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活血汤

2024-05-28

健脾补肾活血汤(精选8篇)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1

骨量减少主要是由于骨头中钙含量的减少引起的,钙含量减少后,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一旦患上骨质疏松症,极容易发生骨折。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是一种继发性的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失、血糖过高、营养不良以及运动量减少。该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期间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患者,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1~70岁,患病时间为3~26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 ,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80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骨量均出现明显的减少,近3个月来未服用任何能够对骨代谢造成影响的药物。

1.3 方 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控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口服降血糖的药物或者进行胰岛素及二甲双胍的注射,每天服用1次1粒氨基酸螯合钙胶囊,进行补钙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活血汤。补肾健脾活血汤主要由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山药、赤芍、熟地黄、药用仙灵牌、茯苓、丹参、白术、延胡素、党参 、当归、川穹、生地黄、骨碎补、泽泻、甘草、丹皮、元胡、淫羊藿、山茱萸煎熬而成,每天煎熬1剂,分2次进行服用。

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1.4 疗效判定

腰背疼痛消除,骨密度增加>0.059g/cm2,即为显效。腰背疼痛明显好转,骨密度增加<0.059g/cm2,即为有效。腰背疼痛有轻微好转,骨密度无改变,则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如空腹血糖值、血骨钙素、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吡啶酚。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 者的改善程 度更明显 ,其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经常出现骨密度降低、骨量较少的症状,骨量减少是一种常见的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但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所以临床上尚未明确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临床工作者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的发生与骨骼代谢有关[2]。骨骼代谢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破骨细胞进行骨吸收的过程以及成骨细胞进行骨形成的过程,骨吸收和骨形成通常情况下都会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之后,自身营养出现不良,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导致骨质发生丢失。有关实验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患有糖尿病后,其肾脏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尿蛋白增加,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发生大量丢失。人的骨骼中的基本构成物质就有蛋白质,蛋白质一旦发生丢失,人体通过食物摄入的钙和磷无法在骨骼中沉积,无法被骨骼吸收,导致骨骼中钙元素含量逐渐减少,进一步引发骨量减少,甚至是骨质疏松症。因此,在早期发现并对蛋白尿排泄进行及时的控制,有利于减缓骨骼中钙元素含量的减少。

在中医学中,蛋白宜藏不宜泄,属于精微的中医学范畴。脾脏和肾脏是五脏摄取精微物质的重要脏器。肾是人身体的本源,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与肾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骨量减少多为肾虚,肾虚而无法固本藏精,精微物质发生外泄,由蛋白尿排泄而出,导致肾虚程度加深,严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医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和肾虚、脾虚有关。治疗这种疾病的根本应以治疗肾虚、脾虚为本,疏通血瘀为标,通络止痛为辅。针对肾虚、脾虚引起血瘀这点,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主要使用自制的补肾健脾活血汤, 通过对机体进行综合性的调理,以对人体内的肾脏和脾脏进行调理。药方中的骨碎补、金樱子、淫羊藿能够起到壮骨固摄温肾滋肝的作用;党参、山药和白术能够健脾益气;赤芍、当归、川穹和元胡能够活血化瘀,通经疏络;山茱萸、熟地黄和生地黄能够对肝肾进行滋补,强化筋骨,活血化瘀,祛湿止痛[3]。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尽管治疗前后,患者有所好转,但在常规基础上辅助使用补肾健脾活血汤的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好转。补肾健脾活血汤作为一种中药汤剂,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经疏络、强化筋骨、滋阴补肾、健脾益气、祛湿止痛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患者的腰背疼痛,促进患者骨骼对钙的吸收,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年成都会议“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的诊断标准[1]。102例均呈慢性病程,病史6个月~17年。表现为腹部胀满、腹痛、腹泻,大便呈糊状,3~5次/日,常伴有少量脓血和黏液,重型发作时伴有里急后重,脓血便。纤维结肠镜报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触及易出血,多处浅表溃疡及糜烂、脓性分泌物。大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根据患者的意愿将102例分为中医药健脾活血灌肠汤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0.3±12.2岁,平均病程2.24年。初发型11例、慢性复发型31例、慢性持续型6例;病变累及全结肠3例、直肠9例、直肠乙状结肠14例、左半结肠13例、右半结肠9例;轻度17例、中度27例、重度4例。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1±11.7岁,平均病程2.09年。初发型14例、慢性复发型35例、慢性持续型5例;病变累及全结肠7例、直肠11例、直肠乙状结肠14例、左半结肠13例、右半结肠9例;轻度19例、中度29例、重度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肠镜下病变范围及程度上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健脾活血灌肠汤保留灌肠。方剂如下: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黄连15g,红藤15g,败酱草15g,丹参30g,赤芍20g,益母草20g,地榆炭12g,牡丹皮15g,牛膝20g,乳香15g,三七12g等。水煎至100~150ml,加白芨粉15g混勻,每晚睡前清肠后保留灌肠,1次/日。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5g/次,4次/日,症状缓解后改为0.5g/次,3次/日,重症患者加服强的松片20mg,1次/日顿服。两组治疗4周1疗程,4周后复查结肠镜和大便常规,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年成都会议“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的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粪常规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粪常规检查红细胞<10个/HP,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无明显改善。以显效和有效总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治疗组48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54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中药健脾活血灌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同规范西药治疗疗效相当。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关节酸痛,2例有恶心、反胃和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粒细胞减少,均未停药,完成对照观察。见表1。

