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机制构建

2024-05-28

常态化机制构建(通用11篇)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主动适应舆论环境新变化,克服舆情工作新难题,紧紧围绕工作全局,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手段,努力传播国企正能量,树立国企新形象。

一、构建舆情常态化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期,社会关注度空前

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点多面广线长,人员众多,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泛,跨地区、跨国经营,发生突发舆情的风险大。中央企业又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社会影响面广。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时刻处于公众舆论的监督之下。

(二)新媒体传播态势更加复杂,舆情引导难度空前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新的传播方式。它重新定义了信息传播的主体、速度、范围、影响和威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传播主体多元化。信息发布主体从传统媒体“我写你看,我播你听”的受众状态演变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互动状态。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中的信息风暴点,小蚂蚁和大象拥有了同等的话语权。

(三)政府把舆情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社会影响力空前

网络舆论是民意民声的代表、社会监督评价的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公民通过网络的途径参与规则制定,对社会权力、政府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成为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因此,国有企业基层单位如何主动正确引导舆论,维护企业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为新形势下企业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正视的课题。

二、如何构建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

完善的机制建设是推动突发事件等负面舆情问题解决的后盾。如今,国有企业传统的行政管理思路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引导的需要,还需要进行适时的制度创新,以制度为保障,推动舆论危机化解,把舆论管理机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构建“监测-分析-研判-预警-评估”机制

1.监测:旨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有三种监测方式:一是机器24小时监测,二是企业设置人员专门监测,三是与媒体日常监测。

2.分析:因为舆情更多的是网民对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发表的各种评论和议论,因此要对舆情走向进行分析。

3.研判: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判断,研究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预测未来可能的舆情热点分布及舆论走势,为下一步危机的应对做好充分准备。

4.预警:我们也可以把舆情进行分类,设置相应的应对原则和措施,达不到预警级别的负面信息可当做日常负面信息进行应对。

5.评估:事发前的评估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对未来事态发展做出初步预估。事发中的评估主要是为了解决事发过程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事发后的评估主要是判断是否要进行形象修复和如何修复。

(二)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

突发事件危机应对机制的建立,需要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流程。(1)建立舆情预警应对机制:要建立舆情分级制度,分别采取措施。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疏忽对待,以免有重大舆情时因为没有及时处置而造成舆情危机。(2)建立突发事件危机应对流程。这个主要是分为事发前,事发中,事发后三个方面。事发前: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危机管理组织。事发后,要分阶段地进行品牌的修复,持续主动地开展正面宣传,并总结事件教训和经验。

(三)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

新闻发布内容通常分为常态工作发布、热点问题发布、突发事件发布和重大事件发布四大部分。发布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主动沟通、尽快沟通和充分沟通;把握三个原则:坚持第一时间原则、口径统一原则、人文关怀原则。

(四)建立健全媒体沟通机制

要加强与社会媒体和行业媒体的沟通联系,并做好日常对口联络和关系维护工作,一方面是为了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就事实而言的媒体快速发声,尤其是为辟谣和澄清信息打下坚实基础,确保舆情发生后,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日常正面宣传,进行氛围营造和形象修复工作。媒体应对的第一要务,就是给媒体“喂料”,掌握主动。突发事件时期也是媒体最兴奋与繁忙的时期。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当今这样一个传媒时代,社会已经处在“无影灯”之下了。如果我们不出声,不提供信息,媒体只好转向其他信息源,可能做出对本企业不利的信息。

(五)建立健全对外宣传机制

改变舆情的被动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进行主动宣传,一个成功有效的对外宣传一定是“上有形象,下有流量”,“上有形象”主要指的是在国家级的权威媒体进行的高端宣传,“下有流量”指的是引起网民自发关注的其他宣传。进行“下有流量”的宣传过程中,平台可以选择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宣传基调要尽可能地以人性化和有趣为主,手段以话题宣传为主。

(六)建立健全培训学习机制

在国有企业,党政干部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体,党政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媒体素养、舆情观点以及应对舆情传播规律的把握等,直接决定了舆论危机的处理效果。要积极开展相关轮训工作,增强干部职工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需要建立立体的培训体系,主要围绕新媒体传播规律、网络舆情应对、新闻发布、舆论引导等几方面进行。

三、机制之外,要树立预警和舆情联合处置两种意识

(一)防患于未然,消除舆情根源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各种矛盾也不断地凸显,但这些矛盾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发生的,而是现实问题的反映,实情决定舆情,线上决定线下。要明确“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道理,出现舆情,说明我们的工作确实也存在问题,并不是无中生有,而互联网的出现,恰恰为这些现实的问题提供一个窗口让大家去发现,能够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早解决,也就不会因此而引发更大的问题。反过来,假设没有互联网这个窗口,很多社会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有可能就会酿成大的群体事件,后果无疑会更加的严重。

(二)增强舆情预警意识和联合处置意识,形成网络舆情应对的整体合力

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确职能部门是舆情管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新闻宣传部门并肩作战、协同解难,形成网络舆情应对的整体合力。

1.增强舆情预测、上报意识,为舆情处置赢得先机。尽早把不良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做好舆情处置工作赢得先机。

2.增强舆情联合处置意识,形成舆情处置合力。一方面是处置时需要我们职能部门的专业支持,另一方面做舆论引导和形象修复时,需要职能部门提供新闻线索和专业资料。

参考文献

[1]郑琳著.首席舆情官[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03-01

[2]段羡菊著.应对舆论做什么[M].新华出版社,2012-11-01

[3]唐钧著.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2

为全力做好市民服务中心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处置、精准有效防控,现制定常态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触发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国内某地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后,按照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实行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要在2个小时内自行启动风险防控触发机制,立即对疫情发生地自病例发病日(如未公布具体发病日期,以病例报告之日为准)前14天以来的返来桦人员主动开展排查管控和核酸检测,在2天之内实现排查清仓见底,确保不漏一人,及时发现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外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在我市出现行程轨迹后,驻中心各窗口单,要先行展开自行排查,在接收上级密接协查函后,第一时间启动内部流调工作,开展全员排查,同步利用大数据追踪与病例行踪轨迹有重叠的人员,确保疑似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全部核实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市民服务中心一楼监测点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发热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排查、登记、报告制度,强化提级管控。

