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2024-08-12

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精选9篇)

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篇1

大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认识

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充分的反映了我党在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念产生的变化。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加需要做到严格律己深刻的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充分的反映了我国党在治理国家中产生的新变化、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在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深层次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指明了方向。我们大学生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需要严格的和认真的进行十八大中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做到在生活上,在学习中,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自己行动和学习的指导方针。为此,我们青年大学生需要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律己,勤于创新,知识共享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和态度对待社会的发展和积极的心态对待自身的成长。

首先,青年大学生需要严格律己,勤于学业。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把学业作为大学阶段自己的重要任务,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之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用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外来的优秀文化以及用开放的姿态对待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共同进步,只有在让自身的知识素养得到质变时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量和知识为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作出重要的贡献。

其次,青年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青年是一个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观念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中需要有素质的大学生,青年大学生在践行和学习“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只有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够为我国的文明和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最后,大学生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有务实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心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些具有哲理的名言都是要求我们在做人和做事中只有做到务实求是和创新才能达到自身的期望的目标,才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篇2

多年以来, 我们巨山小学在前任王校长的“我负责、我能行、我快乐”责任德育理念的引领下, 得到了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六一”前夕, 百忙中的总书记来校看望了全体师生, 给予我们极大的动力, 也给了我们坚定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因此我们认为, 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实践, 深化我们的学校教育内涵, 大力挖掘和拓展我们自身的教育优势, 逐步形成我们的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学校文化, 将办学内涵更加赋予科学性和人文性, 这样, 我们的教育之路才会走的更远、更扎实、更从容。

有人说, 办学就是办文化。这话我比较认同。早在海淀区四王府小学时, 我就十分注重用文化的力量去推动师生的成长与进步, 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我认为, 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润泽, 也是对生命之根的呵护与滋养。教育, 首先要体现为一种文化的力量, 只有文化的力量, 才是永恒的力量。教育应该是有教无类的, 应该面向全体孩子, 泽被所有儿童, 不论他们来自哪里, 也不论他们家庭出身如何, 只要他走进我们巨山小学, 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 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润泽。对孩子的教育, 就是一种如春风拂面、细雨无声的润泽与启迪, 是一种无私耕耘、等待花开的过程, 要让孩子们按照其自身的成长规律, 自主而自由自在地成长, 最好不要有过多的雕琢和打磨的痕迹, 这或许才是生命教育的理想指归。看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万物萌动的生命景象, 没有人不为之欣喜, 而我在想, 教育是不是应该就像大自然那样水到渠成朴实无华, 如那泉眼溪流般的在生命的过程汩汩地流淌, 如春风化雨那般的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润物无声。教育, 到底是什么呢, 似乎间我想它就是一种润泽, 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润泽过程。

那么, 教育又该是个如何的润泽过程呢?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在了解并尊重生命个体本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能有效地通过校内外人文地理环境、多种类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专业培养、德育环境的智慧生成等因素去助力, 并产生一种整体的影响和感召, 以求唤醒生命内在的发展动力, 为引导生命发展去创造条件, 去实现孩子生命意义的成长, 从而创造或超越孩子们的自然生命, 追求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幸福。

一、挖掘西山文化内涵, 泽润孩子心灵深处

我们巨山小学地处西山脚下的海淀区四季青镇西部, 西边就是著名的西山文化景区。西山是京城文化的发源地, 有专家说没有西山文化, 就没有北京文化。早在北京建城之前, 西山就已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体系。西山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 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条件, 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雅士遍布、学子求学涵养的文化之所, 生命憩息之地, 智慧生成之域, 当然也是诞生书家名士的风水宝地。是北京的旅游胜地, 更是文化育人的教育胜地。

自古以来, 西山就是历代众多文人雅士进修塑品的地方, 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职巨山小学后, 我几乎走遍周遍的社区, 走访群众, 走访家长, 取得他们的信任, 和他们达成合作办好大教育的共识。教育决不可关起门来自己办, 要结合自身和周遍的人文资源优势, 发挥合力为我所用。我校处在人文积淀深厚西山之麓, 有名闻天下的香山公园、西山八大处以及玉泉山静明园、曹雪芹故居、卧佛寺、樱桃沟、“西山晴雪”、“香山红叶”等, 都是北京文化名胜中的精华部分, 大文人明珠、纳兰性德、曹雪芹等都在此生活和居住过, 他们的诗书唱和, 文稿遗存较多, 这就为我们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提供了较好的素材与范例, 也是我们学校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具有优雅教育功能的校外教育资源。

而实际上这些资源, 一直以来极少被发掘, 因为作为公办小学的我校, 我们的生源大多是居住在我校周边的巨山村、西平庄、南平庄、北辛庄、南辛庄、廖公庄等村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家长们以前在思想认识上是只要有学上就基本满足了。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人口素质和未来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如何解决这些孩子入学的问题, 不应再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困惑问题, 前些时候有教育部有关领导已经向社会透露流动人员子女可以就地参加中高考, 就足以说明。有教无类, 教育的大门要面朝所有孩子打开, 让所有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分享改革的成果。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学上, 而且上好学, 好上学, 这才是我校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校目前是一校两址, 有21个教学班, 800余名学生。据调查了解, 其中93%是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进京务工人员子女, 7%是四季青镇农民子女。可以说, 这些孩子实际上大多具有非常强的能吃苦抗挫折的能力。他们有的在家里就是父母的“小帮手”, 动手能力也是城市家庭的孩子比不上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非常忙碌, 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们, 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也不是太多, 因而在他们弱小心灵里, 最缺少的是温暖和关爱, 最缺少的就是像山泉那样的自然流溢着的心灵滋润和文化泽养。对此, 我们提倡和引导教师以润泽教育的艺术方式, 用心灵走进心灵, 用灵魂塑造灵魂, 用情感培育情感, 用智慧生成智慧, 传承文化力量, 构建润泽教育体系。

