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通用12篇)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1
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党组织的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通常所说的党的组织生活,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有:
(1)传达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报告和文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讨论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意见和措施。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注意、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和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
(3)听取党员汇报,检查党员工作、学习和完成党支部交办的任务的情况,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4)检查党员执行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情况。表彰先进,对犯有错误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讨论对党员的纪律处分、除名等组织处理问题。
(5)坚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等各项制度,引导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增强团结,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讨论发展党员工作。指定培养、教育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措施,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
(7)分析群众的情况,关心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群众办事。
(8)组织党员参观革命遗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和电教片,听取先进实际和英模报告等,开展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才能及时做到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得到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在内的党员权利。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6个月以上将会被作为自动退党处理。中国共产党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从学生年代开始,一串闪光的名字--江姐、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我发现她们以及身边许多深受我尊敬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我发现在最危急的关头总能听到一句话--共产党员跟我上。这确立了我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的决心。我把能参加这样伟大的党作为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参加工作后,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教育下,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并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党员的行动上,要求广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
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建设实践证明,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建国后,我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过曲折,但党用她自身的力量纠正了失误,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更加伟大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作贡献;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成绩;要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应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个人认为应该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必须围绕强基固本,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近一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突出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进一步完善“三荐两决一选”和“双直选”等村(居)两委班子成员选拔方式,切实把那些优秀的党员干部推选到村级领导班子中;突出抓好返乡青年、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复员退伍军人等的党员发展工作,切实解决村级班子“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目前,一批组织放心、党员信服、群众满意的农村“双强”型人才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必须围绕机制创新,努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活力。能否早日实现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关键是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去贯彻、去落实、去推动。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县围绕“展现农民新形象、营造农村新环境、促进农业新发展”等新农村建设主题,深入开展系列讨论活动,解放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各项考核评比中,并作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组织书记进退留转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必须围绕生产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带领作用。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生产、富裕群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每位村(居)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都要结对帮扶3-4户,其他农村党员干部要结对帮扶1-2户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努力把农村党员干部推向带头创业、带领致富的第一线。同时,积极开展“千名村官进校园”和“携手惠民三下乡”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全县所有村(居)两委干部参加党校大、中专函授班,努力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带领创业的本领。目前,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争先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必须围绕载体建设,切实构筑基层党组织彰显先进的平台。当前,广大农村党员大多“无职无位”,不少党员面临着服务发展无载体、带领致富无阵地的“窘境”。针对这一状况,我县通过对无职无位党员设岗定责,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平台,做到党员“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责任”。目前,我县超过76%的农村党员都走上了相应的服务岗位,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构筑了有效的载体,为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夯实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纷纷申请入党,但在农村还存在一些任人唯亲、把关不严的现象,还有一些表现一般的在村里入不了党的群众,通过“飞过海”的方式在企业里入党,并把组织关系迁到了村里,也有一些党员觉悟不够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对此我建议:
一、进行一次《论共产党员修养》大讨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重新掀起学习党的理论的高潮,总结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锤炼党员意志、规范党员言行、陶冶党员情操,在群众中重新树立新时代党员的光辉形象。
二、时刻教育党员一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言行举止不得损坏党的形象,对没有组织性、纪律性,有损党的威望经教育不改的决不姑息,严肃处理。
三、对发展党员严格把关。在经济衡量一切的今天,发展党员这一政治任务决不能偏重经济,应着眼于奉献。把那些见义勇为者;自愿牺牲自己休息娱乐时间乐为助人、敬老爱幼的志愿者;默默工作、热爱本职无怨无悔者;对党和国家事业关心支持绝不诋毁而令行禁止者;为党的事业乐为奉献者充实到党的队伍中来。在企业党组织吸收党员过程中,对工龄不长了解不详的新员工决不搞突击入党,实事求是地鼓励并帮助表现特出、了解全面具备入党条件的职工入党。要求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向发展对象户口所在地党组织阐述该同志的各方面表现情况,而户口所在地党组织一定要本着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听取并大力支持企业党支部将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同时倡导对听证后在企业入党的党员长期督导和关爱机制,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该同志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在企业组织编制取消或工作单位变动后组织关系的接转,因为任何一个党支部都是党员的家。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2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创新品质,培养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育针对的是孩子们天真的童年, 童年是一个蕴藏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 不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 而且其本身就蕴藏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因此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创新品质培养的重要阶段, 也是最能够产生教育成果的阶段。激发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说要从娃娃抓起, 一个国家有没有足够的创新人才储备, 有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 关键在于基础教育。
