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与路径

2024-09-20

内涵与路径(精选12篇)

内涵与路径 篇1

在过去20 年,美国的制造业迅速被中国赶超,并由此带来失业率的增高;而随着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美国制造业实力剧增。[1]随着制造业走向数字化,新材料、新工艺和在线合作制造(make,又译“制作”)服务的运用,制造变得更加灵活,成本更低。[2]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这种制造业以数字技术与个人制造的结合为特征,由此带来制造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3]一个新兴的群体———创客(maker)悄然出现,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

创客运动就是自己动手或与他人合作制造产品的一种趋向,这些产品是利用闲置、废弃或破旧的电子设备、塑料制品或其他原材料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来的。如,Minty Boost(一款流行的USB充电器套件)就是利用一个小金属盒、一些电池和连接器,按照互联网上的操作指南制造出来的。[4]创客运动,是一场全球性的技术和创新学习革命,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新的工具和技术的出现,如3D打印机、机器人、微处理器、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电子纺织品(e-textile)、智能材料和编程语言,赋予个体创造发明的力量,催生并推动着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的萌芽与发展。[5]

一、创客教育的源起

2014 年6 月17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办了“创客博览会”(Maker Faire,也称创意嘉年华)活动,呼吁全美人民共同参与到所在社区发起的创造和发明活动之中去,并将每年的6 月18 日定为“国家创客日”。[6]自此,创客运动迅速流行开来。

(一)创客运动的兴起

从广泛意义上讲,创客运动是指越来越多的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创造性手工制造的人,借助实体论坛和数字化论坛与他人分享制造过程和产品的一场运动。

《连线》杂志(Wired Magazine)的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认为,创客运动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运动”(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具有三个关键特征,即数字桌面工具的使用;分享设计与在线合作的文化规范;旨在促进共享和快速迭代的通用设计标准的运用。[7]

技术工坊(Tech Shop)的创始人马克·哈奇(Mark Hatch)在其“创客运动宣言”(Maker Movement Manifesto)中描述了创客活动的九个关键理念,分别是:制造、分享、给予、学习、必要的工具、游戏、参与、支持和改变。[8]和安德森一样,哈奇强调作为创客运动特征之一的实物制造的重要性。

《创客杂志》(MAKE Magazine)的创始人“、创客博览会”的创办人、被白宫授予“变革之星”(Champion of Change)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通过他的公司“创客媒体”(Maker Media)推广创客运动。多尔蒂指出,“创客”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人类身份的核心,用以描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或目标”。因此,他根据有制造精神的人来定义“创客运动”。在他看来,创客运动是(人类)身份及其实践活动的结合。[9]

安德森、哈奇、多尔蒂等通过廉价的硬件、容易获取的数字化制造以及共享软件和设计强调制造的平民化本质。“这场革命的真正力量是其平民化的影响。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创新。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制造。现在,利用创客空间(makerspace)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改变世界”。[8]随着创客运动的发展,创客空间的数量不断增长、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独立机构(如Tech Shop、Sector67)逐渐扩展到博物馆、图书馆、学校、社区学院、课外俱乐部等,正在形成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创客图景。

(二)制造/ 制作与教育

被尊为“创客运动之父”的西摩·帕尔特(Seymour Papert)在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创客运动专注于问题解决与数字化或物理制造。[10]建构主义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思想,他认为学习是游戏、试验与实地探究的产物,建构主义的显著特征是“学习即通过分享建构知识”。[10]将特定工具和项目运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正是帕尔特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运用,包括Logo编程语言、乐高机器人套件、Scratch编程语言、电脑俱乐部项目。此外,基于项目的科学(project-based science)、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等都强调通过制造进行学习。[11]

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学习即有意义的产品制造,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也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媒体体现制造中学习的思想。尽管艺术工作室一直信奉“做中学”的观点,但有目的地将艺术实践的历史融入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研究几乎没有。正如佩普勒(Kylie A. Peppler)所言“:从理论上讲,艺术与设计紧密相连,但建构主义并没有深刻地影响到现有艺术作品和艺术教育。”[12]

但是,制造中学习与学校教育并不能相互替代。制造中学习跨越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鸿沟,促使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学习在哪里发生、如何发生。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讨论学习的主体、内容和方式等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学习规则本身。在制造活动中(如创客博览会),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来自成人创客空间的成员与加入计算机俱乐部的孩子可以共同分享他们所制造的产品。

(三)创客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从高等教育到中小学教育,蓬勃兴起的创客运动对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制造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简称Fablab)的出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工程、机器人和设计的原理上。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尼尔·格申费尔德(Neil Gershenfeld)教授创立的制造实验室,旨在允许普通人通过制造(而不是采购或外包)他们所需要的工具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13]又如,“制造实验室@ 学校”(Fab Lab@School)项目是对制造实验室的改造,以便应用于中小学。[14]

与此同时,非正式学习环境(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把创客空间里“制造/ 制作”的概念扩展到包括从制作图书到可穿戴电子产品(wearable electronics)在内的项目上。因此,非正式学习环境在促进创客空间的多样化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5]如,匹兹堡儿童博物馆的制作商店(Makeshop)和纽约科学馆(New York Hall of Science)把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Mathematics)和艺术实践与基于博物馆的创客空间的创建融合起来。[16]这就需要对图书馆的功能作出新的理解,即“从信息仓库转变为社区工作坊”。[17]

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重塑学习空间是一种趋势,但在正式学习环境下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在学校里,“制造”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在学校里创建创客空间?西·帕克特(Steph West-Puckett)对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教室设计成创客空间进行了研究。学校创客空间可能配备最新的科技工具,如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于过程及其结果(产品)。[18]为了促进制造在学校里的推广,一些专业项目为教育创客空间的设计者提供使用手册和支持系统的帮助。

然而,创客运动的推行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标准化问题和通过制造进行学习的内容问题。这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体层面,如制造真的能提升学生的STEM能力吗;也体现在制度层面,如谁来管理创客空间,学生在那里应该做什么,制造应该是现有课程的补充抑或是取代它。[11]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质疑通过制造进行学习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是不是仅仅作为解决公立学校系统面临挑战的另一种方式。这些都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运动跨越了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之间的鸿沟,改变了我们对学习、学习者、学习环境等重要教育概念的认识,推动了创客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一)创客教育的核心要素

创客教育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制造/ 制作、创客空间和创客。[11]

1.制造/ 制作。制造/ 制作指的是能够设计成各种各样学习目标的一组活动(a set of activities)。制造可以在任何创客空间里开展,如教室、博物馆、图书馆、工作室、家里、车库等,重在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设计、艺术与工程的交叉与融合,制造活动能够引导参与者学习工程学、电路、设计和计算机编程原理。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喜欢追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如何融入到教育的具体学科和知识领域?”尽管目前还不能将制造具体化为衡量公立学校学生进步的标准化指标,但在这些制造中可以测量的学习结果也能在制度化学习环境中进行评估。从这个意义上讲,制造活动证实了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制造挑战了我们对于正式学习活动的理解,他们把电子纺织品看作是一个“颠覆性”的制造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为创客带来“硬”技能和“软”技能,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制造”。[15]

2.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建立在物理位置上的实践社区(communities of practice),是创客进行制造的核心区域。典型的创客空间通常配备有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连接机等设备、工具以及基本设施,如电子元件和工具、电脑、相机、软件、手工制品和艺术品、建筑材料和传统工具、可回收的废旧物品、电池(组)、图书馆等。[19]但是,判定一个创客空间的标准并不是某种正式的组织结构,而是一系列与开源软件、硬件与数据等要素相关的共享技术、治理过程和价值观。[20]研究表明,为有兴趣创建创客空间但缺乏概念工具(conceptual tools)的组织和个人提供支持,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在创客空间里能够学到什么、如何学到、参与时有哪些限制、有哪些有利条件。[21]在创客空间里,随着个人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nts)走向完全的参与者,学习便发生了。

3.创客。创客指的是在创客运动中参与者所显现的身份(identities of participation)。纽约科学馆2013 年度报告“制造的意义”(Making Meaning,简称M2)借助年轻创客的传记探讨了“什么创造了创客”这个问题。[16]多尔蒂宣称,人人都是创客。[9]但在创客空间里,个体和群体的参与者身份并不是自动显现的。在制造活动中,有些参与者并不把自己看作是创客,因而自愿选择退出公共对话。创客身份是如何通过技术(如电子纺织品)的运用而生成的,这项研究“向传统意义上被排除在技术领域之外的学生打开了大门”。[15]

(二)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用于创造的环境、资源与机会,尤其是借助技术工具与资源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融于创造过程,实现基于创造的学习;能够在创造过程中提升学科学习质量和学科学习中的自信、创造力与兴趣;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全人发展。[22]创造、技术与全人发展是创客教育内涵中最为核心的三个关键词。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客教育的内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必要的资源,获得必要的支持,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地制造,并获取有意义的制造经验;(2)教育机构:必须有能力让学生在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环境中进行制造;(3)社区:必须引领和支持不同背景的学生获取制造的机会。[23]

创客教育是高新科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融合了体验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项目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创新教育、DIY理念等教育理念(如下图所示)。[24]

(三)创客教育的目标

创客教育的开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根据创客教育的核心要素和内涵灵活设计其目标。创客教育目标的设计,可参考如下:[25]

小学阶段的目标:(1)利用可回收材料和工具(从普通的纸板到3D打印机),设计并制作一个有趣的玩具或游戏;举办一场玩具博览会,每个人都可以玩你的制作。(2)运用Scratch语言(一种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免费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编程,如在屏幕上写下你的名字或把姓名首字母制成动画。(3)运用跑道、坡度和旋转等物理原理建造大理石墙面;通过增加游戏筹码提高游戏的挑战难度和乐趣。(4)学习定格动画,制作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电影。

初中阶段的目标:(1)利用毛毡、发光二极管、传导材料和手工材料制作填充玩具、可穿戴电子饰品、头饰、腰带等。(2)运用简单的制图学编程为自己制作一个化身(avatar)。(3)学会焊接简单的电子元件;尝试制作Drawdio(能够绘制音乐的铅笔),或者Minty Boost。(4)学会运用Ma Key Ma Key(一款适合每个人的发明制作套件) 组装触控设备,如在香蕉上演奏音乐,或把橡皮泥当作游戏手柄。

高中阶段的目标:(1)运用树莓派(Raspberry Pi)、Arduino和其他开源微控制器解决日常问题,制作对传感器、光和颜色有反应的机器人,或者与互联网进行对话;让学生自己制作机器人或其他机器,然后在线记录下来,以便其他人可以学习。(2)编写一个游戏程序,展示你的数学才能;在《基于创造的学习》(Invent To Learn:Making, Tinkering,and Engineering in the Classroom) 一书的资源列表中获取免费或低成本的软件。(3)制作低成本、可穿戴和耐洗的电脑,如Lilypad、Flora;在Lilypond等网站或Arduino Wearables等著作中汲取制作灵感。