讨论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白术可促进组织修复,有利于溃疡愈合。黄连、红藤、败酱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抗菌,清肠止痛。丹参、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调节微循环,减轻和消除病变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炎症反应。地榆炭、牡丹皮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功效。牛膝、乳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三七可减少血管通透性,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局部水肿,且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2]。白芨含有膜性物质,其性黏,具有保护肠黏膜,收敛止血生肌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将白芨打成粉状,容易布散黏膜面,可在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屏障作用,起到保护黏膜、促进黏膜再生、止血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之功能[3]。诸药合用有明显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生肌敛疮、涩肠止泻、消炎止痛之功效,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2):138-141.

2 董利平,倪广林.中药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7):1481-1482.

3 罗文芳,黄爱娟.地榆炭、白及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6):1144-1145.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3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诊断标准, 并经基础妇科检查、盆腔B超、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 (28.95±5.31) 岁;流产次数2~5次, 平均 (3.61±1.42) 次, EWAb呈阳性或弱阳性33例, ACA呈阳性或弱阳性35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 (28.47±5.35) 岁;流产次数2-5次, 平均 (3.58±1.50) 次, EWAb呈阳性或弱阳性32例, ACA呈阳性或弱阳性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嘱其减轻精神负担, 保持乐观心态, 并嘱其进脂肪含量低、营养成分高的食物,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 每日10mg口服, 每晚服用;研究组给予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 (组方为熟地黄、杜仲、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人参、山药、茯苓、甘草、益母草、丹参、桃仁、莪术、泽兰、连翘等) ,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温服, 月经期停药, 连续服用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5]

显效:患者EMAb, ACA全部转阴,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患者EMAb, ACA至少有1项或超过l项转阴,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患者EMAb, ACA抗体无一项转阴,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显效21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显效6例, 有效16例, 总有效率55.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 本症有虚有实。虚证是肾虚、气血虚弱、脾土不足, 胞胎不得孕育而流产;实证为母体血热、肾虚或外伤而导致内分泌不足、气血循环不佳、肾虚冲任失和而胎元不固而导致流产。

西医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常常是使用激素及阿司匹林, 如泼尼松加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但是该法可以导致延期妊娠、糖尿病、子痫或胎膜早破等并发症, 对胎儿有确定的不利影响, 并且有研究指出, 西医药物治疗即使患者EMAb, ACA抗体转阴后, 妊娠率仍然不理想[6]。而祖国中医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有着较深的研究, 对于该症患者来说, 如果仅给予患者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来抑制抗体的产生但却忽视纠正免疫紊乱状态, 就会出现停药后再次出现EMAb, ACA阳性而致再次流产的情况, 中医认为治疗滑胎必须以补肾固冲任为主, 通过对人体免疫功能多环节、多靶点的积极影响, 能够对免疫习惯性流产的多种免疫因素发挥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具有较好的填精益髓、补肾养血的功效, 方中补气健脾之药配合活血化瘀解毒之药, 诸药合用, 使先天之肾气与后天之脾气相互调摄, 能够共同调整肌体免疫失衡状态, 消除并抑制EMAb, ACA抗体的产生, 并且无明显副作用。本文采用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 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且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 说明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能有效促进EMAb, ACA转阴, 恢复正常生殖功能。

