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与实践

2024-10-09

原则与实践(精选12篇)

原则与实践 篇1

活动的设计应注重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一特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中更为突出, 这就要求设计中要注重设计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 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性

设计中要侧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在实践中应用。设计的活动中, 应该给学生以探索的空间和适当的时间, 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策略去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 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原则与实践 篇2

论文关键词:实践合理性 可持续发展 主体性 客体性

论文摘要:实践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要使实践合理性,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客体性原则、方法原则、综合效果原则。

实践的合理性就其实质而言即指从人自身的目的、需要出发,根据对客观世界所做的正确认识,进行满足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或生存、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能力。实践合理性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人或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对立与冲突的和解,以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及自然的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指人的可持续性,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实践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具有一致性。实践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决定了要实现实践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要使实践合理性,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必须真实地反映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亦即“人的尺度”。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并从主体地位出发以各种方式掌握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功能特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1]主体性不仅在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得到确证,而且被确立为哲学特别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把主体性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并从主体人的内在尺度出发,以主体的方式来对待和把握世界,使世界按照人的方式存在。人们实践活动现实地改造世界,目的就在于改变外界事物的现成结构和形式,塑造出对自己有用或有利的新的理想客体,而这种理想客体是不会由外部客观的自然过程自发产生和形成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所谓按照实践者的主体尺度去改造世界,最主要的是按照主体的需求、愿望、目的和意志把客观事物改造成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者需要的新客体。任何人的实践行为,总是有一定的需求根据的,人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是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不是为了实现外部世界的规律,离开人的需求和利益,人的实践活动是无法理解和不可想象的。尽管人的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部对象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为了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去有效地变革客观事物,使其为人类的需求和利益服务。所以,要使实践合理性,主体必须首先从自身需要所决定的目的出发,真实反映符合人之本性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力量,亦即真实反映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

作为人之本性的需要是实践主体“内在尺度”的本质内容。人的需求和实践目的意味着对当下现实的不满足,意味着要求超越现有,追求和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理想现实。实践主体越能客观、正确地把握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实践的目的就越明确和可靠,实践也就越趋向合理性。但是实践主体的自身需要并不都是真实、合理的。因此,对于合理形态的实践来说,不是对需要不加区别、不辨真伪、不分主次地满足。主体在从事实践活动之前,必须搞清楚自身的各种需要在何种意义上、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现实的还是幻想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进而决定把何种需要升华为实践目标。在这里,立足合理的需要是使实践合理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首要条件。合理的需要从需要的对象角度看是指合外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需要的主体角度看是指合人类的目的性,即有利于人类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现代人们由于某些不合理需要和欲望的膨胀和满足,直接诱发了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例如,过分的享受和奢侈的需要,违背社会基本规范的需要,牺牲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需要等等的追求与满足,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主体代内和代际的不平等。[2]这说明:主体只有从真实的、合理的需要出发,才能使实践合理性,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人自身具有的满足需要的力量也是实践主体“内在尺度”的重要内容。毋庸置疑,任何需要,即使是真实的、合理的需要,若要得到满足,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特别是主体必须具备满足需要的力量,否则需要就不可能实现。[3]因此,要使实践合理性,还必须包含着对主体满足需要的力量的.真切了解。只有在真切了解与把握实践主体满足需要的力量的基础上,主体才能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力戒空想地提出实践目标,进而使实践的合理性追求得以实现。

总之,真实地反映符合人之本性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力量,这是实践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主体性原则。面对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和危机,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有些人将这些困境和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认为只有让人类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行不通。理论上看,人是一种不同于动物的实践存在,是主体。若仅仅强调人与自然界统一的一面,否认其特殊性,则将人与动物等同了。另外,人虽然不是自然界的中心,但人类的行为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的“自我中心论”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若让人类只顺从自然,在实际行为上消除主体性,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这等于要消灭人类了,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看,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求人类完全放弃现代文明成果,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亦根本行不通。其实,人之为人,靠的就是对自然界的控制和改造,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控制和改造。因此,我们不能说是人类的主体性造成了当今的人类困境,不能笼统地否认人的主体性。事实上,造成这种困境的至多也只能说是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那种片面发展的主体性,它只有动力机制(无限占有物质财富的欲望),而没有自我约束机制。由于它既没有对自身活动的内部限度和外部限度的认识,又缺乏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机制,因而是一种盲目放任的、自发的、低级的主体性。人类高度发展了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觉、自为的主体性,它对外部自然界的整体规律性有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活动的后果有预见性意识,对自身的行为有规范性意识。因此,人类要最终摆脱生存困境,不仅不能取消主体性原则,相反,科学合理的主体性原则的逐步确立和人类在实践中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马克思说得好:“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4]这里,人“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实际就是对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类中心论的确证。简单地否定它,就是对人类价值的否定,也是对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的否定,更是对人类自由自觉活动的本性的否定。

二、客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尽管是实践活动永恒的支点或中心,但它又是依赖于客体的。这是因为,作为主体尺度的需要是以外在物为其对象和内容的,离开外在物,需要便成了一个空无的概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这个道理。进一步说,主体需要不仅要以外在物为其对象和内容,而且其需要的满足只有通过主体能力对外在物进行改造并在合目的的改造结果中得以实现。因此,要使实践合理性,主体还必须科学把握被改造客体的“外在尺度”,形成关于外部事物的结构、属性、本质、规律、内外联系形式及其发展趋势等等的完整理论和知识,即首先解决外界客体本身“是什么”、“是怎样”、“是如何”的事实性认识问题,进而确立起关于实践客体的理论观念。众所周知,实践的客体系统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实践客体不具有它自身固有的结构、属性、本质和规律,就根本谈不上对人有用,任凭主体怎样改变它的现状,它也不可能变成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因此,实践主体要想现实而有效地变革外在客体,就需要对外在客体有合乎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关于被改造客体的“外在尺度”的完整理论。正是由于被改造客体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实践主体只有掌握并遵循这种客观规律,坚持客体原则,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主体预期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按照被改造客体自身的“外在尺度”即按照客体原则去改造客体,就是要合乎外界事物的属性、结构、本质和发展规律去改变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主体就必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地掌握关于被改造客体的“外在尺度”。显然,没有对被改造客体的“外在尺度”的科学把握与反映,没有关于客体的科学知识与理论,就根本不会有自觉的、科学的实践活动,实践也就没有合理性可言。当代人类实践负效应产生的原因固然复杂,但与主体对实践客体的把握欠合理、规范,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仍欠全面、深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实践主体越能全面、系统和深刻地掌握实践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就越能自觉地按照客观事物自身的尺度建构起合理性的实践观念,从而使实践活动有更多、更大的自由,进而使实践目标的对象化和现实化更加顺利和有效。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外在尺度”的反映与掌握,主要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实施的信息条件、组织条件、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等的反映与掌握。建立在对实践客体上述条件准确而科学的把握的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才是合理的、可持续的。

在“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或“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的尺度”绝对化而忽视物的尺度作用,把人的利益需要片面化、单一化而取消了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消极地吸取因人们实践活动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教训,夸大物的尺度作用而否定了“人的尺度”对人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终极规定性,进而模糊了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界限,否定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取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都起作用。马克思在说明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时指出,动物只能按一种尺度即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而人的生产活动则可以运用两种尺度,“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5]但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作用的性质不同,也就是说,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物的尺度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方式、内容和结果起制约作用,而人的尺度对人的活动的展开、方式、内容和结果起着决定作用。换言之,对人的活动来说,物的尺度是它的“必要条件”,人的尺度则是它的“充分条件”。人的活动中的两种尺度,物的尺度不可无,而人的尺度更根本。因为物的尺度作用是物的价值的体现,它是由人的需要规定的,如果某物与人的需要无关,则根本谈不到有无价值的问题,也不可能在人的活动中发挥尺度的作用,同时物的尺度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物作为尺度运用得是否合理适度也是由人来把握的。

以上两种尺度的关系告诫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视物的尺度的存在,重视物的尺度作用,要善待自然界,珍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用伦理眼光和道德态度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因为对人的实践活动来说,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在坚持人的尺度具有终极意义的前提下,把两种尺度整合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以确保正确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惠,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服务。

三、方法原则

要使实践合理性,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真切了解实践的方法尺度,亦即工具尺度。主体在对自身内在尺度和客体外在尺度把握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理想客体无论多么美好,也只是一种理想追求,为了促使理想客体在客观上向实践目标所规定的方向发生变化,使理想客体在观念上变为现实,主体必须采取实际行动,用正确的实践手段和方法作用客体、影响客体。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7]具体来说,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遵循的程序、使用的工具、掌握和运用工具的方法和技巧、组织管理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影响到客体能否实现或实现的程度。因此,实践方法是构成主体制定“怎么做”方案的又一重要内容或环节。

人的实践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实践规模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扩展,实践能力和效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提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改进实践方法,革新和创造出新的实践工具。因此,要使外界客观事物实际地对人有用,有效地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理想客体,就必须在把握客观世界的物的尺度和主体自身的内在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实践的方法尺度或者叫做工具尺度。实践的方法是指主体为实现实践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或主体为控制客体使之向着预定的方向发生变化而采取实际行动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实践方法尺度是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之间现实地相互作用的中介媒体和基本途径。其鲜明的特性表现在:一是指向性,方法的应用具有主观选择性,选择的意义在于寻求符合实践主体目的性要求的方法,使系统按照实践的活动目标和方向运作;二是程序性,方法作为系统软件是程序化的,其应用有助于实践系统在动态发展中按步骤地有序展开,提高其组织化程度;三是可控性,方法作为一种操作技术,通过对方法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在反馈控制中不断协调主客体关系,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活动;四是效益性,方法作为探索工具,其选择和应用在于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尤其是通过对实践要素的合理组合,谋求一种具有整体优化的实践效果。[8]实践方法的上述特征表明,方法作为主体生活的引渡,是人与社会实践发展不可缺少的实在要素。离开实践方法,就难以构建实践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真正的实践活动可言。

