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1
目前, 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不属于工程教育强国,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供应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是目前摆在全国工程教育界面前的一件大事[1]。
1 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现状的分析
冶金工业的发展需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 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的实质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当前, 我国的很多传统工科专业, 包括冶金专业, 其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下:
1.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我国的很多传统工科专业高等工程教育在认识上一直存在争论:是培养科学家还是培养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定位制约着培养模式的选择。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家, 而工程教育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 其目的是培养工程师。培养工程师和培养科学家需要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
1.2 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工程实际”不够
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工业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和工业发展的经验。而我国工程技术教育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 导致学生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交往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
1.3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脱节
工科院校必须面向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 双方应该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目前, 我国工业界不像美国工业界有对毕业生进行必需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的系统, 我国的工科大学生也不像德国工科大学生具有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基本上是高校一家进行, 企业没有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去。
2 对改进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的建议
2.1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升冶金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 需要改变由高等院校一家主导人才培养的现状, 发起由高等院校、冶金企业、冶金研究院、冶金设计院共同参与冶金专业的高级人才培养, 改变由高等院校一家指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的现状, 制定不同单位在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 不同单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相互衔接, 承前启后, 形成一个总的适应冶金工业发展的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随着高校扩招, 各高校, 尤其是普通高校冶金工程专业招生人数增加幅度很大, 一届冶金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几乎达到上世纪冶金专业人才培养4~5届的规模, 给学生在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等环节的教学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2.2 采用保险机制和荣誉鼓励机制
学生到冶金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 或在冶金企业从事毕业设计, 冶金企业、高校及学生三方都承担着很大的责任, 如果能采用保险机制, 由保险公司承担意外伤害保险, 将会给三方降低安全压力, 提升教学效果。冶金专业学生在高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方面, 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但在从事实践环节的学习, 目前缺乏有效的荣誉激励机制, 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2.3 冶金行业工程师认证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普遍不太高, 缺乏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没有工作经验等几乎成为毕业生们“嫁不出去”的最主要的原因。行业的各类工程师证书构成了工程师“准入”资格证的主体。现有的主要认证有: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地评估师、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焊接国际工程师、通讯工程师、电子商务工程师等, 冶金行业工程师的认证仍缺乏岗位技能认证。
摘要:以培养本科人才具备卓越的工程能力为目标, 本文从完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采用保险机制、采取荣誉鼓励机制、冶金行业工程师认证措施来探讨提高冶金工程专业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2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xx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xx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交通土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
为贯彻教育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以此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相关行业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合理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地位,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实践技能、创新技能的提高。为深化贯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交通土建专业应该从理论教学、实践技术训练、企业环境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多个教学环节入手,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打造基础。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特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在2010年6月23日由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所提出的,它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要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1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最终要纳入到相关的行业企业中,如果高校培养的工程师是理论上的工程师,那么其就没有任何的现实作用,交通土建工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高校在培养土建工程人才时,脱离企业的要求与参与,那么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就可能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对企业产生不了任何的有价值的工程,因此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全程参与,企业结合发展要求对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与要求,可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第一时间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共享。
1.2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并不是完全参照高校的教材课程要求而进行,其必须要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脱离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必然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就达不到行业标准的要求。培养交通土建工程师要严格按照土建工程行业标准制度规范要求执行,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
1.3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土建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校在培养工程师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为维护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要严格保障,因此要求土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要具备加强的工程能力,能够保证经过自己实施的交通土建工程在质量上要绝对保证,在技术上要处于领先水平;其次卓越工程师要具备创新能力。
2交通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具备较强实践应用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周期业也越来越短,为此交通土建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交通土建施工行业的发展要求和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要求分析:交通土建工程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既要懂得丰富的土建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土建施工管理技术,也即是常说的既有理论知识也具有实践能力。为此黄河交通学院对交通土建专业的定位为: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结合本校土建工程专业优势,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人才,使学生成为“技术应用型+工程管理型”的面向生产一线的卓越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交通土建专业在培养人才时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按照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为主,突显不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土建工程人才时不注重本校的教育资源,忽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结果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与本科院校学生竞争没有特色可言;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技能时没有侧重对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也就是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高端技能方面缺乏,他们只是具备一般的土建工程专业能力,只能在土建工程企业的低端岗位就业;三是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培养卓越工程师所要求的教学模式进行。
3交通土建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
依照培养卓越土建工程师的标准与原则,本校将土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
3.1优化理念教育,设置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培养卓越交通土建工程师前提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变培养劳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卓越人才的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交通土建工程行业高端人才岗位的要求,培养懂专业知识、懂交通工程管理、懂实践操作的高端卓越工程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交通土建工程行业通用标准为指导,结合本校交通土建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对本校的教学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在编制土建工程课程时要充分体现“加强基础知识,突出实践能力锻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具有自学性质的核心课程体系。
3.2创新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强化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应用能力,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锻炼,具体而言就是该院系结合交通土建工程发展的形势要求,积极与交通土建工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争取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校外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应用技能的提高,比如该院校采取了以“3+1”或者“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的前2年或者3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进行校内实训锻炼,大学的最后一年进入实习企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与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结合本校土建工程理论课程的安排,需要对课程教学的课时进行合理的优化,改变传统的学分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实践环节成绩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评分体系中,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因此高校要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实行以学分为单位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单一的专业方向,实行主辅修制,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知识,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从而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3.3明确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案。首先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技术人才的新机制。交通土建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由校企合作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制定,双方制定的方案既要符合土建工程未来发展技术的要求,也要具有与合作企业岗位零距离的对接;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训练。高校要积极为学生创建各种实训锻炼的设备,以此实现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必须适应企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再次合作企业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学习的平台。此阶段主要由新乡河南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流程、掌握具体实践技能要求等;最后提高参与教学师资队伍的质量。任何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借助于教师队伍的支持。
3.4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应用先进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应用型高校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与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先进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烘托课堂氛围,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在的先进技术主要体现在:电化教学、计算机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同时高校也要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土建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转变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仅仅围绕学生的需求而开展。
4结束语
总之,培养卓越的交通土建专业工程师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创建真实的岗位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志.陈满儒.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J].价值工程,2011(29).