总之, 应用补肾健脾活血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既符合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 又避免了虚不受补的治疗难点, 能够促进患者EMAb, ACA转阴, 达到治疗目的, 该药双向调节作用和较小的不良反应具备独特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党建丽.自拟安胎汤加味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30例临床[J].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12) :56.

[2]汤月萍.免疫异常增高型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初探[J].四川中医, 2007, 25 (1) :22.

[3]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程聚玲, 马淑红.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53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 25 (3) :15.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抽取病例104例, 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女性24例, 男性28例;年龄43~78岁, 平均61.4岁;病程1~15年, 平均4.2年;观察组男29例, 女23例;年龄42~79岁, 平均62.2岁;病程为1~16年, 平均4.6年。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氧气吸入、抗感染、支气管解痉剂进行治疗, 在全身或局部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 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强心利尿剂, 同时对酸碱失衡现象进行纠正。对照组: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 250 mL/次, 1次/d, 坚持半个月;观察组:服用补肾益金汤, 主要方剂组成为黄芪、丹参、炒苏子各20 g, 炒莱菔子、知母、菟丝子各15g, 白术、紫河车各12 g, 人参、杏仁、桔梗各9 g、蛤蚧6 g。水煎服1剂/d, 分早晚2次服用, 坚持服用半个月[2]。

1.3 疗效评价方法

(1) 显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表现均已彻底消失, 听诊后发现两肺呼吸音非常清晰, 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已有明显好转; (2) 有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表现有明显好转, 听诊后发现两肺呼吸音略粗或啰音一定程度的减少, 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有一定的好转; (3) 无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均无任何的变化[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 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症状好转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为:显效15例, 有效22例, 无效15例, 有效率71.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为:显效21例, 有效27例, 无效4例, 有效率92.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气指数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pH值、PaO2、PaCO2分别为: (7.13±0.06) 、 (45.26±7.22) mmHg、 (71.68±4.63) mmHg, 治疗后pH值、PaO2、PaCO2分别为: (7.22±0.05) 、 (61.17±6.83) mmHg、 (62.48±4.76) mmHg;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H值、PaO2、PaCO2分别为: (7.17±0.07) 、 (46.08±8.94) mmHg、 (72.07±5.12) mmHg, 治疗后pH值、PaO2、PaCO2分别为: (7.45±0.08) 、 (73.24±8.26) mmHg、 (43.72±5.18) mmHg。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3例 (25.0%) 及治疗后病情复发例数18例34.6%;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 (3.8%) 和治疗后病情复发例数4例 (7.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 血液之所以能够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主要赖于气的推动, 阳气主要对其起温煦的作用。气虚或气机郁滞或阳失温煦, 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瘀症状。当COPD症状发作时可从多方面导致患者出现瘀血症状。久咳伤肺, 进而导致肺气亏虚, 且气为血帅, 气虚则血行必将无力而最终致瘀;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肺可助心主治节, 对血液循环进行调节[4]。

有研究认为, 痰证的血液循环的病理基础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出现显著异常, 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液呈现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明显增高;而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其甲皱微循环检测结果均提示存在明显的瘀血证, 且喘息和瘀血之间通常情况下互为因果, 喘咳甚则瘀甚, 瘀甚又导致喘咳症状重[5]。

该次研究所用的补肾益金汤方中的白术、黄芪、人参主要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蛤蚧、紫河车、菟丝子主要具有补肾纳气平喘的功效;半夏可以发挥温化痰饮, 肃清气道的作用杏仁具有宣降肺气, 止咳平喘的功效, 二药均可入肺经, 合用可以起到宣降肺气, 化痰平喘的作用, 达到“以通为补, 邪祛正自安”的效果;杏仁、半夏、丹参主要具有活血化瘀、止咳化痰、宣肺下气的功效, 上述药物合用可以达到补肾益肺、纳气平喘、健脾敛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25 (18) :452-453.

