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解毒益气法

2024-12-12

化瘀解毒益气法(精选7篇)

化瘀解毒益气法 篇1

糖尿病肾病 (diabetes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已成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 而尿蛋白的出现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加速DN进展及恶化的关键因素, 因此减少尿蛋白排泄及改善血液流变有助于延缓DN的进展。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的益气解毒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DN病例均为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科住院病房及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4例, 其中, 男28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 (54.7±11.78) 岁, 平均病程 (8.85±2.62) 年;对照组42例, 其中, 男21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57.3±12.14) 岁, 平均病程 (8.92±2.53) 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 确诊为2型糖尿病, 并排除存在1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心力衰竭、发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近期应用有肾毒性药物等情况;有心、脑、肺和血管等有血栓或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有引起血小板异常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有泌尿性自身病变患者、在检查前半个月内使用影响血小板活性的药物者均不入选。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 (P2h BG) 、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及血液流变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1.4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础治疗选择药物原则一样, 持续治疗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以诺和灵皮下注射或 (和) 以口服药物迪沙5 mg, 3次/d, 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加用拜糖平50 mg, 3次/d;抗高血压药物一般采用ACEI或ARB类药物, 且血压维持在120/80 mm Hg左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化瘀药, 采用我院自制制剂护肾1号, 药物组成有黄芪15 g, 水蛭3 g, 马鞭草15 g, 每次1包, 每日2次。

2 结果

2.1 血糖、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 (表1)

经降糖、降压、调脂及加用益气解毒化瘀药治疗后, 两组患者FBG、P2h B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P<0.05) 。

2.2 血脂及血流变学检测指标 (表2)

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T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P<0.05) ;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DN起病隐匿, 易被忽视, 进一步进展可致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有较多的研究表明, DN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 尿蛋白排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Mogensen1989年提出的分期标准, 在DN的前三期, 经过有效的治疗, 可减少蛋白尿, 从而有效地延缓DN的进展, 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在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糖尿病患者糖及脂代谢的异常不仅可使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度增加, 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还可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 使血小板易活化、黏附, 且血小板释放物增多, 导致血流速度减慢, 血流量减少。而血液黏度增高, 血液速度减慢, 可导致肾血流量减少, 降低肾小球滤过率, 加之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尿蛋白滤过及排出增多, 可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增生[3]。

中医学认为, 本病多由气阴两虚起病, 热毒、瘀血为甚, 乃久治不愈之症结, 阴阳两虚为其最终转归, 因此, DN的治疗重在益气解毒化瘀。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黄芪益气健脾, 可抗血小板凝集, 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降低蛋白尿, 可改善DN患者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4]。而水蛭中的水蛭素抗凝作用是肝素的20倍, 且与凝血酶原亲和力极强, 具有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抗脂质过氧化, 改善血脂代谢及增强纤溶活性、抗凝抗血栓作用[5]。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的功能, 其水及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6]。

本研究显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益气解毒化瘀法治疗, 不仅能改善肾脏微循环, 减少血小板聚集, 减少肾小球硬化, 保护肾功能, 还能降低蛋白尿排出, 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进展。

参考文献

[1]佟雨江, 马春, 骆宁彤.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30) :14-15.

[2]中华医学会.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6.

[3]黄敬泽, 王健, 张凯珍, 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 16, 160.

[4]张慧茹, 钟成福.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 1998, 33 (7) :55-56.

[5]丁安伟.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2, 82, 536.

