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新(共12篇)
大学体育新 篇1
一、大学教育课程现状
1、体育教学目标偏离
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 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强调动作技术的规范性, 考核标准主要以完成动作的质量或数量来衡量, 其要求较高, 所占成绩比例也很大。一味的用高标准的内容来进行教学, 高标准的测试来进行考核, 必然会遭到学生的反感。也被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为负担, 从而也导致他们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所以,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淡体育课的竞技性, 专业性, 多注重健身功能, 以健康第一为本的指导思想, 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实际要求与水平。
2、体育教育偏重于教师的“教”
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过多强调的是对技术动作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 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对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进行讲解, 学生在听的同时进行模仿式学习。这种模式有利于动作、技能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但是, 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于动作技术的鉴赏能力。由于不同的体育教师在技术动作的教授方式与示范上存在着水平和能力的不同, 使得学生对于固定的一个教师在教学方式与运动水平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就会觉得这个动作就应该这样做, 其它都是错误的极端想法。
3、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
大学体育课程成了中学体育课程的延续。在大学体育教育中, 课程理念的变革并未真正使课程实践发生相应的变革, 造成课程理念与课程实践的事实脱节, 这种状况多数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体育教育观念传统, 教育观念滞后,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这种落后的教育不能适应新世纪的基础体育教育发展, 更不适应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教育的需要;2) 课程教学仍沿袭传统方法, 学生学习枯燥, 机械;教师教学僵化, 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 使得学生不能发挥自主性、个性和创造性, 造成教与学的脱节;3)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不科学。传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打击那些教师锐意改革的热情, 直接影响部分教师教学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大学体育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方面, 基础教育阶段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侄桔。现在有许多中学把升学率指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的优劣, 以及高考“指挥棒”现象的存在, 影响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实, 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学校领导、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 忽视体育的学习,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认为体育在中学课程中是副科, 而且学校领导、老师又重视不够, 在多数情况下让位于文化课程的学习, 加之“学生成绩好都好”的存在, 使得很少学生化时间去学习体育课程的知识、技术、技能。家长会认为学生花时间在是“不务正业”或纯粹浪费时间, 所以学生不可能有很好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素养, 体育习惯也无法养成,
另一方面, 体育教育的域发展不均衡。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必定制约教育的发展, 全国各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高中毕业生体育教育综合素养参差不齐, 导致进入大学的新生体育教育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某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教师待遇较差, 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造成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与质量不齐;另外, 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不齐全, 使得体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有些地区在对体育课程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体育课程资源缺乏, 导致体育课程目标达成度较低, 同时使得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体育观。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对策研究
1、转变体育教育观点, 以人为本
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 构建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打破单一模式的评价方式;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要重视体育, 认识体育对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摆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与进步, 思维越来越敏捷, 活泼, 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 能够根据自己所上的体育课联想到一些在该方面做的出色的运动明星, 像科比、林丹等。联想到这些球星在某一场比赛的画面、某一个动作的完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 营造出学生们喜欢的情景氛围, 让学生们主动的走进体育课课堂。
3、采用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
大学体育俱乐部就是把俱乐部的经营方式、管理手段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活动, 以在校大学生和教育者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在校园内外进行的体育训练、健身、体育娱乐休闲、体育文化交流等体育教育活动的团体和场所。
摘要: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体育的核心也必须改革发展, 主动迎合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进一步促进大学体育的全面改革, 使大学体育向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
大学体育新 篇2
学校体育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对大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以及优良品德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狭义体育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娱乐性体育是指在余暇时间或特定时间所进行的一种以娱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具有业余性、消遣性、文娱性等特点。娱乐性体育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格。
体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我认为,大学体育主要可以归纳成五大功能:
第一、大学体育的身体教育功能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第二、大学体育的德育功能
如在大学体育竞赛中既要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又要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当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误判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骄横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为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
第三、大学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大型体育运动会比赛,观看我国运动员为国拼搏、为国争光,在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讲述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第四、大学体育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养提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
第五、大学体育的智能教育功能
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作为一种教育的体育运动,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要在“德、智、体”上全方面发展,做二十一世纪“四有青年”。因为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未来,才能更好创建未来。所以,大学生要认真对待大学体育这门课程。
大学体育新 篇3
关键词:终身体育;大学体育;教学模式[HK][BF]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锻炼身体,因而在潜意识中没有认真对待,所以大学的体育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突出。实际上,体育教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让人们认识到运动的意义,对人们建立终身体育理念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体育理念的认识与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让身体更加年轻有活力。体育锻炼是使人身体更健康的途径之一,这在很早就被证实。在远古时期,人类通过奔跑来狩猎,或者躲避野兽的袭击,同时也与自然相抗争,如果远古时期的人类没有强健的体魄,在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就不会占优势。虽然人类很早就开始运动,但对运动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人逐渐发现了运动的重要性,如我国古代出现的剑术以及五禽戏等运动。
如今,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发展,学校更是将体育教育的分数算入学生综合考评中。
二、终身体育理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不足之处
1大学体育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
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比较曲折。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我国吸取的是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即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主要注重大学生生长发育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教师也只注重学生体育技巧的学习、掌握,忽略了对学生体育理念的培养,更没有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因而学生的体育理念不是特别强烈,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很大不足。
2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落后
如今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并且信息技术也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大学体育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对体育教学没有严肃认真对待,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比较松散,学生在体育课上也比较自由。此外,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虽然大学体育有很多项目,但是,学生在选好体育项目后,一般很难改变,所以在选课方面没有自由。
三、从终身体育理念出发引导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1要坚持全民参与体育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真正的体育爱好,然后与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体育学习理念,然后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丰富性,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并坚持终身运动。这才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核心。
2教师还可以增加竞技体育教学
由于竞技体育对学生的水平要求比较高,一般学生无法完全达到标准,但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加相关的竞技体育教育,让大学生感受不一样的体育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能激发运动热情。
3教师要坚持快乐体育的理念
体育本是一项运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身体能得到放松,还能缓解疲劳,使人身心愉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坚持快乐体育的教学原则,将体育技能的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心态。学生喜欢体育训练或者体育技能学习,并能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那么学习兴趣就会不断增加。学生的改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陪伴,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在快乐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具备健康体育运动的理念,学生的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进行体育运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要明确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李想通过终身体育理念形成大学体育教育的新模式[J]才智,2014(26):204
探索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合作,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 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 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 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 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下, 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 最重要的是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入, 以教师讲, 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
