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态化

2024-11-10

非常态化(共12篇)

非常态化 篇1

一、何谓“常态”和“非常态”

“常态”和“非常态”概念广泛, 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和不同分析框架, 属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 对“常态”与“非常态”的区分和分析当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从哲学角度而言, 关注的是普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 重点关注主流、中心、制度化、现存社会经济权力结构与边缘、非制度化、社会转型和变迁、革命、叛乱、异端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关切点落实于规范、秩序、常规与越轨、混乱、突发事件的关系。但是, 对“常态”与“非常态”的分析仍主要是从传播本身着眼, 而以其他学科的分析作为辅助, 以加深对此一特殊新闻传播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从传播学的角度着手, “常态”就是被普遍地认知、更多地被传媒所关注和报道, 并因此被受众或民众更多地和普遍地讨论、理解和记忆。常态即被不断曝光、广泛关注和传播, 成为公共热点、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反之“非常态”则意味着不多见、不常发生, 很少被曝光和关注。本文所讲的“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是当前社会和媒体都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毒奶粉事件已不再新奇, 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脑中, 受众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是由于媒体的引导和受众自己脑中不科学的统计方式造成。

尽管在大众传媒原则主导一切的社会里, 曝光则鲜活, 默默则无闻, 成为社会的非常态, 或者被污蔑为“变态”。换言之, 传媒的权威和暴力使其成为暴君或上帝, 谁都无法避免被传媒的逻辑和法则所主宰。[1]然而, 饶是如此, 这里对“常态”和“非常态”的描述和区分仍然并不涉及价值评判, 需要结合具体领域、现象和事例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而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估和判断。从抽象的层面而言, 常态化与非常态化两者并未有价值评判和高下之分。大众传媒或是仁慈的上帝, 或是暴虐的暴君, 关键在于看他做了什么、如何行动, 以及行动的后果。媒体的力量固然强大, 但是媒体作为引导受众的舆论武器, 应该遵循其客观报道事实的原则,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应持有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才对。

二、新闻传播中非常态的常态化

明朝学者方孝孺曾有言:“天地之生物有变有常。儒者举其常以示人, 而不语其变。非不语其变也, 恐人惟变之求而流于怪妄, 则将弃其常而趋怪, 故存之而不言。后世……弃事之常者不言, 而惟取其怪变之说”[2]因此出现了“好于奇谋而不知道, 喜为异论而不守经”[2]的现象。他所描述的这类现象即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

在新闻传播过程或社会发展过程中, 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原本是非常态的异常事物和社会现象, 由于被大量报道和密集提及, 从而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最终成为常态化的事物和社会现象, 或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实存在, 即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将此一社会现象称之为“非常态的常态化”。如近几年对地震的报道和对交通事故的报道, 受众在长期高频的接触下已经开始慢慢倾向于看淡此类事件, 这些事件因此被普通化, 然而事实上这类事件并没有改变属于“非常态”现象的事实。鉴于这一现象既有助于对新闻传播理论的深入探讨, 又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政治意义, 因此分析其原因、后果以及相应的理论就十分必要。

三、非常态新闻事件的分类

大众传媒倾向于报道的“非常态新闻事件”大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 越轨、反社会、反法治事件及其叙事[暴力、凶杀、绑架人质、强奸、抢劫、盗窃、欺诈、政治黑幕等反映人性险恶和社会混乱的——“越轨行为能立即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因为它违背了人们的规范和价值, 但社会解组不会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非它最终也产生越轨行为) ]”[3]; (2) 反日常生活、反道德事件及其叙事 (庸俗娱乐、粗俗语言、性、胡闹、道德丑闻、暴得大名、暴富等——助长侥幸、投机、机会主义、赌博心理) ; (3) 反主流、反常规事件及其叙事[离“经”叛“道”、异端、新潮与时髦、先锋、解构的、消解的、颠覆意识形态的、边缘化、亚文化、异教、奇巧淫技 (先进科技) 等]; (4) 反制度事件及其叙事 (助长不稳定、动乱等;譬如战争、恐怖主义、骚乱、宗教冲突、政治暗杀等) ; (5) 制度化非常事件及其叙事 (游行、示威、罢工、集会、抗议、重大国际国内时事等) ; (6) 偶发性、突发性事件及其叙事 (灾祸、灾难、自然灾害等) ; (7) 其他。[1]

四、从受众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就是因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然而, 新闻受众心理的本质其实上是一种社会心理。所谓社会心理,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它包括群体中共同的心理现象和个人受群体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现象。这一论断可以由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得出。

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塔尔德触及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在他看来, 造成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众会将非统计数据当成统计数据来理解, 因而造成“非常态”事件被夸大, 最后成为“常态化”现象。第一, 这其实源于新闻受众心理的随意性。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对媒介种类的选择是随意的, 他们对事实的理解也有其主观的能动性, 新闻传者对受众的影响和引导是潜在的。比如, 在报道某地官员政治清明作风淳朴时, 很多新闻受众选择反面的看法。第二, 新闻受众心理的交融性也是“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新闻受众交融着自己所处社会和媒介社会的双重影响, 他们在拥有一定社会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媒介的引导, 自己本身就出现了主观的判断, 加上广大新闻受众其实也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并不是专业人员, 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的缺乏也导致他们会对一些小概率事件有着过大的反应。第三, 媒介刺激对受众的感受影响极大, 因此会极容易对受众造成无意注意。媒介在报道小频率事件时, 常常因为这些事件本身就与其他事件对人的刺激差异很大, 因此, 这些事件因其新异性和独创性而吸引受众的无意注意, 虽然无意注意时主体本身处于无意识状态, 但内隐的感知、记忆在某些场合也会被激活并转为意识状态, 从而为人们所注意。第四, 这也与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有关。受众所需要的新闻是真实的、时效性强的, 而且具有新鲜性和接近性, 而我们一般所接受的“非常态”的新闻报道往往具备这几个特性, 尤其新鲜性和接近性。但是受众群体心理又有盲从的特点, 因此, 就算是实事求是的报道, 在群体受众的互相影响和各自主观判断下会被夸大化、常态化。

五、从传者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新闻专业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这是显而易见的。报道新闻时要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而新闻价值又体现在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上。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导致非常态事物总是得到优先关注, 譬如冲突化、暴力化、负面化的新闻, 娱乐性的、戏剧性的、刺激性的、可视性的事物。所以, 从新闻传者的社会认知方面来讲, 这些事物被关注都是无可厚非的, 关键就是新闻记者对这类新闻事件的报道态度, 有些夸张扩大化的报道是导致这一现象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这种报道态度也是由现代大众传媒的经济逻辑所推动的, 在大众化时代, 受到关注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资源。因此这也是新闻记者报道此类事件的动机, 而新闻动机的强弱关系到新闻传播效率的好坏。然而, 对于非常态新闻事件的报道, 常常是代表庸俗、丑恶的非常态现实在新闻传媒中得到大量呈现和讨论, 并在诸如示范效应等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庸俗事物常态化的不良后果。

