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2024-05-31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精选8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1

一、理论基础

(一)职业生涯选择理论

1.特质-因素理论。美波士顿大学帕森斯创立,是人们依据人格特征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相应因素的职业。

2.人格类型理论。20世纪60年代,霍兰德,是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库伦波茨探讨割个人的教育与职业偏好和技能是如何形成的。认为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学习经验、工作取向技能。4.择业动机理论。美心理学家佛隆认为,个体行为东地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

5.心理动力理论。美心理学家鲍亭以佛洛依德的个性心理分析为基础,吸取特质-因素理论和心理咨询的一些概念和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个人内在动力和需求等动机因素决定职业生涯选择。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1.舒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美职业心理学家舒伯提出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2.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准备、进入、早期、中期、后期五个阶段。3.加里德斯勒五阶段模型。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下降

二、职业生涯选择与决策

(一)初步测试

1.气质及其类型测评 p50 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总和。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 2.人格及其测量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另一个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非智能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心理性上成为个性。

卡特尔16pf量表;艾森克人格测试问卷(EPQ)3.性格评估

考察个人与职业相关的性格特点,“我是怎样一个人”p144 MBTI性格测评 4.能力评估

德能:道德修养、道德实践、道德影响力、道德选择 智能: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

技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特殊技能 体能:生理、心理的健全程度

5.施恩职业锚测评问卷,40个问题,测评出8类职业锚。P17 技术/职能型(TF)、管理型(GM)、自主独立性(AU)、安全稳定型(SE)、创业创造型(EC)、服务型(SV)、挑战型(CH)、生活型(LS)

职业锚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不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不是依据测评出来的能力、才干或动机、价值观,是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切实选择职业定位;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也可以变化和发展。6.兴趣评估

(二)环境分析

1.宏观影响因素:PEST 2.家庭、朋友影响

(三)明确职业目标

5W和SWOT分析,职业生涯决策

寻求职业成功必须回答的四个问题p155

三、绘制路线图

(一)消除障碍因素分析 家庭方面:做工作,取得支持 社会方面:心理和身体自身调整

(二)个人提升 知识结构 技能培养 身体锻炼

(三)构建计划进度

(四)职业通道设计 横向、纵向、综合

四、实践

按照路线图和时间表实践

(一)构建学习课程体系

(二)与企业对接:管理培训生、实习

(三)企业专家讲座

(四)沟通会

(五)激励计划

五、评估反馈

(一)依据路线图和时间表进行评估

(二)是否调整职业生涯决策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2

1 水稻栽培的基础知识

1.1 农业技术的推广

我国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广, 从南部的海南岛一直到北部的黑龙江, 从东部平原到西部高原都有水稻的种植。由于我国地少人多,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 我国的农业技术部门做了大量的研究, 根据地域不同、土壤肥沃不同、土地水分不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研究出最适合当地种植水稻的系统技术, 并经农业科技部门进行逐步的推广。

1.2 病虫防治及农药推广

水稻3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其他重要病害有稻曲病、恶苗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种植的不合理造成病害发生、积压的病菌反复、有部分新的病菌产生。

水稻的2大虫害主要是灰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形成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一是套种作物吸引害虫导致水稻“遭殃”, 再就是天气变暖适宜害虫的生产繁殖环境。

对虫害的防治我们应采取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农业防治具体措施是:大力推广旋耕、深耕, 压缩麦套稻、稻套麦;适当调整水稻品种布局;对一些容易产生虫害的品种进行淘汰, 选取使用新的抗虫抗病比较强的品种, 对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 尤其是容易产生害虫的杂草, 必须彻底清除;秧田选择远离虫源田, 建立无毒秧田。适度推迟水稻播期, 推广抛秧、机插秧等栽培方式。对出现虫害后的秧田要采取“狠、准”的原则进行治理。

1.2.1 防治对象要明确

在进行农药防治前, 一定要确定秧田的病虫害种类, 并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用药, 在使用农药时, 对农药种类以及农药的使用量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1.2.2 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