[2]储忠.王俊.谭敏.纪平.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2).
[3]郭晓利.徐纯森.郭树强.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4]张慧敏.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探析[J].经济师,2011(08).
卓越给水排水工程师人才培养探索 篇4
一、目前给水排水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给水排水工程是为城市和工业企业培养从事取水、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给水输送分配、污水收集排放技术工作的工程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和开发工作。[1]因此,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土建工程类专业, 毕业后从事很具体的工程技术工作, 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看, 学生综合素质在下降, 二次培养的难度大、时间长。我们通过反思这几年的教学过程, 结合用人单位建议, 总结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工科人才需求看, 有研究型和应用型两方面人才需求。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主要承担为江苏省培养人才和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周边地区国内知名高校相对集中, 人才竞争较为激烈。在这两大类人才需求中, 学校工科专业定位于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的专业人才。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强调专业面宽、能力强的要求。而从我校工科生90%以上就职于工程建设第一线的现状看, 这一定位是合适的, 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但从原有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看, 并没体现这一目标定位, 而是参考国内知名大学的培养方案, 采取学分制,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一般规定总学分在170-180之间。从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的173学分的分布情况看 (如表1) , 政治、数学、英语3门课程所占比例达到28.03%, 即4年中有超过1年的时间在学习这3门课, 加上通识类课程占34.1%。而为本专业打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只占22.83%, 专业课占17.63%, 专业实践占18.5%, 即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占8.96%。显然这是一个更贴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通识类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而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类教学得不到保障, 内容过于肤浅, 远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要求。
2. 考核体制重分数轻能力。
大学阶段的考核方式延续了高中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 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以一张试卷来考核学习效果, 实践性教学也以一份实习报告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 这样做虽然很省事, 但对工科教育是不合适的。试卷考核方式对于通识类课程和某些专业基础课是合适的, 但对专业课和实践类教学是不合适的。工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并具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只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 不能体现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为考得好成绩, 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且只重视考试时间内考核的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喜欢理论性强的知识点, 这更贴近教师学到的知识。而对能力的考核往往比较复杂、费事, 要考核学生对工程案例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案例设计、面试等方式考核, 这需要更多的时间, 也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面, 因而不被采用, 也就基本放弃对能力的考核, 放弃对能力的培养。这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 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工作后成了一个低能儿。
3. 教学实施重形式轻效果。
重形式轻效果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实习三类。实验包括化学分析、微生物、流体力学等基础教学实验, 以及水处理技术实验, 一个完整的实验应包括实验的设计、准备、操作、数据整理分析等环节, 为了从形式上完成更多的实验, 只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 且几个同学一组, 只有一个同学有机会操作, 其他同学只能观看, 其余步骤由老师完成, 这样只起到对现有知识的验证作用, 学生在实验中只起到操作工的角色, 不能达到利用实验解决实际水处理问题的目的, 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即现有实验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 缺乏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 老师布置工程设计任务, 学生提交设计结果, 但老师将设计的每个步骤讲解得很详细, 规定得很具体, 虽为学生省去很多麻烦, 上交的设计方案也很完美, 但学生失去查资料、思考问题和发挥个性的机会, 学生在设计中只起到秘书的角色, 而得不到工程师规划设计能力的锻炼。实习的目的包含增加感性认知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实习方式也就包括参观和顶岗两种, 参观实习比较容易实施, 走马观花地看一看, 而顶岗实习就比较困难, 受到实习单位的接待能力、安全因素、实习经费等限制, 顶岗实习也就成了蹲点参观。由于离开课堂, 实习管理松散, 实习指导老师配备不足, 尤其是缺乏工程型指导教师, 使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实习考核都采用实习报告的形式, 没有操作、实习产品、面试等能力考核方式, 这种实习更多的是走形式, 效果很有限。
4. 师资队伍重理论轻实践。
工科教师应该具备双师素质, 既具有讲师的教育能力, 又具有工程师从事工程实际工作的能力。但目前工科教师的现状和考核体系基本没有反映工程师素质的要求, 绝大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后就从事教师工作, 其中有少量教师接触过工程实际工作, 极少数教师来自于工程单位。在政策导向上重文凭轻能力, 重科研轻教学实践。从省教育厅到各高校制定的教师职称评聘、业绩考核办法中, 没有区别对待大类学科之间的差别, 而是一味强调高学历、高水平学术论文、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研能力, 没有针对工科教师所必须的工程经历、工程业绩的要求和考核办法。
二、卓越给水排水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内涵
作为地方普通高等院校, 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 培养具备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在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与再生以及可持续利用这一社会循环中, 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3]更高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品行、知识、能力三个层面。品行内涵包括社会公德、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卓越工程师应遵守社会公德和法纪法规, 具有科学、诚信、公正、守法的工程职业道德, 肩负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和技术发展的社会责任。知识内涵包括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历史、政治、哲学、经济、法律、数学、物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工程力学、水文及水力学、微生物学、计算机及电工电子学。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城市和工业水处理技术、水输送分配技术、水开采技术、水工程建设技术、水工艺设备及机械知识、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等。能力的内涵包括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施工管理能力、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4]卓越给水排水工程师培养应针对这三个层面的的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设施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提升。
三、培养卓越给水排水工程师的关键措施
针对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素质培养为主线, 重点做好以下4个环节的工作。
1. 优化知识结构。
卓越给水排水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三个层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组织知识机构体系, 适当压缩通识教育, 重点落在夯实专业基础,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5]新制定的培养方案对通识课程本着够用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合并、缩减, 从原来34.1%减少到30.4%。化学类、微生物学、力学类等专业基础课程从22.83%增加到25.4%。实践类从18.5%增加到25%。专业类课程分成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选核心课程占8.2%, 选修课程的面很广, 共27门课程, 并按课程类别将其归类为通用模块、水工艺模块、水工程建设模块、环境科学与工程模块, 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选课。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可根据兴趣和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模块, 可以兼选, 拓宽知识面。
2. 建立健全实践平台。
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工程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6]在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方面, 增加了实验设施的台套数, 使每组实验人数从4人减少到2人。新增实验项目, 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 配套相应的实验设施。建立了能运行的缩微水处理工艺流程系统, 将水处理厂搬进实验室。由于采用透视材料制作, 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整个水处理过程, 并且自己动手操控水处理装置。建立了小型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学生通过操作供水系统很直观地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运行。还建成了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实训实验室, 购置施工安装机具和材料, 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备和管道的安装。这些实验平台的建设, 将工程系统搬进实验室, 将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变成仔仔细细的剖析, 极大地方便了实践教学,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3. 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 成为校外实践培养基地, 企业类型涵盖城市供水企业、城市排水企业、工业给排水企业、给水排水工程安装施工企业、设计院等。
合作协议明确企业合作培养内容、培养方式, 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共有一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校外培养基地的兼职教师。学校为校外培养基地提供职工培训、人才输送、工程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 提高校外实践培养基地的积极性, 做到校企双赢。
3. 提升师资工程素养。
为了提升工科教师的工程素养, 我们提出工科教师必须具有1年以上的工程单位工作或工程实践经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从工程单位引进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 轮流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 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项目, 提倡教师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工程技术咨询、承接工程设计和建设项目。另外, 在毕业设计等环节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 增强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指派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