那么, 如何挖掘我们西山社区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办学理念中形成我们的润泽教育文化, 这也给我们的学校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全新的思考。办怎样的教育, 育怎样的人才, 如何育人才?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大课题。

我在想, 我们巨山的润泽教育既然是要努力从关注孩子的生命发展出发, 去思考并定位生命教育的实践本质。那么, 我们首先就从反思教育实践入手, 将教师对教育实践本质的思考渗透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之中。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我们呼唤对每个孩子生命个体的关爱, 主张“扬长避短”, 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最强的一面, 将其作为生命发展源泉的制高点, 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教育, 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使其得到最优化发展。不论他曾经入学时是多么的顽劣, 也不论他曾经多么的内向, 也不论他是否还有着这样或那些的不足, 在润泽文化的教育涵养过程中, 我们倡导教师用一种多元评价的眼光和方式去欣赏每一个儿童, 为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提供条件。

教育只有寓教于无形中, 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心领神会中得以品学日臻, 才成其为真正教育。人为的雕琢或刻意的修饰, 或许一时的风光频显, 而对孩子一生终将无大意义。所以, 我们的润泽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影响与感召, 强调润泽文化的形成和创造, 情境的营建, 学校基本生活形态的改进。在“润泽身心, 关爱成长”的学校文化中, 和“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生文化影响下, 以实现“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润泽教育目标, 实现着开启孩子的智慧, 润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让每个孩子的生命之花更加绚烂的开放。

二、注重心灵培养和教育, 不断完善责任德育目标

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授受知识, 更在于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教育需要教师创设一个个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有利于产生生命智慧的学习场, 成就孩子们快乐的每一天。研究德育工作多年来, 我一直深知, 德育不是说教, 它注重的在参与和实践中强化德育的实效。可以这样说, 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德育的实效无从谈起。

因此, 我们明确孩子发展目标, 从经典诵读出发, 采用每日一读, 每生一读的方式, 结合节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将润泽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 全面关注儿童发展需求, 为满足儿童生命发展的基本需要而奠定基础, 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颗健康善良的童心, 让好习惯带给孩子们一个好人生。我们在广泛开展礼仪和经典诵读活动中, 让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润泽孩子的心灵, 让他们的气质变得温和、高雅, 使人与人的相处变得和谐、美妙。

生命因教育而丰满, 教育因关爱生命个体而充实。我们教师时刻关注到学生的生活和状态, 不仅是学习, 不仅是思想, 从学生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开始。教育无小事, 每件事情都是学生成长中的生命事件。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教育就是富有实效的生命化教育。

在润泽教育的理念下, 我们注重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全面培养自主发展的人。让孩子打下做人的根基、拥有家庭和睦的根基, 分享社会和谐的根基、扎深民族振兴的根基, 这是我们教育的责任。我们创新了“人人是主人、明确责任、牢记责任、承担责任、落实责任”的民主管理模式, 它也是我们实现海淀“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文化的魅力, 以及责任的力量, 让我们拥有了“海纳百川、大爱无疆”的教育胸怀, “追求卓越”的海淀精神。我们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教育信念, 坚持“尊重每个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权利,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 鼓励每个孩子的成长点”的教育思路, 坚持因材施教, 满足孩子成长需求, 以学校文化涵养人格, 用实践活动张扬个性,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成长, 实现“培养学生‘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独立健康人格”的育人目标。

我们始终围绕“促进教育公平”这一中心, 想方设法为更多的弱势群体子女提供优质教育, 让教育公平理念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果从生源构成来讲, 无论是来自外省偏远地区的孩子, 还是智力、听力、语言障碍的儿童, 只要是闻名而来想在巨山小学接受教育的, 我校一律接纳, 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家长说, 这就是润泽教育, 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润万生而不媚。

在构建德育特色的基础上, 我校提出进一步办好润泽教育。这本身就体现出比较先进的办学理念, 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掘社区和学校优势, 发挥出学生和老师的优势。这种理念既充分尊重了每个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权利,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 鼓励每个孩子的成长点, 还激励了教师要像泉源和古井, 要大爱无疆, 讲奉献不讲索取。其次体现在科学的育人目标上:只有抓住育人的主根, 及时播下了五颗健康强壮的种子:播下“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爱国种子;播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种子;播下勤劳、勇敢、爱人民的种子;播下真善美、爱生活的种子;播下爱学、会学为终身学习奠基的种子。满足孩子成长需求, 培养小学生“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独立健康人格, 构建“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生文化。通过唤醒、启发、养成和激励的教育方式, 形成了“储蓄中华民族财富, 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告诉世界我能行的板块化、功能化、生活化”的德育特色;使每个学生都走上了“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自主发展之路, 学校也形成了“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独立健康人格培养之路。从而, 才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否则, 一切将都是流于形式, 毫无生命意义。

