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精选12篇)
经济运行 篇1
1 今年1~8月经济运行情况
1.1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8月,全省机械工业1039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31.93亿元,同比增长29.58%;完成工业总产值12167.38亿元,同比增长31.46%;实现利税合计1128.24亿元,同比增长35.90%,其中实现利润776.30亿元,同比增长40.29%;完成外贸出口1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9.50%。
我省机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三项主要指标均列江苏之后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二位。
1.2 运行概况
(1)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一是机械工业产销增长高于全省工业增幅(23.98%)5.6个百分点。二是机械工业所属各分行业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完成608.26亿元,同比增长59.30%;汽车行业完成2697.54亿元,增长42.06%;机床工具行业完成370.38亿元,增长36.38%;机械基础件行业完成1208.07亿元,增长33.22%;石化通用机械行业完成1189.78亿元,增长25.79%;食品及包装机械完成17.12亿元,增长24.26%;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完成353.32亿元,增长23.48%;电工电器行业完成2125.92亿元,增长20.58%;仪器仪表行业完成265.76亿元,增长19.56%;农业机械行业完成814.36亿元,增长14.32%;其他机械完成1781.41亿元,增长25.41%。三是在册统计的77种主要产品中,有67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占87.01%。四是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逐月提高。今年以来,行业产销率在去年较高的基础上稳步提高,1至2月为97.23%,一季度为97.62%,上半年为97.84%,1~7月上升至98.17%,1~8月达到98.21%,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
(2)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是效益指标增长高于产销。1~8月行业实现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10.71个百分点。二是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均下降。前8个月,企业亏损面5.83%,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92亿元,同比减亏22.65%。三是分行业看,除了食品及包装机械实现利润减少20.33%外,其余行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工程机械行业实现利润51.18亿元,同比增长94.51%;汽车行业实现197.96亿元,增长69.48%;仪器仪表行业实现19.99亿元,增长45.10%;机械基础件行业完成84.47亿元,增长42.15%;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实现21.41亿元,增长38.02%;机床工具行业实现23.74亿元,增长35.61%;石化通用机械行业实现80.33亿元,增长32.71%;电工电器行业实现132.75亿元,增长17.69%;农机行业实现44.21亿元,增长15.18%;其他机械实现115.77亿元,增长29.99%。四是相对指标好转。全省机械工业销售收入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等相对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结构调整成效显现。1~8月,我省机械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266.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4%,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长22.26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增速(37.73%)14.11个百分点,新产品对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升。今年前8个月,全省机械工业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94亿元,同比增长48.13%,实现利润210.88亿元,同比增长71.93%,分别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18.55和37.64个百分点。产销和效益向重点企业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
(4)外贸出口好于预期,出口增长高于国内销售。鉴于当时的外贸形势,今年年初我们曾预计,出口增速不会过快,全年的出口总额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前2008年的实际水平。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延续了去年的颓势,依然走低,但自二季度开始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到8月底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9.50%。出口绝对数超过2008年同期(101.38亿美元),出口增长高出销售收入增长9.92个百分点,出口产品所占比重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对机械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有所增强。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前8个月,我省农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32%,成为机械工业中增长最慢的行业。已较2月份23.60%的增速回落9.28个百分点,比全省机械工业平均增速低15.26个百分点。1~8月,全国农机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2.72%,比我省农机快8.4个百分点,我省农机已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虽然还不至于动摇我省农机在全国同行业中的排头兵地位,但我省的市场占有率已有明显下降。
(2)行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前8个月,全行业应收账款达1226.8亿元,同比增长33.79%,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21个百分点,资金风险加大。
1.4 全年行业运行分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省机械工业以每月1个多百分点的步幅稳步回升,到年末达到了增长22.68%的最高值。今年以来,行业增速加快,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主要经济指标的累计增长,在3月份达到40.26%和59.04%的峰值后,开始出现小幅平稳回落,到8月底累计增幅已回落至29.58%和40.29%,预计随着去年的基数逐步抬高,今后几个月这种小幅平稳回落的趋势还将延续。但总的看,今年机械工业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要明显的好于上年,经济运行发生剧烈下降的几率不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4.8%,中国经济增长为10.5%。近年来业界比较看重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9月份达到53.8%,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回升,创下近四个月的最高值。因此在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全年下来,行业增长仍会保持在相对高度。这主要得益于:第一,国家适度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改变,企业外部环境仍然相对适宜;第二,四万亿的投资拉动继续发力,对机械产品仍保持一定的市场需求;第三,对外贸易开始回暖,机电产品出口有望继续回升;第四,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政策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导向下,机械装备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有所增加。预计全年,全省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可保持在25%左右,效益指标保持在30%,出口增长上升到35%以上。
2 2011年行业走势初步分析
明年是我们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目前,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仍处于修订审议的过程中,具体内容尚未正式公布,中央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相应的政策定位也未明确,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下一步走势也不明朗,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风险还有待化解。
2.1 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形势将持续改善
今年年初,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进程的曲折性,我们曾预计2010年我省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局面会有一定改善,但出口增速不会过快,出口总额很难恢复到2008年的实际水平。从今年前8个月的统计数据看,外贸出口情况明显要好于预期。据海关统计,1~8月全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完成1650.41亿美元,同比增长35.43%,其中8月当月出口增长42.29%。我省机械也完成出口1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9.50%。特别是我国机械工业的传统贸易伙伴,同时又是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恢复较好。前8个月,我国机械对美国出口25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4%,较年初10.32%的增幅回升24.62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288.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82%,较年初21.06%的增幅高16.76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14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6%,较年初22.09%的增幅回升10.07个百分点。
通过对前8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走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渡过。出口总额已超出危机前2008年的同期水平,外贸出口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负转正。第二,国际贸易秩序恢复程度超出预期。机械工业出口不仅增长较快而且较为均衡,1~8月全行业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长35.62%,对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35.27%。我国机械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5%和55%,与2008年大致相当。从出口产品的分类情况看,前期形成的国际分工基本格局也没有大的改变。第三,与行业运行前高后低的状态不同,外贸出口增长则是前低后高,这说明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的恢复性增长是可持续的,未来的外贸出口走势可能会出现波动甚至出现震荡,但不会倒退。中长期看,行业面临的对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还会增加,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不会改变,机械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步伐将继续加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会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会在今年增长4.8%的基础上保持4.2%的增速,并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稳步增长。与今年相比,尽管明年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制约国际贸易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困扰,经济下行的风险也会上升,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但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发展环境仍将继续改善,国家关于稳定外需的相关政策措施会得到更好的落实,也不会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放任人民币汇率失控,“自废武功”,坐失国际竞争力。另外在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相对紧张的挤压下,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年全省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将会与国内运行保持同步,甚至更好。
2.2 国内经济环境稳步向好
(1)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期的头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退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正处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机械工业会得到更大的重视,被赋予更高的产业地位,同时也有望得到更多的支持。经过前11个五年计划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工业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今后无论从市场需求的升级考虑,还是从行业自身持续成长的前途考虑,行业发展都必须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由量向质的飞跃。“十二五”正是完成这一发展任务的关键时期。
(2)未来宏观政策取向有利于机械工业地位的提升。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稿)》的相关报告后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会议表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全过程和多领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宏观政策框架。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具有高耗能、高污染倾向的重化工业的过度扩张明显要受到抑制,附加值过低的一般加工业也不会得到鼓励。而机械工业与他们相比,总体上具有单位产出能耗较少、污染排放较低、产业链较长、附加值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明显优势。更为关键的是,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将决定我们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中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并会得到政策上的鼓励。
(3)明年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预测,在今年增长10.5%的基础上,2011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6%,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发展期的开局之年,在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进程中,要完成两个阶段性任务。一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二是启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从2008年4季度以来推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到今年底已接近尾声。明年无论是经济运行由“外部刺激型”转为“内生驱动型”实现自主性增长,还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需要有大量民间资金的跟进,今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就是再为民间投资“清障”。但民间资金注入的重要前提是,国民经济必须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以提升回报预期。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国民经济增长保持9.5%的速度是可以期待的,这即为经济结构调整预留了空间,也稳定了对经济前景的良好预期,优化了投资环境,同时也为我们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氛围。
(4)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应增长,仍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动力。明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出,国家、地方及各部门都将有一大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陆续开工,形成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尽管投资强度要低于四万亿,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增长不会低于20%。从投资结构看,明年会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区域发展。早在2009年开始至今,国家已批准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从而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区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国家制定单独成型的区域规划,包括北部湾、珠三角、江苏、辽宁、横琴、关中—天水等区域。其次是国家制定区域性政策的包括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滨海新区等。再是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包括浦东、武汉、长株潭、成都、重庆以及深圳等。新的区域发展规划的付诸实施,将重构国家经济版图,形成由东部和中西部产业梯次转移,相互协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产业升级。根据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在制定本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自身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任务,指导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前一轮四万亿投资不同的是,无论产业升级或转移,还是新的工业园区建设,投资的侧重点已不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多的是在机械设备上的投入。这必将成为机械工业未来市场拓展和自身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的驱动力。
(5)我国机械工业已具有较强实力,有能力在新的发展时期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良好的装备服务。21世纪的头10年,是我国机械工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超过日本和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汽车、发电设备、大中型拖拉机等主要机械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14419.8亿元,扩增到2009年的10748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9.2%大幅提升到2009年的19.3%,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9年的7.8%。外贸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增速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2006年首次实现贸易顺差。机械产品国内市场自给率已由上世纪末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行业资本结构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非国有资本成分大大提高;产品结构中,新产品产值增幅基本保持高于产销增长的幅度,科技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资本结构方面,固定资产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明显提高,全行业工艺装备水平有较大提升,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整体看,我国机械工业已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在参与“十二五”发展,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装备服务的竞争过程中将占有较大的份量。我省是国内第二大机械工业产业基地,在国内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强,因而在“十二五”中应有更大的市场作为。
2.3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中央已经明确,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为此,“十二五”期间的GDP年均增速初步确定为7%,确保2020年人均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明显要低于“十一五”7.5%的规划目标。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会有一定出入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为了取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不会刻意追求增长速度,甚至会有意控制过快增长以保持适度,为转方式、调结构争取基本空间创造必要条件。这对于长时期以来处于高速增长宏观背景下的我省机械企业来说,在短时间内是否能够适应。
(2)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安全、资源枯竭等问题将备受关注。明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资源矛盾更加突出。从国内情况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成为工作重点,劳动力成本上升势在必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已经有所行动,尽管目前尚未采用加息手段,但已提高了部分商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明年这一趋势仍会强化,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提高。另外,资源税征收试点工作今年已经启动,明年将会在更大范围内铺开。总体看,相对于今年,2011年机械工业各项投入要素价格将面临全面的刚性上升。适时消化、有效转移成本上涨因素,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3)近来,机械产品进口增速居高不下,如何应对进口冲击,稳定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了行业面前。据了解,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被确定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可能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所需装备也都指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由产业中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迫切任务。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认为,机械工业仍处于有较大作为的发展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必须面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发展期的头一年,争取一个良好的开局势在必行。初步考虑,2011年全省机械工业计划目标为,生产销售增长20%,利润增长20%与产销同步,外贸出口增长25%。
经济运行 篇2
今年以来,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克服国家宏观调控、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和煤、油、运、气价格全面上涨的不利影响,狠抓管理,加大投入,优化结构,抢抓机遇,奋力开拓,促使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元-6月份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工业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全市列入重点工业项目22个,总投资29.2亿元;其中:新上项目13个,续建项目9个,现已开工建设项目19个。截至6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占总投资的48.3%,其中:2006年新增投资7.4亿元,占投资计划15.2亿元的48.7%。
