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态的常态化

2024-08-15

非常态的常态化(共12篇)

非常态的常态化 篇1

一、何谓“常态”和“非常态”

“常态”和“非常态”概念广泛, 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和不同分析框架, 属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 对“常态”与“非常态”的区分和分析当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从哲学角度而言, 关注的是普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 重点关注主流、中心、制度化、现存社会经济权力结构与边缘、非制度化、社会转型和变迁、革命、叛乱、异端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关切点落实于规范、秩序、常规与越轨、混乱、突发事件的关系。但是, 对“常态”与“非常态”的分析仍主要是从传播本身着眼, 而以其他学科的分析作为辅助, 以加深对此一特殊新闻传播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从传播学的角度着手, “常态”就是被普遍地认知、更多地被传媒所关注和报道, 并因此被受众或民众更多地和普遍地讨论、理解和记忆。常态即被不断曝光、广泛关注和传播, 成为公共热点、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反之“非常态”则意味着不多见、不常发生, 很少被曝光和关注。本文所讲的“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是当前社会和媒体都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毒奶粉事件已不再新奇, 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脑中, 受众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是由于媒体的引导和受众自己脑中不科学的统计方式造成。

尽管在大众传媒原则主导一切的社会里, 曝光则鲜活, 默默则无闻, 成为社会的非常态, 或者被污蔑为“变态”。换言之, 传媒的权威和暴力使其成为暴君或上帝, 谁都无法避免被传媒的逻辑和法则所主宰。[1]然而, 饶是如此, 这里对“常态”和“非常态”的描述和区分仍然并不涉及价值评判, 需要结合具体领域、现象和事例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而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估和判断。从抽象的层面而言, 常态化与非常态化两者并未有价值评判和高下之分。大众传媒或是仁慈的上帝, 或是暴虐的暴君, 关键在于看他做了什么、如何行动, 以及行动的后果。媒体的力量固然强大, 但是媒体作为引导受众的舆论武器, 应该遵循其客观报道事实的原则,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应持有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才对。

二、新闻传播中非常态的常态化

明朝学者方孝孺曾有言:“天地之生物有变有常。儒者举其常以示人, 而不语其变。非不语其变也, 恐人惟变之求而流于怪妄, 则将弃其常而趋怪, 故存之而不言。后世……弃事之常者不言, 而惟取其怪变之说”[2]因此出现了“好于奇谋而不知道, 喜为异论而不守经”[2]的现象。他所描述的这类现象即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

在新闻传播过程或社会发展过程中, 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原本是非常态的异常事物和社会现象, 由于被大量报道和密集提及, 从而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最终成为常态化的事物和社会现象, 或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实存在, 即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将此一社会现象称之为“非常态的常态化”。如近几年对地震的报道和对交通事故的报道, 受众在长期高频的接触下已经开始慢慢倾向于看淡此类事件, 这些事件因此被普通化, 然而事实上这类事件并没有改变属于“非常态”现象的事实。鉴于这一现象既有助于对新闻传播理论的深入探讨, 又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政治意义, 因此分析其原因、后果以及相应的理论就十分必要。

三、非常态新闻事件的分类

大众传媒倾向于报道的“非常态新闻事件”大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 越轨、反社会、反法治事件及其叙事[暴力、凶杀、绑架人质、强奸、抢劫、盗窃、欺诈、政治黑幕等反映人性险恶和社会混乱的——“越轨行为能立即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因为它违背了人们的规范和价值, 但社会解组不会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非它最终也产生越轨行为) ]”[3]; (2) 反日常生活、反道德事件及其叙事 (庸俗娱乐、粗俗语言、性、胡闹、道德丑闻、暴得大名、暴富等——助长侥幸、投机、机会主义、赌博心理) ; (3) 反主流、反常规事件及其叙事[离“经”叛“道”、异端、新潮与时髦、先锋、解构的、消解的、颠覆意识形态的、边缘化、亚文化、异教、奇巧淫技 (先进科技) 等]; (4) 反制度事件及其叙事 (助长不稳定、动乱等;譬如战争、恐怖主义、骚乱、宗教冲突、政治暗杀等) ; (5) 制度化非常事件及其叙事 (游行、示威、罢工、集会、抗议、重大国际国内时事等) ; (6) 偶发性、突发性事件及其叙事 (灾祸、灾难、自然灾害等) ; (7) 其他。[1]

四、从受众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就是因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然而, 新闻受众心理的本质其实上是一种社会心理。所谓社会心理,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它包括群体中共同的心理现象和个人受群体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现象。这一论断可以由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得出。

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塔尔德触及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在他看来, 造成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众会将非统计数据当成统计数据来理解, 因而造成“非常态”事件被夸大, 最后成为“常态化”现象。第一, 这其实源于新闻受众心理的随意性。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对媒介种类的选择是随意的, 他们对事实的理解也有其主观的能动性, 新闻传者对受众的影响和引导是潜在的。比如, 在报道某地官员政治清明作风淳朴时, 很多新闻受众选择反面的看法。第二, 新闻受众心理的交融性也是“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新闻受众交融着自己所处社会和媒介社会的双重影响, 他们在拥有一定社会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媒介的引导, 自己本身就出现了主观的判断, 加上广大新闻受众其实也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并不是专业人员, 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的缺乏也导致他们会对一些小概率事件有着过大的反应。第三, 媒介刺激对受众的感受影响极大, 因此会极容易对受众造成无意注意。媒介在报道小频率事件时, 常常因为这些事件本身就与其他事件对人的刺激差异很大, 因此, 这些事件因其新异性和独创性而吸引受众的无意注意, 虽然无意注意时主体本身处于无意识状态, 但内隐的感知、记忆在某些场合也会被激活并转为意识状态, 从而为人们所注意。第四, 这也与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有关。受众所需要的新闻是真实的、时效性强的, 而且具有新鲜性和接近性, 而我们一般所接受的“非常态”的新闻报道往往具备这几个特性, 尤其新鲜性和接近性。但是受众群体心理又有盲从的特点, 因此, 就算是实事求是的报道, 在群体受众的互相影响和各自主观判断下会被夸大化、常态化。

五、从传者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新闻专业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这是显而易见的。报道新闻时要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而新闻价值又体现在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上。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导致非常态事物总是得到优先关注, 譬如冲突化、暴力化、负面化的新闻, 娱乐性的、戏剧性的、刺激性的、可视性的事物。所以, 从新闻传者的社会认知方面来讲, 这些事物被关注都是无可厚非的, 关键就是新闻记者对这类新闻事件的报道态度, 有些夸张扩大化的报道是导致这一现象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这种报道态度也是由现代大众传媒的经济逻辑所推动的, 在大众化时代, 受到关注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资源。因此这也是新闻记者报道此类事件的动机, 而新闻动机的强弱关系到新闻传播效率的好坏。然而, 对于非常态新闻事件的报道, 常常是代表庸俗、丑恶的非常态现实在新闻传媒中得到大量呈现和讨论, 并在诸如示范效应等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庸俗事物常态化的不良后果。

新闻传者在新闻动机的引导下进行“非常态”新闻事件的报道, 然而造成“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单单因为新闻传者对此的报道, 而是其耸人听闻的报道方式, 这样的报道方式往往造成新闻传者对新闻受众的暗示效果,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被媒体引导。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信息和新闻发布方的媒体占有主动和支配性的地位, 媒体可以通过对受众的预先分析而调整传播和说服策略, 已达到隐蔽塑造受众的目的, 受众群体缺乏专业知识, 因而极易步入歧途。

