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刍议(共9篇)
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刍议 篇1
一、电视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少儿节目的编导以及主持人在制作过程中, 并没有切实了解儿童的需求心理, 不知道儿童真正想看的是什么, 还停留在“电视台播什么, 儿童看什么”的阶段, 只是通过这一个平台, 简单地向儿童灌输知识。这样一来, 电视少儿节目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没有吸引力而言。总的来说, 电视少儿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成人化
少儿节目的编导都是成人, 很多电视节目是按照成人的眼光制作的, 其宗旨就是重教育、轻娱乐, 大大减少了少儿节目应有的童趣。很多小朋友在参加少儿节目的时候都是背诵编导设计好的台词, 缺乏小孩子该有的天真浪漫。这样一来, 受到成人环境的熏陶, 很多小孩子就会过早地进入成人的世界, 他们的说话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都变得老成世故, 渐渐失去了属于那个年龄段应有的天真无邪。
2. 说教化
现节段的少儿节目不再受到少儿观众的喜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其说教意味太浓, 整档节目充斥着大道理, 缺乏娱乐性。试想一下, 小朋友在学校上完课回家, 看电视节目是应该为了一种轻松享受, 可是面对一板一眼的说教, 小朋友没有感受到轻松欢快的氛围反而会觉得比上课还要无趣。更有一些少儿节目在内容上充斥着乏味的宣讲口号, 大大降低了小朋友的观看欲望。小孩子真正喜欢的, 真正想看的节目就是轻松、愉快、充满互动的电视节目。
3. 商业化
由于现阶段的电视媒体竞争十分激烈, 很多小朋友在通过上电视展现自我逐渐变成一种作秀。小孩子过早地要学会各种特长, 跳舞、唱歌等等, 在各种节目中表演, 附带着讲故事, 这使得小孩子的成长缺乏了很多乐趣。
4. 喧闹化
电视少儿节目认为小孩子会喜欢花花绿绿的场景以及吵吵闹闹的剧情, 从开始到结束都穿插着各种造型以及各种歌舞元素, 看上去十分热闹, 但是, 看久了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再加上很多嬉闹本身没有文化内涵, 久而久之, 小朋友就会没有观看兴趣。
5. 复杂化
很多少儿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 会从话题上下功夫, 但是其讨论“单亲问题”、“少年犯罪”等话题, 就显得十分沉重。这些话题对小孩子来说, 十分复杂, 也十分沉重, 会给小孩子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 对小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是不利的, 对他们的童年生活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电视少儿节目发展的创新途径
电视少儿节目是儿童获取知识、收获快乐的平台, 对于小孩子生活方式以及思维观念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电视少儿节目的创新, 是重视少儿观众成长的重要表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要正确定位。少儿节目要遵循“为孩子说话, 让孩子说话”宗旨, 这就需要节目编导掌握少儿的兴趣所在, 以少儿的视角以及思维方式, 来制作少儿节目, 只有站在少儿的角度才能制作出他们喜爱的节目。小孩子就应该是天真无邪的, 在少儿节目中就应该充分解放孩子们的天性, 为少儿观众带去快乐。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打破成人的节目思维, 不断开发孩子的心智。在游戏的环节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可以制作一档“妈妈听我说”或者“爸爸听我说”等栏目, 能够小朋友讲自己的心里话, 增加亲子之间的了解。还可以打造家长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节目, 让孩子与家长在游戏中收获快乐与温馨。
其次, 要与儿童教育机构相结合, 做到寓教于乐。电视少儿节目与教育机构结合之后, 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实现优势互补。少儿节目与儿童机构结合就可以以电视媒体的形式, 通过可爱, 易懂的方式向少儿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制作一档通过动画课堂, 通过卡通小故事教导小朋友礼貌、诚实、勤奋等基本的价值观念。这样就能使小朋友在休闲娱乐的时候学到并养成好的品质。还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观看, 这样就能了解孩子的心理, 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最后, 要注意节目的编排, 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现在的电视节目门类繁多, 如果少儿节目编排不合理, 就会使少儿节目的观众越来越少。少儿节目要开发出品牌节目来吸引观众, 可以分几个年龄层, 针对不同的年龄层制作出不同的节目。比如三到六岁的幼儿期, 是孩子们想象力以及游戏心理最旺盛的时期, 可以制作一些类似于携手闯关的节目或者引进同类型的动漫;七到十一岁的孩子, 求知欲望最强烈, 可以在节目中穿插知识讲解;十一岁到十五岁是少年期, 孩子们渴望的是独立, 所以可以制作类似于小发明小创造比赛的节目。另外, 也要把握节目播出的时间段, 可以将节目分为日常版以及周末版。日常版可以编排各个动画片播出的时间, 周末版就注重娱乐节目, 使节目的节奏与孩子们生活习惯相适应。周末黄金档的少儿节目中央视少儿频道的《智慧树》以及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就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 开阔孩子视野, 同时教会孩子们道理, 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任晓力.试论地方电视少儿节目发展的创新路径[J].神州.2013 (03)
[2]武琼.浅谈如何提高中国电视少儿节目的收视率[J].价值工程.2012 (21)
[3]潘雪.我国电视少儿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2012 (5)
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刍议 篇2
摘要:
融媒体时代,经济广播节目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众,传播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坚持原有的系统内容生产的优势外,应在激发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打造连接平台和生产个性化经济音频产品方面做出尝试。
关键词:
系统生产能力;专业用户;连接平台;个性化经济音频产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都在不断变化,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日常途径。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定制化已经成为受众的普遍要求,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变化中的经济广播
经济广播节目因为自身的专业化等特点,面临着以下变化:
(一)经济新闻的传播范围从相对小众到越来越大众
和时政、社会新闻相比,由于相对专业化的原因,经济新闻的受众范围相对较小。但是,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人手中都掌握了发布信息的渠道。根据云堆数据中心对全国3,117,203个公众号的监测,这些公众号涵盖了34个省级行政区,囊括了24大行业,其中公众号数量最多的前五个行业分别为:民生服务、文化教育、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和新闻资讯。除此之外,杂类百科、金融财富、传统企业和地产房市的账号数量都达到了10万以上。这些公众号每周发布文章数量大约为294万篇,平均阅读量为1978人次。以前,受众只能通过传统媒体发布获知经济信息,现在,经过行业专家、企业家、业内精英等公众号的以及进一步的分析解读和再加工,受众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渠道,甚至由此制造出热点话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更多的经济报道、财经文章通过这些自媒体直接到达受众。
(二)经济新闻的传播方式从纵向到横向
随着经济新闻传播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纵向传播方式已经被改变,一条热点经济新闻越来越多地被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再次加工传播。他们或者是针对其中的一些常识进行解释,或者是增加自己所掌握的内幕和背景,将原有的信息不断加宽加厚。例如,底,财经界上演年度大戏“宝能狙击万科”。在事件发酵时期,在数十万条相关信息中,只有少量的是传统财经媒体的报道,其中的大量内容是来自业内各个层面的自媒体。发布者有当事人、内部人士、专家,有的从商业道德角度来说,有的分析股权结构,有的着眼公司治理,还有的联系各种八卦,每个人都在为这一事件提供自己所得到的信息,使得这一事件呈现出更多的视角。当然,因为这其中信息庞杂,在信息海量聚集的同时,也存在着真假消息并存、以讹传讹等现象,增加了受众甄别的难度。
