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工作创新

2024-07-24

电视编辑工作创新(共12篇)

电视编辑工作创新 篇1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电视媒体的信息量增长迅猛, 众多的频道为受众提供了内容庞杂、风格各异的收视选择。特别是在电视编辑已进入了直播时代的大背景下, 只有不断创新电视媒体编辑工作, 才能创作出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才能吸引受众目光, 也才能扩大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从推动电视节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突出重围

关键词:电视编辑工作,现状,创新,有效措施

当前, 电视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 在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的媒体竞争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电视媒体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 就必须形成自身风格模式, 这就要求编辑工作必须要不断创新, 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发出受众喜爱的节目。由此可见, 电视编辑工作的优劣是电视节目能否满足社会需求, 实现发展预期的重要保障。下面就对如何加强电视编辑工作创新展开深入探讨。

1 缺乏创新是当前电视编辑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内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跨跃式发展, 广大民众心理和对节目的需求都发生了改变。电视编辑工作缺乏创新, 传统的宣教式传播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受众的欣赏需求, 这样, 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就会被削弱。具体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不足, 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目前, 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存在信息量相对不足, 缺乏实质性内容的问题。一是节目内容中文字数量所占比重较大, 但常常只是把数字进行简单的堆砌, 缺乏必要的相关事件、人物详解, 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深入了解需求;二是对时政类新闻相关内容只进行简单阐述, 甚至反复使用一些经验性稿子, 使新闻内容流于乏味和枯燥的境地;三是一些电视新闻编辑使用的语言缺乏美感且晦涩难懂, 这常常是因为只顾信息传递, 而忽视了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内在要求, 从而导致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吸引力持续下降。

1.2 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不足, 无法满足受众新鲜感需求

在一些电视新闻中, 时间概念较为模糊的词语使用量过多, 如“近年来”、“前不久”或“最近”等的大量使用, 违背了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规律, 这样的表述缺乏时效性, 无法满足受众新鲜感需求, 极大地降低了其对新闻节目的兴趣。同时,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 报道形式缺乏创新现象较为严重, 常常只是使用一些单调的画面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就完成了一次新闻报道, 甚至于部分新闻还在使用同期声出字幕, 画面与解说相结合的编辑手段来进行报道, 试问, 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不思变化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又怎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呢?

1.3 电视新闻编辑的方式、模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电机新闻编辑是一个创造性工作, 其工作方式必须随着受众需求不断修正和改变, 才能吸引到更为广泛的受众。在传统电视新闻编排无法满足欣赏水平不断提升受众的需求时, 电视编辑工作仍然以原来的工作方式来进行, 就会使受众对其产生厌恶情绪, 从而降低节目的吸引力。

综上可见, 造成当下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状况表现不如人意, 其原因主要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到位所致, 而这个不到位则主要是创新不足引起的。因此, 若想改善电视新闻节目, 使之取得预期的发展, 电视编辑工作就必须不断创新, 才能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2 创新电视编辑工作的有效措施探析

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过程通常可分为外采与编辑两个环节, 在信息化发展迅猛的今天, 电视新闻编辑只有进行必要的创新, 才能使新闻节目更具吸引力, 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探寻有效的创新方法与手段,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

2.1 遵循编辑基本规律是电视编辑工作创新的重要前提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一套编辑基本规律, 在电视新闻编辑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 不能违反和违背这种规律。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中, 应当遵循的基本编辑出版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选择的新闻内容要具备时效性, 这是编辑选择和加工稿件的首要条件;二是在处理新闻稿件与图像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要将真实性当成新闻的生命线;三是将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及时有效的报道, 即最大限度地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四是, 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 如同期声的巧妙编配, 就能让节目现场感更加强烈, 从而赢得受众的欢迎与喜爱。

2.2 编辑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电视编辑工作的基础

首先, 电视新闻编辑要牢固树立创新思维。由于电视新闻编辑始终处于高度的竞争当中, 只有重新创新, 并时刻充满创新意识, 在工作中主动地创新, 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保持持续的吸引力。

其次, 电视新闻编辑不仅需具备创新意识, 还要有将创新意识转变为良好节目内容的能力。如电视编辑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 要求编辑具备各各方面、把握每一个细节的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搭配音画能力、重组画面能力、深度追踪能力、话题延展能力等都可能成为工作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再次, 要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 还要促进其思维更加贴近普通受众。电视媒体首先是一种大众媒体。电视编辑必须要培养平民意识、大众思维, 要在节目中把普通受众的兴趣爱好呈现出来, 追求老百姓能够感受得到的那种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也就是说要有人间的烟火味, 这样才能制作出深受受众喜爱的电视新闻节目。

2.3 新闻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电视编辑工作创新的主要体现

表现形式是否富有创新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其节目质量的优劣。电视新闻编辑不仅可以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来实现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还可以通过加强新闻内容表现力, 如在节目内容增加生动形象有声音和画面, 从而能给受众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更为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通过编排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主要方法有:

一是由于电视涵盖了画面、文字、声音等几乎所有的视、听觉符号, 电视新闻编辑可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符号来丰富电视新闻, 创新表达形式, 使受众感觉到新鲜、强烈的刺激, 从而有效减少收视随意性对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不良影响。

二是在新闻表现形式上要适应受众的互动心理。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中, 可以加大互动节目的设置, 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来对新闻话题进行讨论, 让观众充分地参与到节目当中来。

三是在新闻表现形式上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除了要注意在整合新闻内容时提高有效信息的含量, 另外还要实现信息在新闻编排形式上的强化和优化组合, 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四是在新闻表现形式上要满足受众对时效的需求。在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要能满足观众与新闻同步的需求。即努力对正在“发生着的新闻进行直播式报道”, 这样的新闻制作理念更加符合受众需求。

3 结论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对于节目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只有加强电视新闻编辑创新, 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编辑, 才能牢牢抓住受众眼球, 用优秀编排服务和引导大众, 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林婧婧.浅谈如何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新闻传播, 2012 (9) .

[2]刘丽敏.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6) .

电视编辑工作创新 篇2

录入时间:09-03-17 08:45:37作者:胡晋华来源:阳泉日报

电视新闻编辑是对有关资料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工作,电视编辑的思维及其水准直接影响着电视作品的质量。正确认识电视新闻编辑的各种思维形态,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是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电视新闻编辑的特点和重要性

在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中,总会有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仰望蓝天白云,马上就能看到同一片蓝天下的亲人,这是电视驾驭时空的思维;仰望翱翔的雄鹰,俯瞰大地的壮观,这是电视自由转换角度的思维表达;坐在沙滩上观看大海,想到最思念的亲人踏浪而来„„电视可以表现无限的遐思,是电视新闻编辑思维的结晶。

当记者把处理好的稿件和素材交给编辑时,记者的任务便告结束。但对于编辑,这只是工作的起点,是再加工、再造的开始。如何把一档完整的精品电视节目奉献给广大受众,是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这个过程,便是编辑再创造、追求更高境界的过程。

电视编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进行电视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而电视特技手法的增多,给电视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再创造机会。在不影响电视节目纪实性的前题下,适当地使用一些特技,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如美国“9·11”事件新闻报道中,就运用了慢动作镜头播放了飞机撞向世贸大厦时的瞬间情景,广大观众十分清晰地看到当时事件发生的过程,对事件表达得更清晰更真切。

