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2024-06-29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精选8篇)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篇1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而在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学设计要得当。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我认为:

1、问题要有概括性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示的整体性,局部的学习只能在整体的完成之中,并认为注重部分而忽略整体的是畸形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

所谓问题的概括性,就是指问题的设计是从课文的整体出发,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具有概括性,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高水平的训练,能提高学生从整体角度去把握文章的能力,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究。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小骆驼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这个问题可供思维的空间很大,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如: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要求学生:请你以“______皇帝”的形式,给课文加个副标题,并结合课文说出理由。这种从课文整体出发设计的问题,学生要回答,必须认真读课文、分析课文、概括课文,问题有很强的牵引力,能引 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能引领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能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促进作用。

2、问题要有层次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教师设计问题时应遵循这一规律,设计出有层次性的问题。要解决文章中的一个难点或重点问题,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的,这时教师要站在整体的高处,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设计了一组问题:①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②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这两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③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别人送上门来的活鲤鱼呢?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分析其实质,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④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概括人物品质,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评价能力。⑤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一组问题紧密联系,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感情、认识等方面都有所收益,产生了较好的整体效果。

3、问题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的特点是“可以自由补充的条件”和“非唯一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不同的答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有以下一段说明:“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能拓宽学生思路,引起丰富想象,不求标准答案,但求多方面答案的提问。例如教授《三顾茅庐》时,设计让学生想像刘备在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路时就下马步行及刘备在阶下恭恭敬敬等待诸葛亮午睡等情景的提问,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据一些老师的实践,这样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放飞想像,且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这样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求贤若渴的性格特征领悟得更加透彻,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增强其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尝试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补充,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问题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保护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激发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提问是一门学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问才艺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永恒的研究课题。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篇2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 是教师教学的开端, 是建构课堂的“脚手架”。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这也启示我们要多研究提问。

近几年来, 以“问题”为突破口来改革课堂教学的思路方兴未艾。然而, 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 当前的课堂教学在“提问”环节存在以下几种弊病:一是问题多而琐碎。我们经常发现, 在短短的40分钟内, 教师的问题多达四五十个, 平均一分钟就有一个。这么多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中, 犹如“枪林弹雨”, 让学生疲于应付, 最多只能作“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般的肤浅思考。二是问题杂而随意。我们发现,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挑选, 都是“由着性子”随意而问, 很多枝节问题都没有思维的价值或偏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这不但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的随意性, 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三是问题设置不当。有时问题过大, 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时问题过小, 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有时问题过深, 超出学生认知水平;有时问题又太浅, 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诸如以上弊病, 比比皆是, 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现象?我们提出了“核心问题”的教学思路, 期待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核心问题”的设计, 充分整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资源, 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打开一道自主探究的通道, 使之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 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问题”及其相关特征

我们所说的“核心问题”也可以称为“核心任务”, 它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 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应该围绕它展开, 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

有专家对其概念做出了这样的界定:“核心问题, 指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 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 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的, 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1]

基于以上认识, “核心问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鲜明的指向性

“核心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即鲜明地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判断一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是“非核心问题”, 或者说判断一个“核心问题”的价值, 就是看它是否具有整合现行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的特征, 是否具有更高的和更全面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2. 高度的整合性

“核心问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这个整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 是“主辅”关系, 即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从“核心问题”派生出来的。派生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 是围绕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二是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 “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 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它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高度地整合起来。

3. 适度的开放性

“核心问题”的结构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所谓“开放”亦即“不但一个问题之中多处呈现开放状态, 而且解决路径和解决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开放性的”[1]。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 设计自己的解决路径, 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维, 自觉地进行反思, 积极地寻求突破。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路。

三、“核心问题”的设计

1. 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

“核心问题”的鲜明指向性决定了能否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基于此, 我们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之前,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牢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对当下学段提出的阶段目标, 认真领会课标的要求;其次, 要在课程标准层面上以“鸟瞰俯视”的方式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用心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 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 以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继而, 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 优化课堂提问, 设计核心任务。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时,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提出的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结合本课的核心内容, 可以确定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入手, 学会阅读小说, 感受人世间的真情, 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据此, 可以将此课的教学分为三大块, 每一块可以提出相应的核心任务:一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二是“朗读环境描写, 体会情景之‘相生’”;三是“品读人物细节, 体会形象之‘典型’”。通过这样的设计, 整个课堂教学就会纲举目张, 目标集中。

