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2024-06-19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精选7篇)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1

一、法律:科学与技术之辨

在我们探讨法律技术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之时, 我想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法律进行一个讨论:即法律究竟是属于科学还是技术?如果属于科学那么它属于哪一类科学?

我们都知道科学与技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概念, 它们都属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理性活动。但同时, 因为科学与技术两词都发端于近现代西方, 我们对其概念的定义与认识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即使我们在之前的书籍记载中发现了这两个词, 其词义也与我们现在的普遍认识相去甚远。所以, 虽然有时我们明知这两个词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放在一起来使用。 (当然, 有时为了语句上的简洁有力, 我们会故意把它们连在一起。比如那句著名的改变了整个中国命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即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所以, 如果我们要讨论法律技术一词, 首先要确定法律究竟是属于科学范畴还是技术范畴。如果我们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一门技术, 那么法律技术的同意就是“技术技术”, 而这样的词明显就是无意义的, 当然也就没有讨论其内涵与外延的必要。

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对外在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系统知识。技术的目的是促使客体发生预期的变革, 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或获得认识客体的有效方式。一般认为,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在于:1.起源不同。科学起源于人类对外在世界惊奇的感受和疑问。技术则直接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变革客体的劳动, 包括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实践活动。科学是人类理性的反映, 技术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2.科学主要受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的制约, 技术手段则受主体需要的限制;3.传承方式不同。从纵向传承来看, 科学表现出明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技术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和随机性。从横向发展来看, 科学知识的传播乙语言文字为载体, 依靠思想观念的方式进行。而技术知识的传播大都借助于直观图形或借助于实物模型为中介;4.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明显不平衡性。技术是远比科学古老的文化形态。同时科学技术在地域和民族上还表现出差异性。比如中国古代文化, 因不具有西方传统的自然哲学, 所以不大可能产生西方意义上的科学。但中国古代的技术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和欧洲水平相当, 甚至在宋元时代居于世界领先水平;5.研究对象不同。科学是以获得对客体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为目的, 技术以有效地变革客体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6.社会功能不同。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完备的知识体系, 技术开发的最终成果是人造物———物化产品。前者构成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后者的影响则主要在物质文明的层面;7.人文关怀不同。科学则更加自由地满足着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技术的价值明显受人造物的制约。

依据上述论点,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属于科学的范畴。接下来继续探讨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

二、法律技术概念与外延之辨

(一) 法律技术的概念辨析

何谓法律技术?我们看到一个陌生的词汇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准确明了的定义以便我们清楚了解该词的准确含义。

而这个时候, 辞典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工具。《牛津法律大辞典》的定义是:“法官和律师的实务技能;利用和运用他们的知识去处理争议或者达到其它预期结果的手段。每一个法律实践部门都有一套实践技能和方法。”很显然国内很多学者都认同这个解释。比如, 法律技术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技能, 是法官对于法律问题予以处理时的手段和方法;又比如, 所谓法律方法是指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 根据法律分析事实、解决纠纷的方法, 或者说, 它是由成文法向判决转换的方法, 即把法律的内容用到裁判案件中的方法。

显然, 上述观点都简单的把法律技术等同于法律适用的技术, 即司法技术。但事实上在法律的运行过程中, 不仅包括司法, 还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如果把法律技术仅仅看作是法律适用的技术, 那么是否就是认为在立法、守法、执法等环节中就不存在技术成分了吗?显然, 这是个荒谬的结论。所以, 无论是法律适用技术, 还是立法技术、执法技术都应属于法律技术的范畴。

既然如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来给法律技术下一个定义。所谓法律技术, 是指法律运作所需要的物质工具, 知识储备, 技能的综合。运用语法逻辑避免法条产生歧义是法律技术, 运用电子计票器提高法案通过的精确率, 同样也是法律技术。事实上, 我们可以认为所有技术的广阔外延在法律上的映射, 都属于法律技术。

(二) 法律技术的外延辨析

在奴隶社会, 即法律发展的初期, 法律技术是随着法律的出现而出现的。当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法律技术的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有些法律技术, 因民众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变化。比如词语技术方面。在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时期, 统治者们相信法之威严正在其不可测, 即保持法的神秘性可以使民众对其产生最大的敬畏感, 所以在立法时根本不考虑是否民众的接收程度, 能否看懂等问题, 甚至故意采用晦涩神秘模糊的词语。而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后, 民众觉悟渐高, 人们意识到法律作为一项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的社会准则, 必须让人们知晓并易懂。所以立法者在立法时不仅要运用词语技术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立法意图, 同时还要兼顾普通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

有些法律技术,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变革的。比如法律事实采证技术。在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 对于法律事实的采证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 或者借助简单的工具以及一些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 因为受技术所限, 有些证据无法发现搜集, 甚至会因某些失误而采集到错误的法律事实证据。所以就可能直接影响司法官员们在审判案件时的判断依据, 也就造成无法正确适用法律。而到了近现代, 特别是经历了科技革命之后, 对于法律事实的采证可以凭借各种先进的仪器, 不仅保证了不遗漏重要的事实证据, 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证据的准确性, 以利于法官在判案时可由正确的依据进行法律推理及法律适用。

