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运行机制(共12篇)
构建运行机制 篇1
一、构建和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七大以来, 中央根据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实际提出了“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 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把预防腐败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 在企业权力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如有的企业领导班子权力运行不规范, 决策不讲原则、不讲程序, 没有很好地体现民主集中制;有的单位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上不规范、不严肃, 存在不招标、虚假招标、随意更改内容、随意大幅增加费用等违规现象。这些现象尽管是少数的, 但影响很坏, 严重破坏企业的风气、破坏企业的秩序、破坏生产经营,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不利于干部的成长, 必须通过制度加以规范、通过监督加以制衡和约束。
二、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原则
一是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原则。科学把握和遵循国有企业权力运行规律, 着眼于关口前移、着眼于权力监督, 着眼于从源头防治腐败, 实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控制。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原则。积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创新企业经营管控模式,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效益不断增长,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坚持依法实施、公开透明原则。把公开透明作为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 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集体决策, 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工会和职代会的监督制约作用, 加大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力度, 实现监控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四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要在全面监控的基础上, 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重要部门的权力监控, 突出抓好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的监督, 突出抓好容易产生以权谋私行为的关键环节, 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既要做好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 又要突出抓好重点环节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三、唐钢构建和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主要做法
唐钢公司从2012年7月开始, 全面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通过两年多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实践看, 建立有效预防腐败的防控机制, 就必须围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研究权力运行的规律, 加强权力过程监管与控制, 有效阻断利益链, 通过梳理、查找、防控、评估四个不同阶段, 厘清权力界线、责任界线、廉政界线, 建立相应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防线, 实施风险防控, 建立廉政风险长效防控机制。一是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氛围。广泛深入进行宣传发动, 使广大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增强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发动, 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全面梳理权力事项, 找准权力风险点。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状况进行分析, 重点查找由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风险;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各流程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制衡方面可能发生的风险;岗位的职责不明确、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过大, 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执行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
四、唐钢构建和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取得的成效
一是企业权力部门规范运行权力的意识进一步强化。通过层层推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使各行权部门及行权人员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关于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同时, 进一步熟知和把握了本单位权力运行的程序规定, 特别是“风险点”环节需要落实的主要措施, 从而强化了其制度观念和照章办事意识, 增强了责任心, 为保证各项重点职权的正确行使, 有效防范决策失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各单位各部门权力运行的程序规定进一步科学化。如一些单位在对照“流程图”开展权力运行的过程中, 发现先前设计的某些权力运行程序不够科学或者所定制度不尽完善, 为落实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要求, 他们主动与权力运行监控部门进行沟通, 调整和修订运行程序, 健全相关制度, 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也便于操作。一些由于内设机构变化而改变了决策流程的单位, 根据工作的要求, 及时重新绘制了流程图, 修订了决策制度和规定, 使本单位权力运行和有效监控的体制机制得以不断完善。
三是促进了权力运行监控工作进一步到位。通过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使权力运行监控部门工作有抓手, 监督有依据, 检查有标准, 较好地解决了原则性部署多, 可操作性措施少, 一般性要求多, 创新性措施少的问题, 也为后期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实施责任倒查、责任追究提供了依据。
四是促进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推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过程中, 始终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落实公司关于对各项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精细管理的要求, 力求把每项工作做实做到位做出成效。通过实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把“流程图”变成“行动图”, 使纸上的规定变为“行动路标”, 规范了决策行为, 减少了影响决策的人为因素, 促进了行权单位加强管理, 堵塞漏洞, 提升了管理和决策工作的效率。
总之, 唐钢在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打造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发挥了强有力的服务保证作用。唐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十二五首批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被河北省确定为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示范点和省级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联系点。在全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会议上, 唐钢作为国企的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 受到广泛好评。
摘要: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主要是通过强化对权力运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廉政情况的监控, 有效地减少发生腐败的可能, 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唐钢公司开展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探索、研究, 阐述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现状、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原则, 以及唐钢公司开展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就, 旨在从理论到实践, 摸索出一条通过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实现有效预防腐败的途径。
关键词:权利运行监督机制,企业生产经营,预防腐败
构建运行机制 篇2
着力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形成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河北省从规范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能入手,着力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途径。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必然导致腐败。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就必须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监控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行政权力是十分重要的公共权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剖析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对行政权力运行监控不力是造成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途径。从2005年开始,河北省通过采取编制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动态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等措施,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行政权力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腐败问题的发生。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以后,河北省被中央纪委确定为“三个更加注重”的试点省份。在认真分析反腐倡廉工作现状和重新审视以往有关举措的基础上,河北省提出,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向前延伸、向后拓展,积极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
控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抓好行政权力行使前的廉政风险评估、行使中的公开透明、行使后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打造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链条,确保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和行政效能的不断提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抓好关键环节。权力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有着内在的规律。因此,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善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把握行政权力运行的规律,妥善处理行政权力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行政权力行使依法规范。在实践中,河北省主要是抓住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一是开展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管理,注重事前防范。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权力纳入廉政风险查找范围,力求找准找全可能产生腐败的风险点,并依据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部门和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由各级纪检机关采取保廉承诺、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监督。二是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注重事中监控。深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的动态公开,大力推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在各市、县推行政府常务会议旁听制,在各级政府部门推行重大事项决策和重要权力行使“会审会”、“处(科)务会议纪要”制,最大限度地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三是强化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评议考核,注重事后问效。结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重点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行政权力运
行效率及质量进行评议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等挂钩,形成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激励约束机制。
权力公开运行重在机制构建与完善 篇3
位于北欧的芬兰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在今天的芬兰极为罕见,其主要原因是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廉洁文化的影响。在芬兰,透明和公开是政府的一个主要原则。公共部门的一切都要公开,以自觉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政府档案馆以及公共部门的所有档案材料不仅对专家和研究人员开放,同时也对新闻界和公众开放。公民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了解政府部门的有关情况,从而有效地防止政府部门产生腐败现象。社会的透明程度也很高,任何人都不能开匿名账户,税收当局有权了解全国所有账户的情况。每个公民和团体的收入及财产(资产)每年都要在纳税表上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到税务局查询某人或某团体的收入及财产情况。据统计,1985年至1992年间,芬兰只有25起贿赂案。2012年,芬兰在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公布的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与丹麦、新西兰并列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
一、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
由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上还需不断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也存在薄弱环节。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下,对党政“一把手”决策权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由于缺乏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掌握它的人能够将个人利益、眼前利益,置于群众的整体利益、当地长远发展的利益之上。对此,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等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各级信访、政风行风热线、投诉中心等载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级行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民意调查制度。要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让老百姓知晓政府运作的状况,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发生原因、处理进程和结果,及政府的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便于群众评价和监督,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落实行政问责制。要加强各种要素交易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增强各项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完善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制度和监管办法。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民主程序,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咨询制度。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推进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重要条件。在政务中有的内容公开范围有限、专业色彩较强,一般群眾不大容易接触到、看得懂,如发展规划、决策程序、内部管理情况等,这可能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评价和信任。所以,领导干部要提高公信力,就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精神,按照有关规定,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使这部分内容公开透明,方便人民群众了解和评价,以取得人们的支持和信任。
