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24-07-25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精选9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篇1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陈店镇初级中学 杨颜 党龄6年

闲暇之余,重新读了冯友兰的这本书,300来页的书本,充满了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感受到了作者“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多年前囫囵吞枣的看过,不求甚解,近来再读,感悟颇多。哲学,很多人觉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都密不可分,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一直潜移默化的侵入人们的思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大家所熟悉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它是孩子们的刚学识字的课本,而《三字经》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边是孟子的哲学思想,包括科举考试必考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古代先哲的哲学著作。冯老的这本著作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将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商周时期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系统完整,条理清晰的剖析在我们面前。平淡中散发着清茶香气,有着朴实的睿智。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冯先生列出了“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接着,就围绕这个主轴开始了百家的论述。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人都有这个境界,人自然会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会以同样的爱心去对待别人。如果天下人都有此心,社会也会更加和谐。如果把“仁”摆在教育里面,放在教学里,首要就是要求我们爱学生,注重人文教育,其次,便是要求我们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的“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

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冯先生将两个人进行对比,很是有趣。儒家的中心观念是仁、义,墨子认为仁义倒是可取,但他用另一个名词叫做“兼爱”,与儒家所指还是有不同。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极力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肄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墨子·兼爱下》)这也就是墨子的理想世界,它只能通过实行兼爱而创造出来。尽管他提出的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没有差别的爱在专制等级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不失为一幅极有吸引力的社会蓝图。特别是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更应该具有这种思想,对待学生,不分成绩,不论出生,做到“兼相爱”。

诸子百家的思想冯先生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剖析在我们面前,并将哲学思想的演变顺着历史脉络,结合地理环境,分析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对于我们很有启示意义。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其实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蕴含在我们工作中,体现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之中,更深刻的指导着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冯先生将人的不同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努力加强业务素质的学习,加强教学能力锻炼的同时,我认为道德修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需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融化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不仅要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篇2

哲学是对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 是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世界产生出来的问题价值意义及终极目的的思考, 任何人不可能没有, 也不可能回避, 只是自觉不自觉, 或自觉的程度不同而已。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须学一点中国哲学, 懂得自己从何处来, 根在哪里, 魂在何处, 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哪些。这方面著作林林总总, 学者牟宗三的尤为著名。就我们教师而言, 不是专门研究哲学, 而是学一点哲学, 提升这方面的素养与修养, 写好教书育人的大文章。为此我向参加培训基地的教师多次推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一本1946年至1947年冯教授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任访问教授为学生讲课而写就的著作, 赵复三译为中文。

为何可先读这一本呢?

首先是“简史”, 整本书仅300页, 但言简而意赅, 浓缩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 学术意味浓厚。整本书阅读下来, 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也就是能比较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世界对自我认识的运行轨道, 一扫以往自己的一知半解或碎片化的了解。书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 (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 , 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的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就是说, 哲学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 它是生命的体验。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 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 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 又不浮浅”。对此独到的见解分析比较, 娓娓道来, 令人信服。

介绍诸子百家绚烂思想, 既一语中的, 又神采飞扬。如讲述孔子:他是创立私学第一人, 是一个儒生, 儒家学派第一人。引用西汉经学家刘歆语对儒家界定:“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孔子作为教师, 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 以自己的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不仅如此, 他对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人与天的关系都有鲜明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正名”的意义在于“君、臣、父、子, 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 任何人有其名, 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对于个人的品德, 孔子强调仁和义,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忠恕”是做人的原则, 也是“仁”的原则, 按“忠”“恕”行事为人, 就是“仁”的实践。尽己为人谓之忠,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谓之恕, 两方面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知命”, 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要做自己所应当做的, 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 这些外部条件能否配合人们所从事的活动, 非人力所能控制, 人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 成败在所不计”, 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因而, 孔子说:“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在叙述介绍的基础上, 作者对孔子作了如下的评论:“他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 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 取古代文明的精华, 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 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时代。”“明中叶后尊崇他为‘至圣先师’可以说是不无道理的。”有叙有议, 言简意赅, 使读者对孔子其人其学说有清晰完整的印象。对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佛学、禅宗等介绍莫不如此, 均抓住核心价值, 要言不烦。