实践方法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概括地说,实践的方法尺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践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总离不开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物质工具。第二,实践过程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物质工具,而且还必须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的行为方式是实践方法尺度的核心内容,它是实践活动中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和运动起来的“粘合剂”或“纽带”,是实践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生命”、“灵魂”,也是实践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实践方法尺度反映了主体“能够做什么”、“能怎么做”,也就是解决实践活动的手段、途径和方式问题。如果不解决实践活动的方法尺度,实践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中都不可能真实而有效地统一起来,实践活动也就不可能合理性。

需要指出的是,方法尺度或工具尺度的运用要与客体尺度相适应,过低的工具水平无法驾驭客体尺度的完满实现,但过高的工具水平又会造成工具本身的浪费,因此,二者的最优关系是适度。实践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的方法原则意味着在实践中要选择那些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协调利用各种可能条件,在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之间取得平衡的方法和手段,即达到最优化。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相当程度上是由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远远落后于日益复杂的现实造成的。因此,找准当代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达到对当代乃至未来实践方法尺度的真切了解,是消除当代实践负效应,使实践合理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综合效果原则

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方式都是社会所给予和创造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又必然影响社会。毫无疑问,要使实践合理性,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全面反映和把握实践活动的社会尺度。

社会尺度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尺度。它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效果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在实践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之中。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活动者,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能够通过社会结合或协调造成新的系统的质,由此而形成的实践活动效果显然带有整体的和综合的特点。在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人不仅以整体的人,而且以人的整体即以群体、社会乃至人类来进行活动;作为个体的人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作为群体的人的整体更是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这种社会性,构成了社会尺度的实质内容。

社会尺度在实践活动的结果中表现为综合效果原则。它是合理性的实践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是因为,无论是实践客体的类型和范围、实践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实践手段的水平和数量,还是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实践的结果和影响,都无不打上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就实践活动的历史延续性来讲,任何时代的实践活动,都同过去和未来时代的社会实践有着内在联系。社会性作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内容和特性,决定了实践主体必须自觉地反映和把握社会的尺度。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由彼此相对独立的主体来发动和完成的,而相对独立的主体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利益;同时,每一项社会实践都必然会对诸多社会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利害效应,而决不仅仅只触及当事的实践主体的利害关系。历史与现实表明,不同主体之间亦即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其利益追求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常常会发生矛盾与冲突。实践活动的社会尺度就在于反映实践活动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利益,使实践活动及其效果既符合实践者个体的利益,又符合社会主体的利益,起码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反映和遵循实践的社会尺度,就是反映和遵循周围他人、群体、社会乃至人类普遍公认的规范准则。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满足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当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人类整体利益不构成威胁时,这种利益追求就是合理的,实践活动也就是可行的。相反,当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追求严重威胁到人类整体利益时,则是不合理的、不可行的。实践主体要顺利而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必须正确地把握实践的社会尺度,确保实践活动的社会正当性。

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从事任何实践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社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协调能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自组织能力、社会全面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等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弱化都会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在系统整体上思考实践活动系统的优化组合,谋求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注释:

[1][2]参见余晓菊:《合理主体性的确立:走出人类困境的根本途径》,《哲学原理》第2期。

[3]参见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版。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6]参见张兴国:《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 第6期。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原则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养成概括、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同时,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大量出现还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数学课程的变化,为此,教师更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科学有效地教学手段使课程评价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一、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

1.教学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以物质奖赏、精神鼓励、语言激励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不可否认,这些评价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帮助,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这些都只针对于片面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回应的往往只有一个微笑,之后便是不屑一顾,只有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评价,才能长远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特征,从多层次的进行评价,从而不断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评价要具有开放性适应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为学生良好发展提供确切的需求,而不是把学生进行分类或者比较。其次,在数学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对于做事不当或者成绩落后的学生不能一味指责,对于学生进步要及时鼓励,充分保证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最终,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形成多元的开放性的数学教学评价。

3.教学评价要以注重学生参与过程为主

初中时期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概括、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之中,并针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学生个体发展有更多的关注,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概括,用更有效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评价的具体措施

1.利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有效的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模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

2.利用评价的导向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辅导策略及课时计划,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创新与合作能力。同时,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及时发现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改进与实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利用教师自我评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程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教学时间、师生关系、教学成果等因素进行评价与设计,并及时的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具有吸引力与科学性,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促进师生合作关系的良好发展。

总之,教学评价对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可以正常有效进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在制定的活动计划时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特征,充分把教材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以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为基础,制定合理活动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同时,在综合实现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向导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实践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廖慧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J].中学数学发展与研究,2013,11,(23):14-16.

[2]张万斌.数学探究与课堂改革[J].教育理论与改革,2013,12,(06):18-21.

原则与实践 篇4

四、注重合作交流, 达成有效共识

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生生合作, 师生合作。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以获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 有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 互帮互助, 产生共生效应, 在合作交流中共享知识, 达成共识, 得到发展。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施展自我,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五、加强学科联系, 知识有机结合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与各学科领域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 在确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时, 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 将数学与各科知识有机结合, 开展切实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

六、强调活动开放, 发挥学生潜能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 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 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内容开放, 向课外延伸, 而且活动方式也要开放。只要把握好开放性的原则, 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中学习、实践、体验, 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乐学”者, 也才能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总之, “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的四大领域之一, 需要我们做全新的理解和深刻地把握。只要我们遵循选择和确定“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原则, 精心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过程, 就能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领会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 学生在“综合与实践”的学习过程中, 采用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能力得到提升, 思想得到升华, 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一代公民。

(盐城市聚亨路小学) 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

识, 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 需建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合不是形成。因此被动地, 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适论, 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江的新的过程动的思维。通过活动, 教学实践是一个实, 本人认践和创苏情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有助扬州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 获得情境, 基使●何促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发萍兰进的信心展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学

一、构建民主情境, 营造自主生探索的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自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主理自由, 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探造性心理。自”这由, 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就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索学生, 将自由还给学生, 使学生感学教师看做朋友到课堂不再是严, 肃把同、学看做呆板的, 伙伴能把, 习彻底消除胆怯和依耐心理, 把学

习当成自己的事。因此, 教师要构建民主的情境, 让学生想说、敢说, 并允许学生出错, 允许学生争论时抢接话茬发表意见等。例如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时, 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教师不加任何提示。学生们有的认为, 分子相除的商做分子, 分母相除的商做分子;有的认为先约分然后再相除, 等等。因分数乘法的思维定式, 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错, 而是要倾听,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倾听交流中学生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二、构建生活情境, 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认为, 创造教育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今天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教师要教生活中的数学, 但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 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切实让学生体验教学价值。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 当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 抽出时间让学生举行“跳蚤市场”, 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不用的玩具、文具等进行买卖, 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不但巩固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用, 而且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平等的交流氛围, 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三、构建活动情境, 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试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篇5

刘文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当然也是语文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㈠以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是现代教学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自然界中是最富有灵性的动物,人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使自然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作为人世间一种活的生命体而存在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其生命活动形式是不同的。在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校这一特殊空间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学校生命活动的重要形式。现代课堂教学不再仅是师生之间单纯进行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活动过程,它应充满生命的活力。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过分强化了教师和教材这两个因素,学生这一因素被相对忽视和弱化了。以学科本位论为主导思想编写的教材,是一种以成人建构或教师建构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方式。这种课程由成人建构知识,再由教师作为媒介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当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主动追求知识的主体。这种教材内容是外在于学生的,是学生未能亲身体验的,陌生的,因此容易流于枯燥乏味的境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自身体系撰写和实施教学方案,将人类研究成果教授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支配被调动的配角地位,对这些成果不敢逾雷池半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来看待,而是将学生当作了自己表演的道具,这是对儿童人性的一种蔑视,是对儿童个性的无情摧杀。这种条件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其实谈不上是交流,准确地说应是灌输)是不平等的,是支配与屈从的,哪里还会有点人性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生命的撞击,情感的交往,个性的张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经典,处处都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直接赞美人的智慧、歌颂人品格的课文在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中仅靠教师讲,不让学生舍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去想一想,做一做,是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的,教学效果是难以让人满意的。由此可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是建设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焕发出充满生命意义的色彩。

原则与实践 篇6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符号;语言

一、前言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新闻真实性”为关键词进行简单检索,发现共有301条相关记录,从2010年4月24日到本文发表日期,共有143条记录。可见新闻真实性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般来说,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正如新闻自由主义的先驱约翰·米尔顿曾经说过,“哪有真理和谬论辩论时失败的时候呢?”可是对于“新闻真实性”这个问题,大家却有不一样的意见。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指出:“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在分析了几组概念如,“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及“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之后,他最后提出:“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1]

四川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元则用现象学的观点对新闻真实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新闻真实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与假新闻相对立的新闻真实,即新闻不能够造假”;二是与“假新闻相无关的新闻真实,即新闻报道与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同一性’问题——两者是否可能具有‘同一性’,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同一性’”。[2]

本文试图结合两位专家的研究,从西方哲学理论和新闻实践活动本身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期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对新闻真实性的追问与理解

既然提出新闻真实性这样一个原则,则其前提假设是该新闻真实性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广袤无垠的自然环境,即使新闻人身处事件发生现场,如实地反映事件全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地认识世界,除非有个万能的上帝。况且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纯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

(一)生活的现实——符号世界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重要著作《人论》中提到:“人是符号的动物。”在他看来,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者“象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符号功能),并构成一个文化世界。按照这一理论,我们认识的世界其实已经不是自然状态的世界了,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这样一来,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会打上符号的烙印。

