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与监督机制

2024-05-21

运行与监督机制(共9篇)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1

一、建立安全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没有安全监督的生产就会导致事故。无数次事故教训证明,管理的疏漏、人为的失误、设备的缺陷、安全技术的滞后,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而管理的疏漏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企业各管理部门应该负有控制各种事故发生的相应责任和能力。追本溯源,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不尽如人意,并不是因为缺少必要的管理技巧和手段,而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动力和监督约束机制。

二、建立安全监督机制的要求

1、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由过去的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进而向能本管理的方向发展,达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质效能,实现本质安全。

2、加快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建设

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从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安全生产规章和企业标准,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

3、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在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各级安全监督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形成安全生产一把手负总责、安全总监负监督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以重点强化对各级管理层和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监督力度,堵塞安全管理上的疏漏,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法规标准。

4、依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凡是发生各类事故,除了要严格“四不放过”原则从严查处外,还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建立起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这是强化安全监督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一项最有效措施。

三、异体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实施HSE异体监督很有必要,其主要模式是:自上而下建立安全监督体系,施行安全监督、安全管理两条线,实现异体监督;普遍在企业设立安全总监,在重要作业施工现场、关键生产装置和关键施工作业项目派驻安全监督,并赋予他们安全执法监督的权力和职能;关键环节管理实施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完善安全约束机制,使安全管理真正工作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通过加强异体监督,能够更好地发挥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部门的作用,以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力度。

1、企业及企业所属二级单位设置安全总监

为建立监督体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定,在企业实行安全总监负责下的安全监督体制,企业及其所属二级单位设置安全总监制度。安全总监向企业行政正职领导负责,对本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2、企业及企业所属二级单位设置安全监督站

由各企业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在企业或企业所属二级单位设立各专业安全监督站(中心),业务接受上级安全部门指导。安全监督对下派驻,按要求规范运作。安全监督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认可部门颁发的资格等级证书方能上岗。

3、基层单位安全监督的设置

企业的基层单位(车间、队)的安全监督,可由安全总监委派,或基层单位从相应专业的安全监督中心聘请,其业务管理与考核归口上一级监督主管部门领导。

4、健全异体监督管理制度

异体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油田应形成监督派出机制,规定工程项目的HSE监督由HSE监督站派出。

二是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监督的责权利,这是保证监督工作能否有效实施,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

三是健全舆论监督制度,宣传部门有责任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加大曝光安全生产的违反违规行为。

四是强化民众监督。在安全工作上要形成“你要讲我,我也讲你”,大家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并形成制度,对举报的要给予奖励,对消除重大隐患的要给予重奖,充分发挥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五是自行监督,特别是对事故的处理要及时曝光。

5、明确HSE异体监督的职责

职责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A)衡量性。没有衡量,就没有控制。职责应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要有计量,有量的概念。在以上职责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监督工作细则。这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工区、组织模式来确定。

B)总结性。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HSE监督要及时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由于现场施工环境在不断变化,制定的制度可能自行适应任何情况,HSE监督就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管理行为,并督促落实到全体员工。

C)约束性。没有约束就没有规范。通过制定严格的责任,规范监督的行为,形成监督工作的持续性、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

四、协调处理好安全监督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处理好监督和安全管理的职责关系

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抓好安全生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不分家;既有监督,又有支持,互相补台;认真抓好“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细化安全管理”和“强化安全监督”这三关,逐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2、要不断探讨监督的技术技巧和方法

安全监督是从安全管理分离出的一门新技术学科。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有时也会遇到各种阻力,所以安全监督在工作中要注意不断学习和吸取先进的监督管理经验,研究工作方法。从安全监督的程序、实施原则、组织形式、人员配置、实用技术等方面不断探讨和完善监督工作的方式和运行机制。要注重从HSE管理体系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检查只是安全管理的一个环节,要把安全管理思路从安全检查,转变到实施风险评价、积极预防的方针上来。并随着工程项目的变更,要不断进行风险评价,针对本项目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对实施程序进行细化和补充。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将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预先分析、评价、评估,并采取可靠措施来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并按照早已制定的措施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通过自主行动和异体监督来完成,从而消除或减少风险。

五、结语

为了适应生产经营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在探索建立长效安全运行机制的实践中,证明安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创新是实现高效安全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学秋,主编安全工程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编.安全监督[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章尤斌.试论HSE异体监督[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5(4).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2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机制监督的思考

(一)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规范用权行为。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减事放权,削减行政行为。要把改革审批制度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减少或合并交叉、重复的审批事项。二是要科学设事,严格规范审批内容、条件,确定审批时限,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量裁权。三是科学分解事权,严格内部制约机制。要调整部门、单位间的职能分工,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分解行政职能,改革事业单位职能,把该分解的事权划分清楚,把具有行政职能的权力归位于行政机关,把该事业单位管理的事项应按权限规范。形成部门、单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以保证权力运行的有序性,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增强权力运行的公开性,维护权力运行的严肃性。四是要改革管理体制。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腐败增多,主要原因之一是部门、单位行政管理过细,管理薄弱和管理环节过多而造成漏洞的增多。尤其财务管理过于分散和隐蔽,财务监督机制过于松散和无力。因此,必须对现行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根本上堵住贪污、贿赂的“财源”渠道,杜绝行政行为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要搞好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分解,就是使分解的权力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才能产生有效的制约效果。权力的分解是防止权力脱离人民利益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高度结晶。如果多项权力由一个集中的权力所支配,就很难形成权力间的制约关系,如果一个权力依附于另一个权力,权力之间形成隶属关系,则意味着权力形同虚设,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权力的分解达到权力的相互制约,其目的是使每一项权力的行使都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并有纠正和限制其他权力的能力和容忍其他权力纠正和限制自己的能力。这样,权力既是监督制约其他权力的主体,又是其他权力制约的对象,这样构成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约关系,使各项权力在合理构建的权力体系中和谐运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

(三)要强化权力责任追究,保证权力合法运行。在我国政体框架中,尽管在赋予权力的时候,也赋予了相应的责任。但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的却是大量没有责任或几乎没有责任的权力。在权力几乎肆无忌惮地横发淫威的时候,责任却总是羞答答地躲在后面。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已经出台了各种条规制度2500多项,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规范权力运作、预防和惩治腐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腐败问题仍然很严重,重要原因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法律法规于不顾和心存侥幸心理。

因此,要强化对领导干部和握权人的责任与用权行为进行考核,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务员行政行为准则,明确用权不当应负责任的追究制度和措施,以保证权力的合法运行。一要落实监督主体的责任,建立监督主体失察责任追究制。对应该监督而没有监督、应采取措施而没有采取措施,以致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有相应的问责措施。二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完善监督主体具体实施监督过程中的责任追究机制。如,重大工程招投标出了问题,除对招标人作出处理外,也要追究监督责任人的责任。又如,在干部考察中,对拟提拔对象相关责任人要签字负责,对今后发现提拔前存在问题者,也要追究考察人、推荐人的责任,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要继续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以权谋私的腐败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切实做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四)要健全监督制度,促进权力机制有效运行。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每位领导干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力又有接受他人监督的义务。所以,要养成监督和被监督的习惯。一是要完善自律预警制度,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权力行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律意识,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二是要定期召开案件通报大会,以案示警。三是要加强异体监督的管理机制,如对专项资金和审批和项目的后续管理,要制定措施,全程介入,跟踪检查,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权力运行机制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科学有效运行。