2、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强。面对原材料、油、气、运费全面大幅上涨、流资普遍紧张的重重压力,各企业纷纷采取了强化管理、内部挖潜、节能降耗等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完善了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以资金调控为中心的财务监控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以质量为生命的品质保障体系;以技术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等五大管理体系。
3、市场开拓成效显著。面对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销售受阻、生产受限的不利局面,我市企业纷纷立足国内国外两种市场、围绕狠抓销售队伍建设,加大广告和销售市场投入,强化销售管理,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做文章,市场开拓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发展不平衡。有色金属加工业在需求拉动和投机资本炒作下,铜铝价格一直在高价位动荡起伏。铝一月份平均价格同步增长21.7%,达到19597元/吨,2月初达到21800元/吨,铜价由3万多元一吨突破70000元/吨,且在高价位起伏不定,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和资金的需求,造成业内多数企业经营困难,但我市企业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产销继续保持两旺。建筑卫生陶瓷业由于我市产品结构的及时调整,加之房地产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拉动,在经历了连续的市场低弥之后,呈现出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的局面,但行业的无序竞争,造成企业效益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良性发展。纺织服装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4、土地、资金紧张,“融资难”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国家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及紧缩货币的金融政策,严格控制用地指标、信贷规模和审批程序,企业用地和信贷资金趋紧,中小企业“征地难”和“融资难”现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企业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
5、企业创新能力差。我市产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缺少科技人员和研发资金,基本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产品以模仿为主,大多为初加工或粗加工产品,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同质化程度高,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低,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差,面对东南沿海和发达地区同行的激烈竞争,随着原料、燃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利润空间日益缩小,微利甚至亏本经营,制约着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6、电力供应依然紧张。尽管今年全省供电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受豫南地区用电负荷增长迅速,尤其是高温天气提前到来和许昌地方电厂出力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电网缺口仍在4-6万千瓦。元-6月,全市电网平均负荷8.66万KW,同比增长0.36万KW,4月份,最大电网负荷13.744万KW,同比增长1.455万KW,创历史新高。累计拉闸1018条次,限电时间1772小时28分钟,同比少拉闸713条次,少限电109小时46分钟,其中,1月份拉闸187条次,限电227小时53分钟;2月份拉闸46条次,限电72小时48分钟;3月份拉闸115条次,限电162小时23分钟;4月份拉闸132条次,限电141小时48分钟;5月份拉闸130条次,限电197小时15分钟;6月份拉闸408条次,限电970小时21分钟;呈现前松后紧趋势。随着暑期用电高峰的到来,电网负荷会大幅度提高,预计达17万KW,将会出现6万KW左右缺口,高峰时段供电形势仍较为严峻,随时会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三、建议
1、狠抓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我市确定工业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29.2亿元,2006年计划投资15.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16.9亿元,计划投资6.78亿元;新上项目13个,总投资12.4亿元,计划投资8.41亿元。抓好这些项目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因此,对这些项目,应认真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分类指导,对已接近竣工的项目,要做好项目后期扫尾工作,尽快调试生产,尽早发挥效益;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落实资金和工程进度,确保建设项目按时完成;没有开工的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动工建设;对意向项目要抓紧前期洽谈、论证、立项审批工作,力求尽快取得成效。认真落实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责任则,完善一个法人负责,一个部门主管,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领导分包的工作机制,力争项目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
2、创新招商思路,力求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今年,国家长期国债建设资金,优先用于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省里也将增加重点企业、工业结构调整等专项资金。我们要抢抓机遇,认真做好基础性工作,认真研究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规律,创新招商思路,转变招商方式,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节会大团队招商向小团队专业招商转变,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转变招商观念,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主战场,实行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继续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要压死责任,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效,奖罚分明,在全市营造一个想招商、议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3、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大力开展以“增收节支、增产节约、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活动,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一要加强成本管理。要继续学习推广倒推成本模拟市场核算和购销比价管理的经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购进、生产和销售环节,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堵塞“跑、冒、滴、漏”,降低购销和生产成本,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群策群力降成本的良好机制,向低成本要效益。二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并落实资金管理制度,用好用活资金,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财务费用,向财务管理要效益。三要加强质量管理。各企业要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四要强化营销管理。各企业要积极研究和调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通过定向培养,对外招聘等形式,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销售队伍,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扩大销售渠道,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的产销率和市场覆盖面,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保证资金流转畅通。五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严格管理,要在“严”字上下功夫,动真格,求实效,严格规章,严明纪律,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把严格管理贯彻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经济运行重要动态 篇3
发展改革委要求做好两节期间煤电油气运及重要物资保障工作。2011年12月30日,发展改革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煤电油气运及重要物资的保障供应,重点做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油、供气、供暖等工作。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二是各有关单位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好煤炭生产和发运,保证重点地区、重点用户的用煤需求,特别是要把居民供热和电煤作为保障重点。三是确保供电供热安全平稳,有效防范恶劣天气对输电、供电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四是做好成品油天然气稳定供应,对重点地区和资源供应薄弱地区予以重点协调,确保居民生活、公共设施等重要领域用气需求。五是强化应急和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重大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对煤电油气运保障的影响。
九部门联合部署2012年春运工作。2012年1月5日,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安监总局、民航局、全国总工会、解放军总后勤部等九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今年春运特点:一是客流量大且高度集中。预计今年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比去年增长9.1%,创历史新高。而且由于元旦、春节相隔较近,节前客流将高度集中。二是地区客流分布不均衡。节前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客流量大,节后四川、重庆、河南、湖南等地则是客运压力较大的地区。三是春运正值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容易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气。对此,九部门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便捷”的指导原则,明确了六项任务,进一步动员和部署春运工作。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做好春运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做好衔接,相互支持,形成完成春运任务的合力;做好应急,加强联防联控,努力降低自然灾害影响;保障煤电油气运稳定供应,确保正常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
国家出台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近日,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与2007年版目录相比,新目录特点: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新《目录》总条目473条,其中鼓励类354条、限制类80条、禁止类39条,分别比原来增加3条、减少7条、减少1条。同时,取消了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鼓励类和限制类中有股比要求的条目比原来减少11条。二是促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在鼓励类中增加了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条目;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将多晶硅、煤化工等条目从鼓励类删除。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鼓励类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等条目,将鼓励类中液晶面板条目明确为6代以上。四是促进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增加了9项鼓励类条目,包括机动车充电站、创业投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海上石油污染清理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业条目在鼓励类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金融租赁公司等从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运行动态
“十二五”工业领域淘汰落后目标下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19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并要求各地尽快将目标任务分解形成年度计划,落实到具体企业,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落后设备(生产线)彻底拆除,不得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具体目标任务分别为:淘汰炼铁落后产能4800万吨,炼钢4800万吨,焦炭4200万吨,电石380万吨,铁合金740万吨,电解铝90万吨,铜冶炼80万吨,铅(含再生铅)冶炼130万吨,锌(含再生锌)冶炼65万吨,水泥(含熟料及磨机)3.7亿吨,平板玻璃9000万重量箱,造纸1500万吨,酒精100万吨,味精18.2万吨,柠檬酸4.75万吨,制革1100万标张,印染55.8亿米,化纤59万吨,铅蓄电池746万千伏安时。
2011年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1年我国新增煤炭产能9500万吨,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32亿吨;新增电力装机9000万千瓦,全国电力装机达到10.5亿千瓦。同时,去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快速发展,水电装机达到2.3亿千瓦;风电并网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以上。光伏发电增长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倍以上。境外油气勘探开发和油气战略通道建设方面的进展也很突出。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顺利运行,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达到设计规模,中缅油气管道进展顺利,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中哈天然气管道哈境内南线工程正式开焊。能源局预计,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亿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左右。
201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价齐增。据海关数据,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同比增长10.9%;进口铁矿石均价达到163.84美元/吨,同比增长27%。但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铁矿的进口均价呈逐月回落之势。去年10、11和12月,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均价环比回落幅度分别为0.2%、7.6%和12.9%。12月份的进口铁矿石均价跌至142美元/吨,为2010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至55美元。财政部近日公告,自2011年11月1日起,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由每桶40美元提高至55美元。起征点提高后,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仍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按月计算、按季缴纳。征收比率分别是20%、25%、30%、35%和40%,每5美元为一个区间,征收比率提升5个百分点,超过75美元/桶以上,征收比例为40%。
2011年四季度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据中国钢铁协会数据,2011年1—11月,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853亿元,同比增长8.07%。但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2.55%,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的水平。特别是10月份和11月份会员钢铁企业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只有14亿元和12.2亿元,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只有0.48%和0.43%,企业亏损面超过三分之一。11月份若扣除投资收益则为净亏损9.2亿元。四季度出现利润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产能大量释放,前三季度累计生产粗钢5.26亿吨,平均日产粗钢193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03亿吨的水平。二是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对钢材需求增速下降,导致钢材价格下跌。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供稿)
经济运行趋稳 篇4
需求改善,价格持续回升。8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回升明显,升幅仅次于今年3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也有所回升,回升0.7个百分点,达到49.7%。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回升。继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之后,再升2.6个百分点,达到57.2%。三个指数的表现,反映出国内外需求均呈回升之势,市场价格联动上扬,升幅扩大。从后期来看,9、1 0月是市场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称,加之为扩需求稳经济,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仅最近两个月,国家发改委就密集批复了12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2800亿元以上,预计市场需求仍会保持稳中有升。
企业信心增强,预期向好。8月下旬,国家出台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明确指出“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企业信心受到明显提振。8月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 8.2%,继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再升2.9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扩张意愿增强。生产指数52.6%,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52.6%,为最近两年最高值,同今年3月份持平。大型企业PMI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保持在51%以上;中小型企业PMI指数虽然仍低于50%,但走势稳中趋升。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图
行业基本面良好。2 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PMI指数较上月上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PMI指数略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随着中秋节、国庆节临近,消费需求提前释放,消费品行业PMI指数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51%以上。伴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加快,加之市场需求改善,传统行业下滑态势趋缓,其PMI指数虽在50%以下,但也有明显上升,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
就业稳中趋升。从业人员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小幅回升,保持在48%以上正常水平,反映出就业稳中趋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经济运行态势趋稳。
经济服务局经济运行工作总结 篇5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区“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之年。一年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集中精力抓省、市重点任务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完成较好。全年新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同比增长22%;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开展“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优良工作作风”活动,推动新区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实行一企一策和组团式服务。推荐10家左右的企业由市领导挂点,同时采取由新区11位领导每人各挂点10家规模以上企业方式,深入开展挂点服务企业专项活动。目前,市、新区领导挂点企业反映的全部156个问题目前已经得到相关部门逐一回应,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其中已基本解决113个。同时,新区坚持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定期协调、重大项目专人跟踪、政企定期例会、大企业直通车等企业服务制度。全年共召集重点项目协调会42次,协调解决华星、研祥、科士达、康泰等52家企业建设、投产、经营相关问题160余个,葛兰素史克、东江科技等多家企业为新区送来感谢信。二是创新招商选资工作模式,主动上门服务,助推社区经济发展。建立招商信息化平台,定期开展专家评审,筛选优质企业,目前项目库已有170余家优质企业。通过招拍挂引进企业10家。加强对办事处、社区空置厂房招商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以房招商引进德国的德图仪表、美国的纽迪瑞科技、国内上市公司瑞丰光电等30余家优质企业项目。三是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专业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将位于公明办事处的钟表、内衣、模具三大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基地纳入高新办的统筹管理范围,实行“1+3”(1个高新园区,3个产业集聚基地)的园区管理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被确认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钟表产业基地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内衣基地被认定为深圳市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辖区正威工业园等8家工业园被评为深圳市特色工业园区。四是创新辖区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新区经济社会稳定。组织制定《光明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安全生产“1+10”文件,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许勤市长批示“要在全市推广”。研究解决社区安全生产巡查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安全生产巡查员队伍管理制度,落实10个试点社区安巡队长的选聘工作。迅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和荣健农批市场整治行动,累计发放整改通知书12399份,清理场所7676家,面积87339平方米,清理人员10556人次。
(二)敢啃硬骨头、敢于打硬战,全力推进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和督办事项。一是紧盯目标强力推进,各项责任书阶段目标如期完成。今年新区与市政府签订的14项责任书任务中,由我局负责的有5项,占35.7%,超过三分之一。通过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集中优势资源,发扬“白加黑”、“5+2”精神,各项任务阶段目标顺利完成。二是全面完成基本农田改造任务,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光明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市领导吕锐锋、陈彪同志和新区领导对此高度肯定。三是“双到”工作三年大考成绩斐然,被省、市评为优秀。在全省“双到”扶贫工作三年大考中,新区挂点的4个村各项帮扶工作顺利通过省里考评,新区被评为省、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单位。四是老屠宰场关闭全面完成,为提升新区乃至全市肉品质量做出贡献。通过四个主体运作推进(协调以新区为主体,实施以办事处为主体,关闭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保障以新屠宰场为主体),既坚决推进老屠宰场关闭工作,又保障市场供应,维护肉品市场稳定,半年内先后关闭光明华侨食品、嘉康食品公明分公司的生猪屠宰业务,为全市16家老屠宰场关闭工作提供了经验,获得市领导高度肯定,也为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放心肉”。