有些法律技术, 则是从前根本没有的, 只是在近现代,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才得以出现的。比如判决说理技术。在近现代以前, 司法官员的判决基本上完全依靠国家暴力机关的权威, 根本无须当事人的认同 (当然, 这并不表明, 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判决都是完全违背当事人意愿, 无法令当事人信服的) 。而到了近现代之后, 法治理念认为法律是一项民主的事业, 法院判决的最佳效果, 在于当事人双方心悦诚服的接受法院判决。法官需要告诉当事人:决定胜负的规则从何而来, 规则如何适用于争议事实, 规则的适用是否遵循先例等等。所以, 判决说理技术成为法官们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三、法律技术外延的时代变迁

从上文可以看出, 在整个法律发展的历史中, 法律技术的外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首先是因为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起了变化。比如在法律发展的初期, 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法律技术的作用只是如何有效地对民众进行管理, 稳固统治地位。所以只需要一些较低层次的立法技术, 法律适用技术等等。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法律不再被看作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人们对法律的要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 相应的就要求更多更好的立法技术的出现以适应人们的需要。比如法律注释技术的出现, 就是因为民众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个人的智识水平对法律进行理解, 而是希望有权威机关对其进行注解, 使民众更准确的理解法律条文内容及其立法原意, 以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避免回到过去的“法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的阶段。而法律渊源识别技术, 判例识别技术等等技术的出现, 都是因为法律在随着时代文明发展的同时, 民众引起法律意识的提高而为其权利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

同时, 法律技术的发展变迁不只是因为法律本身的发展, 其他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能引起相应的法律技术的发展变革。比如, 立法技术中的法律规范表达技术就是在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法律解释技术是在解释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法律推理是在逻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些学科的进步必然相应的引起这些法律技术的发展。

摘要:法律技术问题在我国法学研究中一直属于较少被涉及的领域。本文首先通过对科学与技术区别对比, 对法律的科学属性进行阐释。然后在时间维度上研究了法律技术的概念与内涵的变迁。

关键词:法律技术,科学,内涵,外延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转引自王仲云.法律方法及其运用.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3]胡玉鸿.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现代法学, 2006, (5) .

[4]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

[5]蒙虎, 赵云.简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二) .

[6]唐利群.论实现法治的技术基础.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一) .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2

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

切音有“反切”和“拼音”两重含义.拼音义萌芽于清初,成熟于清末切音字运动兴起之时,并因拼音义的成熟而排斥掉了反切义.切音字这一术语大抵产生于清朝末年,通指世界上一切拼音字(包括非文字性质的`拼音方案),这是早期的泛指义.随着切音字外延的窄化,专指清末民初出现的各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利用拼音原理为汉语设计的文字方案、速记字和为汉字设计的注音方案等),这是切音字的专指义,专指义排斥掉了泛指义.切音字运动的时限学界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应以卢戆章发表切音新字的1892年为起点,以19清王朝灭亡为终点.因此可将切音字运动定义为“发生在1892年至1911年清末间的拼音字母运动”.

作 者:李宇明 LI Yu-ming 作者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北京,100816刊 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分类号:H125关键词:切音 拼音 反切 切音字 切音字运动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篇3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校园文化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素质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能给予学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功能和途径时, 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 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 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 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优化育人环境,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

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对特定对象的具有权威性与引领性的一种教育行为,它与大众文化是与本质区别的。大众文化具有普适性,它面对的是全社会各阶层人员。大众文化固然也有教育功能,但更多的还是强调娱乐因素的。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当下“快餐化”的出版和阅读盛行。许多出版物,要么弄些大图片,文字寥寥,没什么信息量;要么就是讲些离奇的故事,什么思想都没有传递。

“无厘头文化”广受追捧。比如说手机短信,俏皮轻快,娱乐至上,但大多数只不过是小聪明而已,只有意思而没有任何意义,造成了一种“文化泡沫”。中国的大众文化,不经意间就变得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糊糊的一团氤氲,于是就有了“借我一双慧眼”的歌吟了。

比如有学者就完全颠覆了李清照在人们心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而把她说成是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还有,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敬业而是因为怕老婆等等。应该说,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建设校园文化,那么大众文化势必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校园文化的定位则是引领、规范、科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文化也可以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

2.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现在有这么一种倾向,就是将学校的“校园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朗读比赛”“故事大赛”“演讲赛”“学科竞赛”等活动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了,打个标语,什么“弘扬校园文化,落实素质教育”就好比是万金油了。

当然,上述活动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问题是我们以偏概全,就盯着这些活动,片面认为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融合传统与创新,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另外还要遵循发展性原则,因为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体现发展主题。

比如我们应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认识到环境也是一种教育力量,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棵花、木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要着力提高校园环境育人的意识,建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强调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点在于,要能寻求突破口,走特色化路子,从而在共性之中体现鲜明的个性特色。比如说京剧进校园,如果能坚持到底就是很好的探索。

