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共11篇)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篇1
摘要:在当前各大电视台播出节目当中, 电视访谈类节目占据着相当突出的比例, 成为大众关注和喜爱的主要电视节目之一。然而当前电视访谈节目还不够成熟, 大多数的电视访谈节目存在着模仿和抄袭的痕迹, 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视访谈节目策划的观念落后和缺乏创新。基于当前电视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 探讨如何做好对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策划,问题
电视访谈节目是节目主持人和节目邀请嘉宾以一个即兴的互动话题或者是个人经历展开讨论的电视节目形式, 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作为节目主体。电视访谈节目以其谈话内容的丰富性、谈话形式的多样性、谈话氛围的真切性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当前电视访谈节目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访谈节目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电视访谈节目需要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为基础, 因此, 需要创新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 丰富电视访谈节目的内容, 提高电视访谈节目的质量。
1 当前电视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 人们对于节目形式的认识和了解“如数家珍”。然而电视访谈节目缺乏创新, 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访谈话题范围小
访谈内容是电视访谈节目的主体, 访谈内容主要是通过访谈话题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很多电视访谈节目中, 尽管每一期的访谈人物不同, 但是选择的访谈话题却大致相同。一般都偏重关注热点问题, 甚至于一些八卦新闻, 没有注重访谈内容的教育指导意义, 无法从大的视角关注社会, 而且会尽量避开敏感话题的讨论[1]。
1.2 访谈虚假表演成分多
访谈的核心在于人与人的沟通交流, 但在当前很多电视访谈节目中缺乏真实感, 表演成分过多。主持人完全流于形式, 采访对像习惯于空话、套话, 甚至会在节目策划录制时, 会人为操纵控制访谈内容, 安排一些“话托”, 提前安排好有冲突的环节, 存在着欺骗观众的现象, 使得访谈节目失去了真实的意义。
1.3 访谈形式盲目跟风
当前很多电视访谈节目大多选择在黄金时间段播出, 导致电视访谈节目“霸占荧屏”, 观众对于节目选择也会无所适从。如果有某一档电视访谈节目取得了成功, 马上就会有大量的类似形式的访谈节目纷纷涌现, 这种简单“复制粘贴”的盲目跟风形式也大大压缩了访谈节目的空间。
1.4 访谈气氛平淡沉闷
电视访谈节目中对于采访对像的访问过程都较为平淡, 抓不住主题思想, 很多采访点都让观众感觉小题大做、无病呻吟。同时, 忽视了访谈节目中另一大主要因素——现场观众, 观众在访谈过程中都是聆听, 没有发挥观众的参与和监督的重要作用, 访谈氛围平淡沉闷。
2 如何做好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
从央视的《实话实说》开始, 而后像《高端访谈》《鲁豫有约》《可凡倾听》《艺术人生》等电视访谈节目形式遍地开花,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有很多, 从天时、地利到人和, 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对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工作。以下, 将对如何进一步做好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提出相关建议。
2.1 更广泛地选题, 更独特的视角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 访谈话题以及所扩展的内容是访谈节目的核心环节。因此,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 要进一步拓宽访谈的话题范围, 提出更加独特新颖的观点。在对访谈内容主旨的选择过程中, 话题要尽量贴近大众的生活, 使节目能够更加“接地气”, 不能像发表官方言论一样[2]。比如说, 像“残疾儿童的上学梦”“空巢老人的生活”“医保制度的改革”等都可以作为访谈的话题内容。同时, 电视访谈节目在策划过程中也要突出内容的个性化, 比如说, 对于名人的访谈, 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认识和了解, 像知名的运动员, 可以将视角转移到其背后的训练方式、赛场上看不见的心理状态等, 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谈论取得的成就。
2.2 真心诚意地策划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策划的初衷就在于通过零距离的访谈交流真实地展现访谈对象, 但是如果以弄虚作假、表演作秀的方式访谈, 无疑背离了访谈节目的初衷。因此, 在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过程中, 要注重节目真实性的体现, 而不以谎言、面具来掩盖或者维护访谈节目的形象。比如说, 像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丽曾在节目中坦承曾吸毒和戒毒, 她的真诚并没有影响电视访谈节目的收视和质量, 而且通过真诚地和采访对象、观众交流奥普拉温弗丽还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2.3 丰富策划节目形式
电视访谈节目形式的丰富对于节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对节目的策划, 创新和丰富节目形式。一方面, 要巧妙设置节目场景, 凸显节目的主题, 摒弃过去传统的演播室、沙发、茶几的访谈场景, 比如说湖边、茶坊、画室等都可以作为访谈场景地点的设置, 像美食访谈节目就可以将场景设置在厨房[3]。另一方面, 要创新访谈节目的表现形式, 带动观众的参与热情, 活跃访谈氛围。比如说, 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图片视频上墙、观众现场提问、电话连线等方式将观众的问题、意见、祝福等选取作为互动话题, 提高观众的参与节目积极性, 活跃访谈节目氛围。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电视访谈节目作为直接沟通交流方式和以轻松舒适的谈话方式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受到观众的喜爱。当前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受到真人秀等其他节目形式的强大冲击, 电视访谈节目的转型成为必然。因此, 必须要创新电视访谈节目策划形式, 丰富电视访谈节目内容, 打造更为真实、更有新意、更加优质的电视访谈节目。
参考文献
[1]张扬军.访谈随想——论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主持[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2) :93-94.