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人呈现事实真相,如实反映事实。但是新闻人呈现的只能是对一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直接呈现该新闻事件。在“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三者之间,新闻人承担的并不是一个镜子的角色,并没有木然地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完完整整、不加挑剔地全部呈现给受众。即使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样的新闻也是没有人愿意去关注的。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从一出世,就一直通过符号来认识这个世界,那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已经戴上了一副隐形眼镜(或许不是隐形的,因为没有人能不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没有人不戴这样的眼镜)。我们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关注这个世界的,用“有色眼镜”对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编码,而受众也是用戴有“有色眼镜”的眼睛进行解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完全地反映真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二)认识的工具——人的感官

海德格尔在名著《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场”(present)进行了严格的现象学追问,理清了存在者与存在的本体论差异。他认为存在者也就是在场者,既有时间的规定又有空间的意味,是此时此地的呈现。作为存在的人无法直面存在本身,而总是借由在场者的不断去避而使之敞开,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澄明”。[3]

海德格尔的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敞开即遮蔽”。也就是说,我们敞开一面的时候必然遮蔽了其他的东西。新闻人在新闻5W的报道中,如果敞开了Who也就会把其他方面遮蔽掉,手电筒在夜间照亮一片天地时会把更大的空间遮蔽。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新闻人的眼睛在睁开的瞬间就已经在进行着选择。当学生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课,突然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叫,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声源,而没有人去留意老师在干什么。

在新闻人眼中,如果他认为当事人很重要,他就会把Who聚焦;如果认为有必要向受众解释发生的地点,他肯定会在报道中说明Where的重要意义。

新闻人的选择就是帮受众聚焦。因为当受众面对一个很大的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该把目光投向何处,这时候新闻人会帮受众定位,而当所有的新闻人把探照灯照遍每个角落的时候,受众对于环境就会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

新闻人所做的事情就是选择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李良荣教授提到,“新闻真实性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很复杂。这种复杂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4]。

所以这个问题的悖论性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要经过选择,而一经选择,便无法做到完全真实,也就是说,既然无法做到完全真实,那这样一个真实性要求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表达的工具——语言与符号

20世界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为领袖,建立起后现代思潮中著名的解构主义,它以怀疑、反叛、消解为基本特征。解构主义声称,人类经验中只存在着概念( 诸如语言、知识体系和文化) 的“社会建构”。就是说,人是不具有脱离社会建构的经验和感觉的,所有经验和感觉形成一张关系网,而这张关系网的建立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代表统治势力的权力的。比如,我们在自己所接受的文化结构之外无法认识自然和我们的身体。

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当人说话的时候,人并不是在说或者控制语言,而是语言在控制人, 不是“我说语言”, 而是“语言说我”。换句话说,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人只是这种语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这一假说的基本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语言的面貌决定着世界的面貌。换言之,并不是世界的“客观性”决定语言的“表现性”,相反,而是语言的“表现性”决定世界的“客观性”。“所谓‘真实的世界’(real world),在相当程度上是被无意识地建构于(文化)团体的语言习惯之上。”[5]语言是建构现实的基石。有什么样的“语言”, 就有什么样的“存在”。

由于解构主义天生叛逆的品格,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众多的争议与批判,但同时也对许多学科给予有益的启示。对新闻传播学来说,应该注意到在“传——播”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不仅仅应关注传者——新闻人准确地认识事实并把自己认识的事实传给受众,还应注意播者,即受众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传者使用的工具——符号与语言(当然就传播工具的重要意义来说,媒介作为载体,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媒体的重要性经过多伦多学派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相对来说,语言与符号的功用就被忽视了)。

宁波大学王冬梅女士对新闻真实性从语言学角度进行了解读。在分析了真实和谎言之后,经过对语言的几种性质的辨析,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最完美的工具。新闻媒介在选择了语言的同时也选择了遗憾。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能做到与客观事实绝对一致甚至完全等同。”[6]既然我们使用的工具都是有缺陷的,那又如何能反映整个事实真相呢?

三、结语

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被列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中,从该准则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新闻真实性其实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不是基于操作层面的硬性要求。如果从操作层面来要求每个新闻人都要做到真实,由于其意义的模糊性,既没有必要也不具有操作性。陈力丹教授说过:“我们总爱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种比喻,比喻不是论证,更不是现实。”

因此新闻真实性原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并从两个方面对新闻人提出要求。在道德伦理方面,要求新闻人诚实,不做假新闻,不欺骗受众;在新闻业务方面,要求新闻人做到客观、准确和不出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新闻真实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另一方面,可以对报道层面的客观准确加以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注释:

[1][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第227页。

[2] 张小元:《新闻:真实性或者客观性》,《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年第Z1期。

[3] 参见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5] E. Sapir: . Language,1992,NO.4。

[6] 王冬梅:《从语言学视角看新闻真实》,《宁波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原则与实践 篇7

关键词:美国,行动公民教育,背景,原则,实践

公民教育对民主具有一定的促进和维护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民主进程。又因美国民主宪政制度所具有极高的国际声望, 我国的一部分学者对美国的公民教育抱有盲目积极的观点。然而, 自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实施以来, 提高教育质量、强调测试、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成了美国教育的热点和关注重心, 阅读、数学、科学等基础学科为学校核心课程。与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确定和提升形成较大反差, 公民教育遭遇内涵窄化、地位边缘化的尴尬处境。一方面, 公民教育内容在学校被限制在历史、地理一类的社会课程 (Social Studies) 中传授, 不再具有广泛的学科情境和背景;另一方面, 社会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也渐渐被以读写算为内容的核心课程所削弱, 大量的教学时间和资源被其它的学科占用。而这样的情况也引起美国各界人士的担忧和关切, 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公民教育在培养合格美国公民, 维护美国民主稳定和繁荣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公民教育的不足将伤害这种作用。人们普遍认为, 对于公民教育的忽视在短期看并未造成重要影响, 但公民教育持续不足对于美国整个政治制度的伤害将是深远而沉重的。由于以上客观事实和普遍认识共同作用, 各种“新式”公民教育的机构、倡议和理论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层数不穷。虽说“新式”, 在这个社会学理论饱和的年代, 它们新鲜之处并不在于理论的新颖和独创, 而在于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 或将一些被舍弃、遗忘、边缘化的教育理论重新包装指导公民教育领域的实践活动, 目的是为日趋僵化公民教育带来一些变化, 使公民教育能走出被边缘化的境地。在这之中, 由“全美行动公民合作机构” (National Action Civics Collaborative, NACC) 所倡导的“行动公民教育” (Action Civics) 便是其中代表, 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颇有可取之处, 作为本文讨论的主题。

一、NACC“行动公民教育”产生的背景

公民教育是与美国的现实政治制度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育领域。公民教育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程度和热情, 而公民的政治参与 (Civic Engagement) 又是衡量这个国家公民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然而, 美国公民低迷的投票率越来越引起美国各界对于本国公民教育不足的担忧和诟病。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学校的公民教育发展年轻人的公民知识、技能和态度, 使他们成长为积极且有责任感的公民。

当然, 除了公民教育的不足外, 投票率的持续30年下滑也与很多其他因素相关, 例如, 1971年通过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将公民投票年龄降低到18岁, 从而使适龄投票者基数骤然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 美国教育经过过去60年来几度教改之后, 公民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已越来越被数学、阅读和书写一类的基础知识和课程削弱, 甚至取代。在片面追求青少年学业成绩的驱使下, 公民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实际载体, 如历史、地理、社会科等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断下滑:2011-12学年, 全美共有39个州要求高中开设公民教育类课程, 但强制要求在本州进行公民教育课程考试的州只有21个, 相比于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 (NCLB) 通过之前的34个州, 有明显减少, 而将公民教育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作为高中生毕业必要条件的只有9个州。在初等教育方面, 由于受到各州州一级课程评估标准的限制, 公民教育的教学范围也在逐渐缩小。为了应付数学、阅读、自然科学的责任制评估, 原本分配给公民教育的资源实际上也被上述学科占用了。一份对上千名美国各高中历史和社会科科任教师的调查显示, 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相比数学和英语一类的核心课程, 历史和其他社会课程明显居于次要地位。

公民教育作为学科被边缘化的事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片面注重事实性知识传授, 忽视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技能、认同感以及未来在现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公民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现任美国教育部部长阿恩·邓肯 (Arne Duncan) 指出:不同于传统的公民教育, 公民学习 (CivicLearning) 和民主参与已经进入2.0时代。公民学习和民主参与将在公民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人民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民学习与民主之中。新一代的公民教育早已不再是我们奶奶她们那时候学的公民学了, 现在的公民教育被我们称为行动公民教育 (Action Civic) 。当然, 传统的公民教育的那些目标, 如增进青少年的公民知识、提高他们参与投票的自觉、鼓励他们的志愿公益行为, 在现在依然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 教育者还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社交网络来帮助青少年跨越时空限制参与公民学习。”事实上, 邓恩的讲话很好地注脚了“行动公民教育”。

