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共4篇)
《中国哲学简史》 篇1
我一直认为教师须学一点哲学, 面对教育工作的艰巨、复杂及难以洞悉的变数, 碰到矛盾、问题, 不作辩证、唯物、历史的思考, 就会迷雾一团, 茫然无所措, 甚至方向不辨, 是非曲直不分。
哲学是对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 是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世界产生出来的问题价值意义及终极目的的思考, 任何人不可能没有, 也不可能回避, 只是自觉不自觉, 或自觉的程度不同而已。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须学一点中国哲学, 懂得自己从何处来, 根在哪里, 魂在何处, 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哪些。这方面著作林林总总, 学者牟宗三的尤为著名。就我们教师而言, 不是专门研究哲学, 而是学一点哲学, 提升这方面的素养与修养, 写好教书育人的大文章。为此我向参加培训基地的教师多次推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一本1946年至1947年冯教授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任访问教授为学生讲课而写就的著作, 赵复三译为中文。
为何可先读这一本呢?
首先是“简史”, 整本书仅300页, 但言简而意赅, 浓缩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 学术意味浓厚。整本书阅读下来, 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也就是能比较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世界对自我认识的运行轨道, 一扫以往自己的一知半解或碎片化的了解。书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 (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 , 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的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就是说, 哲学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 它是生命的体验。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 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 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 又不浮浅”。对此独到的见解分析比较, 娓娓道来, 令人信服。
介绍诸子百家绚烂思想, 既一语中的, 又神采飞扬。如讲述孔子:他是创立私学第一人, 是一个儒生, 儒家学派第一人。引用西汉经学家刘歆语对儒家界定:“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孔子作为教师, 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 以自己的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不仅如此, 他对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人与天的关系都有鲜明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正名”的意义在于“君、臣、父、子, 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 任何人有其名, 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对于个人的品德, 孔子强调仁和义,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忠恕”是做人的原则, 也是“仁”的原则, 按“忠”“恕”行事为人, 就是“仁”的实践。尽己为人谓之忠,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谓之恕, 两方面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知命”, 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要做自己所应当做的, 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 这些外部条件能否配合人们所从事的活动, 非人力所能控制, 人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 成败在所不计”, 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因而, 孔子说:“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在叙述介绍的基础上, 作者对孔子作了如下的评论:“他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 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 取古代文明的精华, 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 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时代。”“明中叶后尊崇他为‘至圣先师’可以说是不无道理的。”有叙有议, 言简意赅, 使读者对孔子其人其学说有清晰完整的印象。对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佛学、禅宗等介绍莫不如此, 均抓住核心价值, 要言不烦。
其次是打通古今中外。既以时间为线索, 分析中国哲学演进的历程, 贯通古今;又横向比较, 打通中外, 与西方哲学对应, 视野开阔, 给人以波澜起伏之感。比如墨子是在孔子后出生的一个哲学家, 是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后出者往往针对先出者提出驳论而建立自我, 这是一条脉络。另一条脉络是某个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如道家, 书中就写了五章——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和新道家的主情派和主理派。早期道家三阶段以杨朱、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是隐者, 哲学出发点是全生避害。第一阶段杨朱基本思想是“人人为自己”“轻物重生”, 主要用直接逃避的方式来保存自己, 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第二阶段老子, 他的学说以“太一”和“无有为常”为主旨。“太一”即道, “常”含义是永久, 永在。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不变,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 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说的“物极必反”, 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四十章) 第三阶段庄子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 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 (亦即灵性) 的成就。达到的人, 超越了普通事物的局限, 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 达到“无我”的境界, 与道合一。此时的道家主张“以理代情”。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玄学”盛行, “玄”字原出《老子》第一章, 末句形容“道”是“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指它深远神秘, 变化莫测。“玄学”表明是道家的继续, 故作者称它为“新道学”。新道家中崇尚理性与豁达率性各有其人生追求, 在早期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均可找到痕迹。儒家的流派与发展, 内容更为丰富。主干清晰, 枝叶滋润。