[2]李林林.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张婧婷.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如何深入及如何吸引受众[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3) :66-67.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篇2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挖掘
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创新,各类型节目纷纷亮相荧屏,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就 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它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访谈为形式,灵活性、可塑性强 使之成为媒体竞相采用的节目样式。这种类型节目可深可浅,但其深度挖掘则不 外乎两条途径,这可从《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有关陈丹青辞职的同题材 节目中窥见一斑。
深度的向度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人是事的主体,因此新闻离不开人和事。有人将新闻简化为以下三个公式: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新闻,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新闻,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新闻。由此可见,在人+事=新闻这个等 式中只要人、事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具有显著性、不平凡性就可成为新闻,虽然这 样的表述过于片面和简单,但以此探析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颇具启示意义。从
等式中可以看出挖掘新闻深度有两个渠道:着眼于人,着眼于事。电视新闻 访谈节目的深度开掘相应有两个走向,以人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人、事并非对 立和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联,因此任一向度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在关注人和事的 同时各有侧重。以事件为中心着眼于广延性,要以人见事,而以人为中心则侧重 于纵深性,要以事显人。
《新闻调查》是央视创办的深度报道类栏目,其选题原则是具有新闻性、社 会性和故事性;《名人面对面》是凤凰卫视的一档人物专访型电视谈话节目。单
从名称就可看出前者以事件为中心,后者以人为中心。以事件为中心要挖掘新闻 背后的事实,其深度就是一种展现社会关系的事实,而以人为中心则要挖掘人物 背后的事实,其深度就是一种展现人物经历、人物性格的事实。
在以陈丹青辞职为题材的节目中,《新闻调查》将与陈丹青相关的人物列入 采访的行列,落榜学生、老师、官员等,他们的经历和讲述充分展现了事件始末; 《名人面对面》只以陈丹青为访谈对象,在陈丹青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叙述中展 现他的个性,由此窥视“此人为此事”的特殊性。这两种视角所挖掘的深度不一 样,前者展示出事件的广度,旨在揭露新闻事件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而后者 展示出人物的主观性和事件的特殊性,旨在揭开新闻人物造就新闻事件的原因。
深度的开掘
1.背景材料的运用
深度靠事实来支撑,背景材料是拓展深度的重要事实。背景材料的穿插可以 增加新闻的立体感。新闻背景材料依据深度的向度也可分为关于人物的背景材料 和关于事件的背景材料。
人物背景材料要充分展现人物的个性,事实背景材料要探究新闻背后的
事 实。《名人面对面》重笔着墨于陈丹青本人的背景,包括他上山下乡的经历,从 农民一跃成为大学生再到留学生的经历,以及他喜穿中山装的情结;而《新闻调 查》则呈现的是有关事件的背景资料,包括落榜学生的叹息,美院老师的看法,教育部门官员的态度。
节目中,《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都用到了简介陈丹青身份、经历的 背景资料片,真正体现节目个性,展现节目深度的背景材料是主持人在访谈现场 挖掘的事实和信息。《名人面对面》中许戈辉不断询问陈丹青文革经历对他的影 响,对“反”的理解以及他个人对辞职的感受,这些内幕性的资料勾勒出个性鲜 明的陈丹青;《新闻调查》中柴静调查到陈丹青一连四年未招收到研究生,采访 了数位落榜学生,听取了教授对英语考试的批评意见,这些事实展现出事件发生 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2.提问的方式
访谈是节目的主要形式,人物式访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中,以有限的嘉 宾为访谈对象; 事件式访谈的场景随事件解疑的推进而异,嘉宾也随之变化。《名 人面对面》只有陈丹青一个访谈对象,而《新闻调查》的受访者涉及学生、老师、官员、自由画家。
事件深度型的提问策略集中表现为不断质疑,刨根问底。《新闻调查》中柴 静追问,“很多人也都批评体制,但是没有人因为这个辞职,您为什么这么做?” “到底是体制不对还是您不对?”“最后是什么让您不能忍受?”质疑是《新闻 调查》的生存方式。质疑要循着问题的指向有疑而问,并且把质疑作为寻找新线 索的契机,根据回答找到其它线索拓展访谈对象继续发问。柴静在陈丹青的回答 中找到他曾经看重的几个落榜学生,他们对英语考试弊病的痛陈给现行考试制度 有力的一击。
人物深度型则在于激问,不断制造矛盾,调动被访者的积极性,暴露他们的 情绪和情感,展现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名人面对面》中许戈辉问道,“您说是 不是搞艺术的人会经常处在这种状态下(大惊小怪,过于敏感)。”“艺术家不 都是自恋的吗,不都是希望名垂千古的吗?您例外吗?”这样的问题迅速调动陈 丹青的情绪,进入状态,陈清事实。正是在不断的激问中人物访谈克服了单一场 景的乏味,把访谈引向高潮,在现场气氛张弛有度的情况下走向内容深刻。
3.叙事结构的安排
《新闻调查》采取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 事人物化”,所以制造悬念和解开悬念构成它的叙事过程。《新闻调查》不断揭 秘未知,由浅入深、步步为营。陈丹青为何辞职――招不到合格的学生――学生
素质如何?(英语未达标)――考试制度的弊端(以文化成绩定生死)――学者 /学生/画家解读英语考试、教育体制。由此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由表及里,最终 深入新闻事件的内核。
《名人面对面》采用传记式的叙述方式,以人为着眼点,人物的经历娓娓道 来,展现“事在人为”的特殊性,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让观众感触到鲜活人 物,理解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节目从陈丹青辞职回溯到他儿时的经历,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的教育体制下他“进步”为研究生,现今教育体制下他“退步”辞去教 授;文革记忆造就他敏感、愤怒,留美经历促成他好反思、参照;他直言敢谏,追求人格独立,现世沉默畏惧,麻木不仁。在一对对矛盾冲突中,人物立体化,事件明朗化。
综观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其深度开掘的两个维度各有千秋。虽然人物维度 较事件维度缺少大视野,并且常常为人所忽视,但是它却为理解新闻事件提供另 一视角。此外人物维度并非要名人才有挖掘价值,“不平凡的人” 只是相对而言,在“平凡人+不平凡的事=新闻”这一等式中,当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时,他也就 成了不平凡的人。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篇3
【关键词】语气 英语访谈节目 《奥普拉脱口秀》 话语特色
一、引言
《奥普拉脱口秀》是美国最为知名的访谈节目,也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和播放时间最长的脱口秀节目。其在英语访谈类节目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奥普拉脱口秀》来揭示英语访谈类节目的语言特色。本文以奥普拉采访亚当·兰伯特为个案,研究主持人和嘉宾在会话过程中的语言特色。主持人奥普拉凭借着《奥普拉脱口秀》声名鹊起,被公众评为脱口秀女王,而亚当·兰伯特作为当时新一代冉冉升起的新星,其本身的表演风格、外观形象以及生活作风颇受人们的争议,极具话题性。因此,将这一期的节目作为语料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理论基础——语气
语气通常是以小句为单位对语料进行分析研究。在一个小句中,语气是小句信息交换的核心,其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的,主语和限定词。而最基本的言语角色为给予和要求两种,在语言中交换物为物品和服务或者信息两种。由此构成了最基本的言语功能。不同的言语功能通常与特定的语气类型相对应。以下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语气系统,如表1所示。
不同的语气类型可以实现不同的人际意义。因此,通过研究会话者在谈话过程中对于语气类型的选择,可以分析出说话人的话语角色。
三、英语电视访谈中的语气选择分析
本期的《奥普拉脱口秀》的内容是奥普拉对亚当·兰伯特的采访。本文抽取了其中一部分的对话,将其转换成了文本资料,从而解析主持人和嘉宾由于其不同角色在话语特色上表现出的区别。
1.小句的数量。通过对于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谈话过程中话语小句数量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持人和嘉宾说话过程中小句的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
文本一
Oprah: Would you do the kiss and the whole thing?
Adam: yeah, I would. I think I would do it in the rehearsal time. I would allow ABC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hey like it. That is something I learned from it.
Oprah: Really?
Adam: Yeah. A little more consistency in rehearsal and performance, that is professional. I was oversight.
