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2024-05-20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精选12篇)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1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适应时代要求和满足人们需要的新课程模式也成为大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只有紧密结合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开发大学体育校本课程,才能够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相适应。在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将“三自主教学” 的新模式作为加强学校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的主要内容, 进行了着重强调。因此,在高等教育层面已经将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改革引入,并提出整改的意见,这就为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1校本课程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涵

所谓课程管理,其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实施,以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主体为学校体育教师,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并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而能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方案。因此,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主要由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及学校和教师通过加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再创造出的富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等几部分构成。因而就可将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体育类以校为本所进行的课程管理。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2.1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体育校本课程开设意识,并且在开设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物质水平低、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不足,这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影响很大。仅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目前现有的客观条件对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难以满足,其以校本课程体育教师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和场地器材匮乏等为主要体现。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为前提,也就很难正常开设大学体育校本课程。

2.2体育校本课程有效管理与评价也不够

要正常进行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需要体育校本课程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人们从一些学者和专家的文献和调查研究结果可发现,不少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对申报和审议体育课程的程序没有正常履行,也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科学合理性方面略显不够。已经开办的不少体育校本课程对这个水平阶段大学生不适合,课程设置偏难现象突出。

2.3课程设置和开设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方面,比较普遍存在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其不仅缺乏组织实施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标准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其与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相当大。

3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3.1提高对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价值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做好校本管理的基本前提。以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为目标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主要价值追求,而本质追求就是追求健康第一的健康性。首先,大学体育把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体育的开展必须结合5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体育观,通过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大学体育必须突出创造性。这就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提出了必须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要求。作为体育管理工作者应将创造性在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充分体现;对体育教师来说,应充当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现、组织、 探索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目的地结合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断进行修正;对大学生来说,就应通过积极学习和思考来争取自己最优化的体育学习效果。最后,大学体育要强调专业性。这就突出地强调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效果。对体育老师来说,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中,不断积累相关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研究,让大学体育的实际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坚持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为首要原则。实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理解和尊重,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主动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机会,所有学生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学生有机会对课程开发决策有兴趣参与。同时还应多为每位学生个性张扬提供必要条件,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差异与经验,实施差异性教育。其次应突出自主性。这就要求体育部门必须将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作为依据,合理开发组织大学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实现权职的有机统一。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够使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有可靠保证。最后要注重全员参与。必须组织好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全程中。课程开发的主体不仅有教师,也要包含学生的提出所学课程项目建议的权力,要动员全校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3.3确立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的构建来完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就必须把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起来,具体对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进行组织与设计。可借助于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以及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来构成这一机构。此机构的职能可以是按照课程校本管理计划,来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课程,以便促使课程系统与课程目标达到基本一致。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内容应与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紧密结合,这包括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 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和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等方面,以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构成了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3.4构建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模式

在实践中,主要由学校课程管理专业模式和科层管理模式构成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模式。校本课程专业管理模式对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在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建立学校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全新模式体现出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的迫切要求。这一全新模式应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切实体现出来,并对学生兴趣与发展要求给予最大的关注,促使大学生能够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形成。在课程管理上,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和教师多方面的需求,使教师的理性和非理性管理作用得到有效体现。为了创造出开放性强的大学体育校本管理现代模式,就需要让社会相关人士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课程管理之中,对学校课程实施创造性的管理。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就能够把一个适应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校本课程管理体系构建起来,其构成主要有:一是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决策系统。这需要体育部教学委员会结合学校课程要和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出体育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相应的课程审议以及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开发系统。只有广大教师结合本校资源积极开发出特色性强的校本课程,才能使课程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三是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施系统。可以管理办公室或教研室组成实施主体。管理办公室承担学校政策贯彻和组织、协调教学活动的任务;教研室针对安排的任务,必须保证能按照体育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执行,以求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四是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信息收集系统。应建立起信息小组,认真做好课程开发、 课程教学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这就需要收集好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反馈到管理办公室,从而可以取得判断准确和评价正确的效果。此外,还离不开争取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支持等条件,为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提供必要的实施物质保证。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2

1探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与方法

本文主要对海南省的5所大学进行调查与研究,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大学体育教学结构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将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从中分析出原因及提出相关对策。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5份。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于大学体育课中的很多结构不太满意,其中在时间安排以及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其次,在学生的意识里,大学体育项目以及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等都属于一些辅助课程,从中能够看出学校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与教师等对大学体育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多的不足,这样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讲,在调查问卷中,研究的过程以及问卷的内容与程序主要是体育教育以及课程培训的目标、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重点学习理论、大学教育的主要教学领域以及研究目标、具体各项体育教育的目标以及各项教育目标中的各种内容标准等。这份问卷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以“克鲁姆体育学习逻辑”为借鉴依据,主要调查事项是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能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以及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数据显示,当下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对运动技能以及运动技巧等掌握得不够全面,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因此,学校需要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不断对体育教育结构进行调整,根据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断丰富体育教育的内容,并且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保证体育教育真正达到学生身心娱乐的目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某一项运动,同时根据运动项目的具体要求,能够达到标准。大学体育课程结构标准,要求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体育运动与教育项目才能达到标准,再根据这些项目的要求不断延伸到其他体育教育中。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体育 课程建设 保障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一所高校发展的瓶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上海电力学院《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重点教改项目,自申报成功以后,按照申报方案,结合现实情况,不断提高认识,理顺思路,满足课程建设需求,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投入保障、加强后期管理与监控,确保精品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整合课程资源,搭建精品课程公共资源平台,精心设计网络课程,突出《大学体育》活动性课程的特点,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实现了方案提出的任务和目标。

