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解毒汤(共7篇)
益气活血解毒汤 篇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及生活无规律,发病率不断上升,并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2]。我国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心痛”、“胸痹”等范畴,气滞血瘀是其基本病机,因此,治疗时应以益气、活血为主[3]。为了探讨气虚血瘀型心绞痛行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60例,男89例,女71例;年龄49~76(63.85±6.72)岁;病程0.5~14(6.09±1.24)年;心绞痛类型:稳定型71例,不稳定型8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确诊为气滞血瘀型;排除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包括间断吸氧、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无药物禁忌者给予β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等;同时进行抗凝(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者,给予控压、降脂等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组方为:黄芪、葛根25g,当归12g,党参、丹参、红花、赤芍各10g,川芎、郁金各9g,水蛭5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1)显效: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心电图缺血性ST段回落>0.05m V,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25%或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各项症状、心绞痛次数及心电图等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以显效+有效计算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见表2。
3 讨论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导致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心痛”、“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久病入络、痹而不通,从而造成虚、瘀、毒互结,痹阻心脉,最终形成心绞痛[6]。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益气活血、通经活络、解毒化瘀等为主要原则。本研究所用益气活血解毒汤中,黄芪、党参主要功效为益气固表、补中益气,葛根、当归、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郁金均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良药,水蛭可起到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诸药联用,可到达活血化瘀、补气益气、解毒通络的作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杨明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疗效和心绞痛症状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 81.25%,P<0.05),与资料结果一致。
相关资料显示[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绞痛的最重要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因此,降低炎症反应对于提高心绞痛治疗效果意义重大。hs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是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标志物。研究发现,hs-CRP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其炎性反应强度,其水平变化被用来评估冠心病高危程度及患者预后[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活血解毒汤在缓解心绞痛患者炎性反应方面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缓解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性反应,提高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摘要:选取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81.25%,P<0.05)。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缓解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性反应,提高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益气活血解毒汤
参考文献
[1]彭伟军,邢之华,廖翔,等.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IL-6、TNF-α及ICAM-1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7):49-51.
[2]张伟霞,白岩.益气活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10):1276-1277.
[3]孙海涛.从"风"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河南中医,2012,32(7):927928.
[4]刘光颖,张哲,李峥,等.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1):26162619.
[5]雷蕾,李长生,王逢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运动平板试验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9)624-626.
[6]李忠志,陈思思,韩宁林,等.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73-1274.
[7]杨明,舒婵娟,胡业彬.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1-2.
[8]王珊珊,纪文岩.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型与Hs-CRP、IL-6、Lp-PLA的相关性[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0):877-879.
