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方药

2024-10-18

补肾方药(精选4篇)

补肾方药 篇1

据“新华网”报道, 近日, “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评估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专家组评审认为, 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课题组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 通过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区6447例次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阐述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基本证候特征, 阐释了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首次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偶联信号传递的角度揭示了“肾主骨”机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了骨质疏松症蛋白质相互作用及预测分子复合物通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骨碎补单味药中发现了骨碎补总黄酮是促进骨细胞形成的活性物质, 并揭示其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在骨碎补总黄酮制备过程中, 形成了SFDA“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工艺的部分标准, 并且进行了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机理相关研究;编制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该课题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项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槲蕨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 及新药证书1项 (强骨胶囊) , 并获得4项国际发明专利。经过20余年的研发, 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经在全国520余家医疗机构及18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使用, 在显著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增加骨密度、缓解下肢无力和下肢抽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补肾方药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的病例均为从2013年10月— 2014年4月入住本院干部保健科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共4 0例 ,年龄最小6 2岁 ,最大7 5岁 ,平均年龄66.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2008年《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老年人群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老年人与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一致的,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反应度分析》[1],选择符合标准的患 者。排除标准:心、脑、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对本药已知成分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无法停用其他降压药物者;与纳入标准不符的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玄宁,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片2.5 mg)口服,每次1片~2片,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降压方(组成:槲寄生、淫羊藿、怀牛膝、泽泻、炒酸枣仁、黄芪、女贞子,该方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草药房提供)治疗,水煎服, 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餐后半小时温服。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

1.4大动脉弹性功能的监测指标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法(DTI)检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S)、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管最大直径、舒张期血管最小直径,根据检查结果计算其他大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指标,如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顺应性系数(CC)、僵硬度参数(α系数、β系数)、膨胀系数(DC)、 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等。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试验组的RI、α系数、β系数、IMT、Eρ 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I、DC、CC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I升高、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假说,但得到公认的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学说。老年人收缩压升高,被认为是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的结果。有研究指出,年龄的增加可导致动脉弹性的降低和内皮细胞的功能损害[2]。动脉顺应性减弱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评估血管弹性的主要参数有脉搏波速(PWV)、内中膜厚度、僵硬度参数(α系数、β系数)、压力-应变弹性指数、膨胀系数、顺应性系 数、动脉血流 速度参数 (RI、PI)、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脉压(PP)、脉压指数 (PPI)、紧张度、最大剪切 率 (SRs)、增强指数 (AI)、动脉硬化 指数 (ASI)、脉搏波波 形特征向 量K值[3,4]。研究表明,PWV、IMT、CC、Eρ、α系数、β系数、 AI为系统、客观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常用指标[5,6,7,8,9,10]。

补肾方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9年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24例EMS患者,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其中,不孕41例,83例有手术史,包括人工流产、输卵管结扎、剖宫产、异位妊娠手术等。临床症状:痛经89例,月经异常35例,经期不适、小腹坠痛、肛门坠痛、大便不适76例。体征:子宫增大活动欠佳32例,宫旁异变性包块4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2例,骶韧带增粗、触及痛性结节37例。病例均符合EMS断标准[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用米非司酮治疗: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药,每日1次,每次10 mg,连续服用3~6个月,围绝经期患者可用至1年。

1.2.2 治疗组

除用米非司酮治疗外,结合患者症状自拟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补肾活血方药由熟地12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2 g,覆盆子15 g,菟丝子15 g,当归12 g,茯苓9 g,续断15 g,寄生15 g,红花6~10 g,桃仁6~10 g组成;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用3~6个月。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修订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不孕症患者在3年内妊娠或生育;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局部体征存在,但不孕症患者得以受孕;有效:症状减轻,盆腔包块无增大或略缩小,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局部病变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在妇科疾病中,EMS发病率仅次于子宫肌瘤。EMS主要引起不孕(50%以上)、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失调。EMS的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使其成为难治之症,严重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EMS的形成,与肾虚血瘀的机制有关,肾主生殖,肾气不足冲任胞脉失养,气血不足,易致气滞血瘀,胞脉受阻,而导致痛经不孕等症[3]。补肾活血方药中治疗以补肾活血为主,自拟补肾活血方,方中重用熟地,意在补气,取其帅血之功,使气旺血行;覆盆子、枸杞子、女贞子补肾益精增智;当归、续断、菟丝子,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利经脉;茯苓、寄生甘缓和中。全方配合取其补肾、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调理冲任,现代研究证实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既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也可直接对抗自由基对组织及细胞的损害作用,或直接清除自由基[4]。EMS病机关键为肾虚、血瘀,病症为痛,故治疗以益肾活血、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补肾祛瘀标本兼治,为治疗EMS的有效之法,恰中病机。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补肾活血方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独单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62例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补肾活血方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补肾活血

参考文献

[1]Moghissi KS.Medical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J].Clin Obstet Gynecol,2001,42(3):620-632.

[2]顾美姣.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7.

[3]门月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00例[J].陕西中医,2002,23(11):972.

[4]王亚利,侯仙明,牛冰,等.补肾活血化痰法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中NO、NOS及Glu的影响[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15):1348-1349.

