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与方法

2024-08-29

路径与方法(共12篇)

路径与方法 篇1

在产品创新的具体实施中, 自主创新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首选路径, 它是指企业不是靠对外有技术被动依赖, 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自主创新是由企业自己的研究与开发部门发明新产品或对老产品进行改良。不少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门, 从事有关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运用新方法、新思维探寻产品创新的新路径。

一、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不仅影响到对事物的评判, 对物体的知觉, 还影响到人们对问题的正确决策。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 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 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 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通常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有:一是在有目的注意时形成的。二是由于重复某种习惯性的态度、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时产的。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惰性, 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维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 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大量事例表明, 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 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 难以涌出新思维, 做出新决策, 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根据唯物辩证法观点, 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 又有差异性。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 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 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 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 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 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 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要进行产品自主创新和市场创新, 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比如, 按照人们的思维定势, 泡泡糖本是儿童食品, 而日本“江崎糖业”通过开发功能性泡泡糖, 由儿童市场转为成人市场, 从而推出了司机用、交际用、体育用、轻松性等四大产品, 使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又如, 在皮革售价节节提高之际, 美国杜邦公司将其发明的人造革用于制造定型皮鞋, 原以为必胜无疑。但由于产品定位上的错误, 经七年的努力和损失1.5亿美元之后, 最后不得不将专利卖给波兰。但波兰人一旦将人造革重新定位为生产廉价工作鞋后, 市场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产品非常畅销, 甚至返销美国。可见, 打破思维定势, 能使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开发穿越“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局, 进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就是对于老产品来说, 也往往能梅开二度, 转衰为盛。

二、运用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 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 提出新方案和决策, 创建新理论,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实现了知识的增殖, 它或者是以新的知识 (如观点、理论、发现) 来增加知识的积累, 从而增加了知识的数量即信息量;或者是在方法上的突破, 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分解与组合, 实现了知识的新的功能, 由此便实现了知识的结构量的增加。所以从信息活动的角度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实现了知识量增殖的思维活动。

常见的形式有: (1) 多向思维。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 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 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 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 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2) 逆向思维。即把思维方向逆转, 是用与原来的想法对立的、或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可能并存的两条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思维形式,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突破原有思维模式及思维习惯, 为产生新设计而常用这种思维方式。 (3) 联想思维。是一种把已掌握的知识与某种思维对象联系起来, 从其相关性中得到启发, 从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维形式。在产品创新中应能抓住其技术的实质因素, 去展开联想。 (4) 定向思维。是以某一思考对象为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将思路指向该对象, 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利用创新思维进行产品创新的事例不胜枚枚举:日本布拉泽公司, 通过调查, 认识到过去人们只重视缝纫机的缝纫功能, 利用多向思维发现: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起了变化, 缝纫机的单一功能已经难如人意。于是趁社会上家电热方兴未艾, 研制出一种带电脑的多功能通用机, 操纵简便, 能缝会算, 而且可以设计图案, 参与家庭管理。

三、集思广益方法创新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在产品创新中, 尤其需要集思广益, 发挥创新团队的作用, 凝聚集体的智慧。然而, 在群体决策中, 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 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 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 提高决策质量, 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一是引起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 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 产生连锁反应, 形成新观念堆, 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二是与会成员的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 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 能形成热潮, 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三是激发竞争意识和个人欲望。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 人人争先恐后, 竞相发言, 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 力求有独到见解, 新奇观念。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 给个人以充分的自由, 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 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 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为便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 应用头脑风暴法首先应该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经验证明, 专家小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 会议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效果最佳。专家的人选应严格限制, 便于参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具体应按照下述三个原则选取: (1) 如果参加者相互认识, 要从同一职位 (职称或级别) 的人员中选取。领导人员不应参加, 否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 (2) 如果参加者互不认识, 可从不同职位 (职称或级别) 的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职称, 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 都应同等对待。 (3) 参加者的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 这并不是专家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 专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 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它领域的专家。为使与会者畅所欲言, 互相启发和激励, 达到较高效率, 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1) 禁止批评和评论, 也不要自谦。对别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拦。 (2) 目标集中, 追求设想数量, 越多越好。在智力激励法实施会上, 只强制大家提设想, 越多越好。会议以谋取设想的数量为目标。 (3) 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这是激励的关键所在。每个与会者都要从他人的设想中激励自己, 从中得到启示, 或补充他人的设想, 或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等。 (4) 与会人员一律平等, 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 (5) 提倡自由发言, 畅所欲言, 任意思考。会议提倡自由奔放、随便思考、任意想象、尽量发挥, 主意越新、越怪越好, 因为它能启发人推导出好的想法。责任编辑/张守纪

路径与方法 篇2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关键,生命所系、价值所在。因此,要紧紧抓住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开展这一契机,建立 “团员经常受教育、组织长期起作用、队伍永远跟党走”意识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深入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1、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团的工作环境

在配合好党委、政府工作的同时,乡镇团委应及时做好与相关部门领导的沟通、汇报工作,提出好的建议及意见,争取得到各级、各部门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配合好党委的工作,让党委不忽视团的工作能力,看到共青团的存在,实现“党建带团建”,在党委举办的各种活动,如庆“七一”、“十一” 等,主动组织青年带头参加,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对优秀团干部和团员推荐入党,为党注入新鲜活力,使共青团成为党委的左右手,真正的后备军。

2、以适应发展为目标,创新团支部工作方式

农村团支部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局势,探索阵地建设多样化。一是固本强基做好本村团务工作,做到底子清、数字明、团员发展有活力、政策程序跟党建。二是开展互联共建、优势互补,积极与本村有业务关系的单位、企

业等建立共建关系,寻求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增强团组织工作的活力。三是积极与上级团组织联系,寻求结对帮扶,在重点活动和致富项目上争取投入反哺青年;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促进农村团支部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四是依托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建立健全青年活动中心,壮大“团员+青年”工作模式,因势利导在发展产业协会的同时,发展“团员+协会”的工作模式,走出实效,开拓农村团支部工作新局面。

3、提高团干部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

一是完善团干部培养机制。要将团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化、经常化,要及时传达市委、团市委以及镇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引导团干部自觉地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还要引导团干部学习团的业务知识、学习农村实用科技,提升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尽量安排一些具体、实在的工作给团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大胆创新,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是转变团干部作风。要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开展各类帮扶、献爱心等活动,使团干部做到心系青年、服务青年、以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赢得青年的信赖和支持。

三是完善奖惩机制,加强团干部管理。要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年终对村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时,要对有

所作为,积极性、主动性高的团干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无责任心、无奉献精神的团干部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4、加强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一是要加强对青年团员的思想教育、团队意识教育,改变团员青年的狭隘认识。二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团组织先进性教育,树立好典型模范教育,做到学有榜样,超有标兵。三是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作为新时期团员青年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5、加大服务力度,帮助青年创业增收

在做好团员工作的基础上,要把服务对象扩大到广大的农村青年,团支部每年要对村里的青年登记造册,跟踪服务。对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服兵役的青年分别登记,并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包括特长、技能、需求等)。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服务,鼓励农村青年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帮助他们理清经济发展思路,确立增收项目,促进农村青年致富增收。这样,一方面团开展各种活动就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使广大青年增强了对团的信任,让团组织在农村重新树立起威信。同时,要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学用科技,组织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创

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致富本领和就业技能。

6、培养树立典型,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

培养树立一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对促进农村生产力提高,积极发展经济,发展特色农业的农村青年树立先进典型。树立农村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青年经纪人、青年就业创业带头人等一批青年典型,宣传他们的经验做法、创业精神,使广大团员青年得到精神动力,使先富带动后富,真正发挥共青团员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一是大力搞好庆“五四”系列活动。组织优秀文艺人才,利用“五四”等节日,送文化文艺下乡,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农村青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村团员青年的文化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二是开展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的一系列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秸秆禁烧等活动,锻炼提高广大青年团员的自身素质,促进团组织工作健康发展。

二.共青团服务全市“双轮驱动”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保增长、促转型”为中心任务,以“青春助推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全面

了解掌握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动员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并力所能及的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解决实际困难和理清发展思路,正确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为确保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积极参与引导企业提振信心。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形势变化,采取措施形成企业发展合力。通过举办各种论坛、研讨会,邀请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举办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广大企业青工和青年企业家科学分析形势、正确判断形势,积极应对当前危机,提振发展信心,善于危中见机、敢于逆势而上。