三、锤炼润泽教育特色,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不同区域的孩子, 不同版本的教材, 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漏洞、学习起点, 构成了我校学生最初的诸多差异。但我们坚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优势”的办学理念, 确立了“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扬长避短、扬长利短”的教学策略;确立了“关注每个学生, 分层教学”的教学思路;激励每位师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 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人人成为教与学的主人, 全面打造“实效、高质、快乐”的课堂。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特色, 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力求实现有序化、科学化、卓尔不群的巨山和谐生态泽润心灵的教育文化。

泽润心灵, 润物无声。教育不可有功利心, 它是一项培养孩子的“学习者本性”的事业。多年的教育实践, 让我们巨山人从差异的生源身上看到了“人的本性”———每一个孩子都是“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习者。为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老师们学习了生理学、心理学、生命学知识, 得知一个人“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学习者的本性。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有“唤醒、启发、激励、养成”这种润泽文化的基本本性, 在文化的涵养中, 我们巨山小学才能真正形成“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校文化, 从而, 激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 自主学习, 共同成长发展。

文化不仅是隐性的, 化在我们的师生一言一行中, 而且它也是显形的, 体现在我们多元的校本课程中。为了满足具有诸多差异的学生们、老师们自主学习和谐成长的需要, 我校确立了小学学制内完成的润泽课程文化目标:创建打造“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整合完善活动体验实践课程、优质落实国家核心课程”这三大课程。校园文化课程感染激发学习动力, 活动体验实践课程激励学习自信, 落实国家核心课程优化教与学。

在实施“课程目标”的过程中, 我校构建了独特的润泽文化生态教育体系:文化生态———各学科不分主副, 都有学科生态意识, 相互依托、相互支持, 相互推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态———学习民族艺术技能,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保护多样的家乡文化,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然生态———教育是哺育生命的事业, 唤起对巨山小学的一草一木, 一人一事的高度尊重, 实现“我负责, 我能行, 我幸福”。大家都在争先创优的和谐群体中, 不进赢得社会的关注, 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发展。

为了正确面对学生学习的差异, 避免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促进智力因素发展;利用孩子好动的天性, 开设了“活动体验实践课程”, 纳入教学计划。开展了唱京剧、练武术、吹口琴、学朗诵、骑独轮车、跳民族舞、刺绣、缝布老虎、画瓶子画、蛋皮画、制作豆贴画等民族艺术活动, 使孩子们在艺术的摇篮里, 以巧手创造美, 以慧眼发现美, 强身健体塑造美;使每个孩子感悟到“有梦谁都会了不起, 有勇气就会创造奇迹”的真谛。这种态度、情感、价值观, 激励着每一个孩子以“兴趣、向上、自信、注意、毅力”五种学习积极性上好每节课, 学好每门学科。

为满足差异教学, 我校创编了《学民族艺术展少年风采》、《用爱做种子, 收获一生的美丽》、《美德呵护我成长》、《吹口琴与崇高精神对话》、《天天练就健康的体魄》、《主宰自己永远能行———阶梯式学习量化册》等润泽文化校本教材, 还开设了系列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的机会。这样的话, 我们就可以在落实国家教材的同时, 延伸、丰富了国家的教材, 开发了校本教材, 并在教学中融入各学科教材, 节省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今, 润泽教育文化体系建构中“我能行”已经成为了每个学生的一种信念。从课堂前的学唱京剧, 口琴吹奏和曲艺表演等活动中, 从洋溢在孩子充满阳光的脸上, 我们已经看到了孩子从内到外流露出来的自信心。而“我负责”已经化为了每个学生的道德行动。我们的广大师生积极实践“聚善养德、润心泽智”的润泽教育, 通过在师生中全员开展感恩教育, 让学生学会从感谢父母艰辛的养育之恩做起, 进而扩大到感谢社会, 感谢党。

而“我幸福”已经贯穿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校积极推广“乐学”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体会到“我负责”的愉悦, “我能行”的快乐。

在润泽教育和“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学生文化的推动下, 我校学子们个个都是“读好书、写好字、诵好诗、画好画、扫好地、做好操”的“六好学生”, 在一系列大型活动中他们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 能够脱颖而出, 孩子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种“我负责, 我能行”的巨山精神, 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意志最坚定, 精神最饱满、表现最出色!”

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粗浅认识 篇3

每个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的形成,都受特定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培养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强制也不能误导。我们不能使孩子对未来的事情产生负面的预测,而要用正面的、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比如,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我们就应该让他们喜欢学习,发现学习对他们自身的无比重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强制他考一百分,逼迫他做好学生。

