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共12篇)
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 篇1
实
务历数我国大大小小的电视法制节目, 包括严肃性的和娱
探
讨乐性的, 总量已有几百个。电视法制节目从诞生以来产生了巨—媒大的社会影响力,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往体往名列前茅。正因为法制节目容易带来高收视率, 不少电视台
与
节看准了这一点, 盲目跟风, 纷纷开办各类法制节目。目前, 我国目研法制节目的竞争, 已经达到了近几年来的高峰。在这一片腥风究血雨的竞争红海中, 电视法制节目要立足长远发展, 吸引观众
的眼球, 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就要寻求节目全新的形态, 采取差异化策略, 从而求得激烈竞争中的一席之地。
《真相》是贵州卫视2010年推出的一档法制节目。该节目由著名演员马跃担纲主持, 通过多种方式揭示案件真相, 令观众感同身受, 欲罢不能。尽管《真相》节目的播出时间并非传统的“黄金”时段, 但走红趋势势不可挡, 收视率迅速上升, 成为贵州卫视的一张王牌。可以说, 这档令人耳目一新的法制节目有很多地方值得电视媒体和从业人员借鉴和参考。
一、独树一帜的演播室设计
人的行为总是在特定环境中,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被激发的。把人放到什么样的环境与情况下, 就会激发出相应的行为。所以, 英国当代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曾这样说:“剧院是检验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的实验室。”[1]而今天, 这个实验室被搬到了摄像机镜头之下。电视法制节目通过演播室和外拍场景这两个部分为观众构筑起特定的情境。外拍场景由于制作理念和条件的区别, 往往容易出现差异化的内容。而演播室部分却大同小异———一张桌子, 一个笔记本电脑, 主持人或坐或站, 在电脑后侃侃而谈。此时, 演播室这种情境架构的传播效果并不明显, 常常被人们忽略。但如果节目制作者能自觉地去强化演播室情境的作用, 那么它将“以一种非语言符号的形式明显地显现出来, 限制或扩大节目的传播效果”[2]。《真相》率先打破了法制节目的常规样式, 起用了独树一帜的演播室设计, 令观众印象深刻。
首先, 《真相》的演播室设计, 看上去像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或是废弃的旧仓库, 令人不寒而栗。未经修饰的黑砖墙, 一束白光随着天花板上换气扇的旋转让整个演播室忽暗忽明, 墙角的架子上摆放着几台老式黑白电视机, 此外吧台、投影、沙盘、通缉令等道具随处可见。整个演播室和节目采用的主色彩为灰黑色, 其中揉以蓝色、黑色和暗红色, 整体色调昏暗, 人为制造出了一种神秘而悬疑的视觉效果。观众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中, 精神高度紧张, 很容易入戏与主持人一起推理, 一起探寻“真相”。
其次, 《真相》在节目中率先引入了多元化的道具。节目用公安机关侦破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证据作为节目设计的立足点, 让证据道具化, 让道具悬念化。根据案件的内容, 出现在节目中的道具和案件总是息息相关, 或是照片, 或是绳索, 或是尖刀, 或是铁锤……无一不是关系案情的关键证物。此外, 对于案件涉及的人物, 演播室中用不同的模特加以展示, 模拟事发时人物所穿衣物, 别上姓名牌, 还观众一个个具体的形象。
最后, 大胆创新, 引入美女助理。法制节目多以严谨、凝重为基调, 整体色彩偏向阳刚。纵观当前的电视荧屏, 大部分法制节目由男性主持人垄断。余下的女性主持人出现在节目中, 也多以精明、干练、中性的角色示人, 套装正式合体、发型一丝不苟, 解说义正词严。《真相》栏目突破了法制节目过分阳刚理性的类型化特征, 增添了美女助理这一抹亮丽色彩。节目中, 美女助理有时需要现场表演, 有时进行证据展示, 有时只是充当背景, 在主持人马跃的主导下, 一起完成案件的“侦破”。在《妻子情人裸尸》这期节目中, 当马跃介绍到案件男女主人公由QQ聊天相识相恋时, 美女助理在演播室的高脚椅上噼里啪啦打字聊QQ;当提到案件被害者生前秘密日记被发现时, 美女助理手持日记本缓缓走到马跃身边, 在他的指导下, 打开日记本缓缓朗读了一段, 向观众道出了女被害者的心声。可以说, 美女助理的出现, 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 也适时缓解了观众紧张的情绪。而在“美女经济”时代, 美女的吸睛能力也不可小视。不少网友表示, 正是冲着美女助理去看《真相》的。
二、成功的题材选择
与其他电视法制节目相比, 贵州卫视的法制节目起步较晚。1999年,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已经实现日播。同时, 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福建电视台《与法同行》等节目影响日盛, 河南、山西、黑龙江和长沙等省市电视台又开办了法制专业频道。在这种情形下, 新开办的法制节目如何另辟蹊径是电视台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真相》节目的首播时间是周一至周三的23:11, 播出时长是30分钟。这个时间段受众相对较少, 收视注意力下降。从时间层面上说, 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节目收视而言是有先天缺陷的。但是, 自贵州卫视自2010年5月10日起推出这档纪实专题节目以来, 时间不长, 却已经是央视———索福瑞25个测量仪城市同时段排名第二。
《真相》节目的资源绝大多数不是自采, 而是在全国电视节目交流平台上引进的, 选材范围广泛。栏目的题材多为国内关注度极高的大案要案, 或是老百姓生活中极其少见的怪病奇事。事件的悬念丛生, 情节错综复杂, 成功调动了观众的紧张情绪和收视兴趣。《真相》不仅关注时下焦点新闻、热点案件, 而且善于从纵向进行题材的挖掘, 对于一些曾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案件重新梳理, 以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法赋予老题材新面貌。
三、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法制节目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法制专业内涵和电视可视性的矛盾。”[3]重在说法, 则严肃有余而趣味不足;重在案情, 又偏离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宗旨———普法。《真相》栏目组为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案件讲述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 把“真相”说得淋漓尽致, 引人入胜。
(一) 用悬念结构故事
悬念, “是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 出于人类接受信息时与生俱来的对完整性的渴求。当人们获得不完整信息时, 人们对于完整信息的渴求会非常强烈, 宁愿客服一些困难也要获得那部分未知信息。同时, 人们也往往在探索未知信息的过程中体会到强大的乐趣”[4]。悬念性几乎是法制节目的共同选择, 而《真相》更是围绕“悬念”二字做足了文章。整个节目内容就在设置悬念与解开悬念中展开。40秒的片头简要概述了案件的大致情况并引出悬念———到底怎么回事?凶手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随后在故事中不断用事实和证据解开这些疑问。同时, 节目的视听元素也有效地营造了悬念:影影绰绰的灯光, 节奏紧张的音乐、音效, 解说词的不断设问时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说, 《真相》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将问号作为全片的结构点, 让观众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破案的愉悦。
(二) 视听手段的综合运用
《真相》作为一档电视法制节目, 充分调动了各种“有效的电视表现手段去表现现实、揭示实质, 具有可视性和通俗性”[5]。一直以来, 很多节目都是主持人坐在主播台前讲述, 难免让人觉得千台一面, 没有新意。《真相》的主持人却是在演播室不同场景下, 根据讲述的需要穿梭于整个演播室, 不断出示证据, 景别切换频繁, 让观众不易产生视觉疲劳。在故事的表现上, 主持人根据节目内容, 设置一些环节, 有时像个侦破专家, 在黑板上演绎破案思路;有时像技术人员, 在实验台前演示取证方法。在必要的情节上, 巧妙运用“情景再现”, “抓住观众关注的重点和最能表现出时间发生时的情境特点进行一种视觉上的情境展现”[6], 既弥补了影像资料缺乏的问题, 又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当时的情境。在节目的包装上, 《真相》将“悬念”进行到底, 栏目名称“真相”二字用的霹雳字体加粉碎效果, 片头往往采用紧张的音乐加上抓捕、化验这样的精彩画面, 快节奏剪切, 第一时间给观众进行热身。此外, 《真相》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把握, 如罪犯在作案现场遗落的毛发、指纹等, 节目往往利用大特写、小景深或光影射线的效果来引起观众对这些细节的特别关注。
(三) 主持人现场演绎
电视是声画艺术, 电视专题时间长, 需要大量生动的画面。然而, 精彩的新闻现场往往可遇而不求。很多时候, 刑事案件的办案机关, 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量, 在侦破工作中既不愿请记者拍摄, 也很少自己拍, 所以很多电视法制节目在制作时往往缺乏珍贵的影像资料。而《真相》依靠主持人的演绎, 依靠演播室场景多变以及放大证据细节, 尽可能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真相》节目主持人的设计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既考虑到节目本身所调动的各种形态的融合, 又充分针对其本人的特点。《真相》由著名演员马跃担纲主持。马跃外形俊朗, 沉着睿智, 言辞犀利。演员的历练让马跃在主持过程中对于案情的跌宕起伏把握更加细腻, 故事一波三折, 分析鞭策入里。“看过《真相》样片的专家、观众都纷纷称赞主持人的讲述、故事的悬疑程度等, 他们称该节目将改变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方式, 成为该类节目收视的王牌”[7]。
同时, 《真相》强调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调动身体语言, 包括手势、姿态、神色, 运用有声语言, 包括声调、节奏等手段, 对案件进行讲解、评说、描述, 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每期节目中, 马跃介绍完故事梗概留下悬念后, 总是对着镜头伸出右手, 向观众发出邀请:“今晚, 我们寻找真相!”这个动作已经成为《真相》里的标志性动作。再如《解密赌博集中营》, 主持人用赌术解密和现场做实验等直观的表现形式, 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当说到那些赌徒被人骗到异国他乡, 受尽虐待, 生不如死时, 主持人的女助手自弹自唱, 用悲伤的曲调渲染气氛, 调动观众情绪。节目编排、包装上的创新, 加上主持人的演绎, 为观众制造立体视听效果和推理想象空间, 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
以上所提种种赋予了《真相》极其鲜明的个性和广泛的亲和力, 使它很快异军突起, 从而在残酷的电视法制节目红海竞争中突围而出。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对于一个节目来说, 只有不断突破, 不断创新, 确立起鲜明的特色, 才可能获得成功。这是《真相》为我们广大电视同仁揭示的真相。
摘要:同质化的、低俗化等问题, 使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2010年5月初, 贵州卫视《真相》栏目推出以来, 凭借独特的演播室设计、成功的题材选择及独特的推理想象, 迅速在业界取得不俗业绩, 同时段平均收视率跃居全国第二。《真相》的突围, 再一次印证了法制节目成功的关键: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真相》,法制节目,故事化,现场演绎
参考文献
[1]谭霈生.喜剧本体论纲[M].剧作家, 1988 (5) :59.