2、积级参与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攻坚克难活动,采取措施为企业提供服务。通过组织各类青年突击队、汇编和宣讲转型升级政策、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举办“我为企业转型献一策”金点子大赛等途径,进一步引导企业利用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倒逼机制,根据自身实际,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企业转型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积极参与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深入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通过组织各种经贸考察和交流互动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中招聘会、岗位对接会,进一步帮助青年企业家之间、企业与人才之间、企业与部门之间更好地实现产业对接、市场对接、项目对接,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4、积极参与强化企业人才支撑。深入开展智力帮扶和人才培训活动,切实帮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组织开展团干部结对联企、组建“青年智囊团”等途径,为企业提供科技帮扶和人才支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科研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实现科技项

目与人才智力的有效对接。

路径与方法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1-01

一、引领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文同样如此。在阅读中积淀,这是写作的命脉。广泛阅读,会给作文带来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每天诵读一段经典名句,就会积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知识,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即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开头就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它给读者设置了很多疑问。小女孩是干啥的?这么冷的天,还是个大年夜。她为什么一个人在街上走,还光头赤脚?读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读。从中积累“设置悬念”的开头技巧,悬念式开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开头设问,即在作文开头即给读者提一个问题,形式可以是问句,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叙述,但在开头的事情往往显得匪夷所思,不符常规,这样能在读者心中产生一个疑问,引其兴趣,让其对下文产生期待心理。又如朱自清的《背影》有这样一则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这里引用的是朱自清笔下的一段经典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经过阅读和品味后,从中感知到作者通过父亲穿铁道、爬月台的行动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其中连续运用了五个典型的动词:“探”、“穿”、“攀”、“缩”、“倾”,描绘出了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桔子的艰难情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配以生动细节的强有力的支撑,一个关心、体贴、爱护儿子的父亲形象呼之即出,伫立在眼前,久久不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家的话语,句句都强调了阅读在提高我们的语文实际能力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名副其实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活水。

二、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技巧

平时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积累的素材多了,写起正式的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平时教学我也比较重视讲授课文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模仿,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由于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话题写作训练的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注重传授写作技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事实上,很多初中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甚至直到初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从而导致写作总是信手而写,随意堆砌,出现诸多问题。如何才能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美”,在考场上从而得到好的分数?

为此,在强调写作训练的同时,我也比较重视学生在写作技巧的提升。习作时多建议学生写作之前留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完整的构思,在提笔为即将进行的写作有一个大体规划。构思时可参照如下步骤:(1)审准题,立深意。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审准标题的关键词,提示中的短语对写作有何限制和深意?哪些立意符合这个作文题的要求?在符合的立意中哪一个是最好的?(从新颖及深刻两方面判断)(2)筛好材,定结构。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筛选材料。立意过后,心中会有一系列材料。此时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思考在最好的立意里,能选择的材料有哪些?其中最好的是哪一(几)个?筛好的材料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用什么结构来组织材料对表现材料的效果最好?(3)重细节,展文采。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具体表现材料时,根据文章主题,应重点充实描绘什么细节?在应描绘的细节中,最打动人的细节是什么?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以及重点段落中,是否能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4)设亮点。本环节应为作文设亮点以提高分数,思考如下问题:开头和结尾是否可采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是否可在文章适当位置用用过渡和照应?

试想,养成如上的写作习惯,再加以平日对相应步骤中所需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真正写作时就能一气呵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作文,并避免初中作文常见的问题,如跑题、选材不当、结构不完整等等。

三、转变点评方式,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批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修改和讲评是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讲评应以鼓励引领为主,对习作中的错误或不足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与路径 篇4

一、活化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一堂课是否有效,教师所提的问题至关重要。好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熟悉教材、深钻教材是精心设计问题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进行有效设计。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关键问题的设计上,既要明确有序,又要难易适中,给学生以启发,这样才能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

1. 在关键内容处进行有效提问。如教学诗歌,教师可以抓住诗歌中的诗眼进行提问,这样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在内容矛盾处进行有效提问。不少课文在内容上看起来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教师在文本内容的矛盾处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刻,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3. 在意味深长处进行有效提问。一篇精彩的文章,其中总有一两句意味深长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句子有意识地设计几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在最佳时机进行有效提问。最佳时机的选择建立在教者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上,建立在对课堂生成的问题相机而有效解决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实践证明,问题前置了,学生准备不足,难以互动;问题后置了,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起不到应有的提问效果。

5. 在关键追踪处进行有效提问。在追踪提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交流。当然,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静思,去质疑,去交流。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深入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持续进行下去。

为此,语文教师应活化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形成适合学生品位的提问风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增加发散性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的大部分问题都属于信息性问题。这类提问,答案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是唯一的,或是很明确的,这不利于学生进行交际性语言实践。而发散性提问的答案不唯一,教师往往无法预料。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文讲述了三个历史故事。其中第二个故事“渑池相会”,秦王要赵王为其鼓瑟,借此侮辱赵王,蔺相如怒逼秦王为赵王击缶。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蔺相如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心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此,教师一般喜欢设计这样几个导读问题 :(1) 在“渑池相会”中,蔺相如展现出了哪些形象特点?(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心)(2)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很机智?(3)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很勇敢?(4)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很爱国?(5)怎样朗读这些语句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呢?乍一看,这些问题设计得合情合理,明确清晰,有梯度。客观地讲,若学生能解决上述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算基本上读懂了故事。

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这样去提问,是束缚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发挥其主体性。在教学“渑池相会”时,教师可以丝毫不提上面的5个问题,而是精心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渑池相会”上,蔺相如和秦王是打了个平手,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个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肯定会活跃起来:学生有大声朗读的,有冥思苦想的,有在纸上不停写画的,有面红耳赤争辩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主体性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问题的设计对学生来讲,无论是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训练的深度,都远远超出了前面5个问题。因为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了蔺相如,立体感知了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所以答案也就不唯一了。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发问,形成课堂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解决问题,掌握方法,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问”“会问”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己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很有思考价值的。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尝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的能力,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把这种思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如在教学人文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自由提问的空间,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对于说理性文章,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哪些疑惑,或想说点什么?”刚开始尝试,能说的学生很少,且说的内容有限、面不广,但时间久了学生的思维会活跃起来,渐渐地就由少数几个学生带动起一部分学生提问并思考。

让学生养成自觉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更需要我们教师花时间去思考,去实践。相信只要我们去做了,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丰富多彩。

四、提问要有针对性,且覆盖面要广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首先,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用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应该能解决。其次,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参与的机会。另外,教师应避免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在少数优秀生身上,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以发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一文时,在学生明白了阿联酋的环境、绿化的难度和人民如何进行绿化后,教师可提这样一个问题:“阿联酋花那么大的代价去进行绿化,真是太浪费人力和财力了。你们觉得呢?”学生听后展开一番讨论,有的说:“阿联酋的环境实在恶劣,人们生活在那样的环境肯定不幸福,那还要那么多金钱干嘛?我觉得花人力和财力进行绿化是值得的。”有的说:“虽然在沙漠中进行绿化是要付出很多的,但阿联酋人民还是去做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说:“生活在沙漠中是何等的难过!有了鲜花、小草、绿树,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丽。我觉得不惜代价改造环境是值得的。”还有的说:“绿化好处多,空气清新了,城市美丽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所以阿联酋人民进行绿化是值得的。”以上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课文,也深知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相信他们以后会更加爱护环境。这样的问题,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示范了“问题”,且拓展了课文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了和谐统一。

路径与方法 篇5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三、审计经验判断法

审计经验审计实践是审计人员长期从事审计实践积累的结果,因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持续学习专业技能能力以及接触的审计客体和审计工作时间的差异性,使得每一个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经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说审计经验具有独有的特性。厚积薄发是审计人员最典型的特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审计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审计人员所形成的审计经验就是通过从事、分析和总结一个个典型的审计项目或审计案例的基础上取得,并通过长期的审计实践培养了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敏锐性与直觉,形成了以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存在为国家审计的基本理念。此外,审计经验也审计人员对日常生活、经济活动行为和社会交往中细节的关注与感知。审计客体的千差万别性长期以来一直挑战着审计人员对不同领域知识与信息的持续获取能力,审计经验或审计专家经验也往往决定着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就如同传统中医中的国粹“望闻问切”一样决非一日之功夫,诸多的客观与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不同的审计人员所形成和拥有的审计经验是不同的。国家审计的核心一般不发表审计师意见(外资审计是个例外),主要是报告所揭示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性,所以国家审计过多关注的是对审计客体舞弊问题的揭露,即审计人员凭借审计经验能够尽可能的揭示问题存在的真实。由于审计经验的独有性、差异性的存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路径也将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以完成审计目标为根本出发点。