[9]于伟,周风云,刘青,等.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5,55(42):81-82.
[10]官颖,官捷.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hs-CRP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4):723-725.
益气活血解毒汤 篇2
关键词:解毒活血汤,中医治疗,术后发热
术后发热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西药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有着更好的疗效。我院2002-2008年运用自拟解毒活血汤治疗手术术后发热患者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手术后发热患者50例, 年龄6~59岁;体温37.5~39.6℃。临床表现:发热伴头晕、乏力、出虚汗、食欲不振等。发热特点:午后、晚间较重, 手、足心热明显。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年龄、体温、临床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输液治疗,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口服解毒活血汤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治疗。药物组成:银花15g、连翘15g、败酱草15g、天花粉15g、赤芍30g、生地10g、丹皮10g、川芎10g、当归10g、酒大黄3g、生甘草5g。气血虚者加白术30g、黄芪30g, 阴虚者加猪苓20g、青蒿10g、麦门冬20g;湿甚者加泽泻10g、薏仁30g、血瘀甚者加郁金15g、虎杖20g。加水500ml, 浸泡20min, 煎沸15~20min取汁200ml, 再加水300ml煎煮10min, 去渣, 取汁200ml, 2次药液混合, 早晚各服200ml, 每天1剂。
1.3 疗效标准
治愈:用药3d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伴随症状消失, 停药体温不回升;好转:用药1周体温降为正常, 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用药1周体温及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典型病例
患者, 男, 6岁, 因肝脏外伤手术后每天午后发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2℃, 经使用抗感染治疗3d后无明显效果, 行各项检查未发现感染灶, 遂请我科会诊协助诊治。会诊:患儿神疲乏力、发热、出汗、食欲不振。面色萎黄, 唇淡暗, 舌质暗红, 舌下脉络紫暗迂曲, 苔薄白, 脉细数, 辨证属内伤发热, 为瘀血内停, 郁而发热, 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处方:银花6g、连翘6g、败酱草6g、天花粉10g、赤芍10g、丹皮5g、川芎5g、服方1剂后体温降为37.8℃, 继服2剂体温转为正常, 乏力、纳差好转。再服3剂巩固治疗, 15d后随访已痊愈出院。
4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由于病原体与单核巨噬细胞互相作用, 释放出一种内源性致热原, 入血作用于下丘脑前部, 合成前列腺素, 作为神经递质而引起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是由于术中、术后切口渗血、渗液于周围组织, 机体对渗出的物质进行吸收而引起发热, 属吸收热。中医对术后发热辨证分析多认为由于瘀血蓄积、壅塞气机、气血郁遏不通而发热, 与热毒、血瘀、血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认为“瘟毒在内烧炼其血, 血受烧炼, 其血必凝”;清·唐容川著《血证论》中也提出:“离经之血便是瘀”并指出“又有瘀血发热者, 瘀血在肌肉, 则翕翕发热, 证象白虎”、“血虚者, 发热汗出, 以血不配气, 则气盛而外泄也”另外还阐述了“血由火生, 补血而不清火, 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明确了术后发热与热毒、瘀血、血虚的关系, 以及清火之剂对血虚的治疗机制。现代医学通过实验观察也验证了瘀血与发热的密切关系。江欢等[1]发现内毒素使机体释放的多种炎性递质可在内皮和单核细胞表面诱导组织因子 (TF) 的表达, 从而启动凝血途径, 内皮细胞受损、内皮下胶原暴露也能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引起血小板活化, 促进血栓形成。阐释了中医“热毒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医学基础。而临床中术后发热常与热毒、血瘀、血虚之证互见, 单纯证型少见。笔者根据历代医家对中医发热的论述结合临床经验自拟解毒活血方剂以金银花、连翘、败酱草为君, 以清热解毒治邪实之标, 兼治火亢不能生血以清火滋血。赤芍、生地、丹皮、川芎、酒大黄、当归共奏凉血、活血, 补血之功;天花粉消痰软坚以防痰瘀互结;生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全方凉血清火, 血寒而热毒散, 补血活血, 血行而瘀血除。
本研究显示, 解毒活血汤治疗术后发热的疗效较好,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益气活血解毒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6例患者均为2010年5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者, 且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证。分组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43例, 男26例, 女17例, 年龄29~62岁, 平均 (44.5±8.3) 岁;病程1.5~11.5年, 平均 (6.7±1.6) 年;伴高血压病16例, 冠心病4例, 糖尿病1例。对照组43例, 男25例, 女18例;年龄30~54岁, 平均 (43.6±8.1) 岁;病程1.4~12.2年, 平均 (6.5±1.5) 年;伴高血压病15例, 冠心病4例, 糖尿病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病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纳入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均进行健康指导, 治疗期间均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以及难消化的食物, 做到三餐按时就食, 不易过饱, 饭后不要躺着, 坐着, 适当运动, 保持良好心情等。若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应酌加降压、扩冠、降糖药物。 (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多潘立酮每次10mg, 餐前服, tid (国药准字号:H10910003) 、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150mg, 餐前服, tid (国药准字号:H10920071) 、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 餐后服tid (国药准字号:H20013267) 。 (2) 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解毒汤。方药:黄芪30g, 党参30g, 白术15g, 川芎10g, 三七粉 (冲服) 3g, 砂仁6g, 藿香10g, 黄连6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2g、神曲10g、山楂10g水煎, 每日1剂, 分2次饭温服。 (药物由我院药房提供) 。