(五)要探索内在规律,做到“三个依靠”。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权力监督制约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最佳“着力点”和突破口,制定切合实际的监督制约措施。一是依靠法制。要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既要坚持遵守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好集体领导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和决策执行程序,对议事的范围、原则、权限、方法、制度等,都做出明确规定,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权力运用的随意性。二是依靠组织。监督制约权力需要群众广泛参与,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要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同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用组织的力量制约权力运行。新形势下纪委机关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保持纪检干部的浩然正气,努力提高执纪办案水平,坚决同各种滥用权力的行为作斗争,尽职尽责地完成好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各级党委要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重视纪检干部的培养、教育和使用。三是依靠改革。要着眼于扩大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勇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寻求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对策。要把着力点放在改革创新上,在完善政务公开,领导干部述廉、村财乡管和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大胆创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监督制约措施。在手段上,从监督权力向制约权力延伸;在过程上,从阶段向全程延伸,事前要堵住,事中要卡住,事后要查住,做到环环相扣。保证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曝光的一些案件看,权力腐败是导致犯罪或犯错误的根本原因,从中可以看出现行国家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权力过于集中。经济学家指出,现在包括行政改革项目在内的政府配臵的社会资源,占整个社会资源的70%以上,正是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和审批权力太多、太集中、太具体,给权力寻租以可乘之机,也造成行贿和腐败的市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如果手中握有权力的人一旦思想长堤崩溃,私欲膨胀,就会利令智昏,千方百计去满足个人需要,就会导致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违背社会规范,超越职权和不当用权。权力的失控,必然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一些大案要案足以说明,权力集中与职务犯罪具有内在联系,职权的集中性与决策的随意性直接关联,成了权力与非规范运行的体制基础。权力集中于个人就为暗箱操作的运行方式提供便利,为以权谋私留下隐患。

(二)私欲驱动权力运行。产生腐败的总源头或者总根源是权力加私欲、私欲驱动权力的结果。腐败总是依附权力而存在的,手中没有权力的人不可能腐败,只有拥有了权力,才有可能在经济上贪污受贿;在用人上任人唯亲,买官卖官;在工作上失职渎职;在生活上色情堕落。权力的腐败无论何种形式,最终都归结为权力的私欲性。当权者一旦私欲膨胀,其手中握有的权力就会偏离正常规律运行,权力就会无限扩张,必定丧德、丧志、丧气、丧命。从一些案例看,有些领导干部就是起因于私欲,才使手中的权力变质而实施贪污、受贿、索贿、腐化堕落,进而受到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三)行政权力至上。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和实质就是下放权力,放权才能精简,精简必须放权。一些人认为有权就有一切,有权不使,过期作废,一旦在任,就肆意用权,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和筹码。在改革行政运行机制中,一提到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权力,就想方设法拖延、抵触,千方百计争取保留权力,目的是自恃掌权的荣耀,削权等于“失威”、“失利”、“失尊”。无非是握权有好处,身份倍增、有利可图。从机构改革至目前的行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个别部门把权力视为己有的现象,减人可以,减权断然不行,别人都不应该管,只有我管才有道理,造成部门、单位之间关系不顺、相互扯皮、职能交叉、人浮于事,使行政运行机制不畅,工作效率低不。

(四)权力运作未全面公开。我国目前行政审批中事项多,标准不一,程序也不健全,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很容易诱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一些有审批权的持有者用党和国家赋予的项目审批、立项、资金拨付、项目执行等环节中的权力搞特权。因而,就出现了为争项目、要资金,找门子、托关系、送礼等幕后交易。持权者也就会因素质高低、或因感情亲疏、或因地域差异、或因利益的驱使,使其权力带有本部门小团体利益、乃至从个人私利出发,带有随意性和片面性。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权力运作过程公开的机制,国家还没有硬性措施规定权力执行者必须公开权力运行的情况,公民也无权要求权力运行公开化。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当权者又强调权力的神秘化,在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权力制约机制不力。“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从我国情况看,各级领导机关、领导者似乎都认为应当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从形式上也能看到这种制度的存在,但实践中我们却感到,许多监督权力的机制形同虚设,许多制约权力的权力显得苍白无力。如有些腐败分子在滥用权力中几乎畅通无阻,官职还在不断提升。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解决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这个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得到了加强,但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权力和公民的政治权利仍然显得短缺,管理性立法与监督性立法不平衡,无以达到权利制约权力的目的。据统计,10多年来,制定颁布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行政法规,占总数的80%以上,而监督性法律法规只占0.87%。由此可见,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少疏漏和缺失,造成法律法规对部分权力的制约上存在空挡。虽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在执行中还存在错位和不够到位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其权力滥用和权力腐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三、健全公共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对策

(一)用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情况进行监控,对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予以惩处,法律制约的主体是检察审判机关。法律是一把利剑,是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的最有力的也是最后的武器。因为法律制约具有其他制约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和作用。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法律对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行为,违法后做什么样的处罚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形成法律,法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二具有平等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具有强制性,即以国家暴力工具为后盾对违法犯罪分子剥夺人身自由至剥夺生命的强有力制裁。因而也是制约对象最惧怕的一种制约。

(二)用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监督权力是通过民主政治体制本身形成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是对公共权力的运作加以规范和限制。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实行的约束公共权力的基本方法,其理论上的系统化开始于孟德斯鸡,实际应用开始于美国建国宪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公共权力一分为三,使其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监督。任何代写职称论文一种权利都不是至高无上的,以此达到平衡,称为“制衡”。任何一项公共权力超越了规定的界限,都可以诉诸另一项公共权力彻底否定它的决定,甚至于撤销现有的机构从新组织,这就是公共权力的权力监督的含义,这种制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由一种高层的权力监督底层的权力,最高层次的权力是人民利益的最高代表,可以依据宪法等相关法律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二是平行权力层之间的监督与制约。平行层次公共权力最容易相互制约,因为在一个层次上,不存在相互管理与指导的关系,在平常的运作中又是互相协同办理公共事务。

(三)用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一般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传播媒介,对公共组织及其成员进行的监督。它可以对公共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扫描和揭露。它是公共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监督手段。一个公民或新闻媒体发现政府机构或官员有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时,他可以将之揭露于众,并加以谴责,以期引起公众对这些行为的注意。如果被揭露的行为的确是违背当时当地的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德的,可以推知,公众会对这种行为加以反对。多数公众的反对构成一种舆论压力。这种力量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发挥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作用。(1)通过选举机制发挥作用。由十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一届政府和官员的命运最终决定于选民在投票时的评价,而这种揭露和批评自然影响选民对他们的评价,所以这种舆论压力可以对权力滥用起到一定的制约、威慑和遏止的作用。这种作用当体现在那些随选举而进退的官员身上时尤其明显。如果他们谋求竞选连任,他们会谨慎地注意和对待公众舆论对他们的评价。由于害怕自身的不当行为被公之于众,他们谨慎地行使公众赋予的权力。这表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藉选举机制可以发挥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作用。通过选举机制发挥作用,是言论自由发挥监督与制约功能的根本与最终的途径。(2)启动公共权力内部的监督机制。由于第一种途径的存在,一届政府或一任官员不仅可能要求自身谨言慎行,而且可能要求自己下属的机构或官员谨言慎行,因为下属机构或官员的不当行为影响到上级机构或官员的声誉,从而影响到负责官员在新一轮选举中的命运。同样,由于第一种途径的存在,那些负有法定监督职责的机构或官员对作为其监督对象的其他机构或官员可能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公民的揭露使政府机构发现它们原来并没有发现的某一机构或官员的不当行为,它们由此可以对被揭露者启动法定的调查程序,行使强制性的调查权力。这种调查往往也得益于新闻记者和公民个人所揭露出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某一公共机构之所以会对另一机构行使监督与制约的法定职责,乃是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所为。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公民的揭露可能引起某政府机构的注意,某政府机构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性或法定权力不被侵犯,而对其他机构实行制约。(3)维持和促进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自律意识。官员的自律意识的维持或增强不仅有赖于对官员进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教育,而且有赖于外部的制约力量,其中包括在一个开放的舆论空间中形成的民意。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3

一、法治精神: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指的是国家在诸多社会控制体系中选择法律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法治作为一种动态的或能动的社会范畴, 其基本意义是指依法办事。正如哈耶克所言:法治的意思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 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种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 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1]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不管是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 还是教师、学生、校长、政府官员, 改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的传统理念, 养成法治精神,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才能得以贯彻执行。