(三)经济新闻的生产方式从单个制作到多方整合
首先是选题的产生,尤其是公司类新闻线索越来越多地来自微博、微信,成为选题的重要来源。而某家大公司或者某位著名企业家发布的信息,可以瞬间点燃话题,引发媒体报道。例如,“宝能狙击万科”事件实际上从201月就已经开始,但是并未引起大众的关注。直到年12月17日晚,一则关于万科创始人王石表态万科不欢迎宝能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内刷屏,各大媒体才纷纷跟进报道。之后,该事件能够连续不断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眼球也大多是因为双方不断在通过新媒体表态且被不断转发。其次是新闻产品制作时,除了记者、编辑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外,还有来自不同媒介的不同视角的素材。过去,面对一个经济选题,制作者会采访相关的当事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采访对象数量有限,制作也是由相对独立的个人或者节目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但是现在,制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上针对某一话题的大量文章可以极大地开拓节目制作者的思路和视野,影响着节目的最终呈现。面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的信息,如何甄别、利用这些素材,将其整合纳入到节目当中去,并进一步引发受众继续产生关注,是眼下经济广播节目所要面对的问题。从生存环境到传播方式和生产方式,经济广播节目都面临着新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经济广播节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变革创新?
二、经济广播的节目改进
(一)改变“高冷”的形象,突出“故事性、人情味”
和平面财经媒体相比,经济广播节目已经在表达方式上作了进一步的通俗化。但长期以来,因为内容偏专业,经济广播节目依然没有完全改变“高冷”的形象。节目当中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据,不通俗、不易懂,往往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枯燥刻板、不好听,一直是听众包括专业听众对经济广播节目的诟病。而这一点在新媒体兴起之后,显得尤其明显。新媒体天然带有网络基因,语言鲜活、表达有趣,更容易被接受、被传播。这一点从新闻产品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例如《大事要来了!全世界都在等2月26日》(注: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推出地产新政央行真正在担心什么》《支付宝为什么拼了命也要做社交》等此类标题在新媒体上随处可见。无论是重大的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的公司案例,新媒体很善于吸引受众的好奇心,很注重从大众关心的点出发。相比之下,在贴近性、鲜活性和可传播性上,经济广播节目还有很大欠缺。为此,经济节目要从“有用、有关、有趣”等点上去寻求突破。有用,即具有直接的服务性,直接关系切身利益;有关,即与自己距离不远,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有趣,可听性强,可以增长见识,提供谈资。而听故事则是人的天性,无论是什么时代都不过时。在互联网语境下,以有意思的表达方式讲好故事对于传播效果尤其重要。经济广播节目如果能在枯燥的术语和数据中,突出人、突出故事,改善和丰富现有的语态,将极大地扩大自己的受众群。
(二)改变“自我迷失”状态,坚持权威性、高质量
和其他类型的广播节目相比,经济广播具有更高的技术门槛,不仅要熟知广播媒介的特点和节目制作的规律,更要有一定的财经知识积累。并且专业的广播记者具有调查采访的经验、技巧,经济广播具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寻找真相和专业深度分析的能力是经济广播的优势。还以“宝能狙击万科”事件为例。针对这一事件有诸多媒体报道,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评价:“在所有的新闻报道门类中,财经事件深度调查是门槛和技术含量最高的,甚至可以认为,缺乏核心细节为背景的财经观点都是没有价值的。可是,在宝万事件中,我们非常悲哀地发现,经典意义上的财经媒体已经无法为读者提供及时的第一手深度调查。”近几年来,传统财经媒体越来越少有深度调查报道的原因,除了成本的考虑以外,与盲目追求时效、心态浮躁等因素也有直接关系。自媒体的兴起,经济类信息呈现几何数增长,追求时效,抢占第一报道权的心态让许多记者忘了新闻报道的根本。而大量的自媒体因为缺乏规范的新闻操作能力或者实力,产生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和隔靴搔痒的文章,也使得未经证实的传言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流言有了极大的生长空间,让受众处于无所适从的环境中。融媒体时代,经济广播节目要做出变革,要拥抱新媒体,但是作为传统媒体挖掘真相、呈现事实的`实力优势更应该坚守,这是我们在变革当中安身立命的基础。权威性、高质量仍然是新型经济广播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三)开门办节目,让外部优质资源进驻,让专业用户产生内容
经济广播节目在传统制作方式中,一般都建有自己的专家队伍和资源库,但是专家或者专业人士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位置,记者、编辑根据选题来选择采访对象,基本上是一种关门做节目的状态。而用户,尤其是专业性的用户产生内容则相对更加具有主动性。例如,在问答网站“知乎”上,网友的提问和回答,完全都是建立在自发的基础上,平台所要做的就是做好基础服务,提供展示机会,激励用户产生内容。现在该平台在不同类别下,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为大家解答各个行业不为外界所熟悉的背景和常识,并且由此吸引来更多的用户,形成良性循环。对于经济广播节目来说,天然具有聚集专业用户的优势,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信息产生机制,将经济广播节目打造成专业人士聚集的平台。这个专业用户一方面是来自听众中的专业人士,例如公司高管、企业一线员工、某领域专业人士等,他们可以带来最真实的行业状态和最鲜活的细节。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公司人说》节目,在微信的公众号上建立的公司人俱乐部,尝试按照行业设置专业圈子,将他们根据不同行业和层次进行区分利用,已经开始形成专业用户生产模式,即由专业的用户产生内容。选题和节目内容基本都来自各行各业的公司人,使得节目不再浮于表面和外围。专业用户的另一方面来自专业的机构,例如专业研究所、商学院等。这些机构聚集着大量优质资源,可以为节目带来新鲜血液。例如,经济之声去年与德鲁克商学院合办的一档管理评论节目《众力加速度》,节目的策划和制作都是非广播专业人员,节目嘉宾全部来自商学院的企业一线学员。节目一开始就尝试不同于传统的制作方式,选题和内容通过网络众筹产生,紧贴商业最前沿,节目同时在电台和微信的公众号播出。目前该节目已经聚拢大批粉丝,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将节目打造成一个连接的平台,融合供需双方
经济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性,但是目前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提供实用信息和建议观点这个层面上,而且服务的对象也主要是听众个体。实际上,经济广播可以走得更深更远,不仅可以在形式上打通不同媒介,还可以尝试在内容上打通产业链,连接上下游,连接企业和企业、创业和投资,给供需双方搭建平台,将服务对象扩大到经济体,将自己打造成广播版阿里巴巴。经济之声创业节目《傲江山》对此进行了尝试。节目除了展现创业百态、提供实用知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创业者与投资人面对面直接交流,在线下和线上为双方搭台。节目在线下与中关村创业大街、联想之星、君联资本、阿尔法公社等孵化器、投资机构建立合作;线上向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开放微博、微信平台,只要发送商业计划书就有机会参与节目,或者获得与投资平台对接的机会。《傲江山》节目上线半年时间里,就已经与30多个项目建立联系,并推荐给相关的孵化器、投资机构,促成四次投资入股,帮助创业者解决了切实的资金难题。经济广播节目除了呈现事实和真相外,如果能将服务做到极致,无疑会获得更多的高端听众,增加品牌价值,而一个连接的平台是做好服务的基础。
(五)立足广播特点,生产个性化的经济音频产品
电视新闻的内容创新与发展路径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 报道 理念 融合
新闻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报道新闻是电视媒体的中心任务。2014年,各级电视台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立台,坚持“三贴近”,继续“走转改”,在报道题材与报道形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及媒介融合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呈现出内容丰满、形式多变、理念更新与融合发展的新景观。
