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哲学体系论文

2024-11-06

中国管理哲学体系论文(共5篇)

中国管理哲学体系论文 篇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一个理论的存在必然有其哲学基础,笔者把这个基础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观等等。

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的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的项武生教授,他说:既然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应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我们且不讨论哲学对事物的发展应该是进行事前指导还是事后总结,现在主要的是要探讨这个体系中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一是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另一个是中国特色的人本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包括邓小平哲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哲学理论等,在这个体系中包括两种发展观,一种是“又快又好的发展观”,另一种是“又好有快的发展观”。

又快又好的发展观是在“吸收一切肯定的成就”和“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越发展。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领头羊,而哲学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哲学的洞察力是深邃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隐患,首先是发展的不和谐性,21世纪初期中国大陆城乡差距拉大,2003年为3.23:1和2004年为3.209:1。地区差距不平衡拉大,2002年上海与贵州的收入差距比是12.9:1。如此大的差距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隐患,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现。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事业、经济事业、政治事业、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于是,在2006年11月3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时经济形势和研究下一年经济工作时,首次引人注目地提出: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包含着新的理论与实践内涵,具有独特的中国意蕴,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很重视发展和自然的和谐问题的。那时人们很敬畏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自然规律更要遵守,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现代人类肆意的的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和污染江河;滥伐森林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生物数量的锐减等后果。现在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每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历史和大自然深刻教训面前,中国人选择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制定了科学的发展理论———又好又快的发展观。

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观即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的发展观。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哲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现阶段的哲学指导思想。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发展观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更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现阶段我们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发展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需要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观是解决又快又好发展所带来问题的良药。实现又好又快就要在“好”字上下功夫,做到“好”应该努力实现协调发展、注重和谐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增长的和谐性。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资金使用效益、资源利用效率等等。社会效益更为广泛,包括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又好又快的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加重视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为农村和城镇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妥善处理满足群众需要和政府财力可能的关系,既要尽力而为,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又要量力而行,防止把期望值抬得过高,造成脱离实际可能的局面的出现。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形势。

科学发展观不仅提出了“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问题,还提出了为谁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人人得到全面发展,人人得到尊重的社会。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就是以实现每个人有尊严的活着为目标。个人只有或者有尊严,社会主人翁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能做到物尽所用,人尽其力。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面对20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代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变化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科学论断,它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人本”观

“人本”观即“以人为本”的哲学观。“以人为本”是一个纯哲学范畴,这个哲学范畴的提出,使得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更为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起就具有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在苏联和中国早期的传播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是有现实原因的:一是由两国当时的国情决定的。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中国经济发展落后,面对内忧外患最大的优势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因此,就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革命大无畏的精神投入到革命中去,强调整体主义。另一方面是领袖人物作用的结果。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毛泽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不会去关注普通大众的个人利益,以个人利益为本,当时关注的是集体利益,整体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两国由于国情不同,人道主义理论发展必然有所差别,中国共产党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达到了极点以致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究其原因,个人利益严重受忽视,使得个人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重视,一党专政阻碍苏联和早期中国的发展。因此,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让人人活的有尊严,人人活得自由自在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

于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外历史教训和中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哲学。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突破了过去人们多从“物”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来理解发展的局限,赋予了从“人”的价值角度来看发展的新内涵,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使得党摸索并找到了新的执政理论和发展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纠正了“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强调把个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照顾个人的利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党的十一届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有尊严的活着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共产主义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首先解决人的物质生存需求,解决了生存需求后人们就会向着满足精神需求的目标迈进。而有尊严的活着更多的体现这样一种精神追求,一个人活得如果没尊严哪里还有自由。要做到人人有尊严的活着,首先每个人要自尊自爱;其次社会要创造有利的,宽容的环境。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政府而言,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自由和政治自由,特别是政治自由。另外,政府要关注民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继续推行医疗、住房、就业等体制改革,只有切实解决物质问题才有可能实现精神享受。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主体地位基本理论的贯彻,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所以,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因此要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发展人。“以人为本”才真正坚持了人的主体地位,给与了人在这个世界上应有的位置,体现人的价值。这是唯物史观的人的主体地位理论的贯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以人为本”是向个人全面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一步。

三、结语

哲学离不开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就是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总结,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21世纪,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这就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特别是哲学理论的指导。在党的数次代表大会上都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对象是眼前和未来的自然界,社会和人以及三者的关系。当前“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抓住社会发展的这个主题,要以和谐互动为时代的住脉搏来发展自己。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2005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响应,相信这将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是时代的产物,它将继续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并在未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创造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以一种新的形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个新的哲学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为未来现代化的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周直.改革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哲学分析 篇2