[2]翟延峰《.文涛拍案》的节目特色[J].青年记者, 2007 (10) :45-46.
[3]宋维才《.拍案说法》:一次成功的突围[J].电视研究, 2002. (3) :80.
[4][5][6]游洁, 郑蔚.电视法制节目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30, 48, 77.
[7]腾讯娱乐.贵州卫视推《真相》《取证》收视稳坐全国第二. (2010-5-19) .http://ent.qq.com/a/20100519/000225.htm.
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 篇2
法制:什么是法制?通俗的理解就是“依法治国”,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法治:是一个动词,所有人都要受到法律的束缚,用法律来规定人的一些活动,才能使人的生活得到规范。
一.背景分析: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向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过渡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封建礼教的深远影响,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水平还较弱,中国旧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司法机制,同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格格不入。要彻底扭转顽固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建构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法治思想体系,真正实现法治,仍需漫长而艰难的法制建设。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作为党政宣传喉舌同时又具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就应承担起普法的责任,利用舆论传媒优势,将法治观念推广到群众中,积极推进社会进步。
从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走势上看,以普及法律、弘扬正气为主要宗旨的电视法制节目一直活跃在我国电视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作用.特别是这些年,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视法制节目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纵观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都已成为各台的“顶梁柱”,收视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有些省级电视台譬如黑龙江电视台、湖南长沙电视台甚至开办了独立的政法频道。在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预测:顺应时代需求和人民呼声应运而生的电视法制节目,其收视前景“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XX电视台到现在为止,总共承办过2期“法治”类型的电视节目,但是都是暂时性的,时效不长,节目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变得十分单调刻板,逐渐丧失了对观众的吸引力,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节目。为此,我建议我台重新开办一档“法治”类型的电视节目。
二.栏目宗旨:
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我们策划在整合原有法制节目资源的基础上,创办一档由主持人、嘉宾、新闻事实组成的多板块的电视法制栏目----《法治天空》(节目名字暂定)。
之所以在栏目名称中使用“法治”一词,而不用“法制”,是因为“法制”仅指一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而“法治”作为表明依法治国的动态概念不仅包括了创制并遵循法律制度即“法制”这一静态概念的全部含义,还代表着“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这样一种深邃的现代法学理念。我们拟开办的这档电视法制节目就是要力求突破宣传法律法规的传统模式,更侧重于引发人们尤其是掌握权力的政法工作人员对“法”这一社会事物的思考和分析,让科学先进的法治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法治天空》的栏目宗旨是:普及法律、推动立法与监督执法、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同时,考虑到法治与德治从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所以,《法治天空》栏目还将注重法与德的融合,寓德于法、以法明德,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理念,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老百姓,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力争使节目成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优秀精神产品。
三、栏目定位
《法治天空》的定位有两个基点:
1.立足于法,传达法治理念。法是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是创作的立足点。离开了法,电视法制节目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栏目要紧跟国家法治建设的步伐,扣紧社会热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揭示报道对象所蕴含的法律与道德价值,着重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受众的法律水平和道德素质。
2.加强人文关怀,凸现地域特色。xx电视台只是区域性的城市电视台,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人才资源,都无法与省台相比,根不用说中央电视台了,因此,在栏目的发展定位上绝不能盲目“攀比大台”,而必须扎根地方现实,办出地域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真正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广大电视受众所认可和接受,从而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新办的《法治天空》将加强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发生在我市老百姓身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及事件当事人的前途命运,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多为市民和外来打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帮助,把普法教育的宣传效果落实到实处。
四、栏目要求
立足新闻性、突出思想性、加大监督性、提高可视性、不断社会化。
1.新闻性:指栏目的选题首先应具有新闻价值,真实准确、时效性强且为我市百姓普遍关注,它已经是或者至少可能成社会的热点。
2.思想性:指栏目在传达事件表层信息之外,尤其要加入理性的思考和解说。3.监督性: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所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对一切偏离法治轨道和道德准则的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曝光、鞭挞,尤其要对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的法律执行情况实行监督,促进我市司法公正和执法公平。
4.可视性:栏目的选题应当与老百姓生活息息有关,为老百姓所普遍关注,而且题材内容要尽可能生动曲折,尽可能包含多一些的故事情节。
5.社会化:指在确保节目质量、完成播出任务之余,加大栏目的宣传推广工作。
五、栏目设置及相应的选题
《法治天空》设立三个独立成篇又相互贯通的节目版块。每周三期,每期为一个固定的版块,节目长度均为30分钟左右,播出时间为周一,周三,周五。1.“举案说法”:以新近发生在我市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意义的一个典型案例或社会热点事件为报道对象,从法律和道德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事件当事人的命运,深层剖析事件背后蕴涵的深刻法律或道德价值。该版块主要采用“案情报道+专家点评”的制作模式,但根据选题的性质可综合运用场外调查、演播厅访谈等其他表现手法。(播出时间:周一 PM4:25)2.“律师随行”:以观众来信来电咨询的法律问题或投诉的与法有关的社会焦点事件为报道对象,通过栏目派出随行律师这一特殊形式到现场面对面地向老百姓介绍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该版块将采用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整个过程。(播出时间 :周三 PM4:25)3.“法律咨讯”:把握法治进程,传递最新最快的法律信息,让受众及时了解我市、我省乃至全国法治建设的现状,掌握最新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该版块以主持人在演播厅口播的形式,用轻松通俗的语言把同属于一个主题的法律咨讯有机地串联起来,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传递法律知识。(播出时间:周五PM4:27)
六、栏目包装
1. 片头一个,长度15″ 2. 宣传片一个,长度20″
3. 三个版块的过渡片花各一个,长度10″ 4. “专家说法”的标版一个,长度2″
5. “相关新闻链接”的标版一个,长度2.30″ 6. 片尾标版,长度30″ 7. 背景音乐
七、栏目可行性预测: 首先,在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民众自我维权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代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同其它媒体的法制专栏一样,拥有着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这一点是毌庸置疑的。
其次,在广电机构改革后,原有三家县级电视台已经整合为一个市级电视台,扩版创办全新的电视法制节目有着比较充裕的人、财、物优势及独到的宣传优势。
《法治天空》强调现场感,侧重案情现场报道,专家评案说法也不采用演播厅访谈的繁琐形式,而由出镜记者或者主持人在采访现场串联完成节目的篇章脉络,所以,制作成本不会很高。另外,由于节目中已有两个版块由联办单位负责采制,从整体而言,《法治天空》不会占用我台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它将以最少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几点,我们预测开办这么一档法制节目的成功率很高,它将大有可为。
八.人员安排:
演播室主持人 1名 场外记者 2名 录像师 2名 编辑 2名 后期制作人 2名 灯光师 1名
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 篇3
关键词: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素质结构
电视编导的素质应当是其具有的同编导职业要求和职业形象相符合的素质品质。这种素质品质会对电视编导的思维、行为以及意识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对栏目的质量、倾向、内容等造成影响。对于法制节目来说,其编导的素质应当高于其他编导,这是因为法制节目路需要在重视法制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只有具有良好文化、政治等素质的编导才会对法治精神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从而将其内化为节目的一部分,有效提升节目的水平,吸引更多的观众。
一、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的素质结构构成
1.政治素质
作为政治活动主题的个人应当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特别是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编导,更应当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这是由当下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作用决定的,由于法制类电视节目对于法律的普及作用,贯彻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通过法制节目将法制精神传递给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使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升。这与我国的政治目标不谋而合,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编导应当坚持将国家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委会国家的形象,特别是在一些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的事件中,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大局为重。
2.职业道德素质
法制类节目本身就是宣扬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以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编导应当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诚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素质的坚守,传达公平与正义。法制类节目首先应当注意坚持公平与正义,要尊重事实,不能为了获得观众的关注或是吸引观众的眼球就捏造事实。而应当努力通过节目形式上的创新来吸引观众。
3.法律专业素质
由于法制类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法律知识,甚至有的栏目中还设置了法律评论的环节。在进行此类法制类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应当在了解相关法律专业术语的基础上,坚持严谨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其次还应当准确理解法律的内容,由于在法治类电视节目中对于法律的解读、评价等内容,都是需要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实现。如果编导缺少法律素养,就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误导观众。