五是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确保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各项准备,开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为主的专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实施新区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各类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区“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之年。一年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集中精力抓省、市重点任务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完成较好。全年新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同比增长22%;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开展“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优良工作作风”活动,推动新区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实行一企一策和组团式服务。推荐10家左右的企业由市领导挂点,同时采取由新区11位领导每人各挂点10家规模以上企业方式,深入开展挂点服务企业专项活动。目前,市、新区领导挂点企业反映的全部156个问题目前已经得到相关部门逐一回应,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其中已基本解决113个。同时,新区坚持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定期协调、重大项目专人跟踪、政企定期例会、大企业直通车等企业服务制度。全年共召集重点项目协调会42次,协调解决华星、研祥、科士达、康泰等52家企业建设、投产、经营相关问题160余个,葛兰素史克、东江科技等多家企业为新区送来感谢信。二是创新招商选资工作模式,主动上门服务,助推社区经济发展。建立招商信息化平台,定期开展专家评审,筛选优质企业,目前项目库已有170余家优质企业。通过招拍挂引进企业10家。加强对办事处、社区空置厂房招商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以房招商引进德国的德图仪表、美国的纽迪瑞科技、国内上市公司瑞丰光电等30余家优质企业项目。三是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专业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将位于公明办事处的钟表、内衣、模具三大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基地纳入高新办的统筹管理范围,实行“1+3”(1个高新园区,3个产业集聚基地)的园区管理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被确认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钟表产业基地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内衣基地被认定为深圳市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辖区正威工业园等8家工业园被评为深圳市特色工业园区。四是创新辖区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新区经济社会稳定。组织制定《光明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安全生产“1+10”文件,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许勤市长批示“要在全市推广”。研究解决社区安全生产巡查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安全生产巡查员队伍管理制度,落实10个试点社区安巡队长的选聘工作。迅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和荣健农批市场整治行动,累计发放整改通知书12399份,清理场所7676家,面积87339平方米,清理人员10556人次。
(二)敢啃硬骨头、敢于打硬战,全力推进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和督办事项。一是紧盯目标强力推进,各项责任书阶段目标如期完成。今年新区与市政府签订的14项责任书任务中,由我局负责的有5项,占35.7%,超过三分之一。通过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集中优势资源,发扬“白加黑”、“5+2”精神,各项任务阶段目标顺利完成。二是全面完成基本农田改造任务,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光明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市领导吕锐锋、陈彪同志和新区领导对此高度肯定。三是“双到”工作三年大考成绩斐然,被省、市评为优秀。在全省“双到”扶贫工作三年大考中,新区挂点的4个村各项帮扶工作顺利通过省里考评,新区被评为省、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单位。四是老屠宰场关闭全面完成,为提升新区乃至全市肉品质量做出贡献。通过四个主体运作推进(协调以新区为主体,实施以办事处为主体,关闭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保障以新屠宰场为主体),既坚决推进老屠宰场关闭工作,又保障市场供应,维护肉品市场稳定,半年内先后关闭光明华侨食品、嘉康食品公明分公司的生猪屠宰业务,为全市16家老屠宰场关闭工作提供了经验,获得市领导高度肯定,也为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放心肉”。
五是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确保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各项准备,开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为主的专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实施新区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各类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三)认真落实新区“创新提速年”、“转型提质年”、“作风提效年”工作部署,加快提升新区经济发展层次,加快建设“深圳绿谷”。一是加快建设,完善配套,全面打造园区“绿谷”形象。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研究制定高新园区和三大基地以及重点行业(平板显示、led等)的发展战略与建设规划。开展光明高新园区及三大基地环境提升工作,强力推进园区绿化提升工作。完善园区公共配套,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米的甲子塘过渡性服务中心主体已基本完工;高新西、高新东配套宿舍已完成主体工程,将提供住房4000套;平板显示园区人才住房正式开工。二是大力推进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建设,打造创业创新创造的摇篮。拓宽宣传思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推广新区留创园;结合新区实际,拟定留创园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留创园的管理与服务;严格把关入园条件,20**年10个优质项目已入驻。三是多轮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共依法淘汰低端企业582家,完成旧工业区改造面积121.53万平方米,辖区303家来料加工企业已有142家转为进料加工企业。四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绿色新城。积极推动华润超市等一批大、中型连锁超市开业或落户;圆满完成对公明天虹商场申评国家“达标百货店”的初评及公明佳华商场国家“达标百货店”的复查工作,推动新区零售企业上档次发展。新区第六届旅游文化节胜利闭幕,光明农场大观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式挂牌,带旺辖区旅游产业发展。五是积极搭建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多措并举大力支持社区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积极会同新区有关部门,采取“工改工”、“工改商”、“傍大款”、“参项目”、“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快社区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社区经济向先进性、规模化、高效益发展。例如:在引进华星光电、杜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时,鼓励社区股份公司以资金、土地、厂房等多种形式为其提供宿舍、餐饮、商业休闲等配套服务,通过配套“大项目”,实现股份公司与大项目的共同发展。
经济运行重要动态 篇6
八部委将开展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开展一次全国性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大检查。此次检查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环保总局、统计局、银监会、电监会等8部委具体组织实施,并抽调人员组成8-10个检查组对部分省区市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落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控政策方面的情况;二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意见的通知》方面的情况;三是清理和纠正在地价、税费等方面违规出台的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优惠政策的情况;四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进展情况;五是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污染物减排和新建项目方面的情况;六是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品出口政策的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遏制高耗能行业再度盲目扩张。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行业再度盲目扩张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范高耗能项目投资行为;二要坚决取缔违规出台的鼓励高耗能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三要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四要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五要加强产业政策与国土、信贷、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和市场监管;六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我国将调高高耗能产品进出口关税。最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出通知,我国自今年6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将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对去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另外还对部分资源性金属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同时,将对209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其中,煤炭、软木和燃料油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暂定税率为0-3%;对部分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实施了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
经济运行动态
广西口岸煤炭进口量居全国第二。前4个月,广西口岸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共进口煤炭480.5万吨,货值1.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3.7%和54.1%,占我国同期煤炭进口总量的25%,仅次于广东口岸,成为我国煤炭进口量第二大口岸。
国内自主品牌轿车产销良好。据协会统计,lm4月,我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44.97万辆,占国产轿车销量的29.3%,市场占有率从去年的第二位跃居第一。
南方电网负荷连创新高。由于近期南方地区气温快速上升,南方电网统调负荷在4月20日首创历史新高后,5月8--9日连续2次创新高。南方电网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网范围内电力供应正常,没有出现计划错峰和拉路限电现象。
地方动态
新疆加大小煤治理力度。新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小煤矿治理力度,今年年底前将关闭8l处小煤矿。今年新疆所有煤矿都将按要求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河北电力加强需求侧管理工作。最近,河北电力下发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重点转移,巩固和开拓电力销售市场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主体的作用,巩固和开拓电力销售市场。意见要求,一要坚持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并重,健全工作体系,提高市场分析预测信息化水平,深入调查分析,不断提高市场分析预测水平;二要加大创新力度,全面推进需求侧管理工作,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大力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三要巩固和开拓电力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四要保障资金投入,建立内部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全方位、多渠道、大力度的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和市场开拓工作。
贵州电网节能降耗取得成效。一季度,贵州电网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经济调度,合理利用水能资源,降低发电煤耗、水耗和厂用电率,降低线损等一系列措施,共计节约发电原煤143.4万吨(折合标准煤94.05万吨)。
浙江电力供需渐趋平衡。随着大电厂的逐步投产和省外购电环境的改善,浙江持续多年的缺电局面,今年将逐步扭转。据测算,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21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夏季统调最高用电负荷预计达3000万千瓦。电力部门要求各地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力争实现“不拉电、少限电”的目标。
经济运行 篇7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经济调度
在电力系统开始工作和调度期间, 要想得到很好的结果, 符合经济性指标, 那么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要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就需参考电力系统的在工作中运行特征, 拟定详细的经济运行方法和经济调度方法, 让电力系统在工作中呈现出众多的经济性成分, 增强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使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电力系统工作时, 大家应当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展开进一步分析, 掌控电力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的方法, 在电力系统工作期间积极运用这两种措施, 有助于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从现在国内电力系统在工作中运行中得知, 根据电力能源的传输特征, 怎样达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 变成了增强电力能源利用率, 增强电力企业一切效益的关键方法。在此认识的基础上, 电力传输时, 当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还理解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具有的价值, 拟定详细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措施和电力经济调度方案, 确保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可以稳定地运行, 满足电力企业达到生活中的要求。
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从现在电力传输的工作状态看,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对电力企业所起到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 其重大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对增强电力企业经济性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采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式, 和对电力传输做到经济调度, 电力传输期间的经济性能够有所体现, 电力企业的经济性相当显著。因此, 这两种措施的选用, 对增强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对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增强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性, 转变成保障电力系统快速运转的关键方法, 所以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有助于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增大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质量。
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对增强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特点, 和对电力企业经济性的重大作用,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已转变成增强电力企业所有效益的关键方法, 因此, 他们对于增强电力企业的一切效益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概念及措施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便是在确保所有系统安全稳定和电能质量满足标准的条件下, 最大程度地增大电能的生产和输送效率, 减小供电的燃料消耗以及供电成本, 经由对比先挑变压器和电力线路损坏最少的运转模式, 在确保技术稳定、经济合适的情况下, 完全使用现在的装备、元件, 经由一些技术论证, 选取非常好的运转模式、调整负荷、增强功率因数、调节或更换变压器、改造电网等, 在传输相同电量的情况下, 以实现降低系统损耗, 进而实现减少电网损耗以及增强经济效益的目的。因为电网的耗损主要是因变压器耗损和电力线路损耗导致的, 因此对电网的相关改造, 主要是对电网中的一切变压器与电力线路作出择优选择和优化的处理办法, 构建成“安全经济型电网”。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详细措施一般为:
1对电网进行适当改造, 减少电力传输中的能耗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需要对传统电网进行改造, 对影响电力传输的线路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最大程度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有效降低电力传输能耗, 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 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能力。目前来看, 这一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2科学设置变压器功能, 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 变压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保证电力系统传输的关键部件, 同时也是关系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关键。因此, 从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角度出发, 应科学设置变压器功能, 尽可能地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确保变压器经济稳定运行, 增强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3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电网补偿装置, 适当设定补偿容量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 为了保证电力顺利传输, 需要设置电网补偿装置, 对电力网络的电力传输进行补偿。为了达到提高电力系统传输经济性目的, 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电网补偿装置, 合理设定补偿容量。因此,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 应对补偿装置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保证补偿容量的合理性。
三、电力经济调度概念及具体措施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就是在实现安全和一定电能质量要求的状况下以最大程度地增强运行的经济性, 就是适当地运用所有的能源和设备, 用最少的燃料消耗量确保对用户进行充足地供电。这就要求我们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优质和符合客户用电要求的情况下, 选用多种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 让电力生产设备一直在最好的工作状态, 实现电力系统电能资金最小。
增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力, 是电力企业经营行为的关键内容, 也是我们调度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近几年来,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 容量越来越大, 备用容量也越来越大, 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 电网的经济运行也摆在了调度运行人员的面前。电力经济调度的主要措施为:
1根据电网传输需要, 采取实时经济调度
在电网调度过程中, 应考虑电网传输实际, 在用电高峰时期, 增加电网的电力供应量。在用电低谷时期, 减少电网的电力供应量, 保证电网的电力供应量与实际相符, 减少电网能量损失, 提高电力调度的经济性。
2根据电网运行状况, 采取运转备用调度
为了满足电力传输高峰的要求, 以及保证电网日常维修维护, 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 适时的关闭电力线路, 在保证其他线路正常工作的同时, 减少电力损失。主要能够选用运转备用调度的形式, 增强电力调度的经济性。
3根据电网负荷状况, 采取稳定约束调度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 为了保证电网安全运转, 需要对电网进行负荷计算和安全控制。主要应根据电网负荷情况, 采取安全约束调度的方式, 减小电网负荷,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 降低电能损失, 实现提高电力调度经济性的目的。
4根据电网的污染状况, 采取环境保护调度
在电力传输期间, 无法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污染, 为了增强电网的环保属性, 减少电网对环境的污染, 降低电能损失, 需要参考电网的实际污染状况, 采纳环境保护调度, 符合电力传输的环保属性, 增强电力调度的经济性。
四、经济调度的经典法
很久以前就相关研究者提出电力系统中机组间发电量最优分配的理念, 到现在已有很久的历史了。这么多年以来, 电力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很久以前, 人们一般接受的是:效率高的机组, 别的机组按效率由高到低逐渐分配荷载, 这就是所说的“基本负荷法”。虽然牛顿法求解协调方程式获得了成功, 但由于牛顿法本身的固有特点, 还需对牛顿法进行完善。非常明显这不是有功负荷的最好的分配措施。经典法的研究主要围绕协调方程式的求解速度及解的收敛性问题。在这方面, 国内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并获得了成功。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要想提高其综合效益, 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需要, 就要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以及电力经济调度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还要仔细弄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以及电力经济调度工作, 增强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田洪彬.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22) .
