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机制

2024-09-03

经济运行机制(精选12篇)

经济运行机制 篇1

校园是我们同学们的第二个家, 从上小学那会儿开始, 我们在学校待着的时间往往都会多于在家的时间。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社会培养传输了大量的有用的人才, 为国家的建设, 社会的发展,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应的、稳定的校园安全, 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 同时也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 学校学生管理中建立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并且积极构建快速化解危及维护校园稳定的框架机制, 为我们每一个在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使各个同学都能在美丽的校园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成长。

当今, 校园中各种不和谐因素频繁发生, 高校管理工作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势, 我们应该积极地应对挑战, 积极地建立学生管理的预警机制, 即时的发现, 分析和解决学生管理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 维护校园的稳定, 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校园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从笔者自己的观点上说, 笔者认为校园安全中存在的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校园多校区开放式办学, 给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也使其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尤其是两个校区之间隔着一条马路的话, 那管理的难度就更加大了。学生上下学上下课, 都会穿梭于这条马路上, 不安全因素大大的增加。第二, 就是危险物品存在隐患。在学校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比如电路问题, 插座问题, 以及实验室问题, 实验室中由于实验的需要, 有时候会存放或者学生上课的时候可能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性的物品, 以及在图书馆中存放着大量的纸质书籍, 这些地方都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问题, 防火、防盗意识等显得特别重要。第三, 学生的心理问题, 也是学校发生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地方, 经济发展也往往不太一样, 经济条件往往会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 家境的贫寒, 家庭存在不和谐等等的原因, 往往会使这些学生不合群, 甚至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而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 使其性格变得内向, 自闭, 多疑, 随意的猜忌别人, 当这种自卑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像洪水一样泛滥, 造成学生的伤害事件或自杀事件, 从而酿成大祸。据不完全统计, 仅仅2004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就有6000多起, 死亡人数高达4000人。昔日的马加爵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打牌时, 马加爵的一个同学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争执, 而马加爵认为平日关系较好的同学邵瑞杰一句“你为人太差了, 连打牌都玩假”, 使马加爵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因此产生了杀人动机, 随后他经过查阅资料等, 到旧货市场买了一个手工锤, 黑色塑料袋, 胶带纸等, 先后将唐学李, 邵瑞杰, 杨开红, 龚博四人杀死, 酿下了惨祸, 害人害己。而由于情感问题引发争执, 最终酿下惨祸的人数也不为少。千里血刃女友事件引关注, 男子欧某因不满女友分手要求, 且发现其有新男朋友后, 起了杀心, 将其狂砍30多刀, 致其死亡, 只因分手要求, 该男子跋涉千里, 用卑劣的手段, 将其女友杀死, 不仅剥夺了别人的生命的权利, 给女友的家人朋友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同时, 也将自己的生命推到了深渊。尊重生命, 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 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复旦投毒”事件令我们深思, 林森浩因为生活小事和同学黄某关系不和, 心存不满, 日积月累以致最后的一念之差做出了疯狂的举动。林森浩趁舍友不在, 将N-二甲基亚硝酸的所有药液倒入饮水机中, 投毒舍友, 最终, 法院判决林某犯故意杀人罪, 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应对措施及预警机制

对于校园多校区的开放式办学, 治安管理难, 上下学存在交通问题等等问题, 我认为必须在马路两边安置红绿灯, 同时应该在上下课学生流动最大的时期, 马路两边应该增加治安人员进行管理, 以防危险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 学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严格要求自己, 必须有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意识, 需要过马路时要养成走斑马线的习惯, 乘车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文明礼貌, 带好现金, 谨防扒手, 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 步行骑车时应该养成左右看车的习惯, 慢速行驶, 不可横冲直撞, 不可投机取巧, 以防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严重的, 本身可以避免的交通问题, 使自己受到伤害。对于学校中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等的问题, 让我们的学生拥有防火意识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我们应该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 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的完成操作, 在进入实验室图书馆时不能带易燃易爆的物品, 不得嬉戏打闹, 学校在平时应该定期的给同学们开设防火防震等课程, 使其能学会如何在发生危险时安全逃脱。而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学校应该组织各种治安人员定期对学校进行排查, 消除安全隐患, 对电路等进行严格的具体细致的检查, 确保无危险墙体的存在, 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微机室等等设置专门人员负责, 并装置防护门, 保险栓以及报警系统等等, 在人员密集场所配齐配足消防设备, 器材, 并对其药性进行定期的检查, 使药效有效, 保障灭火器药品的规格正确, 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防患于未然。而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更应该多加关注, 多加指导, 在学校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 面对面的进行教育, 加大心理方面的疏导, 从而使学生减轻的心理压力, 减轻思想压力, 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 释放心理压力的空间, 为维护校园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好的努力。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学校的建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多校区的开发及应用实施, 开放性校园等等给学校的安全保卫提供了新的内涵,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的问题, 新的考验, 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充分的运用校园安全机制,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各类政治事件和治安刑事案件的再次发生, 同时应该加深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使其都能明白做到严格的规范自己, 在学校中做到严于律己, 尊重校纪校规, 争做文明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为我们的学生, 祖国将来的栋梁之才提供一个文明, 和谐, 安全的校园, 为学校的稳定, 社会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明天的校园更加和谐, 祖国的明天更加安定。

参考文献

[1]吴洁, 金峰.高等学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2]汪小丹.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社会学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3]方伟康.大学校园危机特点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基于浙江省永康市农村大学生的调查[J].法制与社会, 2012 (19) .

经济运行机制 篇2

实现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与社会保证机制的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需要实现趋利避害。其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综合运用法律、道德、文化教育、民间及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保证制度、机制,严格规范、纠正以牺牲消费者、社会公众利益来换取个人、小集团利益的盲目扩张、无序膨胀的行为,使其沿着服从他人、公众、国家等社会化利益的正确航道前进。

运用个性化利益机制驱动经济增长时,须通过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经济建设为广大民众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社会建设,改变在救死扶伤、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等领域单纯依靠个体化利益驱使的制度、机制。通过民主与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唯利是图性。通过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观念、民族气节、奉献精神,确立科学理想信念、荣誉感、爱国意识等核心价值观,遏制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极端自私倾向。

严格立法、执法,始终对经济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不仅活力强劲,而且秩序井然。一方面,我们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的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激发社会各阶层与一切生产要素的创造性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将其同社会稳定机制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秩序的协调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始终对经济领域各种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并突出解决由盲目的个性化利益驱使导致的公众关系扭曲与群体利益对立等问题。

缺乏规范与监管的个性化利益驱动,必然导致为富不仁、竭泽而渔式开发经营和弱势群体遭遇不公结伴同行。对此,首先,政府确保个人、企业等个性化利益须在维护与增进社会化利益的前提下增长。其次,在增加各类群体收入时,一律将收入调整与其对社会化利益贡献统一起来。想方设法将个性化利益驱动的负面作用降至最低,促使所有员工、企业都来关心社会化利益。

政府运用人们对名誉、地位的重视与追求,建立制度、机制,激励、引导先富者通过纳税、捐献、救助、扶贫开发等形式帮助后富者。通过财政等政策倾斜,或地方、部门、单位结对援建等途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等手段,逐步建立社会化利益公平保障机制,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把运用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与发挥传统政治优势、创新群众工作体制结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缺乏监管、放任自流的个性化利益驱动,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灵敏、高效的监管制度、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保证我国公检法,工商、税务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权力运行不受个人利益驱动规则干扰,有必要在它们之外成立一个专司监管制度落实与权力运行的监管机构,确保这些领域一旦出现权钱交易现象,就能得到及时制止,这样既能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又能挽救一批领导干部。

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依赖的是国家权力与公众权力良性互动、国家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环境。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扭曲、诚信缺失、监管力度不够,公共、自我约束力较弱的社会环境中,个性化利益驱动最易暴露出阴暗的面目。对此,各级政府可通过村委会、社委会、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以及社会、民间团体和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形成社会管理和约束个性化利益机制过分自私的整体合力。