六、“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影响

如今, 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 都强调报道低频率发生的新闻事件, 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值得注意的事件却退居其次。大众传媒还充分利用新的传媒技术的进展, 通过新的电子传媒技术日益扩大其社会影响, 譬如网络与网民、博客与BBS论坛等日益扩展的巨大影响。这一切很多是借助大众传媒的相应运作, 导致“非常态的常态化”的方式才得以实施和推行。新闻传播领域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譬如网络传播等) 也给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问题。综上一切, 都使得“非常态的常态化”更加复杂。

新闻传播过程中“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及相关联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譬如, 和新闻传媒相关的负面“常态化”日益走向民主政治的反面, 也正因为如此, 本文将着重说明“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但是笔者不否认其正面意义。我们不能武断所有的与新闻传媒、新闻传播有关的负面现象都是由“非常态的常态化”生成机制所引起, 但许多问题的产生往往和新闻传媒以及“常态化”这一传播机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或者, 事情本身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殊产生原因, 但经由传媒以及“常态化”机制的中介和扩大, 使其作用和影响变得更为巨大。新闻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变迁的第一推动力。[4]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 在新闻传媒影响和社会变迁推动方面, 其主要机制和过程就是“非常态的常态化”。

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是当今传媒中一个特别明显且存在很多弊病的现象, 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因为一些错误的报道方式导致一些对社会不利的新闻被不科学地夸张的常态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 我们在依赖国家法律法规健全的同时, 也需要新闻传者提高自身素质, 尊重事实真实性, 加强自我的控制力。对于受众而言, 更应该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 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参考文献

[1]罗云锋.新媒体与“非常态的常态化”[EB/OL].http://news.163.com/08/1217/15/4TCH5CP7000131UN.html.

[2]方孝孺.逊志斋集 (卷六) [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0.

[3]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5:72.

[4]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113-114.

非常态的常态化 篇2

2、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仗。

3、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4、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5、野味一时爽,隔天医院躺。

6、注意防护,不恐慌、不传谣。

7、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8、不图聚会热闹,全家健康重要。

9、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防控疫情。

10、外地返乡人员请主动自我隔离。

11、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2、不出门在家里,就是的防护。

13、生命第一,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14、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

15、今年过年不聚会,你我平安最宝贵。

16、出门就把口罩戴,利人利己显关爱。

17、初心四问就在前,使命担当我为先。

18、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

19、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

无罪判决的常态化设想 篇3

关键词:无罪判决 无罪判决率 司法公正

一、无罪判决与无罪判决率的含义

无罪判决是指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依法提起自诉的案件,因证据不足或具有其他法定情形,经法院开庭审理后依法判决无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做出无罪判决"。第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无罪判决率是指经由法院判决无罪的被告人人数与法院开庭审理所涉被告人总数的比率。极低的无罪判决率,在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工作报告中,经常被当作一项重要业绩予以公布。该指标体现了司法的权威性,也体现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包涵着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的法意。

二、无罪判决率"低迷"的缘由

近十年来,无罪判决率趋低是现实情况,最为紧要的是,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当然,先要说明的是,无罪判决率低迷主要原因是公、检、法三部门重视办案质量的结果,严把办案环节,减少、控制错误率,因此最终由法院判决无罪的案件的比例必然较低。 "低迷"的无罪判决率,并非是一场即将来临的公平,正义危机。但是笔者作为务实的法律工作者,对于实务中遇到的几个导致无罪判决率低迷的原因,还是要予以指出。

1、无罪判决率与检察机关办案考评相关联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5 年末制定了《检察机关办理公诉案件考评办法(试行)》,对绩效考核指标作了具体规定,其中"无罪判决率不超过0.2%,撤回起诉率不超过0.8%"。低无罪判决率成为了检察院办案考评尺度之一,成为检察官自然努力的工作方向。仅有的0.2%余地,导致检察官在经办可能存在无罪情况的案件时,束手束脚,或者予以避免。绩效考核制度盛行于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是一套科学的工作质量评价机制,但执行者一旦缺失正义为先的信念,出现正义与利益本末倒置的情况,司法就无从体现公平正义,只能沦为个人功利的机器。

2、以撤回公诉方式替代有罪判决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事实和证据,检察院与法院在认定案件时态度和标准也许并不一致,特别是对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被告人又极力争辩,或者"零口供"的案件中,检察院勉强提起公诉。但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当中认为可能将判处无罪的案件,又可能会与检察官商量,建议撤回公诉。这部分原本可以经法院判决无罪,并进入无罪判决率的案件,被以撤回公诉和谐处理了。

3、"疑罪从无"案件被"疑罪从轻"

所谓"疑罪"是指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两难情况。① "疑罪从无"规则,具体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之规定,证据不足的疑罪,应当推定为无罪,但在实务中仅仅成为被告人及辩护律师的美好愿望。法院在处理证据不足的疑罪案件时,多半情况下会以"疑罪从轻"的方式处以刑罚,如宣判嫌疑人有罪,但是并不处以实刑,或免于刑事处罚、或宣判缓刑拘役刑等。而被告人在经历刑拘、讯问、逮捕、关押后,心理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能不被处以实刑,又无太大冤屈的情况下,也就"欣然接受"了。

三、理性对待无罪判决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认定被告人犯罪行为及指控罪名成立的要求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个认定过程是凭借事实与证据不断还原真相的的过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司法人员只能无限地接近事实真相,但绝不可能还原所有的事实真相。在无法全部还原真相的情况下,侦查、起诉等工作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水平和能力具有局限性,公诉的所有案件都有罪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不同人对案件定罪的证据标准、证据的分析等认识都是不同的,没有经过质证、庭审的证据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检察机关就更不能在审查起诉阶段就主观判定是否有罪,因为检察机关只有审查起诉职能。

以撤回起诉等方式替代无罪判决,显然有失程序的公开、公平,不利于树立司法权威和提升司法公信力,也不利于化解纠纷、缓解矛盾,因为公开的司法程序是公众了解司法的基本途径,也是司法接受公众监督的基本方式,更是培育公众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的有效载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不可能全部达到事实100%清楚、证据100%确实的要求。理性面对无罪判决,应保持宽容的态度,判决无罪不等于错案,不代表检察官办案错误,因为无罪判决是客观存在的。

四、无罪判决常态化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检察官角色的定位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宪法对检察机关和检察权的明确定位,法律监督的目的是为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从检察官的职能角色定位看,公诉活动以维护公平正义为重要内容。因此,不能以提起公诉的案件能否得到法院的有罪判决,评断公诉"成功与失败"。公诉人没有自己的输赢,他只维护司法的公正,无论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只要是通过自己的诉讼活动实现了司法公正那就成功了。片面追求无罪判决率,淡化了检察官应当维护司法公正的"法定义务"意识。无罪判决的常态化,强调公诉人客观公正的立场,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当事人一方"参与诉讼。

2、有利于错案的及时纠正,保障人权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37 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第38 条确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刑事诉讼法》第195条之有关无罪判决、疑罪从无的规定,均充分体现了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权精神。但是完备的法律与依旧发生的冤案、错案还在警醒着每一位社会成员, 保障人权的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无罪判决的常态化是一面鲜明的旗帜,有利于提高冤案、错案的纠错率,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保障人权既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方面和基本理念之一,同时也是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人权的主流精神就是防止公权利走向恶政。②

3、体现司法的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包括诉讼制度)的首要基本范畴,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和保障,同时追求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永恒的主题。③司法公正,是衡量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无罪判决的常态化,通过公正的审判,法院不仅可以合乎理性的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作出裁判,谨慎的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和应否受到刑罚处罚,而且以一种权威和正式的方式宣告被告人的罪与无罪,使其人格尊严得到国家的尊重,让社会公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程序中的法捍卫公平、正义的决心,提高司法公信力。