[5]陈乃珍,邓文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0):363

补肾方药 篇4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雌性SD大鼠, 120只, SPF级雄性SD大鼠, 20只, 6周龄, 体重 (200±20) g, 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质量合格证号:0037647。

1.2 药物及试剂

桃红四物汤 (地黄15g、川芎8g、白芍10g、当归12g、桃仁6g、红花4g) 、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10g、薏苡仁10g、缩砂仁10g、桔梗10g、白扁豆15g、白茯苓20g、生晒参20g、甘草20g、白术20g、山药20g。) 、金匮肾气丸 (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9g、茯苓9g、牡丹皮9g、桂枝3g、附子3g) :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中药房提供。按比例将原方药物置于搪瓷药罐中, 以1:10加入蒸馏水浸泡2小时, 加热煮沸30分钟, 滤出头煎, 药渣加蒸馏水适量, 再煮沸30分钟, 滤出二煎, 合并2次滤液, 浓缩成200%置冰箱。鼠抗兔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抗体:购自美国Maxim Biotech Inc公司;SP试剂盒和DAB染色剂: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5%2、4、6, 三硝基苯磺酸 (TNBs) :购自Sigma公司。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1]

大鼠造模前禁食不禁水48小时, 禁食24小时后提起鼠尾将其悬空, 使挣扎以排出大肠远端的大便, 共2次, 每次相隔6小时以上, 排空大便后以氯胺酮 (100mg/kg) 一次性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用外径为2mm的硅胶管插入大鼠肛内约8cm, 经管内注入5%2、4、6, TNBs水溶液0.4ml (100mg/kg) 加入50%乙醇0.25ml, 约10秒灌注完毕。

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SPF级SD雌性大鼠, 造模第2天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 每组20只。将大鼠鼠尾常规用碘伏消毒, 再用酒精去碘, 用1ml注射器将约含2×106个雄性SD大鼠MSC的悬浮液[2]约0.4ml经鼠尾静脉注射于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及补肾组各只大鼠体内。按照实验动物及人体表面积比例换算, 活血组大鼠桃红四物汤剂量为12g/kg、健脾组大鼠参苓白术散剂量为30g/kg、补肾组大鼠金匮肾气丸药物剂量为16g/kg, 其他各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ml/只, 灌胃给药, 均为每日1次, 连续15天。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各组动物灌胃结束后, 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脱颈椎法处死动物, 迅速剖腹, 剖取距肛门2~10cm处结肠共8cm, 沿肠系膜缘剪开肠腔, 用冰生理盐水冲洗肠内容物, 冲洗干净后, 用无菌滤纸迅速拭干, 将结肠组织以4%多聚甲醛固定, 常规石腊包埋、切片待检。

2.4 细胞增殖的检测

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每张切片计算5个不同视野中1000个细胞中的PCNA阳性细胞数, 以1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数来表示增殖细胞指数 (PCNA-labeling indices, LI) 。

2.5 细胞周期的观察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420型流式细胞仪测定。根据细胞DNA含量分布组方图, 由程序化的计算机采用Barlogic的图解法, 将处于不同时相的细胞分为3部分, 即G0/1期 (静止期) 、S期 (DNA合成期) 、G2/M期 (有丝分裂期)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结果 见表1。

与移植组比较*P<0.05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 (U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 在肠道菌群参与下, 启动了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 导致免疫和炎症过程, 且可能由于免疫调节紊乱, 这种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于自限[3]。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生物学特征, 通过干细胞移植, 理论上可能进行重建或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修复胃肠道的炎症损伤, 对UC起治疗作用[4]。

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是骨髓中的一类干细胞, 可在适当的诱导剂刺激下在体内外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 具有取材方便、体外培养容易、易于诱导等特点[5], Liechy[6]等利用人的MSC移植绵羊, 证实异基因移植的MSC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 而且具有特殊的免疫特点, 能够在异基因环境中存活, 所以骨髓MSC成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的热点。

细胞增殖动力学是影响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 真核细胞的周期主要可分为4个阶段:G1期、S期 (DNA合成期) 、G2期和M期 (有丝分裂期) , 而G0期细胞可能是相对静止的处于“休息”期, 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高表明细胞的增殖活性强。由于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在细胞增殖和DNA合成过程起重要作用, 为D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 因而成为目前较常用的评价细胞增殖的指标, 能直接反映细胞增殖状态, 其表达上凋或下调提示细胞增殖水平的上升或下降[7]。

本实验表明:MSC移植于结肠炎大鼠后, 随血循环定位于结肠, 增强UC大鼠结肠黏膜细胞的再生。中医健脾、补肾、活血法中药可促进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中的G2/M期细胞比率增高, 其中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促进结肠炎大鼠MSC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较明显, 这可能是该疗法治疗及维持肠黏膜组织结构及功能完整的机制之一。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健脾、补肾法方药对结肠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 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 三硝基苯磺酸 (TNBs) 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 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 第2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MSC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活血、健脾、补肾各组分别以桃红四物汤、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灌胃, 每天1次, 共15天。疗程结束后, 取大鼠结肠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活血组大鼠增殖细胞指数 (LI) 明显增高, G0/1期细胞明显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加, 与移植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可明显促进结肠炎大鼠MSC移植后结肠黏膜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中医药疗法,中药 (复方) ,/治疗应用,大鼠

参考文献

[1]张涛, 谢建群.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6, 14 (4) :240.

[2]杨晋, 李映红, 张永锋, 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8 (6) :337.

[3]Latella G, Fiocchi C, Caprilli R.Late-breaking news from the“4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Capri:2006, Inflamm Bowel Dis, 2007, 13:103i.

[4]陈达凡, 袁耀宗.干细胞移植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 28 (4) :267.

[5]刘树辉, 曹中伟, 秦书俭, 等.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研究.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 27 (2) :35.

[6]Liechty KW, Machkenzie TC, Shaaban AF, et al.Human mensen-chymal stem cells engraft and demonstrate site 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after inuterotransplantation in sheep.Nature Med, 2000, 6 (5) :1282.

上一篇:电网建设规划下一篇:小麦高产播种技术

本站热搜