建立社会化利益机制与个性化利益机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利益机制主驱动的,社会化利益机制与个性化利益机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建立以公务员薪金报酬与群众每月考核挂钩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根据公务员对社会化利益的贡献,将其个人收入划分为若干块,分别按各自的履职标准由群众及组织部门进行考核,视考核情况确定是否发放全额薪酬。用完成社会化利益贡献指标方能拿到全额报酬的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取代或杜绝那种为群众办事图收受**、好处费的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以此为核心,建立一套包括科学的个性化利益驱动机制、有力的政治保障机制、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无私的司法机制、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灵敏的纠错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等在内的相互配合而又融为一体的长效机制。

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利益机制主驱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国家政府主导和社会化利益机制驱动的市场经济,必然会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积聚和集中。当社会财富的分配朝着维护和增进企业、民众、国家等社会化利益的方向发展时,人民和国家利益就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占有才可能实现相对均衡与公平。

其一,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价格机制。国家不仅要控制价格的总体水平,还应掌握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定价的主导权。如果基本消费品由企业私自定价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价格虚高、物价飞涨,进而拉大收入差距,致使社会公平正义失衡。因此,关系国计民生商品的定价权应由政府来主导,通常可以让企业拿出预案,专家进行成本论证,消费者参与表决,最后再由政府拍板,这样的价格机制才是合理的。另外,政府要下大气力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国家还应保证拥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储备,随时用于保障供给。这样,我国的市场经济才能成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二,形成维护民众、国家利益的财税制度。通过严格的立法,健全监管制度机制,全面提高税收人员素质,进一步改革财税制度。终止税务部门依靠企业财务报表报税的制度。一切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都应纳入税务部门的`网络管理体系,企业及其员工的收入以及应缴税款都能在网上看到,从根本上杜绝偷逃税款的现象。科学确定财政预算支出比例,重点解决缩小群体差距等方面的诉求和问题。

其三,建立起以社会化利益贡献作为尺度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首先,将各经济组织应有的社会化利益贡献量化为一系列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分数、档次确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工资奖金总额。相对于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中央政府是考核者和社会化利益的代表者。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的考核得分档次,分别确定国家财政拨付给各地方政府的工资奖金津贴总额和中央企业初次分配的员工收入总额。而相对于地方企业而言,地方政府作为社会化利益的代表者和考核者,按照社会化利益贡献考核指标对所属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逐一考核,根据各自成绩确定其员工薪金总额。在企业和政府人员贯彻按劳分配时,把每个人对社会化利益贡献之大小作为“劳”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确定个人收入的重要尺度。这样,就可以将企业员工、政府公务员的个人收入多少与其对社会化利益的贡献大小有机统一起来,在全社会范围内以社会化利益驱动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机制便得以确立了。

其四,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逐步体现出利益共有化、公众化。首先,在公有制企业进行初次分配时,将残疾人、未就业者等无固定收入来源者的利益分配纳入其中。根据公有范围,采取相应的参与初次分配的方式。在不同公有制企业的初次分配中,让相应无固定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按年参与利润分成。分成部分可以是现金,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参与分红的企业股份。其次,适当加大非公有制企业上缴税金的比例,建立企业社会保障资金提成等制度,使地方和国家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时,分别建立覆盖本地区和全国范围的无固定收入来源者的生活保障金制度。同时,由地方和国家政府出面把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组织起来,从事社会公共服务等活动。通过这些,逐步建立起以社会化利益为主驱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其五,加大社会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与社会发展进程、人民生活需求仍不相适应。例如,我国发展房地产业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房地产商和政府增加经济收益,而是为了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因此,加大经济保障房建设是我国社会化利益机制、体制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如果各级政府都能进一步扩大投入,让其惠及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那么社会化利益机制便可以在房地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形成良好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经济发展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物价上涨同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离退休职工工资等增长的联动机制。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社会慈善机构,形成捐资助困制度、机制。如此,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富人投身到慈善和福利事业中来。

经济运行机制 篇3

我国国有林区是指以138个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国有林业企业。总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08%,有林地蓄积2005亿立方米,占全国有林地蓄积的264%。可见,国有林区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和边生产边建设、甚至先生产后建设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使国有林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1可采森林资源仍在下降,林地生产力下降。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比建国初期下降70%左右。据统计,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面积和蓄积分别由开发初期的 5262万亩和 4亿立方米下降到3090万亩和22亿立方米,林分质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蓄积量由63立方米/亩下降到53立方米/亩,单位面积出材量由28立方米/亩下降到15立方米/亩。

2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林区不稳定因素日益严重。企业承担着公益型的、管理型的、福利型的社会职能,一时很难全面剥离,仍需企业负担,历史欠帐多,基础设施条件难以形成对发展的必要支持,要改善这种状况任务非常艰巨。因国家投入不足,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为维持生产,只能靠增加银行贷款,加之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天然林禁伐,木材产量调减以及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等原因,致使企业效益下滑。林业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林区富余人员安置困难,林区人才外流非常严重。这些已影响林区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

3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正日益减少。由于我国林业落后的生产力和普遍单一的产业结构,林区为了企业和职工的生存,这样,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森林功能失调,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危机加剧,加上林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压力加大,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为林区提供良方,使林区走出“两危”的困境,进而振兴林区经济,笔者认为除了要从国家对林区提供的经济政策和借助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等宏观角度考虑外,还要从林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入手,从林区自身找出一些可能的途径。

1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所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是指经济体系以何种方式合理配置相对稀缺的资源,以解决经济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从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世界各国曾经有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样也是中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因此,我们认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应该是: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1)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已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市场调节取向,有利于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2)从微观机制的调节对象来看,林区的几乎所有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这一特征。而市场机制对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比较高的,采取效率相对较高的市场机制是林区经济实现高效率发展的客观必然。(3)同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过程中更能自发地尊重经济规律,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价值,运用供求规律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机制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前提是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以及人们观念的相应变革和行政方式的相应调整。目前林区尚未完全具备,因此,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林区人做出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甚至要承受一些改革带来的痛苦。

(2)林区经济体系同其他地区的经济体系有很大不同,包括经济结构的畸形性、产品结构的单一性、市场体系的落后性、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封闭性等等,这些都会在近期内对市场调节的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微观机制转变的信心和决心。

(3)林区给外部环境提供的产品同其他地区有显著不同。其他地区以提供私人物品为主,其收益是即期的、直接的、集中的;林区则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其收益是远期的、间接的、分散的。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原则又会对林区经济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政府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给林区经济一个“公道”。

(4)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发展林区经济即要在“林”字上做文章,也要做“林”字以外的文章。如果说以前林区着重开发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今后林区应该着重开发观念资源,最丰富的资源应该在人们的头脑中。林区旅游、林区养殖、林下种植、林区天然水源开发等等,大量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林区人用智慧之手去开拓。

三、充分发挥微观经济政策对林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的调整作用

我们说市场机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并不排斥政府在林业中的作用。多年来,在林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探讨、比较和实践着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的优劣。现实能足以说明,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各有其作用方式、适用范围,都各有其优缺点。

1林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区以生产木材等私人物品为主向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自然、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但在近期会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林区经济能否相应顺利地实现转变和发展,也关系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面对这一新的对立统一关系,国家和林区应共同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而努力。

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是林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要对林区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林区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但是我们知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原来可以为林区带来收入的天然林资源成为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公共物品,而这些公共物品一方面使林区人民承受收入来源减少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使林区人民在保护森林公共物品方面做合格的“护林员”。收入少了,付出多了,这是违反市场公平交易规则的。怎样还林区人民一个“公平”,是国家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有时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通常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也称外部影响)问题、信息不充分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经济波动问题等。经济学者们习惯于从外部性角度探讨林业问题。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太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所谓外部影响问题是指决策者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的无意识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而其影响也不会或不能相应地获得收益或付出代价。私人只会盯住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不会理会他人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的快乐或痛苦。但我国的国有天然林的性质同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外部影响实施主体的性质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我国国有天然林的存在目的已经主要是通过它来保持和增加外部影响,人们对天然林的价值评价已经由单纯的木材价值评估扩大到全面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换言之,已经开始关注林业的社会边际收益曲线了。如前文所述,这时的天然林主要完成的是一种公共物品的功能。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理论来分析认识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切合实际。由于被保护的天然林收益的时滞性(即所谓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分散性、间接性和投资的长期性和巨大性使得局部利益主体没有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资主体只能是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中央政府。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国家对林区经济的扶持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仅仅给予“补贴”,而是应该做林业生产投资的主体。

