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2024-07-02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通用10篇)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1

摘要:构建政府调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文化融合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等是促进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价值链,合作机制

一般意义上,“机制”是事物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它引导和制约决策,是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构建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旨在把价值链中的各项价值活动串联起来,驱动价值链条和谐、有序运转,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一、政府调控机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E米德提出:“为了使竞争市场机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有必要成立一个负责政府干预和控制的高层次机构。”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理论也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有作为的利维坦(类似于国家的集权机构),人类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当高校、行业、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时,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

国外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完备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鉴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需要及时“出手”。一是引导性调控。政府需从国民经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采取具体措施鼓励校企合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企业主动参与办学、服务社会,促进高校主动服务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制订政策法规时,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时,要特别注意政策法规的匹配性和平衡性。当前,应在全面梳理、检讨现行相关政策、法规后,补充、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出台我国首部《校企合作促进法》,以引起社会、高校、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二是激励性调控。在《校企合作促进法》总体框架下,出台激励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将资源投向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合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比如增加校企合作政府资助,强化资金杠杆作用;建立国家、地方校企合作基金,奖励企业的“合作教育”成果,奖励高校的“合作研发”成果;针对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出台贷款、税收、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采购等更直接、更优惠的扶持政策,清理现行政策中阻碍校企合作的政策和制度,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政策激励。三是约束性干预。任何一个机制都必须在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运行。约束性规则由政府、立法机关或系统中参与者共同制定(夏建国,杨若凡,2002)。法律是对长期行为准则的规定,具有高度的约束性。当前,首先应完善公司法、税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从社会责任承担、办学行为规范、经营行为规范、税收缴纳等方面约束校企合作行为。其次,要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监督和考核高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义务和责任。既要有对校企合作执行者的惩戒措施,又要有对校企合作监督者的惩戒措施,保证校企合作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运行(兰小云,2012)。

二、利益分配机制

在校企合作产生的五种利益中,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和人才利益具有无形性,较难评估和计量,无法进行核算和分割,合作各方也不太在意和计较。当下政策利益较少,且政策受惠对象明确,合作各方也不存在利益分配争议。因此,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经济利益分配机制问题。

高校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是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牢靠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校企合作关系和谐、顺畅的保障。利益分配必须本着互利共赢、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风险评估,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既能保证各方利益,又能明确各方承担风险的比例。利益分配机制是合作前就已经达成的共识,应在合作协议中有明确的表述,不能因一方的人员更迭或意愿改变而变化。利益分配机制要能够充分体现合作各方投入的技术、成果、资源的稀缺性等因素,既激励企业研发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提高,也激励高校研究能力和各种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四种:提成支付、固定支付、混合支付和按股支付。提成支付,即按照固定的提成比例分享收益,这种方式受到合作各方较为广泛的认可。但这种分配方式制定的提成比例较为盲目,容易造成信息劣势一方吃亏,且谈判时间较长。固定支付,指合作一方向另一方一次性支付固定金额,后续合作收益由支付方单方获得。这种分配方式较为简单和方便,但合作难以持久,有一锤子买卖之嫌。混合支付是综合了提成支付和固定支付特点的分配方式,分项目、分阶段交叉使用,较为灵活多变。这三种支付方式的共同缺陷是确定的分配比例或分配额不科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吃亏一方有反悔心理。第四种方式是按股支付,即按合作各方的资源投入比例分享收益,这是校企深度合作所推崇的分配方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高校投入的资源多以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为主,而无形资产难以量化评估,往往引发企业的猜忌,应通过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予以资产评估,并经过各方谨慎谈判、协商一致后对资产份额从法律层面予以确认。

三、文化融合机制

高校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是其情有独钟的文化取向,这与企业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激励手段来激发人的动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商业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市场化土壤浸润的商业文化偏重功利化,而滋生于行政化体制的高校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小,其文化价值观更偏重于道德导向。这种文化层面的差异性是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根本性障碍。

如何克服文化障碍,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校企双方需抛弃文化偏见,存异求同,逐步实现文化融合。一是高校应主动吸纳商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商业文化是企业在其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是高校教师必须习惯、入职大学生必须接受的一种异质性文化。不论喜不喜欢,它都存在,且不会轻易改变。因此,高校需要在防范功利主义导向的商业文化侵蚀高校学术传统、避免高校主流文化内核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审慎接纳企业的商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应从校企合作共同利益角度出发,通过承担部分教育成本和一定社会责任加大对高校象牙塔文化的改造和吸纳,增强企业商业文化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二是在管理机制上,搭建校企文化融合平台。只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才能使校企文化融合有据可依,保障不同组织文化的有效渗透与融合。校企要共同制订诸如《校企深度合作协议》、《校企文化建设纲要》等顶层设计的规范性文件,使校企文化建设得到各方领导层的重视,达成共同建设的共识。此外,还要制订《顶岗实习条例》等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学校企业“双主体”管理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标准的对接,在双重文化的熏陶下,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养成。

四、组织保障机制

1、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校企合作委员会由高校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组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政府和行业部门的人士参加,以拓展该组织的视野和内涵),履行校企合作的领导职能。其主要职责:加强同政府和行业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围绕校企发展战略,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为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好统筹、指导、协调工作;研究并制订带有共性的政策和制度,如制订校企合作发展总体规划;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2、成立校企合作执行部门

在校企合作办公室的指导和协调下,成立由学校各系部、各专业,企业各分、子公司相关人员组成的三个执行部门,即教学部、科研部和服务部。各执行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具体合作项目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教学部主要职责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建设等。科研部的主要职责有科研资源的调配,科研项目的管理,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服务部的主要职责有大学生就业安排及管理,员工培训(进修)及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及管理,企业管理咨询,技术服务等。

3、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

为了保证校企深度合作评价体系科学、全面、公平、客观,提升绩效评价的信度,应当逐渐淡出自我评价的传统体系,转而倚重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第三方评价机构拥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评价过程更专业,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客观。评价实施时,应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校企合作的投人、过程和产出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同时,应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的反馈和激励机制,把评价结果与税收优惠、利益分配、政府资助、晋职晋升等挂钩,以调动校企员工参与校企合作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3]魏寒柏、卢致俊、张海峰:破解三个难题,深化校企合作[J].中国大学教育,2010(9).

