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问题

2024-05-28

非常规问题(共12篇)

非常规问题 篇1

简而言之常规题指的是学生在平时做题中经常遇到的试题,大部分常规试题都可以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但是有一些常规题,如果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去计算,可能费时费力,而且还会陷入泥潭.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去寻找突破,很快就得出结论,这样既体现了一题多解,同时也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数学的神奇美妙.

一、紧扣定义,突破常规

例1已知曲线C:(a>0,b>0)右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交C于A、B两点,若,求C的离心率.

解:本题的常规思路之一:利用直线的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求出a和b,然后再利用c2=a2+b2计算出c,最后求离心率e.思路之二:利用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来求整体,但这两种方法运算量非常大,尤其是思路一很难求出a和b,那么怎么办?

如图1,设双曲线的右准线为l,过A、B分别作AM⊥l于M,BN⊥l于N,过B作BD⊥AM于D.

由直线AB的斜率为,知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

由双曲线第二定义,有

评注: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是高中教材中的常规试题,也是教学中经常练习的试题,但本题却成了当年高考的一道难题,难就难在思路一和思路二没有突破常规,本题巧妙地利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并结合图形的几何性质,轻而易举的突破了对问题解答.因此,对一个常规试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会中求新,运用新的方法和思路去求解常规试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起到高效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活用公式,突破常规

例2在数1和100之间插入n个实数,使得这n+2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n+2个数的乘积记作Tn,再令an=lg Tn,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bn=tanan·tann+1,求数列{bn}前n项和Sn.

解:(1)an=n+2,(n∈N*)(略)

(2)由(1)知,bn=tan(n+2)·tan(n+3),n≥3.

评注:本题属于数列求和问题,但考察的不是常见的错位相减法求和,也不是常规的列项相消法求和,而是巧妙地将数列与三角融合在一起,试题的跨度较大,解题思路与策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每年的高考试题总会有一些适度创新试题,学生在学习上应该适度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公式在各知识点之间穿插应用,避免解题套路化的僵硬思维.

三、更新思维,突破常规

例3设正数数列{an},满足a1=2,a2=6,当n≥2时,有

(1)求a3,a4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记:,证明:对任意的n∈N*,都有

解:(1)a3=18,a4=54.(2)an=2×3n-1(略)

(3)由(2)可得

等式两边同除以3,得

(1)-(2)得

(3)式两边同除以3得

评注:本题的第3问求和问题,初步观察很难应用错位相减法去求和,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拆开成一个等差数列乘以或除以一个等比数列时,才会想到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很显然此题突破了常规教学,但细发现后,将本题通过两次错位相减法后,可以很好的求出结果.僵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解题,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反向而行,突破常规

已知函数,曲线y=f(x)在(1,f(1))点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

(1)求a,b的值.

(2)如果当x>0且x≠1时,求k的取值范围.

当x≠1时,h'(x)<0.

而h(1)=0,故当x∈(0,1)时,h(x)>0,可得;当x∈(1,+∞)时,h(x)<0,可得

从而,当x>0且x≠1时,,即

(ii)设00,故h'(x)>0.而h(1)=0,故当时,h(x)>0,可得,与题设矛盾.

(iii)设k≥1,此时h'(x)>0,而h(1)=0,故当x∈(1,+∞)时,h(x)>0可得,与题设矛盾.

综上所得,k的取值范围为(-∞,0].

评注:本题的常规想法是通过参数分离出k,再转化为恒成立问题求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着按照常规方法去解决.而本题所采用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不分离参数,而采用对参数k进行分情况讨论的思路去求解.这样既起到了一题多解,同时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五、构造函数,突破常规

评注:本题通过构造函数,恰当把分式不等式转化为线性不等式,从而问题轻松得到解决.而本题如果利用其他方法如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琴生不等式解决起来将很困难.

数学知识是基础,数学方法是关键,数学思想是灵魂,对一些常规的试题,我们除了要掌握常规方法之外,应该在遇到新的情况时,力求新的突破.用化归思想,整体思想,函数思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来导航,通过转化,分解等方法,并具体落实到已学的知识.

非常规问题 篇2

非常规性问题,常常是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常会使人一时不知如何招架。

一些比较崇尚个性,比较重视员工创新能力的招聘方,常常会向你提出一些表面看起来似乎跟所应聘的工作无关的问题,比如说“龟兔赛跑时,如果兔子没有睡觉,乌龟怎么赢得比赛”、“1+1=?”、“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形的”、“请估计北京有多少加油站”、“你和你的导师发生了分歧怎么办”、“给你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你将怎样解决它”、“两条不规则的绳子,每条绳子的燃烧时间为1小时,请在45分钟内烧完两条绳子”、“给你两个8,两个3,只运用加减乘除和括号运算,如何得出24”、“时钟打点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这些问题,面试官也许并不想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是想看看应聘者是否能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是否能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他考察的也许是你的逻辑能力或创新能力。

在预先设计非常规性提问时,应充分了解和分析用人单位的类型、特点、个性、用人标准、甚至包括提问的风格。

全球著名的普华永道公司,每次招聘面试时都有一个保留项目,就是让面试者根据所抽到的题目,如美国总统选举、网络等,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变通能力,画一幅画,用以测试求职者的应变能力,

一位大学生在普华永道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的`面试。公司给每位面试者发一张白纸和几支彩笔,然后让大家抽题目,用10分钟把这个题目画成图画,再上台用英语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那位大学生抽的是“InternationalMedia”(国际媒体),他考虑了一会儿,决定用各种各样的眼睛和耳朵来做这道“作文”。他画了一个耳朵、一只眼睛来表示“InternationalMedia”的定义:“媒体”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递信息。他画了一个地球和很多长翅膀的眼睛和耳朵,表示“InternationalMedia”的功能,意为“国际媒体”能让信息“飞”到地球的每个角落。表示“InternationalMedia”的未来前景时,他画了很多种颜色的眼睛和耳朵―――“国际媒体”应该加强各种肤色人群、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末了,他还画了一对关在笼子里的眼睛和耳朵―――如果眼界只限于“Local”(局部)而非“International”,视野只会越来越窄,最后退出竞争。

这种面试考的是你的想像力和直观思维,关键不在于你说

美国政府非常关注企业出口问题 篇3

蔡瑞德:在我们领事馆下设有一个商务部。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寻找代理和经销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而商务部在帮助中小企业方面更是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我们和华南美国商会也有着很密切的合作。华南美国商会吸纳里了很多中小企业会员。我们就为那些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但是,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了解我们,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以便有需要的企业能够找到我们,并获得帮助。

SMEIF:这些中小企业是怎样跟你们接触的?

蔡瑞德:我们商务部建立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网络。在中国,我们有五个办事处。除了中国,我们在77个国家都设立了办事处。在美国国内,上百个办事处遍布美国各地。通过这些办事处,我们告诉美国的企业如何将业务拓展到中国或者其他国家。

SMEIF:美国中小企业在中国遇到的困难主要有那些?贵方是如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尤其是在当下金融形势严峻的境况下?

