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则与策略

2024-10-04

设计原则与策略(共12篇)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1

1 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

1.1 与建筑空间格局相协调的原则

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来设计合理的室内装饰布局。倘若室内空间比较小, 并且比较低, 就应该避免有太多的室内植物, 并且不能是高大的木本及草本植物, 这样会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压迫感, 也使得室内空间显得更加的狭小。另一方面, 忌摆放过小的植物, 植物过小很难起到装饰的效果, 容易被忽略。在这种室内空间较小的装饰设计里, 宜采用点状分布, 合理利用有效的空间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如果在宽敞的空间里, 便可利用这些大的空间将植物有形的布置好, 但不管空间的大小, 在配置室内植物时, 植物高度忌超过空间的三分之二, 一方面是植物需要生长空间, 再则是植物太高会使人有一种压迫感。同时, 植物的摆放位置要正确, 要起到协调室内整体环境, 又要方便人的日常活动。

1.2 与室内环境融合的原则

室内环境大体上是受室内装修风格的影响, 装饰风格一般为中式和欧式两类, 在选择室内装饰植物时要充分结合室内的风格, 忌毫无章法的混搭。例如在欧式风格的室内就可以选取有西式风格容器栽植的植物, 而在中式风浓厚的建筑中宜选取有中国风的器具以及植物, 这样才能让植物锦上添花, 才能营造出舒适和谐的环境。

1.3 与空间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室内绿化装饰的选择还必须与空间功能相结合, 要根据空间的实际用途选取相应的植物, 才能达到既美观又协调的效果。根据空间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家居空间和公共室内空间两类, 而每类空间又可以细化为更多不同用途的小空间, 如客厅、卧室、会议厅、餐厅、浴室以及厨房等, 根据空间用途和大小的不同, 在选择植物时就会有相应差异。

1.4 尊重生态的原则

绿色住宅设计源于绿色设计, 其核心是“5R”, 即:Reduce (减量) 、Reuse (再利用) 、Recycle (再循环) 、Reorganize (再组织) 、Rethink (再思考) 。它遵循追求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当今, 进行室内绿化装饰设计出了要与室内环境的空间大小、功能相结合外, 还应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 从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考虑, 只有把植物放在适合其正常的地方, 才能让其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去营造一个合适室内生态空间。比如室内光照, 它是限制室内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喜阳的植物如铁树、橡皮树、非洲茉莉就应该放在向阳的方位, 保证其有充足的光照时间, 其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大部分中性或阴性植物可置于室内的多数空间, 室内长期比较阴凉的地方就应该选择一些喜阴植物如文竹、铁线蕨、龟背竹等, 但要注意的是要经常把这些植物拿到室外, 让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以正常的生长。

2 室内绿化设计策略

2.1 室内绿化的布局手法

(1) 陈列式绿化装饰。陈列式包括点式、块式、和线式布局三种。其中以点式最为常见.点状布局在室内的重要方位上经常采用, 其在某位置单独或成块集中布置植物, 在目前的室内布置形式中是应用最广泛的。线状布局指绿化呈线状排列的形式, 以连续排列的形式出现。采用绿化植物片区布置的块式布局通常是由多个布局单一的点式布局组成, 块式布局有规则式和自由式两种, 该类布局多用在较大空间的布局上。线状布局在营造出组织空间的有序性上效果明显, 多选择采用相似或相同的植物以利于组织空间的布局。

(2) 攀附式绿化装饰。在较大空间需要分割时, 一般会利用可以缠绕攀附的植物来进行装饰。例如在对客厅和餐厅的分割时, 就可以采用某种比较高大的植物或者附带有某些图形及植物的装饰进行划割。但在选择缠绕攀附绿化装饰的时候要注意其选材、色彩、风格等必须与室内风格协调。

(3) 悬吊式绿化装饰。为了让室内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整体上创造出和谐之美, 可以充分结合灯器、顶棚、天花板、阳台等特点选取相应的装饰品。可以在窗台或者空闲墙角上空配上相应的金属或者藤装吊盆, 再放置一些悬垂类植物如吊兰、绿萝等作为装饰, 使之有机结合, 可以让呆板无生气的空间显得灵动活泼, 并且改变了单一的空间色调, 创造出一个更加立体的空间环境, 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的温馨舒适。

(4) 壁挂式绿化装饰。壁挂式绿化装饰与悬吊式的理念是一样的, 其分为挂壁摆设法、嵌壁法和开窗法。其优点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 不与地面摆放植物争位置。在此类装饰中主要针对的是悬垂式植物以及攀附式植物, 结合植物习性和形态, 利用室内空间。

(5) 栽植式绿化装饰。栽植式的绿化装饰通常适用于空间较大的场所或者室内花园, 在栽植过程中, 注重相互间隔以及种类搭配, 即自由式栽植。如果所在场所有其他装饰品如假山、喷泉等, 在栽植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与那些装饰材料的有机结合, 贴近大自然的景观。

2.2 室内绿化的体量协调

室内空间体量小, 尺寸精细, 所以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其自身大小和形态等是否与室内空间相适应。选择的植物既要融合整个空间的生态环境, 又要有自己独有的美感, 并且不能占用人的正常活动空间, 同时还要确保这些植物摆放的安全性。所以, 在室内绿化装饰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景观的布局, 并且还要兼顾艺术美感, 以及整个室内空间的生态环境。

3 结语

不同色彩对人的精神、心理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室内绿化植物色彩和材质的选择十分重要, 其必须与室内空间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人的视觉是影响人情绪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人对色彩的差异反应是十分敏感的, 因此也需考虑室内整体色感与植物搭配的关系。在室内装饰设计时要注重冷暖色调的有机搭配, 如卧室的环境一般比较暗, 就应该选择黄白色等就偏暖色的花卉, 而不是一般的绿色木本植物等。再如在暖色调比较突出的客厅, 就应该选择一些深绿色植物如小叶榄仁, 以及颜色偏冷的观花类植物。并且还要注意植物质感对视觉的影响, 植物质感有三种类型, 分别是粗质感、中质感和细质感, 粗质感植物叶片大、枝干疏松, 如木棉、刺桐等, 中质感植物叶子中等, 如桂花、小叶榕, 而细质感植物有微小细弱的叶片和小枝, 如文竹和天门冬等。而这些不同特性的植物就决定了其作用是不同的, 质感细的大多可置于室内近观, 而质感粗的多作为背景选材, 而中质感的植物则作为一种调节选材来丰富装饰。

参考文献

[1]王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树种规划[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年.[2]张娜.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花园景观营造初探[D], 河北工业大学, 2011年.[3]熊伟.常用室内观赏植物挥发物成分及其对甲醛吸收效果的研究[D], 浙江农林大学, 2011年.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2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西方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实际相结合,才获得中国改革的成功。同样,中国企业管理要想获得预期的成功,就必须把西方科学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把管理理论和企业实际问题相融合,这样我们的企业管理才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

2.“中道”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文化管理沟通的核心元素。合理哲学源于中国儒家哲学中最重要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企业文化管理上追求的“合理化”。无论人、事、地、物、时及其它,都要求其“适当”、“合宜”,也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中”的标准介于过与不及之间,没有偏颇,没有宽严,刚柔并济,左右适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情、理、法”的层次布局。法是管理的基础,即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又是管理的基础,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法”;情为本,即人性化,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人”的思想统领制度文化,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励人,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来建立、修订和推行所有的规章制度;“理”居其中,应是所重在理,即合理化,用合理化的制度和合理化的人情达成合理化的管理。诚如经营之神松下先生曾说:“身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能做到宽严并济,如果一味宽大为怀,人们就会松懈而不求上进,但如果一味严厉,部下就会退缩,不敢以自主的态度面对工作”。

3.平衡管理,是中国文化管理沟通的行为元素。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3

关键词:探究性问题;方法;原则;策略

近来数学探究性问题一直是广大数学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数学探究性问题对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能力至关重要。本文试从方法、原则与策略三个方面对探究性问题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一、探究题背景设计方法

(一)问题运用背景

从探究的必要性角度出发,以解决某个问题或者研究某个数学规律为目的而设置,这样对探究问题的背景的设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背景从实际学习需求出发,一般还能联系实际应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主动探究的热情,它一般是作为如对数学规律、方法建构等探究问题的背景,特别是在新的知识系统构建的授课教学中最常用的背景设置方式。

(二)旧知识、旧方法背景

利用旧知识、旧方法,通过延伸、类比等方法发现新的探究问题。如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质及解法一般容易的通常在等式性质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背景下进行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基本运算通常以分数基本知识为背景进行探究。因为这类问题容易激活原有的认知基础,所以能较好地引起不同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

(三)特例背景

从特殊的角度入手,把众多的例子作为背景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索出一般规律,而其本身也是一些小的问题。由于这样的背景问题有起点低,易观察,规律性强,感性和理性易结合等特点,更容易引起每个学生的兴趣,因此在七年级的问题探究中应该加大其使用力度。