“对中学生心理发展表现出来的现象定性并不能改变行为本身,反而增加行为。”我们过分的期望往往会带来深深的失望,甚至使他们永远做不成好学生。

比如,某个学生成了网迷,这只是他某个阶段经历的特殊现象,不要因此而否定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处理和看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像医院一样给学生下诊断结论,让他产生心理阴影,这种阴影也许会伴随他的每一天,决定他一辈子的心理承受力和行为方式。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自主权,使他不被压抑。同时,耐心细致地引导他,让他体会到痴迷网络的危害,感受到网络之外的美好世界,能自动放弃沉迷上网。再比如,看到学生有早恋现象,不要惊慌,更不要指指点点、背后议论,要清楚导致他(她)早恋的心理前提,帮他(她)走出早恋误区。其实,权利导致了学生不愿和成人交流,自恋导致了学生刻意打扮自己,控制感、选择感导致了学生拖延,自我价值感导致了学生穿名牌,为了得到异性的承认导致了与异性的交往,生活中的缺失和攀比导致了早恋。我们的爱、焦虑、无助反而会使学生反控制,抛弃自己,所以,我们要从积极的视觉看事情,给学生正能量。

如何看待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如何处理学生的问题。我们中学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心理学,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学教育教学任务而更上一个新台阶。

2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再认识 篇4

梁晓惠

(河北司法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81)

要:民营经济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得到确认,但是,民营经济的先天不足及运行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又严重影响着其进一步发展。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民营经济必须在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竞争中,重新审视自己、改造自己,否则,就难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营经济;经营管理体制;企业文化;股权分散;规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01)02-0035-03

自从市场经济在中国植根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国家经济从完全依赖于国有和集体而转向混合经济,其中,民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底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151万家,占中国全部企业的20%左右,并且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政策的激励下,过去以省市为主导的集体经营的企业也开始逐步实现民营化。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会发展对民营经济的肯定已成为改革战略的核心之一。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已正式承认了这种转变:“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国家法律的角度为民营经济地位的确立以及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2000年5月朱榕基总理在“21世纪论坛”开幕式讲话中再次指出,我们要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国家对民营经济作用的肯定和鼓励。但是,民营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并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能否在国家政策逐步宽松,世贸大门即将打开的时候,将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的良好势头稳定地保持和发展下去,已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家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家们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对民营企业固有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反思,并在清除现

有痛疾的同时制订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方向的最佳发展目标。

一、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现代企业标准衡量目前的民营企业,不难发现其无论在经营决策机制、成本控制体系方面,还是在企业文化及管理风格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间题。

1.发展的盲目性及短期行为

综观国内外,任何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都是从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后,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长远的战略规划,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底得主动权。可惜,目前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尚处于中小经营规模的民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眼前的既得利益。尽管相当数量的企业选择了很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却因缺乏长远规划而不能发展壮大。

2.管理体制的功能缺乏及决策体系的高度集中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一旦发展壮大,相应功能部门必须设立,企业经营必须专业化、制度化,以提高规模效益。但是,众多的民营企业尽管已经走出了最初的原始积累阶段,却仍旧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或未设专业部门,或形同虚设,企业重大决策完全集中在总裁或老板手中。有些企业老板尽管或多或少认识到这一点,并企图改进,但由于体制的不变而无济于事。因此,往往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导致企业动荡甚至破产。民营企业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市场嗅觉比较灵敏。但是现代企业首先要求克服的就是由于过于灵敏而导致的“拍脑袋决策”,即经验决策。大多数民营企业初创于市场没有转人买方市场的时候,赚钱的机会比较多,一些乡镇企业、个体民营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其项目决策往往是靠老板的灵感直觉。应该说在当时的市场背景下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但在进人买方市场的今天,这种决策方式是很危险的。

3管理经验缺乏,“成本核算”概念不清

通常人们都认为:与国有和外资企业不同,民营企业规模小,组织灵活,容易削减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民营企业老板、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管理企业的经验,凭着一股热情、一股闯劲儿创立了企业,却不能科学地管理企业。有些老板心中根本无成本核算概念,即使有也是概念不清的“成本核算”,企业无控制成本消

费的监控机制,资金使用随意性极大,以致许多企业经常出现“无米下锅”的状况,为了摆脱困境,企业领导者往往盲目举债贷款以解燃眉之急,很快出现举债不成、贷款不能,导致公司破产倒闭。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民营企业不可能聚财致富,发展壮大。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运用好成本领先的优势,因为大企业运作成木往往比较高,效率比较低,而以“中小”为基本特征的民营企业就可以充分发挥价格优势、效率优势,进而旅得足够的竞争优势。

4.企业文化欠缺,引起人力资源的频繁流动

调查证明,许多民营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领导者即丧失了最初的亲和力,企业内部常常因权利问题开始内江,丧失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管理风格、管理制度、激励措施等不能认同,使得多数公司留不住人才。不仅影响了公司目标的实现和长远规划的执行,甚至对企业领导者个人一生事业的发展留下隐患。

以上问题,在民营企业中带有普遍性。我认为,民营企业若要健康发展,必须注意解决上述问题。

二、进入新世纪的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人发展和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加人WTO的日益临近,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一方面要对前一时期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市场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认真分析和科学预测,并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实行股权多元化、分散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由个人或集体企业创办起来的。从发展趋势看,这两种企业都应向股权多元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民营企业的经营特征应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有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才有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所谓股权的多元化、分散化管理是指通过法人相互持股使企业股权多元化、分散化之后,就可以削弱最终所有者的控制,形成经营者集团控制的格局,真正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即法人架空机制。这种机制很适合上述民营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光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面向社会 广泛筹集资金,实现资本的社会化,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松下电器公