创新品质是指有利于中小学生将来踏上社会从事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活动所需要养成的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品质、智力品质、个性品质之总和。要培养这些创新品质, 就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点, 在平时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中, 我们着重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创新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创新思想道德品质是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要养成的思想道德性质的品质, 这也正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培养的重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创新思想道德品质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精神
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精神是科学进步的内在力量, 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品德与生活》课程正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 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创造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不害怕提问题, 并且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快乐和自豪, 把培养学生独立性、敢为性、批判性等创新品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有许多可供孩子们质疑、探究的内容, 例如:银色的冬天这一单元中, 冬天的天气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又有哪些好处?冬天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玻璃窗上会形成窗花?大雪对农作物有什么利弊……孩子们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既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 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明辨了是非, 收获了真相。
2. 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创新志向
《品德与生活》课程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 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目标中就有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要求, 在课程安排中有许多内容体现着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认识新朋友、我是一名小学生、升国旗、我的家乡……这些内容中无不包含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但是这些内容不是以成人的想法、规则要求孩子们、束缚孩子们, 而是要求老师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世界, 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认识和感悟, 尊重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心理感受, 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 教学活动才能有效。教师要改变过去告诉孩子“你们应该怎样做”的方法, 而是让孩子们通过一系列活动, 包括看视频资料、搜集整理、对错辨析、讨论分析等, 自己说出以后要怎样做, 相信孩子们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以及对于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能力。
3. 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学习风气
要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良好的学习风气必不可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不乏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学习习惯与风气的指导。一年级上册中良好的习惯这一单元就侧重于学生习惯的指导, 端正的姿势、良好的卫生、书写习惯, 在学生学习中一个大的障碍就是孩子们容易骄傲、自满、不谦虚, 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 今天我值日等内容又对学生的习惯进行了指导。
4.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
品生课中的许多内容与活动不同于其他学科, 很多地方都要求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思考, 没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 是很难完成的。
二、创新知识品质的培养
以往一提到创新教育, 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 如小制作、小发明等, 或者是借助问题, 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 说得离奇, 便是创新, 走入另一个极端。其实, 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 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 而这些创新都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没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做铺垫, 很难有创新的思维产生。
创新知识品质是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要养成的基础知识性质的品质。《品德与生活》课程严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在学生创新知识品质培养方面着重突出循序渐进、稳步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进步、发展特长的学习风格;注重质量、不断优化的知识结构, 把握规律、善于创新的认知方法。
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基础呢?首先,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 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在品生课堂中, 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否则活动的开展只能成为形式。另外,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 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设计集体讨论、分组合作等内容, 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 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 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 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与创新能力。
三、创新智力品质的培养
创新智力品质是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要养成的智力智慧性质的品质。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活动, 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正是本课程呈现的特殊性才决定了它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在这门课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热爱自然、深入细致的敏锐观察力, 讲究方法、正确理解的有效记忆力, 异想天开、多姿多彩的丰富想象力, 敢于质疑、视角独特的多元思维能力。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人类思维中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 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 去想象和创新, 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品德与生活》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智力品质的培养, 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主题活动中都有自由探究的内容。在这个课堂上, 老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发挥孩子天生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去思考、去质疑、去探究, 加强质疑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千万不能用老师的提问代替, 有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资料提出的问题, 不如放手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那样孩子们会更乐于去学去思考, 还有什么比乐学更让我们高兴的呢?
四、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人才, 而是需要富有个性、有自我见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就必须具备创新的个性品质。创新个性品质是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要养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性质的品质。它包括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坚定自信, 积极稳定、热情执著的兴趣, 充满好奇、潜心专注的探究意愿, 追寻成功、百折不挠的坚毅性格。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要过分压抑孩子的想法, 不要仅仅以个人的是非观左右孩子天真的想法, 而是给予积极引导, 孩子们有创意的想法或问题, 老师要积极给予帮助, 张扬孩子的个性, 培养孩子热情的学习态度, 对事物的好奇心, 探究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李新丽.浅议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J].硅谷, 2009 (13) .
[2]王美静.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品质[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 .
