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的原则

2024-09-23

问题设计的原则(精选12篇)

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1

课堂互动中的问题设计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大凡课上得不好的老师, 其所问的问题一般都不太妥当, 从而阻碍了师生互动的有效进行。我经过多年的实践就这个问题积累了一点经验, 这些经验是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下面就课堂互动中的问题设计这个课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本文拟从学生、教师、教材, 教法等四个角度来阐释课堂互动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从学生的角度

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所以研究学生是必须做的功课。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备课要“备学生”, 也就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教案。小到教材的选取、课件的选用、教具的使用, 大到教学策略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用, 都离不开研究学生。课堂问题的设计同样如此。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要从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出发。要巧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课堂的接受者 (学生) 的年龄特征。初登讲台的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 在教材上下了很多工夫, 只求设计出问题便好, 而不注意问题的适用性。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是开展良性互动,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因此要设法使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情感因素影响教学效果, 语言输入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周萍, 2003)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大学英语课而言, 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设计问题的前提。要巧用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带有“幽默点”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给课堂带来欢笑声。举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 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 所以性意识的明朗化与进一步发展都是正常的。又由于大学校园是年轻人的世界, 每个大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与同龄的异性接触, 因而意识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此特征设计问题, 将性教育因素纳入英语课堂问题可以使课堂风趣幽默。当然, 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 谈论带“恋爱”和“性”字眼的话题不可不慎重, 否则课堂会流于低俗, 损害课堂的严肃性。此处仅举一例而已。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是不同的, 教师在备课时务必首先钻研学生的特点, 适当地“投其所好”, 才能设计出互动效果良好的问题。切忌千篇一律地将同样的问题施加给不同类型的学生。

二、从老师的角度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设计问题要发挥老师的专业特长, 要扬己之长, 避己之短。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则。由于现代化生活的高科技特点,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非常宽泛, 因特网的普及使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宽广, 一个老师的知识无论多么丰富都无法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点。老师被学生问倒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毕竟“师道尊严”, 如果可能的话, 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教师应尽量围绕自己的兴趣点设计话题和问题, 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超常发挥。教师超出发挥对于提高教师威信, 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位大三的学生如是赞王恩铭老师:“王教授只给我们讲了两个讲座, 一个是关于美国文化宗教的, 另一个是有关与如何提高口语的。两个讲座真是棒啊!几小时的全英文讲座不用稿件, 滔滔不绝, 语言极其幽默, 内容更是精彩之极, 气氛强烈, 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了!真不愧是‘上外第一名嘴’!”冷静分析该生的评语, 其实可以发现王老师滔滔不绝讲解的内容都是其专业范围内的, 王老师专门研究美国文化已有多年积累, 其英语口语也是炉火纯青。在专业内的超长发挥使王老师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崇拜, 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每一个英语老师应该努力追求的境界。

三、从教材教法角度

一个有价值的原则是:简单的文章要深刻化, 复杂的文章要简单化。如果文章很简单, 教师要通过设计发人深省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探索;反之, 如果文章很艰难, 教师就要设计简单的问题诱导学生逐步深入, 最终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文章。从教材的角度, 任何难度的文章, 都要设计难、中、易三个层次的问题, 而讲课时则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选用问题。讲课时要从最容易的地方着手, 因此要首先提出最容易的问题。讲课的中期阶段要提出有难度的问题,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 最终在问题的激发下完成对文章的欣赏或对话题的讨论。课堂上的问题要设计成一串, 要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呈现问题。实践表明, 难易交替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连续展现容易问题会导致学生出现骄傲情绪, 连续展现难度问题则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因此, 问题设计的难易和展现的次序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

图式理论鼓励我们“激活读者头脑中固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等” (贾静, 2005;杨怏, 2006) 。它包含两个策略:自上而下 (top-down approach) 策略和自下而上 (bottom-up approach) 策略。自上而下策略指的是人脑中被客观世界激活的知识对所分析的事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相反, 自下而上策略是由分析细微之处入手, 进而统观全局。实验证明, 问题设计者如果能深灵活运用图示理, 利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思维方式设计问题, 势必会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我们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个问题务必要激发学生回忆起相关已经掌握知识, 但所问的问题又不可以完全是学生背景知识范围内的, 以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或骄傲情绪。

四、总结和思考

以上论述了课堂互动问题设计的四个原则。可以总结为:要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为起点, 以发挥老师的专业特长为主线, 以深入浅出、难易相间为策略, 以图示理论为指导, 设计出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可以让教师超长发挥, 可以让学生从容接受, 可以让学生兴趣持久的课堂问题。这是我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我认为, 该原则普适于听力、口语、阅读等各类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周萍.兴趣驱动的语言输入——大学英语阅读课课前活动设计原则.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2]贾静.英语专业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宿州学院学报, 2005, 6.