2针对市场失灵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经济运行机制 篇4

1 现行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发展中, 经营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需要管理者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财务预算与预算管理相脱离

医院作为政府有一定财政资金投入的预算单位, 加强计划目标管理, 优化支出结构, 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果,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是摆在医院综合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但相当一部份医院存在着把财务预算作为一种任务一种形式而不注重预算管理和落实的现象, 把预算当成上级部署的任务, 做完相应表格就算完成了预算, 实际工作中随机性和随意性强, 往往撇开预算方案另行计划, 缺少预算管理理念、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职责也不够明确, 缺少实现收支目标的具体措施等, 使得预算工作流于形式, 预算和预算管理相脱离。

1.2 实物管理不规范, 资产帐目不清晰

目前多数医院实物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医院尚有资产不清楚, 特别是变动着的资产总量、现有资产的修复利用和拆装组合, 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建筑资产的价值难确定性等等, 使得实物资产日常管理数据统计相对困难, 难以集中, 相对分散。实物管理部门会计也不能做到分级、分层次核算, 没有建立与会计核算制度相适应的实物会计核算制度, 使会计核算的循环出现缺口, 有重财轻物, 重购轻管等现象, 科级资产管理和核算得不到落实。

1.3 医疗资源配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医院的社会主义公益性福利事业性质和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 使得医院管理者在医院管理过程中, 过多地依赖政府政策和政府支持, 对医院的负面消极作用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重治疗、轻预防;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扩大了医疗消费差距、影响了基本医疗服务;重资源吸纳、轻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等等, 对医疗资源的配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因而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能最好的发挥出来。

1.4 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于实际需要

表现在高运作成本和成本核算过于笼统。一方面劳动效率低, 资金成本显著提高, 成本管理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成本核算涉及成本投入收入、工作量等数据繁多, 数据来源复杂, 数据采集不完整;成本费用的划分不清晰, 责任成本单元的确定与医院的组织机构不适应, 在相互配合的科室, 人员共同完成的医疗任务中, 由于责任成本单元相对独立而在共同收入与共同成本的问题上难以分清等。

2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医院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对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 合理筹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力求以最少的劳动投入取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而,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转变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医院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2.1 创新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需要

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后, 医院经济管理不再是传统封闭的组织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有限的资源约束, 其任务是努力实现在较高的劳动效率基础上的良好经济效益, 其目标是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 如何降低成本, 提高劳动效率, 既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又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2.2 适应医改新政和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

新的医改政策的出台, 对医疗保障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都有了明确的要求, 医疗保险制度的全民覆盖和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 涉及到医疗服务的付费形式和付费能力;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费用和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也会影响医院的收入结构和经济运行模式;公立医院改革则涉及医院性质的转变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因此, 医院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3 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医院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善, 以及药商广告的诱导, 医疗需求逐年增长, 同时医疗设备、卫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成本支出随市场价格也在增长, 而医疗服务价格却要接受政府控制, 很多情况下收不回成本;卫生事业费下发标准也持续不增, 这些现实都要求医院通过加强经济管理、控制成本支出, 实行绩效考核等措施来加以应对。

3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措施

我国的医疗市场在拥有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与其它行业一样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优胜劣汰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须趋势, 这就要求经济管理工作者应冲破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 以崭新而睿智的姿态从容应对挑战。

3.1 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

医院管理者要根据医院性质和特点, 建立一定的经济机制, 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就医院这一特定环境而言, 加强内部控制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者势在必行的责任。重点要做到领导重视, 控制方法科学合理, 规避经营风险, 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

3.2 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

医院成本核算与医院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医院要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就要使医院成本最小化, 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 实施低成本战略, 有效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通过经济管理部门认真加以落实;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和审核费用支出, 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 将成本管理落实到科室、医疗组或者是岗位和个人, 建立成本责任中心。

摘要:党的十七大树立的科学发展的理念, 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医院改革的发展, 越来越要求高度的经济管理, 但如何把握市场,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vv社区运行机制 篇5

随着我社区管辖的居民不断增多,我们以建设高雅的社区文化,培育健康的社区精神为目标,因此社区建设更应该注重社区运行机制的完善和服务的提升,在社区运行方面,实行在街道办事处统一指导下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组建街道派驻的社区工作服务站,实行社区居委会干部与社区工作者选、聘分离制度,实现社区事务和党政事务分离的目的,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是在工作职能上社区工作站是街道办事处派驻社区的办事机构,承载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承办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保、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三是在社区工作站的人员设置及工作职责上实行定员、定责、定岗。社区工作站设置社区工作者5人。其

中:站长1人、副站长1人、经济安全城管协管员1人、社会事务计生协管员1人、劳动保障协管员1人。如因形势所需,则按照区上规定适当增减人员数量。站长(原则上兼任党总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副站长(原则上兼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同时各社区按照路段、小区、楼院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所管辖居民人数进行居民工作小组划分,原则上按每2000名居民设置1个居民工作小组,居民工作小组长兼任负责治安巡逻、治保、调解等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时期社区民主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政治民主化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区建设中社区民主化自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基层民主化建设应该是其核心,而社区民主化建设自当成为其关键。通常,一个社会的民主政治的过程和民主政治生活,不仅要依靠一定的民主政治的体制和规范,而且要看这个社会各种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和权力运作。只有社会的各个细胞都能在民主程序下运行,社会的民主政治才具备充分的条件。[1]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胡锦涛同志于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早在十五大,我党就提出了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2]为了逐步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略,为了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为了最广泛地实践基层民主,社区及其组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走民主化之路。

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是社区民主化的内在前提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当代政治发展的主流,政治民主化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诚然,要建立和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前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基础日趋成熟,社会和公民的自主化程度逐步提高,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公民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这一切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虽然民主政治并不必然取决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成熟,例如,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但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与成熟必然导致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成熟。现代政治学的研究大多肯定民主政治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民主政治才具备了必要前提。少数学者认为,民主和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例如,亨廷顿提出,尽管经济因素对民主化有重大影响,且长远观之,经济发展将为民主政权创造基础,但经济因素并不具有决定性。在经济发展程度与民主之间存在着一种全面的相关性,但没有一种经济发展的格局自身对导致民主化是必不可少的,或是充分的。若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增长,民主将能缓慢发展,就像十九世纪的欧洲那样。[3]但多数学者相信,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治民主化的深度和广度。罗伯特·达尔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及其导致的社会变迁,非常有利于发展和维持民主制度。[4]马丁·李普塞特指出,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机会就越多。[5]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制度的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总结。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 “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7]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为我们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源泉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的。因此,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必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的加速,物质交换的加快,信息传媒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传统的社会关系全面改观,从而,我国社会的整体结构在这强劲的物质发展大潮的推动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社会整体结构的现代化必将导致社会公众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现代化,而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政治民主化,所以作为现代社会结构基础的社区必将走上民主化之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方略的全面实施定将成为加速社区民主化进程的催化剂。

二、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是社区民主化的内在条件社会自主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现代民主政治的深度和广度,而社会自主化程度又决定于社会公众的经济独立程度、自组织化程度、资源市场化程度。国家权威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支配力量,主要因为它强制性地代表着社会公意,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同理,社会自主化程度的高低亦基于社会直接拥有各种资源的多少。社会拥有的资源越多,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依附性就越小,享有的自由度就越大,社会的自主化程度也就越高。我国在计划经济盛行的时期,因为国家掌握了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并以 “行政制”、“单位制”、“身份制”等形式集中和动员社会资源、协调社会,所以社会自主化根本就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完全制约于国家和政府的管理,广大民众的自主性也就自然消失殆尽。尽管这种计划经济模式在特定时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转型,其弊端暴露无遗。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开始实施有计划的“还政于民”的大政方略,向社会逐步转移社会职能,让社会承担部分社会管理的任务,社会也因此获得了政府允许的自主空间。尽管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放权,但从根本上讲,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并不单纯取决于国家权力从社会中退出的程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多元结构的形成、公民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等才是社会自主化程度提高的真正原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这一切全面提升了社会自主化程度,成为社区民主化的内在条件。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表现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立所有制单位和所有者;公民个人大多从“单位人”演变为“社会人”;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已经形成;各种非营利组织应用而生;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不为国家所控制的资源,社会因此而获得了维系自我独立性和自我组织能力的资源基础;公民主要从市场而不是从国家获取资源,由此逐渐脱离对国家的依附;在市场竞争中,公民利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长;公民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等。针对以上这些昭示着社会自主化程度提高的种种现象,需要有一种力量将其整合,而这种力量正是社区民