[2]赵文, 罗凤鸣, 何成奇.肺康复与补肾中药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4 (12) :2643-2644.

[3]杨素娟, 杨绍俊, 杨斐斐.健脾固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56例[J].陕西中医, 2009, 24 (14) :298-299.

[4]黄礼明.试论痰、瘀、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辨治中的重要性[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2 (13) :116-117.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5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雌性SD大鼠, 120只, SPF级雄性SD大鼠, 20只, 6周龄, 体重 (200±20) g, 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质量合格证号:0037647。

1.2 药物及试剂

桃红四物汤 (地黄15g、川芎8g、白芍10g、当归12g、桃仁6g、红花4g) 、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10g、薏苡仁10g、缩砂仁10g、桔梗10g、白扁豆15g、白茯苓20g、生晒参20g、甘草20g、白术20g、山药20g。) 、金匮肾气丸 (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9g、茯苓9g、牡丹皮9g、桂枝3g、附子3g) :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中药房提供。按比例将原方药物置于搪瓷药罐中, 以1:10加入蒸馏水浸泡2小时, 加热煮沸30分钟, 滤出头煎, 药渣加蒸馏水适量, 再煮沸30分钟, 滤出二煎, 合并2次滤液, 浓缩成200%置冰箱。鼠抗兔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抗体:购自美国Maxim Biotech Inc公司;SP试剂盒和DAB染色剂: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5%2、4、6, 三硝基苯磺酸 (TNBs) :购自Sigma公司。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1]

大鼠造模前禁食不禁水48小时, 禁食24小时后提起鼠尾将其悬空, 使挣扎以排出大肠远端的大便, 共2次, 每次相隔6小时以上, 排空大便后以氯胺酮 (100mg/kg) 一次性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用外径为2mm的硅胶管插入大鼠肛内约8cm, 经管内注入5%2、4、6, TNBs水溶液0.4ml (100mg/kg) 加入50%乙醇0.25ml, 约10秒灌注完毕。

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SPF级SD雌性大鼠, 造模第2天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 每组20只。将大鼠鼠尾常规用碘伏消毒, 再用酒精去碘, 用1ml注射器将约含2×106个雄性SD大鼠MSC的悬浮液[2]约0.4ml经鼠尾静脉注射于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及补肾组各只大鼠体内。按照实验动物及人体表面积比例换算, 活血组大鼠桃红四物汤剂量为12g/kg、健脾组大鼠参苓白术散剂量为30g/kg、补肾组大鼠金匮肾气丸药物剂量为16g/kg, 其他各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ml/只, 灌胃给药, 均为每日1次, 连续15天。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各组动物灌胃结束后, 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脱颈椎法处死动物, 迅速剖腹, 剖取距肛门2~10cm处结肠共8cm, 沿肠系膜缘剪开肠腔, 用冰生理盐水冲洗肠内容物, 冲洗干净后, 用无菌滤纸迅速拭干, 将结肠组织以4%多聚甲醛固定, 常规石腊包埋、切片待检。

2.4 细胞增殖的检测

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每张切片计算5个不同视野中1000个细胞中的PCNA阳性细胞数, 以1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数来表示增殖细胞指数 (PCNA-labeling indices, LI) 。

2.5 细胞周期的观察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420型流式细胞仪测定。根据细胞DNA含量分布组方图, 由程序化的计算机采用Barlogic的图解法, 将处于不同时相的细胞分为3部分, 即G0/1期 (静止期) 、S期 (DNA合成期) 、G2/M期 (有丝分裂期)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结果 见表1。

与移植组比较*P<0.05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 (U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 在肠道菌群参与下, 启动了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 导致免疫和炎症过程, 且可能由于免疫调节紊乱, 这种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于自限[3]。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生物学特征, 通过干细胞移植, 理论上可能进行重建或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修复胃肠道的炎症损伤, 对UC起治疗作用[4]。