三、创客教育的可能路径

“创客空间”作为促进基础教育学习变革的数字化策略之一,被选入未来5 年内影响基础教育12 项关键技术的大名单。[26]专家们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最迫切的趋势之一是回归到真实世界的学习。而“创客空间”或“创客教育”,是真实世界的学习活动之一,这为创客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一)科学培养创客学生

创客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创客教师(maker teacher)培养创客学生。具体而言,需要经历四个阶段:[27]

(1)准备阶段:制造之前,分享一个开放式的任务和能够完成任务的可利用资源。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甚至认为所有的想法都是愚蠢的。教师要能够预判学生的不同反应,如紧张、兴奋、恐惧,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列出创作所需要的清单,尽可能多地寻找制造创意,而且不轻易否定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保持开放、避免作出判断、容忍模糊、头脑风暴等关键技能。

(2)实验阶段: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可能不确定,甚至否定自己所有的想法。有些学生需要安静地工作,有些需要交流实验中的想法,他们可能表达不适,可能表达兴奋。因此,学生可能需要不断地从不知所措走向清晰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视他们的每个想法,尽可能寻找这些想法之间交叉或重叠的地方。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批判性思维、反馈、研究、关联、沟通等关键技能。

(3)原型制作阶段:学生开始制造或创造。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学生寻找资源存在困难,因此他们必须学会管理资源和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分享原型,把抽象的构想逐步具体化,帮助学生作出选择,找到解除限制的可能性。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气、坚持不懈、资源管理、建立创造性自信、获得反馈、注重过程等关键技能。

(4)整合反馈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在乎别人对他的手工制品的评价或看法,需要有机会表达和分享他们所做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制造是一个过程,反馈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正确看待别人的反馈,学会用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制造的理解。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深度理解、对反馈的开放性接纳、反思、批判性思维、倾听等关键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创客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28]一是需要专门的工具,如烙铁、电钻、小型工具、大型工具、电动工具、木材商店;二是需要选择这些专门工具的专业知识;三是需要一种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四是考虑制造中的危险因素;五是要认识到制造并不是课程的一部分,需要融入到已有的学科教学内容中。

(二)大力创建创客空间

奥巴马政府在2012 年年初开展了一个新项目,将在未来4 年内在1,000 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29]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有了“创客小组”或“创客空间”。例如,宁波实验小学“创客小组”的成员就在课上和老师一起制造出了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仅可以点头挥手,还可以扛举重物,甚至会自动吹泡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东麟小“创客”小学3 年级就开始接触电路焊接,上初一时开始学习智能控制以及编程,初二接触“比特币”,初三发明了路面积水远程报警及自动排水系统,开始有了自己的发明专利。[30]

创客空间是创客学生共享资源和知识,实现他们想法的开放实验室。创客空间的创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1)明确建设目标。创客空间的创建是为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用知识”的机会,努力将他们的奇思妙想实现出来。因此,创客空间应该具备开放实验室、社团活动室和图书馆等功能。(2)满足必要条件。创客空间并不神秘,也不需要很昂贵的工具和器材,只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1要有足够大的场所,可容纳4~6 张工作台、加工工具、存放学生创客作品的储物柜,尽量靠近多媒体教室或机房;2提供足够全的工具,如3D打印机、Arduino、小型激光切割(雕刻)机、小型车床、焊台、万用表等;3实现足够长的开放时间,尽可能全天开放,至少确保课余时间开放,尽量做到双休日向学校周边的学生开放。(3)制订运营计划。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遴选骨干成员进行协助。创客空间成员的筛选与考核,主要考虑是否有创新的想法、是否有动手的意愿、是否有动手的能力等。创客空间要有计划地、定时开展一些讲演或研讨会,如创客进校园。

学校创客空间的创建,可借助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提供的免费创客空间指导手册(Makerspace Playbook)进行指导。指导手册详细提供了12 个方面的操作性建议,包括:(1)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及其原因,了解创客运动的起源;(2)选择便于社区成员聚在一起的地方;(3)工具和材料的清单、预算和策略;(4)安全、标识和共同规则;(5)教师、学生、空间管理者和导师的角色分工;(6)有经验的创客向新创客传授经验和方法;(7)老师分享他和学生一起制造的经验;(8)指导新手创客掌握技能,了解创客课题来源;(9)参与创客空间网络的建设;(10)分享创客课题和制造背后的故事;(11) 实践中的学校创客空间掠影;(12)有益的资源列表、表格和模板。[32]

(三)精心设计创客课题

在欧美国家,创客教育已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很多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创客课程,并开设学生创客空间。我国在探索创客课程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自主开发“互动媒体技术”和“Arduino创意机器人”等课程;又如把创客课程分成三部分:创造思维训练、技术储备和探索式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一些主题内容进行探究合作学习。[30]创客课程应该具备以下要素:动手做是最重要的,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迭代设计,注重美学,消除年龄歧视,强烈的个性化学习,技术是基本要素,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等。[33]

创客课程的有效开发,离不开一系列好的创客课题(maker project)。具体而言,好的创客课题具有八个基本特征:[34](1)目的和相关性。课题对学习者个体有意义,能让学习者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创造力。(2)充裕的时间。能给学习者充裕的时间,让其能够计划、执行、调试、修改、扩展和编辑他们自己的课题;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平等地获取知识和材料的机会;有充足的校外时间作保证。(3)复杂性。能够综合多个学科领域,并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和技能;利用偶然的顿悟和关联为学习者带来创意的最大化。(4)高强度。学生具有学习高强度学习任务的能力,创客课题能够提供开发这种能力的强度。如精通一个电子游戏、阅读一套喜爱的丛书、记忆“神奇宝贝”(视频游戏)的特性,或建立一个树屋。(5)关联性。允许学生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学生、专家、多学科领域等彼此关联,在交往、合作中相互学习。(6)充足的资源。学生随时随地都有机会获得各种实体材料和数字材料,也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手工材料、书籍、工具、硬件、软件和网络支持,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探寻从未预料的路径。(7)分享。学生通过制造与他人进行分享,以便激发动机、相互关联、形成观点、互惠学习和共享创见。(8)新颖性。一个学生在一个项目中有了一个奇妙的发现,其他学生就不必盲目地重复先前学生的步骤。这样,学习就会持续下去,知识就会自然分享而不会强迫性重复。

摘要:在全球蓬勃兴起的创客运动的影响下,高新科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创客教育的萌芽与发展。创客教育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制造/制作、创客空间和创客。创造、技术与全人发展是其内涵的核心。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融合体验教育、项目学习法、创新教育、DIY理念等教育理念。创客学生的培养、创客空间的创建、创客课题的设计是推进创客教育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创客运动,创客教育,创客,创客空间,创客课题

内涵与路径 篇2

一、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解读

关于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有学者立足于内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认为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在个体努力与外部支持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进而促进自我价值实现以及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1]。有学者从理性思考与超越之维的角度,认为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理论探究、实践反思和发展行动,提高自身教学专业意识、专业智能和专业精神,以实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卓越教学以及自身生命价值的专业成长历程[2]。有学者主张从应然意义上进行解读,认为教师教学发展是以教学咨询组织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教学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引领教师的教学反思、协同与创新,以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持续提升[3]。还有学者站在组织支持与服务的立场,指出教师教学发展是学校或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持续支持与个性化服务,从而使其在教学价值观、教学学术与教学能力等方面获得良好发展[4]。

上述观点虽然认识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教师教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其根本目标在于生成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具体而言,小学教师教学发展表现出下列特征。

第一,主动性。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小学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特征。小学教师教学发展一定要实现由“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与超越。小学教师在自身教学发展方面的追求应当是自主的,是源自内心对教学的正确认知、深深热爱和美好期盼,能够积极主动地确立发展目标,及时有效地展开批判性反思,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实际行动。

第二,阶段性。小学教师教学发展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伴随着教师教学生涯始终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小学教师教学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规划,是指小学教师依据自身教学发展实际需要所制定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教学执行,是指教学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实际运行;教学反思,是指小学教师对自身教学发展过程及其达成效果的审视和评价。小学教师教学发展就是在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提高的。

第三,整体性。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既包括教学价值观和教学哲学观,也蕴含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前者是小学教师对教学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的反映,它是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学术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后者作为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它一旦得以形成和提高,又会反过来影响小学教师对教学价值观和教学哲学观的认识和理解。小学教师教学发展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既彼此关联又相互影响,它们辩证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四,情境性。小学教师教学发展是一个具有高度情境性的过程。一方面,小学教师的教学素养是依靠个体对教學实践的感悟和体认而获得的,小学教师必须基于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进行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能力等的自主建构,进而获得教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由于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决定了小学教师教学发展必须与教学的现实场域紧密联系,在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教学发展。

二、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由于教学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点,因此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事实性存在”,而是一种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价值性存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路径选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前提

首先,小学教师要形成个体的教学哲学。形成个体教学哲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教学哲学家,而是要运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思考教学的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等问题,诸如“什么样的教学是好教学”“什么样的课程是好课程”“什么样的方法是好方法”“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等。只有对这些教学的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引领教师教学发展的正确方向,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发展。

其次,小学教师要树立教学学术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及西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学术运动,对传统以科研作为唯一教师考核标准的价值导向产生了强大冲击,为学校教学具备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教师教学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小学教师要树立教学学术理念,倡导像科学研究那样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并且把教学研究融入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后记、听评课和读书等日常教学过程的始终,把教师教学发展真正置于教学研究的牢固根基之上。

最后,小学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教学发展理念。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向专家和同行学习,而且更需要与学生合作和交流,这是丰富与改善自身教学的重要路径。小学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教学发展绝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不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要积极主动谋求自身教学发展,勇于面对教学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成长。学校要注意设计和实施常态化的、为教师所喜闻乐道的教学发展项目,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教学发展的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氛围,鼓励教师更多地投身于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2.激发教师自觉:实现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根本

首先,小学教师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不像传统学习那样过于看重结果,而是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意识、创新思维、情感体验、人格模塑和道德养成;它具有突出的问题解决导向,重视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实践困惑和疑难的有效解决,因而对小学教师教学发展极具积极价值。

其次,小学教师要重视反思性实践。所谓反思性实践,其实就是以批判性反思的方式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日本当代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主张把教师分为“作为公仆的教师”、“作为劳动者的教师”、“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和“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等四种类型[5]。其中,“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就是强调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和反思性,能够创造性地直面和妥善解决“唯技术化”弊端下复杂的教学问题。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和林崇德提出了一个公式:“优秀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恰当地表明了反思性实践对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小学教师要加强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秉持“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的理念,其核心价值追求在于对教师教学实践的`参与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它能使小学教师把教室作为自然的“实验室”和“研究场”,在清晰的自我效能感支配下实现研究和改善教学,从而促进自身教学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

3.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保障

首先,要不断完善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小学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学工作量、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数量、教研论文发表等定量评价,更要重视教学规范、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定性评价;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既要面向广大教师,体现出统一性,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和不同学科教师教学的特殊性;要通过教学评价的制度导向,引领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教学。