新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是以目标统领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是要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要从单纯的“身体锻炼”和“体能达标”转变成把体育当作学生个体发展地延伸性学习活动。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 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 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 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 让学生喜欢体育, 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 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一、什么是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第一, 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 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 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 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教师则积极引导, 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这里的“自主”就是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在“自作主张”与“任性”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满足, 而不是始终在教师指导与安排的阴影下学习与锻炼。
第二, 合作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 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 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 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 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第三, 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快乐体育, 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 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欢迎学生从参评一个新动作起就积极参与, 广发议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 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 进行知识的传授, 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它改变了过去以局限性的内容直接确定学习目标的模式, 而是在确定目标与学生掌握的基础上, 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内容与途径。
二、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 要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 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 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 几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 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 不认真的表现, 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 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 上课时仓促上阵, 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 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 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他们自主的锻炼, 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材, 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 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 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 笔者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 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 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 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 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二)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想使学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机会。应该说, 在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都有学生合作的条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1) 商量合作法:商量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的过程, 在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出主意的过程中, 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当了教学的合作伙伴。例如上双杠课时, 双杠前摆上后, 对下法不做具体规定, 而是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办法, 听取学生的意见, 由他们自主设计后商量决定, 可采取杠中跳下、杠侧跳下、前摆下与后摆下、前摆内转下等多种下法。 (2) 暗示合作法:让学生主动领悟。例如对练习中长跑中出现的怕苦怕累的学生不是直接批评, 而是评论“马家军”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 让学生受到积极暗示行动参与中长跑的练习。 (3) 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纠正。例如, 对课上非正常损坏的体育器材, 教师把“损坏东西要赔偿”道理摆明后,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或修补或赔偿, 使学生把“要我改正”转变为“我要改正”, 这样学生在充分发挥合作教学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这是体育合作教学的重要方面, 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教学力量产生合力效应, 可使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受到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合作管理,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 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 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 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 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 “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因此, 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 学生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老师叫他们做什么, 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 没有自己的主见, 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 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 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显然限制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 我们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 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 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 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的论文 篇5
1体育文化简述及其影响
体育文化是指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以及体育精神文化综合而成的概念,大学高校的体育文化是由物质、精神、制度等构成的文化。其表现形式有:课外群体活动、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等。体育文化是以人为参与为主题,体育锻炼为手段,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为其项目,而进行的一种群体活动文化。群体文化的开展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提升品味。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深入体会”、“直接感受”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感受那种积极向上,永不放弃、超越自我的积极进取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结实的基础。
2体育文化的特点
2.1体育文化的精神
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的,而体育锻炼不只是概念上的身体锻炼,其中还包括一种内在的文化精神,在实际生活训练中,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体育锻炼也不只是肉体上的锻炼,增强体质而已,更是在享受一种突破自我,永不言弃的“直接感受”,只有“深入体会”这种内在文化精神,才能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精神的意义。
2.2体育文化的实用性
体育锻炼的最直接效果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这也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实用性,在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以后可以直接转化成身体的能量,强化身体机能素质,这个过程是不断成长,汲吸取的过程。
2.3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
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表现形式有:课外群体活动、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等。其内容表现出的一种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任何事物比拟的,同时它也能培养人们团队协作能力等,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3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之间的链接关系
我国大学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是盲目而又不符合实际的。在课程设置上,每周会有一到两节体育课程,体育老师只给学生提供一些体育器材,然后在学期末时再进行一次考核,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上体育课,体育课常常是“必逃课”之一,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就是敷衍了事,浑水摸鱼。完全忽略了对体育文化精神的培养,脱离了体育锻炼的实用性。体育教学要进行改革方面的发展,必须要以体育文化为导向,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培育,通过参与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磨练学生意志,体现体育文化的内在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体育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为主要途径,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只有抓住这条主线,体育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4传承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4.1提高教师自身体育文化修养
首先,在传道授业的教师方面,需要从根本观念上改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要把体育锻炼认为成单纯的身体锻炼,而敷衍塞责,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任学生们“自由发展”。现代体育教学应该是理论知识和实际锻炼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体育锻炼的技巧,更需要把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渗透入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认识体育的魅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是时代的需要,老师的能力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学校的体育成果,加大对老师的教育文化改革要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来,要不断弃掉原有的旧教学模式、古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新型的教育观念来改变老师的文化修养,使教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全新的教学。
4.2加强学习体育文化建设
当今的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打破以往单纯的体育技术教育为主线的教学体质,在“传道”的基础上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的认识与培养,不断的改变体育文化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中的作用,体育文化建设是体育的基础和核心,只要找准体育文化的切合点就能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使体育文化建设步入更好的轨道上来。大力创新和变革,必须传承和结合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体育教学改革,使我们能够有一个新的、更深层的认识。
4.3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习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是这个时代刻不容缓的期盼,体育教育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条件下,我们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推进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改革,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和创新,只有学校改变了教学文化的特点,学生体育文化的素质将得到全面的发展效率、质量将得到提高。通过参与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磨练学生意志,体现体育文化的内在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推进高校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就要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和选择,恰当的使用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体会出体育的核心作用,建立授课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教学团队的素养和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体育新 篇6
关键词:大学体育;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4011504
Abstract:Nowadays, the sports cause of China is meeting a new stage, in which both the role that sports play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its social status have qualitatively changed. To accommodate it to the "new normal", we must make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revolution and practice, 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the public curriculum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further analyzed the revolu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ublic curriculum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age,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guiding ideology, the concrete method and way, and the efficiency.