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是骨髓中的一类干细胞, 可在适当的诱导剂刺激下在体内外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 具有取材方便、体外培养容易、易于诱导等特点[5], Liechy[6]等利用人的MSC移植绵羊, 证实异基因移植的MSC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 而且具有特殊的免疫特点, 能够在异基因环境中存活, 所以骨髓MSC成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的热点。

细胞增殖动力学是影响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 真核细胞的周期主要可分为4个阶段:G1期、S期 (DNA合成期) 、G2期和M期 (有丝分裂期) , 而G0期细胞可能是相对静止的处于“休息”期, 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高表明细胞的增殖活性强。由于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在细胞增殖和DNA合成过程起重要作用, 为D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 因而成为目前较常用的评价细胞增殖的指标, 能直接反映细胞增殖状态, 其表达上凋或下调提示细胞增殖水平的上升或下降[7]。

本实验表明:MSC移植于结肠炎大鼠后, 随血循环定位于结肠, 增强UC大鼠结肠黏膜细胞的再生。中医健脾、补肾、活血法中药可促进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中的G2/M期细胞比率增高, 其中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促进结肠炎大鼠MSC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较明显, 这可能是该疗法治疗及维持肠黏膜组织结构及功能完整的机制之一。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健脾、补肾法方药对结肠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 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 三硝基苯磺酸 (TNBs) 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 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 第2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MSC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活血、健脾、补肾各组分别以桃红四物汤、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灌胃, 每天1次, 共15天。疗程结束后, 取大鼠结肠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活血组大鼠增殖细胞指数 (LI) 明显增高, G0/1期细胞明显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加, 与移植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可明显促进结肠炎大鼠MSC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中医药疗法,中药 (复方) ,/治疗应用,大鼠

参考文献

[1]张涛, 谢建群.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6, 14 (4) :240.

[2]杨晋, 李映红, 张永锋, 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8 (6) :337.

[3]Latella G, Fiocchi C, Caprilli R.Late-breaking news from the“4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Capri:2006, Inflamm Bowel Dis, 2007, 13:103i.

[4]陈达凡, 袁耀宗.干细胞移植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 28 (4) :267.

[5]刘树辉, 曹中伟, 秦书俭, 等.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研究.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 27 (2) :35.

[6]Liechty KW, Machkenzie TC, Shaaban AF, et al.Human mensen-chymal stem cells engraft and demonstrate site 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after inuterotransplantation in sheep.Nature Med, 2000, 6 (5) :1282.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6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药,治疗

骨质疏松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以老年骨质疏松为多见。老年骨质疏松又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 临床通常表现腰背疼痛、四肢疼痛, 易出现脊柱畸形, 甚至骨折, 尤以股骨颈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我科2003年2月~2007年8月以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56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96例, 年龄50~70岁, 男32例, 女64例, 均排除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继发性骨质疏松, 并排除心血管、肝肾严重原发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服用中药补肾活血汤) 56例, 男18例, 女38例;对照组 (口服维丁钙片) 40例, 男14例, 女2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无统计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

依据腰背部疼痛、叩击痛等临床表现, 并配合X线检查。X线检查:脊柱椎体横行骨小梁减少、变细;椎体密度减低, 横行骨小梁减少或消失;严重者椎体透亮、可发生多个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骨折或双凹变形。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汤 (主要由当归10g, 白芍10g, 杜仲10g, 熟地黄12g, 骨碎补10g, 续断10g, 甘草6g等组成) , 每日1剂, 每日煎服2次, 连续服药2个月。对照组口服维丁钙片每日3次, 一次2片, 连服2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骨骼疼痛改善情况, 血、尿、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

1.5 疗效判断标准[1]

根据骨骼疼痛缓解程度, 分3级评定效果:显效:骨骼疼痛完全缓解;有效:骨骼疼痛较原有程度减轻一半以上;无效:骨骼疼痛无改善或稍有缓解。

2 结果

治疗2个月后, 治疗组显效27例, 有效2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9例, 有效18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67.50%。经Ridit分析,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附表。