在文本一中,奥普拉通过两个疑问句对亚当进行提问,而亚当则是用了六个小句来进行陈述回答。在这个话语中,奥普拉的话语仅仅占了25%,而亚当的话语则是占据了大部分,即75%。分析整个本期的谈话节目,都会发现主持人所占的话语并不多,但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大部分的话语都是由嘉宾来讲述的。从该分析中不难看出,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是引导嘉宾,让嘉宾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述主持人认为观众会感兴趣的话题。而嘉宾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主持人,按照节目需要完成录制。
2.陈述句的数量和疑问句的数量。考察话语人际意义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在说话人得到话语权时,他的言语角色是什么。不同的话语角色要通过说话人对语气的不同选择表现出来。陈述句一般是给予信息,而疑问句则是要求给予信息或服务的。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选用疑问句的概率较高,他要引导整个对话,要求嘉宾给予信息。而很多情况下,嘉宾则是选用陈述句,回答主持人的问题,配合完成节目。
在文本一中,主持人选用的都是疑问句,要求亚当给出答案。相反,亚当在本轮谈话中所选用的都是陈述句,对于主持人给出的问题,他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中不难看出,虽然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占据了主要的话语权。她是话语发起人,给嘉宾规定谈话主题。反观嘉宾,在他的话语中每一句都是陈述句,都是在给予信息。从中可以分析出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
四、总结
通过对于本期《奥普拉脱口秀》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语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话语不多,但是在不多的讲话中,疑问句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在要求嘉宾给予信息,具有较大的话语控制权,在整个谈话节目中起主导作用。而相反地,嘉宾虽然参与的话语较多,但是在谈话中所选用的大都是陈述句,是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在给予信息,积极配合主持人录制节目。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篇4
国内电视心理节目的类型之一便是设有心理游戏测试环节,并邀请心理学专家作为嘉宾的现场娱乐情感节目。事实上,在这类节目中出场的“心理学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表演要素而非“医者”形象而存在,其设计的“心理测试”和解读的“心理答案”更多的是带有一种游戏的色彩,目的无外乎烘托现场气氛、制造噱头和推动节目流程。因此,这类节目汲取的“心理学”往往是即兴应景、娱乐至上的,当然也就是无须认真的。换句话说,这类节目是在“娱乐为表、以心理学为用、以情感为线”的脉络之下博取受众注意力的。
而另一类电视心理节目的典型则是上海电视台的心理健康节目《心灵花园》,其所运用的“以讲故事为主体,通过访谈、纪实、再现等多种电视手段呈现,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和辅导” (1) 的节目形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国内能够见到的最接近电视本体、调动声画技术最为完善的。严格来说,这类节目所进行的心理疏导和心理访谈只是被拍摄出来、被反映出来的当事者真实经历的后续收视点,而并非节目的全部(这也就意味着“看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受众的第一需求)。但由于节目的指向最后落在了“为观众解决情感困惑,完成向优质生活的过渡” (2) 上,因此,由当事者、主持人和心理学家所构建的谈话场比前一类节目拥有了更丰富的时空语境、更严肃的表述态度和更明晰的问题意识。
至于第三类则是以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为代表的“单一型”心理访谈节目,或者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访谈节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本文认为尽管这类节目并没有采用纪录片式的情景再现、真实搬演等手段来讲述故事、展示细节,而只是比较单纯而完整地呈现了当事者、心理专家和主持人三方之间的对话过程,却最终使节目在根本上符合了心理咨询所应具有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诚如知名心理专家杨风池教授所说的那样:“无论是专家还是当事人,对隐私事件本身并不看重,看重的是如何从这样的事件和我们相互作用里成长。(因此)专家就没有太大的必要探究隐私细节的每个画面,而是大概知道这个隐私事件里面显示当事人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对他适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怎么帮助他改变” (3) 。在这种专业精神的指导下,“打断”就常常成为这类心理访谈节目阻止隐私“声像化”和“公开化”的最好办法,而很显然,这样做也势必要付出牺牲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满足受众猎奇心理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原生态表现心理访谈过程的节目是更为“纯粹”的电视心理节目。
当然,以上对电视心理节目的分门别类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不同的节目都有其独特的卖点和稳定的受众群,本文认为,这些节目之间的本质差别就在于对心理学视角的把握、对心理学背景信息的运用以及对心理学家效能的发挥等方面存在着的不同的理解和把握。下文将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为个案,重点探讨“单一型”心理访谈节目。2005年初,中央电视台在新开播的社会与法频道精心策划推出了全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每期20分钟。该栏目坚持“以心理视角解读个案故事和社会事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以通俗的方式在大家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 (4) ,因此,开播至今,该节目不仅赢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社会评价,而且也为我国电视心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新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在处理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内在矛盾与寻求外在和谐的问题上给业界和学界贡献了难得的媒介实践经验。
“内在矛盾”,是每一档心理访谈节目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把心理专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次临床咨询置换成一次有主持人参与、由摄像机完成的电视产品,其本身就存在着彼此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具体来说,第一,两个人的门诊谈话必须要在演播室的摄像机镜头前和受众的集体注视下演化成为三个人的互动谈话秀;第二,由于媒介的服务性质和公共义务,一对一的特别诊断和专门辅导必须要扩大为能够让万千大众产生共鸣、获取知识的科普宣传;第三,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及过的,专业人员不需要知道具体过程和一个个逼真的镜头,只需知道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内心感受到了什么,当某种威胁袭来的时候当事人是怎么应对的,但大众传播的生存逻辑需要吸引眼球,进而需要故事,需要故事的重现;第四,心理学的帮助绝不会是一蹴而就、一次节目就能就完成的,但电视节目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结束个案。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不仅具有“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内在冲突,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咨询规律与大众传播规律”之间的内在冲突,而这在其他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是极少出现的。
那么,面对如此众多的内在矛盾与冲突,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使其媒介产品外在和谐地为受众所认可和喜爱呢?央视的《心理访谈》节目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方面,为了防止出现角色尴尬,节目着意调整和控制了主持人的介入姿态,正像主持人张小琴撰文指出的那样:“我要做到的是对当事人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更善意的体会,在谈话现场维护有利当事人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为当事人营造谈话气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谈话的中心,同时充分表达善意,帮助当事人说出想说的话;让当事人决定谈话的方向和深度,主持人只掌握谈话节奏,梳理谈话的逻辑线索;体会和凸现当事人,让专家更准确分析;解释专家观点,让当事人更容易理解;适当体会其他当事人的角色,从而起到延伸谈话空间,避免当事人单角度叙述,维护不在场当事人的话语权,给当事人和专家提供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最后就是不作简单的道德评判,着力于解决困惑 (5) 。例如2005年演员王刚做客《心理访谈》节目,细述自己在饰演角色时的内心冲突,特别是在饰演和绅时的内心挣扎的情境之下,主持人便坦言自己实际上承担了双重的角色:“必须给‘患者’当护士,把‘医生’请出来,还必须给‘考生’当助教,把考官请出来” (6) 。
