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2024-10-07

电视新闻如何创新(共12篇)

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篇1

1 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的创新

电视新闻就内容来说,就是新近发现或者发生的事物,重视电视新闻创新,实现电视新闻创新是电视新闻的追求。目前,电视新闻的采制和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思维,还有一些期待开发的发展的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形式需要我们进行开拓与创新。

1.1 电视新闻内容上需要创新

电视新闻的内容需要全面创新,要首先对进行报道的内容题材进行相关的确定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电视新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传媒,需要在传递知识、传达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报道。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要在获取知识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简洁、简单的方式。因此,电视新闻的发展也应紧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新闻的信息化,需要重视更好地融合电视新闻的新闻性和知识性。

1.2 电视新闻的观念需要创新

为保证电视新闻的进一步突破,应对新闻观念进行全面地创新。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都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从思想观念出发,全面考虑到平民的有意识。衡量电视新闻的好坏的标准是人民满意的程度,所以人民大众是电视新闻创新改革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重视在内容选择和采制的过程中,全面面向人民群众,并保证电视新闻能够彰显良好的生命活力,让人民群众认可,保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实现电视新闻的影响力的提高。

1.3 电视新闻的形式需要创新

针对各种电视新闻的形式,没有固定不变的新闻形式,因此,在对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对多样性进行创新性的突破。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新闻播出滚动式、新闻采制直播式和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首先采访制作新闻事件的现场,然后直播新闻发射播出的重要报道方式,采用新闻采制直播的形式。就新闻播出滚动式来说,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对重要的新闻实行反复播放,或者补充最新的信息,变换不一样的角度进行报道。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还可以对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进行及时地弥补;同时,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也起到了增强的作用。

2 电视新闻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1 电视新闻需要进行精细提炼

要对电视新闻进行精细提炼,首先,在立意上要实现创新。电视新闻的主题就是立意,应对现实的需要进行充分地考虑,提炼出具有一定意义的主题,提炼主题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精粹、具体化,促进电视新闻有指导价值。还要对电视新闻主题进行进一步地分析,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提炼,加入哲理化的内容也应会更倾向于重理的内容,加入诗意化的内容应该会更倾向于重情的内容,关注和培养观众的形象思维能力。

2.2 电视新闻要深入细致地进行拍摄

拍摄过程中,深入拍摄会更为容易的发现困难。火热的生活是新闻感性材料的来源。在采访拍摄过程中,记者需要对信息进行亲自感受,保证写成好的电视新闻解说词,剪辑成好的电视新闻片,都需要经过头脑的选择、过滤、捕捉新闻价值的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可以到新闻现场采访搜集第一手资料,实现有价值的收获,获得观众的认同。

2.3 电视新闻要贴近现实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和需要,应满足观众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物质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精神的需要如娱乐、学习、社交等。新闻传播的信息没有同群众的需要和兴趣联系起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对观众进行关注,大量传播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电视节目,出现好的社会效果。

2.4 融合制作出“融合新闻”

现在独家新闻逐渐减少,发生重大新闻,各个媒体,各个记者都会争先恐后地抢发。当前形势下可以抢发,也可以整合报道。整合报道中,可以将本台记者采制的新闻整合,也可以和其他媒体记者采制的新闻整合,将本媒体获得的新闻和编者自己掌握的媒体的新闻进行整合,甚至直接引发其他媒体的新闻。对于突发事件,可以引用信息,可以深入采访,让事件不断丰富和丰满起来,形成组合报道。这样对有关的新闻进行筛选、过滤、整合,进行大量重组、援引、嫁接等,实现对新闻的融合,这样就制作出了融合新闻。

总之,新闻工作的灵魂是创新,要实现电视新闻的生存和发展,要保证电视新闻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摘要:新闻媒体竞争逐渐增强,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因为受到网络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压力,电视新闻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电视新闻应该能够重新确立往日的地位,追求发展与创新,追求卓越的地位。因为新闻编辑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越来越巨大,为了保证电视新闻进行高效地发展与创新,电视新闻应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重视对新闻编辑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电视新闻应该提高竞争实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方法,掌握创新能力,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全面提高效益,拓展发展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电视新闻,开拓创新,新闻编辑

参考文献

[1]王雁茹.改革创新——电视新闻生命力的源泉[J].新闻界,2005,(3).

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篇2

(一)塑造主持人鲜明形象

具体说来,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一个电视台乃至节目本身的重要形象标志,更是连接媒介与受众的金石桥梁。因此,要全面塑造主持人鲜明形象。比如,丰富的面部表情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直接手段,新闻节目主持人应根据自己所播报内容的不同情境对面部表情进行灵活控制。运用面部表情的变化达到强化感受或讲授感受的目的,要把控自己的内心情感,注重报道中的真实性与严谨性,尽量避免在面部流露出明显的感情色彩,当某些事件发展不够明朗时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新闻类的节目,需要主持人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形态,严肃端坐、态度和蔼,但在静止时也要运用一些得体的动作起到明确意义并解释某些语言内容,不断强化交流关系等。同时,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应该是机械化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流露出真实的情感与人文关怀,更能为节目添色。例如,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新闻联播》主持人在念到“遇难人数…”时,情不自禁地哽咽,让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动容,更是激发了民众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情感。

新闻节目主持人整体形象要与节目内容与形式相协调,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并对新闻内容能有正确理解与灵活掌握。主持风格虽然要保持一贯的严谨沉稳,但在适当时也可以加一些幽默感。同时,在塑造整体形象时还要尽量避免同质化出现,要凸显出所主持节目的整体形象、整体思想以及内容特征,形象塑造师要对每位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进行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其亮点并弥补其弱点。此外,电视形象造型师不断对电视艺术的特殊性进行不断探寻,对主持人造型的基本原则进行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将主持人和谐完美的荧幕形象展示给公众。

