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精选8篇)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篇1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十农场中心小学
赵江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各种各样,课程评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下面我就从激励性评价的涵义、目的、标准、策略、作用以及局限性这六方面来谈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激励性评价的涵义
(一)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二)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高层次需要,如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等的满足得到肯定性评价,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自我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使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的动机、态度、情感、人格等因素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的状态,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激励性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培训,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学、评价学及管理学的理论水平,会充分认识到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重大意义,会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从而使教师的素质得以提高,使教师得以迅速、健康成长。
二、激励性评价的目的
(一)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
激励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这是由现代基础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
1、传统教育是一种选拔教育,或称精英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体系内,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少,就像一个金字塔,在它的底部“较年青的年龄组的全部或大多数成员都能入学,而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到达顶点。”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鉴定和选拔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评价就成为鉴定与选拔能够继续学习学生的工具。
2、现代教育是一种大众化教育或称全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体系内,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不仅是学生应享受的权利,同时也是应尽的义务,因而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由9年义务教育向12年义务教育过渡。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生活的那些特性。其基本假设是:通过教育手段能够发展英才;学校的主要资源应当增进每个人的工作能力,而不是预测或选拔英才。”因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教育评价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激励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要发展,不要偏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仅有“智”是远远不够的,仅有“智”里面单纯的对知识的记忆、背诵、训练与复现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素质结构。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会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更会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2、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所谓和谐发展,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样样都好,每个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条件均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存在两个所有特点都一致的学生个体,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而且还应欢迎这种差异,因为这正是社会丰富多彩的表现。正确的评价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大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工作,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一个和谐发展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一定十分优异,但他自已总有某些值得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特质,这些特质最终将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础,并在他热爱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和创造。
3、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学生素质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结合起来,重点是促进其长远发展,即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态,强烈的自信心与求胜欲望,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激励性评价的标准
采用多元标准及允许异步达标。教育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内差异标准。采用多元标准主要有三种形式;采用综合评价标准、充分运用个体内差异标准和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不同的绝对标准。
(一)采用综合评价标准。
传统的学生评价采用的是单项评价标准即只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质量优劣的标准。综合评价则是从系统思想出发,将评价对象——学生的个体素质视为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根据组成要素——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要素设计出多因素、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标准体系,实施多元标准综合评价,力求从多角度,多侧面,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发现他们每个人的长处和进步,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二)充分运用个体内差异标准。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评价对象——学生自身为参照点。它是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一位过去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最近有了一些进步,我们就可以以他过去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对他现在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结果是跟他自己比较得来的;另一种情况是把被评价对象的某一侧面作为参照点,评价他其它若干侧面。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它是以个体内差异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评价者的个性差异,并注重目标激励及行为强化,因而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采用个体内差异标准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绝对评价指在评价标准对象的集合之外,以某预定目标作为客观参照点,因而又称作客观标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到达程度,故绝对评价又称作到达度评价或客观标准评价。绝对评价的标准比较客观,如果评价是准确的,那么评价之后每个学生可以明确与客观标准的差距,若这个差距值不大,会激励他们积极上进,根据绝对标准的这一特点,我们应掌握其灵魂,灵活运用它。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客观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若要求达到同一客观标准,就会使个别学生与这一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太大。使之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就更谈不上培养创造能力了。若对同一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客观标准,如采用A、B卷或A、B、C卷(难易程度等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自由选择,就使得学生与各自的客观标准差距水平大致相同,使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与采用多元标准同等重要的是应允许学生异步达到同一客观标准。异步达到同一客观标准。即允许学生提前或落后一步达到同一客观标准。对于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更高一级层面上产生新的需要,新的要求,形成新的目标,并用更高的、具有挑战性标准要求他们;对于后者,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承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人的认知差异和学习情感差异的必然反映,另一方面,激励他们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订改进和矫正的计划,早日达到客观标准。尽管达标时间上比其它同学有些滞后,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感受,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我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就会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我再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在这里尤其要注重发挥同学之间的互评作用,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一位名叫海伦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海伦的学生中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后来还把这张卡片带到了越南战场上。他阵亡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由此可见,同伴间的激励,更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强大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多规格、多层次、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体现在发展目标、发展基础及发展过程三个方面。
1、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表现为发展目标及发展基础的差异性。
现代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基础差异。我们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与国家建设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目标的个性化需要我们确立个性化(差异性)的评价目标及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而不做简单的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