盲目加大药剂用量, 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 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 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在夏秋季节, 由于降雨比较频繁, 农药在使用后容易被雨水冲刷, 降低农药的功效, 可以请教农业技术员, 在农药调配的时候适当地添加一些助剂, 可以使药效更快地得到实现, 并起到防止药效失效的作用。

1.3 农作物栽培的技术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耕地资源, 各地根据本地的情况, 研究出很多与水稻栽培有关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比如黑龙江地区就研究出了水稻与玉米的套种技术, 辽宁地区研究出了水稻与小麦的套种技术, 安徽地区就出现了莲藕套种水稻无公害技术。就是在水稻收割后, 还可以再种植青菜、马铃薯、大白菜等。

2 水稻栽培理论的发展过程

2.1 水稻发育特征理论 (20世纪60年代)

提出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生态室、丁颖

内容:明确了我国早、中、晚各熟制水稻品种的“三性” (感光性、感温性和短日高温营养生长期) , 为水稻的品种引进、育种以及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和制定高产栽培等提供了依据。

2.2“小、状、高”栽培途径 (20世纪70年代)

提出者:凌启鸿等

内容:提出“小群体、状个体、高积累”的水稻高产栽培途径。

2.3 水稻叶龄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者:凌启鸿等

内容:在继承陈永康等人的有关水稻器官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数十年的研究, 创立了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的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 对我国水稻水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4 水稻品种源库栽培理论与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

提出者:曹显祖等

内容:运用作物产量源库理论, 依据各品种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 将长江中下游现用水稻品种划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 并提出相应的栽培对策, 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因种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2.5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 (20世纪90年代)

是由“水稻叶龄模式”发展起来的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2.6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2009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技术, 指用较少的作业次数, 精确的作业时间和物化投入量, 获得预期的高产、优质和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

2.7 水稻实地养分技术 (21世纪初)

这个技术是从国际水稻所引进的, 根据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新, 使它具有了符合我国水稻栽培现状的一种技术, 就是将实地内水稻所需的各样养分按需分配, 在高产的同时不产生养分的浪费。

2.8 节水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是各地的农业部门自行研制的,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这个技术的使用, 使水稻高产与水资源节省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

3 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

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主要分为3个, 分别是:

3.1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

在殷宏章、陈永康、丁颖等人的引导下, 通过了陈永康的高产栽培理论总结研究, 初步形成了水稻在环境和调控下可以出现高产群体的理论, 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水稻栽培新技术体系。

3.2 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

关于水稻的新理论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很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水稻叶龄模式的建立以及水稻群体质量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 使得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开始有了比较定量的模式与指标, 在这个期间, 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 使得栽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规范, 是具有中国特色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又一创新发展。

3.3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形成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可以通过水稻高产群体生长发展过程中, 诊断指标的定量化、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 (主要是技术定量的原理和参数求取的方法) , 设计高产栽培方案, 使水稻群体按预定的设计目标发展, 高产频频重演, 并不断创造新的高产记录。

4 水稻栽培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水稻栽培科学的下一步发展, 应该是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去发展,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却没有减少, 水稻高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耕地面积再进一步的缩小, 而人口还在增长, 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去提高单产,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耕地的作用。

利用好现有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并不断地去完善与改进, 也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增加水稻产量的一种途径和发展趋势。

5 结语

作为全世界人类的重要粮食作物, 水稻的栽培技术每进步一个阶段, 产量每提升一点, 都是对人类生存的有力保障, 尤其是在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加剧、环境不断污染的今天, 能在有限的耕地上收获最多的粮食, 已成了各国农业科技研究的共识,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任重而道远。

摘要: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以前,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但在现代栽培的科学研究方面, 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60多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目前的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 这些年的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也对世界水稻栽培技术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60多年间对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具有影响的8个栽培理论和3个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简单的介绍, 最后, 笔者对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的下一步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做一下讨论。

关键词:水稻,栽培理论,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凌启鸿.中国特色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纪念陈永康诞辰一百周年[J].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2) .

[2]付景, 杨建昌.中国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作物杂志, 2010年05期.