新闻传者在新闻动机的引导下进行“非常态”新闻事件的报道, 然而造成“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单单因为新闻传者对此的报道, 而是其耸人听闻的报道方式, 这样的报道方式往往造成新闻传者对新闻受众的暗示效果,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被媒体引导。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信息和新闻发布方的媒体占有主动和支配性的地位, 媒体可以通过对受众的预先分析而调整传播和说服策略, 已达到隐蔽塑造受众的目的, 受众群体缺乏专业知识, 因而极易步入歧途。

六、“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影响

如今, 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 都强调报道低频率发生的新闻事件, 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值得注意的事件却退居其次。大众传媒还充分利用新的传媒技术的进展, 通过新的电子传媒技术日益扩大其社会影响, 譬如网络与网民、博客与BBS论坛等日益扩展的巨大影响。这一切很多是借助大众传媒的相应运作, 导致“非常态的常态化”的方式才得以实施和推行。新闻传播领域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譬如网络传播等) 也给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问题。综上一切, 都使得“非常态的常态化”更加复杂。

新闻传播过程中“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及相关联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譬如, 和新闻传媒相关的负面“常态化”日益走向民主政治的反面, 也正因为如此, 本文将着重说明“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但是笔者不否认其正面意义。我们不能武断所有的与新闻传媒、新闻传播有关的负面现象都是由“非常态的常态化”生成机制所引起, 但许多问题的产生往往和新闻传媒以及“常态化”这一传播机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或者, 事情本身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殊产生原因, 但经由传媒以及“常态化”机制的中介和扩大, 使其作用和影响变得更为巨大。新闻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变迁的第一推动力。[4]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 在新闻传媒影响和社会变迁推动方面, 其主要机制和过程就是“非常态的常态化”。

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是当今传媒中一个特别明显且存在很多弊病的现象, 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因为一些错误的报道方式导致一些对社会不利的新闻被不科学地夸张的常态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 我们在依赖国家法律法规健全的同时, 也需要新闻传者提高自身素质, 尊重事实真实性, 加强自我的控制力。对于受众而言, 更应该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 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参考文献

[1]罗云锋.新媒体与“非常态的常态化”[EB/OL].http://news.163.com/08/1217/15/4TCH5CP7000131UN.html.

[2]方孝孺.逊志斋集 (卷六) [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0.

[3]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5:72.

[4]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113-114.

非常态化 篇2

加强党委对现代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党委是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党委领导有力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各级党委必须肩负起神圣的领导职责,带头学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迅速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充分咨询论证,集体把关决策。要搞好科学统筹,处理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硬件与软件、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警种部队的分类指导。要抓好顶层设计,防止政出多门、烟囱林立的现象,把现代化建设纳入整体协调发展的轨道。

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没有真正的改革,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改革创新是建设现代化武警的根本动力,我们应当把解放思想作为一项基本要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观念的差距。如果我们思想僵化、思维陈旧、思路狭窄,就无法缩短与世界强国警宪部队的距离。可以说,武警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所有问题,终究要以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必须坚定以改革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在推进改革中逐步形成与现代化武警相适应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往,只要对可能面临的威胁作出准确判断,加上足够数量的部队,一般就可以控制住事态发展,数量规模型也是武警建设的基本模式。现在情况不同了,威胁动因复杂化、威胁形式多样化、威胁手段复合化,仅凭预先判断和“人海战术”不足以应对威胁。因此,能力建设的问题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建设模式必须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我们必须通过正规化的训练、规范化的管理、常态化的准备,具备情报获取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机动到位能力、高效处置能力、攻坚克难能力、综合保障能力以及与军队协调行动的能力,从而保证一旦有事,高效稳妥处置。

以健全的法规制度提升建设质量。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高效运转,取决于是否具有健全的法规、完备的制度,以及能否依法行事。《人民武装警察法》的颁布实施,对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法规制度的废改立,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的法规政策,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订或修订;需要部队内部建立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应抓紧进行论证制订。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法规制度,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建设经费的投入与管理必须科学合理。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足够的财力保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开源,即充分发挥双重保障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和目标单位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持,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二是节流,调整各项经费使用的比例,科学确定投量与投向。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警的优良传统,坚决压减行政事业性消耗开支,管好用好有偿服务和地方支持的经费,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赛课,请走向常态化 篇3

一、赛课存在的问题

赛课课堂精彩纷呈,亮点不断,高潮迭起,令人眼花缭乱;参赛教师展示个人优秀素质,说、写、导、练样样精通,体现团队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丝丝入扣,课堂生成如约而至,教学效果有目共睹;听课者心潮起伏,钦佩不已。然而,静下心来才发现,赛课成了“演课”“作课”,成了“作秀”。观赏效果虽好,可它包含太多的特殊性,难以复制和模仿,不适合广大普通教师,无法向面上辐射。于是,我们只好无奈地说——赛课,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何故?深究其因,有如下两方面问题。

1.内容单一。以小学语文赛课为例。多年来,小学语文学科赛课备受瞩目,但历届语文赛课教学内容多为阅读课,且以写人叙事、写景抒情课文为主,雷同者不少,仅有少量的习作指导和口语交际课,无法覆盖语文教学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教材中那些不好上、不易出彩的课始终无人问津,这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基层教师从赛课中汲取的滋养必须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如果我们在赛课中听到的多是同一类型、同一模式的课,所得就非常有限,对听课教师而言,必然造成“营养失衡”。

2.包装过度。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的赛课准备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赛课者深入细致解读文本,力求“精、准、细、深”;教学设计千方百计展示“理念”,制造“亮点”,追求“生成”,策划“高潮”;教学课件美轮美奂,以求课堂教学达到理想境界。这种太多“非常态”的包装虽有奇效,但却失真,只是哗众取宠。观赛的一线教师只能“敬而远之”“望赛兴叹”,导致赛课效果难以普及,无法达到开展赛课活动之初衷。

二、赛课走向常态化

如何让赛课从理想化走向常态化,使它真正成为既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又促进课改深化的有效途径?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1.端正思想,去除功利。

赛课的主要初衷是,既培养优秀教师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在传递课改前沿信息中,促进专业发展,又在组织广大一线教师观赛过程中,向他们辐射,让他们感受课改前沿信息,理解课堂教学中先进教学理念与有效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与实施,从中受到启迪,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进而达到推动学科课改深化,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终极目标。但是,赛课近期的发展趋势,尤其功利性过度包装的“秀课”“演课”影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笔者认为,赛课组织者和参赛者必须端正思想,明确目标,去除功利,废止过度包装,力争在常态下展示真实的优质高效课堂,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2.赛课研讨,相互结合。