[4]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著),吴晓江译: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商务印书馆,1999.

[5]夏建国、杨若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探讨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2(5).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2

一、加强校企合作,推行终身教育的背景

1.企业转型增加了进一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呈现的“新常态”,企业正进行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企业一线工人的技能需求在不断地提升。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和时代,掌握不断更新的“四新技术”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能力。我国正在迅速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进行终身学习已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迫切需要。

2.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做好技术工人终身学习服务工作

为适应新常态的需要,职业教育正在向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并重的方向发展,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和个人不断学习的内容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3.国家将终身教育体系建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终身教育的目标,便是使社会成员都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构建终身教育平台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的举措。

二、镇江技师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镇江技师学院广泛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在与企业和社会深度合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

1.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一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广泛开展通用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适应企业对员工职业技能的需求,镇江技师学院主动与企业合作,对企业新招聘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企业存在“用工荒”现象,“技工荒”现象也比较明显。很多企业招收没有技能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镇江技师学院瞄准这一特点,积极与相关企业商谈,利用学校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师资,通过短训班的方式,为企业新招的员工培训基本专业技能和知识,给鉴定合格人员发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使企业的新招员工很快成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工。实现企业“招工”即为学校“招生”。

二是大力开展冠名班培训,为企业“定制”技术工人队伍。笔者学院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新生班是企业冠名班。学校根据一些大型企业的各技术岗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使培养的学生在设备操作、技能针对性上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技能工人,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实现学校“招生”即为企业“招工”。

三是对社会开展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引领企业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笔者学院充分利用江苏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奖励政策,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开办技师班、高级技师班,2015年社会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28万人。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000多人,向这类人员发放奖励津贴20多万元。

2.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合作,利用行业优势打造培训品牌

镇江技师学院充分利用建筑行业的政策扶持、规划指导、资讯共享等优势,做大做强建筑培训,形成江苏省唯一、且具有镇江特色的建筑行业合作培训品牌。

一是借行业优势“五环五化”,塑建筑培训特色品牌。依托笔者学院师资、设施设备和服务等资源,通过“行业指导总体规划、上下联动明确任务、因材施教分类实施、立足行规统筹考核、三位一体跟踪评估”五大环节(即“五环”),实现“培训流程规范化,培训方案个性化,培训模式多元化,考评模式公平化,培训服务增值化”(即“五化”),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建筑培训品牌。

二是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建筑行业三类人员、八大员和建筑特殊工种的继续教育工作。根据江苏省住建厅的要求,每年将“四新技术”融入建筑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不断提升建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适应社会对建筑行业愈来愈高要求。每年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超过3万。

三是积极做好建筑行业资格认证和上岗证培训。建筑八大员、三类人员和特殊工种是建筑企业工程上的关键岗位。这些岗位证,在竞标时都必须验证齐全、真实、有效。为确保他们能及时取得上岗证,笔者学院发挥专业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办建筑上岗证培训班,帮助他们系统的掌握各岗位的专业技能。

3.与大学合作,办好开放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镇江技师学院结合建筑、学前教育和商品营销三个中专专业教学特点,利用学校现有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点的牌子,申请这三个专业的本科和大专的办学资质。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开放大学大专、本科阶段学习。同时,也向社会招收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开放教育已具一定规模,目前,开放教育在籍学生达1000多人。

三、经验和启示

1.建立学员个人成长档案,为企业职工搭建快速成长平台

一般情况,一个工人从进企业到成为高级技师一般需要20~30年,而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和培训,一个工人最快10年就能达到高级技师的水平。镇江技师学院对企业新招聘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三到五年企业实践,再动员组织他们进行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高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实现岗位成才。为做好这一工作,他们对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为参加培训的员工规划成长路径,到期及时提醒他们参加更高一级的技能培训。这为企业职工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

2.积极建立教学资源库,为企业员工搭建远程教育平台

笔者学院开发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制作、集成、整合、优化了该专业各类资源。建成了专业园地、课程中心、微课中心、培训中心、素材中心、校企合作等10105条专业教学资源,上线课程有10门专业核心课程、10门培训课程和249门微课,能满足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等四类用户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专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共享。经过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宣传,目前注册使用用户量已超两万,为社会人员提供了网络学习的平台。

3.终身教育导向美好未来,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3

1. 企业为何要参与校企合作

每一个行业或者企业,都会受到内部环境诸如企业文化、内部管理、远景规划与短期目标之间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也同样会受到外部环境例如同行业恶性竞争、市场占有率逐年缩小等因素的影响。不管受到什么因素影响,企业唯一能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人才,21世纪不是资金的竞争,也不是科技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有了人才也就有了未来。但从目前国内校企合作总体情况来看,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中小企业,由于大型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员工自身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员工技能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时候,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似乎成为必行的一步;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力量的薄弱,以及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其不得不更关注生存问题,关注短期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一般希望通过与高校建立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和季节性的人才支持,而“联合培养人才”的动力相对较弱。