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Tanenbaum认为网络仅局限于研究人员相互发邮件时自然不会凸显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一旦渗透到包括银行转账和网上购物等日常行为, 或者过渡到云计算时代,信息安全问题就无法再回避。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MS)被认为是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实践集之一,从工程哲学的视野来看,这是由某一(或某些)专业技术为主体和与之配套通用的相关技术,按照一定规则、规律所组成的,为实现某一(或某些)工程目标的组织、集成活动。这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由此构筑了新的存在物。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而缺乏从整体角度出发, 以工程创新为主线,从工程哲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和分析的研究,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以“三元论”的视角审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1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

Mitcham提出工程哲学(Engineering Philosophy)词汇,并阐述哲学对工程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工程处于技术之下,是技术的一部分,而李伯聪教授则认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是工程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

科学活动是以探索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以集成建构为核心的活动。人们既不应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也不应把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或技术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而是科学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制度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等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三元论”明确承认科学、技术与工程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突出强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强调“工程化”环节对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价值和意义,强调应努力实现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有机互动与统一。

1.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本质及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业务风险方法,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包括组织结构、方针策略、规划活动、职责、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内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标准为ISO/IEC 27000标准族。在ISO/IEC 27000标准族中, 不但给出了“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基于业务风险(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实用规则、审核指南以及相关安全域的具体指南等。例如, 仅GB/T 22081-2008/ISO/IEC 27002: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就包括了11个控制域,39个控制目标,133项控制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在不同的学科中找到其渊源,在实施框架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质量管理中的Plan-Do-Check-Act的戴明环,在具体的控制措施上,则包括了密码学、人员安全以及各类信息安全技术,其研究的特点是将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和社会思维相结合,但更强调工程思维的“设计”理论。工程研究活动不同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设计”。工程设计活动包括对象设计和过程设计。例如,建造水坝的坝体设计是对象设计,如何实施就是过程设计,在信息安全中,设计组织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对象设计,设计如何部署是过程设计。

按照“三元论”理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其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演化过程与规律

2.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体系(System)化基础上的“最佳实践集”,到国际标准的正式公布,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度关注技术,忽略人的作用的“技术浪潮”阶段, 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大量的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例如,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等。

第二阶段为强调人的作用的“管理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企业开始设置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以加强对个人行为的控制。

第三阶段即“体系阶段”,在体系阶段信息安全以目标为导向, 不再局限于手段的应用,而是技术、制度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个阶段是信息安全的工程化阶段,体现了工程的实践性、经验性、继承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动力和机制分析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需求驱动”的过程。Alvin Toffler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价值非凡,因此面临诸多风险,为保护信息,安全需求的出现是必然的。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力。新密码算法的产生,各类以“信息技术解决信息安全”的思路涌现,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安全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反过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又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速度更快,与防火墙形成联动的入侵检测系统。

国家政策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的导向力。任何工程活动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开展的,都要接受国家(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对工程创新的应用,企业的认识往往是滞后的,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例如:商务部印发的商资发[2006]556号及商资函[2006]110号,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鼓励引导政策。

2.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演化特点、方式和规律

对比国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国内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跳跃性,这种跳跃性不但体现在信息工程领域,也表现在其他诸多领域。国内一般不会沿袭其循序渐进的路线,而是直接引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或者在国外已有的原型上进行模仿开发。

在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领域内,与文化、制度、历史等环境因素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工程。在信息安全领域内,作为基础科学的密码学,其算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特征,绝大部分技术亦如此。但在工程层次,不同的文化制度有时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例如,腾讯QQ本来是模仿国际聊天软件ICQ,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ICQ,MSN等点对点国外聊天软件均濒临破产,但QQ在线用户却在2010年突破1亿。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虽然修改自国际标准,但也显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例如更强调保密性,和国外用户相比,更多的认证取向等。

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与工程方法论

3.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

科学思维是“反映性思维”“发现性思维”,体现理论理性的认识, 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体现实践理性的认识。科学家通过科学思维发现外部世界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和自然规律,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的工程构建物,工程设计是以价值当事人的特定需要为出发点 , 以构建某种与主体需要相符合的实体为归宿的筹划。