[3]杨怏.图式理论在新闻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职教版) , 2006, 2.

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2

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也可能使学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对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作一探讨.1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1)基础性.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2)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3)启发性.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的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2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

2.1通过实验进行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案改进等都可以成为物理问题设计的内容.如:

(1)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定弹簧枪钢球射出时的速度.(方案设计)

(2)测金属电阻率时,为什么通电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实验原理)

(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滴下油酸酒精溶液时,滴管离水面应高一些还是应该低一些?(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设计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还能了解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等方法,形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2通过知识应用进行设计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科技、生产、生活实际,设计知识运用类问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接收,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可以“神舟六号”为背景,设计这样的问题:

(1)若飞船在轨作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受重力作用吗?宇航员为什么会飘起来?

(2)飞船升空阶段,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飞船返回过程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吗?

(3)“神舟六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有哪些不同?(开放性问题)

2.3通过旧知识的拓展进行设计

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扩散、深化、发展,教师可以抓住知识的深化、发展点,顺藤摸瓜,形成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巩固旧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生长出”新知识.学习中,有时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不完整的“推理”和外延,得出错误的结论.如学习“人造卫星”时,学生知道了轨道半径越大,卫星运行速率越小.这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运行速率小,所以,发射轨道半径大的卫星更容易.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3

关键词:探究式;适度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了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自学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以“问题”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精巧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学模式的开展,反之则会使学生降低学习效率,浪费学习时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语)可见在组织学生自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导学为主的自学探究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指问题设计难易程度和数量要适度。首先,设计的问题在难易程度上要适度。设计的问题不要过于肤浅,学生直接就能发现答案的问题一般不设计,如,历史事件中的年份、人物等;问题设计也不能太深奥,学生在思考讨论后没有解答方向的问题不设计。问题设计应该本着让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同伴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备课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恰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要达到“跳一跳能摘到桃”的效果。其次,问题设计的数量要适度,不宜太多,问题一多,学生在思想上就会产生疲劳、懒惰的情绪。问题设计要做到少而精,涵盖面要比较全,能引发学生思考。

笔者在执教《戊戌变法》这课中只设计了两个问题:(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2)比较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自学的氛围中去。

二、梯度性原则

梯度性原则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通过一层层的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另外,梯度问题的设计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基础薄弱、思维不活跃的学生可以完成基础部分的题目,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完成全部的题目。既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中,又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笔者在执教《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浅入深地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2)“五四运动”爆发是偶然吗?如果不是,它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爆发的?(3)“五四运动”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4)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不仅了解了“五四运动”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也掌握了此类历史问题的学习的一般方法:一是找寻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三是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学生根据教师层次设计的问题完成了学习目标,还掌握了一类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达到了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问题的设计没有标准答案或者是没有固定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做出解答。历史本身就属于社会学科,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吸取历史营养,掌握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灵活性,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历史事件的表象中做出深入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从多种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看待历史问题。如,在执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课中,笔者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法西斯势力会死灰复燃吗?我们应当怎样防止历史悲剧的发生?”每位学生都能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答案不尽相同。开放性问题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还能促进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自学探究教学模式,重要的是问题的设计。只要把握适度、梯度和开放度的原则,就能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思考,既能完成教学要求,还能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参考文献:

王定奎.刍议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五个度”[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0(6).

