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监督机制

2024-08-17

运行监督机制(精选12篇)

运行监督机制 篇1

学校办学行为的一系列不规范现象越来越为社会所诟病, 如学校乱收费、不公平择校、“名校”办“民校”、招生不公、违法处分学生等等。学生和学校、教师和学校、政府和学校, 纠纷不断, 甚至对簿公堂。学校办学行为的有序运行, 是公民受教育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而学校办学行为的有序运行, 必须是学校的办学行为处于法律监督之下。同时,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的顺利运行, 是以一定的社会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的。影响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运行条件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以高等学校为重点, 就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学校法人地位的确立与学校管理行为司法监督范围的确定、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实施等加以探讨。

一、法治精神: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指的是国家在诸多社会控制体系中选择法律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法治作为一种动态的或能动的社会范畴, 其基本意义是指依法办事。正如哈耶克所言:法治的意思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 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种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 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1]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不管是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 还是教师、学生、校长、政府官员, 改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的传统理念, 养成法治精神,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才能得以贯彻执行。

首先, 教育工作相关者 (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教师、学生) 要树立法律信仰, 强化对法治理想信念的追求。法律信仰是人们基于信任、尊重、信服而以法律为行为准则的主观认知及判断。法律信仰是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它源自主体在不断接受法律治理与保障的过程中, 所感受到的法律的科学性、正义性、人道性, 以及与自己本质利益的一致性;法律信仰是公民发自内心形成的对法律规范与法律治理的认同感, 是公民培育自身法律素质的心理基础;法律信仰是一种经过认知与评价后升华而成的情感选择, 它强调公民对法治理想和法治信念的追求。树立法律信仰, 教育工作相关者应当尊重法律权威。

其次, 锤炼教育相关者的法治品格。随着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迈进, 法治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现实社会关系中。从公民的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 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 必备的法律修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学校办学行为也是如此。法律修养是公民将法律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的体现, 是法律的内在价值追求与公民自我价值追求的统一, 是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修养意味着公民对法律形成内心确信与自觉支持, 把遵守法律内化为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 并以良心为自我衡量标准, 将法律由他律规则变为自律规则。实现法律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要求公民在其内心把法律奉为最高行为准则, 自觉自愿地依法行事, 而非迫于国家强制力的威慑或对个人得失的计算;要求公民认识到法律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客观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法律的本质和局限性, 避免这种局限性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求公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使之在特定社会背景和具体场合下, 能作出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选择[2] 。

近年来, 学校办学行为中形形色色的讼案, 反映出人们的权利意识正在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不断提高, 越来越追求人的权利的平等, 越来越看重人的选择的自由, 越来越重视教育活动中对人的尊严的确认与维护。传统的办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以法治理念改造教育工作相关者的思想意识迫在眉睫。只有这样, 学校办学行为才能符合法治的要求, 办学行为才能处于法律监督之中。

二、主体地位:高校法人之辩

只有当学校拥有真正的法人主体地位时, 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法律监督才有意义。如果学校不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主体, 而仅仅只是政府的附庸, 那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就没有对象, 或者说对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的对象就不是学校, 而是政府。本文以公立高校为例, 试图厘清学校的法人地位。

(一) 高校法人的性质

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把高校界定为事业单位, 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又把高校界定为法人。实际上, 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法人的定位, 都无法明确表明高校在法律上的地位,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高校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混乱。有人认为, 民法通则规定学校为事业单位法人, 就很清晰地表明了学校的法人地位和性质, 也就是说学校具有民法上的独立法人地位。实际上, 这种说法在实践中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即使非常纯正的行政机关, 也具有民法上的独立法人地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由于我国司法上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分野, 当高校行使某些权利影响了学生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时候, 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也就是说, 对高校能否进行司法监督。要明确这个问题, 就要看高校能否成为行政主体。

所谓行政主体, 是指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履行行政职责, 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很显然, 高校不属于行政机关。那么, 它是否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果它是法律、法规授予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也可以认定是行政主体。《教育法》第28条规定,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和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从上述教育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法28条第3款规定的招生权, 第4款规定的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 第5款规定的颁发学业证书, 第6款规定的聘任教师和奖励、处分权等, 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 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 因而在性质上应当属于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高校由国家法律的授权, 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 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 高校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组织。

(二) 对高校进行司法监督的范围

首先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司法监督”是指学校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有权利就有救济, 明确了学校能够成为行政主体之后, 司法界和实务界的大多数人已经认同司法可以介入大学管理。但是, 司法是否可以介入学校的所有管理活动呢?即司法介入的程度应当是多大?司法绝不仅仅是阳光, 有时可能是粗暴的、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疾风暴雨, 有可能对科学的殿堂有某种负面的影响, 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3] 。也就是说, 作为具有自治传统的大学,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治与司法介入的平衡。可以借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20世纪70年代审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案件中所创立的“重要性理论”。依据该理论, 对于传统特别权力关系内什么样的事项应受司法审查, 标准是该事项对共同体和公民个人的意义、分量、基础性、深远性及其强度等[4] 。我们把这个理论移植到大学自治与司法介入中来, 可以解决司法介入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冲突。根据“重要性理论”的要求,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司法介入大学自治的程度。首先, 如果学校的管理行为已经对学生的身份、地位产生影响, 可能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或者学生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 学生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司法可以介入, 例如不予录取、不予注册学籍、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等。其次, 区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如果学校行使的是行政权力, 司法可以介入;如果学校行使的是纯学术性的权力, 司法应保持克制。再次, 以是否违反正当程序为标准, 如果学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违反了正当程序, 司法权力可以介入其中进行监督。

可见, 高等学校在成为行政主体情形下, 可以对其办学行为进行司法监督, 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三、自治的手段:高校内部规章制度探讨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要得以顺利运行,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 学校为了便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需要制定一系列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问题、它的实施是否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这些都是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运行的重要条件。下面以公立高等学校为例讨论这些问题。