4.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一切工作的方向标, [7]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性环节的学习, 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中增加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专业课程考核改变过去纯理论内容, 增加了工程案例式考核内容。实验、设计、实习考核不再以实验实习设计报告为评价成绩的唯一依据, 而是增加了操作、面试等环节, 综合考察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在教师工作业绩认定、职称评聘资格中增加了工程实践的内容。充分肯定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工程项目、技术服务的工作业绩, 计入年度工作量中, 与教学、科研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工作量。对工科教师职称评定中增加了工程实践经历的资格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 在目前以理论教学和科研为主导的高校教育大背景下, 对学生工程素质教育受到削弱, 使得培养的人才缺乏工程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脱离了大多数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 在高等学校中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着力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工程素质、综合素质。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 分析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的内涵要求, 重点解决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资工程创新素质提升、评价体系调整等方面的工作, 将卓越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基本要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何成达, 丛海兵, 吴军.给水排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 (5) :37-39.
[3]王晓荣, 唐新来, 李健军.“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 :61-62.
[4]张建锋, 黄廷林.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0 (5) :93-96.
[5]朱永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 2011, (6) :27-29.
[6]扶慧娟, 辛勇.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践型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11) :155-158.
培养卓越机械工程师的论文 篇5
1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我校系列数控技术课程涉及数控加工、数控设备、机械加工与编程技术、CAD/CAM技术、工程机械制造、模具设计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等。长期以来,受资金的背景知识和评价标准的影响,教师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有一种倾向,重视软件和硬件,忽视培训;高水平、突出的国内材料的特性是非常小的;办学模式单一,其自身的特点和多样化风格不足;实践训练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创新实验或充足的设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数控技术为“科学技术”,高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开发经验的积累,但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的局限性,缺乏协调,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的问题是,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研究,教学方法不愿意做事不认真,教学成果,教学成绩,写作不觉得在教材的基础上缓解;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从照本宣科的科学研究的课堂氛围;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不能应用于教学、科研和最新发展趋势不是融合教学;教师科研个人之间的战斗,他们自己的业务,虽然古交是听说过,但没有更多的交流。教与学的结合成了空谈。相对于传统教学科研割裂的情形,教学与科研互动在4个方面具有优化作用和先进性。
1.1教育内容
教学不是按照一本相对固定、内容庞杂的数控技术教材进行授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将理论授课整合为结构合理、专业精深的专题讲座体系,其教学内容应是与时俱进的。
1.2教育方法
让在数控技术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有利于将相关领域基础理论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自然结合,形成高屋建瓴之势,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1.3教育分工
不是由一位特定教师承担一两个班级至少一学期的授课,而是由多名或更多的研究型教师,经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教研所长,面对更多的班级进行短时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1.4教育考核
采用研究型专题写作等灵活形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促使教学重心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大对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考核,加大对数控技术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考核。
2基于教学科研互动的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改革
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把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制订课程计划的基本依据,在数控技术系列课程和社会需求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使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从基于理论向重视实践和面向行动转化。
2.1解决了教学和科研相融合的机制问题
建立了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机制,主要包括三部分
(1)结合学科建设和教研室工作,建立任课教师的评价体制,即制定处理教学科研关系的激励政策,教师的奖励、晋职、招收研究生等均要求教学与科研并重。
(2)任课教师自身要实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融合,即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学生的反馈,注意与实践相结合,注意通过研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教师掌握当前社会的变化以及研究领域的变化。
(3)任课教师之间要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即形成“学科带头人”制度,以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为工作中心,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科研都围绕其进行,一方面,通过相互传授和向学生传授其研究的内容,扩大团队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教学,相互听课,不断相互交流协作,互相学习,最终取得教学和科研的双赢效果。
2.2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结合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结合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在引进高新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同时,将数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内化为数控技术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特色,从而使数控技术系列课程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得以加强,知识得以更新,素质得到提高。由于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教学、科研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2.3教学方式和方法迈上新台阶
自主开发了数控铣床仿真系统、数控车床仿真系统等虚拟实验系统,机械制造工程学CAI虚拟教学软件,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与操作等CAI课件。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思想,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以逼真的效果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优化数控技术核心课程,发展跨学科相关课程
从数控技术的系统性、整合性出发,减少了一些专业课的课时,将数控技术系列课程中带有共性的基础原理和方法整合、加强、优化至核心课程,尽量避免对学位课程进行过于具体的设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先后对本科生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机图形学、Matlab科学与计算、复杂刀具设计等课程知识的培训,尽可能地拓宽课程基础知识;打破学科壁垒,先后聘请与我院有科研合作关系的设计与艺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临床医学院的专家举办机电产品造型技术、控制电机、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人体解剖学等课程知识的讲座,使学生形成了较为灵活的思想和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
2.5花大力气编写高质量的特色教材和专著
如何编写和使用教材是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我校组织数控技术科研和教学的精干力量,编写了《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自动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自动编程与操作》《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与操作》三部拟作教材使用的专著。该系列著作的特点在于:尝试将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的.内容糅合,内容科学合理、客观翔实;突出一个“新”字,现代化内容贯穿全书,使读者处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拉近读者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距离;重视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动向,并尽可能地将这些动向反映出来;结合工程实际,融合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SolidWorks的三维特征造型技术、Matlab语言的数值计算功能,详尽地介绍数控技术CAD/CAM软件在模具和工具行业的应用;对于师生和社会读者普遍关心的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技巧及特种加工技术等内容,也做了合理的编排。
2.6向本科生开放大型、精密科研数控设备
向本科生开放大型、精密科研设备,是在课程实践环节改革中将教学科研互动工作落到实处的一项重大举措。但这种开放不是简单的开放,而是通过拟订培养方案,提出培养措施,安排开放时间等,将其纳入专项培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计划中。得益于该措施,学生不但有机会接触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设备,如数控高功率横流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数控YAG固体激光器、立式数控加工中心等,一些学生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了部分相关科研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该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数控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课程理论化、实践环节简化、实践训练弱化的现状。
3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能力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TB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53-01
1 “卓越计划”的要求和特点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为此,“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卓越计划”对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卓越计划”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分析
2.1 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们在将教师放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等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这主要与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没有及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有关。现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的重要内容,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得到了发挥,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必将会有一个稳定、有序的空间与环境。“‘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为了保证工科生在企业学习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结合预约式就业单位生产实际需要,真刀实枪地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发,必须有一支能胜任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教师队伍。