主化。在社区民主化的旗帜下,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和个性化的公民个体重新走向和谐统一。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表明社会逐步摆脱国家的完全控制,公民完全摆脱了对单位的依赖,社会和公民均相应地在经济上自主化的基础上进而获得了政治上的民主自治能力。这种政治上的民主自治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促就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升,促使社区民主化建设所必需的公民自主意识得以逐渐发育和成熟,从而培养了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政治素质。所有这一切表明,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无论在实践能力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上都为实践社区民主化造就了合格的公民。只要有了能动的人,就一定能够改造和建设客观的世界,所以,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成为社区民主化的内在条件。

三、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是社区民主化的内在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出于对自我权益的保护而获得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的不断强化促使公民不断向政治系统表达其特殊利益诉求,以实现其保障自身权益的目的。政治权利是经济利益的一种转化形式。公民提出取得政治权利的诉求,其目的主要是基于保障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提出自己的合理的利益要求。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践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宪法保障了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公民也因为法律赋予了政治权利而成为社会的权力主体。1982年宪法丰富了对公民政治权利的规定,并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列为第二章,置于国家机构之前,以表明公民在国家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国家机关等产生于民主的基础上,并为公众服务。依据宪法规定,当代中国公民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具体表现在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监督、制约与罢免国家权力主体的权利、结社的权利、获取政治信息和发表政治见解的权利等。因为公民享有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所以公民能够通过选举公民代表、选举国家权力主体、决定共同体内的利益分配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基本的和主要的部分,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全部公共事务都由公民直接决定。现阶段,跟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生活和社区事务管理是公民行使对公共事务决定权的最重要的领域,也是锻炼和造就参与型公民的重要场所。公民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和社区事务管理中发展了自身的自主性,同时,社区民主化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倘若公民政治权利仅仅停留在宪法规定的层面上,其意义也只是法律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公民政治权利的保护开始体现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公民政治权利得到了国家的制度性保障。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也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有了对政治权利的清醒认识和切实要求,公众的民主政治意识空前提高——民主监督、政治参与、权力制约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法律的保障下,个人

经济运行机制 篇6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投资怪圈”现象,地方政府为了积极发展经济,要求中央采取扩大投资、增加信贷的宽松经济政策,结果导致通货膨胀。之后迫于经济形势的压力,中央政府又要采取紧缩政策来挽回局面,但在实行一段时间后,又出现财政收入、GDP下降、失业增多的不利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政策不得不回到宽松政策,如此循环往复,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没有根本性的好转。

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中国经济内生机制不完备,对于外生力量的依赖比较严重。所谓外生力量,就是宏观经济调控。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宏观经济调控的积极作用,但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所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市场机制才是主导力量。

宏观经济调整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比如上述“投资怪圈”,因为它和内在机制有关,包括一些企业,也是如此。还有一些社会现象也是它解决不了的。比如“社会阶层凝固化”问题。上世纪70年代的社会流动渠道是畅通的,并没有谁感受到了社会流动的限制,不能发挥才能。后来就发生了变化。到现在,社会垂直流动渠道越来越窄,这个现象极不正常。最典型的就是农民工“职业世袭化”,父亲是农民工,儿子还是,有可能孙子也是,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情况是作为外生力量的宏观调控所不能解决的。

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革中国的内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流动渠道真正畅通。要如何实现这一改变?中国的转型是双重的,既是发展的转型,是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过渡;同时也是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变成市场经济体制,双重转型结合在一起,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到通盘考虑,要有战略家的眼光,这就需要我们国家的领导层做好顶层设计。

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时,政府的方针政策需要照顾到农民的积极性。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开始,到实现了集体林权地改革,直接盘活了林区经济。而土地的确权、流转使得农民拥有了土地的处置权,从而通过转包、租赁等方式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这样,在农民工进城后,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此外,在取消农业税收后,土地入库的情况得到改善,我国耕地面积有望从18亿亩增加到21.6亿亩,这样土地的使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一系列政策,农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差别就缩小了。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中国民间的积极性。政府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发现这种积极性,并积极地调动,使它逐步规范化。上世纪70年代政府调动民间积极性的做法是农村承包制,全国农民能吃饱肚子,不再挨饿。80年代前期,政府未将乡镇企业的产品纳入计划,这些企业的推销人员需要自己跑市场,带着样品、订单在全国范围内走。在几年后,中国在计划体制边上出现了乡镇企业商品市场,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有别于内地计划分配物资的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后,全部实行市场调节,民营企业开始成长并活跃起来。

这样,从农村承包制、扶持乡镇企业,到建立经济特区,都是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来实现民间积极性的调动。可以想见,今后民间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此外,中国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他们比大中型企业更能解决就业问题。

过去曾长期流行三句话,叫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也就是说,没有农业,社会不能稳定;没发展工业,就没有财政收入;没有商业,城乡流通渠道将受阻。现在这三句话仍然有效,但还有三句话更为重要,那就是:“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火”。就是说如果没有民营企业,中国经济就会不稳定,而我们所说的富不是单纯指国富,一定要民富,民富需要靠民营经济的发展。另外,“无民不火”比较重要,我们的经济仅仅依靠国有商业不能得到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有大量的民营经济。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些目标,但绝不能把这些成果看成是目标模式,而应该视作“阶段性成果”。如果不继续改革,接下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改革也将越来越难,拖延改革就是替改革增加困难。

奥运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 篇7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 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 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 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产生的经济活动, 如比赛场馆、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 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等;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会契机, 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从本质上看, 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 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适当超前。如韩国借1988年汉城奥运会良机, 推动经济超速发展, 1981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96, 1985年至1990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 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 国际形象得到明显改善, 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北京奥运会关联产业的促进效应

奥运经济促进关联产业发展, 来源于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 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定义为因举办奥运会引发的关联产业、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奥运经济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产业间传导;二是区域间传导。

产业间传导是指将奥运经济中的体育产业作为一个中间产业引发关联产业发展的过程, 根据著名的产业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所创立的产业部门关联数学模型可以对此进行量化分析。奥运经济中产业间传导路径分析起点是产业关联, 是将奥运体育产业作为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区域间传导是指奥运经济从举办地到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发展的过程。区域间传导路径比较复杂, 除与区域资源优势有关外, 还与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奥运会举办地的扩散效应,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发展极理论认为: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这些中心就成为发展极。发展极对广大周围地区有一种辐射扩散效应。凭借这种辐射扩散效应, 发展极成为一个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向心力的作用使得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四周聚集着日益增多的其他相关部门、行业和辅助性厂商。其增长势头又把技术、资金、组织, 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 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随着积聚效应的增大, 该区域的经济成本转而回升, 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不可能在地区内的所有城市同时出现, 从而又产生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扩散效应”。成为发展极的城市应该向其他城市积极地进行扩散效应, 使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另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地影响, 这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是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关键。

奥运会与大推进理论,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大推进理论认为:如果投资是一点一点、孤立分散地进行, 它对经济增长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 只有在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 采用大推进的方式, 持续增长的目标才能实现, 就是说, 资金的积累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这要求投资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如果对举办奥运会的投资是一点一点、孤立分散地进行, 它对举办城市经济增长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 只有在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 采用大推进的方式, 持续增长的目标才能实现。由于奥运会的规模相当巨大, 因此为满足举办奥运会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等公用事业方面的投资也会非常巨大, 达到相当的规模, 只有政府进行大量投入, 再加上一定数量的民间投资才有可能实现。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使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建设上一个台阶, 对奥运会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如果奥运会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方面的投资, 那么,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就会比通常认为的要小, 这是因为奥运会的组织支出和工程的直接支出与工程的间接支出的数量相比要小很多, 而投入的少, 产出也自然要少。

