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

2024-10-02

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共12篇)

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 篇1

一、现场听课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教学片段如下。

【片段一】

学生动手画, 教师巡视, 生迟疑了一会儿。

【反思】原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方格图, 而执教教师把关联度不大的5×5方格图随同题干一起呈现, 为问题提供了一个信息指向, 对学生的直觉思维造成了干扰, 学生因此产生了困顿。而这显然是执教教师未曾料想到的。

【片段二】

生1:这题目好奇怪啊?

生2:图形画在哪儿呢?

师提示:在方格上画出图形就可以了。

师再解释:一个正方形的大小相当于一个方格的大小, 你想象一下再画。

教师又巡视了一会, 将三名学生的作业展示如下:

师:画完了你有什么想法? (生无人举手)

……

【反思】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方格图帮助学生作画, 但是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后却迷惑不解, 大多学生停顿了许久, 觉得无从下手, 教师接连解释了两遍, 才陆陆续续有学生开始动手解答。从学生课堂上展示的三种图形看, 只有规整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没有见到其他图形, 比如凹凸形、菱形和S形。由此可见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聚合思维过强, 发散思维不足。

二、课后再次反思

执教教师在课后反思中认为:学生对在方格上画图形理解不了, 为此教师接连解释了两遍, 学生的倾听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解释。学生解题时产生的困惑是缘自于他们不会倾听。

执教教师的课后反思引发了笔者的再反思。执教教师认为, 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不决是缘自学生不懂倾听。倾听与观察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器官活动, 在这次课堂的教学中, 课堂活动一开始所呈现的问题就出现了偏差, 学生观察到的方格图显然影响了倾听, 视觉、听觉产生相互干扰, 造成了思维混乱, 影响了学生对自己思考过程的正确表达, 并非是学生真的不懂得倾听。

而课件中, 问题呈现的方式则直接左右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了束缚。就本题而言, 答案绝不止三种, 本题还可以有凹凸形、S形、菱形等不同画法。而为何课堂学生展示的答案却局限于此了呢?首先是题目要求不够明确, 教师表达得不清楚, 学生所见所闻自然也不甚清楚, 这导致学生未能很好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来解读所画图形形状的具体要求。这显然是由于执教教师未能先读题、审题所造成, 而并不能一味归咎于学生不会倾听。那么如何才能让题目的表达更加清晰, 清除掉那些干扰学生倾听与思考的不利因素呢?

1. 要准确把握教材内涵

同一内容在各册教材中是遵循螺旋上升原则编排的, 就教材的重、难点而言, 各册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就本课标题而言, 单就“再”字就明确了两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一个层次, 当时的认识的重点是“平均分”;“分数的再认识”又是另一个层次, 这时的重点是“整体1”。课堂不仅要解读文本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还要读懂每个题目具体要求, 厘清题干及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 弄清题目要求的实质是什么, 对题目要求有比较准确的定位。

2. 要清楚每一个数学活动的目的指向

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有着其特定的数学价值。在数学课程中, 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学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数学问题不同, 数学活动的价值就不同, 教师应清楚每个数学活动到底要让学生经历什么样的过程、获得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发展什么样的数学思维。“分数的再认识”一课的数学活动目标, 是要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显然, 执教教师没有很好地体悟这一目标。

3.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教材内容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教学片段一中所呈现的问题与方格图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符合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不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把两个关联度不大的材料堆放在一起, 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还可能会产生负干扰, 产生误导。而在教学片段二中, 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围绕课件上的方格图来进行绘画, 而并没有很好地解释题干的意义, 让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发生关联, 这显然又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 也是学生逐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包容学生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与失误, 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及时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而不是一味地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学生的不足。真的是学生不会倾听吗?还是我们的教师不会教?!

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 篇2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粉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粉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反思《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思考一:这里的“进一步”、“体会”两词就属于模糊词语,对于老师而言,比较难以把握,到底“进到哪一步”?“体会到哪一层”?

政治课教学反思和对策的再认识 篇3

政治课教学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兴趣反思2011年5月1日深夜,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世界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被打死,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美国民众纷纷走向街头热烈庆祝,在庆祝的人群中绝大多数却是青少年(中小学生)。看到这种情形后,不免引起人们的深思,“911”事件发生时,现在庆祝的中小学生可能是刚出生或者是上小学的孩童呀,他们对“911”事件和“本?拉登”可以说是基本不了解,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兴奋和关心呢?直到最近读了[美]加里.D.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才解开了谜底。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反思我们的政治课教学。

一、政治课教学反思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设计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身负新课程具体实施重任的教师,要适应这些根本性变化,首先应成为学习者与研究者。对动态的新课程主动参与,全身心的“体验”。不断对新课程进行“解读”、选择和创造,因为教育是一个需要创造和充满创造可能的职业。进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只有反思我们的教学才会使我们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

二、政治课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反思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念

我们对新课改的精神理解不透彻,有一定的片面性。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再看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发现不少教师包括我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缺少深入的理解。重现象轻本质,形式多内容少。所以导致了教学改革从认识上的片面走向行为上的极端,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浮躁的现象。如在有些公开课中,为迎合听课者的心理,烘托课堂气氛而设计的探究活动空洞无物,毫无价值,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滋长学生的轻浮情绪。

2.反思政治课教学方式、内容、方法等

教学方式不仅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成为此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课堂上有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些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不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虽然“声色并茂”,整个课堂热热闹闹——确切地说是乱哄哄,但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东西,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就不是教师考虑的问题了,这种只注重形式而不关注教学内容的形式主义,严重破坏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不仅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践踏,更是对教师神圣职责的亵渎。同时,传统的德育认为教育为中心,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采取灌输式、注入式的德育方法,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有理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予以充分地尊重他们,从而否定了学生的能动性,进而有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反思政治课设置、教材的使用及政治教师在学校尊重和重视的程度

德育教学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理想,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却相对忽视了作为基本义务的道德层面的具体要求要求。有些学校思想政治课开设的节数不足,一周开一节,有些五年制的高职校第五年就没有开设政治课,其实高职的第五年恰是学生思想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很值得关注。课堂上只是空洞理论说教和传播,缺少真实的实践案例的引领。有些学校根本不重视政治课开设,如苏南有所中专校就没有专职的政治教师和固定的政治课教材,政治课教师由一些干部兼任,教材是他们自编校本教材,这便严重影响了这个时期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三、今后政治课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营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所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转变整个大教育观念的关键。故而要求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能停滞不前,始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一种状态。当然这就特别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政治教师的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教育教学的理念。

2.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能以昂扬的精神面貌、旁征博引的谈吐、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动作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政治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进修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与提高。平时注重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研究,不断探究当代学生成长新特点和学生认知的新规律,及时总结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特点和规律,找到适合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