(四)矛盾背景

写出一段具有一定认知冲突的材料作为背景来引出需要讨论的探究问题。因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是在不断的认知冲突过程中不断同化而形成的,所以学生的困惑之处、争论之处以及错误多发之处一般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设计探究问题背景之源。此外,学生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学生根据数形结合的有限例子,会认为表示点的数值差或两数和的绝对值即为两点间的距离,假设不进行有意识的探究,學生就很难达成一般共识;学生还容易将充分条件作为充要条件使用,例如,已知解均为正数,求k的取值范围,学生会认为x、y大于0,则x+y>0,即k>0;另外,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也会引起冲突,例如,解关于x的方程ax=-2,其中a<0,学生得出的结果是x=■,其理由是a是负数,a与-2负负得正。在实践中,笔者将这些问题设计成探究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

(五)迁移背景

这种情况下,有的是提供解决问题思路的背景材料,学习材料之后模仿解决问题或者自主提出问题并将其解决;有的是将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作为背景,之后解释探究其原理及思路。如求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同时为方程的每个步骤命名并解释其原理;或者给出两个在平行线间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原理,并且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例子,再模仿解决其他类似应用型问题。此类背景的探究问题均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六)应用背景

提供应用背景,从而抽象出探究问题,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繁荣为数学教师带来了广阔范围的数学问题源,如出租车、电讯、房屋按揭、存款、股票、工资待遇、打折销售、彩票、博彩、运输费用、物价、税收、投资回报、文物保护、工程造价、旅游价格、最短路径、紧急避险、最经济的设计以及包含美学的几何图案等。

二、探究题设计原则

(一)知识构建原则

数学概念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内容,初中数学涉及更多的是形成性概念,它们一般按照这样的认知顺序形成:背景材料—概念形成—概念特征—特征的简单运用,而从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归纳、形成过程以及多个特征的发现,一般是实际教学的重难点,也决定了它们是学习探究过程中的重点,因此概念的形成及其特征是问题的重要设计点所在。一般做出如下问题设计:观察分析材料,找寻其共性—把这些共性用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加以概括总结—按概念要求举出相关例子—明确探究的方向,找寻概念中具备的特点,认真思考如何指明它的正确性。

(二)方法构建原则

其中一种是解决问题方法方面的建构,也就是说通过收集整理相同类型的问题并形成方法探索专题,在后来当学习了某种问题的处理方法后,就会想到还有哪些新方法,有哪些问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例如:两条线段之和与第三条线段相等之类的问题,或者代数求值问题,图形面积等分的问题,以及建立方程、函数模型、不等式的问题等。教师将这些探究问题适时抛给学生,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对其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方法的形成。还有一类是对探究问题提出方法的建构。具体来说,通过对一般问题的集中思考、类比、发散联想等创造性思维,发现数学新问题,并且从有限的或特殊的例子解决出发,联想到延伸到无限的问题或者一般性结论的探究,以及从简单图形性质延伸到复杂图形性质的探究。比如,学生在学习四边形之后,会联想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自然会产生对判定四边形全等方法的探究。比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就会类推到什么是平行六边形,以及它具有什么性质。再比如,学生在探究了正方体各种截面的形状之后,自然也会想到对其他几何体截面,如矩形的折叠问题的探究。

(三)综合能力构建原则

第一类是应用性问题,它是对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能够充分体现数学建模的特点及过程,并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挑战性、实用性,可以运用多种模型在不同水平上进行分析和求解;还有一类是综合运用知识的构建性问题,能使知识信息化、系统化、模块化的综合探究问题,一般出现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的问题中,以及几何图形与函数模型、方程结合并体现其运动变化特点的问题。

三、探究题设计策略

(一)命题要素、思想方法及解决策略应具有开放性

传统上,问题答案唯一,解法模式化的问题被称为“封闭问题”。相反,开放性问题中构成命题的要素、思想方法及解决策略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可能是:问题背景的多样性,条件的不断变换,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多渠道,解决问题的策略多途径,讨论的多渠道,结论的发散性或者问题条件与结论的自由组合最终是可能不成立的命题等。对于这种开放,一定程度上对问题解决的时间和空间的开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中不能完成的探究问题也可以考虑放到课外完成,当然也可以放到今后的学习之中,与此同时思维上更加大对各种认知的参与和各类思维的全方位能力的发展。

而问题提问方式有: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发现了什么?其共同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改变条件后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有哪些可能性?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又是怎样思考的?你将怎么办?依据材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由于问题指向的不确定或不唯一,方法也不唯一,这就促使学生在不依赖教师和书本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去探索并挖掘问题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可无形地造就学生在解题中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心理状态,对数学内涵得出新的感悟,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进程中去,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最后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这既能使各类学生在探究中取得各不相同的认识,又能较好地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数学方面的个性特点,还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参与探究、挑战、创新的想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方法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培养。

(二)逻辑上需要符合认知规律

学生自身的认识规律应该建立在符合问题的内部构造的前提上,也就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逐级而上。为了使探究教学能正常开展,绝大部分问题设计并不是为了为难、甄别学生为出发点,而是希望让大部分学生从可以处理的问题中获得必须的经验和成就动机,这必须要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符合,也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相吻合,更符合学生面临的数学现实。

这就对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求具备一般的认识基础,容易吸引学生,并且它的表述要求简明,综合性也要具有控制力,问题解决所相关的知识与之前有关联,而不可以有需要许多应用学生不会的知识的状况,此外,由于初中阶段孩子的近情性动机比较大,题目中一定要加入许多容易理解的相关材料。如:使用方面的情况跟理化知识使用及和实际生活内容相关联的背景。此外,构成性疑问中应多使用感性的素材或非普遍性例子,运用可猜测的直观的结论并验证一般结论,再运用已有的说理性知识进行推理证明,最后将证明的结论运用到由简到繁的问题。

实践教学证明,探究式问题的学习,既能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在一步步的挑战中使学生获得成就动机,还能让学生在一步步的体验中获得探究后的崇高与愉悦,从而有利于学习内部动机的激发。

(三)注意思维的实践价值

设计数学探究问题的目的是锻炼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实践锻炼是数学探究最为基本的任务,其对象是腦和手。如,几何及函数的应用问题应着力体现在运动变化和实践动手,其中大多数能用几何画板软件模拟其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能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空间变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图形规律的归纳概括和对几何方法的清楚认识,并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及应用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几何图形性质探究问题或代数规律中,要提供一定量的对比、类比数据及图形材料,并利用计算器、几何软件或通过剪、拼、折等几何实验,进行动手思维及动手实践,将思维实践的重点放在对数据的观察、对比、类比及归纳概括一般规律上,最后在提供运用规律的练习实践材料的情况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感、空间感以及归纳概括和实践认知能力。这样的探究不但能激发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还能引起学生的后续思考及再发现。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3-204.

[2]刘长春,张文娣.中学数学变式教学与能力培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6-27.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4

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义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国际上新崛起的一种可以代替黑板的高新数字化教学工具,是对黑板、粉笔、黑板擦“三位一体”传统课堂形式的一种超越。它的工作原理是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计算机接通起来,然后使用投影仪将计算机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投射到电子白板的屏幕上,进而实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计算机之间信息的连接。这样构成了一个具有大屏幕、可以进行互动的教学环境。

目前,学校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正常黑板的大小相近,它的电子感应白板替代了传统的黑板,作用相当于电脑的显示器。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感应笔在白板的电子感应屏幕上进行电脑上的键盘和鼠标可以完成的所有操作。

2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

2.1 编辑显示功能。

交互式电子白板要与电脑连接起来,投影仪会把电脑上的内容投射到白板的屏幕上进行显示。教师可以把需要的各种资源储存到资源库中,上课时可直接调用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利用电子笔在白板上随意书写、修改和擦除。

2.2 交互控制功能。

交互性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教师不仅可以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各种演示,还可以对重点的内容进行批注,教师在进行各种程序操作的同时,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

2.3 记录存储功能。

当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投影机、计算机相合使用时,白板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在计算机上同步展示并且可以存储到计算机中,也可以利用照相功能捕捉任何文件或者画面,将这些过程存储成多种格式的图片,然后用和计算机相连的打印机打印出来。

2.4 资源库功能。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强大的资源库,具有丰富图片、视频、信息等,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其中的内容也可以任意添加或删减,教师可以把收集的资料分类贮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内。

3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活动”设计的原则

3.1 直观性原则。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而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图片、声音、影像以及其交互、缩放、编辑等功能,能直观地呈现地理事物的状态,准确地表达出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形象地揭示地理事物变化的规律,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再配上教师精炼的讲解,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地理“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电化教育手段,它们具有的直观、形象、动态演示的功能能呈现出直观动态的教学,利于课程实施。

3.2 探究性原则。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活动设计的突出特点是问题较多,很多重要的规律和原理都不是直接以理论的形式给出的,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总结。因此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在地理活动中遵循探究性原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谨、不折不挠的态度。

3.3 交互性原则。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活动”设计时,交互性要充分考虑到人机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在增强趣味性同时也加深了学习印象。

3.4 灵活性原则。

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课件随时进行编辑与修改,为生成性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所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活动”设计应突破程式化的封闭,改变传统多媒体展示教学资源高度结构化的弊端,灵活组织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施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构建生成式教学。

4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活动”设计的策略

4.1“活动”栏目的设计应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因此进行“活动”设计时也要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地理学习是有意义的。在教学资源选择和搜集时,应尽量使用生活化的素材,可以将其添加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便于课堂中使用。

4.2 合理选用交互电子白板的功能。

交互电子白板能够提供书写、绘画、批注、投影展示、任意拖拽、移动、特效展示、资源库等多种多样的功能,但在设计“活动”教学时,并不是交互电子白板的功能使用的越多就越好,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的巧妙、用的恰到好处。“活动”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参考,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培养地理能力为目标选用合适的白板应用软件中的工具来设计教学。

4.3 建设个性化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库。

在“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生成自己的教学课件。这种方式生成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动态地添加、删除或修改课件中的内容,学生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有的课件内容,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以记录和储存这些操作和教学资料,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的课件,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

摘要: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引入与普及,使黑板和多媒体的功能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地理教材经历多次修改,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增加了“活动”的力度,以“活动”为栏目的课文承担起一定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义、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初中地理“活动”设计的原则和优化策略。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地理教材,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1]尹赛丽,李晴.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活动”的比较[J].地理教学,2007(1):27-29.