再比如写字教学,现实情况如何呢?现在众多学生将字写得张牙舞爪、满纸狼藉、惨不忍睹,根本达不到规范化的起码要求。那为什么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呢?从主观上看,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教师普遍都不赞成把太多的时间用在练字上,他们认为,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各门考试科目上更加值得。

所以说,如果将写字教学扎实开展下去,也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我们从对汉字书写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的书写,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了书法艺术所涉猎的书家、书史、书学、碑帖,又融进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不同学科的精髓。一句话,汉字的书写本身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写字教育,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写字、写好汉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书写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和识字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学生掌握学过的字,又能写得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不仅可以使他们在校期间能更好地完成各种作业,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情趣,培养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

教育是综合的,光靠学校教育还远远不够,那就要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建设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如果所有活动都局限于校园之内,即使再丰富,手段再新颖,也是对学生的“圈养”,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学生个性。陶先生对于传统的旧学校和旧教材提出过这样尖锐的批评:“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子用的是干腌菜的教科书。”因此,他呼吁“要解放孩子的空间”,因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之创造力”。

1.要向社会延伸

社会是个大课堂,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校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在科普专家的组织下,让学生经历观察、模型制作、查阅文献、测量、数据记录、结果分析、交流分享等科学研究的必要环节。这对他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实,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是国际趋势。例如美国每个州都有很多博物馆,常有老师带着学生来上课,有时还特约这里的科学家为学生讲解。198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国家研究理事会就共同启动了“科学家参与教育的对策”行动,倡导科学家们参与幼儿园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内容包括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科学知识,与教师合作,参与“系统科学教育改革”甚至还参与教材的编写。

2. 要向自然延伸

今天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校不敢组织孩子参加野外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春游、秋游大大减少。为什么?是因为怕出事,一出事就打官司,父母把学校告上法庭,学校输怕了。越不组织,孩子越不能得到锻炼,越不组织,孩子越没有经验,越容易出问题。因而我们要尽快解放教育,让我们的教育更适合孩子,我们不需要违背孩子天性的教育。

越是与大自然亲近,越容易感情丰富,思维敏捷;越是顽皮好动,越使生活乐趣无限;而感情丰富又顽皮好动的人,往往是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人。柳斌先生说:“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孩子,社会的孩子,但首先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大地的孩子。我们需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天真,不能以一代人的刻板为代价。因为被这种呆板所钝化的,恰恰是人类活跃的思维,被磨损的恰恰是灵感与悟性。”

因此,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校园,投入到大片然的怀抱,吹吹田野的风,踏踏原野的草,掬一捧泉水洗洗脸,摘一朵野花夹在书页中……都是对孩子极好的教育。

3. 要向家庭延伸

没有家庭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家长出于功利和爱,往往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欠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问题的症结在于,成年人在与孩子的权利博弈中,以长者的权威对儿童权利的漠视和剥夺,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粗暴干预。许多家长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老师的“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上,在课余时间给孩子“加码”,蚕食着孩子们的健康,降低其生命质量。

还有许多现象,比如父母忙于工作忽视孩子,意外伤害频频发生;夫妻离异,推脱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责任;农民进城务工亲子长期分离等。儿童面临的生存危机大多可以从父母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失职中找到原因。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4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茶叶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历史变迁中,茶的饮用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广泛的传播起来,日本茶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中国所传入的,结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形成了具有独特发展的综合性茶文化。本文就日语中“茶”字的读音开始,对日本的茶名、茶谚语、茶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茶文化在日语中的内涵与外延进入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也从侧面表现出茶文化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茶文化;日语;内涵;外延

日本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茶,在日本本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民族特点。日本茶文化讲究“和、敬、清、寂”四个特点,这是茶在传入日本后,在本土文化的不断融合下所形成的。日本茶文化已经把宗教、哲学、美学以及伦理同品饮茶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得日本茶文化逐渐具备了综合性的文化特点,在日本的茶文化中,实现对于社会现实的束缚挣脱,实现人人之间的内心相处融洽成为了日本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1茶名在日语中的诸相