司为例,松下幸之助在80多年前创业的时候,是100%的独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松下家族的资本在松下电器公司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1950年降到43%,1955年降到2006.1975年更猛降到3.5%,1990年又降到2.9%。松下幸之助从创业直到逝世,始终是松下电器公司的象征,掌握着松下电器公司的命运,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他的实际身份实际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是以他的资本即以资本家的身份控制着企 业,后来则是以他的知识,以他的经营理论、经营韬略和经营才干即以经营者的身份控制着企业。我们每一位民营企业家都应当有这样的观念和胆识,敢于和善于广泛集资,实现资本社会化,这样才能不断积累实力、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才能掌握住企业,使企业和个人的事业兴旺发达、昌盛不衰。

2.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有限责任制或合伙制,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家族化管理等问题。要实现民营经济再次飞跃,必须建立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以此为契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重组和改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范的、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是公司再次发展的必备条件。

3.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精神原子弹。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或者没有一个明确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样,不可能有发展前途。民营企业应在前一段企业发展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自己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民营企业特色的、健康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也就是要做到:首先营造出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企业态势,然后认真研究、总结、修正、优化企业的运营机制、管理模式,同时对所有管理运营象计算机软件一样进行“格式化”,再将格式化后的企业管理运营系统复制到企业所属各个部门,从而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4.储备和培训更多的优秀人才

建立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就有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现代社会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需要企业做到,一方面加强人才储备,以特殊的企业文化吸引一大批精英人才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健

全人才培训制度和机制,使公司形成一个拥有各类优秀人才的群体层。这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又一必备条件。

5.找准主营业务,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讲人新世纪.与创业时比较,市场对民营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有高度集中的业务范围,严密的业务发展计划,完整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扩大业务增长潜力,尤其要瞄准产品市场前景良好、科技含量高的换代产品。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杜拉克曾讲过的,作为一个企业,过去生产的产品,是一种资源的组合,就是把各种资源组合成一个产品,但现在你再向客户提供单一的产品,很可能就是自己企业死亡的开始。也就是说,整个市场需求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必须适应它,否则就难以生存。

6.加强内部管理,走规范经营之路

企业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还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具有高水平、复合型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使企业行为完全按市场规范运作,健康稳定发展。

7.扩大发展空间,做好外围运作

企业发展时机的选择与业务发展的阶段要互相配合。没有进人大规模的商业经营,没有显示出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无法树立起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实现扩大经营。如果一家企业已经经营了一个时期,且经营的产品或从事的服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企业在技术、人才、管理、销售网络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同行业处于领先的地位,那么这家企业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惠湘.中国企业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与100名老板对话〔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对我国经济制度的简单认识 篇5

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制度,从建立到逐步完善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实行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结构是“一主”(公有制为主体)“三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

1.1没收大资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1.2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使之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3改造个体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况

2.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

[3] 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如下:

2.1.1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积极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坚

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努力创办“三资”企业,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2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围绕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有利于形成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

2.2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2.1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2.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在地包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6]

3.1 弄清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等,而经济制度是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建立起来了。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包括以国有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且多层次不平衡,不应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的公有制,而是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是一回事,而它们作为特定经济成分的社会性质是另一回事。就其社会性质来说,外资企业是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是国内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不具有特定社会性质,它存在于多个社会经济形态之中。

非公有制经济可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但不能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范畴。

3.2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从理论认识上看,《共产党宣言》中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消灭私有制,就是建立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建立公有制,这是共产党人一贯奉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念。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搞单一的公有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我国利用多种资源,尽快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减少社会压力;也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在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时,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搞单一的公有制,主要依据是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现实国情。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禁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9] [8][7]

3.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如果这种主体和主导地位被动摇和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就被动摇和否定了。邓小平反复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专门阐述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他指出:“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为什么我国一定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呢?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如果直接回答说: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虽然回答也对,但显得简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着眼的。这里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从而消除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破坏生产力的经济危机,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私有化?第一,如果搞私有化,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便不存在了。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如成为主体,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被抽掉了。第二,搞私有化是不是可以使中国经济社会更快地发展,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呢?事实证明情况相反。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一切私有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私有制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价值标准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

社会主义要结束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阶级对立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要让人民“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要使劳动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 篇6

一.财政的本质

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 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public 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 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

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

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资源配置职能。也可以称其为提供共用品的职能。因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否则就会发生休谟早在1740年就指出过的所谓“公共的悲剧”。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此外还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也有必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实现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第二. 收入分配职能。前已述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再分配问题,所以只有依靠外部的力量,以非市场方式——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政府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

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认识 篇7

1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表现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包括审计程序、取证、查证、定性、评价和处理处罚等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审计程序带来的风险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先审后离”的审计程序,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常常都是“先离后审”。

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因为责任人已经离任、调任或提拔, 审计人员认为审计结果报告已失去作为责任人任用意见参考依据的价值, 离任审计也只是走走形式,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 使许多该查的问题没有查, 或者没有认真地查, 从而增加了检查风险;另一方面, 由于责任人已经离任、调任或提拔特别是责任人提拨后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包括责任人本人不配合或不积极配合使有些问题很难查证和认定, 从而也加大了检查风险。