2.2 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外语能力包括了基本外语的教学和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基本的外语教学属于公共外语
教学的范畴,而专业外语则是工科教师的教学任务。这就对工科教师,尤其是对外语能力相对较好的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国外学习的经验,能够熟悉国外工程教育的体系和模式,还要有国外工作的经验,需要有广泛的国际交际面,能够提供在宽广的全球范围内进行锻炼实践的机会。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就要对国际有所了解。要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改造我国工程教育中陈旧、落后的部分,不断推陈出新,常变常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多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工程人才,为我国工程教育献技献策,优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模式。而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基础英语的培训与提高,提升其英语实际的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相关的专业英语的培训,使其掌握本专业基本的专业术语与概念,能够基本读懂专业内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基本的国际研究,了解国际上本行业的同步发展现状与趋势,将本专业的教学与国际接轨。
2.3 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
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要立足教学工作为基础。众所周知,教师由于各方面压力,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教学工作尚且马虎应付,更别说是进行教育研究了。高校应该减轻教师在考核中科研的比重,鼓励教师潜心教学,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发表研究论文,使各校教师在不断地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使教学效果臻于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提出,使得工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对工科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还需要工程界、教育界、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合作,需要在不断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
3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至善、格物、育人的教师队伍,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
3.1 深化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我国高校人为地将教师分成教学和实验两个系列,致使教师“耻”于动手参加实验室等实践教学的工作。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学生,需要有能动手实践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吸引来自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一起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更应大力提倡动手能力,在学院教师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改变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使教师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形成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
3.2 “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也由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与高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教师通过承担公司的生产项目,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培养学生,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又促进了校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让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可以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实践教学目标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业骨干与高技能人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践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这样都朝着有利于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方面发展。
总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主动服务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目标,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认真讨论研究落实方案,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标准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卓越计划”的合格教师队伍,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落实到课程建设中,落实到生产实践中,落实到学生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报告[R].2009,12,10.
[2]同济大学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EB/OL].www.jyb.cn教育部网站,2009,12,01.
[3]共话卓越工程师培养之“桥”,同谋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之路[N].科学时报,2010,03,09.
[4]余寿文.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5]朱高峰,张维,沈廉,王孙禺,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M].(内部报告).
[6]殷瑞钰.关于工程與工程创新的认识[J].科学中国人,2006(5).
[7]孔寒冰.国际工程教育前言与进展2007[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8~39.
[8]Shirley A.Jackson.工程教育的变革与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9]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10]余修日,花明,简正凤,等.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方式—我国理工科大学与美国理工科大学实践教学比较[J].中国地质教育,2004,(2):77~78.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7
一、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程教育大国, 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 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需求。
走访全国大部分矿业类高校, 采矿工程专业所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普遍为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 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 毕业生分到企业后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这种基于实践教学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变成了纯粹的工程科学教育, 课堂加实验室教学模式与真实的企业工程实践出现极大的偏差, 教育者与发展中的现代化企业工程系统的“脱轨”直接导致教与学之间缺乏兴趣与动力, 甚至错位现象的发生等[8,9,10,11,12,13,14,15,16]。
二、科学确立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仅局限在理论层面, 为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尤为重要。通过该标准的培养, 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系统学习采矿基础知识, 掌握现代化矿业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了解本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通过在企业阶段学习, 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 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出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同时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及文字处理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科学制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 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计划,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 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造就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矿业类工程技术人才, 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一) 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为便于学校与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 增加企业阶段教学的机动灵活性,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特点, 在第三、四学年实行小学期制, 即将传统的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划分为四个学期。
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不断扩充学生专业信息量。增加专业主干课学时, 为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能力, 以“采区设计”和“课程设计”为依托, 以现场工程实践为背景, 积极推行采矿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改革。
(二) 学用结合,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卓越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矿山企业, 问需矿山企业, 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推行“企业冠名班”, 实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征得企业赞助, 搭建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平台, 开展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大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从认识规律上看, 实践与理论二者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毕业设计放在整个学程的后面, 影响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为克服这一问题, 延长毕业设计时间, 将原来的13周设计时间延长至一年或两年, 实行一边学专业课和现场工程实践, 一边作毕业设计, 效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学生学完基础课和现场的认识实习后, 配备指导教师,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期间, 听从导师指导, 毕业设计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现场科研项目进行, 也可是现场的技术工艺或施工设计。这样毕业设计起步早, 设计时间长,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工程实践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必备的硬件条件, 与传统教学中的实验室、校办工厂的实验与实习有本质的区别。通过企业的工程实践环境,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在矿山设计、矿井生产和井巷施工等方面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 共建矿业工程实践中心、采矿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实践基地、采矿工程围岩分析测试中心等。矿业工程实践中心主要是供学生对矿井各生产技术方案进行设计、模拟、仿真模型制作、运行实现, 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和主要技术环节的理解与掌握, 实现对矿井从整体到局部的优化设计。
五、实施“校企共建学科计划”, 加强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 实施“访问研究员”制度