3.充分运用各类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性,切记板起面孔的训斥和说教。教师的语言也要不断更新,尽快熟知当今社会的流行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中如能恰当运用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新颖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选教学案例一定要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和你一起学习解读案例,并从中接受正确思想观点的影响和教育。如前面提到的“911事件和本?拉登”,美国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教育时,他们往往采取方法的是先让学生观看“911事件”录像,让学生先看到整个事件的恐怖场面,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然后,教师适时讲出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就是“本?拉登”,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了“本?拉登”是恶人,美国必须将“本?拉登”予以铲除的种子。所以,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的青少年是异常地兴奋,欢呼雀跃,就十分正常了。说明美国学校的思想教育是十分注重其有效性的。

最后,教师要注意政治理论在表述过程中的形象性,即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抽象的政治理论用生活中比较鲜活的语言予以表达,让学生易于理解、容易记忆、乐于接受。

4.政治教育要从空洞说教转向切合实际行动

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 篇4

1 职业素养的组成要素

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职业素养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大家对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基本上是一致的,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对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其次是职业知识,职业知识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常情况下职业知识往往被当成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从而忽略职业素养其它方面的培养。最后是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指劳动者对职业劳动的认识、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良好的职业行为可以使劳动者与自己从事的职业融为一体。

2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不仅仅是教师的就可以完成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师的帮扶下通过实训车间的文化熏陶、技能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管理和锻炼的习惯,最后将职业素养的各要素要求融入自身的各项行为。

职业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和先进设备,还需要有相关的较大规模的企业支持。数控实训作为课堂知识学习向实际生产操作的过度,是提高职业素养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数控实训只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训,实际上这很难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要在数控实训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文化培养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又能够推动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参加实训的学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因此,不可能受到过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需要通过和成功企业的配合完成,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让学生深入企业6~10学时,通过参观座谈,感受企业文化,是职业素养形成萌芽,如果进入企业不太方便也可以将企业相关人员请来,或制作专题片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有助于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2.2 真实的生产环境

数控实训中职业知识的学习不仅包括操作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学习如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在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后,将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交给学生,由学生分组完成,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真实的生产环境有助于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行为的培养。

2.3 职业素养评价方法

完善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素养的评价需要将各要素分解细化,然后在实习中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打分,打分过程需要每天进行,并且每天进行分析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每天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提高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各要素的分解如以下几点。

(1)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可分解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精神等。

(2)职业知识可以分解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等。

(3)职业行为可以分解为: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精神状态、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

3 结语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在数控实训中通过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和真是生产环境的锻炼,以正确的职业素养评价作为辅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就业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探讨了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控实训,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之稳,李展,李莉丽.关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问题研究[EB/OL]http://www.kab.org.cn.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篇5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发展数感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2、关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问题是要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具有较大探究问题的空间,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等,学生们结合直观图的观察,逐步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可以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并且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能只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而且大于1,分子和分母同样大时,分数等于1。为最终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作铺垫。

对信息作战的再认识 篇6

【关键词】信息作战 电子战 网络战

【中图分类号】E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189-02

一、什么是信息作战

美军对信息作战最新的定义出自于美国国防部的联合出版物JP3-13。美军将信息作战定义为:“综合利用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骗和作战保密等核心能力,在特定的支援和相关能力配合下,影响、破坏、扰乱和剥夺敌方人工和自动决策能力,同时保护己方的类似能力。”美军认为,信息作战不仅是电子战和网络战,还包括心理战、军事欺骗和作战保密等。纵观美军信息作战条令发展,2006年之前,其关于信息作战的定义可以说时常有变,但是自从2006年在JP3-13中提出信息作战的最新定义之后,变动就很少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军对信息作战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候,研究借鉴美军的信息作战理论,对指导我军信息作战理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军对信息作战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信息作战内容的划分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两战说”、“三站说”和“五战说”。简而言之,“两战说”认为信息作战只包括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战,即所谓的“网电一体战”;“三战说”是在“两战说”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心理战;而“五战说”则在“三战说”的基础上加入了情报战和信息设施摧毁战。

无论是“三战说”还是“五战说”,都对信息作战的要素和最终目的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军信息作战的发展。因此,深入剖析认识偏差之后的深层原因,对信息作战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作战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

目前我军对信息作战存在众说纷纭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信息作战的复杂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作战样式,信息作战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美军认为:信息作战不仅仅是电子战、网络战,还包括心理战、作战保密、军事欺骗、物理摧毁、公共事务、民事活动等一系列复杂的内容,涉及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三大领域,分为影响性、进攻性和防御性三种样式。因此,要想完全透彻的认清信息作战的本质,具有一定难度。

2.认识问题的片面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在认识一个新事物时,一般只关注到自己原来熟悉的部分,因为较容易理解和很快适应。对其他行业的观点,存在不管不问的现象。这种固守自身而懒于创新的现象普遍存在。用“盲人摸象”来形容人们对信息作战的认识尤为恰当。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棵树;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像条蛇;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就说大象像堵墙。这种“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现象是由于对信息作战认识不全面而造成的。

3.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我们也要客观的去看待在信息作战理论研究中所出现的差异。如今的众说纷纭只是在信息作战理论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然而,笔者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经過不断的讨论和研究,人们对信息作战的认识必将归为统一。

三、我对信息作战的认识

我觉得在信息作战认识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信息作战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决策,不管是人工决策能力还是自动决策能力。

从美军信息作战条令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出信息作战目的的演变。1998年版的JP3-13将信息作战定义为:“信息作战包括为影响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护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同时,1998年美国空军对信息作战的定义是:“为获取、使用、保卫或攻击信息和信息系统而采取的作战行动。”当时美军对信息作战的目的都是停留在影响信息和信息系统上,显然具有局限性。因为信息作战的焦点并不仅仅是信息和信息系统,它还包括这些信息和信息系统影响下的决策。任何影响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作战行动,包括在OODA环中,其最终目的就是影响决策。

2.影响决策的作战行动,并不都是信息作战。

很显然,信息作战最终目的是影响决策,但影响决策的作战行动,并不都是信息作战。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但也易被大多数人混淆。以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例,按照信息作战的定义,诸葛亮成功的运用了心理战、军事欺骗和作战保密等信息作战核心能力,改变了司马懿的决策。但这究竟算不算信息作战呢?显然不是。因为诸葛亮并没用综合利用电子战和网络战这两大信息作战核心能力。如,如果一发炮弹击毁了敌人的指挥控制中心,亦或是击毙了敌指挥官,从而影响了敌人决策,那么这次作战是不是信息作战呢?显然也不是,这个案例和上个例子一样,都没用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骗和作战保密等5大信息作战核心能力。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军通过电子战压制了敌人的电台使其部队之间通信受阻,通过网络战窃取了敌军重要情报并利用网络向敌军散发错误命令,诱使敌军做出预想中有利于我军的决策,并且此次军事欺骗都处于严格的保密计划之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称这次作战行动为信息作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定义,信息作战核心能力中的核心是电子战和网络战呢?笔者认为可以。任何不涉及到电子战和网络战的作战行动,哪怕心理战、军事欺骗、作战保密等作战能力运用得再好,也不能称之为信息作战。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诸葛亮空城计等古代一系列战役不能称之为信息作战。那么,仅仅利用电子战和网络战这两种手段,达到影响敌军决策能力的作战行动能否称之为信息作战呢?笔者认为不可以,或者说那只是狭义上的信息作战,即网电一体战。信息作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的电子战或是网络战只是信息作战在实现影响决策过程中所需的必要手段,只有将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骗和作战保密等核心能力综合利用,我们才可以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信息作战。