1.2 审计证据带来的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内容很广泛, 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经济业务也很复杂, 而违法违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 审计人员必须对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样本数量, 从而降低“检查风险”。而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任务重, 审计人员很难认真进行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有的仅凭主观判断, 选取所谓“重中之重”的审计内容, 得出以偏概全的审计结论, 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1.3 审计评价带来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被审计人职责不明确, 再加上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 给审计评价工作带来困难。审计人员在对责任人应负的经济责任要不不予评价要不是在评价证据不足, 没有取证就泛泛地下结论。这无疑加大了审计风险。

1.4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带来的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要求很高, 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既懂的财务会计知识, 还要懂得经济、法律、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要具备沟通、协调、综合分析等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单位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政策水平、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情况, 与经济责任审计承担的任务存在一定的矛盾, 由此也带来审计风险。

2 分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2.1 责任人责任不够明确、具体

责任人在任职期间的目标责任不够明确也是诱发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目前, 部分单位制定的经济责任制, 在职、责、权、利方面不是很明确, 在实际工作中, 界定主管领导和责任人之间的责任遇到困难, 比如说, 一个单位的部门负责人, 其管辖范围内的很多决策是分管领导或者是主要领导确定的, 出了差错到底由谁来承担, 全部让部门负责人承担责任显然是不合适的。

2.2 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整、科学、全面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审计责任人在履行经济职责中, 对出现问题应负经济责任的界定以及对其任职期间业绩的评价, 届定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很重要, 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整、科学、全面, 使评价工作遇到困难。

2.3 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搞好经济责任审计, 涉及的部门也多, 涉及的内容也多, 需要组织、人事、纪检和监察等部门共同努力, 互相配合, 目前主要还是审计机关“唱独角戏”, 部门之间配合和协调的不够紧密,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 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相对滞后, 使审计工作依据不足。

2.4 审计实施方案中缺少质量控制内容

首先是缺少带有经济责任审计特点的内控制度测试与评价方案。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够保证单位工作正常运行, 避免决策失误, 预防舞弊产生。

其次是缺少审计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一般来讲, 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较紧, 审计人员对可能加大的审计风险没有在实施方案中详细列示, 从而也扩大审计风险。

3 有效化解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措施

3.1 进一步明确任期经济责任

推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首先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 经济责任要明确、具体, 要明确界定便于考核和审计的职、责、权、利和任期目标, 尤其注重分清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的职责, 分清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职责。

3.2 制定完整、科学、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更好地为管理部门提供用人参考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各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共同协商, 制定科学、全面、完整的包括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统一评价标准, 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评价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原则, 要以审计后的数字指标、审计事实、审计结果来做评价, 不能主观臆断。

二是一分为二原则, 全面看待被审计对象的功过是非, 做到成绩要说全、问题要找准。

三是客观性原则, 在评价时要注意划清5个责任, 以降低风险。即要划清前任与继任责任、主观与客观责任、集体与个人责任、主管与直接责任、故意与过失责任。

四是谨慎评价原则, 对不属于审计范畴又无法取证的事项、对证据不充分又不能获得有力证据的事项、对因故无法审查核实的事项不予评价。

3.3 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 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要注重内控制度的评审, 预测潜在风险, 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有效与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和管理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要合理制定审计重点和范围, 规避风险, 对无法获得充分证据或难以划分责任的事项, 不予评价;要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严格按程序办事, 预防风险;要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减少风险;要加强复核, 征求意见, 化解风险, 遇到问题要注重与被审计责任人的沟通。

3.4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

加强立法, 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措施。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 使其在审计程序、内容、部门协调、对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要求等方面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3.5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对经济增幅较高的认识 篇8

关于我国经济这种高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是否进入了新一轮景气期?从专家们反馈的意见看,观点有一定的差别:

一部分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景气增长。加入WTO后经济体制的变化,宏觀经济政策取向的正确,国际环境的逐步好转,将支持中国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经过1993~1997年的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和1998~200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高——低——较高的周期,目前正处于新的高潮期前端,经过前十年的调整,积蓄了一定的增长潜力,增长机制也更成熟,宏观调控更科学,可以说进入了新的景气期。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相当协调的高成长期,风景这边独好的格局暂时不会变化,主要得益于内部机制的变量趋于合理,外部环境更多地看好中国。中国已形成一个国际资本流动的凹地。政府政策的稳健和连续也是高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是一种长期态势,经济增长具备物质基础,投资主体由单一格局向多元格局变化,经济增长正由政府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目前是投资带动型,将逐步向消费拉动转变,支持经济快速发展。另外,我国内需市场大,且呈梯度分布,加入WTO后促进外资投入,宏观调控掌握较稳,价格尚处在低价位区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将持续,耐用品消费(汽车、住房等)增长快且将持续,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因此,只要控制好增长的均衡性,可以保持一个时期的持续稳定。

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机制没有发生重要变化,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没有进入新一轮景气期的充分证据。目前宏观运行比较复杂:通缩和过热征象并存;有效需求不足的存在和某些高消费增长点的拉动并存。外贸外资高增长对经济景气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市场因素和政府换届因素起了推动作用,和宏观调控政策也有关系。当前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因素并存,通货紧缩并未完全消除,加之经济景气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一旦外部动力发生变化,经济仍会发生波动。增长机制仍以政府和外资带动为主,内需仍不振,可持续性不容乐观,谈不上新一轮景气。尽管增长机制已有一定变化,但微观主体盲目性不会变,对于过热的趋势,政策要逆向调节,我们似乎反应较慢。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仍然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增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与体制密切相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会造成新的供求矛盾,消费受制于收入增长,没有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尚未进入新一轮景气期。