但在现实当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与电视编辑是相对独立的,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从而使电视节目的质量大打折扣。编辑在电视节目中付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但往往被人误认为是缝缝补补,修修改改,忽视了编辑本身在电视报道中的主动性和自身优势。特别是在后期制作中,编辑发现了记者在采访时一些问题,如前期的拍摄、录音,都需要与记者很好地沟通。因此,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编辑工作重心前移,把编辑工作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前期选题、中期采摄、后期制作三大环节,克服“采编分家”带来的不足,取长补短,形成采编二者之间的整体合力,提高电视节目的力度和深度。

二、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平

电视新闻编辑早已从简单的排列组合型时代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要提高编辑水平,一定要在以下四个基本环节上下功夫:

1.选择信息环节。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要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认知和理解选择信息。摄像师主要是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是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对选择信息的客观要求。

2.加工信息环节。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

3.存储信息环节。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都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

4.输出信息环节。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电视编辑工作创新 篇3

【关键词】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

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的质最要求愈来愈高,这就对广播电行业的新闻编辑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节目,新闻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电视台的发展问题,所以地方电视台需要不断的创新其新闻编辑工作,从而更大地提升节目的竞争力。

1 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三原则”

1.1 从百姓利益出发,关心百姓身边的平常事

站在百姓的角度,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内容只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才能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在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应坚持从百姓利益出发的原则,深入基层进行报道,进而在促进新闻报道的内容更贴近群众生活的同时,使地方电视台在坚持贴近民生的原则上为自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关心百姓身边的平常事” 的原则要求地方电视台在进行新闻编辑时除了报道地方政治活动以外,还要注意加强对民生新闻的报道。

1.2 体现本地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媒体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大本媒体的影响力,因而压缩了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空间。对此,地方电视台应突破地域限制,并充分利用地方有效资源,促使新闻节目凸显本地特色,以解决地方台面临的种种困境。地方台在与其他媒体进行竞争时占有本地特色的优势,因此为了凸显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特色和优势,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新闻编辑内容带有地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文化特色,从而满足当地群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需求。同时,地方电视台的编辑工作还应通过强化栏目特色策划的途径,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点向凸显本地特色转移。进而促使地方电视台通过不断创新在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的同时,使节目更能吸引地方群众的关注和支持。

1.3 抓住新闻时效,及时准确播出

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抓住新闻时效,及时准确地播出精彩的新闻报道内容,因为“快”决定了新闻编辑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快速报道”要求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要确保对事件的采拍及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新闻广度和深度挖掘的速度。因此,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既要兼顾新闻的及时性,又要考虑到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同时还要确保新闻编辑人员能抛开新闻报道的表面现象,对新闻事件做到深入的挖掘,进而通过以“深”求快, 以“快” 制胜,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赢得更多的受众。

2 目前电视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节目时效性差,观看价值低

地方电视台南于新闻采稿手段和机器设备方面的现实,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很难保证,观众大多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手机、手机报、纸质报刊等媒介对新闻事件已经知晓,长此以往,观众就会对电视新闻节目失去兴趣。

2.2 新闻编辑方式陈旧、单一,观赏性差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 日经过多年发展,普遍还足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无论足报道方式还是编排效果,毫无创新兀素纳入,内容方向没有新鲜感,忽视了新闻维度的多兀化,新闻的选择和传播报道局限在本地,缺乏社会多角度的报道,不能和观众同益增加的观赏要求保持步调一致,观众对节目失去兴趣,出现审美疲劳,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就无法保证。

2.3 新闻编辑混乱,内容空洞

如今,很多的电视新闻编排较为混乱,新闻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能准确体现新闻编排者的主体意图,不利于观众理解的深化。电视新闻是进行信息传递的有效载体,能够将人们所不知道的重大信息告诉给电视观众,但是,当前的一 电视新闻,内容过于空洞,并且没有什么实际的新闻价值,枯燥乏味,让电视观众无法提起兴趣来观看电视新闻。

3 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途径

3.1 全面建立新的机制

地方电视台应在传统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开陈出新,建立和完善新的采访、编辑机制,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采访方面增加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性报道以及必要的应急协调机制,对日常机制进行必要的延伸和补充,比如固定编辑担岗值班、记者定点负责等。

3.2 提高新闻编辑自身素养

作为整个新闻媒体的核心力量,新闻编辑承担着对所拥有的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分析、整合、创造的工作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新闻媒体的发展。因此,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培养创新意识。一方面,地方电视台要注重对其专业能力和个人职业道德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派遣有潜力的编辑到大型广播电视台实践学习,以开阔眼界、培养新闻敏感度。

3.3 打造地方台的节目特色

要想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克服新闻节目改版制作中出现的趋同化倾向,积极展现本地节目特色,增强自身个性化,就要求地方电视台在进行新闻编辑时充分结合本地特色的同时,将眼界多角度的延伸,深入大街小巷,探寻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新闻,以吸引受众注意,进而实现地方电视台的稳健、持续发展。

3.4 不断丰富内容及表现形式

在电视台正常工作中电视新闻不能进行盲目搭配,否则容易造成新闻编排混乱,内容空洞。因此,要根据新闻稿件的软硬度以及新闻自身的特色进行合理的编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稿件采取完善的搭配,才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稿件的内容,并针对新闻涉及到的问题表达看法。同样,对电视新闻进行画面剪辑时也要注意体现逻辑性,而且力争在形式上丰富创新,以增强画面感染力,实现信息之间的优化组合。

4 结语

地方电视台要想做出观众喜爱的节目。就要不断地增强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对节目内容的编排。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其对题材的编辑、处理及设计能力,地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要依靠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媒体内部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孙运民.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J].新闻爱好者,2013.(9):134-136.

[2]杨敏,王璐.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水平刍议[J].新闻传播,2012,(12):212.

[3]郭潇.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3,(5).

作者单位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分析 篇4

1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创新的原因分析

人们接受外界新闻的渠道有很多种, 比如网页, 视频, 电视等, 但是电视新闻是人们通常的接收方式, 而观众接受的外界新闻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新闻的编辑工作, 新闻的编辑工作对观众的影响很大, 因为所编辑的结果是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画面, 所以编辑的内容对观众对事物和人的看法有很大的影响, 在更大的层面上来说, 甚至会影响观众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社会整体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新闻内容呈现的形式越来越讲究美观, 传统的新闻编辑方法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企业要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满足更多人对新闻的胃口, 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新闻编辑工作, 在上面想出一些更多的创新的点子, 激发群众对新闻的兴趣, 增强群众关注社会、关注周边新闻的意识, 并能够在新闻中收获一些有用东西, 指导收看新闻的人的行为和意识。总之, 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新闻编辑工作急待创新。

2 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方法建议介绍

2.1 创新新闻编辑形式

加入新奇的技术要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包括新闻编辑行业。新闻编辑形式除了传统的文字编写外, 需要加入一些新的技术元素, 例如flash动画技术等。还有电视节目中可以播放图片、声音和视频。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具体进行编辑工作时, 可以创新新闻呈现方式, 采纳新奇的元素, 让死板的文字新闻变得灵动, 呈现方式走向多元化。新闻呈现方式的变动会和观看新闻节目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耳目一新的内心感受, 从而增强观众们对该节目的喜爱程度。