严格区分信息作战的范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美军当前对信息作战的定义很好的解决了将信息作战狭隘化或广泛化的问题。如果将信息作战定义得过于狭隘,如信息作战就是网电一体战,那么信息作战过程中各能力要素之间的协同、因果关系链的演变将会被忽略,从而使信息作战的能力大打折扣。如果将信息作战定义得过于广泛,如将信息作战定义为综合利用信息来影响敌方决策能力,那么任何人类当前的商业斗争亦或任何古代战争都可称之为信息作战,这很显然不利于人们把握信息作战的特质。同时,将信息作战定义得过于广泛将加剧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地盘争夺战,这也不利于信息作战的健康发展。

3.信息作战的力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其核心力量却是确定的。

美军在JP3-13中将信息作战的能力划分为4种,即核心作战能力、相关能力、支援能力和其他支援。严格区分信息作战的能力对消除地盘争夺战并将信息作战可操作化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既然计算机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作战保密和军事欺骗是信息作战的核心能力,那么与之相关的网络战分队、电子战分队和心理战分队就是信息作战的直接力量。如此划分力量,有利于信息作战在部队的实际发展。设想,如果信息作战部门在组织信息作战时自身没有可直接运用的力量,所有的力量运用都要通过协调,势必影响信息作战的效率,也不利于应对突发情况。因此,笔者建议将电子战部队、网络战部队和心理战部队直接划分到信息作战部门下。

当然,仅仅拥有以上三种力量想要进行一场信息作战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心理战、作战保密和军事欺骗等核心能力,信息作战还需要特定的支援和相关能力配合,才能最终达成作战目的。然而,诸如信息保障、物理安全、物理攻击、情报等相关能力是要信息作战部门向上级或其他部门协调而来的。针对物理攻击、情报、军民关系活动等相关能力,信息作战部门无需相应的作战力量,而只是通过上报力量需求,由上级统一协调来完成。而自身只需掌握电子战部队、网络战部队和心理战部队。这就很好的避免了因所涉及的力量太多而导致的地盘争夺战,既很好的开展了工作又避免了冲突。

同时,我们在制定信息作战方案时,不要拘泥于到底有哪些力量是属于信息作战的。我认为,只要其能够达到我最终作战目的,任何力量都可以被我所用。无非是属于我的我直接运用,不属于我的通过协调再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圆满的完成信息作战任务。

4.信息作战是一长串具有因果关系的行动,而不仅仅是某一次直接行动。

认识到信息作战是间接行动而非直接行动对理解信息作战计划制定很有必要。我们在制定信息作战计划时,不要试图通过一次行动来达成最终作战目的。相反,负责信息作战的人员需要通过不间断的情报搜集和效果反馈来决定是否需要修订或重做信息作战计划。信息作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反复再反复的过程。其对信息的依赖性和建立一个完善的作战效果评估系统是其他作战样式所不能比拟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我军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重新认识什么是信息作战对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短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我们必须尽快确定一个正确而统一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减少弯路,赶上这次新军事变革。

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 篇7

一、案例与思考

1. 练习目的模糊化

每一个练习都有其练习目的, 即要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如果教师对练习目的不明确, 练习的结果就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甚至会南辕北辙。

案例:在一堂篮球课的球性练习中,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抛接球击掌练习, 要求抛起后击掌一次接球, 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增加相应的击掌次数。对于学生来讲, 这个练习还比较新颖, 大家练习的积极性较高, 然而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学生一味追求击掌次数而忽视对球落点的判断以及接球动作的掌握。看到这种现象, 上课教师并没有及时对没有接住球的现象进行纠正, 而是继续要求学生增加击掌的次数, 从而造成了落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思考: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不是比谁击掌次数多, 而是熟悉球性, 增加球感, 掌握抛接球的方法, 提高对球落点的判断能力。击掌次数的增加是在掌握了正确接球方法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练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正确接球的手型, 掌握正确的接球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以击掌次数的多少来评定, 且当学生一味地追求击掌次数时往往会忽视对动作的掌握。

2. 把握教材浅显化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动作的重点与难点, 对于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在练习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 并能准确做出诊断。但往往有些教师由于自身对教材的不熟悉及钻研不够, 导致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 无法给予学生帮助。

案例:在肩肘倒立练习中, 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教师在介绍保护与帮助时, 要求保护者用两手抓住学生的两只脚向上提, 帮助练习者完成倒立挺身动作, 学生在保护者的外力帮助下直立挺直了, 但是当保护者松手后, 练习学生又倒下了。

思考:“肩肘倒立”的关键点就是倒立, 倒立的重点就是展髋夹肘成三角支撑。学生完不成动作的原因实际主要就是两个:第一, 后倒翻臀不够, 手插不进去;第二, 夹肘不紧三角支撑动作不到位。通过抓腿往上提可以使练习学生在外力帮助下暂时完成动作, 是治标不治本, 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 而实际上, 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三角支撑的动作, 才能完成肩肘倒立的动作。

3. 纠错方法单一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以及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 合理地选择纠错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纠错效果, 反之则会缺乏实效性,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案例:在一堂“跳山羊”的教学课中, 教师进行了准确的示范和详细的讲解, 随后学生开始进行模仿练习。在练习中, 学生出现了以下三种错误动作:一是助跑时倒小步, 踏跳无力;二是支撑无力, 推手不快;三是分腿不够, 脚尖勾起。上课教师发现以后, 立即停止练习开始纠错。其纠错方法是, 进行两次完整的示范和一次细致的讲解。然后, 其又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学生的错误动作依然存在。

思考:上课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后, 能够及时停止练习进行纠错, 说明他有纠错的意识。但是, 纠错不是简单的重复示范和反复讲解, 而是要根据产生错误的原因, 找出相应的练习对策。研究表明, 示范或口头告诉儿童改变其协调模式, 可能不如改变任务参数或是环境设置有效。就是说, 提供方法比视觉和言语信息更重要。如, 学生因为害怕不敢跳, 出现的助跑倒小步现象, 可以通过激励的方法纠正;针对出现的分腿不够、勾脚的现象, 可以进行立卧撑分腿、直腿起的练习, 使学生体会腿部及全身用力时的肌肉状态;针对推手问题, 可以采用两人面对面快速直臂击掌推手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纠错方法是否有效, 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 是经验积累的体现, 也是平时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结果。

4. 纠错意识薄弱化

在体育教学中, 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 但由于教师缺乏纠错意识, 没有及时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甚至个别教师对错误现象视而不见, 长此以往, 将使学生对错误的现象习以为常。

案例:在课堂上, 经常会有队形的调动, 但教师发出向后转的口令时, 有一些学生往往不是从右边向后转, 而是从左边向后转, 并且动作很随意, 没有根据队列队形的要求进行, 对此, 教师却视而不见, 听之任之。