另一方面,在咨询个案与节目题材、个别性与普适性、“好看”与“有用”的内在矛盾之间,《心理访谈》节目做出了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甄别取舍,特别强调了自身的服务性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通俗性。简单地说,该节目所选取的“个案”其实并不“个”,大多都力图体现公众普遍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现象和文化现象(当然,节目关注个人特点的选题有时也难以避免,但起码主创者在主观上对此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另外,心理咨询本身是一门科学,电视节目对其的转化应当有技巧、有设计,从而使心理访谈节目所必须蕴涵的技术含量能够用一种通俗化的语言、公众能听懂、能看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7) ,以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而对于每期节目的容量和时间的限制问题,《心理访谈》的妥协之举便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化解细微”。现时期的节目只能是着眼于某个人诸多困惑当中的一点或小的方面,最终力争做到“大的方面有所提示,小的方面帮助有所矫正,小的目的达到节目就结束” (8)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把对心理个案的咨询与辅导分解成了不同的阶段和环节,电视心理访谈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的采访甚至是门诊咨询也是必要的,而这必定要涉及到电视节目的信息反馈渠道和途径的设置(这是目前《心理访谈》节目还欠缺的),从而给予当事者和受众留下“心理咨询是一项周期性和系统性的过程”的科学认识,而且这样做也会提升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社会信誉和专业口碑。
注释
1 (2) http://ent.sina.com.cn/v/m/p/2006-05-22/13431089406.html
2 (3) (8) http://health.sohu.com/20060104/n241278955.shtm《心理访谈》全文
3 (4) http://www.cctv.com/program/xlft/20050311/101867.shtml
4 (5) http://www.cctv.com/program/xlft/20050315/100654.shtml, 《心理访谈》的当事人第一原则——《心理访谈》小琴谈
5 (6) http://ent.sina.com.cn/v/m/2005-04-30/1206715386.html.《王刚做客央视〈心理访谈〉细述内心冲突》
电视财经访谈节目的叙事技巧论文 篇5
近年来,电视财经访谈节目愈来愈多,如央视的《对话》、《奋斗》,上海第一财经的《财富人生》、《中国经营者》。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之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电视财经访谈节目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报道经济,增加了经济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这类节目以个案的形式记录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围绕采访者的创业故事讲述其心路历程,有效利用叙事技巧,增加了此类节目的可看性。
一、选取意见冲突的叙事者
冲突的设置是电视财经访谈节目的一个重要元素。这里所指的冲突是节目的参与者在意见上的不一致。在策划电视财经人物访谈节目时,不妨邀请立场不一的同叙事者或异叙事者,主持人可以在访谈中制造矛盾,调动被访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掩藏的情感,展现他们的观点。在不断的激问中被访者会吐露心声,克服单一场景的乏味,把访谈引向高潮,创造记忆点和兴奋点,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说很多员工反映受访者――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有专制的一面,宗庆后沉着应对。主持人并没有直接评价或是批评这一管理方式的优劣,只是在交谈中展现被访者的另一面。这表面的冲突实则是更深层次的统一,为了人物性格的圆满。
二、叙事内容着重介绍成功经验
电视财经人物访谈节目如何获取注意力,首先必须了解受众的接收心理。由受众接受理论的社会类别论可知,受众尽管存在着个人差异,但是这些个人差异并不妨碍其中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使得他们选择相似的媒体,相似的内容,甚至对媒介内容产生相似的反应。就电视财经人物访谈节目而言,观众收看节目有一个重要的共通心理,即从节目中获取财经人物成功的秘诀,从而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或者从榜样身上寻找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因此,这类节目要进行针对性的传播,着重介绍成功商业人士的致富经验。主持人可以提出:“您是如何获得第一桶金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您在开始的时候遇到哪些挫折”,“面对这些压力,您是如何面对的”,“人们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您在日后企业管理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又是怎么克服的”。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观众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在访谈中,也要注意挖掘人物性格,这比直接道出致富之道,更能隐含成功的要素。主持人可以提出:“您的员工对您的总体评价是怎样”,“您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业余生活中,您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话题可以缓和经济节目的严肃氛围,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会。
三、增加电视叙事元素
增加叙事元素可以丰富节目的呈现形式,增强节目的故事性。一是增加悬念,二是增加道具,包括节目中用到的提示板,场外背景资料的视频,可在无形之间拓展节目的叙事空间,丰富节目的形式。央视的《对话》节目2010年9月26日播出的《唐山的幸福方程式》,开始就在提示板上列出了几个方程式,“8亿×?=3000亿”,“-3亿-3亿=10亿+?”,“40000条+80亿+3200万=?”,这些方程式是一个个悬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随着节目的进展,方程式一个一个被解开,它们依次是 “幸福资本”、“幸福价值”、“幸福无穷大”,节目从幸福经济学的角度解答了唐山的幸福方程式,展现了唐山这个城市自遭受重创30多年以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叙事元素穿针引线般贯穿主题,一气呵成,显现了编导的深厚功力。
★ 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审美特征论文
★ 个人五年规划范文英文
★ 课改工作五年规划
★ 对未来五年的规划
★ 课改工作五年规划
★ 关于系统规划的报告电视
★ 电视财经访谈节目的叙事技巧论文
★ 电视编辑艺术性论文
★ 人生规划范文论文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素质 篇6
1 当前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人才的培养还远远跟不上电视节目的增长速度,主持人素质的整体水平也偏低。主持人在提问,节目环节衔接和与嘉宾的交流上都达不到节目要求,各个人物访谈节目支持方式不尽相同,不足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满足不了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使得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仰视嘉宾,没有正视自己的位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对访谈对象的选择上往往都偏向于功成名就的知名人士,而由于我国大部分的节目主持人往往都刚刚进入电视访谈节目这个平台,使得对访谈嘉宾往往抱着仰视,崇拜和畏惧的心理。从访谈开始就树立起自己与嘉宾之间的距离和屏障,访谈过程都带着赞扬的味道,没有对嘉宾的内心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很难掏出嘉宾那些掏心窝子的话。为了使节目顺利进行,过于在乎嘉宾的心态,对那些负面敏感的话题往往避之不及,而这些恰巧是广大观众对嘉宾的好奇心所在,也是推动节目进入高潮的关键点。这样以来人物访谈节目就缺乏了真实性,节目收视率必然会大幅下降。
提问模式陷入套路化。向嘉宾提问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重要环节,是一个访谈节目能否体现其价值和作用的关键点,好的问题能够提高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要, 对主持人的知名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目前的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台本编辑毫无创新,在提问设计上陷入套路化,主持在节目现场不能够随机应变,呆板的照着台本按部就班的将节目进行下去,节目现场缺少激情与活力。在提问中也没有让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有效互动,例如以观众问话的方式向嘉宾提问,带动现场气氛,一方面满足观众, 另一方面嘉宾能够透露一些心声,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节目形式单一,节目题材有限。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各大电视台都想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电视节目之中。大部分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往往是照搬国外热门节目,改名换姓投入到我国的电视节目当中,殊不知其根本不适应我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缺乏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创新 ,节目内容枯燥乏味。对于节目题材方面来说,制片单位没有看清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国内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往往通过邀请知名人物来提高节目吸引力,题材缺乏新意,而且资源有限,台本编辑不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而现如今社会底层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才是观众最想了解的,所以人物访谈节目在节目选材方面存在局限性。长久发展下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支持,其功能和本质将会老化。
2节目主持素质对节目的影响
主持人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体,主持的素质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意义重大
提高收视率,帮助其职能的实现。主持人的素质关乎到节目每一个环节的进行,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绝对不会照本念词,能够在台上展现自己的主持风格,使节目风格自成一派,树立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业内标杆,提高节目收视率,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目的职能。
3如何提高节目主持人素质