在中国的历史中,“茶”这一汉字是在唐代中期才出现,在其以前的朝代历史中,始终使用“荼”字进行表达。早于西汉古书《僮约》中就出现了对于“荼”的描述,如“朱荼尽具”、“武阳买荼”等的记载。而在日语中,茶的读音又分为以下几种,汉音、唐音以及吴音,除此之外,日本茶文化中的茶的出现以及茶的发音最早见于日本院政时代,据此可知日本茶大约是在中国的汉唐时期流入日本的。正因为这样,在日语内始终保留着对于茶道的不同发音及读法,这正是由于汉唐时期中国对于“茶”读音的不同所造成的。而在日本语言中,像茶道这种存在两种不同读法的关于茶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茶経”、“茶匙”、“茶会”、“茶房”、“茶寮”、“茶話”、“茶茗”等等。日本茶文化是茶在传入日本以后,经过日本文化的不断熏陶,在日本这一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发展培育起来的。在日本基于环境和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下,日本茶文化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所不同的文化特征,仅在茶类品种上就与中国存在极大的不同。中国的茶叶种类按照其色泽、香味、制造方法和产地可以分为六大类上百个品种,即便是按照国际上惯用的以发酵、不发酵作为茶叶种类的区分关键仍然可以分为白茶、黄茶、黑茶、绿茶、红茶及青茶等六个茶类。而日本虽然在历史上进行过红茶以及青茶的制作,大都因为一些原因而惨遭失败,当前我们所说的日本茶文化完全是以绿茶为参考的。在日本茶文化中,尽管只有单一的绿茶品种,但是日本人在对于其种植方法、采摘时间、工艺制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制作出了许多不同的绿茶名称,仅仅从对于这些绿茶产品的命名中就不难体现出,日本茶文化对于其日本人生活生产的重要影响,不难看出日本国民对于茶的喜爱程度及细致观察。如遮荫茶,是在对茶叶进行为期7日前后的遮荫后再进行采摘的芽茶,因为这一特点,也常常称其为玉露茶。又如煎茶:其制作原理是专门使用经过机采后的茶叶经使用蒸气处理这一工艺而制作出的。煎茶是日本国内的主要茶品,其生产、消费基本限于日本国内,在其他国家很少能够品尝到。还有抹茶,是在用覆盖茶树的方式使得茶树得以缓慢的生长,再经过茶叶采摘工序后,再用专门的器具将茶叶铺平、干燥、碾碎所制作而成的。除了这三种具有独特工艺的茶叶之外,日本还有例如玉绿茶等许多绿茶品种。从日本茶在日语中的茶名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于茶叶的喜爱,对于每一种茶都倾注着国民的情感。在日本茶文化中,大部分的茶命名都使用了汉字,对于中国人来讲,也能够对其茶叶的品类进行简单的区分,明确其大致的茶品特点,但是有一些独特的茶名。例如麦茶、荞子茶等就是以大麦和荞麦的种子经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如脱皮煎炒等制作而成的。通过对于日语中茶文化的诸多分析,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于来自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传承,并有所发展,在保持其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入本土因素,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日本茶文化。

2茶与日本人的互涉关系

在日本社会中,茶文化早已深入到了日本国民生活中,已经实现了和日本人民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日语的日常表达当中就有很多借用茶的寓意进行语意的表达的,例如“滅茶苦茶”和“茶化”,其意思分别是形容房间或者空间内的东西十分脏乱和与人闹着玩,而“茶入”则是指别人说话,有人在旁边突然说话等等,茶文化已经深入到日本群众的生活当中。本文就与茶文化相关的特殊日语寓意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1)茶坊主:这一词语在日本文化中是专指那些仗势欺人、奴颜婢膝的人。在日本文化中,茶坊主本是从事司茶这一职位的人,专门负责茶具的整理,泡茶招待客人等工作,但是因为爱巴结权贵,仗势欺人落得骂名。(2)色男茶漬飯:在日本文化中,“色男”是对美男子的一种称呼,这种语言本来自于风尘女子对于年纪轻、长相好的男士进行揶揄、挑逗,意思说在风尘女子的眼中长得帅的男人就如同饭菜一样,都是并不稀罕的东西。(3)茶碗与茶碗:众所周知,饮茶所用的器具茶碗不能够收到哪怕轻微的碰撞,这都会导致里面茶水的溅落,因此这个词语在日本独特的茶文化背景下,常用来形容两个性格相似的人之间容易对对方造成伤害。(4)茶百姓绞出:其本意为在盛放茶叶的袋子中,用力的挤压总能够得到一些茶叶渣,后专门用来指权贵阶级压榨百姓总能够压榨出一些民脂民膏。尽管本文只是列出了以上三种与茶文化相关的日语寓意用法,但是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于茶的情怀,对于茶的细致观察,因为只有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将茶文化与人情世故联系起来,并且归纳出其事例意义,这也是日本茶文化的独特民族特点。

3茶谚语与日本的社会生活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浓缩,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及文化含义。茶文化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的不容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日语中的茶谚语也是具有适应的社会意义的。日本人在对于茶文化的不断本土化以及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已经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依托的简洁凝练的谚语表达方式,根据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的深入结合表达,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寄托心愿,因缘生起

“因缘生起”是佛教的一种说法,即“缘起”,日本茶叶由中国传入,是在唐朝时期由留学僧侣传入日本后进行茶的种植、制作学习的,因此,茶就理所当然的被赋予了缘起的意义,有着对于好坏等的特殊寓意,在日本的茶谚便有着寄托心愿的含义。这一类型的茶谚语有:茶柱立縁起,意思是茶叶立起好兆头;茶柱立子得,意思是茶叶立起得贵子,朝茶纳福,即早茶招福以及余茶有福,意思是剩茶有福根;茶柱立客来,当茶叶竖立起来的时候,就代表有贵客临门等等。

3.2传承茶文化,弘扬茶文化魅力

在日本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当年中国的秦始皇,下令徐福等出海所带的不老仙药就是指抹茶这一茶品种,但在1191荣西禅师访宋回国带回日本的正是抹茶的制作工艺,因此荣西被称为日本的茶宗,其对于茶得养生保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茶叶乃养生固本的仙物,具有延年益寿的特殊效果,这一点在日本的茶谚语上也不难看出,如茶水詮,意为好茶配好水;茶飲置,意为品一口茶,口齿都有香气留存;濃茶目毒気薬,其意思是说浓茶能够让人保持清醒,这些茶谚语不仅传承了茶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3.3寓意生活经验,为人处世之道