3 讨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的老年性代谢性

骨疾病, 通常与老年人激素分泌功能减退, 老年人对钙盐及其它营养物质的肠道吸收机能减退、不能维持代谢的正平衡有关。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多与肝肾亏虚或肾虚有关, 其治疗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养血活血。本方当归入肝经, 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的功效;白芍配甘草, 酸甘化阴, 既可制约补肾壮阳药之过, 使阴阳平衡, 又可缓急止痛;杜仲补肝肾, 强筋骨;骨碎补苦温, 入肝肾经, 功能补肾壮阳温脾;续断具有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作用。诸药配合, 共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通过以上临床观察, 本方能有效地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疗效是肯定的。且有实验证明, 补肾活血中药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2], 成骨细胞的增殖能有效地促进骨的生成。亦有人报道[3], 补肾中药可增加肠道内CaBp-D9k mRNA水平, 增加CaBp-D9k的含量, 从而改善肠道对钙的吸收, 纠正体内负钙平衡状态, 进而纠正骨组织钙的流失。现代药理学证明, 续断具有类似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4],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有时可通过补充雌激素取得疗效, 而中药能避免单纯使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贾金英, 邓小明, 张磊.骨痛宁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 1999, 11 (10) :18.

[2]张宁, 刘世巍, 韩凤岳, 等.补肾活血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J].中国骨伤, 2004, 17 (11) :659-661.

[3]丁桂芝, 刘忠厚, 周勇.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7, 3 (2) :83.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坐骨神经痛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2]。其中针灸合并肾活血汤治疗27例, 其中男性17例, 女性10例, 年龄35~60岁, 平均 (45±9.3) 岁, 单纯针灸组27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6例, 年龄41~72岁, 平均946±7.1) 岁。2组病程均为2周~6个月。2组在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疗法

根据疼痛放射部位, 取下肢相对应的穴位。如疼痛经臀部放射至足趾, 取相应的命门、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穴位取准后, 先常规消毒局部, 用1.5~2寸毫针快速刺入1~1.5寸, 采用强刺激疗法, 体弱者手法宜轻。得气后尽量使针感上下放射, 留针20~30min, 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期间病肢反复做伸曲运动, 部分患者下肢疼痛可立即缓解, 初发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每日1次, 每15天为1个疗程。间隔5d再行第2个疗程。

1.2.2 补肾活血汤

中药熟地、杜仲、枸杞、菟丝子、归尾、没药、山萸肉、红花、独活、淡苁蓉、破故纸适量煎水服。每日1煎, 15d为1个疗程。间隔5d再行第2个疗程。

其中针灸合并肾活血汤组2种治疗方法合用。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进行分析, 组间比较t检验, 显著性标准P=0.05。

2 结果

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减轻为起效, 症状与体征消失患肢活动自如1年内无复发为痊愈, 见表1。

3 体会

坐骨神经由腰四-骶三神经根组成。多种因素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而引起相关症状。临床治疗大多采用卧床休息, 激素消肿止痛类药物进行缓解, 效果有限、时间长、患者痛苦大。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 临床上多按风寒湿、顽痹及筋痹等论治。肝肾亏虚素体虚弱, 无力驱邪外出, 寒湿之邪逐渐深人。久病伤阴, 致肝肾不足, 筋骨失于濡养, 致筋脉牵扯拘急, 骨节疼痛而活动时更甚。本研究取穴命门、腰阳关、环跳、秩边等有强肾壮腰、活血化瘀的功效[3,4], 补肾活血汤方剂中君药熟地、杜仲、枸杞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强筋骨的作用, 臣药归尾没药、山萸肉、红花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之功效, 本研究显示采用坐骨神经经络分布穴位针灸并补肾活血汤内服的办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起效快, 可以缩短病程, 提高痊愈率,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坐骨神经痛采用坐骨神经经络分布穴位针灸并补肾活血汤内服的办法治疗效果, 提高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 比较联合补肾活血汤与单纯使用针灸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使用补肾活血汤更有利于坐骨神经痛痊愈。

关键词:针灸,补肾活血汤,坐骨神经痛

参考文献

[1]朱春海.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5) :177~17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2.