二、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媒体监督的兴起,是政治现代化的一大标志,也是善政和善治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不断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在媒体监督下工作的习惯。领导干部也只有自觉接受媒体监督,勇于创造有利于监督的社会环境,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监督机制,使每一项决策、制度和措施都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反映民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把接受媒体监督作为重要的政治修养、执政素质和文明素养来培育。舆论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时代要求,领导干部接受舆论监督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滥用职权、腐败堕落直至违犯党纪国法,都与权力失去监督有直接关系。权力一旦失控,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使领导干部掉进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能不能真心诚意地接受舆论监督,是对领导干部是否出于公心、从善如流的检验。事实上,接受舆论监督,并真诚地加以改进,不仅不会影响领导干部的形象,还会提升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工作,有利于人民。领导干部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度量,善于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特别是要正确对待媒体的不同意见。不管是褒是贬,甚至是尖锐的批评意见,都要正确对待,在各种不同意见中辨别是非、保持清醒,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三、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并强化监督
领导干部要自觉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问责等制度,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对自身执行纪律情况的监督。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合力。同时,各级党委要坚持严格执行党纪,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干部予以严肃的惩处,促使违纪者改正错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行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警示党员干部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强烈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要正确处理维护纪律和发展党内民主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党内监督,用严格的政治纪律约束和规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要保护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权利,同时要坚决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努力营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显著增强,这对政府机关和各级干部推进信息公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渠道更多,这也为增强政务公开性提供了必要条件。政府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应直面现实、积极应对,通过强化权力的公开运行,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作者: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
论高校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构建 篇4
关键词:高校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构建
高校间的战略联盟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如美国的常春藤联盟、德国的TU9、澳大利亚的八校联盟、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等, 但对于我国来说, 高校联盟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相应的联盟经验, 我国的联盟实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一, 就中国高校联盟而言, 简单模式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发挥成员高校的积极性, 导致联盟内部横向沟通不足, 成员高校合作意识较差。第二, 由于成员彼此之间信任的缺乏, 高校联盟内部的合作关系常常会面临不确定性。第三, 中国高校联盟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够健全, 还不能充分发挥高校的整合力量、激发联盟成员的活力、维护联盟稳定的作用。第四, 政府对高校联盟存在过度干预或干预不足两方面问题, 尚未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因此, 如何构建联盟与合作之间的运行机制, 提高合作效率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相互信任的机制, 降低联盟之间的交易成本
“信任”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卡将其定义为“相信他人未来可能行动的赌博”, 主要包括两个组成元素:信心和承诺[1]。信任作为高校战略联盟有效运行的一种重要机制, 也是在研究高校战略联盟时被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信任状况就有什么样的高校战略联盟运行状况。信任的层次决定了高校战略联盟的层次。相互信任既是联盟成员间互利互惠的需要, 更是联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行为路径。有学者认为, 信任是在制度和权威之外的另一种组织控制机制, 能降低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 减少违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2]。
高校战略联盟信任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构建。
1. 加强联盟高校间的声誉评估。
为了建立可靠的相互信任机制, 选择合适的合作高校是建立战略联盟的首要任务, 也是战略联盟信任机制构建的基础。联盟高校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专业性团体对各成员高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系列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全面考查, 对其是否具备履行承诺的能力、技能和资源, 以及其建立信任关系的动机等进行分析与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高校的办学实力, 相关专业与学科办学水平, 社会认可程度, 以及联盟内组织信誉等。如美国东南部大学工程教育联合体, 为了实现改革工程课程的创新目的, 在联合体中心组设有教学评估评价小组, 对参与合作高校的课程从设置开始, 进行全面的评估认定, 确保在各校课程改革的推广质量, 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3]101。
2.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监督机制。
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联盟高校运行的基础, 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联盟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 两者可以促进信任的建立和维护, 减少冲突的发生。如学分互换就是高校联盟促进信任的重要制度之一。学分互换是为了促进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出的一项合作教学制度, 意味着参与联盟或合作的高校对其他参与合作的高校开设课程的认可, 学生所学的学分在合作高校范围有效。如美国加州公立大学系统的学分互换内容是:共同开发与实施通识教育类课程 (简称IGETC项目) , 学生可在加州境内任何被认可的高校中学习“IGETC项目”目录内课程, 所修学分在加州大学分校、加州州立大学系统、社区大学系统内都能得到认可。这是一种建立在学分互换制度基础上的信任, 若没有这样的制度, 要实行高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是困难的, 也没有教学质量的保障, 合作难以持久, 联盟与合作的信任机制难以形成[3]102。
3. 建立公平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机制。
可以通过加强联盟高校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促使各高校信守合作, 巩固和发展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联盟合作协议中就应明确、规定风险和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原则, 并在收益分配中体现出来。对于承担风险大和付出额外投入的高校, 要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对于个别高校投机取巧和不作为等行为, 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4.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博弈理论认为, 博弈双方采取合作策略的情况, 是考虑在重复博弈中长期收益超过短期收益。合作期限越长的联盟高校, 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就越小, 信任也就越容易得到延续。因此,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加强信任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二、建立联盟沟通和协调机制, 形成共同的合作愿景
构建有效的冲突协调机制在高校战略联盟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联盟各方内在的独立性, 任何联盟关系中存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这些冲突是很重要的, 因为冲突处理对于联盟关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毁灭性的, 因此需要设立一套有效的冲突协调机制, 调节联盟各方在合约规制之外的行为。
1. 确立共同愿景。
美国学者尼尔﹒瑞克曼教授认为贡献、亲密和愿景三个要素是成功联盟伙伴关系必备的要素。一个缺少共同目标与使命的联盟合作, 很难有所作为。愿景的设定不是简单的想象力发挥, 而是对联盟合作各方可能达到目标的一番强制而且实际的描述。成功的联盟合作应当有一份共享的指引图, 帮助组织成员为合作的贡献设定期望, 衡量、评估联盟合作的成效, 并让组织成员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共同愿景的形成不能仅限于合作组织的领导人层面, 而应成为成员组织内部各级人员间的共识, 需要组织内部采取适当的教育与培训方式, 加强相互沟通与学习, 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沟通与学习, 建立组织之间的共同语言, 提供开放坦诚的交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不同组织文化的相融, 才有可能协调不同组织内部的不同标准, 形成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为组织全面、持续开展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105。
2. 畅通沟通渠道。
沟通理论认为, 沟通的模式决定组织的结构, 沟通的手段决定组织结构的变化, 设计沟通渠道也就是设计组织自身。因此, 联盟高校的运行中, 应该设计健全各高校间的沟通渠道。例如, 设定各种定期的报告会、论坛、专题研讨会、联合制定规划等特定的工作程序, 促进存在沟通障碍的部门之间实施对话、加强交流、消除彼此间存在的障碍。也可以举办经常性的组织内外部的小型学术研讨会, 对联盟与合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 整合各类信息, 共同寻求解决办法。这些形式多样的相互沟通渠道, 能使联盟各高校对相互之间的工作进展情况、发展方向、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难有所了解, 以便随时提出意见、提供相关信息、调整工作偏差, 增强合作效果。除此之外, 还需注意的是, 在联盟合作系统的沟通通道设计的同时, 要重视沟通中的反馈作用, 加强组织沟通中反馈机制的建立。没有反馈的沟通不是一个完整的沟通, 完整的沟通必然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否则, 沟通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3]106。
3. 共建各种合作计划和项目。
资源是相互间沟通与联结的纽带, 联盟合作成员组织拥有的资源 (人才资本、知识与技术等) 是合作组织成员凝聚的前提。合作项目、计划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投入, 不但体现了资源的投入及关系的密切, 而且包括对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它既包括合作成员在相互依赖背景下的资源流动, 又包括实质性资源的保证与合作。高校多采用项目与计划设立的形式实现高校组织间、非高校组织间的合作。美国的大学合作组织CIC联盟的关键计划与项目有:学者交流计划 (学生与教师) ;课程共享计划;加强外语学习计划;暑期研究机会计划等。英国高校联盟的计划与项目有:技术前瞻计划、院校公司计划 (TCS) 、联系计划 (Link) 、大学挑战基金和小高校研究与技术奖励计划等。美国有关部门及地方团体参与并支持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也是通过项目形式介入产学合作。如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 就有四个大型计划项目支持大学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4]。项目成为高校联盟合作中沟通的联结剂, 不仅是联盟合作沟通的中心内容, 而且是联盟重要资源, 也是高校联盟合作中沟通的实质内容。
三、联盟激励机制的构建, 增强组织的团队士气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 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 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有效地实施组织及其成员目标的系统活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机制是指系统内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在战略联盟中, 以发起高校为核心, 并联合各成员高校共同协商组成战略联盟管理机构。由各联盟管理机构作为激励主体, 成员高校为激励客体。高校战略联盟管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定义为:在高校战略联盟中, 联盟管理机构和成员高校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
高校战略联盟激励机制模型的建立。图1所示的模型中, 高校战略联盟的总体目标、激励诱导因素集合、成员个体因素集合构成了高校战略联盟激励机制的三个基点, 而这三个基点通过信息共享、利益分配合同、联盟体行为规范三条路径联结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校战略联盟激励机制模型。
1. 确定战略联盟组织目标。
战略联盟总体目标的确定对各高校具有极大的效用, 各高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整体目标。总体目标的实现会带来个体利益的实现。高校战略联盟的总体目标必须与各高校的工作绩效相衔接, 战略联盟管理机构可以将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和细化, 使之成为考核成员联盟工作绩效的标准, 为此, 目标设置要清楚、明确;目标能用量化指标表示;成员高校的目标要相容于战略联盟组织的整体目标, 并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目标要有挑战性, 能激发成员高校的积极性。每学年末, 可由合作联盟管理机构牵头, 会同各高校教学、学科、实验室等相关部门对执行合作目标进行评估, 提出评估意见。
2. 了解激励诱导因素, 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措施。
激励诱导因素是用于调动各高校积极性的奖酬资源。由于不同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可能不一样, 因此其发展目标, 服务领域也有所不同, 具有不同需求, 其激励诱导因素也不一样, 如各高校在合作发展过程中有的表现为物质需求, 有的表现为政策需求, 有的表现为精神需求, 等等。因此, 高校战略联盟管理机构应在深入调研、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 通过与各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了解各高校的真实需要, 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有效发挥各高校加强合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有的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紧张、经费短缺的压力, 合作联盟就应以资源共享为激励措施, 为其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和平台。有的高校希望自己的办学水平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合作联盟则可以帮助其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3. 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
利益分配方案是战略联盟中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 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互惠互利原则。利益分配方案设计应该随着联盟高校的创新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联盟高校的利益分配比例, 使每一个联盟高校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否则容易导致合作的失败或破裂。二是风险与利益平衡原则。联盟高校的利益比例越高对应着所承担的风险就越高, 在利益分配方案设计时, 对承担风险大的联盟高校给予适当的补偿, 提高合作的积极性。三是结构利益最优化原则。合理确定利益分配的最优结构促使联盟高校实现最佳合作、协同发展。四是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设计中涉及信息共享, 一方面战略联盟管理机构要及时、有效、准确地根据联盟高校的动机, 从而确定相应的分配形式。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共享, 联盟高校可以了解有哪些分配资源, 以及怎样才能获得所需要的分配资源。因此, 信息共享是联结个体需要动机和诱导因素的路径。
4. 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 即负激励, 包括道德约束、制度约束、契约约束等[5]。高校战略联盟的有效推进必须对各高校决策者进行宣传, 使每个高校决策者统一思想, 同时, 对在合作过程中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高校要进行适度的处罚。例如, 在联盟高校合作过程中, 由于各高校存在个体利益, 很难保证资源在公正的状态下共享。又如, 校际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 可能并不是每一个高校都拿出自己的优质资源按合作规定进行共享, 有的高校可能会将自身优势变相成为收费项目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从而产生不良影响。对此, 实现资源共享应建立健全约束和处罚机制, 确保共享的公平公正。
四、结语
诚然, 高校的战略联盟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 对于联盟的如何运行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我国要由高等教育大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行之有效的高校联盟运行机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路径, 避免重复建设以提高资源使用率, 同时也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彰显高等教育的公平。因此, 需要各方为此付出努力, 积极推进。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彼得·什托姆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5:23-33
[2]汤小华.从近代晋商看信任对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 2006:5.