(二)注重培养个性化语言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还要不断注重对自己个性化语言的培养。主持人的语言个性与主持人生活中的语言个性密切相关,因此主持人要关注生活中个性化语言,培养自身独特的个性化语言形象。比如,要打造出比较鲜明的声音形象,主持人要对自己的声音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对声音进行改善。语言中还有不同的节奏,主持人要不断扎实自己的文字功底,做到语法连贯、断句协调、字音标准,要不断提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罗京曾在《新闻联播》任任节目主持人时,每一次都会在直播前将所有的稿件文字读音查清,这样既能降低读音错误率还能对所播报的内容进行调理性划分。在进行播报时,主持人语言要与电视新闻画面完美契合,以此增加主持功底。

同时,在播报时还要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发音规范,能够熟练运用腹部呼吸与胸部呼吸等呼吸方法尝试不同的发音效果,找到重音的确定位置,从而为受众传递正确思想。当主持人将自己的文学素养与主持功底巧妙结合在一起时,更能够凸显个性,甚至引发网络迷因,延伸了新闻节目本身的影响范围。例如,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观众对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段子手”属性的追捧与狂欢,便是此种效果的有力体现。

(三)尝试多样化风格发展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同样要注重培养多样化的主持风格。每一个主持人都要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每个人的自身素质与语言功底有一定差异,因此主持人要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摸索,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风格。这里所说的风格不仅仅是主持人个人的特质,还有节目的定位,当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时,主持人的作用会更加明显。主持人要打造自己的主持魅力,当前我国很多著名新闻主播都有主持上的实力与能力,除了这些之外,就是个人魅力。然而,我国极个别新闻主持人在主持时还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因此主持人要不断进行修心养性,以此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促使自己能够保持坚定的政治思想,用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过硬的理论素质向受众传播正面思想,为受众带来更多正能量。

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编辑;能力;创新;路径

现如今在电视新闻这一领域中有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通化现象非常严重,我们在打开电视机之后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好几个甚至几十个台都在演相同的节目,这样的一种频道播放会引起观众收视上的疲劳。长此下去,更会破坏掉电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将观众推向了其他的媒体平台上。基于此,我们的电视新闻一定要探索出一条创新的道路,不断的改变新闻节目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而要想实现这一创新,还需要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共同努力。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得到真正的升华。

一、开发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暂时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说法,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但是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录播也便成为了现在的直播。而且电视新闻编辑的手法也有了极大的改变。改变最为明显的就是非线编技术的使用。之前传统蒙太奇式的排列编辑手法已经适应不了电视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需求,我们在使用了非线编辑技术之后就可以很好的实现两路甚至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字幕叠加的方式来扩大信息的数量,也能够随时插播一些与新闻相关的最新的发展动态,还能够及时准确的表达编辑的思想和意图。但是出现这些效果的前提是要依靠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对新闻素材巧妙合理的加工、编辑,并有意识的引导社会正确的舆论和价值观,不断强化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从目前电视新闻发展的环境以及电视编辑的现状来看,目前电视新闻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去改善和创新。

首先是电视新闻的内容非常空泛,我国的各个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大部分都是相同的,这样的新闻内容很容易给观众造成一种视觉疲劳,久而久之还会让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下降,严重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新闻播报的形式非常的单一,我国电视新闻的播放形式都是节目主持人坐在台前,表情单一,再向观众播放新闻内容的时候也是始终一个语调,这样的一种老套的节目形式会让观众感到非常的厌烦。

第三,新闻编排的方式过于固定。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仅涉及到技术,而且还是一门艺术。但是很多的电视新闻编辑好像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很多的电视新闻编辑还是采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编排方式,使得原本可以充满生命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趣。这样下去不仅会让广大观众失去对电视新闻的兴趣,而且还会使电视新闻的影响力逐渐被淡化。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电视新闻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摆脱困境。开创电视新闻的新局面。

二、开发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提高电视编辑人员的思想认知

如果想要开发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认识入手,不断的培养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如果没有创新意识的支持,培养与开发创新能力基本上都是谈不来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学会对新闻材料进行质疑,始终秉承着质疑的态度来挖掘新的新闻材料。找寻出新闻的关键点。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树立求异意识。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不可以拘泥于大众化的编辑模式,因为大众化的编辑模式大家都会,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心意,这篇新闻就是失败的,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融入自己的个性,逐渐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电视新闻编辑风格。以便更好的满足电视新闻编辑过程的实际需求。

(二)积累经验,升华自身

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去积累,最后由量变到质变,因此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积累与新闻编辑相关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也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这样才能够在今后的运用中将自己的知识底蕴转变为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创新能力。然后还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不断的积累专业知识和全新的技术手段。时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实践中去改进去完善。

(三)积极参与组织协调

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这里所说的协调能力不仅要组织好新闻编辑队伍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负责组织整理好多个稿件,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任务是精心组织题材、巧妙安排新闻编排,把电视新闻的播报语速和节奏、新闻之间连接关系的设定等各方面内容都组织协调好。只有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组稿和编辑稿件,才能使整个电视新闻节目出新,换发光彩。

三、结语

新媒体给电视新闻事业带来的挑战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给电视新闻事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视新闻编辑要以创新性思维促进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开发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还要借鉴新媒体成功的传播经验,吸收新媒体技术,为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电视新闻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菡,刘改换.科学发展观与科技编辑创新[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

[2]刘燕,任露泉.基于仿生学教学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

[3]郭长虹,郭东林.遗传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

[4]刘晖.强化管理意识内涵,提高科研管理水平[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

如何创新电视新闻主题报道 篇4

要想将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做好, 则必须从以往落后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为此, 可通过对前期做好详细的策划, 找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切入点, 深入挖掘新颖的事情开展全面的报道, 做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有效融合, 我们可以在采访的过程当中, 更改传统的报道思维方式, 把新闻报道的价值主体从国家政府的立场逐渐转变为以社会、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 贴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切身利益, 同时可以通过不断的加强电视主题报道的涵盖内容可视性来促使新闻主题报道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可以通过进行理性分析及新闻报道价值的判断来挖掘出新闻报道中的实质性含义, 引发大众进行深入的思考, 以此达成共识。

