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2024-07-24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精选11篇)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1

摘要:对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定、培养模式的选择、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益于我国地方高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的有关精神, 我国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将面临重大变革, 探索一套体现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法律人才来回应现实需要成为地方高校和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们和管理者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定、培养模式的选择、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益于我国地方高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一、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选定

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 其中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人才培养的同质性两大问题最为突出。根据《挑大学选专业——2011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的资料显示, 目前已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已经达到453所。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目前暂无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 各地方性高校之间, 不大注重法律职业特点, 忽略其所依托的区域经济、社会和民主法治环境对法律职业人才的素质需求, 不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经济、社会和民主法治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有利条件, 欠缺科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使其在人才培养上普遍不顾及自身条件、培养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 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致使毕业生千人一面, 既没有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又没有个人素质能力特质, 造成所培养的法律专业毕业生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面对前述问题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方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定上应该立足地方性和应用型这一目标。因为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高质量多类型的, 地方性高校法学专业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民主法治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 提升我国社会法律服务的总体水平。从而输送更多当前社会上急需的实务能力较强和有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 尤其是面向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村镇的基层法律职业人才。以三峡大学法学人才培养为例, 由于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综合大学, 其法学人才的培养结合学校水电特色, 着力培养熟悉水利水电行业法律制度的法学人才。同时,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学校的医学和管理学学科实力雄厚, 强调法学人才的培养面向医疗行业和企业法务, 积极推动“学校—实际部门共同培养”的机制, 坚持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为根本, 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 将高校、司法实务部门、涉法行业企业三方教育资源有效系统融合, 构建高校、司法实务部门、涉法行业企业合作培养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得我校法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实现“入主流、创一流”的目标, 推动我校法学人才培养和法学学科发展走向一条特色之路。

二、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

1.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1) 法学通才教育模式

该模式强调法学院的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学通才, 即培养一批既全面了解法律体系又能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法学人才。该种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学习法学入门课程, 目的在于帮助新生更好地学习下一阶段的实体法律。第二阶段是掌握法律体系中重要的基本课程, 即熟悉各主要法律分支学科。第三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研究性质。

(2) 律师职业教育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首先, 法学院学生的入学起点高, 法学院的学生都必须具有其他学科的本科学位。其次, 法学院在授课方法上采案例式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律事务训练、职业技能培养。最后, 这种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注重培养律师的辩论等技巧的同时, 学术性的色彩非常浓厚。

(3) 综合性法学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既能够从事法律职业又能够从事公共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法、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采取这种模式。这一模式第一阶段开设大量的法学必修课, 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法学职业责任感、理解法律与其他社会学科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本质。第二阶段包含大量的必修课和大量的选修课, 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身将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该模式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既熟悉法律理论又了解公共事务管理基本知识的综合性法学人才, 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上述各种模式均有其特色, 我们认为, 地方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以综合性法学教育模式为主, 同时吸收法律职业教育模式中对于法学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特色。以协调法学教育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即地方高校的法律高等教育应当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较高的人文素质, 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其进入法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以避免为了提高法科学生就业率而片面强调职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乃至专业教育, 从而最终避免只培养出了徒具皮囊的“法律工匠”, 甚至只培养出缺乏法治信仰和法律职业道德而善于投机专营的“讼棍”。

2.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

我们认为, 根据地方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特点, 其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课程体系及其融合。课程体系包括四类:分别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和专业技能课程群。前两部分体现法学专业基础, 后两部分体现法律职业需求。其次是法律技能训练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司法见习与实习”三个阶段。最后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体包括课程体系质量保障、课程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管理保障、实践教学保障、学生创新能力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技能训练体系中法律实训环节的重要意义。法学教育实训就是学生在完成了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后, 在进入毕业实习前, 针对本专业应当掌握的职业技能, 进行强化训练, 以使其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过程。实训与一般的实践教学不同。实践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 按课程教学计划, 有目的地实施的一种教学安排, 往往要解决预定的问题。而法学实训则是将学生置于实训基地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中, 在实训基地的人员指导下, 接触相关的法律实务活动, 完成理论知识的强化。另外, 实训也不同于毕业实习。毕业法学实习的内容存在着片面性, 比如学生一旦选择了法院实习, 则接触的就大部分是法院的实务工作, 对其他组织, 比如律师事务所、涉法企业的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就会打折扣。虽然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基本能力有共通之处, 但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多样, 而不同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侧重有所不同, 比如法官的工作更侧重法律解释能力、审查和鉴别证据的能力, 律师的工作更侧重辩论技巧、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及获取和掌握证据的能力, 涉法企业的工作则更多地要求沟通协商能力、谈判的能力等。所以, 学生在实习中虽然与社会接触较多, 但带习老师常常难以综合地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全面培养其各种技能, 只能根据部门工作要求来带习, 而且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也无法实现在多个单位的实习, 而这种片面性正是实训可以弥补的。

三、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教师, 即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下,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主要建设法学教师分类管理考核制度。各地方高校在当前职称考核评价体系的影响下, 教师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承担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上, 高学历、高职称的法学院教师往往只愿承担研究生的授课任务而不愿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教师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兼职律师业务已成为高校法学教师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十分不利于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实施。因此, 应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制度, 把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进行科学化考核, 合理平衡本科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的权重。调整担任法律实务教学的教师评聘和考核办法, 对担任实践课的教师侧重考核其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同时, 注重为法律实务教学型教师提供更多的在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机会, 以提高其对司法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总结能力。

另外, 还需要教育部会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地方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为高水平教师保驾护航。我国目前地方高校法学师资队伍的现状是专任教师严重不足, 优秀教师不断的跳槽到东部、到省会中心城市。这种现象对诸多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的地方高校冲击是很大, 除了显性的人才流失以外, 法学教师还存在着隐性流失, 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不离开岗位的前提下,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在律师机构或企业中兼职, 甚至是自己办公司等,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的有关精神, 国家将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即选派1000名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1~2年, 参与法律实务工作。选派1000名法律实务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1~2年, 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前者实施起来的难度不大, 但后者实施的难度十分巨大, 因为符合条件的这类专家在单位本身就是业务骨干, 这批骨干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或者企业法务精英, 要到高校任教都面临很大多障碍。这也迫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考虑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 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当加快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 尽早地建立有效的人员选用和退出机制, 让教师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 尽早形成符合高等法学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阳建勋.浅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六大关系.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0) .

[2]吴兴杰, 周婷婷.新加坡大学法学教育模式的历史沿革.中国法学网, 2012-6-3.