“全美行 动公民合 作机构” (National Action Civics Collaborative, NACC) 作为发起“行动公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 实际是在2010年, 由公民学习与实践信息及研究中心 (CIRCLE) 、大学合作社团 (UCC) 、地球力量 (Earth Force) 、时代公民 (Generation Citizen, GC) 、米克华挑战 (Mikva Challenge) 和青少年理事会机构 (Youth on Board, YOB) 共6所在美国公民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机构联合成立的具有合作性质的。NACC设有执行委员会, 负责组织每月两次的例会和每年一度的年会, 制定组织的整体方针政策, 聘请并监督顾问的工作, 以及对机构和个人的入会申请进行投票。目前执行委员会委员由上述6家机构担任, 任期至2016年1月。尽管在公民教育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理念, 并且每个组织的传统目标受众也存在较大差异, 但对于美国民主和公民教育现状的失望和担忧是一致的。NACC认为美国的公民教育, 特别是学校的公民教育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 美国目前实施的“高风险” (High Stake) 教育考试制度实际上也已使公民教育在很多学校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2) 传统的公民教育又只是一味地普及诸如“政府有哪些部门?”、“什么是美国总统?”之类有关上层建筑却又抽象笼统的知识和观念, 放弃了公民教育发展青少年公民参与制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一重要功能; (3) 美国公民教育存在着的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现象, 大多数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青少年得不到高质量的公民教育, 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直接造成贫穷和少数民族青少年与富裕的白人青少年之间在公民知识、行动和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NACC提出的“行动公民教育” (Action Civics) 既是一场关于公民教育变革的运动, 同时又泛指由NACC各成员机构设计的不同于传统的公民教育, 通过知行结合的手段进行公民教育的一系列课程和活动。

二、NACC 公民教育的实施原则

1、倡导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 (collective action) 传统上指拥有相同目标的团体为了提高团体成员的社会地位, 达到成员的共同目的所采取的行动, 通常这种行为是由该团体的代表完成。这一词汇广泛出现在在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集体行动社会身份模式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Collective Action , SIMCA) 认为, 集体行动的产生有以下三方面因素作用: (1) 社会不公正, 如相对剥夺 (Relative Deprivation) 、社会排斥 (Social Exclusion) 、贫穷等; (2) 群体效能感, 在意识到社会不公之后, 客观上具有引发变革的资源, 主观上认定通过某种统一的行为 (集体行动) 可以达到变革的目的; (3) 社会认同, 人们总是通过维护自己所在群体的社会地位来维护自我的身份认同, 在对社会不公平具备认识并拥有群体效能感的情况下, 群体的社会地位过低、群体间社会结构稳定性差是极其易引发集体行动, 同时, 群体间的界限越为模糊也会越容易引发集体行动。虽然集体行动社会身份模式认为人趋向于对于主观上的不利作出回应, 而这种不利并非必然源于客观事实。然而青少年作为公民, 这一群体在民主和公民生活中的权利和诉求长期没有受到与其数量规模相匹配的重视。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让青少年采用集体行动的方式来维护自己身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并无不妥。如杜威所说:“民主并不是一种政治体制, 而是一种联合的生活方式, 一种共同的经验”, 青少年作为长期被排除在这种联合的生活和共同经验之外的群体在, 因他们没有特别突出的意见领袖和其它发声管道, 所以只有选择将集体行动作为传递群体呼声的方式。当然, 除应享有参与民主和公民生活的权利以外, 青少年的公民学习也不应局限于课本和间接知识, 参与真实的公民情景也是必要的。而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 青少年将会学习到沟通、协调、合作这一系列基本的技巧, 并体会到其背后蕴藏着的民主价值观。

在公民教育中, 教育者应做到以下五点: (1) 指导青少年将民主知识、技能和价值有机融合, 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付诸实现; (2) 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辨别能力和道德行为; (3) 引导青少年了解政治制度和政治程序, 包括正式的规则和默认的规则; (4) 引导青少年和社区志愿者一道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5) 让青少年明白如何沟通与协调, 并懂得如何在合作中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

2、倾听青少年心声

正如NACC的口号“放大青少年的声音, 变革我们的民主”那样, 倾听青少年心声是“行动公民教育”四个基本原则之一。NACC认为, 青少年应该有机会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并能参与到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之中。

教育者应尊重青少年作为平等社会公民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教育者不能依仗自己相对丰富的经验阅历而轻视青少年的看法, 更不应肆意地对青少年发号施令。尊重应建立在对青少年作为公民教育主体的认识基础之上, 同时还应认识到青少年是这个国家的公民。而尊重本身具有的民主和公民教育的意义更是民主制度所具有的自由和平等精神的体现。

这样的公民教育理念并非新鲜事物, 其具有很浓重的进步主义教育色彩, 可以很容易地在约翰·杜威和简·亚当斯的观点中找到依据。在1915年, 美国教育局 ( 教育部前身 ) 第23号公报《社区公民教育教学》中提到的社区公民教育 (CommunityCivics) 则可以被看作是“行动公民教育”的前身。社区公民教育的观点是:学校应帮助青少年认识他们自己生活的社区, 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与社区中他人的康乐紧密联系的, 甚至与整个社区的繁荣密切相关;教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培养未来参与公民活动的兴趣, 而是帮助他们对已有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 并充分利用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 青少年应被认为是年轻的公民, 社区事务与他们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班级被是社会的雏形, 与真实社会一样, 每个成员的康乐都取决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 传授知识和观念, 在社会地位上与青少年相互平等。

如果说, 集体行动是学生参与“行动公民教育”的原则, 那么倾听学生的声音正是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尽到的职责。

3、发挥青少年特长

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 青少年具有有别于成年人的独特视角。很多时候, 青少年比成年人更了解其生活的社区。虽然, 相比成年人在知识和经验的数量上要落后一些, 但在质量并无优劣之分,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 青少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公民, 他们习惯使用网络来获取知识和信息, 这是他们的长辈们所不具有独特优势。而且在青少年晚期逻辑思维已经基本发育完善, 相比成年人还拥有更敏捷的大脑和更少的思维定势。从优势视角看, 青少年的上述经验、知识和看法都应被视为是特长, 是应该被充分发掘和利用的。这是青少年尊重的具体体现, 也是集体行动落实到每个个体成员身上。即从“认识到青少年有权利参与政治和公民活动”到“帮助青少年胜任作为年轻公民的角色”, “行动公民教育”不但要让每个青少年明白自己所有享有的公民权利, 还要帮助青少年在自己的社区自由行使其作为公民的权力, 从而解决当地社会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行动中发挥青少年的特长, 培养青少年的公民知识、技能、责任感和胜任感, 相比空洞而教条式地要求成年人尊重青少年的效果来得更加明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 这也是对在美国社会各领域中长期存在着的成人主义和成人中心主义的反抗。

4、鼓励青少年反思

反思 (Reflection) 作为一个被反复使用的概念, 在过去几十年教育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 并将之视为获得专业能力和特长的重要途径。杜威曾说:“反省思维使有形的事物和物体具有不同的状态和价值, 而没有反省思维能力的人则不能做到这一点。”NACC也认识到反思在学生公民学习中的意义, 认为青少年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过程时, 除正确引导学生实践适当的公民行为外, 公民认识和反思也是必要的。反思能促进青少年理解社会和政治活动背后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包括理解问题背后存在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诚如杜威所说:“问题的性质决定思维的目的, 而思维的目的则控制思维的过程……任何反省思维都有一些确定的成分, 它们联结在一起, 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运动”。事实上, 青少年只有在参与公民和民主活动过程中对所涉对象和问题产生真正意义的反思, 才有可能在公民成长的道路上达到既定目标。在NACC认为, 反思不仅仅是课外活动的要素, 也被纳入学校课程评价体系之中, 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主体动态元素, 并将之纳入到课程的总体评价中去。

除了以上四个原则外, 所有NACC的机构希望给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年轻人——更多获得公民教育的机会, 缩小公民教育中存在的资源配置和成果获取不平等的现象, 由于这些身处社会边缘的青少年所就读的那些位于市中心的公立学校正是这个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最薄弱的地方, 由于周遭不良的社会现实, 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自我效能感差、不良行为、甚至是犯罪问题, 通过有效的公民教育他们可以对自己的现状有所觉醒, 并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三、NACC“行动公民教育”的实施

NACC的成员机构在实施行动公民教育时, 就是依据集体行动、倾听青少年心声、发挥青少年特长和反思这四个原则来组织和执行各机构自己的课程和活动。同时, 考虑到统一和标准化各机构的课程和活动, 使其能具有相对一致的“行动公民教育”特征, 在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环节, NACC官网提供了标准的六个步骤: (1) 调查现状, 即分析学校、社区、城市或国家在社会和政治生活方面的状况, 调查领域、范围和地点依据具体问题而定; (2) 发现问题, 找出与参与者密切相关的问题, 将重点放在最突出的问题上; (3) 开展研究, 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找出其存在的证据, 论证解决方案。 (4) 制定策略, 青少年与其他的社区团体一起, 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的策略。 (5) 行动实施。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实施所制定的策略。 (6) 总结反思。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 发展青少年的领导能力, 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机构的传统及特点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各机构在活动和课程教学时并非严格按照以上六个步骤实施。如, “公民学习与实践信息及研究中心”侧重参与公民学习的青少年在公民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信息的收集, 以及行动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 甚至不直接参与课程和活动的实施, 而主要是为其他机构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和理论工具;“米克华挑战”的活动都具有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活动中青少年参加诸如竞选、游说、资政等一类政治活动, 而该机构的“行动公民教育”活动在实施时, 也通常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定位关键问题 (争取的关键人物支持) 、开展研究、培养支持群体 (构建票仓 ) 、行动 (竞选、游说) 、反思;“时代公民”则主要通过提供自制课程, 并向个中学输送经过该机构培训的大学志愿者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行动公民教育”, “时代公民”的课程除了是以行动为中心外, 还符合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 编制严谨。