2. 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

“核心问题”一头联结着核心内容、核心目标, 一头则联结着学生。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因此, 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一点, 我们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做好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 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兴趣等, 还要做好学习需求的分析, 亦即“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水平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水平之间的距离”[3]。例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围绕着“美丽”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读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写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虽然直接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核心目标, 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特点”这样的词汇领悟起来有点困难, 而且, 问题的答案需要基于文本的整体把握, 超越了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以课堂效果不好。教师只要稍微将问题改动一下, 效果则截然相反:“同学们, 这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 请你当一回小画家, 把它画下来, 先说说你会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这个问题激发了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阅读课文的欲望, 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而教师则可以在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他们从“颜色、形体、姿态”等方面来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当学生真正被调动起来, 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之后, 其思维探索的方向就不受别人的控制而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3. 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是设计核心问题的有效方式

(1) 抓课文题目, 以疑导究。课题是文眼, 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中心, 并凝聚了作者的情感, 因此, 课题往往可以成为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课, 围绕着课题可以设

计这样的核心问题“作者难忘田老师的什么?”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通过研读, 可以得出四点结论:难忘田老师的能说会道、才学出众;难忘田老师的上课方式;难忘田老师讲的故事;难忘田老师对我的深深影响。这样不仅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串联”了起来, 而且“难忘”之情、“感恩”之意萦绕不绝。

(2) 抓中心词语, 巧妙勾连。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 这些主旨有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有的则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关键词句中, 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以“纹丝不动”一词设计了一组问题:“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的?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从纹丝不动中感受到了什么?”这组问题也正是课文的核心内容所在, 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教学的整个过程了。

(3) 抓核心句子, 合理分解。很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句画龙点睛的句子, 或概括课文内容, 或蕴含文本中心, 或架构文章结构等, 抓住这些句子, 往往能够产生设计核心问题的灵感。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四次, 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巧妙地架构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可以抓住这句话来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好’在哪些方面?你从哪些句子中具体体会到它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来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4) 抓内容结构, 形成板块。文章的内容结构承载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内涵和脉络推进。抓住文本的内容结构, 形成合理的板块, 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核心问题。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 课文以感人的笔触, 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 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 二是环境描写, 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 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 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 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 抓住细节, 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 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 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

烘托, 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 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 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通过这样的设计, 教学的目标、重点更加集中、凸现, 课堂的整体感也更强了。

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口还有很多, 但无论何种切入方式都必须基于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核心问题”是改变课堂冗长、繁琐、低效的一剂良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探索, 让“核心问题”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得越来越鲜艳!

参考文献

[1][2]周光岑.核心问题教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2.

对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 篇3

一、 问题设计要指向文后问题

课文后的问题是根据课文的整体或文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设计的。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如果能紧紧围绕文后问题来进行,就能牢牢抓住文章重点,使教学少走许多弯路,既省时又高效。例如《天鹅的故事》文后有个问题:老人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体味课文中老天鹅奋力破冰的这一重点段帮助学生建立起老天鹅丰满而鲜明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设问:当时,冰面上会出现什么景象?你对老天鹅有什么话要说吗?以此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有感情的朗读来提升对天鹅品质的认识。接着,教师在引领学生对斯杰潘老人的心理做了一番探寻后,还可以设问:斯杰潘老人回去之后会怎样做?贝加尔湖的未来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让学生进行想象和推测,从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抓住文后问题设计教学问题,不但使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更加严密,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快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让文本的潜在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达到经济、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 问题设计要指向阅读探究

缺乏阅读探究的语文学习是浅层面的学习,在此情况下,学生很难实现语文能力的自主建构。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促进其认识和能力水平的再提升。例如《珍珠鸟》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教师教学时,首先从文眼“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来设问:“请从珍珠鸟的行动和‘我’的行为两个方面来对比阅读,体会鸟儿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比一比,看谁读得细、抓得准。”然后给学生大块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静静地阅读和探究,并提示学生边读边圈画,把自己想到的内容随时在文字旁边记录下来。接下来组织学生深入交流,并将课文读好。这一问题讨论结束后,我又从整体着眼,设计了如下问题:“这种美好的境界是由珍珠鸟和‘我’共同创造的,是由一幅幅和谐的画面组成的,大家能否将这些画面在头脑里放放电影,并用自己的话将这美好的境界为大家表述出来?”这一问题是让学生再读课文并适度整合,让他们经历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表达的过程,从而深入感悟文本,体会这一境界的美好。

用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后朗读或表达,让他们自主地在文字间走上几个来回,这样,既没有打破文章的整体美,又较好地实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建构。

三、 问题设计要指向程度延伸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要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去实现知识向宽度拓延、见解向高度提升、情感向深度延续。而能否达成以上目标,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回答,关注了学生的生成。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云房子》第二课时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既然云房子这么美,你们想不想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云房子?