Key words:college PE;system of public PE curriculum;reform practice
1 背景与现状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正迎来新的阶段。一方面,国家继续大力推行全民健身政策,不断扩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体育活动规模,并通过宣传与教育让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上的改观;另一方面,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体育纳入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在上述情况下,体育由原来单一的娱乐手段或健身手段,向集社交、健身、娱乐、文化等多元化手段或概念的方向发展,逐渐转变为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这种“新常态”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高校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性以及实用性的社会人才,通过教育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要参与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具有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发现体育人才的目的外,还具有培育体育文化氛围、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全适应目前的新常态,存在以下不足,如对基础教学价值认识不足;课程缺乏开放性,课程之间缺少层次性;教学方式与内容比较单一等。因此,现阶段大学体育教育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亟待一次科学的、系统的改革实践。对此,国内许多学者开始了思考与探索。宋尽贤等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历程,为新时期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依据[4,7,11]。苟定邦、王淑英、刘冰等比较分析了“十二五”时期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设置[1,3,5,10],苏雯等思考了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6],陈邦军等采用不同视角去探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方法[2,8,9,12]。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正面临的新常态,针对一般多科性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2 指导思想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构建之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缺少明确性的指导目标,只是将增强体质、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等内容作为基础。《纲要》的提出明确了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目标,并通过对学生基本状况的分析,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目标的确立,充分彰显了现代体育教学的全新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科学化的依据。在坚持以《纲要》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做出进一步的强调与调整,主要包括:
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重视基础教学。国务院推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制度体系全面突出了“健康第一”的宗旨,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个人素质,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深层目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入手。任何一个体育项目所需的基本素质都是力量、速度、柔韧性等基本身体素质,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参与体育的基本前提。所以,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突出基础教学尤为重要。
第二,坚持向教学多元化方向改进。教学多元化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以及教学形式的多元化。过去单一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这种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的教学,大幅降低了教学效果的持续性,使学生在相邻两次课程期间缺乏实践与巩固。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尝试丰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正常的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体育活动等结合起来,让多种形式与内容的体育教学相辅相成,进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让课程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这带来两方面的局限性。首先,学生所学习的运动项目不一定适合学生自身,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其次,单一的教学层次可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达到要求,也可能是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给予学生更高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特点以及兴趣,选择性地且具有较强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 实践方式与方法
3.1 总体设计
在原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改革方案,涵盖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一方面,引入了 “分层教学”与“深度教学”的理念,将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并针对体育基础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专业的深度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甚至是参加体育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在重视基础教学、突出“健康第一”宗旨的前提下,笔者引入大量的课后实践活动,并将体育选修课、体育社团活动与必修课相互结合形成一套体系。这项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的延续性与学生兴趣的易激发性和持续性,具体的思路与流程如图1所示。
3.2 具体课程体系设置
以成都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为例(表1),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可以更好地辅助必修课的教学。此外,该课程体系包含的体育项目丰富,给予了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根据笔者提出的新课程体系(图1),在坚持教学大纲宗旨的前提下,做出以下调整:
首先,将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统一安排为基础教学,即基本身体素质教学。理由是,具体的运动项目都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为参与的前提与基础。例如,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中存在激烈的身体对抗,健美操和武术对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要求较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基础,学生无法很好地参与到特定运动项目中去,甚至还有受伤的危险。因此,基础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在完成基础教学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有正确的、量化的评价。如果学生经过一个学年学习仍不能达到基本标准,那么基本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基本身体素质达到了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项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第三,具体运动项目的学习不应当仅限于课堂上的常规教学,还应当包括理论学习与课外教学实践。课外教学实践可以是一般性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是教师开展的选修课。此外,我们也可以引入学生社团的
活动。多种形式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
堂上的教学效果得以延续。
第四,引入“分层教学”与“深度教学”的新理念。如果教师统一采用较高标准要求学生,那么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或达到教学要求,学习兴趣与效果会大幅降低。如果教师统一采用较低标准要求学生,那么基础较好的学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学习兴趣与效果同样会降低。过去,我们曾倾向于采用较低的标准或适中的标准要求学生,但相比之下,显然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分班教学效果更好,而这也有利于贯彻“深度教学”的理念。一些身体素质突出的普通大学生,具备参加高水平学生体育竞赛的潜力,由于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而无法发挥出全部能力。而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并引导他们进入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专项学习。
4 实践效果反馈与评价
经过研究笔者发现,突出基础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状况与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引入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学生的课余生活得以丰富,对体育的认识、了解与兴趣逐渐加强。最后,引入“分层教学”与“深度教学”的新理念,不仅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显著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其中,“深度教学”理念的应用为具有良好天赋与身体素质的普通大学生拥有更多参与竞赛的机会,享受更好的体育资源,为体育资源的平衡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实践方面,笔者选取了《田径》与《攀岩》两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并将上述改革与实践的思想与方法应用于这两门课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比于改进前,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并普遍有更优秀的表现。其中,“分层教学”与“深度教学”理念的实践尤为成功。笔者及所在的教研团队通过分层教学发现了好苗子,再进行逐步筛选,最后通过深度教学培养大学生运动员。在深度教学过程中,笔者及所在教研团队进一步重视基础,并强调了教学或训练的专业性。近两年,通过落实“分层教学”结合“深度教学”的新理念,笔者及所在教研团队培养了多名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田径方面,指导的学生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男子1 500米、5 000米、10 000米和3 000米障碍冠军(普通大学生组别),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男子800米、1 500米和5 000米冠军(普通大学生组别),其中4项均超四川省大学生田径纪录。攀岩方面,指导的学生在第11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取得了高校乙A女子组速度赛冠军。事实证明,笔者给出的改革实践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是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新常态的良好改革措施。
5 小结
本研究就新时期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的背景与现状、指导思想、方式与方法、效果反馈与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发现,在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常态的情况下,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我们必须坚持以《纲要》为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重视基础教学;坚持向教学多元化方向改进;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让课程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在改革的实践方面,笔者提出:
1)将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统一安排为基础教学,即基本身体素质教学;
2)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有正确的、量化的评价;
3)具体运动项目的学习不应当仅限于课堂上的常规教学,还应当包括理论学习与课外教学实践;
4)引入“分层教学”与“深度教学”的新理念。
其中,“分层教学”与“深度教学”两个新理念已经得到应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评价与课外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需要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工作。
总的来说,实践证明笔者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建议是科学的,但改革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如何进一步优化改革的方法与方式的同时提升其普适性,是笔者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邦军,郑立红.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4):105108.
[2]刘忆湘,张先义.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7140.
[3]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尹小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政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刘兵.“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6]苏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3(5):197.
[7]宋尽贤,廖文科,主编.中国学校体育 30 年(1979—200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李杰,何仲恺.北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启示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72273.
[9]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3):273276.
[10]苟定邦.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1921.
[11]于晓东.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1):1517.
