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共9篇)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篇1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做到统筹兼顾,因材施教,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在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与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锻炼与提高,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生素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体系与机构,其教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整体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谨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与性质,并将素质教育巧妙地与数学教学特点、性质相结合。进而开拓新思路,探索出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在数学教学思想中贯彻思想教育
1.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数学内容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例如,某爱国数学家的人物传记等。教育工作者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以此来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此外,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有意识地介绍有思想、有见地,又与爱国主义有密切关联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反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可以是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有目的的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例如,要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要辩证地认识事物对立统一的特点、要认识质变与量变的实质等。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与初中数学教学思想相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学模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整体中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性等观点。数学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数学思想也蕴含着诸多的哲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数学思想中包含哲学思想的部分,并利用数学教学将哲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以便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归纳与总结能力。
(二)数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材中的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不能只靠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对这些抽象性的知识进行巧妙地分析与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定义,弄清其来龙去脉,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会灵活使用,明确解题时应该使用哪个知识体系中哪一条概念,更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一种理性认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数学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认识。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光掌握数学思想是无法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还需要数学方法的辅助。数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要应用的手段和借助的工具。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贯彻。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要提供尽可能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解答问题时,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并结合教学目标,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深入到每个学生当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素质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育者发挥自身的优势,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平时的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篇2
一、激发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乐于学而学, 事半功倍;不乐于学而学, 事倍功半。”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推动智力发展的核心, 是学生成功的动力。数学家陈景润为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靠的是浓厚的兴趣。学生要获取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 也同样需要兴趣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应从如下方面加以培养。
1.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前提。
学生喜欢老师, 才喜欢学习。学生喜欢数学老师, 才喜欢数学学习。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上课时如沐春风, 似饮甘露, 课堂气氛才会发出火花, 才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2. 民主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民主化教学观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平等参与课的双边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求异, 大胆质疑, 充分表现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明白显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调动起来。
3. 唤起好奇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学习兴趣是一个学生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现象。初中学生普遍会对新鲜奇异的事物产生好奇感, 这虽然是最初级的兴趣, 极不稳定, 但却能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 以国王和大臣的故事引入, 唤起学生极强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越浓厚, 学习精力就越专注, 学习本能就越主动, 也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4. 坚强的意志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之源。
意志是人在改变客观现实中自觉地确立, 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品质。数学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演绎能力。因此, 具有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必胜的信念, 才能迎难而上, 较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才可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而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实践,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科学的不断进步, 使得数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 加强数学应用的教学, 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纵观数学教材, 应用意识几乎渗透到教材的每个部分, 包括每章节问题的提出、概念、性质等等, 大都是由实际问题引出。联系实际的例题和习题也明显增多, 如一元二次方程、距离测量等。因此, 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这些内容, 理解章节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作用, 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耳闻目睹高科技产品, 如高清晰度的数字化彩电、D CD、现代通信技术等等。学生兴趣所及, 都会问个究竟, 也想问个明白。近年来, 高科技战争都是由数学提供核心工具。这种广泛渗透正有力地表明了数学对当代科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正确引导, 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在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 数学教学还应重视生活中“数学模型”的作用。事物丰富多彩, 数学来源于生活。抛物痕迹、花坛、建筑物等“数学模型”, 都可直观地应用于数学抽象教学。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推理, 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 人类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国民素质的提高,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开发, 必然越来越密切地依赖于教育。人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素质都会表现在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上, 都要通过活动质量和效益来检验。因此, 在数学教育中,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改革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在教学中, 灵活运用“启发探索型”的教学模式, 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超越现有知识范畴, 引导启发学生向空间发展探索思维。通过探索, 使学生发现新问题、发明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把模仿与创造、理性与幻想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丰富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开放意识,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鼓励质疑问难, 探究获取知识。
学患无疑, 有疑则能进。把教材、作业中出现的较难问题, 精心设计成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 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议论、动手练习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异向思维, 有效地发展学生智能;运用设置教学疑点, 引起学生注意, 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怀疑, 乐于寻根究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敢于逾越常规、想象猜想, 从而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的探究心理和认识情趣, 坚定学生的创造意志,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探究中获取知识。