(一) 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

一般认为, 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属于自治规章。那么在我国,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应如何界定?高校规章制度能否对抗法律、法规和规章?实际上,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又比较复杂。从内容来看, 高校规章制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的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规则, 还有一部分是在法律、法规未涉及的方面根据传统做法或创新生成的规则。因此, 在合法前提下, 高校规章制度又是法律、法规、规章的延伸和补充, 是对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有益拓展。从性质来看,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属于内部规则, 后者属于法的范畴, 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合法性要求来看,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其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 不得与其相抵触。

高校内部规章对有关问题的规定能否比法律法规更严格?如有些学校把通过英语四六级和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毕业和获取学位的条件。其实, 作为教育机构, 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公益性社会职责, 其所从事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作为特殊性事业与其他公益性工作明显不同。在高校拥有教育行政权的前提下, 法律首先应当尊重高校在其自治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教育管理的实际状况。同时, 也必须对高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适当的限制和监督, 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清晰、明确, 不得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原则和精神, 不得违反正当程序的精神。特别是规章制度涉及相对人的如入学、转学、退学等可以改变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权利时必须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但就学业方面的要求而言, 各个学校本身就存在差异, 并且各校为其声誉、生源及学校将来的发展着想, 在学业方面作出一些特殊的要求, 似乎也无可非议。但是这里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学校提高对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仍然是对于学生的一种不利规定, 因此, 学校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其要求, 否则, 极可能造成对学生权益的严重侵犯。学校有权在学业方面制定比法律法规更严格的规章制度, 但对其超出或提高的程度应有所限制。但是, 要找准国家权力和学校自治权的平衡点, 仍然是一个难题。

(二) 内部规章制度实施的正当程序原则

来源于英国自然正义的正当程序原则, 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自然主义包括公正程序的两项根本规则: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作法官;人们的抗辩必须公正地听取。我国没有重视正当程序的法制传统, 不管是教育法律法规还是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对程序的规定都不多;学校在实施内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也不注重程序问题。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试图通过判决逐渐推进正当程序的原则。例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 一审法院认为:按退学处理, 涉及被处理者的教育权利, 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原则出发, 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应当将处理决定直接向被处理者本人宣布、送达, 允许被处理者本人提出申辩意见。北京科技大学没有按照此原则办理, 忽视当事人的申辩权利。这样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见, 正当程序问题已经被提出, 同时在教育行政领域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势在必行。它既能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开展, 又能切实有效地为学生合法权益之维护提供保障[5] 。学校在实施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要坚持公开、参与和公正原则, 要向师生公开有关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 公开实行教育管理行为, 保障学生就相关问题向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表达意见的权利, 并且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学校管理应该建立公布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告知制度、案卷制度、质询制度、听证制度、回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保障内部规章在实施中的程序公正原则。

参考文献

[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73.

[2]周叶中, 韩轶.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公民的基本要求[J].江汉大学学报, 2009, (1) .

[3]贺卫方.具体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63.

[4][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9.

[5]刘标.高校规章制度的行政法学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运行监督机制 篇2

关键词:高校;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圣洁”的“象牙塔”。然而,近些年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学校园不再是一片净土,单单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校区建设腐败案中就挖出了24起案件,其中,涉及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6人。诚然,随着高校拥有的资源增大、自主决策权扩大,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而与之相适应的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却相对滞后,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因此,加强高校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积极规范高校权力的运行与行使,已成为当前高校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和认识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高校关于反腐倡廉的制度已相当健全和完备,但在实际上,人们对高校权力运行监督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首先,当权者缺乏自我制约与监督意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的控制力很强,但到了实际当中,尤其是涉及利益时,往往就没有了自制力,就会将自己置于监督之外或凌驾于监督之上,对监督持反感和抵触态度,阻碍了监督的进行。其次,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者缺乏主动实施制约与监督的意识。高校师生员工是权力制约与监督的主体,他们或因怕得罪领导,当老好人,或因不知情而难以实施制约与监督。三是上级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对隶属的高校监管不力,通常是只停留在组织学习上,而没有真正实施对下属单位的监督。四是有的宣传教育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没有真正收到宣传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想效果。

(二)机制和制度不完善

1.从高校党内权力结构上看,党内权力配置失衡。高校党员代表大会是同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但由于受到开会时间和次数的局限,高校党代会很难起到实际的领导作用,同时党内监督机关也是在它的领导之下。这样一来,高校党委就集决策机关和执行机关于一身,成为一级党组织的唯一领导机关。2.从高校行政权力上看,权力配置不合理。有些高校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岗位设置不科学,存在互相扯皮和推诿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有的部门职权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同时,高校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行政权力泛滥,严重挤压了学术权力的发挥空间。这就导致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高校权力运行中的又一失衡。

3.从监督制度完善程度上看,监督制度尚不完善,监督弹性比较大。制度建设是加强科学管理、规范权力运行的保证。近年来,高校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广东省教育纪工委牵头制定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制度共58项,这为加强广东高校依法治校提供了强力保证。但有些高校,由于缺乏对权力运作的研究,制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有的制度没有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制度比较原则和抽象,缺乏严密程序。

(三)检查和监督不到位

1.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不到位。从权力治理结构而言,高校的所有者是国家,高校是受国家的委托来开展教育活动的。因此,高校对资产的管理和内部权力的运作,必须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然而,近些年,由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还未完成到位,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总识和能力还不强,造成所有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管理及高校内部的权力职责监督不到位。

2.受益主体监督不到位。高校的直接受益者是教职员工、在校大学生和对高校有教育要求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按理说,高校的受益主体应该成为高校权力运行监督的最强监督力量。但由于教职员工代表、大学生代表及社会群众代表都没有进入高校的决策层,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大多数师生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是不主动履行监督职责的。

运行监督机制 篇3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經济责任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可循,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1999年。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该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6年。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监督制度全面推开。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2006年,经济责任审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规定》出台后,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了制度化,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在制度层面已走向成熟。

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仅2011年就完成对2.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比上年增加1300多名。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一是审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级别不断提高。1999年5月,两办《暂行规定》明确的审计对象,只包括县级以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2005年,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审计署自2000年开始进行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当前,审计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展,涵盖了从乡镇级到省部级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逐步深化。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等,2011年以来为了全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还更加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下列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