1 理顺课程建设思路,满足课程建设需求

1.1 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凸显精品课程的“精品价值”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教育。从实质上来讲,它也是一种养成教育,其根本目标是教育学生养成关注健康、自觉锻炼的习惯。因此,我们在创建大学体育精品课程过程中,仅仅依靠定性的课堂技能传授或是课程网站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把健康体育的观念传播给学生;在教学上除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体育能力与增强体质外,还应该注重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在管理上要理顺学生自主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据此构建新时期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新型理论体系和运作体系,从而使健康教育的实施真正行之有效。只有实现了“健康第一”的教育原则,我们的大学体育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精品价值”。

1.2 遵循事物变化规律,强调建设科学发展

除了确定“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外,在课程内容的制订上要做到科学性、前沿性,体现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新发展;在教学方法运用上要做到科学多样性,只要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去尝试,这样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考核评价方法上注重目的性,不仅有利于促进和激励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对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在课程管理上要体现科学有效性,以便迅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强调课程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科学性,以求带动课程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1.3 注重“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兼顾一流的课外实践活动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教学管理。但高校的体育教育又有别于其他普通学科教育,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思想在教学行为上的特征更加突出学生技能与“健康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建设大学体育精品课程过程中,除了要贯穿教育部提出的“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还应该要建设一流的课外活动,一流的实践教学设备。解读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内涵可以看出,评选精品课是为了促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不单纯是指搞好课堂教学,而是指系统的课程建设,它指的是一种示范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一批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另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制订,还应体现区域文化差异与学生兴趣趋向,在考虑使用传统项目进行教学外,也可同时选用适合本学校特点的特色项目,构筑和谐良好的育人环境。

2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投入保障

2.1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是依靠名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出来的精品,凝聚了名师的智慧、经验和人格魅力。因此,精品课程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完成教育教学改革赋予的任务。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实施者,是课程诸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和素质好、事业心强、科研水平高的课程负责人。在此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课程教学队伍结构与整体素质建设;三是课程队伍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建设。

2.2 确保资金和时间的投入

教学环境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方案的重要保障,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完善是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各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体育设施基础建设,新建、扩建的体育场馆为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然而,由于高校扩大招生,也出现人均占有的体育资源减少,一些学校没有室内体育馆和缺少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的体育器材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保障精品课程的硬件建设。

3 加强后期管理与监控,确保精品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精品课程是高水平的示范性课程,要发挥其“精品”作用,一流的教学管理是前提。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涉及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后勤服务人员等。首先要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建章立制,用制度来规范行为。这些制度涉及教学行政工作管理、教学队伍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教学设备管理等方方面面。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另外,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标志着教学管理由传统的人工管理走向智能化管理,教师、学生、专家通过网上对精品课程的评价,可以帮助了解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以便改进工作,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及同行专家认可的优秀课程,起到引领教学改革的示范性作用。

4 整合课程资源,搭建精品课程公共资源平台

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尤为重要,教师的及时“点拨”,尤其是“手把手的点拨”对学生正确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充满活力又相互依赖的、不同的自我组织与完善的并具有适应性的体系。体育课后学习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掌握的情况, 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构建体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立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今后对体育的自主学习、评价。

5 精心设计网络课程,突出《体育》活动性课程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一直是精品课程要求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是数字化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体现教学设计思想、课程的知识结构、内容体系。从宏观上讲, 动态课程资源的呈现起到“导航”作用,即能够根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为学生掌握课程学习内容给出正确的引导, 相当于优秀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层面来说,应该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在体育技术教学中,大多运动技术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受年龄、对要领的个人理解、临场体能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导致技术动作不能十分精确呈现,学生在观察时的角度和时机也受到不同的影响,对教师动作示范的就很难清楚地进行观察,所以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动态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首要任务。视频技术在教学中主要是用于教学演示,尤其是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替代教师完成运动技能的演示,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运动技能的展示最好的形式就是视频呈现,视频技术可以将复杂的运动技术清楚地、多角度慢速呈现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反复地、有重点地观看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

总之,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体育改革为突破口的工程。发挥学校的体育特色与优势,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体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对学校体育改革创新跨跃式发展的有力推进,其示范和导向作用,使体育课程质量和效益在短时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高校体育课程整体建设和立体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金鑫.地方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8):47—49.

[2]刘思聪等.我国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71—74.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等4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4所院校在课程总时数上, 除上海体育学院达3258学时最多外, 其它三所院校无较大差异, 并且西北民族大学高于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826学时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内。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 必修课最少, 选修课最多的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必修课时数为1858学时, 占总学时的65.74%, 选修课时数为968学时, 占总学时的34.25%。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必修均高于70%)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更重视必修课,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百分比高达34.25%, 比其它三所院校选修课最高的武汉体育学院的24.55%, 高出十个百分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 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注*不包括实践环节。

2.2 课程学分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 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 在对学生的学习总量要求上, 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 达170.5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 将4所院校学分课程进行比较, 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13个百分点, 而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11.06%。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 说明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 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院校。

进一步分析, 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 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数量最少 (59.5) , 比例最小 (34.89)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 (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 、学分低, 其他配套措施 (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 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 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 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4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 情况大致相同, 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 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8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 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 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 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 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能力, 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更能发挥积极作用。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没做要求, 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强化, 教育实习为8周, 处于4所院校最低, 见表3。

2.4 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 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对学生外语的要求校四级 (320分) , 对计算机的要求为校一级,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 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 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 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 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 除第1、2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 还在第3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 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3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 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 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相比较而言,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外语和计算机在必修学时上相对占有优势, 外语必修学时超过了武汉体育学院, 与上海体育学院持平, 而计算机必修学时数为最高90学时。在运动员等级和裁判员等级上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没有作要求, 这样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对其运动技能和裁判执法能力的学习的放松。