2、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为发展过程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及后天的教育等因素影响不同,学生的发展过程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应为其创造条件,设计个性化的阶段性标准,允许学生提前或落后一步达到某一客观标准。对于提前达到客观标准的学生,我们为他们设计更高的评价标准和内容,使之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后者则应用激励性评价方法,调动他们学习和积极性,使其早日达到客观标准。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过程表现在三个步骤:
1、设立发展目标,激励性的发展目标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目标的数量及难度要适宜。
即目标要有一定难度,要有挑战性,否则很难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欲望,但同时又不要太多、太高、太难,最好是经过努力确实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②目标要明确而具体。
评价者可帮助学生把发展目标分解形成容易理解、具体而明确的阶段性目标,避免让学生望而生畏。
③设立目标时应尽量避开相对目标。
即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的目标,因为在一部分学生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意味着会有等量的学生未完成目标,易造成同学间的恶性竞争。
(三)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1、对学生行为的转变给予及时的强化,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就很值得我们借鉴。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产生的结果:即那些能产生积极或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以后会经常得到重复;相反,那些会导致消极或令人不满意结果的行为,以后得到重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们应学会用正强化,即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认可、表扬、奖励等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环境,以表示对这种行为的奖励和肯定,提高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通过这种评价,不仅使学生的外在行为发生改变,还使学生提高了自信心,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稳固的平台。
另外,该理论认为强化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起作用,因而在实践中应特别注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不意味着要对学生每一个行为都要评价,关键要让这种评价本身具有激励性,因而采用哪种激励性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正确的归因。
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与否有4种归因: ①个人努力的程度;②个人能力大小;③任务的难易程度;④运气与机会成分。如果把失败原因归结为能力低、任务重或运气差等原因,则会出现失去自信心,不再努力坚持等现象,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则会激发学生加倍努力,发奋进取,战胜困难,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激励适时,评价有度。
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
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五、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一)激励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性评价运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毋庸臵疑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再加以语言激励,学生顿时会激动万分;作业本上,学生书写整齐,且正确无误,教师给予简短的激励性评语,或是“优”字印上,或是画上漂亮的红旗,当学生打开作业本时,一定会惊喜万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自豪地站在颁奖台上,在那一时刻,学生收获的喜悦会顿时显露出来。这些激励,将无形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激励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一条真理。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当学生犯错后,最怕的就是见老师,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罪行感到恐惧,大错已经铸成,怎么去挽救呢?他们将面对两种不同的惩罚,一种就是老师和蔼可亲地给学生将道理,帮助学生分析犯错原因,循循诱导,在一种温和的氛围中使学生知错就改,端正自己的品质;另一种就是教师见到这种无恶不作的问题学生大发雷霆,首先给学生的就是一顿严父般的批评,甚至会通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家长知道自己的子女闯下大祸时,无疑在面子上是多么的过不去,学生回家后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品质恶劣的学生,对于这种学生,我们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看看他们做事的动机,在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在利用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中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从而迫使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激励性评价运用得当,一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激励性评价可以改变学生的人文性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都有各自的长处,我们学校儿童父母务农的居多,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孩子从小都是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孙女,这是普遍现象,这就对儿童的个性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小就是小皇帝的待遇,到了学校就很难适应,自私的心理阻碍了合作发展的空间,倔强的心理造就了学生蛮不讲理。面对这类学生,我们要从学生的根本出发,寻找学生自私、逆反、倔强的根源,在学生稍微有一点优异表现的时候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在鼓励与表扬中慢慢改变自己的观点,从而塑造良好的人文性格。
四、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养成好习惯的结果。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成功人生的根本,更是成功的捷径。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是养成某种好的习惯却不难,只要我们加强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像我们班的小学生,刚进校的时候没有一定的生活习惯,不会摆放学习用品、不会整理书包等,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教室里一团糟。后来经过我们养成教育的常抓不懈,对做的好的学生嘉奖鼓励,利用晨会,校会等机会宣传榜样精神,做的好的同学得到表扬将会做的更好,没有做到位的学生看见身边的人得到奖励,自己也会努力改正。因此,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激励性评价对小学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会给我们的工作效率带来积极的影响。
六、激励性评价的局限性。
在小学教育中,激励性评价也和其它评价手段一样,有其局限性。如果用在不恰当的时机,或使用不自然的方式,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诱发逆反心理,因此,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激励性评价要讲究时效性
教育研究证明,信息反馈越及时,教育的效果越好。为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评价一定要及时反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因素,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不同。特别是对于不喜欢学习,且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要经常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适时、适度、经常地激励性评价,使之渐渐走上“我要学”的轨道。
(二)注意激励性评价运用时要找准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中,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下,找准切入点的激励性评价,能使小学生把心中的全部能量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文后,紧接着我安排了学生欣赏视频《爱的奉献》。使学生渐渐进入了人间的大爱与真情的气氛之中,驰骋在爱的天地里,抓住他们出现的兴趣点、兴奋点、感怀点、疑问点、变化点,切入后进行激励性评价,使情感升华,文本进驻于他们心间,经久不忘。
(三)激励性评价要讲究公正性
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是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反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精神上受到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四)避免激励性评价应用形式主义
那种“棒棒你真棒!”的整齐的表扬语似乎让课堂显得很热闹,但是,这种“评价”不仅占去了很多宝贵的课内时间,还让人觉得这样的表扬很假,不是来自学生内心的。还不如拍拍小手,竖起大拇指来表达师生、生生间的表扬和赞美更真诚和实在。
结语:
以上便是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一些粗浅认识,新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我会继续努力钻研,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切理论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改实践中。争取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将理论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篇2
关键词:声乐,理论,实践,哲学
对于音乐的学习这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我出生于湖南桑植县的一个小农村里, 世代为农, 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姑娘, 并且还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农村姑娘。都说少数民族唱歌唱的好, 是的, 这一点我承认,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唱歌还得看方法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 我的长辈们每到日落收工时, 就组织村里男女老少举办篝火晚会, 时而唱歌, 时而跳舞, 我想这应该算是我的音乐启蒙吧!而到后来, 上了小学当上了班上的文艺委员, 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真正爱唱歌的小女孩了。上了初中, 有一次在家看电视, 无意中听到了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唱一首《好日子》, 当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真的可以说无法用语言表达, 再加上与宋祖英 (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人) 算是半个老乡等以上诸多因素, 可以说这是我走上音乐之路的开端吧!
