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2024-08-06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共10篇)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会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数学已更广泛更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数学技术已成为市场经济操作的基本工具, 成为当今和未来人们求职的关键, 良好的数学素质已成为一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高中阶段已具备培养较高数学素质的条件, 那么什么是数学素质?数学素质的具体作用是什么?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就此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数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之上, 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 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数学思想素质;二是数学智能素质;三是数学心理素质;四是数学技术素质。

数学思想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养成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锲而不舍的精神;另一方面, 数学思想素质还包括数学的统筹思想, 数学优化思想、逻辑变换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 以及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智能素质就是指数学的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这是数学素质的重要方面。智力素质就是指数学的科学文化素质, 能熟练地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数学能力素质主要是指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具体表现为直觉猜想、观察发现、空间想象、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符号表示、数据处理、数学建模、演绎推理、运算求解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这是数学给予人类最独特、最精美、最伟大的贡献。数学应用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喜爱数学的心理反映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养成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那种劳逸结合会用脑、活泼健康效率高以及思维敏捷、兴趣浓厚、意志坚定、力争上游的心理品质。学习数学离不开这种品质, 而只有数学才是造就这种品质的最佳学科。

数学技术素质是指一个人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和运用计算机技能的扩张能力。这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二、数学素质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 由于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重要工具。所以对学生而言, 良好的数学素质是完成学业的必要保证。

其次, 一个人在学习数学中所形成的良好的数学素质并不仅仅在于解决数学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数学素质将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各自的专业中和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使之工作更出色, 并能不断地提出新的概念, 新的思想, 新的方法及至开创新的理论和开辟新的科技领域。

比如, 数学中必须要准确地把握概念, 这就会使人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致走偏或曲解问题;数学中讨论的问题都非常明确, 这就会使人在实际工作中避免遇事含糊不清或流于空泛议论;数学中严密的逻辑推理会使人在工作和学习中观察事物的本质, 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中严格而简洁的叙述和论证, 会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克服拖泥带水, 在谈话和行文中简明扼要, 避免重复和减少失误;数学中求解问题的独特方式, 会使人妥善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数学中精确的计算会使人善于经营, 妥善安排。

另外, 纵观当今世界, 高科技产品日新月异, 而高科技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有与数字打交道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说, 良好的数学技术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

三、数学素质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数学素质的主阵地。学生从进校园第一天到离开校园走入社会, 数学教育将伴随始终。教师利用教材通过课堂教学,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从而形成初步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技能。

但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我认为还远达不到提高数学素质的层面, 而仍处于“应试”状态。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分数而学, 强化基础就是大量做题, 师生都陷入“题的海洋”, 很难跳出来进行回顾、归纳、总结、思考。学习好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的唯一一点快乐是考试能得高分, 而程度差的学生却毫无快乐所言, 他们一次次残不忍睹的成绩, 使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应有的喜爱, 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 甚至憎恨, 唯一支撑下去的是因为要参加高考。所以考试分数并不等于数学素质, 基础知识的累加也不等于数学素质的提高。数学素质首先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喜爱及浓厚的兴趣等情感需要的基础上。

事实上新数学课程从理念、内容、目标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 作为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数学基本知识和观念教学为基础, 以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 渗透审美、心理及其他人文教育。真正把学生从分数的竞争引向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追求,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也谈企业领导干部素质内涵的培养 篇2

一、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当然,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在“一代丐商”陈寿亭身上更是贴切不过,他为了“锁子叔”在他要饭时候的一个窝头,能养锁子叔一辈子;能为了苗瀚东的一个馒头而年年去给他磕头;更是因为这颗感恩的心,为了通和染坊周掌柜的活命之恩,放弃了苗瀚东的盛情邀请、也放弃了林氏家族两成分子的巨大诱惑。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作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为企业发展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贡献,而企业给予的回馈也都是平等公正的,所以要懂得感恩企业,更要懂得感恩每一个为企业这个“大家”持续稳健发展而献策出力的员工及其身后默默支持的“小家”。要发扬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中、企业的大局放在首位的精神,努力成为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养成履职为企业、尽责为员工的服务意识,自觉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二、明白“舍得”之道

舍得不是计较日常的得失,而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想要得到,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体味失去的滋味。若没有历经坎坷波折,又怎会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若没有经历严冬苦寒,又怎会珍惜春日阳光的明媚;若没有走过崎岖山路,又怎会领略平坦道路的宽阔。越王勾践亡国被俘,卧薪尝胆,“舍”王尊,“得”江山社稷;韩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舍”生死,“得”以弱胜强;海尔之父张瑞敏兢兢业业,以变制变,面对76台不合格冰箱“舍”抡大锤,“得”全球的海尔,诸此种种,不胜枚举。要深刻理解“舍得”精神的要义,摒弃“索取”的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有个人的“舍”才能有团队的“得”,有精力的“舍”才会有业绩的“得”,有现在的“舍”才能有将来的“得”。要懂得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作为个人一定要学会成就你的同事和下属,成就你的领导;企业一定要做到成就每一位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荣誉感并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位置。同时,当我们面临种种困难,感叹不公,抱怨公司、抱怨上司、抱怨同事而心理失衡时,如果我们具有舍得的精神、站在舍得的高度去感悟舍得的人生,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三、拥有“包容”之度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它喜与宽厚结伴,乐与谦和为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他:“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所谓“恕”,就是要有一颗包纳宽容之心。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礼,表现出极其难得的气度,用自己博大宽容之心对待廉颇,使廉颇惭愧难当,“负荆请罪”,并与蔺相如携手共同为国家的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善于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亲人、同事、朋友的“过失”善于包容。包容不等同于纵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有忘人之过的气度,以恕己之心恕人,宽容有过错的人,激励他改过自新、一心一意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多做贡献;二是对下属的“才能”善于包容。有些下属喜欢锋芒毕露,存在不敬的“苗头”,领导者对此也要善于包容,“金子总是要发光的”,真正的人才是掩不住其光芒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会因为疾贤妒能,而埋没打压能力出众的人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知道:包容别人,就是放大自我;原谅别人,就是解放自己。为有才能的下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这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应持有的原则和态度。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篇3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 小学数学教育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对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从“教”的角度, 我们发现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单一, 只关注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的落实, 不关注数学素养等其他方面目标的承载与实现, 以“知识的吸收与技能的操练”代替了数学素养的培养;也有的教师“有心无力”, 想关注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但因缺少实施策略而难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 教学方式单一, 大量机械的练习、重复操练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 被淹没在“大量人为编造、脱离实际的应用题”和“各种各样解题模式或解题技巧的训练”中, 从而失去了数学应有的魅力。从学生“学”的角度, 学生虽然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领悟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魅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 往往陷入“题海”之中, 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 甚至对数学产生了负面情感。因此, 着手研究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并探索教学实践中落实的路径,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一、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解构