2. 高职院校为何要参与校企合作

(1) 解决学生就业的需要。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率成为社会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依托成员企业,探索建立创业就业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愿意参与校企合作最直接的动因。

(2)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办校条件,为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打基础。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校舍、校园面积、实训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而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极其有限。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地培训,不但可以缓解高职院校实训设备紧缺等问题,还可以通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上述原因,校企合作也已成为高职院校推动合作的动力之一。

(3) 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情景和两种能力教学的特点,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面临的障碍

1. 校企合作面临政府“政策缺失”障碍

第一,国家虽然关于校企合作出台了一些政策方针,鼓励并关注校企合作,但没有实质性的政策规范,例如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以鼓励企业或者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第二,也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第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如何建立岗前培训,还有劳动力准入制度是什么,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范,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双方在实施合作中的责任权利没有得到明确,对企业参与合作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

2. 校企合作面临企业“观念倦怠”障碍

(1) 追求现实利益的观念抑制了企业参与合作的内动力。由于校企合作在短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在国家激励政策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参与合作得不到任何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的倾斜,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生产经营理念相差较大,难以激发企业方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同时,目前我国每年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供过于求,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企业在员工选择方面空间很大,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用较低的成本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而校企合作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太多收益,而且一些企业还认为校企合作就是额外投入,花无用钱做无用功。

(2) 对校企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抑制了企业参与合作的内动力。虽然有效的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相当于高职院校帮着企业进行了员工再培训,对口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企业以后不但具备企业要求的员工基本技能,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对企业目前技术、设备进行更新,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但在市场激烈竞争压力下,许多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没有正确认识,认为合作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增加安全管理风险。加之目前,企业没有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法定责任,这就使参与校企合作没有成为众多企业的迫切愿望,这也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3. 校企合作面临院校“能力缺陷”障碍

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虽然高于企业,但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缺陷诸如实训设备落后、科研经费短缺等因素,也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生了障碍。一方面,高职院校对于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缺乏研究和解决能力,难以与合作企业形成互补性的合作优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达到教育行政部门对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要求,普遍不切实际地要求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技术骨干承担教学任务、接受学生实习和就业等。由于缺乏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础,从而造成双边深入合作的困难。

三、创新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动力机制的有益探索

1. 构建“政府政策的外部驱动机制”,形成企业参与合作的驱动力

政府应借鉴国外校企合作法规政策,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辅以专项基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等财政手段,以解决目前校企合作缺乏政府有力政策支持的核心问题。

(1) 通过政府强制行参与来加强校企合作,同时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德国,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强调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通过法律的形式促使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目的就是鼓励企业都来参与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使区域经济得到平衡发展;以学校的知识带动企业的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更新;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将跨企业培训机构的发展与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主要科研内容。通过这些立法,德国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明确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履行的法律义务、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开展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工作方案、对在校企合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企业应给予的奖励等。可以说,法案、法令直接表达了政府的意愿,如果再辅以补贴、优惠政策等激励机制等,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

(2) 通过政府基金投入建立校企合作经费保障机制。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财政经费用于支持日常管理机构的运转。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各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项经费和项目建设经费,为建设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提供财政支持;积极协助集团开辟或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出台鼓励社会捐资支持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政策,面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设立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基金的投入,与职教集团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约束职教集团按照合同规定只是机械地完成数量,或者利用其他方式变成企业与职教集团利益交换的暗箱操作。

(3) 通过税收减免和特惠政策建立校企合作的利益补偿机制。为鼓励校企合作实体的参与,激发其积极性,政府应对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企业用于培训的资金可从国家的税款中以一定比例扣出;企业的职业教育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政府对公民的职前职后培训费用提供补贴。

2. 构建“互惠互利的内在动力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原动力

校企合作要想顺利地进行,企业和高职院校都要找准彼此的利益需求,各自的关注点是什么,从而调动彼此的积极性:首先,高职院校想让企业认可你,选择你,依靠你,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走出第一步,让企业了解认可,从没有合作到零星合作,逐步实现全面合作,中间是一个过渡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认可的过程;其次,企业最终关心的还是利润,高职院校如何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用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无缝对接这个是关键;再次,职教集团应按企业发展方向,培养相关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最后,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校企之间互动交流,从而实现互动发展。

3. 构建“集团主导的调控保障机制”,增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凝聚力。

重点通过设立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各种规章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增强集团成员合作凝聚力。

(1)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构建。首先,通过校企协商建立理事会统一管理合作体系。集团理事会在校企合作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在组织企业与高职院校两种资源、发挥集团管理优势、组织优势、实现组织目标探寻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相关点,从而使得多元化发展得到平衡。其次,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从而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支,从制度规范层面帮助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管理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再次,在集团内建立开展校企合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有计划地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的评估,保护和激发双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指导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 构建集团校企合作的调控机制。在集团理事会的统一指导、协调下,成立相关委员会,实行扁平化管理和有限垂直分权,既有利于统筹规划集团的发展,又有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一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产业调整和升级带来的企业和市场人才需求规格与数量的变化,合理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及市场对接;对专业所适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据此共同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是成立创业就业工作委员会,制定具体的创业就业实施方案,搭建创业就业载体,拓宽创业就业渠道,推进创业就业素质教育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三是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委员会,建立集团共享的人才资源库,聚集技术研发型、技能型、教学型、管理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各自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和条件选聘相应的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成立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咨询等工作,为企业开发继续教育项目和课程,开展继续教育等。

由于职教集团的构建模式不同,权利和义务的划分不同,各方积极性的调动也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创新集团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有效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实现集团社会资本的有效整合,形成校企“互惠、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是职教集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实践中深入探讨的一大课题。

摘要:一般来讲,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动因主要有“在院校物色满意的员工、促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给企业带来新的理念、宣传企业文化和品牌”等, 所以, 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不但可以宣传企业自身的品牌和文化, 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而且通过吸引相关知识的人才进入企业, 也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同时, 通过合作, 高职院校可寻求到科研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 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也提升了学院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能力。文章提出了构建“政府政策的外部驱动机制、互惠互利的内在动力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首珩.组建职教集团促进校企合作[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12) .