一、传播内容:重大主题活动与重大事件报道进一步创新
(一)“两会”报道面目一新
每年3月,对“两会”的报道可谓是新闻媒体宣传的头等大事。2014年,中央电视台的58个栏目、70个板块对“两会”进行了全面报道,并采用全高清设备对重要场次的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还首次运用4G技术为报道增添新活力。严肃的“两会”不等于死板的解读,2014年各电视媒体的“两会”报道既不“板”也不“硬”,运用多种手段将“硬”新闻变“软”。一方面,新闻语言淡化政治色彩、力求“短、实、新”,贴近性大大增强。从报道方式来看,由传统的说教式报道变为把新闻向观众娓娓道来,主持人的播报语态更加“接地气”。另一方面,创新报道形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两会”内容。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了多个形式新颖的专栏或板块,如“两会说吧”“两会微海采”等等,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体现了“民有所呼、会有所应”的互动式报道。此外,还利用当前颇受关注的大数据技术,推出“两会大数据”板块,使“两会”报道变得生动形象。
(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丰富多彩
“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反映国家和民族奋斗历史的爱国主义题材、海洋题材、“丝绸之路”题材等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是2014年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梦”系列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及《新闻联播》等重要栏目纷纷开辟专栏,延续“走基层”系列报道的采编风格,摒弃 “主题先行、实例来凑”的做法,采用“街头随机采访+讲述个体追梦故事”的形式,成功地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特色、接地气的报道,以正面宣传的形式树立了一个个先进典型形象,有利于凝聚社会正能量。此外,各省级卫视也进一步创新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对“中国梦”主题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这些报道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使“中国梦”主题的传播不仅入耳、入眼,而且入脑、入心。
(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迅速及时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所在。电视新闻报道不是简单的关注,更不是集体“围观”,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蜻蜓点水,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现场报道必不可少。2014年,全国各级电视台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每一次突发情况发生后,电视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紧握话语权,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在云南香格里拉大火、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马航失联、新疆和田地震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公信力与舆论引导力明显增强。
二、传播理念:“新闻立台”为核心,“服务受众”为主导
(一)坚持新闻立台,“走转改”常态化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的立台之本。在2014年时政新闻报道方面,各级电视台都更加重视新闻的选择,重点报道显现出生动的细节、有趣的现场,而不是面面俱到,改进了会议新闻程式化报道的弊端。在今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始终坚持以新闻传播规律与新闻价值要素为选择标准,坚持“三贴近”原则,除了按时按量报道会议进程外,还持续关注国内外大事,体现了国家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民生新闻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源。2014年是中国民生新闻发展的第12个年头,央视持续实践“走转改”,2014年1月12日,央视新闻频道在《走基层》中播出7集连续报道《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1月14日,《新闻联播》以连续报道的形式播出4集报道,该系列报道引得许多网友称赞。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央视为其他各级电视台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各级电视台也将“走转改”常态化,将镜头对准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春运购票等百姓关切的话题上,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二)以受众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
在新媒体传播模式下,电视新闻传播变“宣传主导型”为“报道主导型”,受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电视新闻传播顺应此趋势,变得平易近人,向观众靠拢。一方面,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服务类节目,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在贴近性上下足功夫,力求投本地观众之所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从百姓的角度解读新闻,将新闻“故事化”。“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②
三、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传媒合力
(一)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范围
触媒渠道的多元化使受众分流,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唯有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当中,以融合促发展,才能在资源上实现共享,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央视,自2012年起实行微博、微信、客户端“三步走”战略,全方位搭建起新媒体平台。2014年各省级卫视也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受众范围,使得电视新闻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用户黏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数量、速度、广度、深度和路径都发生质的飞跃,电视新闻传播在内容生产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多形态、多媒体传播。例如湖南卫视的《新闻当事人》、江苏卫视的《新闻眼》等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纷纷开通官方微博,采用“标题+导语+图片+视频+网页链接”的多媒体形式发布新闻,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不足。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传播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成功地培养了大批“粉丝型”观众。在2014年的“两会”报道中,央视网也以全方位、多终端、多语种的形式深度报道“两会”,除了对重要会议活动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外,还推出了“给总书记捎句心里话”“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特别板块,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性提升,用户黏性也随之增强。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与新媒体“亲密接触”,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辟自己的新闻宣传阵地。
参考文献:
[1]谢金华:《浅析电视新闻创新“说话方式”的路径》,载《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1期.