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都渗透其中,茶谚语对于生活经验、人生哲理、为人处世之道的总结归纳也是其在日语中的内涵与延伸,而且其内容丰富,容易为他人所接受,并且在历史的沉淀中具有更多的延伸意义,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行为起到良好的劝诫效果。例如:親甘茶毒,意思是过度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就会阻断他们的前程;茶殻肥,有着一个人的才能不会被埋没,终究会有用武之地的含义;茶花香花香,就如同我国有着酒逢知己,在日语中有着茶逢知己之意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茶文化同日本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茶在日语中的存在和使用,就像是茶文化的一面镜子,将茶文化行动形象的映射在了日语中。日本茶文化是在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的,其在日语中始终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延伸度。

参考文献

[1]彭新勇.日语中茶文化的外延[J].外国问题研究,2009(2):79-82.

[2]张建立.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感情模式特征简论———以“侘茶乐境”与“孔颜乐处”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9(6):107-120+160.

[3]石隆瑞.日语中的文化元素及其生活艺术体现[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4):1263-1264.

[4]詹桂香.《日本概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必要与实践———以日本茶道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88-94.

[5]刘朴兵.略论日本茶文化的演变[J].农业考古,2012(2):282-289.

[6]徐静波.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J].日本学论坛,2008(3):19-27.

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再探析 篇5

一、职业教育的名称:从职业技术教育到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制度自创立以来,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对其名称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当今,争议最大的就是过去十多年来,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争论[1]。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官方文件表达还是在学界理论研究中,职业技术教育这一称呼被广泛使用,未能正确界定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比如,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这样一份纲领性文件中,将普通高等教育以外的所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产业技术工人及普通城乡劳动者的教育制度,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显然,这是一种政策上的名称界定,此后一直被沿用。国发[2002]16号文件,还特别要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该统一更名为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应该逐步升格,更名为职业技术学院,而今天全国各地的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如此而来的。在理论界也是如此,在职业教育领域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中,也被冠以职业技术教育,其分别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可见,职业技术教育这一称呼被应用范围之广,一度甚至取代职业教育这一正确名称。

在笔者看来,进行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的第一步就是正名,即从名称上应该将“职业技术教育”改为“职业教育”较为妥当。其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法律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在《宪法》及《职业教育法》的框架下进行,理应尊重法律的相关规定。我国《宪法》第19条第2款,在关于教育的分类中,将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进行并列,由此说明,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与模式,其涵盖的内容与范围较职业技术教育要广泛得多。《职业教育法》第3条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公众就业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育类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2]。从这个规定上看,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是法律文本正式承认的一种教育模式。因此,既然法律上有了“职业教育”这一特定名称,并确定其具体的法律地位,在法律没有做出修改之前,在教育实践中就必须严格遵守,如此才能够享有其应有的法律权利。二是在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个文件后,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在2014年6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的通知》,明确使用“职业教育”的名称,全篇文件里无“职业技术教育”的表述。无疑,这个通知是职业教育发展落实的官方规划,是官方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文件,同时还是官方明确“职业教育”名称的具体依据,由此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这个名称的不妥之处,以及使用之后可能带来的混乱,统一使用“职业教育”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与实践相适应的。按照政策、法律的“从新原则”,从《宪法》、《职业教育法》以及2014年官方的两个重要文件看,在教育实务界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更为科学、合理,也更能表达其内涵与外延。

二、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性与教育性结合的能力本位

1. 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角度来界定其内涵,即强调职业教育是为培养技术人才,提高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职业性本身所突出的即是社会个体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为其生活来源的工作类型。从这个角度看,职业与工种、工种岗位之间几乎是同义的,不存在没有岗位的职业,也不存没有职业的专门教育。如此,就有研究者将职业教育内涵界定为,以传授某种职业、行业技能的知识、方法与经验的活动[3];或是界定为,教育学生掌握某种职业特定职业、行业所需技能、知识与经验的教育活动[4]。甚至有的学者,将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延伸,指出,从广义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备教育,是社会个体踏入社会从事某种职业、行业所需技能、经验的教育全过程[5]。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广义的界定是不妥的,认为职业教育本身是狭义的,即职业教育专指是某种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是为学生进入某种职业提供技术准备的,而不是教育的全过程。

2. 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视角来界定其内涵,认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教育体系的其他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从“教育性”这个意义上看,其在内涵界定上,比较注重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社会化过程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国外学者在界定职业教育内涵的时候,将职业教育及其相关培训体制界定为公民教育,即职业教育是将社会个体从劳动力变成社会公民的过程。国外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过程通常是没有实践环节的,只注重个体发展,是帮助个体在其自身行业中提升其能力的过程。我国也有学者持相同的观点,认为“职业教育也好,其他教育也好,首先其必须是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如果一种教育活动不关注人的持续发展,就不是一种教育活动,而是一种培训活动”[6]。由此可见,从其“教育性”上考察,职业教育不但是一种谋生的技能教育,而且是一个将技能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加以结合,最终帮助受教育者充实其人生,实现个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实现其在社会中的价值。