三、北京奥运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是建立和完善市场, 强化中心—边缘关系。以奥运会经济为推动力, 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 即有益于奥运会的举办, 也有益于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北京、天津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 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 这是制约首都经济圈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因此, 首都经济圈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关系, 即以市场为纽带的中心—边缘关系是当务之急。都市经济圈的形成, 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对北京而言, 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集中, 是持续发展的保证。作为中心城市, 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北京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 同时自己又无法满足, 为了本身的发展, 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北京必须借助奥运会经济效应加大开放市场的力度, 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 联手共建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 倡导各区域彼此间市场的相互开放, 为区内外经营者提供平等竞争的经营环境, 给予周边地区平等参与奥运会经济及其他经济发展的竞争机会。然后要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完善首都经济圈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远洋运输、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套、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区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 合力打造“数字首都”。推进区域信用环境建设实现区域社会信用数据库联网, 共同创建“诚信首都”。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 联合开展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弃物末端处置设施建设, 联合实施首都经济圈近岸海域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 协同打造“绿色首都”, 完善区域生态城市网络体系。

二是以北京奥运会为主线, 在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 以各地区现有的经济结构为基础, 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发, 以区域为单位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群。实践表明, 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为在价值链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 通过建立跨区域产业链, 带动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产品开发, 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 有助于依靠网络竞争优势, 强化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 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首都经济圈必须开始重视区域产业链建设, 如北京展为奥运会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中心, 带动现代制造业、都市农业的发展;天津以服务奥运会信息通讯和游客观光为主的现代IT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促进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商业等城市服务业的振兴;唐山等其他城市也相应的以奥运会为契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新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与北京、天津一道形成完整的、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地域, 形成完整的IT高科技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商贸购销产业链、文化休闲产业链、住宅产业链、诊疗服务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等链型经济, 促进产业链接和结构优化共同带动首都经济圈外圈的发展。

总之, 奥运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从空间范围看, 北京奥运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在北京;从时间维度上看, 奥运经济影响在12年左右, 奥运对经济的影响短期主要是影响总需求, 长期主要是影响生产技术, 劳动力素质, 基础设施和经济体制, 从而影响总供给和生产能力;从经济层面上看, 奥运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实物经济层的影响和货币经济层面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看, 奥运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二、三产业。因此, 奥运对社会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北京奥运将对首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北京奥运经济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经济, 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框架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借奥运之势, 大力发展奥运经济, 将从总体上扩大投资规模, 刺激消费需求增长, 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和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提供新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奥运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1]江蓝生等:2001年~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2

[2]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6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8

经济运行机制 篇8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但是同时存在着许多新的挑战。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理论过于陈旧没有跟上发展的潮流, 导致了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程度并不高, 这就给我国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 要尽快找到适合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特点的理论。

1.1 对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创新有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逐渐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我国经济责任内涵, 这就产生了经济责任审计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此, 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各个方面的研究找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经济审计工作开展制度和提升对其治理效率的方法, 这对我国经济审计的发展和政府、公司相应管理机制的发展、拓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审计的目标、实施方法等方面和其他类型的审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对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会促使新的富有创新的审计理论的出台。

1.2 对于我国要制定出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制度政策时打好基础, 以此从各方面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在研究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时应当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 以此来对政府和公司相应的治理效率进行研究和对比, 这样的研究对比对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中的问题发现减少了难度, 而且还能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制度、并对已有的政策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从而使经济审计工作的治理效率得到提高。

2.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2.1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经济审计工作是要通过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审计, 然后在逐级下发经济审计的结果给其他部门, 这就反映出来我国的经济审计单位是由政府全权管理的, 这就使得审计部门不能成为单独的机构, 使得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也增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使得其繁琐化, 这都是不利于审计工作发展的。

2.2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不规范

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政策制度并不够完善, 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并指出经济审计的过程、方法、理论指导、审计对象与审计目的等, 因此造成了我国不同的地区所关于经济审计的每个程序都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差异。对于经济审计的内容更是有很大的区别, 这就使得每个地方的经济审计结果都不同, 这就不利于我国总体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使得国家对于经济审计信息的统计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2.3 我国缺少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发展的速度慢慢减慢, 并且在审计方面的工作花的时间愈来愈多, 这些现象状况都反映出了我国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的数量并不多, 我国很缺少审计方面的人才, 这样的状况都是由于我国对与经济审计人员的培养不足造成的, 使得我国缺少很多专业能力知识掌握熟练和经济审计工作管理能力突出的人才。人才的缺少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开展得到了限制。

3.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应的治理方法

3.1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机制需要完善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机制应该要得到完善, 想要对审计工作的办公室工作整个过程进行完善, 就要使得工作地点和领导组织各个机构得到充分的构建, 并且在领导层面要定期定时地进行工作汇报、任务布置、工作敦促检查等工作, 要将经济审计工作的管理机制落实, 要为我国经济审计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基础。

还要加强领导层与各个分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合作, 即进行及时的工作状况交流、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审计结果的互相交流意见、对于审计工作计划制定的讨论等, 这样子就能使得各个层面的联动机制得到完善。

其次,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完善过程中, 还要落实我国要求的监管机制和权责对等原则, 要对领导层各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探讨, 以此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结果、审计责任追究、审计工作计划调整等的运用。

最后, 要完善我国不同地方的、不同经济审计部门对于审计结果的标准和对审计结果评判体系, 因此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各地区各部门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以此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性。

3.2 我国需要重视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培养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正常顺利地进行的基础就在于从事此工作的人员的全面素质是否过硬。因此我国的经济审计工作相关部门、公司都应该对于审计人员的考核培养制度进行完善, 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 在部门中设立竞争思维, 以此来促进工作人员自身的学习态度, 激励工作人员对于工作能力学习的态度, 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素质。还应该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培训活动, 并采用丰富新颖的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兴趣,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没有跟上发展的潮流, 导致了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程度并不高, 而且我国现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并不顺利, 这样的情况就显示出了现在从事审计工作人才不多, 这就是现在很多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通过这些对经济责任审计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 想要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的完善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

摘要:每一个实践过程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实践就是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想要通过实践来达到目标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完备的实践工作制度。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就需要一套完备的工作制度才能使得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这一套完备的审计工作制度就是指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前, 我们就要考虑到对能够影响到工作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出这些因素对于工作产生的影响程度、影响工作的方式以及因素产生的原理, 以此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就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做出探讨。

经济运行机制 篇9

一、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立法层次较低。在我国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 主要有《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审计署关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等, 但这些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都不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还没有具体的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其他有关经济审计工作程序、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报告等的规定也不全面。由于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立法层次不高, 因此,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 很难发挥到最大的功效。

2.独立性严重缺失。在我国,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公务员实行, 并将审计结构报告给各级部门, 没有独立履行审计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 并不是独立的机构。因此, 审计的最终结果多少受到地方的影响, 不利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从而影响经济责任的评价效果。

3.审计标准不规范。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关于审计的各项法规文件存在不一致, 比如审计的概念、目标、对象、方法、程序等存在差异。审计的标准、内容存在差异也就导致审计的结果存在差异, 不利于国家对审计信息的掌握。

4.执业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 呈现出审计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 主要因为许多的审计人员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与审计要求不符合。这也严重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效果发挥。

5.事后处理难。部分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不重视, 导致审计中不合理的结果处理不及时, 致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二、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治理举措

1.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 建立合理可行的审计规范体系。 (1) 制定标准化的审计规范体系。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制定出标准的、清晰的、科学的定义。比如说, 在审计目的方面, 明确其是在于评价离任人员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效果;审计的内容方面, 以单位财务审计为基础, 重点在一些重大的经济行为、重大资金流向的监控情况上。

(2) 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重点。审计评价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立足财务审计的经济效益审计, 坚持定时定量定性地考核。另外在考核中要抓住重点, 从实际出发公正地评判。

(3) 建立经济责任交叉和联合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面广, 审计过程复杂, 因此必须理清审计的思路。各部门间实行分工合作, 各司其责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 遇到问题时应以及时解决问题为第一要务, 相互协作。

