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审美与哲学内涵

2024-05-26

中国画审美与哲学内涵(精选6篇)

中国画审美与哲学内涵 篇1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在中国画审美方面的影响集中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审美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积极探析中国画审美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1.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的发展和进步, 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的步调,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两者在精神内涵和本质追求上是一致的, 中国哲学对于中国画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1中国哲学是中国画学的根源

中国哲学是中国画学的根源,在中国哲学这片沃土上,中国画学得以迅速发展和进步。从中国画学理论不断健全的阶段看,哲学思想是画学理论的起点。如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依照仁游艺的理念,就被后期画学作为美学的基本理念,大巧若拙的思想成为中国画学的艺术理论内容。简单来讲,中国哲学对中国画学的影响是从根源上开始的。到后期中国画学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使得山水画走向独立,为中国画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1.2中国哲学是中国画学的灵魂

中国哲学有艺术性的特点,其形成的中国艺术精神,使得中国哲学以深入画作生命和灵魂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审美。哲学重视人生境界的提升,强调人的生命精神,将实现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境界, 在思维上强调整体外在形式和心灵体悟之间的融合。在这样的哲学特性的影响下,中国画学以体现中国哲学思想为追求,希望将深奥的哲学思想活用在绘画创造上,实践证明无论是审美观念,还是审美判断标准,或者是审美趣味,都可以看到中国哲学的影子,这充分证明中国哲学已经融入中国画学的血液中,成为引导画学审美理念、理想和品格的源泉,成为塑造文人群体文化品格的审美趣味。

2.传统哲学视角下中国画的审美原则

哲学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这与画学要求绘画有意境,而意境要求画家的情感和自然美景之间高度统一。从传统哲学的视角审视中国画的哲学思想,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坚持情境交融的审美原则

情境交融是创造和生发意境的重要方式,不同于简单地对于自然景物进行绘画,还需要将主观情愫融入其中,使得景物和情感自然融合,以展现中国画的哲学思维,这代表的是主体和客体实现完全融合。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情感和景物相互生发,简单讲就是景生情,情生景,以自然的绘画手法创作,借助画家的手将自然的情愫表现出来,这是情境交融的最高追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创作者就要积极观察大自然,使得主观情思物化, 并且使得客观景物主体化, 假设景物有自己的情感,如同对待人一样对待景物,就可以真正情境交融。

2.2坚持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

虚实相生同样是绘画中进行意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在哲学思想中有无和虚实的理念,就这样被融入绘画创作中。以虚带实,以实带虚,使得虚和实之间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在宋代化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实际景物和虚幻景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很好地展现哲学中的阴阳观点。具体来讲,在传统画学中虚实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笔墨的虚实相生;其二,遵循笔墨为实,空白为虚的原则,出现留白手法;其三,画内作为实,画外为虚;其四,从审美境界和审美理想的角度看,将自然景观看做为实,将功名利禄看做为虚。

2.3坚持动静相成的审美原则

中国哲学中有很多关于动静的理论, 认为两者应该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将这样的理论运用到绘画上,要求动静相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探析:其一,从艺术表现方法看,动与静之间的融合,可以展现出绘画的动态性;其二,从绘画作品内意境的宁静和灵动展现;其三,从创作主体内心心灵虚境和跃动的角度展现。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动与静是相对的,画家要有虚静的心胸,才能掌握动静相成的规律,由此更好地展现审美情趣。

3.发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画审美方面的效能

审美应该符合当前社会的审美观, 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局势保持吻合,并且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养分,以促进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画审美之间的充分融合。具体来讲,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高度重视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画审美之间关系研究,树立哲学影响绘画的基本理念,正视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国画的影响, 积极了解更多的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二,找到中国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根源,将其作为审美的依据和标准,实现对于中国画的深层次理解;其三,在展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化审美方面效能的时候,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 使得传统哲学思想成为我们开展绘画实践的理论指导。

4.结 语

中国画审美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 我们应该正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断挖掘传统画中体现出来的传统哲学思想,从更深的角度理解,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绘画的精神和内涵。当然在理解这些之后,可以将现代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代绘画的创作源泉, 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使现代绘画的内涵和精髓不断延伸。