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从“职业性”上界定职业教育内涵,价值取向是注重职业教育的实际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重点关注受教育者技术的提升,帮助其立足于社会。但是,这种界定并没有注意到社会的快速变化与发展,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社会中的一切均在快速变化。因此,对于社会个体而言,获取一定的“学习能力”要比起获取某种单一技能更为重要,因为依赖某种单一技能的特定职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消失,但只要社会个体掌握学习能力,即便是这种职业消失了,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取其他的技能,还是能够继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之需要。同样的道理,单纯从“教育性”上界定职业教育的内涵,也是有问题的,这种注重“教育性”的立场,更多的是强调教育过程要立足于人文关怀。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受教育者的潜能发挥、个性的伸张,明确人作为社会主体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中过度强调“教育性”,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淡化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区别,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固有特性。

正如有学者所言,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已经没有完全的边界,可谓既没有完全意义的职业教育,也没有纯粹意义的普通教育,二者之间已经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7]。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一文中也表达类似观点,即职业教育应该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还应该包括普通的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体。可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中,职业教育应该包括普通的文化教育。如此,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到,正确界定职业教育的内涵,既不能完全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教育性”割裂,也不能对立,其两种属性要实现统一。为此,笔者以为,二者实现统一的最佳途径就是确定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也是科学界定其内涵的突破口。

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是充分体现职业性、教育性融合的一种内涵界定,其强调的是专业、方法及社会等三种能力的整合,职业教育就是将这三者进行整合的教育过程。所谓专业能力,指的是社会个体从事某种职业、行业所需要的专门技能、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教育偏重于技能传授,注重塑造受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方法能力,指的是社会个体从事某种职业、行业所需的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方法,这种能力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养成正确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社会能力是社会个体从事某种职业、行业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相应的价值观,注重的是在职业活动中如何学会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上述三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将此三种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比如,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注重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发展其他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有研究者专门对比中国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差异,指出,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每天会花80%的时间用在学习综合知识与技能上,其职业教育并不教会学生去从事某项具体工作,而是教育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德国的学生每天只会花20%的时间来学习某种特定化的专业技能。反观中国,中国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几乎每天的时间均花在学习某种特定技能上,不太注重学生的理论功底及学习能力提升[8]。可见,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为学生一辈子服务,注重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而中国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当下服务的,是着力将学生培训成为技术产业工人。这种导向的差异,使得两国的职业教育效果有很大的不同。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职业教育内涵应以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为导向,以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为其综合提供技能、方法及理论的教育活动。

三、职业教育的外延:形式与内容的结合

1. 从其形式看,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元的,应该包括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专门化的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等三种形式。(1)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众所周知,当前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二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为了能够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普通教育发展中开展相关的职业技术、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项技能及其理论知识,为其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一定的职业基础,以及增强其适应社会之能力。(2)专门化的职业教育。这种形式即是狭义上的职业教育,其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职业学校的教育,这是主体部分,即由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为受教育者提供技能型的学历教育,尽管其导向是职业性,但也注重综合知识的传授;二是短期的职业培训,包括学校、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提供的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类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所进行的技能教育。(3)继续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应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终身学习理念深入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对象不再是限制于在校学生,还应该扩大为社会所有就业个体,开展多种职业教育形式,提升社会个体的就业、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2. 从其内容看,其内容也是综合的,主要包括职业技能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等三个方面:(1)职业技能教育。这项内容是职业教育主要内容之体现,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从事某种行业、职业的具体工作、实践技能。在就业市场中,很多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者,但同时也有很多的劳动者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而无法就业,形成结构性失业现象。比如,我国当前出现的“民工潮”与“技工荒”就是如此体现,有大量农民工需要工作,但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又比较匮乏。技工荒所紧缺的是技术工种,这些工作岗位需要一定的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劳动者只有通过相关的职业技能教育,才能从事某种岗位,才能使其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能够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2)综合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人们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传授技术、方法,等同于“学徒式”过程,其实并非如此。在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职业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要求,更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正如有学者指出,必须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命题或学习,而应该是感知、接受力、执行力、学习力、智慧与技能结合的综合体。(3)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引入到职业教育中,是职业教育外延的一次重大拓展与延伸。在当今信息时代,创业、就业在本质上是一体化的,就业是创业的前提,创业既是就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就业方式。创业教育所要求的是培养社会个体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知识与技能,旨在提升社会个体的创业能力、途径与方法,这种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有不谋而合之处,职业教育将其纳入其中,不仅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还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景舟.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百年之争[J].职教论坛,2011(16):8-10.

[2]刘春生,等.从社会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J].职教通讯,2005(1):5-8.

[3]曹晔,刘宏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及需处理好的重要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4(1):5-9.

[4]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3-6.

[5]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6]皮江红.论职业教育的名称、内涵与外延[J].职教论坛,2015(34):14-17.