[3]向歆, 刘博.医事法学专业法学实训基地建设之探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 (2) .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2

贾晓龙 2010181032 虽然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但谈到成为一名卓越法律人才,感觉是一件可望而难以及的事情。不过成为卓越法律人才值得每一名法学学子为之努力奋斗。下面粗浅谈谈我对卓越法律人才的一些认识,作为小学期法律实务论坛课程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法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是人学,具有崇高的价值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来自于社会,又最终服务于社会。因此,以法学为工作内容和依据的法律人,应当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强烈的人文精神、较强的实务技能和多学科知识背景。同时,这也是对一名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但将卓越法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具体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精深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功底

(二)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

(三)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人文知识,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四)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多学科知识

以上所应具备素质是对一名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也是对每位法学学子的期望。这些素质具备理论性、实践性、价值性和综合性,这些性质也决定了卓越法律人才是全能型人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真正成为一名卓越法律人才谈何容易。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上述素质要求,其主要弊端是法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分工对法律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主要体现在:

(一)法律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足

法律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主要来自于课程设置,而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硕士教育等不能满足法律人才专业知识体系的需要。

(二)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过于强调对法律知识的灌输和积累,缺少法律技能性的训练。

(三)法律人才的多学科知识不足

很多法学院系不重视学生综合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既不给学生明示从事法律职业所必备的其他多学科知识,也没有明确的多学科知识的培养方案,而是将这种选择权留给了学生。特别是对法学本科生而言,这一点更为明显,致使他们不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实务化;培养【Abstract】In view of our country outstanding legal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acti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for outstanding legal talent education target and requirement, put forward a sound, perfect our country practice excellence model of training legal talents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practice, points out the training,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increase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system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legal education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Excellent legal talent plan; practica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25-01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遭遇严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法律人才市场需求与当前法律人才供给客观现状之间的矛盾,呼唤对当前主导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深度反思和系统变革,建立培养高端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和机制。

1对当前实务化法学教育培养管理模式的检视

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体系及教学思路,很多是借鉴和模仿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培养的学术性和系统性,强调法学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当前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存在职业伦理素养的缺陷和缺乏职业技巧训练的缺陷。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于职业的敬畏和信仰较弱,缺乏法治理念和应有的职业伦理价值观。

当前各高校推行的实务型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意图加强学生法律技能的培养。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性课程和加强实习环节的考核,对促进学生的法律应用和法律技能的提升有一定改善,但无法从根本改变和纠正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固有缺陷,亦无法解决当前法律人才供需市场上高端法律人才严重缺乏与低端人才过剩间的矛盾。

2卓越法律人才目标下实务化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2.1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提出。 “计划”针对当前高等法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之间的差距,提出分类培养、创新机制等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改进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2.2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 高素质法律人才,应是兼具法律专业要素和职业要素的,接受过正规法学院校法学专业教育的人。[1]应体现出职业化与多元化的统一,精英化与平民情怀的统一,正规化和国际化的统一。强调职业要素,要求法律人才的培养,要连接社会需求,并随社会需求进行调适和改进,包括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三方面内涵。专业要素,要求接受正规的系统化的院校教育,具备法律科学体系所必然包含的法律概念、关系、范畴和制度等知识结构,包括法律人的知识结构和法律人的思维能力。

2.3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实务化法学教育培养模式。 在法律人才的职业要素中,首要的社会加强司法伦理的训练和司法技巧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很难坚持职业的操守,忠于法律。而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则很难胜任职业的要求,适应职业的挑战。职业技巧的训练,需要诸如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逐渐转向专门化的见习阶段训练,最终走向法学教育的专门化和职业化。

2.4对当前实务化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检视。 当前实务法学教育改革,多集中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尚无法合理平衡法学教育的实践性与规范性、人文性与技艺性的关系,诸多创新培养方法流于形式或缺乏合适的载体而无从开展。存在的问题包括:⑴将“卓越法律人才”与专业技能训练等同,淡化专业理论学习和法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塑造。⑵对法学教育培养的“实务化”物质载体和专业技能培养关系认识不足,重训练形式,轻法学技艺学习和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⑶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中的师资建设重视不足,对“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和传统法律职业的“师徒式”管理内在要求的统一性不够重视,致使当前诸多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和措施或流于形式,或因不具有可操作性而无法有效实施。

3健全、完善实务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结过去的经验,法学教育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教学体系设计上,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推进实务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在系统传授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将实务化训练纳入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以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学会应用。通过实务化教学,促进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考虑把法律事务专业的法律基础课《宪法》配以《法律思维实训》进行教学,《民法》配以《民事纠纷分析与处理》进行教学。

3.2加强专业实验。 以专业实验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法律运用意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了解实务界对法律运用的程序,是建设综合性的实务化教学体系的核心任务。法学专业实验可以分为专项实验和综合实验两种基本模式。前者是通过具体制度和规则在某一个具体案例中的适用,使学生了解单项法规和制度的涵义和适用条件,并对之进行检验、适用和评析。后者是较为复杂的完整案例的全部法律适用过程的实验。是让学生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分析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寻找可以用到的法律条文,从而提出具体的法律报告和文书,加强学生法言法语、法律思辨能力的训练。

3.3巩固专业实习,加强和法律实务部门的人才交流。 实训基地实习是要把实务技能真正地应用于实践,既是对教学成效的检验,也是对学校实践教学成果的提升和巩固。这首先要求学校要与公、检、法、司等机关,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等各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有充足的实习、实训基地,保障实习、实训的顺利进行。

3.4优化培养学制,改革实践教学。 我国法学教育直接和高中衔接,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就可能直接走向社会,多数学生还未完全掌握系统的实践教育。在接受教育的时间和专业性上和国外法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对此可以采用本硕连读,建立通识教育、专业课程学习和基础职业训练、研究生学习阶段招生机制或生源选拔机制,分流培养。由学生根据兴趣和能力,分别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实行导师制为主、课堂教学为辅教学,学校与职业部门联合培养,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国际视野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4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 卓越法律人才的内涵

“卓越”一词的含义一般是“优秀杰出, 超越一般”, 但“卓越法律人才”并不能简单解读为“高级”或“高端”法律人才。卓越法律人才的评价标准并不仅仅是学历的高低, 所谓“卓越”应当建立在提高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卓越法律人才, 必须以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为前提, 并非仅仅具有高学历, 而是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思维能力, 在遇到实际的法律问题时要能够将抽象的法律转化为具体方法以应用于实际个案。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进行的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过程的总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多为精英式培养模式;《意见》中指出要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三)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比于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有着诸多不同, 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其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复合性”, 而不再仅仅针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灌输。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不同观点的理解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复合性”表现为三层次的内涵:首先, 卓越法律人才和传统法律人才一样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 这是成为法律人才的必备基础;其次, 卓越法律人才除了法律学科知识之外, 还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为复合性的构建提供前提;第三, 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熏陶, 在思想上具有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具有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心[1]。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求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是在当下高等法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理念误区的背景下提出的。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无法解决法学教育培养的现状和社会法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 满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需求

近年来, 法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了法学专业。随着法学专业的增设和专业招收人数的增多, 其准入门槛也有所降低,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培养质量也难以保证, 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面对许多现实问题。《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法学专业成为十大本科生专业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结合近几年的就业报告及相关资料可以发现, 法学专业已经连续三年就业率排名最低, 并被多家就业统计机构评选为“红牌专业”。法学毕业生中精英人才毕竟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毕业生。随着法学毕业生数量骤增, 社会对其需求程度远远无法适应其增长速度。这一系列现状导致了众多普通法学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 不能实现本专业就业。

(二) 满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求

综合性高层次法律人才指的是具有“复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当今社会,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 跨区域、跨专业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 需要运用法律处理的事务也逐渐增多[2], 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各类企业对于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就我国目前的高校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而言, 一般法律人才数量众多, 综合性高层次法律人才数量偏少, 远远低于如今的市场需求量, 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求。如前文所述,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复合性”, 与综合性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复合性”恰能相适应, 更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 满足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

目前我国的在法律人才培养领域许多错误理念尚未消除, “五轻五重”的理念误区仍普遍存在。“五轻五重”理念指的是:重课堂, 轻实践;重理论, 轻实务;重讲授, 轻操作;重成绩, 轻能力;重书本, 轻实训。”然而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轻五重”理念直接导致学生实务能力严重不足[3], 很多法学毕业生在从事工作时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挂钩, 无法运用法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法律教育培养本应有的意义也就无法体现。“五轻五重”理念是传统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中较为典型的问题, 长期以来普遍存在, 在短期之内这些错误理念还难以革除。