阅读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4

一.全局性原则

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发展个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连贯性, 要做到胸有教材, 心有学生;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 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 在全局性原则下设计课堂问题。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 思维方式也不同, 他们之间的存在着客观的差异,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 力求让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 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堂提问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 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可以让较好学生回答难度大些的问题, 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难度小些的问题, 这样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多数情况下, 问题的设计应以班里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 这样既有利于激发优等水平学生的积极性, 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深浅与难易, 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问题, 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设计应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这个知识基础不仅指问题的深度不可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而且指问题的广度不可超出学生原有的综合知识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

特级教师曹樟玉对阅读教学作过界定, 他认为现代阅读教学应以学生阅读实践为中心, 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教学。学生不仅是教师教授的对象, 更是阅读的主体。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指导者, 而不是主宰者, 学生才是阅读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 教师在选择阅读教学设问点设计问题时, 必须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 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 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使学生主动思维, 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阅读文章时, 为学生设计一些利于学习、利于归纳的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 积极主动的去阅读。例如, 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 可以先设计一些感知型问题, 学生通过主体阅读和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就可以解决。如:1、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2、围绕别里科夫写了哪些故事情节?3、结合背景材料, 思考别里科夫有些什么性格特点?4、别里科夫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些问题的设计, 是以学生主体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为出发点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是以良好的阅读为基础, 捕捉提炼信息并查阅一定的资料, 思考比较之后得到答案, 教师只是发挥引领作用, 学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 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 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兴趣, 才会积极地去阅读, 只有兴趣阅读才能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 是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必须遵循趣味性原则,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在期待中阅读探究, 享受阅读的快乐。

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问题设计就要以学生的趣味为出发点。设计问题要做到“目中有人”, 从学生实际出发, 多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的问题, 使学生有新鲜感, 而不能生搬硬套教参或课后问题。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问“为什么”“怎么样”, 时间长了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应避免这些肤浅性问题, 问题设计应让学生“跳一跳, 便能摘到桃子”。浓厚的兴趣会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遇到了难题, 胸中有数而又难以表述时, 教师此时不能直接告知答案, 应点拨发问, 给学生一个支点带动其思维运转, 触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关联思维, 从而使其豁然开朗。教师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 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 改变提问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妙, 讲求新意, 激发情趣, 这样就能使课堂充满探究性和趣味性。

四.层次性原则

一般的阅读教学大多都遵循如下的步骤:第一步, 扫清字词障碍, 通读课文;第二步, 理清文章线索, 分析人物;第三步, 概括文章主题;第四步, 评价作品意义或者总结写作特色。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四大目标是由浅入深的, 其思维水平呈现出由低往高发展的层次性。朱绍禹教授以阅读过程中思维发展的程度为依据, 把阅读教学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阅读水平的层次即标志着思维水平的层次。由此可见, 阅读教学思维训练也应有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在教学问题设计时, 以学生的阅读和思维水平为关注点来进行层次性问题设计, 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以《我与地坛》的课堂问题设计为例来谈, 《我与地坛》讲述的是有关生命的话题, “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相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较为沉重。怎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上来并进行深刻的解读, 设计系列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是确保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自读课文, 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 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 通过问题推动学生思考、探究。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 是和特殊的环境———地坛联系在一起, 在介绍作家之后, 抛出问题:1、地坛是怎样的地坛?我是怎样的我?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浏览文章, 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之后, 再发问:地坛给了失魂落魄的我什么启迪?2、那母亲是怎样的母亲?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个片断或哪几句话?3、作者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问题设计紧紧围绕“我”与地坛, “我”与母亲, 唤醒学生的心灵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母亲的理解, 问题层次性的明显, 一环扣一环, 层层深入。

五.拓展性原则

拓展创新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通过阅读问题的设计, 诱发学生思考和赏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创新迁移能力, 形成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就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利用已有基础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 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如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独立的阅读能力, 问题设计的拓展性显得尤为关键。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问题时, 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找到引导学生思考的诱发点, 使学生独立思考、多向思维, 以培养其创造性的开放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剖析解读文章的人物、结构、情感等, 培养学生的分散、批判性思维, 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短篇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 传统观念都把她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加以批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她为了偿还高利贷, 十年间给人帮佣, 跟肉贩讨价还价, 优雅不再却能够坦然面对生活, 读到此处, 我们能否发现其性格的另一面?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激发其创新意识, 学生就会发现玛蒂尔德恪守诺言、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的一面。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 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 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 独辟蹊径, 要鼓励学生多思善想, 畅所欲言, 在各种思潮的碰撞中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5

设计原则是在设计定位确定后,为了达到设计定位的目标,制定出来的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原则,