当自己真正走向音乐这条路时, 才知道音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就拿我的主专业 (声乐) 来说吧, 声乐不是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也不是声音想唱多大就唱多大, 速度也不是想唱多快就唱多快, 想唱多慢就唱多慢, 而是在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加之对作品的理解来歌唱的。追求的是一种“美”。这就要求我们对“声乐”要有全面的学习与理解。一下将是我从“声乐理论”“声乐实践”“声乐哲学”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声乐理论
本文中的声乐理论主要指一些文字上的东西, 如:声乐训练法、声乐学基础、声乐美学、声乐心里学、声乐语言学等等。这些将是作为学习声乐并且把声乐学好的一个理论基础, 同时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也是学院派与民间艺人派的区别;学院派注重理论为实践并进, 而民间艺人派则注重实践。) 如我的音乐老师刘亚南副教授说过:“如果只注重音乐技巧学习, 则大可不必花那么多的钱和时间来专门的艺术学校学习, 找民间艺人去学足够了, 也许还学的更好。”我想, 这些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1. 声乐训练法: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是也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 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声乐训练法”是贯串声乐学习者一生的功课。每一个成功的歌唱家都是在其科学的训练方法下造就的。在我的音乐道路上, 所接触的声乐训练主要有:气息训练、咬字训练、声腔训练以及歌唱的站姿训练等。采取的方法与措施有:打嘟、哼鸣、音阶半音阶练习 (上下行) 、和弦练习 (三和弦、七和弦上下行练习) 、歌唱练习、朗读法练习、形态模仿练习等等。
良好的站姿也是演唱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形成。对于站姿从笔者自身体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两腿斜分开, 距离为两肩宽度一致;
全身直立, 放松前胸稍稍托起, 但不能耸肩, 重心稍向前;
目视前方, 头要端正;
面部表情, 自然大方;
内心要平和, 情绪要兴奋。
2. 声乐学基础、声乐美学、声乐心理学、声乐语言学: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的艺术, 当然离不开登台表演, 不管面对的是专业的听众还是业余的听众, 对歌手来说表演出最佳的水平是他们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演出好的水平呢?这是一个歌手综合水平 (素质) 的表现, 包括歌唱技巧、对作品的把握 (分析) 、对词曲作者的了解、自身的心理素质、咬字发音的正确性、舞台 (演出) 经验等等。这些方面的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千万不能急于求成。笔者在数年的音乐学习路上就深有体会, 特别是大学四年的学习, 使笔者更加系统地学习了声乐各种理论 (包括上课与自学) 。认识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声乐实践
声乐实践在本文中主要指三大点:
1. 系统学习声乐技巧
2. 积极从事声乐演出
3. 尝试写作声乐作品
声乐的学习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完善, 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问题 (错误) 来。系统地学习声乐技巧才能使我们更好的控制声乐位置、产生好的共鸣、控制气息、控制呼吸方式、咬字与吐字方式等等。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以后, 要适当地登台演出, 这样在演出中既能锻炼自己又能再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声乐技巧不断提高。从以上方面可总结出声乐学习的一个流程图:理论学习—技巧学习—登台演出—理论学习—技巧学习—登台演出…… (可以作部分程序调整) 。可以看出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反复不断的过程。
在声乐实践中提到一个尝试写作声乐作品。这是什么回事呢?笔者认为:从音乐的存在方式角度来说, 词曲作者属于一度创作者, 表演者属于二度创作者。当一首“作品”被词曲作者创作出来, 展示给观众欣赏, 这其中有一个中间环节—表演。不同的表演者表演同一首作品有不同的版本。如:一百个人演唱《我爱你中国》就有一百个版本的《我爱你中国》
就算是同一人演唱同一首作品, 那么每次演唱的都不一样, 至少在某些细节上是有所不同的, 这其中就包含着再次创作。那么这首被演唱者演唱的作品就不再是原来作者写的那首作品了。如果都敢于尝试写作声乐作品 (音乐的其他形式也一样) , 不管好与不好, 至少更能体会到词曲作者写作时的内心想法或是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这样更有利于演唱者把握和表达作品。记得我大学的一同班同学经过自己采风写了一首歌曲 (属于民歌, 歌名为《拖木之歌》) , 经过其他同学演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 (指演唱者) 无法表达我内心想表达的东西, 至少还没有完全达到我想要的那种感受, 但他们给这首作品注入了很多新的东西。”从以上可以看出演唱者创作声乐作品对自身来说是有益而无害的。
三、声乐哲学
“声乐哲学”这个名词到目前来说还是很少单独出现的, 多数看到的是在音乐哲学中出现。哲学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有些学者研究了一辈子哲学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哲学。笔者在此不奢望也没有能力阐明到底什么是声乐哲学。但笔者经过这数年来的音乐之路对“声乐”倒有一种哲学式的看法:
1. 声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声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
只要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客观地阐明声乐艺术的本质和声乐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 那我们就能多大程度上客观地表达出声乐教育的本质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
2. 从哲学的局限性角度出发, 以在变中求变。
声乐教育和其他事物一样, 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 声乐 (声乐教育) 才能更好的发展。
3. 辩证的看待声乐哲学问题, 从全面的、综合的角度去学习声乐、理解声乐。
声乐是需要表达的、声乐是需要感受的、声乐
赏析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