1 紧扣主题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主题报道指的是具备显著的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 是新闻媒体通过对发生的客观事实报道所表达的一种主观意图, 此种新闻报道的方式通常是新闻与宣传融为一体的, 可以很好的展现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最大限度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

主题报道新闻需要记者对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思想、具体决策部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牢牢地把握住中心工作的大局和实质性内涵, 从而把重大的主题宣传转变为具有较强可视性、说服力及新闻性的节目, 既有高远的立意, 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 又能使新闻报道深入人心。

2 体验式报道提高节目感染力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就要亲自去尝一尝。在主题新闻报道中, 记者不单作为新闻的观察者、报道者, 更是一个亲历者、记录者。要主动参加到整个新闻报道当中, 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展现新闻主题的宣传内容, 真正去把握新闻事实的脉搏,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给大众, 让大家对整个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典型, 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从而使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现场感, 直入人心。

3 坚持以人为本选择主题增加观众认同感

电视媒介的具象化特点, 可以使电视新闻在塑造新闻人物上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做好主题报道, 要在力争生动鲜活的基础上, 尽量做到新闻人物化、人物个性化、故事化, 故事细节化。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县委书记风采》冯振东:到一线去当好总指挥。讲的是陕西富县这几年进入快速发展期, 拆迁、土地这些发展中遇到的最难缠的问题也多了起来, 富县县委书记冯振东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 到一线去, 和群众面对面。全片主要通过三个故事来塑造人物典型:1) 冯振东参加榆树村村民说事会, 解决群众蔬菜大棚拆了, 但是地却没有还给村民的矛盾。2) 冒雨到苹果主产区北道德乡的东村, 看看新的防雹网安装好了没有。3) 茶坊镇近400户群众拆迁的事。同期声, 冯振东:“因为你走完你自己管辖范围的县乡村, 然后你才能真正了解你所管辖的乡镇和农村的实际情况。你与老百姓沟通的时候, 老百姓才感觉到你是他的人。”冯振东的语言也非常朴实, 通过他深入群众中间, 察看民情、解决矛盾的一件件日常工作, 把优秀县委书记的风采鲜活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因此, 一些重大的新闻主题宣传, 就是要以人为本、选好人物、讲好故事。将严肃、宏大的选题转变为立体化、生动化的报道, 有效的展现出新闻主题报道的服务性与贴近性, 在外在形式、涵盖内容及表现手法上做到进一步的创新。

4 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

做到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创新, 就要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套路, 以严谨的思维、敏锐的洞察视角来看待及思考每一个发生的问题。站在全新的角度, 真正的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通过积累知识及各方面经验, 激发出全新的创意, 摒弃以往陈旧的模式化新闻报道思维方式。在电视新闻当中, 尤其是将导向作为核心任务的电视新闻主题报道, 需在报道形式、涵盖内容及新闻的表现手法上做到一定的创新, 这样才能够获得最终新闻的话语权, 完成自己应有的任务及新闻使命。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电视新闻要素, 在新闻报道外在形式、节目片头、制作、包装、外在风格的打造上创新, 达到新闻报道内容与外在形式的完美融合, 彰显新闻主题报道的重要意义, 以达到电视受众求新、求变的接受性心理, 给予新闻主题报道一种强烈的时代感。

5 主题报道要创新抓好细节是关键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所具备的独特力量, 现场性是新闻报道的魅力所在, 创新性则是新闻报道所具备的重大价值, 所以, 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主题报道需坚持见人见事见细节, 将静态新闻动态化。通常, 抓住细节是新闻记者采访成功的重要法宝。主题报道的时间多在3分钟左右,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 若想完整的体现出新闻故事的详细过程, 深挖新闻人物的心里变化, 刻画新闻人物所具有的个性, 把握好每一个细微的新闻环境, 都需要记者编辑开动脑筋、下足功夫、善于发现, 永远走在创新的路上。此外, 新闻记者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现场出镜的机会, 丰富自己的语言, 让受众产生生动感, 针对每一篇新闻稿件, 都要严格的遵循新闻规律, 认真的进行思考, 深入采访、仔细的写作, 我们的主题报道源于新闻现场, 是对新闻现场的实际性调查出得来的,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挖掘出新闻的实质性主题。

6 结论

在各行业均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当今社会, 电视观众同样也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希望能够从电视上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 同样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观看与阅读享受。这便要求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相关编辑人员能够更新资料库, 做到与时俱进, 创新编辑思路, 用发展的验光去制作电视新闻主题报道, 结合过去与未来, 立足现在, 创造出让更多观者喜爱的电视新闻主题报道, 进而稳定群众, 提升电视新闻的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其感染力与号召力, 更好的服务观众。

参考文献

[1]时汉枫.论电视主题报道的形象化表达[J].新闻爱好者, 2011 (8) .

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篇5

摘 要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广播新闻策划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其策划新闻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内容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新闻策划人员如何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强化创新思维。

关键词 策划内容;存在问题;创新思维;运用方法

广播电视工作中,相关新闻策划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广播新闻策划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对以往成功和失败案例总结,努力提升工作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并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主要是根据电视节目的特性和新闻要求,通过对于新闻事件内容的分析和整理,从而得出新闻报道的架构、思路以及相关的方案,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重视度,策划工作的可靠性,是赢得观众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策划工作中应切实抓住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认识到新闻的客观性,注重舆论涉及的问题,将群众所关注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认识到广播电视工作的两面性,它在新闻行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性的问题,所以在工作时要对于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认真考量,以免因小失大。

2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一个重要节目,在电视媒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目前运用的是四级制,各级之间相互也存在很大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如省市级与央视在对于节目题材运用及针对人群各有其自身优势,都在努力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拓展策划工作内容,切实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接收平台,使群众能更直接认识到新闻策划工者的能力。与此同时,策划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被披露出来。如部分策划工作人员,为了赢得收视率或自身利益,在策划过程中没有充分揭露事情真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广大群众的信任。因此,为了使新闻报道不失现实,能获得广大群众认可,策划工作中创新思维就显得更为重要。