蔡瑞德:实际上,我觉得中小企业碰到的困难很多。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中国潜在的商机以及不清楚中国的哪些地方是最佳的经商之地。也有很多美国中小企业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开拓市场。可是我觉得还不够多。每年,我们都会在广州召开一次商务部门员工的年会。为什么是在广州呢?因为我们希望北京、上海、沈阳、成都的同事能借此了解广州,了解这里蕴藏的商机。很多美国企业都不太了解中国的市场和商机。很多行业不是很出名以至于许多绝佳的商机被忽视。所以我们会竭尽所能地让美国企业和这些行业亲密接触。

SMEIF:与北京、上海比,您觉得广州的优势在哪?

蔡瑞德:这里有非常活跃的商业氛围。据我了解,很多工业生产都是在这边进行的。所以珠三角地区的收入水平高,从而为美国产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消费市场。

SMEIF:与长江流域比起来,珠三角地区的劣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蔡瑞德: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外资中小企业的问题上了。就对于市场商机的了解而言,这些外资公司对广州的了解不及北京、上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要在广州开展一些列的推广活动。(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黄德昌的父亲将市场拓展到了珠海,他很了解这里的商机。他认识很多美国和中国商人。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决定带着我们90多名员工到广州开展工作。

SMEIF:金融危机已对美国中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请问贵国商务部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

蔡瑞德:我认为金融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确实比对中国的要严重。因为中国经济仍旧保持有8.9%的增长,但是美国却真的开始进入衰退了。所以现在对于美国中小企业来说真的很艰难。美国的市场开始萧条,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将把他们的产品卖给谁呢?他们肯定是去寻找更有商机的地方。比如我们就对来中国经商很有兴趣。回到刚刚第一个问题,我们能为中小企业做些什么或者说我们如何应对当前这种情况。我们帮助他们找客户,找分销商,还帮他们解读市场。今年我们制定了一个特殊的项目,这项目是美国国会赞助的,这个项目主要是致力于为那些想来中国经商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其他支持。这个项目STEP,全称叫国家贸易与出口推广。我们非常的忙,但是除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外,我们现在还在等着接待四十多个代表团,这些代表团都是来中国参与STEP项目的,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贸易代理和分销商。

SMEIF:现在美元贬值,这对于美国出口来说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中国出口有影响。您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

蔡瑞德:美元贬值确实促进了美国的出口,但是也促进了中国的进口。不如我来介绍一下在美元升值强劲时候,美国中小企业的做法吧。他们做的就是关注本国市场。现在人民币风头正劲,而且市场表现也很良好,所以我们就来中国了。其实中国的中小企业本身就拥有一个庞大的市场份额。温家宝总理也强调说中国正在建设经济。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除了依靠大量的出口外,中国现在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国内市场上。我们也不想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受到重创,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应当适当地改变下自己,把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来。中国大陆是一个庞大而方兴未艾的市场,它同样也需要来自美国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服务。

SMEIF:很多中国中小企业在2011年陷入困境,这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甚至还带领考察团到浙江广东等省份进行调查,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请问您是否能给我们总体介绍一下美国中小企业的现况?

蔡瑞德:这个很难。美国有1%的企业做出口。我觉得美国企业其实应该有更大的出口潜力,而且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关注的。奥巴马总统实施了一个项目叫做“国家出口倡议”,决定在未来的五年内将美国出口额翻番。我们也已经跟进并且操作这个项目几年了,这是个可达成的目标,并且会对那些想从事出口的中小企业提供很大的帮助。美国政府非常关注帮助企业出口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项目以及其他有商业机构和政府推出的项目,我们将尽我们最大的所能去培训美国企业关于如何出口,以及告诉他们应当将产品销售到什么地方。

SMEIF:您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的优缺点都有哪些呢?

蔡瑞德:中国的中小企业更加国际化。在语言这方面来说,(在我接触的企业中)每个公司都至少会有一个人会用英语跟我交流,但是又有多少美国公司里的员工会说中文呢?美国的出口商应当把眼光放宽到美国以外的世界。在美国,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很完善,中国也正在完善这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变得很有创造力。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中国人是很富有创造力的。但是中国的环境并不是很利于发明,所以我们都希望未来中国能够在发明创造的培养环境上有所改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一个漫长的道路,但是我们都希望它不要太长。

SMEIF:我们都知道美国政府在2011年颁布了“选择美国”计划,希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在吸引外资方面,您认为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哪些呢?

蔡瑞德:从联邦政府的角度来讲,我们以前从未想过要吸引外资,但是现在我们开始考虑了。国际竞争日渐激烈。从前都是美国的州之间或者城市间竞争外资,而“选择美国”是在这个困难时期由联邦政府实施的。实际上,这是我们从其他国家学来的经验,我们学到了如何展示美国吸引外资的优势。所以,这个项目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展示美国的优势,以及帮助企业熟悉美国的投资环境。对于美国来说,让外国投资者明白美国拥有对外资最开放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摄影/SMEIF记者郭冰峰)

几种非常规数学问题一般解法 篇4

1 图解法

例1 (柳卡问题) :假设每天中午有一艘轮船由哈佛开往纽约, 同时也有一艘轮船由纽约开往哈佛, 航行时间都为七昼夜, 且均沿同一航线航行。问今天中午从哈佛开出的一艘轮船将会遇到几艘从纽约开来的同一公司的轮船?

这是19世纪在一次世界科学会议期间, 法国数学家柳卡向在场的数学家们提出的一个问题, 它难倒了在场的所有数学家, 就连柳卡本人也没有彻底解决。后来有一位数学家通过下面的图解法, 才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这种方法是:用两条横线分别表示纽约港和哈佛港, 某天中午 (记作第0天) 从哈佛出发的轮船在第7天中午到达纽约, 用从下到上的一条斜线表示。用从上到下的斜线依次表示每天中午由纽约开出的轮船经7昼夜到达哈佛。显然两种斜线的交点总数就是相遇的轮船数, 共15艘。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图解法, 不但给出这一问题的一种简单、美妙、不用数字计算的非常规解法, 更有意义的是它可作为一种模型, 来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 请看下例:

例2:某路电车, 由A站开往B站, 每5分钟发一辆车, 全程为20分钟。有一人骑车从B站到A站, 在他出发时恰有一辆电车进站, 当他到达A站时又恰有一辆电车出站, 问:

(1) 若骑车人在中途共遇到对面开来的10辆电车, 则他出发后多少分钟到达A站?

(2) 如果骑车人由B站到A站共用50分钟时间, 则他一共遇到多少辆迎面开来的电车?

(3) 若骑车人同某辆电车同时出发由A站返回B站, 骑车人用40分钟到达B站时也恰有一辆电车进站, 问在中途有多少辆电车超过他?