邹昌峻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黄河渔娘》是由词作家甲丁与曲作家徐沛东所共同创作的、当代不可多得的优秀声乐作品之一。该歌曲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优美的旋律将黄河渔娘特定区域与环境下生活的音乐形象表现的非常到位。本文站在个人的角度对《黄河渔娘》的情感处理以及技术运用提出一些见解。
一、《黄河渔娘》的作者以及背景简介
《黄河渔娘》的曲作者徐沛东, 祖籍辽宁大连, 生于1954年, 7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师从杜鸣心教授。1985年加入中国歌舞剧院从事音乐的创作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 徐沛东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比如有大众所熟悉的《亚洲雄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等。其以音乐风格优美朴素, 厚重热情, 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创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河渔娘》旋律流畅优美、富有鲜明的个性, 唱出了中国民歌的字正、腔圆的变幻色彩。
二、《黄河渔娘》的内容
情感, 是歌曲的灵魂与中心所在。而且, 这种情感不单单是表现在歌曲的旋律上, 还表现在歌词的创作中。《黄河渔娘》是豪放且深情的歌曲, 歌词里所表现出的感情丰富多彩, 是对女性的一种赞美同时也是对黄河的敬佩, 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黄河渔娘》的歌词作者是甲丁, 歌词包含诗意且通俗易懂, 像极了一首抒情的诗。黄河渔娘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形象, 非常生动细腻,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形象才让整首歌曲饱含生机, 配上徐沛东宏伟、大气而深情的旋律, 是语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三、《黄河渔娘》的赏析及分析
1.充分理解作者在歌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及方式
歌词, 是声乐作品的一级创作, 是二、三级创作的基础, 只有真正地理解词作者在歌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才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并丰富、拓展词作者的思想意境, 为进一步的创作做好准备。
《黄河渔娘》所描述的是一群在黄河的浪涛中起航讨生活的渔家女人, 这些女人为了生存而在暗流多险的黄河边上忙碌地工作着;在黄河边上的女人没有江南女子的婉约和浪漫。但是, 她们所具有的是朴素、纯朴以及风雨中的不屈。作者所表现出的不单单是对黄河边上女人的疼爱, 更多的是对她们的佩服和向往。歌词在表现形式上采用第二人称来描写黄河渔娘, 所以要想演唱好这一首歌曲就一定要理解这一点。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带入第一人称的情感表达, 如果这样就非常难以使用声音来表现出作者的情感。
2.准确把控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以及音乐语言风格的特点
要想高质量的完成声乐作品, 其关键就是要了解音乐语言的风格特点, 也只有把控了音乐语言的风格特点才不至于出现错乱的情况。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的历史及文化, 悠久的五千年文化打造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及音乐的特点, 且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是需要创作的。我们只有全方位的把握它, 它将永远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作为学习声乐的专业人才和即将走向声乐教学岗位的音乐师范类大学生, 我们对自己专业的全方位把握与理解是我们在今后的执教生涯中的一笔财富。在此希望我们祖国的教育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化与音乐上的语言都是不可替代的。
徐沛东在《黄河渔娘》的音乐创作上所采用的是河南风格的音乐语言, 充分展现出了河南音乐的风格及特点:柔中有刚、旋律悠长, 完全充分体现了黄河的延绵不绝的特点, 以及在黄河边上生活的人们的那种不屈的精神。所以, 准确的选择音乐语言是作曲家所必须有的条件。
四、演唱方面的分析以及处理
1. 第一部分
《黄河渔娘》歌词的第一部分 (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 是听得浆儿拍浪, 叫你一声黄河渔娘) 已明确了演唱者的身份即是黄河渔娘爱慕者,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歌词进行故事的编始, 将音乐进行形像设立并准确明确自己的角度。徐沛东在歌曲的第1小节第一拍采用的是前三十二分附点音符, 且使用了自由延长记号, 这样就给了演唱者充分的发挥空间, 所以, 可见第1拍情绪处理应是积聚之后的一个爆发, 因此在第1小节“不知道”三字是要将情绪充分发挥并将字咬稳。“你生在这”的情绪要控制, 要对前句的回落和后一句的情绪准备。“是听得浆儿拍浪”一定要用感情、用心演唱, 因为听到了拍浪才可遇见真人, 最后一句是要发自内心的呼喊。作曲家用四个乐句完成了心灵的呼唤, 将一男人的爱情心情展现出来。
2. 第二部分
《黄河渔娘》的第二部分四分附点节奏的运用将情绪带入平衡。在演唱第二部分时要在情绪上把控不要过于沉重, 一定要充分展现出渔娘美丽的精神世界并体现出后生对其的爱慕之心。
3. 第三部分
在用嗓的技术上, 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难点, 不能只追求高音, 如果只是追求高音会破坏歌曲的完整性。对于歌唱艺术来讲, 如果要想完成好高音区的乐句就要通过语言的规律确定字、词之间的轻与重的关系, 只有符合了语言的规律才能做到悦耳。在情绪的处理上作曲家都已标明好了明确的音乐符号, 所以演唱者只需按作曲家的意图来表现。每个乐句的激起都非常重要, 需要确保歌曲的完整连续性。
在演唱的时候要确保每一个激起音都入在重心最低的状态下,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乐句的歌唱的气息处于在一个自由的状态, 才能按需自如的拉长、缩短共鸣管道, 把控好自己的嗓音才能将情、神、音融合, 高质量地完成声乐作品的三级创作。
参考文献:
[1]谢俊平.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美学思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2010 (01)
[2]吴凤菊.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赏析[J].黄河之声.2011 (14) [3]宋波.谈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J].艺术评论.2011 (05) .