增加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通常来说, 观众更喜欢观看互动较多的节目, 这种形式让观众在观看时更加主动的参与进去。正因为互联网具有一定互动性的特点才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 网络平台上面的新闻节目收视率才会很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在编辑过程中可以借鉴网络节目的优点, 增加电视新闻节目中与观众的互动环节。通过这种方式, 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节目, 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举例来说, 电视节目在录制过程中可以增加台下观众对主持人的提问环节, 增强观众在节目中的参与感。主持人和观众可以一起讨论最新的问题, 发表各自的观点。

以观众为中心, 尽力满足观众对新闻呈现方式的需求。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过程包括内容优化整合和编辑形式的选择与呈现。二者完美结合, 有利于达到最优的新闻呈现效果, 同时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另外, 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工作人员们应该对时效性加大重视, 力求时效性达到最好。现代的社会是追求速度与及时的时代, 很多的节目应该及时的播出, 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 所以电视新闻可以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 这样既可以及时的为观众传递现场一线消息, 及时跟踪情况, 又可以实现在某些重要社会事件出现时新闻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 电视类新闻节目应当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增加实时报道的环节。

2.2 优化新闻编辑内容

1) 坚持突出重点、明确中心的原则。新闻采集者在采集新的信息时, 应该尽可能的收集第一手有用的信息, 包括声音, 图像等。在进行编辑工作时, 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 明确信息中的重点内容, 把握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 坚持突出重点、明确中心的原则。另外, 新闻的稿件也应该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 使得向观众所传达的消息是准确无误的, 使得观众不至于找不到重点, 看了不知所以然。所以, 在这方面电视新闻应该遵守这个不变的原则, 让所传达的消息言简意赅, 让观众很容易理解。

2) 让新闻的背景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一些事件, 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一些报道, 并不能把最真实的新闻传播给观众, 观众不能完全的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所以新闻工作中对于事实的阐述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比如, 在进行报道时, 一些事情可能和当地的民风名俗有关, 在报到时就应该解释清楚, 这样观众才能很好的了解事实。许多节目, 比如《直接生活》、《兰州零距离》、《拉呱》这些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由于这些节目呈现的内容完整, 突出重点, 且对内容背景进行了详细铺垫, 这些节目才能取得很好地收视效果。

3) 将艺术融于新闻节目。新闻节目具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和优势, 它的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但是如果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不认真, 最终新闻节目的呈现效果不好, 也会导致节目的收视率不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要考虑编辑后得到的新闻不仅要可以满足观众对信息内容的需求, 而且应该注重观众视觉和感觉上的舒适。所以, 编辑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元素, 使得画面达到最美, 最具有感染力。

2.3 坚持宏观指导细节

信息技术时代下, 信息成爆发式的发展、呈现,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信息。当然, 在选择的过程中, 就会知道那个媒体的报道质量会比较高, 之后就会更倾向于选择哪个媒体, 因此, 在这种形式之下, 就要求编辑者把握宏观的一些东西, 在报道是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在面对实际的情况时, 不能把一些方面剪切, 同时也不能把某些方面缩小, 要结合事实, 给观众最准确的电视新闻。同时, 应该多关注一些热点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实行相应的追踪报道, 让观众只要打开这个媒体, 就可以收到最新, 最前沿的一些消息。宏观思想可以指导细节, 细节可以起到强化宏观思想的作用。因此, 新闻编辑工作应重视对社会细小事情的关注, 对底层群众生活的关注,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和强化宏观思想。

3 结论

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对于后期电视呈现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 这也就带动着新闻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因此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就更高了,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新闻工作者必须进行编辑工作的创新, 即在新闻编辑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总之,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很重要,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注重创新, 让编辑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赵茜.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新闻传播, 2014, 7 (23) .

[2]李虹颖.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与思考[J].传播与版权, 2015, 3 (15) .

电视编辑的后期工作流程 篇5

1、准备阶段:根据实际情况首先修改脚本,然后了解素材,对素材的了解往往能激发想象和素材是否充足。再然后就要根据栏目的要求,找出适合栏目的风格,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写提纲,没有一个详细的提纲就相当于打没有准备的战争。

2、剪辑阶段:要选好编辑的镜头,使它集技术、美学、丰富多变于一身,除此之外还要与内容相关。然后就可以进行编辑了,可以在镜头的连接方式上选择精编或粗编,也可以在编辑方式里选择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也可以用平剪和串剪。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只要使画面剪辑优美就行。

3、合成阶段:这是最后的检验和推敲阶段,一个好的电视画面是需要有字幕有音乐甚至是配上特技的。所以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

详细流程为:

就电视新闻来说,一般都是“采写编排播”这么个流程

采:就是记者采访(记者+摄像)

这没有一个固定的要求 得是记者根据新闻事件的情况自己确定采访对象了解的问题。包括需要摄像拍的画面什么的要知道,电视新闻就这么一两分钟,所以一般都是要求采访是把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问题了解到的行,不能像平面媒体那样,事无巨细的都问到。咱没这版面也没这时间

写:就是写稿子了。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电视新闻是用画面说话,所以写作中,如果画面上大家一看就都明白的就不要在稿子里面废话。比如:某个新闻人物的衣着什么的,就不用在稿子里废话了

也不用下很多功夫的。熟了就没什么 大不了的另外一点,就是电视新闻的稿子不能用太多的修饰性的词或者书面语。因为它是念给别人听的不是写给别人看的尽量用短句子和口语化

编:这应该是跟平面媒体的重要区别。。就是编画面。画面编辑倒是有很多的规律性的东西。许多新编辑,一看画面就知道。编画面:一要有逻辑性,比如画面中的主人公,不能一会儿在白天,下一个画面就跑到晚上了

二个就是不能跳帧

或者跳轴

“跳帧”,画面一般分为大景、全景、中景

近景和特写

一般不能将相同景别的画面编在一起

就是说,你第一个画面拍的是一个人的脸部特写,第二个画面就最好不要再接一个脸部的特写,这样人看了会不舒服的跳轴:简单说就是摄像在拍时,他与被拍主体的方位,应该始终在一个相同方位的。

如何拍一个人从画面前走过。,如果第一个画面是他从左走到右的,下一个画面应该还是从左向右走,你不能跑到他的对面拍,这样出现的效果,就是这人从右向左走了。

还有一个编辑中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从头到晚的新闻片子,老有一个人在里面出现。尤其是许多记者拍领导时,主要领导从头到晚都出现在画面里面,这样编出来的片子特别不好

排嘛:就是节目的编排了。一个栏目,选择了十多条新闻后,就是责编要负责编串了。他来决定,哪条片子放第一条,哪个是第二条,哪个是最后一条。节目的时间怎么来控制

最早,电视新闻的编排是最重要的新闻放在第一条,然后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依次排