2.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专门人才。 (1) 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制度。首先, 建立健全审计人员的考核制度, 加强人才的选拔力度, 增加竞争性;其次, 加强日常和年度考核, 激励审计人员自主学习, 紧跟时代的脚步;另外, 结合审计职业化管理的标准, 健全各种考核制度。

(2) 要大力加强培训工作,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要鼓励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其次, 要安排和组织审计人员及时参与培训;另外, 对审计人员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 提高审计人员的兴趣和积极性。

3.客观和公正使用审计成果, 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功效。 (1) 严格处理程序, 确保审计功效。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构, 决定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要及时向各部门反映, 及时作出分析和总结, 从而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预防性和警示性作用。

(2) 公示审计结果, 注重处理效果。加强对审计结果处理的监督, 强化审计成果的时效性, 深入分析审查结果并且将之公示, 才能将审计的作用和功效发挥出来。

(3) 强化宣传与教育, 重视示范效应。加强关于审计工作的一些宣传, 让更多的人明确审计工作的内容、程序等等, 另外还要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做宣传, 这样才能引起审计人员和社会大众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为审计工作的开展,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治理意义

1.有利于客观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履行情况。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 重视审计人员的考核与评价, 有利于增强审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从而依法办事, 保证审计人员按法律法规开展审计工作, 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从而保证政府及时掌握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2.有利于完善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正确评价和选聘干部。其一, 明确了审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对审计人员的行为有了规范和约束, 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地开展;其二, 可以了解审计工作开展的状况, 对审计工作作出有效性地评价, 做到奖惩有度。这对审计人员来说既有了行为的约束, 同时又有了做好审计工作的动力。总之, 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参照的规章制度, 可以有序地开展工作。

3.有利于促进干部勤政廉洁, 规范干部行为。经济责任审查, 是对一些经济利益和财务管理进行审查, 这不仅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发现其间存在的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在处理审查结果时, 不仅对经济问题进行处理, 还要对作风问题进行审查。这样做一定程度上威慑了领导干部, 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有利于促进干部勤政廉洁和规范干部行为, 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经济运行机制 篇10

(一) 系统要素结构的特点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组成要素是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这不同于一般的系统。系统结构要素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 有特殊结构、运行特点和

2. 相互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

其优势是:

(1) 是为自己办理保险而成立的, 农户之间彼此熟悉, 比较优势会弱化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有效预防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2) 能够将参保农民的利益仅仅融合为一个整体, 利益的一致性促使投保户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风险, 减少损失的发生和损失程度。

(3) 不以盈利为目的, 较低的保费能够适应农民收入不高的现状, 激发农民的投保热情。

其劣势是:

资金来源方面存在缺陷。相互制保险公司不能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本身的资金来源只有投保户缴纳的保费, 资金来源有限, 难以应付农业保险高赔付率的问题。

3. 股份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

其优势是: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募集资本, 资金来源渠道广泛, 使保险人拥有雄厚的财力, 偿付能力强、经营风险较低, 适应农业保险高赔付率的特点。

其劣势是:

(1) 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难以控制。

(2) 分支机构极少设在农村, 理赔、勘察等费用高, 经营成本大。

(3) 商业性的股份制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与农业保险高赔付率、低盈利率的特点相冲突。

三、我国农业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方案

从我国农业经营的特点和农业保险经营的实际可以看出, 农民的保障水平比较低, 农村自然灾害频繁, 保险潜在需求非常大;然而, 农民收入偏低, 有效需求不足。相对于其他保险领域而言, 农业保险风险大, 保费低、给付高、承保利润低, 一般的股份公司不愿更多的涉足其中, 形成了“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供给有限”的局面。借鉴美、法、日的发展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 我们可以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企业组织, 在基层发展合作社制的保险组织, 发挥保险最基本的分散风险的职能;在县域范围内发展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统筹整个县域范围内的农业风险;同时鉴于农业生产的地区性和农业风险损失的灾害性, 鼓励商业性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发展农业再保险, 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农业风险。

(一) 合作制式的农业保险组织

合作制式的保险组织主要出现在基层, 可以组、村或乡镇为单位, 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 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为受损的农户提供补偿。此外, 保险合作社要充分宣传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和国家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法规, 利用对当地农业了

功能的庞大系统, 而不是由性质单一的元素或事物构成的简单系统。在生态和经济两个子系统之间, 不存在由“三流”联系起来的、类似生态食物链那样串联和并联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某些环节上的相互重叠、相互交

织耦合的相关关系。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相互交织耦合的基础环节是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人们借助生物的自然再生产实现经济再生产;借助生态系统的运行, 完成经济系统的运行, 实现人类的经济目的。在这里, 生物自然再生

解的优势, 积极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和造成的损失。

(二)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自主经营, 平衡整个县域范围内的农业保险, 以基层的保险合作社为基础, 收取保费, 建立保险基金, 分担基层保险合作社的农业风险。在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和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要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加大对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支持。财政方面, 通过财政拨款增加农业保险基金, 增加其分散风险的能力;税收方面, 将涉农税收列入税收优惠范围, 加大优惠幅度, 增加保险对农业的保障能力。

此外,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可以借鉴法国农业“以险养险”的经验, 适当开展其他保险业务, 用其盈余弥补农业保险的亏损。

(三) 股份制的农业再保险公司

国家可以通过农业立法、财政税收支持等方式鼓励现有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参与农业再保险, 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性股份制结构的农业再保险公司。

股份制的农业再保险公司主要是接受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分保业务, 以弥补其在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过程中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防范难的弱点;利用可以在资本市场募集资本的优势, 扩大农业保险资金来源, 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应对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的问题。

结语

农业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 其经营稳定关系我国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2004年底安华农业、安信两家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2005年,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成立, 建立什么样的农业保险模式成为解决农业保险推行中存在问题的关键。笔者将继续关注农业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相关研究, 对这些问题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研究, 力求为问题的解决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企业介绍http://www.samic.com.cn/Index/

【2】安华领跑“三农”保险[J]农业天地2005 (8)

【3】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2008中国保险年鉴[M]中国保险年鉴编

【4】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2008中国保险年鉴[M]中国保险年鉴编

【5】国经文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的实践经验———公司制合作社保险在

【6】白安义张顺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J]农业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产与经济再生产实质上是同一个过程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两个侧面, 是农业生产两重性的表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 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即经济系统的基础, 因此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但是, 生态系统毕竟是实现农业再生产的借助形式, 是农业生产两重性的一个方面, 因此在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组合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之后, 经济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必然处于总系统的主导地位, 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则处于隐蔽的从属地位。

在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相互交织耦合中最重要的耦合点是人。人在绿洲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第一, 人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 (消费者) , 在经济系统中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 均处于两个子系统的主体地位, 在两个子系统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 正是人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为绿洲生态系统, 并与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绿洲生态系统是性质不同的两类生态系统, 它们在结构和运行机制上, 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是在自然力的单一作用下形成和演变的;而绿洲生态系统是在人力和自然力的双重作用下, 按照人的目的形成和运行的, 它的结构、运行机制都深深打上了人力作用的烙印。在这个过程中, 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绿洲生态系统中, 人不仅是生物, 是消费者, 而且成为对植物 (生产者) 起决定影响作用的调控者, 并进而影响着整个绿洲生态系统。第三, 人是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中介因素, 经济子系统通过人作用于整个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在绿洲生态经济系统中, 其影响作用具有双向传递或转换功能;通过自身的变化、反应, 具有对影响力放大或缩小的功能;中介作用是在人力与自然力的矛盾斗争中实现的。