思考:这种现象的出现, 不是教师没有明确动作的要求。笔者认为, 首先, 教师的纠错意识薄弱;其次, 教师缺乏严格管理学生的耐心, 没有严格按照动作的规范来要求学生。纠正错误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耐心和恒心, 不断地对错误现象进行纠正。案例中的错误现象, 不是学生有意识地违反动作规定, 学生也是一种无意识地犯错, 这种错误看似不严重, 危害也不大, 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 学生就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正误动作不分, 影响了学生对动作的正确理解。

二、建议与对策

1. 提高意识是前提

心理学中所说的意识, 就是指“意识到”, 即人的心理活动, 它是一种认识形式, 也是一种反映形式。体育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及时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仔细观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然后分析诊断错因, 进而选择合适方法纠错, 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达成教学目标。

2. 钻研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 是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 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 根据学生情况确定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找出易犯错误, 并明确教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其次, 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要有非常科学的把握, 要熟知、熟练教材所呈现的概念、原理、技术, 并对其内涵的教育价值有比较深刻的分析和理解;第三, 教师要善于把素材转化为教材, 不能简单地把一些运动素材照搬到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 从培养普通的健身人群的角度出发理解教材。只有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透过错误技术动作表象找出产生错误技术动作的实质原因。

3. 对症下药是关键

对学生反思的再认识 篇8

多年以来, 我们巨山小学在前任王校长的“我负责、我能行、我快乐”责任德育理念的引领下, 得到了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六一”前夕, 百忙中的总书记来校看望了全体师生, 给予我们极大的动力, 也给了我们坚定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因此我们认为, 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实践, 深化我们的学校教育内涵, 大力挖掘和拓展我们自身的教育优势, 逐步形成我们的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学校文化, 将办学内涵更加赋予科学性和人文性, 这样, 我们的教育之路才会走的更远、更扎实、更从容。

有人说, 办学就是办文化。这话我比较认同。早在海淀区四王府小学时, 我就十分注重用文化的力量去推动师生的成长与进步, 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我认为, 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润泽, 也是对生命之根的呵护与滋养。教育, 首先要体现为一种文化的力量, 只有文化的力量, 才是永恒的力量。教育应该是有教无类的, 应该面向全体孩子, 泽被所有儿童, 不论他们来自哪里, 也不论他们家庭出身如何, 只要他走进我们巨山小学, 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 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润泽。对孩子的教育, 就是一种如春风拂面、细雨无声的润泽与启迪, 是一种无私耕耘、等待花开的过程, 要让孩子们按照其自身的成长规律, 自主而自由自在地成长, 最好不要有过多的雕琢和打磨的痕迹, 这或许才是生命教育的理想指归。看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万物萌动的生命景象, 没有人不为之欣喜, 而我在想, 教育是不是应该就像大自然那样水到渠成朴实无华, 如那泉眼溪流般的在生命的过程汩汩地流淌, 如春风化雨那般的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润物无声。教育, 到底是什么呢, 似乎间我想它就是一种润泽, 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润泽过程。

那么, 教育又该是个如何的润泽过程呢?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在了解并尊重生命个体本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能有效地通过校内外人文地理环境、多种类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专业培养、德育环境的智慧生成等因素去助力, 并产生一种整体的影响和感召, 以求唤醒生命内在的发展动力, 为引导生命发展去创造条件, 去实现孩子生命意义的成长, 从而创造或超越孩子们的自然生命, 追求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幸福。

一、挖掘西山文化内涵, 泽润孩子心灵深处

我们巨山小学地处西山脚下的海淀区四季青镇西部, 西边就是著名的西山文化景区。西山是京城文化的发源地, 有专家说没有西山文化, 就没有北京文化。早在北京建城之前, 西山就已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体系。西山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 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条件, 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雅士遍布、学子求学涵养的文化之所, 生命憩息之地, 智慧生成之域, 当然也是诞生书家名士的风水宝地。是北京的旅游胜地, 更是文化育人的教育胜地。

自古以来, 西山就是历代众多文人雅士进修塑品的地方, 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职巨山小学后, 我几乎走遍周遍的社区, 走访群众, 走访家长, 取得他们的信任, 和他们达成合作办好大教育的共识。教育决不可关起门来自己办, 要结合自身和周遍的人文资源优势, 发挥合力为我所用。我校处在人文积淀深厚西山之麓, 有名闻天下的香山公园、西山八大处以及玉泉山静明园、曹雪芹故居、卧佛寺、樱桃沟、“西山晴雪”、“香山红叶”等, 都是北京文化名胜中的精华部分, 大文人明珠、纳兰性德、曹雪芹等都在此生活和居住过, 他们的诗书唱和, 文稿遗存较多, 这就为我们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提供了较好的素材与范例, 也是我们学校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具有优雅教育功能的校外教育资源。

而实际上这些资源, 一直以来极少被发掘, 因为作为公办小学的我校, 我们的生源大多是居住在我校周边的巨山村、西平庄、南平庄、北辛庄、南辛庄、廖公庄等村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家长们以前在思想认识上是只要有学上就基本满足了。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人口素质和未来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如何解决这些孩子入学的问题, 不应再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困惑问题, 前些时候有教育部有关领导已经向社会透露流动人员子女可以就地参加中高考, 就足以说明。有教无类, 教育的大门要面朝所有孩子打开, 让所有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分享改革的成果。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学上, 而且上好学, 好上学, 这才是我校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校目前是一校两址, 有21个教学班, 800余名学生。据调查了解, 其中93%是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进京务工人员子女, 7%是四季青镇农民子女。可以说, 这些孩子实际上大多具有非常强的能吃苦抗挫折的能力。他们有的在家里就是父母的“小帮手”, 动手能力也是城市家庭的孩子比不上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非常忙碌, 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们, 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也不是太多, 因而在他们弱小心灵里, 最缺少的是温暖和关爱, 最缺少的就是像山泉那样的自然流溢着的心灵滋润和文化泽养。对此, 我们提倡和引导教师以润泽教育的艺术方式, 用心灵走进心灵, 用灵魂塑造灵魂, 用情感培育情感, 用智慧生成智慧, 传承文化力量, 构建润泽教育体系。

那么, 如何挖掘我们西山社区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办学理念中形成我们的润泽教育文化, 这也给我们的学校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全新的思考。办怎样的教育, 育怎样的人才, 如何育人才?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大课题。

我在想, 我们巨山的润泽教育既然是要努力从关注孩子的生命发展出发, 去思考并定位生命教育的实践本质。那么, 我们首先就从反思教育实践入手, 将教师对教育实践本质的思考渗透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之中。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我们呼唤对每个孩子生命个体的关爱, 主张“扬长避短”, 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最强的一面, 将其作为生命发展源泉的制高点, 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教育, 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使其得到最优化发展。不论他曾经入学时是多么的顽劣, 也不论他曾经多么的内向, 也不论他是否还有着这样或那些的不足, 在润泽文化的教育涵养过程中, 我们倡导教师用一种多元评价的眼光和方式去欣赏每一个儿童, 为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提供条件。