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 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数学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 (NCTM) 1989年发布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并提出了“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懂得数学的价值, 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数学交流, 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对数学素养的界定为: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 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 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 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 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数学能力。《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也增加了“数学素养”的阐述, 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国内多名专家学者也撰文阐述了数学素养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教育的特点, 我们认为, 数学素养是在人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价值观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数学素养一旦养成, 它将超越数学学科知识的范畴, 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数学素养内涵丰富, 对小学生来说, 由于特定的年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水平, 他们的数学素养及发展有自己的特征。通过研究, 逐步厘清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要素及其关系,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由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价值观等四个方面要素构成的,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四个方面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了数学素养的整体。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就谈不上发展数学意识, 提高数学能力, 更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意识是数学素养的内在品质, 是一种内化的心理特征, 直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思考, 形成一种量化、抽象概括的思维习惯。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外在表现和重要标志, 是顺利完成数学活动所必须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决定着学生能否有效解决问题。数学价值观是数学素养的内在动机因素, 是对“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等数学价值的认识, 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毅力等。

二、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路径与操作要点

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如何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把培养策略变成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具体实践, 必须明晰教师能够认同、把握、践行的路径与操作要点。通过研究与实践, 逐步明晰了课堂教学的改进、数学综合活动的开展、学习评价的实施三方面的培养路径, 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具体如下图:

数学意识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形成, 均是以数学教学实践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渠道, 也是实施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的基本路径。我们从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过程组织等方面确定操作要点, 落实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1.学习目标确定:拟订关注数学素养整体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主导着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 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 教学目标的拟订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非常重要。在拟订教学或活动的目标时, 教师要有关注数学素养整体发展的意识, 做到“心中有目标”, 即有“数学素养整体发展的目标”, 深入分析学习内容, 思考该学习内容“最适合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什么”和“学生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 从而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 实现数学素养多维度有机结合, 使学习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点搬家”的教学, 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中除了要达成学生理解规律、应用规律的目标外, 还想承载一些其他数学素养发展的目标, 如探索知识的活动经验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即“探索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并尝试用自己原有的知识解释,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即“体会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学习任务设计:设计承载数学素养培养目标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的载体, 学生通过在数学活动中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而达成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后, 要设计好学习任务, 既包括主情境任务的设计, 也包括练习的设计或延伸性任务的设计。设计学习任务时不仅要思考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 更要关注学习任务能承载数学素养的其他方面的目标。在设计承载数学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时, 教师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任务情境的数学性。如教学“小数点搬家”这个内容时, 设置一个“小数点搬家”的任务情境,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并不是主要的, 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搬家”情境中的数学要素, 即让学生体会“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 形成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意识, 才是创设这一情境的真正目的。二是关注任务内容的问题性。数学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注重用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思考, 激起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欲望。如在“小数点搬家”的教学中,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激发学生探索规律。三个问题如下: (1) 怎样说明“0.1是0.01的10倍”呢?怎样说明“0.01是0.1的”? (2) 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 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如果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两位、三位, 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解释说明吗? (3)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呢?为什么是10倍、100倍、1000倍或呢?三是关注任务材料的丰富性。既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来思考材料的丰富性, 又是指一组学习材料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内涵, 可以根据不同环节的教学, 呈现出不同知识结构的要求。

3.学习过程组织:组织全面参与、砥砺思维的学习过程

数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思维介入, 无论是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的培养, 还是价值观的培养, 均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思维逐步展开的有层次的推进过程。教学中, 我们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与探索价值, 创设良好的思维时空, 拉长知识建构的过程, 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留出更多讨论交流的时间, 促进学生数学意识、能力、价值观等数学素养的有效发展。如“小数点搬家”的教学中, 教师注意驱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释“0.1是0.01的10倍, 0.01是0.1的”等, 学生不仅运用了“元、角、分”和“分米、厘米”等模型帮助解释, 还根据小数的意义, 用了“计数单位”“十进制”等知识进行解释。教师也注重这些方法的小结, 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多次用这些方法进行解释, 促进学生理解“规律”。同时, 由于学生只是初步认识分数, 之前对分数的理解主要是借助“图形直观”认识的, 因此, 理解“0.01是0.1的, 0.01是1的, 0.001是1的, 0.25是2.5的”等, 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 充分利用“图形直观”, 用多种直观模型, 数形结合,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有效突破难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规律”后, 教师又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为什么是10倍、100倍、1000倍或的关系?同时, 适时呈现了数位顺序表, 将“0.25、2.5、25”填入数位顺序表,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依托数位顺序表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明白了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根本原因, 即“位值制”和“十进制”, 沟通了“规律”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等知识之间的联系, 促进了对“规律”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真正实现了“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路径之二:开展综合活动———实现数学素养的整合发展

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力、价值观, 并不是独立的、封闭的个体, 其培养过程也不能依赖一一对应的简单的方法来完成, 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综合提升的过程, 更需要结合一些综合性强、活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作为补充。实践中,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外, 还应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开放性的数学综合活动, 通过一些综合性强、活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作为数学素养培养的补充与拓展, 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开展项目式数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头到尾”的思考过程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中, 要设计一些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数学实践活动, 如“确定起跑线”“森林释放的氧气”“春游经费预算”等项目式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往往无法简单地应用已知信息直接解决, 需要学生从课外去搜集相关材料, 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学生自始至终有思维的介入, 理解能力、交流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多种能力共同作用, 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不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2.举办数学节等主题性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综合提升数学素养

策划和组织一些年级性, 甚至是全校性的数学专题活动, 有利于学生从更广的层面上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形成数学意识, 提高数学素养。如可以开展“开启智慧, 让快乐与数学同行”“多彩童年, 快乐数学”“数学周”“数学智慧街”“畅游数学乐园”等主题数学节活动, 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数学素养发展的载体, 旨在打破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数学学习模式, 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一所学校的“数学节”以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 主要包括数学节节标设计、数学小故事征文、数学游园会、班级主题墙报等, 历时两周,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再如一所学校开展了“数学周”活动,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争先恐后算“24点”“调制糖水”“跳蚤市场”等, 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有效实现数学素养的整合发展。有学生在参与了数学节、数学周活动后, 留下了这样的体会:“数学是一席丰盛的大餐, 它有那么多的滋味!”“数学就像一勺糖水, 让人回味无穷;数学也像荒漠中的一块绿洲, 使人心旷神怡;数学更像千回百转的胜境, 让人流连忘返。”这些活动丰富了数学课程的形态, 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形成数学意识, 实现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路径之三:学习评价实施———以多视角有效反馈促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具有内隐特征, 不能简单地仅以一张卷子来代替全面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情况, 而应坚持多视角评价的理念, 有效反馈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情况, 以评价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1.对纸笔测验进行四个“转变”的改进