把课堂当作竞技场的赛课,必然会导致各地各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精雕细琢,打造出精致、完美、理想化、模式化的课堂教学。但这样的课堂教学好看不好用,只是“银样镴枪头”。真正促进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是立足基层的校本教研和区域性研讨活动。县区级教学业务部门要多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在广泛征集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的基础上,围绕一两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专题赛课和教学研讨。可邀请优秀教师赛课观摩,但无需过多精雕细刻,可以不够完美,但能在随后的深入研讨中,帮助教师们答疑解惑,引发深层次思考,以利推广有效可行经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主办方要鼓励赛课的教师大胆尝试不同课型,上出有研究价值的课,使普通教师能从中得到借鉴与启迪。只有将赛课与研讨结合,没有功利性的追求和高负荷的心理压力,赛课者才能大胆展示教学实践的成果和教学研究中的尝试,真正实现去虚求实、去伪存真、去芜存精,既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又能引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3.改变赛制,优化赛课。

合理地开展赛课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改变赛制,使之优化。赛课内容不由参赛者自定,而是事先提供选课范围或主题,到时提前一两天抽签决定上课内容。赛课教师进行封闭式独立备课,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过度准备而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同时也可以倒逼参赛教师将功夫放在平时,在日常教学中深入钻研,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苦练基本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也要改变专家评议的“一言堂”评价方式,让参加听课的教师参与评价,因为,他们才是赛课的真正受益者,知道普通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也能激发听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听课热情,不仅做一个听课者,还要学会做思考者和评价者。此外,还要听听上课学生的看法。教师上课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赛课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让他们从单纯的听众变成“裁判”,这也能有效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专家的任务不仅仅是评价,更重要的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析,这才会让赛课者有所得,让听课的教师有所得,让赛课真正起到为广大教师搭建观摩、学习平台的作用。

4.教学课件,合理使用。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有其鲜明特点和优越性,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观察感知、诱发联想想象、引发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教学课件在课堂上主要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豪华阵容”,喧宾夺主,更不宜以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对文本文字的关注,淡化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

非常态化 篇4

一是主动适应新常态, 筑牢局机关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局机关《学习论坛》常态化。2011年局机关创办《学习讲坛》, 打造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 营造了局机关浓厚的学习氛围。2012年始升级为《学习论坛》, 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开启了由讲授式向思辨式转变的新模式, 在注重加强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基础上, 体现了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内容实效性, 更多地为指导档案工作实践服务, 有效地破解了档案工作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2015年《学习论坛》主动适应新常态, 侧重新知识、新理论的教育培训, 以崭新的状态引领档案工作新常态。增强情感交流, 用真实的故事感染人, 首次增加档案接待利用和监督指导效果实例分享, 利用典型示范的感召力, 激发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思辨, 创造性地增加互动话题讨论。在思辨中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为档案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实效化。2014年局机关组织开展了“弘扬焦裕禄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深入开展为人民办好事要办好”、“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的‘三学三看三提高’”、“践行‘五个坚持’争做合格档案人”等5项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党员干部坚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为民办事服务能力, 务实肯干执行能力, 清廉从政自我约束能力。当前, 局机关结合档案工作实际, 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增党性、优机制、转作风、提效能”主题活动、“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争先优、尊法治、重作为”创建首善机关活动和“提素质、懂规矩、守纪律、创首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5项主题教育活动, 持续扎实推进局机关作风建设。

二是创建首善机关, 全力打造档案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强基固本, 强化组织建设。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局机关组织开展了“三基工程”创建活动, 通过完善基层组织、规范基本制度、强化基础工作等3个方面下气力、下功夫, 全面提升局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创新性地开展了党支部联合召开组织生活会和集中讲党课活动, 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突出问题导向,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真正把自己摆进去, 找准靶向, 以“三严三实”为标尺, 切实查找“不严不实”6个方面的表现, 开展讲党课、学习研讨、座谈交流, 补齐了短板, 提升了素质, 使档案干部更加明确了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狠抓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对局机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制定和修改完善的19项规章制度, 汇编成册。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始时, 起草制定了《市档案局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制度》和《市档案局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完善局机关党建工作制度23项, 形成《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推动了局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档案服务大局, 以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确保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档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初见成效。局机关各共产党员先锋岗秉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哪里, 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档案服务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理念, 围绕全市八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184项改革任务开展建档指导。对16个市属企业集团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进行审核。全面抓好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县工作, 成立创建工作推进组, 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到各乡镇、行政村对首批完成创建的6个区县 (市) 组织开展“回头看”, 对第二批12个区、县 (市) 的创建工作面对面指导, 协调解决创建工作难题。档案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事项活动持续推进。围绕全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国发〔2014〕28号) 确定的103项工作, 做好相关档案指导和服务。围绕全市产业建设项目, 重点对绿色食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文化旅游、云计算、养生养老、金融、对俄合作等七大领域, 重大技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建档服务。做好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和二期等工程档案跟踪指导服务, 保证地铁项目档案齐全完整和规范管理。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等重大事项档案的规范建档和接收进馆工作。档案服务民生扎实开展。把档案服务民生作为档案部门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全市69个惠民行动项目为抓手, 重点加强城乡就业、住房、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养老、教育、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民生档案的收集工作。积极开展“哈尔滨都市圈档案服务民生平台”前期调研和可行性论证, 努力打通档案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

切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篇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2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等工作。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次生动实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遏制,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要看到,用达到作风建设的理想状态来衡量还有差距,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清醒,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刘云山指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围绕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探索实践,创造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搞好活动总结,重要的是把成功经验提炼好。要着眼于提高思想认识来总结经验,深入思考如何从思想源头上解决作风问题,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来总结经验,做到务实管用、有针对性,为深化作风建设、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着眼于更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来总结经验,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要切实抓好经验的转化运用工作,用新鲜经验推动作风建设新的实践。

刘云山指出,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不良作风反弹,最盼望的是把改进作风的好态势坚持下去。要树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思想意识,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不懈强化宗旨意识。要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措施,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措施办法固化下来,融入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之中。党委管党建义不容辞,党委抓作风责无旁贷。要强化各级党委抓党建强作风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刘云山强调,教育实践活动到了盘点交账的关键时刻,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带着高度责任深化整改工作,言而有信落实整改任务,努力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要对整改任务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明确了整改期限的要坚决如期完成,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要持续抓住不放,不达目的不罢休。

精品课堂的常态化追求 篇6

关键词:精品课堂;常态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64-1

近日,由省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办、我校协办的精品课堂展评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9门学科,24节课,堂堂课都精彩!其中两节高一的语文课更是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于是,我不禁在想:为什么这些课堂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以及专家的好评?当然,我知道这些老师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精英,他们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是成就好课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时,这些课也都是经过认真准备,多次磨合之后的一个展示,所以,课上的精彩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在这些理所当然的因素之外,我总觉得似乎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和挖掘的,那就是,我们的常态课堂可不可以也这样精彩?我们的常态课堂怎样才能成为精品课堂?