3 新闻策划人员如何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强化创新思维

3.1 新闻策划人员认识到创造性思维重要性

当前广播新闻节目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频道进行传播。广播电视在播出过程中,其涉及的内容和种类比较多,新闻策划工作者想要新闻节目能够脱颖而出具有一定难度。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广大人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内容在播放时要进行合理选择,在保证传播内容真实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播放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内容主题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增加广大群众的理解力,提升观众的兴趣,从而提升竞争力。如一些综艺类节目,与人民现实生活很贴近,播出后受到观众的极力推捧,所以可以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因此,策划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善于将创造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节目到达预期的效果,提升其竞争力。

3.2 新闻策划工作者要努力提升创新意识

新闻工作者对于节目内容和主题进行策划时,要抓住其鲜明的特征,运用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将复杂问题表达出来,让人有个更清晰的视觉体验。同时,在努力工作中不断创新,用创新思维体现出节目内容的特征,使其具有新颖性,吸引住观众。新闻内容的新颖是创造思维得到体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获取观众的信任也有着重要作用,创新思维在新闻策划中的运用,能够使得新闻的内容和主题表现得更为清晰、明确,在众多节目中更能提高收视率。随着社会环境多样化的发展,新闻在取材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内容也更加丰富。同时,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就要求遇到社会新闻问题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以此来尽快获得并报道出最新新闻信息。作为电视广播策划的目的大都相同,都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然后在基于事实基础上根据采编内容制定相应策划方案,在传播中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就要在工作中树立新闻创新思维意识,充分运用团队和自身的创新思维的优势来解决新闻广播策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其高效率的开展。

3.3 新闻策划工作者要用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新闻策划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般较容易将思维局限于一些小的`专业或职责范围内,不会将新闻内容之外涉及的问题进行运用贯通,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如一些生活服务类节目,其节目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并十分密切联系到人们的生活,同时可以在节目中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因此,该类节目更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并成为人们经常讨论的焦点,从而对于主流文化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新闻广播电视策划工作者,在关注自身专业素养和新闻自身内容的同时,也要勇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了解清楚新闻事件之外所涉及的问题,放开眼界从全局出发来进行策划工作,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立意出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3.4 新闻策划工作者在新闻选题方面力求创新

在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工作中,策划人员往往会习惯于传统选题模式,对于选材也较概念化,长期发展中,不利于新闻策划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要想赢得观众的认同,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要选择有标新立异的题材,创新新闻采访和报道方式,增加新闻内容的趣味性。此外,大多数新闻策划工作者,为了更好的自身生活和获得晋升的机会,往往会不断努力创新以求得观众和组织的认可。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管理者可以在尊重新闻策划工作者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工作能力得以最大化发挥,从而实现新闻选题、工作创新多样化发展。

4 结束语

虽然我们在当前广播电视策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些策划工作运用的新闻制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还需要策划工作者积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满足人们对新闻节目要求的同时,提高节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颜纯武.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策划[J].科技信息,2012(4):184.

[2]丁新吾.用大型新闻策划提升地方台新闻影响力[J].中国记者,2011(12):54-55.

[3]王永忠.以新闻策划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有效性[J].声屏世界,2012(4):31.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思考 篇6

电视新闻在新世纪如何创新?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创新谈点看法。

一.新闻选题的创新

对电视新闻来说,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对报道对象的确定。可以说: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创新电视新闻选题,必须改变传统上按时政、文教、科技、财经、工业、农业、体育、法制、社会等内容进行选题的习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选题。

1.喉舌性与贴近性结合。电视新闻选题强调喉舌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电视新闻选题强调贴近性目的是使电视新闻接近观众,争取观众。2.广泛性与权威性结合。电视新闻选题就必须努力追求广泛性与权威性的统一,在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3.歌颂性与批评性结合。当前,歌颂性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提高宣传效果。其次要考虑抓好精品典型。4.新闻性与知识性结合。

二.新闻表现的创新

电视新闻表现的创新不仅可以加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使内容融化在声画艺术之中,拔动观众的心弦,留给观众更深刻、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观众期待与满足的心理,进一步接近观众。创新电视新闻表现要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目的和内容,努力实现“四式”:

1.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电视新闻采制直播式,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不仅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同时,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提高了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2.实现新闻编排组合式。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采用“单元式结构”,即常规性报道与新闻简讯相互搭配,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可以使节目在播出上更有节奏和章法。实现电视新闻编排组合式关键是加强对电视新闻采制的策划。

3.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对同一事件的连续报道,使观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满足了新闻欲,也有效地提高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4.实现新闻播报口语式。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式,要突出电视新闻记者的作用,淡化播音的作用。要用记者现场口播逐渐替代播音幕后配播,用记者型主持逐渐替代播音型主持,从而缩短新闻的制作时间,提高新闻的播出时效。

三.新闻运作创新

创新电视新闻运作首先要实行四个转变:

1.变“记者时代”为“编辑时代”。电视新闻采制由编辑“主导”,强化编辑策划。由编辑根据记者选择的题目,确立报道选题,记者主要负责采访素材,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写解说词,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报道包装,从而有效控制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整体编辑力度,落实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特色。如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节目闻名京城,关键就是因为节目强化了编辑策划,增强了品牌意识。由于编辑处于主导地位,分工明确,节目定位落实起来偏差较小,《北京特快》很快就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特色,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中一个亮点。

2.变“小作坊”为“大生产”。“大生产”式的运作,要求电视新闻采制像大工厂里的流水生产线一样,既保证每个环节的采制质量,又讲究环节之间的协作配合,以达到快速生产大量优质作品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介采用“大生产”式的运作获得效益。美国CNN电视新闻网有八个频道,4000多名员工,其中记者为800人,分布在国外24个记者站和9个国内报道分部。他们驻外记者站一般都分布在热点地区,同时兼顾周边地区。各记者站的记者属于整个CNN网络。专业分工和整体协调是CNN最突出的运营机制,这就使新闻报道的制作完全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很高,却显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3.变“花了算”为“算着花”。电视新闻采制既考虑投入,也计算产出,进行成本核算,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理顺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电视新闻资源组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促进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进行成本核算,要使电视新闻的制作由原来的“花了算”变为“算着花”。要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管理机构、明确成本管理职责、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开展成本检查,实行成本监督。