化瘀解毒益气法 篇2

【关键词】 益气活血解毒法;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气虚;热毒

【中图分类号】R256.2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75-01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温病”、“心悸”、“胸痹”等范畴,失治、误治或久病温毒伤阴,气血两伤,内舍于心,热毒瘀血伤络,心脉失养,出现心悸、胸闷、憋气、乏力、汗出。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机是温毒伤阴、气血两伤,故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后往往易出现心悸、胸闷、汗出、乏力等后遗症。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1],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2-3]。用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效佳,兹举丁书文教授治疗本病的验案一则,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1 病案举例

患者荆某,男,14岁,3岁时曾患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后好转,偶有胸闷、乏力等症。1年前患者自觉胸闷症状加重,夜间平躺尤甚,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疗效不明显,于2016年1月27日前来我院就诊。症见胸闷、气短,伴有汗出、乏力,活动后明显。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缓。心脏彩超示:左室假腱索声像。动态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交界性早搏;②偶发房性早搏,时伴差异性传导;③ST段有时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0.2mV,T波有时倒置或双向。心肌酶学未见异常。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肌劳损。中医诊断:胸痹(气虚血瘀证)。治则:益气活血,滋阴解毒。方药:西洋参15g,生黄芪45g,麦冬15g,五味子6g,生地15g,玄参15g,丹参15g,川芎9g,连翘15g,桂枝12g,生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服用20日后复诊。

二诊:2016年2月16日,患者自述胸闷减轻,余未有明显不适,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min。在上方基础上加附子12g,赤芍15g,红花12g。继服15剂。

三诊:2016年3月1日,患者胸闷未再发作。偶门诊复诊。

按:本例中患者幼时曾患病毒性心肌炎,因温毒损伤心脉,导致心脏传导受损,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病久温毒耗气伤阴,热毒瘀血伤络,心脉失养,故见胸闷、憋气、乏力、汗出。治疗上以益气活血,滋阴解毒为主。方中用西洋参、黄芪、麦冬、玄参、生地,五味子益气养阴,顾护心气。研究证明,生黄芪、生地黄、玄参、麦冬等组成的滋阴退热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显著疗效[3]。丹参凉血活血、清心除烦;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补而不滞;桂枝温阳降逆;连翘清心解毒,引诸药入心经;甘草调药和中。本方侧重于调补正气,佐以益气活血解毒,有活血解毒而不耗气、补而不滞的特点。

2 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瘀热邪毒损伤心脉是关键。丁书文教授将热毒概念引入心系疾病[4]的辨治中,并通过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了多例患者,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书臣,李浩.实用内科病症结合诊断治疗学[M].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20-221.

[2]云善超.丁书文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用药规律探讨[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3]陆峰,包培荣,杨传华.滋阴退热合剂治疗早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2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7,39(10):15-17.

[4]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等.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19(10):592-594.

益气解毒法实验研究进展 篇3

1 益气解毒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以脑血管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坏死、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病理变化。其发病机制复杂, 西医治疗以预防原发病、疏通阻塞血管、保护神经细胞等对症治疗为主, 内科治疗无突破性进展, 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2,3,4]。而近年来, 中医药由于其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的独特优势,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中药通过其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李韶菁等[6]运用人参、黄连、栀子的提取物人参总皂苷、盐酸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益气解毒方作用于大鼠, 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脑缺血作用, 可明显改善脑血流量, 减少梗死面积, 减轻脑水肿, 保护线粒体。近年来研究表明, 氨基酸是脑缺血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 脑缺血时最早释放兴奋性氨基酸递质, 包括谷氨酸 (Glu) 和天冬氨酸 (Asp) , 脑缺血后期血液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增多, 导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此时抑制型递质氨基酸, 包括γ-氨基丁酸 (GA-BA) 和甘氨酸 (Gly) 分泌增加, 抑制由于Glu大量释放所造成的损伤[7,8,9]。N-乙酰天冬氨酸 (NAA) 被认为是神经元的标志物, 其代谢紊乱时会导致氧化应激, 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生理畸变。在脑缺血早期, NAA的下降主要反映了神经元功能活性的下降[10]。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中人参总皂苷、盐酸小檗碱、栀子苷配伍对于脑缺血后Glu、Asp、Met、Hcy和Phe 5种内源性氨基酸水平调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后内源性氨基酸代谢水平异常[11]。