[3]王友芬, 随国民, 王一凡, 侯守贵, 于广星, 陈盈.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北方水稻, 2008 (03) .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市场调节理论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能够帮助本校学生更好的就业,以市场调节理论模式为导向,构建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现状来看,还存在的诸多的问题,因此,为了破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事。

一、当前高职院校构建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政策支持

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来看,还没有得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虽然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我国先后出台了《就业促进法》以及《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就业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里面的规章制度来看,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所具有的特殊性,缺乏成熟的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学校在构建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时,也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虽然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也没有构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信息平台,让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有利的企业招聘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缺乏有效的整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日常的工作中,并没有对就业与服务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教育改革相对缓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合理安排学生的专业课程。虽然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但是改革进度相对较慢,并没有真正实现学科型向工学结合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且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而是按照之前的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相符的工作;(2)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从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状来看,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而高职院校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并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让学生机械的学习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会因为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被企业所拒绝;(3)就业服务能力相对较低。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并没有充分突出就业服务的个性化优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学生缺乏对社会招聘信息的掌握,并且,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以市场调节理论模式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办学思想与就业指导相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所坚持的办学思想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基本宗旨,将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走教学和就业相互结合的发展道路,从而培养出更多适用于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时,一定要以市场调节理论为基本导向,构建市场信息平台,随时掌握企业的招聘信息,并且制定相关的就业方针,只有将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第一位,才能提前为学生做好规划,全面开展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将教育改革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

高质量与有特色一直以来就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的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并且要深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课程安排等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实践,并且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对于比较冷门的行业或者领域,就应该作为选修专业,而对于相对热门的行业,就应该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竞争力。并且学校应该坚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到课堂理论之后,要让学生去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且,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一定要充分体现技术性、知识性以及管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能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从而更好的推动高职学生就业。

(三)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树立就业意识,并且要对未来有所规划。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就业规划。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普通的思想教育工作时,还应该将毕业、就业以及创业这三大教育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学校时就树立就业危机意识,并且还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采用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四)将市场需求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就具有相对开放的特点,与社会、市场和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时,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随时关注社会的人才需求,并且不断的改进自身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合作、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市场服务以及就业激励机制,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并且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将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公布在网上,然后让学生能随时去关注,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一来,学校能够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学生也能根据招聘信息来制定未来的就业规划,从而更好的就业。并且,如果不与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也就无法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渐增多,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市场调节理论模式下,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社会信息来不断调整自身的就业方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构建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从而推动学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彦对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2):110-111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4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为己任;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不久,党就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主线。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条件特殊而复杂。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实践,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把走苏联的道路看成是探索新中国发展道路的目标,当时一个重要的口号就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总体上采纳了具有如下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第一,在所有制方面,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建立了单一的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分配中强调公平,而不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第三,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四,在工业化道路方面,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无论是资源的筹集和配置的方式,还是投资的重点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都完全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当然刚完成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大规模建设的经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乃至照抄照搬是必须的,但一味地照搬经验不考虑自己的国情则是行不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发现苏联的经验并不完全成功,况且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苏联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这是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报告,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序幕,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全面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里程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内容主要有:第一,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第二,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三,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第四,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第五,提出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应该分步骤进行,作长期奋斗的初步设想。

这些探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日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空想,并越来越深地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错误地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然探索中出现了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和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特别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但是,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结束后,中国该往何处去?社会主义道路应怎么走?这一重大课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邓小平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明显的四大弊端:第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僵化,束缚生产力发展。邓小平大声疾呼“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主观主义盛行,唯意志论泛滥。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过去之所以犯错误,原因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第四,平均主义盛行,人民普遍贫穷。邓小平尖锐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据此,邓小平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第二,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在仔细分析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艰辛探索的优秀成果,密切结合时代特征,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于198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路。