二、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的素质出现的问题
1.编导缺乏法律素养
法制类节目的电视编导通常和其他节目的电视编导一样,都是毕业于编导专业。而当下我国编导专业几乎不会开设与法律有关的课程,这就导致许多编导在制作法制类电视节目之前根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而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工作业务繁忙,更是缺少时间关注法律内容,导致缺乏法律素养。这一点在节目中会有很明显的体现,一些法制类节目常常会有一些错误的法律概念,甚至为了更好地表达节目自创一些法律概念。在叙事过程中,一些编导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还会使用具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言,反而忽视了法律的严密性。对于一些法律专业术语也是一知半解,在节目中敷衍了事。此外,一些法制节目对于事件的分析仅仅流与表面,不能支出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也体现了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缺乏法律素养。
2.编导业务水平较低
编导业务水平、业务素质的高低可以从节目中直观地反映出来。随着依法治国在我国进一步的推进,许多电视台都纷纷开设法制类电视节目。这就导致一时间电视机中上演的都是法制节目。但是这些节目的创作往往大同小异,不仅在创作手法、叙事方式上有一定的类同,甚至在专家选择、主持人语言、神态中也十分相像。最关键的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许多法制类节目的电视编导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会选择凶杀案件来进行分析,甚至一个案件在不同的节目中轮番出现。一方面浪费了电视资源,使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法制类节目制作的品质。
三、应对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的素质问题的策略
1.提升法律素质
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应当重视对自身法律素质的提升,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层面应当为编导专业开设与其他专业有关的基础性课程。由于编导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能会在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组工作,因此提前学习多个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高校应当为编导专业学生设置一些法律类专业课程供其选择。另一方面,法制类节目的电视编导也应当自觉地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制作节目之前可以通过自己看书、查找资料或者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听取专家意见等方式,逐渐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
2.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
对于编导来说,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作品受观众欢迎的程度。首先,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应当积极吸取国内外优秀法制类节目的精髓,结合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对其受欢迎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其次,法制类节目电视编导还应当自觉关注生活中的案件,不仅仅是重案、大案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同样能引起观众的重视。此外,还可以自觉学习与编导业务素质有关的书籍,参加专业素质培训、行业交流会等,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其他从事法制类节目编导工作的编导,并通过交流吸取经验与教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在日常的节目制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用心制作出优秀的法制节目,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四、结束语
当下,我国法制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引了诸多观众的主义。但是由于许多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法制类节目的需求。因此作为法制类节目的电视编导,应当从自身做起,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编导专业素质以及法律素质,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使节目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胡爱华.法制类报纸的特性、效能与发展[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2]杨文斌.基层电视台法制类节目案件报道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05(06)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 篇4
关键词:电视节目,法制节目,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电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 逼迫电视法制节目形态不断创新, 才能够保持现有的收视率, 但法制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别, 有自己严谨的内容体系, 在制作及播出上有严格的限制, 如何创作出既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又能够符合法律要求的节目形态, 是法制类节目思考的方向。国内与法律相关联的节目多达200余个, 其中专业频道多达11个, 饱和式轰炸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 导致法制节目收视率节节下滑。 (1) 虽然法制节目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纷纷下马, 但也有很多法制节目通过创新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闯关12》、江西卫视推出的《金牌调解》等, 都是在前期节目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加强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研究, 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种类及影响要素
1.1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种类
国内法制节目频道虽然很多, 但按照其播出形态区分可以分为纪实类与说法类。虽然两者都是法制类节目, 但存在本质差异:
1.1.1 说法类
说法类电视节目是以案件分析为背景, 根据法律法规做出科学的评判, 从而向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 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了解法律。如央视的《庭审现场》、《法律讲堂》, 巴中电视的《法庭内外》等。按照节目播出位置区分, 可以分为现场庭审型、演播室访谈型以及课堂讲座型, 其中现场庭审型突出现场感, 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真实的庭审现场, 辅以画外音方式, 使观众有直接的印象, 而访谈型主要是以案件回放方式给予观众更多的启迪。 (2)
1.1.2 纪实类
纪实类法制节目重视新闻性与同步性, 往往采取案件跟踪的方式, 让观众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给予其更多的心理感受。如央视《法治在线》等。纪实类法制节目大多是以专题片或纪录片的模式播出, 通过随行记者进行现场跟踪拍摄, 以现场连线、跟踪直播等方式进行, 部分法制节目纪录片以情景再现方式还原案件的整个过程, 使观众对案件有更加直观的印象, 还有以侦破故事为主线进行叙述的,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2 电视法制节目的影响要素
1.2.1 观众需求决定节目形态
法制节目制作方与观众存在需求上的一致性, 可以说是市场需求决定节目形态, 而法制节目本身存在较强的严谨性, 往往会与部分观众需求产生冲突, 这是决定节目形态的重要因素。
1.2.2 生存压力决定节目内容
法制节目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运转, 节目依靠收视率生存的本质没有改变, 法制节目往往也体现出市场需求主体意愿, 会因主体需求不同而出现改变。
1.2.3 普法效果决定节目深度
法制节目除按照市场规律运转外, 还要体现其法律的严肃性、普及性等, 因而普法效果对于节目深度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法律条文极其严格和呆板, 要想从文化视角去解读, 就只能改变其形态而非其内容。
2. 电视法制节目创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同质同类节目较多, 影响播出效果
从国内电视法制节目创作来看, 存在大量的同质现象, 虽然刑事案件五花八门, 但按照法律区分, 无非是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由于经济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而电视节目大多是以民事纠纷及刑事案件为主要播出内容, 是从更深的视角满足观众猎奇或探索需求, 而与观众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合同法、经济法内容等往往很少, 导致节目情节虽然起伏跌宕, 却没有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 也间接影响其播出效果。 (3)
2.2 娱乐元素过于集中, 节目定位有失偏颇
从法制节目播出形态来看, 部分节目过于追求娱乐性, 导致节目定位出现偏差, 某些节目不是为满足普法需求或社会需求, 而是将观众作为完全的服务对象, 即使观众需求不符合法制类节目制作要求, 也会刻意满足, 从而降低法制节目的权威性及影响力。有的法制节目采取夸张的制作方式, 存在过程戏剧化、现场血腥化等现象, 容易对年轻受众产生误导;有的节目为迎合观众需求, 甚至采取隐私揭露方式, 其行为可能存在违法特征。
2.3 哗众取宠现象突出, 法制底线难以把握
法律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道德的重要工具, 但从法制节目形态来看, 部分电视台为保证自己的收视率往往会选择矛盾点较多、观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制作, 如民事纠纷、家庭或邻里矛盾等。由于当前网络传播发达, 即使采取模糊处理方式, 基本上也会让当事人曝光于人群中, 不利于保护隐私。部分电视台放弃法制底线, 人为地将小问题放大, 既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3.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创新模式
上述问题的存在, 要求我们必须对电视法制节目形态进行创新, 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使其兼顾娱乐性、法制性、文化性, 真正成为社会新风正气的宏扬者。
3.1 形式上创新, 突出法制节目的融合性
单纯的法制节目往往很枯燥, 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赏需求, 加之各省市人文环境和社会习俗存在差异, 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因而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效融合。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利用暑假制作“闯关12”节目向青少年宣传法律知识, 以智力通关方式去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4) 该节目就是借鉴娱乐节目的播出形态、融合法律元素, 从而形成新的节目体裁, 赢得稳定的市场收视率。
3.2 内容上创新, 突出节目定位的娱乐性
法制节目在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的原则基础上, 选择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案例、法律条款进行综合分析, 使节目形态能够有所突破。对于法制节目而言, 要想保持其收视率就必须要加强娱乐元素比例。娱乐元素不仅仅体现在玩乐嘻闹上, 更多的要让观众有参与、有思考, 使他们能够与节目同步, 以有效提升他们观看的乐趣, 使法制节目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3.3 高度上创新, 突出节目制作的法制性
对于法制节目形态来说, 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 不能等同于其他节目, 以无厘头或搞笑的方式去吸引眼球。要维护节目本质的特殊性, 以案例影响力和曲折性去吸引观众、忠于案件事实, 不做任何无原则的加工及评判。要保持法制节目的舆情导向, 最大限度地保持职业操守。要坚持理论向实践转化, 不断将最新的司法解释融合其中, 向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 (5)
结语
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多种多样, 央视、各省市电视台都在利用各种手段争夺市场资源, 必须要牢记法制本身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也不能忽视其目标、本质及方向。只有在保持法制内核的基础上, 电视法制节目才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 李汶龙.评述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 03:98-102.
2 孙磊.刍议电视法制节目如何实现形态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4:45-46.
3 茹静.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主持策略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 2011.
4 周旭.省级地面频道电视法治节目的生存之道[D].安徽大学, 2014.