[3]付梅.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 2009, 31 (6) :938~939.

健脾补肾活血汤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均为本院2009~2012年收治,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8例, 男25例, 女13例;平均年龄 (69±6.4) 岁;病程0.34~2 (0.81±0.45) 年;ADL评分 (40.39±5.90) 分, MMSE评分 (13.87±2.91) 分;轻、中度痴呆32例 (MMSE10~24分) , 重度6例 (MMSE<9分) ;合并高血压21例, 糖尿病9例。对照组37例, 男24例, 女13例;平均年龄 (70.3±7.2) 岁;病程0.27~2 (0.80±0.44) 年;ADL评分 (40.25±5.69) 分, MMSE评分 (13.56±2.89) 分;轻、中度痴呆33例, 重度4例;合并高血压19例, 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 修订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IV) 标准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断标准》[1]: (1) 有痴呆表现; (2) 有脑血管病的证据; (3) 上述两种损害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1.3 排除标准

(1) 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 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活动性癫痫; (2) 导致痴呆的其他疾病, 如老年性痴呆及路易体病等; (3) 诊断为抑郁症患者,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评分>8分, 或有其他精神疾患的患者; (4) 存在干扰药物评价的其他疾病或其他药物使用者。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给药

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分散片 (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 口服, 200mg/次, 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加用自拟补肾活血健脑汤口服。方药:制首乌15g、枸杞子15g、淫羊藿15g、麦冬10g、熟地黄15g、山萸肉12g、葛根30g、丹参30g、地龙10g、川芎10g。加减:热象明显的加黄芩10g、栀子10g;阴虚明显的加生地15g、女贞子15g;瘀血明显加桃仁、红花各10g;头晕耳鸣加天麻10g、钩藤15g;痰浊壅盛、纳呆、脘腹胀满加法半夏15g、胆南星10g、陈皮10g;夜眠欠佳加合欢皮15g。每日1剂, 水煎服。两组均3个月为1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及认知能力。ADL采用Barthes指数评定:总积分0~19分为生活完全依赖;20~39分为严重依赖;40~60分为中度依赖;>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认知能力评定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R) 标准[2]。

2.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 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见表1。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4 体会

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 伙伴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损害。血管性痴呆属中医“痴呆”的范畴, 其发生发展与肾虚及血瘀有着密切的关系。肾精充足则脑髓充实, 反之则肾精亏虚, 髓海失养, 则记忆力减退, 智能障碍。另血管性痴呆是与中风相关的智能障碍, 与瘀血有关[4]。中风后由于脑络瘀阻, 直接损伤脑髓, 气血精气难以上输, 导致脑乏清阳和津液之濡。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有“凡瘀血也令人善忘”等阐述。治疗上采用补肾活血健脑之法。方中熟地、山萸肉、淫羊藿、枸杞子、制首乌补肾养阴;丹参、川芎、地龙、葛根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何首乌通过对脑中型单胺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来调节动物的中枢递质的水平, 从而调节其中枢活动, 提高老年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受体水平, 减少多巴胺神经元因衰老而引起的丢失[5]。淫羊藿及枸杞子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性记忆障碍或增加老年人记忆能力的作用[6]。地龙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川芎、丹参、葛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的作用[7]。全方共奏补肾活血、健脑益智之效。本文结果表明, 血管性痴呆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活血健脑汤, 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茴拉西坦分散片口服, 疗效可靠, 能够显著改善轻中度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田金洲, 朝明向, 涂晋文, 等.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3 (5) :16.

[2]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诊疗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0.

[3]恽小平.康复评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239.

[4]高颖, 谢颖桢.试论浊毒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中国中医急症, 2000, 9 (6) :266.

[5]邵玉英, 杨学峰, 邵梦杨.通络补脑汤治疗老年期痴呆58例.中医杂志, 2001, 12 (1) :58.

[6]江黎明, 李明志, 韩宝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活性中草药及其成分的筛选.中草药, 1994, 25 (2) :79.

上一篇:金融消费公司下一篇:非常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