纸笔测试是测试和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实践中, 注意测试问题的情境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重视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测试, 突出数学的实践和综合应用, 具体体现在突出四个转变: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变“模仿型”为“实践型”, 变“封闭型”为“开放型”, 变“结果型”为“过程型”。下面试举几题填空题和操作与思考题为例。

(1) 填空题

(1) 如下图这样一组图形, 如果共有a个, 那么○共有 () 个。

(2) 某市市内电话的收费标准是:前3分钟共计费0.2元, 超过3分钟的部分按每分钟0.1元计费。小明和奶奶住在同一个市区, 他给奶奶打了12分钟的电话, 应付电话费 () 元。

(3) 把下列数据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描述李老师买篮球的故事。

58.2 34.4 8 465.6

李老师带了500元钱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 () 个篮球, 每个篮球的价格是 () 元, 总共需要 () 元, 找回 () 元。

(2) 操作与思考

(1) 照样子, 画图解释算式“”的意思。

(2) 如下图, 用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拼成的大长方体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把每一种大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填在下边的表格中。 (单位:厘米)

(3) 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 这个长方体盒子长_____厘米, 宽_____厘米, 高_____厘米。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

2.坚持多视角评价的理念, 尝试开展“表现性评价”

有效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应是一个标准, 应是多元的和多视角的, 评价结果可以通过“等级+成长记录袋+评语”等形式呈现。评价方式除了纸笔测试外, 还可以开展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实际任务的评价, 通过向学生提供有一定任务目标的具体问题情境, 在学生完成这一实际任务的过程中, 观察其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的表现, 多视角了解和评价各方面的表现, 包括相关知识与技能, 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水平, 在完成任务时所采取的策略, 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信心, 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以及广泛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表现性评价的问题情境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开放性任务、项目性研究、实践性活动、模拟性操作等。试举两例:

表现性任务例1:用你学到的乘法知识来描述你生活中的经历或现象, 你可以通过画图、列式或写一些简短的句子来完成。

表现性任务例2:为居民小区设计花坛, 要求在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空地上用圆和正方形 (个数不限) 组成花坛, 且花坛面积约占矩形面积的一半左右, 并用简洁的话概括设计思路, 在一节课内独立完成。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篇4

关键词:技工学校 数学教学 培养员工素质

数学是技工学校文化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学科,是联系科学与技术的桥梁,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持续、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社会对懂技术能动手的技能工人的需求远远高于理论型(学术型)大学生。能否招到优秀员工并将其留住培养,已经关乎一家企业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鉴于学校功能性的区别,技工学校已成为培养初级技术工人的主要阵地之一。

一、职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对部分企业管理者和招聘代表的调查,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除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基础以外,还应该具备诸多素质,这里简单列举几项。

一是忠诚,这是企业员工最基本的素质,表现为热爱企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踏实肯干,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个人利益绝对服从企业利益,讲奉献、顾大局。二是责任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表现为努力克服困难,全力做好分内工作,工作扎实认真,尽职尽责,不敷衍、不推脱、有担当。三是上进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动力,表现为人生有目标,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拼劲,追求进步,敬岗敬业。四是服务精神,表现为以他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他人提供优质服务,一切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为最高标准和职业操守。五是团队合作,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想独立完成一件事是非常困难的,表现为依靠团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六是学习精神,表现为永不满足现状,有不畏艰难险阻的信心,坚持边做边学,学以致用,不断突破。七是注重细节,表现为高度的严谨和细致,这是合格员工的关键。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由许多个细节构成的,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毁于一旦。

二、技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一名合格技术工人应该具备上述基本素质,抑或具有几项基本素质。但了解技工学校教学现状的人都清楚,由于生源层次不高,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纪律约束能力差,心理问题突出等,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工人谈何容易。

1.“喜新厌旧”,缺乏忠诚度

现在是信息时代,新事物、新思想、新媒介等层出不穷,对全社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几无可能,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购物、浏览新闻、聊天、玩游戏等都通过手机进行,可以说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对教师而言,这种影响多数是负面的,比如教师上课时学生却在玩手机。学校是集体生活,学生之间会相互交流、模仿,因此他们很容易喜欢上最新的软件、APP、游戏等,而且缺乏长久兴趣,跟风意识强烈。

2.心理问题突出,缺乏责任心

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表现为急躁、好动、悲观、偏执、无所谓等,他们大多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己的现状唏嘘慨叹,但又习惯于被照顾,坐享其成,不愿为此努力拼搏。他们大多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调皮捣蛋,容易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轻视,心态极度脆弱。另外,根据调查,笔者学校学生中家庭离异或单亲的学生比例较高,有的班级甚至达到百分之二三十,且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由于缺少父母一方(或两方)的关爱,更易孤僻、偏激,进而心理扭曲。

3.自私,缺少团队合作和服务精神

现阶段的技校学生大都出生于2000年以后。根据对笔者学校部分在校生的摸底调查,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依然很大,他们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绝对是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资源独占,眼里没有他人,往往延伸出自私的特征;精神孤独,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同龄伙伴,习惯于一个人,也不会与人交流和合作共享。

4.基础知识薄弱,缺少求知欲和上进心

按照现行中考的录取规则,第一批生源进入重点高中,第二批生源进入一般(非重点)高中,第三批进入职业高中,轮到技工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第四批了。他们普遍文化课程较差,而数学又是其中的重灾区,不乏不知0.1和0.2谁大谁小的学生。笔者学校8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多不高,加之现在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好,部分父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安稳“混”到毕业就好。基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习惯差,随意性、波动性大,不求“甚解”,只求得过且过。

三、培养学生具备员工素质的对策

客观地讲,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是性格决定的,只是因为个人在教育、规范、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表现。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是将个人原有的隐性素质显性化、扩大化。鉴于现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应该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笔者是一名在职的技工学校数学教师,忧于学生现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错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组织策划,有目的性地引导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重视目标告知和课后总结,培养学习目的性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一节数学课,教师先将学习要点和实现目标告知学生,既可以约束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更可以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根据学生现状,课堂学习目标设置应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完成又有一定难度。授课结束时,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归纳是分散的、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课后总结必不可少,它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思维高潮,进而开拓思路、培养创造力。通过长期坚持,学生会自然而然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进而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