其次是打通古今中外。既以时间为线索, 分析中国哲学演进的历程, 贯通古今;又横向比较, 打通中外, 与西方哲学对应, 视野开阔, 给人以波澜起伏之感。比如墨子是在孔子后出生的一个哲学家, 是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后出者往往针对先出者提出驳论而建立自我, 这是一条脉络。另一条脉络是某个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如道家, 书中就写了五章——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和新道家的主情派和主理派。早期道家三阶段以杨朱、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是隐者, 哲学出发点是全生避害。第一阶段杨朱基本思想是“人人为自己”“轻物重生”, 主要用直接逃避的方式来保存自己, 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第二阶段老子, 他的学说以“太一”和“无有为常”为主旨。“太一”即道, “常”含义是永久, 永在。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不变,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 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说的“物极必反”, 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四十章) 第三阶段庄子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 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 (亦即灵性) 的成就。达到的人, 超越了普通事物的局限, 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 达到“无我”的境界, 与道合一。此时的道家主张“以理代情”。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玄学”盛行, “玄”字原出《老子》第一章, 末句形容“道”是“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指它深远神秘, 变化莫测。“玄学”表明是道家的继续, 故作者称它为“新道学”。新道家中崇尚理性与豁达率性各有其人生追求, 在早期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均可找到痕迹。儒家的流派与发展, 内容更为丰富。主干清晰, 枝叶滋润。

各学术流派发展轨迹自有其脉络, 而学派与学派之间或矛盾, 或对立, 或借鉴, 或吸收, 或融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如墨子的“兼爱”思想与杨朱的“为我”正好相反。又如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极端, 道家主张“无为”, 人的活动应“顺乎自然”;法家首先是制定法律, “设之于官府, 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但是, 在“无为”这一点上, 两个极端汇合了。法家认为君王拥有政府运作的机制和工具, 他自己不必做任何事情 (“无为”) , 而执政掌权所要办的事情却都办了。就是说, 他们两个极端之间具有“同一性”。至于佛教的传入与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对“业”与“果”的阐释, 禅宗的“顿悟”等, 对宗教、哲学、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叙述、议论, 摆脱了线性思维, 刻画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众多学术争鸣、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繁荣景象。思想之深刻、胸怀之开阔、表达之精湛、智慧之闪光, 至今留给我们不尽的思考与启发。

中外打通也是该书一个特色。英文版编者德克·布德在该书引言中说:“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 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二十五个漫长的世纪里, 凡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这是他阅读该书后的发现。确实如此, 作者在书中多处引用西方哲学家的观点与中国哲学家进行比较, 如第二十五章的标题就是“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又如讲述到后期墨家“利, 所得而喜也”, “害, 所得而恶也”, 为墨家的功利主义提出一个享乐主义的解释时, 作者联想到十八九世纪间美国哲学家杰利米·边沁的“功利原理”, 两者进行比较, 使观点更为鲜明。至于对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区别, 西方哲学用“正的分析方法”, 中国哲学用“负的分析方法”, 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既表明作者中西哲学史功力的深厚, 更让读者打开认识窗户, 不局囿于一己之见。

再次, 立足中国, 讲好中国哲学史故事。六十多年前, 最早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 由于所处的时代, 受西方学术影响, 往往以西方的学术框架来研究。这本书虽然是对美国大学生的讲稿, 但并没有以西方哲学系统来“规范”中国的学术, 也没有使用多少西方哲学的名词术语, 而是立足于中国, 讲中国故事, 讲中国哲学的背景。首先讲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 讲对自然的理想化, 讲家族制度;讲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讲述儒家重视的“礼”, 重视礼仪, 是一种诗情, 而不是出自宗教。这就强调了中国哲学的特色, 而不是以西方宗教仪式的视角来阐释。又如诸子百家由来的阐述完全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 土生土长, 无半点西方移植。“儒家者流, 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 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 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 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 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 盖出于法术之士。”如此判断, 有中华泥土气息, 一目了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此言有道理。春秋时代被有些学者称之为轴心时代, 出许多圣者、贤者、智者, 智慧纷呈, 思想灿烂。在当今高度发展又为物质所累的时期, 心灵漂泊而无法安顿, 认真读一读书中那个时代圣者、贤者、智者对天地人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 会有心灵回归家园的感觉, 去浮躁, 归平静。“提高人的心智”, 超越自我。

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篇3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篇4

读后感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页码:302 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正文:

读《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有感

郭训财

一直对中国哲学很感兴趣,人类文明的历程,进入了多元化时期。有人预言,未来世界将是基督教、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三足鼎立”和互相冲突的时代。这一看法是否成立,尚待斟酌;但它说明了一个事实: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不仅在东方世界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人们都承认,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和它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当今科技和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时代,这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个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 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 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 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 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为主宰,我们就 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 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 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先秦儒学的精神,首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 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 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 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 “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 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 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 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 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 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 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事 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 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育与修养手段。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 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处,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 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 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 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 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 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 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 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 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 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 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 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 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 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 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 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 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 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 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 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中总还是有某 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 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 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 性质。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 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 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是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 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 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 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 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 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 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 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 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 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 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 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 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 19 世 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 史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 19 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 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 的深刻反省。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 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 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 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 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 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 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 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 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 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 就是说从一个整体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 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 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 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 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 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 如能源大量需求,资源日益耗竭,环境加剧污染,类社会发展到 21 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 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 21 世纪 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 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 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 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 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 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篇5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出版。经中央审定的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党史普及教育读本,系统、简明、准确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该书一共有12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中间的十部分是正文,分十章,最后一部分是后记。