注 *“定点课程”是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4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 见表6, 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 专项训练课程总时数达到720学时,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504学时。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四所院校中最少 (432学时) , 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注*含素质训练 **课程名称为“副项选修课”。

2.5 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 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4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 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 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 见表7。

2.6 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 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 在4所院校中,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 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 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 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 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 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 结论与建议

1)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 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 但专项课学时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2)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实践环节缺少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

3) 外语、计算机等能力的要求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有必要增加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时, 并采取开设提高性质的课程等形式, 保证这部分课程连续学习不间断, 提高学院学生外语、计算机等能力与通级率。

4)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扩展学生体育教育与健康指导技能, 必须增设更多教育学类与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

参考文献

[1]徐佶, 林文弢.我国部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兼析我院现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1) .

[2]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处.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 2006.

[3]薛锋.廖世雄等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教学总体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07, 9 (3) .

[4]薛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4) .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自从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上便开始兴起了一股转型的热潮,为了适应整体的国际形势,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开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开始较为看重在实践中教学、培养应用型栋梁方面的成绩,以便我国的本科院校能够在以后更为残酷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最为有利的位置,提升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竞争力。

一、国内外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综合情况

(一)关于如何构建体育课程模式的分析。体育课程的构建分为六个板块,包括主线思想、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方式、进行方法以及最终评价。这些个课程模块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缺一不可,而且以最初的思想和目标为课程构建的地基,必须经过详细的思考后才可以确立。

(二)各个地区转型期间的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情况。追求真理的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地区在转型期间进行的改革并不是很顺利,普遍存在着转型力量薄弱的现象,根本无法适应转型所需,而且很多地区只是着重于形式应付公事,而且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体系也并不完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重而道远的改革前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关于院校学分制度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关联的探究。其实追本溯源,如果想要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可以适当的借鉴我国本专科院校内普遍存在的学分制度,根据其他学科学分制的运行方式,打造出学分制的体育教学以及评价方式。

(四)关于体育选课教学的分析。新一轮的本科院校体育教程改革必须更加看重学生利益,更加人性化重组,最根本的是重视人文精神。关于学生自我爱好、自我个性的发展,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构建出完整的课堂体系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选择。而且体育和健康是紧密联系的,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重视使用科学的方式去设立目标,而且要最大程度的把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化,将体育与健康更加完整的结合起来,着重打造“健康为先”的体育理念,改革负责人的目光要放的长远一些,看重学生终生体育素养的进步与发展,完善整个课堂教学模式,让体育课程变得更加科学。

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是对本科院校教育方式与高级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新的探究,在展现当今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适用型人才。此类人才需要全面的综合素养,所以必须对院校的体育课程进行合理化的改革,使得院校学生能够获得知识基础上,拥有更为强健的体魄,在精神与身体素质上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很明确的意识到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思路,尽管大多数地区对于改革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是比较微薄的,改革中也出现了很多阻碍,比如成果少、分配不均等问题,但是这些阻碍得到恰当处理后也将会是财富,只有最大程度看到问题、了解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健全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并且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改革影响力。在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关于体育公共课的供需矛盾,我国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期就出现了活动量少、体质虚弱的情况,而且随着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所以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把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作为关键点,并以此为方向开展更深刻的变革。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改变许多本科院校进行了大范围的扩招,虽然是给了更多学生进入到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但是大量学生到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与学生数量增多一起出现的是就业压力大、公共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中也是非常严重的,造成体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很多体育场地的无法使用。还有就是很多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教学态度非常随便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本科院校的体育改革不能只是改革教程,还要改革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体育学习的情况,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

转型期间进行的体育改革是院校所必须重视的,是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关键性突破口。如果能够做好体育改革,也就意味着这些应用型本科将会在转型期间跨出重要的一步,对于推动转型有着非凡的意义。要想将高校体育改革做好,必须进行多个方面的全方位设计,用最科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最大程度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的借鉴周围院校好的经验,创造出能够适应形势变革的体育课程,建设出公共体育课更加多元化的鼓励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6

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曹艳(1962—),女,汉族,山西灵石人,昆明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推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是高等教育开展的以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起点高、立意新、系统性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改革系统工程。1997年2月原国家教委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有关院校从1997年新学年开始实施《课程方案》,及时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试行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灵魂,以知识为产品,以全球为背景。大学教育必须围绕知识经济的特征来考虑,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些要求,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效益。而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及时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到教学中来。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根据原国家教委1994年提出制定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体育科研基本训练的体育专门人才”[1]。但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仅仅是基本适应,与未来多元化的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方向存在一定差距。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学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具有动态性特征。

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体育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工作表现与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不能正确处理愿望与现实的关系;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应聘能力弱;品德教育能力弱;教学训练能力弱;科研创新能力弱;竞争和适应能力弱。从毕业生的学校教学的反馈意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育院系重专业知识教育,轻文化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设科目太多,学得太粗太浅,理论教学门类分的过细,重复内容较多,缺乏教材之间的系统性;部分科目不能与毕业后的就业紧密结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对学生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教学方法手段陈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是利用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学术优势,进行跨系选课,有利于培养知识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毕业生可以适应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新闻等工作。一般性师范院校应重点考虑面向农村、面向小学培养体育师资[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结构体系是:组织教学能力;讲解能力;示范能力;观察、分析、纠正错误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分析教材能力;编写教材能力;辅导余暇体育活动能力;宣传、诱导能力。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应具备:思想素质;组织能力;讲解示范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业余训练能力;裁判能力;运动场地的设计与画法能力;口令和哨子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培养的是既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同时又具备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新型人才。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这也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从计划时代逐步向市场时代转轨转变的必然结果。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程分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提高水平,减少重复,加强综合,重视实践,培养能力,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把课程分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应掌握的三基的必修课,按照不同培养要求设置的限选课和照顾学生兴趣、扩大知识面的任选课3大类,三者的比例为7∶2∶1。这一分类方法实质上是将课程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下辖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下辖专项选修、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教学管理。