中国画审美与哲学内涵 篇2

前言: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园林建设普遍选用国外的园林构建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园林理念尤其是哲学内涵的深层次挖掘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及其对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园林建设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提供一些建议与看法。

园林,是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富有自然情趣而又可供人游玩、观赏的自然环境,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的方式,而纵观浪漫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无疑是代表了东方园林的最高成就,其中所蕴涵之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相比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深远。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景观丰富多彩,从东南海岸岛屿到西北戈壁高原,冰峰雪岭、茫茫森林、河湾溪流,这些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极大的启迪和灵感。但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因为人类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的任何一次改造活动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做出的。就园林设计来说,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极大地影响其建设效果,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态度是属于哲学世界范畴的,由此可见,哲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古往今来,中国的许多古典园林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等。因而,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灿烂的华夏文明充分体现于园林之中,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就显得意义重大。1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以“儒”“道”两家为主线,以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思想,重“礼、乐”,以“仁”为其崇高境界,始终坚持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体现在艺术上就显得非常严谨、浑厚而有次序感,勇于实践而又充满理性。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通常称之为行为论理学。儒家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北京和南京城的空间次序)、房屋设计(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内设计(紫禁城的室内设计),而对于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和处理政务的建筑,如太液池、万寿山、龙王庙、琼华岛、凤凰墩等园林中的部分建筑,虽然从园林自身而言是自然的、布局自由的、非严格空间序列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影响。

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应该要数文士园林了。所谓文士园林,是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住宅、别墅的延伸,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现了文士的所思所想,成为了文士寄托情思的理想场所。文士园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与隋唐,成熟于明清,它不仅在美学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信奉儒家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数是理想主义者,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家,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思想上却深深的印刻着儒家的君臣观念,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被统治者看成是荒唐滑稽的幻想。这些文人、士大夫的仕途往往比较坎坷,最终不得不辞官归隐。但是,他们并不是就此避世隐居,而是仍然希望重回朝廷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因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隐士,隐居是他们无奈的一种表现,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从而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文士园林。下面仅举几例进行说明:

拙政园,园主王献臣乃明弘治进士,受东厂诬陷罢官失意回乡,请文征明设计建造此园,借《闲居赋》句意“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网师园,清乾隆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从官场“倦游归来”修建而成,借故址万卷堂“渔隐”之名,自比渔人,以“网师”命之,表示自己只适合做江河渔翁。

退思园,“退思”语出《左传〃鲁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进忠,退思补过。”这些官场失意的文人、士大夫,在城市中建设文士园林,自比上古隐逸圣贤。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面在园林景观中增添了特殊的内涵,因为园林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情感,这种对社会依赖的感情导致了园林的建造设计不只是景观设计,还蕴涵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古典园林的建造是建立在儒家治世哲学之上的,儒家思想为园林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对园林最根本的影响在于营造一个“世俗的气氛”。而对中国园林设计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莫过于道家思想。2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庄子也提出了“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老庄哲学对于士大夫阶层的影响非常深刻,促使许多文人墨客避凡尘、脱世俗、崇尚自然、遨游名山大川以寄情于山水。在古典园林的创作中,始终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原则。所谓“外师造化”,即以自然山水作为创造的楷模;而“中得心源”,则是指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景观得到升华,而不是刻板的照搬照抄自然山水,这种艺术加工尽管带有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但园林造景是自然美景在真实空间里的艺术再现,而并非以“理性”为基础。中国的自然审美心理表现为倾心于自然,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

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庄子的“道法自然”一说更是被尊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景观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对于老庄哲学而言,“道法自然”是其永恒的核心,它建立了道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了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并强调了一种对自然界的崇高敬意。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正是以“道法自然”作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把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在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遥看中国古典园林,园中植物的种植方式都是严格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的分布方式,或三五成丛,或自由散聚于水池或山石之畔,野趣横生,景色苍润。设计和建造之中完全采用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从而展现出一幅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图。此外,即使是园林之中的建筑物本身,也总是按照山水的总体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来建造园林景观,进而充分体现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相比于西方园林,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