[3]胡庆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课堂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2) .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3
一、培养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采用教具动手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或者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这些形象化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评价的对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表扬,由此建立他们评价的信心,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以此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在评价的过
程中获取新知,巩固旧知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
数学课堂时时处处存在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往往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学会在倾听中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他们在小组内、在班里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所期待的标准答案,这时候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例如学习了比例解应用题以后,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一块地,如果用边长是2分米的砖去铺地,需要225块,如果改用边长3分米的砖去铺地,需要多少块?说说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最喜欢哪种解法?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标准答案来做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可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做到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到少“讲”多“听”。不断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2.学会在竞争中评价。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注意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并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例如在解答下面这道题目时:某工程队挖一条水渠,5天挖了全长的5/12,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挖几天?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黑板展示解题思路,本组同学可以自由补充,最后男女生互评答题方法,评价谁的解法更巧妙,课堂气氛中充满了积极的健康的评价。
3.学会在互动中评价。《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如学习了比例应用题后,出示这样一组数据:3小时,270千米,5小时。450千米,组织学生编一道正比例应用题,编好后与好朋友分享成果。在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做的对吗?好在哪里?”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三、反思教师组织评价的角度
1.评价的全面性:传统的学生评价,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评价的激励与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记录学生的成长,认真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家校联系来自家长的信息等,这样记载了学生的点点滴滴,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2.评价的平等性: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平等对话”。爱是教师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坚持对学生给予鼓励时因人而异,注意做到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3.评价的多元性: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整体,包括数和数的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知识和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因此,在评价的目标上,我们教师应该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进行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并注重学生数学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注意开放地、多角度、多层次地来系统认识和整理数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如评价学生:1、学习态度(动机、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2、学习习惯;3、学习方式与方法;4、基础知识掌握情况;5动手操作能力;6、实践运用能力。在评价中体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评价的综合性:数学老师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科质量,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时候要有全面性、综合性。例如在数的认识和计算及让动手实践等多项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语为主。“你解答方法真巧妙,你还能找到更巧妙的解法吗”,“今天你又进步了,谁说你不行,我看你就是很棒,只是一点点不会,只要你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多想一想,一定能行。”“你真是一个学习能手!”、“老师真佩服你”等。我们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适当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例如在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同学间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信息的同时,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通过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篇4
关于大学生低碳消费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们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广告学本科生,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因素,广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我们项目小组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希望您能够利用一点宝贵时间,认真回答问卷,您的支持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动力和鼓励,衷心感谢您的配合!以下题目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单项选择题,并且采用无记名形式,同学们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就ok!“*”后面是题目的特别说明。
性别:A.男B.女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请问你来自__江西___省/市/自治区__高安___市/县
请问你的大学所在地是_江西____省/市/自治区_南昌____市/县
1.您每个月的生活费是?(A)
A 500元以下 B 500至800元 C 800至1000元 D 1000元以上
2.对于“低碳消费”这个词您熟悉吗?(C)
A 很熟悉 B 比较熟悉 C 不是很熟悉 D 没有听说过
3.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低碳消费”的? *(本题为多选题)(ABD)
A 新闻媒体宣传
B 网络信息 C 身边的人告知 D 书籍报刊杂志E 其它
4.您觉得“低碳消费”与我们生活关系大吗?(C)
A 不大,那是政府的事 B 在某些方面有点关系 C 与生活息息相关
5.请问您支持和倡导“低碳消费”吗(A)
A 大力支持 B 保持中立 C 反对
6.您是否关注自己的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B)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7.平时买东西时,是否会尽量挑选环保节能型的?(B)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8.如果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您会优先购买低碳环保型的产品吗?(C)
A 会 B 不会 C 不确定
9.您平常使用一次性用品吗?(B)
A 经常使用 B 偶尔使用 C 从不使用
10.您关注的“低碳”消费领域是? *(本题为多选题)(BCDEF)
A 节能建筑
B 绿色食品
C 绿色衣饰
D 绿色交通
E 绿色化妆品
F 生态旅游
G 其它
11.您觉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低碳消费宣传充分吗?
A 充分
B 一般
C 不充分
12.您觉得目前的低碳消费宣传方式对您的消费行为影响大吗?(C)
A 很有影响
B 影响不大
C 没有影响
13.周围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对您的影响如何?(B)
A 影响很大
B 一般
C 影响不大
D 没影响
14.您觉得现在市场上的低碳环保的消费品多吗?(C)
A 很多
B 比较多
C 很少
D 没有
15.低碳环保消费品的品类不足,是不是阻碍你进行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之一?