当然,我所说的“精品”课堂绝对不是指那种为了迎合检查或者评比而刻意准备的课堂,也绝不是那种形式花哨、场面热闹的花架子课堂;而是那种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精心,教学环节精当,教学效果精妙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看似要求甚高,实际上仔细琢磨,这似乎也不是不可以达成的。两位老师的《婉约词赏析》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例证,这两节课其实也就是在常态课堂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而形成的,唯一不同的是,两位老师都用足了心思,将一节常态课赋予它以丰富、灵性、智慧,加上极具表现力的个人魅力,所以才有了较完美的展示。于是,我想,我们的常态课堂如果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用心、多一份智慧,那么,我们的每一节常态课也应该都会成为学生喜欢的精品课堂。

精品课堂定然是个性课堂。以这两节语文课为例,应该说它们是风格迥异,各有特色。W老师的《婉约词赏析》内容丰富详实,从文本若干篇诗词中概括提炼出婉约词的意象组成、意象特点、意境差别。因为这些诗词都是从文本中来,所以学生接受度高,加上老师的点拨,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W老师为人温文尔雅,语言细腻,正如专家点评时所说“这位老师就是婉约风格”,与课堂内容不谋而合。C老师的《雨霖铃》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个性张扬,感染力极强。他以丰富的文言拓展知识展现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课堂有自己的见解,从若干次的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婉约词的意境。同时,C老师极具个人魅力的示范朗读,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示范在一节课中的关键作用。也借用专家的点评,“C老师是属于豪放派对婉约词的另类解读,别有味道。”

教师的个性触发学生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是平等的、互动的、也是个性化的,“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改的方向。张扬学生个性和教师个性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C老师在执教《雨霖铃》时就朗读这个话题,谈韵律、谈韵脚、谈领字、谈曲调,重新解读这首千古名词,课堂之中尽显师生的个性与才华。综合来看,这两位老师都是用极具个性的个人风格来演绎课堂,让课堂熠熠生辉,课堂也不再是那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枯燥课堂。个性化的人格造就了个性化的教学与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个性化的学识、素养、风格、乃至人格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精品课堂定然是灵性课堂。那么有灵性课堂的特征是什么呢?从有灵性课堂产生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征是:学生学习的氛围是宽松的;在课堂上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学生表述的意见,是通过自学、思考所获得的,是经过加工后的答案,是属于自己的意见;在学生的意见中有一位或几位是“独特”的,有创新的表现。如果没有这些特征就不算是有灵性的课堂。

教师的灵性启发学生的灵性。灵性课堂必须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思维;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反复进行思维的碰撞;要求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思维行为和急于表现的冲动;要求全体学生对学习过程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意见、交流和兴趣,都要经过长期的磨合,才可能产生有灵性的课堂。

精品课堂定然是智慧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和自己预设的完全一样,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形发生,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来发挥作用了,而这样的智慧来源于对学生的了解,来源于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灵活运用,来源于经验的积累,来源于知识的丰富,来源于对教材的充分把握等等。当我们面临一些意料不断的情形发生之时,都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智慧来处理,结果可能有好有坏,但不论怎样我们都会有收获,或者收获经验,或者吸取教训,这会使我们的教学智慧得到进一步提高。

谈个性教学常态化 篇7

魏超群:这次课程改革最成功之处在于一标多本。我们评价课程改革,最终还是看它在教学方面带来的变化,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上,概括起来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教学结构的基本框架。关于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广大教师也都有切身感受。

记者:说到课堂教学,您认为目前的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魏超群:顺风吹,随风倒。

记者:您能不能说的具体一些。

魏超群:说一个尴尬的实例。有一位青年教师,每次走上讲台,不加修饰的自然流露着他固有的教学本色,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也没有花样翻新的形式,因此,尽管他的教学效果极佳,却始终与“优秀课奖”无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他的课堂,看课后,我兴奋地说:“这就是纯绿色的课。”并推荐他参加省里优秀课评比。这突如其来的“幸运”可忙坏了这位青年教师———他先是对这一堂课做了精心的设计,甚至连上课的引言也要逐字逐句推敲,翻来覆去琢磨;然后是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各种课件的制作。此外,他的“教案”还要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试讲后由各级教研员点评、修改,再试讲,最后有各级专家把关,一个专家定了向,又被另一个专家调转了方向盘,折腾了好一阵子,终于获得全省一等奖的《证书》。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却不知日常怎么上课了。

记者:魏老师,您说的是个个案吧,具有普遍性吗?

魏超群:虽然是个案,但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参加全国优秀课评比的教师,他们的“婆婆”就更多了,他们也同样有这样的苦恼。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视野宽了,也理解一堂优秀课具备的标准是什么了。

记者:您讲的这个“尴尬的实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常态教学是不能如此依赖“外援”的,好的课堂还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魏超群:这就是我积累了半个世纪的经验———课堂个性教学常态化的经验。

记者:您能解释一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涵义吗?

魏超群: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尽最大可能,以吸纳现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我国课程改革最成功的教育理念为前提;结合教师个性特质,创造适应于自己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卓有成效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及时调整灵活变式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果为终极目标,促进学生自然成长。这就是个性化教学的本质属性。

记者:魏老师,您概括这四方面非常精辟。然而,它是否符合当前的课改精神呢?

魏超群:课改深化发展逐渐澄清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那就是教学是教师个体独立实施的行为。由于教师的身份、阅历、性格、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导致教师自身的个性差异和他的教学风格,试图通过某一个固定的程序去改变这种差异和风格,是违背人的天性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取长补短,因人而异,才能使教学改革常态化。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简称《实施意见》) 对初高中教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要将过去的“同质化”“统一化”教育变为“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真正实现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真谛,必须改变“千校一法”的教学局面。杜朗口的经验在杜郎口就是金砖,把这块金砖无限放大,到处复制,就变得黯淡无光了。经验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必须内化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如果将别人的教学模式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到头来,必然又走回自己的“老路”上。

记者:魏老师,您说是不是别人的教学经验和别人的教学模式没有学习的必要?

魏超群:曲解了我的意思。经验可以学习,模式也可以学习,但不是复制,不是一成不变。要“他为我用”,将那些成功的、优化的、先进的为我所用,适用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记者:那么什么是适应自己的?

魏超群:个性化,吻合自己的个性。如果别人的经验吻合自己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就是可借鉴的。当然,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 自己未必成功,但是,可以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这就是说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不赞成将别人的教学程序变成自己的教学步骤,也不赞成将自己的教学模式向别人推广,让别人也死板地模仿、照抄。可以肯定地说,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那些强行推广的经验与方法,都忽略了客观条件,包括教师、学生与个性等,是不科学的,也不能常态化,因此,热闹一阵子,便慢慢冷却了,渐渐消逝了。只有个性化,才能使教学保持常态并稳步发展。

记者:这就是您说的个性化教学与常态化教学的关系吗?