4周为1个疗程, 观察2个疗程统计结果。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符合2003年大连全国CG专题讨论标准制定[1]。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2003年重庆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慢性胃炎诊治方案制定[2]。
1.3.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相关部分制定如下:
(1) 主症:上腹胀满、胃脘刺痛。 (2) 次症:气短、疲惫乏力、食少、嗳气、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 脉细弱或细涩。证型确定:具备主症加2项或2项以上次症即可确立。
1.4 观察指标
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舌、脉象等治疗前后积分的变化进行评价, 将症状分为正常 (0) 、轻 (2) 、中 (4) 、重 (6) 4级。
治疗前后电子胃镜观察胃黏膜的变化。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草案) 中的标准[4]而制定。近期临床疗效分为四种。 (1) 痊愈: (1) 临床主要症状消失, 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 (2) 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 (3) 活检组织病理证实及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 (2) 显效: (1) 临床主要症状消失, 次要症状基本消失。 (2) 胃镜复查胃豁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 (3) 活组织病理证实及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达2个级度以上 (含2个级度) 。 (3) 有效: (1) 临床主要症状显著减轻。 (2) 胃镜检查胃钻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 炎症有所减轻。 (3) 活组织病理证实及胃镜所见慢性炎症减轻一个级度以上, 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减轻。 (4) 无效: (1) 临床症状、体征没有变化或加重。 (2) 胃镜检查胃钻膜病变没有变化或加重。 (3) 胃钻膜活组织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应用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表1)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比较, 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疗效的比较 (表3)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比较, 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 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 (功能减低、数量减少) 。其诊断主要依靠电子胃镜发现和胃黏膜组织活检, 经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该病西医治疗效果欠佳,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5]。
本病属于中医的“痞满”、“胃脘痛”、“嘈杂”范畴。中医研究发现, 本病病因多样, 病机虚实夹杂, 脾胃亏虚为其本, 胃络瘀血贯穿本病始终, 是其病理变化的基础。本病初起在气分, 病程日久由气分到分, 逐渐导致气虚血瘀, 胃络痹阻, 从而由功能性病变逐渐演变成器质性损害, 形成胃络瘀阻产生“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故治以益气健脾, 化瘀解毒。益气解毒汤方中黄芪, 党参, 白术, 益气健脾;川芎, 三七粉活血化瘀止痛;藿香, 砂仁, 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化湿行气解毒;神曲、山楂消食。现代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区域血管阻力,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黄芪还能明显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实验研究显示黄芪[6]能增强小鼠抗疲劳、耐低温、抗缺氧、抗辐射等作用;党参能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三七粉能消除局部炎症, 改善病变部位的微循环;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粘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砂仁有行气止胀, 解痉止痛的作用[7];半枝莲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肺癌、消化系统癌、乳腺癌、绒膜上皮癌的活性[8]。
本临床观察表明, 益气解毒汤可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 比起对照组, 且疗效更优越, 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经益气解毒汤治疗后疗效值得肯定, 没什么毒副作用, 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鹏, 张澍田.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 18 (3) :136.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 (2) :17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26-129.
[4]张岱山, 陈治水, 危北海 (整理) .慢性胃炎的中西结合诊治方案 (草案) [J].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 (2) :174.
[5]谢微杳.健脾养胃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4) :576-577.
[6]李季泓.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 (4) :188-189.
[7]郑兴中, 倪峰, 王碧英.福建常用几种砂仁的药理研究[J].福建中医药, 1985, 5 (6) :351.