该书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对党所走过的道路、经历的复杂斗争、遇到的艰难曲折、经历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都作了恰当的梳理和反映。尤其是集中叙述了党领导人民所干的三件大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书紧紧抓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用雄辩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该书在系统勾勒党的奋斗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探索史、理论发展史和自身建设史。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进程以及所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创新理论成果的伟大意义。全书反映的艰难探索、宝贵经验,无不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坚持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同时也深刻地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此外,该书全面总结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充分展现我们党的崇高品质。其中包括“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等在内的优良作风;包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包括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建设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新路、开拓创新等为基本内容的时代精神。这些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和人格魅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该书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充分体现党性原则又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全书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的有关文献为依据,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坚持客观反映介绍党的历史。既充分肯定成绩,也对曾经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作了一定分析。对党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作出了权威的评价,对人们关心的很多问题作出了适当的回答,具有较强的准确性、权威性,是一部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党的历史的基本教材。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应当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作用,更好的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新时期,想到了现在,想到了未来,想到了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时期,面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大灾害,我们的党和政府从没松懈,决策有力,到位,带领我们奋战在前线,最终我们战胜了天灾。天灾无情,但人间有情,过程不容易,很艰辛,但党和政府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赢得了全世界尊重。在汶川地震抗灾中,温总理深情的说到: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可见,这就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党和政府,一个值得我们永远尊重的党和政府,他教会了我们自强,教会了我们百折不饶。我们在感动,我们在思考,我们更需为我们党和政府鼓掌。

回首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十一五”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新的理念和方针不断提出,帮助中国真正走上一条繁荣富强之路。在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温家宝总理作长达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赢得与会代表委员24次掌声,会场内不断响起的掌声不仅表达了参会者对政府工作的肯定,更传递出中国百姓对政府的信心。物价、房价、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话题,一直位居“两会”期间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排行榜前列,在今年中国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百姓民生,于细微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关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篇6

总之,我们似乎一直很多烦恼,很多困惑。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每次要进校门,他们都要问三个问题:

1. 你是谁?

2. 你从哪里来?

3. 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惑了炎黄子孙很多年的经典问题,似乎解开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不惑的真谛。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有过担心,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玄”的学问,如何阐述中国哲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能够把哲学史讲清楚,则更加困难。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冯先生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了中国哲学史中,奠基者地位的六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同时,介绍了佛家,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语言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而冯先生个人对中国诸子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冯先生没有仅仅简单的总结归纳,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探讨和回答了开篇的三个经典问题,在阅读之后,令人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又发人深思的去探索如何将中国先贤的哲学思想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中国人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

首先,你是谁?

在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中,人是自然的产物(侧面承认了人的动物性),所以最基础的思想认识是——人,应当顺乎自然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了解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在近200多年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内心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更多的是“有限”和“无限”的更迭。道家认为,规律没有极限,而是相符相依的关系。凡事到了极端,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依”;因此,要“戒骄,戒盈”,凡事不可太过。

传承几千年的“轮回”的思想根源,无形中让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希望,在逆境中有了更多的斗志,这也许也是中华民族多次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时候,能够奋发崛起的原因。

但是,如果仅仅顺乎自然规律,人经常处在“无为”的状态下,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本性中,不管根源是“善”还是“恶”(儒家),一味放纵没有约束,懒惰是不可避免的,趋利除害的性格也会让已经成型的社会组织或者国家陷入混乱(墨家)。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人类本性需要以“礼”“道德”,甚至是“法律”加以约束。(儒家,名家,法家)。

第一个思想层次属于少年,放荡不羁,没有束缚,任凭天性自由发挥。第二个层次的思想属于中年,人不是完全离群索居的动物,而是社会组织——国家中的人。以入世的思想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则需要有规矩,既有外部的约束,也有内在的自我升华。名家和法家虽然有矛盾,但是联系更为密切。名家创建了对于条文措辞的推敲,法家承载了其工具,开创了“以法立国”的精神体系。两者相同之处,都在于以外在国家机器的存在,去约束人的本性,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而传颂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则是更加强调内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够由己及人,则是为“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千年来传统主流思想的主题。

依靠外界的法令工具,和内在的修养修为,人在社会中和国家中,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有更准确的定位。而明白了从哪里来之后,到哪里去的问题的答案就已经不远了。

第三个层次:你要到哪里去?——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大家应该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最多,抛开意识形态的区别,30年内的历史变迁,我们身边人所追求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在中国哲学史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呢?诸子百家都给出过自己的答案,而最多的则是“内圣外王”,但我认为境界最高的,只有庄子的“内心的快乐”.