魏超群:个性与常态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只有适应客观规律的个性才能保持个性化教学步入常态。在常态面前,无不表现其个性,两者无法回避。任何脱离个性的教学,都是没有特色的教学,任何非常态的教学,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这里不排除各种级别的优秀课。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方可获得教学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教学常态化是吻合教师的内涵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记者:魏老师,您说的个性化教学常态化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魏超群:教学改革的起点是学生,教学改革的归宿也是学生,我提倡教学个性化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前提,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有效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内动力。在教师个性化的常态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凡属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个性化教学,就必然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脱离了学生发展的实际,仅从教师个人意愿的主观主义个性化教学,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这一点,是早在三十多年前已被澄清了的事实,毋庸置疑。

记者:按照您的说法,教师的个性化是服从学生的需要而灵活变通的教学。

魏超群:说的很好。因为个性化就打破了程序化和模式化,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为原则。个性化不是自由化更不是任性化,是科学的调控教学全程,合情合理选择施教方法,让每一位教师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特色教育。

记者:在个性化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魏超群: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建立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二个“学会”上。学会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规划自我;学会预习:教师确定预习内容和预习提纲,学生有序预习;学会听讲:会听师生对话,辨析对错,吸纳营养;学会回答:先思后答,所问所答,说自己的话;学会设问:大胆质疑,不懂就问,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学会自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依赖别人,有独立见解;学会合作:凡属疑难与困惑问题,善于与他人合作,小组研究,取长补短;学会探究:定向思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递进思考;学会争辩:敢于反驳,发表不同意见,提出挑战性问题,善于据理力争;学会反思:主动反思,自检自查,总结教训,善于自我评价;学会自习:指导学生上好自习课,养成看书、复习、独立作业的好习惯;学会创新:培养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不依赖别人,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

记者:魏老师,要实现学生的十二个“学会”,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您能根据教师不同的个性提出供参考的教学框架吗?

魏超群:我们的教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传递—接受”教学框架

应用范围:适用于具有演讲能力和教龄时间长、阅历宽泛的教师。基本方法:1. 复习提问~以旧引新,自然过渡。2. 教师讲解抓住核心与重点内容,讲得精彩入胜。3. 巩固练习将主要知识学以自用,随堂作练习或小测。4. 课堂小结梳理知识,找出规律,建立知识结构。注意:1. 本法是教学通法,适用于新授课和疑难课。2. 教师善于不断激发动机,引发求知欲,学生不断追求获取未知问题。3. 讲解与对话相结合,平等亲切对话,学生易于接受。4. 讲练兼顾,每个知识点不宜过细过长,讲练结合,讲讲练练,轻松接受。

(二)“自学—指导”教学框架

应用范围:适用于善于钻研型并有一定指导学习经验的老师。基本方法:1. 教师提出要求~根据内容设计目标。2. 学生自我学习~指导学生会看书会整合。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发散再问。4. 强化重点知识~在练习中讲解,引发学生置疑。5. 课堂评价小结~学生互评互捡,教师总结提高。注意:1. 教师自制学案,每节课都找到自学内容。2. 要有自学提纲,学生要有学习笔记。3.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及时指导。4. 即时小结,分段调整,小步子慢进。

(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敏捷有一定教学应变能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教师提出问题~围绕中心对话引导与设问。2. 学生提出假设~小组讨论设计破解猜想。3. 推理验证假设~学生展示自己获得的结论。4. 总结完善提高~师生共同总结修正自己结论。注意:1. 发现法源于布鲁纳,引导—发现是我国课改成果。2. 此法适用于理科教学,特别是物、化、生实验教学。3. 教师精通教材体系,掌控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因势利导。4. 允许出错,错中悟理,打开思路,鼓励创新。

(四)“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浪漫型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教师创设情境~紧扣目标融入情境激发灵感。2. 活动体验感悟~学生主动参与轻松愉快认知。3. 彰显学生才华~多种形式表现学生学习能力。4. 建立评价机制~学生自评他评捋清知识脉路。5. 教师课堂点评~明确方向鼓励参与活动的学生。注意:1. 情境陶冶法源于现代知情教学论,快乐成功是最大特征。2. 情感认知陶冶升华创设美感生动形象,激发学习情趣。3. 情境体验参与操作、游戏、表演、实验、探索等活动。4. 普遍适用语文、外语、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教学。

(五)“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严谨富有表现与示范能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明确学习目标~由目标定任务,分析目标实施办法。2. 示范过程评析~学生操作领悟,升华理解识记。3.教师引申变式~学生独立强化,拓宽灵活思路。4.开放创新环境~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提高。注意:1. 示范分析是思想准备,典型示范经典操作,牢固过程。2. 学生会模仿,会说过程,会分析,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3. 模仿不是目的,是教学手段,后认知远远大于原认知。4. 鼓励求异,鼓励灵活,鼓励发展,示范的内容在备课中确定。5.要有规范的板书,熟练的技能,正确的过程。6. 此模式适用于技能熟练,如实验课、动作课,体育美术等。

(六)“生态—合作”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开放富有务实与探索能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创造生态氛围~学什么就营造什么环境,学习预热。2. 确定自悟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初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3. 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表意见,互帮互学最后形成共识。4. 小组展讲结论~小组选代表或集体展讲,师生评价补充完善。5. 课堂检测总结~独立答题及时反馈,针对问题教师总结提高。注意:1. 教师尊重学生的元认知,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学生生态发展。2. 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包括情境问题、导学案、课堂检测、PPT等。3. 给学生的一切活动要有时间和空间保证,教师跟随学生调控教学。4. 切勿追求一帆风顺,允许出差,允许不同意见,允许反问和质疑。

记者:魏老师,您积五十年的教研经验,对深化课改回归“个性教学常态化”的观点,无疑对我国课程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防灾教育应常态化 篇8

近年来, 冰冻、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矿难、溃坝、火灾等有人为因素在内的灾害接连不断地发生, 严酷的现实提醒我们, “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 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防灾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中小学校是未成年人聚集的地方, 灾害一旦发生, 会造成很大伤亡, 加强防灾教育是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其终身, 加强防灾教育也是有效减少灾害伤亡的必然要求。因此, 中小学必须自觉承担起防灾教育的重要使命。由于中小学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 其他教材中有关防灾的内容也少之又少, 防灾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活动、各类宣传、应急演练等方式进行, 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途径, 从以下几方面系统地推进工作, 从而培养青少年的防灾意识, 提高防灾能力。

正确认识

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地震、洪涝、台风、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 灾害损失数以千亿元计, 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而甘肃省又是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认识和了解灾害是有效应对灾害的前提, 要让学生知道, 灾害固然可怕, 但更可怕的是无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在众多的灾害中, 许多是可预见的, 如台风、洪水等, 许多是可预防的, 如火灾等, 只有地震等少数自然灾害还缺少科学的预见方式。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既不能因为众多灾害的可预见性而放松警惕, 忽略它的存在和危害,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也不能因为地震等灾害的不可预见性而困惑畏惧, 坐以待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灾害, 具备良好的应对心理, 掌握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就可以有效规避灾害或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积极预防