各学术流派发展轨迹自有其脉络, 而学派与学派之间或矛盾, 或对立, 或借鉴, 或吸收, 或融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如墨子的“兼爱”思想与杨朱的“为我”正好相反。又如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极端, 道家主张“无为”, 人的活动应“顺乎自然”;法家首先是制定法律, “设之于官府, 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但是, 在“无为”这一点上, 两个极端汇合了。法家认为君王拥有政府运作的机制和工具, 他自己不必做任何事情 (“无为”) , 而执政掌权所要办的事情却都办了。就是说, 他们两个极端之间具有“同一性”。至于佛教的传入与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对“业”与“果”的阐释, 禅宗的“顿悟”等, 对宗教、哲学、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叙述、议论, 摆脱了线性思维, 刻画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众多学术争鸣、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繁荣景象。思想之深刻、胸怀之开阔、表达之精湛、智慧之闪光, 至今留给我们不尽的思考与启发。
中外打通也是该书一个特色。英文版编者德克·布德在该书引言中说:“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 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二十五个漫长的世纪里, 凡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这是他阅读该书后的发现。确实如此, 作者在书中多处引用西方哲学家的观点与中国哲学家进行比较, 如第二十五章的标题就是“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又如讲述到后期墨家“利, 所得而喜也”, “害, 所得而恶也”, 为墨家的功利主义提出一个享乐主义的解释时, 作者联想到十八九世纪间美国哲学家杰利米·边沁的“功利原理”, 两者进行比较, 使观点更为鲜明。至于对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区别, 西方哲学用“正的分析方法”, 中国哲学用“负的分析方法”, 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既表明作者中西哲学史功力的深厚, 更让读者打开认识窗户, 不局囿于一己之见。
再次, 立足中国, 讲好中国哲学史故事。六十多年前, 最早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 由于所处的时代, 受西方学术影响, 往往以西方的学术框架来研究。这本书虽然是对美国大学生的讲稿, 但并没有以西方哲学系统来“规范”中国的学术, 也没有使用多少西方哲学的名词术语, 而是立足于中国, 讲中国故事, 讲中国哲学的背景。首先讲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 讲对自然的理想化, 讲家族制度;讲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讲述儒家重视的“礼”, 重视礼仪, 是一种诗情, 而不是出自宗教。这就强调了中国哲学的特色, 而不是以西方宗教仪式的视角来阐释。又如诸子百家由来的阐述完全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 土生土长, 无半点西方移植。“儒家者流, 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 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 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 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 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 盖出于法术之士。”如此判断, 有中华泥土气息, 一目了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此言有道理。春秋时代被有些学者称之为轴心时代, 出许多圣者、贤者、智者, 智慧纷呈, 思想灿烂。在当今高度发展又为物质所累的时期, 心灵漂泊而无法安顿, 认真读一读书中那个时代圣者、贤者、智者对天地人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 会有心灵回归家园的感觉, 去浮躁, 归平静。“提高人的心智”, 超越自我。
本书译者赵复三在译后记中说, 这本著作“资料是古代的, 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 探讨问题时却是哲学家”“思想资料是中国的, 考虑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冯友兰先生为中华思想文明流传于后世而尽心尽力, 对中外学人讲述中国哲学史故事, 传递薪火, 后来者应该充满敬仰之情。
《中国哲学简史》 篇2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称为“哲学的源头”,因为想要认识自身并不容易,而想要认识自己,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
其实,有关人生的学说、宇宙的学说以及知识的学说,都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
有的哲学家认为,在思考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我认为,这个样子就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一个一个问题思考,解决,才能继续思考。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是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做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就是修身养性,禅师其实也是烦人,只不过他们的境界已经不是寻常人可比的,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和别人一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新的儒家强调修养须下功夫。虽说人的最终目标是无所用心,但为达到无所用心,还是要用很大气力的。
内圣外王,是一个人想成为的最高境界。对自身修身养性,在外可以独当一面,冷静且完美的处理事务,而这种地步,也就是圣人了。一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而一个人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就是小人。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像腌萝卜,要一点一点的入味,读书也一样,慢慢品味,理解深层含义。
人性本善?本恶?