《新闻联播》就是这种方式的最好例子

但是现在许多的社会类新闻,已经不这么做了,有的以时效性来排

有的则以小版块来区分。如:真情故事、小趣闻、新闻现场等等

这没有好与不好的分法。要根据栏目的特点来看

还有的根据分钟收视率的变化来编排。比如,昨天的分钟收视率显示,节目前几分钟,收视率偏低,那么今天,责任编辑就会有意识地将一些吸引人的排在前面

一般来说,现在许多新闻栏目,以小版块来编排的比较多

播:就是上直播线播出了。现在都是直播。所以直播中间,要求责编随时根据播出的时间,来调整后面片子的时间

因为栏目的时间是固定到秒的,不能超更不能少

而且有时如果有最新的消息,还得随时往单子上放的但这是目前唯一可以量化的节目体系

不是直播的节目,就很好做了,提前录制好就OK了

现在许多的专题性节目、或者娱乐节目都是这样的也只有新闻节目直播的对啊,这些公司都是这样的我们跟他们还真是有点隔行的感觉

不过,一般来讲。这种录制的节目,有几个重要的环节:演播厅、灯光、机位(摄像机位的选择)、主持人

切 娱乐节目我都懒得去了解。本身我就不喜欢这类节目的,俗

好象这类节目,最开始是策划吧。他们的策划还是很厉害的,这点比新闻强

先策划一个选题,比如:以AIDS为主题做个特别节目。

那么就得找这个节目,应该有几个彩点(包括出彩的节目设计、人物选择等等)

然后拿出方案(特别节目的流程---先是什么节目、后是什么节目等),然后是要请些什么人说什么话

方案定了以后,就是联系各种人(观众 嘉宾 各类专业录制人士等等等等)

后面就是常规的东西了

我想像中也就是这些内容吧。跟我们做直播差不多

就是定演播室,确定录制的时间什么的啊

这类节目,我想就是两点:事前的策划(要有彩、要有可操作性、越详细越好)、事件进行中的组织能力

摄录不需要你懂的,因为,你可以向专业的人说,你这个节目想要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效果、声音效果、什么样的现场设计//然后他们自己会处理的这种组织能力,有很重一点,就是应变能力。尤其是直播中间,如果出现突然的变数,你必须能很快的作出反应。。就是录制中间,也会有些变数(比如,某个重要嘉宾不来了),也需要做出反应。。有些变数是在策划中可以设想到的,有些就是想都想不到的呵呵,做过两三次就不难了

最最关键的,可能就是策划了。因为娱乐节目,资源就这么点,娱乐人物就这么多,找个好的彩点,搞出点新意,能抓住观众,就是个好的策划。

你像超女的策划,就这一个点子,绝对是娱乐界至今最棒的策划了

超女的,全国海选、互相PK、公众短信选超女---这些绝对是好的点子。虽然我不喜欢看超女,但我绝对佩服这些点子的策划者

包括后来的十进八 八进五 五进三 三先一。这些按以前的常规套路,完全可以十人一起在一场节目中就选出个顺序的。但是,他们把他这么一折开,做成了好几场,抓住了公众的持续关注度,也为自己赢到好多的广告。也是个好点子

还有啥不明白的,小MM

我觉得,你做策划,应该还是跟你以前没太大的差别的所谓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也就是在那里呆个三两天就知道的熟练使用电视对编编辑并了解非编编辑系统。倒是这个,你可能没优势的不过,这也不是很重要的能力

如果是节目的策划或者文稿,就不需要这个了。

对编,就是线性编辑,一个放机,放拍的素材,另一个录机,将选择的画面编在一起

非线,就是电脑上的画面编辑系统

线性编,是电视最早最基本的编辑方式。。因为,这种编辑,必须按编完第一个画面、再编第二个画面,编完第二个画面再编第三个画面这样子的一根线的编辑下来。

非线性编辑,因为是在电脑上实现的,他的视频音频素材,都以素材块的方式出现的,所以,可以实现画面次序上的随意编辑

你可以先编3号画面 然后回头再编1号画面

电视编辑工作创新 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 编辑 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视新闻行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行业竞争,这就需要其不断加强对自我的创新和改革,以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的进度。此外,只有加强电视新闻的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才能活得生存的空间。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的提高对于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一、 分析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1、电视新闻内容时效性差

当前的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因为电视新闻的采稿手段单一,编辑流程复杂等等原因,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往往要过很久才得以播放出来,这与观众对于信息的高要求格格不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播放的内容是较长时间以来发生的新闻,这样观众就会没有足够的兴趣来观看了。此外,加上网络信息平台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网络媒体或其他媒体,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越来越成为观众对电视新闻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因而使得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依赖度大大减少。

2、 新闻编排方式单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而电视新闻的编排方式仍然停留在较为落后的阶段,这严重影响了电视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在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新闻编辑排版方式总是千篇一律,也影响了新闻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新闻的选择和传播被严格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这也不利于新闻多维度地传播模式发展,因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3、新闻编排混乱

电视新闻编辑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新闻编排混乱,目的性较差。由于电视新闻编排缺乏一定的目的性,使得编排者的意图展现和社会观点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表达,新闻安排也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利于观众理解和深化,也就达不到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目的。此外,由于新闻编排出现混乱的情况,新闻稿件的编排也出现了不严谨的情况,这种不严格的编排把关制度,严重影响了新闻编排方针的实施,也影响了电视新闻长远的发展。

二、分析培养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1、转变编辑观念

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要转变编辑观念,以适应社会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的空前竞争力的发展。首先,电视新闻编辑要在信息观念上要转变。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大战拉开,受众和媒体的关系已经变为选择和接受的模式,而不是射出和射中的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要快速提供新闻,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梳理,保证信息的针对性和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就是信息的把关者和整合者,其信息加工、整合、策划、取舍能力必须是过硬的。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要在受众观念上转变。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接收到的新闻信息进行反馈,这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在新媒体形势下,电视新闻要认识受众地位的转变,要尊重受众并与受众互动,实现新闻产品的双向接收。最后,电视新闻编辑要在品牌观念上转变。新闻编辑要树立品牌意识,全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并维护好品牌,将传统的某一个栏目或版面的品牌观念上升为整体传媒品牌,从而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2、 遵循编辑的基本规律

电视新闻编辑要遵循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只有在不违背编辑的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编辑是一门学科,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原则性,如果电视新闻编辑在编辑的过程中违背了编辑本身的规律,那么创新也只能是胡乱创新了。一般说来,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电视新闻编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规律:第一,选择新闻要注重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选择的第一条原则,应该给予关注和重视。第二,选择新闻的时候要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都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没有了真实性,新闻也就没有了生命。第三,选择新闻的时候要增强节目的信息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促进新闻节目有信息量可言。第四,选择新闻的时候要有巧妙的配音,要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让新闻节目更有真实性,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3、 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

电视新闻媒体是具有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大众传媒,对于电视新闻的编辑更是需要专业的水平,才能保证新闻编排的质量。电视新闻要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就要从提高编辑的专业化水平开始。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电视新闻编辑与记者一起去采访,从而提高编辑的新闻敏感度和社会活动能力。我们知道,要当编辑首先要当好记者,编辑是记者的较高层次的体现,如果一个编辑不具备采访的能力,也就不具备编辑新闻的能力了。此外,让电视新闻编辑去采访新闻,还可以提高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要提高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能力,不仅要加强编辑的文字编辑能力和判断新闻价值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编辑的拍摄能力和后期剪辑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编辑的专业素质。

4、 丰富新闻编排的形式

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在整个电视新闻的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就要丰富新闻编排的形式,让编辑人员能在编排形式上不断创新。首先,新闻编辑在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视新闻的编排形式进行创新,让不同的编排形式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丰富的编排形式强化报道效果,吸引受众的眼球。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对具有差异性的多种新闻进行编排,开拓出不同的编排空间,制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连续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传媒背景下,要积极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让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散发出浓厚的创新思维,打造出属于电视新闻自己的创新品牌。