[2]鲁凯:《把新闻做成电视剧——浅谈电视新闻的“编剧思维”》,载《当代电视》2014年02期.
[3]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第四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页.
[4]“央视新闻”微信阅读数居媒体公众号首位_广告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 篇4
关键词:电视节目,法制节目,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电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 逼迫电视法制节目形态不断创新, 才能够保持现有的收视率, 但法制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别, 有自己严谨的内容体系, 在制作及播出上有严格的限制, 如何创作出既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又能够符合法律要求的节目形态, 是法制类节目思考的方向。国内与法律相关联的节目多达200余个, 其中专业频道多达11个, 饱和式轰炸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 导致法制节目收视率节节下滑。 (1) 虽然法制节目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纷纷下马, 但也有很多法制节目通过创新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闯关12》、江西卫视推出的《金牌调解》等, 都是在前期节目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加强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研究, 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种类及影响要素
1.1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种类
国内法制节目频道虽然很多, 但按照其播出形态区分可以分为纪实类与说法类。虽然两者都是法制类节目, 但存在本质差异:
1.1.1 说法类
说法类电视节目是以案件分析为背景, 根据法律法规做出科学的评判, 从而向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 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了解法律。如央视的《庭审现场》、《法律讲堂》, 巴中电视的《法庭内外》等。按照节目播出位置区分, 可以分为现场庭审型、演播室访谈型以及课堂讲座型, 其中现场庭审型突出现场感, 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真实的庭审现场, 辅以画外音方式, 使观众有直接的印象, 而访谈型主要是以案件回放方式给予观众更多的启迪。 (2)
1.1.2 纪实类
纪实类法制节目重视新闻性与同步性, 往往采取案件跟踪的方式, 让观众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给予其更多的心理感受。如央视《法治在线》等。纪实类法制节目大多是以专题片或纪录片的模式播出, 通过随行记者进行现场跟踪拍摄, 以现场连线、跟踪直播等方式进行, 部分法制节目纪录片以情景再现方式还原案件的整个过程, 使观众对案件有更加直观的印象, 还有以侦破故事为主线进行叙述的,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2 电视法制节目的影响要素
1.2.1 观众需求决定节目形态
法制节目制作方与观众存在需求上的一致性, 可以说是市场需求决定节目形态, 而法制节目本身存在较强的严谨性, 往往会与部分观众需求产生冲突, 这是决定节目形态的重要因素。
1.2.2 生存压力决定节目内容
法制节目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运转, 节目依靠收视率生存的本质没有改变, 法制节目往往也体现出市场需求主体意愿, 会因主体需求不同而出现改变。
1.2.3 普法效果决定节目深度
法制节目除按照市场规律运转外, 还要体现其法律的严肃性、普及性等, 因而普法效果对于节目深度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法律条文极其严格和呆板, 要想从文化视角去解读, 就只能改变其形态而非其内容。
2. 电视法制节目创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同质同类节目较多, 影响播出效果
从国内电视法制节目创作来看, 存在大量的同质现象, 虽然刑事案件五花八门, 但按照法律区分, 无非是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由于经济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而电视节目大多是以民事纠纷及刑事案件为主要播出内容, 是从更深的视角满足观众猎奇或探索需求, 而与观众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合同法、经济法内容等往往很少, 导致节目情节虽然起伏跌宕, 却没有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 也间接影响其播出效果。 (3)
2.2 娱乐元素过于集中, 节目定位有失偏颇
从法制节目播出形态来看, 部分节目过于追求娱乐性, 导致节目定位出现偏差, 某些节目不是为满足普法需求或社会需求, 而是将观众作为完全的服务对象, 即使观众需求不符合法制类节目制作要求, 也会刻意满足, 从而降低法制节目的权威性及影响力。有的法制节目采取夸张的制作方式, 存在过程戏剧化、现场血腥化等现象, 容易对年轻受众产生误导;有的节目为迎合观众需求, 甚至采取隐私揭露方式, 其行为可能存在违法特征。
2.3 哗众取宠现象突出, 法制底线难以把握
法律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道德的重要工具, 但从法制节目形态来看, 部分电视台为保证自己的收视率往往会选择矛盾点较多、观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制作, 如民事纠纷、家庭或邻里矛盾等。由于当前网络传播发达, 即使采取模糊处理方式, 基本上也会让当事人曝光于人群中, 不利于保护隐私。部分电视台放弃法制底线, 人为地将小问题放大, 既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3.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创新模式
上述问题的存在, 要求我们必须对电视法制节目形态进行创新, 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使其兼顾娱乐性、法制性、文化性, 真正成为社会新风正气的宏扬者。
3.1 形式上创新, 突出法制节目的融合性
单纯的法制节目往往很枯燥, 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赏需求, 加之各省市人文环境和社会习俗存在差异, 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因而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效融合。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利用暑假制作“闯关12”节目向青少年宣传法律知识, 以智力通关方式去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4) 该节目就是借鉴娱乐节目的播出形态、融合法律元素, 从而形成新的节目体裁, 赢得稳定的市场收视率。
3.2 内容上创新, 突出节目定位的娱乐性
法制节目在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的原则基础上, 选择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案例、法律条款进行综合分析, 使节目形态能够有所突破。对于法制节目而言, 要想保持其收视率就必须要加强娱乐元素比例。娱乐元素不仅仅体现在玩乐嘻闹上, 更多的要让观众有参与、有思考, 使他们能够与节目同步, 以有效提升他们观看的乐趣, 使法制节目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3.3 高度上创新, 突出节目制作的法制性
对于法制节目形态来说, 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 不能等同于其他节目, 以无厘头或搞笑的方式去吸引眼球。要维护节目本质的特殊性, 以案例影响力和曲折性去吸引观众、忠于案件事实, 不做任何无原则的加工及评判。要保持法制节目的舆情导向, 最大限度地保持职业操守。要坚持理论向实践转化, 不断将最新的司法解释融合其中, 向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 (5)