解:仿柳卡问题图解法, 画出下面的图:

由图可知: (1) 骑车人从B站总共遇到12辆从对面开来的电车到达A站所用的时间, 恰好等于A站开出7辆车的时间, 即35分钟。

(2) 若骑车人一共用50分钟走完全程 (即由0到10的那条由下到上的斜线) , 可知一共遇到15辆电车。

(3) 由上到下画一条斜线 (由0到8) 即表示骑车人由A站出发40分钟后到达B站, 可见中途共有3辆电车超过他。

2 赋值法

赋值法解题, 是对本身与数量无关的问题巧妙地赋于某些特殊的数值 (如±1、0与1等) 将其转化成数量问题, 然后利用整除性、奇偶性或正负号等的讨论, 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3:有11只杯子都口朝上放着, 然后将它们任意翻偶数只算一次操作 (翻过的也可以再翻) 。证明:无论操作多少次, 都不能使11只杯子都口朝下。

解:将口朝上的杯子记为1, 口朝下的记为-1, 然后计算每操作一次后11只杯子乘积的正负号:

开始, 11只杯子都口朝上, 所以乘积的符号为:111=1

当翻动n个杯子 (n为偶数且n≤10) 使其口朝下时, 乘积的符号为:

继续讨论可知, 无论n是小于11的什么偶数, 乘积的正负号均为正, 而11只杯子都口朝下时, 乘积为 (-1) 11=-1, 故不可能办到。

本问题的一般结论是:奇数个杯子每次翻动偶数个或偶数个杯子每次翻动奇数个, 都不能使所有杯子都口朝下。

3 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是证明“存在性”问题的有力工具, 其最基本形式是:将n+1 (或更多) 个元素任意放入n个抽屉中, 则至少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 (或更多) 元素。抽屉原理的正确性简单而显然, 但具体运用并不容易, 困难之处在于怎样设置抽屉, 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抽屉原理问题。

例4:世界上任意6个人中, 总有3个人, 或彼此都认识, 或彼此都不认识。

这是有名的Ramsey问题, 要用抽屉原理来解。

对6个人中的任一个人, 不妨设为A来说, 除A外的其余5人可分为同A相识或不同A相识两类 (即两个抽屉) , 由抽屉原理可知, 至少有一类中至少有3个人。分别讨论如下:

如果同A都认识的那一类中至少有3人, 若有3人互相都不认识, 则结论成立;否则至少有两个人互相认识, 而这两人又都同A认识, 故有3人互相认识, 结论也成立。

如果同A都不认识的那一类中至少有3人, 若其中有3人互相认识, 则结论成立;否则, 至少有两人彼此不认识, 但这二人又都与A互不认识, 故这时有3人互相不认识, 结论也成立。

此问题也可以用染色法来证明:

在平面上用A1, A2, …, A6来代表6个人, 设它们无三点共线。将互相认识的两人连一条红线, 否则连一条蓝线。问题就转化为:在这15条连线中要证明至少有一个同颜色的三角形。

证明:考虑由A1出发的5条线, 因为只有红、蓝两种颜色 (两个抽屉) , 所以至少有3条为同色, 不妨设A1A2、A1A3、A1A4为红色。其次, 再考虑△A2A3A4三边的颜色, 若均为蓝色则结论成立 (此三人互相不认识) ;否则, 至少有一条边为红色, 例如A2A3, 则△A1A2A3的三边都为红色, 结论也成立 (此三人彼此都认识) 。

4 逻辑推理

有一些涉及逻辑推理方面的问题, 可通过逻辑推理方法, 将矛盾结论排除, 找出合理结论。推理顺序有顺推法和逆推法。

例5:要分派A、B、C、D、E五人去执行一项任务, 但按实际情况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若A去, B也去;

(2) B、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去;

(3) B、C两人中必须去且只能去一人;

(4) C、D都去或都不去;

(5) E若去, 则A、D都去。

问:应派谁去?

解: (逆推) :

若E去→A、D都去→B去→C不去→D不去, 导自矛盾。

所以E不能去。E不去→D去→C去→B不去→A不去, 符合所有条件。

∴应当派C、D去。

例6:有4个人对话:甲说:我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乙说:我们当中仅有两个人说假话。丙说:我们当中恰有三个人说假话。丁说:我们都说假话。试问:到底谁说的是真话?

解:因为四个人说的话彼此矛盾, 所以不会有两个人都说真话, 至多有一个人说真话。

但四个人不都说假话 (因为这时丁说的就是真话) 。

由上推理可知, 恰有一个人 (即丙) 说真话, 其他人都说假话。

参考文献

[1]伯纳·派顿, 黄煜文.身边的逻辑学[M].中信出版社, 2011.

[2]余亚杰.逻辑思维训练大全集[M].同心出版社, 2012.

研修班 常规问题 篇5

【常规问题】

■ 学习费用多少?

答:2009冬季班(12月26日开学的这个班)的学费是29500元,包含了学费、资料费、证书费及上课期间的午餐费等。■ 学多长时间,上课是怎样安排的呢?

答:学制是1年(12个月)的,平均每月上一门课, 每门课程2天(周六、周日).此外我们还会有一些论坛、讲座、联谊活动辅助同学的学习交流。活动时间也是放在周末,我们一般鼓励同学都要来参加。

■ 上课是在哪里上的?

答:上课地点在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校本部。

■ 一年有几个班?

答:我们一年有两个班。6个月开一个班。不过考虑到时间比较长,申请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考虑在2010年开三个班。■ 每个班有多少人?

答:我们每个班有40-50人,主要是考虑到便于管理和学员的相互交流。

■ 你们一共办了多少个班(届)了?

答:我们从2000年开始举办,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第9年了,不仅在上海有开班,我们在香港和澳门都有开过班,每年都会有校友联谊活动。

■ 学费什么时候交?

答:学费在开学前,您收到录取通知之后,根据《收费通知》,汇到学校帐户就可以了。

■ 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答:学员报名:首先要填写《报名表》,然后连同报名表、最高学历证明、身份证的复印件和企业介绍,传真或者电邮给我们;

我们收到报名资料之后,报学校审批;通过的将会收到学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及《收费通知》;支付好费用之后,学员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

对于报名比较早的同学,我们还可以赠送1-2次的课程和活动。即可以提前来旁听其他班的课程和老同学交流。

提交报名申请资料——学校审核——发出录取通知——学员付款——学员开始上课

■ 参加你们的学习有什么要求吗?

答:我们的报名条件是:专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管理工作3年或3年以上的在职管理人员可以报名参加。但是针对于一些有实在有学习需求、自身工作经历比较丰富,目前职务也比较高,可是学历不达要求的,我们有一个规定,即每班允许10%左右的学员不一定是大专学历。(学校根据同学的条件择优录取。)

我们对学员的录取,同样参照目前一些MBA和EMBA的方式,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学历的要求不是第一,我们允许每个班10%左右的学员,可以低于该学历要求。对于这10%的学员我们可能更注重他们的工作经历和已经取得的成就方面。■ 哪些老师讲课?

答:研修班的主讲老师大部分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的MBA、EMBA的教授,还有一部分是根据我们课程需要聘请的在行业、企业中有权威的讲师授课。他们亲身经历,不仅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些老师的课对学员在管理的思维和模式有很大启发,而对学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与路径也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对老师都有一个淘汰管理:我们教务中心会对每一个老师课后进行评估,综合评分低于80分的老师将被淘汰。

我们主讲老师分为三个类型。

一、学校教授—中外知名高校的一流教授,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等中外名校的MBA、EMBA的金牌教授

二、社会上专职讲师,根据课程特点会有一些课程聘请社会职业讲师授课。

三、企业家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我们会根据同学的情况聘请一些企业家和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来为同学授课。■ 学些什么课程?

答:我们的课程是精挑MBA的12门核心课程,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管理素养、实践技能、情景体验和课外论坛。管理素养有: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会计、商法等;

实践技能有: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团队塑造和执行力、高效组织沟通等;

情景体验有:实战沙盘模拟训练、野外生存拓展、500强企业考察等;

课外论坛有:复旦MBA企业家论坛、职业发展论坛等等。

从基础的管理知识到较高层面的战略决策都有涉及。

■ 如果有课的时候,有事不能来怎么办?