益气活血解毒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关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评估标准, 排除严重心、肝、脑、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及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其中男性34例, 女性30例, 年龄58~80岁, 平均 (73.82±4.12) 岁。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每组各3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包括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等, 无禁忌证者可施以地尔硫卓等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予以降压治疗, 同时行抗血小板聚集与调脂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汤治疗, 药物组成为:知母、山药、牡丹皮、生地黄各10g, 太子参15g, 水蛭6g, 冲服, 1剂/d, 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胸痛等临床主要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临床主症明显好转, 次症显著减轻;无效:以上临床主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HCY及CRP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及CRP、HCY水平变化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HCY水平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P<0.05) , 且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 (P<0.05) , 但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P>0.05) , 详见表2。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s)
注: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 *P1<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P2<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 MP3<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症, 中医学认为其属于“消渴”范畴, 具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 而冠心病归属于“心痛”“胸痹”等范畴,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1]。2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对于伴有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而言, 其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与CRP水平升高有直接关联性, 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而HCY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致病因素, 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诱发大血管并发症。栗德林等[2]学者认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处于内热熏蒸、瘀阻痰凝下, 必须以活血化痰为根本治疗原则。李春亮等[3]学者应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组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结果提示治疗后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高达9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糖化血红蛋白、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益气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这与相关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
从本质上来讲,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本虚标实, 气血阴阳不足, 血运不畅, 根据虚补损益原则, 应采用益气养阴的活血解毒法治疗, 可达到去燥热、补阴阳之功效。方中山药养阴益气, 太子参生津、补脾、益肺、止渴, 水蛭、牡丹皮活血、解毒、化瘀, 生地黄、知母生津、滋阴、降火, 诸药联用, 可达润燥、益气、生津、养阴、化瘀之功效[4]。此外, 西医观点认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诱导因素包括脂质代谢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氧自由基增多、高血压、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等, 易诱发血管内皮损伤, 增强血小板黏附功能, 促使循环系统血液变为高凝状态, 与中医学中“血癖证”范畴相似, 故予以活血化癖类药物可达治疗目的[5,6]。基于西医基础疗法, 加服益气解毒汤, 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CRP、HCY水平,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 益气解毒汤联合西药疗法具有不可小视的临床效果, 可降低CRP、HCY水平, 改善微循环, 保证心肌供血, 减少心肌耗氧量, 提高患者生存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RP、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包括扩张冠状动脉药物、降糖药等治疗) , 实验组患者采用益气解毒汤+西药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CY、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 实验组总有效率 (93.75%) 显著高于对照组 (75.0%) , 且糖化血红蛋白、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CRP水平均无显著变化, 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益气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颇佳,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解毒汤,糖尿病,冠心病
参考文献
[1]李照禄.导痰祛瘀汤诊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10) :138-139.
[2]陈静, 耿厚法, 孙琳.FTO rs9939609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50 (7) :10-13, 40.
[3]南楠, 金泽宁, 杨泽.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4) :421-426.
[4]张冬梅, 陈明, 张后民.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PAI-1及D-二聚体作用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10, 39 (1) :53-55, 57.
[5]倪青, 闫秀峰, 林兰.芪蛭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12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10) :9-11.
益气解毒法实验研究进展 篇5