4.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对电视新闻必须实施科学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按电视规律和新闻规律举办节目、管理节目,按市场规律经营节目。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把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原则,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其长期性、稳定性,使电视新闻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纪必究。

如何加强电视新闻选题的创新 篇7

一、导向性和群众性结合

电视新闻节目是政府、人民、党表达的代表, 向人民传递政府和党的各项措施和政策, 同时也向政府和党表达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想法愿望, 这是新闻具有的双向性。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新闻应该具有公正性、真实性等基本性质才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基本效果。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先锋领导, 党的各项决定和总体发展趋势也是中国整体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平时我党的各项决定和政策主要是通过新闻的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的, 某种程度上说电视新闻具有导向性作用, 广大人民群众也经常通过新闻来了解总体国家的发展形势和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政策,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电视新闻如何进行合理的选题应该从群众性以及导向性两方面入手, 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作为政府和党的发言人的作用。

(一) 从导向性入手

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这点体现在多方面, 包括经济、政治、思想, 甚至是行为和道德, 关乎着人们的生活、科技、文化、知识各方面。电视新闻和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息息相关, 因此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应该更加重视导向性。材料内容选择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社会的敏感点, 同时应将范围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内, 让人民群众能够得到真实有效、公平合理的信息, 防止引起不必要的群众反应。新闻内容同时可以触及到社会的疑点, 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困难, 避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新闻应该重视广大人民的矛盾, 指导和帮助人民解决困难。新闻更重要的作用是敢于曝光社会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促进各种情况现象的良性发展, 在最大化地发挥导向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微观影响, 不断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公正、公平、公开性, 在新闻内容中汇集各种计划性的、批量性的、全面合理科学的报道, 吸引广大人民的关注, 避免言论影响使群众产生偏激的想法, 让大家了解事实, 能够通过舆论控制方向, 激发群众的热烈反应, 发挥出导向性作用。

(二) 选题应该深入浅出

科技、经济、政治这几个方面作为硬性的新闻, 在进行消息播放的时候, 选择的具体内容事件应该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不应该是一种单一性的事实简介, 应该将内容融入实际中合理地进行剖析, 降低其神秘性, 让群众真正了解具体内容的意义和作用。

选择新闻内容的时候应该重视舆论道德、社会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让收看者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运用现场报道、直击性报道等各种形式将事实表达出来, 重视人民群众的反馈, 让群众有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空间。

二、选题的权威性和广泛性

电视新闻的作用是让大家了解未知的地域信息, 同时慢慢地对于大家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这两种功能, 新闻选题应该把握广泛性和权威性。

(一) 选题的权威性

要想保证权威性选题就应保持深度。 (1) 对于突发性的新闻应该重视时效性, 了解事情的前后关联, 包含具体的意义。 (2) 应该对新闻发生的背景等进行科学处理, 将社会的各种道德问题联系到一起, 引发人民的思考。 (3) 对特别事件进行报道时, 应该在报道结果的同时对于背后各种推动原因进行分析, 深刻地探讨原因, 让群众明确了解。选择的时候应该重视挖掘不一样的内容, 保留自己的独特性。

(二) 选题的广泛性

随着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新闻内容选择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 人民群众对于未知世界更加充满好奇心, 在信息化高科技时代如何提升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必须拓宽新闻题目涉及的范围, 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 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

(三) 新闻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电视新闻的最基本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传播, 保证新闻内容的知识性也是必须重视和关注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 知识成为推动生产进步的动力。所以,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可以针对专业性知识分析处理, 将新闻和知识性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在观众了解信息的同时领悟相关的具体内容, 提升新闻的价值意义效果。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节目未来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 顺应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需求, 电视新闻编导人员应该正确分析成功的新闻节目的特点, 加深工作认识度, 建立持续学习模式, 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保证创新意识, 提高敏锐性, 在以往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听取观众意见, 遵循时代发展的脚步, 带动电视新闻栏目的长远发展。

摘要:现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精神世界要求也不断升高, 随着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怎样提升电视新闻的质量, 及时抓住人民群众的注意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现状, 电视新闻选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对于新闻选题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视新闻,选题,创新

参考文献

论如何创新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创新,技巧

当今社会各种媒介信息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在该行业立足并长久发展,就需要随着社会的前进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以吸引更多的眼球。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报道创新的一大途径,需要新闻工作者以此为突破口,寻找一个快速有效的采访技巧,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下面对如何创新电视新闻采访技巧进行论述。

1 电视新闻采访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电视新闻采访记者采访功底强调了进行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系统学习电视新闻采访方法与技巧,并将采访重点从新闻稿写作转移到采访工作上来[1]。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种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需要采访者从交流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首先,采访者应该明确自己采访主要需要获得哪方面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提问,并逐步深入,所提问题需要环环相扣,具有逻辑性,不要杂乱无章,让被采访者感到应接不暇。因此,采访前需要采访者收集被采访者信息,以此对被采访者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提问,还需要列出采访提纲,以保证采访过程顺利进行。其次,采访者需要多学习他人成功的采访技巧,总结经验,再结合自己实际采访情况,制订出一套完善的电视新闻采访方案。最后,考虑采访中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应提前制定出应对措施,以避免采访过程过由于慌乱,处理不得当,造成采访工作失败。

2 电视新闻采访中控制好细节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细节对整个采访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只有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对事件细节加以详细报道,才能使整个采访工作更加生动具体。这要求采访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具备专业的电视新闻采访思维模式,能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进行挖掘,使最终的采访内容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引人注意。电视新闻采访要求具有真实性[2],采访素材、采访内容均应真实可靠,真实的事件更能带动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反之,虚假的内容不仅感情表达会不到位,还会损坏节目名声。不仅如此,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还要具有一双洞察力较高的眼睛,能观测出被采访者细微的情绪变化以及内心想法,带动现场气氛,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使采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行。