四、对排查到的涉及疫区返来桦人员,要及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积极配合各级常态化疫情防控排查、流调、检测、转运等专业队伍,强化日常检测和应急演练,确保接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处置。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3

关键词: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这一规定较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的“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这一规更为具体且更加明确。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就是要对政府的决策过程进行一个法律上的检测或者过滤,不仅达到行政的目的可以实现,还要符合行政的正当性要求。

一、对行政机关内部的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重要性

重大行政决策旨在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行使的是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决策结果会对社会公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当依法作出。所以对行政机关内部的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具有至关重要性。

首先,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其实早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决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建设的不断增强,政府面临日益增多、负责的法律事务和法律问题。因此,越是重大复杂的行政行为,越要注重从法律层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前,一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参差不齐,违法决策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程序,其审查职责由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制机构承担。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行政机关自我约束的、并从源头上、全局上预防、堵塞违法行为的产生,因此,合法性审查是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是防止违法行政行为出笼的“过滤器”和“防火墙”。

其次,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执政为民,根本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重大行政决策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质量集中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决策失误过多,决策成本过高,都将直接损害决策部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尤其重大行政决策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认同感。近年来,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由于政府的决策未能够尊重客观规律,乱决策、违法决策、专断决策、拍脑袋决策,甚至有一些项目刚动工就终结,这既给国家、社会、群众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对行政机关内部的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

最后,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制约政府滥用权力,加强监督的重要途径。行政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是规范行政权力的第一道关,由于权力未被规范,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公共政策、发布规范性文件很随意,一切只讲目的不问手段,有时候公然违法,有时候则是迁就自己的片面看法,结果造成政府权力滥用。因此,要把好这道关口,对重大这次《决定》提出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这一制度的推进和落实,政府在做出重大行政决策之时,不仅要听取各方意见,让公众参与,也让重大行政决策趋向合法性。

二、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需注意的问题

重大决策事项在提请决策机关讨论决定前,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但也同样需要注意相关的问题。

明确重大决策的范围问题。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依据宪法法律和有关政策,就职权范围内的相关事项作出决定的行为过程。所谓重大行政决策必须是行政机关所管辖范围内的重要事项,具有宏观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一般来说,重大决策应该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規划,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制定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制定开发利用土地、矿藏、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的重大措施,制定或者调整重要行政收费、政府基金的项目、标准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价格等。但是对于具体事项,各地的理解有所不同,对“重大”的定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同一项决策议题,在高层次的行政机关决策活动中可能只是一般行政决策,但对较低级别的行政机关则往往构成重大行政决策。因此,行政机关应当结合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机关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

合法性审查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走形式主义。由于合法性审查的主体是政府法制部门,作为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是行政首长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要对政府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决策程序等方面进行合法性审查。但是,在进行合法性审查时,政府法制部门隶属于政府,并非独立单位,具有依托性,缺乏中立性,往往受制于政府,不敢提出独立的法律意见。因此,要求其在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着眼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从而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任意性。目前,有关合法性审查的规定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并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完善的、刚性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因此,一些政府法制部门为了避免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选择听之任之,怠于履行其职责,即使是审查也只是流于形式。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4

关键词:实践机制,活动主体和客体,道德模范

学习道德模范活动要从运动式走向常态化, 原有的临时活动策略必须向长效运行机制转化。而任何一种机制都是“要素—关系”的统一体, 由两个或多个要素所构成, 且要素间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结在一起, 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

以学习活动主体或客体为中心的机制构建, 就是在学习道德模范过程中, 以某一主体或客体为中心, 在其它要素的配合下, 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 进而形成相应学习机制的过程。学习活动的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组织主体, 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另一另是学习主体, 即道德模范的学习者和模范品质的接受者。与此同时, 学习活动的客体则是指道德模范及其模范品质。

1. 组织主体建构机制

学习道德模范要实现常态化, 离不开组织领导工作的常态化, 任何临时性或“季节性”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只能组织临时性或“一窝蜂”式的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因此, 建立一个常态化、系统化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第一步。具体而言, 这一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大类, 其一, 常态化领导机构中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操作者;其二, 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其三, 领导机构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物质条件、资源和环境等。在三类要素共同作用下, 组建一个统一的组织领导构, 如成立学习道德模范领导管理委员会, 并根据职责不同下设若干工作组。委员会的组建既可以“另起炉灶”, 成为各级政府宣传部门下设的独立机构, 但更好的选择是整合现有资源, 充分认识到学习道德模范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可以让原有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承担学道德模范领导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一方面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别一方面, 由于各级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大多由党委一把手亲自负责, 可以大大提高学习道德模范活动的组织级别, 更加顺利的推动常态化建设进程。从运行过程来讲, 该委员会可以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与科研、宣传、文化、教育等管理部门等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解决执行问题, 同时, 与各学校、媒体、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建立直接的联系渠道, 方便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具体问题的快速解决。此外, 委员会还应建立健全检查督导制度, 随时把握学习进度与效果。

2. 学习主体协同机制

所谓学习主体协同, 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习主体 (个体或群体) ,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它对于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学习主体在举办活动时出现过份集中的“一窝蜂”现象, 使各个企业、学校、机关、社区等学习主体在相互沟通、协调的基础之上分时段、分批次的开展活动, 真正推动学习活动的常态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学雷锋活动中的敬老志愿活动为例, 不同学习主体可以在协商配合的基础上, 将一年十二个月进行责任划分, 使不同主体分时段、分批次对同一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 从而杜绝以往在“学雷锋活动日”一天内, 多个主体一拥而上, 为同一个老人打多次水、洗多次脚、梳多次头, 而在3月5日之后则无人问津的现象, 转而经过通力配合, 使敬老院每周、每天都能获得志愿服务。与此同时, 主体间的协同还有另一重要意义, 即促使不同主体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避免由于学习道德模范的活动过多、过滥而造成主体反感, 产生过犹不及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 学习主体协同机制不仅包括不同学习主体在活动举办时间上的接力和协同, 还包括不同主体在活动类型上的协同等。从协同机制构建的角度来讲, 必须在两个层面实现突破, 一方面, 要培育各学习主体的协同意识。通过对协同意义的宣传, 强化各主体对构建协同机制的重视。另一方面, 要建立强有力的协同渠道。运用网络与其它通信技术, 建立信息共享与通报平台, 在此基础上, 与组织领导机构相联系, 建立学习活动调度平台, 统一协调各主体活动。