[2]黄海泉.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 2011 (12) .
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报告 篇8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2010年1~2月, 受益于工业生产的加速运行, 我国电力行业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发电量、设备利用率相比去年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电力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工业部门用电量大幅增长, 重工业用电进入旺季;工业用电需求对行业利润形成较强支撑, 利润增幅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电力生产的强周期性表现的较为明显。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电力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10年1~2月, 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上年明显放缓, 电力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2.93亿元, 同比增长6.6%, 比去年同期减缓14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为5.2%, 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1~2月份, 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47.08亿元, 其中水电97.49亿元, 火电123.04亿元, 核电77.88亿元, 风电47.06亿元。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 (正式投产) 954.65万千瓦, 其中水电59.18万千瓦, 火电800.73万千瓦, 风电90.93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0.74亿元, 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568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230千米。
金额单位:亿元, %
1~2月份, 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84460万千瓦, 同比增长11.5%。其中, 水电16519万千瓦, 同比增长14.4%;水电65243万千瓦, 同比增长9.0%;核电908万千瓦, 与去年持平;风电1980万千瓦, 同比增长105.5%。
二.发电量、设备利用率相比去年有显著提高
工业生产回升带动了电力生产的较快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 1~2月份电力生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偏高。
从累计指标来看, 1~2月份全国发电量609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1%, 去年同期为下降3.7%。其中, 火电增长26.8%, 去年同期为下降7.8%;水电下降7.2%, 去年同期为增长25.5%。
从单月指标来看, 2月份全国发电量269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86%, 增幅比1月份出现明显回落, 但仍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2月份, 受季节因素影响, 工作日比正常月份有所减少。火电生产量达到229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38%, 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但环比减少较为明显。截至2月份, 火电发电量累计完成523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6.81%, 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
受季节因素影响, 以及西南部地区天气干旱造成的意外冲击, 水电发电量2月份为260亿千瓦时, 相比上月减少100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3.59%;1~2月份, 水电发电量累计达到562亿千瓦时, 同比减少7.19%, 大幅度落后于去年同期。
1~2月份,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728小时, 比去年同期增长84小时。其中, 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21小时, 比去年同期下降7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833小时, 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青海、宁夏、广西、北京、甘肃、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上海、山西、陕西、湖南、新疆、河南、辽、吉林、江苏。
三.工业部门用电大幅增长, 重工业用电进入旺季
2010年1~2月,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5.95%。其中, 第一产业用电量124.9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3.36%;第二产业用电量4553.7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0.18%;第三产业用电量741.7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1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3.0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80%。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千瓦时, %
1~2月份, 全国工业用电量为4478.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0.07%, 去年同期为下降10.4%;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为增长25.55%和31.07%。其中, 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建材、化工行业用电量分别增长33.8%、51.2%、31.5%和36.2%, 去年同期为下降8.7%、16.8%、2.6%和15.3%, 合计工业用电量的46.9%, 比重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四.工业用电需求对行业利润形成支撑
2010年1~2月份, 电力生产行业实现利润75亿元, 同比增长36.22%, 实现营业收入1915亿元, 同比增长26.71%, 收入与利润增幅基本保持一致,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恢复, 电力行业的需求将进入到景气周期, 而煤炭价格的走势也将决定着电力生产行业的经营效益, 2009年四季度以来, 煤炭价格迅速上涨, 短期内电力生产企业存在消化煤价成本的压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 煤炭价格短期的上涨压力已经充分释放, 后期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而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复苏对于电力需求的提振是支撑电力行业短期增长的首要因素, 一季度电力生产行业利润增长在30%以上。
2010年1~2月, 电力供应业累计实现利润81亿元, 同比增长了363.54%, 销售收入达到3656亿元, 同比增长29.65%, 相比2009年, 2010年电力供应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预计后期销售电量的增加将为电力供应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即使上网电价不作大幅调整, 电力供应行业仍有望保持一定的利润增长。
单位:亿千瓦时, %
金额单位:亿元, %
中国石油及天然气开采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 增速回升明显
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的回升, 使得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大幅度提升, 2010年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增速上升明显。
2010年1~2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382.37亿元, 同比大幅度增长62.99%,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
2010年1~2月,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始终在80美圆/桶的相对高位震荡, 提升了原油开采业的利润水平, 与上年同期相比, 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 这使得跟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的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经济效益同比出现大幅度上升。
1~2月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495.9亿元, 同比增长354.23%, 改变了上年同期利润大幅度下滑的局面。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度下降, 1~2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有18亿元, 同比下降57.38%。
金额单位:美元/桶, %
3.成本费用分析:行业销售成本小幅增长
在行业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 2010年1~2月,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成本仅略有增加, 这使得业的赢利能力明显提升。
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累计销售成本为677.14亿元, 同比增长10.39%, 增速有所上升。与同期销售收入的增速相比, 全行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速低52.6个百分点, 销售成本小幅度增长, 而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 使得行业利润增速明显提升。
4.资产及资金分析:资产负债水平大幅度提高, 应收帐款增速大幅度回落
2010年1~2月,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 但整体上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低。资金运用方面, 1~2月行业应收账款小幅增长, 与上年同期相比, 应收帐款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
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负债率水平为46.15%, 与上年同期相比, 业资产负债率提高6.97个百分点。全行业累计应收账款规模有535.02亿元, 与销售收入的规模相比较大, 应收帐款同比增长6.35%, 增长平稳,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3.92个百分点。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产量分析:原油产量同比小幅度增长, 天然气产量增速上升
2010年1~2月, 累计天然原油产量达到3198万吨, 同比小幅度增长5.76%, 增速回升, 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全国天然气产量完成158.69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2.73%,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7.62个百分点。
2.销售及库存分析: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增长, 库存小幅度增长
2010年1~2月,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增长, 受原油价格回升的拉动明显。库存方面, 行业产成品的增长速度较低,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回落。
1~2月, 全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405.68亿元, 同比增长58.63%。全行业累计产成品107.43亿元, 同比增长6.24%,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91个百分点。
3.进出口分析:原油进口大幅度增长
2010年1~2月, 我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较快, 全国累计进口原油3561.9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45.8%。进口金额方面, 原油进口金额达到197.9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160%。原油进口金额增长较快表明,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 我国原油进口的平均价格大幅度上涨, 涨幅在80%以上。
三、市场价格分析
2010年以来,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附近震荡, 由于世界经济回暖态势依旧, 原油价格上涨预期较强, 因此油价难以大幅度回落, 但世界经济回暖的基础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特别是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 市场存在担心, 因此原油价格将仍保持窄幅震荡的态势, 等待经济景气进一步明朗。
四、企业经营情况
1.分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不同规模企业中, 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37%,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43.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101.19%, 大型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59.83%, 均有较大回升。
在利润方面, 小型企业累计利润同比增长28.64%, 中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6.45%。大型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658.78%。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回升异常显著。
2.分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行业内股份制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43%, 利润同比增长486.38%, 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 整体实现利润7.62亿元,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大幅亏损局面。行业1~2月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28%, 利润同比增长1.16%, 小幅度增长。
金额单位:亿元,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中国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增速回升
2010年1~2月, 原油加工及炼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由于上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相对提升了今年的增长速度, 同时也反映出经济走出低谷, 行业景气逐渐恢复的势头。另一方面,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也直接提高了行业的销售收入。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累计完成4016.7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5.09%,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下滑局面。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和原油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0.84%, 增速显著。炼焦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8%, 回升速度也十分明显。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小幅增长, 炼焦业扭亏为盈, 原油加工业利润小幅下降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全行业整体实现盈利小幅度增长, 其中炼油业由于原油价格从新走高, 利润水平小幅下降。而炼焦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行业景气回升明显。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整体实现盈利132.09亿元, 同比增长18.52%。其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实现盈利109.98亿元, 同比下降7.85%, 降幅不大;而炼焦业则整体实现盈利22.21亿元,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巨额亏损局面,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行业亏损同比下降。1~2月全行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8.2亿元, 同比下降64.14%, 亏损规模继续大幅度下降。其中原油加工及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82亿元, 同比下降57.36%。炼焦业亏损额为8.03亿元, 同比大幅度下降70.71%。炼焦业减亏形势良好, 带动了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回升。
3.成本费用分析:炼油行业成本压力大幅度增加, 炼焦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明显增大, 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持续在80美元左右的高位震荡, 增大了炼油行业的成本压力, 而炼焦业行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相对低于销售收入增速, 成本压力比上年同期明显缓解。
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10.9个百分点, 其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16.86个百分点, 成本增速明显相对过快;而炼焦业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6.1个百分点, 行业景气的回升增大了对成本的承受能力, 行业整体上成本上涨的压力有较大缓解, 提升了炼焦业的经济效益。
4.负债及资金分析:原油加工业负债率明显提高, 应收帐款增速上升
负债及资金运行方面, 2010年1~2月原油加工业负债率有所提高。同时, 原油加工行业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上升。炼焦业负债率水平有所下降, 应收帐款同比小幅下降。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资产负债率为64.04%, 与上年同期相比, 负债率提高2.90个百分点。其中原油加工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提高4.44个百分点。炼焦业的负债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73个百分点。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8.6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04个百分点。其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的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度增长60.75%,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炼焦业应收帐款同比小幅下降4.45%,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落。
二、市场需分析
1.产量分析:原油加工量和焦碳产量增速均大幅度回升
2010年1~2月, 全行业原油加工量完成6561.7万吨, 同比增长23.42%,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成品油中, 1~2月汽油产量累计完成1191万吨, 同比增长11.59%,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煤油产量累计完成263.1万吨, 同比增长40.21%, 增长快速;原油产量完成2436.67万吨, 同比增长24.89%, 回升较快。润滑油产量同比增长43.58%, 增速大幅度上升。燃料油的产量同比小幅增长7.58%,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的局面。炼焦业产品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2010年1~2月全行业累计焦炭产量完成5891万吨, 同比增长23.4%, 其中机械化焦炉生产焦炭5020万吨, 同比增长21.41%, 焦炭产量回升明显。
2.销量及库存分析: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大幅度上升, 炼油业库存增长快速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销售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 增速回升明显。全行业产成品增长速度较快,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主要是炼油业产成品增长速度上升显著, 而炼焦业的产成品同比小幅增长, 增速大幅度回落。
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015.76亿元, 同比增长61.92%, 增长较快。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增长66.33%, 增速明显回升;炼焦业工业销售产量同比增长41.86%, 大幅度上升。
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成品累计同比增长速度为28.3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77个百分点, 其中原油加工制造业产成品累计同比增长48.49%, 增速上升迅猛, 是行业库存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炼焦业的产成品则同比小幅增长4.68%,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49.6个百分点。
3.进出口分析:炼油业出口增长快速, 炼焦业出口继续大幅度回落
2010年1~2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出口同比增长较快, 全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同比增长45.47%,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下滑局面。子行业中, 原油加工制造业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51.72%, 回升势头显著;炼焦业出口交货量累计同比下降42.26%, 国家限制焦炭出口的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整体上,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出口规模很小, 对行业整体的影响有限。
三、市场价格分析
2010年以来, 国内成品油价格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上涨,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回升, 国家多次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 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0%以上。2月末, 国内市场0号油价格平均为6518元/吨, 比1月底下降0.73%;国内市场90号汽油价格平均为7038元/吨, 比1月底下降0.07%;20号燃料油价格为4567元/吨, 比1月底下降0.02%。
四、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有所下降, 全行业投资累计完成189.34亿元, 同比下降16.4%, 与上年同期相比, 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的回落。
五、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今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大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0.01%, 增长显著, 大型企业整体盈利76.19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9.53%。中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64%, 中型企业整体实现盈利31亿元, 同比增长66.99%, 增速较快。
小型企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5.76%, 累计实现利润24.89亿元, 同比增速达到187.58%,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2.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分所有制来看, 2010年1~2月,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内股份制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4.16%, 增速较快;整体实现盈利64.44亿元, 同比下降30.87%。
国有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149.5%, 增长快速;整体盈利18.15亿元, 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
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14%, 整体实现盈利19.56亿元, 同比增长127.01%, 经济效益提升明显。
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一、行业生产情况
进入2010年以来, 中国煤炭生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月份, 中国煤炭资源稳定增长, 当月新增资源量2.3亿吨, 同比增长15.8%。2010年1~2月累计, 全国原煤产量4.69亿吨, 同比增长30.5%, 增速同比加快26.9个百分点。全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81829车, 同比增长24.9%, 去年同期为下降10.3%;完成煤炭运量3.27亿吨, 同比增长19.5%, 去年同期为下降9%。
二、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与去年情况不同, 进入今年2月份, 因工厂春节放假, 电厂耗煤量回落、煤炭库存逐步回升, 目前已达高位;另外受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因素影响, 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量明显回落。
与今年1月相比, 港口煤炭吞吐量下降17.79%, 2月份仅有1天煤炭吞吐量达到了70万吨, 而是绝大多数日发煤炭吞吐量不足60万吨, 煤炭需求量快速下滑。虽然今年2月港口煤炭吞吐量环比出现快速下滑态势,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明显。在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的指引下, 中国经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经济发展促使今年煤炭需求量远远高于去年。2010年2月秦港煤炭吞吐量1532万吨, 与去年同期1294.2万吨的煤炭吞吐量相比上涨18.37%;煤炭接卸量1726.7万吨, 与去年1418.6万吨的接卸量相比上涨21.72%。而2010年1月与2009年1月相比, 秦港煤炭接卸量与装船量分别上涨28.33%、30.86%。从工业销售值看, 2010年1~2月累计, 我国煤炭行业共完成工业销售值2649.2亿元, 同比增长45%, 销售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近22个百分点。
三、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随着产销形势的持续好转, 今年1~2月, 煤炭行业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煤炭行业利润增速下降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2010年前2个月, 全行业实现利润393.8亿元, 同比增长91.9%。
在煤炭行业利润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棉明显减少。2010年1~2月累计,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0.3亿元, 同比下降33.5%。
四、煤炭进出口情况分析
据海关统计, 今年前2个月我国煤进口786.8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11.5%;价值6.5亿美元, 增长46.1%;进口平均价格83.1美元/吨, 上涨31.1%。其中2月份当月进口487.9万吨, 增长73%, 价值4.2亿美元, 增长1.3倍, 进口均价87.1美元/吨, 上涨34%。
今年前两2个月, 我国出口煤510.8万吨, 下降41.6%;价值6.7亿美元, 增长6.6%;出口平均价格131.5美元/吨, 上涨82.5%。其中2月份当月出口144.5万吨, 下降51.9%, 价值1.9亿美元, 下降16.3%, 出口均价131美元/吨, 上涨74%。