2006年7月, “香港‘两地一心’青少年交流团”一行近200人来天祝县开展交流, 除部分组织者外, 大多是青少年学生, 下榻宾馆后, 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在熟悉场地和疏散通道后进行应急演练, 对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让陪同的本地领导和教师感触良多。事实也证明, 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最重要手段。“5·12”大地震中, 位于重灾区的四川桑枣中学没有一个学生伤亡, 探寻其中的原因, 一是学校对危房进行了全面加固, 地震中没有倒塌, 二是学校从2005年起就开始长期组织随机性抗震避险演习, 地震时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带。因此, 我们必须因地制宜,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防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 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有素、有备无患, 从而减少在突发性事件中的不必要伤亡。

沉着应对

正确认识、积极预防是防止灾害的必要手段, 但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无力阻止它们的破坏。当灾害真正到来时, 需要的是沉着冷静的应对, 灵活机智的处置。应对和处置灾害在很多资料里都有详细的介绍, 我们要在充分汲取的基础上, 以已经发生的灾害为教材, 进行系统地分析, 找出适合于自身环境和条件下实用的应对措施, 加以广泛宣传和实践。

首先, 要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应对灾害的良好心理素质, 能在灾害发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沉着指挥;其次, 要培养学生的应对心理, 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逃生方式, 教给学生求救、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安全;再次,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在校园里的应对措施, 还要让学生掌握身处公众场所、家庭等地时的应对方式。

非常态化 篇9

“剩女”泛指那些已经超过传统观念认为的“适婚年龄”而依然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作为一个挑战传统观念而存在的群体, “剩女”现象在经过大众传媒选择、包装、报道、产出的过程中, 不断被放大, 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中经久不衰的议题。2007年, 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剩女”一词成功步入2006年度171条汉语新词的行列, 成为取代“三高” (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 单身女性的新提法。性别行为通过语言、文化符号等形式来表达、互动, 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标准。从语义学来看, “剩女”中的“剩”所体现的含义为“他人弃之, 不取”, 因此在感情色彩上, “剩”这个字带有相当的贬义色彩。纵观同龄、同等社会地位的男性, 则被贴上“金龟婿”、“钻石王老五”、“潜力股”等富有褒义色彩的新标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男权社会统治下, 对于两性不公平的待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刻板制约

在传统文化中, 对男性和女性的界定主要依靠于“社会印象”, 这样的“社会印象”在无形中固化了男女之间的区别, 无论是从行为还是穿着、言谈等来看都有着特定的社会交往模式。这些从社会文化中衍生, 又成为制约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在文化的传承中, 也形成了独特的刻板模式。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秩序时刻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僚体系和日常生活中。女性服从于男性的顺从气质是维护社会权力关系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三从四德”的礼教规范, 对于女性的言谈、举止、服饰、容貌和思想观念都有着严格的约束力, 通过繁琐的规范把女性至于男性的统治之下,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维护男性统治合法化、权力化的社会秩序。

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 女性没有自主追求自由的权利, 《礼记·丧服·子夏传》中所提到的“妇人, 从人者也。幼从父兄, 嫁从夫, 夫死从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中国古代的女子, 从出生开始, 就必须遵循所谓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凡到20岁还未出嫁的女子则被称为“失实”, 即现代意义上“过时”的意思。女子到了适婚年龄还未出嫁, 不仅会让父母、家族蒙羞, 政府每年还会对其征收高额的税款, 以示惩罚, 针对顽劣不婚者, 甚至还要进行所谓的“官配”。因此, 在重重压力之下, 中国历史上的“剩女”现象是不多见的。

“剩女”现象在当下成为热点,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后, 矛盾丛生、不相融合的表象。一方面, 中国传媒在二元文化结构中寻找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出路;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仍以男权统治为核心的现实无法更改,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无法融合后必然出现断层现象, 迫使迷思中的大众传媒不得不重新回归传统的文化, 去寻找暂时的平衡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众传媒在一边弘扬新时代女性主义精神的同时, 又出现了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甚至贬低报道事实。

现代社会单身女性的日益增多, 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51%的美国女性独自生活;1/3的德国年轻女性决定不婚;25至29岁的日本女性未婚率为59%;新加坡1000名适婚女性中只有393人结了婚。”可以看出, 上述国家中单身女性所得到的社会谅解要宽泛得多, 性别、婚恋、家庭并没有成为太过敏感的社会话题和社会热点, 妇女们有充分的选择自由。相比之下, 中国的单身女性却要备受传统婚恋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煎熬, 不论其在婚恋态度上是否“主动”或“被动”, 单身的境地必定会给她的社会生活带来尴尬。

二、对女性身体符号消费的强化和扭曲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创了“文化工业论”的概念。它是指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不是制造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艺术品, 而是为了制造获取商业利润的商品, 这种制造既是消费主义的产物, 也是意识形态控制的隐蔽手段。与其说大众传媒是“创造”大众文化, 倒不如说它是在“制造”大众文化。鲍曼在《全球化——人类的后果》中指出, 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 商品、服务和标志都必须能激起人们的欲望, 它们必须引诱那些可能的消费者, 并使其竞争对手失去诱惑力, 它们一旦做到了这一点, 就必须立即为其欲望目标腾出地盘, 以免全球性的利润追逐和更高利润追逐会逐渐停顿下来。

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文化, 这种文化也催生了消费社会的衍生。在消费社会中, 物质和服务被极大地满足, 人们从生产创造需求变成了消费创造需求和生产, 因此能左右人们消费行为的, 将是消费的欲望与消费过程中或消费背后身份的想象或象征。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欲望, 社会不断创造出符号化的消费, 对人们的消费欲望进行满足和进一步鼓励。在消费社会中, 从性别化的视角来看, 性别化的消费占据了主导地位, 尤其是身体消费中还充斥着一些有关身体之美的符号、标准等。不论是电影、广告还是电视剧都充斥着身体消费, 尤其是女性身体消费的例子。这不但加剧了性别划分的刻板印象, 更造成了身体符号消费的泛滥。在这样的消费文化中, “剩女”不是选出来的, 而是造出来的。

综观中国现今的婚恋相亲类节目, 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 无不充斥着媒体对“剩女”的营销。来参加节目的女嘉宾虽然并非都到了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她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即“对象难找, 目前单身”。为了追求所谓的噱头, 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媒体的包装下, 这些单身女性的性格特点被加倍放大, 要么尖酸泼辣、没有安全感, 要么太过优秀却无人问津, 要么择偶标准太高, 典型的不切实际和完美主义, 还甚至以“审丑”的观念颠覆了以往的审美观念。为了迎合所谓的文化包容, 也不乏外国的单身女性走入相亲台, 让观众来一睹外国女性选择交往对象的私人倾向。此外, 在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里, 女嘉宾就要对男嘉宾做出判断和选择, 因此选择的标准必须是在现场能看得到的, 除了介绍男嘉宾的VCR, 女嘉宾评判的标准大多建立在男嘉宾的外形、职业种类和社会地位上。