教育只有寓教于无形中, 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心领神会中得以品学日臻, 才成其为真正教育。人为的雕琢或刻意的修饰, 或许一时的风光频显, 而对孩子一生终将无大意义。所以, 我们的润泽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影响与感召, 强调润泽文化的形成和创造, 情境的营建, 学校基本生活形态的改进。在“润泽身心, 关爱成长”的学校文化中, 和“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生文化影响下, 以实现“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润泽教育目标, 实现着开启孩子的智慧, 润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让每个孩子的生命之花更加绚烂的开放。

二、注重心灵培养和教育, 不断完善责任德育目标

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授受知识, 更在于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教育需要教师创设一个个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有利于产生生命智慧的学习场, 成就孩子们快乐的每一天。研究德育工作多年来, 我一直深知, 德育不是说教, 它注重的在参与和实践中强化德育的实效。可以这样说, 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德育的实效无从谈起。

因此, 我们明确孩子发展目标, 从经典诵读出发, 采用每日一读, 每生一读的方式, 结合节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将润泽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 全面关注儿童发展需求, 为满足儿童生命发展的基本需要而奠定基础, 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颗健康善良的童心, 让好习惯带给孩子们一个好人生。我们在广泛开展礼仪和经典诵读活动中, 让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润泽孩子的心灵, 让他们的气质变得温和、高雅, 使人与人的相处变得和谐、美妙。

生命因教育而丰满, 教育因关爱生命个体而充实。我们教师时刻关注到学生的生活和状态, 不仅是学习, 不仅是思想, 从学生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开始。教育无小事, 每件事情都是学生成长中的生命事件。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教育就是富有实效的生命化教育。

在润泽教育的理念下, 我们注重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全面培养自主发展的人。让孩子打下做人的根基、拥有家庭和睦的根基, 分享社会和谐的根基、扎深民族振兴的根基, 这是我们教育的责任。我们创新了“人人是主人、明确责任、牢记责任、承担责任、落实责任”的民主管理模式, 它也是我们实现海淀“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文化的魅力, 以及责任的力量, 让我们拥有了“海纳百川、大爱无疆”的教育胸怀, “追求卓越”的海淀精神。我们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教育信念, 坚持“尊重每个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权利,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 鼓励每个孩子的成长点”的教育思路, 坚持因材施教, 满足孩子成长需求, 以学校文化涵养人格, 用实践活动张扬个性,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成长, 实现“培养学生‘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独立健康人格”的育人目标。

我们始终围绕“促进教育公平”这一中心, 想方设法为更多的弱势群体子女提供优质教育, 让教育公平理念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果从生源构成来讲, 无论是来自外省偏远地区的孩子, 还是智力、听力、语言障碍的儿童, 只要是闻名而来想在巨山小学接受教育的, 我校一律接纳, 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家长说, 这就是润泽教育, 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润万生而不媚。

在构建德育特色的基础上, 我校提出进一步办好润泽教育。这本身就体现出比较先进的办学理念, 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掘社区和学校优势, 发挥出学生和老师的优势。这种理念既充分尊重了每个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权利,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 鼓励每个孩子的成长点, 还激励了教师要像泉源和古井, 要大爱无疆, 讲奉献不讲索取。其次体现在科学的育人目标上:只有抓住育人的主根, 及时播下了五颗健康强壮的种子:播下“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爱国种子;播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种子;播下勤劳、勇敢、爱人民的种子;播下真善美、爱生活的种子;播下爱学、会学为终身学习奠基的种子。满足孩子成长需求, 培养小学生“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独立健康人格, 构建“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生文化。通过唤醒、启发、养成和激励的教育方式, 形成了“储蓄中华民族财富, 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告诉世界我能行的板块化、功能化、生活化”的德育特色;使每个学生都走上了“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自主发展之路, 学校也形成了“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独立健康人格培养之路。从而, 才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否则, 一切将都是流于形式, 毫无生命意义。

三、锤炼润泽教育特色,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不同区域的孩子, 不同版本的教材, 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漏洞、学习起点, 构成了我校学生最初的诸多差异。但我们坚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优势”的办学理念, 确立了“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扬长避短、扬长利短”的教学策略;确立了“关注每个学生, 分层教学”的教学思路;激励每位师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 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人人成为教与学的主人, 全面打造“实效、高质、快乐”的课堂。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特色, 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力求实现有序化、科学化、卓尔不群的巨山和谐生态泽润心灵的教育文化。

泽润心灵, 润物无声。教育不可有功利心, 它是一项培养孩子的“学习者本性”的事业。多年的教育实践, 让我们巨山人从差异的生源身上看到了“人的本性”———每一个孩子都是“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习者。为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老师们学习了生理学、心理学、生命学知识, 得知一个人“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学习者的本性。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有“唤醒、启发、激励、养成”这种润泽文化的基本本性, 在文化的涵养中, 我们巨山小学才能真正形成“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的学校文化, 从而, 激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 自主学习, 共同成长发展。

文化不仅是隐性的, 化在我们的师生一言一行中, 而且它也是显形的, 体现在我们多元的校本课程中。为了满足具有诸多差异的学生们、老师们自主学习和谐成长的需要, 我校确立了小学学制内完成的润泽课程文化目标:创建打造“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整合完善活动体验实践课程、优质落实国家核心课程”这三大课程。校园文化课程感染激发学习动力, 活动体验实践课程激励学习自信, 落实国家核心课程优化教与学。

在实施“课程目标”的过程中, 我校构建了独特的润泽文化生态教育体系:文化生态———各学科不分主副, 都有学科生态意识, 相互依托、相互支持, 相互推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态———学习民族艺术技能,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保护多样的家乡文化,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然生态———教育是哺育生命的事业, 唤起对巨山小学的一草一木, 一人一事的高度尊重, 实现“我负责, 我能行, 我幸福”。大家都在争先创优的和谐群体中, 不进赢得社会的关注, 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发展。

为了正确面对学生学习的差异, 避免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促进智力因素发展;利用孩子好动的天性, 开设了“活动体验实践课程”, 纳入教学计划。开展了唱京剧、练武术、吹口琴、学朗诵、骑独轮车、跳民族舞、刺绣、缝布老虎、画瓶子画、蛋皮画、制作豆贴画等民族艺术活动, 使孩子们在艺术的摇篮里, 以巧手创造美, 以慧眼发现美, 强身健体塑造美;使每个孩子感悟到“有梦谁都会了不起, 有勇气就会创造奇迹”的真谛。这种态度、情感、价值观, 激励着每一个孩子以“兴趣、向上、自信、注意、毅力”五种学习积极性上好每节课, 学好每门学科。