[2]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 .

[3]王晓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建议[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4]白洁, 张利锋.探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途径[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8, (4) .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4

【关键词】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动态教学计划;工学结合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是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路特色专业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冠以该名的专业。专业因铁路而生,伴铁路而长,有着和铁路企业行业“血脉相连”的关系,使得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专业自成立以来,借助这种优势,依托铁路电务企业,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密切合作,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建设实践中,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教学计划,探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

一、建章立制,规定校企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合作教学秩序

专业借助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这个平台,与专业相关的加盟单位切实有效的开展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规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和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特别是利益保障机制,确保了企业与学院双方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义务。

在校企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在校企合作建设专业的过程中,专业和企业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秩序。专业与中铁九局电务公司合作,完成了2010届、2011届大部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参与了中铁九局部分铁路信号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与开通试验。为保证实习学生安全,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保证学生实习利益,校企双方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待遇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系列规定与制度。其中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规定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带队教师和企业的“师傅”共同评定学生成绩,作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践成绩参考。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再使学生成為企业短期的廉价劳动力,而是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学校的“准毕业生”和企业的“准员工”。

二、校企融合,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要求学走出课堂,走进企业,熟悉业务,掌握技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业制定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一是循序渐进的实习体系,包括了认识实习,现场实习和顶岗实习;二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职业发展过程,体现到课程上为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这两种教学体系的实现离不开企业,但企业由于生产形势的变化,人才需求从数量到规格也会发生变化,不能按照学院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创造性以相对动态的教学计划确保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

相对动态的教学计划是为适应企业需求的变化,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而采取的一种灵活的教学计划。它可以保障校方共享企业实训基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保证实训课程开出率,从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开设专业限选模块,确保顶岗实习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毕业从事的主要工作为信号设备维护,信号设备生产,信号设备施工;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国家铁路、铁路工程局、地方铁路、地铁和轻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增设专业限选模块,对去向不同的学生分别培养,与企业共商共议,互利共赢,按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顶岗实习,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上岗之后的适应能力。

2.根据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使用计划,灵活的调整实践环节。

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之下,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利用前期与企业发展的良好关系,在吉林电务段、中铁九局等单位共建了校外学生实训基地,但是企业由于生产周期的变化,不能完全根据我院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训指导教师,我们适时的适应企业的这种变化,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灵活调整了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保证了学生实习时间和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三、互利共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进口出口”两旺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和铁路电务企业本着务实的态度,建立起一种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给予专业大力支持,如向学院捐赠含有信号机、转辙机、继电器、信号电缆等实训设备和耗材,价值约110万元;企业5年来向学院提供兼职教师10人,学生现场实习指导教师50多人次,为学生定期开展专业讲座;能够根据专业要求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为学生开放职工培训基地。同时专业向企业开放校内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专业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矛盾,教学质量不断上升,学生参与省级和学院技能大赛均获取优异成绩。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逐年提高。90%以上的毕业生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较高。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出口”畅通。良好的就业形势和学生培养质量,为专业迎来了“进口”旺盛。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不断地实践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地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上了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杨俊辉,罗家国. 学分之下动态教学计划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8

[4] 刘谊,申立群.相对动态教学计划的背景与机制.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5

[5] 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文件汇编,2010,12

[6] 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章程,2011,3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5

“渗透式”校企合作包含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安排专业老师到合作企业相关岗位上去真实的工作,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积累实践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二是企业安排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定期为专业教师和学生举办讲座,介绍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加他们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同时挑选愿意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的学生。三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岗位技能要求,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室。四是安排企业管理人员对实习学生实行“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降低流失率。五是校企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意义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教学,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能够及时掌握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变化而导致劳动力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的变化,从而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之符合社会的需求。二是产教结合,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能够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降低流失率,保证企业足够的人才储备。三是能力标准都是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来制定,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课程开发,并通过横向课题研究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目前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主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连锁经营是一种标准化的经营模式,1930年诞生在美国纽约,主要运用在商业零售业,特别在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这种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引入到我国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十年来,更是遍地开花,从世界零售巨头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到国内知名的华润万家、国美、苏宁等,可以说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一种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全国共有260多所高校(主要是高职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培养面向商业零售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管理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习惯、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基本掌握商业零售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初级的商业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岗位操作技能 + 管理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熟悉有关的经贸法规,具有强健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针对我国当前校企合作机制现状,教育部连续召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职院和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坚持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技能人才。

三、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渗透式”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一)统一思想认识,组建“渗透式”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与企业要真正意识到“渗透式”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本着“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工学交替为手段、企业参与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战略管理委员会作为校企合作最高管理机构,为校企合作服务。管理机构可由校企双方各派专职工作人员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专职负责校企合作的运行,制定合作章程,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作为与不作为,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校企合作委员会实行定期会议制,每年召开一次战略合作会议,讨论双方合作中的重大问题,确定年度合作意向。