2.确定设计原则的方法

设计原则本身不具有设计的具体尺寸数据或具体做法的因素,比如建筑应该建多少层、规划多少条路等,通常只是描述性的语言。

例如我们的设计定位是打造一个“宜居”的城市,设计原则就是要达到宜居必须遵守的相关原则是什么?宜居的因素应该是健康、快乐、便利、安全等,

因此,健康就可能引申出“尊重环境、低碳环保”的原则,快乐就可能引申出“平等、功能配套完善的社区”原则,便利就有可能引申出“出行方便的复合交通系统”原则,安全就可能引申出“治安功能配套,尽量避免机动车快线”等原则。

生物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原则 篇6

关键词:问题链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169-01

学习总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总是与学习伴行,所有问题解决必定以对问题存在的认识为开始。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水平,并针对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化成为层次分明、具有系统性的一系列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教学问题。“问题链”教学是一种高效和发展性的教学,这是因为:第一,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第二,解决问题的教学能使学习者的思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三,解决问题的学习能使学习者在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作出联系,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第四、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地学习,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实施“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问题链”的创设。因此,“问题链”创设是教师准备和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创设“问题链”设计原则就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深入的研究。

1 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问题链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问题链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问题链的创设时,必须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材料和实验,揭示化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发现过程,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思维轨迹清晰可见。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2 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问题链时,应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的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强度,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跳起来”或“架设阶梯”能摘到的“果子”,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最适度的问題。

3 层次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4 共振性原则

如果只是教师来提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既定答案,即“以教师的思路来导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会被限制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之中,学生被动地学习,思维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越深入,说明其思维越活跃。教师通过学生所提问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和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启发、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振。

5 延伸性原则

该原则指的是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既构建着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问题,营造出一利一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进行课外实验,甚至进行自主、独立、系统地自学,使课堂教学具有延伸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6 实用性原则

一个好的问题链的设计还需要注意:一定要紧扣课时主题。因为课时总是有限的,只有把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引向最核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或体验,才是最有效的。其它的一般性知识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或学生的自学予以解决。

7 开放性原则

问题链的设计还要广阔的思维空间。生物教学当然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但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生物教学应当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因此,问题的指向应当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不是设定一个“圈”。此类问题光凭某一个学生的智慧恐怕很难解决,需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从不同的视角探究解决问题的线索,获得多种结果并选择最优途径。有助于学生感受探究过程的重要与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

小议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问题 篇7

一、导入设计注意创设情境, 体现启发性和趣味性 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在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 应找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实作为导入语。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中, 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情况及内涵,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其发展情况。因此在讲授该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一国两制理论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因此在这一课的导入设计上, 利用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作为切入点, 联系序言中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的一首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天苍苍, 野茫茫;山之上, 国有殇!”中国政府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 成功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主权的行使, 炎黄子孙更盼望能够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那么什么是一国两制, 这一伟大构想又是如何形成和得以落实的呢?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 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历史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二、导入设计要结合教学目标, 体现针对性和目的 性原则

课堂导入在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的同时, 要紧跟教 学内容的 重难点。“导”是辅 助, “入”才是根本。所以, 导入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 要服从全局, 不可舍本求末。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中, 课程标准关于重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思想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进步, 而新时期的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二的学生已经对高一阶段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学习, 在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明确要求他们掌握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 有的放矢, 不会浪费时间。

三、导入设计要关注新旧知识联系, 体现关联性和 时效性原则

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导入要善于以旧拓新, 温故知新。导入内容要与新课内容紧密相连, 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 使学生认识系统化。善于以旧拓新,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语言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 所提问题要有思考的余地, 要有助于启迪学生自行探讨, 自觉去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如:人教版教材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上, 可以采取这一种导入的方式, 其重要的原因是从考点出发,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该课与上一节《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密切联系。同时要注意课堂导入节奏应该紧凑得当, 一般控制在2—5分钟之内, 如超过则可能喧宾夺主。