以下简要“时代公民”行动公民教育的课程实施步骤。

教师方面, “时代公民”的行动公民教育课程由“时代公民派遣到各学校的”民主指导 (Democracy Coach) 和校方的科任老师共同实施并管理。民主指导是“时代公民”面向在校大学生选拔行动公民教育课程指导教师的项目, 经过筛选的大学生在接受“时代公民”培训后成为该机构的民主指导, 并被遣往各个使用该课程的学校, 负责向中学生传授政治活动的相关经验、协助科任老师管理课堂, 并对科任老师就课程实施提供指导建议。民主指导申请人应是在校大学生, 具有:社区工作的兴趣和相关经验、优良的在校成绩 (GPAs 3.0以上) 、较强随机应变能力、优势视角看待学生、奉献精神。

课程方面, 共分四个单元, 加上预备环节, 共五个板块。每个单元之下设有数量不等的若干节课时, 通常总计为九个课时, 集中在前三单元, 流程如下:

(1) 预备:在第一单元正式开始前, “时代公民”的民主指导 (Democracy Coach) 会先到班级摸底, 观察情况, 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项目介绍后, 开始向学生介绍“时代公民”的整体背景,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以学生成员为主体运行和管理的机构。介绍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期公民教育课程的背景和要求有所了解, 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

(2) 第一单元, 问题定位:第一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 从如何在脸书 (Facebook) 上发起运动到如何进行政治游说, 教师要求学生对上述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排序, 帮助学生了解策略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 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游说活动中应用这些策略, 本学期的课程将围绕这一既定的策略展开;第二课, 将学生分组, 要求学生对身边发生热点和希望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按重要性进行排列, 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第三课, 学生说明自己为什么希望优先解决某些问题, 并为自己的选择进行辩护, 由集体投票决定, 对问题和热点进行初步筛选后, 就剩余问题进行磋商, 最终选出众人普遍相对关心的问题;第四、五课, 学生着手研究问题, 收集问题存在的证据、考察相关书面和网络资料来源和内容的可靠性、咨询有关专家、制定行动时间表, 并要求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目标、策略和预期结果加以陈述。

(3) 第二单元, 行动计划 (选择行动的对象) :第六课, 明确头号目标人物, 即对解决该问题最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 (议会成员、政府官员) , 草拟所要向目标人物提出的质询, 分析目标人物对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 推测他可能给出的回复或者辩解;第七课, 确定次要目标人物, 罗列能对决策者决策产生影响的个人和团体, 以争取他们的支持;第八课, 制定接近目标人物的策略, , 并制定组内工作计划和人员分工计划。

(4) 第三单元, 接触目标人物:第九课, 依计划和策略接触相关目标人物, 对于决策人, 可以直接采取电话建议、写信、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 而对于次要目标人物, 则可以通过撰写专栏、集会、主题研讨会等方式争取他们的谅解和同情, 必要时, 在突发状况下, 民主指导和教师可以应指导学生根据特定情况随机应变, 在游说这些目标人物时, 应注意语言和文字的使用技巧, 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 实现自己的目标。

(5) 第四单元, 总结与深入:本课程结束后, 所有的参与“时代公民”课程的学生可以在公民日 (Civics Day) 展示自己这一学期取得的成果, 届时还会邀请没有参与课程的青少年、成人和官员参观;参观者将就成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作为评审意见反馈给展示成果的学生;通过这一活动, 参与课程的青少年反思自己过去一个学期的努力, 并通过和同龄人以及成年人的交流, 找到继续努力的路径。

四、结语

行动公民教育是美国近一段时期对过去几十年来公民教育地位边缘化、过分依赖间接知识传授的教学、公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不利现实矫正的产品, 是对片面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忽略青少年公民责任感和能力发展的弥补或纠正的尝试。行动公民教育的价值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进公民的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愿望和能力; (2) 给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年轻人更多获得公民教育的机会, 缩小公民教育中存在的资源配置和成果获取不平等的现象; (3) 行动公民教育反对片面的注重学生的成绩, 但并未因此忽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当然, 行动公民教育也引发了美国一些保守教育学者的担忧, 担心行动公民教育有可能导致人们通过“集体行动”而不是“政治程序”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会引起搭顺风车和给猫挂铃一类的执行力不足的现象, 同时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完全发展的时期, 过分相信青少年的自决能力, 在过分的赋予这一群体权利也并不可取。就有学者认为行动公民教育过多地强调了社会和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 而没有看到美国民主社会的价值、前景和基础;过多地强调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技能而忽略了对有关公民的知识内容理解;行动公民教育在性质上与服务性学习类似, 是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途径, 这种方法如果离开了课堂知识是缺少学术理论的支持。切斯特·费恩 (Chester Finn) 就担忧行动公民教育是“小朋友过家家式的行动主义”, 并反对联邦介入和支持这种形态的公民教育。

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原则与实践 篇8

食疗学 (也称药膳学)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 遍及国内的药膳餐饮机构就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药膳是一种兼有治疗功效和营养美食的特殊膳食, 药膳配方很多, 配膳需要配膳人员具有营养学和中医药知识, 如果使用不好就会有效果相反, 因此应正确遵循其应用原则, 选择具体药膳加以实施, 同时, 应用药膳也必须注意药物与药物之间、食物与药物之间、食物与食物之间的配比与用量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2]。

所谓饮食, 就是多人份的, 具有一定规模的饮食供应与服务。食疗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在饮食实践中也必须要遵从基本的中医理论, 因此有必要就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一些原则与禁忌进行讨论, 并在实践中对这些原则与禁忌进行验证。

1 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使用原则

在将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时, 首先要全面分析食客的身体状态、地理因素、时令特点等多方面情况, 据此确定相应的膳食应用配方, 给予适当的中药食材添加。传统中医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将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必须要在整体系统的观念下来操作, 要遵循中医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原则[3,4]。

1.1 中药食材应辨证使用

传统中医学认为,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是不同的, 即证候变化, 不同的证候就要采用不同的食疗方案。食疗是中药和食物的结合, 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因药物与食物的特点不同, 作用也就不同。在确定食疗方案前应根据食客的身体状况, 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以及季节时令的不同, 正确的辨证、选药配膳, 不同病症用不同的食疗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2 中药食材应辨病使用

中药食材应辨病使用对于某些疾病或这些疾病发的某个发展阶段, 食疗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帮助增强体质, 治疗疾病。有些药膳对某些疾病有专效, 比如五汁饮, 具有清肺泄火、养阴生津的作用, 是治疗热病烦渴的主方;荞麦人参面对治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四仁鸡子粥具有润肺止咳平喘之功效, 对辅治肺气肿、肺心病有良好效果;当归生姜羊肉汤, 适宜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日常调理时食用, 对于产后气血两亏的女性以及怕冷的贫血患者身体的恢复也具有一定功效。

1.3 中药食材应因人使用

因人施膳是指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同特点, 来制订适宜不同人体质的药膳。人从小到大, 不同生理阶段体质各不相同, 此外, 性别与年龄的差异是天然且不能回避的, 养生应该根据各人不同情况,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配膳方案。人群中的个体由于天赋体质与后天生长的不同, 其体质有强弱寒热的区别, 人体患病之后的反应不同, 因而, 中医药膳应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配膳方案。由此可见, 应用中医药膳只有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因人施膳, 才能有益食客养生延年、防病治病。

1.4 中药食材应因时使用

根据四季气候特点, 选择相应适宜的药膳。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生命活动在自然界之中必然会受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与人体生命活动本身的节律性形成相互作用, 而这会对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产生积极或不利的影响, 因此, 有必要发挥影响中积极的因素, 遏制不利因素, 在饮食应用中通过药膳配方来调整, 寻找适宜的中医药膳, 使自然与人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减少外界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如春季阳气生发, 风为春季主气, 而风多袭肝。故食疗药膳应以平肝养阴为主, 药膳组方应根据天时配置, 以生发阳气, 养肝保肝, 此时, 可用疏肝理气的薄荷、郁金、佛手、杭菊等配制药膳。秋季气温转凉, 而燥气袭人, 此时容易引发口渴鼻干, 皮肤干燥等症状, 故食疗用药如沙参、百合、胡麻仁、麦冬、阿胶以滋阴润燥[1,5]。

1.5 中药食材应因地使用

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及环境特点, 选择相应适宜的药膳, 我国地大物博, 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差别较大, 南方地区四季炎热潮湿, 宜多食清热解湿之品;北方大部冬季严寒干燥, 宜多食温补滋润之物。在不同的地区, 地势高下, 地貌起伏, 气候寒热对人体的影响很大, 因而要做到因地施膳, 就必须在采用中医药膳治疗疾病时, 充分利用地区特点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 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 使人类与自然达成谐统一的关系。各区域饮食习惯差异很大, 故饮食和应用药膳养生保健习惯不尽相同。如南方沿海地区炎热且潮湿, 常以以健脾祛湿清热生津为主, 可选用莲子粥、惹该仁粥、山药粥、苦瓜黄豆汤清热生津、解暑。北方气温较冷, 人体阳气因寒不足, 宜用温热性补阳膳食, 可选用附子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助阳御寒。

2 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禁忌原则

是药三分毒是中医的传统理念, 因此中药都有其归经、性味、用量和主治禁忌, 药膳配伍应掌握原则, 根据不同食客的不同身体特点进行按需配膳, 才能真正达到治疗健身的目的。药膳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辨证实施的, 因此, 要给予中药之间、中药与食物之间、食物与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足够重视, 避免在配膳中出现配伍禁忌, 必须特别注意, 以免发生事故[5]。

2.1 中药配伍禁忌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目前临床应用的常用中药中, 有500余种可作为药膳原料, 如人参、薄荷、郁金、冬虫夏草、佛手等。这些中药在配膳时都需要遵循中药配伍禁忌原则, 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 不能冲突, 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反作用效果。药膳的中药配伍禁忌, 遵循中药本草学理论, 《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 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 并编成歌诀。“十九畏”:硫磺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赤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菠、白友;葬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以上配伍禁忌, 可作为用药参考。