生:(齐答)想!

师:那请你们闭上眼睛造一个吧!

(生闭眼想象)

师:现在,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云房子吧。

生1:我的云房子像个蒙古包,睡在里面可舒服啦!

生2:我的云房子像个大蛋糕,有一股香味!

生3:我的云房子是黑色的,像……

师:云房子是白色的呀,怎么会造出黑房子呢?坐下再想一想。

(生3摇了一下头,坐下)

课后,我专门来到生3跟前,问他:“请告诉我,你的云房子为什么是黑色的,它又像什么?”生3停顿了一下说:“我的云房子是被浓烟熏黑的,它就像一座迷宫,黑洞洞的。”这是多么有价值的想象和思考!他的想象不但合理,而且关注到了人类常常忧思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从心底佩服这个孩子,并好好夸赞了他一番。然而这么晶莹的创新火花,却被老师的一个反问句给浇灭了,多么可惜呀!

根据学生的回答使学生的想象、思维、情感、见解顺利地走向深刻,得以提升。面对学生出现的“云房子是黑色的”的想法生成时,我们不妨接着设问:“你是怎样想的,谈谈你的见解好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唤起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注。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培养智能、滋养生命的高度。

四、 问题设计要指向人格完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正在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下生发出许多富有个性的见解,我们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要用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鼓励他们大胆扬弃,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人格素养。《三袋麦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去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三种不同的评价。在本课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作为重点,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各有各的处理方式,你赞同谁的做法呢?请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学生的见解各有千秋,有的赞同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很会享受生活;有的赞同小牛的做法,原因是小牛很会过日子,非常节俭;有的赞同小猴的做法,理由是小猴聪明能干,有长远打算等等。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我没有简单地表明对与错,而是组织学生围绕这些见解展开深入讨论,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结果,学生的分析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从价值取向上看,也越来越正确。

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论文 篇4

摘 要:小学语文朗读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创设情境、特色范读和反复练习来指导学生感悟。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可在读中感知、读中领悟。

关键词:教学 朗读 感悟

“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培养语感,有助于语言积累,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要在语文学习中“入门”,乃至“登堂入室”,必须在“读”上下功夫。那么怎样加强课文朗读训练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音乐伴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在朗读教学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抓住“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三幅场景的描写,扣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配上悲壮的音乐,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把学生带到了庄严、肃穆的送别场面,激发了学生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哀思,将当时那种巨星殒落天地恸的悲壮情境再现出来,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读中巧设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受情感的制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萌生的。老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设置背景,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形象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担任角色。

在朗读中,让学生担任角色,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乐于朗读、勤于朗读、善于朗读。有的课文内容十分抽象,或者学生对文中描述的内容比较生疏,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他们眼前,从而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特色范读,融情于声反复练习,引导感悟

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重备“范读”。因为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因此,范读中教师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色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 范读时机的选择要恰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范读既可以引导学生读准课文,也重在激情,以老师的声音和感情来感染学生,引声动情,使学生进入角色;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全文作好铺垫。课中范读,教师应选择重点的段落或特殊的句子加以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全文。

三、反复练习,引导感悟

每一次朗读有不同的要求,阶段的朗读也应该有重点要求。一开始,我们的朗读重点要求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口齿清晰,主要是为了读准字音。接着,重点在消除不正确的拖音,要读得轻盈。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读的文章多数是语调轻盈的`,适合训练消除拖音现象。消除拖音往往与学习停顿一起进行,但也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班级学生读书一字一顿的,很生硬,很不自然。这样读书,拖腔拖调的现象是消除了,但是如果为了不拖腔就杜绝拖音,那就是倒洗澡水的时候一同倒掉了盆里的小孩了。朗读中肯定有拖音,句中肯定有拖音,句中的停顿有时是音断意不断,有时就是以拖音来处理的,朗读中的重音也往往需要拖长音调。

四、注重评价,激发信心

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点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发学生信心的手段。在课堂中,我经常这样鼓励学生:“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啊!”“你读得真好听,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教学《葡萄沟》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问:“你喜欢葡萄沟的什么?美美地读一读这一部分。”一名学生读了这一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感情。我说:“你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没有读错一个字,如果你能读得让大家觉得葡萄沟的葡萄真美啊,就更好了。”我又请了一名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到“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时,我咂咂嘴巴,学生都笑了。我说:“葡萄沟的葡萄真美啊!真想摘一串尝尝。”