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目前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和外语上,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类课程门数少,只局限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而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尚还欠缺。在专业基础课中,主要的学时集中在国家规定的专业主干课,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比较强,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的胜任工作,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人文知识贫乏,在学科交叉和横向联系上较弱的现象[3]。一些学者认为以必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既强调共性,又不忽视个性,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科学,并进一步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强化人文社会学学科课程,精选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数,确实实行主辅修制。通过调查发现,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体系不尽合理,基础理论课比重偏低,选修课偏少,忽视了人文社会学科及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

课程的门数、学时和课程比例。有关体育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为73%︰27%,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在专业学时中分别占63%和37%[4]。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中看出,公共必修课平均为18%,教育类课程为8%,二者合计为26%,专业必修课程为59.6%,专业选修课程为17.2%,学科课程和技术课程占专业课时的63%和37%,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5%和27%,基本和指导性计划相吻合,但从调查中发现部分院校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则相差悬殊,其中,公共必修课最高达50%,最低为20%,二者相差一倍多,选修课最高为29%,最低为17%。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分量明显偏高,集中的科目主要是专业主干课,因学时太多,影响了选修课的开展,学校过于重视竞技项目,势必造成学生毕业后,学的用不上,而中学需要的适合于学生的健身项目以及一些非竞技项目又不会。学科中,72学时以上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人体解剖、运动生理,36学时以下的课程偏少,术科中,有的学校田径、体操(竞技体操)超过160学时。

国家指导性计划的制定目的在于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各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地区经济、文化的特点作灵活的调整。但数据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极不均衡。

3.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建议

目前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重视政治思想理论课;重视师范教育类课程;理论课和技术课并重的思想在逐步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市场意识”初步形成;更加注重工具课程。

课程设置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整体育人效应;适应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体育能力特长的发展;增强科研创新的学术成份;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中,应注重加强基础,突出主干,拓宽知

识面,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的交差渗透。

在必修课程中实行“必”中有“选”,在选修课程中实行“选”中有“必”[5]。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虽发展不均衡,但总的趋势是向着课程目标综合化,结构弹性化和多功能化,课程小型化发展。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现代“必修课综合化,选修课小型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同时加强地方课程的开发,突出特色;利用校际资源尝试跨校选修形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更加和谐的课程体系。

[1]黄汉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03

[2]宋亚炳.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

[3]王丙振.培养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方法和途径[J].体育学刊,2002.09

[4]陈俊钦.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整体改革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06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7

1 体育课程评价的本质内容

1.1 评价体系的概念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用来定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评价。那么如何在体育课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呢?这就需要对主体、客体的属性非常了解, 并且正确协调主客体之间的需求与矛盾, 才会制定出一套成形的评价方案, 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评价体系。

1.2 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建立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 客体是学生, 主体是教育的实施者。首先, 要对客体也就是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其次, 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最后, 应用科学的手法对下一步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多种数据进行汇总。最终实现了学生不断进步、教师不断提高的目标, 进而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进行,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推进体育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2 目前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评价标准有偏差

笔者走访了很多高校, 发现目前的体育课程评价一直沿用的是常规参照评价, 即体育课成绩仍是以学生的运动成绩评定为主, 平时学习态度的成绩所占比例很小。这样的评价过程不能够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整体的评价, 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具有一定的偏差性, 因此这样评价体系不能起到导向和激励功能, 促使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2.2 考核体系单一

目前的体能测试成绩仍然沿用的是单独核算的方式, 考核体系单一。有很多学生除了在体育课内的成绩以外, 还有课外锻炼、奖励加分等, 这些都没有纳入考核体系中, 忽视了对课外体育运动的培养和认定, 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育所提倡的健康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 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 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 定量评价多, 定性评价重视不够。

2.3 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2.3.1 体育成绩评定不合理

很多的民办高校过分重视对体育成绩的评定, 忽视传授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 导致了很多学生仍然没有正在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体育运动, 只是为了达标而运动。据笔者调查的数据显示, 有59.2%的学生认为评价不合理, 而认为合理的仅仅占40.8%, 这值得大家深思。

2.3.2 体质测试和体育考核没有有机融合

体质测试和体育考核没有有机地融合。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达标而运动, 甚至还出现不及格的部分同学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

2.3.3 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

目前的体育教学仍然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师生相互间缺乏必要的交流, 因此, 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 又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2.4 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

不同的教师、课程之间, 评分的内容与标准随意性大, 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 且各老师对于教学评价缺乏系统研究与探讨, 同班级学生在选择不同的项目、教师, 所获得的分数差距较大。想要获得高分的学生, 在选择项目与教师时, 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出发, 而是选择考核相对宽松的老师, 过分追求高分, 限制了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培养。

3 民办高校体育课内外评价体系的构建

民办高校大学体育课内外相结合评价体系是以“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来确立的, 围绕着培养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思想、健身能力的教学目标, 打破大学体育的传统评价方法, 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综合的体育教育行为, 将体育教学、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建立一个新的大学体育评价体系, 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综合的评价。