3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采访是一个随机应变的过程,需要采访者在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一个采访功底深厚的采访者能从提问中挖掘出更多有效信息,而经验缺乏的采访者面对特殊情况有可能会显得紧张、慌乱,或者提问不当,使被采访者认为未被尊重,造成场面尴尬。因此,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需要采访者掌握采访技巧,说话一定要注意语气、态度,提问也切不可过度探及隐私[3],有的采访者性格内向,心存顾忌或因事件影响出现情绪不稳定,会导致采访过程中陷入冷场的尴尬境况,若能感觉到被采访者有些不悦,应巧妙地转换话题或用语言带过,以缓解紧张、压抑的氛围,使被采访者感到整个采访过程轻松愉悦。

4 培养专业化的电视新闻采编队伍

电视新闻采访虽然极其重要,但后期剪辑工作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共同组成一支专业化的电视新闻采编队伍。这就要求所有从业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4]:①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②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使相关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③设置奖励机制,提高积极性。

5 坚持原则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项公开性的活动,需要坚持原则,即保持所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又要保证所报道信息是被采访者真实意愿表达。新闻内容一旦被报道,便为民众所认可,茶余饭后还可能成为议论的热点,若是报道内容不真实,不仅会造成民众的误解,还有可能给他人造成负面影响,从而给他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采访前,需要对所采访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考核,坚持新闻人以及新闻该有的原则。

6 结语

近年来,信息传递越来越快,为了使电视新闻报道不断创新,需要采访者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运用采访技巧,对事件进行更专业的解读,以便在采访过程中顺利应对各种情况,采访后期的工作还需要重视,以剪辑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效果。

参考文献

[1]亢丽艳.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途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2):68.

[2]朱琳.当下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J].新媒体研究,2015,1(20):83-84.

[3]安福祥.新闻采访技巧探究[J].科技传播,2015,22(7):11-12.

如何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篇9

1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内涵

在新闻编辑中,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贯穿创新意识。其基本内涵包含了有计划地进行组稿、严格把关和合理编排。

1.1 组稿的时候必须有计划

编辑想要更好地进行创新,便必须做好组稿工作,组稿的计划性也是编辑工程成功的基础。编辑在进行组稿的时候,必须根据社会形势和我党的方针政策来进行确定重点,必须保证思想鲜明,并且还应该及时进行,这样才能够给新闻节目更好的编排奠定良好的基础[1]。

1.2 严把稿件关

想要做好编辑工作,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的把关意识。首先是必须严把政治关,确保稿件的政治立场没有问题,创新也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确保稿件内容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相符合;其次,必须严把文字技术关,稿件中绝对不能够出现错别字以及语法方面的错误。做好上面两点也是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

1.3 编排的时候必须有目的性

在编排电视新闻的时候,编辑本身的整体节目编排意识必须出色,并根据方针来进行稿件的排列和取舍,这样才能够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时候张弛有度,比较丰富。电视新闻编辑编排的时候,若是目的性比较强,能够很好地将舆论导向体现出来,创造性也会有明显的增强。

2 提高电视编辑创新意识的手段

编辑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必须在理解创新意识内涵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创新真正符合电视新闻发展的需要。

2.1 必须根据编辑的基本规律进行创新

编辑本身便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并且在编辑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想要提高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也必须在遵循基本规律的情况下进行。首先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必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比较强,这也是进行稿件选择的重要条件;其次,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新闻的生命便是真实,编辑在进行图像运用以及稿件编辑的时候,必须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再次,必须重视节目信息含量的增加,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最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出来,这样能够提高新闻本身的信息流;最后,还应该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将电视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电视新闻节目本身的现场感会比较强,观众也会比较喜欢[2]。

2.2 重视新闻编辑水平的提高

现在很多时候,电视台的新闻编辑都会和记者一起去采访新闻,想要做好编辑工作,首先便必须做好记者工作,因为新闻报道起点便是新闻采访。这便要求新闻编辑本身有比较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新闻敏感性,若是新闻编辑能够参与到采访中去,那么其敏感力和洞察力便能够得到保持,这样能够保证编辑的新闻内容更加准确。此外,若是电视编辑仅仅具备判断新闻价值方面的能力和文字能力是无法很好地进行创新的,编辑还应该掌握后期制作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剪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3]。

2.3 对新闻编排形式进行丰富

在电视传播中,新闻编辑是非常重要的,想要真正提高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进行编排形式的丰富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在编排新闻的时候,编辑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那么观众会更容易接受。对新闻编排的形式进行丰富,更容易提高新闻节目的视觉冲击力,新闻报道效果也会得到一定的强化,人们接受起来也会比较的容易。比如对题材相同的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新闻。

3 结语

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符合现在电视新闻编辑需要的。编辑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根据电视台的特点来提高自身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创新的时候,还必须遵循编辑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对编排形式进行丰富,只有这样编辑人员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编辑创新意识,做好编辑工作,切实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英.浅谈如何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新闻传播,2013,(11):108.

[2]张慧华.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J].新闻传播,2013,(1 2):17-18.