四、导入设计要注意整合教材内容, 体现整体性和 连续性原则

采用模块来安排高中历史教学体系跳跃性大, 对知识储备不足的中学生而言, 确实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我们不仅要注意把不同专题之间相联系的内容结合起来, 而且还要把同一个专题的内容加以系统化, 有意识地把它们贯穿起来。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 在钻研课标的基础上, 对教材结构, 甚至是历史的结构或历史认识的结构进行分析。教学内容可从学生认识历史的角度进行整合, 从历史发展的本质特点进行整合, 从不同版本教材的长处进行整合。因此, 一节新课的导入既要有教学的整体观念, 也要有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 还要有学生的整体观念, 从而体现历史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

总之, 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 课堂导入始终都应该保留历史教学的原汁原味, 这才有利于历史教育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宝等.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及其问题研究 篇8

1.1 刚柔相济的原则

所谓刚柔相济原则, 就是指刚强与柔和相互协调, 具体到建筑结构设计领域指的就是是建筑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承受的各种力的作用, 为加强建筑物抗外力的能力在结构设计时就必须对建筑物的刚度进行控制, 做到刚度适中,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一般来讲, 合理规范的建筑结构体系都是刚柔相济的, 刚度过大会使建筑物的适应能力降低, 当遇到强大的外力作用时, 建筑物的负荷能力不足就很容易使建筑物局部或是全部受损, 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但是如果建筑结构过柔, 那么它虽然能够很好的抵御强大外力, 但是由于过柔, 建筑就容易出现变形或是整体倾斜等状况, 这样也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那么建筑结构究竟应该刚一点还是柔一点?其实, 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及设计理念, 所以不能照搬照抄, 也不能将所有建筑物的刚柔度都作统一的规定, 刚柔度的把握需要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

1.2 多层设防的原则

安全的结构体系应该是多层设防的, 就目前来看, 大部分的建筑结构都是超静定结构体系, 一旦灾难来临, 建筑物的所有能够抵抗外力的结构就通力合作, 协调抵御外力, 但是这时候如果某个局部由于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合格等出现了问题, 那么建筑物局部或是整体就会受到致命性的破坏。因此对于这类问题,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者就应该做好多道防线的设计, 以保证建筑物抵御强大外力的侵害。同时, 设计者应该理解并且灵活运用超静定结构体系, 因为它体现了多层设置防御线的设计理念。或许设计者会觉得自己的计算等都很准确, 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但是看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故, 就能够发现由于结构设计导致建筑物倒塌等问题常有发生, 因而在精确计算的同时设计者更应该考虑到结构设计的隐患, 理解建筑结构的绝对安全性, 以保证结构设计能够更好的加强建筑物抗外力能力。

1.3 圈出节点的原则

在结构设计中, 所谓节点就是指各构件交接的地方, 或者是连接异常处。不同类型的构件相连接, 同一构件截面改变之处都会形成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表示清楚的节点。结构体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的系统,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节点是无处不在的。当外力对建筑物的侵袭突然加大时, 对于单一的构件, 外力的传递能够合理传递, 因而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对于复杂的结构体系来说, 各节点的复杂性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 即便在理论上保证了各个组件的强度等, 但是由于各节点的存在都是客观存在的, 外力的传递会因为结构的复杂而出现应力集中无法传递或中断的可能, 由此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1.4 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结构的设计最终是要变成实体建筑物的, 它是供人类使用的, 因此, 在设计结构时, 将人的心理、期望等都考虑在内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自身的居住办公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都希望回归自然, 希望更多的与大自然接触, 因而设计者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以绿色为基础包含生态、环保, 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结合的结构。与此同时, 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等特点, 全面分析设计区域内的内外部环境, 以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1.5 绿色环保的原则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注重环保、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世界。近一个世纪以来, 各国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致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 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相继给人类敲响警钟, 许多大城市植被锐减, 风沙严重,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因而,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 应该充分考虑环境这一要素, 利用所在区域原有的环境资源, 在保持及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 按照设计要求尽可能地协调周围环境要素的关系。将建筑物与环境结合在一起, 做出建筑特征与城市特点相统一的设计。

2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

高层建筑的基础的选择应该要以安全实用及经济合理为主要目标。选用整体性好, 既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又能满足建筑物允许变形的要求, 同时还要能够很好地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一般有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条形交叉梁基础三种基础形式,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只要是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层数及地基承载力来进行选择。筏形基础有梁板式和平板式。采用梁板式筏基时, 由于基础梁截面较大, 因此基础埋置深度必然会增加, 当水位高时更为不利, 梁板的混凝土需分层浇筑, 梁支模费事, 因而增长工期, 最终导致综合经济效益将没有平板式的高。然而当建筑物层数较多, 地下室柱距较大、基底反力很大, 则平板式是最佳选择。冲切、剪切承载力决定筏形基础的双向底板的厚度。