2.优化教学比例,激发上进心

技工学校教学是不以普通高考为目的的,更多地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地打破教材“中心论”,依托教材却不唯命于教材。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删减部分难度大但应用领域相对狭窄的数学内容,通过降低知识难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接受;还可优化考试比例,建议试卷分占60%~70%,出勤率、课堂互动表现、课后作业等占30%~40%,通过折算计算出最终成绩。此外,比例的设置不应一成不变,随着年级增长,合理增加试卷分所占的比例,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课代表”轮换,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许多教师喜欢让成绩好且表现优异的学生担任数学课代表,这样虽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在全班学生能力全方位提升上却值得商榷。技校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也较强,只要稍加引导,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不安排固定的数学课代表,而是由班级学生轮流担任,建议值日或者值周。当值课代表主要负责课前黑板的擦拭、课件的准备、课前目标告知的讲解、课堂互动环节的组织、课后作业的收交和配合教师完成作业批改等,让其深入教学的每个环节,更多地承担工作责任和增强服务意识。对于部分工作开展不力或不适应的学生,教师应加强指导或示范引导,同时适当延长其当值时间。

4.“组团”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服务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基础好、中等和较差三个层次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帮带,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相关内容。课堂互动和回答问题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答题错误或不完整的可以由组内成员进行更正和补充。还可以开展组别数学竞赛,在题目设置上尽量做到题量大、难度全覆盖,时间可以安排短一些,这样小组成员就会自然而然进行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帮助。教师只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对一些惰性较大、排斥帮带、排斥学习的学生进行教育规范。

5.训练“找错”,培养注重细节的习惯

技校学生总体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要求不高,数学学习常常表现为不会做的题根本做不出,会做的题马虎、大意又做错。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做错的题型和原因,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找错”训练,即将一些错误的题型统一到一张试卷上,让学生进行更正和重新计算。题型的设置也应遵循由易到难和难易结合的原则,最初的题型可以选择初中甚至小学的错误题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6.善于表扬、鼓励,形成上进氛围

赞扬与鼓励是学生心灵上的磁石,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因此,当学生在学习状态、学习成绩有了进步和提高的时候,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表扬,应该及时在课堂上加以客观地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而这种满足一旦突破心理上的“关卡”,学生就会产生对数学学科甚至学习的兴趣,其意义不可估量。

7.加强思想教育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现阶段技校数学教学提倡25分钟讲解,有充足的时间方便教师自行组织安排。针对当前学生对智能手机、网络新闻等的爱好和兴趣,投其所好,开展新闻事件批判。通过言辞碰撞、背景剖析等,传播正能量和折射学生自身的不足,让学生汲取经验、吸取教训,提升辨别是非的批判能力。

四、小结

数学思维教育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篇5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数学思维教育的主攻目标应该放在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上,数学教育的着力点应放在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上。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立足长远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迅速实现课堂教学中心的转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主学习的心向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前提条件。据此,数学课堂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时代。

二、设疑释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优化思维结构。

明代的大学者陈献章有句名言: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拨动创新思维之主旋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巧妙地设置疑问,提出一些能够引起争论的问题,教师共同讨论,释疑解难。在求职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由简单问题的解决,逐渐深化为复杂问题的解决,使数学教学上升到新的层次, 达到新的高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又优化了思维结构。

三、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潜能

《礼记·学记》所述: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拂仰,开而弗达。”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中一是要引导、鼓励、激发嘘声的探索活动,激发潜能,使其敢于质疑,动手动脑,发现探索,善于质疑,创新求异,另辟蹊径。 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思维情境,寓“情”于“发现”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展开奇思妙想,大家一起来探讨对问题的解决,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探究活动中提升大脑思维能力,达到开发智能的作用。

四、注意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教学反思

“数学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从解题之初的预测,直到一个解法后的延续这样一个思维的安全过程。”它集中反映了数学认识结构的特征,是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关键,则是逆向,反思。如果没有反思, 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通过回顾完成的解答,通过从新思考和从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能力。这就是提醒我们,要完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素质之人物,数学教学必须重视问题后的延续过程反思的一面,同时还包含着能否利用逆向思维来分析、思考同一问题的另一面。这样的数学活动,既可使学生从反思中检验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又可使教师从反思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完善、补救自己的教学。

数学语言的使用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篇6

一、数学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是严密而精炼的语言, 具有简洁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学教师在讲课中除了使用语言文字之外, 还运用了许多数学符号。如数字、字母、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等。

(一) 简洁性:

指在叙述一个概念时, 在准确完整的前提下, 力求简洁。例如:“5乘以4的平方加上3乘2的立方的和是104”写成数学语言就是“5×42﹢3×23=104”简洁清楚。

(二) 准确性:

数学要求十分精确, 语言要与之相适应。语言顺序要与运算一致。例如:“4 (a+b) 2”读作“a与b的和的平方的4倍。”

(三) 完整性:

数学语言每句话不仅反映量与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还要反映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及各种不同的“序”的关系。例如:如果解方程5x2﹢2=3x (x-1) 就包含运算关系, 运算顺序, 大小关系等, 很难用一句简单自然的语言说完整。

二、数学语言的使用

首先,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课如果不使用数学语言, 教师是讲不好的, 学生也是学不好的。用数学语言讲课, 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次有个学生问这样一个问题:“2年后某人的年龄的3倍是现在年龄的4倍。求现在此人的年龄?”

笔者给他这样解答:

(一) 首先把题意译成数学语言。

一个数与2的和的3倍是这个数的4倍。

(二) 把文字转变成符号。

“一个数”是“x”, “和”是“﹢”, “倍”是“乘”, “是”是“=”。

学生到此一笑说:“会了。”由此可见, 用数学语言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 教师要注意锻炼自己的语言。坚持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 克服不准确的言语语病, 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首先, 要做到概念清楚、准确。例如:“﹣a是负数”“a的零次幂是1”等错误。

其次, 要注意用词确切。例如:“-52’应读:“负的5的平方”, 若读成:“负5的平方”就成了“ (-5) 2”。

此外, 还要注意恰当的语气停顿区别不同情况。

三、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数学“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精炼、严谨、抽象、概括的数学语言, 学生领会费力, 表达困难, 特别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互译, 学生更感困难。另一方面, 学生要听懂数学, 读懂数学, 正确顺利地表达数学, 又离不开数学语言。因此,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发展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 提高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不仅要让学生学懂数学语言, 而且要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听、说、读、写。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逐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加强概念教学

学好数学概念, 是理解数学语言, 运用数学语言, 获取数学新知识的前提。因此, 需要加强概念教学, 特别是在新概念的引入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准确定义新概念,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运用能力。