人类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即便是自然式园林,其中的各种植物、园林设施也都是人为建设的产物。对于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景观设计师往往会经过适当的人工处理而使之体现出人性的一面;同样,像建筑小品这样的人造园林景观,景观设计师会在“道法自然”思想的指导下成功的进行塑造而使之充分体现出自然精神。除此之外,园林之中的各种景观要素只有进行合理组合与配臵,以充分展现各种要素在特定环境之中的特殊意义,这样园林才显得有声有色。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园林设计师会通过对场所的认识,在对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考虑的基础上,把人工山水、建筑按人的活动为逻辑依据安排其空间次序。通过展现园林合理的功能、宜人的比例、恰当的布局、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及准确的用色和用材等设计手法,就可以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古典园林的设计艺术不仅是功能的反映,而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精神的理解。正是这样一种反映着自然无常变化和世界万物相辅相成的道家哲学思想指导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儒、道思想的融合---“虚实相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虚与实”作为一种宇宙观,是中国传统“阴阳”学在时空方 面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宇宙空间的思考。“虚,空也。”—《尔雅》;“实,有者为实,故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它对我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文士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表面看来,儒家主张积极人世,而道家主张消极逃避,两者是 截然相反的。但实际上它们恰恰是互相补充,彼此协调的,因为从本质上来看,它们都认为宇宙是虚与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相合,“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世界是变的,而变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切运动、功能、关系都应建立在“虚与实”的互相作用所达到的渗透、融合、协调和统一中,即所谓的“虚实相生”观念。3、1 “虚实相生”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景观营造

文士园林为“士”阶层所拥有,“士”阶层为孔子所创立,一般 从事做官与讲学。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士”阶层自然地成为了社会道德理想的体现者与传播者。“士”阶层的思想往往兼有儒、道两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批判一切不符合道德理想的现象,同时努力使道德理想充分化为现实,他们的思想理念表现在诸多艺术领域,如诗、词、书法、绘画等等;而园林建筑更体现着他们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及审美情趣。

“虚实相生”观念体现在自然景观之中,就是山和水的恰当组合,山象征着坚硬、沉稳、庄严,与天相接,而水象征着柔软、流动、宽容,与大地相连。从自然景观来看,山与水是密切结合的,水包容了山,山环绕着水。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流的不止的,象征着学习的过程;山是稳重泰然的,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冷静、严肃。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被人格化而成为人格的象征。

对于园林设计和景观营造而言,就意味着在选址方面应该以有山有水为佳,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媚。自古以来,无论是早期建于自然山水中的帝王苑囿,还是后来建于城市中的以自然山水为景观环境的私家园林,都是实现了认为创造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明代计成《园治》)的崇高境界,是伟大的景观设计师们基于对自然山水的观察而加以概括、总结、提炼的一种艺术再现。这样,通过认为的改造和建构,表现出来的不再是零散的、个别的自然景物和有限的景观,而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3、2 “虚实相生”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布局

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园林建筑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更好的诠释了“虚实相生”的哲学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往往不是以单个取胜,而是通过多个建筑之间的相互组合体现整体的景观效果。园林建筑不是像宫殿那样的工整、对称、严谨、均衡的格局,而是与自然环境充分协调,体现出自由随宜、因山就势、高低错落、姿态万千的建筑外部空间和优美怡人的园林景观。与此同时,园林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具体包括厅堂、轩、馆、楼、台、阁、亭、榭、廊、舫等等,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师们十分注重在丰富外部景观的同时努力促成收放有致的室内空间,从而使得不拘一格的外部空间与灵巧多变的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对比,并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3、3 “虚实相生”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