总之,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的目的,两者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的。无罪判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无罪判决率的升与降都可以反映对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片面的追求无罪判决率,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意背道而驰,最为严重的是将损害司法的公正性。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应以正义为先,合理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摒弃功利因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切实做到不让真凶逍遥法外,也不让无辜者蒙冤入狱。

注释:

①胡志斌:《刑事诉讼原理与制度探索》,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第76页。

②谭世贵:《中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5,第45页。

③徐显明:《人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第6页。

非常态的常态化 篇4

目前,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 在此影响下,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种不同于过去30 多年传统的丰富换挡、结构调整动力变化和政策转型的新的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为了能够支持实体经济, 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竞争性金融体系, 而2014 年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正好切合了新常态的需求。从根本上讲,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借以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以创新的服务形式、丰富的业务形态、多样化的参与主体, 形成了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成为普惠金融下的原动力, 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尤其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短板, 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财富效应的牵引力, 调动了普通居民参与金融业务、消费金融产品的积极性, 提高了居民收入;加速了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的进程, 提高了金融资源可获得性, 倒逼传统金融业加快创新的步伐。正是如此, 互联网金融才会受追捧并兴起。2013 年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一年, 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而到2014 年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 规模已经突破10 万亿, P2P网贷平台更是达到了1500 家, 累计成交额约为2013 年的3 倍服务的企业超过200 万家。如今, 随着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模式的增多,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但是, 随着“新常态”趋势的深入, 中国的消费、投资、产业组织等形态变化也越来越大, 而且经济新常态催生了金融新常态, 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加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那么, 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野蛮高速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 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将呈现怎样的面貌, 都值得深思。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

(一) 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进行互动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化的重要表现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消费、投资、产业组织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形态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 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而互联网金融平等、自由、开放的属性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其具有的社交粘性又能广泛联系到各种各样的客户, 这样就可以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和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生产结合起来, 尤其能为新兴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受地域、规模等各种条件限制的融资平台, 很大程度上疏通了富余资金向小微企业自由流动的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从一个新的维度推进了资本要素的市场化, 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剂。但是,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入, 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存在着专业化与多元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等几对矛盾, 未来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二) 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由“冲击”转为“竞合”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另一表现

在利率双轨制和高货币化的背景下,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存在套利空间, 从而推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从2013年6 月到2014 年上半年,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兴起, 引领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 分流了国内银行业的存款, 压缩了其利差空间, 致使传统银行业在储蓄存款、利润来源、客户资源以及传统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不过, 随着近期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上调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 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这样, 一方面可以消除利率管制导致的套利空间, 从而有利于金融市场向完全竞争转变并构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进而避免互联网金融预期收益率畸高及恶性竞争现象;另一方面, 为了避免客户黏性的下降和互联网金融的蚕食, 商业银行对待利率市场化的态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放弃存贷息差, 创造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另外,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迫使传统银行业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逐步实现金融的互联网化, 比如, 多家商业银行正在利用自身在金融数据积累方面的优势积极部署自己的电商平台, 筹建直销银行, 甚至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直接进军互联网金融, 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在线服务 (平安银行“陆金所”、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等) 。可以看出, 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银行业在社交金融、电商金融等方面作了尝试。所以说, 在新常态下,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竞合”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关系的主流。

(三) 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愈发同步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第三个表现

在经济新常态下, 人口红利与政府投资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而创新是盘活整个经济并保持增长最有效的手段, 发展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在创新的所有形态中, 互联网金融在产品、平台、模式上的创新激增, 不单单改变了金融行业本身, 更重要的是辐射到中小企业等其他领域。其创新是最具效用的,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另一方面, 创新变革释放的市场活力, 也将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中, 中小企业是创新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但“融资难、融资贵”的两难问题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这就推动互联网金融必须不断根据中小企业客户创新所产生的融资需求进行产品、平台以及运行模式的创新。但是, 相对于传统银行有形、封闭、相对循环、接近完美的风险控制, 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大、管理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所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应随之完善。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缺乏规范化,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与监管和制度并不同步, 致使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问题凸显。据调查, 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法规约束, P2P贷款公司接连发生恶性事件, 2014 年就有275 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催生金融新常态的背景下, 金融管理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逐步完善, 政府包容的“观察期”即将结束, 指导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即将出台, 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自身的新常态就是在规则化、监管化日臻完善的同时不断在创新中迭代升级, 即在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将从野蛮、迅猛生长阶段逐步过渡到理性、适度增长阶段。

三、互联网金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政策建议

(一) 妥善协调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出现的专业化与多元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等几对矛盾

首先, 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逐步理性、完善, 所要求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 互联网金融的创业主体、服务领域、产品模式、技术支持以及风险来源却越来越多元、复合化。只有不断提高以上5 个多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程度,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能力才能经受考验。其次, 要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个性化需求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综合化服务融为一体, 从个性化的需求发现节点出发, 通过大数据采集用户在各种平台留下的信息和交易痕迹, 挖掘客户的各种隐性需求, 并以此为中心来重新设计、组织服务板块, 这样才能快速、真正提供综合化的服务。

(二) 加强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的合作, 提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合作共赢融合力

新常态下,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将进入O2O式的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 商业银行应更加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尝试移动金融、电商金融、社交金融等新业务, 甚至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应主动进军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在线服务。这样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会不断地由线下向线上拓展。另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将不断地线下化。以电商金融化为例, 其初级阶段是电商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和信用功能, 此时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很大程度上属于竞争关系。而在新常态下, 电商会积极与商业银行展开合作, 虽然2007 年阿里与工行、建行开展的小额信贷合作没有成功, 但电商与银行的合作仍在不断探索。比如, 以苏宁云商为代表的金融平台已经获得民营银行牌照, 可以完全控制信息流和资金流, 这是当前比较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融合的模式。

(三) 动态创新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 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

常态化管理措施 篇5

为确保“优质服务在财政”活动取得实效,积极开展创先争优,高标准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如下管理措施:

一、成立优质服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龙德平

副组长:邱清响、卿燕生

成员:局其他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织组和督导检查组。

办公室主任:王玉超,成员:罗鑫、周珀名、黄镇东。工作职责: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落实工作。

宣传组织组组长:邓联健,成员:袁名雄、廖仲立、刘晓初、刘杰晟、肖恒

工作职责: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活动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工作,落实需整改的问题。

督导检查组组长:周立平,成员:肖太康、谭显华 工作职责: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对局属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

二、实行优质服务常态化管理

局属各单位要把“优质服务在财政”活动做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并按照活动要求逐项予以落实。优质服务常态

化管理内容:

1、文明办公。单位工作人员坚持佩证上岗,设立工作岗位牌、工作承诺牌和人员去向牌(此项工作由人教股牵头,办公室协助);认真落实 “首问负责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热情接待办事群众,微笑服务,礼貌待人。局一楼大厅便民服务咨询台,属各单位按轮值的方式安排专人接待办事群众,解答办事群众提出的问题。

2、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形式和管理职责,做到依法照章办事。

3、公开办事程序。按政务公开的要求,设立岗位职责、公开服务承诺、业务办理流程、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实现 “阳光财政”。

4、实行限时办结制。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努力做到无群众投诉现象发生。

5、美化办公环境。办公室内保持整洁卫生,办公用品、文件资料摆放整齐有序。

6、优化服务手段。实施信息网上收发文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信息库、资料库,创建便捷高效的工作服务。

7、营造和谐人际环境。单位内部形成讲团结、比服务、争贡献及互帮互爱,争创一流的局面的文明氛围。

8、设立便民服务咨询台。属各单位按轮值的方式安排

专人去一楼大厅便民服务咨询台值勤,接待办事群众,解答办事群众提出的问题。

三、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局活动督导检查组对局属各单位“优质服务在财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季对检查情况进行讲评,印发督查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纠正。

