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才工程(精选8篇)
卓越人才工程 篇1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际上就是已经意识到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如何满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要求的问题。缩小高等工程教育中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的差距不仅需要高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还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共同培养。目前,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出于安全、经济效益等原因,企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培养的参与度严重不足,政策层面还缺乏有效的促使企业真正参与到工程人才培养中来的激励措施,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还缺乏制度保障。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2004年,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了理科实验班,探索“大化工”科学与工程领域拔尖创新性人才的成长途径。突出启发式与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将理论教学、科学实验、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有机衔接。同时,依托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研发基地、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等优质的科技、教学与企业资源,以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生物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为基础,2008年,开办了“工程实验班”,探索“大化工”工程领域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成长途径,致力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卓越工程师”。工程实验班围绕“素质为先导,理论为基础,实践为根本”的工程教育理念,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加强实践环节的落实,与企业共同制定“工程实验班”的培养目标、规格和实现手段,完善校内、校外培养方案。实行“学院制”与“校、企双导师制”相结合的产学研“三螺旋递进”教学模式,即通过课程学习、科研体验、产业实践,再从更高层次上的课程学习开始,并将三者有机融合的三螺旋递进模式来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目标。2010年,工程实验班所依托的专业被纳入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大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1年,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卓越人才工程 篇2
面对这些挑战, 实现国家长远的战略规划, 关键在于人才, 可以说, 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国家实现战略转型的首要环节。
一、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目前, 我国的工程教育有大致由三类学校组成:技工学校, 培养技术工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员;本科大学以及研究生院培养生产、管理以及设计开发工程师。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已实现高中毕业生, 中职毕业生可以通过单独招生的方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而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专转本, 专升本以及专科-本科分段培养 (3+2模式) 等形式。由此可见,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
虽然卓越计划并未将高职生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列。但是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高职院校的工程教育同样要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同样应该参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 对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行进一步论证调整。
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相关问题
高职院校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工程经济, 项目管理以及熟悉本专业领域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并具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其次, 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 着力培养有鲜明特色、有个性的学生。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要根据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国内外注册工程师认证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能力为目标, 通过设计教学内容, 有效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其中:
1) 专业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设计、施工以及故障维修等能力。
2) 方法能力:方案优化、组织实施的能力, 主要指工程管理能力, 工程管理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的管理以及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单位对工程的管理。
3) 社会能力:对人员、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 团队合作能力。
三、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工程教育在发展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 主要有:
1) 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专业定位不明确, 缺乏办学特色, 我国工程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特色和个性。
2) 我国工程教育缺乏国际化标准, 在新形势下对工业化的贡献率较低。我国工程师数量虽多, 但潜力没有发挥, 或从根本上说, 是自身水平低。
3) 偏离了工程教育的中心, 缺乏对工程意识的培养, 重理论、轻实践, 名不副实,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工程素养低。
4) 偏重技术训练, 忽视对社会全面进步、生命循环持续应负的职责, 缺乏大工程观, 大系统观。
四、人才评估标准与解决方法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 (ABET) 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1) 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 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 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4) 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5) 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 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7) 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8) 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9) 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10) 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 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育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能够面向新世纪,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大潮, 懂技术, 会管理, 具有大工程观, 应该扎实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 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 解决好培养机制问题, 传统培养模式缺乏工程实践意识教育以及工程训练, 要强化顶层的制度设计, 着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中深层次问题。
3) 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 训练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创新、鼓励讨论与质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性。
4) 加强工程实训基地建设, 大力改善实践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 合理资源配置, 统筹规划, 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5) 强化教师工程实践经验。鼓励专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或其他形式参与生产管理、产品开发,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另外, 大力引进行业专家, 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学校兼职授课, 进一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摘要:面对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全球化以及工程教育全球化的挑战, 高职院校工程人才培养作为国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以国际化的标准来建设。对卓越工程人才定义、培养以及评价应该具有专业性, 层次性。通过机制建设、创新精神培养、实训基地以及管理制度建设、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工程教育水平。
关键词:卓越计划,创新能力,实践
参考文献
[1]孙洪程等.控制工程项目指南-过程自动化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2010) [2013].
[3]从工科毕业生就业率竞争力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EB/OL]. (2009) [2013].