今年前2个月我国煤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进出口均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今年前2个月, 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煤669.6万吨, 增长33.2%,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85.1%;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111.9万吨, 下降44.9%。同期, 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煤506.3万吨, 下降41.8%,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99.1%。
二是东盟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出口以韩国、日本和台湾省等周边市场为主。今年前2个月, 我国自东盟进口煤489.2万吨, 下降11.2%,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62.2%;自澳大利亚进口176.3万吨, 大幅增长81.4%。同期, 我对韩国、日本和台湾省分别出口煤190.3万吨、156.7万吨和131.3万吨, 分别下降35.6%、36.8%和36.5%, 对上述3个市场出口量合计占同期煤出口总量的93.6%。
三是国有企业占据进出口主导地位。今年前2个月, 我国国有企业进口煤395.2万吨, 增长98.9%,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50.2%;私营企业进口347.4万吨, 下降20.8%, 占44.2%。同期, 我国国有企业出口煤507.5万吨, 下降41.6%,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99.4%。
四是广东、北京和广西为主要进口省份, 北京出口量独占7成。今年前2个月, 广东和北京企业分别进口煤245.8万吨和195万吨, 分别增长21.6%和2.3倍;广西进口107.2万吨, 下降48.8%;上述3省 (市、区) 进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69.6%。同期, 北京市企业 (含中央在京企业) 出口煤351.5万吨, 下降32.8%,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68.8%;河北企业出口111.9万吨, 下降48%。
五是无烟煤是进口主要品种, 烟煤占出口近9成。今年前2个月, 我国无烟煤进口367.2万吨, 下降3.7%, 进口均价56.1美元/吨, 上涨12.7%, 占同期我国煤进口总量的46.7%;炼焦煤进口153.6万吨, 增长82.7%, 进口均价154.5美元/吨, 上涨28.8%。同期, 我国出口烟煤452.5万吨, 下降38.8%, 出口均价122美元/吨, 上涨76.7%, 占同期我国煤出口总量的88.6%。
从出口交货值看, 2010年1~2月累计, 我国煤炭行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7亿元, 同比下降28.34%。
单位:万吨, %
单位:亿元, %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五、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国内动力煤市场弱势运行, 坑口价方面:截止3月8日大同6000大卡、5500大卡弱煤下跌5~10元/吨, 至465元/吨、445元/吨, 炼焦煤继续坚挺, 无烟煤出现分化, 晋城洗小块和洗中块分别上涨25元/吨, 至730元/吨、790元/吨。
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在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下再一次出现了新一轮下调, 每吨较前周下降了10元至30元, 但降幅明显趋缓。
受其直接影响, 连日来秦皇岛港煤炭场存不断攀升, 截止到3月8日, 港口煤炭场存已达到818万吨, 与年初的540万吨相比上升了近300万吨, 接近2009年煤炭场存的最高水平。
国际煤炭市场整体保持平稳。本周亚洲基准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盘整回落。据环球煤炭交易平台数据显示, 3月5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在上周末96.43美元/吨的基础上下跌1.6美元/吨至94.83美元/吨, 幅度为1.66%;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在上周83.94美元/吨的水平上继续小幅上涨0.25美元/吨至84.19美元/吨, 幅度为0.3%;欧洲ARA市场动力煤价格在上周末75.94美元/吨的基础下跌1.34美元/吨至74.6美元/吨, 幅度为1.76%。
进口焦煤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的焦煤合同价格协商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BHP在与日本JFE Holdings的协商过程中, 成功将焦煤三个月合同价格上调55%, 这是首次按季度对合同定价。
2通讯篇
中国电信行业运行报告
一、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1.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2010年1~2月, 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515.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1%;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32.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0%。
2.用户发展
2010年2月, 全国电话用户净增787.0万户, 总数达到107623.0万户。其中, 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49.7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36.7万户。
(1) 固定电话用户:
1~2月, 全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减少343.0万户, 达到31025.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中, 无线市话用户减少366.9万户, 达到4232.5万户, 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14.7%下降到13.6%。
(2) 移动电话用户:
1~2月,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1858.8万户, 达到76597.2万户。
(3) 互联网用户:
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2010年1~2月, 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59.3万户, 达到10681.8万户, 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43.1万户。
二、业务结构分析
1.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2010年1~2月, 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885.9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62.87%上升到66.50%;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446.2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5.3%, 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7.13%下降到33.50%。
2.本地电话业务
2010年1~2月,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9.0%, 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长21.3%。
三、地区发展比较
1.东、中、西部比较
(1) 东、中、西部电信业务收入比较
2010年1~2月, 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8.3%、9.6%。
(2) 东、中、西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比较与上年同期相比
东、中、西部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均有所减少, 其中东部地区下降幅度加大。
(3) 东、中、西部净增移动电话用户比较与上年同期相比
东部地区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进一步上升, 中、西部地区有所回落。
2.分省情况
(1) 电信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2) 固定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3) 移动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单位:亿元
中国通信设备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效益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制造业产销大幅增加。1~2月, 通信设备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68.45亿元, 同比增长21.2%。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 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2月, 通信设备行业实现利润28.66亿元, 同比增长7.6倍,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5.15亿元, 同比减少66.2%。
2.成本与费用
由于销售加快, 1~2月, 通信设备行业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有所增加。其中, 通信设备行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1.4%, 产品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 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加快29.1和38.6个百分点。
1~2月, 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8%, 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0.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控制较好, 1~2月通信设备制造业财务费用11.61亿元, 同比减少43.1%, 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60.4个百分点。百分点。
单位:亿元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元
单位:亿千瓦时, %
单位:亿元
金额单位:亿美元, %
金额单位:亿美元, %
3.资产及资金
从资产和负债指标看, 1~2月, 通信设备制造业资产和负债均保持较快增长。1~2月, 通信设备行业总资产为6139.2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而同期负债增长10.9%, 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1~2月, 通信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长速度稍有加快。应收帐款同比增长17.4%, 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产量
2月当月, 微波终端机产量大幅增加, 实现产量31.94万部, 同比增长1.7倍。减产较多的是程控交换机、数字程控交换机、传真机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1~2月累计, 全行业共生产移动通信手持机1.08亿部, 同比增长29.7%, 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40.9个百分点。产量增长较快的是微波终端机, 1~2月产量达到87.43万部, 同比增长2.8倍。
2.销量和库存
1~2月, 通信设备行业销售加快, 共完成工业销售值1193.5亿元, 同比增长11.2%, 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15.8个百分点。同期, 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下降24.1%, 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28.3个百分点, 达到239.04亿元。
3.进出口
在出口产品中, 1~2月增长较快的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出口量同比增长73.9%,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6.6%;电话机和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出口量实现较快增长, 增速超过30%, 但出口额却有所下降, 说明产品的出口价格有所下降。
在进口产品中,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进口量较大, 同比增长61.1%。由于价格下降, 电话机进口量同比增长43.7%, 但进口额却同比减少0.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量同比增长11%, 进口额同比下降22.4%。进口量有较大增长, 但进口额有所下降, 说明该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与利润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受行业效益好转的影响,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明显增加。今年1~2月累计, 通信设备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22亿元, 同比增长21%, 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2.7个百分点。
四、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月, 在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的外资企业, 完成工业销售值749.39亿元, 同比增长8%, 实现工业销售值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为62.8%。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60.2%, 另外, 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增速也超过30%。
从不同规模企业的销售情况看, 小型企业工业销售值增速明显快于大、中型企业。其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10.3%, 是带动全行业生产和销售加快的主要因素。
中国家用电器制造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 增速大幅度上升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 一方面是上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另一方面是经济回暖势头继续, 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受国家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 家用电器行业销售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完成1110.59亿元, 同比增长37.61%,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下滑局面。子行业中, 空调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6。29%和38.59%, 增长快速。厨房电器制造业和通风电器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4.47%和14.06%, 增速相对较低。家用制冷电器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94%。
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方面,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2010年1~2月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69%,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93%, 同样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增长快速, 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度减少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制造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 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各主要子行业的利润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其中空调制造业和通风电器制造业利润增长最为快速。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设备制造业利润均实现快速的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利润实现44.37亿元, 同比增长112.95%,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111.83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家用通风电器制造业的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58.76%, 增长异常快速;空调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5.86%,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带动了整个家用电器行业利润增速的大幅度回升。家用制冷电器制造业和厨房电器制造业的利润, 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04.19%和51.42%。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7.96%, 比上年同期提升47.46个百分点。
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方面,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8.06亿元, 同比增长201.68%;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利润实现4.35亿元, 同比增长425.34%,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
在行业亏损方面, 2010年1~2月家用电器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3.66%, 亏损明显减少, 其中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同比大幅度下降69.35%和60.98%。
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6.55%, 降幅较大;音响制造业的亏损累计同比下降47.32%, 减亏形势良好。
3.成本费用分析:行业成本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面临一定成本压力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较快, 增速相对快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速, 行业面临一定成本压力。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压力明显, 音响制造业成本压力不大。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销售成本增长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快0.51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分别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快2.71和6.27个百分点, 成本上升速度过快。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9.33个百分点, 成本增长过快。音响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6.34个百分点, 成本压力不大。
4.负债及资金分析:家用电器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有所下降, 应收帐款增速回升较大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负债率比上年同期有一定下降,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资金运行方面, 家用电器行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较快,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大幅度增长。
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资产负债率为65.02%, 比上年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厨房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0和4.43个百分点。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负债率分别为66.25%, 比上年同期提高4.52个百分点, 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57.02%, 比上年同期小幅度提高0.46个百分点。
在应收帐款方面,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2.69%, 增长较快, 其中主要是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长较快, 分别同比增长31.21%和33.4%。通风电器制造业和厨房电器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57和18.44个百分点。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48.46%, 音响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44.89%, 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产量分析: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均有大幅度回升
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2010年1~2月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45.86%, 增长较快。空调产量同比增长27.66%, 增速回升明显。电风扇产量同比增长3.09%, 增速较低。微波炉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79.3%。家用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长47.53%,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0.76个百分点, 增速表现较好。家用电热器产量同比增长20.68%, 比上年同期提高11.38个百分点。吸尘器产量同比增长16.35%。排油烟机和电饭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3.2%和37.37%, 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
主要家用影视产品产量, 2010年1~2月累计彩电产量完成1801.3万台, 同比增长68.62%, 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数字激光音、视盘机产量完成1103万台, 同比小幅增长4.79%。组合音响产量完成1631万台, 累计同比增长12.97%,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5个百分点。
2.销量及库存分析: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大幅度回升, 库存增速稳定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较快, 增速回升明显;家用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均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库存方面, 家用电器行业产成品同比小幅增长,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产成品同比增长较快。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累计销售产值完成1111.44亿元, 同比增长29.69%, 增速大幅度上升。子行业中, 主要是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销售产值增长较快, 分别同比增长38.05%和45.72%, 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设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5.28%和48.69%, 增速上升明显。
家用电器行业库存小幅增长, 1~2月, 家用电器制造业累计产成品同比增长8.94%, 增速较为稳定。其中主要是制冷电器制造业产成品增长40.41%, 增长较快;痛风电器制造业、厨房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的产成品分别同比下降5.47%、13.65%和5.15%。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同比下降增长12.37%, 增长较快。音响设备制造业的产成品同比下降0.81%。
3.出口分析:家用电器行业出口恢复小幅增长, 视听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速上升较快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小幅增长, 改变了上年同期出口大幅度下滑局面。家用视设备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快速。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7.22%, 恢复正增长态势。其中空调制造业出口同比下降10.35%, 仍为负增长。通风电器制造业和厨房电器制造业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3.34%和27.42%, 上升较快。制冷电器制造业和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实现增长10.67%和10.49%。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影视设备制造业和音响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下降增长39.6%和69.42%, 增速提升显著。
三、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制造业大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72%, 利润同比增长164.26%, 大型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中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66%, 利润同比增长35.86%, 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87%, 利润同比增长107.17%, 利润增长快速。
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内, 2010年1~2月, 影视设备制造业内大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8.15%, 增速上升明显;中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93.82%, 增长快速。音响制造业内大型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89.12%, 增速提升明显。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实现盈利2.3和0.74亿元,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亏损局面。
2.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2010年1~2月, 家用电器行业内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23%, 累计利润同比增长86.07%, 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升78.3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1.71%和200.59%, 经济效益上升明显。
2010年1~2月, 影视设备制造业中, 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54%, 利润同比增长1425%, 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音响设备制造业中, 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94%, 利润同比增长289.88%。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06%, 增速较快。
3制造篇
中国机械设备制造行业运行报告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增长分析:行业实现小幅增长, 增速大幅度回落
2010年1~2月, 机械设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与上年同期相比, 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大幅度回升, 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回升幅度较大, 由于上年同期增速较低, 基数较小, 也相应使得2010年的增速较快。增长特点:
一是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增速大幅度提高。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2.3%,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
二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度上升。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完成3886.26亿元, 同比增长35.71%,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9.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完成2346.34亿元, 同比增长34.45%,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3.37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轴承齿轮和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上升势头明显, 累计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1.08和48.23个百分点。衡器制造业销售收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8.05个百分点。
2.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亏损额同比大幅度下降
2010年1~2月机械制造业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 与上年同期利润滑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子行业中, 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长最为迅速,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仍然较低。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达到216.41亿元, 同比增长54.54%,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完成137.43亿元, 同比74.46%, 增长快速, 改变了上年同期的滑局面。
在子行业中, 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8.46亿元, 同比增长5.1%, 增速仍然较低。其他子行业的利润同比均呈现快速的增长。其中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利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33.73%和109.35%,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锅炉及原动力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29%和81.62%, 增速也较为快速。
亏损方面, 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度下降。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5.52%,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的局面;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亏损额同比下降10.82%, 减亏形势较好。
3.成本费用分析:行业成本增速相对较低, 行业成本上涨压力不明显
2010年1~2月机械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略低, 反映出行业成本压力相对不大。整体上经济恢复的基础仍然较脆弱,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态势不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压力。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1.0个百分点, 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0.26个百分点。主要子行业中,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增速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低5.21个百分点, 而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大, 其销售成本增速比销售收入增速高2.05个百分点。
4.负债及资金分析: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普遍下降, 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有所回升
2010年1~2月,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负债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降, 大部分子行业的生产负债率均有下降。资金方面, 行业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一是行业生产负债率下降。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生产负债率平均为58.20%, 比上年同期降1.46个百分点。其中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负债率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2.26个百分点, 下降较大。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降2.99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最明显。专用设备制造业生产负债率为59.00%, 比上年同期下降0.96个百分点。
二是行业应收帐款增速有所回升。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3.33%, 比上年同期提高10.9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8.05%,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83个百分点。子行业中, 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的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36.69个百分点;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1.55%, 上升明显。
二、市场供需分析
1.主要产品产量:内燃叉车、气动元件、气体压缩机产量增速回升最为明显, 专用设备制造业中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塑料加工机械、棉花加工机械、缝纫机产量增速明显提高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品产量中, 电站锅炉累计完成4.6万吨, 同比增长33.59%;工业锅炉累计完成3.4万吨, 同比增长18.75%, 比上年同期提高;电站汽轮机产量同比下降18.38%, 出现下滑;电站水轮机产量同比增31.17%, 比上年同期略有上升。
金属切割机床产量累计8.8万台, 同比增长28.39%,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完成2.4万台, 同比增长57.69%。金属成型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6.54。机床产量增长较快。铸造机械产量同比增长36.26%,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内燃叉车产量同比增长179.74%, 大幅度上升。阀门产量同比增长22.49%,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风机产量同比增长59.99%, 比上年同期明显回升。
2010年1~2月,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中, 采矿专用设备累计产量51万吨, 同比增长25.18%。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同比增长59.74%。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增长9.03%;金属冶炼设备产量同比增长5.48%;金属轧制设备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下降9.82%, 比上年同期回落较大。粮食加工机械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4.28%, 比上年同期提高50.78个百分点。大型和中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6.13%和67.25%;小型拖拉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41.88%。拖拉机产量增速较快。农作物收获机械产量同比下降5.74%, 出现下滑。场上作业机械的产量同比增长48.46%, 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
2.销量及库存分析: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大幅度上升, 行业产成品增速明显回落
2010年1~2月, 机械制造业销售产值的增长速度较快, 与上年同期相比, 行业销售产值增速明显上升。库存方面, 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回落, 去库存过程顺利。
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024.26亿元, 同比增长32.06%,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3.8个百分点。其中衡器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他子行业的销售产值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升。1~2月, 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9.52%, 比上年同期提高14.58个百分点。
行业库存增长速度有一定下降。2010年1~2月,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产成品同比增长3.99%,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6.6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同比下降5.57%, 库存比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反映出去库存化过程进展顺利。
3.进出口分析: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仍小幅度下降, 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恢复较快增长
2010年1~2月, 机械行业出口形势有一定好转, 与上年同期的大幅度下滑相比, 行业出口得到一定能够恢复。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出口交值完成395.51亿元, 同比下降1.29%, 降幅比上年同期减少7.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完成234.77亿元, 同比增长15.28%, 出口增速回升较大。
子行业中,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5.59%, 下滑幅度较大。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交值同比分别下降27.04%和14.26%。出口增速上升较快的是轴承齿轮及传驱动部件制造业和风机风扇设备制造业, 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增长36.63%和52.03%, 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上升。
2010年1~2月, 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落, 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279.48亿元, 同比增长10.8%, 比上年同期下降44.7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投资完成211.16亿元, 同比增长32.8%, 比上年同期下降18.5个百分点。
四、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通用设备制造业内, 2010年1~2月小型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84%和45.71%, 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1.28和28.96个百分点。大型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 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2.99%和46.36%, 上升明显。中型企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30.67%和80.14%, 利润增长最为快速。
专用设备制造业内, 小型企业2010年1~2月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47%和44.14%, 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2.09和36.85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上升明显, 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78.52%和75.98%。
2.不同所制企业经营情况
分所有制类型来看, 机械设备制造业内私营企业和外企业的规模比重较大, 2010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私营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52%,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37个百分点, 利润同比增长52.73%, 增速比上年提高26.5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99%, 利润同比增长94.52%, 外资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股份制企业累计利润出现同比下降33.51%, 下滑幅度依然较大。
专用设备制造业内, 2010年1~2月私营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2.94%和41.67%, 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12和24.0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7%和87.49%, 上升明显。股份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0.64%, 增长迅速。
中国船舶行业运行报告
单位:亿元, %
单位:总吨, %
一、生产运行情况
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2010年1~2月份, 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势头。造船完工量, 实现了年初开门红。1~2月,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9亿元, 同比增长20.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648亿元, 同比增长19.6%;船舶配套业93亿元, 同比增长24.1%;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01亿元, 同比增长21%。
2.产量分析
2010年1~2月份, 全国造船完工量918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168.4%, 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新承接船舶订单572万载重吨, 虽然比2009年的66万载重吨增长了7.7倍, 但新船成交还未恢复正常状态。由于造船完工量继续大于新承接船舶订单, 手持船舶订单继续下降, 截止2月底, 手持船舶订单18695万载重吨, 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下降0.6%。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0年2月份, 我国规模以上造船企业生产民用钢质船舶369.4万总吨, 1~2月累计产量达790.8万总吨, 同比增长95.38%。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 按载重吨计算, 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6.1%、51.9%、37.6%, 与上年同期相比, 造船完工量提高了22.2个百分点, 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分别增加了0.8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二、销售增长情况
数据显示, 2010年2月, 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2万载重吨, 约为去年同期订单量的8.7倍, 占世界市场份额51.9%,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54%;截至2月底, 手持船舶订单量18695万载重吨, 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下降0.6%, 占世界市场份额37.6%,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从工业销售值看, 2010年1~2月累计, 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业共完成工业销售产值表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823.5亿元, 同比增长21.85%。
三、进出口情况分析
海关统计, 2010年1~2月, 我国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出口金额67.2亿美元, 同比增长65.8%, 增幅提高7.9个百分点;进口金额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4.6%, 增幅下降14.8个百分点。今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918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168%, 占世界市场份额46.1%,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2%。
2009年1~2月,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95亿元, 同比增长27.4%, 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 船舶制造业328亿元, 同比增长30.1%;船舶配套业13.7亿元, 同比增长51.1%;船舶修理及拆船业47.5亿元, 同比增长8.7%。
四、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和造船市场影响还将继续蔓延和加深, 造船市场复苏明显滞后于经济复苏。2010年1~2月,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49亿元, 同比增长15.14%, 增幅较上年同期高出8.7个百分点。
当前新造船价格已达到13年来的最低点。2010年在产能逐步释放、订单维持相对低位等因素影响下, 船价继续下行, 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亏损情况仍比较普遍。2010年1~2月, 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7.26亿元, 同比增长74.22%。
五、发展预测
1.新船价格持续下行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 2010年1~2月份, 世界新船成交量79艘、658万载重吨, 月均329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84.7%, 但是, 与去年全年月均水平相比, 仅提高14.6%;主流船舶新船价格持续下行, 好望角型散货船和VLCC油船已经分别探至5400万美元和9700万美元, 综合反映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继续维持在136点低位。总体上看, 国际造船市场仍处于低位运行阶段。
2.国际船舶市场出现新的变化
近期市场的特点和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船东需求的重点仍在散货船, 在今年成交的订单中, 散货船占订单比重份额高达85.5%。其次, 订造船东发生明显的变化, 过去一年订造者主要以非主流船东为主, 但近几个月主流船东, 甚至一些老牌大船东开始活跃, 如日本NYK和商船三井均重新开始下单。第三, 手持订单加速消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船加入"抢单"阵营, 多数船也已由过去的"有选择接单"转变成"饥不择食, 见单就接"。
3.船舶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从趋势看, 散货船作为成交的主力船型不会发生变化, 预计将会出现若干批量订单;油船成交量需求回升相对平稳;集装箱船短期内出现订单的可能性不大, 但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将会出现一定程度改观;液化气船市场近期会出现明显起色。从新船价格变化趋势看, 新船价格逐渐探底, 原材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 特别是近期韩元强劲升值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 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此外, 从摊薄成本和提升船队竞争力的角度出发, 预计更多的主流船东会重新考虑继续订造新船。
单位:亿元, %
单位:亿元, %
饮料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9
一、饮料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41.98亿元,同比增长24.1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6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饮料制造业资产总计为5671.44亿元,同比增长18.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5个百分点;企业数为480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77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07.4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23万人。其中: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企业数分别为210、2220、1433、944个,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37%、46.18%、29.81%、19.64%。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4.91、63.86、30.78、7.86万人,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57%、59.45%、28.66%、7.32%;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69.50、51.42、58.89、29.78万元/人,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多16.70、少1.38、多6.09、少23.02万元/人。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48.90、2796.92、2115.06、281.1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30%、50.47%、38.16%、5.07%;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 7.4 7%、24.58%、22.49%、28.11%,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3.35、高0.46、低1.63、高3.99个百分点。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资产总计分别为341.02、3283.67、1812.75、234.0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01%、57.90%、31.96%、4.13%;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28.15%、15.00%、23.94%、20.72%。
(二)产销情况
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对饮料行业产销情况开始产生负面影响。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5696.90亿元,同比增长25.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2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5514.96亿元,同比增长24.1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391.56亿元,同比增长24.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26个百分点。由于粮食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增速大幅下滑,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速在4季度也逐月放缓。其中:2008年10月,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06,比上年同期提高2.82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低2.54点;2008年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64,比上年同期提高2.42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1.64点;2008年12月,我国饮料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04,比上年同期提高1.52点,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4.18点。
(三)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4902.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20.77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4020.54亿元,同比增长25.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5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2.02%,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63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581.65亿元,同比增长22.2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58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87%,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61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249.63亿元,同比增长25.1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05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5.09%,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50.31亿元,同比增长34.0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75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03%,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5个百分点。其中: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成本费用总额,分别为340.74、2359.22、1945.98、256.19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95%、48.13%、39.70%、5.23%。
(四)盈利情况