其次,要加大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中的比重。当前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有论资排辈、科研为重的倾向,致使一些默默耕耘于教学一线且效果优秀的年轻教师难以很快实现职称晋升。为此,需要对职称评聘设定教学时数、教学质量量化的最低标准和教学学术水平的基线,在基本条件达标的情况下优先依照其教学发展水平评定职称。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新教师助教制度。助教制度是指刚分配到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前1-2年要跟随教学能力优、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老教师做助手,通过这种“传、帮、带”提升其教学水平。这种制度一方面能使新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熟悉自己的教学活动场域,另一方面也能从老教师身上感受到敬业精神、学识修养、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从而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教学发展。

4.实行差异培训:实现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关键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领域,教师教学发展也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表现出自身特有的本质与规律。有学者指出:“在教学头几年,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呈上升趋势。教了五、六年后,教师已经習惯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进步的速度就不像以前那样快,甚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此时教师如果不加强自我发展和完善,最后就会出现衰退现象。”[6]这也就是说,教师教学发展往往存在着“高原期”现象,此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归因分析,忽视“高原问题”的妥善有效的解决,其教学发展就很有可能会丧失前进的信心与动力。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实行的差异化培训。

针对新入职教师,要重视不同任教学科和不同教育背景教师的差异性,重点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针对处于“高原期”的教师,培训内容要侧重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如何顺利渡过高原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培训方式要注意采用专家引领与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反思相结合,培训时间上要注意体现经常性与及时性;针对教龄超过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培训内容应该侧重于学科专业前沿、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技术方面的学术性培训,培训形式要突出学术沙龙或学术研讨、头脑风暴、批判性反思等的价值与作用,培训时间上可以适当延长。

5.建构发展共同体:实现小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条件

美国教育联合会1991年在对教师发展进行界定时曾经鲜明地提出了“组织发展”的概念,即以“共同体”的形式塑造和谐有效的组织氛围,加强和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形成更优更佳的教学实践。小学教师的教学发展同样需要共同体的支撑,它能够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个与新的教学思想理念、新的学习和研讨材料、共同体其他成员展开情感交流和智慧碰撞的良好契机,通过共同体情境中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与分享,从而实现共同体中所有教师的教学发展和教学成长。

我国学校教学发展共同体主要有“实体”和“虚拟”两个类别:所谓“实体”,是指共同体成员之间可以面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如以教学研究项目为支撑的共同体,它具有明确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和集思广益,展开深入的专题式教学研究活动,撰写出高水平的

关于金融制度缺陷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浅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研究——以辽宁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分农户重大经济决策行为的仿生学的模型构建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研究简述我国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整治工程发展综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分析,或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或设计与开发出新的教学课件。所谓“虚拟”,是指共同体成员在网络空间里展开的非面对面的探讨与交流。虚拟网络共同体的召集人应当是对学校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热情和责任心的教师,其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是在促进教师个体教学专业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使其顺利转化为一种组织化行为,把教师个体学习转变为团队化的协作学习,教师的教学发展也因此被赋予更多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焦燕灵.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意义与路径指要[J].教育探索,(4).

[2] 苏强,吕帆,林征.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性思考与超越之维[J].教育研究,(12).

[3] 康翠萍.从“理念”到“行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性之路[J].江苏高教,(2).

[4] 陈时见,周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8).

[5]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与提升路径 篇3

一、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由来与基本内涵

在西方,公信力(credibility)一直是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总体上,对公信力这一概念的探求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信源和媒介。前者指传者特性影响信息传播效果,如在霍夫兰模式中,传者品质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后者集中于承载信息的渠道研究,如网络媒体与印刷媒体在可信度上的差异。但公信力的定义究竟为何,却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严密而准确的界定。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戴索认为:“公信力是一种信赖,也是一个品牌。”随着现代社会学科之间的广泛渗透,公信力这一概念进入政治领域,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任何政治系统需要尽可能多地投入各种不同的“大众忠诚”,如果政治系统不能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就会产生合法性危机——认同危机。

哈佛大学教授Nye等通过对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后指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在过去数十年中明显地下降。”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象不止出现在美国,而是一种国际问的共同现象,其它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荷兰等也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归纳民众不信任政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无效率、浪费公款并花费在错误的政策上。今天,提高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若人民看到其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并不代表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其信任度就会降低;若公民对国家运作方式及其效能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在全球化背景下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不信任和冷漠。在美国,对政府公信力的阐述一般用“the publiccredibility”,其中主要的含义是指政府的公众信任程度。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导致西方国家各国高额的财政危机,福利国家不堪重负,并面临着新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不但出现了财政赤字、绩效赤字,还出现了严重的信任赤字,政府公信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内心上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与评价一般包括三个层面:其一,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形成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政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才能具备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其二,公信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所作所为。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都不可或缺。政府公信力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强调政府在这种信任关系中的主动性。而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则是从公民出发,是公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期待。其三,不同情势下公信力的评价有一定差异。政府公信力既存在于平时,也存在于突发事件的危急关头,但时间地点不同,评价尺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当前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完善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务公开和反腐倡廉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然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因为职能转变缓慢、执行能力落后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信力缺失的现象,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小康》杂志发布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显示,2005-2009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微弱上扬,但仅刚刚及格,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但同时,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地方政府,认为很多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这大大影响了政府形象。尽管各种类型的调查或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误差,但也从侧面证明,当前地方政府的确存在公信力不强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事实上,公众对于政府信任程度的高低,大致受到体制因素、法律制度因素、行政文化因素和公众监督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政府公信力不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依法治国没有得到坚决贯彻。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如果这一手段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信用就无从谈起。虽然当前我国法律制定中存在着前瞻性不足、规范性不够等缺陷,但是立法机制比较健全、立法形式较为完备,主要的问题是当前的执法基础相当脆弱,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政府信用大打折扣,司法公正遭到质疑。

第二,公共政策没有充分征询民意。其主要表现是:(1)政策决策不规范。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决策的随意性比较大,发现问题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而是更多地考虑政绩;决定议案时不是经过科学调研,而是凭经验和习惯;出现问题后不是勇于承担责任,而是拍拍屁股走人。这些决策不规范行为造成的后果有些是相当严重的。(2)政策缺乏连续性。政府政策要有连续性,不能说变就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一届政府一套政策,常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3)政策执行有偏差。一是象征性地执行政策。正如荷兰学者布雷塞斯等所言,象征性合作系指地方政府假装合作,而实际上并未合作。在实际执行中,这种情况包括口头上支持中央政策,或以书面形式表态,但没有按照中央政府的期望做任何事情。象征性政策执行与“象征性合作”非常类似。二是附加性地执行政

策。主要是指政府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对原政策附加了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适当的内容,改变了政策的调整对象、力度、范围和目标,从而导致政策的变形。三是替换性地执行政策。主要是指某些政府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那些与自身利益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定出看似与上级政策相一致,而实际却违背上级政策原则的执行方案。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无论是哪种,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政策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公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第三,政府职能没有及时转变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缺位。这是指有的事情本该由政府管而没有管好,导致政府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使公众对政府信任度降低。二是政府行为越位。政府某些机构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在管,导致政府形象严重受损。三是政府行为错位。这是指政府一些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政府行为在一些地方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结果在利益冲突过程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第四,权力异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表现是:政绩观不科学,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唯GDP是从的倾向,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泛滥等严重后果,形成了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由于自利动机的存在,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寻租、创租和抽租现象,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交易的筹码,进行权钱交易;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多为本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属于自我评估,在这样的绩效评估体系里,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采取短期行为,重汲取轻服务,对公众关注不够,往往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

三、新形势下政府提升公信力的主要路径

转型期间,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整后的新利益格局与原来的社会结构的嵌合,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政府公信力不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如果任由政府信用的进一步缺失,社会必然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就从根本上反映出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多方面人手:

(一)深化民本价值取向,是政府赢得信任的科学基础

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公共利益最大化,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思想基础。为此,政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尽速摒除“官本位”思想,真正树立“民本位”思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所说,只有把人民群众当做亲人,人民群众才会把党和政府当亲人。二是要倡导正确的政绩观。对公务员的考核从“指标数字型”转变到“群众满意型”上来,用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作为他们升降任免的主要标准,使政府公务员真正变为人民的公仆。三是要端正政府行政目的,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取最大化利益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有效解决现实矛盾,是政府培植信任的关键所在

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大差距”,也是改善民生、增强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放缓,而且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从根本上制约政府形象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因此,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必须重点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矛盾,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给人民群众最大的方便和最全面的服务,着眼如何成功有效地解决三大差距,力争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住房保障制度落实与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要注意针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需求,制定满足多元性需求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心中的疑惑,防止怨恨积累的现象出现。

(三)真正落实行政问责,是政府提升信任的有效手段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中指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可见。行政问责制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问责制”的重要性,但效果并不出色。只有在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更好地约束中央政府放权后的地方政府行为,“问责制”才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当实践出现问题时,有人承担责任,就会逐步建立政府的诚信和威望。当前,网络问政的兴起,一方面反映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意识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凸显问责机制运转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更要思考网络环境下的行政问责,并制定相关应对机制和考核指标,进一步丰富问责形式和渠道。

(四)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是政府获取信任的根本保障

提高政府公信力,需要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在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根植于人民思想的社会中提出的,要完全转变政府职能,不但要在政策上改变,而且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接受和支持政府科学的决策和相应的制度改变。让人民群众参与政府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捷径,因为社会公众是政府公信形象的认识主体,而公民社会作为公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对社会问题、政府的方针政策等进行讨论、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并形成自己的政府观,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形象的形成。因此,重塑政府公信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增强群众参与,培育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

此外,构建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加大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等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对地方实施有效统治及中央有效回应社会需求的工具,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方面,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既有相同的共性,也有其特有的个性,在对策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略论检察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 篇4

一、检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从逻辑上而言, “检察文化”这一概念置身于“文化———法律文化———检察文化”这一种属链条之中, 因此检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不能脱离对于“文化”和“法律文化”概念的关照, 需要从外部视角入手, 在前述的逻辑推进中梳理出讨论检察文化的具体维度, 并为进一步探讨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奠定基础。

日本学者名和太郎考证, 有关“文化”的定义不下260余种。譻) 其中, 占主流地位的是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Burnett Tylor) 和美国人类学家林顿 (Ralph Linton) 的主张为代表的广义文化说。泰勒认为, “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譼) 林顿则认为, “文化是由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构成的综合体。”譽)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 但是在文化对于社会发展重要性这一点上人们取得了共识。我们应当更多在功能主义的层面上把握文化的具体内涵。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心理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三个层面上。这三个层次和功能主义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进一步把握法律文化和检察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可操作的维度。