三、我国当前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现状

《意见》提出要对法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 给予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中西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划分[4]。当然, 这三类法律人才并没有涵盖法律人才种类的全部, 例如“应用型、复合型”对应“理论型、专研型”, “国际型”对应“国内型”, “中西部型”对应“东部沿海型”等等。之所以只重点强调三种类型的划分, 可能是由于当前社会中这三种人才相对较为稀缺, 需要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下予以重点培养。到目前为止,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在《意见》出台之后已经完成了为期五年的首期建设, 但是当前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沿袭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多弊病, 而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法律人才培养理念、法律人才培养方式及法律人才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

(一) 法律人才培养理念滞后

目前法律人才培养中被强调最多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而很多高校在进行法律人才培养时依然未改变陈旧的培养理念, 仍以“理论型、专研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正处于健全法制建设的阶段, 急需“理论型、专研型”的精通各类法律知识的人才, “理论型、专研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基本能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然而, 随着法学高等教育逐渐普及, 仅仅培养理论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法治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越来越多的国内和国际法律事务需要的是法律实践能力和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理论型、专研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在这一理念下培养出的法学毕业生无法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有相当一部分必然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二) 法律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当前的法律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较多高校采取“专才”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立同一的教学目标, 发布制定教材, 实行同样的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5]。这种情况导致无论是本科类、专科类、综合类还是政法类院校, 都实行统一的教育培养模式, 以使法学学生全面掌握基础法律知识为目标, 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趋向单一化。各类高校在进行法律人才培养时较少结合院校自身特色, 也忽视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自然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单一的法律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 法律人才教学方法不合理

1.课堂教学方法依然采用“教师系统讲解, 学生被动接收”的方式

墨守陈规的教学方式除了不利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之外, 实际教学效率也不高。首先, “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达, 教师多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用以投影放映课件的方式代替板书, 这种上课方式虽然丰富了课堂形式, 也具有其自身的便捷性, 但是可能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课件之上, 而忽略教师对课程本身的讲解, 导致学生无法透彻理解教学内容, 学习法律知识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第三, 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处于被动状态, 习惯性地将机械记忆作为学习方法, 而忽视了主动思考和质疑的重要性, 法律思维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2.课程考核方法无法全面考察学生法律素养

在法学专业教育中, 多以各科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排名依据。而多数高校的期末考试以考察对知识点和法条的记忆为主, 对法律思维和案例分析能力的考察则被置于次要位置。为了应对这种考核方法, 很多学生采取“突击式”的学习方式进行考前记忆, 而机械的背诵只能起到短时记忆的作用, 并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采用此种考核方式容易将学生作为“法律工匠”进行培养, 而不利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 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依据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实践处理能力也是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指标, 而当前高校法学教育中缺乏对这一部分的系统培养和考察, 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及专业实习等教学模式,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如前所述, 当前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优化和完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 对原有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 构建大众化法学教育培养模式

大众化培养模式和精英式培养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培养对象选择的不同:精英式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处于领先位置的优秀学生提供专业化培养, 而大众化培养模式则是致力于利用学校资源为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机会[6]。从这一角度而言, 精英式培养模式能满足的社会需求的范围比较狭窄, 而大众化培养模式更能适应如今社会上对法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很多高校都较为重视精英式人才培养, 而对于大众化培养模式的构建还不到位。精英式培养模式面向的对象毕竟只是少数, 加之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对精英人才的需求, 只采取这种培养模式并不能解决当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谓“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不是只针对精英人才, 而是面向整体法学学生开展, 目标在于提高法学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 要想完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大众化教育培养模式是必要途径之一。将大众化培养模式与当前的精英式培养模式相结合, 在针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适性培养”的基础上再对精英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才能保证法学教育的整体质量, 采取效益最大的方式培育人才。

(二) 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复合性法律人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很多行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 从事法律工作亦不例外, 具有其它专业学习经历的法学人才愈加受到社会的欢迎。法学教育要根据社会的需求, 加强法学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对接, 在进行本专业必修课程基础教学的同时还应该设置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 注重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制定培养具有跨专业综合知识的高端法律人才的教学目标。注重通识教育教学, 不仅能为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助于其法律思维的完善和拓展。

(三)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 也要注重法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科教学阶段加强实践教学, 才能为学生日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法律专业的最终目的还是将法律应用于实际之中, 如果不能学有所用, 法学学习的意义也就没有实现。因此应当改变实践教学不受重视、流于形式的现状,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首先, 要对实践课程进行具体规划, 设置法律诊所、模拟法庭以及专业实习等具体专业课程, 并且设立合理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方法, 所修课程计入学分;其次, 对于实践课程不应只由学生自学, 除了要求专业老师进行必要指导之外, 还应邀请公检法机关及律所的专家针对各领域指导, 分享实践经验, 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最后,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介绍学科理论知识之外, 也应分享一些实践知识和经验, 将两者相融合。

五、结语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这一培养模式正处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时期, 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实现其培养目标, 使其与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适应,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法学教育界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山星.浅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大学教育, 2015 (8) :179-180.

[2]华锋.法治社会视域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新乡学院学报, 2015, 32 (5) :49-52.

[3]张扬.创新与重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6) :66-70.

[4]陈友华, 易国峰.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沧桑, 2014 (6) :161-172.

[5]易卫中.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13, 32 (12) :110-112.

卓越教师培养措施与方法 篇5

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卓越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起到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我校卓越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培养一支由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县卓越教师、及各类优秀卓越教师组成的青年卓越教师队伍。

二、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卓越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卓越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卓越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三、卓越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的卓越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

3、学校创造条件为卓越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4、要求卓越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5、每学期学校提出卓越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6、每学年卓越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卓越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7、适时组织卓越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8、学校每年对卓越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卓越教师。

9、学校对卓越教师实行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卓越教师培训

(1)参加各级举办的卓越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卓越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4)各级卓越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卓越教师培养措施与方法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法律文化 复合型 法科人才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170-03

卓越法律人才指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依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各高校法学院系应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色实施分类培养。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法学分院试点实施了“双专业交叉模式[1]”的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法律人才“会写”和“会说”的技能作为交叉学科的融合点。在这一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推行过程中,虽能立足于自身特色、学生个体特性、自身教学师资保障等现状,突出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锻炼与进一步拓展,但是在围绕复合应用型法科人才培养之时,开始意识到法律文化在法科人才培养中的欠缺,时下大部分高校的法学教育改革,均未能真正意识到法律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笔者以期自己的拙见能求教于同仁大家,为所在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现状分析

法律文化作为与法律相关的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的全部文化现象,为立法、司法实践提供指导性和方向性的作用。法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部分,是一个涵盖法律领域的多种现象和因素的、多方面的范畴。[2]法学院校作为法律文化传播和法律人才培养的机构,其传播什么样的法律文化和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以及如何传播法律文化和培养法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主流法律文化所决定的。其间主流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的法治化进程和司法改革能否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法学教育下的法律人才培养对其影响甚大。但实际上,高校各法学院系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法学院系在设计法科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自身的优劣势了如指掌,与其他高校法学院系相比更能充分运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分类培养指导精神,更多是立足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多层次性,注重专业技能,追求复合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鲜少考虑或是引入法律文化。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法学分院为例[3],主要表现有:

(一)未能有效厘清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为了适应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法学分院主张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要职业化,将法科教育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为了能贯彻这一教育定位,进一步凸显法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在对整个法科教育类型进行设计时,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职业技能与理论知识两方面的教育关系处理上,这两类教育的此消彼长,已经让设计者颇感棘手。而对于素质教育,确实存有一定考虑,但是与理论教育、技能教育相比,往往是被置于其后的,甚至是作为被平衡的空间,素质教育在整个法科教育内容上所占的比例很少。诚然,时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需求存有脱节,职业化教育确实需要,但只重视职业教育不仅很难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还可能因此忽视对学生法律理论的训练,从而降低法学教育内容的理论厚度。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对法律文化教育的设计

法律文化(法治文化)是由法律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认知、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法治理想和法律设施等软硬件构成的经历、观念、态度、评价和信仰的总和,是培植社会法治理念,引导人们合法行为的重要载体。[4]法科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使法科学生掌握法律理论体系,还应该具有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学分院在设计法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其素质教育更多是通过通识课程来完成的,而在专业课程中鲜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法律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这些课程上。

(三)专业教师缺乏对法律文化教育的关注与投入

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讲解的是概念、特点、关系比较、规则或制度的具体内容等等。多数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常规的“一言堂”式,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现象仍然存在。教师积极从事着结构式、内容式说明,鲜少说明解决问题时的法律思维,所应追求的法律价值,作为法律人在对相关法律事务处理时应该有怎样的操守和伦理道德等。虽然法学分院正在进行学生学业评价性教学改革,但是任课教师对这改革的信心并不强烈,更多的是担心平时分考查比重的增加会极大的影响理论知识的授课进度,担心在课程知识不扎实、不全面的基础上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有益的讨论,这样的学业评价成效难遂人意,更不用说在对法科学生进行平时考查时增加对法律文化教育的关注与投入了。

二、法律文化引入法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般而言,法科人才不仅应具有系统的法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健全的公民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操守。卓越下的复合型法科人才还应该具备成为法律人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法律素质,具有呐喊精神,为权呐喊,为民呐喊,为公平与正义呐喊。因此,将法律文化引入卓越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中意义不凡。

(一)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会左右法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现今主流法律文化——法治文化,追究正义,倡导正义,通过法律的适用,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正义。而对法律的适用也好,对法治建设也罢,都离不开人,都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法律职业人才。因此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势必会影响高校法学院系的法学教育价值观,左右着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二)法律文化是法科人才培养,尤其是当下卓越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模式内容的来源

不论是静态的法律文化(法律理论、法律制度等),还是动态的法律文化(新观点、新学说、新学派运动等),对其最专门最系统的传承方式就是法学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法学教育者是一种人格化了的法律文化,法学教育教学资料是符号化了的法律文化,培养的学生则是法律文化的承载者。整个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就是教育者将所掌握的法律文化成果传递给受教育者的过程。

(三)法律文化决定了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法律文化中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影响着人才培养中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的专业人才所需具有的智慧、素养、品格等要求直接反映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中。

(四)法律文化影响着专业人才素养的形成,成为社会法治文明进程的助推器

法律文化通过对法学教育的促进,来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法律素养,而这些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人才不仅会传播法律文化,还会通过自身的法律实践和科学研究创造出新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通过对专业人才的促进,继而助推整个社会法治水平的增强,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引入法律文化后欲达到的目标

法学分院意识到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意欲达到卓越的培养效果,理应将法律文化引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在对法科人才培养时,应以社会主流法律文化——法治文化为先导,以法律文化与法学教育间的良性互动为出发点,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为本,以实践为本,立足自身实际,力求对现有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力争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目标一:以法律文化的核心价值——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为蓝本,以双专业交叉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层次为出发点,力求在原有法科人才培养目标之上,进一步明晰法科人才成为法律人的基础,即双专业交叉模式的复合型法科人才应具有:1.解决问题;2.法律分析与推理;3.事实调查;4.沟通;5.咨询;6.协商;7.诉讼和非诉讼程序;8.组织与管理法律工作;9.解决道德困境等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目标二:以法律文化价值理念的精髓——保障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为依据,确立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内容为素质教育(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所形成的逻辑严密的教学体系),职业技能教育(法律职业者所具有的技术理性和判断)和职业道德教育(理解和掌握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法律价值,形成相应的法治信仰、司法理念、法律思维、法律伦理等)。

目标三:通过目标一与目标二同时带动法学教育者自身的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意识与思想认识,以法律文化的主流文化——法治文化为基点,主动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优化培养手段与方法,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理论或实务背景的师资队伍。

四、法律文化引入下法科人才培养改革的举措

法学分院作为法律文化传播机构之一,对双专业交叉下的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应考量法律文化的影响与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多层次性,立足自身本科教学的层次,充分整合办学资源,主动适应环境,改革现有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夯实复合型的内涵与外延。这样不仅能树立自身特色,还能适应就业市场竞争,增强培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法学分院在现有的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加以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从法律文化与人的关系出发,改革现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法律文化中的人形形色色,法律人仅是其中之一。同为法律人,因其从事领域的不同各有不同侧重,例如法律学术研究者、法学教育者、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者(公务员)、商务精英、基层法务工作者、城市社区或农村法律工作者等等。而法学分院的法科教育仅为本科教育,是法科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育阶段,并且因为国家教育政策的规定、自身的原因等诸种状况,缺乏延伸本科教育的平台,也就是目前还不具有独立招收法学硕士、专业学位法律硕士的资格,更不用说法学博士这样的长远发展平台。鉴于此,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具有职场竞争力,便需注意复合型法科人才应该具有不同法律服务层次共同需求的通识性基础专业技能,也就是在法律文化的引入下,进一步加强“会说”与“会写”这两大专业基本技能在双专业交叉中的融合培养。如此一来,不仅能使法学分院的法学教育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而且能进一步满足社会多元化法学人才的需要,能够打造出契合社会需求的“差别产品”,能进一步拓展法学分院法学专业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修正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复合型法科人才的培养应符合法律文化的要求

法学教育既要用现有的法律文化来培养法律人才,又要打造出符合法律文化要求,契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因此需制订符合自身特色又不同于一本法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法学分院拟对现有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方案予以修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内容——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对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予以合理的比例分配,构建卓越下的复合型法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运用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平台,积极拓展法学学生法律职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的渠道。增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结合社会行业需求开设相关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实用课程。

(三)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法律文化新的生长点

法学教育不仅要适应法律文化,而且还要创造法律文化,尊重重视思索的法治文化教育理念。同时,结合自身法科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探究互动性教学,一改以往法律辞典式教学方法,把法律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和动心,以此培养学生的行为技能、认知技能和情感技能。教学双方在互动过程中能进一步激发彼此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法律文化新的生长点。

(四)多元化师资队伍的搭建,进一步提升人格化的法律文化

现有法学教育师资力量,从整体上来说,相对较为薄弱,尤其缺乏实务型和理论与实务兼备的师资力量。教师作为人格化的法律文化,自身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法律文化的传播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搭建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以满足法学教育的需要。应在现有理论型教师基础上,一方面鼓励理论型教师多参加法学实践,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从社会引进专家型人才如特聘教授、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一线实务法律工作者来充实专业师资队伍,以确保师资队伍能迎合实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通过评估提升法学教育质量,推进法律文化发展

通过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有侧重的评估活动,建立系统科学的法学教育评估系统。实现教育过程与评估过程的有机统一,突出法学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更为有效的培育法学师生创新、质疑、反思等综合能力,实现法律文化的代际传递,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 注 释 ]

[1]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法学分院的“双专业交叉模式”指的是在新生入学时便将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直接设置一个单独的教学行政班,根据这种交叉融合设置相对应的独立课程体系进行培养,四年修满规定学分获得法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同时颁发第二课程证书。现有的试点分别为“法学+汉语言文学”、“法学+工商管理”.