[4]张维, 王孙禺.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J].教学研究, 1999.
[5]万丽丽.浅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顾建民, 董小燕.可持续发展与工程教育变革[J].高等建筑教育, 1996.
实施动态评价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篇3
摘要:相对静态评价而言,动态评价更符合工程学习规律和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华南理工大学根据工科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开展动态评价,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动态评价;工程人才
一、动态评价的特征及理念
学习评价是必要的,它一方面是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来源,另一方面给学习者以反馈和回溯的机会,推动学习者的反思。当然,学习评价也是重要的,具体表现为评价所形成的学习文化氛围会影响学习者的动机,进而影响学习质量。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学习评价绝大多数仍采用的是静态评价(Static Assessment)。静态评价只着重测量学习者学到了什么,而不知学习者是如何获得知识;只看到学习者学习结果的优劣高低,而不知学习者获得如此学习结果的内在原因。静态评价方式既不符合工程学习规律(学习者工程专长发展呈螺旋式),也与“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相违背。
因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学习评价应该更关注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动态评价最初是由卢里亚提出,由于其关注学习者的发展,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静态评价比较而言,动态评价具有以下不同:一是评价对象方面,动态评价是以学习者学习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而静态评价是拿学习者与他人比较。二是评价焦点方面,动态评价的焦点是:学习者如何学习,学习质量提高途径和需-要克服的障碍有哪些,提高幅度有多大;而静态评价的焦点在于学习者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在所有学习者中处于什么位置。三是评价过程方面,动态评价关心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会对其学习表现予以反馈;而静态评价关心学习者最终学习结果,对其学习过程不做任何反馈。四是评价者角色方面,动态评价的评价者在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会教给他们元认知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生改变;而静态评价的评价者保持中立状态,不进行任何干预。
实质上,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评价文化。前者注重评价的标准化、定量化,强调对学生的管理;而后者注重评价的个性化、定性化,强调对学生的授权。
二、动态评价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工程人才成长有其一般的规律,但不同的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规格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华南理工大学鼓励不同的专业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适合本专业的评价模型,探索开展动态评价。
1.构建“工程专长成熟度模型”,探索软件工程人才的动态评价
“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CMM)最早是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于1987年开发成功,用于评价企业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我们综合亚历山大的“领域学习模型”和安德森的“技能获得三阶段论”,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了“工程专长成熟度模型(Engineering Expertis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为EE-CMM)”。
在EE-CMM模型中,工程专长成熟度等级划分为四级:新手、熟练者、胜任者和专家。各等级特征描述如下:(1)新手阶段。学习者记住了一系列与问题解决能力相关的认知性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但这些知识既有限又缺乏彼此联系。面临设计任务时频繁使用表层策略。此时,个人兴趣很难有机会生根发芽,因而需要依赖情境兴趣以保持初学者的关注度和激发他们的潜力。(2)熟练者阶段。学习者通过不断尝试,掌握了一些程序性知识和反省性知识,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性知识并不能完全代替认知性知识,三类知识处于并存状态。“该阶段主要发生两个事件:第一件是最初的错误理解会被逐渐发现和改正,第二件事是成功操作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被强化。”在这个阶段,个人兴趣得到有效培养,但仍离不开情境兴趣。(3)胜任者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的知识发生了量变和质变,此时学习者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认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性知识和人际关系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在结构上实现了综合。面对设计任务,学习者混合运用表层策略和深加工策略进行深入学习或探究。学习者解决相同或相似问题时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和迅速。此外,这些知识和策略的变化提高了学习者在工程领域的个人兴趣,而降低了对情境兴趣的依赖。(4)专家阶段。学习者不仅掌握了宽厚的知识,而且能够创造生产某些新的知识。学习者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已经相当精通,并能快速、高质量地解决。此时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水平比较高,几乎完全属于深加工策略。此外,学习者的个人兴趣非常高,不再依赖情境兴趣也能在该领域进行长时间的高水平投入。
运用上述模型,我们对工程专长成熟度建立了量化公式,并在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了探索实践。
例如,某门课程权重系数为1.5,课程要求中的某项素质为II级关联,某学生在此项素质评价中获得5分,那么该生在该课程的素质得分为:5×0.7×1.5=5.25分。然后,该生在该课程所有知识、能力、素质指标上的得分之和,就是该生学业成绩。最后,通过计算该学生在某一阶段所有课程学业成绩之和,就可以计算出该学生的工程专长成熟度。
如果某级别学习者在工程学习中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并通过了实施效果评估,达到目标值,则表明达到该级别水平,可以通过学习争取进入更高一级。
2.构建“基于角色驱动的人才成长模型”,探索信息工程人\才的动态评价
在信息工程专业,为能帮助学生个体看清自身角色定位,我们把学生进入外部系统(社会)将扮演的特定角色进行细化,分解为四个层次:跟随者、执行者、组织管理者和领导者,从而构建了“基于角色驱动的人才成长模型”。