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 篇5
三天的调研活动匆匆结束了,时间虽短,可收获颇丰,这次调研不但使课题组成员对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一次检验,对课题下一步的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对给予这次活动大力支持的重庆电视台领导及《拍案说法》栏目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99级博士生 邮编 100875)
[责任编辑 木子]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拓展与创新 篇6
汇集微博人气 吸纳受众注意力
随着受众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受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要求与日俱增,他们不再被动接受信息传播和观点灌输,而是主动发现新闻、爆料新闻线索、搜索新闻当事人、挖掘新闻背景、评议新闻事件,甚至参与议程设置。方兴未艾的自媒体——微博,不仅是信息传播平台,更成为大众参与信息传播、行使公共话语权的舞台。正如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的专著名称所概括的《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不少新闻由一般新闻事件上升到热点,也经由微博这一平台点燃。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数量庞大的微博用户中,恰恰大多是正在与电视渐行渐远的中青年群体。
电视媒体对于微博的使用,应当不仅限于找选题,对于地方新闻谈话类节目来说,应当让微博成为连接本地受众的一个重要桥梁,在此基础上把受众请进来,让受众成为节目的重要生产力量。具体操作上,既可发挥主持人及节目嘉宾(如知名学者、专家)的名人效应,汇集本地微博人气,也可通过多种手段挖掘微博达人、网络意见领袖。福建电视新闻频道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新闻追追追》就通过一系列活动挖掘受众资源,如推出“微博名人堂”“微博达人开讲”等,短期内节目官方微博人气猛增,有效地吸纳了受众注意力。
受众决定议题 跑赢网络热点
在传统的新闻谈话类节目生产模式下,话题由节目主创人员来选定,由节目主创者来告诉受众该关注什么。而在当下,大众通过微博等自媒体,只要动动手指“织围脖”,就能发消息、点评新闻事件、链接新闻背景,甚至发动微博接力,炒热相关议题。
地方新闻谈话类节目的话题强调贴近性,可以在栏目微博上发起话题征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多个话题,最终谈什么,让受众投票决定;也可以由节目嘉宾带着话题来上节目,你关注什么,节目就谈什么;还可以在节目中开设一个专门环节,由草根观众分别就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快评。
邀请以本地微博网友等为代表的受众参与节目话题的选定,可以在相关新闻事件尚在微博发酵升温的同时,第一时间在节目中呈现相关议题,使得节目话题更具新鲜度和原创性,而非该新闻事件已被炒热为社会热点后的事后跟进报道,亦避开了多家媒体同题报道的竞争。节目话题由受众自己参与选定,更符合受众的审美趣味,并通过微博网友的几何式围观效应扩大受众群体,容易与受众形成较牢固的关系,从而提升本土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扩大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从受众即市场的角度来说,也增加了节目的市场卖点。
举例来说,不少人都曾有被出租车拒载的经历,但是由于该现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因而不是媒体追逐的新闻焦点,更够不上成为新闻谈话类节目的话题。但在微博上,“被出租车拒载”却能迅速发酵升温为热点。曾有福州的一名网友就自己被出租车拒载事件吐槽,连续发微博直播她和的士司机“斗智斗勇”的经历,引发了众多本地微博网友的持续围观和热议。由此可以看出,受众眼中的热点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研判的热点有时并不相同。让受众自己来找热点,往往会有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一样的视角、思考路径和不一样的节目呈现效果。如果地方新闻谈话类节目就此制作一期节目,让微博网友们畅所欲言,让被微博曝光的出租车司机或其所在公司作出回应,让相关部门在节目中现场表态,拿出解决方案。在节目录制的同时,还可以在微博上开展节目“微直播”。这样的节目既可以吸引到广大的微博网友,也有不错的节目播出效果。
发掘草根达人 释放“受众话语权”
嘉宾是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重要资源之一,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对地方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来说,由于制作条件限制,难以常态化地邀请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担任节目嘉宾,因此,必须在拓展栏目嘉宾队伍的问题上独辟蹊径。
在嘉宾队伍的培育过程中,应充分释放“受众话语权”,不能只有学者专家类的精英人士,更要着眼于发掘来自草根的百姓发言人,在热点新闻事件的评论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让草根之声与精英观点同样被尊重。这就要求我们借助微博等平台,通过多种手段挖掘有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的草根民众,如网络达人、网络意见领袖等,让他们能够在节目中发声,让节目的嘉宾层面更加丰富,同时充分释放“受众话语权”,使节目成为大众的公共话语平台。
福建电视新闻频道《新闻追追追》栏目在发掘草根嘉宾方面有所创新,通过与微博结合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节目组曾发起“我来做‘民’嘴”草根评论员选拔赛,旨在发掘有表达欲望、有个人语言风格的草根民众来参与评论每日新闻热点,释放民众言论诉求,激发民众的话语潜能。节目组在节目中植入“民”嘴代表的征集广告,公布节目的微博互动方式,分阶段举办“民”嘴代表选拔大赛,并将此环节作为特殊广告形式进行销售。
《新闻追追追》节目组还策划开展了“进社区”系列活动,将节目录制现场设在本地的某个社区,话题由该社区民众投票决定,参与者是该社区居民代表。在节目进社区的同时,还送服务进社区,将有专业技能的嘉宾,如医生、婚介、家电维修员等组成服务队进入本地社区,开展社区公益服务,让媒体活动变得更有“人情味儿”、更具贴近性,渗透媒体影响力。此外,结合热点话题推出的“微博达人开讲”,微博同步直播,更是稳定了受众群、延展了媒体平台。节目组还定期召集微博粉丝、“民”嘴代表举办讲座沙龙,以提升草根民众的媒介素养,增加他们与节目的契合度。
拿起手机上电视 与受众互动升级
常见的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参与话题讨论的只是在演播室的几位嘉宾,像是闭门会议,将受众挡在了电视荧屏之外,受众只能被动观战,而无法介入谈话。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不同类型的媒介本身带来不同的社会影响。微博等自媒体有着与传统电视媒体迥异的传播形态,若将新媒体的互动元素注入传统电视媒体,将使得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模式由原先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具体来说,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可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引入场外受众参与节目讨论,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带热“谈话场”。
目前常见的操作办法有两种:一是栏目在节目录制前公布讨论话题,微博预热,编导整理出观众微博留言,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由主持人读出;二是在演播厅设置微博墙(大多是虚拟的),滚动播出观众微博留言。上述方式可简单快捷地呈现观众观点,但美中不足的是缺乏观众声画。
还是以福建电视新闻频道《新闻追追追》栏目为例,其通过与福建联通共同开发的“沃直播”软件,实现了观众拿起手机就可“出现”在节目中,参与节目讨论。具体操作办法很简单,观众只要下载相应软件,即可将自己的手机变成电视媒体直播用的摄像机,在通过福建电视新聞频道相关认证后,就能成为节目的场外嘉宾,参与节目的现场讨论,和主持人视频对话,和演播室嘉宾观点交锋。对于地方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来说,由于制作力量有限,在日常节目中,往往不能请很多观众到录制现场参与节目,上述的互动方式可弥补这一缺憾,且操作简单,运营成本低,具有实际意义。
电视法制节目的问题与对策 篇7
(一) 同质化严重
1. 题材同质化
法制题材与其他的社会新闻相比, 具有一定的题材优势, 突出表现在它所报道的内容大多是生活的非常态, 能较好地带动受众的知晓欲。法律包含的范围很广, 可以分为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其中的每一部分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的种类。所以理论上, 法制节目可以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但实际上, 大多数节目最常选择的是刑事犯罪、民事纠纷 (特别是婚姻、继承) 等情节性、可视性较强的案例, 而对于行政法、国际法及民法中合同法、公司法、商法等领域却表现出一种令人遗憾的选择性忽视, 给予的关注不多。
以央视两档知名栏目《今日说法》和《经济与法》为例, 就能看出法制节目的同质化。调查资料显示, 《今日说法》与《经济与法》两个栏目的节目选题重叠率达到了76%, 涉及的领域大致是婚姻纠纷、情感纠葛、赡养与继承、产品和服务质量纠纷、医患纠纷、侵犯名誉权、交通事故、政府机关行政不作为等。
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三农”日益重视, 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以保障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但就电视法制节目来说, 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 农村是普法教育更为重要的地区, 但现阶段大部分节目的农村选题与庞大的农村收视人口及其普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2. 形态同质化
法制节目类型分为法制资讯节目、法制专题节目、法制谈话节目、法制庭审节目、法制娱乐节目五种, 但每种节目类型里真正做得好的寥寥无几。一旦出来某种比较成功的模式, 其他台就争相模仿。
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大侦探西门》创办于2003年元旦, 在形式上借鉴了红极一时的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 创立了虚拟主持人“西门”为青少年的侦探偶像, 并用警长这一角色将虚拟与现实沟通, 让警长代替西门在现实案件中搜寻现场遗留证据、调查问讯嫌疑人, 通过再现案件或故事, 提出悬念进行推理, 直至真相大白, 栏目屡创高收视率。同年“五一”期间, 央视《今日说法》即推出《说法做客, 请您断案》特别节目, 以“娱乐做主, 普法当家”为宗旨, 结合知识、趣味、娱乐, 通过演员现场演绎、嘉宾推理分析、专家点评总结的形式展开节目, 并在当日评选出“最佳神探”。2005年“五一”期间, 央视另一王牌法制栏目《法治在线》推出了七集判案竞猜节目——《社区警务站之非常探案》, 紧接着的“十一”期间再由《今日说法》推出判案竞猜节目。地方台中, 江苏卫视推出了《迷情追踪——探案俱乐部》, 节目以侦探推理为主线, 每期都取材于一个真实案件, 设定阿加莎、波罗、赛柯南三位探长, 进行案情分析与推理, 并在寻找事实真相的过程中与现场观众互动。
(二) 娱乐化倾向明显
有些法制节目为夺人眼球, 获取高收视, 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及犯罪过程进行“情景再现”式的全面展现, 表现出娱乐化倾向。
1. 频打“擦边球”, 专业性不强
常见的是打娱乐新闻的“擦边球”, 围绕明星身上的诉讼、官司, 如偷税漏税、猥亵事件、诽谤等做文章。人们观看这些节目的时候更多是从娱乐角度, 而不是从学习法律法规的角度, 进行法理分析的时候也不会太深入。
特别节目法制性不强。《今日说法》在2008年7月、8月期间播出的奥运特别节目《小撒走奥运》、《北京欢迎您》几乎就是北京与奥运的宣传片, 有几期节目介绍了北京的胡同、古玩市场, 像是旅游观光的介绍片, 只是很轻描淡写地提到了《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等相关条例, 法制节目的特质没有体现出来。
2. 过细展现犯罪过程
一些法制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 故意对一些抓捕细节进行详细刻画。法制节目本来应该是震慑犯罪分子的, 然而, 与节目制作初衷相去甚远的情况却一再发生。2007年2月6日, 《三湘都市报》登出长沙铁路公安处通报一起特大贩卖假币案, 犯罪嫌疑人被抓后交代, 为躲避警方打击, 团伙要求成员经常研究警方的侦破手段, 央视的《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必须看。法制节目竟然成了一种“犯罪教材”, 实在让人警醒。
(三) 媒介伦理迷失