(二)“渗透式”校企合作内容

1.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作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合作共管、共同建设、强化管理,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并安排企业管理人员对实习学生实行“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不断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质量。同时,学校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基地,帮助企业在毕业生中遴选人才,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另外,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计划,为企业开设订单班、冠名班,定向培养人才,逐步实施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功能开发,着重开发教学工作室,初步实现工作场所与课堂整合、学生与员工一体。

2.共同提高双方职工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学校作为企业的培训基地,根据企业需要,协助企业制定培训计划,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力量,开设业务技术、经营管理培训班或职业资格培训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与此同时,企业作为学校的教师实践基地,接受学校教师到企业一线通过兼职或调研方式,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双师”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3.学校聘请企业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管理人员进入专业建设委员会,参与教研和教学活动。定期为专业教师和学生举办讲座,介绍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加他们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将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以及就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4.共同谋划发展。学校作为企业的战略研究中心,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所掌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组织结构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经营与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专业研究服务。企业根据学校要求,及时提供最新实践技能与经验,帮助学校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建设特色专业。

5.共同创建“三结合”考评体系。从职业活动和岗位需求分析入手,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围绕课程整合后形成的不同学习单元,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型考核体系。努力实现考核评价“三结合”,即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改变单纯凭一张试卷的成绩来考核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而是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到考核中来,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考核学生的能力,最终体现考核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具体来说,考评可实行“三级、双师、双考核”的评价方法。

“三级”指的是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明确考核评价项目,二级指标是各项目具体考核内容,三级为观测点。“双师”是在校专职教师,行业、企业的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共同评价。“双考核”则为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

(三)建立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考评机制

如规定教师在晋升高一级职称前必须有一年以上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同时帮助企业至少解决一般性的技术服务难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凭借这种考评标准,可以激励学校教职员工参与到企业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项目研究中来,发挥他们在专业方面的优势,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潜力。同时,学校还应提高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的比例,鼓励企业技术人员进校讲课,让教师、学生与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在这种相互合作、交流中真正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校企“渗透式”合作的最终目标。

校企“渗透式”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凸显高职院校特色、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各方利益共享的一种先进的办学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在探索和实践校企“渗透式”合作新模式的同时,要更加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规章制度,确定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中来,齐心协力,加快进程,共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持续发展,努力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渗透式”校企合作指的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互惠互利的实质性合作,即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定、实训室建设、顶岗实习组织实施、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从而形成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渗透式,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郑艳.高职连锁专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建设与完善[J].辽宁高职学报,2013,(6).

[2]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破解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的路径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3]何杨勇,韦进.英国高校校企合作的策略模型分析[J].教育评论,2011,(6).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探讨 篇6

1. 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是指学生、学校、社会、企业、国家相互之间共同形成的有利于双方、长期有效、相对规范的人才培养规律的方式和过程。职业院校必须坚持校企合作来进行人才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要想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度的发展, 必须要建立并探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由于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职业院校的教育非常重视, 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技能型人才, 为了更好的实现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 必须坚持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3. 随着职业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逐渐得到了发展。有些职业院校在这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距离职业院校教育的具体目标还具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存在:约束性和自觉性差、规范性不高、稳定性差、规模比较小、密切性和层次不够分明等各种问题。

4.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市场发展方向。学校、家长、学生和企业都有非常想实施校企合作的想法和愿望。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职业综合素质高、进入状态快、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学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技能, 当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工作状态中;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各种联系把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目的联系在一起, 是构建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5.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够节省人才培养的社会成本, 减少人才培养的时间。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优秀的实践性人才, 如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 那么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很差, 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都不高。尽管社会和职业院校为了培养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付出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 但是效果不够好。如果实施校企合作长效制度, 学生一部分的时间是在职业院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部分的时间到相应的合作企业进行相关技能的实践, 为学生走进社会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仅培养了社会型的优秀人才还为学校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资金, 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养的费用和其他相关的费用。而且企业还能够通过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培养本企业所急需的各种人才。学生通过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知识的运用能力。对社会来讲,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够节省社会进行人才培养的投资, 减少人才培养的时间。

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决定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创建。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 有:激励机制建立、机制约束、政策支持、观念转变等各种问题。

1. 企业和学生间的教育观念和定位偏差有待于转变。

职业院校的学生、企业用人单位、专业技能的培养计划之间的定位不协调, 缺乏均衡性, 是导致就业后的工作稳定性差、跳槽频率高、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加强职业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加强产业研究、降低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定位来实现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均衡性。职业院校的教育按照教育的主体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企业对毕业应聘生的职业定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对所培养学生的定位、家长对学生的定位以及学生的自我定位。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就业的定位比较高, 但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定位相对比较低。

2. 国家的措施和政策支持有待于加强。

当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工作的进行, 属于一种自觉式、自发性的行为, 实施的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除了要受到社会的重视之外, 还应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得到更加深层次的发展。

3. 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是很相符。

当前, 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问题非常令人头疼, 校内的实训基地只能算是案例训练和局部训练, 由于条件和实践的限制, 简化了很多内容, 所以效果不是特别的明显。

三、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1.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构。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 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专门机构要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工作做好规划, 制定好相应的政策和方针, 为国家的各种政策提供支持。为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指导, 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运行过程中, 专门机构要积极的进行监督, 注重校企合作的长效性和规范性。

2. 国家要加大对校企合作制度的资金投入, 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措施。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且也影响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所以国家和相关部门要足够重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相关的设施,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3. 规范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因此, 职业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需要, 依据实际生产中的各种要求, 与企业共同建立一个集师资力量建设、学生招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新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社会实习和实践、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为一体的校企合作关系。由此可以发现, 校企合作贯穿着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整个过程, 可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渗透。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日新月异, 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才越来越重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助于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 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优秀的人才。

摘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虽然校企合作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还面临着观念落后、政策不够完善、规范不健全、机制不和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要想促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快速发展, 必须要找到正确的职业院校发展思路, 加强职业院校的教育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孙炎, 陈平.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17) .