[2]吴筱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1-7.

[3]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5

[摘 要]大学教育的知识主要是以课程知识形态呈现的,并习惯地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每一类知识都有自身的特点,如何选择与传授则有着与之相应的标准、要求和原则。就大学教育及其传授方式而言,尽管主要是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共性规律,但是,它们各自有其个性特征。因此,我们在把握共性规律的同时,必须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个性要求对之进行阐释与传授。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其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生成。

[关键词]知识;教育质量;原则;策略

美国学者索尔蒂斯说:“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其实,知识、教学与教育质量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知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旦离开了知识,教学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与无源之水,教学也将不复存在,更谈不上教育质量之生成;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是知识遴选、重组、传播、积累、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获得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多种多样,但人们面对知识爆炸的知识型社会,他们必须有选择地、有系统地学习知识,而教育教学则为首选手段与途径。就学校教育而言,其教育质量的生成深度地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和制约。

一、大学教育的知识选择原则

知识传授质量包括两方面的质量:一是知识质量,二是传授质量。传授质量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就知识质量问题人们思考得相对较少。传授质量研究尽管丰富,从本文的逻辑来说,必须对之进行探讨,而且应占较重的份额。但是作为逻辑起点――知识质量也是首先要弄清的。知识质量既指知识的广度,又指知识的深度,还指知识的规格。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又是专业教育,显然,我们不能用小学或高中的知识来进行大学教育,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的规格问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就某一专业而言也是极其丰富的,在有限大学学习时空内,面对无限的各种知识,必定要有一个知识的选择问题,选什么样的知识?根据什么原则去选择?等等,这里既涉及上面所谈的规格问题,又涉及知识的广度问题。小学、高中和大学里除了知识掌握的多少外,还有一个知识深浅问题。作为大学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又有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有教学大纲的硬性规定,凡此种种,这些目的、目标和规定都涵盖着知识掌握程度问题,即知识的深度问题。

大学教育中的所谓知识,它主要是以学科课程知识的面貌出现的。而且,郭晓明博士认为,从作为一般文化产品的知识,到作为课程的知识,再到教学的知识,最后到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知识,其知识在教育中是连续演化的,且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规定性。他还认为,知识在教育领域中的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客观知识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不断走向生命化的过程。也就是使知识不断脱去尘土、恢复生机和变得鲜活即知识活化的过程[1]。这里我们再细分一下,学科知识又可分为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社会科学课程知识和人文科学课程知识。从目前大学教育知识的选择来看,它首先是在人才培养框架预设的前提下进行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类型,开设相应的专业并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具体来说,其知识选择的参照因素有四个:一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二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教学大纲;四是学生身心特点。但就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种学科课程而言,由于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在上述总体原则下,其选择又有自身的特点、要求和规律。

1-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的选择原则

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是一种描述性知识,是对自然世界的说明或描述。而且这种知识的发展演进方式是线性的,遵循逻辑推理。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是实践或经验证实与逻辑证伪的知识。一方面,表现其存在客观现实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其在一定时期或范围的真理性。

当工业文明在欧洲大陆诞生以来,科学技术显示出无穷力量和无限魅力。反映在教育中,科学理性达到了极致。这种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通过细化了的自然学科课程出现在教学计划中。自然科学课程知识选择原则有三:一是科学性。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渐近深入的过程,例如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就经历了“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认识发展过程。因此,选择的知识都是科学工作者证实或证明的科学成果。二是前沿性。在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呈现“知识爆炸”态势。大学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列入教材之中,这要求我们应及时捕捉到新信息、新成果,走在科学研究前沿,否则,就会出现学到的知识要么陈旧要么过时。三是基础性。正因为自然科学知识发展方式的线性的、逻辑性特点,准确分析和把握某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或者说自然科学教材内容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科学事实的精要描述和对之进行的高度概括,进而形成的概念、命题、原理、公式、定理、定律等,并以此构成某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只有找准了某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学好该自然科学才会成为可能。

2-社会科学课程知识的选择原则

社会科学课程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知识,它是根据传统文化惯性和价值及社会立场,对社会现象(包括社会事实或社会事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提出社会实践的有关建议、意见或策略,并形成系统化、模式化和类型化的知识体系。社会知识的演进和积累与社会发展演进密切相关,其发展方式是一种范式转换的“阶段性”的推进方式。库恩认为,科学是通过研究范式的转换而演进的,常规科学在经历一定时间的积累后,其原有的研究范式将出现危机,而危机的消解即意味着新的范式的建立。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用于社会科学的演进是再恰当不过了。社会知识是从一定的价值立场对其社会事件、事实的分析、解释与预测,因此,它往往深受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制约。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范式的转换,我们便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其社会知识的阶段性。社会知识还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民风、民俗等),在这种特定文化氛围里社会知识在空间上必定具有地域性,在个性上必定具有民族性。

选择社会科学课程知识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主导性。社会科学问题的提出、理论建构及其策略的形成无不受制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显然,只有符合主流价值的社会知识,才能得以生存,才能在社会的变革中发挥作用。从阿普尔和布迪厄等学者为代表的课程社会学研究表明:课程知识不是商店里出售的面包或纸牌,而是不同权力集团利益的代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渗透着权力的影子;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幸成为课程知识,只有那些符合社会的合法知识才能被纳入课程。课程知识既要关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又要关注是谁的知识。也就是说,课程知识是一种被规训了的知识。这点对于社会科学知识尤为是如此。如中国封建帝国时期,就是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以君权神授为特征的社会知识占据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并主宰着整个社会。一旦出现与之相佐的社会知识都会遭到其主导价值观念的挤压和打击。第二,和谐性。社会知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只有在这种规范性的社会知识统领下,才能确保其社会的和谐。当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理想的和谐和“现实”的冲突并未完结,这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探求合乎社会演进的社会知识,这种知识必定要求和走进社会科学课程主阵地。第三,促进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尽管自然知识起了关键作用,但是社会知识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仍不可忽视。像中国“经世致用”的社会知识,在农耕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就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中国“文明古国”之称以及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在选用社会知识时,务必着眼于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3-人文科学课程知识的选择原则

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是学习者、认识者和思考者个体通过对历史上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和全面反思,反映出其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悟。根据此定义,人文知识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作品的创作者个体独特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的写照与结果,从人文知识本身来说,它具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具有明显的“个体性”。而且对于人们在学习和理解这些人文知识时,一方面由于学习者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不同,他(她)对其作品的了悟也会各有千秋,即学习者感知上亦是个体性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是作者在某时某地对自身生活和内心上的自我感悟与体验,由于时空的变化,它具有不可复制和替代性,即不能由他人来证实或证伪。而且,作为学习者要领悟作品的人文意蕴,必须回到原创作者所在时代背景及其生活境遇中去理解、思考和领悟,从而在心灵深处悟出人生的意义与真谛。由于对人生意义的体验与表达,它并不遵循逻辑规律,而是潜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了悟,一般情况下,只能意会,不可言说,是潜隐的而非显性的,这种特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知识的隐喻性。由于创作者和学习者感知的个体性,因此人们对同样的人生意义问题,会呈现多种多样的体验、感悟与答案,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文知识的`多意性。人文知识的个体性、隐喻性和多意性,决定了人文知识以螺旋式的发展方式演进,即在突破时空、语言和价值观念的限制下,不断地回眸、重新阐释和解读、重新体验和反复感悟的螺旋式演进态势。

我们在选择人文知识时,应把握好如下三点:一是启迪性。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观如何来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尽管人们会各说一词,但很难说他们就已弄清。作为教育,我们选择的人文知识就是要有利于学习者对这些问题的求解,有利于其对人生观的建构,因此,选择的人文知识必须具有使其积极向上的启迪性,即在学习中理解,在体验中感悟,在思考中升华。一般来说,越典型的问题越具有启迪性。如典型的故事、文学艺术形象和生活经历等。二是时代性。尽管划分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其实,人文知识与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人文知识:哲学、宗教、文学、历史、艺术等,哲学就离不开自然知识,历史中难免不会有社会知识,因此,三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人类知识功能不同,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因此人们在选择人文知识时,学习者对之学习过程中所理解和建构的人生意义与态度必须有利于人自身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利于社会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尽管人文知识是“过去的”,但是它必定对现世人生有意义,即具有时代性。三是切身性。由于人文知识有个体性、生活的内在特性。因此,它是创作者在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切身体验、感悟和人生意义的追问。但社会是发展的,人类也是在不断进化(如人类智慧的开发和智慧的增长与远古时代的人比较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如果人文知识一旦被视为外在于人的工具,被当成有待人去占有的对象,就势必被作客观化处理。对学习者而言,知识仿佛存在于那里:它客观而固定,遥远而冷漠,崇高而威严。基于此,这里的所谓切身性,一方面是学习者要“切身”于原创作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去回溯、体验与感悟原作者的心境和当时社会的情境;另一方面是“切身”于当下的自我。切身于当下就是去憧憬、展望与追问未来意蕴和人生意义。切身于前者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基础。但更要强调的或更重要的是后者,即当下人生态度的确立与人生意义的建构。也就 是说,我们在人文知识选择中,更要注重选择那些切身当下人生心路里程中渴求的人文知识。