这类择偶类婚恋节目表面上代表着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红娘身份, 却在不经意间向受众传达了扭曲的消费观, 甚至引发了观众集体的窥视欲望。首先排除一见钟情的可能, 仅靠短短几十分钟的见面就能迅速建立牢靠的感情, 甚至对对方有详细的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 恋爱是男女之间私密关系的一种交往体现, 将其放大在公众视野下加以炒作, 甚至过分宣扬, 只会引发观众无限的窥私欲的扩大。

性感火辣的身材、张扬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择偶婚恋类节目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剩女”的典型形象, 甚至将单身类女性的最终归属划分为两类, 要么选得如意郎君“嫁得好”, 要么事业有成“干得好”。而所谓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消费观更得到了媒体的传播, 并迅速成为社会上追随、讨论的热点话题。而这些不仅在潜意识里加固了人们对物质消费、符号消费的欲望, 更将“男性凝视”的观点加以宣扬, 女性成为被观看的玩物和商品, 这也成为男权社会文化中一场窥视女性隐私的集体狂欢。

三、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造成“剩女”现象的集体失语

日本学者藤竹晓曾经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 旨在强调大众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信息的组合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客观实际的虚拟社会, 而这样的虚拟社会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客观现实的客观社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大众传媒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的报道过程中也对单身女性本身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影响。

为了摆脱社会赋予的特殊化的目光, 改变尴尬的单身状况, 撕掉贴在身上的负面标签, “剩女”们往往不得不自我掩盖能力、学历、职位、智力等种种优胜于男性的光环, 反而屈从于“降低择偶标准”、“降低自我追求”。这种与电影、电视剧中大肆宣扬大龄剩女最终找到真爱的结局是大相径庭的。在电影《101次求婚》中, 林志玲扮演的大提琴家小薰找了一位与自己身份地位、兴趣爱好相距甚远的装修工作为自己的伴侣, 这样的电影桥段就是为了迎合和设定现阶段大龄单身女性择偶的现状和标准。在《咱们结婚吧》、《败犬女王》、《达子的春天》等电视剧中, 剧情内容不外乎就是优秀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纵观这类电影和电视剧, 所有女性的幸福最终都归因于遇见了一个价值观不强势甚至迁就自己的男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些女性的幸福还是建立在男性给予的角度上。因此大众传媒最终宣扬的婚恋观还是在男权社会为中心的文化观中徘徊, 女性独立的价值观和诉求看似得到体现, 其实最终还是要臣服于男权。大众传媒如此议程设置后构建的拟态文化不仅对现实社会造成影响, 更造成了在此社会上单身女性的集体失语, 这样的失语现状就如同“沉默的螺旋”, 一边是男权为中心的婚恋文化的大声疾呼, 另一边则是单身女性的集体失语。

四、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剩女”传播现象背后的原因, 旨在进一步解构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偏差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探讨, 不断推动大众传媒和女性之间更和谐的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2]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6) [R].商务印务馆, 2007.

[3]孙琳琳.不婚无语[J].新周刊, 2010 (15) .

[4]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如何使公开教学常态化 篇10

一、案例点评

案例一:沈阳市第五中学“橄榄球”

橄榄球是平时的课堂上和生活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球类运动, 上这样的课学生感到刺激、兴奋。同时, 这项运动讲究团队配合, 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课堂上, 教师带领学生热身后先原地两人正面传球, 让学生对橄榄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理念。然后,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原地自抛、自接——滑步传接——跑动传接——加大距离传接。辅助练习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层次清晰, 有利于学生逐渐熟悉橄榄球并掌握旋转传球的技术动作。同时, 在练习过程中, 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本节课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 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 使学生熟悉橄榄球、喜欢橄榄球,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橄榄球的乐趣、感受到了体育的乐趣。

案例二:吉林市莲花小学“投掷手榴弹”

投掷手榴弹是我国传统的军事科目, 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淡出了体育课堂。现在重新出现在课堂上有一定的含义:首先, 自制教具是本堂课的突出特点, 黑胶皮包着小木棍, 外形酷似本质已变, 既安全又保险。本堂课通过投准与投远两个教学环节和几次投掷目标的转换使学生逐渐掌握正面单手投掷的技术动作, 练习的形式是传统的前后两排进行互换。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充分运用了军事和战争的词汇来强调纪律和生命的重要性, 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安全。通过正面单手投掷的练习, 学生不仅掌握了技术动作, 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释放和爆发后放松的心理感受, 这是非常难得的, 可以说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升华。

案例三: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胜利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

篮球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 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小学五年级行进间运球, 技术含量高了一些, 而且面对陌生的学生确实需要胆识和魄力。本节课教师从熟悉球性入手, 由低到高、从原地 (高低运球、左右手、报数运球) 到行进间 (看图、报数、叫号运球) 运球, 让学生感受到了由不会到会的完整过程, 同时, 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在自选游戏阶段, 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体现了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在分组练习过程中, 通过各组之间的交流与评价,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案例四: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技巧——纵箱前滚翻”

纵箱前滚翻在教材中是技巧与支撑跳越相结合的一个项目,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一定的惊险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挑战性。因此, 如何战胜自我、克服恐惧心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上,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没有在技术细节上下工夫, 而是从复习垫上动作开始逐次加大难度, 逐次增加跳箱高度使学生在练习的兴奋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战胜了恐惧, 并在教师完美示范后树立了信心。这种自信心的建立不仅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更为以后的体育学习乃至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根基的作用。

二、观察与思考

1. 公开课应贴近常态课

公开课的目的就是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让看课教师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用, 就要贴近教师日常的体育课, 而不应像文艺作品那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育教学就是实实在在的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形式, 你能做我也能做, 没做只是没想到。通过公开课把新的教材、教法、学法展示给大家, 以达到普及与提高、开阔眼界、开发思维、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 笔者认为, 公开课不需要表演与装饰, 而应该让教师们信服, 而且坚信自己也能做到, 这样的公开课是成功的, 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2. 公开课场地器材要简单化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课中有些课场地简单器材简化实用, 很受广大教师欢迎, 可学可用。然而, 有些课所用的场地与器材都很复杂, 特别是器材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根本不适宜推广和普及。东北三省与南方发达省份和沿海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 很多学校常规体育器材都保证不了, 因此, 复杂的器材远离了常态教学, 远离了普通教师, 而成了空中楼阁和多数教师的理想王国, 只可观赏不能借鉴。

3. 公开课的教法、学法要具有可推广和可借鉴性

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法和学法:语言诱导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体育教学已从追求外在的、形式华丽的外表转而变成追求体育的真本和实质, 即通过身体练习达成健康及所有的教学目标。因此, 硬性地套搬教学理念进入课堂已不合适宜, 而是要追寻着体育规律来进行教学, 体现新的理念。如, 前面几节案例课就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本质, 教学层次清晰, 难度由低到高, 辅助练习恰当得体, 有讲解、有示范且时机把握得较好, 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练习和思考, 教学非常有实效。这是典型的在体育教学中既把握住了本质也体现了理念, 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4. 公开课举办地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水平要居中