参考文献:

[1]徐芳.现代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编辑之友, 2004,(S1)

[2]杨化平.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 2011,(11)

[3]刘艳春.当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J].记者摇篮, 2006,(10)

[4]佟强.关于电视新闻创新的几点思考[J].新闻传播, 2011,(06)

探索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 篇7

1 人的创新

新闻编辑当以人为本,编辑人员是制作者,观众是接受者。所以电视新闻的推广,从事编辑的工作人员的观念、能力、素质的创新是首要因素。

1.1 观念创新

第一,自我定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这要求编辑人员在保证新闻信息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对输出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选择符合大众理念的有效信息,去除无用的旁枝末节,根据受众认知规律引导受众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深入认识新闻的内容与价值。第二,打造品牌。品牌就是每当人们有某方面的需求时最先想到的那个,比如搜索引擎中的百度,手机服务商的中国移动等。若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电视新闻品牌,新闻节目的传播必然是事半功倍,而需要编辑人员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从一点一滴做起。

1.2 能力创新

电视新闻编辑人员最基本的能力便是写作和策划。电视新闻的传播媒介是电视,电视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视听观感为一体的综合呈现。所以编辑工作者应对自身的文字编辑能力、图像处理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新闻整体策划能力精益求精,选取优秀题材,搭配点睛的评述,运用多样的编辑手段与工具,结合广泛的反馈,制作一档真实客观又不失人性化的精彩节目。

另外,渊博的知识也是一个优秀的编辑人员所必不可少的。专业的业务素质,深厚的人文底蕴,广泛涉猎的科学知识,足够的社会常识,拥有这些会使新闻编辑工作锦上添花,策划出来的电视新闻也能风格多样,符合更多受众的喜好,为电视新闻巩固地位奠定基础。

1.3 素质创新

首先新闻编辑人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坚定社会主义的正确立场,贯彻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引领社会主流,自觉跟随舆论的正确导向。然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客观报道事实,并明辨是非,引导受众正确认识新闻事件的意义。最后锻炼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对事件的敏锐性,善于以小见大,关注民生百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2 新闻素材的创新

2.1 多角度透视素材

在保证新闻的内容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素材进行分析,以挖掘出更多的价值。比如对于一起青少年杀人案的司法报道,一般人会从案件的侦破、审判,及结案后犯人的忏悔心理为切入点,按时间顺序进行新闻策划和播报。其实如果再深入探索一下,可以有很多其他角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价值。例如可以另辟蹊径,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学校、家庭各个层面对教育的思考;从案件审理的过程及结果探讨法与情的矛盾与统一;从青少年成功犯案的主客观因素抽丝剥茧揭露社会弊习和体制漏洞。

2.2 展宽素材类型

电视新闻有价值,容易吸引观众眼球的,并不是只有所谓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真正能吸引普通民众的反而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日常琐事。河北经济生活频道每日18点有一档资讯新闻节目,因新闻素材极贴近河北百姓日常生活,节目历经几年依然受到不少观众追捧。

一件新闻,小到个人吃穿住行,大到国家大事,只要新闻编辑人员愿意用心策划,挖掘新意,都可以成为一份优秀的素材。

2.3 注重编辑素材的情感性

当新闻编辑人员拿到一份新闻素材后,必然要本着客观真实态度去整理报道。如果只是生硬死板地陈述事实,观众的接受度也不能达到期望值,那么如何为素材加入必要的感情呢?第一,以人为本,尊重新闻当事人,尊重观众,进行人性化编辑。第二,和社会正能量相联系。举个例子,一个帮扶救助贫困家庭儿童的新闻,如果只是陈述事实,观众会觉得不痛不痒;如果再加上感情上的同情,铺陈上新闻人物的艰辛经历,也许一次两次还好,但是类似的事情多了也便老套了;但是如果通过这样的新闻传递出主人公“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以微笑”的坚韧,那么这个新闻在观众内心的存留时间就会更久了。

3 总结

在这个多种信息传播技术并存的社会,电视新闻发展空间受到信息网络技术的冲击,所谓适者生存,电视新闻要获得更自由的发展,那么创新必不可少。编辑工作的创新也应加快步伐,尽早推动电视新闻向新的台阶迈进,以便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素材,包括文字稿件、音像资料等,进行合成、筛选、排版等一系列专业的信息处理措施,得到新的集成新闻,然后再将其通过电视展示给受众,这是一个智力兼体力的复杂劳动过程。那么如何让这一凝聚编辑人员汗水的成果更有效地被观众接受,即如何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论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篇8

1 内容角度选择方面:确定大民生新闻选择理念

在信息化时代, 内容为王仍然是传播的金律, 而且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中, 对新闻内容和表达角度的选择, 更能体现出一个媒体的专业水平和权威标准。时政新闻一直是新闻的富矿, 但是, 往往一些电视媒体仅仅把时政新闻的内容理解为领导活动、部门会议、政府工作, 人为地把时政和民生割裂开, 出现了所谓的以社会新闻、花边消息当道的民生新闻类别, 这恰恰是极大地误读了民生的概念。要确立大民生的新闻选择理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1.1 时政新闻编辑需培养敏锐的政治敏感

政治敏感具体体现就是对信息内容选择重要性和新闻价值的含金量的把握, 也是对新闻的政治把关。作为时政新闻编辑, 必须充分认识到, 党委政府集中力量做的各项工作, 正是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大民生。媒体应以大民生角度解读各类时政内容。电视新闻编辑就应该充分挖掘时政新闻的新闻点, 还原时政事件的民生内涵和民本特性, 走出时政新闻多为刻板程序性报道局面。如丽水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丽水新闻》对该市林权制度改革的报道, 就充分体现了时政新闻采编的敏锐政治敏感。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 九山半水半分田, 既是浙江发展中的新兴城市, 也是浙江重点林区和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 山区百姓“靠山吃山”由来已久。山林分散、经营粗放、效益低下、资源变现难、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林农, 阻碍了林业发展。近年来, 丽水市积极探索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子, 重点破解了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难题, 实现了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流转促活、林木保险等突破, 形成了以林权抵押贷款为典型代表具有丽水特色的林改新路。采编人员充分认识到这不仅是丽水的典型, 更可以推广到全国, 除了做好本地报道之外, 丽水市广播电视台的采编人员积极主动地与央视和省台合作, 2011年11月17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头条播出了该市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林农增收的经验性新闻报道《记者调查:山上文章怎么做?》。丽水市的工作经验及其他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单条播出, 这在丽水市还是第一次。

1.2 时政新闻编辑需锻炼多维的新闻触角

新闻触角具体体现就是对新闻角度适合表达途径和方式的选择。在信息化时代, 电视时政新闻编辑还必须主动锻炼多维的新闻触角, 也就是说, 面对时政题材, 从电视传播来看, 就要全面分析哪那些题材适合做消息, 哪些题材适合做系列 (连续) 报道, 哪那些题材适合做访谈评论等;从媒体融合传播角度看, 就要熟练把握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 哪些时政新闻可以用电视媒体的独有标志和特定符号, 融入各类媒体的传播, 比如与微博、网络直播、广播连线传播手段结合等等。如:嘉兴女大学生张倩十年如一日关爱丽水松阳救火勇士阙祖发的先进事迹的报道, 时政新闻编辑的多维新闻触角得到实践锻炼, 跨媒体的宣传报道取得显著成果。在丽水大地上, 流传着一个雷锋式好同志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个爱心点燃希望、爱心创造奇迹的动人传奇。