A 是
B 不是
16.您认为消费者不选择绿色产品的最主要原因是?(B)
A 不大了解
B 绿色产品不可靠A)(C 没有必要选择绿色产品 D 绿色产品价格高
17.您认为“低碳消费“还未普及的原因是? *(本题为多选题)(ABCDE)
A 人们不了解这个新概念 B 没有养成低碳消费的习惯 C 低碳消费会造成生活的不便 D 消费理念虚荣,过于追求”宽大“、”奢侈“ E 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难以实现 F 这个概念与我没有关系 G 其它
18.您对“低碳消费“的认识如何?(以下答案由“是”到“否”依次分为五个层次,请根据直觉作答)
A “低碳消费”是低效的吗?3
(是)12345(否)
B “低碳消费”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吗?3
(是)12345(否)
C “低碳消费”是不切实际的吗?3
(是)12345(否)
D “低碳消费”是高成本的吗?3
(是)12345(否)
E “低碳消费”是低品质的吗?4
(是)12345(否)
F “低碳消费”是追求前卫吗?5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5
一、调研目的
低碳生活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生活方式,通过调研,了解当代长沙各高校对“低碳生活”的认识程度,并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宣传,使大学生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树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为绿色高校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调研内容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我们建议本次调研内容主要要包括如下项目:
1、探究长沙各高校对“低碳生活”的认识程度情况。
2、对长沙各高校对“低碳生活”的认识程度不同的原因的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3、对践行低碳生活提出相应的措施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及抽样采访个别同学和互动环节。
四、研究力量及工作情况 1主要成员及分工:
组长: 覃昌雄(学号:20101020117 电话:***)执笔人:李鑫茹(学号:20101020108 电话:***)
组员: 薛迪(学号:20101020124 电话:***)
卢翔(学号:20101020113 电话:***)刘铸(学号:20101020112 电话:***)穆扎帕尔江.加玛力(学号:20101020115 电话:***)覃昌雄 薛迪:调研结果发布,信息的分析,协助其他组员。李鑫茹 :调研数据处理,信息综合,调查报告的完成。卢翔 刘铸:调查问卷的分发和回收,数据统计。穆扎帕尔江.加玛力:抽样调研采访,过程中拍照
2准备工作:本课题需要组员间配合默契。明确各自的工作情况,在每一个大的环节都集中团队的力量,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征集大家的意见,为下一步工作顺利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团组织的认识与感受 篇6
对团组织的认识与感受 我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要求加入中国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我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同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建设新中国,确立和巩固这会上义的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
转眼之间,我身为团员已经两三年了。从最初的陌生与迷茫到现今融入在团组织这个大家庭中,我与团组织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很荣幸能成为学生会的一员。我深深的感受到团组织充满温暖与欢乐,团结与关怀的情感,在这里,处处充满了正能量。我在这里不断学习,怀着对工作最为饱满的热情,希望能为团组织争光添彩。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7
我曾观摩过多位名师执教的“年、月、日”这节课, 也曾认真学习过见诸于各种刊物上的“年、月、日”教学设计, 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事实也的确如此, 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更何况“年、月、日”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多多少少应该知道一些。
根据我的认识, 我对本课教学做了比较大胆的尝试, 针对学生可能知道的一些信息, 设计了较为开放的教学环节, 体现了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学组织者的课改精神。备课结束时, 我为自己的设想沾沾自喜, 仿佛看到了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场面。
二、教学中的茫然
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走上课堂, 一开始, 教学比较顺利,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接下来看年历, 了解有关月的知识, 并进行分类, 一切都很顺利, 学生似乎掌握得不错。但拓展巩固应用部分, 学生们一些错误的回答, 将我上课伊始的自信与喜悦全部赶走, 取而代之的是一肚子困惑: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的日期;再如学生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 但2005年12月31日后面一天是几月几日学生不知道。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 在我看来, 有些不需要教师讲授,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也应该知道一些, 或者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学生犯一些低级错误呢?
三、教学后的反思
1. 整体的“多”不等于个体的“多”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些新知识看似学生懂得很多, 但个别学生的懂, 不等于全体学生都知道;个别学生的理解, 不等于全体学生都掌握。在上课伊始, 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一个学生说一个方面的知识, 全班汇总起来就很多。但作为教师要知道, 这个“多”, 并不代表每个学生都知道得很多, 这仅表示学生群体知道得多。教师往往被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为通过学生间的交流, 全班学生都知道了, 在后面的教学中就掉以轻心:该重点讲的知识轻描淡写;该组织学生进行重点训练的地方一带而过, 导致一些学生吃“夹生饭”。
2. 生活中常见不等于非常熟悉 (了解)
每年我们都要与一些节日打交道, 有时学校还在节日中还开展一些纪念活动。按照我们的理解, 这些节日的日期学生应该能够记住, 但事实上除了“六一”儿童节全体学生能记住外, 其他节日日期能够记住的学生并不多。在课堂拓展应用中, 不知道国庆节、元旦、劳动节、建军节、建党日等节日的学生还不在少数。可能是这段历史确实离他们很遥远了, 对学生来说和他们身边的事又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后来我在课上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练习, 可在一次课堂提问中, 班上还有1位学生认为教师节是10月1日。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视无睹”吧。
3. 亲身经历不等于深刻理解
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打交道,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按常理来说, 学生对时间应该有感觉。但在“年、月、日”新授课后的一节练习课上, 学生的表现与我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在练习课上,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表1是2006年12月的月历, 请根据月历填空:
(1) 这个月有 () 天, 12月7日是星期 () , 12月19日是星期 () 。
(2) 2006年的11月30日是星期 () 。
(3) 2007年的1月1日是星期 () 。
第 (1) 题没问题, 学生根据月历很快做出了正确回答。可第 (2) , (3) 题有些学生居然束手无策, 不能利用刚学的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进行简单推导。课后我找有关学生了解情况后知道, 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一个星期为周期, 在日常生活中对星期几的概念印象深刻, 学生的时间概念大都只有星期几。也难怪一些学生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很淡薄。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迪
在新课改实施之前, 我们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相关能力也很重视, 一般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了, 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 这些都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并为我所用呢?