同样, “法律文化”一词可以在三个意义上被使用。首先是作为法律体系的法律文化, 这泛指一定国家、地区或民族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或结晶, 相当于法律传统。其次是作为法律意识的法律文化, 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对于法的态度, 包括对于法的性质、价值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和利用程度等。最后是作为民族习惯传统和法的社会基础的法律文化, 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固有的、长久不变的、始终延续的习惯、定势或历史传统, 特指法律意识中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譾)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加以把握, 法律文化的概念与理论对于法学研究以及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实践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本文所集中关注的是其对于法制实践所具有的影响和意义。在这一层面上, 法律文化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和解释法律现实, 寻求法律发展与建构的合理途径和模式。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这一模式并不是基于法律规定或由国家命令而产生的, 而是人们从社会化过程、传统经验和思维方式中传承而来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法与社会的连接, 寻求适合本国法律发展与建构的合理途径和模式。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检察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也对于我们探索建设检察文化的合理路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在第二部分详加论述。

在主要从功能主义的路径出发探讨了文化和法律文化的概念之后, 我们可以尝试着对于检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借助“精神观念———行为方式———物质表达”的分析框架, 笔者认为检察文化可以细化为检察精神文化、检察行为文化和检察物质文化。检察精神文化指的是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从事日常的检察工作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模式, 这是检察文化的核心。检察行为文化是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执法活动、管理活动等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表现为一定的规范和制度。检察物质文化是检察文化的外在载体和反映, 往往通过检察机关的建筑、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服饰等具体的物质形式表征出来。譿)

依据“文化———法律文化———检察文化”这一逻辑链条, 前文对于检察文化内涵的探讨主要借助了文化概念的理论资源, 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当忽视检察文化的法律文化属性。以往我们主要在国家权力的视野下讨论检察权及其运作, 所集中关注的往往是检察权的性质、检察权与审判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检察权的范围等论题, 而在法律文化的视野之下我们还需要将检察权的运作与检察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我们应当认识到检察文化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这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源于具体的检察制度和检察工作实践, 这决定了其虽然基于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而产生、基于法律的普适价值而存在, 但是也必须符合检察权的运作规律, 受制于检察工作的整体性与统一性以及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制约。

二、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较于理论界对于检察文化内涵的深入讨论, 实务界对于检察文化建设路径探索的热度也不遑多让。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检察文化建设网”上, 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检察机关丰富多彩的检察文化建设实践, 其内容涵盖了文体作品、图书出版、影视音乐、网络文化、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

对此, 我们自然是欣喜于全国上下检察文化大繁荣的局面, 但是, 我们也不免担忧检察文化的外延是否被扩展的过于宽广了?笔者的这一隐忧源于对一系列新闻报道的直接观感:“某地检察机关举办‘国学讲堂’”、“某地检察官文联举办‘文学创作与鉴赏’培训班”讀) ……笔者并无意否认上述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也无意否认上述活动所具有的文化属性, 但是问题在于, 这些活动与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之间的联系到底在哪里?

当然, 联系肯定是存在的。通过举办“国学讲堂”和“文学创作与鉴赏”培训班, 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 进而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日常的检察工作活动。但是这一联系显得过于虚弱、间接, 换言之, 将这些活动中的主体由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置换为其他机关和其他人员, 类似的联系仍然能够成立。那么, 检察机关和检察活动的特殊性究竟何在?当下中国, 包括检察资源在内的整个司法资源都相当稀缺, 上述活动在笔者看来至少是对检察资源的低效利用。而这样的一种过于拓展检察文化外延的检察文化建设路径值得反思。

借助第一部分的分析和讨论, 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现有的检察文化建设过于侧重广义的文化层面, 而相对忽视了检察文化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这样的一种忽视使得当下的检察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目的和功用过于分散的局面。

在本文第一部分讨论法律文化对于法制实践所具有的意义之时, 笔者引述了有关学者的观点, 指出法律文化的核心意义在于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法与社会的连接, 寻求适合本国需要和可行的法律发展与建构的合理途径和模式。具体来说, 一方面, 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构建必须兼顾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 努力实现法制的本土化即法的社会化;另一方面, 也要通过合理、慎重的法律现代化战略, 逐步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最终将社会推向法制化。讁) 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与此同时,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检察文化内在的质的规定性, 检察文化的建设应当强调和彰显检察文化的主体性, 进而避免检察文化泛滥化、庸俗化、简单化。

综上, 笔者认为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应当尤其注重以下几点:首先, 明确检察文化的价值功能, 这是检察文化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自然要求。检察文化的价值功能包括了价值引领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结构聚合功能、形象塑造功能和辐射传播功能等五个方面 (10) , 通过明确检察文化的价值功能, 有助于检察机关在实践中真正围绕着检察工作为核心来开展检察文化的建设, 而非为建设而建设。其次, 注重检察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内在逻辑。检察文化是一国检察活动的内在逻辑, 渗透在检察法律规范、制度和实践之中, 其并非各种检察法律现象的总和, 而是一种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在长期的检察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事实上对检察活动产生影响的习惯和定势。这启示我们 (下转第100页) (上接第95页) 不应一味追求“建设”检察文化, 也应当重视“发现”检察文化, 寻求检察活动中具有稳定性和持久影响的文化因素。最后, 坚持发挥检察人员的主体性。检察人员绝不仅仅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客体, 更应该是检察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精神观念———行为方式———物质表达”的分析框架之中, 检察文化都需要通过检察人员得以表达出来, 其内在地要求以人为目的而非手段。因此, 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检察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检察人员的全面发展, 进而真正促进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

摘要:准确把握检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从逻辑上来看, 需要把“检察文化”这一概念置身于“文化——法律文化——检察文化”这一种属链条之中, 梳理出讨论检察文化的具体维度。文章对检察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在借助文化概念的理论资源的同时, 也关注检察文化的法律文化属性和检察文化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检察文化,建设路径,价值功能,主体性

注释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 载正义网http://news.jcrb.com/jxsw/201012/t20101213_478408.html, 2014年7月25日访问。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7.htm, 2014年7月25日访问。

3参见[日]名和太郎:《经济与文化》, 高增杰、郝玉珍译,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第41页。

4参见[英]泰勒:《文化之定义》, 载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98页。

5参见前引5, 《经济与文化》, 第41页。

6参见朱景文主编:《法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第348页。

7参见徐汉明:《检察文化建设:理念更新与实践创新》, 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 第109-110页。

8以上新闻报道均取自于“检察文化建设网”, http://jcwh.spp.gov.cn/。

9参见前引7, 《法理学》, 第352页。

实现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和路径 篇5

1.实现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的热门词汇,但它绝不是我们凭空捏造的词语,而是发源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和历史厚重感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因而,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沿着“兴盛-衰落-复兴”的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线来追溯“中国梦”的思想渊源。“中国梦”是一个国家的梦、一个民族的梦、一个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我们何以称其为“梦” ?我想我们有必要从“梦”开始谈起。在我国远古时期的文学作品里就有关于梦的文字,但多数是零星的片段记载,如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乃占我梦。吉梦维何? ” ?这样的美妙诗句。《周易》中有诸如“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这样占卜梦境的文字记述。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思想家、文学家借助于梦这个意像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庄子?寓言》三十三篇里有十篇都借助了梦的意像来表达其哲学思考。“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通过梦境表达了一种对人生伤感的情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拭也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词句中发出人生短暂而虚无的感叹。那么,到底何为“梦” ?《说文解字》将“梦”解释为:不明也。从夕,瞢省聲。莫忠切。又,亡貢切。它的意思是:夕阳西下于远方的树林,人睡在床上展 的思想活动。梦里的范畴很广,有苦的、甜的、喜的、乐的、愁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梦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清醒状态下的精神活动在睡眠状态的延续”。也就是说,“梦”本身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有别

于理智的精神现象,具有一定的幻想性。而介于“梦”与“现实”之间的则是“梦想”,它既有“梦”的幻想成分,又有“现实”的客观成分,只是两者所占的比重不同。只有基于现实的梦才是一种理想,脱离现实的梦就是空想、幻想,就是白曰梦。“中国梦”就是基于现实基础,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厚重的历史烙印,而且可以通过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便可以最终实现的“梦想”。“中国梦”就是一个代表着全中国和人民共同愿望,并伴随着历史进程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理想”。作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理想”精神诉求中。

对于中国梦的内涵,学者们的看法不一。有学者提出“二元说”,即“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是由“国梦”和“家梦”的组合。也有学者提出“多维说”,即中国梦不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单向发展,而是从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的多维发展②。更有学者从中外横向和历史纵向等角度出发来理解中国梦。但就内在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来讲,我比较赞同“三位一体说”,即认为中国梦是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一体的梦想,这也与总书记在2013年3月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进行的阐释相契合,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在“美国梦”、“欧洲梦”之后,“中国梦”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复刻,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基于从传统转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实践的梦想,它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总体来说,我们的中国梦具有集理想性与现实性为一体、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为一体、民族振兴与世界繁荣为一体、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为一体的四个基本特征。2.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明确了特色社会主义布局下推动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实践证明了的一条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中国精神包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凝聚民心和力量的强国、兴国之魂,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的精神;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的力量,更是需要激发和凝结起来的力量。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后的讲话中曾提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布局的进一步强调,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呈现。距离这一目标还有数年的时间,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

我们看到梦想的曙光就在不远的未来,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于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来说,就像一盡象征着自信、激情、团结、力量的指明灯,体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心,是促使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尽快实现的巨大推动力。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息息相关,这也意味着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一份子,每个中国人都要承担起一份光荣而艰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责任。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了中国人勇于承担民族振兴这一重担的责任感、为造福人类以及世界繁荣而努力的责任感。中国梦的提出,唤醒了中国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有利于凝聚国人的共识并激发国人奋斗的激情和力量,正是“有梦想,有自信,有奋斗,有机会,有担当,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过去我们将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国民众来说,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无法与自己心目中有具象特征的理想对接起来。“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保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容和价值含义,而且从话语体系方式上进行了创造性转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变得清晰、具体而且亲切,真实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心声和向往。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个人的梦想是无法企及国家层面的共同理想,个人生活也与这一共同理想没有多少联系。但“中国梦”的三重内涵,表明了中国梦是有机联系个人、国家和民族的纽带,说明

“中国梦”里的梦不仅包括国家的富强梦和民族的振兴梦,也包含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住房梦、社会保障梦、生活环境美好梦等实实在在的梦。“中国梦不是精英梦、权贵梦,而是人民的梦”,也“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膀礴力量”,真正让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新空间;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中国梦的实现,当然首先提升的是我国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过,在今天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经济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的经济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合作空间,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与此同时,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所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我国在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设和决定世界政治局势走向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之,中国梦在推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着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梦对世界的影响,除了体现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两方面,还体现在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十几亿人的生活面貌,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也可以说中国梦本身也包含着中国的“世界梦”,只是这种世界梦不是靠对外掠夺扩张来统治世界,而是依靠自身力量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而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红利。事实上,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思想是延续了前几代领导人所强调的要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思想,即对于中国梦的理解,不仅有中国自身利益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还要有正在为全人类做出贡献以及将来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内涵。第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摒弃了诸如美国这样的“国强必霸”的大国幅起模式,即坚决不主张武力争霸和军事扩张;另一方面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既坚持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为中国的帽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国际社会上,我们不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不替代、不威胁别的发展模式,这不仅丰富了世界的发展模式,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事实己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梦的实现将为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并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一种新方式。第三、中国历来主张文化共存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使我们具有五