[7]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7.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6

一、师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概念的界定

1.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 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我们这里所讲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三个方面的“有所提升”:一是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 使师生在文学素养上有所提升;二是以国学经典篇章陶冶师生高雅情操, 使师生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得到一定提升;三是在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 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2.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人文素养的灵魂, 不是“能力”, 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其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这就是人文精神。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 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人文, 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 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东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文, 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素养”, 一般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所以“人文素养”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此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见,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 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 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一个有智慧的人, 一个有修养的人。

二、师生人文素养的外延的分析与研究

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不能仅停留在内涵及概念的表面, 更应当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因此, 笔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组织学校的骨干教师, 分年级编写了校本教材, 其中二、三、四年级的就是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 将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推向深入。另外,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常规和行为习惯及武术进校园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作为实施教育主导者的教师,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因此,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 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 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阅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是自身成长的必需, 是现代教师的另类备课, 是催开教育之花的源源活水。只有爱读书的老师, 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 如鱼得水。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储备上的量增, 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 (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 , 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依靠其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显扬和施教技艺的高超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 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另外, 具有健康而多彩的生活情趣, 富有童心,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资源, 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2.师生人文素养要达到的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二年级以了解为主, 毕竟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 三四年级的学生才是主力军。目前, 我们学校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三字经, 四年级在学习弟子规, 而且每学期都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国学内容。最近, 我们学校四 (3) 班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 正在抓紧排练弟子规的表演, 电视台要来拍摄学生们的精彩表现, 并在11月17日晚8点15分在吴江2套播出,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积极。五六年级应在中年级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并在了解的前提下, 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学生行为积分卡的实践与运用。我校从2010年秋季开始试行北厍小学学生行为积分卡的活动, 不断创新德育模式, 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为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 我校专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 宣传、发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主题班会活动等形式, 为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第二, 制定标准。学校校长室牵头, 德育处具体操作,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可具体操作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 并通过班主任会议, 对加分和扣分进行量化和细化, 让学生对自己不好的行为进行约束,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三, 注重细节。学校、班级和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日常规范落实到具体行为上, 把德育工作内容具体化、直观化, 便于操作和管理。第四, 健全机制。每月月底, 各班对全体学生的加分和扣分进行统计, 评出一定数量 (一般为10名) 的“班级行为习惯之星”, 根据得分多少奖励不同的学习用品。对扣分超过一定分数的, 由班主任向家长反馈。这些措施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三、师生人文素养的特征的分析与探讨

1.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分离。为此, 要更新教育观念,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鼓励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竞争。人文教育是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

2.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在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 学生撒谎、不守诚信、弄虚作假、敲诈勒索、不遵守公共秩序、打架、骂人等种种迹象表明, 未成年人的德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学生的“多面人”现象更是令我们感到心寒:一个在学校读书很好的学生, 在家里却不能尊重父母, 更不把祖辈放在眼里, 不仅不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还“命令”家长做这做那;不仅不帮助社会做些公益活动, 还对公共设施肆意破坏。所有这些都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协同净化孩子的心灵。而通过诵读国学经典, 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国学经典的内容, 不仅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自己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3.巩固知识技能的重要举措。诵读国学经典, 师生不仅能汲取仁、义、礼、信等方面的内容, 还有更多智育方面的精华值得学习和运用, 从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入手。因为汉语、汉字、汉学典籍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与世界的交往中, 这些才是我们文化的真正代表。例如:《三字经》中的“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 运不穷。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意思是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 永不停息。东、南、西、北是四个方位, 这四个方位围绕一个中心对应存在。学生在诵读和教师的提示过程中, 就把这些常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了。

法律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篇7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涵分析

管理会计自产生以来,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管理会计的定义, 国内外专家对管理会计的确切含义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方法, 也有人认为管理会计是内部的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内部的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各种说法, 普遍接受的管理会计的定义可概括为: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和会计学为基础, 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 以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 运用科学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以及考核与评价等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 是现代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决策与控制, 并对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的一种管理。从两者的内涵比较来看,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共同之处, 都是一种为企业内部服务的管理活动。另外, 还表现在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具体而言, 强调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 是对企业的资金及其价值运动进行管理, 表现为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和分配, 即通过对不同资金及对投资, 成本、收入、利润的管理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则是对这种实体价值运动的分析、管理和反映。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过程, 而价值量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因此, 它们的研究对象最终体现在现金流量, 只不过财务管理更侧重于现金流量本身, 管理会计侧重于现金流量信息。由于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理财活动, 那么这种活动本身需要相关信息支撑。这种信息主要是现金流量信息, 而现金流量信息恰恰是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不难看出, 无论是财务管理, 还是管理会计, 研究对象都是将会计系统生成的资料计算整理成有用的信息, 进而使信息用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达到管理的目的。由于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 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避免地具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可见, 现代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涵界限模糊不清, 很难从本质上区分两者的不同。最早的管理会计专著之一, 美国学者奎因斯坦写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的书名上可以看出, 奎因斯坦所指的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另外的一门学科。这也就是有人提出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进行完全融合或者部分融合的依据所在。