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矿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选派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到企业去, 时间半年至一年, 直接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 实施“教师深入矿山企业行动计划”
重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矿山企业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狠抓教师培养中的工程实践环节。教师深入企业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 同时做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 为学校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人才提供信息。
(三) 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校企共建学科专业
通过校企和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 共用签署“校企共建学科专业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探索、凝练研究方向, 共同承担责任, 共同研究, 成果共享, 共建团队, 人才共享, 共建平台, 基地设备共享。
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为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解决高等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问题, 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真正让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卓越”起来。
摘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目标,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扩大专业技术队伍中的应用型人才, 从探究传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着眼, 旨在通过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 实施校企共建学科发展计划, 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使高校培养的采矿工程师“卓越”起来。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8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一项重大举措。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 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创新能力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卓越计划”有着如下特点:
1)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 必须执行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3) 全面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卓越计划”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本文认为行业企业的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四个方面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本文将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定位、方案制定、方案实施等方面, 探索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路径。
1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培养目标
在社会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是各式各样、不断变化的, 因此参与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学校的类型、学校的行业背景进行专业领域的选择。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的客观因素主要是由参与高校的多样性和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来决定的, 卓越计划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 高校的服务面向。分为面向全国的, 面向服务区域经济为主的, 还有面向所在省、市、自治区为主的, 也有主要服务所在地级市的。
2) 高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 所以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为博士、硕士和本科三个层次。
3)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的行业背景。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上应该既有合作又有分工, 学校都有其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所以应该考虑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 不同行业的工程人才的培养规格, 在满足市场对各类工程人才需求的情况下, 重点培养本校最具特色、优势的人才, 而不求面面俱到。
参与的高校应该遵循工程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原则、办学层次原则、自身优势原则和未来需求的原则, 准确地找到适合本校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定位, 最终体现在该校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上, 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打下夯实基础。
2 培养方案制定
培养方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施方案, 它对所要完成的课程和各教学环节进行了具体安排。依据教育部“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及各专业的行业标准, 制定能体现出学校特色的专业培养标准。按照“卓越计划”的总体要求, 与企业密切配合,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可以分为校内部分和企业部分, 也可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不断探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中, 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2.1 全面发展、突出特色
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学校标准必须正确处理共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的关系。在满足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和目标定位, 体现学校的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
2.2 注重实践、创新方法
课程内容要强调面向工程, 重实践、重应用, 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学时。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原则上占总学分1/3以上。
专业课程注重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引导教学等方式,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工程教育面向实际的思想,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 通过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企业实际工程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锻炼工程综合能力。
2.3 方案完整、逻辑清晰
试点专业要根据学校标准重点做好课程体系设置, 明确每门课程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 做好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做好校内课程学习与企业课程学习的有机衔接, 保证培养方案的整体性。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要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主导, 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体, 以“培养目标—学校标准—知识能力—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整合—标准实现矩阵”为主线, 科学设置校内学习及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体系。
2.4 人才培养国际化
国际化是“卓越计划”的一项重点任务, 它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所以在制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时, 要注意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国际化、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创建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针对国外建设项目需求达到学生培养的国际化。
3 培养方案的实施
“卓越计划”的特点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选择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以达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的。
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以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构成参与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经费保障、管理保障、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
3.1 经费保障
“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为本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专项资金。要求参与高校多渠道筹措经费, 加大对参与专业的经费投入, 资助教学研究、教学条件、教学组织、考评奖励等费用。
3.2 管理保障
“卓越计划”重点强调的是加强实践教学和突出实践教学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参与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和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 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 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 科学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
构建校企共同管理限额的教学管理机制。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 承担着至少一年甚至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 他们应该直接参与到专业培养方案全部制定的过程中, 重点是负责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和实施, 确保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 要成立校企双方组成的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工作小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构建高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和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卓越计划”试点学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 明确职责。试点学院要做好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教学任务落实、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考核评价、信息反馈, 特别是企业学习安排及安全管理等常规管理工作;与国际交流中心协作, 做好国外教师、工程专家来校讲学, 国外学生来校访学的安排工作;学校与协议企业的相关部门合作, 落实好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授课教师安排和考核管理等工作。
3.3 师资队伍
“卓越计划”的实施取得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卓越计划”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还要具备行业企业工程师拥有的基本专业素质。所以对“卓越计划”的教师要求可以分为教师基本要求和工程能力要求两部分。教师的工程教育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五个方面。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 高素质的工程人才越来越受到行业的欢迎, 所以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培养卓越工程师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对认真规划、逐步实施和不断积累, 从而使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 分析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 然后完善培养方案, 最后通过各种保障制度及师资队伍进行方案的实施, 从而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5:30-3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02) :47-55.
[3]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1:01-14.