3.1 改变体育教学评价理念

按照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使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依据, 将评价标准与教学准则相统一。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指导作用, 注重评价方式的实践性, 规范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应用评价过程的反馈指导作用, 从单方面的评价过渡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

3.2 扩展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要不断地扩展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向着多角度的综合方向发展。评价体系的内容既包括对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还包括平时学习态度, 即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 以及课外锻炼、奖励加分等, 这样一来就能起到导向和激励功能, 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促使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3.3 构建多种体育评价方式并存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往的评价方式都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体育成绩评定, 虽然这种评价方式简单明了, 但是由于是在评价的最后, 教学成绩不能更改, 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幅度。针对这种情况, 宜采用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即时性评价可以随时测试出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努力与进步幅度, 更具有科学性, 而在一整套学习过程结束后, 再进行终结性评价, 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的结合应用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效果明显。

4 结语

文章通过网络和文献资料查询, 发现目前“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呈现多样化, 然而, 从建立大学体育课内外相结合评价体系的角度去研究课内外一体化的较少。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及教学研究发现, 只有建立课内外相结合评价体系,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内外一体化。此研究, 打破了大学体育的传统的评价方法, 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下, 对传统评价进行改革, 将余暇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运动训练等纳入大学体育评价中, 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思想, 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对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是强健国民体质的重要项目, 因此,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就成为了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相关教学质量完善的重要工作。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己经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而建立课内外相结合评价体系是有效实施和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 通过将大学生余暇时间的体育活动与大学体育课程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督促学生在余暇时间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培养终身体育思想。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祝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8) :180-181.

[2]范汝清.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 2011 (6) :65-66.

[3]陈俊.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重构[J].实验室科学, 2009 (1) :29-30.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8

健美操分为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健身健美操是以健身为目的, 通过在有氧功能的条件下, 按照一定得顺序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 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增进健康, 健美形体, 焕发精神, 娱乐身心。而竞技健美操的目的主要是竞赛。从概念可以得出, 健身健美操是非常适合高校女大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据统计, 女大学生喜欢健美操主要是基于几个因素, 见图1。

能吸引高校女生进行锻炼的, 一定是能对自己能够有所裨益的运动项目。人人都爱美, 女生更希望自己有苗条的身材, 健康的体魄, 优雅的气质。

快乐体育是从终身体育和个性和谐的需要出发的。对于高校女生来说, 快乐体育需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终身体育, 是社会和学校对高校女生提出的要求。二是个性和谐的需要, 是高校女生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并非所有女生都喜爱运动, 有的女生甚至讨厌运动。但社会和学校的要求, 需要现代的大学生有着健康的体魄。所以, 在学校每年都会有各种体育课的考试以及学生健康体质达标测试。对于社会方面而言, 有了健康的体魄, 才能更好的工作。女大学生进行锻炼, 有被迫的成分存在。而真正能达到运动效果的, 只有发自内心的想要进行运动才行。所以, 快乐健美操课程能够满足女大学生的这一需求。

1 快乐健美操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

1.1 快乐健美操课程训练内容的设计

1.1.1 基本身体姿态的训练

基本身体姿态的训练是进行健美操训练的首要任务, 健美操的基本姿态要求“直、立、长、绷”, 对于公共体育的无基础高校女生来说, 基本姿态要求的每一点都不容易做到、做好。所以, 必须得循序渐进。可以先借助把杆以及器械来帮助完成动作。由于身体姿态的练习并不是一两次课程就能完成的, 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学生会出现厌烦的情绪, 觉得练习很枯燥, 对健美操课程会失去兴趣。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 教师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高学生的兴趣, 不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例如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或者在练习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 转移注意力等等。

1.1.2 基本步伐、手臂动作以及组合训练

基本步伐与手臂动作是健美操的基本元素, 所有健美操的成套组合动作都是由健美操的步伐与手臂动作配合组合起来的。要想进行健美操练习, 得从最基本的开始进行。这对于没有基础的女大学生来说, 尤为重要。只有把基础打好了, 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在学习步伐与手臂动作的时候, 我们可以与音乐结合进行学习, 更换不同的音乐,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项运动的活泼与动感。

1.1.3 健美操成套组合动作训练

在基本身体形态以及步伐、手臂动作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展开成套组合动作的学习。部分女大学生因为看过一些健美操的表演, 所以有时会出现操之过急的思想, 一旦发觉自己的健美操动作跳得不如别人好看或动感时, 就会对健美操产生放弃的冲动, 没有之前想学时的那种热情。特别是女大学生, 看过电视上表演的健美操都是很优美、动感, 初学阶段, 而自己的动作又赶不上别人的, 所以有时会出现厌学健美操的情绪。所以, 教师在学生的初学阶段, 不仅要从动作上耐心仔细的辅导, 还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鼓励, 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健美操, 快乐练习。

1.1.4 其他动作元素组合训练

由于发展快, 衍生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健身操, 例如:街舞健身操、爵士健身操、搏击健身操、拉丁健身操、啦啦操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需要, 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这项运动的兴趣, 快乐练习, 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1.2 快乐健美操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1.2.1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感受健美操的快乐

在学习健美操的初级阶段, 女生往往因为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而失去对健美操这项运动的兴趣。这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纪律不失严肃而课堂气氛又轻松活跃的情况下, 让学生去感受主动学习的乐趣。从而学生自己能够清楚“我要怎样才能学会”, 而不是“我要学会什么”。对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 提高大学生的自信程度。对于暂时做不好的学生, 要及时纠正动作。前提条件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到了大学阶段, 学生把自尊心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特别是女大学生。所以, 即使有个别学生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要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让她们自己主动去纠正错误。健美操本来就是一项快乐的运动, 即便是专业班的学生不时也会达不到教师上课的预期目标, 更何况是公共体育课的女生。