四、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

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是审计人员最常用的审计方法之一,此方法适应于专项资金或单一资金的追踪检查,通过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行为,直到资金最终的合法、有效、效率和效果使用。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经常会发现因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渗漏”或“蒸发”的现象,使专项资金的使用达不到预期目的或专用目的,损害了资金使用者的切身利益。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其缺点是耗费时间、精力,也扩大了国家审计成本支出。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往往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审计路径:确定源头资金总量→确定资金流转环节→审查流转环节资金的安全存在性→计算资金流转的时间性→审查资金流转末端的完整性→测试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

五、走访调查审计法

当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有预谋的从事舞弊活动事件时,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不起作用的,审计人员所接触到的记录经济活动行为的载体似乎是合规合法的,此时审计人员已经很难就会计资料所记录的事项作出符合审计目标的专业判断,可审计直觉与审计经验使审计人员觉察到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审计人员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直觉判断,选择走访调查的审计方法很可能会得到令审计人员十分惊喜的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走访调查哪些对象、谈话技巧与方式方法、调查的内容以及陪同人员等因素都在影响着真实结果,实践证明,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目标的需要突击而秘密的进行会有明显的效果,反之,如果审计人员将走访调查事项告知被审计人,走访调查的结果往往令审计人员失望或无功而返。此方法面对基层、社区审计、资金量小点多面广、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经济行为事件发生的诸多活动行为审计效果十分突出

,在老百姓中影响很大

六、分析性复核审计法

几乎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使用的一种方法,分析性复核顾名思义就是在面对审计客体所提供的各种资料记录的载体上,利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审计人员收集到的相关联的审计记录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推断、验证、计算以及法律法规的量度,进一步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从而揭示出问题存在的真正根源。

七、环境因素影响审计法

环境因素影响审计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作业时要要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及审计客体自身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舞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审计判断的一种审计方法,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通过对审计客体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力,作出符合审计目标和能够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线索依据,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进行审计作业。

八、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审计法

抽样审计是确定审计样本的一种审计方法,是基于审计成本与审计时间的制约而考虑的。从技术手段上看,抽样审计潜伏着巨大的审计风险或是因样本的确定可能导致舞弊不能被揭示的内在存在性;从实现审计的目标来看,抽样审计是在一定成本与时间的基础上能够相对效率的实现审计目标。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基于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九、实物观察与计量审计法

此方法也是审计实践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审计方法,即通过实物的现场观察与实际计量的手段来核实资产账面记录的真实性、存在性和准确性,通常使用的审计工具是各种类型的度量衡,如卷尺、电子称等计量工具。如对粮食企业、煤炭企业的审计来核实真实的库存和产量,对基本建设项目核实工程量和查看项目的形象工程进度也多用此方法。

十、部门行业对比审计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他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考察,比较其异同,进而予以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国家审计中对比分析法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在审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审计分析诸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对比分析的方式和方法种类较多,具体应用中往往存在方式选用不当或者方法应用混淆等问题,导致审计情况分析出现误差,降低了审计成果的质量。在对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有百分比、比率、绝对比、相对比、倍数比和比重等,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会作出一种或几种的选择进行比较与求证,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正确选用对比分析时,还要考虑选用最适合的对比方式,然后才能运用分析方法实施具体分析,只有选用科学的对比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纵向对比、横向对比、计划与实际比、整体与部分比和综合对比。

十一、效益评价审计法

效益评价审计法是目前审计中的难点,通过审计客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行为,利用数学计量或数理统计原理,在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完善的状态下,有针对的制定出量化的评价标准或体系,科学、合理、细致的计算出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反映经济的节约与效率效益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主要是考虑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审计项目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目前审计的重点虽然还停留在传统的揭错防弊的制度基础审计上,但随着大量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所暴露出诸多问题,效益评价审计已经开始被审计机关重视,也倍受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特别是对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效益评价已经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主要评价的是履行经济责任的能力,因不同行业部门所赋予的经济管理职能不同具体的评价指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进行效益评价审计时对于具体的审计项目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国家审计项目中一般对效益评价分为两类,一类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效益审计评价,审计评价的核心是在法律法规的制度约束的架构中,企业在保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前提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审计实践中已经量化了可比对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成熟和客观;另一类为履行公共管理部门的审计效益评价,其核心是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力,在审计实践中还没有相对科学、成熟的评价指标,审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审计的最终成果要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对审计环境、新知识的掌握等因素的影响。

十二、ppS确定样本审计法

ppS确定样本审计法是目前国际审计界最流行的一种审计方法,其核心是通过一定的审计样本的选定去组织实施审计以期客观的完成审计目标,样本的抽取排除了主观人为的影响力求客观公允,实现审计风险与样本选取数量、审计成本的相对均衡。此方法适用于大型数据库管理或经济业务发生频繁的行业部门,是对抽样审计的进一步规范。因为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社会公众的可接受性或容忍性之间的矛盾,审计样本的选样决定着审计的最终结果的优劣。特别是在面向数据库的ppS抽样中,ppS抽样只能对数值型字段起作用,对字符型字段无效,其特点是面值越大,抽中的概率越大,小面值的样本也抽取,概率较小。ppS抽样分为一般样本和重点样本,在实际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区别对待,以确定“风险水平值”和“误差值”。

十三、SQL语句查询审计法

当审计客体向审计组提供的审计资料是一张软盘时,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广大审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借助SQLSEVER结构化查询语句从事计算机审计已经成为目前广大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的ERp计划的组织实施,传统的以纸制为载体的会计凭证和帐簿将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逐步消失,国内部分大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跨国公司已经率先摆脱了手工记帐方式,审计客体已经没有了传统纸制载体所反映的会计资料记录,所有的反映经济活动行为记录都以不同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就是在目前的县一级水平也大多数实现的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只是因为观念的差异性使得手工记帐与电子帐并存运行。我们不可否认会计是审计的基础,会计工具的革命也势必导致审计工具的革命,否则审计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在电子帐的基础上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员与审计人员通过近年来的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开发出很多的审计软件,期望推广审计软件实现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飞跃,可任何审计软件的开发几乎都是在SQL语句的基础上的拓展,仅仅解决了审计人员对电子数据帐的人门审计问题。由于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数据化存储与管理与传统纸制帐有着巨大的差异性,舞弊的手段与方式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如何面对数据库的审计已经开始对从事传统纸制帐本审计

的审计人员进行排斥。审计路径:采集数据→取得数据贝份→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找到所需要的字段→使用SELECT语句设定条件→分析查询结果→揭示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审计方法的使用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就具体一个项目审计来说也往往是多种审计方法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审计经验、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社会综合知识与日常生活阅历以及道德品质的巨大差异性,这些都会影响到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有创新的审计方法也回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创造,但可以肯定地说审计方法是为了揭示审计客体舞弊而存在和发展的。

提到的审计方法是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的组织方法也很重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上审下组织方式、交叉审计组织方式等。,经验交流十三种实用审计方法与路径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路径与方法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解读方法;解读路径

首先来明确“方法”和“路径”两个概念的不同: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在学习中是指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路径,这个词的本义为路子、途径,后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选择的方式或渠道。

在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中,“解读文本的方法”侧重于手段和行为方式的采用,即重技巧性;而“解读文本的路径”侧重于渠道和方式,即重方向性。当然,这只是它们的异处细别,共同之处是“方法和路径”都是为了寻求有效准确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而采用的方式行为。简言之,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方法的运用,需要一定的通道——路径,然而两者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而去选择许多方式方法,这是两个有交集但不完全融合的两个概念。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语文教育的进行中也会不断产生、发现新的路径。例如:从语文教学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路径就有两条:一是借鉴前人文本解读的方法,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或推陈出新,或补充完善,创造出新的解读方法。再如,从教学文本的本位出发,解读文本的路径可以循着文本本身,也可以从作者这条线,或者从读者本身这条线出发,甚至是多条线路的结合。

“路径”提供的是一个方向,一条道路,想要进行更准确的解读,要运用多种“解读方法”。比如:整体阅读法,即将文本的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将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感知,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整体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找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来带动全局阅读。再如:抠词析句、抓住题眼或文眼阅读法。抓题眼或文眼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课文主题,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线索、体会文本的重点内容。诸如此类的“解读方法”还有许多,例如:抓关键词品味文本法、抓中心句解读文本法、抓情感变化梳理文本法、抓细节描写理解文本法以及知人论世法等。