(二) 加强数学语言的句法分析, 让学生明确关键词的意义和符号指代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数学语言中的句法逻辑关系, 明确其中关键词的意义, 对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数学语言都是有益的。比如:“a、b两数的平方差”与“a、b两数的差的平方”就要分析语句结构, 辨析“平方差”“差的平方”这样的关键词, 明确意义, 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区别, 准确地理解和表述。

四、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说、读、写是学习数学语言, 提高语言运用表达能力的不同形式。学习数学语言, 要在准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多听, 听老师讲解范例, 听老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抓住关键词理解本质, 也要多听同学说, 听其表达是否严密准确。如:“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等概念, 要把握关键词的意义。

听的同时要说, 可以在教师帮助下说运算顺序, 说接替思路, 复述定理推导过程等, 还可以在小组范围内展开讨论, 学生水平有差异.可以取长补短, 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

读教科书, 感受数学语言的运用, 更能给学生以示范和对比。使学生从自身出发, 寻找严谨、简单的表达方式, 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讲练结合, 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五、加强文字、符号、图形之间互译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中, 要坚持经常做三种语言的互译训练, 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 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教学等。让学生熟悉文字、语言、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关系, 理解它们互译的意义、方法, 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数学素质培养与探讨 篇7

一、数学素质定义

素质是人的内在之物, 是一个人的品格、精神、知识、能力、学识、言谈、行为举止等的综合。没有哪种单独的特征能够概括“人的素质”, 但素质又随时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人的素质是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影响中决定的。

何谓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学生 (主体) 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 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 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的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 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本着上述的理念, 笔者认为, 21世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观念层面考虑, 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定量化数学意识;2.从能力层面考虑, 应具备问题解决的数学素质;3.从语言层面考虑, 应具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质;4.从思维层面考虑, 应具备数学推理能力;5.从心理层面考虑, 应具备良好数学心理素质。

简言之, 数学素质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对数学素质的探讨也可从不同方面进行。下面就从我们数学学习活动成分的角度, 来对数学素质进行探讨。

二、浅论学生数学素质及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指出:在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 抽象化为数学模型, 用数学计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 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 必要时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实际, 最后编制解题的软件包, 以便得到更广泛的方便的应用。因而, 我们将以它作为数学素质的指导思想展开讨论。

(一) 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 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

在数学课堂中, 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 (如归一应用题, 归总应用题等) ,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让学生形成一种定势, 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永远学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二) 数学的推理意识。

所谓推理意识是指推理与讲理的自觉意识, 既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 并做到落笔有据, 言之有理。推理意识包括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在内的合理推理 (似真推理) 与演绎推理 (论证推理)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它的结论绝对可靠, 合情推理则往往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通特征, 或从类比中启发出新的认识。笔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谈几点看法:

首先, 教学新知识时,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推理经验的基础上, 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数学推理的实质。通过对多个具体离子的分析、比较、反思、发现了规律, 归纳出定律 (归纳推理) , 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 培养推理能力。

(三) 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 寓于现实, 并用于现实。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 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能力和可以用数学解决的其他问题。简言之, 就是运用“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去描述、分析、解决问题。

当前, 对于“应用”, 对于使教与学“贴近”实际, 已有许多探讨。笔者认为, “问题解决”、“数学建模”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这两种新教学理念都强调探讨数学学习的实际过程、本质的回归。应该肯定是两种好的数学应用形式。那么怎样对学生培养该种意识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学习主体 (学生) : (1)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现实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 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 (3) 我们的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是, 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数学“应用”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人为的应用题以不能适应培养应用意识。我们认为, 数学课堂要注入新的生命力, 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 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 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 (如购房问题、租车中的数学问题、互赠节日礼品、操场之谜等) 学习和实践活动, 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体验数学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数学既是科学的语言, 也是日常生活语言。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交流这一手段有助于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充满丰富的交流, 可以获得双重效益。

1. 那些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 在讨论中努力证明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合理的, 在不同的争议中将对数学获得更好的理解;

2.如果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 鼓励和支持学生听、说、读、写数学, 他们将学会数学地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体现数学交流,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 在形象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符号空间建立起联系时需要交流; (2) 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需要交流; (3) 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需要交流。因为解释、推理和对自己思想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公式和原理的理解。

(五) 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

数学, 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

1.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篇8

一、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概述

1.数学教育的目的概述

数学教育的教学目的表现为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 学生通过数学教学来了解数学的内容, 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第二是对学生技能的锻炼, 通过数学教育, 学生自身都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可以通过自身这种能力来解决现实的问题;第三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通过数学教育, 学生的思维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形成了严谨的思维及遇事思考的习惯, 学生通过应用数学的方法、思想能够对现实事物进行处理.

2.数学教育的作用概述

数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并且其作用已经日渐凸显.通过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遇事思考、多角度的对事物进行分析及灵活变通的能力, 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医学学生往往会存在着一些对于数学教育的误区, 认为自己的专业是医学, 体会不到数学教育的价值.但是从长远来看, 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都会长久地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并在日常的工作中潜移默化间发挥着作用.实际的医学工作中, 数学知识是很少涉及的, 但是数学教育所带给他们的思想方法、研究精神和推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的进步, 更加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教育的意义, 对于数学教育的目的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发生转变.教学培养模式的固定化, 给我们统一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没有一个相对应的灵活性的培养模式, 就会造成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会造成学生自身缺乏创造性, 缺乏活力, 这些固定的培养模式给高校数学教育带来了很多不利之处, 学生缺少创新, 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创新.

二、新世纪医学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新世纪对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学生除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之外, 还应具备五种基本素质:工作上的严谨、对待病人的耐心、对待病人的责任、对待集体的合群性和对待社会的适应性.而这五种基本素质的养成需要除专业课以外的基础教学来实现.医学生通过在基础教学中的学习, 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的基本素质, 有助于日后医学工作的开展.而基础教学中, 数学教育对于医学生良好品德、耐心、细心严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数学教育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三、数学教育与医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分析

1.数学教育培养医学学生良好的品德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医学学生将来大多数都是从事医疗事业, 而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对于整个民族的卫生健康有着特殊的意义, 只有医疗人员具有良好的品德, 才能明白自身责任的重要, 才会把病人当做朋友、亲人, 把病人的健康当做自己的责任, 才能立足平凡, 踏踏实实地工作.可以说, 良好的品德是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的必要前提.但是, 良好的品德形成,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其中, 来自于学校的教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作用可见一斑.医学学生要想学好数学知识, 必须本着服从真理、尊重事实的态度, 才能够理解它, 并加以应用.医学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面对广大的求医患者, 在工作中需要高超技术的同时, 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十分重要.数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就实现了对医学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 通过有目的性的知识技能训练来影响医学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 促进现实意义上良好品德的形成.