2000年3月27日, 松阳县一个小山村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 一个小伙子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扑救, 结果被无情的大火烧得面目全非, 生命危在旦夕。在社会各方的帮助下, 他终于挣脱了死神的魔掌, 他被当地百姓称赞为救火英雄。由于他的伤残度达一级, 虽经医治, 但已变得面目全非, 命运残酷地将他推入人生低谷。正当他处于痛苦、无助、迷惘, 对生活几乎丧失信心之际, 来自嘉兴的的女大学生张倩勇敢地向他伸出了关爱之手, 让阙祖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风帆与勇气。十年来, 张倩的关爱使阙祖发从悲观轻生到自食其力, 乐观向上, 有尊严地生活。张倩同志的事迹经总台广播、报纸、网站、微博等多维推进报道后, 引起强烈反响, 省、市有关领导专门作出重要批示, 指出该事迹感人至深, 让人深受教育、深受启迪, 要求把张倩同志的感人事迹作为全市推动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的重大典型来精心组织、全面宣传。

2 采编报道组织:疏通大编辑部运作流程

全媒体时代, 信息采编播已经渐渐模糊了界限, 传播各个环节已经多位融合, 流程扁平化, 前置化。因此, 必须以大编辑部为物理存在, 疏通有形无形的运作流程规范, 通过大编辑部统筹信息来源、人力分配、技术保障等资源, 高效组织新闻采编发布。在传统电视新闻报道中, 这种模式常出现在突发事件的新闻采编, 而在全媒体时代, 静态的时政新闻报道, 可以通过大编辑部整合资源, 再造传播流程, 使机动协调、统一有序、快速直接的传播流程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如:每年的“两会”报道, 丽水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优势, 整合资源, 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各有侧重, 以电视、广播为主, 对人代会的开幕式进行直播, 并对“两会”期间的主要议程、人民政府的新思路新蓝图、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人民群众的诉求呼声以及会议花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媒体协同报道。此时, 总编室就成为核心大编辑部, 整体指挥协调各个媒体平台的信息、人力、播出等资源, 疏通运作流程, 科学设置调度程序, 使两会报道精炼、精彩和精深。

3 媒体联动策划:打造大协作网传播构架

新闻的最终影响体现在传播力上。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电视时政新闻更要凸显及时、权威、直观等优势, 以县市台新闻协作网、上级媒体新闻协作网、地方 (报纸、电台、网站、微博) 等同级媒体协作网、政府部门信息协作网等为基础, 全面打造大协作网传播平台。特别是通过各类协作传播平台, 电视时政编辑要积极创新通联方式, 主动联动各级媒体策划报道重大时政题材, 以几何倍数提升时政报道影响力。

4 效果评价分析:探索大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建立健康良性循环的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创新格局, 必须摈弃单纯或主要以收视率为标准的评价考核体系, 探索建立以收视率为参考的, 重点突出社会效应、传播影响力、媒体渗透力等体现新闻传播含金量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上世纪90年代末, 伴随着电视节目考评体系“唯收视率论”的开始, 一些社会效益和口碑不错但收视率低下的电视节目逐渐被淘汰;而部分依靠炒作、低俗包装出位的节目却获得高度关注。电视节目低俗之风层出不穷, 部分新闻节目也逐渐娱乐化。对中国电视媒体而言, 特别是电视主频道, 依然主要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 把收视率作为唯一指标显然与主流媒体的属性不符。这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摈弃娱乐化, 强化新闻立台, 重新成为主流媒体的核心定位。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由其政治、社会属性决定的, 确切地说, 媒体的社会责任包含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两方面。传媒的政治责任是与它作为政治工具的角色相联系的,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 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 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专业水平, 开拓创新, 不断实践, 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把握导向, 维护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问题, 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从讲政治的高度面对复杂繁多的反映社会众生相的新闻, 确保头脑清醒、导向正确, 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摘要:笔者认为, 电视时政新闻的编辑工作应该从内容角度选择、采编报道组织、媒体联动策划、效果评价分析等方面, 推进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

探讨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篇9

一、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现状

如今,电视媒体行业发展迅速,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强,若始终保持传统新闻编辑模式,观众的关注兴趣会大大降低,若是所有的新闻节目千篇一律,新意全无,且大都以主持人单调地进行新闻播报为主,长此以往,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就会下降。针对此类问题,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组织策划能力,具备高度的创新意识,从观众心理所需出发,提高新闻编辑水平。[1]因此,首先应具体了解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新闻内容过于单一,播报方法过于陈旧

纵观各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新闻节目内容大都相似,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内容、关键词、分析角度都一致,使得整个新闻内容变得空洞、无新意,内容太过单调,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另外,各个电视台在播报电视节目时,仍旧是个人播报的方式,缺乏创意性设计,播报形式过于陈旧,很难吸引观众关注。

(二)节目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

当前,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综艺节目,整体呈现出严重的跟风现象,若一家电视台开展创新性的节目,别的电视台也会效仿,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缺乏创意。一些电视台盲目跟风,在节目设计与编辑上缺乏本台的特色与个性,未将本土化特点融入新闻节目设计中,节目展现形式千篇一律,没有具体的风格属性,[2]节目内容不够“接地气儿”,无法引起当地观众的共鸣。地方电视台中关于民生类的节目较少,影响了节目的收视率。

二、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呈现效果,应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创新性设计。这就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全面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融入文化视角、政治观点、经济理论与法律学知识,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这是新闻节目创新的重要体现。为了达到新闻节目创新的效果,新闻编辑人员应精心选择新闻素材,对新闻素材进行整合,并从中汲取精华,创作出更具创意性的新闻。编辑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对新闻媒体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关乎节目的呈现质量,因此,应增强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提高专业修养,重视对编辑的职业道德培训。与此同时,可派遣年轻、骨干去大型广播电视台进修,学习新闻编辑专业化知识,以锻炼编辑人员的新闻敏感度。

(二)创新新闻节目的呈现形式

如今,观众审美观发生转变,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的形式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电视台应充分借鉴央视或省级卫视频道的新闻节目呈现模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结合当地的新闻节目特色,制作出别具一格的新闻节目,定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例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推出的首档“融媒体”新闻实时评论类节目《中国舆论场》,一经播出便受到诸多网友的广泛关注,为网友参与新闻话题讨论提供重要的平台,是新闻节目编辑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体现。《中国舆论场》是国际频道刚刚开播的节目,其主要利用了时下最流行的公众平台、在线互动、微信、实时评论与解答等要素,让网友与时事评论员进行在线互动,让观众参与其中,使整个节目设计更具人性化与个性化。又如,江西卫视的《杂志天下》,此节目属于一档新闻类脱口秀节目,是以读各个报刊头条的方式来播报新闻,且播报的氛围较为灵活,更具个性化色彩,是节目形式创新的重要体现。另外,若想提升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应对新闻主题开展趣味性或创意性的设计,将标题与图片、布局等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还可通过漫画或动画视频方式进行新闻节目的引导,借助漫画的讽刺性特点来抨击社会现象,以此来激发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