媒介伦理是传播者必须遵守的职业规则, 法制节目在报道案件的时候, 既要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又要顾及当事人的权益。一个健康的社会既需要司法机关独立履行职责, 也需要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与监督。时下全国地方台每天生产的法制类节目数量不少, 法制新闻报道类占了多数。由于特别重大或者性质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数量有限, 法制类的新闻资讯通常是些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的民事纠纷, 节目一旦触及这些私人生活空间, 就会涉及一些当事人的隐私。当各栏目之间抢新闻、赶新闻、进行新闻线索争夺大战的时候, 有时就会将民事纠纷简单化, 为提高节目的关注度, 以表现生活原生态为名, 片面地将公民个人的个体行为放大为社会行为, 把私人的情感宣泄当成报道中的话语权下放, 强行闯入私人生活空间, 甚至出现与被采访对象发生争执, 摄像机被砸、被抢, 采访人员被扣留、打伤等意外事故, 这些现象都是因媒体伦理缺失所致, 不能纵容。
(四) 法律服务不彻底
当前流行的法制节目基本上都是录播, 讲的大多是个案, 离群众千差万别的法律需求还有差距, 一些嗅觉敏锐的法制节目也开始尝试延伸扩展节目的法律功能。如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的主持人徐滔就开通了一个法律服务网和《法治进行时》的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已为几十万观众提供了电话咨询, 可见百姓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还是很大, 法制节目在服务上还存在盲区,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发展对策
(一) 挖掘绿色选题
首先, 选择具有典型绿色意义的案例, 保证节目选题的平衡, 实现题材多样化。法制节目素材的选取、尺度的把握举足轻重, 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案例汇总, 展示罪恶”的现象。要实现法制节目题材的多样化, 可以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拓宽。横向, 在关注直接与法制相关的部门的同时, 还可关注其他的工作部门, 各地人大、政府机关每年会有相当数量的法制事件, 都可纳入报道范围。空间上, 视野也不必局限在国内, 还可以介绍一些国外的法律知识, 同性质的案件放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中国国内会有什么不同的判法;纵向, 既关注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大案、要案, 也可以进行历史延伸, 历史上发生过的要案、名案、悬案, 都可列入选择范畴。
选择健康的题材还要求确保选题来源, 使得节目“有米成炊”。电视法制节目制作者如果能在平时与当地的司法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 就有可能及时得到一些最新信息。如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与当地公安机关在长期的合作中互相信任, 一旦有紧急事件发生, 公安机关会主动与节目组联系。2004年3月22日《法治进行时》播出一期名为“惊心动魄22小时”的节目, 说的是演员吴若甫被劫持, 节目组在两个小时内就赶到了事发现场。那是因为北京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安排部署两个小时以后, 立刻给《法治进行时》作了通报, 才有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直播。
(二) 探索节目新形式
1. 了解受众心理
法制案件本身具有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以及法律诉讼的一波三折, 主持人若能适度演绎, 在案件发展的关键点上适时介入, 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能步步设置悬念, 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 自然比白描式叙述手法更切合观众心理。典型的有江苏卫视的《黑白档案》, 制作理念就是“真实案件, 故事表现”, 节目以演员模拟真实案件实拍为主线, 辅以主持人串场讲述点评, 交叉剪辑, 吸引观众一口气看完一段段精彩而真实的法律故事。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也可借鉴传统文化艺术, 如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凤凰卫视的《文涛拍案》。
2. 借鉴整合传统文化艺术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尊重电视艺术规律的前提下, 借鉴其他艺术类别的表现形式。如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 从片花到主持人着装都精心设计, 主持人定位为“知情人、说书人、谈话人”三种不同角色, 兼顾了电视纪实表现元素、演播室谈话形态、评书艺术的表演元素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 借鉴了巴渝茶馆“摆龙门阵”的形式, 在讲故事中把法理、情理和道理说出来。
被称为“新派电视评书体”的法制节目——凤凰卫视《文涛拍案》, 节目主持人窦文涛以一个说书人的面貌出现, 手持折扇、惊堂木, 以古老而新颖的说书风格, 立足于每周新闻, 向观众讲述两岸三地乃至国际上的大案、要案、奇案、名案, 其中又以刑事案件为主, 演播形式上基于原始素材, 运用多种影音及演播表现手法, 包括插入类似的电影片断、相关的音乐电视等, 充分调动电视手段进行起承转合, 强化节目的感染力。
3. 用科技手段催生节目新形态
电视法制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篇8
一、探究法制节目出现以上困境的原因, 不能仅局限于节目
形态、内容层面, 首先应从节目创作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寻求出路
随着大环境对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和重视, 使得电视法制节目责无旁贷的要求与时俱进, 选择民生价值取向, 考虑受众的要求和兴趣, 真正站在平民立场和视角创作节目。
其实, 国内已有一些法制节目进行了民生化价值取向后取得成功的案例, 比如: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政法报道》, 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法制现场》栏目, 它们多采用杂志式板块设置, 内容向更广阔题材领域延伸, 让观众从节目中更容易找到实际生活与法律之间的联系,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收视率。
民生化价值取向的具体策略:
1、常规案件题材由权威叙事向人文叙事转变
刑事纪实类题材一般采取传统“犯罪-破案-缉凶-严惩”的四部曲式叙事形式, 这种常规、权威的叙事方式已经不能完全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 人们对破案本身的猎奇心理已经降温。在这种情况下, 大要案类题材的叙事视角和立场要扭转, 有效的作法是加强人文叙事, 努力去探寻和剖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心路历程、性格成因、成长环境、情感世界、人生际遇、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真正实现“报道一案, 教育一片”的效果, 更契合受众“是什么人、为什么犯罪”的心理期待。
2、拓展题材领域, 由宣传报道型向法律服务型转变
生活中一些熟视无睹的民生问题, 只要从法的立场进行观察, 就会成为鲜活生动、服务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法制节目题材。所以, 民生化价值取向指导下的法制节目可以向民生新闻题材领域适当拓展, 但最好不要丢掉自己的“法制”特色, 向公众提供使用有效的法律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 以此和民生新闻区分开来。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法治现场》的《男人帮》板块, 就是根据平民百姓的求助类爆料线索, 每天都有几组记者携专业律师, 帮助求助人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化解纠纷, 不能马上解决的, 律师也会给出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建议, 甚至帮助调解, 跟踪结果。
3、情感故事法制落点——情与法的糅合
赡养与抚养、家庭暴力、婚姻纠纷、青少年犯罪、邻里矛盾、心理疾病等题材具有现实参照性, 容易让受众与现实生活相对照, 从而起到解惑或者警示的作用。同时, 这些本土化题材具有地域与心理上的接近性, 容易成为当地市民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当我们把这些市井故事娓娓道来, 并在这些故事中植入法理知识, 法制内容就有了感情的“戏份”, 情感故事就有了法的落点, 从而更加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收视心理, 让观众“消费了故事, 也享用了法律”。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晓华探案》展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个情与法糅合的百姓故事。
二、法制含量是法制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电视法制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根本标志
正如央视社教中心原副主任尹力撰文所说:电视法制节目重在“普”根在“法”。提高节目的法制含量是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要求, 是服务观众, 提升节目收视率的有效手段。
提高电视法制节目法制含量的有效途径不应是单纯数量上增加节目的法制内容, 为应研究如何有效的让节目所包含的法制内容最大限度的为观众所接受。法制含量是否得到强化, 其标准主要是看观众是否得到更多、更有益的法制内容与服务。
从这个出发点考虑问题,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电视法制节目的法制含量:
1、是清醒认识节目所关注的法制事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其
决定了法制含量的多少。节目所关注的法制事件应具备以下特点:A法制事件的新鲜性;B法制事件的适时性;C法制事件的新锐型;D法制事件的显著性;E法制事件的贴近性
2、是改进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手段, 以创新的理念和崭新的形态为法制内容的有效传播, 法制含量的最大化找到依托。
目前, 电视法制节目的主要形态“同质化”趋向严重, 寻求节目形态创新, 采取“差异化”策略, 往往是节目吸引“眼球”, 求得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时下全国各地电视台每天法制类节目数量不少, 其中, 法制新闻报道类占了多数
涉及刑事案件的数量很大, 公安、执法人员已经成为法制类电视节目的主角, 独家、重点甚至猎奇报道的一些稀有奇特、有违伦理、违反常态的个案内容, 已经司空见惯;涉及群众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的民事纠纷, 往往就事论事, 道德评判、价值提升和正确引导明显不足, 一旦触及私人生活空间, 就会涉及当事人隐私……
最大限度发挥电视法制节目的长处, 扭转其不良趋势, 减少负面宣传效果, 需要对案件的报道把握以下准则:
1、在指导思想上, 不能迎合某些观众猎奇心理, 猎奇只能把法制宣传引向邪路, 会使法律宣传的效果适得其反。
2、不宣传作案手段, 不进行过细报道, 对那些属于保密范围
的侦破手段和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的内容, 都不能公开报道, 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 注意保护其真实姓名和正面形象, 对未成年犯罪人今后的成长教育负责。
3、在案件报道中, 重点是要让观众知道, 案例触犯了哪项法
律, 为什么要量刑?通过案件观众受到怎样的教育等, 这样才能达到法律教育的结果。
4、在进行案件报道时, 除认真选择典型案例外, 还要遵守法
律和新闻纪律, 对那些不能公开、不宜过早公开的案件, 必须服从有关法律规定, 遵守新闻纪律。对宣传报道与社会效果负责, 认真把关。
总之, 电视法制节目想要解决众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寻求突破困境的出路, 必须坚持选择民生化价值取向, 站在平民立场和视角创作节目, 协调群众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 力戒报道琐碎化、片面化, 真正体现与受众的平等交流以及节目的基本普法功能和深刻人文关怀。
摘要: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在推进法制建设、宣传法制成就、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电视生态环境和生存语境的变化, 传统法制节目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受众需求, 一些知名的栏目日渐“式微”, 自身局限性与不足日益明显。本文浅谈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电视法制节目品质的提升 篇9
一、电视法制节目特点
(一) 节目呈现形式多样性
由于节目形式多样性, 推动了电视法制节目整体水平的提升, 不但能在普及法律上形成相互补充, 而且能更好的吸引观众, 成为电视台一个很有优势的收视看点。