[3]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4]彭妙, 刘要悟.美国高校战略联盟运作方式[J].煤炭高等教育, 2010 (2) :57.
构建运行机制 篇5
珙县政府副县长 杨学东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完成,如何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真正实现“生态保护是基础,还权于民是根本,农民得利是目的”这一基本目标,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课题。近年来,珙县逐步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工作,紧紧围绕“抓改革、强配套、壮产业、促增收”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林权配套改革作为林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来抓,始终结合林改实践探索建立现代林业运行机制,始终以构建林木资源流转体系、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林业投融资体系和林业产业发展体系的“四大体系”为重点,通过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的创新突破,真正让群众手中的林权证变成了“致富证”,走出了一条适合珙县林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的产业发展现实路径。
一、全面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
珙县因林而美,是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和传统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以林为主,综合开发”试点县和国家大林业改革试验区,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全面绿化达标的盆周山区县,先后荣获国家工程造林银质奖、全国绿化百佳县等荣誉称号,林业逐步成为县域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现有林地面积82.02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7.63%;活立木总蓄积3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8.57%,绿化覆盖率53.17%。林地面积中,集体林地面积8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97.5 %。自2006年实施集体林权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县已实现集体林确权面积79.2万亩,确权率达98.9%;确权农户8.69万户,确权到户率达97.6%;林权证发证率达92.5%。林改期间,全县共发生林权纠纷1412件,涉及面积1.42万亩,调处1407件,调处面积1.39万亩,调处率达98.8%,未出现一例林农非访、集访的不稳定事件, 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2008年,全县林业产值达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申宇木业、盛世金潮、观宝山林业开发公司、名盛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较好的协调发展。
二、全力破解“四大难题”,现代林业初具规模
(一)实行林权流转“阳光交易”,突破公平流转难。作为林改的配套措施,我县根据实际,制定出台《林木林地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的紧急通知》,成立了珙县林权交易管理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林地林木流转的相关程序和操作规范,实行公开、公平、透明的林权流转交易。我县林权交易管理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履行职责,广泛进行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咨询服务,为有各种需求的主体搭建交易平台。2008年以来,在县林权交易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沐滩、恒丰、罗渡、石碑、仁义、洛表、孝儿、王家、下罗等乡镇,按照林木林地流转管理办法的要求,委托县林业调查设计队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将原乡镇集体林场的林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实行公开拍卖,林木纯收益达到1000-1700元/亩,与林改前相比提高了5-10倍。乡镇按照原林场的章程,将拍卖的林木收益及时分配到农民手中,同时将林地划分到原投土村、社,由村、社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定林地的经营管理权,有的承包到户,有的由集体统一经营、分利到户。许多村、社林场在县林权交易管理中心和乡镇政府的指导下,参照乡镇集体林场的处置办法,采取公开拍卖、承包、转让、租赁等流转方式进行林地、林木流转,有效的防止了林权流转交易的暗箱操作和损害林农利益的行为,维护了林农的合法利益,保持了社会稳定。两年来,全县公开拍卖林木经营权21宗,纯收益1850余万元;林地流转1198宗,流转面积8.5万亩,流转均价30元/亩/年,农民年收益258万元,是林改前的6倍。
(二)创新林业经营模式,突破集约经营难。林改后,我县将原集体林分到农户手中,单家独户经营,农民个人的思路、发展意识不同,经营管理的方式不一,林地种植五花八门,并没有达到林改促进林农增收的目的。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及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调整和完善各项支持政策,探索新型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分多种形式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一是实行家庭联户经营,组建家庭林场;二是实行林地流转,将林地出租、转让给其他经济实体,组建私营林场,农民收入土地租金和实现劳务收入;三是走合作化经营的道路,农民投入土地,公司或业主投入资金、技术,收益按比例分成;四是走专业化合作道路,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销售。目前我县已建立工商注册私营林场1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15个,100亩以上的林业大户105个,其中1万亩以上的3个、5000亩以上的5个、3000亩以上的10个,全县集中经营林地面积已达35万亩。
(三)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突破融资贷款难。为破解制约林业发展的投融资难问题,县林权交易管理中心积极为林业企业寻求融资渠道,多次与县内金融机构商讨贷款政策、程序、操作办法、森林资产评估认定、林权抵押过户手续,同时积极为林业企业办理林权证,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2008年5月,巡场镇林业大户张成龙首次实现林权证抵押贷款,融资100万元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开创林权抵押贷款的先例,打破了林业贷款融资的体制机制障碍。200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四川省林业厅、四川银监局联合下发《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管理试行办法》,为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证,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林权抵押融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今年以来,由县林权交易管理中心牵头,已为11家企业评估了28宗林地森林资产,总价值达到6500余万元,林业企业从银行已抵押贷款融资1200万元,正在办理的有4宗1000万元。林业投融资渠道的拓宽,全面加速了林业产业的飞速发展。
(四)坚定“资源”变“资本”,突破发展壮大难。县委、县政府围绕“工业强县、特色富民”的战略目标,坚持“富民为根本,生态为底线”的发展思路,坚定推进潜在的林业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林业产业发展路径,制定了珙县林业发展5年规划,重点培育申宇木业、名盛木业、盛世金潮林业有限公司、恒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观宝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天馨香料有限公司、龙凤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扶持造林大户,建设林业百万元村,探索林业产业、生态建设的新模式,寻求林业发展的新突破,拓展延伸林产品的产业链。到2015年,我县将形成布局合理、区域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突出、竞争力较强的“林板一体化、林纸一体化、林化一体化”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预计将建成工业原料林基地4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10万亩、特色林化林(岩桂)基地10万亩。
三、以人为本用好“三权”,确保林农致富增收
针对我县的实际,我们在开展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的同时,对林业产业的主体―林农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放活林农的经营自主权。允许林权所有者自主销售木竹产品,实行产销直接见面;允许林权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允许将林权作为抵押、担保入股或合资、合作的条件;允许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养业,开发森林旅游业。
(二)落实林农的自我处置权。通过调整商品林采伐管理政策,放宽经营采伐工业原料林的限制,落实更加优惠的林地利用和税收政策,保障农民经营自留山和承包林地的收益,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宽裕。
构建运行机制 篇6
一、建立内在动力机制,激发大学生强烈的自觉责任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内在动力机制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就是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逐渐得以发挥的过程。因为人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发挥仅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是很难奏效的,要通过不同的有效的工作方法、手段和途径,在启发引导上下功夫,让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中长知识、受教育,让他们在其自身运动和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自我调节和完善,使坚定的立场、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内化为大学生强烈自觉的责任意识,成为支配、启发、激励他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进而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为此,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动力机制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高校要充分发挥和重视科学理论灌输的渠道和功能,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回答各种新问题。二是善于发现和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以促进形成内在动力。要在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注意和发现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自觉地规范其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促进他们的理想、信念的不断纯化、升华和巩固。三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等。他们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往往能够达到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从中接受教育和影响,进行内心自我转化的目的,进而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进行价值观念的矫正,增强价值认同,养成良好习惯,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建立外部约束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可靠、良好的保障体制下运行
没有制度的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会成为空话。制度建设主要应从工作责任制度、言行规范制度、督查指导制度、实施保证制度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坚持制度设计与尊重大学生的首创精神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制度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实行最佳的协调和控制,以使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学校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问计于师生,寻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思路和方法,把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上升到制度层面。二是坚持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只有科学的制度,学生正确的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和体现。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都要遵循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地对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达成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要把一些原则要求,适时转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行为规范和目标,通过目标体系把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群体加强自我控制,协调一致地为实现总目标而努力。三是坚持依靠制度保障与加强宣传教育相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有制度做保证,但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制度生成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且其设计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制度最终还是靠人执行。为此,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转化为群体意识,为大家所自觉遵守和奉行。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两手并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使其锻炼成长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建立合力机制,形成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综合力量
科学的合力机制,既是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序、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联动,推动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的关键。目前,应侧重加强三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统一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所以,高校党委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自身建设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二是发挥教师在建立合力机制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高校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突出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做到不但讲求学术道德,在思想道德上的定位要更高,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结合教师职业特点,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好自己内在思想和品质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合力机制的新的增长点。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优化育人环境两个方面下功夫,立足于高品位、高标准、高格调,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各级党团组织要加强指导,积极组织广大师生,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各种“修身”活动等,使校园内积极向上的因素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构建运行机制 篇7
征信是指对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或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经过严谨的评估后,从而描述其主体的信用状况[1-2]。征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征信的表现形式有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征信的目的是帮助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确认其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为其判断信用风险提供帮助[3]。
征信是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于2014年颁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旨在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市场运行机制与体系构建进行探究,以便为我国征信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1大数据特征