首先, 教育工作相关者 (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教师、学生) 要树立法律信仰, 强化对法治理想信念的追求。法律信仰是人们基于信任、尊重、信服而以法律为行为准则的主观认知及判断。法律信仰是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它源自主体在不断接受法律治理与保障的过程中, 所感受到的法律的科学性、正义性、人道性, 以及与自己本质利益的一致性;法律信仰是公民发自内心形成的对法律规范与法律治理的认同感, 是公民培育自身法律素质的心理基础;法律信仰是一种经过认知与评价后升华而成的情感选择, 它强调公民对法治理想和法治信念的追求。树立法律信仰, 教育工作相关者应当尊重法律权威。

其次, 锤炼教育相关者的法治品格。随着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迈进, 法治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现实社会关系中。从公民的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 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 必备的法律修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学校办学行为也是如此。法律修养是公民将法律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的体现, 是法律的内在价值追求与公民自我价值追求的统一, 是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修养意味着公民对法律形成内心确信与自觉支持, 把遵守法律内化为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 并以良心为自我衡量标准, 将法律由他律规则变为自律规则。实现法律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要求公民在其内心把法律奉为最高行为准则, 自觉自愿地依法行事, 而非迫于国家强制力的威慑或对个人得失的计算;要求公民认识到法律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客观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法律的本质和局限性, 避免这种局限性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求公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使之在特定社会背景和具体场合下, 能作出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选择[2] 。

近年来, 学校办学行为中形形色色的讼案, 反映出人们的权利意识正在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不断提高, 越来越追求人的权利的平等, 越来越看重人的选择的自由, 越来越重视教育活动中对人的尊严的确认与维护。传统的办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以法治理念改造教育工作相关者的思想意识迫在眉睫。只有这样, 学校办学行为才能符合法治的要求, 办学行为才能处于法律监督之中。

二、主体地位:高校法人之辩

只有当学校拥有真正的法人主体地位时, 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法律监督才有意义。如果学校不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主体, 而仅仅只是政府的附庸, 那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就没有对象, 或者说对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的对象就不是学校, 而是政府。本文以公立高校为例, 试图厘清学校的法人地位。

(一) 高校法人的性质

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把高校界定为事业单位, 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又把高校界定为法人。实际上, 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法人的定位, 都无法明确表明高校在法律上的地位,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高校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混乱。有人认为, 民法通则规定学校为事业单位法人, 就很清晰地表明了学校的法人地位和性质, 也就是说学校具有民法上的独立法人地位。实际上, 这种说法在实践中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即使非常纯正的行政机关, 也具有民法上的独立法人地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由于我国司法上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分野, 当高校行使某些权利影响了学生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时候, 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也就是说, 对高校能否进行司法监督。要明确这个问题, 就要看高校能否成为行政主体。

所谓行政主体, 是指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履行行政职责, 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很显然, 高校不属于行政机关。那么, 它是否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果它是法律、法规授予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也可以认定是行政主体。《教育法》第28条规定,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和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从上述教育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法28条第3款规定的招生权, 第4款规定的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 第5款规定的颁发学业证书, 第6款规定的聘任教师和奖励、处分权等, 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 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 因而在性质上应当属于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高校由国家法律的授权, 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 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 高校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组织。

(二) 对高校进行司法监督的范围

首先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司法监督”是指学校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有权利就有救济, 明确了学校能够成为行政主体之后, 司法界和实务界的大多数人已经认同司法可以介入大学管理。但是, 司法是否可以介入学校的所有管理活动呢?即司法介入的程度应当是多大?司法绝不仅仅是阳光, 有时可能是粗暴的、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疾风暴雨, 有可能对科学的殿堂有某种负面的影响, 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3] 。也就是说, 作为具有自治传统的大学,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治与司法介入的平衡。可以借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20世纪70年代审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案件中所创立的“重要性理论”。依据该理论, 对于传统特别权力关系内什么样的事项应受司法审查, 标准是该事项对共同体和公民个人的意义、分量、基础性、深远性及其强度等[4] 。我们把这个理论移植到大学自治与司法介入中来, 可以解决司法介入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冲突。根据“重要性理论”的要求,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司法介入大学自治的程度。首先, 如果学校的管理行为已经对学生的身份、地位产生影响, 可能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或者学生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 学生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司法可以介入, 例如不予录取、不予注册学籍、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等。其次, 区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如果学校行使的是行政权力, 司法可以介入;如果学校行使的是纯学术性的权力, 司法应保持克制。再次, 以是否违反正当程序为标准, 如果学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违反了正当程序, 司法权力可以介入其中进行监督。

可见, 高等学校在成为行政主体情形下, 可以对其办学行为进行司法监督, 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三、自治的手段:高校内部规章制度探讨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要得以顺利运行,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 学校为了便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需要制定一系列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问题、它的实施是否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这些都是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运行的重要条件。下面以公立高等学校为例讨论这些问题。

(一) 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

一般认为, 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属于自治规章。那么在我国,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应如何界定?高校规章制度能否对抗法律、法规和规章?实际上,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又比较复杂。从内容来看, 高校规章制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的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规则, 还有一部分是在法律、法规未涉及的方面根据传统做法或创新生成的规则。因此, 在合法前提下, 高校规章制度又是法律、法规、规章的延伸和补充, 是对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有益拓展。从性质来看,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属于内部规则, 后者属于法的范畴, 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合法性要求来看,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其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 不得与其相抵触。

高校内部规章对有关问题的规定能否比法律法规更严格?如有些学校把通过英语四六级和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毕业和获取学位的条件。其实, 作为教育机构, 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公益性社会职责, 其所从事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作为特殊性事业与其他公益性工作明显不同。在高校拥有教育行政权的前提下, 法律首先应当尊重高校在其自治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教育管理的实际状况。同时, 也必须对高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适当的限制和监督, 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清晰、明确, 不得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原则和精神, 不得违反正当程序的精神。特别是规章制度涉及相对人的如入学、转学、退学等可以改变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权利时必须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但就学业方面的要求而言, 各个学校本身就存在差异, 并且各校为其声誉、生源及学校将来的发展着想, 在学业方面作出一些特殊的要求, 似乎也无可非议。但是这里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学校提高对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仍然是对于学生的一种不利规定, 因此, 学校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其要求, 否则, 极可能造成对学生权益的严重侵犯。学校有权在学业方面制定比法律法规更严格的规章制度, 但对其超出或提高的程度应有所限制。但是, 要找准国家权力和学校自治权的平衡点, 仍然是一个难题。

(二) 内部规章制度实施的正当程序原则

来源于英国自然正义的正当程序原则, 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自然主义包括公正程序的两项根本规则: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作法官;人们的抗辩必须公正地听取。我国没有重视正当程序的法制传统, 不管是教育法律法规还是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对程序的规定都不多;学校在实施内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也不注重程序问题。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试图通过判决逐渐推进正当程序的原则。例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 一审法院认为:按退学处理, 涉及被处理者的教育权利, 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原则出发, 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应当将处理决定直接向被处理者本人宣布、送达, 允许被处理者本人提出申辩意见。北京科技大学没有按照此原则办理, 忽视当事人的申辩权利。这样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见, 正当程序问题已经被提出, 同时在教育行政领域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势在必行。它既能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开展, 又能切实有效地为学生合法权益之维护提供保障[5] 。学校在实施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要坚持公开、参与和公正原则, 要向师生公开有关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 公开实行教育管理行为, 保障学生就相关问题向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表达意见的权利, 并且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学校管理应该建立公布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告知制度、案卷制度、质询制度、听证制度、回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保障内部规章在实施中的程序公正原则。

参考文献

[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73.

[2]周叶中, 韩轶.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公民的基本要求[J].江汉大学学报, 2009, (1) .

[3]贺卫方.具体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63.