主持人能够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一个电视节目的质量,跟其他娱乐性节目相比,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内容单调,参与人物少,节目录制过程走的是严谨路线,这就要求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是高素质,高标准。
培养主持的政治思想
电视节目是宣传党和政府思想路线的重要机构,一头挑着人民群众,一头挑着党政机关。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也会时常邀请政府官员作为节目嘉宾,这就需要电视人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丰富的政治知识和高度的政治感,培养主持人的政治思想是必然的。主持人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节目中的谈吐,所以我们需要从主持人谈吐入手,让他们的谈话带有政治感,在台本编辑上,也要合乎时事发展,参入当前最火热的政治话题,对嘉宾进行提问,与嘉宾就此时进行探讨,向观众传达最新的时事要事。节目中的谈话也要保护国家形象,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着眼于人民利益,所以要求我们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学习当前党的基本路线,看清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用政治武装思想。
提高主持人的主持素质
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提高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将书面文字口语化的能力。提高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主持人平时多看,多学,多写。看:看文学书籍,新闻周刊,网络词汇。把这些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和精彩的文学内容运用到节目主持当中,提高语言的多样化;学:学习优秀主持人的主持经验,增加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试着编辑节目台本也有利于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将书面文字口语话要求主持人有强大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要养成日常交流说普通话的习惯。
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主持人主持风格鲜明独特是一档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魅力所在,独特的主持风格能够能够打破节目主持当中固有的主持模式,给节目增添活力。树立主持人独有的支持风格需要改善僵硬的台风,适当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同感;不要片面模仿知名主持人主持方式,语言要亲民化,表情要有亲和力,谈吐大方,做到一针见血,这就是为何像李咏一类相貌平平的主持人在主持界却如鱼得水。观众喜欢就是他们的真实,所以主持人应当科学规划自己的主持事业,使自己的主持风格应观众的要求而改变,同时保持自己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求同存异 。
提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要求主持人的知识涉及面广,思维敏捷清晰,对语言文字有超强的敏感力,谈话严谨等等,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知识涉及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了解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方面的信息。目前的主持人在节目录制当中往往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而且谈吐过于平民化,节目档次得不到提升,这都是因为主持人没有加强对知识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涵养。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时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盛行较早,较广泛地主持人节目类型,它通过主持人对访谈嘉宾的提问和谈话的形式来体现其节目风格和价值,自然主持人在其价值体现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能够带动现场气氛,引领电视观众及现场观众对当次节目所传达价值的深思,突出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作用。
电视访谈节目情感因素的运用 篇7
一、访谈节目具有情感特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和体验,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个体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
谈话是人际传播最重要的方式, 电视的传播技术使它能够覆盖和影响尽可能广泛的人群并能实现瞬间的信息共享。电视访谈节目以大众传播的形式, 实现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人本化传播的渴望。这里说的人本指两个方面, 第一, 体现人的本真状态, 第二, 符合人的本能接受。访谈节目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语言姿态表达、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 节目的现场就是一个巨大的情绪场,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人们不仅能够听到对方的语言, 还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服饰、环境气氛, 进而能相互感知, 由这些复杂成分共同构成的活色生香的谈话场。访谈节目这种人际传播方式保留了真实、鲜活、全面的特点, 决定了它比一般电视节目更富于个性的表达, 更能把那些极富情感表现力的细节一一捕捉。
二、访谈节目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主持人朱军说:“我把主持人分了三个层次———最初级的是技巧层次的介入;第二层次的介入是智慧介入;最高层次的介入是情感介入。也就是说, 主持人必须真诚地投入情感。从嘉宾的眼睛走入他的内心, 这就是情感的介入。” (2)
对访谈节目的策划者、主持人:
爱岗敬业, 执著追求。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之上的, 而且贯穿于认识过程, 情感来源于认识, 但是情感境界的高低又会影响认识。它们是互感互动的双面体。如果一个人热爱他的本职工作, 他就会敬业爱岗、就会对完成每一项任务产生强烈的使命感, 使命感又会形成强大的动力, 推动着他运用职业技能、方法、手段、途径, 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 而去追求最佳的效果。
情感因素有助新闻敏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这个非智力因素作为智力因素的认识过程的互感互动形成了人类对知识和真理永无止境的追求。如果在情感和认识关系中形成了“互动”的情感境界, 就会对新闻事业产生执著的爱, “爱之愈切”又会在新闻事业领域里追求“知之更深”, 就能更敏感地发现、挖掘、捕捉、筛选、联想、重组、提炼以至于表现新闻价值, 并且努力去获得和保持新闻敏感。
对访谈节目的受众:
受众的“感情接近”心理。西方新闻者在研究新闻价值的因素时, 除了“地域接近”的心理, 还存在着“感情接近”心理。敏感的记者就常常能够打破地域界限, 把视野和笔触拓展到虽然遥远, 但与手中情感相连的事件, “以文传意”, 客观地朴素地表述事实, 借以流露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影响受众的思想, 牵动他们的感情, 缩短地域上的距离。
受众的想象与情感因素。想象总是与情感俱来的, 想象能根据词语的示意再现事实的情感色彩;情感色彩又能催化人们的想象。好的访谈节目善于利用故事中的情感色彩, 调动受众的喜怒哀乐来催化受众的再造想象。受众情至深处, 高兴时眉开眼笑, 痛恨时咬牙切齿, 快乐时捧腹大笑, 悲伤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这就是利用词语的示意, 再现故事的情感色彩;情感色彩又催化了受众的再造想象。
三、情感因素在访谈节目中的运用
电视访谈节目在其发展中逐渐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形态, 就目前情况归纳, 有以下三种基本样式:新闻时政类, 比如白岩松的《新闻会客厅》;情感温馨类, 比如《艺术人生》;社会生活类, 代表就是《实话实说》;还有就是专业性较强的《大家》、《对话》这样的谈话节目。理性思维不能解决人的所有问题, 人的精神世界还需要感性与之互补,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才能构成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谈话节目中, 人们不仅想获得信息与观点, 还想了解隐藏在每个名人成功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要使访谈节目和受众的心理产生情感共鸣, 就必须在嘉宾心灵震撼时迅速传递这种反应;就必须对谈话中故事的起伏跌宕, 主人翁的心路历程等情感和事实加以展现。 (3)
以情感突出个性。在人物访谈中, 通常是将访问重点引向与嘉宾有关的新闻热点事件本身, 而忽略了嘉宾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广大受众来说, 在景仰嘉宾所做出的重大成就的同时, 也迫切想了解此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如何将嘉宾的个性特征凸显出来是增强节目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在谈话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感传递这样比较隐蔽的方式, 藏而不露地向观众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杨澜工作室》曾经采访过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她回忆自己刚离婚时的情景说:“当我丈夫要求和我离婚时, 我伤心极了, 甚至怨天尤人。想想看, 我大学毕业三天就结婚了, 从来不知该如何独立生活。但我挺过来了, 甚至做了从没想过可能做的事情。”一段涩涩的回忆让人看到了铁女人也有困惑和软弱, 也将她身上永不服输、坚持执拗的性格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谈话节目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或悲伤、或喜悦的情感因素, 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人物的真实个性暴露出来。