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大数据:创新、 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研究报告,将大数据定义为: “大数据是指数量规模超出常规数据软件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4]。Gartner Group公司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一种存储海量、增长速率较高并且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处理大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与分析处理能力[5]。”《著云台》的作者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分析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向成千上万的高性能计算机分配工作[6]。”
同时,对于大数据的特征,各类研究机构和学者也总结出其特点。著名的研究机构IDC将大数据概括为4个特点,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以及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7]。 《大数据时代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则从数据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大数据的三大特征:“其一,大数据的核心是建立数据关系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其二,分析数据不再只依赖于数据抽样分析;其三,专注数据微观层面的精确性会失去在宏观层面的洞察力和判断力”[8]。
2传统征信市场分析及大数据征信优势
2.1传统征信市场
在我国,由于征信意识不强,整个行业起步较晚,没有对征信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同时由于技术制约,传统征信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不对称、功能设置重复。我国“条块分割、分级管理”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职能组成部门都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上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导致征信市场协同程度低。从中央到地方,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属于垂直的管理体系。每个部门职能不同,都会根据自身业务建设征信评价体系和相应的信息系统。由于各部门征信建设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对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征信评价标准不相同。因此,全面评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广度,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征信资源。
(2)信用管理上存在“真空地带”。我国在行政体制上实现分级管理,每级政府对征信提出的评价程度不一,有时还会造成信用管理上的“真空”。由于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或者重点不同,征信市场建设呈现各自为阵的局面。 同时,由于我国未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在涉及征信交叉问题或敏感问题时,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工作协调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深度评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程度,需要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并调配相关资源。
(3)数据不够完善。由于传统征信是通过固定模式和途径进行信息收集,造成环境封闭,工作人员仅仅只对各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与评级,因此造成数据不完善。同时,没有形成严格的职业标准,因此数据分析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偏差,从而导致服务对象的评价结果与客观事实有误差,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评估结论。由于服务对象在评估过程中参与行为少,也没有对整个评估进行反馈,因此会造成不良循环。
(4)缺乏共享机制。由于传统的信息技术局限性,各级政府之间、行业部门之间并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导致征信系统中数据上传不够便捷,从而导致数据实时性较低、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2大数据征信优势
大数据环境下,由于数据采集覆盖领域广泛,涉及的数据维度全面。大数据征信体系建设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征信体系面临的问题。
(1)大数据信用采用云计算技术,征信系统可以完成从数据采集到评价结果输出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人为主观判断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严谨性;即使并行处理多个信用受评对象,仍然能够保证快速、准确的高效性。
(2)当受评对象的信用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其信用进行迅速及时的计算分析,保证信用的动态实时性,即大数据信用还能够满足评价结果与信用信息的同步。
(3)大数据信用的运行成本主要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投入,相比大规模的人力成本,其成本优势显而易见。总之,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集合了各种信息数据,对风险分析更为客观、全面,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3征信市场运行机制与体系构建
3.1构建多元的数据采集模式
现阶段,在相关牵头部门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已形成了金融行业征信和政府公共征信体系。金融征信体系包括金融业征信系统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金融业征信系统中信息采集工作主要以金融主管部门为主导,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企事业或个人为征信对象。目前,金融征信系统已初具规模,收集金融业内的信用信息以防范金融交易风险。政府公共征信体系包括公共征信系统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征信系统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其机关事业单位为依托,以企事业或个人为征信对象进行建设。公共征信系统收集了政府各类信用信息,实现信用惩戒与预警监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我国已出现除上述之外的第三类信息采集主体即互联网征信采集主体, 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独立体系。该体系以行业协会组织为主导,以各互联网企业为依托,以企事业和个人为征信对象。其目的是防范信用交易与管理风险。例如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各自平台每天承载数亿条的交易记录和信息,互联网企业介入征信体系,极大地丰富征信场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与银行有关的信用之外,与互联网交集时产生的大数据也将影响其今后的消费行为时,其征信意识将被培养起来。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征信系统、政府公共征信系统和互联网征信系统日趋完善,在功能上互为补充。
3.2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整统一的征信管理框架,金融征信体系、政府管理征信体系、互联网征信体系各自体系也未互联互通。以公共征信体系为例,我国职能部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如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都已开始建立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征信管理系统。由于各自业务不同, 侧重点不一样,加上受信息技术的制约,因此建设标准和发展速度不统一。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的具体任务,国家将成立征信管理机构,建立征信数据互联互通的公共征信运行机制。 大数据的兴起,云计算的发展为实现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征信系统的互联奠定了技术基础。
金融征信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核心。设立目的之一是建设、运行和管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目前只是以金融信用信息为主,未来将扩展到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种金融信用交易,以实现大金融征信资源共享。
互联网征信体系刚刚兴起,各互联网巨头企业都纷纷布局征信市场领域,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腾讯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百度为代表的信息搜索平台已成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各征信体系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政府组织与协调下,最终实现互联网征信标准的统一。
3.3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
征信产品是实现征信服务的有效载体,虽然我国征信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征信产品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现有征信产品单一,目前仅仅包括市场调查、帐单、信用担保、资信评级、消费记录、信用调查等; 其次,现有产品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信用数据的及时性、 精确性、完整性、拓展性较低。信用数据是整个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保证,也是征信工作的基础,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数据源采集、数据二次加工、评估模型都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因此也就无法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借助云计算技术,征信业将以数据分析系统为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升级转型。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深度挖掘用户的各类信用基本信息,形成征信市场的基础性产品;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进行个性化研究,形成增值性产品。此外,依托大数据的征信体系, 借助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手段,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提供高端产品,从而满足征信市场的有效需求,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
4结语
构建运行机制 篇8
关键词:服务外包,X、Y要素,定量测量,CMMI,SCAMPI
1 当前服务外包发展与我国企业现状
当前, 服务外包已成为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新形式和发展中国家引资的新形式, 并以每年30%~40%的速度加速发展。美国、欧盟、日本成为主要发包国家或地区, 爱尔兰、东欧, 印度、菲律宾、中国, 巴西等成为主要接包国家或地区, 近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加入接包竞争行列。服务外包成为全球经济活动转移的“领头羊”。如果我国能把握住这一重要机遇, 将加速产业优化和升级过程, 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积极有效的投资促进工作推动我国以服务外包形式利用外资成为我国投资促进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2010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平稳较快回升, 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达到105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7.4%, 创历史最高水平。从结构上看, 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及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大幅增长, 增幅分别为28.6%和27.6%。2010年, 仅在服务外包方面就出台近30项支持政策, 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前, 全国服务外包企业突破1万家, 从业人员超过200万, 2010年全年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达150亿美元, 同比增幅达50%。预计2013年我国离岸外包业务执行金额将达到300亿美元, 为此至少需要再培养120万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 培育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 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 引进优质资源, 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我国利用外资、优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动力。
综合国内外形势看, 全球拉动服务外包的力量是强劲的, 而且由贸易和专业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非常突出。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使其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改善和提高竞争力。随着企业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最佳优化服务的作用, 并随着他们与对手间竞争的愈演愈烈, 服务外包的进程将变得越来越迅猛。然而, 同爱尔兰、印度、菲律宾等全球主要接包国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 例如, 国内服务外包市场总体发育滞后, 特别是中小企业外包市场发育不充分, 企业规模小, 企业实力弱;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员素质相对较差, 缺乏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领军人才;接包企业资质不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信息化程度低, 操作程序不规范, 流程管理水平低, 运行成本高;企业间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企业防范服务外包风险能力差;同时, 与服务外包企业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对滞后, 各部门协调不力, 企业技术和融资体制障碍较多, 等等。上述现象的存在, 给我国企业发展服务外包提出严峻的挑战, 影响着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世界重要且未来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地之一, 我国企业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特别是积极构建面向服务外包的企业运行机制。
2 成为优秀服务外包接包商的关键要素与能力构成
从一般意义上讲, 服务外包发包商在选择接包商时注重两大类关键要素: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硬环境要素X和接包商的成本、能力要素Y。φ=f (X, Y) 。X、Y要素分别包含多个子要素, 其中X要素包括反映外包地区的商业硬环境要素 (离岸的远近、交通及通信基础设施等) 和反映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环境要素 (政治经济稳定性、地区文化和价值观、法律环境、语言环境、人力资源储备、行业的成熟度等) ;Y要素包括反映接包商的成本要素 (员工成本、房屋及设备使用成本、有关税收等) 和反映接包商的能力要素 (专业资源、规模、财务能力、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 。服务外包发包商在选择接包商时一般先考察X要素, 再考察Y要素, 即先考察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硬环境要素, 再考察服务外包接包商的成本、能力要素。
以上述要素为基础, 成功的服务外包接包商尤其是业务流程外包 (BPO) 接包商, 必须相应具备发包商所需要的多种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接包商的整个业务范围, 而不仅仅是所采用的工具一项;可升级的交付能力——在供应商标准业务流程中融入本行业最佳实践的能力;运营能力——质量、精确度、满足超越定量测量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s) 的能力;弥补文化差异能力——注重和投资员工成长, 提供文化、技术和语言培训;了解和计算所有成本的能力——注意节约成本, 但不仅仅限于在岸与离岸资源成本的差额;现实转换时间的能力——讲求合适效率, 避免太多、太快或太少、太迟;定量测量 (SLAs) 能力——建立跟踪机制和定量测量的报告;雇佣和保持能力——管理人力资源事务以及使得摩擦最小化;与客户管理的合作能力——经常沟通, 与客户开展合作而又不仅仅是维持买卖关系;业务连续能力——重点用规范的流程、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培训来管理, 以满足客户高水平的、连贯性的需求;雇佣高素质有经验人的能力——尤其在管理过程和标准化运营规则设计方面非常重要。上述能力对我国完善企业要素、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等有重要意义。
3 增强企业素质, 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一轮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潮中, 政府和企业应通力合作, 在完善上述要素、提升能力的基础上, 增强企业素质, 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3.1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服务体系, 强化企业基础