为满足差异教学, 我校创编了《学民族艺术展少年风采》、《用爱做种子, 收获一生的美丽》、《美德呵护我成长》、《吹口琴与崇高精神对话》、《天天练就健康的体魄》、《主宰自己永远能行———阶梯式学习量化册》等润泽文化校本教材, 还开设了系列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的机会。这样的话, 我们就可以在落实国家教材的同时, 延伸、丰富了国家的教材, 开发了校本教材, 并在教学中融入各学科教材, 节省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今, 润泽教育文化体系建构中“我能行”已经成为了每个学生的一种信念。从课堂前的学唱京剧, 口琴吹奏和曲艺表演等活动中, 从洋溢在孩子充满阳光的脸上, 我们已经看到了孩子从内到外流露出来的自信心。而“我负责”已经化为了每个学生的道德行动。我们的广大师生积极实践“聚善养德、润心泽智”的润泽教育, 通过在师生中全员开展感恩教育, 让学生学会从感谢父母艰辛的养育之恩做起, 进而扩大到感谢社会, 感谢党。

而“我幸福”已经贯穿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校积极推广“乐学”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体会到“我负责”的愉悦, “我能行”的快乐。

在润泽教育和“我负责、我能行、我幸福”学生文化的推动下, 我校学子们个个都是“读好书、写好字、诵好诗、画好画、扫好地、做好操”的“六好学生”, 在一系列大型活动中他们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 能够脱颖而出, 孩子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种“我负责, 我能行”的巨山精神, 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意志最坚定, 精神最饱满、表现最出色!”

对企业性质的再认识 篇9

一、企业理论综述

1. 新古典学派的企业理论

新古典学派赋予企业以“经济人”的含义, 使得厂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完全的理性, 并掌握完全的信息, 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边际学派到马歇尔, 他们对厂商的研究都以上述假定为前提条件, 探寻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厂商如何确定其价格与产量。新古典学派的厂商理论用生产函数和投入成本构造模型, 并且使厂商的实际行为以边际原理为准则, 以此来决定企业的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进而获得短期的最大利润。尤其是马歇尔区分了短期与长期的概念, 由于规模效益的作用, 企业短期内报酬递减, 长期则可能报酬递增。他认为:如果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 是内在于厂商的, 竞争就不存在了。一条倾斜的竞争性供给曲线只能是由于厂商的外部经济而来。

新古典学派习惯于将市场看作是无摩擦的, 当各种资源的替代或交换率等于各自市场价格的比率时, 资源的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他们只是将企业看作在既定市场环境中既定存在的组织, 对企业为何出现、企业的性质等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 这是一种纯经济学的观点, 只考虑投入和产出, 并不解释在“黑匣子”内部资源如何分配, 其暗含的假设就是“企业就是企业, 市场就是市场”。

2. 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

与新古典学派不同, 新制度学派都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 但对企业的性质的看法又分为多个流派, 对它们分别分析是有必要的。

(1) 科斯理论。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写到“研究为什么协调在某一种情况下是价格机制的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企业家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理论的一个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我们必须说明在实践中影响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科斯发现, 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运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样, 通过一个组织, 并允许某个权威 (企业家) 来支配资源, 就能节约某些市场成本。总之, 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

(2) 资产专用性理论。威廉姆森用资产专用性理论来分析纵向一体化问题, 即企业的边界问题。威廉姆森认为, 由于某些投资只有用在某些地方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即具有资产专用性, 这种投资会弱化投资方在投资完成后的谈判地位, 因为专用性投资有“拴住”效应, 投资方没有办法防止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投资方会预期到这个结果, 从而会减少投资。这样, 由于契约无法达到完全规避签约方机会主义的完备程度, 从而使得纵向一体化变得必要。纵向一体化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 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3) 团队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识到生产要素之间的联合生产可以带来额外收益, 在这个基础上, 他们提出了团队理论。团队理论认为, 团队中各个成员的贡献是难以测量的, 每个成员都有偷懒的动机, 这样, 就需要一个监督者, 但谁来监督监督者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最好是将其他成员的收入用合同固定化, 然后赋予另一个人“剩余索取权”, 由于剩余索取权与团队总产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所以这种产权安排是有效率的, 团队理论进而定义企业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

(4) 委托—代理理论。詹森和马克林重点分析了企业中物质资本所有者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提出了监督成本、保证成本等概念。由于所有者与经理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 所以经理的行为并不总是最大化所有者的收益, 因此, 所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监督经理, 监督数量及质量受到监督成本的制约。同时, 经理也会以某种方式做出某些承诺, 保证自己会按照利于所有者的方式行事, 因为不这样做的话, 所有者可能会预期到经理的偷懒, 进而降低对经理的支付。当然, 保证也是有保证成本的, 保证的效果也受到保证成本的制约。所有者和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 在经过监督和保证活动的调整以后, 是当时条件下最利于所有者和经理的制度安排形式了。而法马进一步论证:经理市场能够充分反映经理的业绩, 并且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取决于其过去各期的表现, 这样, 经理市场就使得所有者和经理的目标函数趋于收敛, 就不存在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引起的效率问题了。

(5) 契约理论。张五常从契约的角度发展了科斯的理论。他认为, 企业是一种契约, 市场制度也是一种契约, 只不过是因为生产要素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之间的不同定价方法导致了企业的出现 (在中间产品市场上进行的是产品的直接定价, 而在企业内部则是用间接定价来代替直接定价) 。企业和市场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以及界限, 只是一种契约对另一种契约的替代。

由以上介绍可以知道, 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大致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交易费用, 另一个是契约。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企业的本质和出现的原因, 与新古典学派比较起来有相当大的进步。但是新古典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差别只是分析深入程度的不同。新古典学派在分析企业时停留在市场的层次上, 而新制度学派则只是进一步分析到了企业的层次。因此, 二者分析具有同样的市场与企业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先既定市场, 再研究企业。这种同样的逻辑关系的一致性体现在对于企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上。首先在分析方法上, 二者都采用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赋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使企业反映出应有的效率, 体现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其次在分析结果上, 无论是规模效益, 还是团队生产, 都注意到了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替代作用。

“先既定市场, 然后再分析企业”的逻辑关系本身就暗含着一个假设:“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 只是新古典学派没有明确说出来而已。但是, 这种替代关系是否是企业出现的真正原因呢?企业的出现会削弱市场的功能吗?企业的扩张是否使市场规模萎缩呢?