二、大学教育知识传授策略及质量生成

新颖、前沿、准确、恰当和科学的知识,只是知识传授质量保证的基础,这也是课堂教学前期的必要准备,它并不保证其教育成果的质量――学生质量的生成。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教学过程,即知识传授过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具备教育教学要求的知识是有其共性特征的,但从上述分析来看,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却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除了把握其共性规律外,务必要掌握好三类知识传授的个性规律:

1-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的传授策略

科学课程进入学校教育之时,其教学模式主要是借用先前人们惯用的古典人文教育之模式――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理论、原理和方法等)。由于科学知识可验证,为了让学生理解消化这些知识,教师往往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验证,并以此来证实或证伪,从而帮助学生来理解和消化。这种传授+演示=教学过程的模式,在早期的科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也还在起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不断地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知识爆炸或知识社会发展的形势。于是,人们在改革中,总结出了适合科学知识传授的两种重要而实效的模式:探究模式和共同体模式。所谓探究发现模式,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的模拟演示,来发现、认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显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转移,即他的任务不再是讲授、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提供必要的服务,充当学生的助手,启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主动地感悟。所谓共同体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合作与竞争方式来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这种模式要求师生、生生关系平等,二者都是学习共同体里的一员,师生、生生之间完全处于一种民主和谐关系之中,在共同的旨趣下互研互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共同发展,如科技创新小组以及各种兴趣小组。对于科学知识,按照石中英教授观点,不管是旧模式还是新模式,都要要求学生不仅要识记和理解一些既有的科学结论(概念、原理、公式等),而且还要求他们能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证实、验证或辩护,并要求他们能够使用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科学概念应用陈述形式表达“科学发现”的结果[2]。

2-社会科学课程知识的传授策略

由于社会科学知识是以学科课程的形态呈现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学科课程模式教学,即依据教材以教师课堂讲授社会科学知识。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亦辅以社会问题、现象的相关讨论,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社会事件到实地参观、考察和调研,等等,但这种辅助性工作之目的:一是通过对社会事实或现象的参观、应用和调研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即在实际应用中消化知识;二是通过“现实”来验证教材中有关社会知识的结论,即所谓证实或证伪。从传统教学来看,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教材知识内容展开的,围绕教材而转;社会科学知识传授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接受者。尽管教材知识是人类社会前进中社会知识的精华,但是它是历史的“写照”,当然我们要在历史的“写照”中吸取营养,这是社会科学知识得以丰富、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过,我们不能只沉湎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回到鲜活的现实的世界和社会知识中去,即生机勃勃的现实中去。例如学法律,只讲过去历朝历代之法规而不涉及当今之法律,这就只能说他知晓古之律而不懂今之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当今现存的古之“先人”。这显然是当今教育所不愿看到的,也是有违社会知识传授之旨趣的,社会科学来源于现实社会,又要回归到社会中去。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拘泥于教室,拘泥于课堂,这种单向度的知识传送是难以做到:学生活灵活现社会知识的生成的。现实中,高分低能就是佐证。鉴于目前现状,针对社会知识之特性,其理想教学模式有两种:实践模式和研讨模式。所谓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室”、课堂移至社会中去,在师生共同的社会实践以及教材知识与现在社会生活的对话与碰撞中学习社会知识、理解社会知识、感悟社会知识和体验社会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师生平等民主,互帮互助;二是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交融;三是现实即课堂,社会即教室,世界即学校,事件即内容;四是突破学科知识传统框架,采用问题研习,以点带面。因此,我们只有采用实践教学模式才能确以达到社会科学课程知识传授之目的,即通过社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意识、态度和从事社会生活、工作的基本能力,使之成为与一个国家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及生活制度相一致的公民。所谓研讨模式,就是指针对共同关心的社会事件、问题等社会现象,通过研究、探讨和争鸣,各抒己见,以达成共识。老师作为研讨模式的一员亦参与其中,其形式既可以口述方式,又可采用笔谈方式。

3-人文科学课程知识的传授策略

不论社会科学课程知识,还是人文科学课程知识,其传授方式、模式均是传统惯用的“讲授灌输”式的,特别是到了近代,由于受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教授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其灌输程度不仅未削弱反倒被强化。显然,这种“强化”与科学知识本身的特征是相背离的。人文知识的掌握主要靠个体内心体悟、个体经验反省和历史经历的反思。因此,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适宜采用心得体会交流模式或者说思想交流模式。所谓思想交流模式,就是指师生在接受人文科学知识的熏陶和感染之后,把心所思所悟,把情所感所动,把智所启所发,通过交流如文字交流、研讨交流、座谈交流等方式呈现给大家,在交流中顿悟,在交流中启迪,在交流中完善。而且,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营造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和谐的。只有在这种氛围里,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所悟,而且敢于呈现、表达和反省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与体验。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强制、权威和伪装都是不允许存在的,也是无立身之地的。由此,灌输式的传授模式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灌输紧缩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封闭了学生心灵窗口,阻塞了学生个体经验参与的道路,使之与存在经验相关的人文知识变成僵化的教条、僵硬的命题和僵死的结论,最后导致失去人文教育的意蕴。二是科学构造教学环节。石中英教授认为,人文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五个环节: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所谓体验,既指对某人文知识得以产生人文需要或人文危机的体验,又指对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世界的一种精神感受,它是人文教学的起点。所谓移情,是指在体验基础上消除人文知识与自己之间的时空、社会和文化间距,在自己与人文知识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关的同感,它既不是放弃自我经验的独特性,也不是将自我经验投射到人文知识中代之说话,而是在自我经验与人文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关联,为理解开辟道路。所谓理解,是在体验、移情基础上,对人文知识及其与自身存在状况之间关联方式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理解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性和个性。所谓对话,既指不同理解者之间的交流,又指学生对人文知识或作品的心灵沟通与交流。所谓反思,是指促使师生双方展开对自我存在方式和意义的批判性检验,以达到人文教学教育性之目的[3]。三是充分展开讨论与交流。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感受,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在诸如此类的共同中追求人生的真谛,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针对三种类型的知识,分别提出了选择原则并叙说了各自的传授策略,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其知识选择和传授的科学性与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的建构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的生成――教育质量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6.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2.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6

一、定位有效问题

问题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引发疑惑的思考,并由此产生一种困惑、焦虑、急于探究的心理状态。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中,我们都可以观察到教师组织的此类提问活动,大致可描述为:(1)教师提供组织结构,大致规定讨论的题目或主题;(2)教师激发回应,或向一个或多个学生提问;(3)学生回应或回答问题;(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

其中,教师的行为构成了三个方面的活动,即组织、激发和反应,而处于中心地位的是“激发”也就是“提问”这一行为。“问题”是在教师提出的内容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之间架设桥梁的工作。有效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它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能提高学生比较、归纳、推理、扩张等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的。

二、 “有效问题” 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一)有效问题胜在信息指向明确

“有效问题”是为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它包容的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探索解决新问题,应该成为新旧知识的交融载体。在实际使用问题所包含的信息中往往存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或者缺乏逻辑顺序等弊端,使学生感到复杂、模棱两可或可作双重理解等。下面案例1为某县公开课一位教师的课堂片段。

【案例1】 乙醇的物理性质

学生叙述生活中酒精的用途,教师给出常见图片后,投影酒精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0.789g·cm-3,沸点78.3℃,能与水以任意比相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有机物”。

接着教师设置下列问题来巩固知识(见表1)。

这三个问题,经常出现在课堂或者作业中,其中问题1和问题3学生很容易接受。而问题2看似比较简单,包含的信息却很大,对很多学生来讲也有很大的迷惑性:明明酒精和水在问题1中能用蒸馏分离,为什么由95.5%乙醇制取无水乙醇就不行了?为什么加入生石灰后生成Ca(OH)2后不过滤,而用蒸馏?为什么无水乙醇中还有水呢?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都高于高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回答都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教师的解释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所谓问题,就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记住了几个结论,会做了这几个特定的习题,意义不大。

如果将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拓展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工业制无水乙醇的多种方法,甚至“恒沸体系”“钠或镁制绝对乙醇”等更深层知识,未尝不是提高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构建高品质思维体系的一种方法。

(二)有效问题胜在符合学生认知逻辑顺序

问题应该按提问顺序的不同而变化。最基本的提问顺序是:组织、激发、反应,但也可能有其他的变化。研究表明最常见的提问顺序往往采用由开放性问题导向封闭性问题的形式。许多教师在“组织—激发—反应”过程中开始时多采用开放性问题,然后做进一步的组织,再导向下一个问题,而这一个问题只需要回忆或简单推论。

【案例2】 SO2与BaCl2溶液是否产生沉淀

问题1:如果产生白色沉淀,你认为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问题2:如果该沉淀是硫酸钡或者亚硫酸钡,则除此生成物外还有什么?