然而不论是侧重“方向性”的“解读路径”,还是侧重“技巧性”的“解读方法”,它们都是为了获取解读成果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解读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照搬教参的已有解读——参考前人已有经验——这是他所选择的解读路径;具体到课堂中去,教师选择站在某一视角——如作者的视角——去引导学生解读这一篇课文,这是他选择的路径。而当我们确定走某一条路径去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会采用例如之人论世法这样诸多的解读技巧去达到阅读目的。显然,前者更注重宏观的方向性把握,后者更注重微观的技巧性解决;但它们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而选择的解决方式——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辨析好“方法”与“路径”的差异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可以给语文教师对教学效果反思提供一种根据,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上的解读行为反思自己:这堂课我是不是一味停留在给学生提供各种解读路径的单调教学中?还是一味在用各种方法教学生解读,却忘记了给他们先提供一个思路方向?或者我有没有根据文章需求来分配宏观的方向性的指导和微观的细致的分析,两者的平衡是否放好?这种反思可以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起到帮助作用。

第二,可以让教师更理性地面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能站在更高视角上更有意识、更客观地展开教学活动。在“解读路径”和“解读方法”这两个概念比较模糊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知也相对更为模糊。例如:在上曹禺的《雷雨》时,很多年长的语文教师将课文的主旨解读成“封建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如果我们去辨析他的“解读路径”与“解读方法”,就不难发现这些语文教师是选择了参考上世纪对这部话剧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解读方式,这就是他选择的“解读路径”,他整堂课的解读不管运用什么“解读方法”都是为了向这个主旨靠近。这样无意识地选择一种非客观的解读路径,就会将语文教师的教学困在一个单向性的路径里而自己却不自知。如果能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就会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沉溺于一种十分不客观的解读路径,从而看到更多更客观的解读方式,它们有的从作者本位出发,有的从文本分析出发。

总之,语文教师在解读某一文本的时候,可以先站在宏观角度去选择“解读路径”——可以是单一路径也可以是多条路径,再选择适合的“解读方法”去解析该文本;当然,教师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根据和让自己成长为更理性、更有视域高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红艳.关于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思考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黄建悦.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3.

[3].初凤平.谈语文文本解读的自主性与多元化及其途径[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

路径与方法 篇7

1 建造合同的定义

建造合同主要发生在建筑行业及特殊工业企业, 是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由于建造合同的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通常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进行配比, 分配计入实施工程的各个会计期间, 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 钻井公司的施工特点

钻井公司主要从事钻井劳务业务, 钻井劳务是指钻井公司受甲方委托以油气开采、油气勘探、煤层气开采等为目的而进行的钻探、侧钻、加深等施工作业。主要包括陆地钻井工程施工及海洋钻井工程施工, 施工作业的井按经济用途分为探井、油气开发井和其他用途井。钻井施工劳务具有如下特点: (1) 地区分布广、施工点多; (2) 生产具有连续性, 钻井施工一旦开始, 除特殊情况不能中断施工; (3) 施工流程复杂, 施工难度和风险大, 成本支出具有不确定性; (4) 钻井施工是多单位、多工种协调施工的综合工程项目。为钻井施工服务的专业化部门主要有固井作业、测井作业、录井作业、定向技术服务等部门, 后勤保障部门主要有钻前服务、管具供井、固井技术服务、物资供应、运输服务等部门。

3 建造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确认问题

从建造合同定义上看, 建造合同的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通常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 而钻井公司实行建造合同最大的特点是单井工程项目虽然投资高, 但工程施工周期短。一般生产井的建井周期在一个月以内, 这样钻井公司施行建造合同就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特点来执行。

根据石油行业的特点, 合同收入根据定额系统钻井定额确认, 当遇见特殊井或复杂工艺井施工时, 定额系统会适当做出调整增加预算。尤其是随着关联交易系统的不断完善,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很容易实现。关键是成本费用的归集问题, 由于结算单据传递和领导会签手续等客观原因的存在, 往往一口井施工完毕, 已经开发票结算, 但费用不能完全归集, 特别是技术费、修理费及一些特殊费用, 不能在项目施工期内确认。当项目完成结算时, 收入已经确认完毕, 但成本费用由于归集慢, 使得项目期内收入和费用不能及时配比, 因此项目不能关闭, 造成项目的累积, 工作量的增加。

3.2 完工百分比法应用局限性问题

完工百分比的确定有多种方法, 其中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合同工作量容易确定的建造合同。由于钻井工程项目目标进尺在开工前有设计, 所以工作量很容易确定, 目前钻井公司实际工作中就采用这种完成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来确定完工百分比。但对于不同区块, 不同井型, 不同井深的井虽然定额成本有精确的预算, 可钻井成本与钻井进尺并不是正相关的比例关系, 钻前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 所以根据钻进过程按完工百分比法确定成本就存在局限性, 再利用简单的完工百分比就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当期已完工部分的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从而导致该项目毛利的失真。

3.3 对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实行建造合同, 并不仅仅是与财务部门有关, 更需要计划、经营、技术、生产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需要准确的预测出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 及时办理工程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结算手续, 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 全过程的管理, 目标成本要通过工程组织施工的各个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 长期以来, 提到成本管理就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 生产部门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 供应部门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发放, 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 职责清晰, 各司其职, 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成本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成本指标层层分解, 使人人身上有指标, 成本节约问题也就具象化了, 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4 有效施行建造合同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龙头, 一切经济管理源于资金管理。因此要结合计划经营部门, 及时启动开工项目, 做好收入的预算, 并启动预收款流程, 加快关联交易结算速度, 使资金及时到位, 只有内行资金充足, 才能使各项经济活动得以顺畅进行。

4.2 加强收入和成本预算管理

结合单井管理系统, 与经营计划部门协调起来, 单井开工即上线, 及时做出成本和收入预算。加强合同收入确认和成本控制, 同时对单井收入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完工进度随时测算出收入, 平时登记台账, 这样才能保证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4.3 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 特别是重点井的施工, 随时关注施工状况, 关注成本发生情况, 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提高对成本的预测与控制能力。

4.4 结算时间协调统一

结算时间进行有效地的统一, 只有结算的及时完成, 才能保证月末执行建造合同时准确的测算收入、成本和毛利。同时为了更好的实行建造合同, 还需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保证建造合同所需各种数据能在月末结账时及时准确获取, 这也为建造合同顺利实行提供基本保障。

4.5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建造合同结果的可靠估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对合同总收入、总成本的预计有比较强的判断力和预测力, 同时要求对工程项目比较了解, 可以说建造合同的有效施行离不开高素质的财会人员,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职业技术能力, 同时会计人员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坚持独立性、谨慎性和一致性的会计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周运辉.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与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的研究.现代商业, 2008, (20) .

路径与方法 篇8

在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方面, 西方学者的成果较为丰富, 形成了一些具有方法论特点的、值得我们关注的设计模型和框架。模型作为一种反映事物变化特征、内在联系的强化的表现形式, 它的应用可以将课程编制的各种复杂因素加以简化, 从而显示出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 以便人们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

一、泰勒原理与塞尔罗德的分析模型

1949年, 美国教育家、课程论专家泰勒 (R.W.Tyler) 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学界称之为“泰勒原理”的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 构成了对课程编制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架构, 堪称现代课程论的奠基石。四个原理呈现一种线性关系 (见图1) , 对应着课程编制时应该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4]?