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认识主要有: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第二,经济停滞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不断发展生产力;第三,纯粹的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第四,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五,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要实行市场经济;第六,闭关锁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对外开放;第七,仅有物质文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要有精神文明;第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的以苏为鉴到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和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冲破“左”的思想禁锢,打开工作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摈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严峻考验面前,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一,首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第二,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发展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上大胆探索,认识上不断深化的总结。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将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第三,大胆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不但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而且把它上升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四,全面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新的伟大实践中,一定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概括为十二大关系,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必须“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这种新的概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认识上的深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科学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中共的十四大上,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规定得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强调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描述展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行动纲领。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把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展开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的全面改革进程,打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大门,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外交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四)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给我国发展带来的严重困难,党中央科学判断,正确决断,从容应对,使我国率先在全球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党和人民取得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伟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包括贫富差距、生态问题等,如何认识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好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所必须面对的,并且要处理、处理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一、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阐明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而,使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形态转变,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最近几年,在我国又兴起了一股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应该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推行主体私有制;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转变成全民党。面对这种挑战,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1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实现由世界第六位到第二位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5

“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

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达的未来中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应试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教研室从9月开始进行了“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对推动我县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教学效率、教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须着眼于人的整体统一发展,而非片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教学相长,而非彼此消损。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必须把教学过程本身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多年来,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了教师的仆人、知识的奴隶。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教学方法单一,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手脚被束缚、头脑被禁锢,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率不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发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二、“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教学环境”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简单组合,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稳定的结构形式。

“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谐振”,体现了“双主”教学的思想,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导”是指“主导”即教师,“学”是指“主体”即学生,“谐振”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思维规律合拍、协调,形成共振,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是主体的“主动探索”,“发展”是“主体”的“发展”。发展只有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必须是学生主动去追求的,主动去获得的。只有在不断地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三、“导学谐振,主动探索,主体发展”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6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C)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5、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

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9、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1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C)

A、能否使被压迫阶级翻身解放

B、能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C、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能否做到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公平

12、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1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14、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5、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7、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A、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1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归根到底是(A)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19、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B)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B)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简答题(1、2题各10分,第3题12分,共32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过程。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5分左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结果。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5分左右)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答案: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需要。(5分左右)

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的到来、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以及全球化对提升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等任务。(5分左右)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答案:(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3分左右)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4分左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分左右)

论述题(第1题16分,第2题18分,共34分)

1.试述邓小平关于“先富”和“共富”与“共富”思想的内容以及“先富”的关系。

答案:(1)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第二,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第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后富,不搞两极分化。(8分左右)

(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因为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它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示范作用、帮助作用、带动作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只能通过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8分左右)。

2.试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论,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同样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则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6分左右)

(2)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仅要从客观的自然条件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而社会实际,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从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如实地了解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中提出的需要,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可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6分左右)

(3)独立自主的基本点,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做好,因此,独立自主就是遵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反之,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也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因此,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6分左右)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它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材料分析题(共1题,14分)

材料1: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但是GDP又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

(资料来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不以GDP论英雄》新华网2004年4月2日)

材料2: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1日电)

(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答案:(1)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并不是发展的全面内容,经济发展也不能单纯用GDP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因此,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8分左右)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7

据有关资料考证, 佛汉拳在整个近代史上都保留了原有的传统观念, 这些传统观念带有很大的封建保守性, 在现代社会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封建保守性在它选择的练功场所和时间上尤为突出。

佛汉拳是少林寺秘练之拳术, 一般在比较隐蔽的特定屋内或山洞中传授、习练技艺, 所以被少林寺称为“暗藏门”武功, 意为佛汉拳是一种不公开练习的门类拳术, 又具有练武时把房间的门关上, 秘密地藏在房间里偷偷练习之意。1860年左右贾云露禅师开始在民间传授佛汉拳时, 仍然恪守了少林寺之传统, 他命人在地下挖一个宽敞的地洞, 习练者进到洞中才能学习技艺, 练习时间一般是在早上和晚上。早上一般是在天不亮前练习, 到天亮前结束, 晚上是在夜深人静之时, 中间时间没有较明确的规定。在传授或习练佛汉拳时, 洞口一般有专人把守, 不是佛汉拳练习者不允许进入洞中。如有特殊情况有人误入洞中, 一旦被师傅或徒弟发现, 将会立刻撵出洞外。选择在这样的时间和场所练习佛汉拳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环境比较安静, 让习练者精神高度集中, 能提高练功的效果;其二是为了传授的隐蔽和保守, 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在贾老禅师之后的几十年里, 佛汉拳传授者和习练者也一直沿袭着他的传统, 稍有区别的是:后来的习练者为了方便起见, 有的在自家院庭自行练习, 或者佛汉拳练习者们选择一家宽敞的农家大院进行集体演练, 练习时间一般还是在晚上和早晨。