结语
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多种多样, 央视、各省市电视台都在利用各种手段争夺市场资源, 必须要牢记法制本身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也不能忽视其目标、本质及方向。只有在保持法制内核的基础上, 电视法制节目才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 李汶龙.评述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 03:98-102.
2 孙磊.刍议电视法制节目如何实现形态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4:45-46.
3 茹静.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主持策略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 2011.
4 周旭.省级地面频道电视法治节目的生存之道[D].安徽大学, 2014.
电视新闻评论创新策划刍议 篇5
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 找准新闻定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风格是节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当然这种个性化风格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和社会问题基础之上的, 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新闻事实本质规律的挖掘, 启发人们的思考, 因此, 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的观点、思想性上深入挖掘, 要抓住要害之处。
要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特征, 节目主持人、制片人的综合素养十分关键, 包括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等方面都要独树一帜。一些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特质表现在主持人或者评论者言语、行为、情感方式等各方面, 让节目充分散发着主持人的气质特征, 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其睿智、冷峻和机敏的形象出现在央视各类新闻节目中, 让人对新闻事实细琢后启人深思, 这些新颖的主持风格显然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观赏性、感染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 电视新闻评论对文本、解说、画面的处理也要恰到好处, 给受众以亲近感。如电视新闻评论的文本应注重阐述观点, 可以多用陈述性的语言, 可以含蓄婉约, 也可热情奔放, 然后, 在解说时用简约凝炼的方式表达出来, 匹配使用, 形象客观地表达新闻事实。
选题视角要新颖独特, 强化新闻解读力
近年来,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点评上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充当评判者的角色, 完全违背了受众的意愿, 得不到受众的认可。要真正赢得受众认可, 新闻选题就要新颖, 要真正立足民生, 从受众最期待和关心的问题出发, 强化新闻的解读力。
目前, 特别是一些地市级、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电视评论新闻栏目不多、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 他们的节目主要是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现实工作情况和成效, 而作为地方电视台, 他们还应较好反映出地方特色, 充当传递新思想和信息的有效宣传工具, 如可以让一些政治新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对当地“两会”的宣传报道, 就可以用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将当地经济的宏观走向、经济动态、特色产业表现出来, 利用百姓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政治新闻报道的实质, 让地方新闻更具有可看性和亲和力。
怎样才能使选题既新颖又有深厚的解读力?这就需要从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入手, 用普通民众的形象和语言, 借助于电视传播媒介的画面,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这一点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的节目《小崔会客》上都有体现。“说事”也好, “会客”也罢, 政府官员和一些平民百姓共聚一堂, 言论突出、角度独特, 绝对是取胜之道。
强化新闻评论的时效性特征, 构建公众话语平台
新闻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时效性的竞争, 因此, 新闻评论的策划必须要注重时效性, 动态把握新闻事件, 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 电视新闻评论要赢得主动地位, 就应在评论时效上下工夫。
一些重大活动的直播评论邀请嘉宾或者评论员到演播室参与, 就是强化新闻评论时效性的有效方式, 其不但为受众呈现出现场感, 也多角度、多方位地满足了受众了解各方信息的需求。如今年央视在对“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在让受众了解现场的同时, 通过权威的背景解读和专家点评参与, 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实现第一解释权, 实现了新闻信息和价值判断的最优化, 赢得了受众广泛关注和影响力。
当然, 评论不仅仅要追求时效性, 其议题也要突出公众性, 特别应该关注时下热议的话题, 着力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探讨, 让公众在互动中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形成舆论导向和引导力。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播之际, 可以通过开设微博、博客等形式积极征集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和问题, 让观点的发表得到平衡, 同时通过舆论引导, 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观点得到修正。
时下, 电视新闻评论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压力, 无论行业内部、不同级别电视台之间新闻评论节目的竞争, 还是来自报纸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介的竞争, 都要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够与时俱进, 在创新策划上下工夫, 在遵循新闻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制定相关报道策划, 在新闻评论节目个性、选题和时效互动性上加强谋划, 设计新闻报道方式和技巧, 寻求新闻采访报道最佳效果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宇, 王婧《电视评论该怎样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3
刍议电视新闻选题创新途径 篇6
一、从事物变化中寻求采访角度
新闻选题角度是新闻专业人员对新闻线索的认识深化与思维创造的结果。变化是记者最能抓到报道角度的显性因素。在变化中寻求采访角度, 就是把事物放在时间的坐标上, 作纵向的对比, 得到较好的报道角度。