泰勒原理的主要特征是将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具有“系统、完整, 简洁明了, 易于理解与把握”的特点, 为课程开发提供了理性的分析思路。在泰勒模式的基础上, 经过上世纪60年代关于课程问题的大论战和成批著作的问世, 形成了现代课程论的基本体系。1967年惠勒 (Wheeler) 在泰勒的模式中引进了反馈功能, 构成了圆环模式 (见图2) , 提出了评价应能反映目标的要求, 当预期结果与设计目标不相符时, 应通过反馈获得的信息修正、甚至重新设计系统。

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但只要涉及关键的问题, 泰勒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泰勒所关注的主要是初级和中等教育, 再者, 该模型在指导实践方面的可操作性不强, 对于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帮助并不太大[5]。

1968年, 阿克塞尔罗德 (Joseph Axelrod) 提出的课程分析模型 (图3) , 给出了6个基本要素。其中3个为“结构要素”:内容、进度安排 (schedule) 和考核;3个为“实施要素”:学生集体与个体的交互作用、学生体验、自由与控制 (freedom/control) 。“结构要素”是课程体系的正式内容, 而“实施要素”是在结构要素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因素[6]。

阿克塞尔罗德的最大贡献在于将“curriculum” (通常指某一专业学习领域的一组相关课程) 视为了一个具有某种相互关联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他认为, “课程—教学”就像一个系统, 无论采用任何方式, 都不可能仅仅靠改变系统中的某个要素, 就期望整个系统发生变化。虽然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具有一定的自治性, 但要素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联关系, 一个要素往往会受到其他要素的制约和影响。当我们想通过改进系统中的某个方面来获得成功时, 必须对系统要素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此, 他认为课程的编制者首先要考虑图3中的15个有关的交互作用问题, 不断地询问其中的每个要素与其他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课程体系的编制者在引进某个新计划或增加课程时, 要认真思考整个系统可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和范围, 注意某个课程的变更可能引发的系统变化。这一框架对于具体的课程编制还是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二、德罗塞尔的分析框架

1971年, 德罗塞尔 (Paul Dressel) 给出了一个在高等院校院系层面上进行课程体系编制的分析框架, 提出了课程编制时需要考虑的4个连续统一体和5个基本要素 (图4) [7]。

所谓连续统一体 (continuum) , 《美国传统双解词典》的解释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范围、顺序或整体, 除非用硬性分割不能将其中一部分当作邻近部分区分开来”。而课程连续统一体则是指由不同课程模式依据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和层次递进关系所形成的结构课程体系[8]。

我们以图4的第一个连续统一体为例来解释这一概念:该连续统一体的两端分别是“学生”和“学科”。“学生”一端代表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思想 (侧重于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行为和情感关注等) ;位于“学科”一端的是学科中心的课程组织原则 (注重学科内容、学科结构与方法论、学术目标等) 。而高校, 特别是像我国地方教学型的院校, 课程的价值取向往往是既要关注学生、又要重视学科, 反映在连续统一体上, 就是要选择某个介于“学生”与“学科”之间的折衷点。

图4中的4个课程连续统一体相当于构建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的4个维度。德罗塞尔认为, 院系在进行课程体系编制时, 首先必须对这4个连续统一体的倾向性逐个做出判断, 确定课程体系在每个连续统一体中需要侧重的位置;其次, 编制者要针对在每个连续统一体中所确定的位置, 反复思考5个需要关注的基本要素。课程连续统一体中的相应位置以及基本要素一旦确定, 课程体系的特色也就体现出来了。

例如, 针对所确定的各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侧重点, 要考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重及结构问题。一般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会一般的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而专业教育则是围绕着学科和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的深度教育,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必须结合起来。随之而来的, 是要考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结合问题。

此外, 德罗塞尔还给出了一系列的编制措施, 如课程编制的必要条件和分阶段实施的步骤, 明确了在院系这一层次上, 课程编制需要考虑的大多数重要因素, 为评价或编制课程体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流程、一个有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和方法。应该说, 德罗塞尔的框架更多地关注了设计方法和手段[5]。

三、康拉德的框架

1978年, 康拉德 (Clifton F.Conrad) 给出了一个由3个步骤组成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图5) [5]。

1.步骤一, 选择课程体系的组织原则 (Organizing Principle) 。这里的组织原则就是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包括了西方, 尤其是美国大学在组织课程时所涉及的以学科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以研读名著、以社会问题、以能力为导向的5个指导思想。尽管在传统上, 大学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的, 但近几十年中, 其他4种价值取向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也有了立足之地。从步骤一中可以看出, 康拉德的框架模型对于价值取向的选择是较为单一的。而高校现实的课程价值取向, 往往是多种组织原则的有机结合。

2.步骤二, 确定课程强调的重点 (Establishing CurricularEmphases) 。编制工作的第2步是在4个课程连续统一体中, 确定课程体系及各课程需要强调的侧重点, 这是实现课程体系组织原则的必要保证。

第一个连续统一体是“学习场所”。大学的课程在传统上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 近年来美国大学也向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式学习机会, 许多课程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 而是介于课堂教学与体验式学习之间的某个侧重点上。

第二个连续统一体是课程体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广度涉及若干知识领域的一些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以及对一些知识领域的结构、学科研究范式的理解。通识教育课程一般是侧重于知识的广度, 知识的广度也可以通过学科导论课程来提供;深度通常指集中在某个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课程。广度和深度共同构成了该课程连续统一体的两极, 关键是课程体系的侧重点是放在多个知识领域上, 强调课程体系所涉及知识面的宽度;还是在某个特殊知识领域的深入探究上, 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

第三个连续统一体是计划的编制者。大多数高校通常是由权威人士代表教师主持课程体系编制工作的, 但美国高校也出现了“个人专业”:如果学校现有的专业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合课程的方式设计专业, 个人专业通常涉及多个学科, 学生必须撰写出详细的专业设计, 经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后, 学院根据新设专业组成跨学科委员会指导该学生学习, 学生完成计划后可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9]这种由学生或多或少参与计划编制的模式构成了师生间的一个契约 (contract) , 为学生量体裁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四个连续统一体是课程计划的弹性, 涉及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及选修课的构成比例问题。

3.步骤三, 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 (Building a Curricular Structure) 。编制工作的第三步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 框架中给出了12个需要考虑的事项。

康拉德的框架, 为建立在一定课程组织原则和强调不同侧重点基础上的课程体系编制提供了系统的分析工具, 它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课程大杂烩现象。该框架还可以用来分析高校中现有的本科课程体系, 也可作为分析课程改革的工具。

四、黛尔蒙德的设计框架

1998年, 戴尔蒙德 (Robert M.Diamond) 在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为课程体系和课程编制提供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概念到现实操作的框架, 该模型将课程与课程体系的编制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增强了模型的通用性和层次性[10]。

同大多数此类模型一样, 该框架遵循明确的设计顺序 (见图6) :首先从学生、社会和学科三个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出发, 对课程体系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目标进行说明, 然后是课程体系的编制、实施和评价, 最后通过反馈回路, 根据实施和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对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 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价之间的相互协调。

该框架分为两个阶段 (图6) :第一阶段是课程体系的“方案选择和设计”, 第二阶段是具体课程的编制, 涉及具体课程“各单元的编制、实施和评价”。

戴尔蒙德的模型采用了顶层设计的思想方法, 通过自上而下、从粗到细的逐步分解和细化, 最终进入实际操作和实施阶段。随着编制过程的进展, 目标从整体向着具体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不断深入, 所阐述的目标越来越具体。每门具体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 对学生的评价等都将以目标为依据。

1. 项目启动前的准备。

戴尔蒙德给出了课程编制前应明确的两个重要问题:①课程编制是否有必要?②是否具备了诸如时间、人力等项目成功开展的资源保障?此外, 要知道项目的改革对谁更为重要, 编制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能否在制度层面上得到认可。只有明确了这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落实了所有的关键环节, 才能确保编制工作的成功进行。

2. 收集数据信息。

戴尔蒙德的模型强调了数据驱动 (datadriven) 的思想, 在设计前, 首先要收集设计中所需的各种数据, 包括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相关学科知识领域的发展信息, 以及在校学生情况、学校及院系的教育重点、教学评估机构的要求, 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等数据, 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来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要研究的范围、内容等。

3. 从理想到现实的编制策略。

戴尔蒙德认为, 想象中的许多限制条件有时只是主观上的判断, 并非完全不可逾越的障碍, 如果被想像中的不利因素所束缚, 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 就有可能得到一个质量较差的设计方案。因此, 他主张在“理想状态下”进行课程编制, 以消除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理想化”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方案中将各主要教学环节和各种相关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组织起来,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仅要考虑总体目标, 还涉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

理想阶段的编制工作基本结束后, 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可行性的测试阶段, 其依据是现实的资源和实际条件, 以及理想状态与实际间的差距。实践证明, 最后的执行方案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距往往比预计的小很多。

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设计之间的分水岭如图8所示。课程体系编制要确定的是选择那些课程, 而具体课程的编制要确定的是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课外学习计划和活动等。两者之间在细节、目的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上必然存在着差异。

戴尔蒙德的框架强调:①评价方案设计与课程编制应该同步进行, 而不是放在最后。②高校的教师往往要么不愿制定目标, 要么将目标制定得过细。为此, 可将目标问题转化为“如果我是学生, 怎样才能使教师确信我已达到了要求?”这是避免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存在上述两种倾向的方法。③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和整体性, 具体课程的内部知识之间也同样存在着逻辑关联, 这是在编制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笔者就曾借助黛尔蒙德“数据驱动”的思想,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有的放矢的修订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11]。

