源或产生部门

│├────────────────────┼───────────────────┤│医疗废物类别

│├────────────────────┼───────────────────┤│医疗废物数量(袋或盒)

│├────────────────────┼───────────────────┤│医疗废物重量

│├────────────────────┼───────────────────┤│医疗废物交接地点

│├────────────────────┼───────────────────┤│其他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4

医院废物管理必须按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范处置,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控制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笔者通过现场查看8家农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结果如下。

现 状

组织与管理:所有被调查单位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有抓医院感染的专门人员,但并不是专职人员,主要由院长或医疗组长或护士长负责制,有较完善的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思想上都能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且对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置比较规范,但人员配备、流程设计、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人员培训及制度落实:全员培训有记录,次数偏少,相关知识明显缺乏。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检验科、手术室、妇产科病人的体液、血液、病理性等污物不能按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有污水处置设施,出现前门治病、后门放毒的现象。工作人员自觉预防感染的意识淡漠,措施落实情况存在少数人时松时紧,少数部门成为盲区。监职人员敷衍了事,特别是回收人员对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知之甚少,防护知识局限。特别是转运过程中医疗废物中包装破损残留的体液、血液外溢,导致医院内环境污染时有发生。

回收处置:部分单位由专职人员对所有一次性医疗废物每日1次采取先分离毁型后浸泡最后集中焚烧的办法,部分单位采取先毁型后浸泡最后深埋的方法,交接登记签名、数量不规范,存在流失的隐患。

对 策

增强医院领导感染控制意识:增强医院领导的感控意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分管领导必须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院感知识培训1~2期,使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内涵质量、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医德医风的一项综合指标,对医疗改革起支持保障作用,对医院的质量建设起积极推动作用[1]

加大各项制度执行力:通过全员培训,让每个人医务人员都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执行者,明确各部门感染管理职责,特别是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职责、制度强制规范执行,用制度管人,加大考核力度,与收入挂钩,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无小事。检查要经常化、深入化,避免走过场,对薄弱环节要给予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并解决农村医院的实际困难。

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程序:各科要严格分类,避免扩大人为扩大医疗废物范围;对医疗废物的回收,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负责,并严格交接称重签字,转运的包装工具要防水、防漏防刺破;接触被病人体液、血液污染的医疗废物时,必须注意自身防护,对深埋的要不定期跟踪采样,对焚烧的要检验焚烧效果;医疗废物要存放不暴露,日产日清,存放的工具及地点要每日消毒清洁。

总之,只有科学、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才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8

接到县级文件通知,我们学校教师们积极学习和贯彻落实毕节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毕节市教育局文件《关于转发〈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大排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毕教督〔2012〕16号)文件精神。

我们学校深知一所小学要想顽强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生源。为了打胜战,我们首先从2010年——2012年毕业生名单上把应入学的111名学生名单查出来,于2013年2月2日召集全校教师入户对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追查;然后将我们学校2011——2012学年学校24名转出学生和2名辍学学生整理出来,于2013年2月6日邀请本村书记与我校领导及教师们分遍地对这26名学生全面地进行入学动员工作。最后,我们在假期不定时的对“(准)孤儿、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疾儿童、学困儿童”进行走访和关爱活动。

全体教师们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两法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精神向家长和孩子们进行讲解和学习,我们按店民村组数各自来到不同的村落进行逐户家访,向村民讲解孩子上学的好处,到校可以学到他们无法教的知识,会讲流利的汉语,以后可以帮他们算帐,出门可以当他们的“翻译官”„„孩子长大了可以外出打工,长见识,不易上当,而且如家长

把孩子留在家里放牲口,满七岁不让孩子上学的是违法的,政府要追究其父母的责任,孩子有权去告他,经过这几年,家长的意识比以往有所增强,绝大多数家长都觉得教师的说法是对的,应该让孩子到学校里去接受知识。在我们调查的111名小学毕业生去向中,89名学生已经踏实入学,22名学生已经辍学,有11名学生辍学于小学毕业后,11名学生辍学于初中各个年级。对于这部分辍学学生,我们教师已经做好相关采访笔录和与家长们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家长们积极配合同意让孩子继续进行上学。在我们调查的24名转出生中,已经在黄胜主任的带领下与店民村各个领导、学校教师们逐户进行调查,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已经做好相关方面的走访记录和签订承诺书。在我们调查的2名实际辍学生中,经班主任与家长联系,黄美平同学已经于这个学期在上海市东升民办小学进行就读。在我们调查的72名特殊儿童中,有8名准孤儿、40名留守儿童、5名残疾儿童、18名特困儿童。对这部分特殊群体,我们已经进行关爱、走访、谈心等互助活动,深得家长们的欢迎和感恩。

教师跃然辛苦些,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做入学动员工作,有很多孩子能够继续进行学习。但有些学生存在在毕业后就结婚、毕业后照顾多病的长辈、毕业后生病等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劝返校园实有困难,还请各位领导进行指导帮助。