(三)融入具有创新性的新闻内容

要想使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必须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创意性设计,根据大众的心理需求与新闻关注视角选择合适新闻内容。为了更加贴近观众群体,应在电视节目中融入更多的民生类元素,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深度了解现阶段突出的民生类问题,可让民众进行自由反馈,还可以邀请专家或政府官员进行现场解答,并对重要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及时为群众解决困难。比如可在地方台开设《民生问答》《民生热线》等节目,定会收获大量的观众,使得节目设置更加“接地气儿”。

三、结语

新闻编辑是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的主力军,其中涉及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视频与图片等的剪辑与处理、节目呈现形式等,是新闻节目完美呈现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应从新闻编辑工作着手,增强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将趣味性、个性化的元素渗透到电视新闻节目之中,选择个性化、热点性的话题吸引观众的眼球,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促进我国电视台新闻媒体行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澄,吴晓明.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42-148.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探析 篇10

1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问题

既然创新思维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中来培养创新能力,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就是在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需要我们去解决。

首先, 新闻编辑在工作的过程中忽略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是对真实事件和信息的传播, 也是新闻的价值所在。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各种科学技术都在发展和进步, 很多的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利用网络和科学技术, 将信息和新闻进行了大幅度的加工, 导致展现出来的新闻丧失了原本的真实性。再加上各种炒作和不实的宣传, 相当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已经忘记了新闻工作的使命, 一味追求利益, 进行不实的渲染。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闻行业的发展, 因为长时间下去, 被吸引来的读者会发现这些新闻的虚假性和水分, 也就不会再相信新闻媒体的报道了。新闻工作者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 对广大民众来说是有很大的欺骗性的, 这样下去电视台新闻行业就会失去民众的信任, 也就失去它曾经的主流地位了。

其次, 新闻编辑自身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对新闻行业来说是一种动力和源泉, 而新闻编辑是负责整个新闻的制作过程的, 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电视台新闻节目能否吸引读者, 能否在众多的新闻节目中脱引而出。但是现在电视台里的新闻编辑却大都不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 他们难以突破自己, 不能摆脱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束缚。这样的化就会使得不论是哪个环节都缺乏趣味性, 没有新颖的亮点。

2 如何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

电视新闻的编辑作为直接作用于新闻的主体在新闻的制作报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可以从新闻编辑入手, 提高电视新闻的竞争力和质量。只有新闻编辑从自身出发, 在每个新闻制作的过程中都由创新来引导, 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2.1 注重培养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

要想培养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主要的是要让新闻编辑从自己的思想上树立创新的意识,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 新闻作为最重要的传播信息的途径, 在以前都是以国家大事为中心, 辅助一些宣传和报道, 很多时候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和方法。新闻编辑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节目, 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编排, 但是他们忽视了这样的节目观众是否关注, 是否看得懂, 是否有兴趣呢?这样就会导致新闻编辑的作品和观众的要求不符合。所以在对新闻和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要结合广大观众的需要, 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来创新自己的观念, 不论是在新闻制作的哪个环节, 都不能抛开观众的需要。并且在符合观众的要求时, 要与时俱进, 对观众特别感兴趣的事情要多报道, 对和民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事情要多报道。

第二, 一个新闻作品是通过选材、编排、表达的过程展现出来的, 这些环节之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新闻作品。所以新闻编辑要在新闻的选材内容上下功夫, 找那些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 新闻的形式也要有所创新, 让观众更容易接受。编排也是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要让所有的内容能够相辅相成, 结构的合理可以让观众更有兴趣看完整个新闻。并且节目的编排要讲究美感, 让观众在观看新闻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而是一直被吸引。

第三, 电视台要注重对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新闻编辑自身要积极的关注新的社会事件, 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观念, 接受新鲜事物, 主动学习编辑的专业知识, 在良好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突破自己, 保持思维的活跃, 促进整体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2.2 要用创新思维来包装新闻的内容

新闻最主要的是它的内容, 内容是新闻的灵魂, 只有内容生动有趣, 观众才会关注。并且现在互联网的发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闻途径, 内容更是五花八门, 各有各的特点。所以电视新闻要想保留自己的权威地位, 在内容的选择上同样需要创新思维。

一方面, 要注意的是对信息的真实性要有所保障。新闻是在给观众传达一种信息, 这些信息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 只有它够真实, 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 观众才会有兴趣去关注。虽然艺术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但是新闻的真实性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和取代的, 不管在内容上做什么样的创新, 新闻的真实性都要有所保障, 真实性是一条新闻的基础。新闻编辑要把握这一点, 不能被利益所驱使。

另一方面, 新闻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选择的内容要符合观众的要求, 要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编辑要时刻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看来审视自己的选材, 评价自己的内容, 只有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才能明白观众要什么样的新闻。例如, 现在房价、油价一直都牵动着老百姓的心, 那么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可以多关注这两方面, 国家有任何动静都要及时告诉观众, 这样观众才会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而不是为了利益和炒作在做新闻, 是为了百姓的需求在做, 这样观众才会一直关注我们。

2.3 新闻的表现形式要新颖有趣

除了新闻编辑的思想上和新闻内容上的创新, 新闻的表现形式也是需要创新的。因为任何的信息和新闻都是需要通过一定表现形式展现给观众的, 只有表现形式具有新颖性, 观众才会被吸引。新闻的形式其实就是对新闻如何去编排的问题, 这里涉及到对整个新闻内容的顺序结构的安排, 合理的结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内容放到合适的顺序和位置, 就可以使得整个新闻看起来张弛有度, 不紧不慢地把所有内容一一展现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 要突破固有的模式, 不能单纯地将内容罗列, 也不能一味追求新颖和创新忘记观众的接受能力。并且要考虑到观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他们中间各种阶级都有, 包括没有文化的在内。所以在新闻编辑的时候要注意平衡观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不能一味使用太专业的词汇和太深奥的形式, 要让形式和内容起到很好的结合作用。

电视台新闻是时代的产物, 但是它的权威地位却无时无刻不受着来自各个领域的威胁。不论是新闻的指导思想, 新闻的内容, 还是新闻的表现形式, 都要结合观众的需求, 突破传统的束缚。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新闻作品在众多网络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 给观众带来最平易近人但也是最有趣的新闻节目, 也维护自己在新闻传媒界的地位。

摘要:电视新闻行业是如今社会上的主流媒体, 向人们传达着各种信息, 但是如何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独树一帜, 吸引广大人民的眼球, 是每个新闻编辑需要去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对新闻编辑的要求就很高了, 需要编辑不仅能够具备专业的编辑能力, 还要有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也就是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创新能力的分析, 结合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分析创新对于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种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郭潇.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 2013 (9) :35-36.

[2]马香玲.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4) :164.