2.2 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

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总结, 现代人在配置药膳时为谨慎起见, 多遵从于此。虽然其中有些禁忌虽还没有进过科学证实, 但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前, 还应遵从传统, 把安全稳定放在第一位。一般用发汗药应禁生冷, 调理脾胃中药禁油腻, 消肿理气中药禁豆类, 止咳平喘中药禁鱼腥, 止泻药禁瓜果。这些禁忌主要包括:卿鱼反厚朴, 忌麦冬;猪心忌吴茱英;鲤鱼忌朱砂;狗肉反商陆, 忌杏仁;猪血忌地黄、何首乌;雀肉忌白术、李子;蒜忌地黄、何首乌;醋忌获荃;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百合、苍术等, 这些配伍禁忌在中药与食物配比烹饪中作参考[6]。

2.3 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与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禁忌, 与前述一样, 其原理虽未经证实, 但在药膳应用中仍要以安全为第一要义, 这些禁忌是:狗肉忌蒜;猪肉忌荞麦、鸽肉、鱼即鱼、黄豆;羊肉忌醋;雀肉忌猪肝;鸭蛋忌桑堪子、李子;猪血忌黄豆;猪肝忌荞麦、豆酱、鲤鱼肠子、鱼肉;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觅菜、鸡蛋;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觅菜、酒、果等, 这些禁忌的应用主要是使人气滞、生风、生疮、发病等[7]。

2.4 患者忌口

忌口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容, 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 如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 不宜食用大葱、大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服温中类药时, 应禁食生冷食物;还有阴虚内热、津液耗伤的患者, 对姜、辣椒、羊肉等发热饮食忌口;嗓子, 眼睛等部位发病之后, 对大蒜、蟹、鸡蛋等发物要忌口, 凡属湿热内盛之人, 对猪肉、怡糖、米酒等助湿生热之物忌口。忌口之说有些己被证明是有科学道理的, 有些则纯粹是虚传妄传, 在药膳应用中要分辨清楚[3]。

3 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实践

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实践中医药膳“寓医于食”, 既将中药作为食物, 使其同时具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令其既防病治病, 又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因此, 饮食疗法是一种兼有治疗功效和营养美食的特殊膳食。它可以在确保食客享受美食的同时, 还能让身体得到营养补充, 疾病得到医药治疗。结合在饮食管理岗位的工作实践, 谈一下对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原则与禁忌的理解与应用。

在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实践中, 必须要遵从其基本的使用原则:辨证使用、辨病使用、因人使用、因时使用、因地使用。这些原则是不能被忽视或是打折使用的, 在实际管理中, 将药膳适应人的基本信息作为储存, 给出食客使用中药食材的具体建议。对于群体应用中药食材, 则要谨慎小心, 将预防与保健作为中药食材入膳的第一指导, 考虑到食客群的地域特点, 进食时间及季节因素后给出具有地域与时令特点的膳食配方, 图1显示了对北方人群夏季进补的一些药膳。

在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实践中, 必须注意禁忌:中药配伍禁忌、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食客忌口。在禁忌中,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配伍禁忌, 这种禁忌如果忽略, 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甚至对食客的健康状况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中药与食物、食物与食物间的禁忌不如药物配伍禁忌那样严重, 但是也必须给与相同的重视, 否则也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食客忌口是一个无关食品安全的禁忌, 但是经常与民族信仰, 个人口味相关, 也要关注。图2显示了中药食材在饮食服务中心的摆放与选用, 提醒厨师不能选用有禁忌的食材。

4 小结

中医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 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 是一种兼有中药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以中药和食物为原料, 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目的的一门实用学科。中医药膳具有自身的应用规律, 在实践中必须要严格遵守中药入食的基本原则,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中药入食的禁忌。希望从业者能通过实践推动既具有营养价值, 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中医药膳发扬光大。

摘要:现代饮食不仅要考虑吃饱的问题, 还要重视饮食对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工作。本文站在中医药学的角度上对食疗的理念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原则, 包括:辨证使用, 辨病使用, 因人使用, 因时使用, 因地使用;说明了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禁忌, 包括:中药配伍禁忌, 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 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患者忌口;并以饮食管理岗位的实践为例, 进一步说明了中药食材应用于饮食的原则与禁忌。

关键词:中药,养生,饮食

参考文献

[1]高日阳.中医药膳理论及其进展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13-20.

[2]柴可夫, 谷英敏, 马纲.中医食性视野下食养发展刍议[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 (1) :5-6.

[3]万光玲.我国食疗相关问题现状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12 (5) :42-44.

[4]史强.四季养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28-32.

[5]石海.中医药膳在不同体质人群中的应用[C].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 2011:138-141.

[6]徐平.《伤寒杂病论》中的食疗思想及应用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20-25.

原则与实践 篇9

关键词:5R原则,绿色化学,无机实验,实践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nmental Benign Chemistry) , 是指从预防污染的基本思想出发, 设计无环境污染或污染尽可能小的, 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或化学过程。绿色化学实验是以绿色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或无污染, 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1]。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大学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必修课, 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实验教学中, 实现绿色化实验, 不但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理念的熏陶, 还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观念, 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2]。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实际, 依据绿色化学使用化学药品的“5R”原则, 即减量 (reduce) 、拒用 (rejection) 、重复使用 (reuse) 、回收 (recycling) 、再生 (regeneration) [3], 就如何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究。

1 设计开设绿色化学实验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 将绿色化学实验理念融入到整个实验环节中, 探索无机实验新方法,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是化学实验发展的必然趋势[4]。根据绿色化学实验使用化学药品的“5R”原则, 结合具体教学环节, 在设计开设无机实验时采用以下方法。

1.1 推广微型或小型实验

依据减量 (reduce) 原则, 我校开设微型和小型化实验, 尽量做到“性质实验点滴化, 制备实验减量化”。微型化学实验 (Micro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 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高校兴起的一种实验方法, 它是从环境安全和污染预防的角度出发, 用尽可能少的药品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5,6], 适用于一些毒性较大、药品昂贵、耗量大、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的实验。无机实验中性质实验较多, 所用试剂种类繁杂, 传统的做法都是在试管中进行, 试剂使用量一般为1~2 m L, 试剂用量较多, 废液废气排放量较大。我们采用点滴板操作, 试剂用量减少为几滴, 可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 且减小了环境污染, 使这部分实验趋于绿色化。

对于一些制备实验和测定实验, 实行微型化得不到产品或实验效果不明显, 此时应尽量将实验小型化。如硫酸铜的提纯、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大环化合物的制备等实验, 我校采用药品用量减为三分之一的方法。在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及原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 适当减小所用溶液的浓度和剂量。结果表明, 经过以上改进, 能够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 同时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观念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1.2 删除或改进剧毒实验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而不是污染后再治理。依据拒用 (rejection) 有毒试剂原则, 我校在选择实验时, 尽量避免选择无机实验中一些毒性大、危险性大、“三废”处理困难的实验。如Cl2的性质和制备, 砷化物和砷酸盐的性质以及含氰电镀等实验, 我们选择大胆删除。对于毒性较大又必须做的实验应尽可能改进或选择产生污染少、具有相同教学效果的替代实验。

如H2O2的氧化性这一实验中, 通常采用Pb S与H2O2反应, 通过沉淀颜色的改变判断新物质的生成, 从而确定H2O2的氧化性, 这一过程中用到重金属Pb2+, 虽然现象明显但危害较大。我们用I-与H2O2反应, 可获得相同的实验效果, 且可防止因溴蒸气的挥发对人体造成的毒害。再如多相离子平衡实验, 其目的是根据溶度积规则及平衡移动原理验证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及沉淀的转化。传统实验中, 沉淀离子及沉淀剂大部分使用的是Pb (NO3) 2和K2Cr O4, 采用这些沉淀离子及沉淀剂, 现象比较明显, 但Pb2+、Cr3+等有毒重金属离子随废液排放到水中, 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依据拒用 (rejection) 有毒试剂原则及多相离子平衡的实验原理, 我校对传统实验进行改进, 其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改进实验, 仍然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 但减少了实验过程的有毒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离子的排放, 降低了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

1.3 设计连环式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中, 达到实验目的后, 产物被直接弃置排放, 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绿色化学“5R”原则指导下, 我们对无机实验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发现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很多产物都可以作为后续实验的原料, 因此可以把一些孤立的实验首尾连接起来, 组成连环式实验。如由孔雀石制备Cu SO4·5H2O, 产物可用作Cu SO4·5H2O铁含量的测定、Cu SO4·5H2O结晶水的测定和差热分析及溶度积的测定等实验的原料, 还可做含结晶水的物质溶液的配制的原料, 所配制的Cu SO4溶液可做为原电池电动势测定实验的导电解液, 电解液用完后还可将剩余物除溶剂得粗产品用于Cu SO4的提纯实验。再如溶液配制中的稀H2SO4可与废铁屑作用制备 (NH4) 2Fe (SO4) 2·6H2O, 所得产品回收保存, 可用作合成K3[Fe (C2O4) 3]·3H2O的原料, 制得的K3[Fe (C2O4) 3]·3H2O又可作为[Fe (C2O4) 3]3-配阴离子组成及电荷数测定实验的原材料[7,8]。

按同样的思路, 可建立一系连环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试剂, 降低了实验成本, 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实验废弃物的排放量, 降低了环境污染, 实现了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同时, 因连环实验每一步的实验产物都是下次实验的原料, 一次实验不仔细, 下面的实验就无法进行或效果不理想, 这就使得学生认真仔细地对待每次实验, 可锻炼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培养其系统的思维方法, 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验实际的绿色化学意识。