如何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篇10

1. 电视新闻编辑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就需要对当前电视新闻编辑现状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吸引受众接受宣教式的传播存在很大的难度。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编辑思想陈旧、编辑方式单一等问题还桎梏着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由于在电视新闻编辑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使得受众逐渐转移到其他媒体, 这样就使得电视竞争优势不再。具体来说, 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一, 内容缺乏吸引力, 在信息化逐渐深入发展的今天, 信息量暴增, 然而现在的很多新闻仍旧局限于以往的内容, 堆砌比较严重、平淡无味。其二, 时效性差, 互联网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即, 而电视新闻存在着诸多的程序, 为此, 其传递的信息往往比较之后, 这样也制约着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其三, 编排模式滞后, 当前很多电视节目的编排比较老旧, 观众很容易厌烦, 固定的模式与人们求新求异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使电视新闻节目难以留住稳定的受众。

2. 培养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对策

通过对电视新闻编辑现状的分析, 我们对电视新闻编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此, 就需要提出具体的培养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对策。具体来说, 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2.1 表现形式创新

创造性的表现形式是新闻节目的重要支撑, 良好的编排能够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 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视觉印象。为此, 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 充分利用可视形式元素, 可视化的传播符号在电视新闻存在很多, 除了画面之外, 还可以利用动画、屏幕文字等符号, 这样就能更好地增强新闻画面的说服力。这样做主要等目的就是使新闻的易受性增加, 增强编辑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在所难免的。其二, 丰富新闻表现形式, 有效信息的含量是新闻节目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需要优化新闻编排形式, 为此可以采取组合结构, 诸如将综合性消息与专业性报道结合等, 这样使得节目的播出节奏更强。

2.2 内容整合创新

为了让受众更易于接受电视新闻的内容, 就需要使新闻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整合语言、文字、画面等新闻内容, 使其和受众的距离拉近, 使其更易于这些内容。具体来说, 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其一, 合理搭配电视新闻, 稿件的软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 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搭配。时政报道的理性认识传播较困难, 且其直线规律往往有更高的编排要求, 为此就需要对时政报道编辑进行创新。不但需要对资料性画面进行丰富, 还需要对文字稿的语气进行改变, 这样才能提高新闻的可看性。其二, 优化文字稿编辑, 为了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文字稿的内容, 更多地练习其生活, 需要使用和受众平等的语言, 使其能够在尽快短的时间里理解和接受。在编辑文字稿的时候, 对于那些书面化的语言要进行必要的修饰, 使其大众化、平民化。其三, 调整画面剪辑, 逻辑性对于画面十分重要, 为此, 在进行编辑的时候, 需要对画面的逻辑进行衔接, 这样才能表现得更加生动。

2.3 节目编排创新

新闻质量和播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编排关系, 为此, 编辑需要完成节目组织、播出节奏处理、编前编后语写作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编辑工作的质量。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 合理安排新闻头条, 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 在头条新闻的设置上, 应该结合当下的热点、主题进行选择, 这样才能使新闻头条、更加合理。其二, 把握播出节奏, 将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结合很容易让人视觉疲惫, 为此, 编辑应该对新闻播出的节奏进行控制, 使其产生节奏感, 以不同强度、性质的刺激维持观众的兴奋状况, 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其三, 创新新闻串联, 新闻串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将多条新闻融为一体, 激发受众兴趣, 应该避免串联词的生硬、空洞, 而应该选择那些富有文采、语言凝练的词汇,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受众的兴趣, 更易于被其接受。

2.4 信息选择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 为了使新闻内容信息含量加大, 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其一, 增强有效信息, 编辑需要对电视新闻进行合理删减, 根据新闻主旨进行素材进行分析、判断, 并进行必要的取舍,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质量。其二, 利用新闻背景和链接, 为了更好地增加新闻信息量, 需要为其补充一些背景资料, 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过程、时间, 这样就能建立完成的事件逻辑关系, 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被受众理解。实际上新闻事件往往存在着历史渊源, 若是仅仅就事论事的话, 不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说明的话, 观众则难以对事件建立宏观的认识。

3. 总结

新闻宣传是电视节目的重要作用, 其不但承担着信息共享、政策宣传等作用, 在文化娱乐、经济服务等诸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闻稿件的数量众多, 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编排取舍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而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就负责这项工作, 他们不但是中介桥梁, 而且直接参与了舆论导向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 电视新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工作, 为此应该对其予以必要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当前电视新闻编辑现状, 进而提出了培养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对策, 以期更好地推动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明, 丘苑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 2010 (05) .

[2]周红.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探析[J].东南传播, 2010 (05) .

电视新闻的内容创新与发展路径 篇11

【关键词】电视新闻 报道 理念 融合

新闻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报道新闻是电视媒体的中心任务。2014年,各级电视台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立台,坚持“三贴近”,继续“走转改”,在报道题材与报道形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及媒介融合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呈现出内容丰满、形式多变、理念更新与融合发展的新景观。

一、传播内容:重大主题活动与重大事件报道进一步创新

(一)“两会”报道面目一新

每年3月,对“两会”的报道可谓是新闻媒体宣传的头等大事。2014年,中央电视台的58个栏目、70个板块对“两会”进行了全面报道,并采用全高清设备对重要场次的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还首次运用4G技术为报道增添新活力。严肃的“两会”不等于死板的解读,2014年各电视媒体的“两会”报道既不“板”也不“硬”,运用多种手段将“硬”新闻变“软”。一方面,新闻语言淡化政治色彩、力求“短、实、新”,贴近性大大增强。从报道方式来看,由传统的说教式报道变为把新闻向观众娓娓道来,主持人的播报语态更加“接地气”。另一方面,创新报道形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两会”内容。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了多个形式新颖的专栏或板块,如“两会说吧”“两会微海采”等等,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体现了“民有所呼、会有所应”的互动式报道。此外,还利用当前颇受关注的大数据技术,推出“两会大数据”板块,使“两会”报道变得生动形象。

(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丰富多彩

“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反映国家和民族奋斗历史的爱国主义题材、海洋题材、“丝绸之路”题材等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是2014年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梦”系列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及《新闻联播》等重要栏目纷纷开辟专栏,延续“走基层”系列报道的采编风格,摒弃 “主题先行、实例来凑”的做法,采用“街头随机采访+讲述个体追梦故事”的形式,成功地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特色、接地气的报道,以正面宣传的形式树立了一个个先进典型形象,有利于凝聚社会正能量。此外,各省级卫视也进一步创新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对“中国梦”主题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这些报道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使“中国梦”主题的传播不仅入耳、入眼,而且入脑、入心。

(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迅速及时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所在。电视新闻报道不是简单的关注,更不是集体“围观”,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蜻蜓点水,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现场报道必不可少。2014年,全国各级电视台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每一次突发情况发生后,电视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紧握话语权,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在云南香格里拉大火、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马航失联、新疆和田地震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公信力与舆论引导力明显增强。