1.2.2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感受健美操音乐魅力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现代女大学生都喜欢时尚、流行的元素, 可以选择女生喜欢的拉丁健美操、爵士健身操、街舞健身操、舞蹈啦啦操、有氧舞蹈瑜伽等等, 来提高女生练习的兴趣。因为是公共体育课, 所以, 无论是何种内容的练习, 都要贯彻由简到繁的原则, 不能操之过急。在教学内容构建上, 还要重视健美操基本技术的学习及其他基本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培养学生兴趣。健美操的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现代健美操音乐不同于以往, 选择范围十分广泛, 一般选择节奏感较强的现代乐曲。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能够表达思想主题的音乐, 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中、融入到健美操中, 感受健美操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听觉喜悦, 真正做到快乐进行健美操练习。

1.2.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动作的设计与教学, 体验快乐感受

健美操是一个不断重复变化连续的动作过程,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进行一项运动的练习, 我们需要从简单到复杂, 从慢节奏慢慢过渡到快节奏, 让学生渐渐感受健美操动作与健美操音乐的相互融入, 而自己又能乐在其中, 酣畅淋漓的感受。学生最开始进行学习时, 也许不能完全把健美操组合或成套动作跟上音乐连接起来, 再慢慢学习到了熟练阶段, 学生练习得越来越好, 教师对学生要多加肯定与表扬。在学生认为, 自己的进步以及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动感、健美的外在形象是需要教师的同学们的认可与欣赏。在动作完全熟练而学生在进行练习时享受其中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到人多的地方进行练习, 使学生得到更多赞赏的目光与言语, 增强自信, 真正体验到健美操带来的乐趣。

1.2.4 循序渐进, 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 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 灵活运用。在进行教学之前, 可组织学生观看各种健美操比赛与表演, 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健美操的运动美, 对健美操课程充满期待, 相信自己通过练习与学习, 能上更大的舞台表演与比赛。学习过程中, 做到循序渐进, 不以教师唯一的意愿为转移。认为学生没有按预期达到目标而丧失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不可取的。

2 快乐健美操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健美操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适度强调“快乐为本的思想”

健美操快乐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 对于高校女生来说, 健美操课程只是大学众多课程当中的一门, 要借助健美操课程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这才是快乐健美操课程的最终目标, 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健美操课程的乐趣, 提高她们的练习兴趣。而“快乐”只是健美操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手段, 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快乐为本的思想”, 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 从而忽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 也许学生能从中得到快乐, 也能培养一定的素质。但与我们终身体育的思想是不相符的。如果为了建立快乐的课程体系而忽视终身体育的思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退缩或放弃, 这是不可取的。在学习健美操课程中, 你只有付出努力, 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才能从心底真正感受到健美操课程的快乐。

2.2 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快乐健美操课程

高校健美操课堂上, 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大学健美操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都是近距离面对面进行教学,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单方面的传授, 还要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齐头并进。部分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 往往在学生还完全不会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练习。部分学得快的学生能体会教师的用意, 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动作学不会而慢慢失去对健美操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充分保证示范的正确性与标准性, 给学生建立优美的动作表象, 才能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快乐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重视情感因素的合理运用。在大学健美操课堂上,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与学习。对于做得好的学生, 教师要充分鼓励,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肯定, 对于一时还做不好的学生, 教师不要用严厉伤害学生自尊的言语对学生进行批评, 一旦伤害学生的自尊, 学生有可能厌恶健美操课, 不利于学生进行快乐学习, 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大学健美操课堂上, 应充分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健美操音乐与动作中, 快乐运动。但是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时, 要注意课堂纪律。真正做到在课堂纪律良好的基础上,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2.4 培养学生兴趣, 快乐运动

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终生体育、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快乐体育的精神所在。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体育与艺术结合的运动项目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的, 并且是真正对这项运动感兴趣的。然而, 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体育的不同认识等都会对健美操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不能实行“齐步走”、“一刀切”的方法, 充分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能只注重“教师教”,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学”。这样只会使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更谈不上快乐运动。

3 结语

快乐健美操课程体系可以从教学内容上进行设计,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健美操动作, 理论联系实际, 循序渐进。在学习过程中还需注意适度强调“快乐为本”的思想,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 快乐运动, 真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摘要:现阶段大学健美操的教学主要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使很多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通过快乐健美操课程体系的建设, 有利于女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健美操的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个性以及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快乐,健美操课程体系建设,女大学生,公共体育课

参考文献

[1]李杰凯, 包蕊, 贲驰, 王可.论操舞音乐韵律与动作节奏的本能恰和之美——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史瑞霞.快乐体育融入健美操教学的路径探析[J].运动, 2010.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9

1 传统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虽然近年来,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 各高校的课程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评价体系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上过于关注考试成绩, 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二是评价结果的应用不深入, 作为测评学生成绩的一个指标, 并无后续的使用, 从而使得评价标准流于形式。三是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改革, 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还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此, 高校应当积极探索, 创建出一套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价体系。

2 构建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措施

2.1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鉴于此, 高校应当丰富教学评价内容, 从多个角度衡量学生, 体现课程评价体系的公正、公开。

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所谓评价内容多元化主要是指高校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当更加重视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合作、学习、实践等方面, 建立评价指标, 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彰显出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而评价标准多元化是指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设定成绩、综合素质、技术水平等标准, 以保证评价体系的公平性, 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则是指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 创设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主体。这样才能避免单方面的评价主体因主观感情而影响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如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形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主要是指不要以最终的期末理论成绩为评价标准, 可以适当的在日常学习过程中, 增加不同阶段的评价。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总的来说, 高校在构建多元化评价时应当注重结合学生实际, 并积极拓展思维, 创建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这样才能满足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才能满足不同个性发展的学生需求。