[4]王煊, 杨增科.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10:28-29.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7:30-32.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4:21-29.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研究 篇9
一、目前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 企业需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之间存在着偏差。当前的课程设置及课程设计方面主要以学科型、理论型教育为主, 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和施工能力不强, 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刚毕业时, 适应能力差, 这种学校单边教育的培养模式也是导致目前社会上“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符合标准的人才,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
其次,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存在偏差。卓越工程师型人才主要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将科学原理和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 是一种具有工程型、技术型特征的人才。在知识方面, 要求其具有“基础扎实, 增强后劲”的实力;在能力方面, 卓越工程师型人才还要有一定的决策、管理、方案设计等实践操作能力。目前的普通教育模式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 理论基础扎实, 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强, 不能准确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程中。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指所设置的全部课程之间的分工和相互配合,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直接关系到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突破口,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增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高校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这种学科型的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的模式之间存在很多不匹配的关系。构建卓越工程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高校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在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 根据突出应用性的原则重新组合课程结构, 更新各门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体系,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体质的改革。从教学体质上而言, 为了严肃学风, 实施学分制和重修制制度, 将本科阶段由固定的四年制变为弹性的三年至六年学年制, 学习态度好的同学可以多选课, 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以提前毕业;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则可能受到留级的危险, 甚至在六年时修不满学分则视为退学。这种弹性学分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从教学方法上来讲, 首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定期布置学生讲授和讲解相关课程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其次, 积极推行研讨式教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 比如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 老师不急于给出答案, 而是在讲过基本原理后由学生先进行思考和计算, 然后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进行讲解,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 应该因材施教, 通过布置综合、系统性的问题来提高、提升、培养和培训学生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 通过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实践工程中各种知识、技能的开拓者。
三、开发、利用实践教学资源
工程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工程环境的熏陶和工程实践,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要通过实验作为实施的手段。传统实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难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校内实践教育中心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本中心将构建基于“真实工程情境”的“工学结合—课内外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通过建立实践基地的方式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实践基地是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部分。校内实训基地一般以实验室实验教学和工科实训场地教学为主, 通过实验室和校内的实训基地可以解决理论课堂的实践环节, 夯实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 增强了动手能力, 对“厚基础、能力强”卓越工程师型的人才培养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型的工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建设校内的实验室和实训场地。
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3+1”或“3+1+X”等培养模式, 以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练习, 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产、学、研的充分结合。采用“以煤为主, 校企共建, 按需设课, 挂职实习, 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 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 应该充分听取合作企业的意见, 做到“按需设课”, 使课程的设置与企业所需紧紧结合在一起, 满足企业的专业人才质量要求的同时, 更具备了工科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 能够有效地适应市场变换的需求。其次, 采取“挂职实习”的方式, 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程的基础上, 在大四学年的上学期, 通过20周的实习, 使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建设的过程, 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 通过该种方式, 将学生培养为“厚基础、能力强”的卓越的工程人才。该种“挂职实习”的方式也受到了双鸭山新强矿、新铁煤矿、东风煤矿、胜利煤矿、新富煤矿、向阳煤矿、建设煤矿、鸡西东海煤矿、荣华煤矿、杏花煤矿、城山煤矿、双河煤矿等众多实践基地企业的一致好评。最后, 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施, 学生增加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同时, 在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上,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自实践基地建立至今, 在校本科生在上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专利已经达数十人次。实践地基的建立不但在学生的培养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同时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 授课过程中, 采用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结合的现场教学方法, 进行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来构建更加合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四、构件“双师型”人才队伍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建立一支多层次、宽领域、有专长的专业师资队伍。“请进来”企业中既有一定理论水平,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加强与签约单位的联络与沟通, 不定期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以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专任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重点对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进行指导、教学, 以提高实验、实训指导水平。
“走出去”是指每年派专业教师轮岗的实习制度。有计划地选送专任教师到签约企业工程岗位工作, 以更新工程知识, 掌握新的实践技能, 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 聘任与考核时注重评价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业绩。支持和鼓励专任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和执业注册资格考试。支持教师申报建设工程序列 (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职称证书, 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书 (注册建筑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 的考试, 让专任教师成为具有教师和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双职务”型教师, 在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与社会工程技术人员同步。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际交流, 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 提升专任教师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以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调研, 了解专业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条件下, 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
采用“请进来, 走出去”的师资建设方式充实了师资队伍, 增强了师资实力的同时, 也促进了“产、学、研”的更好结合。教师的科研为矿区的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自2005年至今, 与黑龙江龙煤集团的鸡西矿务局、七台河矿务局、双鸭山矿务局、鹤岗矿务局等多个矿务局签订了科技研究项目数十个, 解决了矿区的巷道围岩支护、工作面支护、底板加固、底板突水、瓦斯鉴定、沿空留巷等多个工程难题, 为矿区安全生产提供更大的保障的同时, 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对振兴东北煤电化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五、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个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同时也是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经途径。与此同时, “卓越计划”的推进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应该抓住有利契机, 明确“卓越工程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校内、校外资源优势, 为“卓越工程师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摘要:长期以来, 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教育之间存在着偏差, 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企业缺人才, 大学生难就业”的现象。为了解决这种社会常见的难题, 从学校的培养模式入手,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在教学过程变“填鸭”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 采用“3+1”或“3+1+X”等培养模式, 以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练习,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另一方面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利用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适应于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关键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健, 丛红艺.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1)