答:如果学员因有事不能如期参加学习,须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办公室再做相应的补课安排。

第1页,共3页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 学习结束后获得什么样的证书?

答:学员修完所有课程之后,经考核通过,由学校统一颁发《复旦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

■ 学习结束后你们还要考试的吗?

答:不是考试,是一个综合考核,我们会要求学员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企业经营完成一篇结业报告。

■ 你们是复旦大学什么学院?

答:我们是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除学历教育(大专、本科的网络教育)外,也是复旦大学对外专门负责该类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学院。复旦大学网络学院每年针对全国各地的机关干部系统的培训是全国最大的。相当一部份大型国企、外企,本土或跨国企业都经常有合作培训。

■ 可不可以只选其中部分课程来读?

答:不可以的。学校有规定为保证同学资源的稳定性,参加学习的学生必须有在学校登记注册过的,如果你有特殊情况,想学习个别课程,我可以去学校做申请,但单选课的学员是不能颁发结业证书的。

■ 你们的课程与交大、长江、中欧商学院等有什么不一样?

答:首先先说与其他高校的不同,复旦大学是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极深远的影响,复旦为交大、同济、浙江大学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的管理人才。现在这些高校的知名教授和领导很多都是从复旦走出去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1984年从复旦大学毕业的,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复旦

大学管理学院工业经济教研室主任、院长助理、企业管理系主任。1998年调上海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管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吕巍,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管理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IMBA项目主任、院长助理;2003起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明阳(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后)

第二,从08年高校MBA的录取分数来看,不论是综合还是英语,分数相比北大、清华、交大、浙大算是较高的。

第三,复旦大学严谨规范的校风也是比较突出的特点。

■ 我很忙,没有时间学习。

答:作为企业的老总(高级管理者)您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您一直很忙,而且有做不完的事情,是不是也正说明我们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了呢?

■ “我的学历很低,怕来了也听不懂”

答:我们的课程学习不再是以前的纯粹理论知识的灌输,工商管理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一个个案例,加上大量的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的互动讨论,可以帮助您找到管理企业更有利更有效的方法。

我们这里的“大专”是指相当于大专的文化程度,而不是说一定要求您有大专的毕业文凭。以您目前的工作年限、所处的职务及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一切。另外,MBA核心课程的学习,并不同于全日制的其他学习,它强调的是一个“悟”,绝非纯粹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更不是要求大家背颂和应试。

我们课程对于学员学历要求不是第一主要的,我们可以允许每个班10%左右的学员不一定是大学学历的。

■ 学员都是些什么人?

答:我们的学员主要是来自江、浙、沪的企业家及大中企业的高层。其中总经理、董事长约为70%,总监、部门经理25%,还

第2页,共3页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有少量的企业接班人。

大家的年龄主要在35-45之间。从行业来说,就比较广泛了。各行各业的都有。

■ “我们是小企业,不需要学习这个”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无论大小都会涉及到管理的。因为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来说,您既要把握整个企业战略发展的大方向,还要考虑企业内部人员的分配状况,而且我想您做企业,当然是希望把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优,这样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这样您的企业才会更加规范化更加具有竞争力。

■ 上了你们的课有什么帮助?

答:那请问,您考虑参加高校的高端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的课程目的是通过一十二门MBA和EMBA核心课程的系统学习,帮助管理者建立结构化的管理思维;然后针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瓶颈问题,通过案例研讨、企业咨询等活动,梳理思路,提高综合管理技能等。

第二、本研修项目师资团队包括沪上著名商学院的MBA、EMBA导师、博士生导师以及众多活跃在市场一线的企业管理咨询培训专家。

第三、学员与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同窗求学,既可切磋技艺又能广结朋友;课程结束之后仍能有机会参加学友会举办的相关活动,分享校友资源。

非常规问题 篇6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54-01

班级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

一、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不够

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当前,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正是缺乏这样的理论做指导,掌握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因为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甚至有些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本来就不懂得教育规律,缺乏专业学科知识。所以,对于班主任这项工作,他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做,或仿照他们上学时一些老师的做法去教育学生、管理班级工作。

2、管理决策方法老化

面对教育新形势,有些班主任本身缺乏先进管理理论的指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因此不可能用新的策略去管理学生。再加上学校不完善的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使班主任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理论,导致班主任更多的去关注学生是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关注班级形象,而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及对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的培养较为忽略。这样,班主任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工作不切实际和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现象严重,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有所欠缺,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缺乏必要的反思等问题。

3、管理观念滞后和管理能力欠缺

目前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训练,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多半是在自己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是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

(1)对班级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2)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3)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影响

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的缩影。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目前许多学校的正面教育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无暇学习教育理论,更没有精力再学习管理知识。三是形式主义的检查过多,使班主任老师忙于应付。

2、评价激励制度的制约

新的管理理论的实现,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繁琐复杂,但大工作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定。班主任的津贴较低,这是最令班主任不满意的问题。与极少量的班主任津贴相比,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中,对班主任往往是“惩”多于“奖”,这种以点带面的考评方式缺乏综合评价性,但却直接与班主任工作考评挂靠,考评结果又将作为年终评优考核的依据,这造成班主任教师精神压力过大,担心班级被扣分,根本没有时间来学习新的理论,也就不存在用新的策略去教育、指导学生。

3、班主任自身因素作祟

班主任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一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学研究不深,以至于对班级管理的组织行为,班级内部的正式、非正式群体不知所以然。二是教育工作方法的简单化,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学校功能的萎缩。三是联系不够,班主任不能与任课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证明其有形成教育合力的意识;在处理家庭和学校关系时,班主任老师很少或从不家访,缺少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三、对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是班级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呈良性循环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实施的,主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1、要提高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理论

2、要改变班主任的管理决策,使其与现代教育相适应

3、要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观念和能力

非常规问题 篇7

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按照其影响的中间变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在过去的十年中,很多国家采取了瞄准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主要依靠国家实施利率政策来达成这一目标,这就是常规货币政策,也就是一般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使用环境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是与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相对应的,是除了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的所有货币政策工具。所谓非传统货币政策,是指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失效、经济增长面临长期萧条时,货币当局所采取的用以修正市场利率预期和恢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目标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传统的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来控制利率,一般情况下,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利率就会下降;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利率就会增加。而利率的升降又会影响投资的成本,进而影响经济的其他方面,对经济的调节能力也就在此处体现。可是根据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当利率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时,证券价格就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人们为了避免因为证券价格下跌而带来的损失,就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购买证券。此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为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即使政府继续增加货币的投放量,也仍然无法使利率水平下降来增加投资与消费,也就是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这就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失效,此时就需要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

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具体种类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货币当局发布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的各个经济体,如银行、企业、家庭取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以及成本产生直接影响。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政策承诺。在一定时期及特定条件下维持利率的持续走低;第二,超常规模基础货币的注入;第三,对长期信贷和资产市场的直接参与。各国在实施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中,几乎都是上述三类工具的融合,但是每个国家的重点工具不同,工具重点也在动态变化。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者特殊用途的信贷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针对消费者贷款消费耐用消费品的管理。主要是调控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针对有价证券的交易做出的相关规定。目的是为了控制借款购买证券的比例,改善证券市场的结构,防止过度投机。

3.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这些措施是为了维护房地产稳定,抑制房地产投机,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