参考文献
[1]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000年8月
[2]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005年10月
[3]韩锺恩主编《音乐的存在方式》[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8年12月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篇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在这一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价值判断活动。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都是采取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为主的评价方式,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我们认识到这种单一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功能,它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并不是在课程实施之后或一次测验之后给学生一个成绩、排定名次,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就行了,而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来看的,注重学生在每个过程中的表现。它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的线性模式,采用了老师、家长、学生三位合一的评价模式,使评价渠道多样化。
一、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他不仅可以发现别人不足的地方,还可和自己作个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闪光的地方,不仅评价了别人,也评价了自己。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更有深意,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回顾往事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样得到的认识比别人告诉自己来得更深刻。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充分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它表明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二、老师评价
它不同于以前班主任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为主的评价方式,它现在指的是各科老师的评价,将原来由一个人完成的工作交由几个人来做。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他们在每个学科的发展不一定相同,对于甲同学来说,他可能喜欢唱歌,所以音乐就好,可能不喜欢运动,所以体育也许就没有音乐课上得好。那么他在音乐和体育上的评价也就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在每个学科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多位老师评价可以把这种复杂性降低,也可以降低对学生评价结果的主观性,使评价更趨于客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还应看到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激发学生主体自我发展的意识,让所有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充分发挥潜能,取得成功。
三、家长评价
家长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促使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特别懂事,一到家就成了小霸王,自私任性,俨然换了一个人。家长也无可奈何。现在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学校要改变家长教育孩子的行为细节,从而让家长的教育行为更有效。家长的评价要写进《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学生就不得不考虑在家里的表现,他们的行为会有所收敛,时间长了,学生在自觉不自觉当中会慢慢改掉不良习惯,在家和在校的行为也就趋于一致。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还明确了培养教育的目标,也就有意识地纠正过去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浅谈我对安全的认识 篇4
摘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它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人们为了使各种事物不对人产生危害、不导致危险、不造成损失、不发生事故、运行正常、进展顺利的状态,而对其规律进行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的结果叫做安全科学。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谈到安全,首先让我想到它所涉及的范围即在各领域所承担的角色。我们都知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单一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某个生产活动,甚至某个生产活动也必须依靠其他活动才能高效率的被圆满完成。所以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是不可阻挡之势,安全科学也是如此。其实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已有初步基础,一方面为劳动保护服务的职业安全卫生工程技术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更高层次的安全科学理论已初步形成。安全涉及到心理、生理、卫生、法律、哲学、经济、管理、教育、技术等,关系到各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另外,我们需要树立有一个正确的大安全观,把人作为安全的核心。所以我们学习安全必须要在主观上认识到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渗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安全工程这门学科。
由于安全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多。在这里我仅就建筑安全这一领域谈谈我对安全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目前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正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建设时期,建筑安装工程遍布华夏大地,而从事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建筑工人就更是数千万之众。建筑安全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又我们一起讨论。
建筑安全包括:施工技术,施工用电安全,脚手架与模架安全、机械安全、高处作业安全、市政施工安全、安全管理、事故分析与预防。其中涉及到各项法规标准,安全技术,安全文化等。下面我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谈。
关于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
人类高层建筑的火灾已经成为重大的灾害,它涉及的范围较广,业主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重创。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的高度不断延伸,往往是一层受灾殃及整体建筑。首先我们需要找出引起火灾的因素,然后采用相应的措施。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因素有:天然气设施气体泄漏造成的火灾蔓延,家用电器使用不当,人为的火灾因素,烟花爆竹燃放引起的火灾,间接引起的火灾。找到并认清了这些因素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一般措施有:健全高层住宅火灾的防范网络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缩减住宅建筑的高度,以减少财产及生命的损失及伤害;降低高层建筑的密集度;完善建筑材料的防火性措施,加快研制新型的防火涂层材料和建筑材料;研制新型的民用防火产品,加大推广使用家用防火材料生产力度;防火安检期的不定性检查和教育宣传;加快研制家庭民用快速自动灭火器材;制定社区防火责任人制度并落实到位。另外设计人员需要多的设计预防火灾的新型高层智能建筑。建设和谐社会型社会一定建立在群策群防基础上,火灾可防,关键在于政府的执政保障及人民的全力支持。
关于高层建筑坠落物体的安全防范问题