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3.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梦想可以激发力量但梦想并不等于现实。尽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但三个没有变三个罕见是我国当前国情的真实写照。因此实现中国梦的征程注定不可能平坦笔直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为中国梦欢呼振奋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一定要牢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认识到只有实干,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均衡共享包容性增长

实现中国梦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开辟到发展成熟,无不凝结着人民的智慧和贡献。中国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之上。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回到实事求是上去回到人民的立场上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都是以人民为基点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亿中国人每一个人梦想的最大交集。每一个人的梦是不一样的个体的梦是实的汇聚到一起之后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梦。如何保障每个中国人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每个人能有尊严出彩的生活是验证中国梦的根本标准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营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是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梦与维护世界的和平梦,促进人类发展的进步梦同行,习近平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建设国家”。他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清楚表明:中国梦将经由一条和平的路径实现曾经饱受外国侵略,内部战乱之苦的中国决心更好地维护来之不易的持久和平。

(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古往今来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已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当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这一切都来自于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

内涵与路径 篇6

关键字: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 制约因素 基本途径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原指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及实践活动。科学化是用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制度,以保障长期执政的党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1]。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是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运用到党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制约因素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要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并且自觉地加以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必须科学地分析和把握制约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因素。

(一)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四大危险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严重障碍。执政60多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骄傲、浮躁的不良风气。一些党的组织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也有领导班子,缺乏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薄弱,脱离群众,言语和行为不一;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涉腐案件性质严重、影响极坏,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育与权力制约并不同步,还存很大的差距。这要求我们党继续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协调并发展好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二)党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党内监督制度的问题。党内监督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权威性是现有监督制度的致命弱点,处于监督对象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监督机关,这样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其监督的效能。直接参与决策权的一般监督机构,对同一级别的领导干部没有自己的独立监察权,更没有制约被监督对象的权利。由于监督主体没有一种约束监督对象的权力,它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党的领导制度的缺陷。在党内权力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下级组织权力向上级组织权利集中、党员个人权利向组织权利集中、监督权和决策权向执行权集中等,这极易产生家长制、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对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反腐倡廉建设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更制约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

(三)党的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是有利的外部环境,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为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第一、全球化的挑战。在意识形态和思想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仍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因是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仍然掌握着话语权,肆意输出其价值观;西方国家在党内人才选拔和人员任用方面,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都缺乏严格有效的程序和纪律,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监控的难度增大,同时也为当权者的腐败提供更多的机会,调查交易腐败的难度加大,跨国潜逃,追捕更加困难。

第二、信息化的挑战。面对信息化浪潮凶猛袭来,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的党建工作面临着“靠不上去,找不到位,插不上手,跟不上趟”的尴尬局面。党内沟通的层级限制已经被互联网突破,但中层党组织的上下传达功能减弱,传统的领导模式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第三、市场化的挑战。市场化对党的建设的挑战可以概括如下: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受价值多元化冲击;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受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冲击;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受工人阶级结构多元化的冲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冲击。市场化将对党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途径

党的建设是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一)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前提与政治优势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思想建设的功能决定了思想建设对党自身建设的基础作用。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运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去指导实践。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特色。从建党以来,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主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好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努力把握和不断探索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规律,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实践中,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变化,不断改革创新,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根本路向和指导原则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党的建设牢牢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开展,确保党始终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地服务党的中心任务,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党的建设是也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党不断根据历史方位的变化,来确定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然后根据中心任务的要求,确定党的原则、目标、任务和方法,使党的建设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要使党的建设的成效更好地体现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任务落实和体现在党的工作之中,这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本质要求。

(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任务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揭示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抓住党的建设,抓住关键环节,才能统筹兼顾。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体现了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前者是执政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后者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环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又内在地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根本目的与根本价值立场

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决定了党必须时刻保持与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决定了党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制度,以确保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忠于职守,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工作;決定了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来说,“特别重要”。 [4]”

(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是强大动力与根本方法

只有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具有生机与活力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历史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方面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作出改变和创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用时代发展眼光审视自己,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5]。

参考文献:

[1]高新民.一个全新的重大命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学习时报

[2]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J].学习与研究

[3]胡伟等著.走向科学建党的自由王国: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科学化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施芝鸿.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

内涵与路径 篇7

2012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 正式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涵就是,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潮流, 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现实, 以及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需要, 凝聚全党、全国各民族的力量和智慧提出来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和追求, 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向往和期待, 也预示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

二、“中国梦”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多次深刻的阐述, 其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 这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多少仁人志士、青年才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 前仆后继、舍生取义。“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概括,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

1.“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12.7%, 总量世界排名第二, 达到8.23万亿美元, 我国具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但是我国发展还不平衡, 还有很多地区不发达, 还有很多人民群众没有摆脱贫困, 我国的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而且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离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因此, 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人民生活富裕的根本出路, 是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多年期盼。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政治民主和各项社会制度的健全完善。

我国封建社会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尤其是1840年以来中国屡遭侵略和落后挨打的历史, 劳动人民没有社会地位、处于受压迫和受剥削的最底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 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 尤其是把制度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 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3.“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

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凝练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 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更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家园。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 还是一个集体、一个自然人, 都需要物质和文化的统一, 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就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更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因此, 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建设, 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又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 创造凝练出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和理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共同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实现“中国梦”, 就要大力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4.

“中国梦”就是要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美丽富强的中国。当前我国经济规模实现了世界第二的发展目标, 建立了系统全面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但是多年来走的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的经济发展道路,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更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 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要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为人名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让人民能够喝上洁净的水, 呼吸洁净的空气, 大幅降低资源消耗, 使美丽中国得以实现。

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探究

“中国梦”这一理论和奋斗目标, 是建立在对近现代中国发展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认识基础上, 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一脉相承, 又有新突破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当然,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坚定信念、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1. 实现“中国梦”, 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建立已经66年了, 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是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 其优越性和科学性必将进一步显现。在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才能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能够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才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凝练出最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证, 如果偏离了来之不易的中国道路, 中国梦就不可能实现。

2. 实现“中国梦”,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回顾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发展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但是都失败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充分证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实现“中国梦”,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 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历经锻炼和考验的结果, 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结果,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3. 实现“中国梦”, 必须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和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依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矛盾日益突出, 要实现“中国梦”, 就必须把增强综合国力放在突出位置, 唯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唯有建设更加巩固的国防才能不会任人欺侮, 唯有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繁荣, 人民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 中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主体。实现中国梦, 必须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

4. 实现“中国梦”, 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者、推动者。国家既要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为人民群众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又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努力工作、成就事业的平台和有利条件, 要给予他们施展才华和智慧的机会。国家尤其要重视广大青年的成长和发展, 广大青年一代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崛起的主体力量。无论是从血雨腥风年代的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还是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忘我劳动、艰苦创业, 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拓奋进、锐意创新, 青年人总是顺应时代潮流、永立时代潮头, 与民族同奋进、与国家同发展。国家要加强青年人的培养和教育,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和才干,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结束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是, 越是接近目标, 越是艰难, 越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团结一心、坚定信念, 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3-18 (1) .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7-02.

[3]《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4]《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人民日报》2013年3月12日

内涵与路径 篇8

一、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文化选择的内涵

文化选择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活动, 始终贯穿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属于文化领域;人是文化的存在, 人是为文化所模塑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1] 。教育的文化属性决定处在教育体系层级塔尖的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理性的文化选择, 在高等教育场域中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是高等教育系统一种非经济性的集体选择行为, 是具有 “法人社团”属性的社会选择行动, 是在规范的、协调一致的选择行为上把众多行动者相关利益结合在一起的选择活动,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法人行动者的社会选择。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不是高等教育机构单一主体选择的结果, 而是包括与高等教育发展利益相关的多个选择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相互妥协、协调一致的结果, 是各个选择主体根据其共同利益而达成一致的理性选择。

(一) 文化选择是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选择

首先, 文化选择环境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发展中对文化进行选择所采取的途径、方法和手段都不是随心所欲或主观任意的, 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的实现过程是不能脱离客观的现实生活条件, 文化选择是以客观物质条件、文化环境作为其选择的依据, 其文化选择都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在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选择环境下进行的文化选择, 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五彩缤纷的文化现象是高等教育进行文化选择的源泉, 同时也为高等教育进行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提供了最基本的客观选择对象。所以,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客观制约性, 客观实在是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的前提和条件, 没有客观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选择的实现也无从谈起, 甚至这种选择活动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正因为这样,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也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 任何时期的高等教育文化选择都会烙上所处时代的印迹和特征。

其次, 文化选择规律具有客观性。文化选择规律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与文化选择之间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规律是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不论是社会发展规律还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其发展过程都是一元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遵循着某种固有的客观的内在发展逻辑, 具有一定的、必然的发展趋势和普遍的、客观的因果律。在这一方面,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同“自然的进程和自然的历史是相似的, 它具有自身内在的制约性、必然性”[2]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高等教育发展也同样如此, 文化选择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活动, 认识、把握和遵循文化选择的客观规律, 使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活动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使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在对传统文化批判和创新基础上的建构新文化模式, 在对社会文化扬弃的基础上, 吸取文化精华, 建构一种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新的文化结构, 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进程中遵循文化选择的客观规律就是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理路, 使高等教育沿着客观事物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规律的轨道向前不断发展, 以至于不会偏离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 文化选择是作为主体活动的理性选择

高等教育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成不变地按照预定的轨道和规则去运行, 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具有发展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以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 在实践中, 高等教育发展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进化模式, 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内含的随机性、突发性、偶然性以及多样性也会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扑朔迷离。高等教育发展也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离开理想的条件, 出现暂时混沌行为, 表现出不稳定或不可预言的复杂性现象。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虽然为其发展带来了困惑, 但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空间”, 从人的主观性特征、人的意志自由以及高等教育文化选择活动的不确定性也可以推知高等教育发展主体在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中的能动性也是十分必要的。韦伯指出:人有意志自由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是偶然的和完全不可预言的;相反, 自由意志以理性的形式实现出来, 人的行动可以通过理解人的理性行动来加以预言。可见从主体选择的角度出发,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发展主体的、理性的价值选择活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或选择主体其实都是进行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 说得更具体一点高等教育选择主体其实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动地创造着社会发展的人, 或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着社会发展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人”[3] 。主体对文化进行选择一般就是对已有的各种文化进行筛选和取舍, 并根据未来文化的发展要求, 形成适合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主体运用逻辑的力量在思维的领域中把高等教育现实的历史推向未来, 并把这种在思维中存在着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蓝图作为自己奋斗、追求的目标, 并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程都渗透着文化选择的主体精神。