2.2 构建全面性、动态性的评价体系

全面性评价指标旨在挖掘影响学生体育教学的隐形指标, 并结合显性指标, 完成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从而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动态性评价则是相对静态评价而言的, 注重过程性评价, 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活动中等动态性教学过程中, 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动态评价指标。

将动态性、全面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凸显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客观性。相比于传统的定量标准评价, 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也正是由于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过于落后, 才有新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如构建全面性评价体系, 可以从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主要作用就是测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而高校应当重视个体差异, 并从学生角度出发, 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和学习空间。如可以在体育理论知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顾虑到所有的学生, 进行分层次评价。而情感态度评价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活动记录、学生相互评价方面来获取。另外, 动态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而言的。之所以称为动态性评价主要是因为评价指标是不固定的, 是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活动制定。如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 除传统的考试制度外, 还可以适当添加口试或者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当然, 具体的考核标准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来设定, 这样才能避免传统考试制度的片面性, 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 高校体育教师应当重新认识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并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 从多维度、多方面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重视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终身体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 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终身体育目标也是国家提出的, 践行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指导标准。虽然国家制定了定期的体质健康测验, 但这并不代表能够真正地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锻炼。而终身体育理念的目的就在于重点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因而高校在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时也应当以终身体育为原则。

从长远角度来看, 终身体育目标是符合学生发展的。如以羽毛球教学为例。建立羽毛球课程的评价体系可以从排球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终身体育习惯3个方面出发。其中基础知识包括羽毛球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等指标。而终身体育习惯则是指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养成重视体育的习惯。总的来说, 就是从多个方面真实测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总之, 构建终身体育评价体系应当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评价内容上, 既要重视对学生技术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评价, 也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情感态度、体育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二是在评价标准上, 要同时顾虑到学生体现出的共性指标和学生个体表现出的个性评价指标。三是在评价方法上, 要减少量化结果的方法使用率, 适当增加体现个性、思想的评价方法。四是在评价主体上, 不要纯粹的依赖教师, 应当形成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五是在评价重心上, 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标准, 重视评价主体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学习状况、努力程度, 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保证评价体系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高校应当深入研究理论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从而形成一套符合学生认知, 满足理论教学需要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如在体育发展、运动基础理论知识等理论教学中, 重点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储备, 促进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经济市场中, 高素质的大学体育生更能得到企业的青睐。因而高校应当完善体育课程的改革, 使其能够助力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体育既是大学生必修的科目, 也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途径。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高校应当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体育课程评级体系的构建方法, 从而提升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井刚, 徐辉, 左景江, 等.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运动, 2014 (10) :80-81, 87.

[2]付太山.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7) :115, 117.

[3]纪沙.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体系的构建[J].山西青年, 2016 (12) :153.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10

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和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就是其兴趣化的内容较多,学生活动的范围也较大。在课程中,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文化课相比都较多。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怎样能把这些动态因素进行结合,让它们产生最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就要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体育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体育课程来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学习欲望。体育课程体系的广泛含义就是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动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通过彼此的帮助与学习,来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当前学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不完整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也越来越一体化。但是在快速普及的背后,暴露出目前学校教育体系的不完整,主要体现在教育网络覆盖的程度有限、素质体育教育的效率较低、教育系统不够完善以及教师的教学不够规范。同时,在学校的体育综合管理建设中,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指导。在当前专业型知识为指导的发展理念下,综合教育管理体系的不完整也是致使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不能完善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在体育教学的效率方面,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对课堂效率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在体育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对学生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损伤。由于各大私立学校对于专业型体育教师的需要,让很多还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体育教育工作中,他们在工作中没有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实施,进而影响了体育课堂中的服务效率,间接性地影响了体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不系统

在课堂教学不够系统的背景下,不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率都会对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对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产生不良效果。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学模式中没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的体育知识,对于体育课程的开展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出现了负面作用。

三、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

想要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就要明确目前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要了解此项活动课程出现的后果或者情况。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设计正确的课程目标、技术目标、情感目标等教学目标,并且要了解开展的体育活动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体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普通的文化课来说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教学环节的连续性、课堂活动的主体参与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性。因此,要按照学习任务来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划以及学习目标。

(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首先,要把教学目标和教学的规划内容进行统一,这样能更简单地对课程的进度进行控制与调节,并且教师要把握好当前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性教学,进而提升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做出最合适的教学规划。

其次,在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安排下,教师使用目标选择对于教学的方案进行完善,并且让它在进度不改变的状况下继续进行深入的实践。在设计教学的方案时,需要按照教学的进度进行安排,并且按照实际的状况进行合理的调节。

最后,由于体育发展的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教学的效果,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种方面来进行完善,实现对于教学过程中整体的掌握,有利于课程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开展体育体验式教学课程

只有开展体验式教学课程,建设综合教育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减少由于教育水平问题而导致的学生体育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产生。首先,学校应该提高对于学生体育基础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全面地、多方位地进行体育活动。在保证学生体育素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其次,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时,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确保学生真实的运动能力。最后,在普通文化课程的同时,开展体验性活动教学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提高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身体素质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完善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十分迫切。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建设,让体育教学能够开展得更好。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学校的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但是目前,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在“健康首位”以素质教育为原则的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模式及体制限制的问题。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劲鹏.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韩印华.新中国学校体育目标体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模式,即通过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渠道的指导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但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实践和经验不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教学模式和方法、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缺乏深度认识,呈现出诸多问题,未能形成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太过于功利化,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利润,比如教学生如何开“公司”、怎么当“老板”。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深入人心的,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不够清楚,正是学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的理解。