[2] 孙国华.弘扬法治精神、深化法学教育、构建法律文化[J].朝阳法律评论,2013(1).

[3] 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均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为了行文简洁,下文不再做反复说明.

[4] 张文显,李光宇.论法律文化与司法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2(6).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7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意即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二者并重,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一)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者不再将知识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知识不再是客观的、绝对的,而是主观的、发展的。每个教师与学生对于同一知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每个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也有着独特性。

(二)知识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致力于实习场的创设,将学生与完整的经验回归到融合的状态,并将实践共同体作为一个能整合到学校实践中去的学习舞台。避免学生的学习一开始就陷入定义、规则、原则、分类这些概念体系,解决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的难题。教师可以借助具体、形象与知识相匹配的事实, 弥补学生没有经历的缺憾。

(三)知识的复杂性

建构主义者从另一个角度将信息与知识作了区分。他们认为信息是确定的、客观的、结构良好的,知识是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主观的。信息与知识不能等同,如果等同起来, 知识就像信息一样是可以纪录下来并可以分割的,用语言和符号明示。教学就成为对这种简单知识的传递、传播,学生就是通过对所教知识的复制与同化来获得知识。然而知识是复杂的,其主要特征就是开放性、建构性、协商性和情境性。知识是主观的、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很难直接获取或传递给他人,也就不能以孤立的方式掌握[1]。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倡导的是以学生动手和教师指导并重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内容;以情境化、形象化和抽象化、理论化并重的教学手段,施行多样化、复合型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尤其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在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并通过教师协助指导下的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理解、自我解决等不断强化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建构主义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的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改变,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是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修正的领路人,学生也不再是纯粹的应声虫,而是主动学习者和参与者。

二、建构主义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任课教师 的适用

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支持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鼓励法学骨干教师到海外学习、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团队, 聘请世界一流法学专家学者到国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此,教师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中,应该树立和实施有别于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一)教学理念的转换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具备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理念。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许多教师心中根深蒂固,灌输式教学理念深入人心,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极其不适合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难以培养出复合型、职业型的法律人才。究其原因,很多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或者实际经验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运动员”,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Geoffray Scheuruan根据建构主义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不同角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无论是认知建构主义还是社会建构主义,都要求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或合作者[2]。这样的教学理念和角色定位要求教师首先应具备比较丰富的具体工作实践经验,从而在遇到学生的问题时,可以高屋建瓴、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情景化、复合化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既要有纯理论的讲授,又要有实际案例的结合,每讲一个知识点,应通过一个形象化的案例来说明解释该知识点, 特别是对复杂理论的知识点,应通过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的方式加以理解这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记得深,而且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既要有形象化语言,又要使用视频、动画、实验、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得学生从易于接受的形象思维自然转化到难于接受的抽象思维,形成法律逻辑推理的习惯思维范式。

(三)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复杂化

卓越法律人才是高素质的技能型、实践型人才,是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需要的高级职业法律人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应把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为主转移到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应自觉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身体力行,以案说法,以情讲法,做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法律知识与法律实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尤其要强调的是,由于实践的复杂性,要求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简单,纯粹为理论教学而设计,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 必须以复杂的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在初期比较简单的理论教学基础上,逐渐适应相对比较复杂的法律实践,从而逐渐形成高超的法律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建构主义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学生的适用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建构主义理论非常适合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指导,非常适合作为未来卓越法律人才的学生逐渐建构自己的法律知识框架、形成卓越法律技能的需要。按照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 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认知学徒模式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模式。“确实,在众多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取向中,学徒制模式受到了最为广泛的重视”(Honebein etal,1993)。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的形式,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3]。学生要成为卓越法律人才,就必须浸淫于法律实践的大海中,浸淫于案例分析之中,浸淫于法律技能的反复锤炼中。根据学生自己未来的就业取向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法律职业,以此为目标,在学习了必要的基本理论之后,应大量从事法律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生对金融类法律职业比较感兴趣,则学生在学习了必要的金融理论、金融法理论之后,应选择在“做中继续学”的模式,可选择金融机构实习,专门从事相关的金融类法律顾问工作;或者选择律师事务所实习,专门从事金融类法律服务工作。尤其要强调的是,必须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卓越法律人才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以实际法律工作业绩为主要考核目标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学生在法律实践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考核评价,发现高素质的职业法律人才,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

总之,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确立适合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要的、满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非常适合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和复杂性特征,强调卓越法律人才任课教师转换教学理念;实行情景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侧重于复杂化、实践化;而作为未来卓越法律人才的学生应根据自己未来的就业取向和职业规划,浸润于法律实践和法律技能的反复锤炼中。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8

一、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是高校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底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是今后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今后的教育指导与发展方向。两部委下发这一《意见》的原因显而易见,法律专业作为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也获得了很大发展,目前我国共有623所高校开设法学类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数29万多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累计培养法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36万多人。[1]可谓规模庞大,也为推进国家法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法律专业毕业生并未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具体体现为法治理念教育不够深入,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单一,本科阶段教育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学生侧重于法条的记忆和背诵,但处理问题和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为此,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要完成这一任务,除了在校内强调法学理论的学习和训练外,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建立高校与司法机关关于法律专业学生的实习与训练体制,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存在的问题

加强与实务部门的联系是提高法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适用法律的实务部门众多,如拥有执法权的政府各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础。这些实务机构中,政府部门按管理领域进行执法,所运用的法律相对单一;而律师事务所和法院、检察院是较为理想的法律专业实训部门。其中律师事务所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案件,但缺点是律师办理案件大多是单个人进行,由于涉及律师本人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律师带学生从事法律实务实践的意愿不强。

从目前来看,最适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务是检察院和法院。检察院行使国家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其中又以公诉部门工作最为繁忙,除了公诉部门,其他各个处室也承担大量检察工作,法律专业学生的实习可以帮助检察院工作人员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减轻检察官的部分工作压力。法院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关口,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法院进行实习,可以了解一个案件从受理到判决、执行的所有环节,通过实习可以熟悉案件流程和法官适用法律的基本思路,因此对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适用与实践能力尤其重要。

正因为上述原因,多数高校也在法院、检察院建立了实习基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高校与司法机关合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需要建立新的合作模

首先,法律专业学生还没有在司法机关形成固定的实习时间。到法院、检察院进行实习的学生大多数时候都集中在毕业实习阶段,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段性。按规定,司法考试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而参加考试的一般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司法考试之前很少有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实习,多数是完成司法考试后进入毕业实习,而此时的法院和检察院往往人满为患,实习的学生在办公室有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也有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寒假的时候进行实习,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实习,而找某个单位盖章应付毕业实习的要求。

其次,法律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的实习模式有待改进。目前法律学生在司法机关多参加办公室事务的工作,如打字、复印、整理档案文件、日常接待等工作,真正参与案件办理的并不多。在基层司法机关因案多人少及案件性质的原因,部分学生还能参与案件办理,但到了中级法院或市一级的检察院,由于案件性质和保密的需要,法官或检察官往往不愿意让实习的学生接触案件的处理。因为这些原因,实习的学生往往感觉实习的收获不大。

再次,高校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多数体现在学生到司法机关实习,但司法机关到高校对法律专业学生的指导还做得不够,交流的单向性明显。虽然部分高校也聘请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作为导师指导学生,但由于本身工作繁忙,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很难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实务指导。