3. 模范人物接力机制

在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过程中, 模范人物是学习的客体, 是学习主体学习的对象。他们通过自己鲜活的模范事迹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要使模范人物长期发挥影响, 必须从心理层面考虑到模范人物与学习主体之间的距离, 是高不可攀还是触手可及?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心理距离越大, 模范人物对学习主体的影响力越小, 反之, 心理距离越小, 模范人物对学习主体的影响越大。事实上, 这种心理距离可以由多种情况导致, 例如, 不同的时空距离, 道德差距、身份差距等都会产生心理距离。因此, 在塑造模范人物时, 既要塑造能够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形象”, 如雷锋、焦裕禄, 为大众树立共同的学习榜样, 但更注重塑造同时代、同地区、同行业甚至同年龄、同单位的“身边的模范”, 尽可能缩小模范人物与学习主体的心理距离。要做到这一点, 单靠“经典形象”远远不够, 必须推动模范人物之间的接力。首先, 要实现时间上从古至今的接力。即要不断推举和评选出新时代的模范人物, 让他们接过上一代模范的接力棒, 从历史跑向现实, 直至与学习主体保持同时代。其次, 要实现空间上由远至今的接力。不断推举出本省、本县乃至本村 (本社区) 的典型人物, 使模范人物从省外跑进省内, 从省内跑进社区内, 从而与学习主体保待同地域。再次, 实现道德境界上由“高大全”向“真善美”的接力。通过塑造更加“接地气”、更加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式”的模范, 让各行各业的“小人物”接过少数几个“高大全”手中的接力棒, 让道德的力量渗透到最基层, 进而渗透到日日夜夜的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松慧, 李晶晶.学校体育与“三生教育”关系的探讨[J].科技教育, 2011, 23 (12) :173-174.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5

任楼煤矿

班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其重要性毋庸臵疑。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集团公司、恒源公司上下高度重视,也在通过不同形式大力推动。班组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是我到任楼矿后重点抓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两年一直在抓、在推,先后规范了班队工作过程标准和产品标准,推行“一条红线、四件法宝”,建立完善班组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123班组管理”理论模式,班组建设逐步成为常态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我简要地向各位领导汇报说明。

一、工序标准化管理的推行

(一)任楼矿为什么要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

首先,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工作过程标准化的重要一环。自2004年集团公司导入精细化管理以来,精细化管理工作已经推进了七年多,班组建设也开展两年多,随着精细化管理和班组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后的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持续开展,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精细化管理来源于日本丰田,其核心思想是“精、准、细、严”,根本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班组建设也是如此。为了最终实现这一根本目的,我个人以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

工序是什么?简单地说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员工,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种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工的生产作业活动。而工序标准化总结概括起来就是精细化的操作和精细化的控制。即通过对每一个操作动作,每一个环节的作业过程精细化的管理与控制,以达到产品质量、效益最优化。这个过程是由基层班组组织实施,是由员工一步步操作完成的。因此可以说,通过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可以真正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地生根,可以使班组建设工作找到抓手,转变成为常态化的工作。

其次,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手段。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员工违规,不按程序操作造成的。7月30日,任楼矿井下发生的造成1人死亡的运输事故,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当班电瓶车司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操作前没有进行安全确认所致。这一事故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任楼矿工序标准化管理推进行情况

工序标准化管理作为任楼矿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由我和党委书记亲自抓的。生产一二线单位党政负责人是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各班组长是贯彻执行工序标准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落实、带头执行。同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推进方案,专门建立了岗位准入制度,并将工序标准化管理的落实情况纳入“四自”管理和优秀班组长考核。明确规定:无论新老员工、转岗员工,必须通过学习、培训,取得相应作业工序标准化考试合格证明,否则不得上

岗或转岗。从源头上推动工序标准化工作的落实,迫使员工好好学习,用心学习,熟练操作,按标准操作。

为了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我们组织安全生产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系统梳理和编写了全矿一二线单位各岗位工种作业工序和程序标准,汇编成《作业工序标准化》管理手册试行本。全矿一二线班组长做到人手一册。7月16日,任楼矿就作业工序标准化工作召开推进大会,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对全矿工序标准化推进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目前,正在进行全员培训和学习。

二、班组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不是一个活动,更不是一阵风,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成为日常工作、手头上的工作。为此,我们认为必须建立班组建设长效机制。

(一)班组建设覆盖全矿,不留死角

班组建设,全矿一盘棋,不能厚此薄彼。进入2011年,任楼矿班组建设工作,由一二线单位进一步向地面三线单位拓展,覆盖全矿。一季度,对地面三线单位班组进行了定员、定岗、定编,对安监处等13个单位52个班组的业务职责范畴进行了明确界定,并通过组织推荐、公开竞聘等方式选拔52名专业班组长。4月底,52位班组长全部到位,在各自岗位上履行各自责任和义务。至此,任楼矿班组设臵全部完成,人员配臵到位,责、权、利明确,长短线考核实现常态化,有力地推动了矿井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班组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不打折扣

班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班

组建设的好与坏,以及持久性。为了加强班组建设工作,任楼矿建立了副总以上管理人员联责制,我与党委书记统筹全矿,其他分管人员每人承包一个单位,承包单位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同承包人责任挂钩。同时,制定了“五个一”督导办法,规定承包人定期参与基层单位班组活动,督促单位落实班组工作。各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直接负责抓落实,不打折扣。

(三)全员培训常态化,不流于形式

员工是班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素质直接决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员工培训也是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个矿员工培训方式不同,任楼矿更注重于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更有助于快速提高员工的各方面技能。例如,2010年,任楼矿员工技能鉴定培训1065人,综合评定合格721人,合格率为74%。2011年,任楼矿计划再通过技能鉴定900人。除此之外,任楼矿还进一步完善了“四级培训体系”,建立了“技术大拿”培养机制,举办了五期班组长培训班,通过不同形式实现了全员培训。可以这样说,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已经做到了日常化。