新时期大学体育发展与改革反思 篇7
1、体育教学目标定位的思考
1.1、 增强体质与传授技能二者之间矛盾
在大学体育的改革过程中, 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引来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 而定位的矛盾集中在体育改革中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还是以技能学习为主?体育教学改革是否可以通过运用技能学习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这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两难”怪圈,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大学体育改革的进程和完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将“两难”、“盲人”目标具体化, 而“育人”又与教育目标似乎相重合, 因此给人们对体育教育的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定位带来模糊概念。然而,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 对我国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认识, 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要重要的多, 因此, 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应为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教会学生增强健康水平的方式。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学生授之以“鱼”, 比其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 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1.2、如何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目标
从近几年的体育课程和相关教育文件中规定了体育教育的五大领域目标, 这给一线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实施难度和压力, 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大、中、小学中都将德智体美等方面引入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培养范围内。教师针对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导致在实践过程中无从下手, 在组织教学工作中频遇瓶颈, 现阶段, 如何解决一节课中对诸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当务之急。首先, 要正确区分体育教学的宏观目标、在不同年龄、层次、阶段所确定的中观、微观等三种不同的目标, 其次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实现不同阶层的教学目标, 如何能够使得目标在体系化、清晰化、具体化、有效化和评价化的前提下得以实现是今后教育领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考
2.1、如何正确解决教学内容的基础与系统性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存在着众多的平行关系, 与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相比逻辑性较差, 因此, 无论是在体育教材还是教学中很难完全按照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有序顺序来安排, 体育领域中多是按照项目不用来划分, 而划分后的教材内容之间也多是并列关系。如篮球、足球、排球之间, 健美操与体操、武术之间在表面上似乎存在相似性, 但是具体联系也不好定论, 因此在教材的安排上不能肯定谁是基础性学科, 同时, 一定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贯穿于小学到大学整个阶段, 甚至在中学所讲授的体育知识在大学还要反复开展。
2.2、 将竞技运动项目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
竞技体育项目是体育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 体育教学包含对体育理论体系和运动训练等多方面内容, 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竞技体育项目的标准对学生提出要求, 常以反复的训练和达标要求来安排体育课程, 导致课程枯燥、形式单一、难度过大、学生学习热情较低等不良现象。因此, 必须对竞技体育项目给予恰当的改革和处理, 使之与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内容相适应, 将竞技体育项目生活化处理是目前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之一。
2.3、忽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与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体育教学着重是对训练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基础的传授, 近几年, 随着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理念的推出,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到健康与体育、保健与运动的紧密联系, 意识到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保健与卫生指导下才能提高运动的效率和质量。因此, 理论与实践必须实现有机统一, 而两者之间的衔接环节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4、体育教学内容中注重多样化还是重点凸显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区别, 其他学科一般是在纵向上的逻辑递进和深入, 而体育学科多是横向进行延伸和丰富。随着终身体育理念的深入,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人们提倡将教会学生重点学习一项运动技能的教学观念。而有的人认为面对我国丰富和宝贵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体系, 单纯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而一个项目是不可能满足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等漫长的阶段需求的, 因此,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设想为在小、中学来探讨和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在高中、大学集中精力去学习自身最为擅长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之一。
3、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反思
3.1、重教法而轻学法
在长期受到传统“主智主义”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 加之在早期我国教育事业上硬件设备和条件的限制, 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教师作为教学中心、“教师说、学习练”、“传授式”等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将被动式的教学转换为学生主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例如在每节课的准备阶段教会学生制定本节的目标和任务, 如何运用恰当的主题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勇于思考并解决问题。
3.2、重分解而轻整合
体育教学内容没有较强的逻辑性和顺序性要求, 其难易程度也是相对而言, 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由简到繁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为了勉强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 而不严格结合教材的设计和特性, 只为分解而分解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例如在讲授篮球运动项目中, 为了体现技法之间的不同而进行分解教学, 忽视了篮球游戏和竞赛策略与技能, 以及在赛场中的战术配合和策应能力的培养, 那么很难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和球感, 教学质量必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更无法实现篮球运动的多元化价值。
3.3、重传技而轻认知
体育教育的特性是以运动训练和身体实践练习为主的学习, 因此, 在相关的教学方法中多是围绕学生的运动技能传授而展开。全面剖析体育教育的属性, 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学习学科, 即本体认知或运动认知学习。在长期的重实践训练的结果来分析, 往往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动作技能, 却不能深入懂得技能的内涵和作用, 由此可知, 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严重缺乏与技能相关的灵感, 即运动意识。而意识的养成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息息相关, 可知,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掌握高超技能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条件。
3.4、教学方法训练化
娴熟的运动技能是建立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实现的, 同时反复的锻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因此, 反复的“练习”已成为体育教学中的特征之一。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人们往往直接忽视项目特征直接引入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加以练习, 但是竞技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对象、目标、周期和条件等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训练方法完全不适应于体育教学过程。针对此现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对练习方法进行恰当的筛选和改造, 实现训练方法的教学化, 满足学生的身体和个性发展特征, 实现体育教学中对智能、非智力因素、技能等目标的实现, 相应地, 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使学生在掌握多元化领域的培养目标下, 学会如何开展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4、结 论
综上所述, 我国的大学体育改革中还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 亟待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加强科研研究力量, 并大胆地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矛盾, 我国的大学体育改革是一项长久的、光明的科研道路。
摘要:大学体育与振兴和发扬我国全民身心体质健康的关系十分紧密, 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结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发展阶段和特征进行研究和整理, 在大学体育的不断改革历史中深入思考和分析, 总结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隐藏问题, 旨在为我国大学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教学,改革,反思
参考文献
[1]刘宁, 刘静民, 张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政策、法规演变脉络之研究[J].体育科学, 2009, (12) .
[2]田标, 唐永干.论大学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6 (6) .
大学体育新 篇8
1. 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习惯的现状分析
大学体育教育不再仅停留在介绍常见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搞好学生体育测试上, 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养成都有所影响。不仅如此, 其教育的目的更加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自觉、科学、终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虽然各地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也都采取了一些改革体育教育的措施, 但结果都差强人意。
1.1 广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明确, 体育习惯不科学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的中学教育课程设置一般都不健全, 把文化知识的学习看做重中之重, 而把体育课程的学习看做是一个“辅助课程”。体育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不健全, 把体育学习看成是文化学习的一部分, 没能从深层次挖掘体育学习对未来生活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二是没能更好的解读体育学习以及体育活动的现实需求性, 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课程;三是没能把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与自身的身体素质结合起来, 及时纠正自己身体缺陷或者进一步发扬自己的身体特长。
1.2 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不高
目前, 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所面临的尴尬情况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主动, 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对老师教授的内容敷衍了事, 缺乏探究的精神;漠视考试结果, 考试过程中作弊情况严重, 更甚者有找人替考的现象。
2 大学生在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各大学校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一情况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归根到底是应试教育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的恶果。迫于就业压力, 各大高校体育教育所占有的资金和人才相比较专业课程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一体育设备严重老化;二可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有限, 经常出现自主锻炼与体育教学相冲突的情况;三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局限于已有的体育设备;四进行体育运动的环境较差,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的培养是一股相当大的阻碍力量。
2.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僵化, 实用性不强
目前, 各大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理论知识教育, 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育项目的历史由来、运动技巧、身体机能构造等知识;另一种是实践教育模式, 具体是在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械的辅助之下, 教师讲授运动项目的技巧, 然后学生在进行各种练习。主要以一些传统项目为主, 以老师讲授为主, 创新性不够, 这对新社会形势下的大学生的兴趣迎合程度低, 自然也就不利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的培养。
2.3 学校的体育教学考评机制不健全