从以上佛汉拳传授选择的练功场所和时间不难看出, 佛汉拳在近代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限于小范围的传授和练习, 其习练场所一般较为隐蔽。从屋内或山洞偷偷练习, 到洞口设专人把守的地洞, 再到后来的在自家院庭自行练习或一家宽敞的农家大院进行集体传授, 其习练时间也选择了不为人所显见的晚上和天亮以前。它的这种选择, 正是由当时佛汉拳传授者和习练者的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在这些人看来, 佛汉拳由于技击性强等自身原因, 不应该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习练, 不能轻易被众多人所掌握, 这也是它之所以成为稀有拳种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 佛汉拳从隐蔽的屋内或山洞、自家院庭走了出来, 改变了过去的保守和隐蔽, 不再局限于只在隐蔽的场所习练, 在田间地头、街头公园都可以看到佛汉拳习练者习练佛汉拳的身影, 一些武校也开始公开传授佛汉拳, 甚至有的武校还以传授佛汉拳为主, 如“濮阳鸿翔武院”、南乐县的“佛汉拳专修学院”;练功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晚上和天亮以前。现代佛汉拳的推广与近代佛汉拳的保守和隐蔽相比, 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和改变, 而这种反差和改变正是源于佛汉拳传统观念的改变。这也是它正在适应时代和大众需要进行着历史进化的有力见证。

2 佛汉拳理论指导的改变

近代佛汉拳是以佛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因佛汉拳源于少林, 出自佛门, 故习之必须通晓佛学、禅机才能悟出其中的拳法、拳理的真谛。凡佛汉拳有大成者, 皆集佛学、道德、功夫于一身。尤以佛学心法体验, 学习技击者, 方可理解其中之内在精髓和妙用;凡以明道德者, 才知有的放矢, 使功夫施于正义。佛家讲慈悲, 主张“仁”, 习佛汉拳更讲道德, 应敬天地、理神明、俸祖先、孝双亲、守国法、重师尊、和乡邻、救急难、远邪教、避异术、刻苦修持, 方可有大成。贾公每次所传佛汉拳技艺之前, 必让其弟子口述佛学思想之条文, 如口述不出者, 则当天不予传授技艺。因此, 佛学思想是佛汉拳习练者的必修课程, 也是练习佛汉拳技艺的必经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武术的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佛汉拳作为武术的一个拳种, 也顺应了时代潮流, 向着人们的多元化价值需求发展, 这势必引起佛汉拳理论指导的改变。佛汉拳在现代社会下, 其理论指导在佛学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现代科学的成分。佛汉拳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美学和中医理论等相关知识作为理论指导进行科学的练习。如佛汉拳的技术动作, 运用了力学和美学的相关知识, 使其即具有内在的技击之美, 又具有外在的形式之美。佛汉拳的健身、养生功能是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 合理地运用了五行相生的原理, 以及生克制化的变化规律来增强脏腑的机能, 畅通周身经络, 纠正阴阳偏亢, 调整气血平衡, 补虚泄实, 达到“内外兼修、扶正祛邪”的功效。从以上对佛汉拳理论指导的论述可以看出, 现代以来佛汉拳的理论指导较近代有明显的变化, 融入了很多现代科学的成分。时代的变迁、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人们对佛汉拳提出新的要求, 使佛汉拳为其技术的发展寻求更相适应的理论指导。