[2].马彪, 孙艳霞.关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8)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10
一、我国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一) 社会需求人才概况
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当前,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丰富, 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急剧攀升,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就是急需大量应用型人才。尽管景观设计在我国仍是一个年轻专业, 但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环境也给予了更高的需求, 因而,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规模不一的工程建设, 而景观就是在人工环境的大规模扩张和自然环境的急剧萎缩之后, 一直在忙于扮演一个协调的角色, 专业人员需求更是与日俱增。
(二) 我国景观专业学生技能现状
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参与了对本专业的教育教学, 但教育背景不一。主要有三类院校设置该专业:一是农林院校:该类院校以园林植物、植物造景、景观生态等占有优势, 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二是建筑类工科院校:该类院校以建筑学、规划学为主, 如广东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三是美术院校:该类院校以造型艺术为主干课程, 缺乏理性系统设计思想, 生态规划理念欠缺, 还有些艺术类院校对该专业仅涉及室内设计方向, 室外景观不做教学要求, 即使有的涉及到, 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也是良莠不齐。以上院校由于培养方向的侧重不一, 学科交叉少等原因, 可能会导致知识更新慢, 与实践脱节等现象。
我国虽然有大量景观的实践, 但是, 景观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 在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2]。景观处于有行无思、有行无业、尚未成熟状态。从眼下景观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 有两大现象引人关注, 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这些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国内部分高等院校注重的是学生艺术气质以及对艺术感悟的培养, 而企业注重的是实际操作的能力, 使得很多学生虽然拥有着高学历, 但是却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满足, 导致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因此, 与此相适应, 新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实现从知识型、实用型、自我型和封闭型向能力型、前瞻型、合作型和开放型人才的转化, 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途径[3]办好景观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卓越工程师视域下的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导向, 通过课堂文化的再造, 优化课堂体系设置, 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 形成多形式的课堂教学、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和系统的课外活动三为一体, 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的模式, 促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为了贯彻这个思路, 可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管理活动节和学术节、竞赛、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进行育人, 确保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 开创教师队伍建设, 造就卓越人才
一个国家高教事业发达与否的关键是看其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而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高低依靠的是教师队伍。在教师的选拔与任用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应着眼于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其次, 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等工作, 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 提高综合素质教育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项素质教育工作彼此构成有机整体, 必须要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统筹兼顾。需要明确的是, 所有的素质教育内容并不是并列关系, 专业素质培养处于中心地位。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而专业素质培养则是“第一要义”, 是重点环节。要创新方法途径, 各创特色。创新方法途径, 最为关键的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守正拓新、守定求活, 要系统思考、把握关键, 要明确目标、找准抓手, 要常抓不懈、坚持到底。
(三) 建构系统性教育
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 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 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 综合素质强, 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景观设计人才, 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这个问题,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
1.确立景观设计努力方向
半世纪之前, 景观设计学家佐佐木说:“当前, 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 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 而另一条道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技。”这句话很准确。当前, 环境与生态大危机和民族文化身份危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种把地球当做征服、掠夺和纯粹利用的对象而建立起来的文明, 势必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 现代社会正面临文化的转向, 即由以人为统治自然的文化“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我们必须采取尊重自然, 使艺术回归环境, 使人为空间回归生态的态度去进行设计和创作[4,5]。
2.培养学生系统综合的设计思维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敏锐的空间造型创造力, 设计进程的每一个阶段, 设计师在产生和完善构思时,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有助于确定设计方案、获得反馈并完善设计要素, 使设计团队能够通过每一项工作获得提高, 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景观设计的教育, 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也要十分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由于景观设计的受制因素较多, 所以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 不能够死钻牛角尖, 需要提倡多元的思维方式, 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6]。
3.培养学生掌握多种类的设计表现手段
景观设计是一门具有时间因素在内的四度空间环境艺术设计, 它必须通过定位表现方法、手段、途径, 表现具体的造型, 表现功能流程, 表现相关景观的材料和色彩, 推敲施工工艺、推敲施工过程, 具体地丰富构思的内容, 塑造主题思想和审美, 塑造风格、塑造品位等。
而利用几何正投影原理所作的三维视图, 是所有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依据的科学的图形表现手段。在电脑设计表现技术之前, 透视图、模型、摄影、录像被用来表现设计的终极目标。其中透视效果图以制作相对简单, 表现相对丰富的特色被广泛采用。由此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现技法中最主要的课程。随着电脑表现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它对时空无可比拟的表现, 使其在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现领域必将成为主流。所以作为景观设计的表现技法教学, 必须在掌握多种类的设计表现手段基础上, 通过手绘透视效果图提高艺术表现的素养。而把学习的重点向计算机设计表现技法转移, 以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
4.培养设计项目实施的社会协调组织才干
“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的。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3]。景观设计是一项社会协调很强的艺术设计门类。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和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 还要精通一两门专项设计, 同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前者是人与物的关系, 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可见作为一个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全面的素养。一些原本属于社会学科的课程与训练方法也应该引入到景观设计的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设计项目实施的社会协调组织能力。
5.景观设计的课程系统
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需要懂得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学、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 以及人文心理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 要熟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学三个方面, 了解景观环境设计艺术与硬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掌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技能。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室内装潢、园林艺术、建筑、城市规划等专业毕业的人才都有可能成为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系统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设计课四大部分组成。其中, 基础课应占相当的比重, 基础打得好, 专业学习事半功倍。基础课由造型基础和设计基础两部分组成。造型基础包括:素描、色彩、雕塑。设计基础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图案装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相对于基础课而言, 无论是专业基础, 还是专业设计或者专业理论, 这些都是组成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主干体系。在这三类课程中, 专业理论的教学更多是融合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之中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环境雕塑设计、环境绿化设计、环境照明设计、环境水体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和城市空间系统设计。
6.引入企业进行实训一体化共建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 承接企业景观设计项目。同时引入企业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企业管理理念及工作环境, 实现课程设置职业化, 职业能力岗位化、实践环境真实化。教学实施项目的举措分解见图1。
三、结语
当前, 我国景观设计专业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 与先进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要通过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引进先进教学模式, 推动我国设计教育的改革, 促使其发展进步从而适应社会与行业的需要。同时, 景观设计教育必须适应专业综合性的发展趋势, 摈弃传统教学体系下的单元制授课模式, 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及程序, 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设计课程”为核心, 确立主干课程, 同时有机的将多种专业知识进行串联重组, 从而建立科学完备的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安富, 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56-59.
[2]韩建华.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0 (5) :129.
[3]黄进.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2) :20-21.
[4]Corner J.Lifescape:Fresh Kills Parkland[J].Topos, 2005, (51) :14-21.