4.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为了促进某些收益率低或者极为重要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而采取的鼓励行业发展的措施。如农业补助,出口退税以及对节能产业提供补助等措施。

5.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的直接管制,其中金融机构尤指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利率、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等进行硬性规定。

6.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以及窗口指导两大部分。

四、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维持金融稳定,增加金融的流动性,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抑制经济下滑,防止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以下是具体的作用机理。

1.信号效应。和常规货币政策相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也是依赖于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未来的操作,管理人们对利率的预期。中央银行向公众承诺在将来利率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较低的水平,这个承诺给了公众对市场的信心,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利率水平产生一个预期,而这个预期有利于金融市场,使得整个市场向积极利好的方面发展。达到了由短期利率预测长期利率的目的,公众的预期也最终确定了未来的利率水平,低利率的预期促进了公众的投资和消费。

2.资产组合平衡效应。当中央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活跃,大量购买国债、资产抵押债券以及其他资产时,就会影响相应资产的供求,打破原先的均衡状态,进而影响资产的收益率,使得公众持有相应资产的倾向发生变化,最终使得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当央行在进行资产购买时,金融机构也会对自己的投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这在无形中使得央行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又扩大了。

3.资产组合结构效应。当央行选择不同的资产投资组合来购买资产时,会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资产增加,同时负债也增加。央行的购买行为向市场上投放了大量货币,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基于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无法完全替代的理论,投资者将会倾向于把货币转换为金融资产,对拥有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增加金融资产的持有量。资产的重新配置使得投资者对资产的需求增加,资产的价格上涨,资产流动性溢价下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增加。根据托宾Q理论的效应,资产价格上升,会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

4.直接流动性注入效应。直接流动性注入的使用环境是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而银行暂时又无法提供融资功能,此时常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央行若想快速解冻金融市场,就需要使用流动性便利工具,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五、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的挑战

1.调整与沟通。非传统货币政策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像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系统的理论并且在全球都有成功的实践,难以量化政策效应,无法确定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在前面说过,它的一个传导机制是信号效应,可是因为它本身作用效果的无法量化性,使得进行政策调整和效果评估异常困难,央行与公众的有效沟通降低。而有效沟通的降低以及效果的难以量化又会使得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公众对金融市场产生不确定预期,加剧市场动荡。

2.引发金融市场风险。央行进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如购买企业流动性差的资产来对企业进行救助,或者通过降低保证金率以及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流动性,这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使得银行和企业过于激进,鼓励他们的冒险行为。当市场被注入流动性以后,投资者有了更多的货币进行投资,可能会承担过度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3.退出方式。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在特殊的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大量使用会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使公众对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产生怀疑,所以一旦经济开始转好或者是金融市场结构发生向好变化时就该考虑其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主要考虑时机、速度和顺序。如果退出过早或过快,市场信心尚未恢复,那么就会阻碍刚刚恢复的经济。如果退出过迟或过慢,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经济过热。货币政策退出时,应该先非常规后常规,因为非常规操作需要常规操作的支持,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对经济的影响更稳定,更缓和。当经济开始复苏并且通货膨胀率达到央行的政策目标水平时就该进行退出机制。

六、总结

在央行因为传统货币政策失效而手足无措时,后发挥作用,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一把利刃。但是它面临着诸多挑战,有自己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并适时退出避免它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央行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伍桂,何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实践效果:文献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3,(7).

[2][法]让—克洛德·特里谢.非常规货币政策性质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1,(1).

[3]潘敏,海斌.经济复苏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J].世界经济研究,2010,(12).

非常规问题 篇8

如今, 一个类似情景在网络虚拟社会中逐步显现出来。网络上不知名角落发布的一个谣言, 有可能使人名誉受损、商业公司破产或社会团体解散, 网络上不经意的一张图片, 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政权更替或国家解体。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非常规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近几年一系列由网络虚拟社会触发、主导或积极推动的突发事件无不印证了这一点。例如, 2009年新疆“7.5”事件、2009年伊朗大选风波和2011年北非地区爆发的连锁政治动乱等事件。面对网络社会中的非常规安全问题, 科学家提出用社会计算的方法来应对。

2011年第12期《科技导报》刊载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飞跃科研团队对当今网络虚拟社会中非常规安全问题的科学思考与探索——“网络虚拟社会中非常规安全问题与社会计算方法”。面对亿万网民群体及其“网上—网下”行为互动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作者提出的人工社会 (Artificial Societies) +计算实验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平行执行 (Parallel Execution) 的ACP社会计算方法能够成为研究网络虚拟社会中非常规安全问题的一柄利器, 实用价值高, 应用前景广阔。中国有近5亿网民, 且仍在快速增长。而社交网络、在线论坛、博客、微博客等万维社会媒体使得网络信息得以在网民群体中瞬间传播、蔓延和扩散, 人为影响的冲击力与不确定性达到空前程度。网络信息以其“成本代价极低, 影响范围极广, 完成时间极短, 机动能力极强”的特性深刻改变着国家和社会安全的概念、内涵和保障措施。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已根本性地改变了群体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催生方式、演化过程和社会影响力。网络中社会组织的形成不受现实空间限制、组织方式多变、组织成员广泛, 网络的放大效应能使网民群体行为的正面或负面作用发挥到极致。网民群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对象, 其尺度、粒度、变化和复杂性已远远超出当前的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和微分方程建模的能力范畴, 常规的“预测—应对”型控制和管理方法难以应对。个体网民行为拥有多种复杂性特征, 如思维复杂、非理性行为、恶意欺诈、动态变化等, 很难直接从当前个体信息预测其下一步的行为, 然而, 由海量个体组成的群体行为却有章可循。实际上, 科学决策并不需要逐个挖掘网民个体的行为规律, 而只需要认识和掌握网民群体的平均行为特征。例如, 张三在网上对某一热点话题持什么态度及其变化发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成千上万个张三对这一热点话题的平均态度及其变化发展趋势。这就是基于复杂性对象进行整体建模的科学思想。ACP社会计算方法综合运用了复杂性科学中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创造性地提出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人工社会实验室, 它由与实际网民群体对等计算机模型化的人工网民群体构成。实验工作人员可以对人工社会进行各类控制性计算实验, 以操控者的视角观察不同控制策略施诸于人工社会后, 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评估控制策略的优劣, 从而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效率。在此基础上, 还可进一步使人工社会与虚拟网络社会同步运行, 相互印证, 并通过人工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螺旋式互动演进与诱导干预手段, 实现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动态优化控制, 增强科学化管理水平。

非常规问题 篇9

众所周知, 课堂提问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顺利实施的关键, 还是形成学生评判性阅读素养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根据解答者是否具有先行经验, 把问题分为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两类。前者是指解答者必须具有先行经验因而能立即确定解答方法的问题, 而后者指解答者没有可直接利用的解决办法, 而必须探索解答方法的问题。一般认为, 非常规性问题的解答需要重构现有问题, 需要生成新的观念, 因而更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因此, 在高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基础上, 应当运用教育智慧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并根据不同班情和学情巧妙设计和使用非常规问题, 在帮助学生表层理解的前提下, 还能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关注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 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 了解文本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 进而鉴赏语言文化。

1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常规问题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 目前大多数公开课上呈现的问题缺乏层次性, 不能很好地拓展课堂教学, 具体表现为设置问题方式单一, 或照搬课后现成问题, 或拓展浅尝辄止, 这些问题要么缺乏信息沟和阅读技巧, 要么缺少情感共鸣和师生互动;更有甚者, 不少教师在“升学唯一”驱动下, 将阅读文本的理解异化为标准化的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这样的阅读训练方式固然比较“省事”和“实用”, 却无法带动学生深入研究文本内涵、难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也不利于学生评判性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纵使学生有深入研读文本的愿望, 却因教师的表层问题而无法深入, 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深入思考的线索也将随着问题的终止而终止。这些习惯性的常规问题导致教学目标单一, 仅求让学生快速得到答案, 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久而久之, 阅读岂能让学生“悦读”?