信息安全 管理体系 标准族的GB/T 22080-2008/ISO/IEC27001:2005原文中特别强调:“采用ISMS应当是一个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其需求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且上述因素及其支持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组织的需求实施ISMS是本标准所期望的,例如,简单的情况可采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部署过程也专门设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找到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3.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方法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PDCA戴明环,与A.D.Hall的系统工程方法略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遵循这个基本框架的,如图2所示。

参照图2所示的基本工作过程并结合专门指导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ISO/IEC 27003:201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指南》,提取其中的关键过程,并与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其中左侧为设计方法,右侧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4 结 语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既包括数论、密码学和近世代数等科学元素,也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单片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元素,在工程哲学的视野下,是建立在一系列科学与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活动主战场的今天,对其进行哲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辩证地对待便利性与安全性的问题。正确利用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哲学命题。坚持用“两点论”的观点看待便利性和安全性,在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信息化发展初期,信息系统尚未大规模使用,主要矛盾是便利性,提高效率,但到现在,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美国甚至成立了网络战争司令部,信息战成为攻击手段之一,安全性就成了主要矛盾,“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要在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同时,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演化规律中发现集成创新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一般都要通过工程这一环节,因此,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创新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只有从大量的工程中发现工程创新的一般规律,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归纳和引导,才能创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后发优势。

摘要: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普遍被接受的工程集成创新,是目前公认的保证信息安全的实践集之一,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演化过程,发现“渐进性、积累性创新”的一般规律,在使用信息系统,部署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用“两点论”辩证地看问题,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哲学思维 篇3

2011-04-14 09:46

现代企业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也可说是美国文化的延续。

在全球化思潮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现代企业管理的实用价值也日益明显,可以说,没有好的管理机制,企业就不可能在市场经济里站得住脚。翻开报章,就可以看到各种企业管理课程招生广告,企业管理人才近年也成了“香饽饽”,这些都说明这一新学科的必要与重要。

西方管理大师放眼东方

西方的现代[ur=http://]管理咨询[/url]师们已经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

一、将金融、财务、市场、人事、风险投资等领域分门别类,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二、20世纪80年代末,资讯科技(IT)的发展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并运用现代数学、系统论、信息论、博弈论和网络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从而使得西方的企业管理更加科学。

三、建立起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在这当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四、在聘用人才上,“任人唯贤”几乎是唯一的考量。一些西方跨国公司的总裁年薪动辄几百万美元,如此大手笔,也是基于“任人唯贤”的原则。日本、韩国也同意这种做法。但大部分东方国家,在用人方面,还是有诸多才能以外的迁就,例如家族企业、人际关系等等。

五、有完善的自我更新制度,时常调整运行机制,做到与时俱进。

尽管西方的企业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基于外在强制约束的西方管理科学,因不能攻克人性的全部弱点,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很多西方的管理大师便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向东方管理文化寻求智慧。

管理之于西方是一门科学,属于理性的实用范畴;管理之于东方则是一种文化。东方文化又是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主。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创始人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他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学术昌盛的时代。他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加上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其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儒家思想体系的精华部分,已日益显示出可对现代经济、管理和人类文明产生积极的影响。

东方[ur=http://]管理咨询[/url]文化鼓励勤奋好学,全球华商之首李嘉诚,以及已故华族企业家陈嘉庚、李光前等人,都具有这种东方美德。以李光前为例,他到陈嘉庚的公司上班时,就因为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橡胶的商业知识,并打通欧美市场,所以受到陈嘉庚的重用。

东方管理文化同时讲究情面、重视人脉。很多西方人到中国做生意,一是一、二是二,非常讲原则,但却总是碰壁,原因就是没有吃透东方的人情世故。这并非说东方人不讲原则,而是说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原则是机动的、应变的。儒家还讲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是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

象。许多人知道,日本松下企业就非常推崇中庸之道,这一基本思想可以说是松下的成功诀窍之一。

儒家的仁学,就是爱人。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提倡团队精神,与儒家文化的仁大同小异。领导者或管理者应当具有广博的仁爱之心,关心和爱护下属,努力为下属争取利益。这是企业管理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也是其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同样,员工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产生内在的凝聚力。

东方文化的另一重要部分是道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主张以柔克刚,这正符合在激荡的社会中需要一种弹性软化的管理方法予以周旋。所以《道德经》中一些有关无为、清静的概念,被企业界广泛运用。

《孙子兵法》早已应用于商场

老子还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好像煎小鱼那样,不可乱翻动,翻动多小鱼要碎,损坏鱼形。烹时火候要掌握好,不能大也不能小,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要恰到好处。