长久以来, 学校的体育教育一直停留在重竞技、重技能的层面上, 没能把在体育教学与学习过程涉及的人格培养、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与体育教育的考评结果很恰当的联系起来, 这会间接地给学生留下只要把体育技能练好了就能取的好成绩的错误的印象。这造成的弊端自然不言而喻, 不仅不利于学生树立自主锻炼的体育意识与开拓创新的体育精神, 而且对学生寻找合适的相对稳定的锻炼项目和保证稳定的锻炼时间的督促作用也不大。
2.4 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盲目, 不具特色
目前, 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普遍存在问题, 比如课程设置趋同化, 课程内容划分过多, 课程创新性滞后等, 更甚者十几年也没有更改过体育课程的设置。另外, 由于各大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所处的环境不同, 学生对这种趋同的、无差异的体育课程设置存在不接受的现象, 而学校千篇一律的设置这些专业, 当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关于正确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体育习惯的对策
3.1 明确大学体育的教育观念, 重新定位大学体育的学科地位
要想在素质教育的方针下改善大学体育教育的教育方法,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习惯, 首先要从观念上打破以往的关于体育教育的陈腐思想, 重新给大学体育教育进行学科定位, 把体育教育放在一定的高度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社会、国家以及家庭都应该提高对大学体育的重视, 从物质保障、精神关怀等方面对大学体育教育给予支持。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培养有特色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
在大学体育教育问题上,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体育教育的中心和重心, 一切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习惯, 最终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机能。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 打造有差异的提议意识和体育习惯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3.3 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方法, 提升趣味性
大学体育的教育模式无外乎就是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创新教育方法, 提升趣味性和实用性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理论知识教育的加强, 不能把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部分, 在对体育技术、和项目历史进行介绍的同时, 还要增加一些生理学、心理因素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使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再空洞和无趣;另一方面就是实践教育, 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只要把理论和实践课程搞得灵活有趣, 学生们自然会自主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的。
3.4 完善大学体育教育的考评机制, 明确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大学体育教育的考评机制不仅包括对学生的期末测评, 也包括对体育教师的学期测评。首先, 对学生的期末测评, 要打破“体育技巧最大”的潜在标准,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评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树立良好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效果;其次, 对教师的考评要定期、严肃, 结合其所带班级的成绩, 以及体育创新成果和受欢迎程度等来对体育教师考核, 以此来鼓励教师创新体育教育方法, 不断促进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的提高。
3.5 整合学校资源, 设置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提升体育教育的实用性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学体育教育也要不断与时俱进, 根据学校特点和环境设置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如学校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生源构成,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沙滩排球、野外逃生训练、冬季滑冰等特色课程。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 还增加了体育课程教育的实用性, 为体育教育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因此, 各大学校根据特点改变体育课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承担着一定的建设责任和任务,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智力和体力上都要保持一定的优势, 所以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习惯更是不可忽视的。微观上这不仅对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影响, 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影响, 宏观上这涉及到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发展后劲和发展质量, 因此这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社会各界和学校以及学生个人一起努力, 才能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最终帮助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受用一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洪臣.对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的研究[J].长春医学, 2008 (2) :42-45.
[2]周小雄.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1, (03) .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新思路 篇9
关键词:健身化,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改革
一、确定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的制定, 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目标为:增进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 提高体育人文素养, 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服务于地方社会。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强调要突出促进学生健康的课程之本, 使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 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目标结构设置由传统的统一性转向有针对性, 既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 又有针对部分特长、学有余力和体质较差的学生的不同发展目标。把课程定位在省内一流、力争国家精品的位置上, 课程既是规范的, 又具有齐齐哈尔大学的特色。
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体育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和民族性, 具有区域特色, 强化区域社会服务功能, 强化区域文化的引领。齐齐哈尔大学体育课程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 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 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认真总结多年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了具有齐齐哈尔大学特色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为体育基础课, 开设游泳和速度滑冰, 通过一“水”、一“冰”的特色教学,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大学体育选项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体育选项课程教学中, 采用“三自主”的选课方式, 即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内容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一一对应。精心选择体现科学化、生活化和健身化的教学内容, 重视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重视服务地方社会, 创造性地开设了丰富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校本特色的教学项目供学生选择, 如曲棍球、珍珠球、荷球、休闲体育 (跳绳、毽球) 、轮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滑雪等, 确保学生掌握三种以上科学健身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的健身化改革
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体质、素质和技能的教育, 是加强自我锻炼能力、锻炼方法及终身体育理念的教育, 主要的任务是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使其熟练地掌握多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为其学习、工作以及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要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 就必须将以往的以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教材内容, 改为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为中心的健身内容, 即教学内容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学会通过体育锻炼调节心情, 培养抗挫折的能力。体育教学改革要强调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 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 通过体育教学, 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 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能自行锻炼, 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 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 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重点讲授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减肥、营养、休闲体育等内容, 要突出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征, 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 能够运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方法, 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 努力使学生转变对体育的看法, 喜欢上体育运动, 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
四、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重点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大学体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就是让广大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许多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被新教学方法所代替。对2003~2010年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分析表明,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精讲多练, 培养能力, 重视个性发展, 灵活采用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目标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齐齐哈尔大学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强调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鼓励教师构建多种教学模式,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创建体育课程教学的宽松、和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氛围。提倡学导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积极性。
五、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考试不应该是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新时期体育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应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 以其各方面能力、各单项技术与技能的进步幅度和体质健康标准等方面为辅。采用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 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价结果, 不应以百分制衡量, 而应以等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来表示。每学年评定一次体育成绩。
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从长远来看, 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支与改革相适应的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 在职培训。通过进修、培训和国内外高校之间交流等多种渠道, 形成多规格、多形式的现代体育教师培养体系。第二, 优化教师结构。体育教师构成要多样化, 不仅要有传统意义的“公共体育”教师, 有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高层次体育学术带头人, 还要有曾经和正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水平教练。要树立名师、大师, 给与丰厚的报酬, 并以他们为中心, 展开教学、科研、训练、交流等活动。第三,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 激发其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宗平, 庄惠华.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 2001, (1) :22-25.
[2]赵红娟.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3 (4) :113-115;118.
[3]王林.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弊端与改革思路[J].体育与科学, 2003, (5) :50-52.