1. 课前做好扎实、细致的摸底工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曾精辟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 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 促使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经验去探求新知、建构意义, 无疑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高课堂实效的首要前提。
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这节课:
……
师:叮叮和当当在野餐中也遇到了数的问题。 (出示情境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带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蛋糕。
师:怎么分这些食品呢?
生:叮叮和当当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 每个人分到2个;把2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 每人分到1瓶。 (动画演示。)
师:像这样分得的每份同样多, 在数学里称为“平均分”。可是蛋糕只有一个, 能平均分吗?
生:能!
师:如果是你, 你怎么分?
生:从中间切开, 两边一样大。
动画演示: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多少?
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 () 。
生齐答:一半。
把板书改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这是一半吗?另外这一边呢?
生:也是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可是, 这一半怎么用数表示呢?
师:听说过是一个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
在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之后我了解到, 张老师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曾经两次在不同学生群体中进行了调查。张老师在自己任教学校选了一个最好的班做调查, 全班有6个学生听说过分数, 其中有3个人能够比较模糊说出二分之一表示把一个东西分两份中的一份, “平均”就根本不用谈了。其次, 张老师又从四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选择一个班再次进行了解, 结果孩子们对小数、百分数在正式学习之前有过大量的接触, 能够从生活中举出事例来理解或者说出自己朴素的想法, 唯独对分数几乎是一无所知。两次调查的结果, 使张老师认识到以前对孩子们认识分数的起点有所高估。为此, 教学时他从“分东西”的操作情境入手, 在“用整数无法表示分得的结果, 怎么办”的适宜认知冲突中, 引导学生借助“有意义接受”的方式展开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他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依托, 有效地拓展和提升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获得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实现了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张老师严谨、细致的课前准备, 使他准确把握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起点, 为其教学设计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他的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无疑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学习。我在执教“年月日”这节课时, 由于事先没有做好细致的调查工作, 没能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 故原先的教学设想没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试行稿)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面对我们的学生, 在上课前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 才能找准学习起点。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正确地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研究教学时如何调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知识的生长点上以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
2. 适当补充学习材料, 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但有时与实际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在目前的教材中, 有一些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 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例如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认识人民币”, 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分币“1分、2分、5分”, 但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分币几乎用不到, 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分币, 这就造成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这部分学习内容尽管取材源于生活, 但作为教师不能太过于迷信教材, 应该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分币实物以及相关的情况说明, 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
3. 设计多路径教学预案, 便于临时调整
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各不相同,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在课前不可能将每个学生的知识起点、生活经验教搞清楚。再加上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学习, 课堂上随时都可能有“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 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们要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起点出发, 在预设教学基本流程的同时, 预设出各种层次的学习思路, 形成多种备用方案, 构建非直线型教学路径。这样, 在课堂上不管发生怎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方案中实行跳转,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能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4. 消除不正确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 篇8
关键词:生活化;依据;实施
学校工作,德育为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简单的说教灌输的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因而道德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心灵,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德育效果大打折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行动体验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生活体验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德育才能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一、学校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1.依据生活教育的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是供人生所需,让人们更好地存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师生丰富多彩、不可脱离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的认知、价值观、精神世界的构建和展现无时无刻不与生活相关。学校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德育教材、行为准则等只是一种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并不是生活本身。回归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依据道德形成的规律
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后天环境、生活经历、家庭、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就像空中楼阁,将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持久和稳定的道德品质。
3.依据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完整的、具有个体生命特征的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能为自己负责、为社会负责的“健康人”。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给予适切的、灵活的、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生活场景中构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个体生命的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二、学校德育生活化如何实施
1.德育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基于学生年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太“高大上”,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同时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把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循序渐进,梯次落实。比如,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同样是有关社会生活中的购物行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的达成目标就要有所不同。低年级要求要简单些,让小孩子能更易做到,比如,“遵守商场购物规定,对售货员使用礼貌用语,付款排队”;到了中高年级就要增加“主动将不选购的物品放回原货架区,贵重商品轻拿轻放”的要求。
2.德育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
学校德育内容的设定要接地气,要从以往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回归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植根于学生生活,直面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选取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用学生本身的生活经历对自身产生启发、引导作用。比如,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感恩教育、热爱家庭教育、责任感教育做起,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一个热爱家庭并有责任感的公民自然是一个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的人。要从小处着手,关注社会公德的培养。比如,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看电影或参加活动后,把随身垃圾带走;不把垃圾随便往车外扔;参加集体活动学会礼让,不拥挤,不推撞;不随便给别人起外号等。相比起我们以往德育中经常提的奉献精神、雷锋精神,遵守社会规则的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习惯,随着年龄增长,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所接纳并自觉践行。
3.德育方式要注重生活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课程的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学校德育工作也同理。除了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生活化外,品德教育还应该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比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教育,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就要体现这种民主思想,让学生当好班级的小主人,人人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人人都有义务和资格为班级建设建言献策。其次要注重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能成为育人的媒介。还要密切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把德育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在与家人亲友的相处中观察、感受和体验,通过亲身经历价值冲突,获得亲身感悟而后体验,才真正有助于思想的转化和行为的固化。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学生的精神之树才能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游.初中德育内容人性化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研究,2015(04):22-23.