(二) 节目呈现日益增多性
伴随在电视节目中法制节目数量一路不断攀升, 现已超过200多家法制节目, 同时法律节目播出频率也不断增加, 多家电视台将其安排每晚的黄金强档节目播出。
(三) 节目呈现互动与娱乐双向性
随着江苏电视台《探索俱乐部》节目出现, 各台法制节目相继不断引进互动、娱乐因素, 来提高收视率。一些以新颖、轻松的表述方式, 开始突破传统法制节目严肃、严谨的面孔, 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四) 节目呈现新闻化趋向明显
节目新闻化就是法制节目引入新闻的具有及时性、现场性元素。如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节目中《第一现场》模块展示出极具震撼力的法制事件现场, 以非常有力的可视性紧紧扣住观众心悬。
(五) 节目呈现事件贴近性及显著性
电视法制节目播出内容更贴近于发生在观众身边或与其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事件。电视法制节目很重视社会关注度高的显著性强大案、要案的报道, 也成为观众收视的热点。
二、电视法制节目目前存在问题
(一) 节目题材、形态同质化严重
电视法制节目选材范围局限于常见法律问题, 很少涉猎更多的部门法规、新类型经济法律问题, 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公司法、国际法等法律鲜有触及, 呈现出一种令人遗憾的选择性忽视, 给予甚少关注。据调查资料显示, 《今日说法》与《经济与法》节目选题高达76%重叠率。电视法制节目形态不顾受众心理和法制宣传目的, 泛娱乐化、跟风严重, 一个节目形式被不断模仿, 毫无创新。
(二) 节目娱乐化严重, 细化犯罪情节, 对未成年产生不良影响
法制节目为获取高收视, 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及过程进行“情景再现”式的全面展现, 表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 影响法理深入分析, 甚至淡化法制宣传基本功能。尤其是过多地展示犯罪过程的刑事案件细节报道, 无异于在变相公开教唆犯罪, 展示血淋淋的犯罪现场、手段, 直接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三) 电视节目报道法制事件忽视当事人的权益, 忽视法制节目的基本功能
健康的社会既需要司法机关独立履行职责, 也要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与监督。大量的案件涉及群众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的民事纠纷, 往往就事论事, 道德评判、价值提升及正确引导明显不足。当各栏目之间抢新闻、赶新闻、争夺新闻线索时, 为提高节目关注度, 以表现生活原生态为名, 片面地将个体行为放大, 放纵情感宣泄, 渲染矛盾纠纷, 与采访对象发生争执, 甚至出现摄像设备被砸抢、采访人员被打等意外事故。
(四) 法制类电视节目普遍缺乏法律彻底服务功能
节目内容所加入的学者、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员的意见, 针对性不强, 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作用严重不足, 甚至出现误导, 其原因在于采编人员往往不能充分消化法律事件的实质、诉求及现实, 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水准。
三、提升电视法制节目的措施
(一) 选择典型绿色意义的题材, 实现其多样化
法制节目题材的选取、尺度的把握举足轻重, 可现其纵向、横向扩展的多样化。即纵向扩展, 关注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大案、要案, 可进行延伸到历史上发生过的名案、悬案等, 都可列入选择范畴。即横向扩展, 关注直接与法制相关的部门同时, 还可关注其他国家工作部门的法制事件, 延伸了解的法律知识。选择健康的题材还需要选题来源作为保障, 节目才会“有米成炊”。电视法制栏目如果在平时注重与司法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就有可能及时取得一些最新信息。如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合作关系的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 一旦有紧急事件发生, 公安机关会主动与节目组联系。
(二) 借鉴整合传统文化艺术, 呈现表现形式多元化, 突出节目特色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的是在尊重电视艺术规律的前提下, 借鉴其他艺术类别的表现形式, 呈现多元化表现手段。如新派电视评书体的《文涛拍案》法制节目, 以说书人的面貌出现节目主持人窦文涛, 以古老而新颖的说书风格, 立足于每周新闻, 向观众讲述两岸三地乃至国际上的大案、要案、奇案、名案, 演播形式上基于原始题材, 运用电影、音乐等多种影音及演播表现手法, 充分调动电视手段进行起承转合, 突出节目特色, 强化节目的感染力。
(三) 节目从益智性和蛊惑性定位
益智性表现在看节目时引发观众思考, 使其受到启发和教育, 懂得如何避免各种违法行为与遭受各种形式的侵害。蛊惑性表现在充分利用现场画面、当事人讲述以及模拟、主观镜头等手法使案件故事化、人物细化、细节悬念化,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但同时须避免过度娱乐化, 避免出现节目成了“犯罪教材”, 更要把握住法制节目基本功能。
(四) 用科技手段催生互动传播、节目新形态
随着科技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的发展, 在栏目与观众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栏目可以成立短信俱乐部, 观众发短信发表观点, 也可在互联网上提前预告节目内容, 征集观众观点, 并将这些观点与在演播室同现场嘉宾与观众的观点形成互动, 使其成为节目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现节目互动新形态播出。
总之, 电视媒体在进行法制节目传播时, 要向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去汲取丰富的资源, 不断提升法制节目的品质, 才能更好地把法律知识、观念融入到节目中去, 营造舆论宣传的主阵地, 推动法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提升电视法制节目品牌价值的策略 篇10
一、节目多元化策略
近几年电视节目市场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从传播方式看, 由大众传播开始向分众传播转变, 节目受众定位也由全面走向精专, 品牌节目更加注重识别受众群, 从节目内容看, 注重以占有稀缺、独特资源的“拳头产品”和可长期利用的“长线产品”来占领市场。而且随着一些娱乐节目、情感类节目、选秀节目取得成功, “泛娱乐”、“泛故事”、“泛真人秀”不再单纯指节目形态, 而成为全新的节目制作理念。目前一些法制节目也开始尝试走故事化、新闻化的路线, 如凤凰卫视的《文涛拍案》节目, 以演说民间传奇的风格, 深入浅出解构古今中外各种离奇莫测的案例;央视《法治在线》栏目则以突出新闻性和时效性紧紧抓住观众。可以看出, 电视法制节目还有相当大的创新空间的发展余地, 法制节目要想推陈出新, 关键在于它对先进节目发展理念的吸收和结合, 勇于走出惯性思维, 大胆进行新的探索。
二、资源整合策略
在资讯层出不穷的时代, 光靠电视媒体自身的力量去原创节目内容是不可能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 而且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新闻资源的趋同化明显, 经常会出现“你有我也有”的状况, 那么下一步法制节目的发展“拼”什么?答案是拼节目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电视品牌节目的经营已经进入“资源整合”时代, 通过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整理、综合和链接, 获得区别于其他节目的个性品牌, 并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法制节目的资源整合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内部资源整合, 是注重把好的资源用“足”, 平庸资源用“活”, 零散资源“形成合力”, 过时资源“回收利用”, 并通过本台与其他媒体、网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综合运用, 对重大题材、典型事件及同类事件的分析对比、新闻背景的有效链接, 加大节目的深度和影响。如《文涛拍案》节目, 演播两岸三地乃至国际上的大案、要案、新案、旧案、奇案、名案, 以一主题词串起海内外相关事件 (或话题) 的例子屡见不鲜, 节目中一切“宜于表现”的材料尽为所用, 有文字、影像、照片, 还有来源于其他报纸杂志的逸闻趣事。凤凰卫视的资料收集和整合能力一向为人称道, 在降低节目成本的同时, 却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外部资源整合, 是指可以借助节目建立开放的平台, 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 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 有效地开发节目资源。2007年4月, 湖南经济电视台直播都市频道一档有关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真人秀节目《成长辩护》刚一开播, 就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节目关注的是目前青少年网瘾、早恋、厌学、暴力等常见的教育问题, 但并没有采取常见的案例分析的报道方式, 而是整合了一所特殊的教育机构和一批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真实记录这些问题少年在特殊机构矫治越轨行为的过程, 为青少年的成长问题辩护, 提醒社会营造健康的环境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本。《成长辩护》开播后迅速进入当地节目收视排行前列, 节目的成功经验就是借助“外力”, 形成自己独特睿智的视角, 建立独树一帜的节目品牌。
三、活动营销策略
目前观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 法制节目策划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 无疑能够树立自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并以此带动节目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频道从2001年开始举办大型法律服务活动“援助龙江行”, 以法律工作者现场服务的方式, 解决百姓的法律难题,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年, 足迹遍布黑龙江省各个地区, 社会反响强烈, 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频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法制节目在策划社会公益活动时, 首先要放大眼光和视野, 拓宽选题, 除普法、执法、守法、用法这些法律问题以外, 还要积极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观众反响强烈的社会问题。其次, 活动的成功与否与节目的可视性密不可分, 在注重活动内容的编播方式、讲好故事的同时, 更要关注情感、心灵, 和广大观众形成共鸣。再者, 节目要扩大参与性与互动性, 不仅要当事人、法律机构或公益组织参与, 更要吸引全社会的参与, 同时避免一次性或者短期行为, 因为有过程和结果的连续性活动才能使品牌得到强化和延伸。
四、明星策略
打造专家明星是法制节目的一大缺失。《百家讲坛》推出了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超男”、“学术超女”, 专家明星也成就了电视“讲坛”的兴盛。凤凰卫视看准了受众渴望了解世界的心态, 重金聘得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等一肚子墨水的新闻“大腕”, 一举打开了凤凰卫视的电视评论市场。法制节目本身需要不断地对法制进程中方方面面的变化加以解读, 在与电视新闻节目及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法制报道的激烈竞争中, 要争夺对重大法制事件的“第一解释权”, 对此权威的、能够被观众推崇的法律专家不可或缺, 发现并推出专家明星, 将是今后法制节目的一个努力方向。
电视法制节目是一种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需要, 又能够获得市场认可, 同时兼具人文精神的理想的文化产品, 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占领节目市场。■
参考文献
[1].尹力、张小琴《论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文类概念与文类特征》;
[2].苑京燕 (美) 《美国有线法制频道COURT TV的节目策略》;
[3].陈兰《电视品牌的明星效应》;
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 篇11
关键词:电视系列 专题节目 创新 策划
通常来说,电视专题有着十分复杂的完成过程,这其中需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策划、构思、前期拍摄、撰稿、后期编辑等方面。为了能进一步创作好电视专题,在这些工作环节中,应该尽可能的把握准专题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1]。