我想,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表扬,让读书的学生如沐春风,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更使他们掌握了学习课文的方法。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激情之语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篇5

一、沉入语言,细细推敲词语

1.替换比较中领略词语运用的适切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2.增减比较中知晓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如有学生在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去掉“似乎”一词后意思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作者的错觉,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3.褒贬比较中品味词语运用的独创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珍珠鸟》中,“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4.词义比较中理解词语运用的情景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如《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寒”就要从句子中去体会,不能照本意去理解。

二、由内而外,潜心品读句子

1.从修辞比较中感受语句的意境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一句,这里把邱少云比喻成“千斤巨石”,突出了战友对英雄的钦佩。

2.从句式比较的角度揣摩语句的情感

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语句中句子的语气或句式的理解,来体会语言运用的优美。如《忆江南》中的最后一句可让学生换成陈述句表达。讨论之后,学生觉得不要说诗人自己,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就连欣赏佳作的后人都难免会产生欲去江南一睹为快的想法,其作用不言自明。

3.从标点比较的角度斟酌语句的核心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教师要将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让学生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更不能忽视。如《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小学语文课时特训》上就有这么一问:句子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建议学生先谈谈这里的标点有什么特殊之处。“河”的前面有破折号后面又有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在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草原的心脏就是河。

三、把握结构,用心研读段落

1.语段的内容对比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许多文章的前后段落存在很大的起伏穿插,这些内容的强烈反差容易构成比较。如《草船借箭》的首尾就存在着很好的可比性,对比可引发学生的兴趣。

2.语段的详略对比中把握文章的重点

作者在安排文章的详略时都有自己的考虑,其目的无非是突出文章的主题而又不落俗套。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原来教过的郑振铎的《劳动的开端》,文章写了两次挑煤的经历,第一次没有成功但写了近三十个自然段,第二次成功了但只有短短一个自然段。其用意在于突出挑煤的艰辛。

3.语段的形式对比中领悟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的不同段落表达形式反差很大,内容也不一致。

有些写人的文章前面采用的往往是概括介绍,到后面就会出现事例介绍,其详略程度也相同。有些文章前面有意地抑,到后面则充分地扬。此类文章适合对前后段落作表达形式的比较。如《特殊的葬礼》,教师可补充资料,播放视频。在反复的比较阅读中,学生深切体会到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虚弱与无奈以及人们的心痛与遗憾。

四、关注个性,快速浏览群文

1.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比中感受作者的丰厚历程

名家名作因其规范、精彩而特别值得小学生阅读。借助比较阅读,我们可以异中求同、管中窥豹,了解该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乃至个人的思想性格,从而帮助我们在对教材理解上更加准确、深入,达到更高的层次。如在老舍先生的《猫》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他对猫的百般怜爱;在他的《养花》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丰富情感与收获。“老舍更爱花,还是更爱猫?”将两篇文章放到一起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老舍的生活中充满平凡而又高雅的情趣,他既爱猫,又爱养花;他经历坎坷,又有腿疾,可他始终那么热爱生活,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敬畏与珍惜,而这种高尚的情感正是这两篇作品的灵魂。不经比较阅读,是难以有此深刻感悟的;而这种感悟,又会在老舍的其他作品如《趵突泉》《草原》《林海》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2.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之比中体会编者的匠心独运

很多文章在进入我们的课本前编者都作过改动,这中间有很多修改成功的例子。如萧红的《火烧云》原来是这样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改动后的“红彤彤”“金灿灿”读起来较为响亮顺口,适合学生理解。“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样出现,能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色彩词语的合成规律。

3.同一主题的不同特色之比中领略作者的创作个性

经常性地选择一些相同题材或相近文体的文章进行“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品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学习到风格各异的语言表现风格。如“走近鲁迅”单元,虽然写的是同一个人物,但描写手法、表现形式却存在很多区别,适合进行比较阅读。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篇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精神生命的成长史。常态中的教育大多是基于学校,基于课堂而言,如何在短暂的“教育”引导下,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沟通与真、善、美心灵的对话,是我在教学中常常叩问的话题,鉴于农村语文阅读环境的不完善,教师更应重视阅读教学的指导于拓展。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组成各单元,较系统地呈现了编者意图。各一线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总结了不少实用的教学经验。