“虚实相生”直接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表达,将人的各种感官体会和心灵感悟与自然的景物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意境美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之美、运动之美和空间之美的综合与升华,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在园林中最为彻底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中巧妙地引入了人的感觉因素与自然现象的作用关系,如声、光、色、味、风等自然现象与人的耳、眼、口、鼻之间的作用关系,实现了园林景观的人格化,从而使园林景观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如“留园”的听雨楼,“拙政园”的松风厅利用自然界的声音,“拙政园”的倒影楼利用自然产生的光影效果,“留园”的餐秀亭(现在改为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的远香堂利用植物或者园林建筑固有的香味造景等等,感觉因素与自然现象的互相融合,彼此作用,充分展现了园林艺术中的情景相对,从而提高了景观的意境美,便于抒发人的情感,促使园林在塑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同时也成为了修身养性、完善自身的最佳场所。

不仅如此,中国古典园林在创作时还经常会引用大量的诗词和典故,这一点在园林的命名上表现的尤其突出,比如江南名园“拙政园”之名取自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表达出园主王献臣在宦途被排挤回乡之后自鸣清高的心境。再如苏州的“网师园”,园主自比渔人,以“渔隐”为主题,取园名为“网师”。这些点景的诗句本身就充满美的意境,与园林实景相互配合发人遐想,令人神游,耐人寻味。情与景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使观者在享受园林美景的同时,也能陶冶性情,净化人格。4 “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之美,将个体融入自然之中,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是相对于大地而言的。人站在地球上,月球是天空中的一个明亮的星体;若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是悬于天空、且比月球更明亮的星体了。若以人为主体,则人体以外的整个宇宙星空都是天,当然也包括我们周边的自然界。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林泉之趣”、“田园之乐”,要求人工美与自然山水美的高度统一,在园林设计中,一般都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充分展现极富自然山水情趣,在总体布局上,通常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配臵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园林植物,建筑只是作为点缀风景、丰富景观之用。通过建筑空间的流动变化来实现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的。人们在中国园林中漫游,所获得的最大的美感和享受,主要的并不是建筑物个体的造型,而是变幻的建筑空间及园林意境的塑造。

中国园林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意境,主要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和自然情调。而自然情调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把大自然中的美“景”加工、概括、升华,并与主观的“情”相融合,通过造园的各种物质手段,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园林艺术意境,从而使人的身心获得最大的满足与享受。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既是凝固的诗,也是立体的、动态的山水画。它的艺术美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神上,更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交融的意境上。如果说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的话,那么它最突出的成就也就在这里。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天然之趣的营造,以充分展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具体体现在:

1、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2、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在园林选址上十分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景,谓之“借景”,从而使得园内园外两相结合,浑然一体。小结

中国画构图样式与审美内涵分析 篇3

一、中国画构图样式

1. 满构图法

我国的敦煌壁画采用的构图样式就是满构图法, 满构图法是中国绘画史上较早的构图方式。满构图法的构图方式主要体现在:鸟瞰式、散点式的透视经营, 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的中国国画, 创作出了雄伟磅礴的巨型经变画, 将中国国画的创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开辟了新领域的道路。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创造了中国画的留白, 但满构图法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徐渭的“极填塞中具极空灵之致”一语, 道破了满构图法的玄机。因此, 满构图法之中的“满”并不是没有留白, 也不是兼容并包, 很大程度上, 满构图法的灵魂在画眼上得以体现, 同时将目光集于一点, 目光集于的这一点, 必须要完美的体现艺术精神、自然精神。满构图法的表现力不仅强烈, 而且集中细腻。

2.“之”字构图法

“之”字构图法就是所谓的“曲折构图法”, 是中国国画使用最普遍的构图方法。“之”字构图法的表现方式, 是在一副画作板面的上下左右, 构建“之”字形。中国国画的很多山水画中, 较普遍的使用了“之”字构图法, 山水画呈现出来的蜿蜒曲折、缓缓递进的画面感, 河山的幽深感、河水流淌的动感, 画面的宏伟磅礴的气魄感, 都是通过“之”字构图法的运用, 通过“之”字形体现出来的, “之”字构图法与气的运动方式保持一致, 形成了最自然的构图方式。运用“之”字构图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平均画面的分割布置, 注重块面之间的转搭变化, 画面首与尾必须相呼应, 起首与收尾的呼应, 更好的体现出了画面整体的回环曲折的变化, 形成了完整的画面。“之”字形构图千变万化, 如飘袅之气, 体现出一种感觉、一种韵味、一种走向。