(三) 文化选择是主客体相统一的理性选择

马克斯·韦伯 (Marx·Weber) 从“理想类型”的视角出发, 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理想类型[4] , 即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从行为选择的范式看, 前两种属于理性选择行为, 后两种属于感性选择行为。理性选择行为是人类主体高层次的活动, 是基于感性选择又超于感性选择而进行缜密思维的结果。“理性的选择是建立在感性选择基础之上的, 但它并不以感性选择为转移, 相反, 它会从感性的选择中洞察更为深刻的选择, 能够摆脱感性选择的局限性。”[5] 所以说理性选择是通过逻辑思维、根据普遍性原则和一般规则, 在明确的理性思维活动支配下开展的选择行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作为一种理性选择, 其文化选择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相统一的结果。因此, 文化选择既不是单纯的“自然历史”的自然选择的过程, 其与人类的主体选择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客观的“自然选择”和主观的“理性选择”相统一的结果, 其统一的基点就在于其选择的合理性, 自然选择的合理性和理性选择的合理性之融合是高等教育文化选择的理想与追求。“自然选择的合理性, 可由演化理论得到解释, 虽不充分但尚无其他可替代的解释。理性选择的合理性, 要由解释者对被解释的行为赋予令人信服的解释。”[6] 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合理与否, 是否具备合理性既是一个事实判断, 也是一个价值判断, 因为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既与高等教育的事实相联系, 也与选择的目标、价值、策略相关联,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文化选择活动既是对具体事实的选择, 也是对抽象价值的取舍, 需要两者在“合理性”的基点上找到恰当的契合点。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一种主客体合一的理性选择, 高等教育主体应该从高等教育选择活动中体现来的主客体关系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运行逻辑。“选择是一种关系范畴, 它必须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之中”[7] ,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主体选择性和客体制约性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更是高等教育选择主体以一定的选择方式和策略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确定文化选择对象的创造性活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活动中, 不论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还是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建构, 这都离不开高等教育选择主体或发展主体的理性思维。文化选择过程也就是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过程, 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取舍或改造, 形成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一致的大学文化或学术文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条件制约性, 使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一面,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发展决定来理解, 这种发展决定论是在肯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在承认高等教育发展的因果性和必然性的前提下, 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人在其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即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文化选择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发展的每个具体阶段上, 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 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 他应当作出选择。人的存在的具体历史制约性并不排除他自由的和明确目的的创造。”[8] 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中具有强大的发展能动性和发展创新性, 具有文化属性的高等教育发展是与文化选择时刻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是主客体相统一的理性选择。

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文化选择的路径

在理论上,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选择路径。一般说来, 根据选择主体的能动程度分为被动文化选择和主动文化选择;根据选择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为单向文化选择和双向文化选择;根据文化选择的方向, 可以分为自上而下的选择和自下而上的文化选择。

(一) 被动文化选择与主动文化选择

被动文化选择主体对异质文化的选择或吸收往往是在一定的外在压力下被迫进行的, 文化选择主体往往处在选择的从属地位。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体系, 这就是在当时统治阶级主导的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被动文化选择。在国外, 欧洲中世纪的高等教育选择宗教文化作为其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文化形态, 这其实也是高等教育被动选择文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在现代社会中,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其文化选择的方式往往也是对西方文化被动的接受或模仿, 这也是被动文化选择在当今发展中国家的表现, 这种被动的文化选择模式迫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走上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而主动的文化选择方式有比较广泛的民众基础, 文化选择主体往往是通过渐进而平和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方式选择和吸取异质文化精华, 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这种文化选择方式能充分显示出选择主体对文化选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大学理念在大学的倡导, 高等教育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越来越得到彰显, 由专家和学者为主组成的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主体在文化选择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但是,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也不是高等教育本身就能完全决定的, 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体制在整个的社会体制中只是个边缘结构而不是中心结构, 它往往受制于其他一些社会因素, 尤其受制于政治体制”[9] 。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也并不是说高等教育发展主体在文化选择面前无能为力。这就要求作为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学术品性, 在社会控制和大学自治之间、在学术自由和社会干预之间, 高等教育主体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事实上绝对的自由选择, 绝对的社会控制都是不存在的, 关键是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理应找到一个两者的结合点, “大学是内在的学术性与外在的社会性的统一体, 那么大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必须保持‘超然’与‘介入’的平衡, 亦即实现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整合认同”[10] 。在高等教育中, 没有不受社会控制的绝对的选择自由, 也不存在不受社会干预的绝对的自主性, 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主体是不可以被其他主体所代替, 其文化选择权利也不能被僭越, 最终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当然, 文化选择中的被动选择与主动选择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在一定的条件是可以转化的, 也许由开始的被动选择, 高等教育对某种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 到后来由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产生认同感后, 也许会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方式;相反同理, 一旦高等教育对选择的文化由认同转化为不认同的时候, 主动选择也就会变成被动选择了, 或者还有可能彻底放弃对这种文化的选择。

(二) 单向文化选择与双向文化选择

单向文化选择是指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建立不是由双方共同选择决定的, 而是由其中的某一方决定的。王振武认为, 在单向选择中, 主客体完全是分离的, 二者处于一种不可调和的对抗之中, 处于一种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中, 而不能并存互补[11] 。一般说来, 在单向文化选择中, 选择主体往往会以绝对的压制力扼杀对方客体的选择性, 主体可以选择客体, 客体不能选择主体, 只由文化选择主体对文化选择客体发生的选择行为, 称为单向文化选择。而高等教育发展的单向文化选择是指文化选择主体对文化客体是“一厢情愿”的选择, 是高等教育选择主体作为文化选择行为的发出者对作为文化选择行为接受者的文化客体的选择, 两者之间是选择和被选择、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由文化选择主体向文化选择客体, 再由文化选择客体向文化选择主体所构成的选择回路, 双方建立了“两厢情愿”的互动选择关系, 我们称之为双向文化选择。作为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文化选择, 其选择“既不是纯受外界环境制约的客观属性, 也不是纯属主观意志范围之内的随心所欲, 而是主客体双向选择的关系机制”[12] 。 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理应是选择主客体关系的集中体现, 选择主体的选择必须通过选择客体的选择才能实现, 同时选择客体的选择也只有通过选择主体的选择才能达成, 两者构成的双向选择关系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是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决定离开文化选择主客体任何一方, 主客体的关系都无法建立, 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活动也无法进行。当然, 高等教育是以其发展的偶然性为前提来进行文化选择的, 高等教育发展偶然性空间的存在, 为高等教育双向的文化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但这种高等教育发展的偶然性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必然性发展规律的条件下使选择的能动性蕴含在整个的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活动中, 进而形成高等发展文化选择的双向互动的选择机制。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 更是一种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认识活动, 更是这一种价值创造活动, 它本身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在高等教育文化选择的双向选择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 选择主体的客体化和选择客体的主体化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文化客体与高等教育主体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的取舍关系, 它们二者之间一方面要求对方通过选择以适应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经常调整自身以适应对方的要求。

(三) 自上而下的文化选择和自下而上的文化选择

内涵与路径 篇9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 小学数学教育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对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从“教”的角度, 我们发现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单一, 只关注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的落实, 不关注数学素养等其他方面目标的承载与实现, 以“知识的吸收与技能的操练”代替了数学素养的培养;也有的教师“有心无力”, 想关注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但因缺少实施策略而难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 教学方式单一, 大量机械的练习、重复操练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 被淹没在“大量人为编造、脱离实际的应用题”和“各种各样解题模式或解题技巧的训练”中, 从而失去了数学应有的魅力。从学生“学”的角度, 学生虽然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领悟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魅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 往往陷入“题海”之中, 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 甚至对数学产生了负面情感。因此, 着手研究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并探索教学实践中落实的路径,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一、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解构

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 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数学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 (NCTM) 1989年发布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并提出了“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懂得数学的价值, 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数学交流, 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对数学素养的界定为: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 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 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 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 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数学能力。《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也增加了“数学素养”的阐述, 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国内多名专家学者也撰文阐述了数学素养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教育的特点, 我们认为, 数学素养是在人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价值观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数学素养一旦养成, 它将超越数学学科知识的范畴, 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数学素养内涵丰富, 对小学生来说, 由于特定的年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水平, 他们的数学素养及发展有自己的特征。通过研究, 逐步厘清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要素及其关系,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由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价值观等四个方面要素构成的,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四个方面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了数学素养的整体。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就谈不上发展数学意识, 提高数学能力, 更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意识是数学素养的内在品质, 是一种内化的心理特征, 直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思考, 形成一种量化、抽象概括的思维习惯。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外在表现和重要标志, 是顺利完成数学活动所必须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决定着学生能否有效解决问题。数学价值观是数学素养的内在动机因素, 是对“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等数学价值的认识, 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毅力等。

二、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路径与操作要点

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如何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把培养策略变成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具体实践, 必须明晰教师能够认同、把握、践行的路径与操作要点。通过研究与实践, 逐步明晰了课堂教学的改进、数学综合活动的开展、学习评价的实施三方面的培养路径, 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具体如下图:

数学意识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形成, 均是以数学教学实践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渠道, 也是实施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的基本路径。我们从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过程组织等方面确定操作要点, 落实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1.学习目标确定:拟订关注数学素养整体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主导着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 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 教学目标的拟订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非常重要。在拟订教学或活动的目标时, 教师要有关注数学素养整体发展的意识, 做到“心中有目标”, 即有“数学素养整体发展的目标”, 深入分析学习内容, 思考该学习内容“最适合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什么”和“学生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 从而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 实现数学素养多维度有机结合, 使学习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点搬家”的教学, 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中除了要达成学生理解规律、应用规律的目标外, 还想承载一些其他数学素养发展的目标, 如探索知识的活动经验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即“探索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并尝试用自己原有的知识解释,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即“体会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学习任务设计:设计承载数学素养培养目标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的载体, 学生通过在数学活动中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而达成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后, 要设计好学习任务, 既包括主情境任务的设计, 也包括练习的设计或延伸性任务的设计。设计学习任务时不仅要思考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 更要关注学习任务能承载数学素养的其他方面的目标。在设计承载数学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时, 教师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任务情境的数学性。如教学“小数点搬家”这个内容时, 设置一个“小数点搬家”的任务情境,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并不是主要的, 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搬家”情境中的数学要素, 即让学生体会“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 形成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意识, 才是创设这一情境的真正目的。二是关注任务内容的问题性。数学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注重用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思考, 激起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欲望。如在“小数点搬家”的教学中,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激发学生探索规律。三个问题如下: (1) 怎样说明“0.1是0.01的10倍”呢?怎样说明“0.01是0.1的”? (2) 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 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如果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两位、三位, 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解释说明吗? (3)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呢?为什么是10倍、100倍、1000倍或呢?三是关注任务材料的丰富性。既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来思考材料的丰富性, 又是指一组学习材料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内涵, 可以根据不同环节的教学, 呈现出不同知识结构的要求。