第三种观点认为,目前尚难判断经济增长有没有进入新一轮景气期。虽然目前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但有待巩固。当前处于向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的过渡或前期,短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过度不平衡问题。发展前途有两可能,好的话,进入新一轮景气期,坏的可能是停滞不前。如由于市场不完善,市场自我稳定调节作用有限,增长机制有变化,但还没有完成根本性改变,如不加强宏观调控、市场建设与监管、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就难以进入新一轮景气期。如果宏观调控好,企业发展机制真正转变,“十一五”可能进入新一轮景气期。当然,有专家认为,目前各方面预期趋好,能否进入新一轮景气期,要视政策走向而定,只要政府不紧缩,经济将进入新一轮景气期。

试论对唐代寺院经济的认识 篇9

摘要: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寺院经济也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从而大大增强了佛教的势力。佛教寺院经济是佛教文化、佛教整体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基础。是封建统治阶级扶植起来的一种享有多方面特权的地主经济。本文将从寺院经济的获取方式、存在的问题来论述对寺院经济的认识。

关键词:唐代 寺院经济 存在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因受佛教戒律的约束,僧侣敛财的现象并未出现,及至南北朝时期迅速膨胀起来,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北朝一代,除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两次毁佛外,其余帝王都在极力维护佛教的发展,使得寺院的产业和依附的僧侣激增。由于统治集团的扶植,寺院已成为介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不容忽视的势力。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发展成为了隋唐寺院经济的基础。唐朝时期,寺院经济的实力达到鼎盛阶段。各个寺院都开始经营大庄园,广占田亩。据《旧唐书》卷一记载当时寺院的僧侣“驱策田产,聚积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佛教寺院经济成为一种享有多方面特权的地主经济。

唐朝建立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李渊和李世民制定了一系列的抑佛政策来加强对寺院经济的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到了贞观后期,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能够容纳寺院经济的扩张时,统治者便放松了对抑佛政策的推行,寺院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两京地区大寺名刹林立且每个寺院都是“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统治者的赏赐、信徒的布施,以及土地买卖,兼并、寺院的设备出租和做法事等。其中,土地是寺院财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时,国家对于土地的转让买卖管理得十分严格,寺院靠“自力”即经济手段兼并土地的渠道是不太畅通的,土地的买卖不是僧侣地主获得土地的最佳方式,那寺院是如何获得土地来发展经济呢?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寺院获得土地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国家政权的赐地

寺院由国家赐予土地,称为赐田或赐庄,纵观整个世界寺院经济的发展来看,国家政权的赏赐是所有寺庙最初获取土地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说,皇帝在敕建寺院的时,同时要赐给寺院大批土地庄园。例如:显庆元年(656)秋,唐高宗下令在长安延康里建西明寺,寺院落成后“赐田园百顷,净人百房,车五十两,绢布二千匹”(《全唐文》卷二五《长安西明寺塔碑》)这是宗教发展的结果,因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以自己的学说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而统治者或提倡佛教,亦或支持道教,其目的都在于用宗教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对于寺院的恩赐,实际上是支付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的报酬。而“恩赐者”上至皇帝,下至世族,构成了寺院地主经济急剧膨胀的输血队伍。国家所赐的土地一般全是上等膏腴之地。但这种赐田的方式会随着国有土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国有土地多,赏赐给寺院的土地就多,但如果国有土地减少,这种赏赐也会随之减少。

(二)、均田制下僧尼的授田

唐代均田法中有授田于僧侣的制度,僧给田三十亩,尼给田二十亩,授田的意义在于把寺观占田纳入均田制度的控制下。在这些有田地的僧侣死后,他们的所属财产也会归入寺院的常住田。由于佛教认为掘地伤生,僧人不从事生产,因此,统治者在赐田的同时还将附近农户若干封赐于寺庙,这样寺庙不仅获得土地的收益权,而且好拥有对世代在这些土地上耕作的农民的控制权,便于了寺院地主剥削农民。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地主剥削经济。不难看出,寺院经济的兴起,主要是统治阶级大力扶持的结果。而统治者以施舍的形式兴建寺院的同时,实际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完成了对于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瓜分。