(四)班组考核具体化,不留空白

对于班组的考核主要分为对班组长的考核和对员工的考核两大部分。对于班组长的考核,任楼矿主要通过CPS绩效考核和优秀班组长考核两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实行“长短线”相结合考核办法。短线为月度业绩考核,主要包括“三条红线”、工作执行力、矿规矿纪、岗位履职情况等七个方

面考核。长线为年度综合考核,主要包括工作绩效和年终评议两个部分。月度业绩考核得分达到90分及以上的班组长,矿按月兑现风险抵押金一二线队长是1200 元,副队长和班长800元,三线300元。优秀班组长按月考核,每月评选出采煤、掘进、生产辅助、地面各专业组前三名,分别给予1000元奖励,并优先享受外出疗休养。

对于员工的考核主要通过“四自”管理、“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和内部市场三级核算来实现。其中,“四自”管理中的员工自律由员工本人、员工之间及班组长每周进行考评,综合得分在90分及以上者,奖励分数为本人在一周内平均日工分;班组自保由班组长、班组所成员及单位管理人员每月进行考评,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者,每月奖励300元,低于80分以下者罚款300元。

(五)班组长队伍建设系统化,不做表面文章 班组长是一个班组的灵魂,选好班组长,用好班组长,提高班组长素质,是班组工作好坏的关键所在。进入2011年,任楼矿对于班组长队伍建设,更注重班组长的综合素质提升。一是把好班组长选拔任用关。例如,我矿三线单位选聘的52位班组长,平均年龄30多点,均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都是各专业的骨干、业务尖子。二是继续做好后备班组长和大学生班组长培养工作,根据需要继续充实了后备班组长队伍。三是做好班组长的培育工作。二季度,任楼矿分五期对全矿281名班组长进行了脱产轮训,每期理论学习3天,外出参观学习2天。轮训期间,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矿党政主要领导及各专业分管负责人亲自授课。四是做好班组

长成长通道建设。今年,任楼矿把一些综合素质较高、表现较为突出的班组长列为科级管理人员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比如周海伦等。让班组长不仅仅在经济上得到实惠,还要让他们在政治看到希望,满足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为企业奉献的精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任楼矿在加强班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进一步探索班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下一步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完善班组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全矿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继续做好工序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工作,切实培养员工按程序作业、按标准作业的习惯,打造精细化标准班队。

(三)继续加大班组长队伍建设,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培养方式方法,提高班组长素质。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6

摘要:随着输变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矛盾的日益突出,生产现场常态培训尤显重要和必要。生产现场常态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提高现场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关键词:供电企业 现场 培训 常态机制

近年来,随着输变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供电企业中逐渐暴露出生产一线员工技能水平不足的现象,国网蚌埠供电公司瞄准矛盾点,进一步规范现场培训管理,提高现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现场培训常态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提升技能人员业务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1 生产现场培训常态机制的必要性

1.1 生产一线专业技术和设备更新的需要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输变电领域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的速度越来越快,迅猛的技术更新迫切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得生产一线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与之相适应。

1.2 电网规模日益扩大和解决一线人员短缺的需要

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变电站数量也越来越多,而生产一线人员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加之受历史因素影响,生产一线员工来源成分较为复杂,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结构偏大、高技术技能人才比例偏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场工作效率和企业的发展。

1.3 提高新进人员迅速适应岗位能力的需要

该公司每年都会安排新入职员工充实到生产一线班组,他们理论知识较系统、工作积极主动性高、悟性和可塑性大、求知欲望强,但他们参加工作的前期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动手能力相对不足,导致短期内现场工作效率较低。

1.4 配合该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生产一线单位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同时,也承担着为公司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技术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队伍的任务,为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生产技能人才成长和发展铺就清晰的“快车道”,必须加强业务技能、安全意识、综合素养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2 生产现场培训常态机制的主要做法

2.1 激发现场常态培训活力。

近年来,国网蚌埠供电公司从制度上入手,积极构建完善促进优秀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打通优秀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有效激发了技能型人员对现场培训的热情。

2.1.1 实施“导师带徒”的制度

“传、帮、带”是传统的师徒模型,也是青年成长必经之道。许多老职工运行经验丰富,他们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异常、故障、事故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是在哪一本书中所能学到的,新职工跟他们学,拜他们为师,避免企业花钱买教训。

2.1.2 完善优秀技能型人才评聘选拔和考核制度

公司制定并完善了优秀技能人才评聘选拔机制,对技能带头人进行了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优先安排他们参加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管理创新、导师带徒等工作,优先安排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各类管理课题研究、科技项目攻关和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等工作,优先安排优秀技能人才担任公司兼职内训师,从事培训策划和教学工作。

2.1.3 构建后备国网领军技能人才梯队制度

公司对生产一线员工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以及年龄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提出了后备国网领军技能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和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动力。

2.2 创新现场常态培训方式

2.2.1 充分结合大型、复杂以及重点工作开展现场培训

现场工作中,大型、复杂以及重点的工作任务往往是多种知识、多种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能够胜任大型、复杂以及重点的工作任务的人员都是班组重要技术力量。生产班组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对班组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在大型、复杂以及重点的工作任务前,班组要制定一套现场安全管控制度表,有工程进度确认表、施工方案和工作计划表、特殊方式下事故处理预案、“三措一案”、设备特巡表、安全风险点等等。

2.2.2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技能培训

2013年初,公司又利用废旧设施和材料,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建设变电检修试验专业实训室、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训室,能有效开展10个专有工种的初、中、高等级别的技能科目实训和教学。这些实训项目的建成和实施,使得操作培训全天候、无障碍、少风险,回避了工作现场局限性,快速提升了青年员工动手能力。实现了现场操作环境和竞赛考试环境的完全再现,它可以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对生产技能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模拟各类事故和工作项目,提高了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2.3 以赛促培,以考促练,加速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一是组织分工明确化。针对竞赛业务类别由归口管理部门统筹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竞赛组织过程中分管领导亲自过问,归口管理部门全程跟踪指导,牵头组织部门制定竞赛实施方案,实施部门全力落实,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紧密协作。二是参与平台开放化。引导员工将竞赛考试作为互相促进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充分激发员工参与热情,在公司内部迅速形成强烈的“练兵”和参赛氛围,创造让每个员工都能在赛前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平台,好中选优,优中选尖,确定参赛人选。三是竞赛培训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专家队伍组成师资团队,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对接现场实际,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采取理论讲授、专题讲座、交流答疑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四是考核评价制度化。制定《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劳动竞赛管理办法(试行)》,严格竞赛成绩的考核评价,形成竞赛结果与部门配合工作考核的联动机制,与评先评优的挂钩机制。endprint