[4][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9.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4

一、权力缺乏监督的主要表现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实践中,对权力的监督软弱无力且漏洞较多,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去监督、无法监督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权与职责不明确、不对等。现实中,许多人“官念”越来越浓,总认为当官相对其他职业风险小、回报大,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尊严。权力与责任不明确,给一些玩弄权术者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权力与责任不对等,权力大于责任,导致监督无法适从。

2、监督职责和监督权威相脱节。由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不合理的配置,导致权力运行监督的软肋。一直以来,我们部分党政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机关都设有纪检监察机构,担负着本部门、本单位的监督重任,从监督者的知情能力来看这种设置是合理的。然而这些纪检监察机构从属于本部门、本单位,人权、财权均掌握在部门领导手中。试想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监督还能做到强有力吗?在多数情况下,单位部门领导出于自身的职责和政绩考虑,对于本部门、本单位出现的问题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可能地“内部处理”。这在一些条管单位中显得尤为突出。

3、现有的监督机制在实践中遭遇难题,缺乏权威性。建国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由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人大监督等所构成的监督体系。从理论上来看这一体系是完备的。但在现行监督体制和机制下,这些形式的监督,其作用的发挥往往是非常有限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党政监督存在着体制性的障碍。专门的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不仅是纪检监察实行双重领导,而且司法监督、人大监督在实际监督过程中也同样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掣肘,而舆论监督更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

4、维护党内制度的严肃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权力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程序制约和保障。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在有些单位流于形式。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不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任意越权包揽;有的班子成员原则性差,看领导眼色行事,使一些错误意见也能通过合法程序。对抵制、干扰和破坏党内监督的行为,目前尚无可操作性的规定及检查的标准,给少数人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

5、法制不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还存在不少疏漏和缺失,这就造成了法律对部分权力的制约上存有空档。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中有关自由裁量的范围、幅度弹性过大,使公务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判断标准、感情取向、甚至权钱交易等外在因素影响,造成执法中的滥用职权和显失公正。对惩治性的事后监督比较重视,防范性的事前事中的监督比较薄弱。同时,在关于权力监督的问题上,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较为完备的监督法。

二、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是一个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对权力制约机制进行具体化、精密化的设计,使之运转合理,制约有力。

(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端正权力意识

正确的权力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宣传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要实行跟踪式教育。要把权力观教育贯穿到干部培养、成长、成熟的全过程和考察、提拔、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准确把握干部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权力观形成和发生变化的规律,分别制定长期的和阶段性教育规划,有的放矢地抓教育,使公共权力观真正入心入脑。二要实行开放式教育。正确权力观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须拓宽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组织教育、单位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开放式教育格局,增强干部对权力的理性认识,把党纪国法以及道德规范对权力观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三要实行分层次教育。根据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干部所处地位和环境,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选择上也要各有侧重、增强权力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正确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上,对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提高接受监督的意识,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对普通干部要着眼于提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能力,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四要引导大家正确理解得与失的关系,算好人生“七笔账”。算好“政治账”,志高方能致远;算好“经济账”,勤耕方才富足;算好“名誉账”,清廉方能扬名;算好“家庭账”,守身方能家园;算好“亲情账”,品高方能会友;算好“自由账”,自律方能无拘;算好

“健康账”,心良方能体壮。

(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规范用权行为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职权、程序、时效等,按照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清理,并重点对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进行清理审核确认。其次,根据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实行定岗、定员、定权、定责。其三,设置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流程各环节的责任人、监督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权力规范、行使和监督体系。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并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确保权力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一是要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在内容设计上,要围绕权力运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部位,按照明确具体、可操作、管用的要求,重点健全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工作制度,加强“人、财、物、事”四权运行的规范、约束和监督。在结构设计上,要做到总体制度和实施细则相配套,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配套,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合力,形成各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格局。二是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有令则行,令行禁止,严格按制度规定行使权力;要加强制度落实的督办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和负有监督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定期不定期对干部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纪律措施等(不搞下不为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予以严肃处理;对在制度贯彻落实、监督管理上负有重大责任的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三是要保持制度的先进性。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力运行将呈现出新的形式、新的特点和新的规律,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对这些新形式、新特点和新规律的研究,把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借鉴有益作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有效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新机制新体制。四是要研究探索制度的预警性。与时俱进是制度的基本要求,而前瞻性和预警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亡羊补牢毕竟造成了损失,应该说不是我们设计制度的最终目的。一项政策或举措出台后会引起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的哪些“异”动,必须要有一个事前的研究和预测,为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在监督制约权力运行方面,应当加强建立健全和切实执行以下制度:

1、基层党委“重大事项票决制”,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工程、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安排等事项全部采取党委(党组)成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形式进行,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委重大问题民主决策机制,扩大党内民主,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提高基层党委班子整体执政能力。这项制度的执行,要作为上级党组对下级党组巡视的主要内容之一。

2、党政正职“届中经济责任定期审计制”,防止权力异化。积极推行党政正职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由“离任审计”向“全程审计”的转变。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提任、调任、轮岗、退休、辞职、机构裁撤合并前都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且要先免后审。对重点部门和群众反映较大,意见比较集中的领导干部可由组织部门协调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届中审计的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强对审计工作责任追究制的制定和执行,杜绝人情审计、关系审计、不负责任审计、不依法审计。

要改进评价办法,增强可操作性。为了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果,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迫切需要改进评价方法及标准,增强可操作性。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办法基本思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定量评价部分;定性评价部分和存在主要问题。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定量评价分值为100分,按照下列要素进行量化评价:①主要经济工作指数完成情况20分;②财务管理情况30分;③重大经济决策的合规性、合法性及实施结果20分;④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10分;⑤审计查明的问题20分。定性评价分为四个等次:好(90—100分)、较好(80—89分)、一般(60—79分)、较差(59分以下)。当审计查明被审计单位(不含下属单位)同时存在下列两条以上问题的,定性评价确定为“较差”等次:①私设小金库,乱支乱用;②单位内部发生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受党纪国法处理的;③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④在国有、公用资产处置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据出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按照量化评价标准进行打分,确定其标准评价等次。

3、试行重点、热点单位“一把手”选任、定期交流制,防止“带病上岗”和打破权力垄断。对重点、热点单位“一把手”的选任,应严把考察关,在集中考核的基础上,每个职位实行差额考察(不少于3人),重点是到曾经工作过和居住过的地方找知情人个别深入了解和核实情况。知情人应具有代表性,忌事先通知、兴师动众,注意保密。通过优中选优、精中选尖,尽力防止“带病上岗”。加大对掌握管人、管钱、管工程、管审批等权力的干部交流力度,对部分热点单位主要领导采取定期交流换岗,重新洗牌,每三年调整换岗一次,根据工作表现把每个领导干部都尽可能地调整到最适合其能力特点的岗位上去,做到“人岗相适”,打破“重要单位”领导长期“坐庄”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各单位主要领导的奋斗热情,激励竞争。有利于完善干部淘汰机制,以“换”代“下”,逐步淘汰,解决领导干部“下”的问题。对经组织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干部,坚决从现有的领导岗位上调整出来。逐步实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化。

4、完善“干部监督网络制”,延伸干部监督的触角。进一步整合纪检、组织、检察、审计、计划、统计、财政、工商、信访等部门对干部勤政廉政的监督信息资源,增加监督的透视点。从对干部8小时内的监督向8小时以外延伸,从干部的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前移监督关口,多角度监督、多侧面考察干部勤廉表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聘请社会各界有正义感的人士作为监督员,公布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号码、电子信箱。通过举报电话和干部监督网,随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和举报,保证干部监督渠道的畅通。