2.2 连梁超筋等相关问题

连梁超筋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某段剪力墙各墙肢通过连梁形成整体, 成为连肢墙或壁式框架, 使此墙段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 要达到此目的主要是依靠连梁的约束弯矩。在一般剪力墙结构中, 连梁易超筋的部位, 竖向在总高度1/3左右的楼层;平面中, 当墙段较长时其中部的连梁易超筋;某墙段中墙肢截面高度大小悬殊不均匀时, 在大墙肢上的连梁易超筋。

2.3 回弹再压缩问题

摩擦角范围内的坑中心的地基土在基坑开挖时反弹, 而坑边的基底土在基坑开挖时受到约束时不反弹, 回弹以弹性为主并且被人工清除。当基坑很大时, 则坑底受到约束较小。当基坑较小时, 则坑底受到约束较大大, 此时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当作安全储备, 并应按基底压力进行计算, 正因如此计算出的沉降要比实际沉降大。

由于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 它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要有活跃创新的的思维以及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者要想真正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就要从每个基础的细节做起, 注意每个部件的设计, 使各部件之间相互协调。同时还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建筑结构设计, 才能真正做好结构设计;只有真正做到事无巨细, 做到细心严谨, 才能真正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从而做出更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高立人, 王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概念设计[J].工业建筑.

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9

一、激趣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问题,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笔者以为,设计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从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生成点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2)问题的设计要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促进他们学习技能的内化生成;(3)注重问题的引导作用,问题引导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心理,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新课标湘教版(下同)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该环节的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假如你就是2030年的联合国秘书长,有记者问你: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你怎么回答?(2)请就自己所熟悉的一种语言和宗教来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3)请以“民族与语言发展”为研究课题,根据地理现象研究的原理来予以研究。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熟悉课程教学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多样原则,丰富学生学习思维

在问题设计中,设计多样化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野中认识地理现象,进而激活他们问题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体现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全面呈现知识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思考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学习思维。

笔者以为,问题设计在体现多样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1)注重问题设计的难易度,让学生在前后关联的问题探究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2)注重问题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问题探究的任务;(3)问题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问题引导下促进他们学习思维的丰富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2) 中国各民族在分布和地形特点上有何异同? (3) 从民族分布的特点来看,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民族共同繁荣? (4) 以“我国民族发展”为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我们从上述多样化的问题设计中不难发现: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由浅入深,便于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思维方法,帮助他们积累丰富语言知识和技能。

三、实践原则,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新课程地理教学认为,从地理现象出发,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知识深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够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满足他们学习发展需要。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原则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1)注重学科内容的深化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探究其中的社会实践以及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现象;(2)注重学科问题的探究性,即通过一定的问题探究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围绕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3)问题设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灵活运用原则,让学生能够有更为丰富的解决方法来完成实践任务;(4)注重学生的问题生成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更为合理的策略来解决现实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对优化课程教学起着积极作用,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中,注重上述原则,也能够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可运用载体,让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顾宏谦.基于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探究[J].考试周刊, 2010年第33期。

[3]谢斗辰.谈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设计[J].地理教学, 2003年第1期。

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原则 篇10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设计问题,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学生要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并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当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在《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一文中指出:“我们强调历史教育要突出问题意识。历史是思考的学科,没有思考的历史教育是僵死的、无意义的。历史也是学问的学科,没有学问的历史教育就无从思考、无从行动。”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非常重要。

一、历史问题设计的概念

所谓历史问题设计,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使其构成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及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策略。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问题设计是为了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其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问题太容易,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如果一开始问题的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的设计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层次分明,最好能使学生在解决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而解决后一问,前一问要为后一问的解决做好铺垫。

2.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问题设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其要达到什么目的等。在具体操作上,一是根据教材设问。教师可在核心处设问,也可在热点处设问。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设问。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寻找设问的切入点,以不断设计出富有价值、难度适宜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三是根据前后知识的关系设问,或联系,或比较,以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比较新颖、具有开放性或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能拘泥于教材或标准答案。比较好的做法是利用一些新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材料,灵活地设计和提出问题。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则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4.设计的问题要与时代发展、学生生活实际相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应从“教书”转向育人,要避免心中有教材、目中无活人的现象,在问题设计时要吃透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与认知水平,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能理解、有话说。