最后,高校教师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合作领域过于狭窄。因为缺乏协调机制,高校教师能够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的人数还较少,而且由于司法机关案件质量与责任制的原因,即便高校教师在司法机关挂职,多数情况下也不从事真正的检察或审判工作,对案件流程与法律适用并不完全清楚。

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模式下高校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合培养机制,而且这种机制不仅局限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也应建立本级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一)多层次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双向流动的重要性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支持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任教,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从国家层面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选派1000名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时间为一至二年,这些教师通过作为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参与法律实务工作,获得实际法律工作经验,这对于法律理论知识丰富,而适用经验较少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工作获得的感知可以更好地,更准确地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选派1000名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到高校任教一至二年,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专家可以为学生传授实然状态下的法律运行与适用,其丰富的案件经验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以往高校教师也有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均等更多地是由组织部门选派,挂职人数较少,而实务部门到高校任教的专家更少。现由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牵头实施“双千计划”使高校与实务部门实现双向流动,最终受益的是高校法律专业的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列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才适用“双千计划”,并未惠及数量更多的其他地方高校,为了使其他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省级地方也应依照“双千计划”建立地方的法律实务部门和高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建立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指导意见》来自最高法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14个省、市、区的部分中基层法院,接收过数量不等的法学院校教授、业务骨干挂职副院长、院长助理、庭长助理。28个省市区的法院,有不同数量的法官被有关法学院校聘为兼职教师或研究生导师。[2]

(二)制定高校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双向交流程序

目前,高校与法院、检察院之间并没有任何合作的规定或条例,二者之间的合作完全是可有可无,可配合也可以不配合的,由于没有规范性义务的约束,不同司法机关对高校学生实习甚至旁听所持态度完全不同。目前高校教师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人员交流主要依靠组织部门或政法委进行协调,组织部门和政法委也缺乏必要的长期计划进行协调,因此需要制定高校与司法机关之间双向交流的规范和程序。

在2011年,当时的最高院院长王胜俊便提出,人民法院要加强与政法院校的人才和业务交流,充实审判力量,提高司法水平。[3]根据《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全国今后的10年内将选派1000名法学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每名专家的挂职时间为一至两年。最高法院为了实施这一计划,所下发的《建立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指导意见》中提出,经组织部门同意,各高级人民法院可定期选派2至3名优秀专家、学者到本院或下级人民法院挂职锻炼,担任相应领导职务,参与法院的审判或调研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列席审判委员会。该指导意见虽然由最高法院下发,但如何执行由各地法院自行决定,更重要的是,这是由法院单独下发的,没有组织部门的配合,该意见仍然无法顺利实施。检察院系统也还没有类似的指导意见,因此解决高校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家层面的中央政法委、中组部、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检共同制定并发下高校与司法部门人员双向交流的程序与内容规范,确定各方工作职责与义务,以便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三)建设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育培养基地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计划提出要依托“本科教学工程”,支持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重点建设100个共享共用的示范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其中20个左右为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这是政法委与教育部在国家层面的基地,需要专家委员会对各高校申报方案进行评审,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再根据评审意见,确定参加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通过推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优化,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这些实践基地实习过程中,通过担任法官和检察官或者律师助理,在这些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指导下,接触案件材料,参与讨论、协助起草判决书、起诉书或其他法律文书、接触商务谈判、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庭审过程,从而熟悉法律实务的各种流程,不断的实践操作将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理论,锻炼其法律职业技能。

据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有关负责人说:全国100家公开示范法院都将允许法律专业学生自由申请实习。法院面向法律教育研究机构公开,这是促进司法公开的一次契机。[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态,列入公开示范法院的这些单位对方便学生实习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大有帮助,在此需要思考的是,除了这100家法院外,因为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局面,全国的其他法院也可以,更需要为法律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锻炼机会。

事实上,全国高校众多,能够进入100个人才教育培养基础的高校多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得到照顾的部分地方院校,对于为数众多而无法进入100个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地方高校,无疑失去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但实践教育基础又是必要的,所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建设相应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但这需要地方教育部门与地方政法委相互协调才能使地方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按国家层面的政策模式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获得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较早的是江苏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2年11月4日与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六所高校在南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合作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江苏高院制订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向13家“示范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授牌,还确定了高校教师和法官双向交流的名单。[5]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提高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极其重要,相信也是法学院校之间的一次洗牌,被列入计划的高校无疑获得了一张通向与司法机关固定合作的强大通行证与财政支持,而师资与学生质量相对较差的地方高校更不应自行排除在培养计划之外,各地政府应按国家层面的模式应加强对这些地方院校的支持,否则国家资源将集中于少数的部属高校,将无法促进落后地区的法制建设。通过各个层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所建立的实习基础、双向交流机制,高校教师、学生、司法机关和其他实务部门都将获得共同进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结合点.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04/116454.html.

[2]袁定波,郭文清.最高法详解双向交流指导意见出台缘由.法制日报,2012-8-14,(第005版).

[3]郭少峰.三名高校法学专家挂职最高法不脱离原教学岗.新京报,2012-12-30.

[4]袁定波,郭文清.最高法详解双向交流指导意见出台缘由.法制日报,2012-8-14,(第005版).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9

据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 目前开设本科法学专业的地方院校达到600所, 其中符合教育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审核与麦可思研究法学毕业生培养良好标准的不足100所, 其余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实行通识教育, 少部分院校借助其他学科优势资源尝试性的开设交叉性部门法学专业。但是囿于教学质量与教学资源的限制, 地方院校法学专业通识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面临诸多限制, 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地方院校交叉性部门法学专业的开展也持观望态度, 因而造成了法学特色学科的开展日渐式微。通过对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教师、毕业生以及地方院校所在地法律职业者的专项问卷调查和标准性访谈, 地方院校法律人才培养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课程设置偏重通识教育, 不能与就业实际需要有效接轨。法学本科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法学本科毕业生具有完备的法学知识及素养, 通过以核心部门法学为知识单元进行体系教学, 构建法学本科生相对完备的实体法学与程序法学理论体系。[1]但是随着当前法律职业服务专业化程度的加深, 通识教育难以满足更为复杂的执业需要, 这就造成了法学毕业生在就业和工作过程中面临着更为沉重的专业知识更新与对口从业压力。

(二) 地方院校法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信息沟通与知识更新缓慢, 不能进行差异化优势法学专业培育。法学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法学教师队伍建设、图书馆资料与案例等学术资源供给和社会法务部门合作三个方面[2]。目前重点法学院校教师构成主要以“双师制”为主, 法学教师一方面是课堂知识的教学工作者, 一方面是社会法律服务执业者, 而在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双师制”教师比例较低。地方院校法学限于资金、人力与设备等方面的限制, 学术资源一直处于低限配置状态, 对于法学图书、资料及案例数据平台的购买与搭建不够重视, 加之缺乏对于社会法务部门资源的引入, 知识获取与更新效率低下。

(三) 地方院校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主观上表现为个人执业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薄弱。衡量法学毕业生能力的指标是多重的, 且并不只限于其对法条的熟识与法理的掌握, 司法机关与社会法务部门更为重视的是毕业生以具体问题分析与学习能力、法务部门协调能力、文书写作能力与工作逻辑思维能力为代表的知识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亦难从单纯课堂文本教学与测试中得到衡量。

(四) 地方院校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客观上表现为社会对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缺乏认同。法学专业本身具有毕业生总量大、专业通用性强的特点, 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在教学质量不突出与专业特色不显著的双重消极影响下, 人才培养难以获得社会总体的关注与认同。