“内圣外王”的概念非常流行,从儒家,道家,再到墨家,都有过类似的阐述。在古圣贤们看来,最理想的社会结构,应当是让“圣人来为王”.圣人,可以做到“仁,义,礼,兼爱,无为”等等,各家各派都将自己的最高认识用到了“圣人”的标准中,而做到这些标准的人,一旦成为了“王”,则是天下苍生的福祉,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今看来,在今天社会,“为王”不一定非要做最有权势的人,可以理解为做一个优秀的人,通过外部行为,将内心的修养表现出来。自我发展以“内圣”为目标,“外王”为表现,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无疑在任何时代都是令人羡慕和赞叹的。

而之所以将庄子的“内心快乐”作为最高境界的认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老年的智慧,是一种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当然,有这种认识和追求的未必都是老年人,而是可以以此来达到那个很多年来大家所追求的目标——不惑。

庄子认为,能够做到“内心的快乐”,需要人们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但不是老子的那种“无为”的懵懂,则是经过思考和认识之后,内心的一种睿智的选择。

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最适合作什么;只有努力了,才明白自己最应该作什么。然后去做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才能够真正的不惑。

听说最近在中国粉丝暴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也是在万念俱灰时,读过《中国哲学史》,才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才解开了内心很多的疑团。

读《时间简史》有感 篇7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

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生命践行他的诺言,他为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他,就是《时间简史》的作者,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我仔细端详着它的封面,一个大大的钟表首先映入眼帘,这个钟表十分抽象,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了下去。我想它代表的是浩瀚的宇宙,代表着时间没有尽头。钟表上面是四个金色的大字“时间简史”。我慢慢翻开书本,陶醉在书海中。在我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巨着,读起来肯定会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吃力,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改变我的观点了。霍金先生用非常幽默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一些天文学的专业知识,他把膨胀的宇宙比喻成不断进食的孩子,把恒星比喻成吃的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能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识,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读来生动有趣,让人不禁想赶快通读全书,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霍金有一句名言,我深深地记在心里,“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废的”。虽然,他的身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它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我十分佩服他对科学的热诚,他认真思索并巧妙解释了科学理论的本性,即任何物理理论都只不过是一个假设,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只是暂时的,而我们永远不能证明它。他还致力于研究量子引力。在他生病期间,他不仅没有得到多余的休息,反而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更加刻苦地研究,废寝忘食,终于得出了量子引力论。

他不仅对量子引力有独到的见解,对宇宙黑洞的研究更是透彻,可以说霍金与黑洞齐名。他首先发现并证实了黑洞有温度有辐射,黑洞在逐渐缩小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辐射不断增强,直至最后变为一个奇点,然后再逐渐增大,以此循环。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爱上了宇宙,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太空,探索着宇宙未知的秘密。我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高尔基曾说:“充分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的确如此,科学就是力量。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增强国力、发展经济、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答案只有科学。

读《万物简史》有感 篇8

这个暑假,我读了有关万物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影人入胜的书——《万物简史》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的事物,它的发展历程。其中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神奇的原子”,院子非常非常小,它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他又能组成世间万物(包括:人,动物,植物,石头,土,化学元素··)原子是不会消失的,当人死了之后,人身上的原子会组成另外的事物。可能是一棵草,一块石头,一只猫,或者是另一个人身上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时空中,所有事物都是长久的,不是的,永恒的··

这本书还讲述了科学家们的奇闻异事:达尔文为蚯蚓弹琴;牛顿将一根针的眼缝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再大雷雨天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实验,竟然到失去知觉的地步;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习惯亲自“品尝”一下发现的化学元素,最后死于:汞中毒” ;爱因斯坦在还是专利局三级审查员时,发表了几篇足以改变历史的论文,但却没有一位物理尝家去重视他,原因是因为他们不重视专利局发表的东酉,于是,爱因斯坦就遭到后来在申请大学讲师,中学教员的拒绝。

读时间简史有感 篇9

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讲述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科学知识,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理论………这些理论通常是在中学阶段才会接触到。

宇宙膨胀、黑洞、奇点,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关于黑洞的介绍。黑洞是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的神秘区域,在科幻片中常常能见到,譬如电影“星际穿越”。在黑洞中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如时空弯曲…。一些解释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过仍觉得挺奇妙的。

这本书还带着我深度地了解了之前的知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电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但这本书告诉我,如果当时不是特斯拉及时地发明了交流电,爱迪生是不可能发明出电灯泡并广泛应用的…。类似的例子在书中还有不少。

另外要说下,这本书还自带“4D”功能!在手机中找到“4D书城”APP,在APP中输入书名找到书籍,然后扫描书页,在手机中看到的页面有立体效果,非常有趣。

上一篇:产科护士个人总结下一篇:高职高专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