3 佛汉拳传播方式的转变

佛汉拳虽为秘练之拳术, 但在传承方式上却打破了以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家族式传承方式, 它不像其它有些拳种一样在传承时只限于本姓血亲或姻亲。如陈式太极拳自产生之日起, 一直在家庭内部世代传袭, 传播的范围仅限于陈家沟。尽管陈长兴将陈式太极拳传于外姓的杨露禅, 但主要传承方式仍然没有改变, 它仍然以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家族式传承为主体在陈家沟沿袭。而佛汉拳自从传于民间, 一开始就不仅在本门家族内传播, 同时还收有外姓及其它种族弟子, 如杨怀礼大师就是回族, 说明佛汉拳在传承理念上的起点还是较先进的。尽管佛汉拳最初在传承方式上优于一些拳种, 但是, 它仍然是以作坊式的“师徒制”在近代史上代代传承, 并且在传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如:“传男不传女”, “不磕头拜师不予真传”, 再加上传授场所隐蔽, 外人很少知道等原因, 最终造成佛汉拳传播范围较小, 其传播范围主要分布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一些地区, 并且在这些地区习练佛汉拳的人群也为数不多。所以, 从佛汉拳在近代史上的传播范围和练习人数来看, 佛汉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这也是它鲜为人知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 武术作为中国的“国宝”“国粹”, 也开始伴随着共和国革命和建设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从封闭的自身资源以经济的形式向市场开拓, 从低层的民间运动形式向各大武校和高校推进。作为地方拳种的佛汉拳, 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改掉以往封闭的家庭作坊式的“师徒制”传承方式, 以武术馆校、协会组织、武术比赛、媒体传播等形式向社会推广。仅濮阳市区就有两所专门以教佛汉拳为主的武术学校。并且该市区的一些县城, 像南乐县、范县、台前县也有一些暑假业余武术培训班传授佛汉拳, 并且还把其作为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授拳种加以传授。以传授佛汉拳为主的武术学校和业余武术培训班的兴起, 为佛汉拳的传播和推广, 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佛汉拳武术协会联合当地政府, 每年都要举行内部的佛汉拳拳法交流活动, 并且还定期组织佛汉拳比赛, 凡是习练佛汉拳者都可报名参加, 比赛结束后选取前六名, 给予一定的奖励, 以此激发佛汉拳习练者及其它武术爱好者的学习积极性。在国家及省市举行的传统武术比赛上也能经常看到佛汉拳的身影, 并多次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为佛汉拳的发展、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今, 佛汉拳还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体进行传播, 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由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 广及晋、闽、浙、吉、津等地。另外, 佛汉拳网站的建立, 赢得了许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热切关注, 特别是国外的一些武术爱好者不远万里来濮阳学习佛汉拳, 为佛汉拳向国外的推广和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上所述, 佛汉拳在现代社会下的传播, 完全打破了近代时期佛汉拳的传播方式, 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多种传播手段, 根据人们的需要, 积极地向社会推广和传播。

4 结语

由于西方体育的冲击和竞技武术的发展, 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下的发展很不乐观, 一些传统武术拳种已经消亡, 还有一些也频临灭绝的危险。基于这种现状, 我国国家政府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 开始对传统武术拳种挖掘整理, 收集“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130种, 其中也包括佛汉拳。但这么多的传统武术拳种, 大多都束之高阁, 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传播, 这和政府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外, 笔者认为最重要是很多拳种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至于一些拳种将会慢慢消失或灭绝。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武术, 其拳种的消亡, 将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下, 佛汉拳作为稀有拳种其理论体系的革变, 使它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不但生存了下来, 而且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凡夫.中华佛汉拳简介[J].少林与太极, 2006 (2) .

[2]小新.李凡夫和佛汉拳[J].中华武术杂志, 2006 (1) .

[3]魏勤善.大架佛汉拳简介[J].武林杂志, 1994.

[4]戴宝贵.佛汉拳[J].武魂, 2007 (10) .

[5]咚岩, 周滨.谈武术的价值、现状及未来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6]李厚芝.武术国际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J].体育科研, 2005 (1) .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觉实践发展观点的体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它要求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反对静止地、孤立地看待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对发展观点的贯彻,不仅针对马克思主义所认识的对象世界,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认识,恩格斯早就预言:“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个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也一再吸取教条主义的教训,强调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要反对一切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的科学性不是体现在得出了某些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提供了一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理论成果。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党曾经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初创立时的成果,但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进程时刻都在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肩负起了既坚持这个理论、更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

二是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千万不要把目前获得的理论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发展同步化,与实践脉搏同节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现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处在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就有可能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发展观,是坚持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更好地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一篇:扣除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深圳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