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篇3
早在远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之间最激动的思想感情。舞蹈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此时舞蹈的典型代表是西周时代的祭司仪式的乐舞和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的舞蹈, 以后逐渐改为供奴隶主娱乐的巫舞, 并把乐舞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为其政治服务 (周公旦《四裔乐》) , 并出现了专职乐舞奴隶———“倡优”。
当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汉代对礼制乐舞的变革, 设立乐府, 广泛收集民间歌舞, 出现了“百戏” (指民间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 也包括脚力武术的竞技和歌舞表演) 。当时汉代的乐舞, 不仅宫廷的乐舞和民间的乐舞都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 而且表演技术随着汉族男女服饰上的变革也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 如“翘袖折腰”、“掌上舞”等。
在歌舞艺术鼎盛的隋唐时期, 社会政局稳定, 生产恢复, 对外贸易发达, 国家强盛, 使文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乐舞艺术也出现了繁盛局面, 尤其是最为繁荣的盛唐时期更是如此。如唐朝祭祀上歌颂皇帝百战百胜的“武舞”《破阵乐》;表示皇帝功成回乡与民同乐的《庆善乐》;把皇帝比作上天之子、能管天地制鬼神, 应居于万民之上的《上旦乐》。唐代宫廷乐舞又称“燕乐”, 它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乐舞机构组织, 成立了“教坊”、“梨园”等, 还极大地丰富了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 (坐部伎和立部伎) , 在舞蹈风格上也形成了两大类健舞 (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舞蹈) 和软舞 (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舞蹈) 。
在元朝, 又出现了“元曲”, 这是一种有歌有舞的戏剧形式, 就是戏曲舞蹈的前身。
进入清朝以后, 戏曲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昆曲和京剧, 清明时代宫廷乐舞已逐渐僵化、刻板, 成为没有任何艺术生机和感染力的礼仪和程式。尽管清代宫廷增添一些满族风格的舞蹈节目和形式, 也未能挽救宫廷乐舞的衰败。
历史到了近代之后, 欧美社会所流行的剧场艺术体系逐渐流入我国, 甚至外国的“土风舞”、“社交舞”等开始传入我国。1922年, 俄国芭蕾舞艺术家安娜·巴普洛娃来上海公演芭蕾舞“天鹅之死”等, 将芭蕾舞演出带进中国;1926年11月至1927年1月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的第一代亲传弟子“俄玛·邓肯”曾率邓肯舞蹈团来我国的哈尔滨、天津、北京等地演出, 使现代舞第一次与中国人见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舞蹈也起了根本的变化, 从封建的舞蹈文化里开始挣脱出来, 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中国儿童歌舞的成就方面。
在20世纪20年代, 以黎锦晖为代表的舞蹈工作者, 创作大量适合儿童表演的舞蹈节目, 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而20世纪30年代, 在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影响下, 吴晓邦举起“新舞蹈艺术”的旗帜, 积极以新舞蹈为抗日战争与民主解放斗争服务, 相继创作了一批舞蹈, 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
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舞蹈的先驱者, 如戴爱莲。戴爱莲是一位新中国舞蹈界的老前辈, 三代人侨居国外, 14岁到伦敦学习芭蕾, 1941年回国后在抗日战争的大后方重庆等地编创舞蹈《空袭》、《思乡曲》等, 宣传抗日,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并深入少数民主学习舞蹈, 创作了《瑶人之鼓》、《拉萨踢踏舞》、《青春舞曲》、《边疆舞》等。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舞蹈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 戴爱莲、吴晓邦分别担任了正、副主席, 为我国舞蹈事业提出了积极建议。在50年代还建立了培养我国专门舞蹈人才的“中国舞蹈学校”, 各地及全国性的舞蹈文艺单位相继成立。它们在新中国文化生活的建设中创作了大量的歌舞节目, 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对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时我国的舞蹈无论在题材、体裁, 还是在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摘要:唐代宫廷乐舞又称“燕乐”, 它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乐舞机构组织, 成立了“教坊”、“梨园”等, 还极大地丰富了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 (坐部伎和立部伎) , 在舞蹈风格上也形成了两大类健舞 (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舞蹈) 和软舞 (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舞蹈) 。
关键词:六代舞,燕乐
参考文献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篇4
41326018-滕昊媛
我觉得《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其中不仅有思修中的一些知识,还中传概中老师讲到的内容,中国哲学确实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冯友兰老先生的这本书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很有阅读价值,即使临近期末,也还是翻了一遍。
一、中国哲学简介(第一、二章)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