5、建立“干部监督预警机制”,防微杜渐。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通过内警系统和外警系统的协调、双向运作,实现工作的着力点由事后惩戒向事前监督转变,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领导干部生活、社交圈的表现,不断规范申报内容、申报程序和申报时限。同时,建立科级单位“党政一把手亲属重大事项档案”。对党政一把手亲属的重大事项实行登记备案,登记的内容包括党政一把手家庭成员婚丧嫁娶、工作调动、提升晋级、迁新居、建房、分房、购房以及参与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经商办企业等经营活动的相关情况;防止领导干部借亲属之名,变相以权谋私,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干部监督的开放程度,增强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监督和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意识,逐步养成在监督中工作的习惯。健全“领导干部考察考评结果反馈制度”。加大干部考察监督的力度,使干部考察考评结果更好地运用于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在干部考察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反馈考察测评结果。反馈内容包括群众对干部本人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素质评价情况,对干部的综合评价、任职建议,以及考察中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诫勉谈话,达到预警效果。

(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用权绩效

从本质上讲,共产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运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三个结合”,建立与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权力运用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干部权力运用是好是坏、政绩是高是低,不能单独由上级领导下结论,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高度重视群众评价。要切实保障群众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把上级评价和群众评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同纳入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健全上级满意、群众称道的双重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用权导向。二是集中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建立权力运行台账或监督卡,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兴办实事、解决突出问题等与运用权力有关的情况,同时,既到现工作单位考察,又到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住所考察,找知情人了解情况,认真记载,深入调查核实,实行集中考核结果与日常考评结果综合运用,既加强过程监督,又加强结果监督,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法,及时纠偏防误,杜绝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尽量降低权力运行的成本。三是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把权利运行产生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起来考虑,既充分肯定用数字反映出来的显而易见的政绩,又科学评价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潜在政绩,还要客观评价,因条件具备,不努力作为而错失机遇,影响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发展的负面政绩。同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追究制,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治理用权失误

权力运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前进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失误。必须区别不同情况、不同性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各种失误进行有效治理,确保权力运行始终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由于疏忽大意或水平不高、用权不当造成失误并勇于承担责任的,要采取批评教育方式,引导权力人从个人能力、个人作风、个人德行等方面找原因,责令其限期改正,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对滥用权力造成失误,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故意推卸责任或相互推诿责任,或制造假相欺骗组织和群众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纪律措施严肃处理,对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种“渎职”行为,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理顺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目前,普遍存在的“监督无力”现象,与我们拥有形式多样的各种监督是极不相称的。究其原因,监督者不能实施有效监督,并非监督者主观上的不想监督,而是客观上的无法进行监督。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监督者缺乏监督所需要的权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权力的对等程度的判断标准,权力对比程度越高,监督越有效;程度越低,监督越无效。而实现权力的对等就必须改革权力架构理顺监督机制,使监督者享有充分的权力,避免其权力被已经滥用了的权力所左右或架空。

首先,必须增强专门监督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性,改革权力架构,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其监督的抗干扰能力和独立性,必须明确规定纪委履行职责所必须有的规范、干部职权、执纪权限,明确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任免干部、部署工作、业务领导的权力,使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具体化、制度化,具有权威性。其次,必须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真正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监督。第三,要切实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和申述权,保护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第四,要重视和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尽快制定“新闻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第五,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和改进人大对“一府两 院”的监督,把权力运作和廉政情况的审议、监督作为审议工作报告时的重点内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建立廉政委员会。同时,畅通社会协商对话渠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作用。第六,要进一步强化对监督者的监督。监督权的异化,即监督者自身权力运行的不正当,是当前监督工作中出现的一个危害极大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监督工作的权威和有效性。必须加大对有监督职权的部门,特别是纪检、监察、检察、法院等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严格查处这些部门监督不公或滥用监督权力谋取单位和个人利益的不良行为,促使监督部门尽职尽责公道正派地行使监督权力。总之,我们必须不断地通过体制创新,通过加快立法,使各个监督主体、各种监督形式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使广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观念,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六)加快权力运行的法制建设

惩治腐败,建设廉政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多种手段,而在这诸多的手段中,法律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为此,必须加强廉政法制化建设,树立法律权威,把廉政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不以个人品质和意志为转移,从而保证社会控制、廉政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和有序化。

首先,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是非,用客观标准确认廉政、腐败的内含和处延,用法律法规衡量国家公务人员是否违背人民的意志,是否有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廉政立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这是将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一百多个法律、法规性文件及政策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就总体而言,属于法律规定的不多,政策性规定占据主要地位;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应急性多,稳定性少;惩罚性规定较多,预防性规定较少;原则性强,操作性差。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廉政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完善廉政立法,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廉政法》、《反贪污贿赂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经济活动实名法》等,以便把廉政以及监督机关的职能、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禁止做的,违反了就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是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具体规范,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除了重视制定有关事后惩戒性的法规外,更要加强预防性法规的制定,逐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严格的廉政法律体系。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5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壮大,最重要的是培养符合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大本营的高校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完善高校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将优秀师生凝聚到党的建设事业中来是保障党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级学院是学校的前沿阵地,也是整个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而高校学生的能力、意识、价值观都受到教师的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推进发展,高校党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逐渐暴露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模式下,在提供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滋生了腐败等众多问题。虽然我党“一元化领导”的权力运行机制在执行、决策环节上效率很高,为现代化经济和政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最常见的便是腐败。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壮大,在高校二级学院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和运行监督机制上也逐渐了暴露了诸多问题,二级学院党组织的运行还需要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在二级学院中,教师、党员、院领导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传递热爱祖国、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的运行,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党建工作建设,从而促进党组织凝聚力提高,同时也是促进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通过推进二级学院反腐监督机制体系的完善,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系风,提高高校二级学院党的凝聚力,增强学院师生党员的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积极宣传和推动了党风教育工作。

二、高校二级学院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得到了蓬勃发展,这种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此过程中,二级学院反腐监督机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实施的一元专权模式导致了权力过于集中,很多人们习惯性的将党政主要负责人称为党政“一把手”,这种称呼里面不乏有存在将其原本定义扭曲的现象。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一元专权的模式对于滋生腐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实施力度不够,任何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而目前二级学院管理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首先是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顾名思义,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主要是针对腐败,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在腐败处于孕育和孳生的过程中便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能够及早的获取和识别监测信息,并对监控对象的某一部分或环节是否将趋向危险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并评估其可能后果,以此实现在腐败处于孕育和孳生的过程中便予以处理的目标。但由于这一过程包含了众多环节,名目众多,在机制建立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调查发现,目前众多单位组织中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已颁布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也没有认真落实;另一方面是制衡机制的缺陷,制衡机制主要是不同权力之间相互约束、监督,从而预防腐败,制衡机制存在缺陷就会使其缺乏制约和监督,自然而然就为腐败提供了发育的温床。

三、二级学院建立科学的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围绕监督机制和规范权力运行为中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加强管理,尤其是对于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比如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将整个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看作一个系统工作,粉笔恩从前期预防、中期监督和后期处置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从制度上保障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顺利运作。

(二)提高对执政权利的约束。要实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执政权利的约束,并分析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重点加强对拥有执法权的关键岗位人员,在日常工作的流程中充分贯彻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理念,通过重点带动所有,使整个集体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的气氛,并长期贯彻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三)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的管理,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充分结合防范廉政风险和防范业务风险,并将这一点作为管理目标,以此保障二级学院的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发展,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状况;其次是转变管理理念,由传统单纯的防止权钱交易逐渐过渡到各种利益冲突,使管理的范围逐步扩大;第三是以身作则,为全院党员以及工作人员做出表率,带动全体员工共同推动廉洁从教的发展.