以情感显露真情。在现代高度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人们在寻求理性、深刻的同时, 还迫切渴望真情的交流、情感的对换。在访谈节目中, 则表现为观众渴望能在收视过程中感到生活的回味、生命的顿悟、情感的共振。2003年香港巨星张国荣的突然离去, 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明星作为娱乐文化的代表, 对社会大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张国荣长达20年的影视经历, 从个人奋斗开始直至成为亚洲偶像, 香港大众对他有着特殊的依恋。凤凰卫视在做这期节目时, 立意记录一个时代的远去, 充当情感寄托的媒介。调动多种手段来表达一个“情”字, 张国荣的经典老歌是这次直播最好的表现素材。看MTV送故人离去, 在张国荣的歌里找到自己曾经逝去的记忆, 不同的人在电视画面里都可以找到自己内心情感的依托点, 直播画面使人想到更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故事。
以情感凸显智慧。之前我们谈到情感因素在访谈节目中的运用, 更多地说到了它在社会生活类访谈中的重要作用。其实在新闻性很强的时政访谈节目中, 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感因素, 就能通过观点的碰撞、智慧的交锋, 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这样, 形式并不活泼的时政类访谈节目就会更真实, 也更具感染力。以凤凰卫视阮次山主持的《风云对话》为例, 要使极具专业性和深度的访谈节目具有广泛的受众, 需要巧妙运用情感因素, 让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逐渐褪去伪装。奥运会期间, 《风云对话》曾经做过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的专访, 在访问开始就引出佩雷斯专门为北京奥运而赋的诗“胜利, 但无杀戮;失败, 但无仇恨;希望, 而无遗憾。在和谐的天空下, 我们一起衔着橄榄枝回到家乡。”既拉近了采访者与受众的距离, 也让人感受到这位哲人总统的情怀与智慧。
四、拓宽思路, 避免导致情感疲劳
情感因素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 不顾主题需要、不顾现场环境, 频繁使用这种传播方式, 也易造成受众的情感疲劳。我们还是以《艺术人生》为例, 这个节目创办之初曾经因为在节目中展现了明星大腕脆弱而真挚的情感, 激起了受众的共鸣。当《艺术人生》的煽情模式被无数地方台的访谈节目克隆之后, 受众在一次次感动、一次次流泪之后不免出现情感疲劳。 (4) 访谈节目中情感因素的运用需要掌握节奏和分寸的技巧, 避免模式化, 更应该注意的是运用情感因素不是简单的催泪、愉悦、欢乐和悲伤等量齐观的感染, 要让受众感受到生命的酣畅和艺术的甜美。所以, 在访谈节目中运用情感因素, 也应拓宽思路, 以更多元化的面貌展现在受众面前。
注释
1[1]《关于电视访谈节目语言传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8/31/content-3426991.htm
2[2]王文煜:《电视谈话节目的五个认识》, 《新闻记者》, 2006 (2) 。
3[3]杨丽:《寻找人物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第二落点》, 《现代传播》, 2002 (3) 。
电视财经访谈节目的叙事技巧 篇8
一、选取意见冲突的叙事者
冲突的设置是电视财经访谈节目的一个重要元素。这里所指的冲突是节目的参与者在意见上的不一致。在策划电视财经人物访谈节目时, 不妨邀请立场不一的同叙事者或异叙事者, 主持人可以在访谈中制造矛盾, 调动被访者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掩藏的情感, 展现他们的观点。在不断的激问中被访者会吐露心声, 克服单一场景的乏味, 把访谈引向高潮, 创造记忆点和兴奋点,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一档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说很多员工反映受访者——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有专制的一面, 宗庆后沉着应对。主持人并没有直接评价或是批评这一管理方式的优劣, 只是在交谈中展现被访者的另一面。这表面的冲突实则是更深层次的统一, 为了人物性格的圆满。
二、叙事内容着重介绍成功经验
电视财经人物访谈节目如何获取注意力, 首先必须了解受众的接受心理。由受众接受理论的社会类别论可知, 受众尽管存在着个人差异, 但是这些个人差异并不妨碍其中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使得他们选择相似的媒体, 相似的内容, 甚至对媒介内容产生相似的反应。就电视财经人物访谈节目而言, 观众收看节目有一个重要的共通心理, 即从节目中获取财经人物成功的秘诀, 从而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 或者从榜样身上寻找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因此, 这类节目要进行针对性的传播, 着重介绍成功商业人士的致富经验。主持人可以提出:“您是如何获得第一桶金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您在开始的时候遇到哪些挫折”, “面对这些压力, 您是如何应对的”, “人们常说‘打江山容易, 守江山难’, 您在日后企业管理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又是怎么克服的”,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观众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在访谈中, 也要注意挖掘人物性格, 这比直接道出致富之道, 更能隐含成功的要素。主持人可以提出:“您的员工对您的总体评价是怎样”, “您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业余生活中, 您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话题可以缓和经济节目的严肃氛围, 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会。
三、增加电视叙事元素
电视访谈节目类的语用分析 篇9
电视访谈节目是主持人与嘉宾就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进行对话的思想交流活动,为各种意见的交流和观点的表达提供的一个平台。这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要求主持人要有较高的现场把握能力,场面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也成为了访谈节目中最耀眼的所在。
在电视访谈节目这样靠语言支撑的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妙用支撑着整个节目的顺利进行。做为亲民型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有明显不同,下面我们通过分析《鲁豫有约》的语用特色,与高端访谈节目进行对比。
1《鲁豫有约》中主持人的语用特点
《鲁豫有约》是一档凤凰卫视为其量身打造的亲民型谈话节目,节目充分地尊重了她的个性特点,全方面地配合其的谈话风格。与别的访谈相比,她的节目有所不同,她的节目不是要别人大谈自己如何的成功、如何的辉煌。而是要剖入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坎坷,他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其中一大特色就是运用感性的语言。动情的话语配上伤感的音乐,赚取了嘉宾和观众的大把眼泪。情绪渲染的氛围包围着在场的所有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
2013年3月20日《鲁豫有约》专访埋没的某著名音乐人,在谈及其与前夫的感情时,这位著名音乐人曾经多次落泪,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主持人没有迫切地去挖掘她的隐私、她的过去,而是做为一个倾听者去用心的体会她的情绪,去开导她,去宽慰她。当她说与前夫离婚八年才说第一句话时,主持人没有追问为什么八年才说第一句话,而是站在嘉宾的角度上去感怀:“时间是一切的良药,如果时间不能够平复的话,只能说那个时间还不够,七年不够,也许八年才够,才会让你去面对那个人。”这位主持人明白,人们往往不愿再触及以往的伤痛。她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来感染对方,用心的去聆听嘉宾的心声,让嘉宾按着自己的情绪述说自己光鲜背后的故事。
《鲁豫有约》另一个重要的特色应该就是语言的生活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谈话节目的现场和场外,受众多是普通老百姓,所以采用的语言风格以亲民为主,应适当减少专业性的术语。从而让观众可以更清楚更明白地了解你所想表达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主持人的某一段采访,来领略其生活化语言的魅力:
(视频接入:嘉宾有一个动物圈养场,饲养了很多动物)
主持人:据说你们徒弟来的早晚有一个区分,喂过狗的就是来的比较早的?
嘉宾甲:对,在大院里喂过狗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主持人:啊,真的?
嘉宾乙:这也是现在我们师兄弟聊天的必要几句话,“你给师父养过狗吗”“没有”“那你歇菜了。”
主持人:你给师父喂过狗吗?
嘉宾乙:当然啦!
嘉宾甲:哈哈,你都喂狗了.
整个节目录制从开始到结束都处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嘉宾畅所欲言,大家在欢笑中进行着交谈。不难看出,这位主持人运用了诸多口语化语言,使访谈一直处于其乐融融的氛围中。
2 高端访谈节目与一般访谈节目语用的不同特点
这位主持人为谈心式采访,访谈方式如讲故事,比较随意。问题点到即止,使用的语言相对于其他主持人会更加亲民,会话温和且没有攻击性,善于提问,让人乐于与之交流和沟通。与她知心姐姐的形象十分相符。
相比《鲁豫有约》,我们可以看出高端访谈节目语用上与之不同的特点:主持人说话严谨、谈话干净利落、问题尖且深,访谈以辩论为主,采访语言与采访主题一样方向感很强。
一般访谈节目面对的受众基本上是老百姓,嘉宾也多为普通人和明星。所以主持人使用的语言则更加亲民,主持方式多为口语化交流,态度温和让人亲近,情感攻势到位,会话节奏缓和且不具有攻击性,整个访谈过程就像朋友的交流一样,具有随意性,想到哪就聊到哪,不拘谨不刻板。主持人善于以谈心为主的方式来挖掘嘉宾故事。
访谈节目由于定位于深度访谈,访谈的目的指向认识、见解,指向思想。关注的乃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嘉宾也多为社会焦点人物或者政界人物,主持人不会拖拖拉拉的扯闲话,谈话的重点不会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是进行深层次挖掘,具有社会价值。访谈态度上多为严肃、庄重,没有噱头没有八卦,更重视那些实质的东西,而不是用刻意地煽情来提高收视率。
综上所述,电视访谈类节目有以下语用特征:[1]在语法使用上,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自身素质有着很多的要求。主持人发音准确规范,用词精准得当,语法使用规范,会出现口语,但是语言却不散乱,逻辑性较强。巧妙地将口语的灵活性与书面的逻辑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在谈话技巧上,访谈的关键点就是话题的锐度与深度。主持人不会直接抛出敏感性问题,而是要在谈话中进行稳妥的前期铺垫,让被采访者适应你的采访形式,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拒绝回答问题。[3]访谈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谈话版的新闻联播。所以谈话风格总体上干净利落,直抵核心要点,态度严肃且明确;现场访谈短而精,字字珠玑。
参考文献
[1]陈鲁豫.心相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8.