1 益气解毒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以脑血管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坏死、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病理变化。其发病机制复杂, 西医治疗以预防原发病、疏通阻塞血管、保护神经细胞等对症治疗为主, 内科治疗无突破性进展, 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2,3,4]。而近年来, 中医药由于其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的独特优势,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中药通过其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李韶菁等[6]运用人参、黄连、栀子的提取物人参总皂苷、盐酸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益气解毒方作用于大鼠, 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脑缺血作用, 可明显改善脑血流量, 减少梗死面积, 减轻脑水肿, 保护线粒体。近年来研究表明, 氨基酸是脑缺血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 脑缺血时最早释放兴奋性氨基酸递质, 包括谷氨酸 (Glu) 和天冬氨酸 (Asp) , 脑缺血后期血液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增多, 导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此时抑制型递质氨基酸, 包括γ-氨基丁酸 (GA-BA) 和甘氨酸 (Gly) 分泌增加, 抑制由于Glu大量释放所造成的损伤[7,8,9]。N-乙酰天冬氨酸 (NAA) 被认为是神经元的标志物, 其代谢紊乱时会导致氧化应激, 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生理畸变。在脑缺血早期, NAA的下降主要反映了神经元功能活性的下降[10]。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中人参总皂苷、盐酸小檗碱、栀子苷配伍对于脑缺血后Glu、Asp、Met、Hcy和Phe 5种内源性氨基酸水平调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后内源性氨基酸代谢水平异常[11]。
2 益气解毒方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实验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S) 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为主要特点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死亡率高,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 益气解毒法在冠心病中的运用成为热点, 研究逐步深入,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脂质浸润学说是A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内膜中脂质沉积是AS病变的早期变现, AS患者易损斑块的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 调脂是AS治疗的基础。葛岚等[12]运用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兔AS模型, 发现益气解毒活血汤组大鼠甘油三酯 (TC) 、胆固醇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水平则明显升高。
内皮损伤反应学说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支持的学说, 其认为AS的发病机制为动脉内膜的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在内膜损伤基础上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脂质过氧化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血症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使动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降低, 代谢产物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 含量增加。有研究表明[13]益气活血解毒汤组家兔体内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SOD活性明显升高。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汤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减轻氧自由基损伤,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金潇等[14]通过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培养基中加入氧化低密底脂蛋白 (ox-LDL) 模拟血管损伤细胞模型, 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疗药物, 结果显示其可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黏附率及ICVM-1、VCAM-1、核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表明此法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和核转录因子的表达, 抑制单核原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减轻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3 益气解毒法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实验研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是一种由乙肝病毒 (HBV) 感染所致, 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病,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的世界性疾病, 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据统计, 中国每年因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死亡人数23.7万[15]。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乙肝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戴琦等[16]通过研究发现, 运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中药可使乙肝患者血清中CD3+、CIM、CD4+/CD8+增加, 提升机体免疫力, 调节免疫, 增强细胞吞噬作用, 抑制病毒复制,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提高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功能, 从而有效清除机体内的HBV, 明显提高HBeAg转化率, 降低血清中HBV-DNA含量和YMDD阳性率, 一定程度上使HBeAg和HBV-DNA转阴。细胞因子及其凋亡失调是乙肝患者发生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重要机制。严茂祥等[17,18,19]研究发现, 益气化瘀解毒类中药复方肝立克可明显减轻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程度, 抑制致纤维化因子表达, 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 并抑制内皮素、一氧化氮酶合成。王丽等[20]运用益气解毒化浊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进行治疗, 进行基因半定量研究后发现, 其对肝纤维化具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显著降低肝组织TGF-β1及TIMP-l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 其抗纤维化机制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及TIMP-l mRNA有关, 可抑制HSC的活化, 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4 益气解毒法在鼻咽癌中的实验研究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居我国耳鼻喉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但临床疗效不理想。目前鼻咽癌, 特别是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已经成为了临床棘手的问题。