1.4 构建封闭式实验

封闭式实验是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锌皮制备硫酸锌实验, 是典型的变废为宝、再生利用铁资源的环保型实验, 传统的实验为敞开式。然而由于传统实验装置为敞开式, 该体系中含有的S、P等杂质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SO2、H2S、PH3等有毒气体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直接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 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参考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这一实验[9], 将原先敞开式实验装置改为可吸收废气的封闭式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 将烧杯换为封闭的锥形瓶, 并且添加了安全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

使用这种封闭式的装置, 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极易被Na OH溶液吸收, 实现了有毒气体零排放。此外, 由于实验装置是封闭的, 反应过程中水分蒸发很少, 反应过程中无需补充蒸馏水, 这也给实验操作带来方便。

2 引进绿色化教学手段

除了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实验教学手段的绿色化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 多媒体演示实验无疑成为实施绿色化实验教学的最佳选择之一。在传统的无机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对实验进行讲解和演示, 这样不仅耗时, 而且重现性较差。我校部分实验采用多媒体演示, 该法优点是可任意回放实验过程, 学生能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 还可减少试剂、水、电等资源的消费, 节约资金。此外, 该法最大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毒、有害试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的绿色环保理念。

此外,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可引进微波、超声波等现代实验技术, 如微波消化、微波灼烧、超声催化等[10], 这些技术的引入是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3 结语

实践证明, 在“5S”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 通过开展微型或小型实验、删除或改进有毒实验、构建封闭式实验、设计连环式实验, 并适当应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等现代实验技术和教学方法, 能真正降低实验室“三废”排放, 减小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革, 对激发教师探索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闵恩泽.绿色化学技术[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4.

[2]闻星火, 郭英姿, 魏婧, 等.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建设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7 (9) :1-5.

[3]曾懋华, 龙来寿, 赵三银, 等.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药品使用的5R原则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8) :343-345.

[4]李再峰.绿色化学实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5-6.

[5]朱清梅, 贾宏葛, 翟明翚, 等.绿色高分子化学实验室的研究与建设[J].实验室科学, 2013, 16 (4) :108-111.

[6]钱贵晴.微型化学实验与 (M.L.) 仪器的研制[J].化学通报, 1999 (1) :48-51.

[7]王亮, 姜艳, 何明阳, 等.化学实验”绿色化”理念的培养及实践探讨[J].广州化工, 2012, 40 (18) :164-167.

[8]钟国清, 周齐文, 夏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反应条件与绿色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5) :14-16.

[9]袁爱群, 褟金彩, 张直, 等.用绿色化学理念改进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J].化学教学, 2004 (5) :8-9.

原则与实践 篇10

一、新闻自由的价值与局限

(一) 新闻自由的价值

新闻自由概念在西方的语境中意味着公民在编辑出版言论领域不受约束。其实质是在言论和思想领域的一种独立自由之精神。同时, 新闻自由的真正价值可以从其核心概念之一——“意见自由市场”理论中体现出来。它倡导人民群众和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相符合的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理论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因为它的本质是对人权的尊重。给任何人以说话的权利, 使之不因言获罪。这不仅解放了人类的思想, 更催生了许多优秀的西方媒体, 成了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快速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人类进步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 新闻自由的局限性

新闻自由和任何一种自由一样, 是有严格边界的。自由作为一种既具有政治哲学色彩又具有社会学色彩的概念, 其内涵一直都是相对而有条件的。任何人的自由都应该以不妨害他人的自由为底线。

但是, 当行为主体变成媒体时, 自由的边界比较难以界定。媒体行使新闻自由时, 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较难衡量。这为媒体新闻自由权的伸展带来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 媒体享有了将公众推向舆论舞台的权利。媒体的特殊身份使任何人面对媒体时都将被迫承受一部分权利的损害, 如没有人可以做到又面对媒体, 又丝毫不承担隐私权的损失;另一方面, 出于对媒体言论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的防范, 媒体的言论也更加受到限制。这也是世界各国都想尽各种办法意图将媒体纳入国家机器管辖的原因。在我国, 由于国情的特殊, 国家机器对媒体的管辖还具有一定特色——媒体的党性原则。

二、党性原则的概念与意义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之一。它的提出有着鲜明的政治诉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 媒体作为掌握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 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动员和号召作用。通过媒体的宣传, 调动人民积极性, 将全社会的智力资源和体力资源凝聚起来, 共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 在当前的历史时期, 要求媒体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 无条件执行党的决议, 是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其次, 党性原则能够克服自由主义的弊端, 维持社会稳定。自由主义和任何概念一样, 是积极和消极因素的统一体。其消极因素突出体现在过度的自由容易导致诸如价值观等等因素的混乱。放任媒体自由的后果较为严重。小到诸如报道星腥性新闻等等容易对全社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导向、浮躁社会风气的行为。大到开放党禁报禁后前苏联全社会的动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这些前车之鉴, 已经充分说明媒体对社会稳定的价值。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区域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国家, 我国内部矛盾较为复杂和棘手。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如果不加限制, 不顾后果贸然地追求绝对的新闻自由, 很容易引起社会的混乱。因而, 党性原则于今日之中国非常重要。

三、从政府对媒体行为的约束看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的冲突

当重大事件的报道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 党和政府往往会利用党性原则对媒体行为进行约束。新闻自由随之受到限制。

常见的利用党性原则限制新闻自由的情况有:媒体噤声和鼓吹造势两种极端情况。

(一) 媒体噤声行为

最典型的案例是非典事件。震惊国人的不仅有SARS病毒的危害性, 还有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不作为。早在2002年11月16日, 非典疑似病例就已经出现。2003年春节期间, 非典已经在广州爆发, 导致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 但是所有媒体都选择了沉默。在非典病毒开始疯狂肆虐两个月后, 我国官方媒体仍然未见任何正式报道。

本应发挥环境监测职能奋勇战斗在第一线的媒体集体噤声, 可以视为党性原则制约新闻自由的典型案例。官方限制了媒体报道非典的权利。媒体在重大事物面前没有表达的自由。得不到官方的允许, 媒体不能够报道重大事件。出于对社会恐慌的防范, 官方要求媒体噤声。从时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企图用假消息息事宁人的表态中可见一斑。

在这个事件中, 党性原则成了牵制新闻自由的最大因素。这种牵制使得疫情在信息封锁的情况下未得到及时通报, 政府未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疫情迅速蔓延, 最终为党和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 媒体鼓吹行为

作为官媒的代表, 人民日报在“文革”期间大量鼓吹“文革”运动的文章可以视作我国传媒发展史上不可抹去的污点。究其原因, 同样是媒体的党性原则在发挥作用。媒体无条件服从党的决议, 在党出现错误时, 也没有能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反馈机制是信息传播学重要的概念之一, 失去了良好的反馈机制, 信息的传递将偏离其最初方向。“文革”期间我国法制被践踏, 人性被摧残。假话与空话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蒙昧与封闭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 新闻媒体的失职应该对此负有很大责任。作为舆论监督机构, 监督政府行为本应是最主要的职能之一, 可是没有任何媒体在“文革”期间能够站出来指正政府的失误。不仅如此, 还对“文革”进行大量鼓吹, 煽动民间情绪。官方媒体秉承党性原则, 充当了党的传话筒的角色。所有文章都是党的意志的贯彻。媒体的新闻自由被抛弃。遗憾的是, 党最终被历史证实在该时期犯了严重的错误。传媒没能有效纠正, 反而充当了急先锋角色。新闻自由缺失的后果如此惨重。

四、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的平衡

新闻自由和党性原则二者都是人类历史的产物, 其实质都是对新闻事业发展所做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都是为了让社会能够借助新闻媒体实现良性运转而做出的尝试。新闻自由有积极意义, 党性原则也并非时时都与新闻自由相悖。由于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党性原则也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所以, 一般而言, 在日常事件的报道中, 党性原则并不干预新闻自由。真正产生冲突时刻多发于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报道。此时, 媒体与国家都需要把握好党性原则与新闻自由的平衡。我认为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任何一方的实践都不能背离其设计的初衷, ——维持社会良性运转。

所谓良性运转, 其评价标准不仅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也在于社会资源能够高效率运转。

所以, 在和平时期, 党和国家应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新闻自由的标准。在需要依靠新闻自由来使社会信息顺畅交流的时候, 绝不能限制新闻自由。保证社会信息资源的高效流转。避免非典之时的错误再次出现。在非常时期, 则应牢牢秉承党性原则, 加强对主流媒体的监管, 杜绝自由主义过度化的倾向, 维持社会稳定。这样, 才能将新闻事业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来, 促进新闻事业和全社会的良性发展。

摘要:大众传媒作为承载和传递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决定了新闻自由的价值。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 党性原则又对新闻自由提出了新的要求。二者在具体实践中, 难免发生冲突。本文试图从政府对媒体行为的约束入手, 探究党性原则与新闻自由的平衡点。

关键词:新闻自由,党性原则,知情权

参考文献

[1]阿克顿.自由和权利[M].商务印书馆, 2001.

[2]弥尔顿.论出版自由[M].吴之椿, 译.商务印书馆, 1958.

[3]约翰密尔.论自由[M].商务印书馆, 1959.