2 非常规问题在高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 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评判性思维还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循序渐进的训练, 或是突然提出过高的目标要求, 都会令学生无所适从。因此, 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基于文本的核心内容, 巧妙的设计难度适中的非常规阅读问题, 尽量引导学生全面熟悉和深入理解文本, 还能自然激发学生评价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与能力。笔者通过这一年的实践, 总结出以下可以应用于高中英语评判性阅读课的非常规问题类型。

2.1 捕捉点睛, 体悟意境——非常规问题在解读文章标题中的运用

标题于文章, 就像眼睛于人的关系。透过这扇窗, 就能看到文章里的风景。标题的作用很多, 有点明主旨、统领全文、概括中心大意、或吸引读者眼球等。它们短小精悍但蕴意丰厚, 对解读文本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用好这个支点, 设计好巧妙的非常规问题, 带领学生深度观察, 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 阅读文本的标题是“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Jane Goodall是一名野生动植物保护者和生物学家, 可标题里却称她a student。于是,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think this title is perfect?Why?If you think this title is proper, please guess why the author used“a student”to describe Jane Goodall?这种评析标题的问题, 很容易就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有的学生根据她对黑猩猩的实地观察研究, 应该称为researcher;有的学生认为她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就像学生一样永不满足、不断探索、不断进步;还有的学生认为student一词意义广泛, 既可指学生、学者, 还含有研究者之意。这样的深度观察、深入思考、分析优劣, 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意蕴。

2.2 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非常规问题在预测文章脉络中的运用

预测是读前活动, 教师可以借助单元标题、文章标题、文章小标题或文章的图片甚至是新词汇等设计推测性非常规问题,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寻找作者撰写的文章结构脉络, 挑战突破自己的思维框架, 做出各种推测。

例如, 必修三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的两篇阅读课是题为“Come and Eat Here”的连续文本。笔者借助文本特征, 多次运用预测性非常规问题,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导入时借助单元和课文的标题猜测主人公的身份,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永慧站在餐馆门口招呼王鹏的图片, 预测文章的大意内容。第一篇文本结束时, 笔者利用文本的最后一句埋下伏笔的话, 再次让学生预测他们之间的竞争发展趋势。到下一课时见到他们婚礼照片时, 学生们恍然大悟, 欢笑声满溢课堂。然后在读文本前再次让学生推测他们如何从敌对竞争演变成携手共进。看到他们的圆满大结局,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 争相推测。

在多样化的推测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观点相互碰撞, 比较不同认识间的各种逻辑与推理, 引导学生对观点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逐步深化, 无形中引燃了学生的评判性阅读激情,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评判性阅读能力。

2.3 新时代呼唤培养实践能力的阅读教学

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情境, 契合学生课内外活动的非常规问题来促成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交流, 构建思维自由的空间, 诱发学生评判性思维的火花随意绽放。

例如,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四第五单元“Theme Parks”的教学中, 笔者就借助教材文本载体, 延伸文本内容至现实生活中的福州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福建民俗展览馆, 使本课的文化意识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在最后的巩固环节部分, 笔者布置了设计自己的福州“三坊七巷”主题公园的任务活动,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以读促思, 以思促能, 达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这些依托文本信息,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非常规问题, 让学生感觉熟悉而亲切, 容易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并畅所欲言, 得出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答案。这样, 培养评判性阅读教学的目的也比较容易实现。

2.4 审美移情, 提升心境——非常规问题在领悟文章情感中的运用

英语课堂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需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 通过呈现、再现或还原文本内容, 是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启发情感感悟, 引导情感理解并产生情感。

例如,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阅读文本“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是关于袁隆平的人物介绍, 文本字面介绍了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但作者还通过文字赞扬他的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和优秀的成功品质。笔者在研读文本时, 期望能帮助学生们透过文字参悟出文本背后的情感内容。于是, 在阅读课的scanning环节, 笔者设计了复读课文, 并寻找出能表明袁隆平性格特征或优秀品质的句子。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跳读文本、品读句子, 从爱好、习惯、行为等方面入手, 对主人公进行了多元解析, 生动可敬的具体人物跃然纸上。这样的非常规问题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意蕴, 使阅读教学向深度、广度发展, 并通过自我表达提升学生对文本情感感悟方面的评判性阅读能力。

2.5 探索质疑, 相机渗透——非常规问题在质疑文本信息中的运用

评判性阅读的实质决定, 学生在阅读时不能盲目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和内容。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 可以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质疑的程度会随着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而逐步加深, 吸取作者的精华论点, 发现不足, 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释疑。

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Journey down the Mekong”时, 笔者在导入湄公河后, 提了以下问题:Will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by bike?Why (not) ?看似简单的问题, 学生们跃跃欲试。爱冒险的说会, 保守的说不会, 中立的说要先研究再决定。七嘴八舌中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Do you think it possible for several teenagers to travel along this long river by bike?Have you thought of safety, weather, food and so on?Have you thought of different kinds of difficulties?笔者抓住时机, 让这种看似自发质疑的线索, 牵引到文章阅读中, 并让学生筛选出可以解释疑惑的句子或内容, 然后集体讨论。在这种生疑、释疑的过程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加强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也促进了学生的评判性阅读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理性逻辑推理能力。一举多得。

2.6 学思同步, 内力外用——非常规问题在提升人文素养中的运用

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 心中应有“两头”, 一头是文本, 即依据文本特点, 指出一条引领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 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对话;另一头是人本, 即最好能始终激发学生的阅读需要, 激发学生读课文的热情,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

例如, 面对现实中不断爆料的食物安全危机, 笔者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Chemical or Organic Farming?”的阅读教学中, 对这两种耕作进行了PK, 学生非常热切地阅读、归纳, 并提升到绿色食物与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的层面, 提出做事要凭良心, 讲正义。这种借文本拓展思路, 引导学生用心品读文本, 思索生活的非常规问题, 就能水到渠成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 结束语

在过去一年的阅读教学中, 笔者通过有序的问题推进, 从不同角度挖掘文本、设计非常规问题, 引导学生从深度和广度去理解文本, 品读文本, 促使学生个体的思想和情感与群体 (含教师) 产生碰撞或共鸣, 促成新观点的生成, 达到深度解读或评判阅读文本的目的, 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让阅读教学更人文化、深度化、情感化。

摘要:该文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分析并阐述了非常规问题在高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高中英语新教材 (人教版) 的阅读文本, 着重介绍了非常规问题在高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中运用策略。

关键词:非常规问题,评判性阅读,高中英语,运用

参考文献

[1]葛炳芳.High School Reading Instruction:A SIMPLE PER SPECTIVE[J].一线教师, 2010 (2) :4-8.