现代建筑高度不断提升,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密度不断加大,防范高层建筑坠落物体对人身的伤害,应当纳入设计安全规范。高层住宅户外附加物体安装工程的安全标准、安全防盗网栏、门窗玻璃等都应当规定使用年限。物体紧固装置的使用期限、材料的选择、防老化工艺等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不然一旦发生高空物体坠落事故,会危及行人的人身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高层建筑的主要户外设施及它们坠落的因素,采取必要地措施。城市高层建筑外加附属物体包括:居民使用的户外空调主机;防盗门窗户网;门窗玻璃;企业的户外广告、招牌匾额;户外照明及通讯装置;户外门窗遮阳遮雨用具。易碎易坠落物品:门窗及玻璃;户外照明灯具;户外广告的照明灯具;企业招牌匾额的易老化针织累物品;易老化遮阳遮雨材料。户外施工过程中易坠落物品:户外空调以及固定金属架;户外广告金属架;企业户外广告招牌匾额的金属框架;施工过程中的攀爬吊装以及装修设施;施工过程中起吊的户外工程物体(户外空调、防盗门窗护栏、户外广告金属结构架);户外遮阳遮雨金属架。高层建筑顶端的通讯发射接受设施:企业通讯专用设备;信息产业收发信息设施;卫星通信接受设施;户外民用天线。高层建筑的水暖设备:原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的终端设备;冷却塔、高水位水箱。高层建筑所安装的太阳能装置:民用以及企业用太阳能供暖设备;民用及企业用太阳能供电装置。
高层建筑户外物体坠落的主要因素 高等量级别的飓风灾害,可导致高层建筑的门窗玻璃以及广告匾额坠落。
户外空调系统的主机,由于固定结构在长时间的氧化学反应下失去作用,从而造成物体坠落事故。高层建筑外加附属设备的金属部分,在大自然有害气体的侵蚀下,产生老化损坏坠落。由于施工技术低劣而造成的人为物体坠落。
在自然灾害中,风灾是造成物体坠落的最主要因素。
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设立高层建筑户外附属设备安装标准;加强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以及门窗玻璃的安全防护规范措施;在高层建筑最底层的四周增加预防高空物体坠落的外延结构或增加每一栋高层建筑的底层四周防坠落物体的金属结构设施;将用于户外附属设施固定的金属仿腐材料纳入高层住宅设计规范;增加空调外挂主机的预留外延建筑结构平台或体外凹式墙体空间;设立高层建筑地面的墙体四周外延防护栏,建筑墙体与外延防护栏的安全距离标准为3米;在可能的情况下统一实施中央空调制冷采暖系统;设立城区高层建筑物体坠落安全防范巡查机构,制定高空物体坠落安全防范条例;城市居民社区委员会实施高层建筑物体坠落安全防范责任制度,健全施工企业档案登记工作。
建筑安全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在基础安全理论中,其他领域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和建筑安全基本相似,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安全科学原理,学好安全技术,保证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建筑安全杂志 中国建筑业协会
张景林 林柏全 安全原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浅谈我对合格党员的认识 篇5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愿景越光明,使命就越艰巨,越需要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如今,已经有超过8700万的共产党员,如果每一名党员都合格,那将会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每个党员入党之后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界定共产党员合格的标准?通过认真学习党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党章为遵循,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义务、权利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准则;二是以群众为评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谋实事、解难事,力求做到群众满意;三是以实绩为检验,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理想信念是灯塔,能给人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把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始终做到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虔诚而执着,忧党忧在深处、担当担在难处、守土守在实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践行根本宗旨,保持公仆意识。我们党的力量在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共产党员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才会真正做到亲民爱民、富民惠民,才会真正做到甘当公仆、无私奉献。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坚持深入实际,就能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服务群众,不会自说自话;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做人清正、为政清廉,不会以权谋私。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秉持严实作风,夯实成事根基。“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三严三实”是党员安身立命和干事创业的根本法度,也是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每一名党员要以“三严三实”为行为规范和人生律条,做人做事在严上要求、在实处着力,通过不断自我修炼、自我养成、自我塑造,将“三严三实”涵养为品格、习惯、作风,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汇报人 :
龙
可
浅谈我对钓鱼岛问题的认识 篇6
最近,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问题,受到全世界,尤其是中日人民的关注。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自将本属中国的钓鱼岛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自此至今,中国两岸三地,从官方到民间无不在谴责美日的行径,同时积极努力的保卫钓鱼岛主权。
事实上,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
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
1562年(明朝)《筹海图编》、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统舆图》均对钓鱼岛有清晰规定和标示。充分说明了历代中国政府都将钓鱼岛列入疆域之内,采取开发、利用和管理行政措施,有效的统治和管理了钓鱼岛,巩固了主权。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战争尾声时,日本于1895年1月14日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声称钓鱼岛为“无主地”,在钓鱼岛建立标国标,正式划入日本版图。4月17日中日双方签定《马关条约》,注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与日本,条约又指明两国将按照此一条款,以及条约粘附的台湾地图,另行划定海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1946年1月29日,《联合国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67号》明确规定了日本版图的范围,即“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由此,似乎钓鱼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的领土。可是,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1953年12月25日,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琉球列岛的地理的境界》(第27号布告),将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定为包括北纬24°、东经122°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份布告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对此,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指出:“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美日之间私下签署的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政府参加的所谓《旧金山和约》,中国政府早在1951年9月8日发表的声明中就已指出其非法性。据此产生的“托管”和“归还”,将钓鱼岛裹挟其中,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成为中日领土之争的根源。