二、地方院校法学专业ACBSP与ABA认证机制的适用分析

教育部每年会对下辖各高等院校及学科发展进行考核评估, 这是保障高等院校各学科及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借助原有部委考核的方式, 更新与发展基于法律职业共同体 (行业) 与培养机构 (院校) 合作, 面向社会整体需要与自身特点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化与应用化的认证机制。换言之, 通过行业组织参与专业认证, 提高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同, 提升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毕业生职业素养, 为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建设提供新的参考依据与发展动力。专业认证机制是高等院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基于自身意愿联合行业及社会第三方进行自我评定和改良的方式, 通过社会对于自身资源、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的认定, 保证自身学科发展具有社会信任的资质, 这种社会认可的自发认证机制与教育主管行政机构的评估机制相互协作, 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目前, 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与工程教育领域的专业认证正在逐步开展, 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质量认证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 地方院校法学专业认证可以吸收借鉴美国法学专业认证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开展相关工作。

法学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性特点, 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开展工作的认证要着重考量毕业生在执业过程所能实现的社会普遍价值和职业行为素养。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构建ACBSP专业认证机制, 其创设的目的在于在肯定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保证研究与教学平衡的基础上, 认证过程更加侧重于人才培养上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真正效果。[3]具体而言ACBSP专业认证机制重视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 其要求法学专业教学工作者在课程开设上适应法律职业化所带来的应用性要求, 要求在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改良教学方法并使用更为先进科学的教学技术,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知识考查过程中侧重学习效果指标转化,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全面的掌握法学知识, 又能有效的将理论转化为综合职业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

20世纪初期, 美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开设数量与法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等客观因素干扰了教育部门对于法学毕业生素质的有效把控, 造成了社会对于法律职业的认同危机。[4]为了应对这种局面, 美国律师行业协会开始设立ABA法学专业认证机制, 其目的在于强化行业组织对于法律共同体新单元的质量把控, 回应社会信任危机。通过近百年的制度发展和完善, 目前ABA法学专业认证机制实现了社会行业组织与教育教学机构的联合人才培养与认证合作, 形成了基于教师考核、教学资源分配与教学任务设定为量化指标的法学专业建设认证标准与以毕业生执业过程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知识掌握程度、法律分析与业务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及职业素养与操守为量化指标的学生综合能力认证机制。

ACBSP专业认证机制侧重于通过法学专业课程与教学的考查与改革, 提升教学效果。ABA法学专业认证机制则侧重于法学专业设置与毕业生执业资质进行量化, 提高法律人才执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两种认证机制均对我国地方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专业认证视阈下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当前地方院校法学学科的发展应通过法学专业认证机制实现社会对于法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的认同强化。法学专业认证机制可以为法律行业组织提供参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评审的通道, 加强社会对于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流程管理和认知, 促进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的自身建设, 形成“有效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依托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的改良通过法律人才素质提升得以验证”的良性发展模式。具体而言, 地方院校法学专业认证应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考核、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共享、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引入和法学教师队伍完善四个方面进行。

(一) 以提升卓越法律人才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为指标的教学方法认证。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实现毕业生学习能力向执业能力的转化, 通过问题探讨教学 (PBL) 、典型案例教学 (CBL) 与分组模拟教学 (TBL) 的课堂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与认证, 降低传统宣讲式教学的比重, 提升法学专业毕业生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分析能力、组织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其中研讨所需问题、典型案例的选编与分组模拟的情景应通过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校际间合作进行征集和遴选, 保证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评价性。

(二) 以地方院校法学教学资源优化为指标的资源平台建设认证。地方院校法学专业认证的教学资源指标主要包括:能否随时为学生情景模拟提供场地条件与能否实现课堂教学的数字化, 对于以上教学硬件设施配置无法保证的院校不予认证, 同时主要考查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图书馆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判决文书、法律条文与专著研究的检索与更新, 并且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应将各单位教学资源整合实现数据库共享。

(三) 以毕业生执业能力结业考核为指标的法律行业组织自治认证。地方院校法学毕业生目前主要以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 的形式完成结业考核, 这种传统的结业考核方式不能有效适应就业的需要, 因而专业认证机制引入法律行业组织执业能力测试并使测试结果成为毕业生职业素质评定的一部分, 执业能力测试题目由司法机关、律师协会与法学学者联合制定, 设立专门委员会对成绩加以复核, 将统计结果反馈给校方、学生个人和用人单位, 强化校方教学质量与毕业生执业能力自检, 提升社会认同。

(四) 以非教职人员引入地方院校法学教师队伍为指标的师资构成认证。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师资构成认证应包括非教职与专职教师比及教师与学生比两个指标:将客座法学学者,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与资深律师等非教职人员引入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活动, 可以保证在法学专业认证过程中, 专职教师承担合理的教学负担, 维持高水平的师生比例, 同时提高学生知识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继远.地方院校多元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6 (02) .

[2]胡晓进.法学教育如何向医学教育学习——美国经验与中国路径[J].法学教育研究, 2011 (01) .

[3]刘莉莉, 段池沙.职业类与学科类专业认证标准的比较——基于美国ACBSP和AACSB专业认证的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5 (10) .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10

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在2011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对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改革提出新的方向, 提出要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当前, 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还达不到要求, 需要各方配合进行改革, 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高素质的后备法律人才。

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概述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 能过综合多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在2011年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之后, 2012年公布了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名单, 我国高校的法学专业面临的巨大的改革。

3. 当前高校法学教育现状

(1)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陈旧。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的法学专业仍然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 学生被动的输入法学概念, 课堂上很少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缺少沟通和互动。而教学内容也很陈旧, 很多年都不更新, 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没有兴趣学, 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使得法学专业的课程越发的枯燥和无聊。 (2) 缺少实践课程设置。虽然, 近几年有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法律实践课程的设置, 开始了诊所式教学、案例分析等课程, 但是其效果甚微,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在这些实践课程中, 学生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推理和认证, 并不能从实际操作出发去解决问题;其次, 开设的这些课程并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模拟法庭也是事先写好本子进行若干次排练后进行的, 并不能激发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3) 法学专业准入制度不健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使得法律人才的需求加大, 高校的扩招加大了法学专业的招生能力。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 相当多的学校都是大班教学, 好几百人坐在一个教室里进行授课, 其规模呈盲目性扩张。真正走出校门, 走上法律职业工作岗位的人才少之又少。高校的法学专业准入制度亟待健全, 以提高法学教育的培养质量。 (4) 司法考试的弊端。我国当前仍然通过司法考试来给法律人才发放职业资格证。不可否认的是, 司法考试确实使优秀的法律人才脱颖而出, 但是其弊端也显现出来。很多学者认为, 在司法考试的影响下, 高校的法学教育成为典型的应试教育。学生只是获得了司法考试的能力, 而并没有获得通过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法学素养、思辨能力等都被忽视。

4. 卓越人才计划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 (1) 改革课堂教学法, 更新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法加以改革, 辅以案例教学法, 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加强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避免简单化和形式化, 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 注重推理的过程, 并且具有不确定性, 可以使学生通过推理, 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同时, 要实时关注法学的发展, 更新教学内容, 和国际接轨, 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的理念, 能够和未来的职业更好的衔接。 (2) 加强法律实践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 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 通过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 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多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推理能力, 注重证据的严密性, 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推理能力去解决具体的社会矛盾, 对其行为做出法律上的认定, 证据的合法性和案件的推理保持一致。同时也可以委托法律行业的专家, 比如一线的法官、检察官等, 为学生讲述实际案例中法律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进而更好加以运用。 (3) 提高法学专业准入门槛, 完善准入制度。为了更好的提高法学教育的培养质量, 应该完善法学专业的准入制度, 使真正有法学信仰的学生进入法学专业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法学素养和法学实践能力, 教师能够更好的为学生讲解法学知识, 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优秀的法律人才。 (4) 提高司法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当前, 在我国全面废除司法考试制度是不现实的, 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司法考试在考查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 应该加大案例分析的比例。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要关注案例的每一个细节, 从而发现问题, 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得出解决的对策, 加大司法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

结束语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几年来, 全国各地高校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 以贯彻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的意见。高校法学专业应该结合课堂教学讲授法律基础知识和多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司法考试, 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 使法学专业学生成长为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法律专业人才, 从而实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刘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4, 37 (5) :142-145.