原则与实践 篇11

200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并重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中职德育课改新方案十分强调“三贴近”原则下教学方式的创新,如何按照新课改的精神,贯彻“三贴近”原则,实施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是德育课教师应主动追求和自觉实现的目标。针对现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基本特征的分析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运用,大胆实践,反思总结,笔者归纳总结了“三贴近”原则下中职德育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路径、方法和手段。

一、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是践行“三贴近”原则的前提

课程目标就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各学科、各科目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

设定课程目标时要结合学校培养任务,建立各年级分层递进的德育课程目标。依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具体实施课程目标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处于入学适应阶段,对新环境很陌生,对前途比较迷茫,课程目标着重是认知明理,打好思想基础;二年级学生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已经基本适应校园生活,对所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要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信念;三年级学生处于成熟定型阶段,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面临人生重要选择时应该把所学的知识外化为行动,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二、创新渗透课程内容是践行“三贴近”原则的核心

《意见》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实际上,以上的德育内容在每个年级都有涉及,如一年级的教材有人生观教育、行为规范和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二年级的教材有民族精神教育;三年级的校本教材就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与创业教育。但每个年级仅仅涉及一两个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六方面应该是个整体,缺一不可,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各种德育资源并加以提炼,把握德育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发挥渗透性的优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以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三、精心研究课程方法是践行“三贴近”原则的关键

学生自主性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导我们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必须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转变,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和探索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广泛地运用于中职德育学科教学中,它既有利于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也有利于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是指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启发、引导,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如在教授财经人员职业素质或职业道德时,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相关金融或财会单位,实际体验后,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汇报成果,谈感想,将研究性学习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融合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关键的是可以实现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请进来”的方法。邀请历届毕业生或社会上有为人士来校做报告或座谈,过来人的亲身经历及成功案例,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肯定自己的选择,明白只要树立目标,掌握专业技能,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四)演讲、辩论或知识竞赛法。演讲辩论和知识竞赛可以训练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将枯燥的知识讲授转化为竞赛形式,把课本中涉及的知识转化为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类题型,并且在内容上适当扩展,让学生在既有竞争又有娱乐的气氛下高效地学习知识。

四、改革完善课程评价是践行“三贴近”原则的保证

德育课程评价要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从以下五个方面多元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素质,评价学生行为规范;期末开卷考试,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或论文;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多角度、多元化考查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得到科学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客观数据。比如一年级、二年级学期评定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50%;三年级学期评定内容及权重为期末闭卷考试(权重0.2)、学习态度、职业素质(权重0.2)、社会实践活动(权重0.3)、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或论文(权重0.2)、口试(权重0.1)。

五、课程资源开发是践行“三贴近”原则的必要补充

德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是贯彻“三贴近”原则的重要途径。中职校德育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

(一)研究地方特色,利用地方资源。我校所在的常州武进地区是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不仅古朴端秀,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季子故里,也是苏东坡钟爱的地方。走进春秋淹城,有着说不尽的典故传说;南大街的百年老店都有一段自己的创业历史;还有这里的寺庙、博物馆……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利用的德育课程资源。

(二)校本教材是非常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归宿,校本教材对中职德育课教学有效教学的实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总之,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原则与实践 篇12

英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共同促进学生英 语素养的形成,它们的内容应该相辅相成。除教材外,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能阅读一 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部,2003)。足够的课外阅读,会使学生的阅读态度更积极,也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扩展他们的词汇量(葛文山,2014)。国内众多学者在 高中英语 教学中进 行了选修 课开设的 研究。 范晓红(2013)、姜振琴(2011)等利用英语简 易读物,沈昌荣(2013)利用原版电影,郭金秀(2011)利用儿童文学鉴赏等探讨了选修课教材的选取;何晔(2011),魏军彦 (2013),杨君燕 (2014)等研究了 选修课教 学问题与 对策。本文旨在探讨利用英语原著开发选修教材的教学实践。

二、选修课程教材选择—英语原著

1.选择英语原著的理由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手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是语言教学、文化教育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获得和文学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在高中英语日常阅读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除了阅读教材课文、做阅读理解题和偶尔浏览英文报纸之外,从未或很少接触英语文学作品;教师侧重于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很少关注对学生文学性的培养。一部分学生可能掌握了扎实的语法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但对于英语文学了解不多,缺乏较强的文体和文学知识。大部分学生词汇量偏小,词汇搭配模糊,这些因素阻碍了他们阅读效率的提高,导致他们阅读的兴趣不浓。

2.选择英语原著的原则

(1)文学性

英语原著的文学性 是指作品 的创作思 想、艺术特色及主题结 构、人物刻画 和语言风 格等方面。具体来说,是指内容的概括 和提炼是 否巧妙,语言是否 形象, 结构是否精巧,情节是否曲折,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深刻,还有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等方面是 否突出等。

(2)趣味性

英语原著的趣味性是指阅读时学生觉得有趣,不用老师的监督他们也会自主地进行阅读,这样的原著阅读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阅读过程,分享阅读感悟,反思阅读策略,才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对原著有所感悟和思考。

(3)生活性

英语原著的生活性是指文学作品的难度要切合 学生的实际水平,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学生通过阅读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可以增加为人处世的经验。生动幽默、富有趣味的语言材料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4)情感性

英语原著的情感性是指原著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否能增强学生文学修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观,从而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英语的动机。具体来说,英语原著是否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揭示,是否有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冲突和调和。

3.选修课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发说明

(1)选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理由

首先,从内容上看,在J.K.Rowling创造的魔法世界中,《哈利·波特》的主人公哈利·波特父母双亡,从小被寄养在姨妈家,11岁时一封又一封神秘的信将他带入Hogwarts这个充满神奇魔法的巫师世界,从此他经历种种坎坷和考验,最终战胜黑暗力量伏地魔,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年轻巫师 并获得幸 福。《哈利 · 波特》里丰富的内容情节和超凡的想象力,十分符合高一、二学生的口味,哈利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坎坷,也极易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其次,从作品传 达的意义来说,虽然主题始终围绕着哈利·波特对战伏地魔的主线在进行,且最终正 义战胜了 邪恶,但 《哈利 · 波特》系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作品中处处透露出的爱的温暖。虽然死亡是无法避免和不可逆转的,但是三人组温暖的相视而笑,莉莉伟大的母爱所创造的屏障,邓布利多教授的博爱,让我们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

综上所述,《哈利·波特》符合选择英语原著的文学性、趣味性、生活性和情感性的原则,非常适合学生进行阅读。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课程开发步骤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共有17个章节,计划一周一个课时完成一个章节的阅读,要求学生每节课前都要完成每个章节的阅读,了解章节的大概内容。在课堂上采 用self-evaluation,presentation,speculation, communication,collection,appreciation六个环节 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体验、欣赏原著。首先引导 学生利用self-evaluation的问题对 内容再进 行仔细阅 读,并能用完整回答组成大意的重述作presentation;对于在原著中出现的大量生词,挑选其中一部分词汇,让学生们分组通过上下文、近反义词等策略来猜测词义,即speculation;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展开communication,交流每个章节中感触最深的部分,分享阅读感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collection是指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加以摘录并整理归类;阅读之后进行appreciation,分章节聆听有声材料和观看电影片段,重温主要情节和人物特征,对章节内容形成完整的感知。collection和appreciation两个环节视章节长短和课堂时间而定,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

三、英语原著选修课开发实践

下面以第一章节内容The Boy Who Lived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Self-evaluation学生阅读后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思考,旨在掌握该章节大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Describe Mr.& Mrs.Dursley’s appearance/ occupation/character.

(2)Describe Mr.& Mrs.Dursley’s son,Dudley.

(3)What was the Dursleys’secret?

(4)What was unusual on Tuesday?

(5)What was Mr.Dursley’s reaction to everything unusual?

(6)Who appeared at midnighton Privet Drive?Describe his appearance.

(7)Describe Mc Gonagall.Why did she pretended to be a cat and wait on the wall all day?

(8)What did Dumbledore use the cigarette lighter for?

(9)Why would Albus Dumbledore leave Harry to the Dursleys?

(10)Who brought Harry to Privet Alley?How?

2.Presentation该部分让学生把上述问题的答案组织起来陈述大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Give a short talk about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1)First find the answer to each question.Each answer must be a complete sentence.

(2)Your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must follow one another.Together,they will make a complete paragraph.

3.Speculation该部分重在处理原著中出现的大量生词,挑选其中一部分词汇,让学生们分组通过上下文、 近反义词等策略来猜测词义。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s?

(1)They were thelastpeople you’d expect to be involved in anything strange or mysterious.

(2)Dudley was now having atantrumand throwing his cereal at the walls.

(3)She pulled out a lace handkerchief and dabbed at her eyes beneath herspectacles.

(4)Therumoris that Lily and James Potter are — are—that they’re—dead.

(5)He could make out a tabby catslinkingaround the corner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treet.

4.Communication该部分重在 交流每个 章节中感 触最深的部分,分享阅读感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提出以下问题:What impresses you most in this chapter?

5.Collection该部分让学生摘录、整理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 进行背诵 模仿。 Write down some words/ phrases/sentences you are most interested in and sort them out.

6.Appreciation该部分让 学生分章 节聆听有 声材料和观看电影片段,重温主要情节和人物特征,对章节内容形成完整的感知。

四、结语

学生在阅读《哈利·波特》英文原著时,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对章节内容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大部分同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各个环节的活动,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原著中丰富的语言也让学生们乐于摘抄和整理词汇,比如在收集描写说笑的词语时,他们发现除了say和laugh之外,还有厉声地说snap,支支吾吾地说falter,低声地说murmur,尖声喊叫screech,咆哮着说bark,呻吟着说groan,轻声地笑chuckle,偷偷地笑snigger等;表达色彩的词语有emerald翠绿色,mauve淡紫色,scarlet深红色,tawny黄褐色,pewter青灰色;表达不同 树木的词 语有holly冬青树,ebony黑檀木,beech山毛榉,mahogany桃花心木等等。

在原著阅读的选 修课程中,学生是课 堂阅读的 主角。材料的选择是否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于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的作用。英文原著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原汁原味的语言不仅能展现名著的魅力, 而且富有语言的美感;贴近学生的英文原著,可以增加他们为人处世的经验;生动幽默、富有趣味的英文原著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上一篇:人性假设下一篇:广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