在“基于角色驱动的人才成长模型”中,四种角色的知识系统、经验系统以及自我意识系统均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从跟随者、执行者、组织管理者到领导者,这四种角色的知识系统、经验系统、自我意识系统都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利用递进的层次关系,我们便可以将培养目标量化,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清晰地见证自己的成长——自我角色定位的提升。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信息工程专业设立若干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及兴趣参加某个项目。每个项目吸纳3~5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其次,根据学生在创新项目中的综合表现,对其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及意识系统的成长程度给予具体评价。(1)知识系统:指导教师列出项目研究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并制定每周每位成员需要完成的内容;指导教师每周根据项目组每位成员的完成情况对其作出等级评价,如A、B、C三级。(2)经验系统:根据项目研究进展,每两周组织一次阶段成果汇报,由指导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汇报内容的总结与提炼、成果的表现形式及现场的语言表达及表现等。(3)自我意识系统:一方面,指导教师综合每个阶段研究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情况,对每位成员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意识系统评价等级;另一方面,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也作为自我意识系统总评之一。两者以一定权重相加后即为所评结果。最后,所有评价结果通过二维坐标(纵轴为评价等级,横轴为学习时间)以曲线形式展示给学生。
3.构建“基于学习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探索工业设计人才的动态评价
为满足智能化与信息化时代对交互设计人才的需求,工业设计专业以校内外优质工程教育资源为依托,以“1+3”模式为基本框架,设立工业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下简称“实验班”),在本科阶段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交互设计知识和综合创新设计能力,良好的人文、艺术与技术素养,卓越的领导者素质,前瞻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实验班实施“基于学习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既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该模型具体内涵如下:设学生综合学习绩效为s,理论学习绩效为c,实践创新绩效为K,则s的计算公式为:
理论学习绩效C的计算有以下说明:①计算的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②所有课程均按学生首次考核取得的课程成绩计算;不及格、不通过、重修通过、重考通过的课程百分制成绩为0;③经批准缓考通过的课程百分制成绩可以计算在理论学习绩效内。
实践创新绩效K的计算公式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综合学习绩效排名后15%的学生,必须在下一个学期初参加工业设计专业组织的“退出答辩”,根据答辩成绩决定其是否退出实验班。
三、几点思考
首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学生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经历螺旋式发展、逐步提升的过程。由此可见,实施动态评价,不仅符合工程学习的认知规律,而且符合工程人才的成长规律,将有助于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其次,就动态评价的受益面而言,学生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教师、管理层面也可以从中受益: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途径或障碍,可以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方法或手段;管理层也可以及时反思学校在学习支持环境方面有哪些不足,从而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最后,动态评价仅仅是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实质上,从卓越工程人才成长的角度来看,高校还需要加强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设置、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持续投入、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的改革创新,从而为工程人才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载体。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实践共同体模式下的卓越工程师成长机理研究”(DIA150303)、2015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生活世界视域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校级产学研本科教育产学研合作项目“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设计及学习机制研究”的部分成果]
卓越法律人才之我见 篇4
贾晓龙 2010181032 虽然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但谈到成为一名卓越法律人才,感觉是一件可望而难以及的事情。不过成为卓越法律人才值得每一名法学学子为之努力奋斗。下面粗浅谈谈我对卓越法律人才的一些认识,作为小学期法律实务论坛课程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法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是人学,具有崇高的价值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来自于社会,又最终服务于社会。因此,以法学为工作内容和依据的法律人,应当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强烈的人文精神、较强的实务技能和多学科知识背景。同时,这也是对一名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但将卓越法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具体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精深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功底
(二)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
(三)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人文知识,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四)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多学科知识