1、创新的提出与内涵
由于社会的全面的发展,传媒也得到快速的發展以及市场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普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在专题节目就显得更为明显。为了能在电视媒介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将新闻创新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然这也是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电视宣传质量,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对创新意识进行进一步的确立,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节目形式要创新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为了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栏目,这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活动。通常来说,创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其一是尽可能的对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进行开创;其二是改造和变化已有的样式;其三是对一些好的经验进行充分的借鉴,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2]。当然在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进行开创,当然,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这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独有的,而且还能让广大观众接受的风格和特色。在形式的创新方面,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通常来说,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由借鉴到自己独创的路线[3]。
1.2报道角度要创新
在实际创新节目的过程中,通常来说,所持有的宽容态度应该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可以尽可能地激发出创新的活力,不论是多小的创新,都应该进行肯定,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四不象”的可能,就不能刻意去追求,甚至说去照搬。此外,在日常节目过程中,不一定完全做到原始的创新,因为要做到原始的创新是十分困难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局部的改造和变化。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希望原始创新,只是我们基于现实的考虑,在已有的样式上进行局部的改造和变化可能更符合实际的需求。
对于指令性报道任务,在这样的节目中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困难。这种观点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密切联系实际,指令性的报道任务也存在着一定创新的空间。经过大量的实际证明,从对报道角度进行有效的调整是一种较为直接的创新来源。在这过程中,在对视角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多的去选择平民化视角,让采访本身更贴近实际,更贴近观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受到百姓的喜欢[4]。
2、电视系列专题节目的策划
2.1选题
通常来说,专题片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题材的选择。因此,选题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在进行实际的选题之前,应该充分检验其中的选题,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片子具有较高的可视性
通常来说,声音与画面结合的艺术我们称之为电视,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为了能够更加深刻地突出主题,首先需要对这部片子进行充分判断,判断通过声音与画面是否可以很好的展现出片子的精髓,要选择哪些画面作为重点拍摄。当然,在进行实际拍摄之前,为了能够确保不出现画面精彩部分出现遗漏的现象,应该进行全面的构思,同时,这样可以为后期编辑打下良好基础。
(2)题材具有个性
在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通的题材当中,需要在这些题材善于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在进行实际制作电视节目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事先准备工作,当然这也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3)题材具有故事性
就电视专题节目而言,丰富多彩节目内容以及出乎意料情节发展是吸引观众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简单的好人好事式介绍和平铺直叙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完整的故事性是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节目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节目故事进程过程中,情节、人物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要素。
2.2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写作
(1)具体
与纸中的新闻稿相比,电视解说词有着一个很大的区别,电视解说词是立体的,而报纸新闻稿是平面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片子质量的是一个良好的电视解说词。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创作应当是一种对处理和安排节目的内容,而与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有着明显的差别。在进行实际节目制作过程中,通常来说,大多数人选择在事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去现场进行实际采访。这样做有着其自身的有点,但是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这种采访方式得来的素材,会与事前了解到的材料信息存在明显的差别。当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进行现场实际采访时,事先准备好的解说词可能没有其中的精彩部分,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现场采访的效果。另外一部分人通常按照事准备好的解说词,来选取所需要的采访画面,具体来说,就是在对画面镜头进行选择的时候,主要是考虑与事先准备好的解说词相对应,就目前来说,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采访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当然这种方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解说词是采访前准备好的,而画面是来源于实际采访过程当中的,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画面和文字的整体性。
根据大量实际证明,要想确保整个片子的高质量,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不可分割的。解说词与画面除了做到最基本的形合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神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一个好的解说词会对电视画面的思想和艺术境界进行进一步开拓,推动电视画面的视觉内涵更深刻地阐发出来。
2.3结构布局
通常来说,这部片子是否具有合理的结构安排是电视专题片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这里面,讲述故事的方式以及故事情节的推进是是否具有合理结构安排的重要标准。
故事情节的展开要对观众具有一定吸引性,故事情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让观众对其紧追不舍,在整个节目中始终吸引着观众。在电视专题片中,下面对故事的讲述方式进行相关介绍:
(1)直接叙述
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铺陈情节,时间,地点,人物,故事交代清晰。
(2)伏笔
在电视栏目的创作中,经常会使用伏笔,它是上、下情节衔接发展的纽带,隐含着与观众的互动。
(3)倒叙
在以现在进行时叙述的故事中,有时需要交代过去时的某些情节,但这种倒叙篇幅一定不要过长,简单地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就行。
(4)下套
通常来说,一个专题节目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悬念设置的好坏,为了能更好地吸引观众进行观看,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样一个谜团。
3、结论
总之,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电视节目得以充实、提高和获得更多观众的不竭动力。保障和提升节目质量是电视节目创新的目的,加强策划只是实现创新的一个手段和方式。不管采取什么创新手段和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即确保和提高节目质量,赢得受众。
参考文献:
[1]邵学文.略论新闻性电视专题的“再现”问题[J].视听界,2001年07期,16-17
[2]于聚义.试谈新闻电视片拍摄中的组织[J].当代传播,2003年01期,31-32
[3]朱菁.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论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核心素质 篇12
关键词:法制节目,普法法律素养,口语表达,人文关怀
法制节目经过20年的发展, 已成为各电视台高收视率的节目。中国人法律常识的积累多是源自于电视法制节目。电视法制节目对塑造中国人法治观念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法制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法律的理解, 以及法制宣传的效果。因此法制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也提出了要求。本文将从法制节目的定位和主持类型入手分析法制节目主持人的核心素质要求。
一、电视法制类节目的定位
法制节目诞生之初就与政府主导的普法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法制节目的繁荣也是伴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深入而逐渐展开。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走上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道路。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法律制度框架的建立。而法律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内生性的, 它只能由政府主导。“在当代中国, 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心理积淀上, 法治的发展都缺乏必要的基础和传统。完全依赖于社会内在自生的法治化要求, 自发促成法治的实现, 显然是漫漫长路。因此, 现实的选择是, 借助于国家强制力量推进法治, 以期克服法治化进程中的动力不足问题;通过实行法治的赶超发展, 以期节省时间, 在短时间内完成法治化进程;通过精密的尽可能周全的设计与操作谋划, 以期避免和降低法治化过程可能出现的社会代价。”[1]虽然在形式上我们已借国家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法律制度的框架。但事实上公众对法治的逻辑仍然缺乏理解。
法治精神的确立, 不仅仅在于制度上建设, 更在于社会中所有人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共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声势浩大的普法运动, 努力的目标正在改变人们的法律想象。而电视做为覆盖面最广的媒体, 在社会动员中具有最大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 普法运动很大程度上就是电视普法运动, 法制节目承担着普法的历史使命。因此不论现在法制节目的形式如何变化, 此历史使命是法制节目的生命所在, 这也是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定位。