3. 边角构图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 边角构图法是比较常用的构图法, 边角在一副画作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因此在构图中的作用是十分有份量的, 不管在什么样的构图中, 处理好边角都是特别重要的, 边角构图法, 使画面的趣味性增强, 但还需注意画面的均衡。中国国画的构图方法, 除了满构图法、“之”字构图法、边角构图法, 还有很多构图样式, 如左右构图法、上下构图法、异形构图、扇形、团扇等等方法。多种多样的构图方法, 都能充分表现画家的内心情感, 以及画面的审美样式, 这些都为国画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画审美内涵

中国画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集中体现, 两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因为中国画的本质目的, 是为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画的绘画准则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以及“道法自然”的意境追求, 因此, 中国画是文化气息浓郁的审美艺术形式。中国国画追求的是, 人与自然最高程度的和谐, 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沉淀, 造就了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艺术风格, 即人与自然最高境界的和谐共生, 中国画是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产物。

诗、书、画、印是古代艺术家的标志, 是古代文人志士独具的欣赏形式, 所以一幅经典的中国画均是四者皆具, 中国画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 具有浓郁的文人志士审美情趣, 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被大众接受、喜爱、推崇。中国国画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 但又自成风格, 相互借鉴和谐发展, 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成就了中国画审美艺术的特有形式。

中国画讲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即“诗情画意”的表达。在绘画中体现诗的表现性, 是绘画的的情感表达,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风格, 绘画、诗书、乐曲等言、意、形、神, 讲求的是静谧恬静的奇幻意境。

三、结语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蕴含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 为中国画提供了无限生机与巨大动力, 将中国画推向世界艺术之峰,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 中国画意境幽清, 气韵求动, 意义深远, 同样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董其志.浅谈中国画的构图[J].美术教育研究, 2011, 01:35-38.

中国画审美与哲学内涵 篇4

试论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与创新的关系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是深邃而崭新的哲学命题;与时俱进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时俱进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与时俱进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辨反映.

作 者:张明荣  作者单位:甘肃联合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EDUCATION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9(1) 分类号:A8 关键词:与时俱进   哲学命题   开拓创新   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内涵 篇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包含两个层面的逻辑构件:一是马克思主义, 一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实际。在以上两大构件相结合的过程中, 结合的方式及其所具有的意义是多重的。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这一结合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是不相同的。或者说, 以上两大构件的结合有其内在的复杂机制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严谨的理论探索和无产阶级的一切积极的实践活动, 都可以被视作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的尝试。理论与实践是相向互动的, 理论与实践之间任何偶然的和暂时的联系, 都在理论和实践各自意识到自己对对方的渴求时, 被必然联系的形式所取代。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斗争,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的产物, 这个结合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哲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结合,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进程具有哲学本体论层面的含义。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 它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我们虽然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毫无疑问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 这种实践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层面上摆脱了机械唯物论特别是实体本体论的倾向。当然, 过分夸大实践在本体层面上的含义从而走向实践哲学或者实践本体论也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彻底坚持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 充分肯定了人的实践的基础性地位, 这就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本体论基础。