[5]张祖刚.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模式探索 篇1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 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对于工业院校的毕业生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等能力。所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行业和企业必须要深度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学校也要按照机械行业的通用标准来培养工程人才,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课程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工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也直接影响工业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成败与实施效果。
一、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高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一般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其核心是课程体系。高校在编制或修订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针对社会对工业院校人才的需求,面向行业、企业和现实社会生活,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还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始终保持对市场和企业的高敏感度,强调企业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社会对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育。
二、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课堂教学方面,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新知识;课外教学方面,将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关键是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素养、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机械工程师。所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课件中要增加具体的工程实例,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工程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提炼工程主题,并将教学重点内容提炼成具体的工程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背景结合,使抽象的工程问题变得丰满有趣,从而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本科生走进企业,让硕士生进入研究生工作站。目前第一批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普遍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让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养成工程创新的意识。
三、利用参与项目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背景与素养
目前很多工业院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都需要较长时间的重新学习与适应,才能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与概念,还要再经过更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具有现代设计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才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5年的时间,使企业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参与的项目或课题很少,不能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需要注重让学生参加项目或课题的锻炼。
四、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大学生第二课堂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主课堂,对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科技竞赛、发表论文、参加讲座、申报专利、参加科研课题等多种方式来锻炼自己。
对于工业院校学生来说,组织他们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例如见习工程师培训与考试,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工程设计与研究方法,增加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最后,让学生参加教师与研究生的项目与课题,提供他们走进企业的机会,参加工程项目的测试、分析与优化等综合型的研究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工程概念与意识,提高与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成为合格的卓越机械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50.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篇12
中国培养的工科毕业生绝大部分在中国企业工作, 只有不到10%的人符合国外公司的用人标准, 这个教师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首先应提高教师的能力, 让每位教师达到工程师的标准, 这样带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工程师家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部2010年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按照这一计划,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并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 中国具有工科的大学有1000余所, 接近总高校的90%, 人数达到400万。“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卓越工程师培养主要有三类, 其中高校的本科生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现场工作, 包括一些产品的营销和设备的维护;硕士生主要培养的是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博士生主要培养的就是大型项目得研究工作。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之前, 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下也做了很多工作,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开展了工程教育改革试点, 在10所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同济大学提出了同济大学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开办了创新设计实验班;多个专家发表了教学文章, 编写了一些著作, 主要对高校工科的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改革, 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及对实践环节的改革。但都没有形成系统的可推广的模式。相对于中国西方国家较早就对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 美国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ochschulen简称FH培养工程师, 高层技术人才的做法是延长实习学期, 可以授予学生DIPLOM FH学位, 相当于4年制的学士学位;法国的工程类学生在两年预科后的三年每年在企业进行实习, 实习的时间随每一年都不断的增加, 通过在企业的实习, 学生积累了实践基础, 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部分学生实习后留在企业工作, 没留下的同学因为有工程师的称号也很容易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新加坡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 设立发展基金统筹教育发展。
桂林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 每年招生2个班, 就业率均在95%以上, 结合国内名校和国外的经验, 为适应企业的需要和响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 教师工程素质的提高
据调查, 高校内近80%的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 导致上课只能讲教材上的理论内容, 没有实际经验与学生交流, 学生理解不深刻, 不知道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对于这一现象, 在招聘教师时可以优先考虑有工程背景的人, 或者可以在新近教师的岗前培训中加入工程教育环, 聘请校外有经验的人员为新近教师进行培训, 也可以安排新近教师到自动化相关企业进行实地了解。另一方面, 对已进入学校而没有工作经验的教师, 可以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培训, 也可以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在教师职称晋升时可以把具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作为一个参考条件。
2 课程体系的改进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新体系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时间有四年缩短为三年, 这就要求原有课程进行改革, 既要把课时减少又不能影响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把关联性很强的专业课进行整合, 把握好课程的前后关系, 使课程连贯, 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教学, 少做傻瓜性试验多做自主性试验,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共基础课是全校统一安排的不能有变动。
目前我国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体系基本是按照自动控制理论的形成过程构成的, 计算机未发明或发展初期阶段, 很多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计算,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仿真软件不断增加, 系统的设计更加方便。现在从现代工程控制的需要出发, 改革现有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可以将自动控制理论课包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系统辨识、控制系统仿真以及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等多门课程, 以控制系统的组成、系统数学模型描述、建模方法、数字仿真方法、控制系统稳定性概念及判别方法、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等内容的体系结构来设置“自动控制理论”课。该体系抛弃了经典控制理论中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完全依赖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 用仿真与优化的数学方法, 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综合。该体系新颖、丰富、物理概念清楚、联系工程实际紧密, 符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需要。
微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三门课程原来分别开设, 三门课的内容有部分内容存在重复, 把这三门课合成一门课, 重复的内容只讲一次, 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性, 这样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 理论课时减少, 实验课时增加。计算机控制技术与集散控制系统两门课可以整合成一门课“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 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是理论知识, 而集散控制系统主要讲述计算机的应用, 将两门课合在一起, 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 实践阶段能力的提高
以往学生的实习多数为到校外的工厂参观, 能够实际动手的岗位非常少, 实习的时间也很难保证, 内容并不深入, 个别岗位动动手, 也是体验性的, 并不是实际工作‘真刀真枪’的, 学生们没有实践锻炼, 也就没有创新的来源。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深入到企业中去, 做到产学合作“做中学”。例如可以与供电厂联合起来对企业供配电进行设计, 让学生参与到自动化相关企业日常工作当中, 跟随企业导师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环节, 还协助组织班组的生产, 现场处理一些紧急问题, 动手、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责任意识也大大加强。另外针对校内教学与实际生产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可以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开专业课, 通过上课做演示, 学生实际动手, 将现代自动化系统中最精髓的部分与控制工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到企业最新的应用技术和手段。
总之, 建立科学、完善的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体系, 不仅可以激化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的热情, 也能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更能促进专业核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 自动化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研究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有待高校专业建设者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新艳, 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 2008 (10) :166-168.
[2]张安富, 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105-108.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7) :18-21.
[4]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81-84.
[5]李爱琴, 肖云峰.应用性“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2) :25-28.
[6]孙德宝, 王永冀.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7]许贤良, 王传礼.控制工程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社, 2008.
[8] (美) Katsuhiko Ogata.现代控制工程[M].卢伯英,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9]谢克明.现代控制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推荐阅读:
卓越人才工程06-18
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08-07
卓越工程培养计划09-06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论文10-02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07-14
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专家报告会学习体会06-14
化工卓越工程师06-10
卓越工程师班06-18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