2.2.4 专业“越界”培训,拓展知识面

为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生产单位组织部分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采取跨专业学习和跟班实习,安排变电一次检修人员到继电保护专业学习二次知识,组织高压试验人员学习化验知识,邀请继电保护专家给变电运维工讲课等活动。

2.2.5 充分发挥工作室培训的作用

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QC创新小组的人才培养作用。近年来公司紧紧依托“甘正功工作室”、“黑小子”QC小组、精益QC小组等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改大修等重点工程项目,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专家和能手,确保核心能力得到有效传承。

2.3 改变现场常态培训思维

2.3.1 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培训有的放矢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现场常态培训摒弃不论生产一线人员是否需要,一股脑的“填鸭式”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抱佛脚式等常规方式,面向培训对象找思路、找方法。认真开展培训前的需求调查,由班组根据生产运行客观实际提出培训需求,专业室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学历、技能等级等实际情况分类、分级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编制细致合理的活动方案,提供必要的后勤条件。

2.3.2 变单级培训为多级培训,培训灵活有效

为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结合现有条件,拓展实用的培训方法,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开设“临时课堂”、“一线课堂”,将“知识讲座”送到基层,送到一线。培训中,老师根据员工工作内容,采取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方法,现场授课、现场操作、现场点评,使员工在技能实际操作中学会理论知识,在学会理论知识中运用到技能实践上,真正达到了教、学、用相结合的目的。

2.3.3 变负激励为正激励,培训后劲十足

一般的培训管理重罚轻奖,对完不成培训任务的人员采取“纳入月度考核、扣发相关奖金”等重罚措施,而对培训学习主动认真并且卓有成效的人员往往视而不见或一笔带过,挫伤生产一线人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公司设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兼职教师按照课时数进行补贴,定期举行班组、专业室技能比武,对其中的优秀选手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

3 生产现场培训常态机制的实施效果

现场常态培训机制的构建,帮助员工提高了安全意识,提高了技能水平,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引导员工做到了“要安全、懂安全、能安全”。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习惯性违章行为明显减少;大大促进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技能型及技术型人才增长率,技能比武得奖、优秀人才专家能手增长率显著上升,一批批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类专业竞赛考试中捷报频传,2014年以来,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供电服务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囊括第六届农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和三个“个人全能”奖;获得省公司带电作业竞赛团体第一名、全省供电服务技能竞赛(电能计量类)团体第一名、省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计竞赛二等奖、省公司电网调度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等奖项。

参考文献:

[1]邵笔贵,刘辉乐,周毅,等.实践型变电运行培训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1(9):38-39.

[2]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4-12.

巩固谈判成果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篇7

1 先期的成功尝试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药机构等医疗服务提供方是一种合作与博弈的关系。实际上,自从新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经办机构一直在与定点医药机构“谈”,以实现双方利益的共赢。新医改文件提出建立谈判机制,就是把这个“谈”的过程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机制,作为医保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制约医疗消费的不合理增长,减轻百姓医疗消费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牡丹江市的医保谈判就取得了显著效果。

1.1“谈”出了血透患者负担的减轻和规范管理。

2006年,牡丹江市针对全市121名医保透析患者个人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实行血液透析的定点管理。本着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服务环境,切实有效地减轻透析患者经济负担的原则,选择具有透析资格的7家定点医院进行谈判协商。在确保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医疗保险血液透析费用标准暂定为每人每次340元,患者个人自付比例降至15%,并将透析的常用药品按65%的比例报销。每名透析患者年可减少费用9200元,个人总体负担比例降低55%。政策得到透析患者的认可和欢迎。2010年,结合运行情况,将定点单位由7家增至11家,将门诊血液透析待遇标准由每人每次340元提高至370元,个人自付比例由15%降至10%。进一步减轻了血透患者的负担,也确保了定点医院的经济利益。

1.2“谈”出了药品价格的下降。

器官移植患者术后需长年服用的机体抗排斥用药晓悉,价格昂贵,并需到外省购买。随着患者每年增加,用药量不断增加,患者普遍反映负担过重,希望医保部门作为其利益代表帮助他们想办法把价钱降下来。为此,经办机构对该类药品采取单独定点服务方式,以降低药品价格,并在定点药店范围内进行招标谈判。经谈判确定:指定一家药店销售此种药品,保证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在为药店预留了一定利润额的基础上,将价格压缩了20%左右,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1.3“谈”出了医疗费用支付标准的降低。

2007年,市心血管医院准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开展“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当时医院提交审批的报价为4.1万元,经到医院现场调查,查看全部手术记录,并咨询专家,了解到治疗全过程的具体细节后,发现具体费用中包括需在体表使用价值几千元的电极可以重复利用,而医院按每个患者每次使用一次计算费用,明显超高。经过协商谈判,将“射频消融”一次治疗费用由其上报的4.1万元确定为2.35万元,价格下降了43%。

1.4“谈”出学生儿童补充医保借力服务。

2009年,市经办机构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协商谈判,建立了学生儿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借助商业保险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专业经验和社会资源等,与基本医疗保障形成良性互补,有效解决在校学生参保扩面难的问题,满足在校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也节省人力和物力,管理成本降低。

2 边实践边总结的谈判之路

牡丹江市医保部门通过与定点医药机构、商业保险机构进行协商谈判,实现了既定的谈判目标。在巩固协商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谈判机制,积累了一些经验,重点把握住三个主要方面:

2.1 明确谈判的互利共赢目标。

谈判的目的是医疗保险购买方与医疗服务提供方通过谈判,购买到需要和物有所值的服务、产品和管理等。建立医疗保险谈判机制,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有利于确保参保人员的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2.2 坚持谈判原则和程序。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之间是一种互补双赢的关系。双方进行合作谈判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结合原则、参保人员利益最大化原则、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和逐步推进原则。并需要经历四个协商谈判阶段:

2.2.1 建立和完善谈判主体筛选机制。

为促进谈判的顺利进展,须选择适宜的谈判主体,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选择信誉好、承办能力强、具有一定优势的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协商谈判。

2.2.2 创造一种合作型的谈判氛围。

协商谈判实际上是利益博弈,同时又是一种合作博弈。需采取合作、双赢的互动方式。双方虽然存在利益分歧,但都有意愿相互合作,通过协商谈判,讨价还价、相互妥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因此谈判过程中,双方要基于平等参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靠数据说话,以双方利益共赢为目标,寻找合作的契合点,达成一个双方共同认可的均衡结果。确保谈判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真正能给参保人带来更多的实惠。

2.2.3 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交流磋商。

谈判是确保供需双方平等前提下的合作博弈,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极为必要。结合谈判的核心内容,通盘考虑各方利益和可行性,争取获得一个合作双方都能接受且满意的谈判结果。

2.2.4 就合作的重点事项签订协议。

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药机构等服务提供方之间是一种协议协商关系。在各方让步和妥协、磋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将谈判结果细化并写入共同协议之中。

2.3 抓住谈判的核心内容。

医疗保险谈判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价格。在确保供需双方都能获利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最佳的价格标准,让供方以降价空间换取市场空间,需方可让参保市民及时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二是分担机制。这是一种利益的分担,在协商降低价格的同时,要适当兼顾医疗机构的利益,考虑医疗机构的现实处境,不过分压缩医疗机构的收入,给予其必要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双方利益共赢。同时,也涵盖着风险的分担,促进双方在博弈中加强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成果。三是服务质量。价格谈判是谈判的重点内容,但须以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环境、提高基金使用效能为前提。

3 建立谈判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医疗保险谈判机制是对医疗保险现有经办模式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医改要深化,须尽快建立医保谈判机制。而该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医疗保险协商谈判主要是从一些具体项目入手,时有运用,并未成为管理常态,谈判机制的规范化、系统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谈判意识有待加强,谈判对象有待拓宽,谈判内容有待深化,谈判形式有待实现多样化。

3.1 谈判的基本规则和程序及争议的处理办法等需要加以规范。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熊先军认为,“谈判机制正在探索,机制的建立要以相关办法、管理规则、标准为前提”。这是谈判机制具有可操作性和不断规范的前提条件。

3.2 医疗保险供需双方开展谈判离不开一系列技术支撑条件。

要不断探索并扩大谈判基础,使之融入到医疗保险制度中,以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协调医疗保险系统各方利益。要研究提升谈判的技术含量,拓宽谈判的对象和范围。由重点与定点医药机构进行个别项目谈判拓展到与药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直接进行集体谈判,实现团购的优势。

3.3 谈判机制的建立需要相应的配套机制。

医疗保险谈判重在谈价格、谈数量、谈报销比例,为避免供方和需方可能出现的垄断,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协调机制。

3.4 增强谈判主动性,不断提升谈判能力。

作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须树立和强化谈判意识,增强谈判的内生动力,提高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汇聚相关专家形成团队优势,增强谈判能力。在反复“博弈”中,寻求到一个多方共赢的利益结合点,整体促进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许东黎.国外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谈判机制述评[J].中国医疗保险,2009,15(12):62-64.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8

1当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纠风成效显著,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正如《通知》所指出,中央和省委对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坚决防止松懈松劲和走形变样。 各地各单位要坚决克服“收官收尾”、“看摊守场”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作风教育,坚持不懈地聚焦“四风”问题,坚持不懈地推动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兑现公开的承诺,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当前,我们国家的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作风问题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作风问题的根本在于思想,抓作风建设的关键还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的部门科室虽压缩了会议时间,但是短会议多了,一天8 小时的工作时间,有一大部分在开会,小会不断,往往会开完,事情并没有得到落实;有些单位部门虽然遏制了吃拿卡要等行为, 但是还存在和承包商走动过勤,有些干部在和承包商的接触中,建立了长久的朋友关系;还有部分领导遇到事情,推三阻四,该承担责任的时候或休假或请病假,等事情处理完再来上班。

2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防 “四风”反弹

2.1 要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如何率先垂范,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要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

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下原则:1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葆政治本色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2要带头言行一致。 古人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特殊的位置决定其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修养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到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成败。 3要带头改进作风。 “风成于上、俗成于下”。 风清气正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重要条件。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推进作风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赢得支持。 4要带头勤奋敬业。 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直面困难,战胜挑战、化解矛盾,秉承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展。

2.2 要有刚性的制度体系以及坚决的执行力作保障

制度建设是实现政治清明的根本途径。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备、严密的制度设计制约权力的使用、规范从政行为,就一定能够有效打破关系网、抵制潜规则,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有力保障。

2.2.1 要筑牢确保长效的制度之笼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面前说一不二、纪律所向利剑高悬,释放出从严治党的正能量。 所以,只有用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才能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果。

2.2.2 要强化执行力并完善制度体系

实践的关键在于强力执行、整改落实,既要查摆出来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就是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要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该修改完善的必须修改完善,该制定新的必须制定新的。

2.3 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 为政之要, 贵在得人” “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均在于用人。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应该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

3清理 “四风”死角,严防反弹回潮

清理“四风”死角,决不能大而化之、点到即止,要从具体事情抓起,防微杜渐。 全州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经常抓、长期抓、细致抓的意识,继续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压态势,以严的态度、严的标准、严的措施,坚决杜绝党员干部 “吃空饷”“ 走读” 等突出问题; 清理 “ 四风” 死角, 决不能只打雷, 不下雨。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根除作风顽疾,切实防止“四风”反弹。 同时,要织密作风建设整改督查、群众监督评议、新闻监督同向发力的群众监督网络,让从严治党的过程、公务活动和重大决策事项在阳光下进行,让“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混世魔王、“难得糊涂”的昏官、“遇到问题绕道走”的庸官无处遁形。