二、传播理念:“新闻立台”为核心,“服务受众”为主导

(一)坚持新闻立台,“走转改”常态化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的立台之本。在2014年时政新闻报道方面,各级电视台都更加重视新闻的选择,重点报道显现出生动的细节、有趣的现场,而不是面面俱到,改进了会议新闻程式化报道的弊端。在今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始终坚持以新闻传播规律与新闻价值要素为选择标准,坚持“三贴近”原则,除了按时按量报道会议进程外,还持续关注国内外大事,体现了国家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民生新闻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源。2014年是中国民生新闻发展的第12个年头,央视持续实践“走转改”,2014年1月12日,央视新闻频道在《走基层》中播出7集连续报道《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1月14日,《新闻联播》以连续报道的形式播出4集报道,该系列报道引得许多网友称赞。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央视为其他各级电视台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各级电视台也将“走转改”常态化,将镜头对准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春运购票等百姓关切的话题上,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二)以受众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

在新媒体传播模式下,电视新闻传播变“宣传主导型”为“报道主导型”,受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电视新闻传播顺应此趋势,变得平易近人,向观众靠拢。一方面,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服务类节目,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在贴近性上下足功夫,力求投本地观众之所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从百姓的角度解读新闻,将新闻“故事化”。“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②

三、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传媒合力

(一)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范围

触媒渠道的多元化使受众分流,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唯有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当中,以融合促发展,才能在资源上实现共享,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央视,自2012年起实行微博、微信、客户端“三步走”战略,全方位搭建起新媒体平台。2014年各省级卫视也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受众范围,使得电视新闻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用户黏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数量、速度、广度、深度和路径都发生质的飞跃,电视新闻传播在内容生产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多形态、多媒体传播。例如湖南卫视的《新闻当事人》、江苏卫视的《新闻眼》等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纷纷开通官方微博,采用“标题+导语+图片+视频+网页链接”的多媒体形式发布新闻,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不足。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传播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成功地培养了大批“粉丝型”观众。在2014年的“两会”报道中,央视网也以全方位、多终端、多语种的形式深度报道“两会”,除了对重要会议活动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外,还推出了“给总书记捎句心里话”“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特别板块,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性提升,用户黏性也随之增强。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与新媒体“亲密接触”,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辟自己的新闻宣传阵地。

参考文献:

[1]谢金华:《浅析电视新闻创新“说话方式”的路径》,载《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1期.

[2]鲁凯:《把新闻做成电视剧——浅谈电视新闻的“编剧思维”》,载《当代电视》2014年02期.

[3]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第四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页.

[4]“央视新闻”微信阅读数居媒体公众号首位_广告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 篇12

1 坚持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节目优势

地方电视台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所报道的新闻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资源是其重要的资源优势,地方电视台应该对其进行充分创新和合理利用,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首先,地方电视台要突破题材的约束,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通过报道更贴近民众生活的新闻来赢得观众。相关研究表明: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靠近,并且在地理以及职业上越相近,越能吸引受众。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报道当地群众身边的新闻来吸引大家,而民众也更乐于从地方电视台获取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并从中获得归属感。再者,地方电视台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开发出新闻的最大价值,并增强其导向性。民众的关注点既有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也有对身边环境中发生的大情小事的关注,因此,地方电视台不要仅停留在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报道,要对其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让民众在地方电视台的报道中获得较为重要的决策信息。

2 创新工作的开展要遵循新闻工作的规律

新闻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真实性、新鲜感以及客观性。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它还要求具备可视性。地方电视台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在如何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上下功夫,不要让报道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首先,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对重大灾情事故等的报道中,媒体应遵循职业道德,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使民众获得真实的信息,力求将最真实的情况呈现在民众的眼前;同时,对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救援工作进行准确地报道。如果新闻媒体出于一些原因对新闻进行不实报道,就会失去新闻的价值,失去百姓对其的信任,不利于地方电视台工作的展开。其次,地方电视台在对报道新闻时要重视新闻的新鲜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忽略新闻的新鲜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推迟新闻报道;二是漏报新闻内容。新闻中,“最近”或者“近期”是属于第一类,由于报道时间的不及时使得新闻失去了新鲜性,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大降低。第二类是对于当地发生的事故,地方媒体可能由于未能及时获得消息而进行关注跟踪报道,或者被外地媒体抢先报道,那么地方媒体在之后再对其进行报道时就错过了最佳的报道时机。因此,地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发现新闻热点问题时,要及时地进行调查和报道,要勇于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再者,要增强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做有价值的新闻。地方电视台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制作出能够吸引群众眼球的新闻,使节目具备好看、有效以及重要三个特点。此外,还要用镜头将新闻事件进行细节地报道,使内容更生动,给观众呈现灵活、真实的新闻事件。这样的节目才更鲜活、有生命力,更受群众喜爱。最后,地方电视台要想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要注重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质量的新闻编辑工作能够为新闻媒体注入新鲜的活力,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对新闻资源以及稿件等进行筛选和分析,从众多的报道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之后再根据这些有效的素材进行节目流程的创作。新闻编辑水平的高低对节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地方电视台要在重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地方电视台可以组织新闻编辑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并强调和规范其职业操守。对年轻、经验不足的编辑来说,去大型的媒体单位实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实习可以快速有效地拓宽年轻编辑的视野,提高其工作的能力,累积专业经验,更有利于增强其对新闻的敏感度。

3 结论

地方电视台要想做出观众喜爱的节目,就要不断地增强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对节目内容的编排。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其对题材的编辑、处理及设计能力,地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要依靠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媒体内部结构的优化。

摘要: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编辑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断提高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能力,使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工作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

参考文献

[1]杨敏,王璐.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水平刍议[J].新闻传播,2012,(12):212.

[2]郭潇.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3,(5):35-36.

[3]张春元.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科技传播,2013,(21):27,15.

上一篇:裂缝自修复下一篇:主体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