综上所述,党员权力运行问题直接导致了党的监督机制实效,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展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指导方针来加强和推进二级学院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各级档案部门依法治档有了尚方宝剑,标志着档案宏观管理大局趋于稳定,为我们今后的档案执法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了档案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带来了档案管理格局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要适应这一变化,除宏观立法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规范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机制,来及时调整和解决微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增强以档案法律为主导的依法治档意识

1.1 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档案法》明确规定:“各级档案行政

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主管部门。”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认真行使本部门对本辖区的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能,既要遵循统一管理的原则,充分挥自身的主力军作用,又要遵循分级负责和协调配合的原则,依靠各部门的能力协作,最大限度地做好本辖区的档案工作。

1.2 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

要树立有法必依的思想观念,切实肩负起依法治档的重任,以加强对《档案法》和《实施办法》施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为突破口,推动档案法治建设。

1.3 进一步强化督导意识

当前,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意识淡漠,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有所忽略,口头说起来重要,实际干起来次要,工作忙起来不要,把档案工作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此,要改革当前档案工作在某些方面的被动局面,各级档案部门和工作人员就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督导意识,在加强督导上下功夫。

1.4 进一步强化执法意识

修改后的《档案法》和《实施办法》都赋予了档案部门以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处罚权,因此,对违反档案法规的案事件要坚决予以惩治处罚,对执法成绩显著的集体或个人应给予必要的奖励,起到应有的社会教育效应,使依法治档工作步入新阶段。

2 建立完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机制

2.1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制度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委员会”和“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并将在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总体目标管理,使宏观调控具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其次,以系统为单位建立档案管理督导机构,搞好系统内的监督指导。其三,在机关单位和企业建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把档案工作列入行政管理规范。其四,配备一支强有力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并尽快规范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的职责职能,确保有岗、有位、有责,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2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请示报告制度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法制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需要主管领导的组织协调。因此,在实施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时,必须注意向主管领导请示报告,及时取得领导的支持。

2.3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许可证制度

以《档案法》和《实施办法》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法规,是档案执法的有力武器,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必须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其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办理好《罚款没收财务许可证》和《执法公务证》,使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趋于规范,使之合理合法。

2.4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整改)通知书》和《违法处理通知书》制度

在组织对档案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被检查单位有违法失职行为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应向其发送《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落实。

2.5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报制度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结束,首先要对被检查单位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及时总结和通报表彰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促使其工作运行向良性循环,对面上工作起到推广作用。其次对发现的个别一般性问题,要与单位主管领导交换意见,研究改进措施;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不良问题不仅要进行通报批评,而且要向党政主管领导报告和提出处理意见,杜绝此类问题的发展蔓延,对面上工作起到警示作用。其三要重视解决和反映实际问题,对单位和个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主动向上级领导反映,以求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 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

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和提高档案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能力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档案执法队伍,是做好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根据档案执法人员现状,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

3.1 着力抓好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客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工作中的原则性

要通过教育,使档案执法人员充分认识档案执法在促进档案工作为各项事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法律法治观念,在实施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和协调解决问题、报告检查结果等环节上做到廉洁正派、秉公执法、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3.2 着力抓好档案执法业务知识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中的权威性

要对档案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执法业务培训,坚决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使档案执法人员能够精通档案法律知识,熟悉档案业务知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熟练掌握标准,正确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3.3 着力抓好作风纪律教育,注重执法工作中的实效性

要树立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档案执法检查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在发送《整改通知书》和《违法处理通知》的操作环节上,必须树立起鲜明的落实意识,敲钟闻响,一抓到底,保证整改事项和处理事项的落实。

摘要:本文围绕建立完善档案执法运行机制这一主题,从增强以档案法律为主导的依法治档意识、建立完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机制、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认真的研究,旨在适应档案管理格局的新变化。

制度、执行力与监督机制 篇7

那么, 对于承载着社会重要经济活动的企业, 必然也离不开“法”。而“法”又是最强有力的制度。

一个企业不可能没有制度, 没有制度的企业不可能长久, 甚至无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纵观国内外的一流企业, 无不是拥有完善的制度体系、高效的制度执行力以及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所以, “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已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所认同。

然而, 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就制度管理而言在实际操作中似乎又陷入了某种怪圈。制度很多、很全面、看起来也很细致, 但是就是关键问题得不到解决, 我行我素的现象不见改善, 企业整体水平还是维持原状……因此, 就有声音响起了“那么多制度有什么用?”“制度只不过是装饰门面的摆设”等等。制度无用论在人们心中滋生, 慢慢的, 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放在书架上的摆设。直到发生严重事故了, 遇到纠纷了, 才想起来那已经被尘封被遗忘在角落的制度, 开始高谈要按照制度办事。

试问, 如果军师都是事后诸葛亮, 刘备如何建国?如何称帝?又如何有史册中精彩的三国抗衡?

比尔·盖茨曾经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 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一提到执行力, 人们脑海中首先映射出来的大部分是军人的形象。没错, 在军队, 服从是第一要务!就中国范围而言, 不得不提的是成立于1924年6月, 由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的对大革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初, 全国各地有各式各样的军校存在。为什么最终只有黄埔军校永载史册呢?这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 即黄埔军校全体人员所具备的高效执行力。

一个“做”字便能高度体现什么是执行力。而贯穿企业执行力始终的三个要素则是:人员、战略、运营。一个企业首先要有明确的可施行的战略, 然后要根据战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运营方案, 再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确保战略的实现, 而人员则是这一系列活动中的关键和纽带。所以, 怎样让“人”按照制度“做”起来, 而不是简单的把执行力当作一种口号, 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惯性思维很容易让人们将执行力的高低归结为执行者的素质高低, 然而就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所述, 人具有一种懒惰的天性, 尤其人在一种大环境中, 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那么, 素质也就成为一种很不稳定的因素。因此, 与其冥思苦想如何构筑一种所谓的执行文化, 到不如转换一下思维, 把目光聚焦到权力主体而非执行主体层面上, 即构筑一种检查、监督机制, 以推动的方式迫使各主体不得不自愿遵守制度规定, 进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风气, 那么执行力也就自然而然的随之提高了。

所以, 如何提高执行力?首先就是要让制度中所规定的权力层, 将检查、监督作为一种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 而不是简单的把执行力的责任推给执行层, 让人误认为, 制度只是用来约束基层的。事实上, 制度应该是为了让员工更好的工作而服务的, 是为了缩短流程, 减少事故, 增强效率而存在的。那么, 一项制度发布以后, 权力层如何了解制度运行的好坏?制度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的高低?只有深入到执行层, 才能全面的了解该项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客观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而这些往往都影响着执行力的高低。由此可见, 怎样把一个企业各权力层的检查、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执行力的提高。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 军人每天早上都要出操, 当每个军人听到集合号吹响后, 奔赴指定位置时, 在那里早已站定的是他们的长官。可想而知, 军队所具有的超高的执行力是如何养成的——权力层制定的规则, 先从权力层不折不扣的执行, 以身效法, 然后严格的对执行层进行检查和监督。

那么, 在确立了一套检查机制后, 检查结果如何反馈?过程是否符合制度要求?等等一系列关乎公平、公正的问题接踵而至。显而易见, 监督,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就必不可少了。它既是对权力的制衡, 也是对过程的管控, 更是对结果效力的证明。如何有效的运用监督机制, 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督、如何对监督者进行监督, 让执行、检查、监督成为一个有机的封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信息公开无疑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之一, 让行为、过程、结果等一切依托于各种媒介均处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把公开度放到最大, 这样既可以让各个层级直观的了解到检查及结果处理的情况, 又可以为决策者下一次的规划提供依据, 促使检查更加公正, 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真正做到依制依规治企, 制度化运营, 从强调执行到自觉执行的彻底转变。

世界从封闭发展到开放, 从单一发展到多元, 从飞鸽传书发展到信息共享, 空间在变小, 时间在加快, 执行力再也不是专属于军队的代名词, 而是每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提高执行力, 不仅要有有利于执行的制度, 还要有责任感强的检查团队, 以一种舆论的方式将行为和结果透明化, 将执行力作为一种文化不断巩固和传承, 使企业在变革的大潮中不断前行。