试析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困境 篇10
关键词:电视访谈类节目,受众审美
造成访谈类节目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同类节目之间相互竞争加剧的内部原因,也有观众审美变化与其他新型节目得到发展的外部原因。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外部环境
1、同类节目的数量增加
近些年来,受到访谈类节目收视率高的刺激,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自己的访谈类节目,以抢占电视市场。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访谈类节目就已经到了爆棚的地步,1993年的《东方直播室》到1996年的《实话实说》,以及随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对话》、《面对面》,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银屏连着我和你》,上海电视台的《有话大家说》,湖南电视台的《新青年》,以及后来著名的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天津卫视的《今夜有戏》和安徽卫视的《非常静距离》,以及同样由李静主持的重庆卫视的《超级访问》等,访谈类电视节目的数量变得非常丰富,早在2011年广东今视媒介所做的一份调查中就指出,在17:00~24:00时段所播出的访谈类节目有430余档,播出时长达到2.2万余小时,涉及频道350余个,而且还在逐渐增长支出。
2、同类节目的形式雷同
然而,在访谈类节目数量迅速爆棚,电视节目形式与节目千篇一律,缺乏实质性的创新。对比《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超级访问》、《非常静距离》四个最受欢迎的访谈类节目,我们发现不仅节目从举办开始到现在发展遭遇瓶颈的长期时间里,节目的形式、播出时间、访谈内容一直保持不变。而且各个节目之间,除了主持人与主持风格、演播大厅这些硬性问题上存在不同之外,在节目的组织形式、访谈内容、访谈人物上几乎是一模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观众不存在对主持人有着特殊喜爱,而关注的是节目内容的话,那么无论是观看那种节目,对他们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区别,造成同类节目之间形成了赤裸裸的竞争关系。而且节目的数量越多,竞争压力越大,观众越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内部环境
1、新的节目形式不断崛起
从2011年访谈类节目走入黄金发展顶峰开始,国内电视节目却在悄然酝酿着新的发展与转型,2010年江苏卫视相亲类大型主题节目《非诚勿扰》迅速盖过其他电视栏目,在国内制造了一起相亲类节目火热的大浪潮。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2013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了》分别掀起了国内综艺选秀节目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大浪潮。可以说,在访谈类节目面临剧烈竞争,正将遭遇发展阻力的时候,国内的其他电视栏目却在积极的通过栏目创新,打造新的更受欢迎的节目形式,并在节目的收视率上取得了新的辉煌成绩。除此之外,电视访谈类节目本身的组织形式也渐渐了发展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像《爸爸去哪儿了》爆红之后,通过新的真人秀的形式,展示明星本来的生存状态的节目形式得到了观众更大的支持与认可,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放弃了拉拢明星访问这种相对单调的组织形式,改为其他更为自由的组织形式,让观众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了解明星,这种新的更为灵活与自由的节目形式成为访谈类节目的直接竞争对手,而且很快访谈类节目便处于下风。这类节目包括早已发展成熟的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与《快乐大本营》,也有新发展起来的像浙江卫视的《我不是明星》和中央电视台的《嗨!2014》等。其他新的具有竞争力的节目形式的崛起以及同类类似节目形式的发展,使访谈类节目遭受到两个方面的双重压力,从2012年开始逐渐走向下坡路。
2、受众审美需求发生变化
观众对于电视列节目的审美需求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这决定了缺乏创新的电视节目在影视发展的大环境下逐渐被淘汰的必然结果。观众需求的变化,既有电视节目千篇一律,过于老套的自然影响,也有新的节目形式创新的引导。从2012年起,我国电视节目资源内容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以2013年获得阶段性收视率获得第一的电视栏目而言,先后就有《爸爸去哪儿了》、《天天向上》、《超强大脑》、《中国好声音》、《超级演说家》等十几个栏目,这些电视节目大都经过了新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演出时间上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并积极进行了超强度的宣传,称之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大片时代”一点也不为过,新的电视节目使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印象不断产生变化,也让观众对于电视节目本身的审美产生了影响。近期调查显示的访谈类节目整体收视率下降,而真人秀节目收视率整体上升,也间接反映了明星真人秀类节目更加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现实状况。
3、访谈类节目转型困难
在新的节目竞争环境下,很多与访谈类节目具有竞争关系的节目,都积极进行了新的创新,来打破这种封闭的局面。像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就在访谈的内容上面进行了多样化的创新,关注对象对群众转向基层,而访谈的过程也插入了更多的形式。像中央电视台的《开讲了》,由访谈类节目转变成明星自己讲出自己的故事的形式,连节目组成核心的主持人都没有了。而访谈类在转型上却有着多方面的困难,其一,访谈类节目在节目形式上一直是以主持人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作为支撑,任何形式上的节目变更,都会对主持人的组织形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访谈类节目本身不能够承受这样的变更;其二,随着访谈类节目收视率下滑,节目本身的价值和收益也日渐减少,其有效运营资本不能够支持庞大的节目改组方案,在节目改组还是淘汰之间,访谈类节目面临着两难境地。第三,新时期电视观众群体更加年轻化,渴望新的话题和互动,渴望更加自由和现代的场景,这些追求方式与当前访谈类节目组织本身而言,根本是对立的。种种的困难,让访谈类节目即使是有心转型,却也必须对自身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这成为访谈类节目转型或者淘汰之间的障碍。
面对发展瓶颈,访谈类节目对节目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访谈类节目发展的必然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调整访谈对象;从场景和话题方面对访谈类节目进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正能量”核心价值观;通过现代媒体渠道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
访谈类节目发展困境与访谈类节目自身发展旺盛时期,大量同类同形式的节目加入,造成电视数量庞大而内容陈旧,同一时期电视节目创新加快,多种新的节目形式迅速占领市场,以及观众需求变化一定的关系。要想真正意义上促进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在节目的形式上要大胆创新,活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节目互动,增强节目灵活性。节目所访谈的对象要更加亲民化,向大众化靠拢,不要局限于明星这一单一内容,但是无论节目形式如何改变,作为一期节目,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与理念,在发展节目的同时,将这种理念保留下来,并形成属于节目本身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当地电视节目类型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篇11
《杨澜访谈录》是“阳光传媒集团”旗下的一档名牌访谈节目, 阳光卫视制作的名牌访谈节目, 创办于2001年, 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 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光辉历程, 国内知名人士杨澜女士担任主持, 节目定位锐意求新, 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特色。节目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 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 关注人的性格特征和独到见解, 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表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寻找人类智慧的光芒, 折射出特有的历史瞬间和社会背景。畅谈的话题不仅紧紧围绕时事或专业, 更以人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为中心, 抽丝剥茧地讲述人的故事, 以成败得失、人生百味体现人的智慧和感悟, 让更多观众通过节目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名人, 拉近距离, 沟通彼此。