大学体育新 篇10
(一) 有助于加强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作风的培养
新时代的体育活动是集运动技艺与艺术功能于一体的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别文化活动, 它是人类智慧的高级体现。赛场上的惊险, 技术上的对抗, 战术上的配合, 时间上的紧迫, 偶然时的得失, 视听上的艺术, 群众欣赏到的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流动艺术盛宴。高等学校通过体育教育手段, 将体质、意志和品格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 能培养学生们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感召力, 为21世纪社会培养了全面合格的新型人才。
(二)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现代社会里,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巨大作用, 体育运动的科学意义也越来越被可。体育锻炼有助利于人体骨胳、肌肉的生长, 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肌的体抗病能力。在大学里没有升学的压力, 不用顾及对文化课的影响, 体育课是实打实上的, 而且体育课占的一定学分也让学生们自觉地放弃了逃课的念头。大学生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 能间接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包括智力教育和体力教育的综合性事业, 对学生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 以保证他们将来作为劳动者有充沛的精力投人生产过程, 提高劳动效率。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所生产的主要是造就人的健康资本。目前大学生毕业后需要走上社会, 因此, 对大学生人力资源投资、能间接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实现策略
(一) 坚持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抵制功利思想
学校体育的教学理念与价值传输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同时也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尤其是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有紧密关系。在我国, 人们普遍将现代化看作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而很少有人将现代化看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条件。这种将“现代化”视为目标的理念, 导致了教育成为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的一项重要分解目标。由此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教育被作为一项国家现代化发展指标, 而不是人的一种必要的需求, 被赋予了功利主义色彩。学校体育教育中强烈地反应出这一特点。我国的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 都是在举国体制框架下进行的, 导致了学校体育教育视看作是打造身体素质的一件工具, 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生产体育人才, 体育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项手段, 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宗旨, 即体现“人”的价值, 也掩盖了体育精神实质与体育的价值。在这种教育理念下, 对人的全面培养转换成了培育体育专业人才, 淹没了学校体育应具有的教育价值。所以, 在体现出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 一定要摒弃功利主义的价值理论, 树立人文主义理念, 突出人的价值, 使教育的目的回归至人本身。
(二) 贯彻体育精神,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
体育的基本精神与价值, 是一种体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沉淀, 这种文化沉淀体现在个体的生命体验过程中和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所感受的身心享受。也就是说, 体育的基本精神是对人身体的关怀, 完成人身体的一种超越。所以, 体育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体育本身。在教育理论方面, 学校体育目的是传导体育精神, 体现体育价值、体现体育对人的意义, 弘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的价值是进行“人的培养”, 这种培养绝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 而是要使人在生活中体现出体育价值。也就是培养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 这种全面发展的人既有健壮的身体素质, 又有崭新的生活价值理念。在某种程度上看, 学校体育教育就是通过传导体育文化,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理念来使体育教育回归至教育宗旨, 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所以, 完成对人身体的超越绝非简单的体育竞技教育能够实现的, 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以此获得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动力。
(三) 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来提升生活品质
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价值理念和实践理念, 从学校体育教育来看, 既包括“强体”这一实践理念, 还包括“育心”这一价值理念, 其目标都是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当人获得全面发展, 也就获得了一种生活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我国的体育教育中,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被定位于培养具有夺取奖牌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 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 回归到提高人的生活品质上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和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认同感, 有利于学校体育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 并为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奠定深厚基础。
总之, 体育教育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生活的意义, 有意义的生活才是人存在的根本目标。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是一种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的应用活动, 其教育的最本质目标是“强体育心”, 它不光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基础, 还要以促进全人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在管理制度化高校领域, 体育的教育价值既是应用关系的一种体现, 也是教育“培养人”使命的内在关照, 在实践上, 学校体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更好实现其教育价值。
关键词:大学体育,价值,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燕歌, 沙金.论体育价值的社会转化——兼谈“营销”体育的目标、任务与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07) .
大学体育新 篇11
关键词:大学体育;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大学体育课程;大学竞技体育;大学体育学科;大学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5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或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对许多事物或现象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都受到欣欣向荣的改革现实的强烈冲击,使我们不得不转移视角去重新审视和确认这些事物和现象,大学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过去十多年中,我国大学体育已做了许多改革,试图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时期对我国大学体育提出的问题,不是在原有办学模式的框架中修修补补所能解决的,我国大学体育正面临着一次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巨大转折,如何正确地把握改革方向,已经成为当代我国大学体育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理论创新更是迫在眉睫。
为了给理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材料和咨询有关专家,以及累计2个月余的(2007年1月-4月间)对北京、湖南两省(市)74所本科以上普通高校体育的实地调查和54位体育部主要负责人的访谈,对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发展动向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现状作了比较深入的定性分析。
1当代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实践的新动向
1.1“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统领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有学者据此分析认为:“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目的之所在。”[1]“高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则属于国家意志,二则它满足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
作为政府主导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得到学界认同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成为两种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的主流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它体现了学校体育(高校体育)正逐渐由国家需要的社会本位向个人需要的个人本位的方向转变,表明了学校体育向自己本质的回归,体现了对人的关怀。”[2]这两种指导思想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对大学体育改革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这里的大学体育主要指的是面向普通学生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又集中体现在大学体育课程上。
实践中,大学体育课程也相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如:1) 减少体育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增加学生喜爱的选修内容。南京理工大学从1997年起取消必修基础课,开设有20多个运动项目供学生选修,北京大学开设了30多门,清华大学则开设近60门体育选修课;2) 延长学习年限,如清华将体育课由2年延长至3~4年,更多的学校选择在学生整个求学阶段(包括研究生阶段)开设选修课,规定学分,让学生自主选项上课;3) 加强体育理论课程的开设,北京大学从2002年起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奥林匹克文化”同选课和“棋类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体育课中安排“体育健康”理论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人体工程课等;4) 与休闲社会相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娱乐化、生活化成为一种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开设了航海健身与生存课,清华大学开设高年级与研究生的“轻体育课程”,北京大学等学校开设了素质拓展课、攀岩课和户外生存课,登山、保龄球和高尔夫等过去不敢企及的课程项目在不少高校已经出现;5)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即选项课教学成为一种流行的组织形式。如包括清华、北京等大学实施“完全开放式教学改革”,让学生网上选择体育课程和任课教师;.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课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设竞技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保健类(保健体育、心理健康、智益功等)、娱乐类(桥牌、台球、保龄球等)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学生凭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大连理工大学开设了7个俱乐部,19个体育项目;6)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如北京航空大学、北京大学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学分规定,北京林业大学采用了“打卡制”,清华大学则采用贯穿全年的“马约翰杯”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制度[3]。
虽然最终“什么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还在争论与思考之中,改革还在继续,但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结合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相对于传统的“体质”或“技能”教育思想下,内容与形式均较为单一且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而言,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正呈现出“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