2.数学教育培养医学学生良好的耐心

医学学生将来工作的是医院这些医疗机构, 高峰期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而医疗工作本身也是个细心的工程.因此, 耐心对于医疗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数学教育的教学中, 经常会进行解题训练, 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 往往一道数学题,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解决, 这在无形中对医学学生耐心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利于医学学生将来工作后适应工作的周期性, 尽快进入状态.

3.数学教育培养医学学生细心严谨的素质

医学是一个与人命、与健康打交道的行业, 在整个医疗环节, 从病情的细节、开方的合理及对症的治疗都需要医疗工作者具有细心严谨的素质, 细心严谨与其说是一种素质, 不如说是一种习惯, 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时代的积淀, 而数学教育就恰恰培养了学生这一习惯.数学知识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 充斥定理、概念及意义的系统结构, 往往一道题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 其结果都是一样, 其解题的特点与医疗工作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医疗工作者要想保证病人治病的有效性, 就要像解数学题一样, 细心、严谨, 注重对细节的把握, 利于医德口碑的树立, 使医学学生能够胜任这份“人命关天”的工作.

四、总 论

医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其日后的工作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是我国医疗事业顺利发展的可靠保障.数学教育的教学中无形中对多项素质进行了渗透, 使得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教育中养成, 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菊.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J].科技资讯, 2008 (10) .

[2]熬登, 高娃.数学教育与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999 (2) .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篇9

关键词:百度百科;大编辑;网络编辑;观念;素质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77-02

现今,网络已经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走入媒体的大家庭,并逐渐唱起了主角,它的交互性、海量性、及时性、个人化等特点让它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市场,并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根据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在互联网众多功能中,搜索引擎的使用率排名名列前茅,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76.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2亿人,增幅达13.9%。

据易观智库《2010年第2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0上半年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百度以70%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 毋庸置疑,百度已成为国内搜索引擎的领头羊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新技术的开发和新服务的推出。拿“百度百科”来说,它是百度将舶来的维基百科(“一个使用多种语言,内容开放,鼓励大众参与,第三方可以不受限制地修改、复制网页内容的百科全书式网站或软件系统”)这种新技术本土化后建立起来的创造性网络平台,它汇集所有用户的力量和智慧,开创了搜索引擎新的服务模式。新的形势和模式要求网络编辑要有新的观念与素质养成,网络大编辑观念应运而生。

一、“百度百科”的运作模式与编辑特点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所有用户均可参与编创的网络百科全书,它采用开放、互动的编辑形式,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所以一经推出就倍受青睐。截至2011年6月30日,“百科”已收录了3,483,580个词条,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从网络编辑的角度看,“百度百科”具有以下特点:1、信息浩如烟海,开放性与导航性的分类方法使网站内容井然有序,便于用户检索。2、开放互动平台的建立,使所有用户均可平等地参与词条的创建与完善,并将读者、作者与编辑三个角色融于一体。3、建立了严格的词条审核制度和编辑奖惩制度,强调用户的参与性和规范性,确保信息的准确、全面。4、将维基百科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结合了社区讨论、热点排行等功能,使搜索引擎与信息应用、交流网站相结合,实现功能的扩大化和形式的创新性。这些特点使“百度百科”有了个性的运作模式和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了百度大编辑的独特思路和能力。

二、网络大编辑观念的内涵与“百度百科”的网络实践

从“百度百科”的编辑特点上不难看出,网络编辑所面对的网络世界包罗万象,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网络编辑必须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成为新形势下的“大编辑”,即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大视野、广视角、强大的信息捕捉能力和把握能力,以及现代编辑技术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具体来说,网络大编辑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不断学习,把握新信息与新技术,树立前沿观念。面对各类文化的挑战以及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编辑势必要树立这样一种大编辑的观念,即广泛摄取多层面的新知识,并敢于尝试新技术,使网站保持新鲜活力。拿“百度百科”来说,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亿万用户的检索,处理海量的信息,他们用开放性和导航性结合的分类方式将词条进行有序处理,尤其在导航栏上,编辑不仅列举了几个常用的词条大类,还添加了迎合社会热点的模块。同时,“百度百科”还收录了大批的新兴词汇,包括社会新现象、热门人物等。可见,在网络大发展的今天,网络编辑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对新鲜事物保持敏锐的触觉,因此树立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前沿观念是大编辑顺应潮流的必然之举。

(二)开放、互动的编辑形式,开发“编、创、读互换”的立体化的编辑功能。网络编辑立足于互联网这一开放、互动的平台,与读者的近距离接触改变了传统编辑与读者信息不对等的尴尬状态,用户需求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贴吧、点击率等直观地反映在编辑面前。“百度百科”的词条创建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用户自主性的系统,也是“大编辑”观念的一种体现。“百度百科”的每一位用户,既可以是一名读者——搜索、浏览词条,也可以是一名作者——创建新词条,更可以是一名编辑——完善已有词条,这便是“编、创、读互换”及编辑功能的立体化。这种“应用开放平台”改变了以往互联网用户只能等待搜索引擎收录、更新信息的被动地位,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信息的创建上,将“只读”信息变为“可创”信息。“大编辑”观念让用户更加自主,让编辑更加开放,也让网站更有生命力。

(三)大胆创新,寻找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形成自身特色。“大编辑”诞生在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媒体变革时期。现代技术,为他们提供新鲜的血液,是网站发展的先锋。传统文化,是他们内在的精神源地,是网站发展的内驱力。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既可吸纳“新”的优势,又可保持“旧”的基础,这种“双剑合璧”的模式使网站独具特色,更有竞争力。“百度百科”在维基百科模式上进行的中国式创新恰恰体现了这种“大编辑”观念。随着全球维基百科类网站的破土而出,百度率先舶来了这种全新的网站模式,并结合中国网络发展的特色,依托传统的百度搜索引擎庞大的用户基础,创建了适合中国用户口味的“百度百科”,这无疑是百度独具慧眼的一次创新。

(四)以人为本,重视网络用户的个人价值和群体力量,使其能动性得以发挥。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每一位用户都希望个人价值得到满足,网络编辑需要利用用户的这种心理,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自主的展示平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为网站迎来人气,更可以借用群策群力发展网站,这是编辑以人为本的观念的集中体现。“百度百科”就充分的运用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每一位百度词条创建者的ID都会被永远的铭刻在词条页面上,成为创建者的荣誉象征,因此“百度百科”仅推出一年就吸引了几百万注册用户。每一名用户在“百度百科”都可以找到自身价值所在,并为网站建设出谋划策。