四、考评结果的运用

局活动领导小组把本次活动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绩效文明考核内容,并做为干部职工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何保持常态化慈善的永续活力 篇6

保持慈善活力需要调动、发挥两个积极性。一方面要发挥热心捐赠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发挥慈善组织机构主要是广大慈善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两者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

从慈善捐赠者方面看,经过多年的慈善宣传教育和实践,慈善公益活动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全民的慈善意识在不断提升。生活渐渐富裕起来的普通百姓,当一方有难或某些特殊群体和个体确实需要援助时,他们都会尽自己微薄之力,以各种方式伸出援手。

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裕起来的人们,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他们始终走在捐赠行动前列,带头捐款捐物,成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从慈善工作者方面讲,他们既有热心服务捐赠者和受助者双方,付出心血和汗水获得成效的喜悦;也有被误解、诟病,“躺着中枪”的悲伤。但经历长期实践的历练,依然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这项相对清贫的职业。随着《慈善法》的颁布、贯彻、实施,更加坚定做好造福人类这项无尚光荣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毫无疑问,这些是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也是重要基础。

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上述两个积极性还不能说已经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我们须要清醒认识到,它与保持常态化慈善的永续活力还有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在认识和行动上,还需要不断增强共识;在舆论宣传和教育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

以捐赠的生力军企业为例。我国企业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在社会慈善公益捐赠活动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被动到主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长期实践中,他们有过无比亢奋的捐赠激情,也有过消极、盲目和沉沦。他们中间的极个别者甚至还出现过诈捐、骗捐的不良行为。这些状况不必大惊小怪。纵观世界各国的慈善发展史,几乎都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产生的现象。

影响我国企业捐赠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依笔者观察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攀比心理。有些民营企业家,一边捐赠一边报怨。“那些国有企业财大气粗,可以大把烧钱搞足球,为什么不带头捐赠,在轰轰烈烈的场面中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其实,这里存在一些误解。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结构不同,管理政策规定不同,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因受各种制约不具有民营企业的“自由度”。但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它们的贡献依然十分巨大,只不过多以国家统一调整,以“对口支援”的特殊形式出现罢了。正因为身披这种官方色彩,奉命履行政府赋予的责任,在媒体和聚光灯下,做而不言,彰而不显则是很自然的了。

2.对提取捐赠管理费心存疑异。本来,慈善组织按法定比例提取管理费是各国慈善运作中的通例。在《慈善法》颁布之前,尽管民政部、财政部曾有过一些规定,但基本上是一个既敏感又模糊的“地带”。由于我国从事慈善活动的社会组织、团体具有多样化特点,事业、人员开支渠道各不相同,客观上给提取管理费造成了困难。特别是有些慈善组织,要么是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和捐赠者协商提取管理费,要么公开宣称不提取一分管理费,并以此为荣。有些企业家也认为,我不管你慈善组织有什么来头,如何生存,凡是我捐的款物就应该百分百地全额交到受助者手中。提取管理费,就是雁过拔毛,就是不合理。这种质疑声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归根到底是对慈善组织的性质、运作规律、运作方式认识不清,对慈善成本认识有误。慈善作为一项事业,必然具有职业特质。换言之,现代慈善需要有这样一种骨肉丰满的“中介”“桥梁”载体。对从事这项事业的工作者而言,就是选择了一种与其他行业无异的职业。既然这种民间社会组织不再走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设编、拨款的老路,捐赠者的捐款中就应当包括这笔成本开支。这既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无成本运作的慈善事业,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志愿者也并非成本为零。这个道理,随着《慈善法》的深入贯彻实施,相信会越来越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反对虚高成本和慈善中的不廉行为、贪腐现象,而不是反对依法提取慈善成本。

3.舆论传媒对慈善公信力的误导。一项事物的诞生、成长和成熟过程,经历总是曲折的,出现的某些不足和失误也在所难免。现代慈善在我国起步偏晚,但发展迅猛。我们从认识到实践似乎都有些准备不足。每当遭遇大灾大难,慈善的激情往往最易点燃。2008年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慈善捐赠的热潮达到历史高峰,各行各业不分男女老幼,几乎都以自身的行动投身到慈善大潮中来。这样好的势头,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无疑对发展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可惜的是,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舆论场将慈善出现的问题,不是善意的批评而是无限放大,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加以诟病泼污。一时间乌云蔽日,把昨日的宠儿一下子摔得九天九地。似乎谁不骂慈善谁就不正义。有人甚至公开讲,“这才是促进慈善改革的一场真正革命。”“这是真正的慈善元年。”这种误导,大大伤害了慈善事业,也严重损害了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尽管此后的几年里,我们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正本清源,不断修复曾经出现的创伤,但在人们心理上仍然留下了“宁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阴影。毫无疑问,这对企业家的捐赠积极性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4.捐赠透明度不够。慈善捐赠的透明度与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成正比。慈善捐赠款物来自民间。慈善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消费,依赖捐款养育和支持。很自然,捐赠者和社会大众有权利要求捐赠公开透明。换言之,让捐赠者和社会大众充分了解捐赠款物的来源(有特殊约定的除外)、使用方向、管理运作成本、成效等,是慈善组织应尽的义务。一段时间里,我们有些组织做得较好,有些则做得较差。新的《慈善法》已对慈善捐赠公开透明、信息披露做出明确规定。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很好解决。

5.官僚作风的侵蚀。具有独特公益功能的慈善组织,既是捐赠者的贴心人,又是受助者之家。温暖、热情、平易、认真、务实,是它固有的行事风格。这里聚集着一大批不怕吃苦、不怕麻烦、不怕委屈,热心服务捐赠者和受助者的工作者。心地善良才好做善事。正因如此,众多的慈善组织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

但不能否认,个别慈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这方面做的并不近如人意,甚至伤了捐赠者和受助人的心。有的机构不规范,虚挂牌子不干事,使捐赠者欲捐无路,受捐人求助无门。有的板着面孔,待人冷漠,门难进脸难看的不良风气渐长。有的打着规范化的名义,不是苦练内功、加强治理,而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办事拖延推诿不负责任。这些滋生的官僚主义风气,不但背离了慈善宗旨,也影响了捐赠者的积极性。

此外,由于近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有些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受阻,也是影响捐赠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慈善工作者方面。如前所述,广大慈善工作者,尽管他们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劳动付出、社会地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绝大多数依然无怨无悔地选择这项高尚而光荣的职业,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但作为社会实践中的一员,他们同样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活思想”,客观上势必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这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在笔者看来,影响他们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主要是:

1.对职业前途的担忧。有人戏称,“迈入慈善门槛,不但没了铁饭碗,失去塑料碗,甚至抱着泥饭碗讨饭吃。”当然这话说得有些过头。但对于许多没有经济实力的慈善组织而言,在优胜劣汰的大背景下,如果经营不佳,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它提醒我们:作为慈善组织的主要领导者,必须始终把该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挂在心头,把信誉、作为、服务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如果一个慈善组织被淘汰,还谈什么慈善活动和贡献!当然,一个慈善组织的兴旺发达,不仅靠有魄力、擅决策、肯敬业、严律己的带头人,也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

2.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落差。我们常讲,“想当官的想发财的,别到慈善组织来。”从对慈善工作者价值取向要求角度讲,这话并不错。每位选择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应该有这种做出自我牺牲的心理准备。但作为一级组织则应当考虑更周全。从慈善组织特别是那些公募组织的现状看,主要负责人且不必说,多数骨干有些也是从党政机关退休或临界退休干部中调入的。而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被擢升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会使他们在心理上难免有些失衡。一些重要岗位包括领导岗位,如果择优而重用,不仅有利于团结,更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英雄有用武之地。