三、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计评价难。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审计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之国家干部管理部门对相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考核目标过粗,使得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明确,审计机关无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审计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差异性,使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不甚理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缺乏标准等问题,影响了审计效果的发挥。按照中办、国办规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同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抄送干部管理部门;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只对干部管理部门负责,不公开披露。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也不利于审计人员在群众监督下,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地实施审计。

三是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1998年至2011年10月,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共计43万多人,任务繁重可见一斑。一方面,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力量不足和审计工作量不断加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相对于其他审计而言,难度要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这项审计的对象是“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何况面对人是大大小小的领导。当前,审计人员一般都不具有复合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单薄,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

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审计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首先,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尽量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出现。其次,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职责,明确对审计问题的责任追究措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应有效果,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审计成果的运行情况。再次,完善相关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审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调程序,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格式进行全面的规范;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委托书等进行规范,制定内部运行办法;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如何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受理相关案件等做出规定。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实事求是,要紧扣权力运行这个主线,区别不同的审计对象。

二是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首先,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机制结合起来,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人事任免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次,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纪律处分制度结合起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应该作为处分或者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成果。另外,要保证审计结果利用的规范性,严格控制审计结果的传送范围和抄送对象,防止审计结果的泄露。

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经济责任审计是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一项工作,与之相关的部门有纪委、组织、监察、人事、审计和国资委等。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参加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四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问题,一方面要对所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统筹安排,有关联或同一行业的审计项目实行同时进点,同时推进;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避免重复审、多头审,充分利用已有的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效益和质量。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审计人员认证上岗,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进行专业培训,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建立学习型审计机关,使审计人员逐步适应审计职业化的发展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等,通晓审计、经济、会计、计算机、英语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执法公正、廉洁自律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总之,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重视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力争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平顶山叶县审计局)

运行监督机制 篇4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是防治腐败的关键。对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公正高效的工作机制筑牢内部制约防线;不断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以有力、有效的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1 要用制度规范用权行为

用制度对权力进行规范制约和控制,是监督权力、制衡权力,防止公权私化,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加强制度建设,必须把加强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摆在首要位置。要进一步深入到生产施工的热点领域、经营活动的关键部位、权力集中的关键环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及时掌握和研究滋生腐败的新情况、新特点,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堵塞漏洞、有效规范行为。总体上讲,要着眼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改进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等方面制度的健全和创新;着眼于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抓好具体制度、程序性制度建设,保证制度可行、管用;着眼于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解决制度执行不严格、形同虚设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增强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放在创新完善体制机制重要位置,遵循制度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使所制定的制度立得住、行得通、做得到。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落实中的问题,对违反制度、规避制度的行为,要加大问责力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使制度成为大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目前,中原油田已建立完善了党员干部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责任追究、民主评议党员干部、信访举报、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并建立了一套制度执行情况的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坚持定期检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较好地做到了权责明晰,团结和谐,共谋发展。

2 要用监督保证用权正确

加强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措施,努力实现监督的多元化、经常化、及时化,确保监督到位。要突出监督重点、优化监督机制,做到关口前移,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通过制度制约、流程控制和民主集中、推进厂务公开、落实职代会制度,努力实现“决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目标,有效克服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的现象,确保权利在阳光操作中得到监督。中原油田针对单位分布点多、面广、战线长、队伍高度分散的实际,在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网络、落实监督责任、加强责任追究的同时,侧重于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及早发现问题,提前介入“纠偏”,做好防范工作。重点做好了招标管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资产处置、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效能监察工作,通过效能监察,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监督,防范权利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做到了“立项开展一个项目、修订完善一项制度、治理规范一个领域”,促进经营管理规范有序,使效能监察真正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融入了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确保了监督到位不越位,促进了日常管理而不代替日常管理。

3 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

党内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等监督主体在监督中发挥着很大作用,但由于力量分散、缺乏有效协调,有时对一项工作反复督察、交叉督察,有时一项工作又无人问津,存在监督死角。中原油田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监督作用,坚持对“三重一大”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实施公开制,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和职工代表成立了定位监督组,由过去的泛泛监督转变为一对一、点对点的监督。近年来,油田又把推行招标公开工作,作为加强源头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立项开展效能监察。油田7个招标小组和54个单位全部制定了招标公开管理办法,设立了公开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开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5万元以上的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对外支出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公开范围。对于不招标项目,除将谈判结果和不招标原因、不招标最终审批人在本单位公开外,还在油田专门的公开网站进行公开。油田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定期对各招标执行小组、对所属单位的招标公开情况进行检查,促进了招标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作用,组织职工代表对项目招标公开情况进行巡视,发动职工群众对违反招标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油田上下形成了强大的监督合力。

4 要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也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讲,惩治就是最好的预防。对于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大案要案,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要通过查办案件、公开处理、情况通报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批,有效提高党员干部的法纪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同时,要发挥案件检查的超前预防作用。认真研究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总结查办案件的有效方法,树立“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的科学政绩观,着力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真正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确保国家稳定、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要在案件查处的基础上,针对案件中暴露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制定加强管理的措施,做好预警防范;注重对案情的剖析,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运行监督机制 篇5

(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规范用权行为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职权、程序、时效等,按照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清理,并重点对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进行清理审核确认。其次,根据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实行定岗、定员、定权、定责。其三,设置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流程各环节的责任人、监督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权力规范、行使和监督体系。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并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确保权力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一是要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在内容设计上,要围绕权力运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部位,按照明确具体、可操作、管用的要求,重点健全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工作制度,加强“人、财、物、事”四权运行的规范、约束和监督。在结构设计上,要做到总体制度和实施细则相配套,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配套,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合力,形成各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格局。二是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有令则行,令行禁止,严格按制度规定行使权力;要加强制度落实的督办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和负有监督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定期不定期对干部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纪律措施等(不搞下不为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予以严肃处理;对在制度贯彻落实、监督管理上负有重大责任的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三是要保持制度的先进性。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力运行将呈现出新的形式、新的特点和新的规律,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对这些新形式、新特点和新规律的研究,把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借鉴有益作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有效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新机制新体制。四是要研究探索制度的预警性。与时俱进是制度的基本要求,而前瞻性和预警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亡羊补牢毕竟造成了损失,应该说不是我们设计制度的最终目的。一项政策或举措出台后会引起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的哪些“异”动,必须要有一个事前的研究和预测,为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在监督制约权力运行方面,应当加强建立健全和切实执行以下制度:

1、基层党委“重大事项票决制”,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工程、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安排等事项全部采取党委(党组)成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形式进行,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委重大问题民主决策机制,扩大党内民主,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提高基层党委班子整体执政能力。这项制度的执行,要作为上级党组对下级党组巡视的主要内容之一。

2、党政正职“届中经济责任定期审计制”,防止权力异化。积极推行党政正职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由“离任审计”向“全程审计”的转变。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提任、调任、轮岗、退休、辞职、机构裁撤合并前都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且要先免后审。对重点部门和群众反映较大,意见比较集中的领导干部可由组织部门协调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届中审计的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强对审计工作责任追究制的制定和执行,杜绝人情审计、关系审计、不负责任审计、不依法审计。

要改进评价办法,增强可操作性。为了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果,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迫切需要改进评价方法及标准,增强可操作性。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办法基本思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定量评价部分;定性评价部分和存在主要问题。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定量评价分值为100分,按照下列要素进行量化评价:①主要经济工作指数完成情况20分;②财务管理情况30分;③重大经济决策的合规性、合法性及实施结果20分;④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10分;⑤审计查明的问题20分。定性评价分为四个等次:好(90―100分)、较好(80―89分)、一般(60―79分)、较差(59分以下)。当审计查明被审计单位(不含下属单位)同时存在下列两条以上问题的,定性评价确定为“较差”等次:①私设小金库,乱支乱用;②单位内部发生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受党纪国法处理的;③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④在国有、公用资产处置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据出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按照量化评价标准进行打分,确定其标准评价等次。

3、试行重点、热点单位“一把手”选任、定期交流制,防止“带病上岗”和打破权力垄断。对重点、热点单位“一把手”的选任,应严把考察关,在年度集中考核的基础上,每个职位实行差额考察(不少于3人),重点是到曾经工作过和居住过的地方找知情人个别深入了解和核实情况。知情人应具有代表性,忌事先通知、兴师动众,注意保密。通过优中选优、精中选尖,尽力防止“带病上岗”。加大对掌握管人、管钱、管工程、管审批等权力的干部交流力度,对部分热点单位主要领导采取定期交流换岗,重新洗牌,每三年调整换岗一次,根据工作表现把每个领导干部都尽可能地调整到最适合其能力特点的岗位上去,做到“人岗相适”,打破“重要单位”领导长期“坐庄”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各单位主要领导的奋斗热情,激励竞争。有利于完善干部淘汰机制,以“换”代“下”,逐步淘汰,解决领导干部“下”的问题。对经组织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干部,坚决从现有的领导岗位上调整出来。逐步实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化。

4、完善“干部监督网络制”,延伸干部监督的触角。进一步整合纪检、组织、检察、审计、计划、统计、财政、工商、信访等部门对干部勤政廉政的监督信息资源,增加监督的透视点。从对干部8小时内的监督向8小时以外延伸,从干部的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前移监督关口,多角度监督、多侧面考察干部勤廉表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聘请社会各界有正义感的人士作为监督员,公布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号码、电子信箱。通过举报电话和干部监督网,随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和举报,保证干部监督渠道的畅通。

5、建立“干部监督预警机制”,防微杜渐。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通过内警系统和外警系统的协调、双向运作,实现工作的着力点由事后惩戒向事前监督转变,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领导干部生活、社交圈的表现,不断规范申报内容、申报程序和申报时限。同时,建立科级单位“党政一把手亲属重大事项档案”。对党政一把手亲属的重大事项实行登记备案,登记的内容包括党政一把手家庭成员婚丧嫁娶、工作调动、提升晋级、迁新居、建房、分房、购房以及参与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经商办企业等经营活动的相关情况;防止领导干部借亲属之名,变相以权谋私,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干部监督的开放程度,增强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监督和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意识,逐步养成在监督中工作的习惯。健全“领导干部考察考评结果反馈制度”。加大干部考察监督的力度,使干部考察考评结果更好地运用于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在干部考察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反馈考察测评结果。反馈内容包括群众对干部本人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素质评价情况,对干部的综合评价、任职建议,以及考察中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诫勉谈话,达到预警效果。

(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用权绩效

从本质上讲,共产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运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三个结合”,建立与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权力运用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干部权力运用是好是坏、政绩是高是低,不能单独由上级领导下结论,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高度重视群众评价。要切实保障群众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把上级评价和群众评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同纳入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健全上级满意、群众称道的双重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用权导向。二是集中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建立权力运行台账或监督卡,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兴办实事、解决突出问题等与运用权力有关的情况,同时,既到现工作单位考察,又到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住所考察,找知情人了解情况,认真记载,深入调查核实,实行集中考核结果与日常考评结果综合运用,既加强过程监督,又加强结果监督,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法,及时纠偏防误,杜绝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尽量降低权力运行的成本。三是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把权利运行产生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起来考虑,既充分肯定用数字反映出来的显而易见的政绩 ,又科学评价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潜在政绩,还要客观评价,因条件具备,不努力作为而错失机遇,影响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发展的负面政绩 。同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追究制,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治理用权失误

权力运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前进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失误。必须区别不同情况、不同性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各种失误进行有效治理,确保权力运行始终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由于疏忽大意或水平不高、用权不当造成失误并勇于承担责任的,要采取批评教育方式,引导权力人从个人能力、个人作风、个人德行等方面找原因,责令其限期改正,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对滥用权力造成失误,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故意推卸责任或相互推诿责任,或制造假相欺骗组织和群众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纪律措施严肃处理,对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种“渎职”行为,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理顺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目前,普遍存在的“监督无力”现象,与我们拥有形式多样的各种监督是极不相称的。究其原因,监督者不能实施有效监督,并非监督者主观上的不想监督,而是客观上的无法进行监督。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监督者缺乏监督所需要的权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权力的对等程度的判断标准,权力对比程度越高,监督越有效;程度越低,监督越无效。而实现权力的对等就必须改革权力架构理顺监督机制,使监督者享有充分的权力,避免其权力被已经滥用了的权力所左右或架空。