问题3:亚硫酸钡能存在于盐酸中吗?

问题4:相同条件下,亚硫酸与盐酸的酸性谁强?

问题5:如果把BaCl2溶液改成CaCl2溶液,现象是否相同?

问题6:在SO2与BaCl2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H2O2、HNO3、Ba(OH)2、Na2SO4、AgNO3]都会出现沉淀,其原理是什么?

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对问题重新组织,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缩小了思考范围,使问题层次分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沿着教学目标稳步靠近。

当然具体的提问顺序应该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决定。

(三)有效问题胜在符合思维深度

课堂上的有效问题最好难度适合,面向多数学生,有一定的深度且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使其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教师应在问题的“四何”层面,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四何”,即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可以简单陈述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假如什么又怎样。比如一个水杯,我们把它“四何”一下。这水杯是什么品牌的?用什么材质做的?(是何)它为什么能保温?(为何)它能保温多长时间?能容纳多少水?(如何)把它放在雪地中,还能保温吗?(若何)

【案例3】 “强酸制弱酸”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见表2)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如何”和“若何”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深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教育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四)有效问题胜在生成

网络学习中样例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篇7

一、网络学习中样例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开放、共享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远程, 适合在职成人分散、业余的学习特点, 使学习更具人性化, 更富有弹性。网络已经成为广大学习者经常性的、重要的学习环境和工具, 研究样例学习在网络学习中的特点, 是推动网络教育普及化和学习终身化的现实追求。

1. 学科特点

样例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最多应用在数学学科中, 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略有涉及。帕斯和范麦瑞波尔 (F.G.W.C.Paas&J.J.G.vanMerrienboer) 在1994年用计算机呈现几何题的方式, 对荷兰中学生进行了样例的研究。80年代初, 朱新明等在数学学习领域做了一系列研究, 发现样例学习的效果好于传统问题解决方式的学习。[2]数学样例包括数学问题及解答, 呈现一个数学概念、公式或原理的一个具体的例子。数学样例可以说明一类数学问题的解法、解释概念、原理或者示例一个公式及其用法, 既能起到说明和解释原理、概念和公式内涵的作用, 又能起到例示同类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规则和解法原理的作用, 还能起到示范作用。

2. 学习材料特点

结合样例学习在网络学习中的学科特点, 我们可以看出适合使用样例学习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问题解决类的问题。对问题解决类的网络学习材料进行样例设计, 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普遍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日益普及化的情况下, 对网络环境下样例学习的研究特别有意义, 能够为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环境设计提供参考。此外, 教师在进行样例学习教学时, 所使用的学习材料必须依据不同学习者, 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差异, 在认知技能获取的不同阶段, 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使用样例。[3]

3. 学习者特点

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处于主体地位, 样例的设计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加学习者参与程度, 发挥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潜力和动力为目的。网络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学会学习, 并将自主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而样例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 推翻了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 符合网络学习的精神。样例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适应程度不同, 在新手学习者中应用样例学习的效果较好。

二、网络学习样例设计原则

为了在网络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样例这一教学方法, 同时也为了促进学习者的近迁移以及远迁移能力的建设, 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此提供几点样例设计的指导原则。

1. 从减少样例步骤过渡到完全的问题解决[4]

在逐渐减少样例步骤的过程中, 其中第一个呈现的例子是一个完整的样例, 第二个例子包括了大部分的步骤, 但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步骤。其后的例子学习者逐渐完成更多的步骤, 最终学习者完全依靠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许多实验已经证明, 逐渐减少步骤的样例学习比完整呈现样例的学习效果更好。梅耶所说明的逐渐减少步骤的概念如下图1所示。

2. 促进自我解释操作步骤

自我解释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各种形式的外部信息的加工过程。自我解释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是一种产生新知识的推理过程。推理生成观 (inference-generating view) 认为:样例文本是有空缺的, 而且样例文本的空缺和心理模型的空缺是相对应的, 自我解释的目的就是产生推理填补这种空缺, 而不完全心理模型观 (imperfect mental model view) 认为自我解释的目的是推理样例中缺失的信息, 样例中的信息应该是自我解释的内容, 而且由于学习者是带着不同完整程度的心理模型进入学习情景的, 所以, 自我解释是更新或矫正学习者样例学习之前所拥有的心理模型的过程。[5]

自我解释有助于学生概念原理的获得, 并有效地促进学生近迁移问题和远迁移问题的解决。[6]但是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学习者忽略操作步骤或者只是表面上的注意, 都是样例失败的潜在因素。因此, 建议学习者进行自我解释操作步骤, 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自我解释问题的目标有两方面, 首先, 减少没有认真学习样例的情况, 其次, 要求学习者确定每一步所应用的概念原理, 鼓励学习者用有意义的方式处理问题。梅耶所说明的自我解释的概念如下图2所示。

3. 为样例提供解说

为学生提供没有详细解答步骤的例题或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效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效, 而一些为学生提供有详细解答步骤的样例的教学设计方法对于知识原理的抽取和加工可能非常有效。一些研究表明:相比较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面言, 考察详细解答步骤和答案的样例的学习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图式的获得。[7]为了防止在原则2中学生自我解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样例中通过解说来提供基础原则和解题步骤, 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防止自我解释问题中出现错误。

4. 在例子中应用多媒体原则

样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在认知负荷, 使学习者可以合理分配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的学习。如果样例中违反了一个或多个多媒体的原则, 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从而减少了样例的潜在优势。例如, 使用邻近原则把文本和图片放在一起减少了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 如下图3所示。

5. 支持学习迁移

近迁移指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近迁移心理依据是编码特定性原理, 当信息储存在记忆中时, 记忆并非对于信息的原本形式进行储存, 而是根据记忆者对于信息的理解与认识来进行编码。

远迁移指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远迁移的心理依据是远迁移需要更加灵活的知识, 可能来自多个例子的知识, 具有不同的背景或故事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基本原则。

三、网络学习样例设计策略

为了方便网络学习中样例的设计者设计出更专业的样例, 针对以上提到的网络学习样例设计原则, 每一原则下所对应的策略如下所述。

1. 应用逐渐减少步骤的样例时的设计策略

(1) 逐渐减少步骤的样例更适合应用在近迁移学习中。

(2) 使用逐渐减少步骤的样例时, 要重视关键步骤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

(3) 随着步骤的不断减少, 要使学习者对下一步是什么或怎样解决有一个心理预期, 进行积极的推理。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逐渐减少步骤的样例正是遵循了这种认知规律, 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中提供支架问题逐步过渡到完全的问题解决, 引导教学过程, 从而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逐渐减少步骤的样例既提供了学习者模仿的完整样例, 而且也逐步提供了支架问题不完整样例, 由学习者完成越来越多的步骤和最终有待学习者独立解决的问题, 由于在样例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了由学习者完成的问题, 可能还会促使学习者进行积极的自我解释, 因而学习效果会更好。

2. 在促进自我解释步骤时的设计策略

(1) 在样例的关键步骤处, 呈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自我解释。

(2) 结合渐减提示法中所缺少的步骤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解释所用知识的概念原理。

(3) 学生自我解释的问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4) 在学生的自我解释过程中, 给予学习者适当的提示从而提高迁移成绩。

产生自我解释多的学生与产生自我解释少的学生相比回答的问题更准确。在样例中加入提示可以促进学习者自我解释, 从而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样例中给与提示, 自我解释的学生会去总结内容、用先前的知识总结整合新的信息, 并且就有关内容对他们自己进行提问。[8]

3. 为样例提供解说的设计策略

(1) 为初始学习样例的新手学习者提供详细解释。

(2) 为课程的进展, 作出简短的解释, 响应自我解释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 为操作步骤和基本原则之间的连接作出明确的解释。

(4) 样例的解说与样例的操作步骤相接近以减少学习者认知负荷, 即应用邻接原则。

在样例中提供详细的解说为学习者提供了正确完整的信息, 有助于降低学习者内部和外部的认知负荷, 合理地建构知识, 也提供了可能的空间来产生有效的认知负荷。学习者在学习样例的过程中, 已经初步加工和建构了新旧知识, 在此基础上解释和梳理相关概念和原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同时更全面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促进知识迁移。

4. 在样例中应用多媒体原则的设计策略 (1) 提供相关的视觉插图。

(2) 使用音频时要与所呈现的视频或图片相对应, 适当地使用文本避免产生冗余。

(3) 使用集成的文本呈现渐减的样例步骤包括自我解释的问题。

(4) 在样例的文本中提供详细的解释。 (5) 避免出现两个文本和音频的情况。

(6) 有许多步骤的样例, 用标签标注关键的步骤。

(7) 让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的步调, 而不是连续播放所有步骤。

梅耶提出多种媒体这一原则在心理学方面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梅耶信赖的是认知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 将学习看作是主动地获取意义的过程, 而教学被看作是试图促进学习者适当认知加工的过程。许多证据表明, 人们通过文字和图示进行学习比仅仅通过文字进行学习要学得更加深入, 至少对于一些教学任务较为简单的情况来说是这样的。

5. 促进近及远迁移样例设计策略

(1) 尽可能加入与工作环境相似的样例, 旨在支持近迁移任务学习。

(2) 样例至少包括两个不同的情境, 但体现了类似的原则, 支持远迁移任务学习。

(3) 在样例中加入学习者互动, 来积极地促进远迁移。

桑代克的有关理论认为, 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 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而在实际的学习之中, 要求学生具有辨别新旧知识之间共同因素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认识事物之间相似性或同一性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寻找认识事物之间共同因素的习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在实际教育中人们非常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 这些概念、原理抽象程度高, 迁移效果明显, 适用范围广泛,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原理之后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课题。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网络学习中样例的特点的归纳, 总结样例学习的重要性。为了通过对样例的设计来提高网络学习的学习效率, 提出了相应的样例设计原则及其相应的策略。为网络学习中样例的设计提供相应指导。样例学习中还有很多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网络学习中关键步骤对样例学习的影响、正确错误样例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以及样例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迁移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对引导我们进一步探索样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tkinson R.K., Derry S.J, Renkl A., &Wortham D.Learning from examples:Instructional principles from the worked examples research[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0, 70:181-214.