以上所应具备素质是对一名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也是对每位法学学子的期望。这些素质具备理论性、实践性、价值性和综合性,这些性质也决定了卓越法律人才是全能型人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真正成为一名卓越法律人才谈何容易。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上述素质要求,其主要弊端是法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分工对法律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主要体现在:
(一)法律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足
法律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主要来自于课程设置,而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硕士教育等不能满足法律人才专业知识体系的需要。
(二)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过于强调对法律知识的灌输和积累,缺少法律技能性的训练。
(三)法律人才的多学科知识不足
很多法学院系不重视学生综合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既不给学生明示从事法律职业所必备的其他多学科知识,也没有明确的多学科知识的培养方案,而是将这种选择权留给了学生。特别是对法学本科生而言,这一点更为明显,致使他们不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卓越人才工程 篇5
创造型师资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不善创造的教书匠的一统天下制约了创造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要让卓越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在中小学和职教教师的职称评聘中要加大创造成果的权重,改变重几篇教育教学论文轻创造成果的现象,壮大创造型师资队伍。
陶行知极力提倡创造教育,提出新世界之创造,是我们的主要功课;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呼吁向着创造之路迈进,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卓有建树教师,对于造就卓有建树的学生,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曾执教基础教育的众多卓越人才现已难觅踪影
曾经何时,连中小学教师中都不乏地方甚至全国有影响的海归、博士、教授、举人、饱学仕绅、社会名流和文化创造成果丰硕的创造“牛人”、“强人”。令现在一般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少包括名作家在内的创造“强人”当过中小学教师,如朱光潜、叶圣陶、朱自清、唐圭璋等。他们在当时的中小学里很吃得开,工资通常开得比较高(现在高职称才能高工资),有名有地位,扬眉吐气“趾高气扬”。当时,中小学能留住这些精英,说明待遇相对优厚。例如,大作家梁实秋解放前靠当中学语文教师,兼给报纸副刊写小品文,能养活一大家人且生活小康。学富五车的毛泽东当过小学教师。徐匡迪的中学老师中有李叔同大师,陈景润的中学老师中有在其心田中播下哥德巴赫猜想种子的渊博的大学教授,梁实秋“作文秘笈”就得之于他的前清举人出身的国文教师。余秋雨说在其就读的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初一自修课的督课教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英语教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语文教师穆尼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着作。
李政道、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竺可桢、李四光、茅以升、钱钟书、萧乾等等数不胜数的各行各业富于创造力的栋梁之才,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多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完成的中小学及高等教育。这些拔尖的创造型人才的成就不可能与培养他们富于创造素质的师资无关。名师出高徒,教师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创造型教师必然有利于创造型学生的培养。
二、不善创造的教书匠一统天下制约了创造型拔尖人才的培养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几个有较大影响的大师级的创造型人才?于是有了钱学森之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为什么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的?”因此,人们将责备的目光转向了与大师造就联系最近的高等教育。
如果说中国教育难出大师责在大学,那么改革开放以来逾百万学子在国内读完中小学后到发达国家读本、读硕、读博,数量之巨远甚于之前多少年之和,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无一不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留学生,而且能青史留名或流芳百年的各领域的杰出人才灿若繁星,这怎么解释?恢复高考近40年来,数千万人读大学数百万人出国深造,但是无一人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中国教育难出大师病根始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造就一流领军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贡献不足,一是因为应试教育和过重的课业负担抑制了孩子知识面的拓展、兴趣的发展、想象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他们创造力的先天不足。中小学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最佳发展期,但是他们失去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宝贵时间和良好基础。当我们的学生在拼命做题的时候,美国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当我们的学生仍然在为分数、择校拼搏的时候,美国学生在做科学研究课题;当我们的英才少年在搞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美国学生在研究攻克癌症、制造火箭、开发新能源、做火星探测器……
2.创造型师资的严重“短腿”。在“文革”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体是“文革”中毕业的初高中生,通过中学毕业分配、知青上调、工人农民代课转正等途径进入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初中和职校基础课、专业课那一点点东西,一门课天天翻来覆去教了十年二十年,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如单看所教学生考试分数,可能在平行班中也说得过去,有的还不错。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并不缺仅仅满足于能上课能让学生考试分数说得过去的“教书匠”。
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要成长为拔尖人才,很需要像前述那样的学识渊博卓有建树的师资的熏陶,但是现在的中小学和中职学校里能找到几个这样高水平的教师?