事实上, 对于一个课程体系, 如果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目标之间出现了偏差, 并且这种偏差又不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因素偶然引发的, 这时就应该考虑修订或重新设计课程体系了。而要知道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就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测量”来发现问题, 这就是信息反馈。一个好的信息反馈系统, 不仅应该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考试, 也要重视经过四年学习毕业时的综合评价, 更要关注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发展状态。

五、启示与机遇

上述5个框架模型在时间上跨越了数十年, 在技术层面上对实际的课程体系编制的指导性越来越强。尽管泰勒原理对于具体的本科课程编制帮助不大, 但它却为编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南;阿克塞尔罗德的贡献在于将课程体系视为了一个系统, 提出了在有关要素之间要特别关注的15个相互作用的问题;德罗塞尔的模型定位在了高校中的院系层面上, 提出了课程连续统一体的概念, 通过选择连续统一体中的侧重点来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 是一个接近实际操作的分析框架;康拉德的框架将课程理论与编制方法融为了一体, 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编制路径;比较而言, 黛尔蒙德的模型更注重实际编制过程和方法, 强调顶层设计和数据驱动, 强调在理想状态下编制再根据实际调整的策略, 以及将评价方案与编制同步进行的设计思路。

这些框架模型都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 为高校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技术路径和方法。但是, 由于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在体制、管理模式、文化传统等诸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课程和教学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制度范式, 国外学者的这些框架, 不可能、也难以完全照搬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因此, 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 学习和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通过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编制技术, 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和课程编制研究的一条路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校的特色办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这也为课程体系编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资源状况, 设计出适应自身实际的课程体系和课程, 才有希望办出特色。

高校本科课程中的知识通常是按学科来组织的[12]。2003年, 教育部启动了理工科专业教学规范研究这一重大改革项目[13]。此后, 一批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规范 (以下简称《专业规范》) 相继出台 (1) , 各《专业规范》都给出了本专业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这种框架为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但是, 《专业规范》给出的只是知识和课程的组合框架, 而具体的课程绝不应仅仅是这些知识的简单组合和机械叠加, 它还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 具体课程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 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加以合理地组织和编排, 使之适合教学的规律。

路径与方法 篇9

目前,摆在各级法院面前最为头痛的事是涉法涉诉工作。在上访总量中,涉法涉诉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央强调稳定、讲求和谐的今天,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亦是摆在各级法院面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究竟如何看待涉法涉诉的量,又如何看待信访机制对司法冲击所造成危害的影响,以及如何谋求司法权威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作探讨。

一、如何看待涉法涉诉的量

不可忽视的一种认识是,当前在大量赴京上访的人潮中,近半数携带的是对法院判决不服的申诉书和对法院工作人员司法不公、违法审判的告状信。在这种现象面前,人们很容易得出一种结论,那就是司法人员的素质低劣和大量的司法腐败普遍存在,加之社会上的口口相传,部分受利益驱动的媒体不负责的放大,在从众心理的暗示下,很多人把司法机关出现的一些问题当成是整个系统的问题,在这种假象面前,唱衰司法,藐视司法,矮化司法,弱化司法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感得以增大。于是出现了一种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怪圈,在这个怪圈的缠绕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被搞得精疲力竭,为化解矛盾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当前地区差距、行业分配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看待涉法涉诉的量?我们可以基于以下分析:

(1)从上访人员的诉求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作出的处理不服,在诉讼程序终结后,希望通过上访渠道来推翻原处理意见。二是对审理案件过程中审判人员没有遵守程序规定而对案件处理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三是对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对人的不信任从而推及对案件结果的不信。四是纯粹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明知法律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剑走偏锋,企图通过与党委政府的死缠乱打,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对这几种诉求进一步作量的分析,按从多到少排列,则表现为四二一三顺序。

(2)我们再来对涉法涉诉上访人员的年龄作一分析:麻城市若干年来赴京上访人员中,长期缠诉缠访者绝大多数年龄在五十五岁以上,有的甚至到了迟暮之年,极少有中青年者。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一是中青年者肩负着创业和养家糊口的历史使命,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漫漫上访征途中。其二是对法律的解读能力年轻者较年长者强,在理解上不容易偏激和陷入极端,加之当事人上访的多是十几年前的老案,往往容易用现在的新法去理解过去的事情。

(3)从职业的角度对这类人员进行分析,大部分都是无业者和下岗职工,极少有职者。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收入微薄到只能度日。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涉法涉诉所表现出来的量,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法律问题,其间还包含着许多社会问题。从表象看,是一群社会弱势群体的人在自身利益难以得到保护时,企求借助法律这道最后的屏障,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实质是法律作用的有限性,难以实现对社会问题的全部救济,于是司法机关就有可能成为上访者针对的对象。

二、涉法信访对司法带来的冲击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指出:“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建立涉诉信访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规范化。建立诉与访分离制度。完善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倒查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正试图将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并对涉诉信访工作实行综合治理,这无疑是一种顺应潮流之举,同时也看到了在涉法信访中存在的大量非法性。“诉”与“访”本来是两不相容的东西,但在现实情况下,当事人访中有诉,诉中有访,由此而对司法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当事人的上访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诉讼过程还未完成时就开始准备上访。这种情况出现在审理阶段的较少,执行阶段出现的则较多。当审理阶段双方争执的焦点被法官作出判决后并准备付诸执行时,败诉的一方有的不是承认既成的法律事实,或者通过上诉、申诉等法律程序去解决问题,而是把怨气发泄在法院和审判人员的身上。抛开司法程序,另辟蹊径,企图通过向上级法院上访从而达到胜诉的目的。

二是在诉讼过程终结后的上访。探究诉讼的背后,有的案件当事人不仅希望得到经济利益,而且还希望得到精神胜利的满足。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的面子观念在作怪。他们一方面向上级法院甚至是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一方面则向党委、政府施压,企图通过领导机关的干预来改变法院的判定。有的甚至借助新闻媒体向审判机关施压。少数媒体工作人员在物质利益的操控下,做出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上蹿下跳,充当当事人的马前卒,对司法工作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是以上访为业,靠上访获利。有的收钱领头组织上访;有的以司法机关花钱买平安所付出的代价作资本,向其他上访人员传授上访经验,甚至提供代理活动等等,以期获得各种利益。

在形形色色的上访活动中,正当和非正当的诉求,合法与非法的形式交织在一起,使涉诉信访活动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对信访带来的压力,对司法工作带来的冲击表现在:

一是司法工作面临着艰巨的政治任务。有的地方党委政府为维稳出台了信访包保责任制,规定凡是涉法的案件法院都要承担包保任务,在包保任务中有进京上访者除通报批评外,还要处以罚款。有的领导干部在信访任务面前,逼急了甚至说出了要“理”不要法的话,这所谓的理就指的是政治道理。摆平就是能力,扯平就是水平,成了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处事原则。在信访高压下,司法机关面对的任务极为艰巨。因为司法机关所赋予的职能,是担当调节社会矛盾最后一道关口的重任,大量复杂疑难的社会问题,都通过诉讼形式涌向法院,使得法院应接不暇,并且有急剧增多的趋势。因此自然在所有的上访总量中,涉法上访会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有的领导干部不作深入的分析研究,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是法院工作出了问题,只要是涉法信访都是法院的责任,法院就有义务一包到底。使法院在承担艰巨的审理任务之余,还要承担力所不及的社会任务。在现行的权力结构体系中,法院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的审判权,缺乏人、财、物的支配权。因此,审判权在大的环境中,就显得十分脆弱和渺小,使得审判权的独立能力不强,就会难免出现司法工作行政化的情况。

二是信访对基层法院的立案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立案是诉讼程序的开始,是法院工作的龙头和窗口,立案单位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对每件案件在立案审查中决定是否受理。由于信访的压力,使得法院在决定立案时变得十分谨慎,考虑案件立不立的标准,不仅仅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而且还得考虑是否存在审理后的执行难以落实,当事人是否缠诉缠访的问题等等。如果存在法院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当事人提出的立案要求就得拖一拖,放一放了。信访机制对法院工作带来的直接影响,那就是诉讼费用门槛的降低使广大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但法院在信访压力面前却不能放开手脚去受理官司,从而大大弱化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三是对司法权威的削弱,等于撼动了国家稳定的基石。当前影响司法权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为了实现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采取行贿、托人说情等多种手段,企图影响司法的公平公正。