3. 参加数学活动, 进行实际操作。
数学活动课, 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年龄特征, 面向全体, 以文化素养为基础, 采取多内容、多形式、分层次的方法, 让学生自制测量工具, 分组参加测量活动, 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操作能力。
4. 参加社会调查, 开展科技活动。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积累资料, 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综合, 有选择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常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当地优种培育, 地形勘测, 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通过活动, 增长课内学不到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总之, 初中数学是基础学科。通过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能够为培养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摘要:数学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篇3
一、思想素质的教育
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排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中学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用。
二、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规则的认识。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关键的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核心,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 篇4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已经踏入教育行业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有欢笑、有泪水、有痛苦有感动。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教师幸福的源泉,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在教学一线“苦苦挣扎”的这三年,见过太多误入歧途或者自暴自弃的孩子,他们的关注点一直在成绩上,所以成绩永远是他们的痛:考得不好要担心家长老师的训斥,考得好了要担心下一次的成绩。缺乏自信、缺乏意志力、不擅长与人沟通、渐渐地开始“佛系”、得过且过最终自暴自弃。作为他们的老师,感觉很惭愧也很煎熬。传道,没能让他们更清楚自己该去往何方;授业,没能让他们在数学成绩上有所突破;解惑,没有在他们迷茫无措时将他们拉出黑暗。可越是这样越要咬牙坚持,越要找方法找策略。这种自责与愧疚时时煎熬着我,让我继续在教学路上“苦苦挣扎”。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经过三年的打磨,我在品味总结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本学期又一次接手810班,相比于上一次的懵懵懂懂,我在暑假时就做好了功课。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就“戏精附体”,全程板着脸(监考)。其实我很讨厌这种表情,但是正因如此我更需要树立起一种严肃的形象。开学第一课就三令五申各项规则,如课前准备的“五个一”,课上的坐姿言行,以及课堂小组讨论的步骤规范。我对自己的亲和力非常自信,所以我要更加注重课堂的规范。其实一开始跟学生的磨合是挺别扭的,他们很难达到我的要求,特别是讨论不愿意开口,甚至就转过身去大眼瞪小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我问小超:题目很难吗,为什么咱们组都没有声音。我温声细语的问了三遍,最后他就摇了摇头。当时真的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无可救药”,不可自制的“又一次”感觉到绝望。但是我反复的劝阻自己,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还有无限的未来。所以我一直对积极发言的小组进行鼓励,采用表扬、奖励等方式对给其他同学讲解疑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同时也会在讨论的时候与他们一起,从教他们讨论的顺序、方法到听他们安排一起探讨问题。一个月后,班级对数学的兴趣渐渐浓厚,同学们会很积极的讨论问题,对于难题也会凑在一起钻研,课上讨论的纷纷渐渐热烈,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的810,数学成绩蒸蒸日上,学生们也都渐渐有了自信,在学习上你争我赶,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有生气,敢于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努力地追赶。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 篇5
柯中加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专家们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我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例 已知 a>=0,b>=0,且 a+b=1,求证(a+2)(a+2)+(b+2)(b+2)>=25/2
证明这个不等式方法较多,除基本证法外,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最值、三角代换、构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径证明。若将 a+b=1(a>=0,b>=0)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线段,也能用解析几何知识求证。证法如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取直线段 x+y=1,(0=<x>=1),(a+2)(a+2)+(b+2)(b+2)看作点(-2,-2)与线段x+y=1上的点(a,b)之间的距离的平方。由于点到一直线的距离是这点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而 d*d=(-2-2-1|)/2=25/2,所以(a+2)(a+2)+(b+2)(b+2)>=25/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经营和开拓市场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市场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字统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来驾驭和把握市场的实例也不少。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大有益处。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如我又在讲授球的体积公式时,课前我让20名学生用厚0.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5、9 „„ 0.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又让40名学生用厚0.2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75、9.5 „„ 0.5、0.2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课堂上我先把球的体积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用两根细铁丝分别将两组圆柱按大到小通过中心轴依次串连得到两个近似半球的几何体。让大家比较它们的体积与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体积,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的体积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如果纸板厚度变小得到的几何体体积愈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帮助学生发现了球的体积公式另一证法。同时不仅向学生讲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材料为什么让大家各自准备,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损坏串连到一起的几何体和各自的小圆柱。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数学教学具有不仅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任务。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周建良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6
一、关于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的三个强调
1. 强调课堂教学
课堂教育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不管是应试教育, 还是素质教育, 不管是重点实验学校还是普通初中, 课堂都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素质的优劣。因此, 加强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 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优化课堂教学。
2. 强调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维和基本技能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数学思维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了解, 提高获取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 使得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能学会独立思考,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惑,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学会“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教材内容。
3. 强调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对学科内容讲解的同时, 教师可列举中国古今著名数学成就和优秀学生成功事例, 引起学生共鸣, 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如,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讲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 激发他们建设祖国、为国出力的爱国情结。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亦可以促进其优秀世界观的形成, 增强学生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使德育的空间进一步延伸。
实践表明, 只要教师把正确的思想、观点、方法和史料知识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获得德育的高效益。
二、如何实现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1.“双基”“双能”要抓好
在进行论证前, 我们要搞明白“双基”“双能”是什么。双基通常是指学校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 即为“双基论”。课堂上,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同时, 要把教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根本, 从简单的法则、公式开始, 逐步向抽象复杂的内容过渡, 并能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配合相应的事例引导学生对数学任务进行分析、解答, 使学生把课本上抽象的定理、性质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变成自己的知识。