逐步改善硬件设施, 在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或软件园等;加速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的作用, 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建立各种类型的诸如科技信息网、知识产权网、经济信息网等为重点的网络信息平台, 完善服务外包信息共享机制。注重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改善法制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 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加强专利工作。政府要加大培育承接外包服务企业的力度, 制定企业快速进入承接服务外包市场的制度, 使更多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企业要注重优先强化基础工作: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战略, 培养贴近市场的高素质人才, 吸引具有专业和语言优势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尽快配齐具有服务外包承接能力、服务外包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人员, 做到大学毕业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60%以上;力争较短时间内实现与一家或多家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 做到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占60%以上;诚信守法, 在进出口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表现优良, 等等。
3.2 打造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
打造企业竞争力对于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研发和营销网络, 加强技术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 迅速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目前, 我国从事外包企业主要是承接日韩的服务外包, 虽具比较优势, 但业务量小, 接包层级低, 有的只承接日本二级、三级外包环节的业务, 还不足以支撑企业快速发展和我国成为服务外包承接大国。而开拓欧美服务外包市场必须成为我国企业的下一个目标, 政府部门要及时为企业提供发包国方面的有效信息服务, 引导国内企业与欧美一些大型外包公司进行分包合作, 帮助国内企业在欧美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 为新一轮外包高潮做好准备。
打造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要培育一批生产经营者和业务骨干;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待遇。技术创新是培育企业承接外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管理创新是培育企业承接外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决定着管理创新的实践效果, 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形成。
3.3 扩大企业规模, 实现规模经济
由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在我国时间不长, 企业一般呈现出规模小、资金少、人员少的特点, 导致服务外包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度都偏低, 造成市场盲目过度竞争和规模不经济。因此, 通过资产重组和产业改组,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度, 实现规模经济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印度已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认识到软件外包与集成电路产业有相似之处, 即都追求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 印度大力发展旗舰级的大型软件企业, 加之其规模不断扩张, 实现了承接国际大公司大额合同的能力和软件外包的规模经济。我国企业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 重点发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培育一批能实现规模经济的服务外包企业。针对服务外包企业具有一定地理集中性的特点, 建设一批服务外包园区。鼓励在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外包产业基地, 各有侧重发展服务外包。政府应通过奖励、安排资金等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施品牌战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 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等等。总之, 要将服务外包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更好地体现辐射和服务功能。
3.4 重视培育中小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市场
美国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 2020年,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整体收入将超过150万亿美元, 其中, 中小企业技术和服务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美元, 服务外包对各产业部门的企业都将展现出更有吸引力的前景。服务外包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中小企业正在快速跟上。事实上, 一些小型跨国公司早就开始从服务外包中寻找机会。相比之下, 我国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国际服务外包竞争中的低端, 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要以国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契机, 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 特别是完善和落实国家各部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扩大商务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范围, 设立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教育专项资金, 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外包资格认证工作, 强化管理, 加速中小企业成长步伐, 使其尽快具有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竞争的能力。
4 着力推进企业CMMI资格认证工作
4.1 CMMI的出现与发展
1984年, 美国国防部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成立了软件工程研究所 (Carnegie Mell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SEI) ) , 来领导软件工程的实践, 摆脱1968年以来的“软件危机”, 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1993年SEI发布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1.1版 (SW-CMM) , 这是一个基于过程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改进模型。自推出并在20世纪90年代广泛应用于软件过程的改进以来, 极大地促进了软件生产的提高和软件质量的提高, 但是它在系统工程、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等领域的过程改进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2001年SEI又发布了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1.1版, 取代了原来的SW-CMM-v1.1。这一模型主要是将所有的以及将被发展出来的各种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去。CMMI为业界提供了一个集成的产品集, 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不同模型之间的不一致和重复, 降低基于模型改善的成本, 以更加系统和一致的框架来指导组织改善过程,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获取和维护能力。2006年SEI又发布了CMMIv1.2, 2007年年底SEI完成从CMMI1.1向CMMI1.2版的转型。CMMI虽然源于美国, 但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推广与接受。尤其在印度, CMMI的应用甚至超过了美国, 这也是印度软件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CMMI不仅仅应用于软件与系统集成领域, 还广泛应用于科研、工程、日常管理等诸多领域, 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CMMI有五个级别, 从一级到五级增高。CMMI一级为初始级:在初始级水平上, 任务的完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企业无法保证在实施同类项目的时候仍然能够完成任务, 对实施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CMMI二级为受管理级:在受管理级水平上, 企业在项目实施上能够遵守既定的计划与流程, 有资源准备, 权责到人, 对相关的项目实施人员有相应的培训, 对整个流程有监测与控制, 并同上级单位对项目与流程进行审查, 同时, 企业在二级水平上体现了对项目的一系列的管理程序, 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排除了企业在一级时完成任务的随机性;CMMI三级为已定义级:在已定义级水平上, 企业不仅能够对项目的实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 并保障项目的完成, 而且, 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以及自己的标准流程, 将这套管理体系与流程予以制度化。这样, 企业不仅能够在同类的项目上成功实施, 在不同类的项目上一样能够得到成功的实施, 科学的管理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一种财富;CMMI四级为量化管理级:在量化管理级水平上, 企业的项目管理不仅形成一种制度, 而且对产品的质量和过程的性能做量化管理, 实现流程的稳定性和管理精度, 降低项目实施在质量上的波动;CMMI五级为持续优化级:在持续优化级水平上, 企业的管理达到最高境界, 企业不仅能够通过量化手段来实现对项目的管理, 而且能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预防, 能够主动改善流程, 运用新技术, 实现流程优化。CMMI级别代表着一个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资质。CMMI级别越高, 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资质也就越高。通过实施CMMI认证, 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降低项目成本, 提高项目的质量与按期完成率。CMMI五级评鉴模式制度, 以循序渐进方式, 引导软件机构逐级改善生产软件的流程和管理, 以达至第五级的最高标准。截至2006年1月30日, 全世界进行过1264次CMMI认证评估;全球共计1106个评估组织 (隶属于644个公司) , 130个再次评估的组织;共评估4771个项目, 62%为非美国公司。
可以认为, 通过一定的符合要求的质量认证是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质量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不甚了解的情况下, 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证, 承接外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目前, 有的跨国公司对承接方要求甚严, 不仅要有ISO 9000系列的质量认证, 还要有环保方面的ISO 14000认证, 甚至要求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SA 8000的认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 还有不同的质量认证体系。而CMMI资格认证, 是最综合、最权威的认证, 拥有之,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国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是少数, 通过CMMI三级及其以上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我国要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就必须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实施CMMI认证工作。
4.2 SCAMPI评估方法
Standard CMMI Appraisal Method for Process Improvement (SCAMPI) 是用于过程改进的标准CMMI评估方法, 它是依据CMMI模型来诊断过程能力的优势与弱点, 并评定级别的一种评估方法。它集成了许多其他评估方法的最佳经验。
SCAMPI有三个评估类别:SCAMPI Class C——通常用于流程制定阶段, 用来评估制定的流程、方法等是否符合CMMI定义的目标;SCAMPI Class B——通常在项目试点阶段, 用来评估制定的流程在试点项目中的实施效果, 并评估如果在大规模推广时是否能够符合CMMI定义的目标;SCAMPI Class A——通常用做里程碑式的评估, 用来评估组织的制度化并建立持续过程改进的标准。担任三个级别评估组组长的资质必须分别为有经验的评估师、SEI授权的主任评估师 (或有经验的评估师) 、SEI授权的主任评估师。只有SCAMPI Class A才能评定成熟度级别。
4.3 企业管理者应全力支持CMMI资格认证
全力支持并非一句空话, 而是管理层对过程改进的一种坚定的承诺, 要落到实处,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组织承诺, 即要实施企业一把手工程;企业文化, 即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以质量和过程改进为核心的文化氛围;人力资源支撑;财政支持;培训制度;执行与汇报制度;奖惩制度与年终考核;等等。具体可作如下分工:总经理作为发起人和目标制定者, 主要负责每月的高层例会、人力和财政支持等;高级经理作为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和参与目标制定者, 主要负责每月的部门例会以及本部门人力与财政支持;开发部项目经理作为中层管理层团队, 主要负责每周的项目例会和项目支持;过程改进小组既作为由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致力于过程改进实施的小组, 又作为核心小组, 主要负责过程管理、质量保证、技术与工具管理、软件工程相关培训等;全体成员即全球开发中心的所有员工, 主要是积极参与和主动实施。
4.4 政府推动企业实施CMMI资格认证
以软件企业为例,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软件企业数量越来越多, 至2009年12月, 登记软件企业达291202个, 但规模小、实力差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和软件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 软件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抉择。与传统产业相比, 软件产业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对生产科学管理和监控的问题。由于市场发育与企业的不成熟、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等, 导致国内软件企业在时间、项目、人员上给软件企业的生产增加了不可控的因素, 成本过高等。同时, 国外的软件产品包括了程序和文档, 而国内的只有程序, 没有相应的文档记录, 所有的产品都装在了某个程序员的脑中, 这当中潜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 软件企业要做大做强, 就要提升企业的质量, 从而规范软件市场, 而做到这一点, CMMI认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要大力支持为企业CMMI认证服务的行业发展, 做好CMMI认证服务机构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类认证服务公司:一类是国际公司在国内的合作公司, 主要业务集中在CMM/CMMI咨询、评估和培训服务;一类是依托高校、企业、政府等层面成立的本土企业与国际公司授权的国际认证机构, 除提供常规的咨询、认证、培训等服务外, 还与国内公司、高校等共同开发软件认证系统, 将CMM、CMMI及ISO过程规范体现在平台设计当中, 使企业能够构架适合自己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一类是作为软件公司, 在自己成功实施CMMI评估认证后, 积累下许多经验和收获, 转而为其他软件企业提供此类的服务, 这类软件公司除提升企业自身软件外包的水平外, 还成立相关部门, 为其他软件企业提供咨询、CMMI培训和软件过程改进等服务。
此外, 对参与CMMI认证的企业, 政府可提供部分认证费用支持, 或者提供专项资金作为奖励, 为企业通过CMMI评估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 扩大在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面。此外, 企业进行CMMI认证要讲诚信和务实理性, 是真正需要提升质量和管理去做CMMI认证, 而不是为了得到政府的奖励才去做认证。同时, 由于这一领域在我国尚属较新的领域, 没有统一的标准, 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商业利益有时候就成为主角, 报价凌乱、服务水准欠缺也会时有发生, 因此, 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条例, 进一步指导和规范CMMI认证市场, 推动认证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英]查尔斯·盖伊, 詹姆斯·艾辛格.企业外包模式[M].华经,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江小涓.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与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王习农.服务外包与投资促进[M].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8.