三、让卓越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社会上多年来积淀了很多卓有建树的知名作家、翻译家、美术家、书法家、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运动员以及职教需要的优秀厨师、设计师等等,但是各地通行的硬杠杠使他们进入不了中小学和中职师资队伍:
首先只公开招聘大学刚毕业、无所谓有无建树的小年轻,其次要考取通过率很低的教师资格证书,三是很多发达地区要求有985、211院校本科以上文凭。
就算进来了,现行的职称制度会使这些卓有建树的人才在学校职称低,因而工资待遇在教职工中相对较低,身份低没面子,留不住。
最近在网上浏览到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论文能否在职称评聘中成“浮云”》(现代教育报),一篇是《期待出现更多作家型语文教师》(中国教育报)。我不禁要问:作家在文化创造方面,较之广大一般教师,属“强人”、“牛人”,但是根据现行政策,凭其丰硕的作品他们连高级教师都不够资格评。难道作家发表的几十万几百万字的文化创造成果就抵不上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3~5篇教育教学论文?
当过中小学或中职教师的鲁迅、周作人、老舍、丰子恺、黎锦熙、王力等都是卓有建树的创造型人才,否则怎能成为大家、大师?但是如果在今天,他们中的不少人尽管学问很大,文化造诣深厚,创造成果丰硕,但是今天可能连高级教师都评不上,因为很多省市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文件中均要求教师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教学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他们没有,一票否决。在“学高为师”淡化、唯学生考试分数是举的校园生态中,他们只能仰文化造诣文化创造与自己差距如天壤的教书匠的鼻息苟且偷生,这岂不可笑?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琴师长期不练琴怎么教学生?以教学生读文章写文章为业的语文教师不需要练笔,只要资历够了,拼凑几篇教育教学论文,开一节公开课就能上高级职称。即使发表一大堆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或时评,但是这些文化创造因为不属于在认可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评职称不算。作家评职称看“作文”语文教师不看,岂非咄咄怪事?
与此相对照的是,其他不少行业在职评中更注重以成果论英雄。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名人,主要因为歌唱得好,琴弹得好,舞跳得好,表演好,字画好,评上了国家一级演员、一级书画家。
我看过一个电视采访,邓亚萍得了世界冠军,从启蒙教练开始,带过她的一批教练因此沾光,评上高级职称。
像拥有正高职称的李谷
一、李双江、宋祖英、马俊仁等,有的文化、理论底子很薄,上正高主要凭文体成果,而非论文论著。赵忠祥高中学历评一级播音可能主要凭播音和主持业绩而非论文。比如评国家级教练职称,有的省就这样的规定:对于训练或培训2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4年内取得获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优异成绩或向国家队输送3名以上运动员并取得5次全国冠军2次亚洲冠军的教练员,论文发表2篇即可,没有论文的发表2篇文章也行,没有文章还可用2次讲学或学术交流代替。
全国一千多万教师,人人要评职称人人要写论文,人均1篇,就是1000多万篇,哪有地方刊登?有创造性尤其原创性的又有多少?有必要把绝大多数没有什么价值的垃圾论文看得那么重吗?