1.2大学体育在新的起点上重新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任务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历史与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20世纪50到60年代早期的实践己经证明了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基地,如浙江大学姚天白回忆:“50到60年代初,全国各地中学生中较优秀的体育尖子大批考入浙大,当时我校各项体育运动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女子自由体操达到运动健将标准,男篮、男排、足球和田径等某些单项同省队的水平相差无几。男排与来访的印尼国家排球队比赛,打满五局才分出胜负。从全国看,破旧中国纪录创新中国纪录的选手中,来自高等院校的占90%以上,当时还未建立专业队,那时的运动员才真正是业余性质的,水平都很高。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国家和省市相继成立专业运动队,建立起“三级训练”体制。训练水平与专业队的差距拉大,合适生源的匮乏等原因,使高校体育逐渐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脱离,不再担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
我国普通高校比较大规模地重新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活动可以追溯到1985年底到1986年初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在山东掖县召开的全国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确定了1986年底下发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框架,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始通过一定的特殊政策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当年有51所普通高校成为教育部审批的试办高校。至2006年初,全国235所高校被教育部确认为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校,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数的33.2%,层次结构与地区分布日渐丰富与平衡。
大学重新举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从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也令人瞩目,比如北航男排打进职业联赛(2004年),北理工男足冲进“中甲”(2006年),“大超”赛队员谢立彬入选国家男子篮球队(2006年),都给人以奇迹般的惊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尽管目前高水平运动队经过近20年的尝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理念上“体教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学生运动员”已经逐步得到认同,从发展规模和取得成绩以及发展趋势上看,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大学体育又重新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任务。
1.3体育学科被纳入大学学科建设轨道,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科作为一个概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运用得相当普遍,但学科这个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不同的研究视角,就会有不同的学科定义和标准,因此对学科含义的理解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不同国家、不同学者都有各自的解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一些普通高校,把体育学科纳入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中,或客观或主动地参与到包括体育教育学在内的大体育学科建设的进程之中,“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可以用“体育学科在大学中的建设”来帮助理解。
据了解,1986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科研所,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2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设立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体育法研究中心,2002年10月北京大学成立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和健康中心;2003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经济和体育新闻专业开始招生,2001年清华大学,2002年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申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获得成功,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林业科技大学都在近两年相继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此外还有一批师范院校由于学校升格、合并、转型(“去师范化”)而拥有了体育专业……。
单以清华大学为例,1996年成立“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1998年申请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点,2003年又申请到‘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2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点。清华大学还是目前国内唯一申请到体育博士点的普通高校。除本学位点,还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人文学院等联合招收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九五”期间,清华大学体育部还申请到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清华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育科研平台。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在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体育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类和师范类的大学设置体育专业,参与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它们已经成为体育学科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这支力量还在不断壮大发展之中。面对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新格局,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包括综合性大学在内的作为整体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对大学体育理论的发展及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显现了客观的需要。”[4]
1.4大学社区体育将成为全民健身计划进程中的有力推进器1995年,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被确立,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中,大学由于其在人才、信息、知识、场馆设施方面的优势,或客观或主动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其作用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大学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社区体育活动上。
大学社区体育的特点有三:自主、在学校范围内、学校监控。从对象上分,大学社区体育主要包含学校教职工、学校周边居民在校内的体育活动,以及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之外,在学校范围内的余暇体育,后者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比例的增多,大学生成分的日益复杂,后勤社会化等原因而受到重视。
教职工体育向来是大学体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以清华大学为例,“大学体育是学生体育与教工体育的总和。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促使全校师生员工更多、更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强健的体魄,实现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奋斗目标。”[5]清华大学教职工体育运动以校工会、体育部等为主要组织实施部门,在工作中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校教职工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据调查,校工会积极实施“121工程",即:参加1项适合自身的常年锻炼活动,每年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两次户外健身活动,每年参加1项学校组织的大型比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校有近2万人次的教职工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体育协会、俱乐部16个,其中太极拳、木兰拳、网球等协会各自都有几百名会员,每年有固定的比赛活动,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体育协会、俱乐部通常都有专门的指导人员。
大学体育向周边居民辐射,主要体现在场馆设施逐渐向居民开放,以场地设施开放为契机和主要形式,完成大学体育对社区体育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场馆服务、宣传服务等作用,为推进全民健身做贡献。我们可以从目前在大学随处可见的周边居民的体育活动,感受到这一越来越热的趋势。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也决定从2006年8月开始,在全国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进而积极、稳步、有效地促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2006年8月6日,在上海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命名湖北省武汉市,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红桥区,上海市长宁区、杨浦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12个区、市为第一批“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试点学校要确保公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全天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学校,保证每天早晚开放,供居民进行晨晚练活动,时间不少于2 h。[6]
可以预见,大学社区体育由于其资源、人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将迎来又一个高潮,将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
从以上对近年来大学体育实践发展的简单概括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体育实践在整体上已经突破传统学校体育所划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国民体育的基础”的基本角色定位和由此展开的理论视阈,工作对象已经从学生扩大到教职工、甚至社区群众,工作范围已经从校内服务延展至校外服务,工作领域已经从体育教育拓展至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发挥的作用已经从基础服务上升为现实服务……,大学体育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在实践中正在逐步进行的各种改革和发展,已经整体超越传统的、被称为“公共体育”的大学体育基本模式和基本框架。
2从狭义到广义,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初现端倪
近年来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模式的基本框架有严重缺陷,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持,探讨其构成要素的优化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即在整体框架不合理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局部求优。有些局部的东西原来看来微不足道,在思考当时的主流发展以及主体框架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暂时予以忽略,但当这些事物顺应时代的发展,隐隐然渐成燎原之势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如果他们已经超越了原定的基本框架,所谓的“路径依赖”是决不能成为新事物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的,我们只有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大胆的自我审视,才有可能为新事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空间。