[2]纪雯, 李超, 刘宝学, 刘佳, 吕向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新模式的途径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01) .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性思考 篇7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校企合作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寻求自我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才能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积极安排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能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有利于促使学校开放办学,瞄准市场设置专业,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学校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有利于深化对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国内外有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尚有以下局限性:第一,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发达国家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合作教育模式和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但由于国情不同,这些经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研究者对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及特点作一般性介绍的多,结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比较少。第二,在研究视野上,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多以学校为中心,对企业、政府在校企合作中作用及角色定位等涉及较少,因而缺乏对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系统思考。第三,在研究深度上,研究者多以个案为主,对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内在规律性和本质要求缺乏深入研究,其做法对其他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不明显。要做好校企合作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政策依据

近年来,国家已先后颁布相关政策要求高职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互利双赢的利益机制:驱动校企通力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利益主体。企业的根本目标是盈利。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取决于合作能否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效益。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经济发展方式正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过渡时期,正在崛起的我国企业虽然面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困难,但能轻松招聘到普通劳动力的现实抑制了他们对校企合作的热情,因而企业对合作的积极性依赖于高职院校的主动性,而企业对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发挥的前提条件则是他们能否从合作中受益。一般而言,能够有助于企业合法盈利的行为与合作都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否则,合作迟早会被企业拒绝。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为此,学校所要做的主要工作:一是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开发符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适应企业生产流程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实行弹性学制。三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和企业一起策划企业文化等等。四是为企业培养优秀毕业生。学院毕业生优先让合作企业选择,进人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根据企业需要和毕业生意愿,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必然会产生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

资源共享的参与机制:促进校企全面合作建立参与机制的目的在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一是成立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校企两方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双方人员相互兼职。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领导兼任学校副校长或系部副主任,学校领导兼任企业副职或有关车间副职;聘请企业有关专家和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为学校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企业有关兼职人员、特聘教授、实训指导教师支付一定的报酬,制定合作企业、兼职人员奖励制度,对于合作好的企业、兼职教授(教师)给予奖励,并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宣传;四是将符合教师任职条件,且企业与本人愿意的企业员工调人学校从事高职教学工作,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五是将具有教学能力、曾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的企业退休老职工返聘至学校担任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

规范有序的约束机制:确保校企健康合作有合作就要有约束,有约束才会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和支持,而是双方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为此,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法律约束通过双方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的责任。没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协议约束,就没有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法律协议的框架下,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不仅如此,还要强化道德约束。校企合作双方都要按照合作共赢原则加强道德教育,使得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特别是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明确规定派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自然成为企业的一员,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任何把自己置身于企业之外,或者把自己当成实习学生而游离于企业的行为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校的学生到了企业,工作马虎、行为随便、不遵守职业道德,结果既损害了学校的形象,也损害了学生形象,导致企业合作意愿丧失。

心系企业的情感机制:维系校企长期合作校企合作过程始终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在缺乏法律规定和政策优惠的条件下,推动校企之间合作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的情感。构建情感机制,一要加强校企双方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学院领导、系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交朋友,及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二要重视与合作单位的交往。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校企合作座谈会,讨论解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节日上门慰问、特别是教师节,让专家委员会成员、特聘教授和兼职教师享受与本校教师一样的待遇。三是经常征求校企合作相关人员意见,诚恳接受并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四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校企合作中企业相关人员的劳动,关心其疾苦,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一旦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学校及校企合作工作产生了感情,校企合作就有了稳固的基础,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就容易落到了实处。

政策引领的保障机制:支持校企互利合作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有所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要按照国务院相关决定要求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开放的用人机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品开发、贷款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职业学校校办产业和校企合作的股份制企业予以税收优惠;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等等。政府还要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提供便利,如搭建合作平台,组织校企合作论坛等,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校企联动、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显泽.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8) .

[2]马永祥.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文史资料, 2007, (8) .

[3]于长东, 韩晓伟, 孙舟.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1) .

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构建 篇8

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协调运作

(一)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 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特征, 决定着只有国家作为职业教育投入的主体, 才能够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尽管海南省的财力比较薄弱, 然而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却是从不吝惜。在“十一五”期间, 海南各级财政累计向职业教育投入23亿元, 用于支持16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16个市县级职教中心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专业建设, 改扩建了50%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 全省中职学校在校生数从2005年的6.8万增加到17万, 基本实现了打赢职教翻身仗的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 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趁势发展的快车道。就南京市而言, 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是在原来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中的基础上转制建立的。由于原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结构、教学设施与以应用型学科为主的职业院校之间的差距较大, 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追加投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在南京地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政府财政于2009年对该院的投入就达11 870万元。政府财政投入的加大, 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硬件、软件设施都得到了明显增强, 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办学的理念、思路、途径更加贴近社会需要, 由此使得该院在2009年度的自主创收金额达2 448万元, 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功能。