[2]贵丽萍.评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0 (9) :10-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5]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63-68.

[6]袁平华, 廖兰.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评判性阅读能力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 2010 (8) :148-152.

直流电机常规试验问题 篇10

公司炼铁厂3#高炉上料主卷扬采用他励式直流电机 (图1) 拖动, 电机型号ZD2-132-2B, 容量250 k W, 电枢电压440 V, 电枢电流617 A, 励磁电压220 V, 励磁电流16 A。2014年12月, 该电机在更换碳刷和拆装清灰维护后, 对其进行电气试验测试, 主要试验内容是励磁绕组T、电枢绕组S、补偿绕组C、换向绕组H等4个线圈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和直流电阻值。仅从现场得出的数据结果初步看, 并没有什么故障, 但是试验过程中出现的1个现象值得关注。分别测试励磁线圈t1t2、t5t6直流电阻时发现, 当试验仪器接通线圈通电后, 首先仪器对线圈充电时间明显过长, 其次电阻值稳定时间过长。针对这一现象, 结合该电机前两次的试验数据 (表1) 进行分析。表1中的数据, 其中2014年3月的数据是直流电机大修出烘房后6 h的试验数据, 5月和12月分别是电机使用过程中停机维护时所测数据。由于该电机处于在线带负载状态, 无法测试电枢绕组S的片间电阻, 因此没有电枢绕组的直流电阻数据。

2.分析

(1) 从绝缘电阻数据直观分析。明显看出使用过程中两次所测各绕组绝缘电阻呈明显下降趋势。按照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 使用1000 V摇表测试, 各绕组的绝缘电阻应≥0.5MΩ, 因此绝缘电阻符合标准要求。绝缘水平降低的原因和该电机使用环境和空气湿度有很大关系, 不能武断做出绝缘材料老化的判定。

(2) 从各绕组的直流电阻测试数据分析。补偿绕组C和换向绕组H的串联电阻3次实测数据误差为2.1%, 励磁绕组t1t2的实测误差为16%, 励磁绕组t5t6的实测误差为18.61%。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1996, 直流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值 (不包括电枢绕组的片间电阻) 与出厂数据或以往所测数据比较, 相差一般≤2%, 由此可见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值远远超标准值。

(3) 从试验过程的现象分析。对线圈的充电时间长, 同时所测数据稳定时间长, 表明励磁绕组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绕组线圈的电感量变大。电机线圈是感性负载, 对线圈通直流电后, 在开始瞬间, 试验仪器与被测线圈所组成的回路中没有电流I, 该时间段即为充电时间t0, 然后在一定的时间t1内, I慢慢增大, 直至电感作用消失, 线圈成为纯电阻特性, 回路电流才达到最大值稳定。根据欧姆定律, 电压相同, 试验仪器所计算出的直流电阻值R应该就是慢慢减小直至平稳的过程, 两者的曲线关系见图2。

3.结论

通过对比励磁绕组直观的直流电阻数据, 以及间接的电感量分析, 可以判断出该直流电机励磁绕组存在故障隐患, 从而导致绕组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和电感量发生改变。

(1) 影响直流电阻值的常见因素。线圈引出线固定或焊接松动, 线圈匝间短路, 多层并绕线圈断股或脱焊等。

(2) 影响线圈电感值变化因素。在铁芯不发生改变情况下, 线圈匝数、线径、线圈长度三者与线圈电感值有着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两点因素, 结合现场电机运行环境, 综合判断该电机励磁线圈匝间短路或绕组断股的可能性极大。2015年1月, 换下该直流电机, 抽芯检查维护, 维修人员在一组励磁线圈上明显发现线圈断股并且该组励磁绕组框架存在松动和轻微变形, 经过单组线圈更换和框架调整固定后, 该直流电机隐患得以消除, 性能得以恢复。

针对重要电气设备的电气预防性试验, 不应单从某一次的实测数据就做出性能判定, 既要结合以往历史数据, 而且不能只看数据结构, 更要注重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这样才能做到不漏判、不误判。

摘要:直流电机常规试验主要针对各组线圈的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值、绕组极性和空气间隙, 单独从试验数据往往不能发现问题, 但是结合整个试验过程和以往数据, 却能诊断出电机潜在隐患缺陷。

非常规问题 篇11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指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需要遵守的各项基本准则,贯穿于教学的备课、课堂、反思、改作、辅导、评价等各个方面。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一、当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方面,教师喜欢复制优秀教师、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教案,或者对于实际教学不太实用,或者备课流于形式。

2.课堂方面,一些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与之前的教学设计毫不脱节。

3.反思方面,一些教师不进行反思,或者反思流于形式,不够彻底。

4.作业方面,作业设计不及时和不认真批改,对于错误题目没有进行订正和整改。

5.辅导方面,很多教师没有认真进行,缺乏计划性;

6.评价方面,很多教师没有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评价方法欠科学和合理。

二、改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题的策略

中小学教学管理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等做好明确规定。例如,在新学期的教师会上,校长应该对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作出要求如下:

1.备课时要做好二次备课,第一次备课要寻找到优秀的教案,第二次备课要结合实际教学和新课标要求,对一次备课进行修改,形成切合实际的教案。

2.上课时要用善于运用教案,结合教学设计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推进,并合理利用生成资源,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3.反思时一定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地审视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教学预案做好修改与完善工作,要做好习惯性反思和理性反思,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4.在作业批改时要关注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教师要辅导学生直到学生全部掌握为止。

5.辅导时要制定好辅导计划,根据辅导对象和任务,确定好重点,实现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6.评价时要建立好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仅要注重平时的过程评价,还要注重期中和阶段性评价,更要注重期末的结果性评价,让学生、教师参与到评价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

中小学要加强开展随检制度,让行政领导、教师一同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时期要定期执行,检查要包括备课、课堂、反思、改作、辅导、评价等各个方面,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反馈,并限时整改。

参考文献:

于卓琳.课堂教学要打假[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9).

非常规问题 篇12

如何应用遥感技术对辽阔的草原进行有效的分类,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出草资源的利用和变化情况, 这是相关草原专家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在遥感信息获取手段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 遥感技术的核心难点仍然是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利用解译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但是, 传统的解译方法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限, 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好的方法和技术, 为政府和业界提供信息平台。

1 常规解译方法概述

1.1 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就是根据作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 即根据样本的图像特征和空间特征 ( 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型、位置和布局) , 与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相结合, 按照应用目的运用生物地学等相关规律, 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 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 从而识别图像上的目标, 并定性定量的提取目标的形态、构造功能、性质等信息的技术过程。因此, 目视解译需要解译人员具备图像解译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就是专业知识, 地理区域知识和遥感系统知识。而且需要有实地调查的经验, 通过实地考察来判断解译的结果是否准确[1]。目前, 目视解译是遥感图像解译最基本的解译方法, 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目视解译分类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遥感图像与各种辅助资料 (地形图、专题图、各种气象水文资料等) 的结合, 进行人工判读之后, 手工编绘各种专题图。早期的遥感应用主要是采取这种方法。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形成了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 它通过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各种增强缩放和变换后, 判读人员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 直接用鼠标沿图像特征边缘准确的勾绘出地类界限, 从而达到地物分类。陈宁强等运用遥感处理软件, 对人机交互式土地资源遥感解译的条件过程及主要特点做了探索性研究;张松岭、杨邦杰等人提出了基于GIS的耕地遥感监测人机交互式图像解译系统;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在长期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制成了遥感图像人机交互判读系统, 可较好地满足区域规划、管理和决策以及遥感农情速报、遥感专题制图等多方面的需要,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2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分类是计算机支持下的智能化识别技术, 是计算机软件通过分析和计算地物光谱辐射的相似程度, 将相似的图斑进行归类, 以达到区分遥感图像中多种地物的目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包括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1.2.1 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也称为聚类分析或点群分析。即在图像中搜寻, 定义其自然相似光谱集群组的过程, 它不必对图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 仅依靠图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 (或纹理) 信息进行特征提取, 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 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所谓非监督, 是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 而仅凭遥感图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 随其自然地进行盲目的分类;其分类的结果, 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区分, 但在联机过程中并不确定类别的属性;其类属是通过事后对各类光谱响应曲线进行分析, 以及与实地调查数据相比较后确定的[2,3]。