首先,必须增强专门监督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性,改革权力架构,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其监督的抗干扰能力和独立性,必须明确规定纪委履行职责所必须有的规范、干部职权、执纪权限,明确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任免干部、部署工作、业务领导的权力,使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具体化、制度化,具有权威性。其次,必须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真正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监督。第三,要切实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和申述权,保护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第四,要重视和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尽快制定“新闻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第五,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和改进人大对“一府两 院”的监督,把权力运作和廉政情况的审议、监督作为审议年度工作报告时的重点内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建立廉政委员会。同时,畅通社会协商对话渠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作用 。第六,要进一步强化对监督者的监督。监督权的异化,即监督者自身权力运行的不正当,是当前监督工作中出现的一个危害极大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监督工作的权威和有效性。必须加大对有监督职权的部门,特别是纪检、监察、检察、法院等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严格查处这些部门监督不公或滥用监督权力谋取单位和个人利益的不良行为,促使监督部门尽职尽责公道正派地行使监督权力。总之,我们必须不断地通过体制创新,通过加快立法,使各个监督主体、各种监督形式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使广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观念,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六)加快权力运行的法制建设

惩治腐败,建设廉政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多种手段,而在这诸多的手段中,法律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为此,必须加强廉政法制化建设,树立法律权威,把廉政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不以个人品质和意志为转移,从而保证社会控制、廉政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和有序化。

首先,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是非,用客观标准确认廉政、腐败的内含和处延,用法律法规衡量国家公务人员是否违背人民的意志,是否有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廉政立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这是将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一百多个法律、法规性文件及政策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就总体而言,属于法律规定的不多,政策性规定占据主要地位;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应急性多,稳定性少;惩罚性规定较多,预防性规定较少;原则性强,操作性差。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廉政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完善廉政立法,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廉政法》、《反贪污贿赂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经济活动实名法》等,以便把廉政以及监督机关的职能、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禁止做的,违反了就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是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具体规范,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除了重视制定有关事后惩戒性的法规外,更要加强预防性法规的制定,逐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严格的廉政法律体系。

运行监督机制 篇6

关键词:权利;监督;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1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把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然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当前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个别主要领导的权力、关键岗位的监督还不够到位,产生了腐化堕落的现象。因此,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是应对“四个危险”和“四种考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课题。

一、党内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六易六难”现象

一是监督集体执政领导易,检察勤政廉洁自律难。各级都能够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在监督检察勤政廉洁方面,少数基层单位,局限于民主评议、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不同程度存在上级不察不监督、群众不告不监督、不发生问题不监督等现象,监督跟着问题走,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是严群众基层易,严领导机关难。党委、纪委对下级能够做到严格监督检察。但在内部监督时,磨不开面子,顾虑重重,监督书记怕得罪主要领导给“小鞋”穿,互相监督怕伤了和气影响人缘,正副书记监督委员怕产生对立情绪难开展工作。部分同志认为纪委的人、财、物受制于同级党委,“自己监督自己,缺乏约束力”,在监督工作中消极应付。

三是掌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内易,跟踪“八小时”以外难。随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日趋复杂,活动空间逐渐扩大,仅靠在单位和正常的工作时间内的监督,很难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客观、准确地判断和把握。从实际情况看,现在党员干部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往往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这段时间范围内,教育管理相对薄弱,存在空当,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四是检察程序结果易,监督操作环节难。当前部分单位没有编配专职的纪检岗位,兼职纪检工作的同志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个别纪委委员在其位不谋其职,不懂不会现象比较突出。针对工程建设质量、干部选拔任用、大宗物资采购等专业性较强的事务,部分同志在参与监督过程中,插不上手,说不上话,仅注重工程招标是否露底、干部廉洁有无告状信、敏感事务是否公开,对关键操作环节把握不准,影响了监督检察的实效。

五是量纪惩处易,防微杜渐难。监督管理党员既包含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又包括时时处处用党纪条规严格约束党员干部言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往往把从严执纪,片面、狭义地理解为处罚行为,注重违纪问题的查处,忽视经常性的教育管理监督,虽然查了一些案子,处分了一些人,但违纪问题没能得到有效制止。

六是检察举报问题易,消除不良影响难。当前信访举报失真失实一定程度存在,有的故意夸大其词渲染问题严重性,有的为了给被举报人造成恶劣影响而反复举报。通过缜密的调查取证,可以察明举报问题的真实性。但在调查过程中,少数同志业务不精,不善于客观准确判断真伪;处事不当,被表面现象、错误信息牵着鼻子走,伤了感情、产生误会,在群众中造成的不良影响难以消除。

二、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四个必须”

(一)必须进一步解决好思想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性锤炼,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强化权力监督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标准意识,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一是强化接受监督的自觉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规定,充分认清监督不仅是一道“紧箍咒”,更是一个“护身符”,牢固树立组织监督是政治关心爱护的观念。充分认清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群众监督,牢固树立接受监督人人平等,参与监督人人有责的思想。

二是强化敢于监督的责任意识。引导党员干部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清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重要举措,是《党章》赋予每个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党性问题。从而使每个同志自觉破除私心杂念,坚持做到不因实施监督得罪人而放弃原则不敢监督,不因当前问题多而逃避现实不愿监督,不因搞好监督难度大而丧失信心不去监督。

三是强化开展监督的标准意识。自觉从群众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搞监督,坚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不以自我感觉为标准;以体现党的性质和意志为标准,不从横攀竖比中找标准;以监督搞得好不好为标准,不以搞了没搞为标准。进一步认清问题,找准差距,增强搞好监督的紧迫感。

(二)必须进一步解决好权力运行监管不力的问题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要紧紧抓住重点对象、重点领域,突出重点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制约功能,确保权力始终在政策法规的“轨道”上运行。

一是在对象上要突出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这个重点。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其用权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前移监督关口,通过建立新提升党员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组织开展廉政责任书签订仪式,创新教育方法手段,进一步强化遵规守纪意识。要维护制度权威,落实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个人事项报告等制度,形成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强督促检察,利用下基层蹲点帮带、民主生活会、考核班子等时机,坚持把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委议事规则情况作为检察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增强落实制度规定的自觉性。