[4]王习农.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J].国际贸易, 2007 (1) .
构建运行机制 篇9
一、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投入产出要素分析
由于信用担保契约机制、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的原理和作用是不同的, 因此, 其投入产出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明显差别。
(一)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投入形式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投入形式可分为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在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机构形成契约关系之前, 信用担保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项目的风险、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未来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 进而确定是否为其进行信用担保以获得信用担保贷款。在一定时期内,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人力的投入表现为参与信用担保活动的专业人员的数量;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表现为资金的投入, 包括人工成本和其他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如, 差旅费、技术咨询费等。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产出形式, 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信用担保活动的经营成果。这里的经营成果, 不仅仅变现为货币收入, 而是上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要素所带来的产出的转化形式, 即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为多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服务, 能够得到多少信用担保风险的补偿以及提供了多少信用担保额度。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掌握的现有信息, 激励中小企业能够努力工作在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使得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效用最大化。对于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加强外部监督的方式以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对于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提高中小企业之间竞争的方式提高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因此, 对于信用担保激励机制而言, 其投入形式可认为是为提高激励强度而付出代价, 这种代价的付出, 带来的产出形式是中小企业较低的违约概率和信用担保机构较高的追偿率。
(二) 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
由于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 使得完全依靠担保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合理设计担保契约和提高激励强度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借助信用担保机构的外部力量来帮助担保机构提升防御风险的能力, 即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或再担保机构共同分担信用担保风险的一种机制制度, 包括银保合作机制和信用再担保机制。银保合作机制体现了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的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关系。而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前提是信用担保机构拥有较高的信用水平, 这一信用水平的高低除了用担保机构较高的管理水平衡量之外, 更多的用担保机构的原始投入资本的大小来衡量。因此, 就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而言, 其投入形式可认为是担保机构的原始资本投入, 这种原始投入带来的产出形式是协作银行允许担保机构提供最大的信用担保额度以及担保机构应当分担风险的比例。信用再担保机制体现了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再提升以及担保责任风险压力的减轻。而信用能力的再提升和担保责任风险的降低, 则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 就信用再担保机制而言, 其投入形式是为获得信用再提升和担保责任风险的降低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的付出带来的产出形式是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额度的增加以及与再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风险的再分担。
二、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的作用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是指标体系的构建, 这是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科学合理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应当发挥如下作用:
(一) 有利于充分认识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科学合理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 是在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再认识和再深入的过程, 因此, 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也是通过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深入剖析探寻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本质、内在规律的过程。
(二) 有利于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进行科学、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信用运行机制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内涵明确, 测量方法恰当, 测量标准统一, 加上科学的评价方法, 就能够保证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情况, 其评价结果的可信赖程度越高,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的评价误差。因此,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是保证得到科学、客观和正确评价结果的基础。
(三) 有利于明确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发展方向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决策单元可以根据效率指标体系, 从整体和局部发现自己的长足和不足, 找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除此之外,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根据其在所有评价单元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 制定自己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 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保证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信用担保活动效率, 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 有利于国家或地区信用担保政策的调整, 加强信用担保管理, 促进其发展和完善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工作是促进信用担保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 发挥着一种信息导向作用。通过对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整体和局部的分析评价, 加之定性定量资料, 更便于得到影响信用担保活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 有利于国家或地区做出相应合理的信用担保政策调整, 提高信用担保管理水平, 保证信用担保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符合信用担保活动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征, 做到符合信用担保发展方向的需要。同时, 应当根据研究目的, 构筑完整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指标体系, 保证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能够科学正确地描述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投入和产出要素。
(二) 导向性原则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工作应体现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导向性, 同时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结果将影响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的发展方向, 因此, 指标体系设计保证科学性的同时, 应当体现国家或地区的宏观导向性以及能够指明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的未来努力发展方向。
(三)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评价指标要求计算口径一致, 计算方法相同, 做到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纵向可比是指对同一个评价对象, 其评价指标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 从而便于发现信用担保活动的发展趋势;横向可比是指评价指标在不同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决策单元之间可比, 便于发现各决策单元之间的差距, 确定其努力方向。
(四) 定量性原则
由于非定量化指标在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上受人为主观随意性因素的影响较大 (如经验、判断能力等) , 因此, 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指标体系的设计上, 应当尽可能地选取可量化指标, 从而也能够进一步保证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 指标易获得性原则
指标易获得性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不涉及保密数据 (如信用担保投资项目内容) , 各指标容易根据公开披露的相关统计数据和会计资料信息计算获得或其他合法途径取得, 且计算简单。该项原则是保证开展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的前提。
(六) 集中代表性原则
集中代表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效率指标能够集中代表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各个方面, 即具有典型代表信用担保契约机制、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的情况。
(七)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 效率指标体系要满足繁简适中, 能够反映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基本情况。评价指标满足易获得性原则的同时, 明确各项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 便于不同的评价主体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从而达到实用性目的。
四、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指标体系内容
由于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信用担保激励机制、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的原理和作用不同, 因此, 其投入产出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明显差别。
(一)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投入产出指标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投入形式, 表现为信用担保机构为与中小企业形成契约关系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表现为担保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项目风险、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未来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 进而确定是否为其进行信用担保, 可分为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的人力投入表现为参与信用担保活动的专业人员数量, 用专业人员数量指标衡量;信用担保契约机制中的物力和财力投入表现为资金投入, 即与中小企业形成契约关系而花费的费用, 用调查费用指标衡量, 包括人工成本和其他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如差旅费、技术咨询费等。
信用担保契约机制的产出形式, 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信用担保活动的经营成果。这里的经营成果, 不仅仅表现为货币收入, 而是上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要素所带来产出的转化形式, 即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为多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服务, 能够得到多少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以及提供多少信用担保额度。用保费收入、担保户数和本年担保金额指标衡量。其中保费收入指标是在某一特定期间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而得到的补偿。保费收入按信用担保融资契约中规定的担保费率计算方法确定。担保户数是指在特定期间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户数。本年担保金额是指在特定期间内新增担保资金金额。
(二)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投入产出指标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掌握的现有信息, 激励中小企业能够努力工作, 在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使得信用担保运行机制的效用最大化。对于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加强外部监督的方式以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对于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 可以通过提高中小企业之间竞争的方式提高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的投入形式, 可认为是信用担保机构为提高激励强度而付出的代价, 用监督成本指标衡量。监督成本是指信用担保机构在报告期内对中小企业已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但尚未到还款期的担保投资项目进行监督而付出的代价, 主要包括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研发生的差旅费、食宿费、业务咨询费、信息收集费用等。