2.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两种错误:一是实践脱离理论, 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一是“理论中心主义”或者是“教条主义”。以上两种错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是经常存在的,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后者, 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危害特别大。为了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 毛泽东完成了其一生最为重要的几部哲学著作, 即《反对本本主义》 (1930) 、《实践论》 (1937) 、《矛盾论》 (1937) 。邓小平积极推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大讨论, 作出了“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重要判断。这些理论著作及其相关观点, 都是对教条主义思维的尖锐批评。当然, 前一方面的错误, 即过分重视经验性实践、忽视理论的错误在中国革命和斗争的实践中也出现过。因此, 毛泽东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论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性理论与个性化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同时也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过程[1]。共性与个性是揭示客观事物辩证联系特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 它是指不同事物所共有的普遍属性。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相对性, 它是指一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属性。唯物辩证法认为,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属于同一序列的哲学范畴, 都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共性与个性对立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其相互转化上, 在一定的条件下, 共性可以转化为个性, 个性也可以转化为共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阐明, 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人的思维规律的把握, 才真正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 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最为根本的科学性特征, 同时, 这一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部革命性的依据所在。但是, 马克思主义韵实践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共性化理论的层面上, 它必然要执著地去寻找向现实形态转化的通道和载体。[2]这个载体现在已经明确了, 就是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动载体。这个通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和民族化, 当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的“世界革命”暂时还不宜同时爆发的时候, 民族化的革命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特别是中国化, 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共性理论与个性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 它的共性化特征决定了它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但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包办一切, 它不能覆盖现实的、民族化的革命斗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只是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范式, 但是, 马克思主义不是体系哲学, 不是复杂多样的民族实践的“百科全书”, 更不是绝对真理的逻辑体系, 它必然要为个性化实践留下充分发挥的空间。在现实的斗争中, 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能积极地去探索个性化的斗争方式, 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命名的运动和实践就不能够摆脱受到挫折和遭遇失败的危险, 国际共产主义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包含两个层面的逻辑构架:一是马克思主义, 一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实际。在以上两大构件相结合的过程中, 结合的方式及其所具有的意义是多重的。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这一结合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是不相同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中国化

参考文献

[1]杨信礼.《实践论》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读《实践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 (7) .

中国画审美与哲学内涵 篇6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艺术审美结合的产物, 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国山水画因其有别于西方画种的用墨及神韵而独自傲立于世界东方画林。并且, 随着几千年的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而意境也是中国山水画重点突出表现的东西。正因为此, 作为美术学院中国画方向的艺术硕士研究生, 我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表现及审美意境情有独钟。

当然, 有关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问题, 前人已经做了很多阐述, 比如美学大师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和《美学与意境》一书, 阐述了何谓“意境”, 及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等等。其实, 中国山水画中蕴涵着无限的古代哲学原理, 尤其是老庄哲学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影响重大, 而本文便是从这点出发, 积极探究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因此, 作为新时代的美术从业者, 我们必须从文化精髓的角度重新认识山水画, 认识中国的山水画中所包含的意蕴, 这样才能认清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之路, 才能探寻清楚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而这也是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图, 即探寻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及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家文化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第二章:老庄哲学思想的概述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释”、“道”为核心, 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核心成份的老庄道家思想则一直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 老子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及老庄的“逍遥论”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言在意外”审美意识及“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淳朴心态等对中国历代山水画的创作及审美意境的蕴藉等都有重大影响。

一、老子对自然的初步阐述:“道法自然”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而“道”便是其一切辩证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 “道”是世界上最本源的东西, 世间一切万物都是由“道”形成。但是, 这种“道”却是自然之道, 老子言及“道”与自然的关系时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即老子挖掘了自然宇宙创造的“道”, 把“道”的产生归结于自然, 所以老子讲究“自然之道”或者说“道法自然”。老子的这种哲学思想其实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否定了中国古代一切的“万物有神”的唯心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就是“道”, 而“道”即自然, 自然即“道”, 指出人们应该崇尚自然。因此, 胡适先生才说:“老子最大的功劳, 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 别假设一个‘道’。这个道的性质, 是无声、无形;有单独不变的存在, 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 又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二、庄子对自然的大力推崇:“天地之美”

古人对山水非常热爱, 孔子便曾说过:“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比喻不同的人对山水有不同的喜好, 其实亦即是以山水比喻人也。因此, 可以看到, 从古代起人们便认为山水有人的性格。老子曾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而《周易·系辞》也云:“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精气为物, 游魂为变。”以山水之不同而比喻人之灵异不同。而正因为山水的灵动, 使得道家的另一人物庄子对自然的山水甚为推崇。