二是在内容上要突出人财物这个重点。从权力运行的特点看,涉及人财物管理使用的领域常会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容易导致权力失控和滥用。必须坚持把完善选人用钱办事程序,作为规范权力运行的重点内容。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干部、纪检、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干部考核的办法,强化干部提名、推荐、考核、决定环节的监察职能,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经费使用管理方面,要建立专项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大额发票回访、主要领导联审会签等制度,规范财经管理秩序。在工程建设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纪检审计部门全程监督的办法,严把招标采购、质量验收和结算决算关口,及时堵塞各种漏洞。通过规范程序,清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避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弹性和随意性。

三是在时空上突出“八小时以外”这个重点。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规范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管理监督的相关规定。要严格落实外出登记、请示汇报、车辆派遣、随机查询、走访家庭等制度,防止领导干部外出过多、交往过滥、消费过高等问题。要充分发挥组织、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监控网络作用,加大管理力度,规范领导干部“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

(三)必须进一步解决好权力运行不够透明的问题

民主与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要确保依法、公正用权,必须坚持民主公开原则,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切实解决好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问题。

一要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大量事实表明,权力滥用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规范的权力运行程序所致。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必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和议事规则,不能随意简化程序,不能擅作主张、越权“拍板”。要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咨询、公示制度,广开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发现错误要及时更正,确保决策内容科学化、工作程序化、过程民主化,真正使决策建立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之上。

二要健全和扩大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内权力约束得以实现的基础。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定期报告工作、民主生活会制度,重要情况及时通报,主动接受广大党员的监督。要进一步细化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实施办法,以民主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要保证党员民主监督渠道畅通,建立上下监督的互补机制,拓宽党员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监督渠道,以民主公开来补充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在监督广度和时效上的局限。

三要进一步深化办事公开。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关于加强民主监督有关党务、事务办事公开的制度规定,突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创新方法手段,通过在互联网、局域网公布政策法规、公示敏感事务、公开政务处理,确保党员干部能够在知情中参与、在比较中选择、在透明中监督。要进一步建立落实办事公开责任制,研究制定办事公开由谁负责、怎么落实的保障措施,通过定期召开办事公开形势分析会或协调例会,明确相关职责要求,及时分析、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办事公开的实效性。

(四)必须进一步解决好权力滥用惩戒不严的问题

惩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是权力运行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坚持从严执纪,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态势,才能有效震慑和警示腐败分子。

一要严肃查处问题。主动讲问题、亮家丑、揭短处,实事求是地调查处理,是从严执纪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国家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端正思想,对发现和群众举报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绝不手软、绝不迁就,无论职务多高、关系多复杂,应依法处理,绝不能搞上宽下严、亲宽疏严,真正做到止恶扬善,充分发挥惩戒的警示作用。

二要严格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级管好一级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保证。要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度,明确领导干部的廉政责任。要建立廉政责任考评制度,定期考评并强化考评结果在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惩、选拔任用的运用。要建立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教育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属权力行使不当而出现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三要注重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惩处的治本功能,才能增强抓源治本的实效性。各级要把查处违纪问题的情况及时通报有关单位,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教训,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及时抓好整改。要结合剖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要把违纪问题反映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向上级反馈,为上级有关部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决策提供治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正宇.反腐倡廉建设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黄建明.监督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3]鲁宽民,易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12,(11).

运行监督机制 篇7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壮大,最重要的是培养符合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大本营的高校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完善高校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将优秀师生凝聚到党的建设事业中来是保障党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级学院是学校的前沿阵地,也是整个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而高校学生的能力、意识、价值观都受到教师的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推进发展,高校党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逐渐暴露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模式下,在提供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滋生了腐败等众多问题。虽然我党“一元化领导”的权力运行机制在执行、决策环节上效率很高,为现代化经济和政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最常见的便是腐败。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壮大,在高校二级学院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和运行监督机制上也逐渐了暴露了诸多问题,二级学院党组织的运行还需要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在二级学院中,教师、党员、院领导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传递热爱祖国、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的运行,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党建工作建设,从而促进党组织凝聚力提高,同时也是促进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通过推进二级学院反腐监督机制体系的完善,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系风,提高高校二级学院党的凝聚力,增强学院师生党员的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积极宣传和推动了党风教育工作。

二、高校二级学院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得到了蓬勃发展,这种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此过程中,二级学院反腐监督机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实施的一元专权模式导致了权力过于集中,很多人们习惯性的将党政主要负责人称为党政“一把手”,这种称呼里面不乏有存在将其原本定义扭曲的现象。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一元专权的模式对于滋生腐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实施力度不够,任何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而目前二级学院管理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首先是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顾名思义,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主要是针对腐败,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在腐败处于孕育和孳生的过程中便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能够及早的获取和识别监测信息,并对监控对象的某一部分或环节是否将趋向危险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并评估其可能后果,以此实现在腐败处于孕育和孳生的过程中便予以处理的目标。但由于这一过程包含了众多环节,名目众多,在机制建立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调查发现,目前众多单位组织中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已颁布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也没有认真落实;另一方面是制衡机制的缺陷,制衡机制主要是不同权力之间相互约束、监督,从而预防腐败,制衡机制存在缺陷就会使其缺乏制约和监督,自然而然就为腐败提供了发育的温床。

三、二级学院建立科学的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围绕监督机制和规范权力运行为中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加强管理,尤其是对于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比如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将整个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看作一个系统工作,粉笔恩从前期预防、中期监督和后期处置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从制度上保障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顺利运作。

(二)提高对执政权利的约束。要实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执政权利的约束,并分析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重点加强对拥有执法权的关键岗位人员,在日常工作的流程中充分贯彻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理念,通过重点带动所有,使整个集体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的气氛,并长期贯彻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三)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的管理,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充分结合防范廉政风险和防范业务风险,并将这一点作为管理目标,以此保障二级学院的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发展,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状况;其次是转变管理理念,由传统单纯的防止权钱交易逐渐过渡到各种利益冲突,使管理的范围逐步扩大;第三是以身作则,为全院党员以及工作人员做出表率,带动全体员工共同推动廉洁从教的发展.