信用担保激励机制的产出形式是中小企业较低的违约概率和信用担保机构较高的追偿率, 可用违约率指标或追偿率指标衡量。违约率是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信用担保贷款中到期不能偿还的比例。追偿率是指信用担保机构对到期不能偿还的信用担保贷款执行追偿权而追回的比例。较高的违约率和较低的追偿率意味着信用担保机构付出较少的监督代价, 较低的违约率和较高的追偿率意味着信用担保机构付出较高的监督成本。
(三) 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投入产出指标
由于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 使得完全依靠担保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设计合理的担保契约和激励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借助信用担保机构的外部力量来帮助担保机构提升防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即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是对信用担保契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补充, 能够进一步降低信用担保风险, 体现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再提升以及担保责任风险压力的减轻。
一是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投入产出指标。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体现了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的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关系。而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前提是信用担保机构拥有较高的信用水平, 这一信用水平的高低除了用担保机构较高的管理水平衡量之外, 更多的用担保机构原始投入资本的大小来衡量。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投入形式, 可认为是担保机构的原始资本投入, 用注册资本指标衡量, 即担保基金的净资产, 是指担保资金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额。注册资本意味着协作银行对担保机构原始投入的要求。注册资本越高, 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风险相对越低, 注册资本越低, 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风险相对较高。银保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产出形式, 是协作银行允许担保机构提供最大的信用担保额度以及担保机构应当分担风险的比例, 用放大倍数和担保分担率指标衡量。其中, 放大倍数是指在某一时点担保总额与注册资本金的比例。放大倍数表明了协作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意愿。风险分担比例是指协作银行要求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贷款风险的责任分担比例。信用担保贷款风险一般按信用担保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 即信用担保风险范围为信用担保贷款本息和。
二是信用再担保机制投入产出指标。信用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下信用能力的再提升和担保责任风险的降低, 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信用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投入形式, 是担保机构为获得信用再提升和降低担保责任风险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的付出, 带来的产出形式是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额度的增加以及再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风险的再分担, 投入指标用再担保费支出指标衡量。再担保费支出是指在某一期间, 担保机构按照信用再担保合同约定支付给再担保机构的费用, 该项费用计算按照某一期间内再担保合同中约定的再担保费率计算的费用支出的合计数。信用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产出形式, 是担保机构在一定期间内以支付信用再担保费为代价而获得的信用能力的提升和担保责任的降低, 因此, 产出指标为再担保资金总额和再担保分担率。其中, 再担保资金总额是指在一定期间内, 担保机构和信用再担保机构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 也可用存在信用再担保的信用担保资金总额与不存在信用再担保的信用担保资金总额的差额计算。再担保分担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 采用一定方法计算的担保机构和信用再担保机构的分担比例, 在担保实务中, 采用信用再担保合同中约定的分担比例。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构建如下信用担保运行机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殷志军、朱发仓:《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软科学》2011年第1期。
构建运行机制 篇10
中国烹饪协会曾经在《2012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 餐企月倒闭率高达15%, 表明2012年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不乐观。整个餐饮行业增速陷入2000年以来除2003年非典时期的最低谷。2013年第一季度刚过去不久, 中国烹饪协会又发出一季度餐饮行业分析报告。文章中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3年1-2月份, 全国餐饮收入4030亿元, 同比增长8.4%, 比去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 这一同比增幅相较于2012年下降了36.8%, 而且是近10年来, 1-2月份数据第一次出现个位数增幅。特别是限额以上企业的餐饮收入1278亿元, 同比下降了3.3%, 比去年同期下降17.3个百分点, 出现了中国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一、餐饮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餐饮业发展现状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 对刺激消费需求, 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同于工业、商业或是纯服务业, 在现代社会里它属于第三产业, 具有生产加工、饮食品零售和劳动服务的综合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餐饮业发展迅猛, 日新月异, 各种风味特色, 各种经营形式, 各种组织结构的餐饮企业星罗棋布。但“竞争激烈, 生意难作”也成了餐饮业的“流行病”, 因而更新经营方式, 拓展大众市场将是我国餐饮业应探索的主旋律。
(二) 餐饮业经营模式
目前中国餐饮企业已开始重视品牌优势的塑造、企业规模的扩大及对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方式的利用, 随着中国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 餐饮行业的经营模式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多元化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餐饮业将加速替代传统餐饮业, 逐步从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方式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据中国报告大厅2013年数据显示, 连锁经营是我国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经营方式, 全国餐饮业百强企业中有79家采取连锁经营形式。在被调查企业中, 连锁店总数超过500家, 其中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以直营店+加盟店居多, 占75%。
1、连锁加盟经营模式的概念。
所谓连锁加盟, 即是指“直营店+加盟店”。
日本连锁加盟协会 (JFA) 对连锁加盟下的定义如下:总公司和加盟者缔结合同, 将自己的店号、商标, 以及其他足以象征营业的东西和经营的know-how授予对方, 使其在同一企业形象下贩卖其商品。而加盟店在获得上述的权利之同时, 相对的需付出一定的代价 (金额) 给总公司, 在总公司的指导及援助下, 经营事业的一种存续关系。
2、连锁加盟经营模式的特征。
直营店和加盟店是消费终端的两种主要构成模式, 直营店是由厂家直接开设的, 而加盟店则是厂家招募的利益共同体。加盟主在创业之前, 加盟总部也会先将本身的经验, 教授给加盟主并且协助创业与经营, 双方都签订加盟合约, 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目标。
直营店和加盟店之间的关系就象同父异母的两个兄弟, 处得好则可共同获利、互利互惠。而在实际操作中, 但绝大多数店体之间总是免不了某些冲突, 特别是在同一个区域, 这两种模式并存的矛盾就会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比如: (一) 价格冲突, 因为竞争的存在, 为了争取顾客, 直营店或加盟店的一方常常会把降价当作竞争的重要手段; (二) 货品冲突, 在货品陈列方面, 直营店往往拥有较多的资源优势, 能够最大限度的陈列公司的所有产品, 特别一些紧俏货品的支配; (三) 人为的矛盾, 一些直营店的管理人员和加盟商很容易因为各自利益的问题而站在对立面上, 生成一些其它的矛盾; (五) 形象、服务和理念等的冲突, 直营店能直接诠释公司的理念, 展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规范, 而加盟店在些这方面的表现力度相对要有所欠缺, 导致品牌在两类终端无法和谐统一。
二、餐饮行业产业联盟的构建
(一) 产业联盟的概念。
产业联盟是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重要市场组织,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联盟还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迈克尔·波特 (M.Pm·ter) 在他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 产业联盟是指企业之间进行长期合作, 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
房树华认为, 产业联盟是一定区域内同一产业内或互补产业间的众多企业或部门,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减少恶性竞争等战略目标, 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 通过相互参股或契约联结等方式, 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 共享联盟利益, 从而获得“双赢”或“多赢”效果的一种合作方式。
产业联盟 (Industry Alliance) 是指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 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 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 企业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联盟成员可以限于某一行业内的企业或是同一产业链各个组成部分的跨行业企业。联盟成员间一般没有资本关联, 各企业地位平等, 独立运作。
(二) 餐饮业产业联盟的构建。
餐饮行业目前的连锁加盟经营模式从某种程度来说较为接近产业联盟形式。二者均是在缴纳一定加盟金、保证金以及权利金等的基础上签订协议,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最终实现共赢的目的。
二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连锁经营是“直营店+加盟店”的运行模式, 而产业联盟则可认为仅是“加盟店”相互组成的, 不存在“直营店”。联盟企业间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 实现资源共享, 联盟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从而不存在“直营店”优先陈列紧俏货品, 侵占“加盟店”利益的行为。其次联盟企业间通过集中培训, 实现人才共享;通过统一的管理, 形成规范的店面管理;这样可在保证连锁加盟经营优势的基础上解决其价格、形象、服务和理念冲突及其它人为等矛盾。另外进行餐饮行业间的企业联盟还可以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统一规范餐饮质量管理, 按国际饭店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行为, 以科学管理替代经验管理, 强化现代管理理念, 提高现代管理水平;集中实现网络化管理等。
(三) 餐饮业产业联盟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 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 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 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要保证社会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 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就是指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产生联盟组建意愿开始, 到联盟利益分配结束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原理和作用方式。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利益共享和协调机制等。
产业联盟的资源的投入。产业联盟包含的资源非常广泛, 联盟成员拥有的很多资源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联盟目标实现产生积极作用。联盟成员直接投入联盟活动中的资源包括支持联盟活动的资金、人员、场地、知识和知识产权等等。联盟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成员的投入, 有些联盟可以获得政府的资助, 有些联盟的执行机构通过创收获得部分资金。
产业联盟的组织机构和行政管理。产业联盟的组织结构差异很大, 有的是结构庞大的组织, 有的是简单小型的组织。其行政业务可以有联盟的行政机构管理, 也可以由联盟成员代管, 还可以外包给第三方机构, 混合采用多种方式也很常见。
产业联盟的业务管理。产业联盟的业务可能完全由执行机构来做, 也可能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成员, 还可以外包给第三方。
产业联盟的利益共享。产业联盟解决的是产业共性问题, 对所有联盟成员均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 联盟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以激励联盟成员支持联盟发展。
产业联盟的协调机制。产业联盟是为解决产业共性问题, 因此联盟成员很容易产生“搭免费车”的投机思想。如果投机倾向得不到有效遏制, 最终就会出现“囚徒困境”的结果。其协调机制分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内部机制包括合作契约、信任关系和有效沟通, 外部机制则包括声誉机制、政府协调等。
三、结束语
餐饮行业产业联盟作为餐饮行业的一个标志性社团组织, 可以充分发挥联盟集体的优势。通过联盟不仅可以扩大行业范围, 还可以分享各种资源及联盟成员间的各种优势, 真正形成优势互补, 联盟内的优先合作, 促进整个联盟的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另外, 联盟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企业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桥梁, 联盟可以促进我国餐饮行业与相关行业之间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联盟为成员吸收更多的相关资源, 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餐饮行业目前的经营格局格局和特点, 笔者认为联盟组织的建立完全可行。通过联盟组织的有效合作, 不仅能提高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还可以有效改善我国餐饮行业集约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的局面, 对促进餐饮行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伍健民, 张京成, 李梅.产业技术联盟与政策导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1-5.