冯友兰老先生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哲学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谈及中国哲学,冯友兰老先生首先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的宗教进行了对比,说起来我从没想到过二者可以先相提并论,因为我一直认为宗教是一种信仰,有时候又是权力的象征,这样提起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儒家就是中国的宗教。每一种宗教都是由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上层建筑就是指迷信、教条、仪式、组织等。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人文理性文化,弘扬的是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宗教与科学是冲突的,每当科学前进一步,人的信仰就会改变,而中国哲学并不受这样的影响。
西方人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而中国哲学倡导爱人是道德价值,中国人关心哲学,不大关心宗教,他们按哲学去生活,就体验了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哲学旨在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哲学包括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相对着看,从入世的哲学角度,出世的哲学太理想主义,太消极,无实用;从出世的角度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太肤浅。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它提倡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个人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政治层面的社会功用,做到这二者的就可以称为圣人。圣人既入世又出世,既有道德价值又有超道德价值。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不同,中华民族是依土地而生的民族,以农为生,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农业是本,关系到生产;商业是末,关系到交换。农民朴实单纯,财产多,难移动,遇国难会奋力守护国土;商人自私奸诈,财产简单又易移动,遇国难就会逃跑。因此就能得到结论——农重于商。读到这里,就让我想起了《乡土中国》。因中国地理的这种性质,因而就形成了家族制度,家族关系。儒家思想就为家族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表达思想的方式中国的哲学家有很多,没有留下典籍的远远多于留下典籍的。诸子百家中的很多代表作品并不是但是的人所著,而是其弟子或后人对其语录的记录和整理。无论是哪一本典籍,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引用格言、运用比喻和事理的部分,这是属于中国的风格。一句话说的越明晰,其中就越缺少暗示的成分。中国哲学家的语言不明晰,其中所含的暗示几乎是无限的。暗示胜过明述。要想了解中国哲学,首先要学会理解中国的文言文,这本书中就引用了很多句子。
二、诸子——儒、道、名、法、墨、阴阳(儒与道)
诸子的起源对六家进行溯源有贡献的主要是两个人,一是司马谈,一是刘歆。司马谈研究的较浅,刘歆研究的较为详细,但也有牵强之处。周朝初期,吏师不分,只有官学没有私学,百家的出现是在周朝末期,那时周朝王权衰落,很多官吏散落到民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私人学生的第一人。
要理解一个哲学,必须先了解它所赞成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它。
儒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是孔子主张的“正名”。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规矩一旦形成,这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只要生活在这里,做事做人就不应该违背原则。在孔子的儒学中,这规矩就是忠恕之道,也被称为挈矩之道
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仁义的人就是品德完美的人。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
儒家在本书所占的篇幅共有10章,中心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充、韩愈、周敦颐、程朱等,其哲学思想变化的过程可以说持续了两千五百多年,为达到圣人的目的,孔子推“仁”,孟子简“义”,荀子重文化,董仲舒则借助政治权利把孔子给神化,而王充、韩愈等人则把它拉回到现世。唐宋时期,儒家哲学与道家、佛家的部分思想相融合,而后程朱等人创新了理、气、太极。性和心、良知等哲学术语的内涵正是由于儒家思想与政治权力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儒家思想具有了浓厚的入世特征。表面看,儒家思想更趋于伦理学(道德哲学),它处理的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矛盾,但是实际上,它是使人在现实生活中懂得理、懂得人生的意义,从而实现由此岸到彼岸的跨越,最终成为理想中的“完人、至圣”。当然圣人不是为私的,而是要普济天下苍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道道家思想主要是几个名词:道,无名,无为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这句话在黑格尔的言论中也出现。我认为道家的思想与儒家、西方哲学都有相通的地方,但也因此有冲突之处。
“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虽然有万有,但是只有一个“有”。
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这其中不仅是指做人,也渗透到了政治中。道家认为统治者,君主应有无为之治。
老子认为,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
难填,陷于沉沦。这无疑对我们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先秦的道家思想经过汉代向秀郭向对道家思想的理性的发展与修正,到魏晋时期道家对庄子的艺术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在此阶段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特种或美学特色便应势乘时的形成发展起来。
三、关于人生
【《中国哲学简史》】推荐阅读: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07-25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7-26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10-14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07-04
中国拳术与中国哲学09-13
中国哲学第一人06-24
中国哲学史09-17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07-05
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论文08-26
中国哲学的逻辑体系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