2 益气解毒方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实验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S) 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为主要特点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死亡率高,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 益气解毒法在冠心病中的运用成为热点, 研究逐步深入,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脂质浸润学说是A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内膜中脂质沉积是AS病变的早期变现, AS患者易损斑块的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 调脂是AS治疗的基础。葛岚等[12]运用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兔AS模型, 发现益气解毒活血汤组大鼠甘油三酯 (TC) 、胆固醇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水平则明显升高。

内皮损伤反应学说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支持的学说, 其认为AS的发病机制为动脉内膜的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在内膜损伤基础上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脂质过氧化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血症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使动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降低, 代谢产物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 含量增加。有研究表明[13]益气活血解毒汤组家兔体内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SOD活性明显升高。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汤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减轻氧自由基损伤,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金潇等[14]通过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培养基中加入氧化低密底脂蛋白 (ox-LDL) 模拟血管损伤细胞模型, 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疗药物, 结果显示其可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黏附率及ICVM-1、VCAM-1、核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表明此法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和核转录因子的表达, 抑制单核原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减轻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3 益气解毒法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实验研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是一种由乙肝病毒 (HBV) 感染所致, 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病,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的世界性疾病, 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据统计, 中国每年因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死亡人数23.7万[15]。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乙肝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戴琦等[16]通过研究发现, 运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中药可使乙肝患者血清中CD3+、CIM、CD4+/CD8+增加, 提升机体免疫力, 调节免疫, 增强细胞吞噬作用, 抑制病毒复制,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提高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功能, 从而有效清除机体内的HBV, 明显提高HBeAg转化率, 降低血清中HBV-DNA含量和YMDD阳性率, 一定程度上使HBeAg和HBV-DNA转阴。细胞因子及其凋亡失调是乙肝患者发生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重要机制。严茂祥等[17,18,19]研究发现, 益气化瘀解毒类中药复方肝立克可明显减轻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程度, 抑制致纤维化因子表达, 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 并抑制内皮素、一氧化氮酶合成。王丽等[20]运用益气解毒化浊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进行治疗, 进行基因半定量研究后发现, 其对肝纤维化具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显著降低肝组织TGF-β1及TIMP-l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 其抗纤维化机制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及TIMP-l mRNA有关, 可抑制HSC的活化, 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4 益气解毒法在鼻咽癌中的实验研究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居我国耳鼻喉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但临床疗效不理想。目前鼻咽癌, 特别是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已经成为了临床棘手的问题。

目前, 有学者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主导的免疫耐受是鼻咽癌复发、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21]。江志超等[22]通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经益气解毒方加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观察组) 及15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对照组) 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 RT-PCR法检测Foxp3mRNA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水平,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数量比例和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表明益气解毒方可通过调节调节IL-6和TGF-β水平影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功能, 增强Th17细胞的分化, 逆转免疫耐受。

5 益气解毒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实验研究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T1DM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一旦进入糖尿病肾病阶段, 其病理过程便不可逆转, 因此,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关键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糖尿病肾病早期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23], 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凝血紊乱、前列腺素E2 (PGE2) 分泌异常等[24]。杨芳等[25]通过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以益气解毒通络中药复方作为实验组药物, 结果表明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可通过改善肾血流量、抗凝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及Fib、PGE2异常, 降低MALB, 从而对DN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6 结语

化瘀解毒益气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5例, 年龄29~62岁, 平均年龄 (45.5±3.5) 岁, 病程2~11年;对照组男18例, 女14例, 年龄27~66岁, 平均年龄 (49.5±3.5) 岁, 病程2~1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2], 经胃镜及相关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轻度17例, 中度26例, 重度21例;症见胃脘胀满、痞闷或疼痛、反酸、纳差、疲倦乏力、形体消瘦等, 舌质暗淡, 脉细涩。排除胃癌及心肝肾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西医治疗:

采用抗Hp治疗, 口服兰索拉唑60mg, 克拉霉素500mg, 阿莫西林1 000mg, 2次/天, 疗程12周;保护胃黏膜治疗:餐前及晚上睡前口服硫糖铝4片/次, 4次/天;服用多酶片3片/次, 3次/天, 改善消化不良。

1.2.2 观察组中医治疗:

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法, 药用黄芪30g、太子参15g、白术10g、白芍15g、赤芍10g、制半夏10g、陈皮10g、玉竹10g、麦冬10g、沙参10g、甘草8g、丹参10g、檀香5g、薏苡仁30g、仙鹤草15g、莪术10g、茯苓10g。随证加减:腹胀甚者加枳壳10g、香橼皮10g;反酸明显者加白芨15g、乌贼骨15g;湿浊偏重者去太子参、黄芪加沙参10g、苍术10g、砂仁10g[3]。每日1剂, 每剂水煎2次, 取汁300mL分3次服用, 连续服用3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胃镜检查显示黏膜炎症基本消退, 腺体萎缩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胃镜检查显示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 腺体萎缩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积分标准, 轻度记1分, 中度记2分, 重度记3分, 症状消失记0分。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 (±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疼痛、嘈杂、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相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Δ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 3例头晕, 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痞满”“嘈杂”等范畴, 其外因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或肝气犯胃、或湿阻脾胃, 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导致脾失健运, 功能失调, 气机升降不利, 胃络受阻, 气滞血瘀, 气郁化热, 湿热内阻;久病则耗伤胃阴, 脾胃虚弱, 致胃失所养。本病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 本虚以脾虚、阴虚为主, 标实以血瘀、气滞为主。治疗需从整体出发, 针对脾虚、阴虚、血瘀的病理特点确定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滋阴清热的治疗原则[5]。

本研究采用自拟方, 黄芪、太子参补脾肺之气, 生津养血, 鼓舞清阳, 健脾运而不燥;白术、茯苓健脾和胃;白芍、玉竹、沙参、麦冬养胃生津, 滋阴退虚热;赤芍、丹参活血化瘀, 莪术破血行气;半夏、陈皮理气降逆止呕;仙鹤草健脾补中, 消肿止痛;檀香开胃止痛;薏苡仁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 直中病机, 活血化瘀、理气除湿, 消除病理因素, 并健脾和胃, 益气补虚, 增强脾胃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疼痛、嘈杂、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证实,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医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 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疼痛、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越, 症状改善明显, 且患者耐受性好,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气养阴化瘀法,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童晓群.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2]谢晶日, 张杨.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 2011, 28 (6) :46-47.

[3]刘绮, 韦刚, 刘小梅.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3 (4) :37-39.

[4]吴大斌.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 (12) :2529-2530.

化瘀解毒益气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按照文献[1]中的标准确诊, 随机分为两组组。治疗组40例中, 男16例, 女24例;年龄22~65岁, 平均42岁;病程0.5~5年;发病部位:直、乙状结肠15例, 左半结肠14例, 全结肠11例。对照组40例中, 男18例, 女22例;年龄24~67岁, 平均43岁;病程1~4年。发病部位:直、乙状结肠14例, 左半结肠11例, 全结肠1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阳益气解毒法, 组成温阳益气解毒方。药物组成:大黄、附子、细辛、干姜、肉豆蔻、砂仁、黄芪、升麻、当归、蜀椒、赤石脂、甘草。水煎, 每日1剂, 分2次服。对照组服用惠迪 (美沙拉嗪肠溶片, 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4片, 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电子结肠镜等变化。

1.3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2]制订。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电子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 停药观察半年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电子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充血、水肿, 可见少许糜烂及假性息肉形成;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病理检查无改善, 内镜检查可见黏膜仍严重充血、水肿, 多发性溃疡, 附有脓性分泌物。总有效=完全缓解+有效。