(二) 政府的财政投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

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结构、专业设置应当与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适应。同时也要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 瞄准国际前沿领域科技发展水平的需要, 提前为未来的人才需要做好培训。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从总体上看, 经济复苏的步伐并不理想。目前, 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 都在尽力向实体经济回归, 着力于就业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劳动力中的70%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在许多领域农民工所占比例是比较高的。很显然, 由于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偏低, 势必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所以, 职业教育的重心必须上移, 着力于办学层次的提升。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更有必要发挥政府财政投放的导向作用, 办出若干所可以与国际一流职业教育相媲美的职业大学, 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支撑。

(三) 国家应以法律为杠杆, 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代表并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法规是政府的主要调控手段与管理依据。各级政府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依据,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 通过法律手段确保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在指导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惩奖制度。政府可以对按规定参与职业教育或按规定足额提取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奖励, 而对那些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不力的企业, 则要依法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及一定额度的罚款, 对企业资助和捐赠职业院校用于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的资金和设备费用可按税前扣除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二是税收政策。对于独自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或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 可以依法减免一定年限或数额的企业所得税, 对于积极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稳定实习实训岗位的企业, 应允许企业付给实习学生以法定工资以下的劳动报酬, 以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并按照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大力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

只有职业院校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在企业推动下的快速发展, 必将成为加速企业整体效益提升的重要支撑, 形成校企互动的良性循环。

(一) 企业发展有赖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

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下, 中小企业更为迫切地需要引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以此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河北省鹿泉市职教中心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 适应能力强, 受到了河北正元化工集团的好评, 因此, “订单委培”的学生数由2004年的13人增加到2009年的279人。该企业派出了工程师、生产一线的师傅, 协助学校制定化工专业实训基地扩建方案, 同时, 还无偿提供配套的生产设备用于学校的实习实训, 使校企合建的实习实训车间达到15个, 发展成为省职校系统中最好的化工专业实训基地之一。显然, 像这样的校企双方都有积极性的培养模式必定是以校企共赢为基础的, 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二) 高层次的职业院校是企业科技开发的生力军

近年来, 我国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针的指导下, 从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 教师纷纷自觉下厂锻炼, 学习专业技能, 企业也派出技术人员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师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校企双方共同根据生产岗位的技能需要编写教材, 有的合编教材确实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例如,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建的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编写的13本教材中有两本被评为“十一五”规划教材。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通过岗位互换形成互补优势, 对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科比较齐全、专业基础比较扎实的教师队伍, 有的职业院校已经成为重点科研项目研究的生力军。以作为教育部审批最早的高职院校之一的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该院与三门峡市湖滨区、工业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科技研发、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与学生实训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在合作过程中, “人造金刚石提纯废水提镍处理及综合利用研究”项目经省科研机构鉴定为国内领先, 并迅速实现了成果转化, 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丝绸之路崤函古道历史地理及文化内涵研究”、“三门峡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等多项研究成果也被政府采纳, 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 企业职工培训有赖于校企合作功能的拓展

这些年来, 快速发展中的职业院校已经具备了相对齐全的专业配置和教学设施, 不仅可以顺利承担既定的学历教育层次的教学任务, 而且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企业职工培训中发挥作用。有的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员工既需要参加系统掌握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学习, 又不能长期离开生产岗位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技能型生产岗位的职工采取短期培训班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 企业员工一段时间在学校学习, 一段间回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通过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职业院校在提高办学质量、办学层次的同时, 完全有必要、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领域, 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的活力。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的能动作用

(一) 职业院校是培育学生基本素质的主体

职业院校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阵地, 应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来培育人。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和环境, 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是以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底蕴、精神风尚、校园文化和社会舆论作为其思想成长的精神支柱的。江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帮助自律性不强的学生”等具体问题着手做精雕细刻的转化工作, 爱心育人的成果喜人。近五年来, 该院师生员工向社会群众提供的服务达4万多人次, 开展科技对口服务50余项, 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2008年6月, 45名四川地震灾区的伤员来泰州救治时, 有上千名学生加入救治者行列, 为伤员提供了80多个日日夜夜的救治服务, 他们的感人事迹被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社等媒体相继报道, 还入选了“2009年泰州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人新事”。

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养成是一项“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 只有在基本素质已经养成的基础上, 学生走上社会后, 才能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形成助人为乐的人际关系, 以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报答社会的培育和关爱。

(二) 职业院校在学生专业技能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职业院校是对职校生进行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主要承担者,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功底对打好学生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所通行的“订单式”委培的要求, 特别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努力按照生产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再培训。同时, 企业也要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帮助学校开展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尽力使学生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术。从将学校的教学活动纳入规范化、系统化的需要出发, 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要组织企业和学校的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 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统一, 从而提高学生对岗位技能要求的适应性。

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还突出表现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问题的关键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如果培养的学生素质高, 企业就会积极参与办学, 甚至愿意无偿提供实习实训的先进设备, 自觉主动地为提高校企合作的办学质量添砖加瓦。2011年6月11日, 南京工程学院投资近亿元的工程基础试验与训练中心投入使用, 包括三菱电机、西门子等在内的多家著名企业作为联合办学单位, 不惜把企业正在使用的先进设备无偿搬进学院的24个实训室,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可见, 许多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具有远见的, 像这样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投入机制, 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季缃绮.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推进校企合作育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6) .

[2]姚恺帆.校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2) .

[3]李贵海.深化校企合作, 增强办学活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8) .