(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创新创业教师往往由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各系部的辅导员以及各部门行政工作人员兼职讲授,缺乏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教师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能够长期运用创新创业知识教学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少数的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理念及实践指导能力。

(三)课程体系不健全。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人才培养机制的高度去认识。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定位模糊,虽然被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但也仅仅是纳入方案,学科建设规划、质量评价体系都没有与之配套的建立起来,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呈现边缘化趋势,缺乏系统的、专业的、标准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创业实践环节不健全。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各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缺乏与之配套的实践类课程、实训平台和稳定的实践基地。究其原因:一是高校认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一定要上升到创办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高度;二是高校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所需的政策、资金、场所、技术、项目等软硬件的支持。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从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高度出发,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信念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停留在以缓解就业压力为终极目标的肤浅层面。因此,高校应该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宣传创新创业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大学生日常学习之中,积极引导,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健全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性课程,先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塑造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和精神;第二层次,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学会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三层次,设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项目和活动,在其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以教研室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一是要构建一支有广泛的学习经历和实践经历、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二是进一步规范教研室制度,创建典型教研室,使教研室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定期实施外出进修和访问学习计划,参加各级创新创业教育讲座、交流会。还要建立教师质量保障机制,给教师提供企业挂职锻炼机会,学习企业设置、运作、管理方式,提高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指导能力。

(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设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做到和学校、地区、学生、专业、创业方向相结合。二是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成“苗圃+孵化器”的培育体系,帮助学生从被动应试教育过渡到主动适应创业市场,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三是建设创新实验平台和创业模拟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真实的模拟环境支撑。四是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借助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代练”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一是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职责分工明确,建立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做好后勤保障。二是向学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让他们更加后顾无忧,放心地投入到创业的大浪潮中。三是建立创新创业资助体系,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如设立专项的创新创业保障基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利用学生协会组织建立研讨交流平台。四是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采用实时跟踪、全程监控的方式,对学生实行综合评测,做到奖惩有别,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创业热情。五是多空间、多角度的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利用一切现代化网络互联手段,去弘扬创新创业的目的和知识。

作为办学主体的高等院校,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挖掘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主动实施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与教学活动是一份职责。同时进行教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师资力量改善和服务平台的搭建,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主导作用,担当新时代的旗帜,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高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8):449.

[2]张静,马福.基于高等院校责任下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途径[J].创新创业,2016(11):49-53.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12

1. 高校体育的特点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 高校体育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 学生毕业后将步入社会, 在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能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保持健康的心态,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成败。

2. 高校体育的制约因素

随着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的来临, 大学生们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 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大学生难以保持身体健康, 大学生们急需一种可以伴随人一生的体育运动方法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而如今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 反而在许多高校, 学生只能很被动地上体育课, 体育的魅力与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3. 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如今, 高校体育不能仅仅把促进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高校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为学生考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体育技能与锻炼方法, 逐渐调动自己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养成经常进行锻炼习惯, 让体育真正融入到学生未来的生活当中去, 为与终身体育的衔接打好基础。如果一个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明显, 那么其体育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影响就大。

二、终身体育的概述

1. 终身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转变, 体育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追求乐观生活态度的一种方式, 终身体育的思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对于终身体育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代表人物为王则珊教授。1995年后, 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为标志, 我国的体育事业开始进入全面重视群众体育的一个新时期。在近些年来, 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由于社会的向前推进与人民生活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并在相关学者的不断研究下发展成为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2. 终身体育的内涵与特征

现如今, 在体育界还没有一个对于终身体育概念的权威阐述, 虽然部分研究人员曾对其做出了一定的研究, 但其对于终身体育的定义并不能得到所有学者的一致认可。不同的研究人员对终身体育都有着其独特的理解,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 对终身体育内涵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氛围下, 终身体育概念得到了很好的充实与加强。人们也在自身的运动实践中渐渐体会到了终身体育的内涵所在。对于终身体育, 王则珊教授认为, 它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指导与教育。终身体育是当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创造生活乐趣的重要方式, 它的整个体育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而班华则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 终身体育是根据人们自身的发展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们提出的要求, 它的发展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

3.21世纪终身体育的发展走向

在21世纪, 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这给终身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未来几年中, 终身体育思想将更加深入人心, 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一个理论, 它更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 它将成为人们保持积极阳光心态的精神支柱, 它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体系

1. 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们对新时代的美好愿望与憧憬都大都体现出一种和谐、稳定、健康、阳光、积极的态度, 这个世纪将成为一个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体育运动与体育教育的时代。大学体育是传承人类文明与先进思想重要领地, 把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进行合理的衔接,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们健身、娱乐等多种需要, 有利于他们保持一种积极将康的心态。而且, 它还可以让大学生们意识到积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态度将是人的一生的美好追求, 终身体育可以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2. 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实施现状

目前, 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衔接,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多学校在教学中, 并没有很好的向学生传达终身体育的思想, 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 教学方法老套, 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好多学生只是被动上课。

3. 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模式发展途径

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在衔接时, 必须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衔接, 在课的开始部分要充分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 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分组练习时, 教师要对学生技术动作中不规范的地方适时给以纠正, 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畅通的信息通道,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与教师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同时,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之间的互动,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与技能,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展,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切实领悟终身学习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专, 李平.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四川体育科学, 2006, 02:25-28

上一篇:保护与振兴下一篇: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