综上所述,党员权力运行问题直接导致了党的监督机制实效,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展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指导方针来加强和推进二级学院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运行监督机制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各级档案部门依法治档有了尚方宝剑,标志着档案宏观管理大局趋于稳定,为我们今后的档案执法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了档案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带来了档案管理格局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要适应这一变化,除宏观立法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规范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机制,来及时调整和解决微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增强以档案法律为主导的依法治档意识

1.1 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档案法》明确规定:“各级档案行政

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主管部门。”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认真行使本部门对本辖区的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能,既要遵循统一管理的原则,充分挥自身的主力军作用,又要遵循分级负责和协调配合的原则,依靠各部门的能力协作,最大限度地做好本辖区的档案工作。

1.2 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

要树立有法必依的思想观念,切实肩负起依法治档的重任,以加强对《档案法》和《实施办法》施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为突破口,推动档案法治建设。

1.3 进一步强化督导意识

当前,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意识淡漠,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有所忽略,口头说起来重要,实际干起来次要,工作忙起来不要,把档案工作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此,要改革当前档案工作在某些方面的被动局面,各级档案部门和工作人员就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督导意识,在加强督导上下功夫。

1.4 进一步强化执法意识

修改后的《档案法》和《实施办法》都赋予了档案部门以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处罚权,因此,对违反档案法规的案事件要坚决予以惩治处罚,对执法成绩显著的集体或个人应给予必要的奖励,起到应有的社会教育效应,使依法治档工作步入新阶段。

2 建立完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机制

2.1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制度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委员会”和“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并将在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总体目标管理,使宏观调控具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其次,以系统为单位建立档案管理督导机构,搞好系统内的监督指导。其三,在机关单位和企业建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把档案工作列入行政管理规范。其四,配备一支强有力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并尽快规范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的职责职能,确保有岗、有位、有责,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2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请示报告制度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法制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需要主管领导的组织协调。因此,在实施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时,必须注意向主管领导请示报告,及时取得领导的支持。

2.3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许可证制度

以《档案法》和《实施办法》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法规,是档案执法的有力武器,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必须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其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办理好《罚款没收财务许可证》和《执法公务证》,使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趋于规范,使之合理合法。

2.4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整改)通知书》和《违法处理通知书》制度

在组织对档案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被检查单位有违法失职行为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应向其发送《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落实。

2.5 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报制度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结束,首先要对被检查单位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及时总结和通报表彰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促使其工作运行向良性循环,对面上工作起到推广作用。其次对发现的个别一般性问题,要与单位主管领导交换意见,研究改进措施;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不良问题不仅要进行通报批评,而且要向党政主管领导报告和提出处理意见,杜绝此类问题的发展蔓延,对面上工作起到警示作用。其三要重视解决和反映实际问题,对单位和个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主动向上级领导反映,以求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 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

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和提高档案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能力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档案执法队伍,是做好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根据档案执法人员现状,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

3.1 着力抓好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客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工作中的原则性

要通过教育,使档案执法人员充分认识档案执法在促进档案工作为各项事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法律法治观念,在实施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和协调解决问题、报告检查结果等环节上做到廉洁正派、秉公执法、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3.2 着力抓好档案执法业务知识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中的权威性

要对档案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执法业务培训,坚决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使档案执法人员能够精通档案法律知识,熟悉档案业务知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熟练掌握标准,正确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3.3 着力抓好作风纪律教育,注重执法工作中的实效性

要树立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档案执法检查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在发送《整改通知书》和《违法处理通知》的操作环节上,必须树立起鲜明的落实意识,敲钟闻响,一抓到底,保证整改事项和处理事项的落实。

摘要:本文围绕建立完善档案执法运行机制这一主题,从增强以档案法律为主导的依法治档意识、建立完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运行机制、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认真的研究,旨在适应档案管理格局的新变化。

运行监督机制 篇9

今年以来,宜君县财政局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在部门预算严格按定额标准分配的基础上,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签字、谁负责”的资金使用监督责任制度,严格日常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同时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县级领导审核环节,并与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形成了各方联动、全面覆盖的监管工作机制。另外,对各预算单位预算内计划申请环节进行了优化,使财政资金的支付更合理化,安全化。今年上半年,该局先后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财政资金安全、收费单位执收情况、部分民生工程资金、农村(社区)财务等各类检查7次,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向被检查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单,责令其限期整改。进一步完善重点股室和单位的监督机制,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的要求,运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和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将项目申报、项目批复、项目资金下达、项目监管、预算绩效评价等统一纳入到一个系统中,做到了财政资金项目管理“四清楚、两加快”即项目前期资料清楚、项目实施进度清楚、项目资金拨付清楚、项目实施效果清楚,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和项目跟进加快。在投资评审方面,研究制定了《财政投资评审专家会审制度》;在政府采购方面,制定了《政府采购采管分离和联席会议制度》,提高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此外,还针对预算执行、项目审核、财务监督等工作,制定专项风险控制办法,确保了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财政资金管理科学规范。

运行监督机制 篇10

一、设备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在现场监督中, 设备质量监督人员以《孤东采油厂机动设备现场管理质量监督细则》和《孤东采油厂技术质量监督考核实施细则》为准则,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检测工具, 本着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 进行现场监督检测。在监督中认真贯彻落实油田企业设备“十字”管理法, 对现场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经济运行、零部件完好紧固、设备技术性能及状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测。至2011年10月, 设备监督现场实际检测设备791台 (抽油机401台、泵类设备60台、运输车辆280台、作业类设备50台) , 发现并限期整改、解决各类设备隐患和问题94台次 (其中A类问题0个、B类问题38个、C类问题54个) , 缺陷设备占抽查设备的11.9%。并按照《孤东采油厂技术质量监督考核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 2011年1~10月, 采油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因设备运行质量问题考核了相关责任单位。相关情况见表1、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11年问题设备比率比2010年同期下降1.3%。对问题分析如下。