(五)规范网站,内容为王;广进严出,质量第一。网络虽然包罗万象,但也鱼龙混杂。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少网站剑走偏锋:暴力、色情、假新闻……充斥版面。这些不良内容,有不少就直接出自编辑之手,这不仅使网络编辑行业蒙羞,更不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为了肃清上述不正之风,为了在激烈的网站竞争中独掬清泉,以内容取胜的大编辑观念应该被牢牢地刻在每一位网络编辑的心中。“百度百科”始终强调“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重视词条内容的质量。为了使词条更科学、权威,“百科”通过与第三方权威机构(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合作开展“权威共创计划”,对相关词条进行认证、合作编辑。另外,“百度百科”还有一套严格的编辑审核制度:“百科”用户所创词条或评论必须要符合百度协议;对劣质词条,“百科”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删除,并依照有关规定对用户作相应处罚,如对百度账号加倍扣分,有限期或永久封禁帐号、IP等;对优质词条,“百科”会予以表彰。

(六)把握经济脉搏,树立市场意识,实现经济价值。互联网风驰电掣般的普及速度,各类网站百花齐放,利润作为网站运行的食粮是所有网络运营者的必然追求,百度也是如此。“百度百科”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功能,直接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受众,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招揽更多的广告商,使自己财源广进。“虽然网络盈利模式现在还处在一个摸索探究的过程,然而,不管怎么样,要走‘市场’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2],所以网络编辑要有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中寻求“自身、受众、广告商的平衡点”,以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网站才能在竞争中杀出重围,占领市场,实现盈利。

三、网络大编辑的个人素质拓展与业务素质新要求

(一)个人素质。所谓网络大编辑,只有海纳百川才能使之有容,只有慧眼独具才能点石成金,只有“大”才能真正体现网络编辑的胸怀,这是一位网络编辑素质的最高表现。“百度百科”作为“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对它的网络编辑有着更高的要求,从它的“编、创、读互换”的编辑模式、“权威共建计划”以及严格的词条审核制度不难看出,“百科”编辑不仅有对“业余编辑”的包容力,对受众、社会负责的科学态度,还有开创全新编辑模式的远见卓识。

因此,在个人素质方面,网络大编辑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肩负起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责任,把握好价值衡量标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有极强的学习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能够辩证地认识问题,准确地筛选信息;还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业务素质

网络大编辑的业务素质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上。网络大编辑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广博的知识网络,能在海量的信息中选出精品;有更扎实的专业能力、深厚的文字功底,能熟练地进行编校工作;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如图形处理软件、网页制作、网络技术等。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大编辑观念的形成,社会对网络编辑的素质水平提出更“大”的要求。

1、策划

策划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网站常葆战斗力的武器。网络受众需求有立体、多样的特点,这要求网络大编辑要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实现“多种信源、同类声音、异类表现”,以满足受众的需求。“百度百科”在网站策划上就颇有特色:它延续了百度一贯的蓝色简约风,以文图结合的方式构建网站;精准快捷的内链直接与相关目标网页相连,外链精简有序;以实用性为重,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以此为鉴,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大编辑的策划既要注重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手段的组合运用,使策划形式更出彩;又要构建超链接、超文本的多维网状结构,增强文本的整体表现力;还要保持网站风格与个性的统一。

2、营销

作为盈利主体,网站势必要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营销理念在网站运营中必不可少,这也成为了网络大编辑必需的经验。结合网络的特殊性,网站营销手段主要有软营销、软广告、品牌创建等。

拿“百度百科”来说,它以满足用户的长久需求为原则提供的各种优质服务及百度蝌蚪团、百科任务认领等功能的拓展,其实就是一种软营销手段,它为网站带来了人气和收益;“百科”编辑十分重视讨论社区及用户投诉,他们将用户留下的正面信息转化为网站的宣传依据,将负面信息作为自省的重点,这种免费的软广告更具亲和力,更有利于“百科”形象建设;在品牌包装上“百度百科”以简约实用的风格为主,始终奉行“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所谓“人在做,‘百度百科’在看”,“百度百科”已经成为搜索引擎界的名牌。

对网络编辑而言,网络不只是一个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工作平台,还是一条可以与受众互动交流的高速通道。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它更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网络编辑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以网络的视角来判断和审视周围的一切,把握新信息,运用新形式,传播新理念。在“新”的召唤下,大编辑观念应运而生,它在形成与实践过程中无形的指导着网络编辑的行为,在个人意识、业务基础及策划、营销能力上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将为互联网带来一场新的变革,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谭丰华,易冰原.“大编辑”理念初探[J].出版科学,2010,1:14-17.

数学素质的内涵与培养 篇10

1 明确法律素质内涵的意义

当前, 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识。然而, 现有的研究和资料表明, 在关于法律素质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等问题上, 仍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必要。只有对法律素质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等问题有了明确而清晰的认识, 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人才。

明确法律素质的内涵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前提。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 而且应当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否则, 就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而法律素质的内涵是什么、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前提。

明确法律素质的内涵是指导法制教育教学的依据。高校的法制教育课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为目标, 如果法律素质的内涵不明确, 必然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 甚至偏离法制教育的目标和轨道。事实上, 有些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值得反思的, 不少人把法律素质理解为法律知识, 进而把法制教育课变成了法律知识的灌输课。因此, 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时代背景下, 明确法律素质的内涵有利于为高校的法制教育提供方向性指导。

明确法律素质的内涵是大学生自我提升法律素养的指南。对大学生来说, 只有理论界对法律素质的内涵有了明确的认识, 教育界有了正确的疏导, 才便于他们正确地进行自我法律修养, 增强法治观念。

2 法律素质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素质, 一般是指个体成功地实现某种生活或工作目的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社会领域的多样性, 人们所具有的素质的种类也大不相同。不过, 在依法治国的形势下, 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关于法律素质的内涵, 人们通常有两种传统的看法:一是认为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是大体相当的范畴。有的人一讲培养法律素质, 就想到要增强法律意识。在一些公共法律读本甚至政府文件或报告中, 人们常把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混同使用, 放在同一个层面使用或者在同样的语境下交叉使用。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法律素质理解成法律知识的修养。认为法律知识越多, 法律素质就越高。显然, 这两种看法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误解了法律素质的内涵。第一种看法把法律素质误解为法律意识, 只看到了法律素质的内在观念层面, 而忽略了法律素质的其他品质。第二种看法则只注意到法律素质的外在因素, 而不能深入认识其本质。这两种思维和做法都会影响人们对法律素质的全面认识, 进而影响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 近年来人们对法律素质的内涵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一般认为法律素质包括法律知识占有、法律知识运用以及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素质。有人认为, 法律素质“是公民在法律知识、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状态”[1]。还有人指出,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对法律知识较为系统的学习, 使其在头脑中深思熟虑融会贯通后内化形成的法律情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内在表现”[2]。这些观点的提出充分说明关于法律素质的研究正在逐渐走向科学、成熟。笔者认为, 法律素质是公民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在法律方面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具体说来, 法律素质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要求:

一是法律知识方面的素养。法律知识是人类对法律现象和规律不断探索的结果, 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等方面的知识。法律知识可以分为一般法律常识和专业法律知识。作为公民法律素质的法律知识, 应指一般法律常识, 包括规范性的制度常识、理论常识和实践常识, 而非法律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

二是法律意识方面的素养。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思想和评价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3]。在这个系统中, 作为公民法律素质修养层面的法律意识主要包括法律情感、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三个层次的要素。法律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的法律制度所产生的喜好和厌恶的心理态度, 属于法律意识的感性认识阶段。法治观念一般是指人们对法现象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视、遵守和自觉地执行法律的思想观念, 包括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观念, 依法监督国家权力行使的观念,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 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 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等。法治观念是“对法治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 是法治的基本倾向或人们对法治的态度、信念, 及对法治价值、法律制度、法官等等的认识 (法治知识) 、评价 (正义与非正义、合理性与非合理性) 、反应 (信任或厌恶、认同或抵制) 及期望 (要求、愿望) 等”[4]。可见, 法治观念已不再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表面、直观和自发的反映, 而是对法律精神的一种理性认识和自觉意识, 属于法律意识中较高层次的理性认识阶段。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所产生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 是理性认识的升华, 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法律信仰表现为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5]。在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中, 从法律情感上升到法治观念, 再升华到法律信仰的过程, 就是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在法律意识的这三个要素中, 法治观念是其核心要素, 也是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是法律能力方面的素养。作为法律素质要素的法律能力, 是指公民对法律的接受、理解、思维和运用等潜在品质的总称, 而非法律专业人员的能力。法律能力主要包括两种能力, 即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法律思维能力是对法律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法律命题的推理与论证等能力的统称。它是法律运用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法律运用能力是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规范来指导个人行为, 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理解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都必须具有缜密的法律思维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有些人虽然学习和积累了不少法律知识, 也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 但是不能把抽象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 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质中一种独立的品质。

四是法律习惯方面的素养。所谓习惯, 是人们积久养成的某种生活方式。由于习惯的反复适用, 使人们能够形成一种思维与行为的定势, 从而保证某种行为一如既往地实施。正是基于习惯的这一特性, 使培养人们的法律习惯才成为必要。一旦人们具有了法律思维与行为的习惯, 就将使法律遵守和法律实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当然, 这里的法律习惯不是“习惯法”意义上的概念, 而是特指人们运用法律进行思维的习惯和依法行为的习惯。这种法律习惯的养成决不是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培养所能包容的, 理当成为法律素质的一个独立构成要素。法律习惯可以进一步分为法律思维习惯和法律行为习惯。前者是指人们依照法律原理和规范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倾向。后者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依照法律办事和行为的习惯, 如向他人借款时养成了书写借据来借款的习惯, 横穿马路时走斑马线的习惯等。法律思维习惯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倾向, 区别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等模式。法律行为习惯表现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指导, 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和具体化。离开了法律思维习惯, 法律行为习惯就是无源之水;反之, 没有法律行为习惯, 法律思维习惯就只停留在观念层面, 很难产生应有的实际效果。

法律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但是其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法律能力和法律习惯是其核心内容和基本构成要素。为此, 我们可以把法律素质的概念归结为:人们在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和法律习惯等方面所应当具有的良好品质。

3 高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归宿。要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公民应当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大学生作为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法治观念和行为表现在对全社会具有示范效应。因此, 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 是高校法制教育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应以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为指导, 根据法律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训练。

法律知识是法律素质的基础。作为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知识是人们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了解和把握, 是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前提。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法律行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法律知识, 他才知道什么是法律许可的, 什么是法律禁止的;才可能正确认识社会法律现象的意义和法律后果, 并进而做出相应的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 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法制教育中要切实加强法律常识的教育, 既要重视制度方面知识的掌握, 也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原则精神的传授和领会。在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上, 要从知识的广度着手, 而不必拘泥于知识的深度。

法治观念的形成是法制教育的核心。法律意识作为公民法律素质的要素之一, 其内部构成主要包括法律情感、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在这三者中, 法治观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法律情感是主体对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是主体在对社会生活公平正义的理想和秩序需要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形成的对法现象的信任感和依归感, 以及对法现象的神圣感情和愿意为法而献身的崇高境界[6]。法律信仰是一种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作为一种依法治国或依法办事的观念, 是建立法治国家对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公民法治观念的水平, 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制约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 法律信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境界, 但公民的法治观念却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如果一个社会中公民基本的法治观念都没有树立起来, 要谈法治社会是不可能的。因此, 法治观念是公民法律素质的标志性要素, 是法律意识层面的基本素质要求。对于大学生而言, 不仅需要法律知识, 更需要法治观念。离开了法治观念的支撑, 就会失去对法律的尊重与信赖, 即使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仍有可能经受不住私欲的诱惑而违法犯罪。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要把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作为整个法制教育的核心, 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基本观念。

法律能力是培养法律素质的关键。建立法治国家, 公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 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能力。法律能力是公民法律素质的内在要求。很难想象, 公民没有一定的法律思维、判断和推理能力, 而能正确地认识、理解法律的原理精神和日益专业化的法律规范, 进而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公民没有一定的法律认知和实际运用能力, 而能正确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纠纷与矛盾, 进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追究违法行为的责任, 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公民的法律能力既是培养公民法律素质的关键, 也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关键。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要从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与运用能力上着手, 避免死记硬背;要把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 把学校培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以真正增强学生的法律能力。

法律习惯的养成是依法行为的保障。法律习惯是人们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思维与行为的定势或倾向, 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一种良好的习性。法律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人们从被迫守法转变为自愿守法, 由他律守法转到自律守法, 由依法行为的“偶态”变为“常态”。因而, 要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 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就必须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习惯。法律习惯的养成是法治社会形成的保障。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习惯, 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和依法行为的习惯。在法律思维方面, 要培养学生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的思维方式;在法律行为方面, 要培养学生依法办事与行事的良好习惯。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法律素质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和法律习惯四个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高校的法制教育要根据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训练, 避免随意性的教育。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素质,构成要素,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苗连营.公民法律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9.

[2]李玉华, 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28.

[3]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61-362.

[4]王人博, 程燎原.法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226.

[5]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16.

上一篇:暗示心理学下一篇:低压锅炉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