《庄子·知北游》中便写道庄子喜好在青山绿水之间游历, 比如“庄子行于山中”, “庄子钓于濮水”等等。因此, 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 不光崇尚自然, 还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所以, 庄子才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巧若拙”以及“大朴不雕”等等。而正因为庄子的这种审美意识才对中国山水画的自然之美的意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 中国山水画艺术中“由人复天”, “艺与道合”的思想观念本身便意味着艺术家们要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把握天地自然的境界。即提倡人们在绘画的创作中把握自然、反映自然, 并且从心灵上达到返璞归真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这种思想情感也逐渐渗透到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创作中。

第三章: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因蕴涵了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而特别讲究审美意境。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对“意境”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意境有五种境界, 分别为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其中, 功利境界是指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物质, 伦理境界是指人群之间的互相友爱, 政治境界是指人群互制的关系, 而学术境界是指人追求思想上的智慧, 宗教境界则指人本性的返璞归真。并且, “功利境界主于利, 伦理境界主于爱, 政治境界主于权, 学术境界主于真, 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两者的中间,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 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 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

可以看出, 宗白华先生所说的“意境”本身是建立在艺术家主体的思想修养之上, 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作家们以老庄哲学为基本涵养, 便会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不自觉的显示出自己的道家气度来。而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一书中最后所总结的那样:“中国画中所表现的境界特征, 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哲学上, 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 万物皆天地之气而生, 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一气积, 这生生不已得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 中国画中的主题——气韵生动, 就是——生命的节奏, 或——有节奏的生命。”

一、主客互动之道法自然

前文已述,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便是“道法自然”, 而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也逐渐影响到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中。比如老子的“无名”、“致虚极, 守静笃”、“静观玄览”的审美认识逐渐在山水画中体现, 唐代素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之称王维所画的画中便蕴涵着深深的“虚静”思想等等, 所以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逐渐在山水画中蔓延, 庄子便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言论, 告诉大家崇尚自然之美及无法用言语言说的美的“意在言外”之感。而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也提出“标自然为宗”、苏轼则认为“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等等, 所以, 历代的文人或画家都提倡“道法自然”的说法, 而中国山水画也秉承着这一哲学层面的审美意境标尺, 逐渐向崇尚自然、含蓄、朴素的审美意境发展。

二、心灵愉悦之“逍遥”、“畅神”

庄子的《逍遥游》一文论及了一个无所畏惧, 能够抟扶摇而上九千里的大鹏鸟, 第一次把“逍遥”这个意境带到了世人面前。其实, 逍遥主要是指人心灵的愉悦或者说心理上的畅快, 逍遥是一种脱离了世间万物一切功名利禄或者物质精神需要的无牵无挂, 是人们渴望达到的心灵境界。因此, 从庄子用“逍遥”来暗指理想之后, 逍遥便成为一种艺术人生观, 其本质便是把主观和客观的杂念消除, 形成物我的合一。而这种逍遥的状态也影响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上, 宗炳便第一个提出“畅神”的说法, 意思即是在绘画的时候要体会到人心灵上的逍遥畅快心理, 而这才是能够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标尺。

三、山水形象之重神轻形

古人所认为的山水画可以怡情, 明代的何良俊便曾说过:“图之缣素, 则其山水幽深, 烟云吞吐, 一举目皆在, 而得以神游其间, 顾不胜于文章万万耶?”而这种山水怡情的观点就是从老子的“道”中演变而来, 老子云“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便意味着山水的“意在画外”, 也就是庄子的“得意而忘言”之说。而从老子的“道”中也可以看出, 一切形体的东西都来源于“道”, 这于中国山水画形象的重神轻形理论不谋而合, 而这种哲学思想也导致了中国的山水画在审美意境上不重视外形, 而重视意蕴。

四、布景构图之散点透视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 而是采用散点透视。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 即鉴赏家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位置欣赏景物, 而是鉴赏家的视觉可以随着上下、左右、远近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中国的山水画, 尤其是长卷立轴的山水画, 这种散点透视的效果更加明显, 画家常常通过仰视、俯视、远观、近取等角度把画面结合的更加完美。而中国山水画的这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其创作的根源便是老子哲学中“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观点。老子的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都统一生于“道”, 由这统一的“道”才最终演变出天地万物, 而这种观点跟西方二元分焦的透视观点截然不同, 因此, 中国山水画才会从“一”这个位置而衍变出各种散点, 进行实现由点到面的完整统一。