(二)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外延分析

在逻辑学上外延是概念的范围, 是指概念的外部特性。具体到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概念上来说, 指的就是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研究的内容或范围。目前,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业绩评价会计三个方面, 体现在对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存货、投资等进行全方位控制;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筹集资金管理,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投资的管理, 成本费用, 收入和利润管理, 利润或股利分配管理等。从中可以看出,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具有相同的内容只是提法和表述不同而已, 正因为如此, 二者在诸如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杠杆原理、资本成本、预算管理和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等方面是完全重叠的。但同时二者的不同点也很明显。最根本的区别是, 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金运动, 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 为自身寻求宽松的资金运作空间, 并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则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 考虑的不仅是资金如何高效地物化, 还考虑物化后的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进行配置。而且管理会计的内容还包括人的管理, 它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与控制会计实现对人的管理, 从而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内容上存在着相互重复交叉的现象,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是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则是理论工作者不断使本研究领域扩展, 从而使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职能随之扩大, 尤其是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 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 将触角伸到财务管理的一些领域, 造成内容与财务管理的重叠。从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 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解决好内涵而单纯扩大了外延, 由此导致重复交叉无法避免。

二、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建议

(一)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亟待完善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 都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管理会计是朝着更广泛地发挥综合性管理职能的方向发展的;财务管理虽然也有一些新的理论出现, 但它的整体理论框架却具有相对稳定性, 它的一些变化也主要体现在其理论框架指导下的具体内容中, 基本上没有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整体结构。虽然我国在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大发展, 对于指导和改善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理论日益显现出许多缺陷和不足。

管理会计是一门被誉为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学科, 但一些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其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迄今为止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明确的界定。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 (CIMA) 前任主席、伦敦经济学院布罗姆威奇 (M.Bromwich) 教授指出:目前管理会计看来缺乏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反映在杂志和教科书中的管理会计似乎是一群松散的材料, 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世界各国对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明显缺乏规范化或规范化程度较低。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由于没有解决好管理会计的内涵即研究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 难以确定经济活动的哪些内容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 哪些内容不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因此, 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 理顺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不仅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 也影响着财务管理的发展和应用。

内涵决定事物本质特征, 外延反映其外部特征。只有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涵入手, 在重新划分各自的研究对象及相同内容归属问题的前提下, 才能拓展各自的研究领域, 并从根本上避免两者之间的重复现象。

(二) 加快管理会计在实践中运用推广的步伐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实践中发展成熟起来的, 最终服务于实践活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际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行教科书中所列示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多半属于纯理论的探讨, 片面追求复杂的数学模型, 将未来不确定因素人为确定化, 导致了预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误差。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既无多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也加大了应用难度。又如盈亏平衡分析 (主要以单一产品为前提) 理论上可行, 但实际中很少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也存在着重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和控制分析, 轻财务活动实体管理的缺点, 在财务管理中引入大量的数学模型, 而这些模型往往建立在一些并不存在的假设的基础上, 难以实际操作或运用。与此同时, 由于企业广泛应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 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革, 可是当前的管理会计理论、技术和方法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远远落后于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 导致管理会计在实际中运用的范围和程度很小。

由于管理会计在实践的局限性, 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完善, 没有付诸实践的理论便会使理论研究束之高阁, 失去了方向。加快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实践, 如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案例等方式, 积极探索一条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中国式管理会计之路, 可以更深刻体会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服务时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在理论上把握两者的内涵与外延提供依据。

(三) 以教学活动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作为会计专业的两门主干课程, 是独立开设的。由于课程内容重复严重, 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关系混淆不清, 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和处理, 还极大地削弱了两门学科各自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各自的重点合理划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容, 使之既不重复又相互联系。为了体现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建议将货币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资本成本、经营杠杆原理与现金流量等内容放在财务管理学中讲授。在管理会计课程中讲授全面预算体系、标准成本、责任会计、存货控制、短期决策、预测分析、预算控制等内容。当然,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灵活处理, 目的就是将重复内容降至最低水平,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通过这种教学活动体会其利弊, 为深入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打下基础。

其次,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无论管理会计还是财务管理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 学生对所学知识如何在实际运用中操作了解甚少。通过实践包括调查研究、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 掌握专业技能, 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学习这两门课程的最终目的。

最后, 要想在教学上解决两者内容重复交叉的问题, 必须组织编写适合高校会计专业使用的统一教材或者教学大纲, 改变各院校教材的基本结构不规范, 内容不统一, 而且稳定性差的现状。由于各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 使用全国统一教材难度大, 也不利于突出各院校的特点, 但必须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大纲应明确界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范围, 总的编写原则应体现:保持学科的体系完整;突出重点避免交叉重复;教材应增加案例教学内容提高实效性, 反映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 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各自独立的内容归属某一门学科都很牵强, 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应用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内涵界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本质属性, 抛弃陈旧落后的传统内容, 整合创新, 才能保持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 并逐渐完善起来, 同时也会使这两门学科内容重复、混乱等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宫景玉、鞠洪兵:《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关系的探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3期。

[2]何新川:《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思考》, 《现代管理》2006年第6期。

[3]陈文汉:《管理会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陆正飞:《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中国的海外并购记录下一篇:教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