日本的领土范围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确定,但“二战”以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停止动作。先是毁掉岛上的中国标记,再对诸岛重新命名,在岛上修建机场等设施。
为了有效维护中国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重申了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领土的法律属性。(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2012年《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
半个世界以来,中国政府摒弃前嫌,致力于和日本发展友好合作的关系,暂时搁置钓鱼岛争端,两国关系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可是近些年,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无视历史事实和中日两国来之不易的友好外交关系,悍然要非法夺取钓鱼岛主权。日本右翼势力非法买卖钓鱼岛。非法登岛。并且阻止中国官方和民众靠近钓鱼岛。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战后相关国际法规准则,同时也深深伤害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众所周知,领土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主权的大事。从古至今,尤其是近代,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抛头颅洒热血。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容争辩的。敌对势力对钓鱼岛的一切行为都是非法的,无用的,不成立的,要受到世界人民谴责的。日本要求钓鱼岛主权的行为,是悍然挑衅二战后国际法律法规,以及和平友好的国际大形势。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他国对其的主权要求,可以看做是分裂中国的行为,这是全中国人民坚决不允许的。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的大好局面下。领土的完整,国家的完整,是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前提,是中国为世界进步不懈贡献的保障。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国家,一个强盛的国家。为了维护我们应得的主权利益,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土地。钓鱼岛!是中国的!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篇7
“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每周定期为广大师生观众推出。课程采取把音乐演奏实践与音乐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方式。音乐会的演出主体为音乐学院教师、学生或大学生艺术团,主讲人为音乐学院专业教师或外聘教师。音乐学院对每次演出内容、形式、曲目等进行一定的策划。同时以音乐会的具体演出曲目为载体,由主讲人向广大师生观众就音乐会演出作品的相关知识进行现场讲解。作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一名音乐专业教师,笔者有幸主讲了两场素质音乐会。下面,结合本人的授课心得,就这门课程的讲授与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明确“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的授课特点
在音乐素质的具体构成中,音乐的聆听与鉴赏能力处于基础地位。由于音乐表现的不确定性以及音乐意义的多解性,因此所谓的音乐素质教育,通常就是指建立在对音乐音响听觉体验基础之上,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调性和声、结构形式、织体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本体的鉴别与感受能力为教学目的的教育。
综合性高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长期以来均以“教师主讲、音像播放”为主要授课形式。这种以播放音像为主要方式的音乐审美课程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不易受外界干扰等优势因而成为我们传统的音乐素质培养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由于过多的依赖于概念的描述,缺乏直觉的音乐体验,教学效果往往与最初的设想相距很远。其结果常常是教师退化成“校园DJ”,音乐欣赏课堂成为学生“午后红茶、娱乐休闲”的场所。那么,与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相比,我们新推出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以下简称“素质音乐会”)与之有何异同?该课程的特点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优势?
与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相比,“素质音乐会”同样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赏为主要授课模式。但是该课程由于以现场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其授课的方式与指导思想又有着与传统音乐欣赏课不同的要求和侧重:首先,在“素质音乐会”中,音乐厅取代教室成为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场所。与作为传统教学场所的教室相比,音乐厅容量更大,听众的来源更加复杂,如何把控全局,教师的角色此时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讲解,更要从音乐会组织者的角度来考虑节目之间的衔接。而要做到其理论讲解内容与演出节目相穿插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教师就必须从音乐会的筹备初期积极介入其中,其备课的内容不仅要涉及到音乐会曲目、演员等相关情况,更要有对整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与音乐会气氛协调的考虑,甚至还要关注演员的上台与撤台等等细节问题,从而更好的全面掌控音乐会。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音乐音响是现场产生的,原来只能在静态音箱中听赏的音乐音响,现在可以直接观察到其产生以及持续变化的过程。学生在目睹音乐音响产生过程中,其关注的角度是全方位的。对此,教师应当有充分准备。即教师的备课应尽可能全面,尽可能去挖掘、发现学生在观看音乐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兴趣的知识点。而“素质音乐会”作为一门课程,每次课也都应当有若干具体的知识点作为讲解核心。努力将“有形”的知识点与音乐会内容进行“无形”的结合,从而避免在音乐会进行过程中成为一个“报幕员”,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场音乐会“眼见为实”这一巨大优势,结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关注进行适度引导,从而有效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二、将自己的专业特点与“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有效结合
我们教师的专业各不相同,有侧重理论、有侧重表演。该如何将自己的专业与“素质音乐会”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优势,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分别尝试从理论专业教师和表演专业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以理论教师为例,由于音乐的任何内容表现均与音乐的本体形态密切相关,尝试将抽象的音乐表现通过具体的本体表达方式揭示出来,抓住音乐会中每首作品的音乐表现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讲解就成为理论方向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切入点。例如,就旋律而言,其音调进行特点(跳进还是级进、上行跳进(级进)还是下行跳进(级进))、节拍与节奏组合的形态及其异同、速度与力度的配合、和声调性与旋律的关系,等等方面就成为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此外,努力将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现场相结合,将诸如音色与织体,音乐形式结构与音乐的内容表现,音乐审美与音乐历史等等音乐理论与音乐文化知识融入音乐会的讲解过程,紧密围绕何种音乐形态特点形成了怎样的音乐表现为中心来进行讲解,从而丰富学生听众对于音乐本体与音乐表现之间关系的认识。