反观同时期对大学体育的理论研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到课程改革、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学科建设、群体活动、组织管理等局部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广泛的研究,对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以大学体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基本概念、性质、地位、功能、意义、目标、发展趋势等,由于采取的视角不同,对实践的指导性则显得差强人意。在这些研究中,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或视为传统的课外训练的发展、或干脆排除在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体的学校体育理论之外;把体育学科建设简单地视为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学社区体育发展的研究中或者把教职工体育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大多数如此),或者还把它仅视为学生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或与社区体育融合),或者视为大学体育增加自身造血功能进行的商业经营等……,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能把大学体育目前的实践整体上统一起来。理论上的不足,造成在具体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对大学体育这些新现象的理解上出现混乱,特别是其产生的后果与大学体育的行为主体—大学组织的基本理念、传统形象逐渐疏远甚至背离。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传统认识,大都习惯性地把大学体育定位于学校体育的一个部分,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还是从学校教育视角看待大学体育,没有从(或结合)大学组织的特殊性来整体认识大学体育,造成很多工作上的盲区;或者是意识到大学体育具有不同于传统学校体育的特殊性,但在研究中又跳不出传统的、仅仅是体育为大学服务的“一元性”思维模式,在认识高度上跳不出传统体育课程、体育教育的视阈,在对待诸如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学科、大学社区体育等属于大学组织层面的工作上不能采取合适的视角加以理论诠释。这样的后果,势必造成这些活动价值取向上的不稳定,并且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由于各种局部利益的影响,扭曲、异化这些更高层面上的、有更深刻含义的大学组织体育行为的原始初衷。
“研究大学体育问题不能孤立地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而应该把它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实际上我们的认识尚未摆脱教学、群体的藩篱,实践中常常有意无意地以体育教学、群体活动替代大学体育。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不断超越对大学体育自身理解的局限,但是,总体上仍然没有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大学体育观。”[7]
“大学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这是基于集合概念对大学体育的认识。然而大学体育虽然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但绝不等同于学校体育。大学体育较之中学体育,乃至小学体育虽然有许多联系和相似,但一定是有区别的。”
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看到了上述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陈希的《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8]、曹振康的《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运作模式探讨—兼谈四位一体运作模式构想》[9]、诸葛伟民的《研究型大学与大学体育的走向》[10],还有曲宗湖[11]、杨文轩[12]、仇军[7]、董进霞[3]、钟秉枢[13]等先生都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许多超越传统的认识,他们的研究紧跟时代,说服力强,给人以新的启迪。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大学体育纳入到大学这一具有特定社会职能的组织所承担的全部社会职能视角内进行全盘考虑,典型的论述如:“我国传统的大学体育是一元性的。它属于大学的内部行为,只是被视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探讨体育能为大学教育做什么。很显然,这种大学体育只服务于大学的一个社会职能,即培养学生。而根据二元性大学体育观,大学体育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换言之,二元性大学体育观不仅要研究体育(大学体育)能为大学(大学教育)做什么,而且要研究大学(大学体育)能为体育(国家、社会体育)做什么。很显然,这种大学体育‘打开了大学的‘围墙,使大学的3个职能,即培养学生、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在体育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赋予大学体育二元性质是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是大学体育实践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将使得大学体育能够更自觉、更充分地满足新时期的社会需求,符合大学体育发展的历史潮流。”[8]
如果把传统视角下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称为狭义大学体育观的话,那么,采取“二元性”视角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不妨暂时称之为广义大学体育观。这种新视角下的大学体育观,目前还只是初现端倪,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系统,而正是这种宏观理论方面的或缺,给高校体育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使其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指导,造成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方面带有盲目性。
“在中国,大学体育的历史虽然和大学诞生的年代一样久远,然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大学体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未充分体现。因此,构建大学体育发展的理论体系是21世纪大学体育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7]
3结语
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传统大学体育教育的单一视阈,关于其整体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适时转移视角进行总结与探讨。纵观已有的大学体育理论研究,不仅很少发现系统的关于大学体育整体的基本理论研究文献,作为母体的“学校体育学”理论体系中也缺乏有关大学体育整体的、专门性系统论述,单个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大多或因滞后实践、或因视角局限而难以起到比较系统的实践指导作用,中国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才初见端倪,即便如此,“在大学组织层面,结合体育与教育,采用现代大学职能全景视角”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在宏观指导实践方面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可以预见,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理论将会因大学体育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在大学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时代转型之际适时进行有别于传统视角的系统重构,也会因此而改变大学体育理论长期混杂于以中小学体育理论为主的“学校体育学”中的局面,逐步分化、独立出来。
(本研究在咨询与访谈过程中得到许多专家、学者,教师的帮助,谨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邓星华,杨文轩.“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J].体育学刊,2002,9(1):12.
[2] 赖炳森.新《刚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J].体育学刊,2005,12(3).
[3] 董进霞.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08-510.
[4] 陈希,梁竞文,彭庆文.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25(12).
[5] 陈希.清华体育是学生体育与教工体育之总和[N].新清华,1994-12-23(1).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EB/OL].(2006-08-07)[2006-08-23],http://www.sport.org.cn/newscenter/other/2006-08-07/902486.html.)
[7] 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17(4).
[8] 陈希.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J].体育科学,2002,22(4):1-4.
[9] 曹振康.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运作模式探讨—兼谈四位一体运作模式构想[J].体育科研,1998,19(1):36-38.
[10] 诸葛伟民,等.研究型大学与大学体育的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72-74.
[11] 曲宗湖.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使命[J].中国学校体育,1995(1):5-6.
[12] 杨文轩.21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1(2):7-9.
大学体育新 篇12
2008年8月, 排舞作为一项新型大众健身项目引入中国, 立即风靡全国。两年多以来已有300多万人参加排舞健身活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已经把排舞列为未来几年重点推广的大众健身项目。排舞已经走进了大中城市的高校, 并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排舞的特色
全世界统一的舞步和舞曲。新舞曲的编制, 必须经过国际排舞协会的认证才能够在全球发行推广。在这个一致的舞蹈标准下, 排舞的舞者可以在世界各地享受以舞会友的乐趣。因此, 排舞可以说是一种国际语言, 全世界的排舞爱好者听到同一首歌就可以翩翩起舞, 欢乐祥和的气氛不言而喻。
二、排舞的特点
排舞具有流行性质:全世界最好听、最流行的歌曲几乎都可以编成排舞, 排舞的每一首舞曲, 可由32拍、48拍或64拍等不同的循环节奏所组成。所以每首曲子的舞步也随着特定的循环节奏而重复, 每首排舞的基本跳法规律还分为2个朝向和4个朝向交替旋转。由于不断地有新的舞步和舞曲出现, 跳排舞始终有新鲜感;排舞的舞曲风格各异:全世界各国的排舞专家都在编舞、使得排舞丰富多彩全球化;排舞的舞步有难有易:排舞的难度分为初学、中级、高级等, 舞者能跳出自己的个人风格, 完全属于自己的诠释, 更增添排舞吸引人的魅力。
三、排舞在高校开展的优点
目前, 健身排舞已成为大学生体育课的新宠。健身排舞之所以有如此的吸引力, 是因为它互动性强, 健身功效明显, 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并且带有时尚的特质,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简单易学, 被称作“能走路就能跳的舞蹈”, 对舞者的身体姿态要求不高。因此, 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并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 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 随时随地可以根据音乐翩翩起舞, 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2) 。
四、结论
健身排舞是一种舞蹈, 也是一种运动, 更是一种文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应该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文体教育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单元。健身排舞互动性强, 学生可以以学生社团依托, 以开展健身排舞运动为纽带, 以其特有的健身娱乐功能为载体, 形成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群体, 以此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提高校园的文明程度, 营造大家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 (3) 。排舞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 有利于把学生自发、分散的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 并通过班级组织运作、形成团队。这就实现了校园文体团队的组织有序、运作规范, 体现了较高的组织化水准, 增强了学生团体之间的凝聚力。跳排舞, 就是一种时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普及, 排舞融入了国际上多种流行时尚舞蹈和音乐元素, 在多种舞蹈和音乐元素组合、变化和不断创新之下形成了今天这样丰富多样的排舞风格, 非常适合大学文体活动的新需求, 充分满足舞者的表现欲, 增添排舞吸引人的魅力。此外, 由于排舞的包容性强, 风格多样, 因此, 任何具有一定创编水平的排舞爱好者, 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创编自己喜欢的排舞作品。正因为这样, 排舞不断会有新的舞曲和舞蹈涌现。学习排舞将大大提高大学体育课品位。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享受者, 同时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不断探索新的课程项目, 为大学体育课程提供更多的选择模式, 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要不断引入新的文体活动内容, 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感受到享受文体成果和创造文体成果所带来的快乐 (4) 。排舞活动, 既是健身, 同时又是艺术创造。既给自己带来快乐, 也给大学校园带来愉悦。因此,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应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 让兼有自娱性、欣赏性和艺术创造性的排舞为高校体育课改革增添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①刘国信.排舞:新兴的休闲健身运动[J].科学养生, 2007, (10) :31.
②李珊珊, 陈勇军.排舞在大学公共体育开设的可行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02) :176-177.
③楼晨辉.排舞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 2010, (02期)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