为了研究企业的性质, 首先必须弄清楚市场的性质。也就是说, 市场是什么?市场为什么存在?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只有将这些问题完全弄明白之后, 企业的性质才会水落石出。

二、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无论是新古典学派还是新制度学派, 都不否认市场是一个交易的场所,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交易费用。在市场交易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价格机制, 也就是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那么市场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显然, 市场的存在依赖于交易双方—买者和卖者。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市场和企业到底是谁先出现?还是同时出现?这看起来是个很幼稚的问题,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 我们也许能发现市场和企业的关系。

对市场和企业的真正探讨大概出现在斯密于1776年发表的著名的《国富论》之后。之所以这么假定, 是因为斯密在《国富论》首次提出自由市场的巨大作用, 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那个时代, 斯密眼中最早的“企业主”是一些面包师、缝纫师、皮匠等, 但他们只不过是手工作坊主, 而所谓的企业则并未出现。因此, 可以肯定的是, 市场的出现早于企业的出现。那么, 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呢?很显然, 在原始社会, 市场并不存在, 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只够仅仅维持自身的生活需要, 市场交易没有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那些拥有技术、资源的手工业者 (大家庭或家族) 有了剩余产品, 从而市场交易产生。市场交易的活跃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 因而社会分工和协作的产生就有了基础, 因为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产量和供应, 组织因而有更多的利润。无论从契约角度看还是从节约交易费用角度看, 企业因此诞生。

可见, 企业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 包括分工协作、监督管理、减少交易成本等等。然而, 出于减少交易费用的目的并不能成为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 企业家或雇主并不会为了减少交易费用 (也许他不会考虑这些成本) 而成立企业, 至少是因为他认为可以扩大产量而获得更多利润 (这看起来好理解) , 对他而言, 市场交易费用是固定的或许减少交易费用的边际收益不明显, 而扩张产能带来的收益将是可以预见的。而分工协作所引起的契约成本和监督成本并不会因为企业的出现而存在, 即使是规模大一点的手工作坊, 这些成本也会存在, 而成立同样规模的企业的这些成本和手工作坊的这些成本比较起来, 究竟能大多少?在一定的规模之下, 这些成本恐怕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 分工协作也不能成为企业出现的充分理由。但是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会对企业的规模起相当大的作用。那么, 是什么导致企业家采取企业模式而取代以前的手工作坊呢?那就是出于扩张产能的原因, 而成立企业这种生产方式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足以抵消因规模扩张而引起的契约成本和监督成本的增加。在这里, 我们看不到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作用, 市场规模不会因为企业的出现或规模的增加而萎缩, 相反, 市场规模也扩大了, 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导致了供给产品的增加, 激发了买主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市场扩大;同时, 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增大带来了许多以前没出现过的需求, 刺激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说, 正是企业的出现才使市场规模扩张, 这也符合历史的发展。

因此, 从这个角度讲, 企业并不是对市场的替代, 市场本身也并不是静止的, 它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企业和市场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如果市场制度制约着企业的扩张, 企业的发展也会要求市场制度有所改变。也许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企业与市场可以“替代”, 但这不能抹杀掉企业与市场的本质区别, 即企业具有生产功能, 而市场则没有。当然, 这里并不否认企业也具有交易功能, 这也是新制度学派之所以认为企业可以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出现完全是由于资本对利润的追逐, 是出于扩大生产的需要。那为什么雇主会放弃自己单独生产或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作坊呢?这是因为分工协作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使产能的提高成为可能, 所产生的额外收益超过建立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 (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的增加) 。

可见, 企业的本质就是依靠分工协作效率的团队生产组织。在企业内部, 权威的计划代替了市场配置。那么会不会出现一个足够大的企业而最终取代市场呢?科斯用交易费用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在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的, 那时的企业不拥有独立的产权, 也不追求利润, 只不过是专业化的生产单位。

综上所述, 笔者尝试性为企业下一个定义, 即企业是一种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并包含以下特点: (1) 拥有独立清晰的产权边界; (2) 有一定规模; (3) 存在分工效率; (4) 依赖权威管理; (5) 存在团队协作效率; (6) 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对口令“跑步——走”的再认识 篇10

在《田径》上册 (田径教材编写组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是这样描述走和跑的联系的:“走与跑都是人体移动的自然方法, 属于周期性运动。走和跑的动作周期是由一个复步, 即走或跑两步形成。无论走与跑的距离长短, 都是单个周期动作的重复。”两者在技术上存在着共同点。“跑步——走”, 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队列练习方法“跑步”的口令, 相信所有体育教师都能很熟练而正确地实施口令和完成动作。所以, 在平时的练习中, 老师们习以为常了就觉得很自然,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可是, 仔细考虑就会发现, 这个口令好像不太对。既然是跑, 怎么又变成了走了呢?这是不是存在着矛盾呢?到底“跑步——走”是“跑”还是“走”呢?

首先, 在《体操》 (体操教材编写组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39页是将“跑步”, 口令为“跑步——走”归纳在“1.各种走步及其互换和立定”里面,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走步方法, 理应是一种走。

其次, 在《体操》 (体操教材编写组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40页关于“跑步”是这样描述的:“上体微向前倾, 两腿微弯, 同事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厘米, 前脚掌先着地, 重心前移右脚动作与左脚相同。行进速度每分钟170步~180步。”这段描述中关于步幅的大小和步频的大小充分说明了“跑步”确实是跑的动作, 并不是走的动作。普通的走步步幅是远小于80厘米的, 并且步频也大约只有每分钟100步~120步。在“齐步”和“正步”中步频分别是, 每分钟116步~122步和每分钟110步~116步。即使是竞走, 它强调的也还是走, 是比赛谁走得快。它也还不是跑的范畴, 一旦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了腾空的状态了, 就说明是犯规了。步幅要大约80厘米, 而且步频要达到每分钟170步~180步, 也就是意味着每秒钟必须完成大约3步的速度。如此速度, 只有减少脚的支撑时间来解决问题, 即必须改双脚支撑为单脚支撑, 以减少支撑的时间。再从实际的练习经验来讲, “跑步”练习起来就是跑的技术动作。

第三, 同样在《田径》上册 (田径教材编写组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是这样描述走和跑的主要区别的:“走的一个周期包括两次单腿支撑和两次双腿支撑, 不允许出现身体腾空现象。跑是单腿支撑与腾空的交替, 一个周期由两次单腿支撑和两次腾空组成。”也就是说走和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能否出现腾空状态。在“跑步——走”口令中, 如果从字面上来解释, 显然是存在矛盾的, 也就是在这个练习中既要跑又要走, 是走和跑交替进行的练习。其实不然, 在“跑步——走”的练习中, 强调的是跑, 它是遵循跑的技术原理的, 而不是遵循走的技术原理的。另外, 从结束跑步动作后的口令中也可以看出, “跑步”结束后“立——定”口令发出后, 学生要有4步的缓冲过程, 也说明其速度是比较快, 惯性是比较大的。应该是一种跑的技术动作。

第四, 基于以上第二和第三两点, 说明“跑步”是以跑为技术特征的, 并不是以走为技术特征。在口令中“跑步”是个预令, 是告诉练习者现在准备做什么技术动作的, 这个技术动作是跑步前进。“走”是动令, 是告诉练习者现在可以出发前进, 并不是告诉练习者现在开始走步。

对“有感情朗读”的再认识 篇11

一、追求“悦读”——有感情朗读的起点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朗读便轻松、有趣;有兴趣,朗读甚至比唱歌、游戏更有吸引力。以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窦桂梅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为例,一学生读“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花。”窦老师突然问:“来人是怎样的?”生:“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花。”师:“怎么挺的?你挺个看看。”生挺了挺胸脯。师拍拍生的胸脯:“挺得好,再读读看。”生仿佛得到什么启发似的,再读,这次将“挺”字读重一些。师加重语气说:“这样‘挺’还不行,再‘挺’一点。读。”生再读,这次将“挺”字读重,读长。此时,一个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洪教头活生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的是窦老师在引导朗读时的“趣”与“活”,在朗读的时候,以动作催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学生因为“挺”的有趣而形成“悦读”,读出“文中之意,意中之妙”。