3.福利待遇偏低,生活压力较大。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在公募组织里服务的,且不说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与非公募基金会有很大差距,有的还很低。那些高学历、年轻、专业能力强的人,往往很难留住,以慈善组织为过渡,择机跳槽者不乏其例。这从长远计,从培养专业队伍角度讲,显然是不利的。毫无疑问,这需要依法遵规做出必要调整和安排,逐步做到他们的付出与收益相匹配。这对稳定队伍和发展事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4.社会评价的公允性不够。广大慈善工作者,绝大多数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在从事着这项高尚而光荣的事业。由于这项职业的特点,他们看起来好像也在坐机关,但又不能完全按机关的节奏、规矩办事。特别是每逢灾难救援,不分昼夜地滚动接续工作是常有的事。尤其在救援捐赠第一线,许多同志不顾安危和疲劳,坚守岗位,履行义务与责任。他们即习惯了默默奉献,也习惯了误解、委屈和责难。这些情形,并不都为社会所知晓和理解。宣传报道他们的事迹更是少之又少。在他们身上,既没有人民教师那样倍受尊崇的荣耀,也没有捐赠者慈善家的光环。让这些付出者客观地享有公允的社会评价,对充分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有益的。

5.被动式的工作方式限制自身潜力发挥。有些慈善组织,工作零乱无序,既缺少年度计划也无中长期规划。这种消极被动式的工作方式,对有志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广大工作者来说并不满意。他们常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难以发挥。个别领导者求稳怕乱。他们把“宁愿少干事、不干事,千万别惹事”作为自己的行为信条,既不提倡发挥集体潜能和智慧,也不鼓励创新。这势必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殊不知,慈善事业也同各行各业一样,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坚持改革创新,才会有出路,才能有发展。

本文重点列举分析了影响两个积极性问题。认识不一定准确,概括也难免以偏概全。但至少提出问题,对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加以研究有益无害。保持常态化慈善的永续活力,是发展我国现代化慈善的客观要求。除了法律保障、政府支持、政策舆论引导外,充分调动、发挥上述谈到的两个积极性无疑也是重要的。

全民医保的常态化发展趋势 篇7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这对全民医保制度的健全完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再像“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对社保那样大力度投入,而医保的全覆盖、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提速等无疑都要提高其保障水平,增加医保基金的支出。全民医保制度必须审时度势、更新理念、切换方式,实现蹄疾而步稳的常态化发展。要让行政权力让位于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筹资机制、保障机制、责任(费用)分担机制、待遇调整机制等。要告别靠“大把砸银子”的“政策大手笔”“财政大投入”,以全面深化改革堵塞漏洞,减少浪费,挖潜增效。要把主要精力从制定政策转到加强和改善管理上来,由规范、科学、精细的管理转变为综合、开放、多元、系统的现代治理。要加快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法治医保,使制度运行和发展不会因决策者的变动和注意力的转移而摇摆不定,或因某项政策的不当调整或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变化而忽冷忽热、忽高忽低。这样,全民医保制度才会逐步走向完善、成熟与定型,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的改革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正>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这对全民医保制度的健全完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再像“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对社保那样大力度投入,而医保的全覆盖、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提速等无疑都要提高其保障水平,增加医保基金的支出。全民医保制度必须审时度势、更新理念、切换方式,实现蹄疾而步稳的常态化发展。要让行政

全民医保的常态化发展趋势 篇8

(一)

2014年5月以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这 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A·El-Erian)在2009年提出来的。五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低迷,增长缓慢,逐渐被广泛接受。

常态,顾名思义就是正常的、常规的、经常存在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偶然的、一时的状态)。常态化,其实就是正常化、经常化、有序化。常态化发展就是一种稳定、连续、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和方式。它所反映的是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既不是所谓“赶超式”“跨越式”发展,也不是“少慢差费”、停滞不前)。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制度、资源、人口的红利不断消减,过去长期高速增长积累的风险不断凸现与释放,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必须面对的新的经济常态。这个“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优结构、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中高速——即GDP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经济结构将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新动力——经济增长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新常态面临多种新的挑战(如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二)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全民医保制度的健全完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因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高于制造业(以2012年为例,第二产业每亿元GDP吸纳就业980人左右,而第三产业可达1200人)。就业的扩大,劳动者收入分配状况将逐渐趋于合理,消费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等等。而“新常态”对于全民医保制度的影响和挑战,也是严峻的。突出表现在:由于经济增速换挡由10%转为7%-8%左右,而且今后也不再可能回到两位数的时代(据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运行实验室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1-2015年GDP的潜在增长率为7.8%-8.7%;2016-2020年为5.7%-6.6%;2020-2030年为5.4%6.3%)。

经济的减 速 , 未来一段 时间,受营改增减税、化解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和财政收入基数提高等因素影响,进入新常态后必然带来财政收入总量和结构的改变,财政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也就是说,不可能再像“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对社保那样大力度投入,必然要调整支出结构,“过紧日子”。而医保的全覆盖、老龄化的到来和城镇化的提速(要解决“三个一亿人”的保障问题)等无疑都要提高其保障水平,增加医保基金的支出。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之间的诸多矛盾都聚焦在医保基金能否可持续支付上,即会不会发生财务风险上。全民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医保基金能否可持续支付。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医保基金的财务风险,即使把“可持续”喊得震天价响也无济于事。而从现实的情况看,全国卫生总费用由2008年的1.45万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万多亿元,五年翻了一番还多;2013年全国就诊人次达到73亿多人次,比上年增长了4.2亿人次,全国年人均就诊近6次;以各种名目侵蚀、侵吞医保基金、浪费医疗资源的问题所在多有,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形势不容乐观。医保基金支出高企不下,甚至节节攀升,增幅连年在2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50%。基本医保基金运行的风险,总体上看虽无“近忧”,却有“远虑”,潜在的危机确乎存在:统计显示,2013年有3个省的居民医保基金当期收不抵支,4个省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当期收不抵支;32%的统筹地区出现当期赤字,还有3%的统筹地区累计结存出现赤字。有的地方出现了“医保基金假结余真亏损难以为继”的报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予以防范和化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三)

包括全民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制度安排、保障水平和推进方式等一定要与本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只有这样,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发挥经济调节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也才会得以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支柱性制度安排的全民医保制度,必须审时度势、更新理念、切换方式,适时进入蹄疾而步稳的常态化发展轨道,这样,也只有这样,全民医保才可能逐步臻于成熟、定型,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改革目标。

(四)

全民医保要以蹄疾而步稳的常态化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就要在如下五个方面着力:

1. 调适心态、更新理念,增强常态化发展的自觉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逻辑,循序渐进是常态,“高歌猛进”是例外。常态化发展是长时期的,超常发展只能是阶段性的。只有常态化的发展才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任何“跨越式”“赶超式”的高歌猛进式的发展,只能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可能成为常态,更不可能成为永不衰竭的“永动机”。我国经济历时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无论在国内国际都是令人惊羡的奇迹。现在,已经到了该“换挡”的时候了。换挡减速是“道法自然”,是顺势而为的理性抉择,硬撑下去(事实上各种环境、要素都难以承受)只能受到客观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惩罚。既然这是一种必然性的转变,我们就应调适心态,转变理念,以平常心态对待新常态,以新的思维和理念推进常态化发展。所谓平常心态,说到底就是沉着、冷静、淡定的理性心态。就全民医保建设而言,秉持平常心态,就要摒弃多年来形成的心浮气躁、求成过急的不良心态 ;告别我们熟悉(甚至擅长)的广泛发动、全体动员的“运动式”推进方式 ;革除任务层层加码、指标节节攀升的脱离实际的做法。从投入驱动、行政推动、扩张发展转向改革驱动、机制驱动、提质增效的内涵发展,也就是遵循医保制度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逻辑,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蹄疾而步稳地发展。