目前, 有学者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主导的免疫耐受是鼻咽癌复发、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21]。江志超等[22]通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经益气解毒方加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观察组) 及15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对照组) 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 RT-PCR法检测Foxp3mRNA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水平,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数量比例和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表明益气解毒方可通过调节调节IL-6和TGF-β水平影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功能, 增强Th17细胞的分化, 逆转免疫耐受。
5 益气解毒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实验研究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T1DM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一旦进入糖尿病肾病阶段, 其病理过程便不可逆转, 因此,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关键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糖尿病肾病早期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23], 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凝血紊乱、前列腺素E2 (PGE2) 分泌异常等[24]。杨芳等[25]通过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以益气解毒通络中药复方作为实验组药物, 结果表明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可通过改善肾血流量、抗凝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及Fib、PGE2异常, 降低MALB, 从而对DN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6 结语
益气活血解毒汤 篇6
关键词:益气活血,涤痰解毒法,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AD) 患者中, 以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 (以ACS) 为主要表现者占大多数。目前, 已证实ACS的共同病理机制是硬化斑块破裂并发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型直接决定CAD患者的预后, 易损斑块可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从稳定变为易损的过程, 涉及到炎症、免疫、代谢、凝血等多个环节。炎性反应是引起斑块易损的关键因素。因此, 稳定易损斑块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要方法。虽然, 不少文献表明, 很多药物 (如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都有一定效果, 但其不良反应及部分患者药物抵抗现象常给治疗带来困难。结合中医近年来对CAD的临床研究成果, 认为痰、瘀、毒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息息相关, 而痰、瘀、毒形成的关键是正气的虚损, 特别是心气的虚损。即因虚致痰、因虚致瘀、因虚致毒, 遂运用益气活血、涤痰解毒法, 自拟“舒心通痹方”联合西医治疗。观察临床病例2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
静息心绞痛:持续时间>20min。新近发生的心绞痛:2个月内、加拿大心绞痛分级 (CCS) Ⅲ级以上。近期加重的心绞痛:2个月内、CCS分级Ⅲ级以上或增加Ⅰ级以上。
1.2 纳入标准
年龄≤75岁, 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新功能分级Ⅲ~Ⅳ级、严重心律失常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骤停等) 。
1.4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按信封抽取法随机分为西药组 (常规西药治疗组) 20例、联合用药组 (涤痰、活血、解毒法联合西药治疗组) 20例。西药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 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 (60.6±8.9) 岁, 病程1~8年、平均患病 (5.16±1.62) 年。其中, 吸烟病例5例, 合并糖尿病3例, 合并高血压5例, 合并高血脂症6例。联合用药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 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 (61±9.4) 岁, 病程2~7年、平均患病 (5.48±1.51) 年。其中, 吸烟病例6例, 合并糖尿病4例, 合并高血压4例, 合并高血脂症7例。两组病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CAD危险因素等方面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5 治疗方法
西药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mg、qd。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tid, 美托洛尔25mg、bid, 肠溶阿司匹林100mg、q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1mg/kg、bid。联合用药组:舒心通痹方:黄芪50g、丹参20g、川芎15g、三七粉6g、葛根20g、瓜蒌15g、薤白15g、法半夏15g、水蛭6g、大黄酒制10g、延胡索15g、郁金15g。伴失眠者加合欢皮、酸枣仁;大便秘者加鸡血藤、全瓜蒌易瓜蒌仁, 甚者大黄加量至15g。气虚伴阴虚、虚阳浮亢见面红、口干、心烦、舌红、苔黄、脉细弱者, 上方暂减黄芪加太子参或西洋参、麦冬、黄连;痰湿化热、口苦口腻, 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加黄芩、黄连、虎杖。用法:每日一剂, 水煎服;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卡托普利25mg、tid, 不能控制者加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qd;合并糖尿病患者:口服阿卡波糖50mg、tid (与第一口餐同服) , 不能控制者加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胰岛素使用。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6 观察指标
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改善率。