(2)法官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使法官在判定某一案件时,被物质诱惑和感情因素所左右,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3)基层法院是地方法院,人、财、物受地方控制,有些缺乏法律意识的领导把法院当成政府的一个部门,任意批转指示和发号施令,严重干预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这几种情况的存在,对司法权威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司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最后一道关口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司法功能弱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大量社会矛盾摆在党委政府面前,造成了党群对立,干群对立,也就出现了信访中产生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奇怪现象,从而也使社会稳定受到了严重挑战。

三、司法与信访矛盾冲突的求解

当前,中央为了维护司法的既判力,树立司法机关的权威,使信访和走访既成为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条重要渠道,又能使之平稳有序地进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在贯彻落实好的同时,就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供参考:

一、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维护司法权威和尊严的表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通经济、会管理的领导干部,对我国的经济迅速崛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些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对法制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权欲膨胀、自行其是的情况屡屡发生。行政权力的滥用,势必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危害。当法院用法律赋予的司法权予以救济时,却会遭遇有形和无形的干扰。在这种干扰面前,法制观念与组织观念势必要打架,有时往往前者要服从后者。

法院工作无疑要坚持“三个至上”的观念,但也必须坚持按司法规律办事。不能在强调司法为民等观念时就丢掉了法律原则,否则将会损害司法权威,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也将大打折扣。

要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笔者认为:

一是要坚持司法机关的宪法地位。在地方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司法机关应有的地位,不能矮化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违宪行为,导致了司法机关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限制,所谓有威才有位,有时也可以讲有位才有威。这里讲的威和位不是用来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的,而是通过权威的树立使司法机关能更好地做社会矛盾的调停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国家法制的捍卫者,成为好人喜欢,坏人畏惧的国家权威机构。

二是要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司法工作者。现实情况是党政机关在使用干部上有更大的优先权和话语权。党政干部的仕途如同放射状线多面广,而法官、检察官则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是一岗定终身。而司法工作人员又承受着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双重压力,在缺少职业荣誉感的鼓励下,司法人员的精神状态难有饱满的时候。很多好的措施,比如职务与待遇分离制度等“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严重影响了对法官职业的尊敬和热情。

三是政法机关的经济支撑力。很多年以来,经济问题是制约政法机关的瓶颈,近些年才有所缓解。中央、省级财政对基层政法机关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苦于地方财政的拮据,这些资金很难完全足额到位,搞饭吃仍然是基层政法机关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这些问题应该能够解决而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政法机关的形象将大打折扣,也势必对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完备的司法终结机制,使司法权与行政权泾渭分明。

司法权与行政权本来在立法上是十分清晰的,但非常奇怪的是,很多司法工作需要党政工作的支撑才能进行下去。比如清理执行积案工作,涉法涉诉工作等等。究其原因:

一是与司法机关的弱势地位有关。在一些当事人的心目中,司法裁决不是最终裁判,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裁判,仍可向党委、政府申诉,并把这种所谓“不公”裁判臆测为是法官的循私所造成的。冀图引起党委政府向司法机关行使案件的领导权,而在某种情况下,有的党政领导以批转件形式签到法院,法院不得不进行审理之外的汇报和解释工作。有鉴于此,党政领导者要有较强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法院审理案件的相对独立性,使当事人能正确区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界限。从而能体现出司法的权威性。

二是与司法程序的繁杂、冗长有关。在现实生活当中,经过一审、二审、再审的案件不少,特别是发生法律效力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因多种原因久拖不结的情况比皆是,一件案件一拖数年甚至是十几年,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心态在扭曲、变形,“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在这种失掉正义本质属性的事实面前,当事人在法律面前得不到解决的就得寻求其它的渠道和形式。除不休不止的上访外,近年出现的暴力袭击法官的事件在不断增多,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司法公正之外的效率的思考。在司法体制改革中,要不要三审终审制,抑或对审判监督程序实行时限上的限制,从而从法律制度上来提高司法效率,应该作为司法改革中法院的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混同,当前最突出体现在信访机制对审判程序的冲突上。当前有大量的民事案件处在审理之中,只要当事人闹访就被定为信访案件,对案件审理带来很大冲击。更有甚者在案件未予立案时就被界定为信访案件。如某地有一金融诈骗案,涉及受骗者有一群人,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后,受骗者要求政府协助退钱,本来是涉及追赃的事,而法院却被定为信访案件包保责任人,试图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来解决损失问题。

三是信访机制该不该介入正在审理的案件,该不该试图决定法院的受案范围,在维护稳定和维护司法权威上,靠削弱司法功能去求得一时的安定究竟合不合算?这是当前应该有所认识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只要是正在审理中的案件,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就一概不予受理,以维护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终结后对案件判决不服,经上级法院界定为无理诉求的,对当事人的教育、扶持、稳控等工作就应该由社会相关组织来进行,法院机关无力从事此类社会性工作。

三、审判机关要努力提高办案质量,使审判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法律的社会属性在于法律作为一种工具对社会问题的调整和解决。我们在借助法律这种工具去解决社会矛盾时,不能让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套用法律,而是要充分运用法律的功能去解决问题。如果是前者,就有可能犯机械主义、教条主义,有可能法律是法律,问题还是问题。把法律作为一种工具,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利用工具去解决它,才能够做到用足法律,用活法律,从而也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在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可以举出大量例证,那些造成上访的案件,很难说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有什么错误,当事人不服可能问题就出在没有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用法律去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正于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四、整体联动合力破解涉法信访难题。

依法处理涉法信访问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机制,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首先是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信访群众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弃诉转访”、“以访压法”,其心理预期是希望通过党委政府施压以信访途径解决其法律问题,这就需要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来合理引导,使涉法案件转入法律的途径予以解决。其次,要明确涉法信访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政策研究和统筹指导,帮助法院协调解决信访救助、教育疏导、案件出口顺畅等问题。第三是要加强全社会法制宣传教育。培育法治文化,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敬法,正确理解法律,理性对待纠纷,自觉接受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裁判。第四是司法机关也要加强阳光司法的力度,以阳光司法为最好的防腐剂,消除司法神秘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公开树立公信,以公信促公正,努力使人民群众自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当下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 篇10

宪法的属性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其与普通的法律是不同的, 一般司法的程序是依据普通法律进行裁判的, 而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实施依据。在目前社会不同的学者对宪法司法化持有不同的观点, 其一, 部分学者认为: 宪法可以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在司法程序中应用, 可以对案件直接进行裁判, 可以在裁判书中直接进行引用, 如此, 可以使宪法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其二, 另外有部分学者则认为: 宪法的司法化不是在审理案件中将宪法直接引用到司法程序中, 宪法不应该同普通法律一样在判案中使用, 而是起到对普通法律是否违宪的审查作用。其实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 第一点, 宪法司法化可以作为准据法对个案进行审理, 第二点, 宪法也是公法上是否违宪的评判依据, 在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过程中, 可以对存在违宪疑议的法律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 并予以判断是否进行纠正。

二、我国实施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

宪法是我国的母法, 也确立了宪法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地位最高,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 宪法也可以理解为宪政和法治, 其对我国政府行政机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社会团体、公民等都具备约束力, 特别是公民受到国家行政权利机构的侵害时, 宪法更能够体现出根本大法高于一切的权威性。如果宪法被动摇, 其他一切法律都会形同虚设, 宪法司法化正是具备这些特点, 才能够被人们认可, 同时宪法司法化对于一般法律无法解释或者不完善的法律条款具备根本的指导性。因此, 宪法司法化对于法制社会的发展是具备推动作用的, 也是必要的。

三、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探索

当前在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 很少将宪法直接作为法律适用, 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 宪法虽是法律的基础, 但其并不适宜引用在具体的法律文案中, 宪法中的条款所规定的范畴十分抽象, 虽然具备一定的约束力, 但是在实际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只有少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法律依据适用在案件中。其二,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人们对宪法认知的机会较少, 在申诉时因缺乏对宪法的认知, 也会忽略其具体属性, 这也是因宪法长期不在法院审理案件中被适用造成的, 正因如此, 人们在进行申诉或者参与案件的判决时, 都会尽量的在《刑法》或者其他法律的范畴内需求法律条款的援助, 而对宪法的根本作用是无知的。其三,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界中, 很多执法机构对于宪法的解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为避免判决的结果出现偏差, 在案件审理中也很少依托于宪法。