(二) 系统内“三流”运行结构特点

在绿洲生态经济系统中, “三流”的运行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在系统内“三流”分别在两个子系统中独立运行, 呈双系统运行状态。同时, “三流”又通过农业特别是人, 把两个子系统耦合起来, 发生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 在生态系统中, “三流”以自然形态 (物质元素和光能、生物能) , 按自然规律, 以食物链形式进行单向循环或转化。从整个生态系统看, “三流”运行具有封闭性和循环性。在经济系统中, “三流”以经济产品形式 (人类劳动的产物) , 按经济规律在系统内实行多向流动和转化。就整个经济系统看, 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系统中, 由于系统具有开放性, “三流”运行也具有开放性。经济系统特别是其中的非农产业能够利用生态系统组成要素之外的矿物和能量, 甚至通过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材料、新能源, 生产除了食品之外的能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各种产品。“三流”在扩展自身的运行范围和提高运行的数量级的同时, 也相应地扩展了经济系统的范围和数量级。第三, 在生态系统中, 物质流和能量流的量在某一时空范围内, 例如在一年内, 在新疆是有限的, 但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再生的或是可以永续利用的。在经济系统中, 除农业之外, 非农产业所利用的多数物质和能量, 不仅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 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此外, 生态要素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特别是在非农产业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是生态系统结构和运行中不可替代的组成要素;对非农产业来说, 它只提供生产的空间和环境, 只是影响非农产业的外在因素。

二、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特点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既要受生态规律的影响, 又要受经济规律的影响, 同时还要受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两个子系统组合为总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生态经济规律的影响;总系统的功能来源于两个子系统, 但又大于两个子系统功能之和。

(一)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趋势

第一, 受生态规律的影响, 绿洲的分布具有向稀缺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区集中的趋势。第二, 受经济规律的影响, 水资源的分配具有向绿洲集中的趋势。在绿洲内, 水资源的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逐渐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及城市生活倾斜。第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绿洲的分布具有由河流下游向河流中上游转移、集中的趋势。第四, 随着绿洲的发展, 水资源向绿洲内集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河流流程缩短, 湖泊水体缩小或干涸, 荒漠生物量减少、衰败甚至消亡, 土壤盐碱化、沙化等现象, 自然生态具有向荒漠化演变的趋势。第五, 干旱区绿洲经济具有向“绿岛”型经济演变的趋势。“绿岛”型经济具有以下倾向性特征:一是生产布局的分散性;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的趋同性;三是经济运行的封闭性。“绿岛”型经济的三个倾向性特征是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的, 但与自然经济的特点相吻合。

(二) 系统的内在矛盾

从影响系统运行、发展的角度看, 当前系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类及经济发展的无限增长趋势与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第一, 绿洲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荒漠化之间的矛盾。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稀缺生态要素水资源在绿洲与环境间的分配中向绿洲倾斜。这一矛盾的自然发展过程, 实质上是把绿洲外部的自然防护体系, 逐步转变为绿洲内部的人工防护体系的过程。第二, 生态系统内部“三流”运行中的逐级衰减效应与经济系统“三流”运行逐级放大效应之间的矛盾。“三流”由前向后逐级衰减。以生态系统作为自然基础的农业受到第二、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农业自然要把部分压力传递、转移给自然生态系统,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绿洲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矛盾。从宏观上看,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四大危机;从微观上看, 农村中存在着饲料、肥料、燃料“三料”不平衡问题都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三, 干旱区“绿岛”型经济的三个倾向性特征与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绿洲经济具有“绿岛”型经济布局分散性、结构趋同性和运行封闭性等三个特征, 使绿洲经济具有自然经济的浓厚色彩, 导致了发展商品经济的困难。“绿岛”型经济的这些特征是导致新疆经济开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 系统运行机制的特点

创新大学二级管理运行机制 篇11

关键词:二级学院 管理 管理机制

近年来,各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管理工作的内容显著增多,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使各支队伍都面临人员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年新进人员编制指标大多向教学第一线倾斜,从而使管理部门工作压力十分繁重。为此,各高校普遍推行和加强二级管理,将原来的系升格为二级学院,并纷纷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校级管理由日常管理向指导、监控、检查、考核的职能转变,将日常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基层院(系)身上[1]。但是,院(系)级教学单位由于管理者大多为专任教师兼职担任,专职管理人员一般只有2人~3人,同样面临着人手短缺的压力[2]。在这种情况下,院(系)级教学单位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二级管理机制,加大管理改革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

大学二级学院承担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学生管理等重要任务,而每一项工作都十分具体和繁杂,需要从始至终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去做。由于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都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在院(系)级的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尤为重要。

多年来,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探索管理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主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机制,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各项管理工作,受到全校上下的一致认可。自2002年学院成立以来,在创新管理机制作用下,学院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一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两个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现有一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两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学院曾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北京市教育创新工程优秀集体”荣誉称号,获得北京市总工会颁发的“首都劳动奖状”;曾被北京市教育工会评为北京市学习型班组先进单位,北京市先进工会集体。学院党组织曾三次获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以稳定为基础,构建民主化的管理机制

在工作压力增大、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每一个人都能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以保证各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

院(系)级教学单位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教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为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使教师心情愉悦,促进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育人的主导作用。多年来,学院始终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各项工作计划透明、过程透明、结果透明。特别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更要增加其透明度。近年来,学院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院务工作公开

二级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与每位师生员工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学院出台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关于加强院务会工作透明度的决定》,实施了向全体教师公布《院务会会议纪要》和《院务会工作简报》的制度。将每一次院务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会议纪要向全体教师公布,或者将一个阶段内几次会议的内容,以及领导班子所做的工作以《院务会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院教师通报。这种院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拉近了学院领导班子与广大教师的距离,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学院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积极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院务公开制度的实施,还加大了对领导班子的监督力度,促进领导不隐瞒事实、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有利于领导班子执行力的提高。

2.经费管理公开

2005年,学院依据学校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出台了《关于院(系)级教学经费分配及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院(系)级经费的使用范围和管理流程,并实施了学院经费使用账务公开制度,使每笔经费的支出用途、支出金额和支出经办人都完全公开透明。2011年10月,学院自行开发的“经费管理系统”正式启用,使学院日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的分配、使用登记和审批实行了网络化管理,有效地实现了经费管理的全程公开。

3.绩效津贴管理公开

绩效津贴的发放是教职工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绩效津贴管理必须十分严谨、规范。学院在绩效津贴管理上坚持做到“津贴分配原则人人知晓”“津贴计算过程人人明白”“各项数据来源清清楚楚”。绩效津贴分配方案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达成共识,形成文件;每年向教职工讲解津贴计算和发放的流程及细节,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每月发放“岗位津贴条”,使详细信息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有误,可及时更正。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只有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才能使管理规范化真正落实到位。院(系)级管理制度的订立,应注重工作流程细节的可操作性,要强调具体化和明确性,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近年来,学院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逐渐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好管理氛围。院(系)级管理制度建设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以稳定为前提

制度建设要有利于发展,更要有利于稳定。一个制度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频繁变更,应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由于院(系)级管理制度往往是对校级管理制度的一种补充和细化,是针对一些十分具体的问题所规定的处理细则及实施办法,频繁修订或无原则地变更容易引起工作中的混乱甚至造成差错,会引起师生员工的不满。

2.以规范为核心

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形成良好的规范习惯,这取决于制度的严格执行。实践证明,只要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就事不就人”的原则,一定会形成规范的工作秩序。例如,对发生教学过失或教学事故的教师除了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考核优秀和职称评聘资格外,还要扣发当月津贴500元;因私事未参加集体活动的,每次扣发津贴30元等。通过多年坚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逐渐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认同,并形成了教职员工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的良好习惯,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3.以人为根本

制度建设要有利于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一定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根本。学院除了制定《大学生就业奖励办法》《为优秀学生提早配备专业导师的规定》《岗位津贴发放及考核办法——科研奖励》等以树立榜样、鼓励先进、引导广大师生积极进取为目的的文件以外,还制定了关心师生员工,体谅他们的需求,积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一系列文件。例如,《经费分配及使用办法》中详细规定了将经费使用权限下放到教研室、实验室和办公室的经费分级管理制度;《学生选课有关规定》中详细规定了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选修课的机会和充分下放自主选课权的有关规定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以人为根本”的规章制度的严格、认真执行,极大地调动了全院师生的积极性。