1.4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将4项主要症状 (腹痛、腹泻、脓血便、肛门下坠) 和电子肠镜下肠黏膜的3种基本病理改变 (充血水肿、黏膜糜烂、黏膜溃疡) 作为观察指标。按照文献[3]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5 安全性评价指标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心电图及随时记录不良事件。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40例中, 完全缓解22例 (55%) , 有效18例 (45%) , 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0例中, 完全缓解7例 (17.5%) , 有效28例 (70%) , 无效5例 (12.5%) , 总有效率87.5%。两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观察指标评分情况见表2。

2.3 随访情况

经6个月~1年随访, 治疗组4例复发, 复发率为10%, 但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对照组10例复发, 复发率为30%, 其中4例较治疗前加重。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3例胃肠道反应。

3 讨论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 以溃疡为主,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也可遍及整个结肠。UC病机复杂, 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多认为与环境、微生物、遗传、免疫、精神心理等因素相关。西医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激素等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疗效, 但其疗程长、副作用多、治疗费用昂贵, 患者往往难以坚持。中医学认为, 本病属“久泻”“休息痢”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脾胃, 涉及肝肾, 病程一般较长, 病性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并存。初始发作期多实, 久病缓解期多虚。根据慢性UC正虚为本, 虚实夹杂的基础病机特点和临床以脾肾阳虚证为主的临床症状分析, 笔者提出慢性UC最主要的病机应该是素体禀赋不足, 寒自内生或起居生活失节, 寒从外传, 凝滞阴血, “寒毒”瘀痼于脏腑, 络损血溢;病理特点是病位深在营血, 寒凝脏腑, 滋生内毒, 血络受累, 瘀痼为害, 当温其脏腑之阳, 散其表里之毒, 辅以温运其气, 推利血行之法。本方在《金匮》大黄附子汤的基础上加入砂仁、肉豆蔻温行肠腑之气, 当归、干姜养血止血, 黄芪、甘草益气托疮解毒, 升麻、蜀椒解毒, 赤石脂温涩安中以达扶正固本, 调气行血之效。本研究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尤其在中医证候积分、肠镜微观改变和抗复发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温阳益气解毒法治疗慢性UC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P<0.05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 2007, 12 (8) :488-495.

[2]吴铁镛.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4 (1) :2.

化瘀解毒益气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11级、3级高血压病者, 继发性高血压者;2伴有心、肝、肾等重大疾病者;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4恶性肿瘤、中重度糖尿病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男性17例, 女性7例, 年龄46~77岁, 平均 (57.4±1.7) 岁, 病程4~21年, 平均 (12.7±3.4) 年, 舒张压 (12.6±1.81) kPa, 收缩压 (22.4±1.04) kPa, 合并糖尿病8例, 合并高血压12例;对照组男性13例, 女性11例, 年龄44~79岁, 平均 (56.6±2.1) 岁, 病程3~20年, 平均 (12.1±2.6) 年, 舒张压 (12.9±1.31) kPa, 收缩压 (22.2±1.23) kPa, 合并糖尿病11例, 合并高血压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开展前, 患者经14天洗脱期, 停止服用任何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选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 每片25mg, 1~2片/次, 3次/天。观察组患者选用具有益气解毒作用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 中药组成:玄参30g, 黄芪30g, 茯苓、白芍各10g, 炙甘草15g, 人参10g, 生地黄50g, 阿胶6g (烊化) , 大枣10枚, 生姜10g, 桂枝10g, 附子10g, 丹参15g, 麦门冬10g, 麻仁10g, 党参30g。每日1剂, 水煎200mL, 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患者服用药物期间停止服用其它降血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每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脉象进行观察记录, 当日清晨服用药物后3~4h对患者的心率及坐位血压进行测量, 每次测量3次, 计算平均值;分别在治疗前及用药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进行检查;用药疗程结束后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患者的血清III型前胶原 (PCIII) 、透明酸质 (HA) 及层黏蛋白 (LN) 进行检测。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降压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舒张压降低>1.33kPa, 至正常范围, 或舒张压未降至正常范围, 但降低>2.67kPa;有效:舒张压降低<1.33kPa, 但至正常范围, 或舒张压降低1.33~2.53kPa, 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无效:不满足以上2个标准。