[2]唐剑岚, 喻平, 周莹.增加样例学习中认知负荷的研究与思考[J].心理科学, 2009, 32 (3) :663-665.

[3]陈满琪.样例学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145-148.

[4]Mayer.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M], 2008.

[5]邢强, 莫雷.样例学习的发展及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2) :165-170.

[6]任金杰, 路海东.自我解释与样例学习方式对大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9) :188-190.

[7]连四清, 伍春兰.认知负荷理论与数学教学样例设计[J].数学通报, 2005, 44 (11) :22-24.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8

一、严守教学设计原则

1. 科学性。

教师要遵循教材的内在规律, 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要走出远离课标、脱离教材的误区, 做到完整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2. 主体性。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改变教学方式, 把握学情,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真正把“灌输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

3. 探究性。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体验学习的过程,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要善于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同时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及材料设计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4. 实践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所以教学设计也应该贴近生活, 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和认识化学规律, 并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使他们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与生产中的现实作用,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探究能力。

二、注重教学设计策略

1. 研读教材, 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因此, 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和拓展, 从中提炼出教学重点, 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 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这样的学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2) 课堂上教师讲什么、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这种教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怎样分散重难点, 又怎样把重难点串起来。 (4) 课堂练习设计得是否合理、多少学生能完成、采用哪些途径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等。只有这样, 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 教师才能充分发掘教材的功能。

2. 联系生活, 开发教学资源。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科学, 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物质既是化学教学的素材, 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设计中, 要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增选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常见的物质, 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体会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做出的贡献, 感悟学好化学对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

3. 增加实验, 引出教学问题。

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源泉, 而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增设适当的化学实验很有必要。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 加强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

交流是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私下谈话、沟通, 更应注意课堂教学时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提问、质疑、探讨、分析等,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 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

5. 改进评价方法, 做好教学反思。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9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 运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 遵循“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学”的理念, 以“先学后教, 自主建构”为指导思想, 构建了“学案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即学习方案, 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基于问题和任务设计的课堂学习导学材料。“建构”的基本内涵是指通过学案设计的情景、任务和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探索实践等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案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发展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学案为依托, 以建构性学习为主线,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创造性、发展性为目标, 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激励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造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从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和知识建构出发, 以学案为载体, 创设建构性学习情景, 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和体验思维的过程, 实现教材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经验结构的有效整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案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结构和操作流程如下:

二、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目标认同原则。

学案编制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 要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应能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并以此作为导向, 激励学生主动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有效地自我监视、控制、调节, 从而促成目标的实现, 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

2. 问题驱动原则。

学案应根据学生的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既要源于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或教材, 又有所深化和拓展;既要有难度, 又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既要体现科学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又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 适当控制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既要体现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 又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学案设计的问题应表现出较强的“磁性”, 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悬念和认知冲突, 造就愤悱的学习情境, 诱发学生强烈的解疑动机, 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解决问题。

3. 学案“学法化”原则。

学案应示例学法, 学案导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法指导的过程。在学习活动过程中, 应以学案设计的内容和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把一些重要结论的导出过程挖掘出来, 或者将教材隐含的学习策略、科学方法、思维过程加以抽象和概括出来, 丰富学生学法体验, 充实学法条件性知识, 提高学法效能感, 使学法更易于学生领悟、接受、认同、内化、迁移和运用。

4. 建构性学习原则。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内在需求、自我建构、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是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学案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自我需求, 以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的统一;注重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视、控制和调节, 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和内在学习品质。

5. 合作学习原则。

学案中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和任务应结合学生实际, 有合作价值, 能引发兴趣, 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以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探究研讨和争论辨析,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学案的要素结构及其设计的基本策略

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等六部分构成。

1. 学习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

首先, 目标的设计要有全面性、层次性、针对性、激励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学习目标对学生来说, 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领悟、接受、认同了学习目标, 就能依据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过程, 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反思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 要从教学设计理论出发, 依据学习目标分类理论确定本节课各学习目标的类型。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 从学习结果的角度, 一般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为认知性目标或技能性目标, 多侧重于学习结果, 属于行为性教学目标,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体验性目标, 属于表现性目标。依据学习结果进行分类的根本目的, 在于指导我们按照各类目标自身达成的条件、过程和规律, 更科学合理地设计实现这些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 要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初始技能与终态目标的差距制定目标的内容。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分析、领会课程目标的精神与要求, 把握课程目标对某一章节内容作出的具体规定;其次要通过知识技能的层级结构分析, 确定达到的终态目标;三要分析学生已具备的先决技能及认知能力, 根据终态学习目标要求, 从起点知识技能出发, 确定一节课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总之, 应以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为基础制订目标, 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的个人意义和唤起追求学习的心向, 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第四, 精心编制学习目标的陈述。学习目标陈述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应参照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要求所规定的行为动词, 尽量用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叙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使用与心理活动有关的词语或较宽泛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过程方法目标的陈述应从学生“怎么学”, “怎么想”等思考问题的角度, 努力挖掘教材和学习活动中隐含的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等能力培养要素, 按“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方式、方法+达到的程度水平”的形式编制。我们的体会是, 这种表述方式不但为教师明确了过程方法目标, 也为学生提供了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易激发学生的认知期待, 能促进过程与方法的有效落实。但要切忌将教学要求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 否则会失去目标对行为的导向、激励和测量作用。

2. 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是注意基础性。既要体现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 也要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二要注意科学性。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必须真实可信, 要融入科学方法要素,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分类、比较、类比、假说、实验、模式化等科学方法, 要通过问题解决形成科学观念、思想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三是注意情景性。联系实验、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等设计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情景中体验问题解决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激发探究热情、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迁移水平;四是注意问题的活动性。要体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五是注意开放性。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 运用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类比、分类、归纳、概括、演绎等方法, 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线索, 获得多种结果并选择最优途径,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法指导设计基本策略。

学法指导的核心旨在教会学生学习。应提高学法指导实效, 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一要明确分阶段有层次的学法指导内容体系。二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学法特点, 把握学法指导的切入点, 以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为载体渗透学法, 通过学案“学法化”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三是运用“五环节”学习策略教学强化学法指导: (1) 激发动机——及时强化学法的成功体验和学法自我效能感, 积极引导学生从学法运用成效、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自我归因, 激起学生运用学法、探求学法、交流学法的热情和动力。 (2) 示例学法——对程序操作类的学习策略, 教师可直接提示、示范, 让学生初步理解学法的目的、意义和操作程序、步骤、规则;对范型识别类型的学习策略,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某一策略、学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初步领悟学法。 (3) 探求学法——通过回顾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知识形成过程, 主动探索、发现和领悟渗透其中的学法, 或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通过对同类问题解决的多个实例的研究, 归纳概括其规则性知识, 并明确操作要点、操作程序、步骤和完成标准、注意事项等。 (4) 训练学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鼓励和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预习、上课、复习等学习过程的各环节,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设计相似情景和不同情景的变式训练, 让学生体验选择学法的依据、适用的条件与范围等条件性知识, 学会自我调控学习的活动和过程;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类似或有递进关系的题目编成题组进行学法训练。 (5) 反馈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评价和反思, 及时整理、评价自己学习前、中、后过程的计划、准备、监视、控制、调节、总结、补救的过程, 提高元认知能力。

4. 达标练习设计基本策略。

达标练习旨在检测课前设计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适当兼顾“举一”, 重点在于“反三”。设计达标练习一般要注意以下基本策略:

一是基础性。要融合双基, 巩固双基, 突出培养学生迁移、运用双基的能力。二是针对性。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三是层次性。要有梯度, 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四是适量性。要有适当的题目数量、知识容量、思维容量和能力训练量。五是反馈性。难易要适度, 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较易、较难都不能准确反馈教学信息和学习信息。六是延伸性。学生完成达标练习并不意味着当堂学习任务的结束, 教师要注意通过评价激励等手段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矫正, 发挥达标练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养成学习习惯、锻炼意志品质等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方面的作用。

5. 推荐作业设计基本策略。

推荐作业主要针对中上等学生, 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编制推荐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基本策略:一是应用性, 要联系社会、生活, 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 要联系前后知识, 促进知识整理, 建构学科综合知识结构, 发展综合能力。三是开放性, 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点, 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促成多学科融合态势。四是社会活动性, 要联系社会现实, 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 训练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的能力。