2013年3月

长坝乡后坝小学继续教育简报 篇9

长坝乡后坝小学继续教育简报

教改路上的里程碑--------校本培训

为了认真执行教育局关于继续教育的工作精神,展示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强化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2007年长坝乡后坝小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学校紧紧围绕既定的校本培训目标,坚持校本培训与建设学习型学校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让校本培训融入教学实际,契合教师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校本培训的最大效益。总之学校在校本培训工作上重视程度还有所不及,培训时间上还难以保障,培训经费投入远不足。因此学校应该多一些让教师外出观摩,多举行一些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现身说法。给教师足够的培训时间和机会。学校要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培养新教师,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从而既促进老教师的提高,又带动新教师的发展。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培训活动,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丰富培训形式,给教师多提供展示的平台,以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时加强制度管理,从而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促进学校稳步快速的发展。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10

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计划 2012年1月25日,海楼乡卫生院召开医疗质量安全大排查专项整治动员会,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自查自纠专项整治行动 会议通报了我们院各个部门上半年医疗纠纷发生起数,解决起数。对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情况进行了通报。随着人们意识的改变,医疗纠纷事件出现上升态势,有的引起群体性事件,甚至医闹,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机构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产生不稳定因素,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医疗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海楼乡卫生院度重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于1月25日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医疗安全进行分析研究,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排查方案和具体措施。

动员会向全院职工提出要求,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强化服务、安全、责任意识,杜绝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

一、要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院长负总责,各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一线当班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要认真开展排查,找准安全隐患,边查边整改边总结,迎接上级检查。

三、根据精神病人的特殊性,易发生剧烈事件,如自杀、逃跑、1

斗殴,甚至攻击医务人员,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防范措施。

四、要开展临床专题讨论,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弥补漏洞。

五、要充分认识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警钟长鸣,加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当班人员要加强巡查,重点防范病人逃跑,表现异常病人。

六、要开展换位思考大讨论,“如果我是病人,如果我是病人的亲人,我会怎么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工作。

七、要加强安全检查,包括对探视人员携带物品检查。

八、对危险(冲动)病人的治疗,要及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仔细观察服药情况及疗效。

九、对自杀病人,要在重点时间段加强巡查,记录异常迹象,做好交接班。

十、要仔细观察每位病人服药、饮食及病情表现并做好记录及交接。

十一、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如门窗松动、锁异常等。

十二、各科室要加强急救药品配备管理,及时检查更新。

十三、要做好相关辅助检查,排除躯体疾病隐患。

十四、边查边改边总结,做好可预见性隐患的防范工作

会议强调,要通过认真排查,找出存在隐患,制定有力措施和长效机制,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海楼乡卫生院

医疗废物处理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篇11

一、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的防护用品:工作服、口罩、手套、水靴、橡胶围裙。

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每年一次),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每年两次).三、收集和运送过程中,应检查置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及贮存容器是否有渗漏,防止职业暴露。

四、对放置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运送工具定期消毒和清洁,防止对工作人员的污染和感染。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职业防护流程 对于在产生、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上报,并根据种类与受伤害程度,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跟踪随访。具体职业防护措施如下:

1.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穿防水胶鞋(近距离操作或可能有液体溅出时佩戴护目眼镜)。

2.工作完成后:脱手套→洗手→脱口罩→脱帽子→脱胶鞋→脱工作鞋→淋浴

3.防护用品有破损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换。发生意外及时处理,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4.配备碘伏、75%酒精及生理盐水以备急用。①皮肤针剌伤或切割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0.5%碘伏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②皮肤污染:立即用液体皂和大量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并用适当的手消毒剂消毒。③粘膜污染:用大量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④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衣物,进行消毒处理。⑤污染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地面物表消毒处理使用有效氯1000㎎/L喷洒待30分钟后再行进一步处理,衣裤浸泡30分钟。

5.按规定参加健康检查,每年体检1次,预防接种乙肝疫苗。

李子乡卫生院巡回医疗制度 篇12

1.卫生院医务人员,要定期对辖区村组开展巡回医疗工作,每月至少1次,并进行儿童计划免疫查漏补种工作。

2.巡回医疗内容主要包括: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重点疾病知识宣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儿童保健系统、孕产妇保健系统、新农合惠民政策宣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医疗卫生工作。

3.巡回医疗工作要作好记录,对工作不负责的同志给予批评,对工作干得好的同志给予奖励。

4.巡回医疗实施院长负责,分管院长具体抓落实,任务落实、责任明确。

长坝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篇13

医疗安全所涉及的面很多,涵盖了所有的医疗行为和制度,其最终目的的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医疗安全的基础是优质的服务质量和严谨的规章制度。我们医务人员高超的医疗技术、认真的服务态度、规范的医疗行为是确保医疗工作万无一失的法宝。只有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才能致力于预防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2012年第四季度我院医疗形式是安全的,但也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告知书上签字的人与知情交代签字的人不一致。

二、外科门诊踝部扭伤患者无放射线片检查,也无患者拒绝检

查签字,治疗意见中只写活血化瘀,未具体写明药名。

三、内科病历重要辅助检查个别漏记录分析(冠心病心电图)

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有关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知情同意以及告

知方面的培训学习,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病历的书写和治疗规范。

东江乡卫生院

上一篇:中班数学七只小鸡说课稿下一篇:当前的宏观金融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