难道音乐美术书法教师的获奖作品、外语教师刊登出版的译作、理科和职校专业教师的发明专利等等文化创造就抵不过在认可的教育教学刊物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在职评中不重视教师的文化创造怎能利于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
我没有检索到梁实秋的教育教学论文,如果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有《雅舍小品》行世的文化大师因此连区区中小学高级教师都评不上,说明我们的职评制度有严重缺陷。
党中央号召建设文化强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责无旁贷。建设文化强校,师资中少不了文化“强人”。如果能在职务评聘中增加文化创造和业绩成果的权重,甚至将其视同论文,可激发中小学和中职教师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吸引创造“强人”进入中小学和中职教师队伍。教师富于创造,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成长为富于创造的杰出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在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中有大量的翻译家、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运动健将、明星教练、书画家、发明家、软件专家以及数理化生政史地方面的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型的教师,这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人才培养,对于增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大有裨益。
卓越人才工程 篇6
摘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提高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该团队进行了食品微生物学卓越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b)-0126-02
Abstract: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ed in food science.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independently stud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the reformation measures of the excellent curriculum of food microbiology were performed,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formation of relevant course teaching.Key words:Microbiology;The plan of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Teaching reform
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涉及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微生物在食品发酵的机理,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及其防治措施,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藏等过程的预防和消除等方面内容的一门科学[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社会对食品类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作为食品学院本科二年级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食品、粮油、饲料等的加工、保藏及品质控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58年开设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在文革期间中断了10多年,1980年恢复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微生物学及食品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综合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与保藏理论和技术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在微生物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和突破口[3],该教学团队开展了现有课程体系及相关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有力支撑了本专业“面向食品行业,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内容改革
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我们对微生物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保留全面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应用型的实践技术,同时注重最新前沿相关知识的输入。在教材选择上,采用复旦大学周德庆教授撰写的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的全国优秀教材《微生物学教程》,该教材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尤其是每一章节后都有大量复习思考题,便于在授课时,每一章节内容介绍完,及时从书后选出相关的思考讨论题,供学生课后复习时思考。在理论教学环节,以世界优秀食品微生物学教材Modern Food Microbiology(7th ed)和Food Microbiology(4th ed)为主要原版外文扩充性学习资料。另外,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利用文本教案、讲课录像、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等相关科技期刊、网站、教学资源库等扩充性资料,深入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重难点,同时又能通过扩充性资料的学习跳出书本,实现知识内化。目前,校园网正不断普及,这些扩充性的学习资料对辅助学生完成相关学习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期开始每位教师就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思考,同时列出主要参考书目、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网站,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方法改革
在学期开始教师就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列出主要参考书目、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网站,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小班授课、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教学改革,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融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于一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将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在相关章节教学时,向学生介绍微生物在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应用方面的知识及最新科研动态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眼界。
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结合科研实际,安排8~10篇与课程学习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由学生讲解,老师和同学共同展开讨论和点评,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也为部分本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和准备报考本学科研究生的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通过上网学习、查找资料以及课上的讨论、教师的点拨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了教材介绍的相关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系统地查阅、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网络平台和精品资源建设
本课程自2001年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年来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师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博采众长,吸收英文版《Microbes in Motion》中三维动画及精彩图片的精华,从国内外相关网站、优秀教材收集了优美逼真和清晰的微生物图片,自己动手制作了教学软件,把在显微镜下的影像信息搬到了教室。目前挂在《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网站的微生物形态图片就有384幅,在多媒体中引用到的各种图片有650幅,链接的动画有15个,大量直观、形象、生动的三维动画及优美逼真和清晰的微生物形态画面与图表运用,配合内容新颖丰富、功能全面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简洁,信息容量大幅度增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些课件已链接到学校网络平台,学生课余可以自己浏览,便于自学和复习巩固。课外辅导形式及安排
微生物学涉及领域广,知识比较抽象,通过课后对学生的引导、辅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后学习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关注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并调动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是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补充。课外辅导由三位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的主讲老师负责,并同时配备3名研究生助教,主要进行课外答疑、课外作业辅导及引导学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举办微生物学讲座等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微生物学知识,掌握微生物学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
指导学生根据某一个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所看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消化理解进行整理加工,制成PPT发至任课教师邮箱,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查找结果作为课后学习的作业给出评价,并对不理想的作业进行指导,建议再次查找,并注明建议查找的网址。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课后时间就有关内容举办小型讲座。通过讲解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为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实现双语教学,与国际课程接轨