1.4.2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小, n值大于66.7%;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小, n值大于33.3%但小于66.7%;无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小, n值小于33.3%。n=[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5]。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100.00%, 优于对照组的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0%, 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n (%) ]

2.3 两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参数变化情况比较

较之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参数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LVMI、PW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s)

2.4 两组患者心肌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参数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CIII、HA及LN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是一种高血压心肌重构的重要病例特征, 是导致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因素, 对心脏功能是否减退及心肌舒张期硬度是否增加起着决定性作用[3], 对高血压患者的转归极为不利。正常心肌是由心肌细胞与非心肌细胞共同组成, 心肌细胞作为心脏细胞的实质只占1/3左右, 而非心肌细胞作为间质包括了细胞外基质、纤维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经研究表明, 血管平滑肌、重构以及增生的细胞外基质会受到高血压影响而在部分细微的小血管管腔内进行重新排列。相关试验还发现,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体内发生了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存在心房或心室纤维化, 同时也指出高血压患者的阻力血管中形成了胶原沉积[4]。

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药能够有效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同时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等特点。中医认为心肌纤维属于“心悸”“饮痰”“怔忡”等范畴, 中药可发挥对心肌胶原的直接调节作用, 可抗氧化以及建立纤维化信号通路, 此外还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的死亡, 进而有效发挥抗纤维化作用。邓杰等[5]指出, 长时间使用丹参进行治疗, 可使SHR心肌细胞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心肌细胞死亡受到明显抑制, 起到预防纤维化的作用。胡世云等[6]研究结果显示, 天麻钩藤饮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 有效降低胶原含量, 进而对心肌纤维化产生干预治疗。王振涛等[7]通过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胶原小鼠的实验探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治疗机制, 结果表明中药能够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胶原增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证实了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本研究的中药成分由玄参、黄芪、茯苓、白芍、炙甘草、人参、生地黄、阿胶、大枣、生姜、桂枝、附子、丹参、麦门冬、麻仁、党参共同组成, 其中玄参具有解毒散结、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之功效;黄芪性甘、微温, 具有排脓托毒、退肿利水、补气固表、生肌之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健脾;白芍具有缓急止痛、柔肝敛阴、补血之功效;炙甘草具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抗酸之功效;人参具有益肺健脾、养血生津、补气固脱之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生津养阴之功效;阿胶具有滋阴补血、止血润燥之功效;大枣具有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缓和药性之功效;丹参具有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凉血消痈之功效;麦门冬具有滋阴生津、清心消烦之功效;党参具有益肺健脾、补中益气之功效;麻仁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 诸药配伍, 起到益气解毒的效果。相关研究显示, 高血压患者心脏负荷增高, 会使心腔扩大及心肌肥厚, 降低冠脉血流存储, 从而引起心肌缺血[6], 同时由于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又会形成心肌间质纤维化, 增加心室舒张的僵硬度, 最后造成心肌舒张功能降低, 同时还会造成心率失常[7]。所以治疗的基本目标在于降低血压、抗心肌纤维化及逆转LVH[8]。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予以具有益气解毒作用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 并与口服卡托普利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观察组血压降低总有效率为100.00%, 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100.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观察组PCIII、HA及LN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这说明益气解毒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血压, 抗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 对恢复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 益气解毒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 对照组患者选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选用具有益气解毒作用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压水平、左心室肥厚参数、心肌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参数、心肌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参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益气解毒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益气解毒法,卡托普利

参考文献

[1]李运伦.清热解毒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纤维化43例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6) :466-468.

[2]吕仕超, 张军平.以心肌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心系疾病证候差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 :83-85.