附:研究小组设计的学习方案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10

教学, 是一种传知的高级心智活动, 这种活动有着自己的规律性, 所以,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 我们需要去体验、研究这种规律性, 对于数学教学尤其是这样。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和学习过程, 并且基于丰富教学资源的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是指教师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 而且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前提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习者的特征, 把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所授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最优化。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依据学习目标, 运用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学习资源, 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学习环节进行科学设计, 创设学习程序的过程。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观点可概括为: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锻炼数学逻辑思维并且学会自主学习。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和体会所学的内容。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包含如下要素。

(1) 设计核心是教学过程设计, 重视数学学习环境创设和学习资源的利用。数学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和开发教学信息资源, 使得学生可以基于一定的教学情境, 借助于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数学教师要熟练掌握几何画板, 利用其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2) 学习内容为新颖的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 强调综合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与学校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相结合, 因此,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 使得学生具备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 以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3)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计划, 而不是为了完成课时工作量去安排内容, 不能拘泥于教材。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始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终于对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 如此循环往复。因此,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将灵活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再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所需课时。这就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完全依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进度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思维方式, 提倡反思型教学、研究型教学。

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 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 并最终使学生在 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 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强调运用多媒体手段, 增强仿真效果, 使学习在贴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减少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 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避免将不同媒体教学资源简单机械地叠加利用。

(二)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 研究活动的主线

数学教师应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讲授学习策略与技能。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 需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 教师还应该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教师应创建学生学习网站、教师演示文稿和参考范例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布置学习任务, 也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 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 给学生布置任务和设置问题, 就如同给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和定理等准备了一张地图, 或者理解为达成教育目标的规划, 详尽设计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将是主动地进行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意味着学生不是纯粹的信息接收者, 而也是信息获取和加工者。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他是一个推动者, 同时也要和学生共同地学习,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1]

(三) 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 以保障学习 活动的有效性

支架式学习主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 以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支架式学习认为, 要使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发展, 就要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提供类似于建筑工地的“支架”一样的帮助, 学生通过一步步攀爬“支架”来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建构知识、获得理解的目的。教育机构要为提供支架式教学硬件和软件环境,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在支架式学习中, 学生在教师搭建好的支架中, 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学习, 并且在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学生在课堂中或课后的独立探索并非完全不需要教师的支持。为了避免学生走弯路,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 给他们布置任务, 让他们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2]

(四) 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 激励学习

数学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及时反馈某一阶段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某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对照个人成长计划, 以期迅速地弥补缺陷, 纠正错误, 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的数学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再次调整认知角度和方法、强化知识结构、增强认知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应有新的理念搞好数学教学评价, 注重评价激励和目标引导。

(五) 内容选择要合理

选择内容的时候, 数学教师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 保持学习内容的灵活性。我们在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所设计的教学内容的量, 不能过多使学生一时接受不了, 也不能过少, 使课堂效率下降。我们要灵活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不能拘泥于教材和以往经验。我们所设计的学习内容要有创新, 不能照本宣科。在选择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以能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

(六) 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检验不同观点。尤其在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多一些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好处的。我们 要做个有心人, 不断积累一些情境, 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探究的实验案例。在讲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时候, 形象生动的举实例或者让学生自己参与探究会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计划, 以便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在课堂中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自由参与探索思考。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解决问题, 进行讨论和协作学习, 这些都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3]

(七) 鼓励协作学习, 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鼓励“协作学习”, 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 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譬如: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之间一起备课、说课,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作学习会促进学生、师生、教师之间的交流, 拉近距离, 体会协作学习的乐趣。协作学习有利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习不再枯燥, 充满人文关怀。总之, 协作学习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自尊, 帮助他们培养社会交往技能, 建立起友爱、互助的班级学习氛围。[4]

(八)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是有很多的潜力的。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在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 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探索, 自己体验有助于锻炼思维能力, 当然教师的指导仍然很重要。所以, 教师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自信, 就是要相信自己, 不要去抄什么所谓的优秀教案, 而是要自己琢磨反思并且总结, 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教材全解一类的书让学生瘸了腿, 而优秀教案一类的书让教师瘸了腿, 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 多学习多看书, 备课教案一定要多修改, 多反思。当堂训练也很重要, 换句话说就是要趁热打铁, 即时反馈很重要, 这样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解。[5,6]

三、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学习数学已是人们生活的一种需要。但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把握何时、何地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将课堂教学与真实情景或真实问题相联系, 是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然选择。教育科研是新世纪教师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 而信息资源的开发更是体现教师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师还要在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体现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 认为提供一个丰富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其中通过探究、交互作用和创建起对知识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 简单地说就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 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比较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从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为了获得一个真实、复杂的信息化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室将是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室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 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中,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和支持并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参与问题解决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所提供的网络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设更有利于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包括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

(二) 数学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和管理

为了避免学生低效的探究活动,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适时地提供帮助指导, 我们将这种帮助指导称为搭建学习“支架”。当学生在学习新的或复杂的内容时, 教师为他们提供有助于学习的各种材料, 包括堂件 (电子教案) 、课件 (CAI教学软件) 、系列课件等。堂件知识量少, 辅助教师课堂教学, 常用PowerPoint软件;课件 (CAI教学软件) 内含授课、练习、测验、评价、反馈等教学活动, 主要用于教学、学生自学;系列课件是指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可以进行系统教学的大型教学软件系统。堂件、课件和系列课件等都属于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 教师在开发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特点的学习者, 基础差的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帮助, 基础好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要不断研究和反思并且改进, 以充分利用爆炸式的信息。信息化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探究精神和包容的品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大势所趋。学习的认知方面可以 在家中进行。学校的时间将不仅仅用于传授知识, 还要注重情感领域的教育。[7]

1.数学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

信息资源的收集很重要。有条件的学校通过电子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进行收集信息资源。在网络上还有许多电子出版物, 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再就是网络上还有许多工具书性质的信息资源。还有就是许多论坛上发表的其他教师的心得、经验和体会等。如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网站上面有创 新之旅、论文交流、主题活动、博客空间等栏目。我们可以在上面和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互动, 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 收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7,8]

2.数学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

数学信息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关注国内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动态、教育发展状况等。数学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要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可用性。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根据构成的特点和呈现形式来分有两种, 常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类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常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通常是以文本、图片、图表、档案材料等呈现的常规教育教学内容, 包括知识性教学信息和课程性教学信息以及教育性信息三大类:网上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各种技能知识都属于知识性信息;经过教师加工处理, 由教师通过网上传授给学生的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性信息称为课程性教学信息;教育性信息则是教师通过网上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心灵陶冶、思想修养、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内容。多媒体课件类教育教学信息是由教师和专业人员制作的用于教学的 完整的软件, 它针对特定教学对象, 依据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 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计算机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多种媒体信息, 利用交互机制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控制。它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 构成了多维的或虚拟真实的学习空间环境。[9]

3.数学教学信息资源的管理

我们可以利用Moodle (魔灯) 对数学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管理。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平台, 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Moodle即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即教育者 (老师) 和学习者 (学生) 都是平等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 他们相互协作, 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Moodle平台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 增减内容。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 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 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 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

(三) 具体的数学教学策略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演绎推理的作用,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的训练和培养, 从而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没有为学生探求知识创设合适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数学活动,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数学联想, 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为学生有效利用合情推理提供了理想的工具与环境。

2.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两大概念, 也是整个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两块基石, 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 我们也要注意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所渗透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高中数学新教材之中的每一章节内容都有以数形结合的问题形式出现, 能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新教材中渗透这一方法, 对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寻找最佳解题方法明显带有指导性作用, 通过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合理联想, 训练学生思维、拓宽视野, 逐步形成正确的解题观;还可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抽象概念给予形象化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数学认知能力, 并提升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力, 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不断完善自己。[10]

3.一般化与特殊化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般化与特殊化是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一般化与特殊化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个重要侧面, 也是解题的两种基本策略, 他们相辅相成, 是辩证的统一。在多数场合, 特殊问题简单、直观, 容易认识, 容易把握, 但是, 也有一些场合, 特殊问题的个别特性可能会掩盖事物的本质属性, 给解题带来困难, 而直接求解相应的一般性问题, 反而来得简便、明快、奇巧。在《数学地思维》这一著作中, 梅森就集中研究了特殊化与一般化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按照梅森的观点, 特殊化和一般化正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并“构成了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具体地说, 就特殊化在解题中的作用而言, 梅森指出, 第一, 只有通过特殊化我们才能很好地了解所面临的问题;第二, 只有通过特殊化我们才能认识导致一般化的模式;第三, 对于所得出的一般结论我们又必须借助进一步的特殊化去进行检验。我们在进行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一般化与特殊化相结合的教学策略。[11]

4.利用ADDIE模型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的策略

ADDIE模型是用来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教学的工具, 它也是一个动态的、灵活的对教学及学生学习进行指导的有效的训练和表现支撑工具。考虑到ADDIE模式 (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 步骤的特定属性, 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分析阶段要将涉及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以及如何将这些教学设计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教学设计阶段解决如何形成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开发阶段解决教学过程使用的工具和创建教学材料;实施阶段就是详尽设计对教学材料或教学程序的灵活执行;评估阶段指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如同照镜子一样。[12]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教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的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 现代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基于信息时代发展背景, 在分析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的同时, 研究和探讨了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旨在探究出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和评价依据, 为新课改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设计原则与策略 篇11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51-02