“双能”是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上, 教师应依据学生表现出的不同问题, 如认知水平、设计思维等, 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自主探索和成功解答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合作等方式, 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能够把提出的问题加以创造性的解决。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双基”和“双能”是相互统一、辩证存在的关系, 它们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我国有很好的数学“双基”教学传统, 应该继承发扬其优质的一面, 摒弃其不足的一面。应该把握适当的“度”, 避免培养基础过剩, 只知道背公式的书呆子。在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任务是要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为学生打好基础。
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的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数学知识源于实际, 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例如, 讲集合的概念时, 教师可以从实例入手, 让学生研究哪些对象是确定的, 哪些对象是存在的, 从而抽象出集合概念。如提问“女同学能不能构成集合”“长头发的女同学能否构成集合”等, 以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 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认同。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教师应该通过了解学生遇到的难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不断地改变自己适应学生, 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质疑来学习。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思想的开拓、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教师有力的引导下,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综上所述, 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它具有迫切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 不断升华自己、勇于探索、积极思考, 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罗莹芸.浅谈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 , 2008 (11) .
[2].王芳.数学素质及数学素质教育漫谈[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8 (09) .
[3].庞坤, 李明振, 宋乃庆.GX实验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2) .
试析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大力推进,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突破传统教法,树立全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育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现在就中学教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德,丰富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受教育,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学科的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全体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质的策略
数学家李大潜认为: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除了自身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同时也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尝试“数学过程”的活动中来,使他们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素质观。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等方面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三、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人的个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只有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掌握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中的规律。
1、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2)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让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这必然遇到一个时间和空间问题。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去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 40分钟稍纵即逝,在实践上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过程中去就要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突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入,防止拖泥带水,充分展示学习内容和实用意义。(2)教学思想要清晰,要围绕中心内容展示,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计。(3)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思想障碍要了如指掌,问题设计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因人设疑、灵活多变。(4)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是后面的“铺垫”,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的发展,一环扣住一环,环环扣紧。(5)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靠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话语的抑扬顿挫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来减轻学生的疲劳,以获得教与学双方的最佳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8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双方,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使数学课堂在活跃氛围中顺利进行。
1.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幽默的语言能产生强大的调动作用,教师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和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并认真探究教师布置的任务,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幽默的语言能使课堂摆脱压抑沉闷的气氛,使学生活跃起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使数学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2.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能够有效实现师生的积极互动,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进行了双向信息传递,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设定了探究的目标,而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让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在这个互动环节,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摆脱定式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有效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乐趣。在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形式以及难易程度。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在关注学生学习动态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收获,获得教师的肯定,激励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下,促进全班学生的进步。
二、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数学素质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积极高效的知识探究,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参与数学化过程,充分发挥数学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应用价值,使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把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加强数学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对知识理解和深化的过程中,只有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数学思维来分析问题,有效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1.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发展他们思维的敏锐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分析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敏锐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讲完新课后,给学生出一些速算题目,进行思维训练;也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思考,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速度。
2.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加强思维训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把实际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式,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进行思维强化训练时,教师不要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题目练习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改变学生的定式思维,发展逆向思维能力。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摆脱定式思维的影响,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时,从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进行分析,感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思维的发展趋向多元化,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
四、加强数学运用教学,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篇9
张艮东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自身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体会,让我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本文从自身业务、教学过程、复习过程三个方面简单的阐述了自己心得。