[2]薛传会.中国当代公民教育的研究论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5:28-34.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9
一、概念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 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而非政府组织(NGO)也可能同时是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1、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广泛采用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符合以下特征的实体:①该实体从捐赠者处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捐赠者并不因此而要求得到同等或成比例的资金回报;②该实体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③该实体不存在营利组织中的所有者权益问题”。
2、在中国,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 1
正式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过。民间非营利组织应符合以下条件:①不以营利为目的;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③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就与中国的事业单位区分开来。
分类:动员资源型、公益服务型、社会协调型、政策倡导型。
二、兴起的原因
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非盈利组织兴起的主要原因源于第一和第二部门职能和力量的欠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问题的多重性、复杂性是市场机制难以招架的,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贫富差距,增加了新的社会问题。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单独依靠政府力量已不能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而非盈利组织的兴起,恰恰弥补了第一、二部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不足。
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赢利性组织,也
就是社会公益部门。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
三、作用
1、社会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中介服务和直接服务。(如出国留学的咨询服务和各种养老院、民办学校)。
2、社会沟通。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充当桥梁。一方面,向政府反映企业、社会的意见、建议,为政府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协助政府作好宣传、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如各种行业协会)。
3社会评价。对生产、消费品作出公正的评价(如各种调查机构)。
4、社会裁断。调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纠纷,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政治作用:(1)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合法性就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们的地位的承诺和对其命令的服从。(2)政府权力的监督者。(3)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有利于培养公众的正确的参政观。
四、财务特征
(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2)不存在利润指标。(3)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4)所有权形式特殊。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1)体现组织宗旨。(2)提高资金利用效率。(3)防止腐败。(4)监督组织的运作。(5)争取减免税。
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
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从雇员到资金来源都有很深的官方背景。中国非营利性组织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均拥有量不足。据统计,中国每万人拥有的非赢利性组织的数量为1.45家,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为51.79家,法国则高达110.45家),而且低于印度和巴西这两个发展中国家,非营利性组织数量的不同,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2)经费不足。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3)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非营利性组织总支出规模太小。(4)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公众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功能结构不合理和服务对象结构不合理。(5)法制缺陷。
六、解决非营利组织困境的措施
1、建立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
2、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赢利组织发展。
3、政府制定扶持非赢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
4、非赢利组织加强和提高自身素质。
七、局限性
1、非志愿性。许多国家的非赢利组织的经费开支直接来源于政府,各种非赢利组织日益专业,许多工作人员不再是志愿者而是职业受薪者,成为类似的职业官僚,志愿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培训。
2、非独立性。由于志愿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或企业捐赠时,非赢利组织就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受资助者价值观和行为的引导。
3、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不能有效地履行对政府的监督职能,成为准政府组织。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10
通过这段时间的党校培训,我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心中树立了共产党*信念更加坚定了。同时,我也意识到入党条件、入党要求之严格,发现自己身上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距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还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能给自己创造入党条件的。今后,我会以实际行动来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首先,我想谈谈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带给我的对党的新的认识。要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对其宗旨和组织原则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我党的宗旨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一切工作和行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是组织、党员的准则。坚持这一原则,是我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党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反映;也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工作中经验的总结。
而党的组织原则则从另一个方面让我对我党崇高的敬意更加深厚,并由衷的热爱党、拥护党。我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历经党的一二三代领导集体的坚持和完善,成为我党一个不可或缺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少数服从多数”等。
在学习期间,我明白了每一名积极争取入党的人首先要从思想上入党即从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惜牺牲一切,为实现共产党*而奋斗终生,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做到不谋私利,不搞特权,才能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确实不容易。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以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我要认真学习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党*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为同学、为人民服务。其次,在生活、劳动中,我要挑起重担,起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专业学习与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
总之,我要自觉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按照党纲,党章的规定行动,服从组织的决定,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政治法制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更加向党组织靠拢。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 篇11
关键词: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06-01
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不作赘述。现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作文的激情,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谈谈笔者总结的经验。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认识生活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必备条件,所谓“观察”,并不仅仅是感官对生活的孤立的、机械的摄取和简单、客观的感知,而是依靠和通过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细看、详审、深究、慎识,是一种与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有机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说,观察是一种智能活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应把观察训练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能力上。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呢?