电视编辑工作创新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重要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86-2

0 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新闻也在逐步发展。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状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排版模式老旧、广播电视新闻时效性跟进过慢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因此,广播电视台应该充分认识到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对新闻编辑进行创新,保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明确受众的需求,并不断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从而保证广播电视新闻的稳定发展。

1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性

1.1 引导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广播电视为了能够赶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就应该重视新闻编辑工作,从而引导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目前,有很多杂乱的新闻影响了群众的价值观取向,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社会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就需要对新闻编辑进行创新。广播电视台要保证编辑出来的新闻具有时代感,能够把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避免不良人员向群众们传播有害信息,从而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 保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凑也在不断地加快,新闻事件也在逐渐增多。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保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不能为了博得收视率,就随意乱改新闻,从而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依据

随着新闻素材的增多,新闻编辑工作量也在逐渐加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闻也出现了很多的造假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的稳定,新闻编辑人员应该不断创新,不断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控制不良新闻的传递,让群众了解假新闻的危害性,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依据。

2 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状况

2.1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排版模式老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指的就是编辑人员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播的思维过程,而电视新闻编排主要是指按照既定的顺序对已经选择好的新闻稿件进行排版,从而使得电视新闻能够科学有序地播放出来。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广播电视在对新闻节目进行编排时,采用的排版模式很老旧,没有对新闻排版进行有效创新,缺乏美感,从而使得收看节目的群众产生了视觉疲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节目的稳定发展。

2.2 广播电视新闻时效性跟进过慢

与其他的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新闻时效性跟进过慢,从而使得已经接受过些资讯的广大受众就会缺乏兴趣去收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最终影响了广播电视的收视率。除此之外,目前很多的新闻节目中都会常用一些模糊的时间概念词,给受众带来了很多麻烦,影响了受众观看节目的效率,从而导致了不能与受众进行友好互动的局面。

2.3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空泛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来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比较空泛,虽然新闻总量很多,但是新闻内容平淡无味,其中还有很多内容都是文字性重复,没有深刻的内涵,从而降低了受众的收看率。与此同时,其他的网络传播媒介所报道的新闻能够实时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果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不进行创新,那么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另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报的形式也比较呆板,只是对于客观事实的陈述,这样是得不到受众支持的。

3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针对以上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状况,广播电视台应该不断对新闻编辑进行创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让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吸引受众的收看兴趣。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都包含哪些方面:

3.1 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最近几年,随着电视行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路线,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保证新闻题材具有时效性。

其次,新闻编辑人员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新闻感知能力,定期对市场做整体的调查,保证编辑出来的新闻能够符合受众心理需求,从而发挥出新闻的真正价值。

最后,新闻编辑人员还要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要对收集上来的新闻进行创新,从而使得新闻具有价值观引导的作用。

3.2 正确的政治导向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正确的政治导向非常重要,它是新闻编辑创新的前提。我们都知道,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来对其进行管理,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具有公益性。为了提高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广播电视就应该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严格要求,保证选取的新闻素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并具有实效性,从而向受众传播正能量,保证受众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在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保证新闻编辑人员具有新闻敏感性,坚持政治路线,坚持党的政策,从合适的角度来进行新闻编辑,争取把新闻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改变过去传统的呆板模式,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的内容,从而吸引受众的收看热情。

3.3 及时地追随社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进步

及时地追随社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也属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一项重要创新策略。新闻只有拥有了实效性特征,才能跟上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对广播电视新闻进行编辑的过程中,相关的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从而使得编辑出来的新闻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气息。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定期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要加入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得编辑出来的新闻能够更加接“地气”,最终让更多的群众收看新闻。除此之外,新闻编辑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把收集上来的新闻用语言技巧来提高新闻的播放效果,保证新闻具有明显的特色,最终更加吸引受众的目光。

3.4 明确受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新闻为了提高自身的收看率,就需要不断明确受众的需求。因此,在编辑新闻节目时,相关的新闻编辑人员不能随意编写,要遵守相关的新闻编写规则,还要跟随群众的观念来编写。一直以来,群众对文化追求不断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新闻节目的影响,目前,群众越来越关注国家民生大事,希望播放出来的新闻内容也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定期做市场调查问卷,明确受众内心的需求,并传递一些与群众生活和工作有关联的信息,从而能够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最终促进我国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广播电视台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明确受众的需求,并保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从而为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成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08):66-67.

[2] 谢选浩.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新闻传播,2013(05):234.

[3] 周建国.新闻编辑的艺术[J].新闻爱好者,2003(9).

[4] 张冬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J].才智,2014(02).

[5] 张晓微.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析[J].才智,2013(08).

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 篇12

1 坚持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节目优势

地方电视台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所报道的新闻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资源是其重要的资源优势,地方电视台应该对其进行充分创新和合理利用,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首先,地方电视台要突破题材的约束,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通过报道更贴近民众生活的新闻来赢得观众。相关研究表明: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靠近,并且在地理以及职业上越相近,越能吸引受众。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报道当地群众身边的新闻来吸引大家,而民众也更乐于从地方电视台获取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并从中获得归属感。再者,地方电视台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开发出新闻的最大价值,并增强其导向性。民众的关注点既有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也有对身边环境中发生的大情小事的关注,因此,地方电视台不要仅停留在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报道,要对其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让民众在地方电视台的报道中获得较为重要的决策信息。

2 创新工作的开展要遵循新闻工作的规律

新闻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真实性、新鲜感以及客观性。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它还要求具备可视性。地方电视台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在如何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上下功夫,不要让报道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首先,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对重大灾情事故等的报道中,媒体应遵循职业道德,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使民众获得真实的信息,力求将最真实的情况呈现在民众的眼前;同时,对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救援工作进行准确地报道。如果新闻媒体出于一些原因对新闻进行不实报道,就会失去新闻的价值,失去百姓对其的信任,不利于地方电视台工作的展开。其次,地方电视台在对报道新闻时要重视新闻的新鲜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忽略新闻的新鲜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推迟新闻报道;二是漏报新闻内容。新闻中,“最近”或者“近期”是属于第一类,由于报道时间的不及时使得新闻失去了新鲜性,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大降低。第二类是对于当地发生的事故,地方媒体可能由于未能及时获得消息而进行关注跟踪报道,或者被外地媒体抢先报道,那么地方媒体在之后再对其进行报道时就错过了最佳的报道时机。因此,地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发现新闻热点问题时,要及时地进行调查和报道,要勇于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再者,要增强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做有价值的新闻。地方电视台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制作出能够吸引群众眼球的新闻,使节目具备好看、有效以及重要三个特点。此外,还要用镜头将新闻事件进行细节地报道,使内容更生动,给观众呈现灵活、真实的新闻事件。这样的节目才更鲜活、有生命力,更受群众喜爱。最后,地方电视台要想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要注重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质量的新闻编辑工作能够为新闻媒体注入新鲜的活力,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对新闻资源以及稿件等进行筛选和分析,从众多的报道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之后再根据这些有效的素材进行节目流程的创作。新闻编辑水平的高低对节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地方电视台要在重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地方电视台可以组织新闻编辑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并强调和规范其职业操守。对年轻、经验不足的编辑来说,去大型的媒体单位实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实习可以快速有效地拓宽年轻编辑的视野,提高其工作的能力,累积专业经验,更有利于增强其对新闻的敏感度。

3 结论

地方电视台要想做出观众喜爱的节目,就要不断地增强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对节目内容的编排。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其对题材的编辑、处理及设计能力,地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要依靠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媒体内部结构的优化。

摘要: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编辑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断提高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能力,使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工作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

参考文献

[1]杨敏,王璐.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水平刍议[J].新闻传播,2012,(12):212.

[2]郭潇.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3,(5):35-36.

[3]张春元.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科技传播,2013,(21):27,15.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一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