3.学习过程组织:组织全面参与、砥砺思维的学习过程

数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思维介入, 无论是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的培养, 还是价值观的培养, 均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思维逐步展开的有层次的推进过程。教学中, 我们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与探索价值, 创设良好的思维时空, 拉长知识建构的过程, 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留出更多讨论交流的时间, 促进学生数学意识、能力、价值观等数学素养的有效发展。如“小数点搬家”的教学中, 教师注意驱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释“0.1是0.01的10倍, 0.01是0.1的”等, 学生不仅运用了“元、角、分”和“分米、厘米”等模型帮助解释, 还根据小数的意义, 用了“计数单位”“十进制”等知识进行解释。教师也注重这些方法的小结, 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多次用这些方法进行解释, 促进学生理解“规律”。同时, 由于学生只是初步认识分数, 之前对分数的理解主要是借助“图形直观”认识的, 因此, 理解“0.01是0.1的, 0.01是1的, 0.001是1的, 0.25是2.5的”等, 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 充分利用“图形直观”, 用多种直观模型, 数形结合,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有效突破难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规律”后, 教师又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为什么是10倍、100倍、1000倍或的关系?同时, 适时呈现了数位顺序表, 将“0.25、2.5、25”填入数位顺序表,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依托数位顺序表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明白了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根本原因, 即“位值制”和“十进制”, 沟通了“规律”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等知识之间的联系, 促进了对“规律”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真正实现了“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路径之二:开展综合活动———实现数学素养的整合发展

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力、价值观, 并不是独立的、封闭的个体, 其培养过程也不能依赖一一对应的简单的方法来完成, 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综合提升的过程, 更需要结合一些综合性强、活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作为补充。实践中,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外, 还应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开放性的数学综合活动, 通过一些综合性强、活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作为数学素养培养的补充与拓展, 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开展项目式数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头到尾”的思考过程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中, 要设计一些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数学实践活动, 如“确定起跑线”“森林释放的氧气”“春游经费预算”等项目式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无法简单地应用已知信息直接解决, 需要学生从课外去搜集相关材料, 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学生自始至终有思维的介入, 理解能力、交流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多种能力共同作用, 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不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2.举办数学节等主题性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综合提升数学素养

策划和组织一些年级性, 甚至是全校性的数学专题活动, 有利于学生从更广的层面上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形成数学意识, 提高数学素养。如可以开展“开启智慧, 让快乐与数学同行”“多彩童年, 快乐数学”“数学周”“数学智慧街”“畅游数学乐园”等主题数学节活动, 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数学素养发展的载体, 旨在打破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数学学习模式, 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一所学校的“数学节”以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 主要包括数学节节标设计、数学小故事征文、数学游园会、班级主题墙报等, 历时两周,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再如一所学校开展了“数学周”活动,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争先恐后算“24点”“调制糖水”“跳蚤市场”等, 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有效实现数学素养的整合发展。有学生在参与了数学节、数学周活动后, 留下了这样的体会:“数学是一席丰盛的大餐, 它有那么多的滋味!”“数学就像一勺糖水, 让人回味无穷;数学也像荒漠中的一块绿洲, 使人心旷神怡;数学更像千回百转的胜境, 让人流连忘返。”这些活动丰富了数学课程的形态, 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形成数学意识, 实现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路径之三:学习评价实施———以多视角有效反馈促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具有内隐特征, 不能简单地仅以一张卷子来代替全面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情况, 而应坚持多视角评价的理念, 有效反馈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情况, 以评价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1.对纸笔测验进行四个“转变”的改进

纸笔测试是测试和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实践中, 注意测试问题的情境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重视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测试, 突出数学的实践和综合应用, 具体体现在突出四个转变: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变“模仿型”为“实践型”, 变“封闭型”为“开放型”, 变“结果型”为“过程型”。下面试举几题填空题和操作与思考题为例。

(1) 填空题

(1) 如下图这样一组图形, 如果共有a个, 那么○共有 () 个。

(2) 某市市内电话的收费标准是:前3分钟共计费0.2元, 超过3分钟的部分按每分钟0.1元计费。小明和奶奶住在同一个市区, 他给奶奶打了12分钟的电话, 应付电话费 () 元。

(3) 把下列数据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描述李老师买篮球的故事。

58.2 34.4 8 465.6

李老师带了500元钱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 () 个篮球, 每个篮球的价格是 () 元, 总共需要 () 元, 找回 () 元。

(2) 操作与思考

(1) 照样子, 画图解释算式“”的意思。

(2) 如下图, 用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拼成的大长方体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把每一种大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填在下边的表格中。 (单位:厘米)

(3) 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 这个长方体盒子长_____厘米, 宽_____厘米, 高_____厘米。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

2.坚持多视角评价的理念, 尝试开展“表现性评价”

有效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应是一个标准, 应是多元的和多视角的, 评价结果可以通过“等级+成长记录袋+评语”等形式呈现。评价方式除了纸笔测试外, 还可以开展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实际任务的评价, 通过向学生提供有一定任务目标的具体问题情境, 在学生完成这一实际任务的过程中, 观察其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的表现, 多视角了解和评价各方面的表现, 包括相关知识与技能, 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水平, 在完成任务时所采取的策略, 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信心, 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以及广泛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表现性评价的问题情境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开放性任务、项目性研究、实践性活动、模拟性操作等。试举两例:

表现性任务例1:用你学到的乘法知识来描述你生活中的经历或现象, 你可以通过画图、列式或写一些简短的句子来完成。

表现性任务例2:为居民小区设计花坛, 要求在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空地上用圆和正方形 (个数不限) 组成花坛, 且花坛面积约占矩形面积的一半左右, 并用简洁的话概括设计思路, 在一节课内独立完成。

内涵与路径 篇10

生态文化教育是实现生态文化“内化”于人心并引导其生态行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3]。因此, 在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正确理解生态文化教育的内涵, 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 实现生态文化育人功能, 继而推动整个社会生态建设的进程。

1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现状

传统的文化着重强调人统治自然的内容, 生态文化则逐渐将重点过渡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教育在形成正确的生态观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在大学中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意识、观念、行为等方面树立生态意识, 使其具有生态性[5]。现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1 适应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需要

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些领域社会思想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的趋势日益蔓延, 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肆意滋生, 互联网的错误思想和负面信息屡禁不止, 对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同时, 高职学生的生态素养较低, 主要表现为缺乏基本的生态文化知识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破坏公物、攀比生活、不注重节水节电节粮、浪费现象严重等。生态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特殊的审美素质,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2 尚未形成科学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生态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 涉及面广, 应注重教育过程的完整性。但是, 生态文化教育工作定位不明确、思路不清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各部门职责不明确, 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

一是学校的生态文化教育主要是融入式的, 主要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学生德育工作中。虽然充分发挥了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化教育体系教育的完整性。二是对生态文化育人工作重视不够, 生态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三是缺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循序渐进的生态文化育人内容体系。四是生态文化教育和宣传的氛围不够, 而且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模式。

1.3 生态文化教育工作缺乏社会实践

生态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 更是一种行为习惯和生存技能。生态文化知识和理念除了专业课程讲授、思政课程渗透外, 没有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缺乏必要的内心体验、感受和行为参与, 致使教育内容肤浅, 不能形成卓有成效的育人效果, 不利于生态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以理性说教居多, 没有进行情感体验, 保护生态也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 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知识和行为。

2 正确理解生态文化教育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化教育是在新的职业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创新和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 必须教育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2.1 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

生态文化包括人类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一切理论与实践成果,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与自然和谐[6,7,8,9]。生态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人们对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希望生活在天蓝山清水净的环境中的迫切心态。

生态文化教育除了贯穿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 更应该在学校中大力推进。通过学校系统的推进, 引领广大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习惯, 形成系统的生态观念, 最终达到生态的和谐。

2.2 深刻理解生态文化教育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化教育目标是在生态文化教育核心理念 (包括生态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道德价值、审美、依法治理等) 的指导下, 倡导“生态绿色”生活方式。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掌握生态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 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野, 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道德规范, 将生态文化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积极引领示范, 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公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2.3 构建生态文化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高职学生思想活跃, 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内容。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自觉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结合学生特点和学院实际, 整合、优化相关教学内容, 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2.3.1 坚持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生态文化育人体系要能实现对全体师生的覆盖, 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 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习生态文化知识, 不断巩固思想道德修养,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2.3.2 坚持与时俱进, 贴近专业。生态文化教育体系要根据时代要求, 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将其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最终达到职业教育和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对接融合, 切实提高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3.3 坚持贴近生活, 勇于实践。生态文化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 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生活中积极实践则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体验情感, 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3 实施生态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 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与践行能力的“生态型建设人才”,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1 挖掘、整合和优化相关课程教学资源, 引导所有专业注重生态文化教育的渗透

要加强统一规划和领导, 高校里成立“生态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或类似工作机构, 指导、协调生态文化教育工作, 构建完整的生态文化教育知识和思想理论体系, 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 整体布局, 科学实施。同时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学院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 用“生态文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自上而下进行有效渗透。把生态文化教育工作建设成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工程, 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主线。要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鼓励和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激发学生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公正和效率的关系;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适当的消费现象等。

3.2 课堂教学为主导, 文体活动为载体, 积极创新生态文化育人实践

提升生态文化育人工作效果, 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 发挥学工、思政、辅导员、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搭建教学科研平台, 推进生态文化育人理论研究, 提升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素养。

一是发挥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等传统思量理论教育课程的优势, 将人文生态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其中, 把生态文化教育与区域生态现状、校史校情以及专业教育相结合,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能够受到较好的生态文化教育效果。二是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微博等新闻舆论工具, 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普及到学生中去。要重视第一课堂理论知识普及作用, 发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形象生动的作用, 将2 个课堂结合起来,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最终达到树立文明意识, 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和践行能力的目的。三是建设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在师生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 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3.3 倡导生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 “生态、文明、科学”消费

把生态美、热爱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知道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 生态美既是自然的一种价值体现, 也是自然价值与人类精神价值的融会和沟通。还要通过生态审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教育学生“绿色、低碳”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要用大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并注意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 使学生从严要求自己, 从日常生活入手, 从点滴做起。

4 结语

总之, 高职院校的生态文化教育工作, 既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又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 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穿行于历史、现实和未来, 需要不断完善、定型和深化, 才能形成具有办学特色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实现生态文化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红丽.试论加强我国的生态文化教育[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20-22.

[2]张昶, 王成, 郄光发, 等.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 (Ⅲ) :公众偏好:生态文化教育体系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 2014 (1) :59-62.

[3]张昶.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规划研究:以西安为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4]王丹.简论生态文化教育及其构建[J].教学与管理, 2010 (6) :19-20.

[5]胡祖吉.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J].教育探索, 2008 (4) :112.

[6]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2) :52-55.

[7]李清源.对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现实价值的认识[J].攀登, 2007 (3) :120-123.