1、直接观察的引导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要使学生懂得,观察有目的和任务,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知觉的选择是盲目的,不明确观察任务,知觉的过程也是无意的、模糊不完整的。
②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有关知识的准备。一般说来,复习和预习有关的知识是主要的准备措施。
③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任务、对象、内容,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手段。比如,定点观察、移位观察、程序性观察、立体地观察等。
2、间接观察的引导
间接观察就是通过书刊和影视等媒介手段来观察生活,也就是对反映客观事物的载体进行眼观心察、心领神会,以达到认识载体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与社会生活的目的,就其实质来说,仍来源于直接观察。在尊重学生生活阅历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选择、推荐一些书刊和影视作品让学生去阅读鉴赏,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全身心认同、体验,去阅史、阅人、阅情。
二、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认识生活
所谓“感受”,就是作者对生活有深刻情绪体验和情感思维的独特认识,是一个心物相生、交相融合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说“观察”重在逻辑理性认识,那么,“感受”则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偏于情感因素的内化领悟。那么,怎样去导学生去感受认识生活呢?
1、引导学生善于体悟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体味和领悟。从一般的感受层次来讲,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溶进自己的感情,带有自己的情感倾向,如善于体会人心灵的优美和高尚;对他人的不幸遭遇善于从心底里唤起同情;对灵魂丑恶、肮脏的人憎恶、痛恨。逐步加深对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绪体验。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拥抱生活
只有对生活满腔热情、全身心的役入,才能感受领会到生活的启示,巧遇写作“灵感”。我们的教师应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带领学生春游、秋览、投身于草原、山川、森林、田野等大自然的怀抱。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从旁暗示美点、感悟点、闪光点,引发学生的想象或联想,帮助学生有所“感兴”,领受其美、体悟其理、催发文思。
3、引导学生善于重温生活感受
感受不仅仅是现时的、突发的,更多却是属于已往经历过的、甚至是埋在潜意识深层的。通过有效的重温手段激活旧有的感受痕迹,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投射”效应,与现时感受互相融汇、互相引发、互相强化,闪现出生活感受的奇光异彩,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重温生活感受。
①采掘旧有的“感受点”。青少年学生,妙龄年华,感情丰富,思维活跃,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奇异变化的世界,最容易感触顿生、情思激荡,诸如环境变迁、人事动移、交谊庆贺、集会娱乐、演讲论辩,以及考场、赛场拼搏和亲友家人的纠纷、误会、受屈等等。这一切必然曾引发过他们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进而引发过一番“心灵觉悟”,形成一个个“感受点”,但大多学生因未养成及时捕捉回味和积累探思“感受点”的习惯,往往使众多的“感受点”只能处于印象状态,甚至淹没于潜意识之中。
②创设作文情境也是帮助学生重温感受、加深感受的重要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为学生创设渲染所需的作文情境,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感受记忆的闸门,使学生产生不可遏抑的写作冲动。比如,引人振奋的情境,催人泪下的情境,令人激动喜悦的情境,使人心醉神迷的情境等等。当然,创设什么样的情境,首先要考虑文题的特点,重要的是切合学生的感受实际,像《大海抒情》这一文题,对于我们这些山区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使教师有“再造大海”之术,也难以激活学生的感受认识机制,因为“大海”在学生的感受信息库中是一片空白。因此,创设作文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感受认识实际,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保证这一手段的有效发挥。
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认识 篇12
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的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革命,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育的本质就是以“求真”的行为、道理去教出“真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人求真”, 学生的任务是“学做真人”, 健全人格的核心就是做“真人”, 以往的教育如此, 现代教育更是如此。
为了进一步阐明“真人”之内涵,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应建筑起“人格长城”。健全的人格应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 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二、现代教育“健全人格”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套从书中提示了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一是人格, 其次是能力, 最后才是知识。在现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信息瞬息万变之际, 最能体现人的价值和品格的是创新素质, 健全人格主要是具有创新素质和精神的人才个性。所谓健全人格, 具有如下特征: (1) 具有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敢于追求真理和奉献精神; (2) 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有批判精神; (3)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执着探索和追求精神, 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实现需要; (4) 注重艺术修养和爱好文化艺术; (5) 善于思考, 很少思维定势, 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 然后能设法解决问题; (6) 由于关注了生活, 知识面广, 因而常常有“灵感”出现; (7) 善于与他们交往、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 善于将他人的智慧汲取并经过重组, 以丰富自己的智慧仓库。
三、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思考
鉴于以上陶行知先生和现代教育观的“健全人格”说, 我们认为, 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 我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 应该具有十个“一”, 即:一、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二、有一副好的身板;三、有一个和谐的会合作人际关系;四、有一个健康向上, 具有耐挫能力的心理;五、积极探索, 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六、有一项有新意的小发明;七、有一双灵巧的手;八、写一手秀美的字;九、写一篇优秀的文章;十、有一口流利的演讲口才。