[2]陈小洪, 马骏, 袁东明等.产业联盟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223-230
[3]冯海红, 王胜光.产业技术联盟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5) :65-67.
[4]王忠敏.产业联盟—机遇与挑战[J].中国标准化, 2013 (1) :1-2
[5]马永红, 王丽丽, 王展昭.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构建[J].科技和产业, 2011, 11 (8) :1-7
[6]武美燕.产业联盟——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混凝土, 2008 (8) .
[7]艾浪滔.如何让直营店和加盟店和平共处[J].中国商贸, 2004 (12) .
构建运行机制 篇11
关键词:“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立足地域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热点。
一、“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出的背景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167.78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大通道”上的交通枢纽和前沿阵地,共有72个乡镇、873个行政村、41个社区,总人口252万,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近年来,保山市在公共文化建设的上投入的力度较大,多渠道筹资近10亿元,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有很大的倾斜。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创新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有效。
保山作为全国31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在创建过程中,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西部创建标准,结合全市文化建设发展,我们发现过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存在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没有房屋、没有场地、没有设施设备、没有活动经费无法服务社会;但是,有了房屋、有了场地、有了设施设备、有了活动经费,仍然不能服务好社会。根源在哪里?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原因很多,但是各级文化管理中没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公开化、常态化”,管理粗放、手段落后,是主要原因。第一,统计评估标准不够完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等性。现有的统计评估标准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和趋向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主要针对市县乡三级文化建设进行考量,而缺乏村级文化建设标准;二是已有的统计评估标准与当前及今后的文化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第二,缺乏现代化的动态管理体系,很多工作停留在传统、粗放的管理层面。第三,管理不够规范,不够科学,没有公共管理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公开的反馈机制。第四,公共文化管理考绩制度落后,带来整个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体系滞后。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实现公共文化管理的转型提升,努力促进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实现常态化的优质服务,我们构建和实践了“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二、“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内涵及运作
(一)理论建设,建立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动态统计和绩效评估的基本指标体系。文化指标主要用于对文化政策、文化设施、文化艺术、节目、活动等进行观察、监测、评估,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来对某个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衡量与评价。[1]因此,文化指标的设计既要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所需要的统计信息,又要根据这个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进行评估,能基本有效地反映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高低。我们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规划》,国家相关市、县、乡三级文化馆站建设标准,以及《云南省保山市村级文化建设十条指导性标准》研究制定,共设置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评估6个一级指标, 38个二级指标、172个三级指标和193个四级指标。
这套指标反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基本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与管理情况,可比较客观的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建设进行动态统计和评估。
(二)实践建设,构建网络操作管理平台。效率是公共文化服务得以及时高效提供的必然要求。架构网络操作管理平台既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硬件”,更主要的是加强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软件”,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更高效率。利用这个平台一是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实现动态统计管理;二是进行绩效评估;三是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基本的操作流程是每季度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网络直报、层层审核、系统自行根据填报数据和权重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市级统筹审核公布,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三)制度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动态统计评估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体系指标描述、评价和监测与预测的功能,保障管理系统平台的正常、高效、有序的运行使用,结合指标的建立和系统平台的运行使用,制定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动态统计评估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实施主体(文化事业单位),规定统计填报与绩效评估对象、范围、依据、机构、统计人员、管理和数据应用等内容,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制度。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运行。
三、“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实施效果
“三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突出价值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增强了针对性,形成互动机制,提高成果的转化力。一方面既实现了理论创新,又实现了制度创新,既实现了技术创新,又实现了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文化行政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既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广泛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构建运行机制 篇12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不是非高新技术不可的建筑, 像一些很常见的健康材料都可以被运用于绿色建筑中, 来构建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 绿色建筑的存在使得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变得和谐协调。近年来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但这些规范中针对城市新建建筑的提议和倡导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方针并没有被广大群众加以重视采纳, 其可操作性也不强。
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得相对缓慢, 大部分人不理解绿色建筑的本质内涵, 只是单纯地从字面将其理解为将建筑物周围和内部进行绿化。而且大部分学者在研究绿色建筑这一块时都带有自身专业性, 不能很好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我国的绿色建筑仍在起步阶段, 发展并不健全。
二、绿化建筑构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绿色建筑具体来说就是在建筑设计、规划初期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运行期提供健康、低耗的环境, 拆除时又能最少破坏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构建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完善, 现有规章可操作性不强。第二, 人们在建筑产业中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没有良好的绿化建筑意识。第三, 激励机制引导和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没有有效实施。第四, 完整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还有待建立, 缺乏相关行政监管机制。第五, 缺少政府支持, 绿色建筑的发展动力不足。第六, 绿色建筑标志和分级不明确。
三、绿色建筑构建与运行策略
(一) 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法律法规。
为了在我国实现以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 国家政府应针对这一问题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绿色建筑法规和行业规范, 制订完备的绿色建筑评价、评估体系。政府要在颁布一系列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技术导则中发挥主导作用, 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对绿色建筑的实施主体开发商、设计者进行约束控制。住建部发布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2014年起, 政府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 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二) 树立群众绿色建筑意识。
受时代发展影响绿色建筑的理念被提出, 人们普遍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足, 有的开发商在楼盘销售时以“绿色建筑”为广告宣传语, 人们模糊了绿色建筑和高档建筑;也有人把绿色建筑理解成周边环境绿化率较大的建筑。政府对于这方面意识要多加宣传和推广, 积极通过相关宣传媒介进行环保意识的植入和巩固, 使开发商、设计者、承包商和普通民众都有强烈的绿色建筑环保意识。只有每个人在思想和观念上接受绿色建筑运动, 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 才能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 有效的绿色建筑管理模式。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建立一套有效的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必不可少。绿色建筑的开发和管理必须在政府激励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前提下开展。针对开发商的绿色建筑方案, 相关单位要有一套完善的审核、管理体系。
(四) 建立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
市场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场所, 发展绿色建筑也不例外, 经济利益的驱动从来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推动力量。因此政府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 鼓励绿色建筑的初期投入是适当的。法规的制定可以对市场主体行为起到控制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比如制订一些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收、对绿色建筑增加的初始化成本适当进行补助、对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实行现金补贴等。对高性能的建筑物少收税、对一般建筑物适当多收税等章程制度, 来降低绿色建筑的运行费用并优化其市场价值, 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具体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建立模范工程, 用这种积极力量来明确和引导政策导向, 吸引更多的开发商帮助投建绿色建筑。为绿色开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 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 稳定、健康、持续地进行。
(五)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星级。
我国为实行绿色建筑标识制度颁布了很多相关的规章制度, 比如说《绿色奥运评估纲要》、《导则》、《标准》等这些都为绿色建筑标识奠定了基础。绿色建筑标志是指, 通过政府部门来确认、检验那些被认为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的建筑材料、产品。凡获得批准者均被授予一种相应绿色建筑的标志加以辨识。这些绿色建筑标识是对商品进行分类标注并向消费者传递重要信任信息的有利工具。在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估实行两阶段评估。对住宅类建筑的绿色认证根据《住宅性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通过绿色认证的建筑物在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等各性能方面实行明确的信息标识, 并通过信息披露机制把信息标识传递给消费者。绿色建筑标识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使开发商和消费者逐步了解绿色生态建筑技术层面的具体要求。
四、结语
绿色建筑走的是节能发展的道路, 它并不是一般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 而是指建筑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对环境无害, 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的一种建筑, 绿色建筑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行业, 在建筑的运行中充分遵循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理念, 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建筑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 随着环保概念的引入, 绿色建筑也逐渐融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之中, 在建筑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 要充分理解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真正意义, 并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逐渐渗透到施工管理的每一个阶段, 每一个细节之中, 做好实质性的施工管理工作, 进而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使用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单单只是我国的首要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 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项重要任务。绿色建筑的发展运行是广大的建筑从业者的使命, 合理有效地发展和运行绿色建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目标, 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中国经济周刊
[2] .曹群, 姜振寰.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 2008, 11
[3].张飞飞.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探讨[J].消费导刊, 2011, 7
[4].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5].吴金明, 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4
【构建运行机制】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的运行原理08-30
开放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和运行模式研究08-14
中心运行机制07-06
开放运行机制07-22
创新运行机制05-14
机制运行模式06-06
内部运行机制07-01
企业运行机制07-10
财务运行机制07-23
运行监督机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