(三)、私人的布施

佛教信徒对寺院施舍的财物,是寺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佛教有“六度”的修行方式,布施处在第一位。它要求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以求得累积功德,得以解脱自身,死后升往极乐世界。在中国,布施的对象多为寺院、僧人。一些佛教信徒。上至达官贵冑,下至普通殷实富户,他们出于信仰和积功德的目的将私人庄园赠予寺院以求得解脱,例如:玄宗时期,号有“地癖”之称的李憕田庄遍伊、洛流域。安史之乱,李憕死于叛兵之手,他的儿子便舍田庄立为洛阳慧林寺(《唐会要》卷五五)希望为他累积功德。名相陆执曾舍给祥符寺“田千余顷,以饭僧”(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一零)但是,也有为逃避税收和劳役的原因而布施财产的,这是因为寺院僧侣有免除税务力役的特权,富贵之家的子弟剃度为僧,其产业就可以逃避征税。从南北朝到唐初这一阶段,贵族富者对寺僧的捐献,一般不受法律的限制。但到了武后统治时期,给寺院捐献土地的风气很靡行,给社会土地问题待来严重的影响。睿宗下诏禁止说:“依令式以外及官人百姓将庄田宅舍布施者,在京并令司农即收,外州给贫下课户。”(《唐大诏令集》卷110睿宗《诫励风俗敕》)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想对那些不经过批准而擅自施舍的田产,采取没收充公或分给下课户的办法来抑制这种猖狂的布施活动。但限制的效果并不明显。显然,这种施舍行为已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经济利益了。另外,由于一些僧侣利用宗教恫吓民众,加之农民阶级的迷信,一些自耕农或半自耕农的小民不得不将手中仅有的一点财产“施舍”给寺院,这种施舍不同于地主富民阶级的施舍,它反映了小农的破产和僧侣地主兼并土地的趋势加强。

(四)、农民依附于寺院

唐朝以前的僧侣阶层都享有豁免租调徭役的特权,因此,大批的农民将自己的私有土地寄托在寺院,当做寺院的私有财产,从而使自己的土地免于缴纳赋税。寺院僧主又可以分得这些依附农民逃避税收的部分利益。这种情况在南北朝至唐前期都比较普遍,虽然每一户寄托在寺院的土地可能很少,但这一群体的数量却很巨大,它们对寺院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庇护关系的建立导致了那些投靠者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依附寺院民户“把地产献给教会是合算的,只要在交纳相当数量的租金的情况下,能够保留土地使用权”(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44页),而寺院地主所得到的不仅有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同时还

有土地。寺院地主凭借着宗教这条纽带,既联系了封建世俗地主阶级,也联系着一般百姓,通过神权的力量来聚敛社会财富,把寺院地主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除了经营土地来获得巨大财富外,寺院还是地区的商业活动中心,寺院周围有许多手工业的生产和交易场所,宗教节日的同时也是市集交易的日子,寺院经营许多盈利事业如:邸店、瓦窑、车坊、典当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最早的典当业就是从寺院兴起的。此外,寺院还有可以出租取利的设备,诸如粮食加工设备、水磨坊、榨油设备等。由于聚集了许多钱币、粮食等,寺院与社会各阶层还通过借贷获取高额利益,除了借一些资金给困难之人用于周转外,寺院还出借实物(一般都是粮食)给农民,用作日常生活必需品。

通过这些方式,寺院经济不断融入到世俗经济中,并与其他民间经济力量产生竞争。但是,寺院经济始终带有宗教属性,是构建在佛教基本财富观理论基础之上的。宗教阶层宣扬说寺院的财产都是属于佛祖的,但事实上,站在佛背后的是僧侣地主的集体而不是个人。由此可看出,寺院经济是一种变态的私有制,是一种集体僧侣地主占有财产的方式,这种占有方式打破了家庭私有制式的血缘纽带,也打破了国家编户制度下以地缘为界线的土地分管制度。是一种不完整、不成熟的私有制。

寺院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宗教本身和社会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第一,出现富寺贫僧的现象。由于寺院常住财产与僧众私人财产彼此独立,因此,即使僧伽富有资财,僧众也有可能很贫寒,表现在一方面是奢华的道场、贵重的法器、庄严的佛像、盛大的斋局,另一方面,普通僧侣却有可能乞食抱贫,亲历了中国佛教由盛转衰的日本求法僧圆仁记录了武宗灭佛后僧尼流离失所的动荡,“唐国僧尼本来贫,天下僧尼尽令还俗,乍作俗形,无衣可着,无物可吃,艰穷至甚”(圆仁,1986 :卷三:195)。最典型的是,有些寺院甚至不向僧众提供日常饭食。例如:唐初义净就抱怨中国寺院中不供衣食的做法。他认为,与其听任“寺家巨富,谷麦烂仓,奴婢满坊,钱财委库,不知受用,相共抱贫”,不如将常住财用于供养僧人,这样,僧人们就不必“巡家乞食”,为生活劳心劳力,从而“端拱不出寺门”(义净,1995 :221)。

第二,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寺院内部的经济管理问题会日益突出。有些思想不纯的人,看到寺院的经济效益,会想办法混进寺院组织内部,违反戒条,贪图享乐。个别思想不当的人的行为给寺院造成恶劣的影响,败坏佛教事业,使宗教的功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寺院组织内部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使不法之徒无可乘之机。

寺院经济的发展严重侵害了国家和世俗地主的利益,这乃是自唐初期开始接连不断的士大夫反佛,朝廷屡次压制寺院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另一方面,寺院经济却正是在朝廷以及世俗各阶层的支持、扶植下膨胀起来的。它和世俗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封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佛教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手段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佛教观念和佛教道

德,如业报轮回说,佛性平等及农禅思想等也都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进并加快了唐朝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唐朝佛教的进步和发展对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唐朝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2].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五十一世纪的寺院经济[M].上海古籍出版 社, 2004-11 [3].李小艳.佛教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发展[J].《五台山研究》,2003 [4].白文固.试论唐前期的寺院经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四期

上一篇:配乐诗朗诵主持稿下一篇:爱心音乐会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