总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巩固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果,严防反弹回潮,彻底清理死角,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发展和人民的长治久安及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防“四风”反弹是一项艰巨的、常态化的、长效化的任务,坚持不懈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并在适当适时进行因地制宜的整改制度,让制度能够监管和落实,而非“空壳子”,因此,抓“四风”落实和防“四风”反弹是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书林.构建防治为官不为长效化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6):80-81.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机制研究 篇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 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举足轻重。积极地展开雷锋活动, 让青年建设者真正地领悟到雷锋精神的真谛, 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的内容。无论是“扶老人”、“让座”还是“义务支教”、“献爱心”等等, 让青年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与魅力。

一、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教条式的道德规范, 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在新时代, 雷锋精神所展现的爱党、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互帮互助、爱岗敬业等等精神内涵被不断地融入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日常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被以“金钱”为核心的价值观所影响, 通过展现雷锋同志对人民大众无私服务的精神, 感染人民群众树立起对社会的奉献价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新时代各种“平民英雄”的出现让我们相信, 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这个国家依然存在“活雷锋”。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也就是以雷锋同志的精神和思想为标杆, 在多元化的今天, 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同时雷锋同志所彰显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时代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 是创新的时代, 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创新突破, 敢于不断地超越自己。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 学习雷锋精神, 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 勇于突破自己, 在困境中崛起, 在逆境中成长。最后雷锋精神还表现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 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 各种浪费现象不绝于耳。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贫富差距, 仍然要看到只有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为中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大学生群体作为雷锋活动开展的主阵地, 对于培养大学生“雷锋精神”彰显中国青年一代的活力与思想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通过建立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 加强日常熏陶, 大力宣传典型。

“雷锋精神”很多都是从书本中进行学习的, 缺乏具体可感的“碰触感”, 所以在推广“雷锋活动”中要善于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 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一些网站和视频的内容中去。例如每年的《感动中国》节目, 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雷锋精神”。同时积极地在校园里开展学习雷锋的先进活动, 组织大学生进行爱心捐赠, 义务支教或者是义务献血等等。此外还可以举办校园座谈会, 通过宣扬时代“活雷锋”的英雄事迹, 例如郭明义等等, 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从而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最后还可以在学校树立“雷锋榜样”, 评选出校园“雷锋”人物, 在校园内掀起学习雷锋精神, 践行雷锋行为的活动。营造出学习雷锋精神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养成“雷锋”的好习惯。

2. 健全组织领导, 开展岗位学习。

无论是党政机关、媒体还是学校的领导, 在开展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的部署, 将开展大大小小的雷锋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其中作为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重要责任, 积极地宣扬社会“正能量”, 让大众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活雷锋”, 将雷锋同志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结合, 不断地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 树立起“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无私精神。其次对于学校领导而言, 在进行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中, 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地进行,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雷锋要求和实践。并且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雷锋”的实践活动, 例如“为贫困小学生义卖报纸”、“为白血病患者义务募捐”等等, 在具体的岗位上感受“雷锋精神”的内涵。

3. 建立实践机制, 创新雷锋活动。

雷锋活动的核心在于实践, 将雷锋精神内容转化为实践, 在实践中感受“雷锋”的魅力。雷锋活动已经开展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已经逐步地形成多种常态化的品牌雷锋活动, 例如“希望工程”、“雷锋超市”等等。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 年轻一代将学习和宣扬雷锋活动进行了创新, 各种“雷锋帽”成为了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标志, “雷锋网游”和“雷锋微博”的出现更是赢得了更多青年人的热捧, 从而不断地推广了“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实现雷锋活动与志愿活动的有机结合

志愿者活动是近些年兴起的又一个“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友爱”, 实现自我更高的价值, 也能向社会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例如每年春运大军下产生的“春运志愿者”、维护交通规则的“交通志愿者”等等,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共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出一份力, 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活雷锋”。通过将“雷锋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将雷锋精神的内涵融入于这些活动中, 发起“雷锋行之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 让人们体会到雷锋活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事情有多大, 而在于有一颗“助人”的心, 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有个热爱生活的目标。以“春运志愿者”为例, 他们服务于火车站、汽车站的每一个站点, 牺牲自己的寒假时间、休息时间, 帮助那些拎着行李、抱着小孩的旅客能够安全到家。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雷锋叔叔”或者是“雷锋姐姐”, 让我们真正地感知到生活中的雷锋其实处处都在, 以心换心, 感化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雷锋行”的活动中去, 也使得雷锋活动更加的常态化和机制化。

总结:

雷锋活动一直是贯彻雷锋精神的重要形式, 不仅是对雷锋同志的一种“致敬”, 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机制化, 有助于形成整个社会大众的“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等的精神面貌。同时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要求也是与习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不谋而合, 其中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思想的集中者, 积极地建设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有助于帮助我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上升, 与此同时, 对于加强我国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学习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民族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的一面旗帜, 在新时期, 积极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对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加强人民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学习雷锋精神“一阵风”的情况, 导致学雷锋活动缺乏常态化和机制化。文章主要从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以及实现雷锋活动与志愿活动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从而不断地推广雷锋活动对群众的精神与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剑凝.创建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

[2]彭蕾, 孙波.对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 2012, (4) .

[3]王锁明.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与实现路径[J].唯实, 2012, (7) .

[4]李长春.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03-03 (2) .