受经济增长放缓、成本上涨影响,2008年软饮料制造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行业亏损额增速加快。2008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68.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1.77亿元,同比增长21.15%,比上年同期41%的增速下滑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同期,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5.95亿元,同比增长25.4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03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饮料制造业亏损面为16.2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9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9.8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14.51、275.36、161.28、17.18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10%、58.79%、34.44%、3.67%。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分别为3.44、26.07、15.31、1.13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7.49%、56.74%、33.32%、2.4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0.50%、6.74%、65.71%、241.04%,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5.06、低18.70、高40.27、高215.60个百分点。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亏损面分别为25.24%、16.17%、18.49%、11.12%,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8.97、低0.10、高2.22、低5.15个百分点。酒精制造业、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亏损深度分别为23.71%、9.47%、9.49%、6.57%,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3.90、低0.34、低0.32、低3.24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发酵酒精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发酵酒精681.27万吨,同比增长4.1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74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发酵酒精58.70万吨,同比增长-3.3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9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发酵酒精52.27万吨,同比增长-13.6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2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发酵酒精64.11万吨,同比增长-4.0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81个百分点。
(二)饮料酒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饮料酒4882.29万吨,同比增长7.0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64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饮料酒376.94万吨,同比增长10.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2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饮料酒317.84万吨,同比增长9.0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3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饮料酒308.77万吨,同比下降2.4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34个百分点。
(三)软饮料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软饮料6415.10万吨,同比增长19.1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0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软饮料488.26万吨,同比增长10.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31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软饮料483.37万吨,同比增长26.7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8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软饮料546.40万吨,同比增长28.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30个百分点。
(四)碳酸饮料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碳酸饮料1107.40万吨,同比增长10.4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2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碳酸饮料75.23万吨,同比增长17.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4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碳酸饮料70.00万吨,同比增长26.0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6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碳酸饮料111.02万吨,同比增长34.4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35个百分点。
(五)果汁及果汁饮料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1182.51万吨,同比增长12.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10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101.62万吨,同比增长6.6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0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93.88万吨,同比增长16.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32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果汁及果汁饮料101.58万吨,同比增长14.8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六)瓶(罐)装饮用水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475.58万吨,同比增长23.9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58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06.71万吨,同比增长19.7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9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12.07万吨,同比增长46.4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65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瓶(罐)装饮用水206.97万吨,同比增长46.4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4.60个百分点。
三、行业热点与政策变化
(一)餐饮业启动扩大内需10项行动,重点扶植中小型企业
中国烹饪协会宣布,全行业正式启动扩大内需10项行动,行业协会将争取政策性资金扶持,重点扶植100个中小型餐饮企业健康成长,规范发展。中烹协秘书长冯恩援介绍,行动计划主要包括:通过指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式,大力开展大众化餐饮服务;加快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和社区早餐服务网点、主食厨房的建设;引导和规范网络订餐;树立农家乐、渔家乐、美食街区等餐饮服务品牌,打造便民、亲民的餐饮行业整体形象;举办美食节、小吃节等节庆活动。为扩大餐饮就业渠道,中烹协还启动在全国餐饮企业200个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建设项目,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青年提供餐饮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餐饮业启动扩大内需,将对酒类以及软饮料等行业形成利好,带动销售额持续增长。
(二)质检总局发布固体饮料产品质量抽检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固体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该报告指出: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固体饮料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14个省、直辖市126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6.9%。此次抽查依据《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可可粉固体饮料卫生标准》、《果香型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固体饮料产品的蛋白质、水分、苯甲酸、山梨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砷、铅、日落黄、柠檬黄、亮蓝、胭脂红、苋菜红、糖精钠、甜蜜素以及标签等2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对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促使固体饮料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三)酿酒业振兴,白酒消费税可能下调
《轻工业振兴三年规划草案》已经提交国家工信部,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审议后上交国务院。白酒与酒精行业消费税有望随之降低,该政策出台将对二三线白酒构成利好。白酒与酒精行业消费税有望随《轻工业振兴三年规划》出台而降低。同时降低的还有化妆品、贵重首饰、手表等商品的消费税。目前白酒消费税达20%。而有媒体此前称,“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要求,现正制订酿酒行业振兴规划。酿酒行业振兴规划主要包括:酿酒行业现状、当前形势、政策措施、规划实施等方面。同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充分考虑金融危机给酿酒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推广企业品牌为重点,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轻联提出《2 0 0 9~2011年酿酒行业振兴规划》。此外,有消息人士称,具体措施可能会涉及增值税的返还等,主要是白酒与酒精行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目前正在与财政部等多部门进行协商。有研究人士认为,白酒本身属于高利润行业,且行业本身对解决就业贡献不大,从刺激经济、平衡预算的角度,国家应该不会调整目前高达20%的白酒消费税。此外,尽管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而言白酒行业所受影响较小,因此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应该不会向该行业倾斜。
(四)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反垄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
国家商务部新闻办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目前“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依旧在审理过程中。这意味着针对可乐并购汇源案的反垄断审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而可口可乐和汇源要约到期的时间是今年3月23日。按照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审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期30天的初步审查阶段。如果在完成第一阶段审查以后,认为该并购案影响市场竞争的可能性比较大,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第二阶段审查为期90天,必要时第二阶段审查还可延长60天。一般案件往往第一阶段便能出结果。此前,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在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可口可乐方于2008年11月19日提交最后一次补充材料后,整套申报材料已经达到了规定标准。从2008年11月19日至今,已然超过30天。可口可乐和汇源双方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均表示,反垄断审查还在进行中,双方会配合商务部的工作。不过,调查时间的延长并不意味着该案失去了希望。美国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反垄断审查机构一共接到2201个申报,其中63个案件进入了第二阶段审查,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的并购案中,也有部分企业接受限制条件后继续完成并购。而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时间较短,到目前为止并无相关数据可参照。
商业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10
一、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增速逐步提高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波及实体经济,我国投资、出口都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下滑态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对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当前是我国自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以来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
去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半年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3%、25.9%和28.6%。其中,粮油类增长28.6%,肉禽蛋类增长25.6%,服装类增长26.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0%,日用品类增长1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6%,家具类增长28.0%,化妆品类增长2 3.6%,金银珠宝类增长42.9%,通讯器材类增长4.4%,汽车类增长29.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减少5.7%。
(二)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较快增长
分地域看,去年前三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同比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
(三)批发零售业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5573亿元,同比增长22.0%。从增速上看,2008年以来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同样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7、8、9各月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2~6.8个百分点,在2008年以来各月中,增速也处于高水平。
2008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增速持续减缓的态势,在2月份投资增速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的39.2%后,前6个月累计增速下降到21.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5个百分点,也是一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去年7月份以来,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逐月回升。去年前三季度累计增速25.6%,但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个百分点。
(四)住宿和餐饮业持续高增长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055亿元,增长24.8%。前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83.61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与批发零售业相同,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从7月份也开始加速增长,不同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
(五)城、乡居民收支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据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虽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了5.7个百分点,但与上半年增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73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56元,同比增长18.3%。
去年前三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46元,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3971元,同比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实际增长率比上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358元,同比增长19.2%;出售农产品收入人均1717元,同比增长20.1%;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现金收入人均507元,同比增长10.7%;农民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101元,同比增长20.9%。
(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国际价格涨幅回落的共同作用下,自去年5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降低。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6.7%,农村上涨7.7%;食品类价格上涨17.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8%,衣着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价格上涨7.0%。
(七)企业景气下降
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去年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和19.2点。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5.5、119.3、124.3、127.7、123.7、131.2、96.4、113.6、146.2和122.3,比二季度回落3.5、13.6、9.1、5.9、8.2、7.8、22.0、9.5、13.0和2.3点。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采矿业外,其他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面下降。
(八)预计全年消费需求有所放缓
去年四季度,国民经济继续面临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加。但是, 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和资金供给总体充裕,储蓄率较高;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企业竞争力和活力不断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的积极变化,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将比第三季度明显上升,预计全年GDP增长9.8%,增幅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有可能有所放缓。主要因为:一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增长减速。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回落了3.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影响未来居民购买力水平。二是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就业将更加困难,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三是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将形成较明显的财富负效应。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在短期内很难由其它消费热点替代,新购房家庭减少已经使家用电器、家具、装修材料等商品销售增幅下滑;其他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有可能明显减速。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由于物价水平回落,预计四季度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名义增速将有所减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21.5%,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二、行业热点问题
(一)9月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1%
据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去年9月份重点商业企业零售额增速小幅回升,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1%,增幅较8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增长20.2%。零售、餐饮企业增速双双回升。9月份核心零售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2%,增幅较8月提高0.4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增长20.6%;核心餐饮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19.7%,增幅较8月提高0.3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增长18.4%。家用电器和金银珠宝增幅继续领先。9月份,家用电器和金银珠宝继续保持旺销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9.8%和32.3%,增幅继续位居前两位。建筑及装潢材料、化妆品、食品分别增长18.6%、18.6%和18.4%,其中化妆品增幅较8月提高4.7个百分点。
专业店零售增速明显快于其它业态。去年9月份,专业店零售指数同比增长31%,较8月份提高7个百分点,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零售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9.2%、17.8%,增幅居零售业态二、三位。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地区。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 9%、24.2%和21.3%,中、西部地区增幅分别高于东部5.2和2.3个百分点。1~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零售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9.6%、23.1%和22.2%。
外资企业增幅高于内资企业。去年9月份,内、外资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0%和16.2%,增幅较8月份分别提高了0.4和0.9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20.6%和19.9%。10月份迎来假期改革后第一个黄金周,核心商业企业零售额增长幅度将有所提高。
(二)“十一”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4200亿元
去年“十一”黄金周恰逢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精心筹备,全国商品市场供应充足,销售旺盛,秩序井然,价格平稳。据商务部监测,9月29日至10月5日,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多亿元,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1%,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一是准备充分,市场秩序井然,商品供应充足。二是客流量大,商家促销有力,销售大幅增加。三是金银珠宝、家电、体育用品畅销,文化消费受热捧。四是餐饮市场火爆,婚宴、特色宴唱主角。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结婚喜宴多,特色餐饮旺,餐饮市场呈现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据监测,陕西、四川、青岛、吉林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较上年“十一”黄金周分别增长30%、25%、24.9%和19.7%.上海市共有2.5万对新人在“十一”期间举办婚礼,各类餐饮企业接待婚宴约30万桌,由于市内婚宴成本较高,许多新人把婚宴搬到郊区或临近省市,带动了当地的婚宴市场。吉林长春有6000对新人举行婚礼,比上年“十一”增长近一倍,一些酒店推出自助式婚宴,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浪费,受到市民青睐。陕西西安饭庄接待各类包饭4800余桌,营业收入比上年“十一”增长58%,西京国际饭店接待婚宴150余桌,比上年“十一”增长36%。修缮后的北京前门大街迎来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在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等老字号餐饮店前,等候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一些老字号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十一”增长一倍以上。重庆陶然居、秦妈火锅、顺风123等特色餐饮店餐餐爆满,营业额普遍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一成以上。青岛登州路、云霄路等特色餐饮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光顾,餐饮营业额比平日增长30%以上。
(三)零售业三季度业绩增长四成
截至去年10月29日,有两市45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公布三季报。零售业公司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增长,45家公司去年1~9月共实现净利润29.98亿元,同比增长约41%。不过,在经济下滑、收入减少的预期下,零售业的高景气或难持续,业绩前景不甚乐观。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上半年受关注的CPI上涨,经济下滑以及收入减少的预期, 显然将给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而受预期通胀率下降的影响,名义零售额增幅可能出现更大程度的下降。此外,零售商加大日常生活必需品类占比的应对措施, 还将影响企业的毛利率水平。
根据WIND统计,45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23.75亿元,同比增长23.07%;营业成本为734.66亿元,同比增长21.69%;实现净利润29.98亿元,同比增长40.91%。不过,去年第三季度零售业的营业总收入约为284.90亿元,同比增长约18%;实现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近17%。可以看出,零售业第三季度的业绩增幅已放慢。
此外,零售业从2008年起开始施行25%的所得税率,也成为推动行业业绩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此前,大多数零售业公司所得税率为33%。虽然去年前三季度零售行业业绩仍然增长较多,但在经济下滑、收入减少的预期下,零售业2008年第四季度以及2009年的前景也黯淡起来。
针对此类情况,不少零售商都已开始做出相应调整。相对抗跌的超市企业也有不少开始调整商品结构,由过去重日用品外延消费转向加大日常生活必需品类的占比。尽管如此,分析人士对于零售前景仍不太乐观。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6个月内零售企业受宏观经济回落影响,出现业绩放缓将较为明显;其次,外部资金压力及供应商、房产出租人等经济情况恶化,导致企业外部扩张速度放缓将不可避免。
(四)零售企业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去年7月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但由于消费的抗周期性特征,经济下滑对消费的影响也相对滞后,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为此,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袭击下,这里成为零售企业普遍看好的转移地带。