4.以创新为理念

制度建设要以管理创新为指导,突出院(系)级管理特色。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创新重在改革不合理的、不规范的、不合时宜的制度;推出过去没想到的、没做到的、不完善的制度。“管理创新”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历史背景下,甚至是因管理者的不同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和办事风格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因此,“管理创新”是动态的、多元的、前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过去一段时期,学校的植物生产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在上专业课之前要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学院因此制定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规定》;在大力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时期,制定了《学生自主选课的规定》;在就业形势面临严峻困难时,制定了《就业工作奖励的制度》;在学生学风状况出现问题时,制定了《加强学生考勤工作的有关规定》等。

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科学化的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实施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建立信息化校园管理平台,实现行政办公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研管理信息化等已相当普遍,但院(系)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差异较大。大多数仅作为信息查询窗口和自我宣传阵地,而学院真正用来实施办公管理的却不多见。

学院自2005年起,紧密结合自身管理特点,积极建设院(系)级信息管理平台,努力向实现院(系)级管理信息化、办公无纸化的目标迈进。学院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建立了行政管理信息平台,并正在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中的教学信息管理、教学计划和任务管理、教学评价和检查管理、专业实践课管理、毕业实习管理、毕业论文管理等,不仅为管理者和广大师生提供了工作上的方便,成为师生的好帮手、好助手,而且还进一步规范了每个教学环节的管理流程。行政管理信息平台中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岗位津贴管理、经费收支管理等,不仅避免了繁琐复杂数据的人工运算可能出现的差错,而且也使每一个计算过程和运算结果都能公开透明。

各种信息平台的建立,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大地降低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显著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院(系)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应注重:

1.突出过程化

院(系)级管理信息系统与校级层面的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是更具有具体化、过程化的特点。例如,校级教务管理系统中只有各专业各学期的开课计划和教学日历,而在院(系)级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完成教研室主任对教学任务的分配;任课教师根据教研室主任下达的教学任务提交授课计划、实验计划、实习计划以及实验准备要求等;实验员按要求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学生按授课计划、实验计划和实习计划有计划地上课;教学督导员、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可随时安排听课。又如,毕业论文管理,从教师拟题、学生选题,到学生提交论文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以及导师批阅,直至毕业论文答辩分组、答辩小组评分、论文评阅及评语、论文总评成绩统计等一系列环节都可通过院(系)级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来实现。

2.突出规范化

院(系)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首先要体现各个管理过程和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依据学校和学院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来进一步细化并加以落实。同时,还要注重数据报表格式上的规范、美观,尽可能使每一项工作从任务下达、过程实施,直到统计汇总、输出报表等都能按上级要求的标准去完成,从而实现整个管理过程高质量的无纸化办公。

3.突出个性化

院(系)级管理信息平台既然是围绕本院(系)各项工作来设计的工作流程平台,所以必须要紧密联系本院(系)工作实际,突出管理特色和管理创新,并随着院(系)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其真正成为二级学院不可缺少的好助手,充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4.突出人性化

信息平台就是为了人的操作使用而搭建的,没有人这个用户主体,就没有信息平台生存的必要。用户对平台使用的感觉是否顺手、是否方便、是否快捷等,都可能影响到使用效果和质量。例如,刚开始运行“授课计划填写”功能时,很多教师觉得要逐一填写每次授课的章节号、内容、班级及人数、地点、任课教师等,很繁琐,而且一旦出现一点差错,就要重新操作一遍。后来,学院对此进行了修改,简化了填写操作,减少了人工录入,增加了复制以往同门课程授课计划以及可以局部编辑修改的功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受到教师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大学二级教学单位承担着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使命,不断地探索、创新大学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大有可为。随着形势的发展,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水平。

参考文献:

[1]卫金磊,陈迪. 院系级过程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41-44.

[2]刘丽开,宋志卿,宋美华,朱军. 进一步增强二级学院积极性创造性的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09,(增刊):49-50.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运行机制 篇12

一、投入驱动机制

1. 政府投入带动机制

人才培养是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虽然校内实训基地有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多样化功能, 但育人是其首要功能。在当前学习中心、中职学校实训设备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试图全部依靠社会力量投入建设学习、实训基地是不现实的。要建设高水平的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立中央财政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的持续投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即中央财政投入建设资金, 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建设资金。尤其是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 在一次性投入建设资金的基础上, 政府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运行维护经费, 确保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转。这次在学校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中, 市财政投入50多万元, 解决了计算机器材硬件建设, 带动了企业相关投入, 使得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满足了教学需要, 是学校的成功经验。

2. 校企利益驱动机制

在政府投入带动的基础上,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优势, 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 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学校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 主动与新中新集团合作,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构建校企合作的基础。例如, 为新中新集团提供场地、部分生产型设备、培训员工等, 学校先进设备优先对合作企业开放, 科研机构为合作企业提供研发支持。只有为企业服务好了, 才能赢得企业持久的合作与支持。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 作为一种回馈, 也会主动为学生提供校内外顶岗实习岗位, 分担实训任务和实训基地运行成本, 从而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二、运行管理机制

1. 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协调机制

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中, 教学实训是一条线, 生产服务又是一条线,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生产管理协调机制。

首先, 要建立组织机构。以计算机或专业群为单位,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政校企组合模式而各不相同, 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基地的正常有序运行。委员会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职能部门的指导。

其次, 明确相关职责和权益。在基地管理委员会这一主体框架内, 学校和企业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 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同时,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 一方面要确保企业生产的有序进行, 保障企业的利益, 并推动学校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的培训, 承担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功能, 如引进校园的企业要完成多少课时实训指导任务, 限制企业40%以上的生产能力用于实践教学等, 以确保生产性实训的效果。

2. 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协同机制

在计算机实训基地, 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企业生产绩效的考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协同机制, 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对于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要建立实训指导教师管理与考核制度。对实训指导教师 (企业员工) 的考核, 要以到岗率、学生评教、企业评教作为主要依据, 学校主要考核其指导学生的质量, 企业则考核其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设备的维护及耗材的节约等。

⑵要建立学生实训质量评价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学生 (企业准员工) 的考核, 要以学生到岗率、教师评学、企业评学作为主要依据。学校主要考核其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完成率, 企业则主要考核其生产产品的合格率。

⑶要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与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的反馈意见, 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要求和学校标准, 不断改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⑷要建立激励机制与退出机制。出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 对校企合作好的教学系和人员进行表彰。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绩效考核, 对人才培养效果持续不佳、运行不顺畅的引进企业和合作项目要坚决予以清理出场。

3. 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均衡机制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直接关系到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营, 也关系到校企双方的核心利益。作为企业部门, 存在着原材料、设备维修费用、学生薪酬等运营成本;作为实践教学场所, 也存在着实训耗材、指导教师课时等办学费用。

⑴制订生产性实训经费管理办法, 根据校企合作协议, 对生产性实训使用的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严格执行生产性实训经费预算, 认真做好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本核算工作。

⑵明晰相关的利益分配关系。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各种利益分配问题。现在很多院校采用“成本互抵”、“待遇双免”的办法模糊利益分配关系。这只是权宜之计, 生产性实训基地要真正实现良性运转, 必须明晰各种利益关系,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核算系统, 主要用于学生实训项目的耗材、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训指导课时费、参与教学课程建设的工资等都要计入学院的办学成本, 企业对参与顶岗生产的学生要支付一定的报酬, 对学校提供的场地、设备要支付一定租金, 以及设备的维护和场地的水电等运营费用都要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 实训基地产品生产的利润, 或是对外产品加工、技术服务、技能培训鉴定产生的经济收益才有分配的依据。最终, 校企双方要通过协商的方式明确利益分配。

⑶要建立生产性实训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制度。对生产性设备的采购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 集中采购, 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统一管理, 对固定资产购置实行全过程管理。

三、沟通交流机制

1. 信息沟通机制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专业教研室主任和车间主任、教师与师傅的日常对接机制, 及时沟通情况, 互通有无。

2. 人才融通机制

计算机实训基地要实现工作团队的融合, 必须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融通机制, 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 即企业的技术和业务主管不仅要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 还要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校专业教师则要在企业担任具体的技术或业务工作。同时, 对企业技术大师和高级人才, 学校和企业要启动“共引共享”机制, 共引共享行业内顶尖的技术大师和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玉峰.一体化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职业技术, 2012.05.107.

上一篇:颈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下一篇:成人高等教育教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