[3]李霞, 谭元生.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2) :229-231.

[4]卞春辉, 王保和.高血压病的中医药论治概况[J].西部医学, 2013 (11) :1736-1739.

[5]曹丕钢, 喻正科.中医药干预心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 2013 (11) :132-134.

[6]周明龙, 姚祖培.活血化瘀方药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2) :209-211.

[7]李鹤, 刘亚洋, 汪再舫.益气升陷法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 2013 (2) :66-67.

化瘀解毒益气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诊断为中晚期肝癌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 (45.3±6.6) 岁;观察组中男13例, 女17例, 患者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 (45.6±6.8) 岁;入选患者均诊断为中晚期肝癌, 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无合并严重疾病影响疗效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以西医肝泰乐、肝氨常规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症候虚、实以及标、本、缓、急, 以毒热雍盛为标者, 予清肝解毒治疗为先;以脾气亏虚为本者, 予益气健脾治疗为先, 给以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进行治疗, 如为本虚标实则标本同治, 以合方加减;其中清肝解毒法 (大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柴胡24 g, 黄芩10 g, 大黄12 g, 枳实10, 生姜6 g, 半枝莲15 g, 法夏10 g, 白芍30 g, 党参2 5g, 姜黄10 g, 山慈菇10 g, 煅牡蛎30 g, 桃仁10 g, 土鳖6 g) 和益气健脾法 (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白术12 g, 茯神10 g, 黄芪25 g, 龙眼肉10 g, 七叶一枝花10 g, 熟党参12 g, 炙甘草6 g, 当归10 g, 玄参15 g, 木香10 g;夏枯草10 g;鳖甲15 g) 各服药4~6个疗程, 服药2周, 休息1周进行下一疗程, 21 d为一个疗程, 服药后采用选定表格法记录选择服药后反应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交替两种治疗方法, 直至完成整个疗程。每2个疗程后复查肝脏CT及甲胎蛋白、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比较结果通过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检验指标

2.1.1 肝功能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功能之间比较如表2所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2 AFP和CT检查瘤体大小的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的AFP含量与瘤体大小明显比对照组降低, 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2 临床症状

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 其中腹胀减轻19例 (73.1%) , 纳差改善16例 (24%) , 肝区疼痛减轻13例 (52%) , 腹水减少8例 (47.1%) ;黄疸不同程度减退8例 (29.2%) , 体力及营养状态改善22例 (73.3%) 。瘤体变化情况:CR 0例占0%, PR 3例占26.7%, SD 13例占43.3%, PD 14例占46.7%;治疗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 其中腹胀减轻10例 (33.3%) , 纳差改善6例 (15%) , 肝区疼痛减轻8例 (26.7%) , 腹水减少3例 (7.5%) ;黄疸不同程度减退2例 (6.7%) , 体力及营养状态改善12例 (40.0%) 。瘤体变化情况:CR 0例占0%, PR 5例占16.7%, SD 10例占33.3%, PD 24例占80%;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电解质紊乱14例 (46.7%) 、腹水11例 (46.7%) 、其他感染6例 (20.0%) 、自发性腹膜炎3例 (10.0%) 、肝性脑病1例 (3.3%) 、疼痛29例 (96.7%)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电解质紊乱9例 (30.0%) 、腹水5例 (16.7%) 、其他感染3例 (10.0%) 、自发性腹膜炎1例 (3.3%) 、肝性脑病0例 (0) 、疼痛18例 (60.0%)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中, 治疗后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的患者, 其肝功能良好程度均较对照组 (西医疗法) 好, 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同时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能够有效保护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6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中医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疗法,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入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AFP含量及瘤体的改变在治疗后较对照组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癌,清肝解毒,益气健脾,序贯疗法

参考文献

[1]程禹帅, 赵冬梅, 谭恰, 等.清肝解毒合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 2014, (3) :16-16, 17.

上一篇:温度告警系统下一篇:库存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