记者从一个变化的新闻由头挖掘到了更深层次事物本质, 需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丰富的经验。事物的变化有激烈、明显的显性现象, 这是易于捕捉的;有时有些事物变化是隐藏在繁杂的现象之下的, 是潜移默化的。只有新闻敏感度高、有经验的记者才能会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放大出现象后的本质。这种敏感的捕捉能力需要记者对此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深刻的了解, 当事物发生变化时候, 就能敏锐地捕捉到。
二、从事物的反常中寻求采访角度
新闻选题角度的确定和分析是电视采访的首要环节, 一个好选题是节目成功的基础, 选题质量决定了节目的质量。选题既决定了报道的内容, 又决定了传播的媒介观点和趋势判断。
反常、不寻常的现象和事物, 因为其题材本身就呈现出新奇性与差异性, 往往成为有价值的报道角度。在实际操作中, 有些事物的反常是显性的, 新、奇、特等这些报道点很容易抓得到。
这些显而易见的反常, 都比较容易捕捉。而有些事物的反常是隐性的, 需要记者在深人调查、挖掘、分析中提炼出新鲜的角度, 记者应该有从“熟悉的地方看风景”的能力。
三、从事物对比中寻找采访角度
如果说前面两种思路是从事物时间纵向坐标来考量, 那么, 从事物对比中寻找采访角度, 就是从事物横向坐标考量的思路。当单个事物的报道无法体现新意、或者无法抓到本质的时候,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对比的方式, 体现事物的特点, 突出报道角度。对比可以观全貌, 对比可以凸显本质, 从对比中找角度。通过细节对比方式选取与众不同的角度, 对收视率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对比分析的目的是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也是选取新闻角度、提炼新闻主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记者在事物联系中体察其特点。记者需要广博知识和多维思维方式, 才能在对比分析中, 寻找出新角度。
四、从新闻现场中寻找采访角度
有些新闻是谁都能看见的、谁都能写出的, 有些是隐藏在事物表象的背后, 不经过深人挖掘是无法发现的;有些新闻是蕴藏在另一条新闻之中, 不注意也是抓不到的。在新闻现场中, 有着大量的信息和戏剧性的节点。记者要善于从现场人物的语言、现场事物的发展中寻找报道角度, 凝练主题。善于抓住事件富有戏剧性的节点与高潮来组织报道角度。这样戏剧性的高潮场面, 往往有助于记者摆脫程序性的、大而化之的报道方式, 从一个特写场面切人, 以小见大地体现主题。
五、新闻选题要寻找“四多”角度
新闻选题角度就像中医为人看病有“望闻问切”之说, 新闻选题当然与看病不同, 它有着自己的独特规律, 新闻记者在实战中也会有自己的采访习惯、经验乃至独到之秘, 但说来说去总不离“看、问、听、思”四字的角度。欲成良医, 当精通“望闻问切“。而作为一名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 深觉欲成良篇, 新闻选题角度要寻找“四多”角度, 即多看、多问、多听、多思。经过这“四多”角度, 采访出来的东西, 才会有一点“含金量”, 才觉得踏实、放心。
1. 多看角度
“多看”就是多下基层、多到现场进行采访;就是尽可能多地搜集第一手素材, 为新闻稿件的真实、丰满打下坚实基础。切忌走马观花式的采访和蜻蜓点水似的浮躁。
2. 多问角度
“多看”之时还要多问。多问就是更深入地调研, 更进一步拓宽拓深采访面, 以便能挖掘出更多细节、情节。有了好细节和好情节, 作品就脱离了枯燥无味, 变得有血有肉, 增加了新闻稿件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多问, 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它能释疑解难、弃旧扬新。因此, 采访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不清楚的问题, 决不能不懂装懂。
3. 多听角度
经济类新闻, 通常在专门的会议上发布, 发布人一般为当地政府或各部委、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种会, 就是经济新闻包括隐藏在其背后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的“集散地”。因此, 赶这个“集”无疑十分重要。“多听”之后, 往往对所发布新闻背后的东西, 比如政府新的经济政策、法令、法规, 某种新的经济举措, 某个焦点事件的过往、现状、前瞻等了解得更多更深。背景材料用得恰当, 可以增加作品的厚度深度, 彰显作品的新闻价值。
4. 多思角度
“多思”, 是对手中所有素材实施全面分析、衡量, 从而进行删减、取舍、运用的过程。何者可用、何者当弃, 何者重要、何者可无, 思后可以理出一个头绪。“多思, 是反复提炼主题的过程。思之中, 往往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多思”, 也是选择好角度、好切口的过程。这是新闻作品所追求、所应当达到的境界。
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刍议 篇7
我国电视读报节目以2003年1月6日凤凰卫视开播的《有报天天读》为开端,将报纸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以电视的形态进行二次解读,对新闻价值作二次判断和二次整合,既保留了报纸媒体的深刻性和全瞻性,也将电视媒体形象化和立体化的优势带入其中,给观众以别开生面的视听感受。
在当下全媒体进程加速的时代,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越来越密切。近年来,网络电视台的成长和微博的普及,给以媒体融合形式而存在的电视读报节目带来了新的机遇。以江苏广电总台《零距离读报》为例,自2002年1月1日开播以来,一直是一档地方特征鲜明的资讯栏目。现在的《零距离读报》主要由一位男性主持人大林对近期的本地热点社会新闻进行时评,并通过屏幕下方以流动字幕形式出现的网址与观众进行线上的观点互动交流,时长约10分钟。
这样的播出形式在大多数成功的电视读报节目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在主持人的选择方面,年纪偏大的男性因其理性客观的思路、丰富的阅历以及对新闻事件的洞察能力,承担起一档读报类节目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其次,因为《零距离读报》是一档地方性的读报类节目,所以评论内容的选取多聚焦在本地发生的社会新闻上。这些地缘性特质能引起市民的广泛注意力,是良好收视的稳定保障;再者,屏幕下方滚动的观众发表意见的网址,是一个线上的电视台与观众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平台。
二、读报类节目创新升级的路径
纵观国外一些电视时事评论类节目,技术的革新已让电视读报节目转型升级,主持人的选择、选题内容及其范围的改进以及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等收益显著。
1. 主持角色的变化
现有读报类节目多以中年男性充当主持人,他们是节目的主要“意见领袖”,既有专业的睿智,又有草根的亲和力,不过,久而久之形成定势,或会因为单调导致观众阅读疲劳,进而影响传播效果。如果改为男女搭配,加入对资讯有敏锐观察能力的女性观察员,可能让人耳目一新。毕竟,读报节目的目的是引导舆论,既需要男性主持人对多元化的信息进行独立的判断以及对公共事件犀利的评论,也不应排除女性主持人平易近人的解读。刚柔相济的共同解读不仅益于拉近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能更好地体现公正、辩证而客观的价值导向。男女双座主持的角色设定是双位一体的。他们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各司其职延伸信息的经度与纬度,又能形成合力提升引导力的深度与温度。
2. 选题内容与范围的延伸
“内容为王”的电视读报节目赢在信息选择与独特解读,节目的选题内容需要更多地面向观众、更多的趣味性、更具国际视野,并且留给主持人更多的评论空间。具体说来,节目对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再进行信息的筛选,选择能够吸引观众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新闻内容,可保证基本的收视效果。应多选择足以引起公众争议且具一定辩论空间的新闻事件,主持人的评说可再度形成公众话题。地方台电视读报节目选择的内容,应不局限于本土新闻资源,国际上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也应“拿来”。
从报纸扩展至网络,选择网络上的视频类和文字类的热点新闻在电视节目现场进行时事评论,可使电视读报类节目内容时效更强、更贴近,既借力网络传播及时鲜活的优点,还可从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如微博等)中寻找到更多能引起观众反响的新闻点吸取信息资源,从而将电视媒体的二次解读和再造形成全新信息产品。