[2]陈海平.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论纲[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4, 28 (7) :130-135.

[3]张道许.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1 (1) :116-119.

[4]王星, 李静.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下的高校法学教育改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 26 (6) :83-85.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篇11

教学改革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之一,环境资源法作为法学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必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当前,我国在环境资源法授课中已经注意到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并构建了环境资源法教学案例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适用教学案例库、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运用环境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普遍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学生运用环境法律解决环境纠纷的实际操作技能不高,应结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构建多媒介形式的、多样化适用的、多途径的教学案例库,通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来不断完善案例库,通过案例库的正确适用来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

一、构建和运用多种媒介形式的环境资源法案例

(一)实录形式

实录形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案例教学形式。这种案例形式是把实际发生的案例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采取写实手法、陈述式语气,在全部案例事实陈述完毕后,提出一系列需要讨论的问题。环境资源法案例的实录形式应该更加具有真实性,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在选择案例时最好选择真实发生的、影响较大的案例。实录形式的案例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适用的基本案例形式,但实录形式的一个明显缺点是千篇一律的写实和陈述式容易使人产生枯燥和厌烦。而学生需要新的刺激来产生激励,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列举形式

列举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案例教学方法。这种案例形式是把与案例有关的背景事实、所提问题、案例解决方法、法理分析和评论等部分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起来,让人一目了然,可采取表格形式。环境资源法案例的列举形式也应该适用性很强,比如,在学习环境资源法的应急管理制度时,可以把应急管理相关的各项因素采取条列形式一一列举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有效强化刺激,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反应。

(三)视听形式

除了书面案例形式外,最常见的案例教学形式就是视听案例,或视频案例。这种案例形式把与案例有关的事件通过视频展现出来,是最形象化、最容易为学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案例形式。但这种案例形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受制于案例材料的有限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不如书面案例形式很容易获取。比如,在学习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时,准备采用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案例,但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来的视频资料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只能选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来说明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性。

二、多样化案例教学方法的适用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对学习结果的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因此,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采取多样化案例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案例库适用多种媒介形式教学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给学生以不同的预期,刺激学生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习效果。在多样化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参考发现学习法的实施步骤,首先,提出和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供给学生案例,使学生体验到案例提出问题的不确定性,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假设,协助学生收集案例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审查相关研究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证实结论。

为提高卓越法律人才的实践技能,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案例教学,让案例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按教学阶段,可分别实施入门预习型案例教学、课堂解释型案例教学、课堂测试型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型案例教学、课后作业型案例教学等。入门预习型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设定形象化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参与热情,对入门预习型案例应选择那些表面看起来具有不确定性,但实际上经过审慎思考可得出确定结论的案例。课堂解释型案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案例的学习讲解所学知识点,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比较贴近知识点,能够明确阐明知识点,案例情节不应太复杂。课堂测试型案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案例提出有关所学知识点的问题,案例必须是针对知识点提出的有专门指向的案例。课堂研讨型案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总结本课讲授中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为下一次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提出新的知识点问题。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前后案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课后作业型案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后作业中的案例分析,巩固和提高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入门预习型案例可选择甘肃兰州“愚公移山”被叫停的案例,提出问题:为何“愚公移山”会被政府叫停?在讲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时,可以选择香港港珠澳大桥被一位老太太逼停的案例,该案案情并不太复杂,但很明确地说明了应该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而课堂测试型案例则可以选择圆明园环境影响评价事件,在该事件中,一开始并没有对圆明园做出环评,但后来在舆论的关注下,清华大学对圆明园湖底铺膜进行了环评。就此,可以向同学提出,该环评是否合法合理。而课堂研讨型案例可以选择松花江2005 年特大水污染案,提出的研讨题是:如果在建设吉林石化之前对该企业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就不会把这样一个重污染的高危化工企业放在松花江边,结果导致这样严重的水污染事件。课后作业型案例可以选择2005 年我国的环评风暴案例。一方面,可以考察该年度所有的环评案例,巩固已经学习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等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出新的问题,为接下来学习环境许可制度埋下伏笔。

三、多样化案例实务教学考核评价的适用

(一)课堂案例教学中的考核评价

课堂案例教学中的考核评价内容主要是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中的学生实际表现,可分为奖励性和激励性评价。奖励性评价是指可把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之一,计入学生期末考核的总成绩;激励性评价是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出明确的赞扬或肯定,使其受到鼓舞和激励。在环境资源法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课堂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地位。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常见问题是容易失去对复杂环境资源案例的兴趣,教师应注意正确适当地运用正激励和负激励,通过及时的奖励性考核评价、激励性考核评价和适当的批评性考核评价,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案例,提高对案例所反映出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在环境资源法的课堂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结合环境法科技性的特点,通过某些实验现象来揭示环境法的原理。比如,在讲解环境标准制度时,可以采用林格曼黑度测试仪说明环境标准产生的原理: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不同的污染后果,因此应设立环境标准制度。

(二)法律诊所中的考核评价

法律诊所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一种培养法学院学生获得法律经验,提高实际法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种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真实案件的办理过程,使学生熟悉法律实务程序和技巧的实践教学模式。典型特征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际案例的办理过程,让学生根据其角色(通常为原告的公民代理人),运用法学原理和法律规定,提出所参与案件的具体解决对策,如为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代拟起诉书等。在法律诊所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可以从六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水平。

法律诊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承办的案件,采取提问、讨论、模拟、反馈等方式,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获得事实和法律上的认知和判断。法律诊所的课堂外教学主要是由学生从事法律实务,以提高其法律技能。法律诊所的课堂教学是为课堂外教学提供基础,而课堂外教学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实验。比如,在学习环境公益诉讼时,通过课堂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原理;而在课堂外教学中,则可以由学生作为模拟代理人,为环境污染案件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全程参与案件,提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自我运用能力。

(三)解决案件工作坊中的考核评价

解决案件工作坊作为一种重要的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手段,是指参加者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处理个案的授业方式,学生像律师一样,从接受客户委托阶段起逐步解决现实问题,一切都从零开始进行准备。在处理个案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洞察世事、应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其最大特点是主要由实务部门专职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基本自主的实践方式。比如,涉及环境犯罪案件,则需要有检察院的检察官参与指导;涉及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则可以邀请环境法庭具体办理过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法官参加指导;涉及环境民事诉讼案件,可以邀请具体办理过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的律师指导参与,或邀请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学生必须深入参加解决案件工作坊,从与实务部门具体人员的交流、探讨中学习、获知法律经验、掌握法律技能,提高法律职业能力。

摘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技能和法律职业能力为目的,应以高等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激励理论等教学规律为根据,综合构建和运用案例教学库。以环境资源法教学为例,应从环境资源法教学案例库中选择多种媒介形式的环境资源案例实施教学,整合各种不同且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案例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上一篇:电视编辑工作创新下一篇:社区心理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