[4]张悦.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5) .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9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长,同时对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比较欠缺,掌握专业的旅游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非常稀缺,这也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为了解决旅游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必须对旅游英语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双语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专业知识,以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

基于校企合作机制下构建高职旅游英语双语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对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始爱上旅游这项活动,社会对旅游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就逐渐增大。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也开始意识到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实践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发展成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这是旅游专业改革的一个方向[1]。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师生能够置身于旅游专业的实践活动中,在市场中掌握更多技能,完成旅游专业的双语实践教学要求。通过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才能填补当前旅游行业的人才缺口,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至于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这也是高职院校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

企业和高校可以实现双赢。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致力于创新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做市场调研、旅游规划和顶岗实习等工作,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为教学内容注入更多丰富的元素,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2]。旅游公司也需要从高校吸纳优秀人才来完善自身的发展,而学校要通过企业达成规定的就业率,两者之间存在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企业和高校都是非常乐意合作的。比如说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专业的特色,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组建专业实践指导委员会,让他们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等。同时,为了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争取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市场实际,明白社会上对于旅游人才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实用的实践课程。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运用旅游英语双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构建良好的旅游英语教学环境。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通过表演在模拟场景中得到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比如说,高校可以和企业洽谈建立旅游英语口语实训基地,教师在实训基地为学生训练旅游英语口语,培养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旅游现场,化身为景区导游,熟悉带团的整个流程,了解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此外,静思活动也可以纳入旅游英语教学中,例如让学生随意选取一个景点,然后现场讲解当地的风景名胜,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每个学期在学生当中选出“最佳导游”,在整个年级举办导游大赛。通过模拟情境可以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也有助于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搭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平台。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所斩获,为了体现出教和做的有机统一,高校可以实行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任务作为学习动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旅游英语的课程重点[4]。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结合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高校可以将日常训练和假期实训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说,在寒暑假、五一和十一等旅游旺季,可以安排学生去旅游景点实习,这样既可以解决旅游公司人手不足的困境,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赢局面。此外,可以利用学校导游模拟室和语言实训室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学生在接受多次实训之后,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在导游证和导游服务大赛等项目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篇10

目前阶段, 我国告知院校师资队伍还有待加强, 在企业人才的输出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告知校企合作尤为重要。事实上, 高职院校理应以为企业培育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响应高职校企合作, 将校企合作的成绩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这个背景下,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其一, 学校在企业合作, 在签订的企业构建实训基地,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其二, 企业和学校签订用人单位合作协议, 参与学校教学计划, 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其三, 企业和学校互通有无, 这学校根据企业需求, 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 企业也会利用学校的科研成果———这种合作形式仅仅出现具有科研能力的少数院校。总体来讲,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在发展阶段, 缺乏长效机制。

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1. 高职院校动力

校企合作动力主要分为学校动力和企业动力。目前阶段, 学校动力是校企合作动力的主要动力。具体来讲, 它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在内在动力方面, 它包括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科研成果、构建实训设备等内容。对于公立高职院校能够得到政府资金支持, 因此在经济动力方面并不显著。公立高职院校的动力主要在于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于民办高职院校, 他们无法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企业投资和学生缴纳的费用, 具有较强的盈利性。因此, 民办高职院校的经济动力和人才教育的动力都比较大。在外在动力方面, 针对高职院校的生源日趋减少的境况, 我们应该力气提高教育质量, 为企业输入一流人才。针对学校而言, 它们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同时, 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奖励制度, 也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良好发展。

2. 企业动力

企业合作的形式不同, 企业的动力自然也不一样。通常来讲, 校企合作中, 构建实习基地是属于见层次的校企合作, 企业动力属于情怀型, 具有相当鲜明的公益性质, 经济色彩不浓厚。如果校企合作出现订单式培养项目, 则属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经济因素就是其企业动力。因为订单式合作, 学校有义务将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人才, 以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手段, 让企业能够在经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

三、“行校企”三元制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理应建立“行校企”三元制校企合作, 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 发挥行业协会的主观能动性, 汇集一批专家、血脂, 举办研讨会和交流大会。企业积极和学校沟通, 参与高校课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划, 高校积极借鉴企业的董事会等决策议事制度, 企业参与和学校管理决策相结合, 两者共同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积极合作。接下来的内容中, 我们就以某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讲解三元制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1. 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完善教学改革体制

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需要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处理双方关系平衡。比如说, 针对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 与某酒店合作, 就需要酒店方面在酒店中挑选工作能力强的专家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会员。他们代表酒店向学校传达酒店人才需求, 督促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注重酒店需求。而学校也应该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下, 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基础, 理论能力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 也能够促进学校培养出酒店需要的合格人才。

2. 构建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机制

对于学生而言, 教学课程是根本, 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不久, 酒店行业人才标准尚未建立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酒店专业应该积极和酒店专家人才积极交流, 积极开展酒店实践专家研讨会, 商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出酒店适用的人才。在酒店理论学习过程中, 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而构建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机智。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该明确学习任务, 创造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打造职业情境教育。高职教育共三年, 构建2 + 1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生用两年实践精通理论技能, 一年时间用于企业实习单位, 为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

3. 三元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想要培养成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我国现象的教育体制中, 重视理论学习能力, 学生都是考试得分的高手, 在动手实践方面存在短板。我们要拨乱反正, 三元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注重教学课程的实践技能、理论联合世纪, 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根据酒店行业的特实行, 我们可以设定订单班培养模式和2 + 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订单班培养模式就是和酒店签订人才输送合同, 在酒店组织就业指导会的要求下, 学习专业技能, 学期满后进入酒店实习。酒店有义务为订单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期间酒店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财力对于优秀订单生采取助学金奖励等资助手段。订单生能够极大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为酒店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针对2 + 1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前文已经有所介绍, 在此就不赘述。

参考文献

[1]余祖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2]刘辉珞.基于行业学会的三元制高职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

上一篇:英国高等教育下一篇:生态体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