微生物学作为当今的热门学科之一必须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在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中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4]。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外语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学习并逐渐提高外语的听说能力,利用双语教学提高授课水平。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引进恰当的原版教材,逐步实现双语教学。为适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研究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课程组还进行了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由于可供双语教学使用的现成教材凤毛麟角,课程组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参考多部国际流行的优秀教材,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了重新编写,形成一套完整的双语授课教案和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我们采用以英文讲解授课为主,中文解说为辅的方式,教材以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对于普通班级,考虑到学生英文听说能力差异较大,我们采用以中文讲解授课为主,英文解说为辅的方式,教材以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每2个同学配发1本国外英文教材做教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双语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总之,课程组选择优化双语教学内容,凝练双语教学大纲,设计双语教案和课件,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
开展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创新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时布置预习和课后阅读任务,份量合适,有效地发挥自学的作用。每一章节结束后,均采用小测验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自己出题,倡导“学生不要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些措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反馈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该课程考核探讨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与方式,成绩由课堂互动、随堂作业、随堂测试、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其中期末成绩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为量化的平时作业(随堂作业、随堂测试)和演示任务(课堂互动)等考查方面的成绩。最后,教师根据平时学习成绩和其他作业成绩有权对学生总评成绩进行适当的修订。
优质课程建设是一个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微生物学》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授课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经过对食品微生物学卓越课程的建设,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并获得了专家、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卓越人才工程 篇7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产学研,卓越工程人才
自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发布《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以来,“加强学校的工程训练,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一直是我国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仍需要增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在国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衍生出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科研项目为中介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生产实习为中介的“教学工厂”模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介的“现场工程师”模式等[2,3,4,5]。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201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本着“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我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校办科技产业构建了校内产学研联合体,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6]。2010年我校获批为“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学校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本文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为卓越工程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1 卓越计划实施中工程能力培养面临的困难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7,8]。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联合培养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校企双方的利益兴趣点不同,企业具有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大学是人才质量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尽管在文件中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将有财税方面的支持和倾斜,但现实政策的执行不到位,难以成为企业追逐的动力源;再加上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私有企业,很难把为学校提供办学支持当作是义务,因此导致难以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的协议。
1.2 企业的接收能力有限
我校先进制造专业方向从2010级开始,每年有近80名学生的规模参与“卓越计划”培养。2013年的秋学期两个班分别成建制进入南通国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实践环节学习。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40名学生的集中实习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两家企业都表示几十名学生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1.3 学生难以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企业缺乏学生培养的经验和氛围,难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工程实践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本是将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上跟着师傅观摩,由于生产的计划性、时间性,师傅很少让学生直接进行工程实践的锻炼;另外由于企业生产的重复性,使得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过于狭窄,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卓越计划”中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等过程,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工程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们依托数控装备制造行业特色,在整合学科和工程训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在校内建立工业化的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工程项目的实际训练尝试对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
2 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
2.1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
通过与多家合作企业的探讨,我们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定位于:紧跟最新工业技术发展,营造一个高度仿真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其中经历“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承担起到企业实习训练的任务。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发挥学校在教育方面的特长,使训练内容和训练效果都比直接到企业更有优势;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只懂得生产的传统型工程师,而且是能够负责更高层面工作的技术管理人才(包括产品设计、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9,10,11]。
2.2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
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更依赖于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12,13],因此需要结合行业特点来构建硬件平台。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项目的支持下,优先在校内建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但学校给予的资金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资源,我们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与西门子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建PLM(UG)软件培训中心,从而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软件平台;与海德汉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全功能车削中心,从而为生产制造提供高档数控机床。图1所示为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2.3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重在工程训练项目的开发[14],要求项目的选择更加注重实用性,注重体现数控装备行业特色,彰显我校机械学科的优势。训练项目的开发要体现图2所示的包含多个工程环节的大工程理念[15]。训练项目的内容力求反映硬件平台所承载的多项先进技术,包括CAD/CAM技术、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五轴联动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精密测量技术(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机、粗糙度仪)等。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多次研讨,我们首期开发了“数控伺服进给系统”工程训练项目,下面从该项目的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
3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估
3.1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