本文认为将宪法司法化的途径应该从违宪审查 ( 政治宪法) 与宪法的引用 ( 社会宪法) 两个方面进行构建。

第一, 要构建我国宪法司法化, 就要实现违宪审查机制, 为能够使宪法适用于我国社会的违宪审查机制, 应该由全国人大通过违宪审查的相关决议, 并设立“违宪审查委员会”使其发挥违宪审查的职能,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 当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 发现在案件中适用的法规违宪, 可以逐级上报, 直至最高人民法院, 然后根据《立法法》中第90 条第1 款之规定, 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审议, 如果在审议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确实存在同宪法或者法律有相互抵触的情况, 应该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审查, 再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至“违宪审查委员”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其二, 在违宪审查时, 是离不开宪法解释的, 因此, 在全国人大下设“违宪审查委员会”, 应该代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解释、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需要强调的是, “违宪审查委员会”是无法单独完善中国宪政大业的, 这还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进行完善的, 但是通过“违宪审查委员会”机制, 可以将我国释宪机制激活, 有利于推进宪法司法化的进程。

第二, 构建我国宪法司法化, 就是要实施宪法引用的政策, 我国任何的法律和政策都没有依据否定宪法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同时, 宪法的出现还代表着公民所应该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 公民有权利通过诉讼程序获取法律保障和救济, 因此, 宪法同其他法律一样, 也应该作为法院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 在裁判书中, 也应该直接将宪法引用在其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宪法司法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其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法律, 既能够针对宪政进行监督, 又能够确立和保护公民的基本合法权利, 因此, 宪法司法化是必要的。而目前我国在宪法的适用上仍存在路径和方法的问题, 特别是宪法的条款概念过于抽象, 在直接适用中存在法律定位偏差, 故此目前合宪解释是最佳途径, 我们也期望宪法机制能够在未来不断完善, 使宪法司法化落地生根。

摘要:宪法是我国立国之根本, 也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其保障着国家权力有序的运行, 也对公民的权力和行为起到保障和制约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宪法司法化成为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 我国法院在适用法律时, 要求法官能够解释法律, 解释法律的前提就是合宪解释, 通过我国目前司法的案例分析, 合宪解释是最佳运用途径。

关键词:中国宪法,司法化,路径,方法

参考文献

[1]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一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2) .

路径与方法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 集群管理 实现路径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新一代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要求通过Internet使多个校区图书馆的系统数据实时同步, 实现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全区域通借通还,组成一个多校区虚拟图书馆系统。实行图书馆集群管理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使区域内整体建设的资源得到协调、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图书馆集群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的分析,以期对正在起步发展的图书馆集群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1图书馆生存环境的基本情况

图书馆现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机构设置,从图书馆的场地规模到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从藏书的种类到各书刊的更新速度,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图书馆水平,教学硬件设施水平,乃至一个学校的水平。

学校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购书计划,各学校间没有交流和分享,都是各自为政、各司其职。为了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读书要求,每个图书馆都力求做到馆藏种类齐全,馆藏书量充足,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便是图书馆的资金需求增加,图书管理的难度增加。如果这两方面不能同时处理得当的话,图书馆必将会陷入资源缺乏或是资源多而杂,真正找出对自己有用的图书将会耗费大量时间。

现在社会迅猛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关于各方各面的图书更是琳琅满目,种类和数量都已是膨胀状态。处于这样的大环境里,学生和老师对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图书馆要想真正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就必须丰富图书的种类,增加图书的数量,提高对图书的管理水平。传统的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已然无法实现现代图书馆的要求,各学校间应该形成统一的、分享的管理方式,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为解决这种现状,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应运而生。

2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

2.1技术平台的选择

“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是一套多个学校共同参与,使该范围内实现系统数据同步更新,图书全面整合和共享,业务内通借通还的虚拟图书馆系统。此系统实现了各学校间的业务管理同步和统一,实现了图书馆“三大资源”共享即文献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这种管理平台要求不改变各学校原有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和财政支出达到合理组织、合理分工、协同合作、共同服务的目的。

2.2技术平台的特点

(1)实现了从单馆独立管理模式到图书馆集群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资源共有、服务升级的整合,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阵”“板块分割”的局面,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以便于协调和持续发展。

(2)提高了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水平。由于是数据的同步更新,统筹管理,各馆通过浏览器统一作业, 读者服务由一馆服务变成了多馆联合服务,方便快捷,提高了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水平。

(3)解决了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因为是多个学校共同参与,形成了读书资源地区覆盖无形的网,资源集体使用,通借通还,为集群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节省了系统维护的费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基于互联网媒体技术,采用的是B/S多层架构,将数据集中处理,各馆的工作人员只需懂得简单的网络操作便可,省去了各个学校图书馆的重复安装和维护等工作。

3图书馆集群管理的实现路径

3.1技术平台落实的总体思路

由于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使用对象较多,图书资源较为庞大和多样化,为了实现该管理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多校老师和学生的需要,统筹购买书籍。因为是统一的管理系统,并能实现资源共享,所以可以采取联合购买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对于共有资源要实现相同编目。集群管理系统要对各馆的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对相同资源进行联合编目是实现该平台运作、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

(3)图书馆群目录代替单馆目录。集群管理系统具有资源共享、资源庞大的特点,对于文献目录的要求不应再是单馆的目录,提供给学生和老师等读者的目录应该是图书馆群的目录。

(4)要做到对用户的同步管理,通借通还。各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馆藏资源不同,为方便读者,集群管理系统需能做到多校的通借通还,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3.2集群管理的制度和机制

各学校图书馆间要加强交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规范,各项指标和规则要明确,对工作者要起到指导作用,保证各项业务能配合顺利地完成。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定期召开图书管理会议,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于集群管理平台的管理者定期培训,纠正和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该管理系统进行宣传,使广大读者了解和接受集群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读者要求和须知,为读者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方便的同时,也要让读者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4效果分析

4.1集群管理使文献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共享性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得在一个学校能够同时获取群里其他成员更加全面的资源,集群管理内的资源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加强了信息的有效利用。

4.2集群管理使人力、财力得到加倍使用的效果

各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各自不同,通过分工合作加强了整体优势,有效地整合人力财力等方面,使得各馆内服务更全面,更有效。这种管理,实现图书馆在方便学生和老师的同时,经济效益最大化。

路径与方法 篇12

一、我国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整体发展呈现良性, 但是同时也有些不足之处阻碍着进一步的发展。出于方法路径选择的考虑, 本文主要将这些不足之处进行列举。

(一) 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进行声乐教学的基础, 师资力量的雄厚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在各个专业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师资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比不上需求的增加速度。近些年, 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在持续扩招, 声乐专业的入学人数持续增加, 学校师资力量的增加难以满足需求。另外, 不少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良, 教师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我国的声乐教育在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中声乐老师的教学热情让人赞叹, 但是因学历层次、专业面窄等原因, 高职院校在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方面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声乐教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 教学的方式与内容过于保守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上都趋向于传统, 过于保守。在教学方式上来看, 不少学校的老师仍然按照计划、教案、进度的模式开展声乐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声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分离, 难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来看, 不少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只重视对专业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完全复制于一些高等音乐学院。虽说教材具有了优势, 但却忽视了学生水平与接收能力, 给教学的进行造成不小的困扰。

(三) 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高职院校的录取成绩较低, 学生的相对学习水平比较低,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且, 声乐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高中三年有过学习, 并没有雄厚的基础。在进行专业式声乐学习后不少学生也没能及时进行基础的补充而过多的追求技巧学习。也正是这种情况造成了对声乐了解不透彻、学习困难的情况。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普遍存在着上述问题, 适合于学校教学方法与路径要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对学校的教学有所提升。接下来, 我们将提出几条方法与路径, 以期对声乐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声乐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一) 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 除了增大投资强化教学的物质水平外, 更重要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水平, 并且教师个人素质如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现代的声乐教师, 所具备的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提升教师素质的培训并注重发掘青年教师, 将其培养成骨干。

(二) 注意因材施教

每个学校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 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因材施教非常必要。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基础相对其他同类高等院校的学生有点弱, 但是他们同样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在声乐的教学中, 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 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说老师可以降低乐理知识的难度而强化实践教学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的情况不同, 在学校的声乐教学中无需追寻别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优势, 让学生看到能够学好的希望。

(三) 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难以适应现代的教学需求。老师要根据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或者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 在学校的教学中老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让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通过资料的搜集、分析使用或者其他,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情况能力等。另外,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在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提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合作学习, 通过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老师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 进行学习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三、结论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每个学校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此, 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学工作者要不断进行探索并争取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

摘要:声乐是音乐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各类学校开展音乐教学的必设课程,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采用何种方法与路径才能提升声乐教学的效果, 是每个高职院校声乐老师都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也将对此做出讨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方法与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书磊.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7) .[1]张书磊.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7) .

上一篇:培养与培训下一篇:乙苯脱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