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11

一、激趣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问题,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笔者以为,设计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从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生成点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2)问题的设计要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促进他们学习技能的内化生成;(3)注重问题的引导作用,问题引导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心理,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新课标湘教版(下同)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该环节的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假如你就是2030年的联合国秘书长,有记者问你: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你怎么回答?(2)请就自己所熟悉的一种语言和宗教来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3)请以“民族与语言发展”为研究课题,根据地理现象研究的原理来予以研究。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熟悉课程教学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多样原则,丰富学生学习思维

在问题设计中,设计多样化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野中认识地理现象,進而激活他们问题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体现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全面呈现知识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思考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学习思维。

笔者以为,问题设计在体现多样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1)注重问题设计的难易度,让学生在前后关联的问题探究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2)注重问题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问题探究的任务;(3)问题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问题引导下促进他们学习思维的丰富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中国有多少个民族?②中国各民族在分布和地形特点上有何异同?③从民族分布的特点来看,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民族共同繁荣?④以“我国民族发展”为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我们从上述多样化的问题设计中不难发现: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由浅入深,便于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思维方法,帮助他们积累丰富语言知识和技能。

三、实践原则,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新课程地理教学认为,从地理现象出发,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知识深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够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满足他们学习发展需要。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原则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1)注重学科内容的深化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探究其中的社会实践以及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现象;(2)注重学科问题的探究性,即通过一定的问题探究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围绕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3)问题设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灵活运用原则,让学生能够有更为丰富的解决方法来完成实践任务;(4)注重学生的问题生成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更为合理的策略来解决现实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对优化课程教学起着积极作用,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中,注重上述原则。也能够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可运用载体,让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顾宏谦,基于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0年第33期。

[3]谢斗辰,谈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设计[J],地理教学,2003年第1期。

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12

就《历史与社会》而言, 它向学生讲述的是“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和“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三大问题, 教师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逐渐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既是教学的目的, 又是教学的手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的归宿”。[1]所以, 教学问题设计得好坏, 就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

教学问题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这里的教学问题是指广义的教学问题, 既包括《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 也包括各种练习和考试中设计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一些具体的实例谈谈《历史与社会》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方法, 引导学生体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都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积极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课程, “是整合相关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新质的学科课程”。[2]所以, 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更应该仔细推敲, 更多地关注相关学科的知识, 十分注重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 执教教师在教学“七大洲”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仔细看图, 可以发现除南极洲外, 其他大洲的位置具有两两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 请你把他们找出来。”笔者认为, 用“对称分布”概括大洲分布的特点, 是有失科学性的。

“对称”,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 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了说明这种“一一对应关系”, 词典还特意举了例子, “如人体、船、飞机的左右两边, 在外观上都是对称的”。小学数学关于“对称图形”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初中数学中的定义与此差不多。对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世界各大洲无论在大小、形状还是排列上, 都不具有像“人体、船、飞机的左右两边”所具有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对照数学关于“对称图形”的定义, 无论哪两个大洲沿哪条线对折, 都不可能完全重合。所以, “其他大洲的位置具有两两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这样的问题有很大的危害性, 会导致一个问题不同学科的教师有不同的说法和结论, 从而造成学生的困惑, 严重降低教学的效率 (不仅仅是本学科, 还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的学科) 。事后才知道这位教师用的是2005年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 该教材中就有这道题, 但2007年版的教材删去了此题, 不知编者是否出于与笔者同样的考虑。因此, 我们在教学问题设计时千万不能盲目迷信权威, 迷信教材, 应切实做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来,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是为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 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4]由此可见,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应该是学校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 而“理想的德育, 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 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5]因此, 我们设计的教学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深度,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要以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同伴合作探究, 来掌握知识、体验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充分发挥问题本身的德育功能, 以达成教学的目的。

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是这样设计的, 尤其是一些活动题。如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专题探究中设计了《我们都来做节水标兵》的活动题, 在这个活动题中教材先列举了6条在现实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然后设计三个问题:“1.上述几条, 你做到了哪些?2.除此之外,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3.如果我们每个家庭每天节约1升水, 全班同学的家庭合计起来, 每天共节约多少水?一个月呢?一年呢?”