(1) 抽油机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抽油机方面, 占所有查出问题的84%。一是由于抽油机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且采油厂在减速箱修复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造成减速箱质量问题有加重趋势。在查出的77个问题中, 减速箱问题31个, 占抽油机问题总数40%, 应及早采取措施, 加大维修力度。二是抽油机不平衡问题, 2011年1~10月发现有36台抽油机不平衡。

(2) 运输车辆管理。随着近年来车辆的更新、报废以及车辆改革的实施, 运输车辆设备技术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共发现10个问题, 大部分是由于配件供应不及时导致。

(3) 泵类设备管理。采油厂管理工作比较到位, 故运行状况一直保持良好, 共发现一个问题。

(4) 作业设备管理。作业设备总体来说管理比较到位, 设备技术状况和维护保养良好, 对作业设备现场监督, 查出C类问题四个。

二、设备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1) 在全年的设备监督工作中, 做到年初定计划、月度检查、旬度通报、月度总结、考核, 并在全厂范围内通报。

(2) 完善管理制度, 优化监督方式。通过设备监督管理标准的制定、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 实现了监督方法的多样化, 增强了设备使用者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以及设备管理质量的意识。

(3) 改进检测手段, 重视设备状态监测的作用。在全厂范围内积极推广建立从四级到班组的现场设备检查网络及检查机制, 设备科协调、配备一定数量的检测仪器, 并要求将其与交接班制结合起来, 接班人员发现上一班未进行设备检查, 可以拒绝接班。

(4) 实施设备ABC分类管理, 确保设备运行质量。加大设备现场质量监督力度, 强化现场设备诊断与监测, 实施设备ABC监督管理模式, 确保在用设备的完好率。质量监督人员依据《孤东采油厂技术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对设备实施月度检查检测, 根据查出的问题及其对设备运行影响的大小, 按A、B、C进行分类考核, 按优秀、达标、不达标进行评价。同时积极改进现场设备监督方式和方法, 组织现场监督人员对上一个月查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确保设备监督管理工作无盲点, 使设备年审达标标准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的监督点。

(5) 强化质量问题分析, 做好问题的及时整改。每月、每季度组织召开设备质量问题分析会, 对监督中查出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促进设备的良好运转。

(6) 强化监督考核。为了加强监督管理, 根据查出问题的性质及对设备的影响程度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并限期整改, 罚款金额作为一种基金用来奖励设备状况优良的单位。对于本月查出的问题, 在下月的监督检查中逐台复查, 落实问题的整改情况。对于未整改的, 加倍处罚, 有效保证了设备问题整改的及时性。在现场监督完毕后, 立即填写设备监督结果记录三联单 (设备管理部门、设备质量监督部门、设备使用单位各一份) , 并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督促整改。

三、设备质量监督典型案例

据统计, 抽油机查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减速箱漏油、抽油机不平衡和窜轴, 其中减速箱漏油占问题总数的40%左右。为此, 采油厂制定了专门的整改方案, 进行了重点整修, 2011年以来采油厂共投资48万元, 治理了该类问题680台, 使漏油现象大大减少, 收到了明显效果。

四、对策与建议

(1) 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开展以现场监督检查为主, 以原油生产关键设备抽油机、注水泵、通井机、运输车辆等为监督重点, 同时加强与被监督单位的沟通, 共同解决现场监督中发现的质量问题。

(2) 依靠先进的检测技术, 强化现场监测。

(3) 提升执行力度, 抓好问题的整改。强化对监督结果的跟踪检查, 针对问题积极与相关单位结合, 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争取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4) 完善监督手段, 提升监督能力。目前油田应给各基层质量监督站统一配置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的测试仪器, 并定期更新, 以确保设备监督质量。

(5) 完善激励机制, 提升监督人员素质。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 通过多种形式激励方式, 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加强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每年能集中组织一至两次设备监督专项知识的学习培训, 或组织设备监督经验交流观摩会等, 以提升监督人员的综合技能。

摘要:介绍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设备监督开展情况, 对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开展设备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典型案例,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实施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设备,现场监督,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岩楼, 张福坤, 何文休.加强检查规范检测科学检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J].中国设备工程, 2009 (8) :7~8.

人大监督权也要在阳光下运行 篇11

通过现场直播,普通市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大监督政府时十足的“火药味”。一名副市长刚埋头作完报告,立即遭到质疑:“你把成绩罗列那么细干什么?你对问题的分析呢?我们要听的是这个!”……不过,若论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力度,乐清市人大在国内地方人大中或许并不算特别突出,他们这场述职会现场的“火药味”,若与有些地方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对政府官员的“炮轰”相比,大约也要逊色三分。所以,乐清市人大发动的这场“权力监督”改革,更重要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如何强化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而在于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向市民(选民)公开,让市民(选民)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进行监督。

人大是国家和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监督法》,将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进一步落实为可具体操作的法律,为人大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但与此同时,人大的监督权本身也是一项重要权力,它同样也需要接受监督,否则,它也很可能与其他不受监督的权力一样趋于腐败。

权力运行须制约和监督“两手抓” 篇12

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要给权力放权, 让权力实现合理、合规和合法的管理价值, 实现权力的行政效能最大化, 又要让权力有分寸感, 让权力理性运行, 敬畏权力。大量事实表明, 地位越高, 权力越大, 就越应受到制约和监督。

一方面, 要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 明确责任定位和工作任务, 健全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体系, 做到定位准确、边界清晰, 权责一致、人事相符,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尽量实行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相分离, 对直接掌管人财物等高风险部门和岗位的权力进行限制, 压缩和规范各种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 防止权力失控。

应按照分工负责原则来确定主要领导干部分管的事项、掌握的权力以及应负的责任, 减少领导干部对具体事物的插手干预, 降低主要领导干部对班子成员晋升时的权重, 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权力运行闭环系统。同时还要完善上级党委或纪委成员同下级主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 督促他们更好地正确行使权力、发挥主要领导作用。

另一方面, 要为各种形式的监督能够良好运行创造条件。支持人大及其他监督机构通过询问、质询、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等方式行使监督权职权, 支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 最大限度减少主要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发生。行政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和严格监督, 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 推进权力依法行使和公开透明运行。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财经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审计监督。

上一篇:远程学习方式下一篇:功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