再说《孙子兵法》,这部兵书宝典在今天的商场上,同样发挥作用。其实把中国的兵法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日本早就把《孙子兵法》奉为宝典;而在科学管理发源地的美国,学习《孙子兵法》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者也不在少数,闻名全球的哈佛商学院,就将此书列为参考书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很多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世纪。东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ur=http://]管理咨询[/url]思想和人文智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精神遗产,在实践中融合东方文化精髓与西方科学管理,从而开创出企业管理的新局面。

基于哲学视角的中国式管理研究 篇4

一、哲学与管理学融合的必然性

从现代管理思想的历史来看, 管理学的研究就一直处于一种发散式的发展状态: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缺乏统一的解释。在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上, 现代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仍显得杂乱无章。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美国学者孔茨对“现代管理学丛林”先后进行的两次综合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它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 而非建立于坚实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这种哲学基础之所以如此重要, 就在于作为一种世界观, 它首先构成了知识的基础, 并为各门具体科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前提和思维方法。毕竟, 管理学虽然主要是一门经验科学, 但它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属于超越经验的哲学研究对象。因此, 哲学对于管理而言, 是不可或缺的。

二、管理学是科学性、艺术性和哲学性的统一

人们对管理哲学的认识, 虽然充满了意见纷争, 但也达成了部分共识, 即管理哲学处于管理学和哲学的交叉领域, 属于一种部门哲学。当然, 这种交叉不是管理学与哲学的简单叠加, 也并非简单地将哲学推演到管理学之中的结果, 因为哲学本来就是管理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 当今那种将管理学定位于“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做法, 正好忽略了作为其理论基石的哲学层面的问题。哲学并不独立存在, 而是深深渗透在一切具体科学之中, 它们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结的知识总体。而在这一知识总体中, 哲学处于深层地位, 它所关注的是各种知识领域中的深层理念, 如各种具体学科研究的前提假设、基本原则、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等。对于管理研究而言, 它既可以是一门科学, 又可以是一门哲学, 而二者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就会形成所谓的管理艺术。因此, 从更全面的意义上讲, 管理应该是科学、哲学和艺术的“三位一体”。

三、哲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管理模式构建

纵观管理科学发展史,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 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中国式管理该何去何从?是实现管理的跨越, 还是跟随西方的发展, 还是创造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管理模式。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应该是“创新、文化、可持续”三者的统一, 其中, 创新是驱动、文化是内核、可持续是目的。

(一) 创新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驱动力

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 由于不加分析地照搬西方管理模式, 常常造成两方面的不好影响:一是由于西方管理多重管理技艺而不重管理哲学, 把管理简单化、定量化、制度化、忽略了人的内在因素;二是由于我国在建立管理学学科的初期, 其内容大多是照搬西方而来, 因为其构建都是属于西方管理学的内容, 案例上也更多引用西方的案例, 对中国的管理学思想忽略非常严重, 一旦单纯的将这些西方知识用于东方社会的管理实践, 就会出现不小的问题。

因此, 走“综合创新”的管理科学之路,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模式, 在丰富的管理实践的基础上, 努力找寻东西方文化和中国现代管理的结合点, 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创新是管理过程和一切经营活动的最根本驱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口, 循规蹈矩的习惯和势力就不能够被打破。

1.创新的动力来源。创新的压力有多方面, 有来自竞争对手、有来自顾客的需求、有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有来自企业自发的需求, 任何被动的创新, 都不足以引领一个企业或者行业的发展, 只有来自企业自身的、自发的需求, 才能够真正的推动创新, 向前发展才能够真正的产生巨大的乘法和示范效应。

2.创新的内容。创新的内容包括企业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3.创新的流程。创新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 但是从流程上就可以归纳为三个流程:思想上产生冲突、制度是实现突破、方法上产生替代, 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创新的流程, 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从无到有, 从认识到认知, 从认知到创新的过程, 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企业原有管理模式的不满或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 使认识上与原有管理理论思想的冲突;第二阶段是因为认识到企业现有管理手段、方法的落后, 而对新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主动去认知, 有借鉴和学习的意愿;第三阶段是创新过程的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将企业之中不满的因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成功的创新案例组合到一起, 加以总结、提炼、加工, 在重复、渐进的不断尝试中寻求一个最佳创新方案;第四阶段是创新后的管理体系要得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一致认可, 包括对创新内容的适应过程;创新过程中消极因素的规避问题;创新收益的评价等各方面有利, 不利因素的综合分析、认可过程。