2. 行政权力要让位于机制建设。常态化的发展本质上是按照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形成的运行机制有序发展,这样的发展表现为平稳有序,而不是大哄大嗡、大起大落。回顾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所谓“新医改”以来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行政力量的推进。无论是制度局部试点与全面实施,扩面的大小与参保率的高低,还是筹资水平、财政补贴、保障待遇的多少,等等,几乎无一不是由行政力量决定。虽然领导者也强调要“建机制”,并把建机制作为改革方针的重要内容,但落实得并不好,在上述事关制度公平、可持续的重大问题上,都很难看见机制的身影,更遑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我们长期习惯于“举国体制”式的行政力量全力推动,确实也显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别的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办到(或者根本办不到)的事情,我们只用几年或十几年就办到了(全民医保也是如此)。固然值得欣喜与骄傲,但切不可陶醉其中。一个硬币有两面,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国民的长远利益受损等为代价的,全民医保的高速发展也是以牺牲机制建设,以高投入低效率、医疗资源浪费、保障绩效不高、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受损等为代价的。这就是说,“成就之中有缺陷,辉煌背后藏隐忧”。因此,必须深刻总结和反思,不能再让机制建设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能再让机制建设处于滞后状态,一定要让行政权力让位于机制建设,真正让机制在完善全民医保的决策过程和运行中发挥基础性、关键性乃至决定性作用。依余拙见,全民医保制度的机制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制度架构类,即1(合理、可行的)筹资机制,2(科学、适度的)保障机制,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责任(费用)分担机制,4(灵活、有序的)保障待遇调整机制 ;二是制度运行类,即5(既反映价值规律又体现供求关系的)医疗服务(药品、器械、耗材等)价格形成机制,6(医疗服务“游戏规则”制定的)购买方的参与机制,7(医疗资源配置与选择的)公平竞争机制,8(医保基金支付的标准与方式的)谈判机制(运行机制,实际上是引入市场机制);三是制度保障类,即9(运用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知识和医疗服务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基础上的)医疗服务与保障绩效的评价机制,10(全方位、全过程的医疗和医保)监管机制。把这三大类、10个主要机制建立健全起来并真正发挥作用,全民医保的常态化发展才有可靠的机制支撑。

3. 转变“政策大手笔”“财政大投入”的推进方式,在内涵发展上下真功夫。“十一五”以来,我国医保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与“政策大手笔”“财政大投入”不无关系。国家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贴由最初的年人均40元,增加到目前的年人均320元,仅此一项全年财政支出就达3500多亿元。所以有如此之“大手笔”“大投入”,既表明各级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其中也包括“偿还”历史欠债的因素),也与前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财政收入呈两位数增长(“财大”才能“气粗”)不无关系。如前所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尽管昔日风光不再,然而多年靠“大把砸银子”形成的“政策大手笔”风气却依然存在。近日看到一些地方还在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医保的补贴,和提高医保保障水平,真有些让人担心,这样的“大手笔”能否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这样的“大手笔”能否让全民医保制度更加公平和可持续。面对新常态,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告别“政策大手笔”,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新方式,走内涵发展(即靠全面深化改革革除体制机制性障碍、解决结构性矛盾,堵塞漏洞,减少浪费,挖潜增效等)的道路,方为长久之计、制胜之策。

4. 把主要精力从制定政策转到加强和改善管理上来。所有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政策的调整。医保制度改革也不例外。没一整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政策体系就构建不成一个好的医保制度。所以,在制度初创阶段,从上到下,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政策研究与制定上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以后,就要把注意力转向制度的运行。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管理,故有“三分政策七分管理”一说。管理不但是门大学问,而且是永恒的主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管理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手段也要不断更新,要与时俱进。要由规范、科学、精细的管理转变为综合、开放、多元、系统的现代治理。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表明,实现全民医保的良好治理是实现制度公平可持续的重要载体。实现现代治理的中心环节,是要不断完善全民医保的治理结构、治理体系和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医院标准化管理的常态化 篇9

医院标准化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 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解放军总医院历时4年, 对常态化的标准化管理进行了探索, 分别开展了“标准建设年”、“标准深化年”、“标准落实年”和“标准验收年”主题年活动, 通过建标、贯标、落标、验标, 创建了一套每事、每人、每时相互关联制约的, 覆盖全员、全流程、全岗位的常态化医院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本期特别策划从体系框架、标准内容、运行机制、考核监管等方面, 对其关键内容加以报道, 以期为我国医院标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提高有所促进。

农村“低电压”常态化治理的实践 篇10

1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的做法

1.1建章立制, 加强考核

制定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管理和考核办法, 根据职责分工不同, 设定考评项目。一是将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综合指标列入了年度重点工作考核, 公司办公室每月对牵头部门完成整体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将农村“低电压”治理列入了供电所同业对标体系中, 结合供电所“星级评定”等工作, 供电所管理部每月公布各供电所完成情况。三是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进行考核, 充分调动了所有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积极性。四是牵头部门每月协同相关专业部门组织召开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推进会, 及时协调解决突发问题, 交流工作经验。

1.2依托系统, 科学预测

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用户端智能电能表, 实现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侧电压全方位自动监测, 准确定位“低电压”。开展营配贯通, 实现农村“低电压”平台对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 及时获取新增农村“低电压”台区及用户, 滚动发布信息, 定期对已完成整改的配电变压器进行全穿透验证。农村“低电压”治理采取“日监测、周通报、月评价”, 对整改推进不力、改造后不合格等情况进行点评, 确保治理工作可控在控。

1.3精心规划, 标准化改造

将农村“低电压”用户的综合治理与农网完善及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相结合, 及时将农村“低电压”治理项目纳入电网规划中。在实施过程中, 按照省公司配电网设计标准, 对供电半径符合要求的, 根据台区实际情况进行线路改造及台区增容;对供电半径不符合要求且增容无法解决电压质量问题的, 按照“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 增加台区布点, 缩小供电半径。

1.4注重方法, 治理到位

(1) 管理措施。一是完善监测手段, 健全调压手段。设立A, B, C, D四类电压监测点, 推广负荷监控系统和智能电能表进行电压监测。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在运行管理上, 做好配电变压器调挡和三相负荷调整、用户需求侧管理等工作, 严把业扩工程验收关。三是建立农村“低电压”闭环治理制度。将农村“低电压”问题作为“事故隐患”处理, 按照“发现—评估—治理—验收”的流程形成闭环管理, 确保治理效果。

(2) 技术措施。一是推行配电变压器“推磨”式更换。制定配电变压器增容计划, 力争户均供电容量达到2 k VA。二是提高建设改造标准, 加大低压用户容量设计裕度, 保证农网建设标准15—20年不落后。三是注重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集中资金成片、整村、整乡、整线改造升级, 发挥整体效应, 避免资金“撒胡椒面”。四是综合应用典型供电模式。推广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 对季节性负荷波动大的台区, 采取调容变、子母变、姊妹变等供电模式;应用压控调容式无功补偿调节技术, 实现无功补偿精细投切。

2下一步工作想法

2.1加大投资力度, 解决突出问题

加大资金向农网倾斜的力度, 结合“十三五”配电网规划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坚持规划、施工、验收“三优先”的原则, 在资金计划中重点安排, 优先解决。无法列入配电网工程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计划的项目, 积极筹措自有资金加以解决。在确定工程项目时, 将保证供电质量能力作为校核条件, 既兼顾当前又着眼发展, 开展农村用电负荷发展预测, 合理布局电源点, 优先安排可能存在“低电压”问题的供区电源点改造和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2.2建立常态化机制, 固化基本工作职能