五、艺术手法之对立统一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虚实相对、阴阳相合, 而这种观点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也是中国山水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老子曾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便说明了阴阳要合度。《周易》中也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而这种阴阳相合的对立统一手法运用到绘画上, 便体现在画面上的虚实相应, 阴阳合度。比如中国山水画的树木、山石、车船、人物、建筑以及云水等肯定都安排的非常对称, 如果一边是用实景, 另一边则用虚景映衬, 并且画面上的各个要素都相互呼应, 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六、画面色彩之朴素清淡

老庄哲学中崇尚自然, 自然也崇尚“大巧若拙”以及“大朴不雕”的朴素之美。因此, 在中国的山水画画面中, 画家在用墨时色彩通常都非常清淡朴素, 空灵飘逸。比如, 为了平衡用墨色彩, 形成艺术手法的对立统一, 画家通常用黑、白两色来控制画面的色彩, 这些颜色逐渐代替了其它炫目的色彩, 并为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计白当黑”的艺术表现效果打下良好基础。使画面在整体色调的朴素淡雅基础上又衍生出不同的“干、湿、浓、淡”等变化, 而画家们也在画面色彩的朴素清淡上来寻求内心中崇尚自然, 轻灵秀气的审美意境。

七、综合效果之气韵生动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气韵的生动, 气韵即以形写神, 在山水画中强调画面景物所表现出来的生动气韵的精神属性。所以, 唐岱才在《绘事发微·气韵生动》篇中讲:“画山水贵乎气韵, 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 是天地间之真气。凡物无气不生, 山气从石内发出, 以晴明时望山, 其苍茫润泽之气, 腾腾欲动, 故画山水以气韵为先也。”因此, 山水画的布局构图的要求之一便是要表现出气韵。其实, 山水画讲究气韵也与老庄的哲学思想有关。庄子曾云:“天道运而无所积, 故万物成。”意思是自然规律的运行从来不会停留或者积滞, 所以才能形成自然万物。而自然万物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或者经久的外状在山水画中也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气韵, 并成为作画者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八、体认方式之澄怀味象

“澄怀味象”的说法第一次出现在南朝画论家宗炳的集子中。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象。”那么, 什么是“澄怀味象”呢?所谓“澄怀味象”, 即是审美主体以澄清干净、无求无欲的情怀, 在超越了功利或者物质的审美心态中, 去品味或者感悟审美对象的内在情趣和生命内涵。而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 跟“澄怀味象”的体认方式都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意思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功利及精神上的追求, 来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解放, 而只有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山水画的赏鉴中, 才能更好的体会山水画中的美学意境。

结论

因为有了道家思想中的老庄哲学, 才使得中国山水画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气韵意境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中国山水画经过几千年的文化陶冶后依然俊朗地发展着。而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的风格、造型、水墨色彩应用及审美气韵的表现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 老庄哲学确立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因此, 我们若想研究中国山水画, 就要研究老庄哲学, 尤其是要研究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这也是本文的题旨所在。

摘要:中国山水画中蕴涵着无限的古代哲学原理, 尤其是老庄哲学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影响重大。而本文便是从这点出发, 首先探究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及庄子崇尚自然的“天地之美”思想, 继而文章从主客互动之道法自然, 心灵愉悦之“逍遥”、“畅神”, 山水形象之重神轻形, 布景构图之散点透视, 艺术手法之对立统一, 画面色彩之朴素清淡, 综合效果之气韵生动以及体认方式之“澄怀味象”等角度详细阐述了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关键词:老庄哲学,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中华书局, 1999年版。

[2]胡适:《胡适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6年版。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中华书局, 1999年版。

[5]周振甫:《周易译注》, 中华书局, 1991年版。

上一篇:教法和学法下一篇:认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