2《杨澜访谈录》的成功之处
2.1 秉持着“继承时代印记”的主题
1) 《杨澜访谈录》话题的选择紧扣当下的热点。节目邀请各方面的影响力十足的风云人物就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不同的热门话题展开探讨。比如马航MH-370失联事件, 邀请了著名的航空专家和反恐专家, 就航空技术、反恐应对两个方面对马航失联事件进行了分析, 解答了观众心中的种种疑问。再比如就人们所普遍关心的“舌尖上的安全”问题, 栏目组邀请到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些社会的热点话题, 并不仅仅是在博取眼球提高关注度, 它更多体现的是媒体人的社会责任。通过访谈这样一种形式来对一个热点事件进行解构, 从而解开人们心中普遍的疑问。
2) 谈话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 谈话的对象也是分属不同的领域, 有明星、偶像, 有政客领导也有商界大亨。但它的突破就在于畅谈的话题不只紧紧围绕时事或专业, 而以人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为中心讲述人的故事, 让更多观众通过节目去了解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名人, 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点点滴滴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2.2 亲切自然的访谈风格和条理清晰的逻辑干线
《杨澜访谈录》中没有咄咄逼人式的逼问, 也没有触及隐私的八卦, 有的只是娓娓道来, 在现场访谈气氛比较温和的情况下同样能紧抓人们的视线。这得益于杨澜对整个访谈的采访技巧控场能力。
1) 几乎每一个问题都会有背景的铺垫。比如对房地产大亨王石的访谈中, 杨澜先讲述他的爬雪山的爱好和经历, 然后引出做公益慈善的源起, 这样给嘉宾一种很亲和的感觉。
2) 善于抓住趣味点进行提问。比如在采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时, 说到老百姓普遍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时, 杨澜幽默的提问:“部长家的菜在哪儿买?”这样不仅调节了现场的气氛, 也把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3) 杨澜的访谈类节目不单是一问一答的单调形式, 而是经常以“讨论”的形式和嘉宾互动, 这便很快使人有了一种交流和谈话的感觉。
4)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嘉宾总能保持地位的平等。这在访谈中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在访谈中一方比另一方处于更强势的位置的话, 就很难让谈话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而杨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无论是地位显赫还是平凡普通人, 她总能保持沉着清醒, 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去面对。
5) 善于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杨澜在嘉宾阐述很多话之后总能切入要害加以补充式的总结, 尤其是在节目尾声的时候总是把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在采访王石的最后她说到:“要想改变世界, 首先改变自己, 从从自我价值的实现, 到推动社会价值的重建是一种自我更新的可能。”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采访者经历的阐述, 更是对这个社会的呼吁与反思。
2.3 采访不流于表面, 层层深入
在访谈的过程中, 杨澜她主要是以嘉宾的人生历程, 在事业, 艺术上的奋斗生涯, 或者从业经历入手, 将嘉宾在人生中的成功、失败、高潮、低谷, 在大屏幕上以视频呈现回忆的方式体现, 从中寻找访谈交流的落脚点。节目的整体结构如同故事的发展一样。在访谈交流的过程中, 根据嘉宾的专业领域进行交流和碰撞, 引导被访者倾谈出自己最真实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比如在采访农业部长韩长斌这一期中, 以我国进口粮食的数据为依据而提出质疑, 进一步提出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如何解决, 从而引出政府的工作方向。当谈及社会现象的热点话题农村的“空心化”以及应对的策略时后, 杨澜最后回归到被采访者, 以韩长赋曾发表过的一篇文章作为引子引出了韩长赋的成长历程和经历从而引起人的共鸣与感动。
3《杨澜访谈录》对观众和社会的影响
3.1 对观众的影响
杨澜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杨澜访谈录》的定位和走向。杨澜在采访时通过采用主观性很强的方式进行提问, 将采访的局面合理的控制, 以这样的采访方式, 《杨澜访谈录》的情感色彩和精神意义就会表现出来, 这是《杨澜访谈录》中独特的鲜明的看点。
杨澜是名人, 但她需要在其他名人的习惯中才能看到名人的影响。目前来看, 杨澜的改变已经在现实生活中逐渐体现出来。杨澜将丰富多彩的娱乐元素引入话题, 无主题的漫谈如同朋友间聚会的闲聊, 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人们日常谈话的原生态。在追求当下世俗的快乐中, 使广大观众最求娱乐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3.2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杨澜对文化和娱乐类任务比较关注,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公众都可以走进《杨澜访谈录》。据采访得知, 杨澜采访的标准是她所做的事情和提出的观念是要有创建的。《杨澜访谈录》也不完全是以故事为主要内容, 比较关注的是个人内心的历程和思想。杨澜说, 当她采访张艺谋、田壮壮和冯小刚等这些导演时, 一般不会问电影是怎么拍的, 很少去问个人故事方面的。她所关心的是一部电影中为什么会有一种特别突出甚至需要包发梳来得情感, 或者是哪种因素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感等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因此给社会文化带来了良好的正面影响。
4《杨澜访谈录》的启示
《杨澜访谈录》有准确的节目定位和访谈形式。杨澜认为这类深度访问的栏目形式应该比较稳定, 如果随大流而急功近利的话势必会丢失节目的主干。正是这一份坚持才为《杨澜访谈录》的历久而不衰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澜访谈录》在稳定的形式和风格中又不失创新。它是“阳光传媒集团”旗下的一档访谈节目, 节目从关注事件到关注事件中的人, 关注成功背后的成长, 关注一个个体现大节的小事。从而深入人物的内心, 引发受众更多的思考以及对这些人更深的认识。
这个节目让我收获了很多, 从杨澜的身上我也学习了很多。造就一流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的, 绝不仅仅是光鲜的外表和引人注目的领袖、大师或明星, 更重要的是一流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能够敏锐地探询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热点问题, 深刻地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和成果。这种素质是要通过足够的知识积淀,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经历才能铸就的, 这就需要我们厚积薄发, 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我承认在这条路上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 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会铭记这种走进内心的感动, 也努力追寻这份朴质天然不入俗流的表达。
摘要:对于访谈类节目, 我们熟悉的可能有串场记者访谈形式的《焦点访谈》、《财富故事会》等, 还有《杨澜访谈录》、《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主持人现场访谈形式的节目。本文就《杨澜访谈录》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并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关键词:感动,热点,主持风格,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单俊杰.浅析“杨澜访谈录”节目类型特色[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1) .
[2]吴晨, 陈阳.从《杨澜访谈录》看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走向[J].新闻世界, 2014 (5) .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推荐阅读:
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08-29
电视访谈节目11-09
访谈类电视节目分析07-07
城市电视台的合作与突围09-05
城市电视台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论文08-31
省会城市电视台06-06
城市电视频道管理06-05
云梦县文明城市建设电视专题片脚本09-14
试论电视新闻节目的电视化07-11
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