总结近两年农村“低电压”治理经验, 补充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目标管理。特别是将农村“低电压”治理职责列入各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能中, 实行分层分级考核, 强化责任;将指标列入业绩考核, 并与年终评先挂钩, 执行到位、考核到位, 保证农村“低电压”治理长期性和持续性。

2.3完善电压监测系统, 共享信息资源

加息常态化影响几何 篇11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央行选择这个时点加息,主要的意图在于控制通胀。3月份CPI的翘尾因素又将重新回复到3%以上,CPI构成权重调整后,食品行业对CPI的影响在减弱,但非食品因素的影响在增加。考虑到近期中东的不稳局势、日本大地震未来对全球资源品价格、全球通胀都产生影响,油价的输入性压力依然存在。另外,经过刘易斯拐点后,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也将推动CPI上行。近期“双汇事件”推升了猪肉成本,而且从猪价周期、生猪和可繁母猪的存栏处于低位以及粮食价格来看、猪价上行周期可能还未结束,未来猪肉价格有可能上涨,通胀阴云未散。

澳新银行环球市场部发表报告指出,本次利率提高其实已经被市场广泛预期,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各项通胀指标居高不下,但是此次央行加息时点的选择仍让市场感到意外。澳新银行认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3月份的通胀率很可能高于市场的预期,同时,央行此举也表明,其货币紧缩的进程已经显得更加果断和坚决。

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从今年4月6日起,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分别为3.25%和6.31%。其他各档次的存、贷款利率也分别进行上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加息调整中,活期存款利率上调10个基点,由0.4%提高到0.5%。今年2月份,央行将活期存款利率上调4个基点,此次活期存款加息幅度进一步扩大,显示了央行维护存款稳定的意图。;一至三年期贷款利率由6.1%上调到6.4%,提高了30个基点,而三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三到五年和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只提高了20个基点,分别达到6.65%和6.8%的水平。三年期以上贷款利率提升幅度小于短期贷款,这一点与去年12月加息的情形相反。其余各个档次的存贷款利率上调的幅度均为0.25%。另外,在本次加息中,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

改变存款策略应对常态加息

当加息成为常态,存款转存未免就有“鸡肋”之嫌。此次央行加息的幅度为25个基点,也就是说每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将增加25元的收益。但在进行存款转存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转存临界点的问题。转存临界点的计算公式为: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如果定期存款存入的天数已大于转存临界点,则不要进行转存;如果小于转存临界点,则可以选择转存。以1年期定期存款为例,此次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0.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25%和0.4%,因此转存临界点为31天。已存入的天数若小于31天,进行转存的话可以获得增加的利息收益。根据测算,3个月定期存款、6个月期定期存款、2年期定期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转存的临界天数,分别为10天、18天、49天、64天、95天。

但是,由于上次加息为2月9日,不少存款人当时已经选择了转存,如果这次加息后再次进行转存操作的话,累计来看损失的利息反要比增加的收益多。因此,我们并不建议存款人们频繁进行转存,比转存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在加息常态中改变自己的存款策略。

最为简单的办法是将存款短期化,利率风险是当下存款人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是加息脚步密集,存期短期化有利于规避这一风险,尽量选择一些存期较短的产品,按照目前的加息频率,将存期设置为3个月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此次加息后3个月定存的利率目前已经达到了2.85%,即使央行再次加息,存款人也可以等到存款到期收获既得利息后再选择利率较高的新存款产品。

另外,存款人也应当开拓投资视野,积极寻找储蓄的替代产品。如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短期国债回购等产品,受到市场资金供求的影响,这些产品的收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如多只货币市场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连续超过3%。

进一步打压购房能力

市场认为,央行此次加息的另一目的在于抑制房地产市场。在本次加息后,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已经上升至6.8%。以100万元的商业住房贷款来计算,按基准利率20年按揭的话,每月月供将为7633元,较此次加息前增加了118元。同时上调的还有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的幅度为0.2%。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准购房的人来说,目前的贷款利率水平及银行的贷款政策,较前几年的房贷客户来说压力大幅增加。

举个例子来说,2009年之前申请的住房贷款客户,目前大都可以继续享受7折的优惠房贷利率政策。以6.8%的贷款利率来计算,7折后的利率实际为4.76%,与目前的5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4.7%相近。以100万元的商业住房贷款余额来计算的话,20年的贷款期限,每个月的还款金额为6467.7元;相同金额的贷款,使用6.8%的基准贷款利率来计算的话,每个月需要还款为7633.39元,增加的金额为1165.69元。如果属于第二套房,不少银行的房贷利率政策为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适用利率将达到7.48%,申请20年期、100万元的商业住房贷款,月供款将达到8043.71元。

由此可见,随着不断的加息以及相应的住房贷款政策调整,准购房人申请商业住房贷款时必须承受更大的压力,这也意味着利率的调整对购房能力的打压将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预期中未来还将有继续加息的可能,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于房贷存量客户,尤其是正在享受7折优惠房贷利率政策的客户来说,目前4.76%的住房贷款利率仅比4.7%的公积金贷款利率略高,同时较5年期存款利率5.25%出现了更加扩大的“存贷利率倒挂”。作为房贷存量客户来说,应当充分利用其中的利率差。

相关链接

何时再加息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继续维持年初以来给出的预期,即到年末,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衡量的基准利率将上调至3.75%~4%,也就是说,在4月6日加息后,未来还有2~3次加息;以四大国有银行计算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至23%左右。其中,4月份仍将出现一次准备金率的上调。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央行还将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加息一次,每次为25个基点,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两次上调的空间,分别为每次50个基点。人民币升值也将加速,以抑制输入型通胀。我们维持人民币年内兑美元升值6%的预测。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按照最近几周食品价格走势的分析,CPI高于5%的现象仍会持续数月,为应对通胀,央行在6月份很可能再度加息。

谈个性教学常态化 篇12

魏超群:这次课程改革最成功之处在于一标多本。我们评价课程改革,最终还是看它在教学方面带来的变化,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上,概括起来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教学结构的基本框架。关于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广大教师也都有切身感受。

记者:说到课堂教学,您认为目前的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魏超群:顺风吹,随风倒。

记者:您能不能说的具体一些。

魏超群:说一个尴尬的实例。有一位青年教师,每次走上讲台,不加修饰的自然流露着他固有的教学本色,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也没有花样翻新的形式,因此,尽管他的教学效果极佳,却始终与“优秀课奖”无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他的课堂,看课后,我兴奋地说:“这就是纯绿色的课。”并推荐他参加省里优秀课评比。这突如其来的“幸运”可忙坏了这位青年教师———他先是对这一堂课做了精心的设计,甚至连上课的引言也要逐字逐句推敲,翻来覆去琢磨;然后是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各种课件的制作。此外,他的“教案”还要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试讲后由各级教研员点评、修改,再试讲,最后有各级专家把关,一个专家定了向,又被另一个专家调转了方向盘,折腾了好一阵子,终于获得全省一等奖的《证书》。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却不知日常怎么上课了。

记者:魏老师,您说的是个个案吧,具有普遍性吗?

魏超群:虽然是个案,但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参加全国优秀课评比的教师,他们的“婆婆”就更多了,他们也同样有这样的苦恼。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视野宽了,也理解一堂优秀课具备的标准是什么了。

记者:您讲的这个“尴尬的实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常态教学是不能如此依赖“外援”的,好的课堂还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魏超群:这就是我积累了半个世纪的经验———课堂个性教学常态化的经验。

记者:您能解释一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涵义吗?