艺术设计的本质和核心是创造,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广大群众艺术审美层次的持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更新艺术设计办学理念、转变艺术设计办学思想、创新艺术设计教学策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满足艺术设计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以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等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具有探究性、求新性和综合性等典型特征的,通过个性化、创造性和变革性行为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益的高级心理活动。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特质的行业,艺术设计人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艺术设计产品质量以及艺术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在艺术设计办学过程中,采取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积极尝试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培养出真正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各艺术设计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实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推动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相关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是一种相对复杂、独特和高级的心理活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遵循艺术设计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创新思维培养任务。

2.1 主体性原则

以生为本,即尊重学生在创新思维培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教学目标,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为学生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生主体自身的一种完善,教师必须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始终把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思维培养的目的。

2.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即将封闭教学环境充分打开,使之与外部世界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在开放式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下,知识体系的开放性、思维交流的开放性、教学训练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开放性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打破了原有的僵化、静态、封闭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更富于弹性、灵活、动态的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3 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即阶段性地完成最终目标。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设置阶段性培养目标,更为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些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在渐进性原则指导下,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递进、上升的态势,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发展。

3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具体策略

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尊重思维培养的特质、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3.1 密切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作为始终处于师生关系强势一方的主导者,教师应主动“放下架子”“走下神坛”,与学生共同为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做出努力。在更为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在更加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是放松的而不是紧张的,是愉悦而不是抵触的,是活跃的而不是沉闷的,是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在这样良好的状态下,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更富于创造性地开展艺术设计活动,其创新思维必然得到更快发展。

3.2 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飞跃性、整体性、新颖性等优势,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只有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中心任务,打破旧有的教学壁垒和束缚,更为灵活多样、更富创造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真正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

3.3 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巩固学生创造思维培养成果的重要手段。借助多元化评价,促使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创新思维培养成果的充分内化和巩固。实施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地衡量和测评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另一方面,应注重评价过程的阶段性,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如将新的艺术设计作品与上一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性,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实现进一步的完善。

当今社会已进入创新竞争时代,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艺术设计作品。从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艺术设计产品仍缺乏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失败。艺术设计院校和相关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策略营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推动我国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尔健.创新思维发展障碍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7-29.

[2]刘莹,艾红.创新设计思维与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2):40.

[4]孟瑞娟,霍丽荣.论创新与创新思维[J].学问,2009(20):120.

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策略初探 篇12

关键词:影视片名翻译,原则,策略

1 概述

全球化所带来的各国和各地区间的高频度、高维度的交流早已不言自明。不同经济体之间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已势不可挡, 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动会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随着我国“家电下乡”、“为公民播放免费电影”等普及电影电视文化政策的推行, 影视作品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部影视作品表达的不仅仅是该作品作者的思想, 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甚至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中国的翻译界有责任把中国影片高质量的推向全世界,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灿烂的文明。而一部影视作品能否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以及能否成功地打开国际市场, 影视片名在吸引观众眼球上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中西方影视作品翻译现状的对比

由于欧洲特殊的语言格局, 各国间密切的联系、不同语言的高关联程度、文化多元化和相通性等因素, 西方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早, 开展的较为广泛和深入, 在翻译策略、翻译规范和质量控制方面都形成了共识和规范。与之相比, 我国的影视翻译的历史很短, 相较于文学翻译、学术翻译等其他形式, 影视翻译的相关理论、研究还不足, 与西方的影视翻译水平差距较大。我国现在影视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当前外语影视作品大量的引进已经形成了冲突, 影视翻译远远还未形成应有的理论知识体系。影视作品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 “它无法像书籍、报纸一样陈列在案……吸引观众的往往首先是片名” (何宁, 1998:37) , 因此, 对影视作品片名的翻译, 不应忽视影视作品的商业性, 不能等同于学术文章等的翻译。

我国影视片名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目前有关影视片名翻译的文章大量出现在国内各类期刊, 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主要围绕“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理论展开。作为我国传统界认可的最佳译法———直译法, 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原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但此译法只限于中西文化表达上有重合的影片。比如:Pearl Harbor《珍珠港》,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 The God Father《教父》, I Dreamed of Africa《梦见非洲》等以片名概括作品主旨或故事背景的影片。由于有时直译会使原语片名艺术性丧失殆尽, 必需采取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比如影片Speed, 若直译为《速度》, 就表达不出该片扣人心弦的视觉冲击场面。笔者认为, 无论是直译、意译抑或是“直译加意译”, 都不能超过限度, 否则观众无法理解原语内容, 丧失潜在观众。因此影视片名的翻译决不能脱离影片受众。

本文从影片受众的角度出发, 提出影视片名翻译应遵循的KISS原则, 即Keep It Sound and Song.Keep it sound指影视片名的翻译应忠实于原语表达的内容, Keep it song指片名的译语应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 朗朗上口。影视翻译虽然具有商业性, 但不应视为商业翻译, 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2.1要根据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特点进行翻译。以某一大的时代背景, 或某一时代特色等为背景所展开的电影, 翻译时可采用“乱世”一词来凸显电影的主题。季羡林先生曾提出东方综合思维模式和西方分析思维模式, 并以简要的表格加以解释。

中国人的思维是习惯从整体或全局去总结归纳, 所以在接触一些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命名的影片时, 可能无法立即了解影片的内容, 进而失去对影片的观看兴趣。所以在译英语影视片名时, 应时刻谨记西方人思维的“解析性”特点以及东方人思维的“包容性”特点。对此, 作家冯骥才论述道:“……从深远的背景上说, 西方的解析性思维一点点在代替着东方人包容性的思维。西方人明确的社会分工方式, 逐渐更换了东方人的兼容并蓄与触类旁通……西方科学对世界用'剖析'方式, 弄清一点, 推进一点。”例如影片“Laura's Task”, 其英文片名凸显主人公劳拉, 明显体现了西方人的“结构性思维”, 若中文直译为《劳拉的任务》, 想必不会像《古墓丽影》那样激发中国观众的观看欲望。翻译时要把握“西方尚精, 东方尚博”的原则。

2.2根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进行相应的概念转换。由于中西方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背景等方面的不同, 在文化方面必定有诸多差异。语言, 作为文化的载体, 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语义四大部分组成, 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 使人们得以把认识世界的成果通过语言记录下来, 藉以巩固、保存和流传。 (刑福义;1990)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首先, 中西方对数字词语的不同认知。西方文化主要源于基督教文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数字的使用方式与意义各有独到之处。《圣经·马太福音》中以seventy times seven表示极大的数目。汉语数字中, 除“万、千”之外, “三、六、九”等数字都可以虚指“多”, 其中以“九”最具代表性。如成语“九州四海”、“九霄云外”等等;不胜枚举。此外, 英汉语言中还用数字来代表特定事物或概念。英语中“the Twelve”指耶稣的12个门徒, 特别是数字“七”, 无论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具有十分神秘的色彩。《圣经》的一些故事和神话传说体现了七的神秘和普遍。如:圣母玛利亚有七件欢乐的事和七件悲哀的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神话传说中的七仙女等等。如美国影片“Se7en”就应根据《圣经》译为《七宗罪》。此外, 东西方对颜色、动物、方位等的认知不尽相同。如国产影片《卧虎藏龙》, 直译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就不太妥当。“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象征高贵与权威。在西方文化里则是邪恶和暴力。影片以龙和虎来代指两位主人公, 与英文翻译产生的效果有很大出入。所以, 在对原语不同的影片片名进行翻译时要进行相应的概念转换, 把原语内容有效的传达给观众。

2.3在翻译中要注意由于地域差异所引起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造成的影响。同一影片在大陆和港澳台的翻译经常差别很大。如影片Sound Of Music分别为《音乐之声》、《真善美》、《仙乐飘飘处处闻》。在香港影片中多有“佬”“阿”等特征性用语, 如影片“The Runaway Bride”的港译片名是《走佬俏佳人》。其中有许多翻译优秀的影视片名, 如影片Waterloo Bridge的翻译就是一个典范。译者根据中国蓝桥相会的传说, 以蓝桥代指滑铁卢桥———故事开始的地方, 既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又适应了中国观众的思维模式, 堪称经典。港台影片的翻译也有不少以冲击眼球的文字来招揽观众, 多“追杀”、“血战”、“魔鬼”等字眼, 实不可取。如:Cloud Dancer (《云间舞者》) 被翻译成《云霄大追杀》。

2.4当影片塑造的人物较多, 以及故事要讲述主人公的探险经历时, 片名翻译可采用“总动员”一词囊括影片的情节。此类影片多以动画片为主, 如“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 、“Cars” (《汽车总动员》) 等。此类动画片通过故事中多变的形象角色和绚丽的画面吸引观众眼球, 适应人群广。

结束语

在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前进的过程中,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手段, 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影视作品片名互译的原则和策略的探析的过程中对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总结出上述互译策略和原则, 希望为影视片名翻译提供参考并引起翻译界相关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 (.引言)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张安德,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 (191, 193, 199)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3]康乐.中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与现状比较[J].科学教育家, 2007 (81) .

上一篇:会计公选课下一篇:开绕组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