“钱荒”或在2014年常态化 篇11

“如果说去年6月份的‘钱荒’被认为是暂时性危机,那么,在2014年,这一危机会成为常态,流动性短缺将困扰方方面面。”经济学家、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在10日召开的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上抛出他的论断。

值得注意的是,“钱荒”的发生,更将我国金融软实力置于聚光灯下。“山东的金融改革,必须通过加强软实力,即金融环境建设,来实现破题。”论坛期间,青岛银行行长王麟表示。

流动性困局

在马光远看来,在去年整个下半年,流动性一直很紧张。而进入2014年,这一问题会更加严峻。“这也折射出我国的金融软实力有多么脆弱。”

“首先是美联储开始缩减QE。这不仅仅是美国政策的转折点,更是全球流动性的转折点,也意味着过去20年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可能要结束。”马光远说。

他认为,过去数年,全球流动性的流入地是新兴市场,而且主要流入新兴市场的房地产、资本市场这些领域,而没有融入实体领域。如果美国政府加大QE的缩减力度,甚至彻底退出,新兴市场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特别是2014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全面的风险释放期,包括产能过剩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对于我国流动性的影响不可小觑。”

马光远坦言,我国所出现的“钱荒”并不是总量上的,而是结构上的“荒”。“截至去年11月,我国房地产行业到位资金逾10万亿元。但同一时期,全社会融资额不足17万亿元,房地产行业得到的资金占比达到62%。因此,其他行业不可能不缺钱。”

此外,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认为,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国有银行“独大”的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钱荒”。

“当前出现的所谓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主要是因为国有银行一统天下,市场竞争较弱。民间资金与实体经济之间,并没有找到合法的通道。因此,要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关键就是要建立与国有银行平起平坐的民间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形成有监管的市场竞争机制。”贺铿说。

夯实软实力

在山东金融改革过程中,市场各方对于重塑金融软实力的呼声也很大。

王麟认为,要重塑软实力,提升山东金融环境,首先应加强山东金融业态发展指数。“拥有丰富完善的金融业态是基础,还要加强总部法人机构建设。要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必须要有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业态。没有这个业态,金融难以提升。”

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的环境建设,也屡屡被提及。“这需要山东各级政府在税收、福利、奖励等政策上下工夫。要与国际的、顶级的商学院在山东合作办学。同时,也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王麟表示。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经济学家、湖北省原副省长辜胜阻看来,目前山东金融业主要面临三大症结:“一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匹配。山东GDP全国排名第三,但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4%,与广东、江苏、浙江存在明显差距,更远低于上海、北京等地区;二是银行业‘一业独大’。银行业资产约占山东全部金融资产的94%,从银行业融资占到社会融资总量的八成以上,远高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三是民间融资规模大、风险高。”

基于此,辜胜阻认为,山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金融改革需要“对症下药”。“首先,要着眼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科技金融、国际金融等,与山东经济现状相互融合;其次,要实现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业统筹’,到2017年,山东证券业直接融资比重要提高到20%以上;再次,要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要加快发展壮大。”

竞争出成效

事实上,在山东“金改22条”出台后,已激发了民间资本进军金融领域的热情。据导报记者了解,目前山东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57家,比2013年初增加了61家;设立民间资本管理机构163家,比2013年初增加了91家。同时,全省共设立村镇银行80家。

此外,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股权转让和上市培育等服务方面,发挥了日渐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291家,其中2013年新增挂牌企业175家。

淄博容迪财富管理中心总裁巩力菲日常的主要工作,便是与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为企业提供股权转让等服务。作为民间金融机构合伙人的她,认为“竞争”才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所在:“如今山东省出台的‘金改22条’,以及各地市接连出台的相关金融改革规划,都是围绕‘竞争’一词展开。只有竞争,才能使山东金融市场由不活跃走向活跃,才能让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不规范的因素转向规范。希望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

非常态化 篇12

1当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纠风成效显著,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正如《通知》所指出,中央和省委对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坚决防止松懈松劲和走形变样。 各地各单位要坚决克服“收官收尾”、“看摊守场”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作风教育,坚持不懈地聚焦“四风”问题,坚持不懈地推动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兑现公开的承诺,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当前,我们国家的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作风问题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作风问题的根本在于思想,抓作风建设的关键还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的部门科室虽压缩了会议时间,但是短会议多了,一天8 小时的工作时间,有一大部分在开会,小会不断,往往会开完,事情并没有得到落实;有些单位部门虽然遏制了吃拿卡要等行为, 但是还存在和承包商走动过勤,有些干部在和承包商的接触中,建立了长久的朋友关系;还有部分领导遇到事情,推三阻四,该承担责任的时候或休假或请病假,等事情处理完再来上班。

2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防 “四风”反弹

2.1 要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如何率先垂范,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要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

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下原则:1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葆政治本色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2要带头言行一致。 古人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特殊的位置决定其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修养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到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成败。 3要带头改进作风。 “风成于上、俗成于下”。 风清气正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重要条件。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推进作风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赢得支持。 4要带头勤奋敬业。 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直面困难,战胜挑战、化解矛盾,秉承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展。

2.2 要有刚性的制度体系以及坚决的执行力作保障

制度建设是实现政治清明的根本途径。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备、严密的制度设计制约权力的使用、规范从政行为,就一定能够有效打破关系网、抵制潜规则,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有力保障。

2.2.1 要筑牢确保长效的制度之笼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面前说一不二、纪律所向利剑高悬,释放出从严治党的正能量。 所以,只有用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才能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果。

2.2.2 要强化执行力并完善制度体系

实践的关键在于强力执行、整改落实,既要查摆出来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就是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要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该修改完善的必须修改完善,该制定新的必须制定新的。

2.3 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 为政之要, 贵在得人” “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均在于用人。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应该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

3清理 “四风”死角,严防反弹回潮

清理“四风”死角,决不能大而化之、点到即止,要从具体事情抓起,防微杜渐。 全州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经常抓、长期抓、细致抓的意识,继续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压态势,以严的态度、严的标准、严的措施,坚决杜绝党员干部 “吃空饷”“ 走读” 等突出问题; 清理 “ 四风” 死角, 决不能只打雷, 不下雨。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根除作风顽疾,切实防止“四风”反弹。 同时,要织密作风建设整改督查、群众监督评议、新闻监督同向发力的群众监督网络,让从严治党的过程、公务活动和重大决策事项在阳光下进行,让“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混世魔王、“难得糊涂”的昏官、“遇到问题绕道走”的庸官无处遁形。

总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巩固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果,严防反弹回潮,彻底清理死角,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发展和人民的长治久安及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防“四风”反弹是一项艰巨的、常态化的、长效化的任务,坚持不懈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并在适当适时进行因地制宜的整改制度,让制度能够监管和落实,而非“空壳子”,因此,抓“四风”落实和防“四风”反弹是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书林.构建防治为官不为长效化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6):80-81.

上一篇:切削仿真下一篇:综合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