去年10月26日,家乐福集团在成都宣布将投资5000万元在南充开店。这意味着,家乐福1999年进入四川以后首次将网络布局延伸到除成都以外的四川二线城市。按照家乐福集团全球副总裁白恩杰的说法,未来三年内家乐福希望在四川新增五家以上的门店,而他们将继续保持每年在中国新开20家以上门店的速度。无独有偶,沃尔玛也将眼光盯紧了娄底、芜湖、湛江、茂名、韶关等三线城市。去年沃尔玛在中国开设了30家店铺,其中只有3家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余都开在了省会或其他城市。据调查获悉,仅韶关一地,目前就云集了沃尔玛、大润发、屈臣氏、广东益华百货属下乐家超市等中外零售巨头。湛江广百在2007年底租赁期满后停止营业,近日广百股份重新与该业主签约,新项目预计2010年开业。继南京、无锡三家新店大获成功后不久,以平价、时尚著称的国际知名时装零售巨头第7家门店在常州开业。根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去年报告中的预测,到2017年,75%的中级市场将出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中。然而,二、三线城市也存在较高风险。“跨国零售巨头在二、三线城市布局,更多出于战略考虑。”家乐福一位人士透露,受通胀影响,一线城市土地、房价越来越高,跨国零售企业为摊薄整体开店成本,于是会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中均衡布局,以拉低总体成本。基于此,跨国零售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布点不可能密集设置,最多开3~5家门店。中国城市差异化较大,这些二、三线城市分布较散,难以在物流、当地供应商方面获取最大资源整合。因此虽然前期开业成本较低,但盈利较难。
相比较来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受实力影响,尚难跨区域发展。但他们具有区域性优势,比如苏果、物美、民润在江苏、京津、深圳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而外资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挤入他们的地盘。这些区域零售企业立足本区,深耕深挖,不断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如今他们又牵手资本市场,比如广百股份、茂业国际、步步高、江苏时代陆续在内地、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可以预见,通过增发公司的股票、再融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这些区域的零售企业将在二、三线城市中成为中国流通业最核心的力量。
经济运行重要动态 篇11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做好成品油供应和价格管理工作。8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做好成品油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管理的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要努力增加原油加工量,合理安排炼油企业检修时间,严格控制成品油出口,增加市场供给,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所有成品油经营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不得囤积惜售;成品油生产和经营企业要认真执行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销售成品油;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成品油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停供限供和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提高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的企业,对散布虚假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等价格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要从严查处。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加快煤矿生产能力复核与新版生产许可证核发进度。8月上旬,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下达煤矿生产能力复核结果和核发新版煤炭生产许可证工作。通知指出,按照国家审查结果核准下达各煤矿生产能力,变更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能力,是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最终环节。换发新版煤炭生产许可证是贯彻《行政许可法》、改进和加强煤炭生产许可监管的重要举措。通知强调,凡参加2006年煤矿生产能力复核、目前正常生产的煤矿,均应核准下达生产能力复核结果。所有目前处于生产状态并核准下达了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煤矿,均应换发新版煤炭生产许可证。各产煤省(区、市)在新证换发工作中,对上报的资料要严格审查,确保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生产能力与核准下达能力一致。
经济运行动态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最近发布《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3.6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从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看,煤炭行业下降7.76%,钢铁行业下降6.49%,建材行业下降7.84%,化工行业下降5.17%,纺织行业下降0.73%,电力行业下降2.57%;石油石化行业和有色行业分别上升1.27%和1.58%。
我国用电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据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用电量11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8.8%,同比提高0.7和4.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结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了2006年的74.89%,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又分别提高到75.12%和76.05%,且呈现逐月提高状态。重点行业用电增长过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大行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产品产量、价格、出口和利润增长都比较快,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加快增长。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保持加快增长态势,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增势突出。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物流需求系数(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由去年上半年的2.9增至3.2,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继续增大。
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增加。上半年,长三角水运经济延续了去年较快增长的势头,各项运输指标继续高位运行。港口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生产指标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石化集团采取措施保证国内市场用油需求。8月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应,中石化从6月开始,逐月减少成品油出口量。同时加强调运,以满足国内重点地区和一些铁路运力比较紧张地区的成品油供应,并增加从系统外的成品油采购,以满足市场需求。
地方动态
江西有色行业上半年能耗同比下降6%。江西有色金属行业狠抓节能降耗和控制“三废”污染排放,上半年主要能耗指标和排放指标明显下降,全行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414吨标煤,同比下降6%,走上了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上海市编制完成《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和市环保局编制完成了《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0年,上海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26%。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篇12
一、纺织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105.29亿元,同比增长16.3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4个百分点。去年8月末,我国纺织业资产总计为14514.78亿元,同比增长12.2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3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877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22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612.2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1%。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8月末,我国纺织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1.4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22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23.7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91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4555.0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2.74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5044.9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6.29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3699.94亿元,同比增长16.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0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556.45亿元,同比减少4.44%;产销率为4.06%,与上年同期的97.41%相比有很大差距。8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300.14亿元,同比增长15.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8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261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47.59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11736.26亿元,同比增长16.1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20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3.06%,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93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324.69亿元,同比增长17.9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0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5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1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362.00亿元,同比增长12.8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9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88.7亿元,同比增长23.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50%,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7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68.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74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79.66亿元,同比增长49.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31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纺织业亏损面为19.6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7.0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2个百分点。
(六)行业运营绩效
成长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6.3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4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率为12.6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86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12.24%,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2.9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2个百分点。行业成长能力大幅下降。
盈利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毛利率为10.4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36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3.5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7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1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3.23%,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8.24%,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勉强维持一般水平。
偿债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资产负债率为60.8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50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3.48倍,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0倍;产权比为1.56,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3倍。
经营能力。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总资产周转率为90.2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78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5次;产成品周转率为9.03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7次。2008年1~9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 154.03亿元,同比增长3.5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8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低2 9.9 0个百分点。纺织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5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二、行业企业规模结构
(一)产品销售收入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105.29亿元,同比增长16.3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16.00亿元,同比增长9.6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7.67%,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2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36.07亿元,同比增长9.6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9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6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9.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53.23亿元,同比增长22.9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93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6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53.06%,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二)利润
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68.30亿元,同比增长12.6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 7.8 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01.69亿元,同比减少2.67%,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89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3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21.72%,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16.36亿元,同比增长0.2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7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2.4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24.8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0.25亿元,同比增长28.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6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53.44%,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8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79.66亿元,同比增长49.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3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8.74亿元,同比增长153.5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7.56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3.9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0.9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4 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4.57亿元,同比增长55.6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4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3.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6.35亿元,同比增长3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07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7.9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5.6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60个百分点。
亏损面。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亏损面为19.67%,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7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面为22.40%,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0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7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面为28.86%,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29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9.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面为18.70%,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9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96个百分点。
三、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一)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因素分析
虽然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也开始回落,但纺织企业面临的现状仍然是很严峻的。多重因素导致纺织行业业绩下滑,去年上半年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下半年则变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外需萎缩。实际上我国的纺织企业基本上50%需要靠外需来消化。
美国金融危机成为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去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金融动荡和全球性经济衰退威胁加剧;国内宏观经济变数增加,政策调整“保增长”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在此情况下,我国纺织行业运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市场需求严重疲软,出口难度加大;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没有缓解;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全面上涨;国家从紧货币政策效应显现,融资困扰加剧。这一系列困难使得我国纺织行业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是我国的出口型工业制造产业。金融危机将造成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需求疲软,进口商偿付能力下降,用于国际贸易支付的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型行业形成不利因素。在中国的纺织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大大小小上千家纺织企业中,以内销为主的纺织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冲击较大的主要是一些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其次,实际上年初的雪灾已经开始影响纺织行业。据在当地调查了解到,规模较小的纺织企业早在油价疯涨的时候就已经倒下了一批,另外有几家比较大的外贸型纺织企业也停了一部分机器。
政府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直接带来利润。纺织行业出口的困境已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自去年8月1日起,国家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先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去年11月1日,国家再次出台政策,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根据相关的研究表示,若按照去年行业出口的15%增长率来计算,出口退税率每1%的上调可为纺织行业直接带来13亿美元的利润,此次退税率的调整,可带来约40亿美元的利润。
纺织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用工科学化。从去年开始我国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呈直线上升,用人成本的上升,使纺织企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无形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年初开始,珠三角地区不少出口制造行业开始裁员降薪,亏损进一步扩大的纺织企业也在所难免。在公司困难的时候,降低成本或许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其中用工效率最大化是最常用的方法,原来5个人完成的一道工序,现在要求3个人完成,因此对员工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二是内销重点放在中高档市场。虽然政府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不过由于外贸订单减幅很大,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企业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内需,而现在国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高档的客户中。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从中低收入消费者中获取的利润不断减小,而高端产品利润依旧很大。很多纺织品公司正在改变策略,开发中高档消费市场,生产中高档产品。三是采购由粗放到精打细算。纺织企业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原材料的采购,这也是成本控制中的一个环节。在企业有大量的订单的时候,景气的环境让纺织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不是十分重视,一般对于原料采购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成本压力不断增大时,企业也开始精打细算。很多原本从江苏、上海等地采购现在转移到了东北地区。
(二)纺织行业趋势分析
纺织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正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加深,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放缓趋势更加明显,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波动都较大,国际市场需求还难以预测,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将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从总体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具有竞争优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趋势对去年后几个月纺织出口将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步伐将持续放慢,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减速趋势难有改变。
要素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下游价格难以消化提升。一是原料、能源成本明显上涨。我国棉花、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高达40%~60%。去年1~8月,我国进口化纤原料、棉花单价同比分别上涨了18.8%、19.6%;我国工业品的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2.2%;而同期,我国纺织品的商品零售价格仅仅上涨了0.5%,服装鞋帽类产品甚至下降了1.6%,纺织行业还无法将要素成本的上涨压力传导出去。二是财务成本大幅上升。去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息支出增长27.5%,超过销售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三是劳动用工成本大幅增加。纺织劳动用工密集,近两年工资涨幅超过15%,广东、江苏、浙江一带达到30%,去年以来纺织用工成本进一步增长。迫于成本压力,不少企业已减少用工,这也是去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用工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