对于侧重演奏的教师而言,由于音乐表演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容,演奏过程中由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的二度创作与听者的音乐体验过程和结果密切相关,加之侧重表演的教师在专业方面的舞台经验,因此表演侧重的教师在驾驭“素质音乐会”课程的能力上较理论侧重的教师往往“更胜一筹”。对于一部音乐作品,虽然其乐谱文本是固定的,但不同的演奏者对于同一乐谱进行演奏时,其力度、速度、音色等的方面处理则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审美趣味。因此,充分结合音乐文本与音乐表现、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采取针对不同的音乐音响做相同的演奏处理,或者将相同的音乐音响进行不同的演奏处理,等等讲解与现场实践的方式,学生不仅通过该课程认识了不同乐器的形制,甚至了解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奏技法,从而增强学生听众对于音乐表现的体验与鉴赏能力。
应该说,“素质音乐会”这门特色课程的创设正好体现了我们音乐学院的办院理念和教学宗旨。通过寓教于“乐”、“演”、“说”的形式,学生得以现场体验音乐音响的产生方式,而静态的音乐理论与动感的现场音响,抽象的音乐表现与具体的演奏技法则在这一课程中得以有效结合。事实上,“素质音乐会”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让音乐鉴赏的方式恢复其本来面貌。要知道,在留声机发明以前,“现场观看”是聆听音乐的唯一方式。
摘要:作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进行音乐素质教育探索的内容之一,“素质音乐会课程”以其特有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已经成为音乐素质专业化教育的重要组成。结合音乐素质专业化教育的理念,以及自己主持两场“素质音乐会课程”的心得,笔者就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在准备组织“素质音乐会课程”的过程中该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擅长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共产主义社会;医疗;拿来主义
中国现在是在走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或许这句话要打上一个重重的问号才行。中国的文字文学一直都很深厚,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旧中国想踏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改革,不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发展不了的,甚至有可能再一次沦落。可是这“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却让我感觉是一种变相的资本主义道路。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它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它是政府高效、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市场经济;它是经济高度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并实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它是人民诚信守法、互助友爱的市场经济;它是科技进步、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的市场经济。
为此,这样的市场经济必须具备两根最起码的支柱,一是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一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政府官员和政府部门的行为,政府制订的法律法规、政府的收支、政府的施政行为必须要公开、透明、依法办事,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加强舆论监督;加强司法公正。
我想问的是“如何具体去做才是走了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呢”,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似乎却很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
其一,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实行"社会所有制"。这种社会所有制,既区别于集体所有制,也区别于国家所有制。
其二,商品生产和交换已不再存在。
其三,使用劳动券按劳动量来直接分配消费资料。
其四,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已经消亡。
我认为,原始社会如果加上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智力的高度开发也许可以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如今的人类智力在高度发展之后,已经很难有所统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算有一天生产力发展到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发展的程度,社会也不会变成共产主义社会。“当每一个人都依循自己的想象去追求自由的时候”,灾难将不可避免地降临,因为“所有人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侵害公共利益”。
当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这个构想,本拟用之于台湾,后则用之于港澳。香港和澳门是收回了,但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就拿医疗方面来说,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却迥然不同。
在香港,看一次牙医,挂号柜台的小姐微笑着取出资料让你填写;请你坐下时,轻声细语地告诉你,“对不起,要等五分钟喔”;你要再订下一个约会时,她仔细地看医师时程表,无法满足你的指定日期时,她满脸歉意,一再地说“不好意思”。五分钟之后,真的有人呼你的名字。医师办公室,一位医师细声细语地说话,预先告诉你每一个要发生的动作,免得你吓一跳或突然痛苦:“我要将椅子降下来了。灯刺眼吗?现在我要检查你的牙齿,然后再帮你洗牙。”她把一个小镜子放在你手上,然后细心地解释你看得见的每一颗牙的体质状况。检查结束了,她对你解释你的牙齿问题可以有哪几种处理方式。她手里拿起一个牙齿模型,认真地、仔细地跟你说话。你会想,她怎可能花那么多时间跟你说话?门口难道没有一排人不耐烦地等着她吗?她确确实实不慌不忙地跟你把牙的病情和病理仔细地说完,然后和你亲切地道声再见。
无论是挂号柜台小姐,还是医师,她们都是专业敬业的,不仅仅是她们的个人教养和道德如何与众不同,而且她们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制度支撑着她们,使得她们能够如此。如果柜台必须每天接待三百个神情烦躁的客人,从清晨工作到晚上,她不可能维持她的笑容可掬。如果医师所得工资微薄而且升迁无门,与她的辛劳不成比例,她不可能态度从容,心平气和。如果医师所受的医学教育没有教她“以人为本”的医疗哲学,她不会懂得怎么让一个呲牙咧嘴躺着的人感觉受到尊重。
在她们的春风和煦后面,藏着好多东西:有教育理念的成熟与否;有管理制度的效率高低;有经济力量的强或弱;有人的整体文化素质的好或坏;有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或不合理,后面有一层又一层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与基础结构在衬托和支柱,才可能你随便进入一个牙医诊所,就会遇见这样的柜台和医师,温温柔柔地和你说话,同时将你的烂牙有效地治好。你离开时,签一个字就可以,不会追着你要现金。检查的结果报告会随后寄到你家,你订的下一次约会提前一个星期电子信箱里就来了提醒的通知;时间到了,请来赴约。也就是说,在她们后面还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周全不周全,还有传讯系统的先进不先进。
再把视线转移到大陆,跟在香港的情况差别太大。怨声载道、滥收医疗费用、先交钱再治病,也没有医生跟病人解释病理,病人只会觉得医院漫天要价、故意不把病治好。
以上两种情况的对比,这背后深藏的看不见的东西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关系吗?我看不是,如果是为了老百姓的生活富足健康幸福,制度姓“社”,跟姓“资”没有关系。
【浅谈我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认识】推荐阅读:
浅谈我对教育的认识06-14
浅谈我对安全的认识07-29
浅谈我对法治和安全的认识07-01
谈我对汽车认识06-19
浅谈我对国防发展的感想01-09
浅谈我对同性恋的看法11-26
浅谈我对我国周边形势的看法12-01
浅谈我对工作的几点想法12-21
从管理角度谈我对各宗教派别的理解与看法10-23
小学生习作的几点做法浅谈我的班级管理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