1.7 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和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2]心绞痛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1)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2) 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 (3) 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疗效判断标准: (1)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 (2) 有效:治疗后ST段回升0.05mv以上,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 (25%以上) 或者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 (3) 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 定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 定性资料以频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西药组:显效5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75%。联合用药组:显效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90%。联合用药组心绞痛疗效显著高于西药组 (P<0.05)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西药组:显效5例, 有效9例, 无效6例;总有效率70%。联合用药组:显效7例, 有效8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75%。两组心电图改善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长期以来, 气虚血瘀视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 而对痰、毒重视不够。临床上, 单纯益气活血治疗, 疗效常常有限。中医学认为:痰瘀同源, 《黄帝内经》《灵枢·痈症疽》云:“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生理上阐明津血同源, 病理上即体现痰浊和瘀血的关系。又如《灵枢·百病始生》曰“凝血蕴里而不散, 津液涩渗, 着而不去而积成矣”, 邓铁涛融朱丹溪、王清任两家之长, 创“痰瘀相关”之论[3]。可见, 在CAD发病机制中, 痰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且常常同时并存。并且, 痰瘀均为机体失调产生的病理产物, 久蕴体内, 加重脏腑功能及气血运行失常, 恶性循环, 以致邪气亢盛, 败坏形体而转化为毒。即痰瘀致毒。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虚行血无力必致血瘀;又气主行津、气虚则津液停滞而生痰浊。因此, 心气亏虚是产生瘀血痰湿的根本原因。亦是痰毒、瘀毒形成的首要条件, 即因虚致痰、因虚致瘀、因虚致毒, 由此可见, CAD特别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中, 属于标实证的痰、瘀为“常”, 毒为“变”, 心气虚则是根本。针对这一病因病理机制, 运用中医益气活血、涤痰解毒方法, 自拟“舒心通痹方”。方中:黄芪为君药, 大剂量使用益心气而达行心血、通心络, 托毒诸多功效。丹参、川芎、三七活血化瘀, 与黄芪相伍共凑益气活血作用。葛根辛甘升散、解心脉阴血之凝聚, 以达活血化瘀目的。瓜蒌、薤白、法半夏涤痰除湿以解痰毒, 水蛭活血通络、以毒攻毒。延胡索、郁金行气活血止痛。由于心绞痛患者心血不畅、心神失养, 常伴失眠, 而失眠更耗心气心阴。又因该类患者均为中老年、常伴腑气不通、大便干结, 用力解便易致粥样斑块脱落, 有出现心肌梗死之弊, 故均需及时处理。现代医学已研究证实, 方中黄芪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心肌收缩力等功效;丹参、川芎、三七等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减轻血液黏滞度、改善心肌耗氧等作用。而大黄、水蛭有明显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抗炎的类效应。整方配伍使用使机体心气得充、痰浊得化、血脉得通、瘀毒得消, 机体内环境趋于平衡, 达到整体调节功效, 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纪林, 范维琥, 杨元楠, 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4) :295-304.
[2]翁维良.中药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95.
益气活血解毒汤 篇7
关键词:补肾解毒活血法,环磷酰胺,骨髓抑制,小鼠,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造血祖细胞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限制了化疗用药剂量和治疗节奏,影响了治疗效果,并容易引起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虽然具有见效快、有效率高、应用普遍等优点,但费用高昂、副作用多、效果不持久。中医学多将化疗后骨髓抑制归于脾肾两虚、气血不足[1,2],临床多以益气补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疗效还不尽理想。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补肾基础上配合解毒活血药效果会更好,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相关的实验研究也罕有报道。本实验观察了补肾解毒活血法对环磷酰胺诱发骨髓抑制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1 材料
1.1 动物
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 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常规饲养,动物合格证号:SCXK(军)2007-004,生产条件许可证:SYXK(军)2007-004。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MethoCult®03534培养基和MethoCult®03334 培养基(加拿大StemCell Technologies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DH4000A(天津泰斯特);超净工作台(北京昌平空气净化公司);Napco-5410 CO2细胞培养箱(shelden公司);光学显微镜OLYMPUS(日本);Sysmex-820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日本);注射用环磷酰胺,产品批号10012621,规格0.2 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药
补肾解毒活血中药由熟地10 g、何首乌10 g、肉苁蓉10 g、苦参10 g、白花蛇舌草10 g、川芎15 g、当归10 g、丹参15 g组成,共计90 g/d。按《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3]计算小鼠的等效剂量为0.36 g·kg-1·d-1。以上药物均由解放军总医院中药房提供,经鉴定后,水煎、过滤、浓缩、配制成含生药1 g/ml的药液,置4 ℃保存备用。
2 方法
2.1 模型制作
小鼠常规饲养3天适应环境后,观察无异常者,于次日按1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3天,制成骨髓抑制模型小鼠。
2.2 分组与给药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造模完成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中药治疗组给予补肾解毒活血中药汤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10天。
2.3 外周血细胞分析
每组随机抽取10只,于造模前1天及造模后第1、3、5、7、10、14天,每只实验小鼠尾静脉取血20 μl,用Sysmex-820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细胞。
2.4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造血祖细胞培养