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首先要得到组织内部的一致认可, 这是管理创新得以执行的基本前提, 创新的管理需要拥护者, 并且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成果来证明创新的有效性。即使有些创新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是有理论认证的创新也能增加创新者和支持者的信心。

(二) 文化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内核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 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 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 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 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 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 重视企业发展中人才的要素影响, 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 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十世纪八十年中后期企业文化理论被引进中国, 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开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对企业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尽管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对企业文化理论认识加深, 企业文化的研究也从定性研究到重视定量研究, 从多个角度建立了企业文化及其测评的模型, 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基础理论和企业文化建设模型几乎都是舶来品, 还没形成适合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企业文化理论及基础模型。企业文化建设与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先比也有很大差距, 除了少数企业文化己经到了深化提高阶段外, 大多数企业文化仍处于基本形成和探索时期,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认识不足;2.企业文化功利性太强;3.将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娱活动等;4.企业文化建设模仿性严重, 缺乏企业个性与创新;5.企业文化与经营实际言行不一。究其原因,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1.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 市场机制不健全, 政府的经济职能也有待转变, 使得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撑, 对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形成制约;2.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内涵认识不够透彻。部分企业经营者都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将企业文化片面的当做是思想政治建设、文娱活动或是制度建设;3.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人情关系等思想在企业中盛行, 使得企业规章制度的力量得不到发挥, 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4.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够, 缺乏对企业经营的正确认识。我国大部分经营者都是在被生活逼迫无路可走之下选择经商的, 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企业仅是他们获取财富的工具, 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缺乏对企业经营本质和目的的正确认识。企业经营获取利润是没有错的, 但是企业经营获利的本质、目的、正确手段应该是什么?我国大部分经营者都没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在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么体现出极强的功利性, 要么就是空谈美好的文化理念而无法将其付诸于实践。甚至有少部分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只要搞好产品、制定好制度及目标、计划等能获取利润就可以了,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没太大关联, 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为了顺应潮流, 给企业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虽然是有多个因素的影响, 但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国外成熟、优秀的管理哲学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相比较, 我国企业经营者管理哲学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不明显。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缺乏正确的、优秀的管理哲学以及将正确的管理哲学转化为企业文化的能力, 对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的本质、目的、理念、方法等认识不够全面、透彻, 提炼不出既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 又能符合企业实际, 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利益关系, 得不到企业内部成员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认同, 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出现各种问题, 最终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对企业经营实际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现代企业处于复杂、变换的环境中经营, 需要处理好企业内外各种关系, 而且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来看, 知识的作用越加明显,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注重社会责任、创新和诚信的企业文化。没有优秀的管理哲学为指导, 是不可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的, 我国企业经营者优秀管理哲学的缺失将成为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 本文从管理哲学这一视角来研究企业文化, 并对通过稻盛和夫优秀的管理哲学及其在企业文化中作用的案列研究, 分析我国企业文化问题的原因, 探讨培育我国企业经营者优秀管理哲学, 有效建设我国企业文化的途径。

(三) 可持续实施目的

管理模式的建立要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 不能脱离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同时, 又必须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相结合, 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尽可能多地吸收先进的、代表前沿动向的管理理念、手段与方法。在理念上应当保持以代表时代发展和民族文化核心为基础, 在手段与方法上应当吸取最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比如创新理念、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理念、管理终极目标理念、组织学习及社会学习理念、组织结构倒置理念、跨文化管理理念、虚拟企业、动态联盟、企业再造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贯通运用能大大提高管理操作模式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使其具有较长的寿命周期, 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知识经济初见端晚, 尽管我国仍处在体制转型和多种经济混合的状态下, 但世界经济已进人知识经济时代, 各经济社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到由知识推进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传统经济资源的稀缺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知识与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知识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已成为创造物质 (财富) 的重要工具。

2.学习是未来企业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组织间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竞争, 相互间的合作乃至双赢已成为社会愿意接受的观念。获取成功越来越强调组织与集体的作用, 团队精神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为此, 组织必须有能力吸取外界的长处而不断地改善自身, 通过组织使命来体现并建立组织与团队的共同愿望。学习型组织是由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要达到学习型组织需要有这几方面的扎实基础:系统思维、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和团队学习。未来的企业应加强考虑企业的学习能力, 以便组织具有来自自身的再造能力, 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与经营特色。

摘要:管理模式的选择和构建, 直接关乎组织的成败和管理效率, 现从哲学的视角下研究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 将哲学思想运用于管理模式构建中提出了“创新——文化——可持续”相融合的中国式管理模式。

关键词:管理哲学,创新,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尹毅夫.中国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葛荣晋.中国管理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尹卫东.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D].苏州大学, 2002.