3.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1)用视频来解读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更加鲜活及时的网络信息要比传统的纸质媒体上的信息更快更易被受众接受吸收。读报节目可以大胆地在网络中选取合适的视频,用网络视频中民众表达出来的对某件新闻事件的观点反映舆论风向。还可以运用视频群访的方式,让网络的终端和演播室互动相联,让民众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视频群访的方式在国外是通过Google+实现的,在国内可以通过腾讯QQ的群聊功能得以实现。群访的形式不仅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完美融合形式,也是观众和作为“意见领袖”的主持人的最佳互动形式。
(2)用微博来解读
读报节目提供了一个可以给观众发表感言的网络论坛地址,但这些观点、想法都是在节目播出之后才在网络上出现,观众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这条新闻的民众反馈信息,互动滞后致使传播效果打折扣。所以,读报节目应始终在播出的屏幕下方以跑马灯的形式滚动播出网民对正在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及时微博评论。(如下图)从对比图中,我们可以预想未来的读报类时评节目将更多地利用好微博这个信息传播的平台。不容否认,微博传播是把双刃剑,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内容审核、技术支持等固然需要严格把关,如何让微博与传统媒体融合并产生正能量更是必须面对与研讨的重要课题。
(3)用图表、照片来增色
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刍议 篇8
一、陕西广播电视节目现实困境
(一)频道运营不活,生产关系矛盾
广播电视产业是我国最大的传媒产业,是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电业发展进入“采编和经营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新阶段。于陕西广播电视台而言,改革依旧是缺乏创新,从总台到频道(率)再到一线,管理扁平化难以实现,缺少有效的内部信息传导机制,一些合理建议难以在实践中检验就于襁褓中夭折,这极大地延缓了其进步的脚步。转型改进效果不明显,节目和管理手段上自我矫正的机制不健全,自身运营管理机制不合理,加大创新力度,谋求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二)体制不畅,人员结构失衡
身份管理机制: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原有的核定编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电视制作、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同一栏目或部门工作的员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存在一定区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聘用人才的流失。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广播电视台在外派培训方面也投入巨大,但是员工和管理层在培训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业内信息的交流,终因其他就职机会的吸引,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使广播电视台蒙受了财力和人力的风险。
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广播电视传媒行业新闻队伍一线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具有知识、经验背景的采编业务骨干到一定年龄之后退居二线,在采编这一重要环节上新闻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专业人才结构方面,行业缺乏复合型人才,人才专业结构失衡。
(三)媒体融合不足,创新意识薄弱
习近平主席2014年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并不顺畅,对于地处西部的陕西广播电视台而言,虽也迈出了融合发展的步伐,制定了新媒体发展计划,但融合平台建设与目标定位不明。对互联网所带来的颠覆性革命缺乏认识,缺乏互联网思维,也缺乏战略眼光和布局,大多局限于内部的自我刷新或者“媒体+互联网”式的融合,而缺乏“互联网+”式的融合,也缺乏外部的结构性重组和脱胎换骨式的平台打造。
二、陕西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拓展节目形式,办活电视栏目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过程、事件、方法的变迁要比一般产业或其他类型媒体来得更加迅速,广播电视台内容生产的管理相当重要。
1.找准频道定位。目前,陕西广播电视台各个频道涵盖了新闻综合、农业科技、影视娱乐、公共政法等各个领域,从频道名称上来看,分类明确,版块清晰,界定明确。但从各个频道所生产的节目来看,陕西电视台目前在新闻类节目的制播环节中面临同台竞争与同频道竞争白热化,新闻同质化倾向严重,应该按照各个频道的定位,最大限度地体现该频道的特色,采编人员应该围绕频道定位选取节目内容和表达方式,设计和制作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有文化、有代表性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才能提升电视台综合实力,增强品牌效应。
2.合理编排节目。节目编排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对于广播电视台而言,综合频道节目内容涉及面广,既有新闻、文艺、体育、文化、娱乐,也有影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综艺晚会等。在编排节目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分析,充分考虑到新闻类节目与娱乐类节目、黄金时段与非黄金时段、对象性节目与大众性节目的有序安排。
3.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对于陕西广播电视台来说,除了强化节目编排外,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嫁接融合新理念也是不错的选择。本土化,即对某一事物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地特殊性的过程,与全球化相对,如《超级老师》《开坛》《西安乱弹》等节目就是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取得一定程度的受众认可。
(二)深化改革,规范管理
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以信息为主要服务产品的传媒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意味着人力资源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是电视台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构成了广播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实行员工多渠道发展通路,形成具有特色的陕西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和完善的人力资源改革,可以为广播电视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创造出众多具有影响力的节目与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也会直接带动广播电视台经营状况的良性发展。
(三)创新传播思维,加强媒体融合
媒介生态改变,如何在社会效益基础上拓展经济效益,思维模式的创新不可少。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积极变“观众”为“用户”,变“电视内容”为“IP资源”,逐渐从“内容制作机构”升级“内容分发平台”,对广播电视媒体适应新媒介环境做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1.互联网思维的植入。媒体时代的变革,全媒体并不仅仅是把微信、微博的内容搬到电视或者把电视节目放到网上那么简单,而是彻底的思维方式的革命。陕西广播电视台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固然很重要,要想在当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要做内容的聚合平台和分发平台,或者是内容的生产与聚合、分发的融合平台,实现优质内容的有力聚合与多渠道分发,使自身能成长为集强势内容与多屏分发渠道为一体的省级卫视。