摘要:中国自古法、道、儒三家并存, 此消彼长, 但“法”只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而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进步, “法”被赋予更高、更广、更深的含义。而企业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组织, 依附于最强有力的“法”即制度, 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如何让制度保持生命力, 则需要构筑起检查监督机制, 以信息公开的方式, 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下, 用舆论的方式为执行力造势, 让各个层级以具有高效的执行力为荣, 形成并发展执行文化, 为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屹立前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企业制度,执行力,检查,监督,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运行与监督机制 篇8

一、目前县支行监督机制运行情况

2006年7月, 经成都分行批复同意, 普洱中支辖内9个县支行实行“集中监督”模式, 即:保持现有纪检监察体制不变, 由县支行一名副行长兼任纪检组长, 设立监察室, 与支行综合管理部门 (办公室) 合署办公, 配备兼职监察室主任1人 (正股级) 。将县支行的内审工作上收到中心支行统一管理, 县支行不再设内审人员。支行监察室在同级党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同时接受中心支行纪检监察室和内审部门的指导。形成了中支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支行积极配合、资源有效整合、监督信息共享的全面监督工作格局。

二、取得主要成效

(一) 组织监督力量得到加强, 促进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根据分行党委《关于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 普洱中支党委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行长为组长, 副行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 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人事、办公室、会计财务、国库等业务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主要负责与各监督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全面监督例会的组织与准备工作, 督促、落实全面监督例会决定和有关事项, 协调开展综合性监督检查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 纪检监察、人事、内审等部门共同参与, 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中支还结合实际, 制定了《县支行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等内控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 形成了规范严密的内控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二) 促进了县支行现有人力资源整合, 有效防范了岗位、资金风险

在整合现有人力资源方面, 普洱中支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整合县支行发行库, 撤销了七个县支行发行库, 保留了2个县支行发行库, 采取由中心支行负责聘请临时工集中复点辖内残损人民币;实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处理, 成为云南省人行系统首家实施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处理的中心支行;整合县支行内设机构, 对人员较少的县支行内设机构整合为一个整体, 不设股室, 按县级人民银行业务范围设置15个岗位, 在符合制度的基础上, 分别确定A、B角。通过创新监督机制, 整合监督资源, 改进监督检查方式, 逐步形成了制度、执行、监督并重, 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县支行人力资源, 实现了人员优化组合, 基本解决了县支行业务量与岗位设置要求不匹配、因人员不足导致基础业务操作违规兼岗顶岗等问题, 有效防范了岗位、资金风险。

(三) 提高了监督检查效率, 业务差错得到有效控制

在强化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监督检查职能的同时, 切实加强系统业务管理, 充分发挥各业务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职责。按照分行关于对所辖县支行每年不少于二次集中检查的要求, 由中支纪检监察部门牵头, 组织内审、事后监督中心等职能部门对国库、会计、发行、保卫等易发案件的要害部门和岗位开展重点检查、集中检查、突击检查及执法监察“四位一体”再监督检查活动, 形成统一行动、成果共享, 避免了重复监督检查,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了监督检查效率。辖内国库、会计、发行等核算差错率大幅下降, 核算质量明显提高。全辖人行系统保持了连续多年无案件、无责任事故、无重大差错和无行政诉讼的良好局面。

(四) 监督资源得到整合, 监督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 建立了中支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支行积极配合, 统筹安排、信息共享的全面监督的工作格局, 形成了重视内控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现行监督机制融合了纪检、事后、内审以及业务部门等有关监督检查职能, 较好克服了人员少、监督任务重的矛盾, 避免了分部门监督的多重监督、重复监督, 达到了“检查一次、规范一次、提高一次”的监督检查效果。同时, 通过监督部门联席会议, 及时通报各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情况, 共同分析存在问题根源和整改措施, 实现了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监督成果共享, 提高了监督效率和质量, 有效发挥了监督职能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县支行监督体系和同级监督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县支行内设机构整合后, 给日常监督机制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在内部制度建设、监督上相对原来而言有弱化的一面。另外, 双重领导和双重角色影响监督效能, 虽然赋予了县支行纪检组长和监督人员监督检查权力, 但其工资、组织关系等均在县支行, 存在利益趋同的问题, 加之各种人文环境关系的制约, 实施监督时在观念、人情、隶属关系上难以打破情面而做到认真检查、公正处理, 执法监察难以实现再监督的目的。县支行兼职监察室主任, 还承担着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处理纪检监察工作以外的事务上, 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主动开展工作和学习纪检业务知识, 存在等待观望, 应付差事。

(二) 辖内纪检监察干部和监督部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辖内普遍存在监督部门人员素质不高, 对监督工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监督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 对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束手无策, 与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的工作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由于监督部门人员缺乏对新业务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在开展专项业务监督检查时, 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能是按照传统的检查方式进行,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后果缺乏必要的提示与预警, 达不到监督效果。另外, 多年来没有发生案件和责任事故, 有的干部产生了松懈和麻痹思想, 缺乏工作主动性, 安于现状。

(三) 客观条件限制

由于普洱是一个典型的少、边、山、穷地区,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 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点多面广, 交通较为不便, 从而对县支行监督检查工作和每年完成两次全面监督检查任务带来一定困难。

四、加强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意识, 制定和完善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有关制度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分行加强县 (市) 支行监督机制建设指引》, 各级领导要从依法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高度, 认识加强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辖内各行依据分行《指引》, 结合实际,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方法和程序, 明确有关人员的监督职责, 加强对重要业务部门、风险易发岗位的经常性、日常化监督, 围绕中心工作, 突出重点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县支行监察室主任、兼职纪检监察审计人员工作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任务, 细化县支行监督检查内容、范围、方式和频率, 使监督检查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中支监督部门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监督部门工作协调、集中检查、监督工作效果评价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对监督检查不到位、管理指导和监督责任不落实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 教育与监督相结合, 以人为本抓好干部职工培训教育

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和监督人员综合素质, 把一些政治素质高, 熟悉金融业务的骨干充实到监督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纪法规、反腐倡廉等一系列教育活动, 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 特别是要害岗位人员, 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对岗位的荣誉感, 自觉遵纪守法, 防范道德风险。监督关口前移, 发挥再监督工作的事前预防和事前监督作用, 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对基础业务操作人员的培训, 切实解决支行目前基础业务操作人员和顶岗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现场监督检查经验不足的问题。

(三) 理顺关系, 加强信息沟通

正确处理好再监督过程中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完善再监督工作程序, 进一步加强业务监督、内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事后监督的工作联动和协调配合, 完善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 中支各职能监督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将本部门对县支行进行的系统业务监督检查情况, 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时向中支纪检监察、内审部门沟通反馈。对发现问题, 通过现场检查反馈、会议纪要和简报等形式, 及时指出, 督促整改。各县支行将开展监督自查情况, 包括存在的问题, 整改措施等及时上报中支纪委。

(四) 不断创新和加强同级监督工作

企业的整体运行机制与效率 篇9

一、高速公路公司机制运行的特点分析

高速公路公司机制的运行, 就是总公司以及各分公司内部的定位、管理、控制、服务等各项企业因素的理顺与协调。高速公路公司是近期兴起的新型产业, 建立一种怎样的运行机制才能最大化的发挥现有人力及财产资源的优势, 体现公司的整体效率, 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行质量, 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就目前而言, 国内尚无成型的、可直接克隆使用的模式, 一些经验也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锤炼。高速公路公司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公司, 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历史新型性;分公司地域范围的广泛性及地区差异性;业务范围的跨行业性与多样性;从业人员结构的复杂性等。另外, 因其经营管理的产业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家基础设施, 公司不仅要实现其自身的保值增值, 而且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它比一般的生产经营公司有着更多的责任和任务。基于这些特点, 体现在运行机制上也有新的特点和要求, 具体有: (1) 建立专业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模式的迫切性; (2) 公司领导机制的先进性; (3) 公司发展目标规划的一体化; (4) 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国际接轨性; (5) 管理方法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6) 适应高速高效特点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等。作为运营时间较短的一个集团化公司, 面对包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众多子公司, 只有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 才能发挥高速公路各项职能作用, 也才能为我们实现战略化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建立公司的高效运行机制