二、中国法制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著名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样定义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 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2]现代心理学把“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 处于一定位置时, 所执行的职能。”按这些定义, 法制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节目信息的传播者, 也是受众心理所期待的那个社会角色。如果偏离此角色, 比如法制节目主持人过于娱乐, 那么将产生角色错位, 最终导致节目的失败。因此一个法制主持人准确的角色定位是节目获得成功的要素。
其一, 法制节目主持人是一个法律知识的普及者。目前法制节目的类型很多, 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表现的法制节目, 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普法。他需要在所报道的法律事件背后, 将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传递给受众。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职责是深度解读案例, 厘清其间的法律关系, 辨析法理。
其二, 法制节目主持人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面对电视专题故事化的浪潮, 节目主持人不得不做出调整。当前法制节目如此红火, 与法制节目的故事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凤凰台的《文涛拍案》、重庆台的《拍案说法》等节目的成功, 无疑受益于专题节目故事化的策略。从受众角度说, 一个好的故事依然是吸引他们收看的主要原因。主持人能否讲好一个法制故事关系到节目的传播效果, 也关系到节目主持人形象魅力的塑造。
其三, 法制节目主持人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观众对主持人的期待。人的角色实际上应该高于一个专业者的角色。只有主持人要做一个有情感的法律解读者, 投入到节目中“以情说法”、“融情入理”, 有情感因素和个性因素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动受众, 取得普法的效果。
三、法制节目主持人的核心素养
(一) 专业的法律素质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 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现行法律条文中关于法律规则的知识;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 即所谓的法理知识。我们所常常提及的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 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 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 这是法律素养的客观方面。[3]法制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是法制节目专业化的要求, 法制节目的历史使命就是普及法律知识, 如果主持人自身缺乏法律素养, 必然导致法制节目的宣教功能不能得以实现, 普法的功能受到削弱。因此首先法制节目主持人要具备一定专业的法律知识, 知晓常用法律专业术语的含义, 并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准确无误的应用, 如果在节目中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将会损害自身的形象以及节目的公信力。
其次要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件中整理出清晰的法律关系, 以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法律, 尤其是一些公共事件, 当公众对事件感到迷茫疑惑的时候, 要做公众的引导者。法律理念并非抽象化的东西, 它应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曾有这样一起案例:成都市一条道路上, 多辆汽车先后撞上一个60多岁的老人, 前面的几辆车逃逸了, 最后一辆车车主彭某没有跑, 还主动报了警。由于找不到前面的肇事逃逸者, 最后法院判决最后这辆车主彭某赔付死者家属近40万元, 彭某享有追偿权。判决一出网民沸腾, 网民们得出老实人倒霉的结论。面对这样的公共事件, 主持人对事件的辨析显得尤为重要。此案例是适用了“连带赔偿责任”, 即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因此法院的判决有理有据, 保护了受害人的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其他的肇事者是难以找到的, 这也是公众对此案不公感的来源, 要消除这种不公感则在于公安机关提高肇事逃逸的破案率, 这样解读才能化解公众心里对“老实人反吃亏”的误读。消除了社会的一种不满情绪, 公众通过这样的分析也增进了对法律逻辑关系的理解, 提升法制意识。因此一个法律主持人的素养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法制节目主持人的法律素养也成为一档法制节目品质的直接体现。
鉴于目前主持人培养机制, 并非所有的法制节目主持人都曾专修法律。因此在工作中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改善法律知识结构, 可以阅读专业的法律书籍。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内化, 可以积极参与法律实践, 如利用工作的便利, 旁听审判, 采访犯罪嫌疑人等, 在真实的法制案例中灵活的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研判。更重要的是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 这是法律人共有的一种思维方式, 即是一种规范性的思维方式, 他需要研判的是, 此事的要素是否符合一种法律规范的要件, 从而得出是非的结论。掌握法律的思维方式, 对一名法制节目主持人来说是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法制节目有一定的专业性, 它需要将严肃的法律问题用浅显生动的口语表达出来, 如果使用过于严肃的政论语体, 可能会使观众失去收看的兴趣, 谁又愿意在电视上看一篇论文呢?法制节目主持人的表达应既富有情感, 又不失法理的思辨, 这对主持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普法越来越讲究传播策略的背景下, 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成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
法制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表达有其特点, 其一, 法律点要单一, 过多的法律知识点使得信息复杂, 观众难以消化。传播的法律理念最好一个片子就一点, 这样使得观众对节目的记忆点印象深刻。其二, 对法律基本概念的解释要通俗易懂, 很多法律术语有其专业的背景, 如不解释观众一知半解, 不明就里, 而影响传播效果。例如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包括所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如果这么解释受众可能很难理解, 但如果换着这样的说法:物权, 通俗地说, 一匹马属于你, 你可以用它来拉车、可以租给他人使用, 也可以杀掉卖马肉。这种支配的权利是排他的, 任何人都不能干涉你。受众就好理解的多。而准确易懂的解释法律概念是传播法制观念的关键所在。其三, 注意法制节目的口语语体, 法制节目的语体特征在口语体中更偏向政论语体。法制节目主持人应在专业性与口语表达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口语的表达可以使得主持人的语言更生动, 更有感染力, 但也需适度, 法制节目毕竟有其严肃性和权威性。正如现在各地方电视台都兴起了方言节目, 许多方言节目的素材取自于法制节目。例如陕西公共频道的《说案》, 节目采用方言播出, 是彻底的民间口语, 但此种方式在宣传法制上显得过于随意, 有损于法制节目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而节目成了观众围观看热闹的地方。
一个好的法制节目的口语表达, 既有信息量又有专业性还不失人文情怀。例如《法制进行时》的徐滔在制作《惊心动魄22小时》吴若甫绑架案时, 吴若甫被解救后, 节目结束前徐滔这样说道:“现在的时间是2004年2月4日凌晨1点, 就在刚才1分钟前, 吴若甫在亲属的陪伴下, 回到了家中。我想吴若甫一定比什么时候都能感觉到家的温暖, 因为在刚才的审讯中, 犯罪嫌疑人王立华交待, 他在拿到200万赎金后, 就准备将吴若甫杀掉, 而前一起绑架案中的王某早已被他杀人灭口, 所以这起案件提醒大家:绑架案件的发生后必须报案, 因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毫无规则可言, 另外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二十几个小时后, 我们突然感觉到, 今天本就是个让人们感觉到温暖的日子, 因为今天是2月4日也就是正月十四, 是立春, 刚刚过去的二十几个小时前, 北京刑警已经用他们特有的祝福为京城平添了几分春意。”[4]在这段口播中, 主持人用口语表达的方式, 将新闻信息, 服务信息, 以及情感表达多层次地交织在一起, 首先新闻六要素清晰传达, 由案件引发的对观众的提醒显得温暖贴心, 最后主持人的情感抒发真诚有度, 堪称法制节目口语传播的典范。一个专业的、有情感的、亲和而让人感到温暖的主持人的形象就在这样的语言中树立起来了。
(三) 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 是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和尊重。法制节目中主持人是否具有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是一档法制节目气质的体现, 在法律的背后则是一个个人的活生生的命运。法制节目的内涵实质依然关照的是人, 而不是冷冰冰的法条。
首先, 人文关怀的精神表现在主持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上。主持人的采访中是否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所有的采访对象?是否做到尊重对方的隐私、伤痛?不用刻板印象歧视非主流人群?尤其在法制节目中经常采访犯罪嫌疑人或监狱服刑人员, 主持人一样要坚持人格平等的原则, 对法律事件的各当事人都给予应有的同情与关怀, 让节目中闪烁人性的光亮。其次, 对法律事件中人物的生存状态的真正的关切和理解。在夏俊锋杀死城管案件中, 当大家都在关注夏俊锋人生轨迹以及制度讨论的时候, 又有多少媒体把眼光投向死去的城管, 他们同样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 又有多少人来体察城管一家?当杨武妻子被强暴的案子频繁报道的时候, 有主持人对这个在妻子被强奸时没有出来施救的男人说“你太懦弱”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此刻摧毁了一个采访对象的尊严?在法制类电视节目中, 人文关怀显得非常重要。法制类电视节目是理性严肃的, 但法律并不是那些纸上毫无情感的规定, 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 主持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也就是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 关注社会与人的关系, 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法制节目所普及的并不是法律知识, 而是通过法律获得自由而美好的人生。
四、结语
法制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 本文从中国法制节目定位入手, 分析法制节目主持的核心素质为专业的法律素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在中国法制节目的定位便是普及法律知识, 因此核心素质正是围绕此定位展开。法制节目主持人应注重培养三方面的素质以适应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
注释
1[1]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初探 (下) [J].中外法学, 1998 (4) .
2[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3[3]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49.
【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推荐阅读:
法制电视节目评价10-03
如何办好电视法制节目10-06
电视法制栏目06-27
电视法制新闻09-14
广播电视法制建设08-08
法制节目如何创新05-23
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06-09
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思维10-03
电视节目创新典型节目07-2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