[8]覃逸明, 吴文亮.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构思[J].高教论坛, 2003 (1) :134-136

中学政治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路径 篇11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政治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1-0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相互衔接,紧密结合,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指导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关键。2014年3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一、核心素养与中学政治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内涵。2002年3月,欧盟在发布的第一份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Key Competencies”这一概念代替原有的“New Basic Skills”概念,并对“核心素养”做了规范性表述:“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这些素养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与此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可见国际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着眼于发展自我与推动社会的能力。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的文件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二)中学政治核心素养。中学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建立在政治素养的基础上,中学生政治素养是指中学生的政治立场、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中学生的政治知识储备量、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方式。[2]在谈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前还要认清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标准的研制、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核心素养也必须融入学科课程才能有实际效用。

至此,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政治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等等获得的关于该学科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它包含了三个逐步深化的层面:第一,“双基”指向的学生所习得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三,通过对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所形成的用该学科特定的思维指向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中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深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研究。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也明确其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并根据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 [3]从2014年开始,我国也逐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将其作为实现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终极目标的风向标。由于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各方面成果还有待完善,因此,对核心素养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培养?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构建应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只有先明确各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才能搭建起整个核心素养的体系框架。

(二)教师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4]。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新课程的功能成为践行新课改的主要手段。教学作为教师实施教育的主要手段,也需要有实质的革新,而教学无论怎样改革,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归于教育中来,这是教学的实质所在,可以说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为了教育而教学,即为“育”而非为“学”。这就要求教学不能单纯的进行知识教学,而是要将知识教学上升到更高的情感与实践层面,以有利于学生有效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化。观念引领实践,因此,教师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准确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只有在此基础上了解政治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及培养方式等,才能准确把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问题。

(三)确立以学生素养培育为本的教学观。核心素养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发展社会的能力,是教育由培养“工具人”向“理性人”的转变。这样,教育就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关注到其本身对学生所发挥的效用。这种转变反应在教学上就是教学要更多的指向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将以学生为本落实到课堂中就是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如当下盛行的以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实现其思维方式的转变,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有效自我管理目标;此外还有以情景教学引领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该学科知识,掌握学习该学科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教学方式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教学。

(四)革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标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新理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此次课改的评价理念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基本价值取向有着不容否定的正确性。但核心素养的提出又不得不让我们对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标准重新进行审视。核心素养注重对个体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其为导向,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标准应以此为标准,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理应是对个体内在精神与显行为的同样关照,并引导个体内在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原来意义上外在模式化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89-102.

[2]杨琳莎.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政治素养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9.

[3]褚宏启,张咏,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09):4-7.

内涵与路径 篇12

一、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内涵

(一) 公民的角色

公民是积极的公民而不仅仅是顾客。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公民定位于顾客, 主张借鉴私人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公共管理, 这种理念促使公共部门改善绩效, 提高服务质量。政府属于公民所有, 作为主权者的公民, 地位是平等的, 且应积极参与政府的管理过程, 成为与政府互动的重要主体。

(二) 政府的角色

政府是具有特定职能的有限政府, 是服务者。现代政府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基础上, 政府须正视社会力量, 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地位。市民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 迫切要求政府退出某些领域, 把一部分社会事务交由社会和市场自主解决。因此, 现代政府应是一个权力、职能、责任均有限的政府, 扮演服务者角色。

(三) 行政理念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管制, 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政府与公民应该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公民处于本位。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服务, 服务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合法性基础。

(四) 组织结构

高效便民的弹性结构。服务型政府追求高效便民, 应尽量避免如官僚主义、手续烦琐等问题, 满足公民不同层次的需要。

(五) 行为方式

民主法治, 开放透明, 体现公平性。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开放透明、公平合理。政务公开使民主和法治成为现实, 具有可操作性。

(六) 政策过程

政府与公民互动、协商的过程。要反映公民意志, 决策就须公民广泛参与, 由政府与相关利益公民团体或个人通过充分对话、沟通、协商和妥协形成的。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

中国服务型政府已建设近十年, 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它仍面临着许多障碍和困境, 如政府服务理念淡化, 意识和观念的不到位;政府机构改革乏力, 陷入了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政府人员素质偏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服务型政府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克强总理2013年3月上任之初提出“两个凡是”, 即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 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做到的, 交给社会。“两个凡是”核心是政府向市场放权让利, 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向社会放权, 将那些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由社会承担。为推进“两个凡是”, 需要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 用三个字概括, 就是“减、放、管”。“减”指减政、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放”指政府向市场和社会放权, 中央向地方放权;“管”指的是政府把该管的事管好。由此可见, 李克强总理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又有新要求。

针对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的障碍和困境, 顺应改革要求, 存在以下有效构建路径:

(一) 转变行政理念, 树立服务意识

其一, 理念实现从“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行政”理念为指导的一种全新模式, 它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 更加注重服务, 其职责是根据顾客需求提供服务。政府应根据公众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并尽量缩减自己的权力, 通过发展社会的中介组织, 扩大社会的自身管理。

其二, 实现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理念的转变。尽管政府也强调为官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 但官本位仍然是封建政治的体现, 不能充分地尊重民意、体现民意, 有悖于现代管理中行政职能的发挥。构建服务型政府, 应彻底扭转官本位现象, 从行政职能角度出发, 强调政府应发挥的服务职能, 从官本位逐步走向民本位与市场本位。政府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应时刻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社会公众的意志为根本方向, 切实加强其公共服务职能, 解决政府现代行政理念和服务意识淡化的问题。

(二) 转变政府职能, 明确角色定位

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解决政府职能上错位、缺位、越位的问题, 实现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准确定位。具体来说:

其一, 实现政企分开。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建设的真正主体, 政府不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角色。政企分开主要指政企职责分开, 即企业自主地组织生产经营, 政府不再干预其微观经济活动, 而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从企业中剥离出来, 交给政府。要做到这一点, 中国政府必须对自身的目的、职能和管理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 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正确认识政企关系。

其二,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理念, 突出市场导向。对没有必要由政府审批的项目, 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尤其对非政府资金建设项目, 应由审批制向核准或登记备案制转变;对必须由政府审批的项目要增强透明度, 强化责任制, 既要符合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方向, 体现国家对投资融资宏观调控目的, 又要符合各地方和各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社会投资、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三, 充分开发社会资源, 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 而政府通过向非政府组织转移部分微观管理职能, 可以使自己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抓好宏观管理, 这也是避免政府机构臃肿和效率低下的有效方法, 这必将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质量。

其四, 政府重心下移, 建立“社区导向的政务模式”。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 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 为适应这种新变化, 有必要适度授权给基层机关和社区, 建立一个创新型、有迅速反应能力和预警能力的政府, 其基本途径就是建立“社区导向的政务模式”。“社区导向的政务模式”是将部分公共管理权力外移至社区, 授权社区的居民直接参与社区相关的公共事务决策, 以便公共政策能直接反映民众的意向。

(三) 深化机构改革, 控制政府规模

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调整政府间的关系, 政府间的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对于纵向政府间关系来说, 要明确界定和规范政府各级、各部门的职能分工, 在加强中央监管的同时加强地方民主政治建设, 逐步推行市县地方自治;对于横向政府间关系来说, 各政府间应在平等竞争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 其关系调整应该“以公平竞争、协调合作、互通有无、互相支援、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 以自觉为原则。”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始终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最近的一次“大部制”改革效果还有待观察, 因此应进一步加大行政机构改革的力度, 巩固并深化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果, 进一步压缩政府规模。各级行政机关的设置要按照职能类同、业务均衡、权责分明、规模适中的原则进行调整:对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 业务或功能明显萎缩或因政策改变、管辖区域调整等已无存在必要的机关应坚决撤并;对业务性质相近或相互间有互补性质的不同机关, 可以依法合并或成立综合性机关, 尽可能地实行大部制结构并切实精简领导职数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数量。

(四) 创新运行机制, 改进管理方式

其一, 推行阳光行政, 实现政务公开。对于重大决策信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难点问题、以及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档案和资料等, 除国家规定需保密的以外, 都应公开, 这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务公开的基本形式有行政听证制度和行政咨询制度两种, 二者都是行政民主化的重要内容。目前, 中国各级政府的透明度仍不够, 虽然对于很多政策也有召开听证会这一程序, 但是在实际中却大部分流于形式, 人民群众的意见被真正采纳的机会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行政听证制度和行政咨询制度还应继续完善和改进, 进一步扩大听证和咨询的范围, 增强公众参政议政的主体地位, 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纳入到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中去, 增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其二,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只是停留在网页新闻发布的功能上, 互联网的互动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 政府网站还有很多实用功能有待开发。要加强电子政务, 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信息网络覆盖率。在此基础上, 政府部门还要增强信息公开化程度,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 进而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推进政府业务电子化的进程。具体来说, 各级政府应在对网站信息内容进行更新、补充, 增强信息公开化程度的同时, 对网站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 着重加强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在线服务, 使公众可以方便快捷通过政府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获得相关服务。

其三, 改进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服务型政府行政的本质是服务, 因此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就必须以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来评价政府绩效。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尽快废止以GDP为取向的业绩评价体系, 纠正经济利益至上的片面发展观, 整合现行的考核办法, 建立社会性评价机制, 采用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进行绩效管理, 并吸纳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评议和考核, 对公共服务型政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在此基础上, 还要奖优罚劣, 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与这一点相对应, 构建服务型政府还要求我们建立科学的行政问责制, 使政府的权力始终处于公民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其四, 加强社会利益协调, 完善公民参与机制。首先, 要提升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公民参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参与质量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该积极向公民授权, 正确引导。其次, 要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机制。政府的决策应 (下转276页) (上接265页) 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 深入了解民情, 充分反映民意, 广泛集中民智, 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切实提供真正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再次, 要努力拓宽公民参与的途径。应充分借助现代电子技术, 实现网络时代公民参与渠道的立体化、多样化, 构建高效、便捷、透明的公民参与网络。最后, 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在政府与公民发生矛盾和利益冲突时, 政府作为推进社会和谐的主导力量, 必须在合法化的制度框架内, 通过政府与公民平等的对话、沟通, 并采取协商、解释、劝说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其五,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中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将财政资金较多地投资于竞争性行业, 而在解决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过少。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发展失衡和诸多社会矛盾, 必须改革投资型财政体制, 并通过逐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 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

(五) 强化队伍素质, 提高行政效率

建设服务型政府, 必须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而政府的服务能力是通过人这个主体来体现的。针对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显现的公务员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落后、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 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不断完善中国的公务员制度, 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水平, 努力造就一支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公务员队伍。要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就必须强化对公务员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的教育, 提高他们防腐拒变的能力, 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要加强法治教育和伦理教育, 使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能把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结合起来, 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广大公务员的业务能力, 以期使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改善。

摘要: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一直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 经过几年建设和完善, 它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困境。政府只有从行政理念、政府职能、机构改革、运行机制、行政效率等多方面入手, 才能摆脱政府转型中的困境, 克服转型期的层层障碍, 使之更有效地推进。通过分析服务型政府价值内涵, 阐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价值内涵,构建路径

参考文献

[1]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罗伯特·登哈特, 珍妮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刘俊生, 译.中国行政管理, 2002, (10) .

[4]陶学荣, 黄元龙.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 2005, (3) .

上一篇:民族地区学生下一篇:湿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