制模后第11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股骨,用6号针头以PBS冲出骨髓细胞,再用4号针头过滤制成单个骨髓细胞悬液,在显微镜下按白细胞计数法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按文献方法[4]进行集落培养,检测小鼠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 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BFU-E)、定向体外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的生成能力。
2.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各组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3 结果
3.1 补肾解毒活血汤对血虚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外周血白细胞(WBC),模型组在造模后第1天降到最低点,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造模后第3天仍低于空白对照组,至第5天恢复正常,但在第7天时出现明显高于正常组的“反跳”现象,而中药治疗组在造模后第3天虽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第5天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见表1。
外周血血小板(PLT),模型组在造模后第5天降到最低然后回升,至第10天达到正常,而中药治疗组自第3天即开始回升,第7天时即与空白对照组持平,且其最低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见表2。
各组红细胞变化不明显,故省略表。
3.2 补肾解毒活血法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造血祖细胞集落的影响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BMNC和CFU-GM、CFU-E、 BFU-E计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经补肾解毒活血中药汤液治疗后,小鼠BMNC计数和CFU-GM、CFU-E、 BFU-E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
4 讨论
机体造血主要依靠造血祖细胞来扩增。造血祖细胞在多种造血因子的调控下进一步增殖分化 ,不断发育形成各种成熟血细胞[5]。当受到化学药物等损伤时,即会发生造血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杀伤了赖以维持造血功能的造血干/祖细胞[6],这是化疗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及外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各种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取决于它们的半衰期长短[7]。白细胞半衰期最短6小时,故最易受到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半衰期为5~7天,亦较易引起减少;而红细胞半衰期长达120天,因此红系祖细胞数目减少常不易从外周血红细胞中表现出来。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模型组比较cP<0.05,dP<0.01。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模型组比较cP<0.05,dP<0.01。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模型组比较cP<0.05,dP<0.01。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与心、脾、肾等多脏腑有关,其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肾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化生血液。即《景岳全书》中“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张氏医通》中亦有“血之源头出于肾”之说。因此补肾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方法。但临床上单用补肾法治疗常难以获得预期疗效,结合该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经验,笔者认为化疗药物为热毒之品,邪毒内侵,热毒内蕴,瘀阻骨髓脉络,导致气血瘀滞,因此在补肾法的基础上结合解毒和活血法治疗本病,才能达到邪去而元气自复,瘀去而气血畅通的效果。方中熟地甘温,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善补肾阴,为补肾阴之要药,《本草纲目》称其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治血虚萎黄。《本草纲目》谓其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肉苁蓉甘温助阳,为补肾阳、益精血之良药,三药平补肾之阴阳,药性平和,为补肾之良药。苦参苦寒,能清热燥湿解毒,白花蛇舌草也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清除蕴积于体内的邪热和毒邪。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当归补血活血,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即“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三药活血化瘀而生新,共同达到治疗骨髓抑制的效果。
表1、表2表明,中药治疗组可以促进WBC的恢复,且相对于模型组来说其恢复过程较稳定;效果更为明显的是,中药治疗组血小板降低幅度小、持续时间短,因而提示补肾解毒活血法尤其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情况下的血小板再生。表3表明,环磷酰胺可以引起红系、粒系造血功能的下降,但由于红细胞半衰期长达120天,本实验外周血中未出现明显变化,而补肾解毒活血法可显著升高BFU-E、CFU-E和CFU-GM集落产率,从而促进红系和粒单系造血能力的恢复。这可能是其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环节。
本实验还发现,该种造模方法动物恢复快,引起的骨髓抑制持续时间短,而由于中药作用时间长、起效慢,因而难以很好地反映出中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红细胞半衰期长达120天,本实验中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上反复化疗而引起的贫血也未出现,故有必要考虑进一步改进造模方法。
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提示补肾解毒活血法治疗骨髓抑制可通过增加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从而促进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WBC、PLT的稳定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启华,王旭.益气补血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89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2007,14(6):447.
[2]苗文红.补肾健脾法治疗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98例[J].陕西中医,2000,21(7):289.
[3]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103.
[4]刘秀珍.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5.
[5]牛泱平,陈小红,宋必卫,等.人参二醇、三醇皂苷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1):1316-1317.
[6]邹仲敏,孙慧勤,罗成基.6Gyγ射线照射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6):3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