该训练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完成“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从开发设计、加工制造、机电联调到精度检测的全部工程环节。因为是首次实施,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先制作了一套样品作为参考。项目的具体任务分配见表1,从而实现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工程软件在工程项目上的全面应用。通过这一项目的训练,可以实现学生以下工程能力的锻炼:机械设计、三维建模、数控加工、电气控制、精密检测、成本和质量意识。
3.2 工程训练项目的实施
由于该训练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因此安排在学生全部理论课程完成后的第7学期进行,共20周集中在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完成。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共39人,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每组4~5人,每组安排项目组长1名,每两组安排1名指导教师。项目任务布置如下:工作台有效行程300 mm;工作台定位精度±0.005 mm/300 mm,重复定位精度±0.003 mm;工作台最大速度0.6 m/s;工作台最大负载15 kg。为保证最后成果的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成果都必须由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3.3 工程训练项目的评估
作为教学性质的长周期工程训练项目,显然根据最终成果进行单一评价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采用“平时打分,阶段汇报,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估方法[16]。在平时打分时,要细化到对学生各项工程能力的评价上,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在阶段汇报和最终评价时,邀请企业人员参加,采用评委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估的全面性。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企业无法接纳大量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度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需要拓展多种渠道,在以校外实习基地为辅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加大校内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使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工程师后备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了部分企业化的工程教育基地的任务,从而为解决当前大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卓越人才工程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 师资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ZDKC1124);安徽科技学院教研项目(X201213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1-01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为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这就对教师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献[1]提出了教师必须经常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如在职学历培训、英语强化培训、计算机培训、各类专题讲座、国际会议交流等。此外,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和访问,学习借鉴外单位的创新经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改进工作,为了提升教师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创新项目和参加各级别创新项目大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科技创新训练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文献[2]研究了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能力评估与持续改进,构建了反映团队整体综合能力指标体系和基于CMM原理的教学团队能力成熟度等级模型TT-CMM,并基于二者建立了教学团队能力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以此给出教学团队能力等级符合度和持续改进建议。文献[3]提出了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从企业界和其他相关社会机构聘请一些优秀人士长期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促进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且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给企业授课和承担企业课题,有利于增强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献 [4]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结构体系,即建立由本校专兼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企业专业人员三方面人员组合在一起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我校是安徽省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1年开始设置独立班级培养,目前学生在大二,有人数30人,学生要求具备以下能力:本团队现在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2人;助理工程师1人;团队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已获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7人,团队中有专业负责人2人。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本团队主要承担数控技术、液压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测试技术与信息处理、汽车构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另外还承担了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教育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具体数据如下:
1)学历结构:团队中硕士研究生教师比例为85%,本科教师的比例为15%。
2)年龄结构:45岁以上教师2人,比例为20%;45岁以下教师8人,比例80%。
3)学缘结构:团队中8位教师学位取得无任何学缘关系,分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职称结构:10位团队教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比例为40%;讲师3人,比例为30%;初级3人,比例为30%。
1.学生的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需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翻译与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2)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初步创新能力。为了达到以上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验室建设,依托奥地利贷款项目的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仿真+MPS500柔性制造加工系统),开发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CAD/CAM、柔性制造系统、PLC控制和机械手编程等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
2.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满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
2.1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系统关系
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主要形式,学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企业服务,所有为了更好的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和企业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企业的主体是技术人员,学校的主体是教师,也就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的教师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工程技术人才,可以通过企业提出问题,学校和教师选择分析问题,以项目的形式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方式解决问题。
2.2学生的培养方式
在卓越工程师导师制的模式下,以项目驱动,以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为依据,培养学生CAD/CAM和机电一体化综合工程开发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满足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和机电控制系统设计的高端应用型人才。1)教师以项目形式编写实践教程,遵从教育教学规律,由浅入深,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的能力,包括机械零件设计、工艺设置、加工代码生成、传输、加工和装配、电路开发、气动回路设计、PLC程序开发、传感器的应用、工业机械手的编程、调点等。2)建立考核方式,修订教学计划,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
2.3师资的来源与培养形式
结合教师产学研项目和“双能型”师资培养;形成课程组成员经常讨论教学方式方法的习惯,提高教学效果;在师资上,通过联系企业、做产学研课题,参与导师课题等各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工程开发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1)以项目形式编写的实践教程;(2)项目的可操作性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3.结论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好坏,在必要的硬件条件基础上,关键看师资,只有拥有一支学术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学生的能力培养才能够得到保障,本文浅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能力建设的基本方略,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落实、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婷,关岩,李志辉等. 实验教师素质要求. 中国冶金教育2013 年增刊:90-92.
[2]江林,胡志刚,杨柳. 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能力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31-37.
[3]朱永跃,马志强. 创业型大学视野下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探.中国科技论坛.(2010 年1 月) 第1 期: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