1. 课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就要体现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和创新性。要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出发, 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主体作用, 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因为, 人格是由生理、心理与社会三个维度为参照来划分的, 而其中心理素质对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其组成来看, 它是由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心理行为五个方面组成, 而这五个方面又都蕴含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中。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 心理素质是整体素质 (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的基础, 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心理素质又是整体素质的核心, 因为它渗透在各种素质 (生理、政治、道德、思想、科学文化、审美、劳技) 之中, 并制约着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心理素质还是整体素质的归宿, 人的身体、社会素质最终转化落实到人的心理素质之后, 才能站得稳, 立得牢, 扎得深。甚至有的就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事实证明, 重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 就可以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才会有新的活力。因此,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就要把心理素质放在重要位置。
2. 自主创新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 几个关键词的界定
a.自主。自主意味着个体把自己当作自己活动的主体, 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权利、选择、目标、激发行为, 进行自我调整、控制的特性。自主性, 表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是一个人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前提初中学生正处在自主性发展的重要和十分关键的时期。唤起和发展中学生的自主意识, 正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基础。
b.创新。包括原创和再创。所谓原创即在原有基础上, 产生出新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新方法、新工艺等。所谓再创就是将外界的成果经过加工变为自己有价值的成果。创新, 对于学生来说, 主要不是指创造外界的有社会价值的东西, 而是指主动获取新的有价值的知识、经验、体验方式、思想观念等。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创新性学习。相对于“被动接受性学习”而言, 是指个体在积极需要基础上运用自己知识、经验、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新经验、新能力、新观念, 解决新问题的学习过程。
d.自主创新性教学。即着眼于促进和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创新性教学不仅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意识和能力, 也需造就一批自主创新性的教师。只有具有自主创新的教师, 才有可能具有创新教学理念, 才有可能确立新的教学模式。因此, 教师必须既是自主创新者, 又是自主学习者;既是教育者, 又是研究者;在实践中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也改变自身。
自主与创新两者不可分割,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自主谈不上创新, 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体现自主, 只有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 才能充分展示新时期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这一健全的人格精神。
(2) 自主创新性教学的内涵
自主创新性教学的核心是对“人”的研究, 是对人格塑造的研究, 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这是因为人的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 它是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个性既然反映人性, 所以, 它也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所谓发展个性, 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 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 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一种共同理想。既然个性处在共同的基础上, 就必然在其中寻找生存的空间, 就又具有合作性。人生来便具有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 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我潜能的开发, 但是, 正由于人是处于社会之中, 又必然会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 因此, 教育的功能之一, 就是创造条件, 使人的潜能得以发掘, 使人格不断地健康发展, 人的地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性教学为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 人格的塑造营造了展示的舞台。自主创新性教学要求: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地“学”, 应体现在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地学习习惯;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带着问题去学习, 能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并在学习过程中实行调节控制自身的心理情绪、学法等;体现在能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中,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会合作学习, 并善于把集体的智慧“拿来”, 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体现在会带着教材走向师生, 大胆地想、大胆地议和大胆地问上。教师的自主创新性地“教”, 体现在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 把学生视为知己, 视为朋友;体现在针对学生不同情况, 实施“差异教学”,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 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上;体现在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预先设置的教案框架里, 使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在表现出较大的创造性, 不再为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所左右, 对于超出备课范围的意外问题和突发事件, 能因势利导地将教学引向深入。同时, 我们还要求以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观点规划教育, 不但要考虑当前的需要, 而且必须估计到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实践自主创新性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获得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的认识12-28
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08-12
大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11-02
当前大学生对目前国际形势的认识08-24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10-04
大学生活的认识与规划06-20
酒店专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与规划08-30
当代大学生对理性爱国认识的社会实践调查11-09
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错误认识的批判09-05
大学入团志愿书对团的认识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