二、讲究“适读”——有感情朗读的准绳

朗读的“恰当”除了语气语调的恰当,还应讲究“适读”,即适材地读、适时地读、适式地读。

所谓“适材地读”,指依据教材所表现的思想,对不同文体的课文而有的放失地采用不同的形式、用恰当的情感进行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如:在《长征》《匆匆》《唯一的听众》等诗歌、散文的教学中,可通过范读、对读、群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感悟文本内涵,受到情感的熏陶,化为心中之本。在《九寨沟》《富饶的西沙群岛》《黄山云海》之类的课文中,可以抓住重点段落,提出不同要求,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朗读,提高欣赏好词佳句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在《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田忌赛马》等寓言、童话的教学中,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在各种夸张的神态、动作及语言中凸显讽刺寓意,从中受到启发,明悟道理。在《蝙蝠和雷达》《只有一个地球》等说明文的教学中,重在训练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

所谓“适时地读”,就是说在适当的时机去指导朗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朗读效果。以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的《丰碑》一课为例,当陈老师提出:是啊,军需处长就是管理分配物资的,他为什么自己没有棉衣时?学生作出富有个性但却偏离文本的解读。这是因为学生对前文的“装备很差”没有深入体会,此时,如果陈老师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再回头读读上文的句子,便能轻而易举改变这一困境。

所谓“适式地读”,是指要讲究读的形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采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帮助学生弄清段中的内容层次及内在关系时,宜采用引读的形式;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采用默读的形式;课文对话较多、情趣较浓,宜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的,宜采用齐读的形式;带有检查目的,宜采用指名读的形式……

三、追求“深读”——有感情朗读的境界

读书到了精读这一层次便要求到达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要从文本的表面读到文本的背后去。就如茅盾先生所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如此一来,那一定达到了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同爱同恨,同嗔同痴……

笔者在教《少年闰土》时,指导学生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是这样指导的:师:轻轻地走去做了些什么?说说看。生1:向那匹猹刺去。师:力气小了。生2:向那匹猹尽力刺去。师:用尽全身力气了。(对一个学生)你就是闰土,你得怎么刺?(几个男生在自己座位上比划了一番。)生3:提起胡叉,向那匹猹尽力刺去。师:这猹可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得看准点。生4(恍然大悟):提起胡叉,对准那匹猹,尽力地刺去。师:这猹跑得这么快?得怎么刺呢?生5边做着动作:提起胡叉,对准那匹猹又快又狠地刺下去。师:看看,这闰土真不愧是勇敢的看瓜能手啊……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深入思考,让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读到文字背后去。这样的朗读便有了深度,情感自然也就一触即发。

四、自然“越读”——有感情朗读的“润滑油”

鲁迅先生关于读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受其启发,我想:朗读还得有“宽度”,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文本的基础上,将有联系的外来的朗读材料与之相串联,使朗读从“小处”逐步扩展到“整体”,并超越文本,最后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一句后,及时地出示了一段材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个大口袋……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惨不忍睹。

窦老师这个拓展阅读安排得很得当,使得课文的内涵更为丰富,也有助于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内在的情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然就更加动人。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他们心中的愤怒、惋惜和悔恨交织的情感。

对精细管理的再认识 篇12

一、精细管理是传统管理方法

时下我们强调精细管理, 其实, 精细管理并不是现代管理产物, 而是伴随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产生、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

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 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精细管理”, 强调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精细分工, 推动了企业的标准化生产, 大大提高了产量, 降低了成本, 对资本主义企业成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阶段, 精细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科学管理奠基人泰勒对精细管理做出重大贡献, 他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分解、分析和优化, 又结合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标准化动作和操作规范, 推动了流水线和连续化大生产,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把资本主义企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精细管理也由此在企业管理中也处于重要地位。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为了迅速扭转“文革”造成的企业管理混乱局面, 全面开展了企业整顿工作。依照精细管理的基本原理, 从建章立制入手, 实行“一划二制”, 即划小核算单位, 实行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有效地扭转了混乱局面, 企业建立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精细管理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重提精细管理, 一方面说明精细管理并不过时, 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企业的基础性管理还差强人意, 仍需用精细管理夯实制度落实、检查到位、考核奖罚等基础管理工作。

二、精细管理要适度

精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 在实践中一定要适度, 绝不是“越细越好, 越精越好”, 这是因为:

第一, 分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扁平式组织只是层次少一些。不同层次职能不同, 管理范围、内容、对象也不同, 因此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精细要求。高管人员要宏观些、全局些, 过细反而不妥。精细管理要适应分层管理, 粗细有别, 不能笼统地精细管理。

第二, 精细管理是相对的, 精细是相对粗放而言。企业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管理要有弹性和适应性。为此, 管理不能一味精细, 而是粗细有致、张驰有度才有空间和弹性, 才能提高管理效能。

第三, 精细管理要突出重点。企业管理系统对精细管理是有选择的。要从企业实际出发, 对需要精细管理的重点部位、环节和重要元素进行轻重适度的精细管理, 而不是面面俱细, 点点俱精, 分不出轻重缓急, 抓不住关键, 使企业管理无所适从, 功能受损。

三、精细管理与管理创新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加速助推下, 现代管理更趋成熟。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推行管理科学的同时, 对管理创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也使精细管理面临新的考验。精细管理作为传统管理方法, 难以适应现代管理的矛盾日趋明显, 在某些方面甚至成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企业再造理论是管理创新的重大成果, 宝钢实施企业再造, 就是以精细管理为突破口:用现代管理的技术集成、职能集成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重新设计;用权力委让破除经济责任制;用专业搭接、区域工制破除岗位责任制;以工序服从、作业长制、运营组织管理形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由此, 精细管理的弊端显现了出来:

———划小核算单位, 使企业成为多中心, 开始是成本利润中心, 进而是利益中心, 然后成为权力中心, 造成企业整体利益难以统一, 行为难以同步, 企业目标分散, 协调工作量增加。

———经济责任制强调目标层层分解, 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追求责权利统一, 把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用业务交接点方式分割开来, 从而造成人为分割了原来的内在联系, 影响“一体化”。这种分割越细, 交接点和临界点上界定不清的问题点就越多, 推诿、扯皮现象增加, 加剧了冲突, 削弱了管理的整体效能。

———岗位责任制以专业细化分工为基础, 以岗位为单元, 把岗位之间原本存在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工时占用等差异用内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一则显失公平, 引发员工心理失衡, 影响积极性;二则固化岗位差异, 限制了管理元素互补性, 降低了整体功能。

现代管理以人为本, 这是管理创新的起点。而精细管理, 则以事为中心, 把员工作为管理的对象。越是细化, 对员工要求越具体, 员工只好被动应付, 增加消极性。管理创新的方向是员工的自主管理, 应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协作精神。因此, 精细管理作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就不难理解了。

上一篇:防制技术下一篇:建设期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