中国管理哲学体系论文 篇5

关键词:稻盛和夫,管理哲学,人力资源管理

一、“水土不服”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大量西方管理理论不断涌入中国, 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产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其中许多已经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但是, 我国在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过程中有些盲目, 只是一味引进而缺乏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差异的考虑, 以至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1、创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矛盾

中国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发展, 规模逐渐扩大、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创业企业家逐步退出经营管理层, 开始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在转型时期, 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首先是经理人和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很难达成共识、行为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是双方的信任关系很难得到确认, 企业家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再次是经理人过度追求短期业绩, 缺乏长期思维;另外还有职业经理人约束、激励和退出机制的建立问题。

2、核心、关键人才频繁流动

人力资源流动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对企业的危害很大。首先是人才流动带走了知识和客户, 其次企业要支付高昂的人才流失成本, 同时还对组织队伍的忠诚度产生巨大的冲击。核心人才本身能给企业带来核心价值, 在中国目前高端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背景之下, 关键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来讲是重创。

3、劳资纠纷不断显现

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劳资关系纠纷愈演愈烈, 冲突的根源在于劳动者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现在中国开始出现集体罢工、怠工、集体跳槽现象, 劳动合同纠纷问题也大量出现。员工的忠诚度、满意度在很多企业也在不断降低。

4、人力资源管理目前仍处于人事管理阶段

当前企业对人管理的重点还是人事管理, 把员工更多地视为人工成本, 不愿意进行投入, 或者将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在行政服务职能, 拒绝引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些企业甚至仅把人事部门变名为人力资源部、培训部改变成人才中心, 只从形式上迈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根本触动不了管理的根本。

二、稻盛和夫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四大“经营之神”之一, 他把源于中国儒家的经营智慧“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成功的秘诀, 并提出企业人本管理的理念是使员工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1、“敬天爱人”“利他”经营管理理念

在人本管理思想的引导下, 把满足员工的利益要求、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 在追求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满足的同时, 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稻盛和夫说“利他其实最后利的是自己, 如果组织里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利他出发, 这个组织一定会是个有效率又充满温暖的组织”。

2、注重情感管理

注重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念、人生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把企业价值观灌输到员工的思想行动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除了工作上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外, 还注重不断增强相互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 让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归属感, 在工作中体味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3、人才培养强调实力主义

组织要有效运营, 最重要的是组织中各部门领导必须由真正有实力的人来担任。企业还要形成一种环境、一种风气, 给有实力的人提供出任组织负责人的机会, 并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能。京瓷公司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工龄或者资历, 而是其所拥有的实力。

4、强调内部培训和提拔

日本企业具有用人制度上的相对封闭性, 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聘用员工时特别强调基本素质, 不看重个人具体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 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软技能。在现有人才的范围内, 以内部提拔为主, 进行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三、有效借鉴日企经验

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儒家人本管理的核心, 倡导以“仁爱”为纽带的人本精神。企业领导应该真诚地对待并尊重员工, 让员工真正地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 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民主管理, 鼓励下属参与

在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过程当中, 领导者要广泛听取下属意见, 做到集思广益, 鼓励员工参与, 让员工拥有责任意识。通过与下属展开彻底沟通, 以期获得他们的真心认同, 并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只有当下属的工作热情上升到与领导者相同的层次时, 才有可能做到团结一切力量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3、开展员工生涯管理

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生涯规划宣传教育, 让员工结合企业不同发展时期要求清晰地进行个人定位, 不断弥补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差距。其次, 配合企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通道及与之相适应的任职资格制度。最后, 建立公开合理的生涯规划管理制度。为员工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 辅以工作范围的扩大和丰富、激励等措施, 通过整合目标来调整员工行为使其符合企业发展, 有效利用人力资本。

4、内部提拔为主, 外部引进为辅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还不健全, 要想在短时间内引进充足的适用人才, 全面改变企业员工的素质, 还需把从外部引入人才作为企业配置的辅助措施。从长期看, 应该学习日本, 主要立足于内部培养, 以内部人才的提拔为主, 挖掘员工潜能, 增强忠诚度, 节约人力成本。

四、总结

在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 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日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辉煌成就, 实现经济腾飞, 其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企业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构上向日本学习, 并借鉴西方经验, 同时结合国情, 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白立新.竞争力在于全方位“利他”[J].商学院.2010, (1) .

[2]稻盛和夫.活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解剖学研究下一篇:语用意义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