魏超群: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尽最大可能,以吸纳现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我国课程改革最成功的教育理念为前提;结合教师个性特质,创造适应于自己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卓有成效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及时调整灵活变式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果为终极目标,促进学生自然成长。这就是个性化教学的本质属性。

记者:魏老师,您概括这四方面非常精辟。然而,它是否符合当前的课改精神呢?

魏超群:课改深化发展逐渐澄清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那就是教学是教师个体独立实施的行为。由于教师的身份、阅历、性格、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导致教师自身的个性差异和他的教学风格,试图通过某一个固定的程序去改变这种差异和风格,是违背人的天性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取长补短,因人而异,才能使教学改革常态化。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简称《实施意见》) 对初高中教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要将过去的“同质化”“统一化”教育变为“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真正实现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真谛,必须改变“千校一法”的教学局面。杜朗口的经验在杜郎口就是金砖,把这块金砖无限放大,到处复制,就变得黯淡无光了。经验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必须内化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如果将别人的教学模式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到头来,必然又走回自己的“老路”上。

记者:魏老师,您说是不是别人的教学经验和别人的教学模式没有学习的必要?

魏超群:曲解了我的意思。经验可以学习,模式也可以学习,但不是复制,不是一成不变。要“他为我用”,将那些成功的、优化的、先进的为我所用,适用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记者:那么什么是适应自己的?

魏超群:个性化,吻合自己的个性。如果别人的经验吻合自己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就是可借鉴的。当然,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 自己未必成功,但是,可以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这就是说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不赞成将别人的教学程序变成自己的教学步骤,也不赞成将自己的教学模式向别人推广,让别人也死板地模仿、照抄。可以肯定地说,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那些强行推广的经验与方法,都忽略了客观条件,包括教师、学生与个性等,是不科学的,也不能常态化,因此,热闹一阵子,便慢慢冷却了,渐渐消逝了。只有个性化,才能使教学保持常态并稳步发展。

记者:这就是您说的个性化教学与常态化教学的关系吗?

魏超群:个性与常态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只有适应客观规律的个性才能保持个性化教学步入常态。在常态面前,无不表现其个性,两者无法回避。任何脱离个性的教学,都是没有特色的教学,任何非常态的教学,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这里不排除各种级别的优秀课。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方可获得教学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教学常态化是吻合教师的内涵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记者:魏老师,您说的个性化教学常态化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魏超群:教学改革的起点是学生,教学改革的归宿也是学生,我提倡教学个性化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前提,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有效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内动力。在教师个性化的常态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凡属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个性化教学,就必然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脱离了学生发展的实际,仅从教师个人意愿的主观主义个性化教学,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这一点,是早在三十多年前已被澄清了的事实,毋庸置疑。

记者:按照您的说法,教师的个性化是服从学生的需要而灵活变通的教学。

魏超群:说的很好。因为个性化就打破了程序化和模式化,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为原则。个性化不是自由化更不是任性化,是科学的调控教学全程,合情合理选择施教方法,让每一位教师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特色教育。

记者:在个性化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魏超群: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建立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二个“学会”上。学会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规划自我;学会预习:教师确定预习内容和预习提纲,学生有序预习;学会听讲:会听师生对话,辨析对错,吸纳营养;学会回答:先思后答,所问所答,说自己的话;学会设问:大胆质疑,不懂就问,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学会自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依赖别人,有独立见解;学会合作:凡属疑难与困惑问题,善于与他人合作,小组研究,取长补短;学会探究:定向思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递进思考;学会争辩:敢于反驳,发表不同意见,提出挑战性问题,善于据理力争;学会反思:主动反思,自检自查,总结教训,善于自我评价;学会自习:指导学生上好自习课,养成看书、复习、独立作业的好习惯;学会创新:培养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不依赖别人,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

记者:魏老师,要实现学生的十二个“学会”,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您能根据教师不同的个性提出供参考的教学框架吗?

魏超群:我们的教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传递—接受”教学框架

应用范围:适用于具有演讲能力和教龄时间长、阅历宽泛的教师。基本方法:1. 复习提问~以旧引新,自然过渡。2. 教师讲解抓住核心与重点内容,讲得精彩入胜。3. 巩固练习将主要知识学以自用,随堂作练习或小测。4. 课堂小结梳理知识,找出规律,建立知识结构。注意:1. 本法是教学通法,适用于新授课和疑难课。2. 教师善于不断激发动机,引发求知欲,学生不断追求获取未知问题。3. 讲解与对话相结合,平等亲切对话,学生易于接受。4. 讲练兼顾,每个知识点不宜过细过长,讲练结合,讲讲练练,轻松接受。

(二)“自学—指导”教学框架

应用范围:适用于善于钻研型并有一定指导学习经验的老师。基本方法:1. 教师提出要求~根据内容设计目标。2. 学生自我学习~指导学生会看书会整合。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发散再问。4. 强化重点知识~在练习中讲解,引发学生置疑。5. 课堂评价小结~学生互评互捡,教师总结提高。注意:1. 教师自制学案,每节课都找到自学内容。2. 要有自学提纲,学生要有学习笔记。3.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及时指导。4. 即时小结,分段调整,小步子慢进。

(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敏捷有一定教学应变能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教师提出问题~围绕中心对话引导与设问。2. 学生提出假设~小组讨论设计破解猜想。3. 推理验证假设~学生展示自己获得的结论。4. 总结完善提高~师生共同总结修正自己结论。注意:1. 发现法源于布鲁纳,引导—发现是我国课改成果。2. 此法适用于理科教学,特别是物、化、生实验教学。3. 教师精通教材体系,掌控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因势利导。4. 允许出错,错中悟理,打开思路,鼓励创新。

(四)“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浪漫型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教师创设情境~紧扣目标融入情境激发灵感。2. 活动体验感悟~学生主动参与轻松愉快认知。3. 彰显学生才华~多种形式表现学生学习能力。4. 建立评价机制~学生自评他评捋清知识脉路。5. 教师课堂点评~明确方向鼓励参与活动的学生。注意:1. 情境陶冶法源于现代知情教学论,快乐成功是最大特征。2. 情感认知陶冶升华创设美感生动形象,激发学习情趣。3. 情境体验参与操作、游戏、表演、实验、探索等活动。4. 普遍适用语文、外语、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教学。

(五)“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严谨富有表现与示范能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明确学习目标~由目标定任务,分析目标实施办法。2. 示范过程评析~学生操作领悟,升华理解识记。3.教师引申变式~学生独立强化,拓宽灵活思路。4.开放创新环境~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提高。注意:1. 示范分析是思想准备,典型示范经典操作,牢固过程。2. 学生会模仿,会说过程,会分析,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3. 模仿不是目的,是教学手段,后认知远远大于原认知。4. 鼓励求异,鼓励灵活,鼓励发展,示范的内容在备课中确定。5.要有规范的板书,熟练的技能,正确的过程。6. 此模式适用于技能熟练,如实验课、动作课,体育美术等。

(六)“生态—合作”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思维开放富有务实与探索能力的教师。基本方法:1. 创造生态氛围~学什么就营造什么环境,学习预热。2. 确定自悟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初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3. 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表意见,互帮互学最后形成共识。4. 小组展讲结论~小组选代表或集体展讲,师生评价补充完善。5. 课堂检测总结~独立答题及时反馈,针对问题教师总结提高。注意:1. 教师尊重学生的元认知,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学生生态发展。2. 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包括情境问题、导学案、课堂检测、PPT等。3. 给学生的一切活动要有时间和空间保证,教师跟随学生调控教学。4. 切勿追求一帆风顺,允许出差,允许不同意见,允许反问和质疑。

记者:魏老师,您积五十年的教研经验,对深化课改回归“个性教学常态化”的观点,无疑对我国课程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上一篇:工作压力管理下一篇:销售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