2.重视外界合作与联合经营。早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传统媒体,就提出了三跨经营的理念,事实上运行如何,应该是因台而异。当下,跨媒体的联合经营应是常态,笔者认为可以集中在两大领域的拓展,一是电商领域,如是否可以通过联合推出购物网站来提供卫视节目内容广告传播效果的及时购买通道,促进用户的购买行为以及对广播电视台的忠诚度,实现节目的新媒体营销。当然所指的电商领域合作并非传统意义上实施较长时间的电视购物,而是针对移动互联网客户端而推出的新的合作延伸。二是商业视频网站。目前来看,传统广电实现台网深度融合的路径有两种——电视台自办互联网视频网站以及与商业视频网站进行合作。广播电视台在加强独播平台建设的同时还应广泛地寻求与商业大型视频网站的合作,以求借用这些较为成熟网站的平台与技术优势为自身的热播节目寻找新媒体的播出和互动渠道,从而进一步扩大节目影响力。
刍议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创新策略 篇9
1.1新闻采编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 我国的大众传媒发展迅速, 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普及, 新闻产业与时俱进, 电视新闻也进入了全媒体发展的时代。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下, 为数不少的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中违背了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原则, 破坏了新闻事业的政治原则。主要表现在:新闻采编人员报道虚假新闻;新闻采编人员接受和提供有偿新闻;新闻媒体播放不良广告以及新闻报道的低俗之风盛行。
由于新闻采编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引发的新闻报道不实甚至是虚假新闻和广告, 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新闻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新闻的传播日益功利化。部分新闻采编者发布一些低俗的消息, 赚足了噱头却缺失了社会公德心。
1.2新闻采编人员媒介素养较低
对新闻采编人员来说, 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不容置疑。新闻采编人员是新闻的制造者, 是信息的“把关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 才能生产出正确、正面的新闻, 使受众接收到真实、科学和有效的消息, 对整个社会的传媒风气产生积极的作用。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社会化媒介素养教育普及程度低, 必然导致舆论环境恶化, 监管困难的境地。
二、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创新策略
2.1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新闻媒体应该时时谨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中也应该保持公正的作风, 严格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捍卫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在对待新闻管理问题上, 当然反对粗暴无理的行政干预, 但是另一方面, 媒体也决不能因此忽视了专业自省和自律。传播信息、维护公共利益是新闻采编人员的社会责任所在, 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充分核实消息的真实性, 再进行新闻报道。总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肩负着重要使命,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单位, 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神圣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 广大新闻采编者必须具备应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并时刻保持清醒。
2.2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媒体时代, 作为采编主体的新闻从业者, 特别是记者, 在新闻采编中的角色定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发布与接收信息, 信息传播模式也由过去的“点对面”变为今天的“点对点”, 记者的信息提供者角色渐渐弱化。在这种传播模式下, 会产生大量的信息, 而新闻传播活动的把关人不可能对每条信息都进行审查, 从而导致很多真假难辨的信息混合在一起。在信息过剩的时期, 受众已经不再满足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描述, 而是希望在能够知晓事实发生的背景、事实背后的深远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日常生活有何影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采编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对新闻进行报道, 而是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 力求能够多层次、多方位地对新闻进行解读与阐释。记者已经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 而变成了信息的筛选者。
2.3侧重身边的人与事
为提高新闻舆论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 2015年11月, 山西长治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在市政务大厅开通了《直通政务厅》直播节目, 成为全省首创, 节目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文化旅游频道新开办了“长治生活吧”栏目和真人秀季播类节目“唱响长治”, 增强了节目的传播力、引导力, 扩大了本土文化的知名度, 吸引观摩、旅游10万人次。2016年7月30日, 本台组织并播发的“2016全国百城市足球峰会系列活动”报道反响热烈。
三、结语
当前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新闻的采编方式, 其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一定的震荡, 如果媒体用积极的心态来创新新闻采编工作, 那么它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当然, 对于我国新闻采编实践来说, 现阶段其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无论是在事件挖掘、事件处理还是最终的新闻呈现上, 这些都需要新闻从业者的不断努力来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春杰, 雷景富.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黑河学刊.2010 (11)
[2]任东芳.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的方式[J].中国传媒科技.2012 (14)
【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刍议】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创新路径07-21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刍议07-27
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08-12
电视报生存路径09-12
创新电视10-06
电视节目编排创新08-18
创新电视新闻05-28
电视媒体下武术文化的传播路径的论文10-19
电视节目创新典型节目07-2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