一、窦桂梅老师撰写编的《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指出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性相融,从而形成教学的立体效果。

二、刘宪华老师的《“主题阅读”再思考》,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单元的教材为单元组织教学,并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来指导。两位教师都在自身教学实践中理性地对语文教学进行梳理,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理念,实际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理论及经验和学生实际拟定自己的教学安排。

三、我的几点思考:“字词、序理、情悟”教学的探讨。△字词教学

认识是理解的基础,能够读通顺文章才能读懂、读透,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可逐步放手学生去掌握读者,辨析字形,并在阅读中理解,在运用中再予以巩固。针对南方言正的影响可引导学生注意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的评价,辨析字形时可运用,按结构分类或运用谐音进行辨析,而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生字就可以放手学生自学。

△序理教学

语言文字的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积淀,提炼的积累。教材中的文章更是一种精心的挑选。我们在教学中要系统地,理清学法,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理清文章的描述顺序,了解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1、了解确定文章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一般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按叙事六要素理清描述顺序。

2、理解顺序(段落数少的文章,分段读,找出本段中写何人何事,段落多的按出场人物的顺序理清

3、了解方法

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情感领悟方法。△情悟教学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性,培育人的高尚情操与人格,唤醒人对美好的向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有人物的一颦

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思考 篇7

一、课堂导入对语文的重要性

(一)形象的导入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形象性的导入艺术是以形象的方式导入新课时,老师通过多种媒体的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幻灯、图像、模型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仅给学生提供赏心悦目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生动地感知, 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

(二)新奇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赞科夫也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一般说来,导课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窦, 越能吸引人。

(三)趣味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

(四)有针对性的导入能够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导入应当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从讲点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入手。如果课堂教学导入时,老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入胜地而流连忘返。可见,具有针对性的导入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教育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思考

一堂优质课离不开成功的导入,针对不同学科精心设计相适应的导入是成功的起点。语文导入工作下足功夫,体现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刺激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学习探索创新。

(一)教学语言活泼幽默

如何将设计的导入情景实现,与教学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前面说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那么教师就要有相应的演技。教师在自我学习中有意识地锻炼教学语言,例如诗歌朗诵, 说故事等。抑扬顿挫的语调对导入设计的故事情景具有很好的烘托效应。通过锻炼获得感动、情趣、诙谐也可以点燃课堂气氛。幽默课堂、活泼课堂是需要教师用心,更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要想过导入这一关,教学语言的苦功夫必须要下的。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虽然这一点与课堂教学本身无关,但是作为新课改进程中成长的教师,眼光应该放远,不能只是就课堂而论课堂。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一方面是教师深入学生心中,目的是形成影响力,方便组织教学,学生适应习惯教师教学风格,积极情感投入;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兴趣特点与基础能力,这对教师备课有重要支撑作用, 使课堂具有针对性,目标明确。如果忽略了学生因素,导入就无从谈起,出现“满堂灌”“独角戏”的尴尬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三)教姿教态生动形象

一堂好课离不开学生的热情投入,教师的教态不可忽视。这里要指出的是,教态自然,体面与热情奔放不是矛盾的。以古代的私塾先生为模版套用在新课堂上无疑是自找麻烦,建议从事教学工作中,以阳光正面的形象激发学生。想让信息技术教学达到既要让学生动手又要让学生动脑,教师就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带动学生积极投入情感。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教师本身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

(四)课堂导入的一些具体方法

课堂导入方法丰富多样,需要教师结合“学情”和“课情”加以具体应用。以下是几点主要的导入方法。

1. 看图导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图,配有教学挂图,通过网络资料还可查阅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师在导入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 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提问导入。教师可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 通过设立一个疑点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单刀直入 , 直接提出问题 , 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迅速进入新课。

3. 故事导入。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对学生而言,则更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倾听欲望, 因为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从儿童时期到少年、青年、老年, 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人们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小学生更爱听故事,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师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

三、结语

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有效性 思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21-01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业中充满了各种繁、难、偏的应试练习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让作业更为有效,教师必须明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不能把学生绑缚在死记硬背上,要更新观念,重视疏导。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山中访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积累,这类作业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比较创作,以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是一些“信息收集”类的作业,对广播、电视、报纸里的内容进行采集,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摘抄等作业无意识地诱导,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和散文已经进入许多学生阅读的视野。这类作业的主要作用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3.奇思妙想类作业。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语文作业也可以较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关注那些自己认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试探着提出改进办法。如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上一篇:高中历史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下一篇:青少年如何预防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