第一个问题, 把学生带回日常生活中, 让他们自觉反思自己平时都有哪些行为是不符合保护水资源的要求的;第二个问题, 通过学生提建议的方式, 学生能很自然地掌握节水的具体措施;第三个问题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得出的具体数字, 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节水的意识, 坚持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观念在学生心中也就油然而生了。

这三个问题完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的参与性也较强。在这里, 无论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还是德育的渗透, 都是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到的, 没有丝毫说教的痕迹, 问题的设计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三、针对性原则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实施《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宪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问题, 通过教学问题的解决突出和突破重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所以, 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教师切不可用超出课程标准的问题为难学生, 或以此显示自己的水平。这种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问题在一些考试中较常出现。

某年本地县际联考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闭卷考) 题目中, 有一道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读图题:“阅读下图 (笔者注:元朝疆域图) , 完成下列要求:1.元朝到元成宗大德年间 (1297—1307) , 全国除大都附近包括今%%%、%%%、%%%、%%%一部分地区划为‘腹里’, 直属%%%之外, 共划分11个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或省。2.填写图中方格处元朝行省的名称 (笔者注:有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等七个行省需填) 。”笔者认为此题完全是根据历史课的教学要求命题, 已严重超出《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与此相应的内容标准, 应该是“我们传承的文明”中的“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说出它 (他) 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6—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6—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三条。“列举”、“了解”和“举例”这三个行为动词明确地告诉我们, 像行省制度这样的重要历史事件, 只要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相应的问题中能够列举、举例就够了, 无需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和掌握。偏向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历史与社会》课程, 毕竟不同于偏向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历史》课程。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的回馈”。[3]作为教学评价一部分的学生学业评价, 同样是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回馈, 这种不能起到回馈作用的学生学业评价, 应该是无效的评价;这种背离课程标准的教学问题, 也应该属于无效的问题, 不但起不到作用, 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困惑。

当然, 教学问题设计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环境和学情) , 设计的问题题意要明确, 条理要清楚, 语言要精练, 便于学生理解。

四、启发性原则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用朱熹的话, 即“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种“愤悱”的状态, 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去追求和营造的状态。

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五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时, 通常学生通过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内容的学习, 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其手段是残忍的, 其所犯的战争罪行是罄竹难书的, 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之情。但是, 这种“仇恨之情”往往是模糊的, 学生很有可能会把这种情感扩散到所有的日本人身上, 如果给学生形成这样一种病态的情感, 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 教师必须及时地加以引导, 启发学生思考, 以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情感和态度。为此,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特意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

1.当今的日本国内对当年的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 (笔者运用书本中有关东史郎事例、日本新教科书事件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图片为材料。)

2.你能解说这几张图片吗?它们说明了什么? (笔者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日本救援队在灾区救援的图片设问。)

3.网上我们可以到处看到抵制日货等反日内容, 你是怎么看待的?

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明白了, 战争狂人是日本的军国主义, 使他们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也说明军国主义的幽魂还在扶桑大地上游荡, 有可能死灰复燃, 必须警惕;让学生知道了, 日本的广大人民是反对战争的, 是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和要求的,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基础还是存在的;让学生懂得了, 我们反对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右翼势力) , 而不是日本这个国家和人民。问题启发了学生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社会的现象, 学会以史为鉴, 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 把握时机, 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 在教学的疑难点设计问题, 在学生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设计问题, 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总之, 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是《历史与社会》教学问题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 这四个原则也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失去科学性的教学问题, 也就谈不上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了;没有教育性, 《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价值就无法体现, 教学问题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忽视针对性和启发性, 也就无法充分体现教学问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所以, 科学性是前提, 教育性是灵魂, 针对性和启发性是实现科学性和教育性的保证。一个好的教学问题, 应该至少遵循以上四个原则,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才能进一步追求它的趣味性、梯度性等, 从而使它精益求精, 更加完美, 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更加有活力, 使我们的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 更加有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269.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

[3]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 (10) :4.

[4]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6.

上一篇:科普类阅读的解题技巧下一篇:软件测试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