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 方法简单, 且具有一定的精度。但是传统的非监督分类算法存在着分类精度较低, 分类结果比较粗糙等缺点。例如Kmeans算法、isodata算法等。严格说来, 分类效果的好坏需要经过实际调查来检验。当光谱特征类能够和唯一的地物类型相对应时, 非监督分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类差异很小时, 非监督的效果就不如监督的效果好。特别由于同谱异质、同质异谱以及混合像元等现象的存在, 非监督的结果不如监督的令人满意。因此, 非监督适用于图像中的类已知且特别规则和做大概的分类。

1.2.2 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 即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它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 它就是在分类之前通过目视判读和野外调查, 对遥感图像上某些样区中图像地物的类别属性有了先验知识, 作业人员按照由应用目的制订的分类系统;对每一种类别选取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 计算机计算每种训练样区的统计或其它信息, 同时用这些种子类别对判决函数进行训练, 使其符合于对各种子类别分类的要求, 随后用训练好的判决函数去对其它待分数据进行分类。使每个位像元和训练样本作比较, 按不同的规则将其划分到和其最相似的样本类, 以此完成对整个图像的分类。

与非监督分类相比, 训练场地的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 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 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要求, 判别函数有效。与非监督分类相比, 监督分类有一定的优势, 但也往往造成较多的错分、漏分情况, 使分类精度不高。

2 常规解译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目视解译方法的局限性

目视解译法一直是草原图像解译工作最常用的方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解译者的知识和经验在识别判读中起主要作用, 难以实现对海量空间信息的定量化分析, 费事费力, 工作效率低;主观因素作用大, 容易产生误判;目视解译劳动强度大, 人很易疲劳。在疲劳时进行图像解译, 精度往往会下降, 表现为解译勾绘的图斑细度达不到制图要求;在目视解译时, 很难综合较多的因素。所以, 容易出现片面解译的情况;对于人机交互式解译, 尽管它是对遥感原始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速度快, 数据处理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它的整个处理过程多是以人机交互式进行的, 各种处理往往离不开人工判读或人的经验与知识的介入[4,5]。

2.2 计算机分类的缺点

2.2.1 监督分类

(1) 分类系统的确定、训练样本的选择, 均人为主观因素较强, 分析者定义的类别也许并不是图像中存在的自然类别, 导致多维数据空间中各类别间并非独一无二, 而是有重叠;分析者所选择的训练样本也可能并不代表图像中的真实情形; (2) 由于图像中同一类别的光谱差异, 如同一森林类, 由于森林密度、年龄、阴影等的差异, 其森林类的内部方差大, 造成训练样本并没有很好的代表性; (3) 训练样本的选取和评估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 (4) 只能识别训练样本中所定义的类别, 若某类别由于训练者不知道或者其数量太少未被定义, 则监督分类不能识别。

2.2.2 非监督分类

(1) 它产生的光谱集群组并不一定对应于分析者想要的类别, 因此分析者面临着如何将它们和想要的类别相匹配的问题实际上很少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2) 分析者很难对产生的类别进行控制。因此其产生的类别也许并不能让分析者满意。 (3) 图像中各类别的光谱特征会随时间、地形等变化, 不同图像之间以及不同时段的图像之间的光谱集群组无法保持其连续性, 从而使其不同图像之间的对比变得困难。

2.3 遥感图像不共享

目前草原遥感图像一般都掌握在少数单位、少数人手里, 这对研究此方面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也极大地阻碍了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因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要求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达到信息共享, 这就迫切要求建立有关草原遥感图像的共享平台。

基于常规的图像解译方法, 在实际的遥感图像解译工作中, 人们常常要参考一幅或多幅基础图来进行解译, 比如参考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前人制作的草地类型图等等, 来协助判读和解译, 这样有利于提高解译的效率和准确度。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和对照另外一幅图时, 存在一个突出的不方便之处, 即遥感图像的色调、纹理和图斑不易与基础图对应, 通常是把两幅图 (基础图和图像) 摆在计算机屏幕的左右两边来对照和参考, 或者一幅放在工作台上, 另一幅显示在计算机上, 对比和参照时非常麻烦, 给解译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且解译的效率不高。尤其是当遥感图像和基础图的比例尺及投影不同时, 要把两个图的不同点或区域很好地对应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在目视解译或计算机监督分类时, 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3 结论

尽管目视解译方法中存在许多缺陷, 当前, 由于计算机自动识别的精度不够高, 目视判读仍然是草原遥感应用中一种不可缺少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技术和数学形态等一些原来实现困难的新方法也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发挥作用, 虽然这些新方法比传统的方法在分类精度上有明显提高, 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进行遥感图像分类势在必行。

在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下, 试想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 将经过假彩色合成或单波段的遥感影像, 按地理坐标、投影、分辨率, 与基础图件 (如草地类型图、地形图) 完全在空间上叠加, 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样一来, 两个图层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图斑、每一个区域都会完全一一对应。解译人员通过控制上层影像的透明度, 可以同时看到两个图层在空间上的叠合情况, 很容易进行两个图层间图斑的对比和分析。经过把遥感影像的色斑与基础图的图斑 (斑块) 作对比和参照分析, 可方便、高效地进行目视解译, 可较准确地得出解译结果。同时, 叠加后的遥感影像可以用来验证基础图件的准确性。例如:河流的形状、湖泊的轮廓等。

影像解译工作是遥感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多年来研究人员在影像和基础图对比分析工作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该项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从理论上将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软件技术, 改进现有方法的局限之处;在实践上要突破常规方法, 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有机地融合, 可为遥感解译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不仅大大地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同时也可为广大解译工作者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便于推进和实现遥感影像的共享使用。

此外, 如果该项研究成功, 不仅可以应用到农业遥感应用研究, 甚至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学科领域的遥感应用研究。因此, 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实现我国的“数字农业”也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草地类型的分布及变化是草原工作者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对于较大面积的草地,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和划分草地资源的类型是当今草原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草地分类常用的方法有2种:目视解译法和计算机自动分类。简述了草原遥感影像常规解译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 试提出研究一种辅助草原遥感影像解译的半透明叠加法。

关键词:草原,解译,遥感

参考文献

[1]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傅肃性.遥感专题分析与地学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孙家柄.遥感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Li Jing.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Resourcesand Grazing Ecosystem by Remote Sensing and GIS[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1996.

[5]李博.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健脾补肾活血汤下一篇:山羊口疮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