[5]尹涛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 20l3, (1) .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10

一、实施背景和工作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但是, 近年来, 却出现了“雷锋没户口, 三月来四月走”的现实尴尬。

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学什么”的大讨论, 一致认为:感恩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本源, 是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同时, “感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但现在多数孩子把父母、老师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 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 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因此, 我们以“学雷锋, 知感恩”为主题, 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和着力点, 广辟途径, 多管齐下, 探索建立了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二、基本做法

1. 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我校将教育内容细化为五个系列, 即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和感恩社会。广辟途径, 丰富形式, 注重实践, 将教育活动全面推进。

(1) 校本课程

将“学雷锋, 知感恩”纳入学校的活动育人课程, 每周1课时,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雷锋生平事迹和能够体现雷锋知恩报恩的日记;研读有关的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 组织学生收集、记录自己受到的关照和爱护, 并学习知恩报恩的具体要求。

(2) 实践作业

每周给学生安排一次“学雷锋, 知感恩”课外实践作业。低年级规定系列, 规定内容。提倡一个系列多个题目, 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如“给妈妈洗一次脚”“给老师送一张贺卡”“给花儿松一次土”“给交警叔叔擦一次汗”等。中年级只定系列, 不定内容,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高年级自主实践, 培养习惯, 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知恩报恩的习惯。学校统一印制实践性作业记录表,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每次实践的过程、体会和自我评价, 并设置了“家长评价”一栏, 让家长参与监督、管理。

(3) 行为规范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特点, 以感恩思想统领, 制定了学生“学雷锋, 知感恩”行为规范。分五个系列, 分别对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行为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同时, 倡行学生每天做到“五个一”:给父母一句问候, 给老师一声感谢, 给同学一次帮助, 给校园拔掉一棵杂草, 给街道捡拾一块垃圾。

(4) 主题活动

定期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感恩教育演讲报告会、孝亲敬老故事会、“我是小管家”技能大赛等。学校每个班级至少每两周组织一次, 学校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同时, 结合有关节日开展相关活动, 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

2. 管理和评价

(1) 激励学生当标兵

建立“学雷锋, 知感恩”实践标兵评选制度, 设置了“敬老标兵”“尊师标兵”“友爱标兵”“环保标兵”“公益标兵”五类称号, 分别对应感恩教育的五个系列。同时把获得一定数量的标兵称号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必要条件。

(2) 鼓励教师争先进

建立“学雷锋, 知感恩”红旗班级评选制度。把获得一定数量的红旗班级称号作为参评学校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的必备条件。

(3) 引导社会共参与

与家长之间开通飞信, 建立QQ群, 定期走访社区, 调查活动开展情况, 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将调查情况纳入对班级和学生的评价。

三、主要成效

1.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了解了雷锋精神和感恩思想的内涵, 具有了基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学会了付出, 懂得了回报,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 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

知恩、感恩、报恩的过程就是学生人际关系良性互动的过程。长效机制的建立, 使这种互动长期化、固定化, 极大的改善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社会关系, 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3.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德育为载体, 开展深入持久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动手、交际、合作等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4. 产生了“辐射”作用

齐鲁晚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潍坊晚报、昌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在给予该项目高度评价的同时, 也深受教育和感染, 带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推广价值

1. 为落实学雷锋常态化建设提供了实例

该项目没有把学雷锋当成一次两次的集体活动, 而是以感恩教育为载体, 用校本课程、行为规范、实践作业和主题活动等形式, 将学雷锋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

2. 为加强家校沟通提供了思路

学校通过飞信、QQ群、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采用家庭、学校、社区同参与、共评价的活动模式, 发挥了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密切了家校联系。

3. 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开辟了途径

常态化机制构建 篇11

关键词:承德,民族团结,常态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2015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指示,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发展的大局尤为重要。承德民族地区既有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传统,也有当今各民族密切交往,休戚与共的资源优势。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倾心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历来备受我国政府和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重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我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和建设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无所畏惧地战胜了诸多困难,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铸就了非常宝贵的中华民族团结意识。今天,我们更要巩固和发展这一密切关系,生活在承德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将民族团结意识作为各民族生命的精神底色,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一部承德地区开发和建设的艰难岁月,也是一部生活在承德地区各民族长期融合的历史。

(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其建构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我国各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在承德,特别是在清代,康熙北巡,设围场、修行宫、建山庄、造外庙,满蒙回汉各族同胞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建造了这座美丽的山城,使其成为团结统一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特殊区域。以史为鉴,于今示范,既要让人民群众有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又要使生活在承德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团结和凝聚,构建各民族“共有、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反对民族分裂,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敌对势力作斗争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境外敌对势力始终从事着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活动,影响民族团结的诸多因素还将长期存在。承德既是民族交融地区,也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区域,我们不能忽略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使各族人们正视并尊重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风俗上的差异性,加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其和睦相处,共和谐发展。

二、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途径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要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必须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宣传承德地区统一多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阐明各族人们共建的美丽家园,阐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党政机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开展民族团结“六进”活动,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文化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新闻评选;民政部门开展“和谐邻里、民族团结共建”活动;教育部门认真抓好民族团结“三进”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基础,传递着民族团结的真情,让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成为时代主旋律和社会共识。

(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促进各民族群众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邻里守望、手足相亲的友好关系,就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环节中,引导各族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增进相互信任,密切血脉深情,培养珍惜爱护民族团结的感情,建立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进步这棵常青之树永葆青春活力。

(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要发挥地方民族院校的引领、示范功能

民族院校承担着其他普通高校一般不能担负的社会责任、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即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是河北省唯一的民族本科院校。学校以贯彻落实民族教育为基本方针,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长期以来,为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地方民族院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引领和示范功能,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和道德力量。

三、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意义

(一)使民族团结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现

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归依,壮美的河山是13亿中华儿女共有的壮美家园。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一直以来激励着全国各族人们的一个最有感召力的口号。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使各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共同珍爱和建设美好家园。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来开创未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是为了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命运共同体而实施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科学决策。要像净化空气那样,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要像阳光普照那样,在全社会深入地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像保护水源那样,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基。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地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重要精神纽带。承德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使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主题和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三)它关系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局

2008年拉萨“3·14”事件,2009年新疆“7·5”事件,极大地破坏了民族团结的安定局面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更说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承德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49.9万人,占总人口的43.16%。在这样一个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生活在承德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们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普遍性以及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因此,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对承德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发展是必不可少。

在承德民族地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个重心,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的社会共识,不断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就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塞外疆域,让各族人们共同绘就一幅“一城文明风、满目民族情”的和美画卷,为打造“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增添新助力。让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夯实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为承德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实基础,凝聚起推动民族地区历史性跨越发展的蓬勃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礼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湖南:湘潭大学,2010.06.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N].中国民族报,2015-8-18(03).

[3]万明钢.建立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15(10).

[4]陈永亮.浅析民族高校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J].调查探讨,2012(9).

上一篇:专科化术前访视下一篇:概念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