关键字:教育教学自身业务教学过程复习过程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lots of math teacher have certain teaching experiences.And also, I have my own one.Thesis will include three parts: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their teaching process and review process to talk about it.Key words:educational teach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teaching process, review process
三年教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农村,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单科考试成绩好的100多分,差的只有几分,这些同学能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100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不便。
面对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作为教师的我,费尽心思,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回首过去教学生活,我感觉在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在自身业务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集体备课,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认真做好记录,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应立即提出,请大家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作为新教师应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
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总之单兵作战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多与学生沟通。新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技巧性不强,难免会有学生听不懂,多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
3.注重打基础。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时多以初中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渡自然。对于初中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则可以花时间较完整地复习初中内容,然后才学习新知识。作业的布置也以基础题为主,对稍难的题目可以在堂上讲解,让学生整理成作业。
4.运用多种技巧教学。对于大部分的数学题,学生都不知如何入手去解,他们在初中时没有形成解题的思维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题,我把解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为几个简单的解题步骤一步步
地解题。多找资料,在上课前讲一段相关的典故或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这些都是有效的技巧,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与学是双长的,教的技巧怎样高,也需要学的配合,对于现代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怎样让他们以更好的学来配教,需要不断地探索前行。
初三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准备阶段,让学生满载着素质教育的丰硕果实结束义务教育。
三、总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具体做法是:
1.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板演
教师的板书应体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看解题思路及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
强化学生板演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提供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应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⑴字面理解水平⑵联系的理解水平⑶创造性水平。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转化数学差生的几点经验。
3.1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
3.1.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内容发生变化,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吃力。
3.1.2学习方法不 科学。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要记的知识没有记住。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死读书”学生什么都记,连课本上例题都记,这类学生初一成绩还可以,但到了初二就不行了。
3.1.3兴趣转移。由于上述两点的影响,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经不起心理的挫折,再加之部分教师 教育 思想欠佳,常埋怨学生不努力,又没有很好注意批评方式,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出现兴趣转移。
3.2对症下药、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数学差生成绩针对数学差生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如下对策:
3.2.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教师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如
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就会使师生情感破裂,产生隔阂,他就会讨厌你,远离你,这样要学生学好你的课是不可能的。当然,教师对学生也应严格要求,要学生认识到,搞好学习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3.2.2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3.2.2.1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差生往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会,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说,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或作为各种能力训练之先导,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又是观众,有时还是评论家,乐在其中。
3.2.2.2铺设台阶,引导探索,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建立起使每个学生在解题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即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将要给他们一些难题,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事后,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了喜悦,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后,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有时可给适当铺垫,使大部分同学再次成功,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
3.2.2.3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差生,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 考试 成绩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B组指导练,C组讨论练,D组扶着练,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
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考试 命题时,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设立做题,选做题,拔尖题等几个层次,在题目序号前用符号标记,必做题按最低要求命题,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中“练习”的要求,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必做题形成一份完整试卷,满粉100分,其他层次另定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试卷讲评是矫正学生错误的重要环节,实行:①学生自评和互评;②教师导评。评共同性问题,评典型性问题,评一题多解,评怎样矫正;③面评。对问题较多的学生,导评后还必须面批面改,这样针对性强。
3.3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数学差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开展了“四环一步”(预习--上课--整理--作业)的学习法讲座,让他们学会怎样预习、怎样上课、怎样整理知识、怎样做作业,知道只有忠实完成这四个环节中的每一环节,才能跃过章、段这一大步,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才能使思维活动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 发展 并学好数学。
四、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根据数学大纲的规定,一般认为数学技能指以下3种
⑴运算技能
⑵作图和画图技能
⑶推理技能
为此,在数学复习中,特别在学生练习中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性。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遵循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在运算、推理、作图中和所得结论中都要准确无误。
第二、速度。注重解题速度。
第三、协调性。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对于文字、符号、图形运用自由,融为一体,作出连贯反应。
以上,是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到的不完全的经验概括,以后将不断努力.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9
【2】 柯连平.中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学数学研
究,1999,3:1-4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4】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5】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6】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7】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五期。
【8】唐瑞芬、朱成杰 数学教学理论选讲。
时间:2012.3.12
作者:张艮东
通讯地址: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中学
联系电话:***
邮编:719114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创新教育10-05
初中数学教育理念01-09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刍议08-12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09-07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12-08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07-16
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尝试10-23
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06-07
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