(一) 总公司与分公司关系简析

根据高速公路目前经营管理的实际, 要建立起良性高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明确总公司、分公司之间的管理内容, 具体包括:界定责权利, 形成决策机制;优化人力资源及资本配置;压缩费用开支, 降低成本,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计量分公司的价值, 提供政策资金, 发展子公司规模等。其次要明确总公司的管理目标, 具体包括:整体利益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组合效应、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人力资源及资本配置结构, 获得资源配置效应等。此外, 还应该明确总公司与分公司的管理定位, 高速公路总公司可以认为是战略型管理公司, 分公司具有业务功能和专业服务等功能, 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 是通过战略协调、管理控制和服务建立起来的, 是战略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关系。

(二) 高速公路公司运行机制的构成

公司运行机制的建立, 其实质就是建立总公司、分公司的管理体系。对于总公司来说, 既要维护分公司的参与管理、选择经营者、资产收益等合法权益, 对分公司拥有管理权和指导权, 从而实施有效的监管, 又要在发挥总公司主导作用的同时, 调动分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对于分公司来说, 既要充分行使财产权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享有法律上总公司赋予的民事权利, 又要承当起高速公路企业的义务, 服从集团的整体规划, 自觉接受总公司来自产权方面和各项规章制度监管, 从而确保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明确企业运行机制的构成。企业集团的运行机制主要由下列三个方面有机构成:

1、完善公司的领导机制

高速公路总公司必须制订总体管理规划与发展目标, 并按此规划和目标建立协商议事机构, 协调解决公司发展的重大事宜。机构的负责人由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机构的日常工作由总公司的职能部门负责。对于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考察任免, 由总公司考察聘任或解聘, 分公司内部也应依次建立这种人员考察聘任或解聘制度。

2、完善一体化发展机制

因高速公路业务范围的跨行业性与多样性, 为了实现公司集团的整体发展目标, 必须坚持公司发展战略一体化、投资方向一体化、项目审定一体化。分公司的发展计划、项目投资、开发项目等要从行动上真正与集团整体发展规划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程序简单、层级分明、权责明确的重大事项报批、审核机制。总公司应对子公司的重大投资和开支项目实行审议制, 规定限额以上项目必须由分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 由总公司权责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审议才能实施, 以防止和减少由于投资失误和盲目担保造成的损失。为了保证公司发展的一体化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各分公司的优

势, 在完善企业一体化机制的同时, 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实行优势互补, 将各分公司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设备取长补短, 合理调配, 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效能;二是择优而进, 选准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 创建公司的主导产业;三是管理移植, 将某些子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 在其他分公司予以大力推广;四是品牌整合, 在高速公路总公司这个大的品牌前提下, 有效的调整当地品牌, 利用高速公路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增加品牌的辐射范围, 提高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做好以上几项工作, 可以节约费用和时间, 有利于促进公司的整体运行效率。

3、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

有约束才会有压力和合力。要建立定期述职、报告制度。各分公司的负责人作为总公司的管理代表人, 要对企业产权变更、重大投资项目、利润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时向总公司报告, 根据总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影响分公司的决策, 或者纠正分公司的决策。还要建立财务监督制度, 实施事前防范管理、事中跟踪管理、事后审计监督的内部审计制度等, 对造成重大损失和搞虚假报表的行为, 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充分发挥总公司各职能科室的作用, 建立科室工作目标责任制, 落实分公司经理工作目标经济责任制, 对业绩突出者应予以重奖, 以激励他们为集团公司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将从“考核、权限、人事、信息”四个方面入手操作, 四管齐下, 同时根据公司和业务的不同情况进行权变的设计。这样, 使得管理控制比较全面、扎实, 同时可以留有缓冲余地, 达到松紧适中的管理目标。

1、考核控制

业绩控制是最重要的控制手段, 它从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指标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指标主要对那些不便于衡量的工作进行控制, 这些指标, 只会出现完成和完不成两种情况, 对任务完成的好坏, 并不好衡量。定量指标, 则容易比较。定量指标主要有: (1) 管理指标: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实用性、对总公司工作指示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2) 收益性指标:收入、利润、资产收益率等。 (3) 资产运营效率指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等。

2、权限控制

权限控制规定了分公司享有何种权限, 即规定了分公司多大程度和范围内可以做什么。权限控制主要是针对分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行为进行控制。总公司应该控制的权限有:对外投资权;重大资本性支出权;重大资产处置权;重大合同、担保、重大信用政策;年度预算;重大技术改造和基建等, 上述这些权限设置, 将公司经营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些活动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并且每项活动的实施都应该逐级报送到总公司批准。这样, 子公司的重大活动均能做到受控。对外投资权和开设新的经营项目权限最容易引起总公司、分公司间的管理失控。一些集团公司, 由于这两个权限上没有做好完备的设计, 分公司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盲目地进行对外扩张和投资活动, 随之一些未经批准的经营项目也在不断地产生。而集团公司对此却一无所知。待到长期积聚的问题开始链式反应般的爆发时, 集团公司才猛然发现。这种例子在一些资产管理不清最后导致经营困境的集团企业的案例中时有报道。重大合同和重大信用政策上的控制, 其用意也是为了防范分公司经营中的风险。但是这种控制的额度松紧有时会直接影响分公司的积极性。总体来说, 权限控制是管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对分公司可以做到严格控制的同时, 又极易挫伤分公司的把握市场开拓经营的积极性。所以, 权限控制的应用和松紧度设计必须审时度势。

3、人事控制

人事控制历来是中国企业中最为看重的。组织部门的人事任免制度往往是最厉害的杀手锏, 这种人事管理, 更多地并不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去控制。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对分公司的人事控制更多地是从激励、考核、奖惩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 去设计控制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建立转换人事工作机制:一是管人管事统一, 按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要求, 谁出资、谁用人, 谁管理, 谁负责, 推行任期责任制和契约管理;二是完善责任机制, 实行人对人的考核, 一级考核一级, 把考核的对象从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转到对经营者工作业绩考核上来, 把考核重点从结果的考核转到过程考核上来, 做到过程监控具体化, 奖惩到位。三是引进竞争机制, 以内部提升、市场招聘、民主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公司的人事控制, 表现在对两类人的控制。一类是对分公司的负责人的聘任。分公司的负责人是依照法人治理结构派驻分公司的经营管理者, 负有重大的监督职责。公司首先应做好分公司决策者的聘任工作, 制定详细并有操作性的聘任标准, 聘任真正懂得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公司领导。其次, 总公司应该考虑制订对分公司负责人的激励、考核和奖惩机制, 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设计, 所聘用人员的作用将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所以, 从聘任开始, 设计相应的激励、考核、奖惩制度, 并做好权责的界定, 就可以较好地实行对分公司的人事控制。另一类人事控制是对财务负责人的控制。对财务负责人的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他们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负责人。这种控制方式主要通过指标体系和定期述职来完成。目前公司已经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度, 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 以对财会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

4、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要保证分公司的运营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总公司。这些信息可以包括经营管理情况、生产计划、实际生产状况、工程开展情况、重大活动、决策执行情况等经营管理信息;财务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等, 了解掌握这些信息并不仅是为了掌握运行的实际情况, 也便于及早地发现问题, 有效地防范风险。

上述对这四种控制手段的描述, 是从比较严格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说明。实际运作中, 在松紧度的把握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侧重。具体情况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分公司业务的产业特点, 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分公司在集团中的战略地位, 是否是核心企业;分公司业务是核心主业还是多元化业务, 是相关多元化还是无关多元化业务等。同时, 四种手段之间并不是互相割裂的, 是要有机地看待, 任何偏废一方或偏重一方的做法, 都容易带来管理的漏洞和风险。

上一篇:抗流感病毒药物下一篇:民事诉讼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